第一篇: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及答案1
公共关系学作业1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形成公众关系和影响公众舆论的前提是()。
A、大众传播
B、组织形象
C、社会交往
D、传播沟通
答案:D 第2题 公共关系是一种()
A、人际关系
B、人群关系
C、团体关系
D、组织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联系
答案:D 第3题 下列属于公共关系主体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消费者
D、公众
答案:A 第4题 下列不属于公共关系三大要素的是()
A、社会组织
B、媒介
C、社会性个人
D、公众
答案:C 第5题 公共关系传播的对象是()
A、组织
B、公众
C、舆论
D、媒介
答案:B 第6题 公共关系的经营管理目标是()
A、销售业绩
B、产品质量
C、组织形象
D、资金成本
答案:C 第7题 公共关系专门研究()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答案:A 第8题 从动态的角度去分析,公共关系表现为一种()
A、氛围
B、状态
C、活动
D、学科
答案:C 第9题 公共关系本身是组织哪种行为的产物()
A、经济行为
B、政治行为
C、行政行为
D、传播沟通行为
答案:D 第10题()是公共关系的根本职责
A、协调沟通
B、提供服务
C、传播推广
D、收集信息
答案:A 第11题 公共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持形象
答案:C 第12题 公共关系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A、大众传播技术的发展
B、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C、商品经济的繁荣
D、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13题 对公共关系进行研究的学科角度主要有()
A、管理学
B、经营学
C、传播学
D、社会心理学
E、行为科学
答案:A|B|C|D|E 第14题 传播的基本元素是()
A、传播者
B、信息内容
C、信道
D、受传者
E、控制者
答案:A|B|C|D 第15题 公共关系状态具体包括()
A、社会关系状态
B、社区关系状态
C、顾客关系状态
D、政府关系状态
E、公众舆论状态
答案:A|E 第16题 公共关系活动的规律()
A、公共导向规律
B、管理职能规律
C、行为约束规律
D、舆论监督规律
E、单独活动规律
答案:A|B|C|D 第17题 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基本要素是()
A、组织
B、群众
C、传播
D、交流
E、公众
答案:A|C|E 第18题 公共关系发展的新特点()
A、公共关系理论整合化
B、公共实务专业化
C、公关手段现代化
D、公关教育层次化
E、公关地位战略化
答案:A|B|C|D|E 判断题
第19题 公共关系即社会关系。
答案:错误
第20题 媒介公众仅是组织的外部公众,和一般的公众没有什么两样。
答案:错误
第21题 媒介构成了社会组织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答案:错误
第22题 中国古代公共关系的萌芽晚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答案:错误
第二篇:公共关系学-课程作业
公共关系学作业题
论述题
1. 联系实际说明分析公众有哪些意义?
答:主要意义有:为公共关系的调查研究和组职形象评估确定范围;为制定公共政策,设计公关方案明确目标和方向;为公关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打下基础;为科学评审公关工作的效果提供依据。
2. 试比较分析面访调查、电话调查这两种调查方法的优缺点。
答:面访调查,调查者直接走访被调查者,当面听取被调查者的意见,请被调查者当面写问卷,可以解释疑问,消失误会,互相启发,深入探讨,加深印像,回答率高;其缺点是调查对像容易受访问者的观点和表情的影响,或附合多数人的意见,从而影响资料的准确性,同时这种访问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费用相对比较高。电话调查是调查者按照统一问卷电话被调查者,笔录下答案,此调查方法,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回答率高,误差小,在电话访问中回答问题一般比较坦率,适合不习惯面谈的人,但电话访问的时间短,答案简单,难以深入,易受电话设备的限制。
3.联系实际说明如何制定社会赞助活动计划?
答:企业可以主动选择赞助对像,也可以按赞助者的请求来确定,但不论赞助谁,赞助形式如何,赞助前都应当做好深入的调查研究。要调查企业的公关状态,经济状态,赞助活动的影响以及被赞助者的公关形像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赞助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量力而行,保证企业和社会共同受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赞助对像后,就要拟定具体详实的赞助计划,该计弄一般包括:赞助的目标,对像,形式;赞助的财政预算;为达到最佳效果而选择的赞助主题和传播方式;赞助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等等。
3. 举办记者招待会应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答:举办记者会应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会前准备工作,确定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必要性;选择会议的地点;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准备发言和报道提纲;准备宣传辅助资料;做好记者参观的准备;确定好入场时间及宴请安排 2)会中注意事项,会议主持人应当充分发挥主持和组织的作用,活跃整个会议气氛,引导记者踊跃提问,不要各种动作,表情对记者表示不满,提问过程中如有不知道的信息或都不正确的回答,应及时灵活更正。3)会后反馈工作:尽快整理出记录材料,对会议组织,布置,记录和回答做总结,做的好的地方可以再发扬,不
第1页(共4 页)
足之处下次需改进,分析原因,再对照相关的工作案例进行经验,吸取教训。
5.论述处理危机的原则及程序。
答:危机处理原则:1)及时、准确、全面性原则。危机处理的目的在于尽最大努力控制事态的恶化和蔓延,把因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在最短的时间内重塑或挽回企业原有的良好形象和声誉。公共关系危机事件可能会涉及或影响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诸多方面。要及时与组织内外沟通,准确的传播组织信息,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应该努力掌握对外报道的主动权,主动协助新闻媒介参与处理,有利于引导新闻报道的趋向。2)理性原则。危机事件发生后,处理人员应冷静、沉稳和镇静,不要因头绪繁多、关系复杂的事件使自己变得急躁、烦闷、信口开河等等。3)公正性与公众至上原则。要公正处理与受到危机事件影响或危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危机事件的过程中,要排除主观因素,公平、正确、坦诚地对待受损害的公众。不管事件的责任在谁,组织都必须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以公众利意为重。
4)灵活性原则。要随客观环境的变化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5)权威性原则。危机时刻,组织的一项关键任务就是重建市场信任,只有在重树信任的基础上展开危机公关,沟通有效性才能得以提升。在某些特殊的公关危机处理中,企业与公众看法不相一致,难以调解,这时,必须依靠权威发表意见,与那些受人尊敬,立场公正的机构进行公开的合作,是解决危机的关键。6)人道主义原则。在多数情况下,危机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危机处理中首先要考虑人道主义的原则。
危机处理程序:1)控制事态发展。第一,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发展。组织遭受突发性的公关危机,往往是猝不及防的,然而在此关键时刻,需要的是冷静,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态的发展、蔓延、扩大。第二,坦诚告知,表明诚意。组织一旦发生危机,便会受到社会与公众的关注,人们急于了解危机发生的真相,作为舆论代表的新闻界必然要来进行采访。此时,组织只有两种态度:一种是掩盖问题,隐藏真相;另一种是坦诚告知,表明诚意。事实证明,隐瞒事情真相,往往助长了公众的怀疑,扩大了危机的波及面,其结果势必无法处理危机;而坦诚告知,表明诚意,才是最佳的选择。2)情况调查,收集信息。社会组织出现危机事件后,应及时组织人员运用有效的调查手段,深入公众,尽力找到目击者和当事人,迅速 开展事故调查工作,尽快查明基本情况,了解危机事件的各个方面,收集危机事件综合信息,并形成基本的调查报告,为处理危机,制定相应政策及应急措施提供基本依据。危机型公共关系调查,在方法上强调灵活性和快速性,一般主要运用公共座谈会、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进行调查。3)成立专门机构,制订对策措施。迅速成立处理事件的专门机构,由本组织一名主要负责人任机构领导,公共关系部门会同有关职能部门人员组成有权威性,有效率的工作班子,对危害特别严重的公共关系危机应由负责人直接指挥,在事处理过程中不随意更换负责处理工作的人员。在掌握事件全貌的基础上,判明情况,制定对策,通告全体人员,以统一口径,协同行动,制订出处理的基本方针和对策,以统一思想指导具体工作。4)采取对策措施。在对危机事件真相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就可以针对不同的对象公众确定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这些对策措施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组织内部的对策,危机发生后,企业应
迅速成立处理危机事件的专门机构,对危机事件进行了解诊断,制定出处理危机的基本原则、方针、具体的程序与对策,调查引发危机事件的原因,并对处理工作进行评估,奖励处理危机事件的有功人员,处罚事件的责任者,及时向员工通报危机的现状,以及公司准备采取的应付措施,让员工相信企业在努化解危机,增强员工的信息和凝聚力,企业还应要求员工统一口径,不要对外传播任何对组织不利的言词。第二,对受害者的对策,立即组织队伍参与抢救,维持应急服务工作,了解情况承担责任,向受害者表示谦意,了解和满足有关赔偿损失的要求,把握分寸,注意方式,应力戒在事故现场与其发生争辩,有分寸的做出让步。第三,对新闻媒介的对策,确定新闻发言人,必要时成立临时的记者接待机构,统一新闻界的口径,由新闻发言人代表组织对公众和社会各界公布真相,介绍本组织正在做的种种努力,专人负责发布消息,主动向新闻界提供真实准确的消息,公开表明组织的态度和处理原则,集中处理与事件有关的新闻采访,给记者提供权威的资料,公布的数据要准确无误,简明扼要,以避免误解致使报导失实。第四,对上级领导部门的对策,事件发生后,以最快速度向上级部门实事求是地报告,并定期汇报事态发展的状况,求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危机处理完毕后,详细地报告处理的经过、解决方法、事件发生的原因等情况,并提出今后的预防计划和措施。第五,对客户的对策,危机发生后尽快如是地向有关客户传达事故发生的消息,并表明企业对该事件的坦诚态度,可派人直接给重点大客户面对面的沟通、解释;事故处理完毕后,应以书面形式表示歉意,并向理解和援助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第六,对消费者的对策,所有对策、措施都应以尊重消费者权益为前提;迅速查明和判断消费者的类型、特征、数量、分布等等;热情接待消费者团体的代表,回答他们的询问、质询;不隐瞒事故的真相;听取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消费者对事故处理的意见和愿望;最后,对社区居民的对策,社区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地,如果危机时间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损失,企业应组织人员专门向他们道歉;根据危机事件的程度,可向全国性的报纸和有影响的地方报刊发谢罪广告,明确而鲜明地表示企业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知错必改的态度;必要时应向社区居民赔偿经济损失或提供其他补偿。
6.联系实际论述CI设计的主要内容。
答:1)企业CI又称企业CIS,是由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缩写而成,即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在当代市场经济的形势下,企业对形象识别工作最为重视,开展得比较充分,所以社会上习惯将其称为企业CI,2)企业的识别系统由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和视觉识别(VI)三个子系统综合构成。其中,理念识别系统处于主宰和支配的地位,是整个形象识别的关键,而行动识别和视觉识别则是理念识别的延展和推广。3)理念识别系统,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实际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信条、经营战略、企业使命、企业目标、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文化、企业性格和座右铭的一体化;行为识别系统,是指企业在实际经营活动中所具有的操作规范、协调机制和管理方式的一体化。企业的内部行为识别包括:生产管理、干部管理、员工教育、服务态度、接待技巧、行为准则、生活福利、工作环境、公害对策等等。外部的行为识别包括:市场调查、产品开
发、促销活动、广告代理、金融咨询、股市对策、社会公益、文化活动,公共关系等等;视觉识别系统,是指企业的全部可见事物所传递的视觉信息的一体化,是CI中项目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传递信息的形式。视觉识别系统包括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大部分。基本要素有:企业的名称、品牌标志、品牌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象征图案、宣传口号、专用歌曲等等。4)在企业CI系统中,MI、BI和VI是三个相互连接,相互推衍、相互促进的统一体,缺一不可。其中MI是CI的核心与灵魂,是企业在长期发展中形象的独特价值体系,左右BI和VI的设计和定位。BI是在企业理念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全体员工的行为方式和工作方法,是MI的动态表现形式。VI则是对企业理念的静态具体展示,是外部公众最经常接触的企业视觉信息。VI如果能将企业的精神内涵准确地表达出来,就可以在社会上取得形象识别、形象认知的目的。
案例分析题
1.香港一家经营强力胶水的商店,坐落在一条鲜为人知的街道上,生意很不景气。一天,这家商店的店主在门口贴了一张布告:“明天上午九点,在此将用本店出售的强力胶水把一枚价值4500美元的金币贴在墙上,若有哪位先生、小姐用手把它揭下来,这枚金币就奉送给他(她),本店绝不食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第二天,人们将这家店铺围得水泄不通,电视台的录像车也开来了。店主拿出一瓶强力胶水,高声重复广告中的承诺,接着便在那块从金饰店定做的金币背面薄薄涂上一层胶水,将它贴到墙上。人们一个接着一个地上来试运气,结果金币纹丝不动。这一切都被录像机摄人镜头。这家商店的强力胶水从此销量大增。问题:为什么说“制造新闻”是一种最有效、最主动、最经济的传播信息的方式?
答:“制造新闻”,是组织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常用的公关手段之一,是指社会组织为吸引新闻媒介报道 并扩散自身所想传播出去的信息而专门策划的活动。对组织来说,恰当的“制造新闻”有以下好处:第一,“制造新闻”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传播方式。“制造新闻”是在社会组织充分认识新闻媒介的地位、作用和特点的情况下,为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抓住一切可利用的契机“制造”新闻,以激起新闻媒介采访、报道的兴趣,从而达到使新闻媒介自觉不自觉地为组织作宣传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创造型的新闻媒介公关活动。第二,“制造新闻”是一种最为有效的传播方式。新闻媒介所作的新闻报道、专题通讯等都具有客观性、公正性和可信性,它比直观的商业广告更容易被公众接受、相信和记忆。因此,“制造新闻”将组织所要扩散和传播的有关信息用新闻的方式传递给公众,其效果要比王婆卖瓜式的商业宣传好得多。第三,“制造新闻”是一种最经济的传播方式。由于“制造”出来的新闻具有报道价值,所以被各媒介主动报道,对组织来说这种宣传是免费的。这家胶水店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制造新闻”引起公众及媒体的注意,这种宣传与商业广告相比,新奇刺激,引人入胜,使公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了强力胶水;
而商店则借事件的影响,借助新闻媒体名扬四方,扩大了强力胶水的销量。
2.某律师在消费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食品企业所生产的食品时,发现产品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他与企业进行了交涉。企业接待人员同意研究后给其一个答复,但此后便没了下文。无奈,律师将有质量问题的食品拿到当地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社,将情况反映给记者。该报社遂派记者到企业进行现场采访。记者们在企业拍摄到了许多违反国家食品生产规定的现场画面。企业领导发现后强行索要记者所拍资料,不成后,将记者扣留。在当地公安人员的解救下,记者们在被困1个多小时后得以安全返回。事后,该报以系列报导的形式将消费者反映的有关该企业的问题,以及记者在企业中所拍摄的材料、经历公诸于众,企业经营一时陷入困境。
问题:该企业经营陷入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答:该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是,当公司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没有及时处理整改,任由其助长,而且在律师交涉后也没有采取任何有效的方法进行改进.如何你是该企业的负责人,你如何处理此事?
答:如果我是该企业的负责人,将处理此事如下:(1)承认危机的爆发,并尽可能精确地确定它的各种因素;2)建立管理班子所有成员一致认同的、现实的工作目标,并对新闻媒介对问题发生所给予关注负效应给予充分认识,对新闻媒介关注组织解决问题正效应的局限性能够客观地分析。(3)建立紧急问题委员会和特别工作组来处理危机。应吸收各方面的专家参与到工作组中来,以便各方面的问题均能够得到解决(4)确认有关持批评态度的公众,建立与他们进行沟通联络的计划。(5)与新闻媒介保持密切的沟通关系,使其正确地理解危机发生的过程及处理危机的指导思想、方法手段等,并让媒介充分地感觉到组织是欢迎媒介介人的,组织愿意与媒介合作,以将危机问题处理得更好,让公众满足。(6)组织面对着危机问题的解决,仍要不屈不挠、持续不断地努力校正以往的记录。对各种危机事件的善后
处理是一件细致而繁琐的工作,组织应以高姿态、高风格来妥善处理与公众或当事人的关系,以自己处处为公众着想的高尚行为,消除不良影响,赢得公众的信任、支持和赞誉,变不利为有利,变坏事为好事,将妥善处理危机事件变成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的契机。
3.湘潭市卷闸门厂是一个生产卷闸门的专业厂家,近年来产品已畅销到贵州、江西、四川等省市近千家用户。但这个厂并不满足,进一步想到的是如何做好售后服务。该厂先后在(湘潭日报)、(湖南日报)刊登“有奖寻找本厂最差产
品”、“有奖征求用户意见”的广告。广告中说:“凡本市用户要求维修本厂所产卷闸门,接到电话两小时内来到用户单位维修或维修质量不过硬、服务态度、纪律作风不佳,给提出意见者奖10元,其中本厂责任人支付5元,厂长支付5元。”
问题:该企业采取哪一类型的公共关系工作类型?它有何特点?
答:该企业采取的是服务型公共关系。服务型公共关系是一种以提供优质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公共关系活动方式,其目的是以实际行动来获取社会公众的了解与好评,塑造自己的美好形象。任何一个组织都可以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公众提供必要的服务。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多的体现在服务上。哪个企业服务热情周到,哪个企业就能赢得更多的顺意公众,树立起企业的良好信誉。从现代企业之间交易的成功率来说,周到的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当然,它必须以货真价实为基础。现在在我国工业企业中的售后服务、消费指导;商业企业的优质服务、送货上门;公用事业单位的完善服务、接受监督;宾馆开展的企业文化等等,都是服务型公共关系。一个企业开展服务型公共关系至少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创造条件,具备服务设施;二是开动脑筋,确定服务方向和内容;三:是要力所能及,说到做到。
第三篇:《公共关系学》作业及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4×5=20分)
1、公共关系:
公共关系是指某一组织与其相关公众之间的传播管理。它本意是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必须与其周围的各种内部、外部公众建立良好的关系
2、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指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象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课程,适用于个人及任何组织。
3、公众:
所谓公众,即于特定的公共关系主体相互联系及相互作用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4、传播: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5、报刊宣传活动:
“报刊宣传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自身的目的和利益,雇佣报刊宣传员在报刊上进行宣传活动,以制造舆论,扩大影响。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首倡,开始主要是为了争取读者,扩大发行。
二、单项选择题(1*20=20分)
1、公共关系的研究对象是(C)的关系。
A、机构与个人B、社会与团体C、组织与公众
2、公共关系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学科,最早产生于(D)。
A、法国B、奥地利C、英国D、美国
3、美国现代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提出了(A)。
A、“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B、“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准则C、“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14、党派团体、宗教组织属于(B)。
A、公益性组织B、互利性组织C、营业性组织D、服务性组织
5、在各种传播方式中,人情味最浓、情感沟通效果最好的是(C)。
A、公众传播B、大众传播C、人际传播D、小团体传播
6、根据组织内外划分,可将公众区分为(C)。
A、首要公众,次要公众B、现实公众,潜在公众C、内部公众,外部公众
7、主导性强、时效性强、传播面广的公关类型是(D)。
A、交际型公关B、社会活动型公关C、服务型公关D、宣传型公关
8、公共关系学史上的第一本公关教科书是爱德华•伯内斯于1923年完成的(C)。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公共关系学》C、《公众舆论的形成》
D、《公共关系原理与实务》
9、组织的全员公关培训即指对全员进行公关教育,其重点是(B)。
A、公关知识普及教育B、公关思想及意识教育
C、政治思想教育D、公关能力教育
10、将原来看似平淡无奇、很普通的小事情,进行非同寻常的放大处理,往往能产生出奇制胜的效果。这是(A)的创意思路。
A、小题大做法B、旧题新做法C、正题反做法
11、深圳的锦绣中华景观、无锡的三国城、水浒影视城和美国的迪斯尼乐园的创意思路是(A)。
A、异常方式与平常内容相结合B、将异常方式与异常内容相结合C、将平常方式与异常内容相结合12、公关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B)。
A、资料分析B、民意测验C、座谈会D、随机抽样
13、组织的公关形象策划要对公众进行研究,其首先要做的工作是(B)。
A、研究目标公众对组织的特殊视角B、鉴别目标公众的权利要求
C、建立有效的公众形象D、研究目标公众的类型
14、组织实际形象分析的步骤不包括(A)。
A、员工阶层的调查研究B、公众的辨认与分析
C、组织形象地位策略D、组织形象要素分析
15、当组织机构的发展较为稳定、顺利时,应该采取(C)的公关方式。
A、进攻型公关B、建设型公关C、维系型公关D、防御型公关
E、矫正型公关
16、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
A、感染力较差B、功能单一C、传播效果较弱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
17、社会组织请名人参与是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属于(C)。
A、借奇传奇法B、借势得势法C、借名扬名法
18、组织通过自己的管理活动,为社会公众及整个社会做出贡献,长期以来给社会公众留下可以信赖的印象,为全社会所肯定,这是(A)的作用。
A、组织形象信息B、产品形象信息C、需求信息D、同行竞争者的信息
E、其它社会信息
19、公共关系进入管理,参与组织的定位、开拓等方向性决策,这是(C)。
A、接待型公共关系B、传播销售型公共关系C、管理策划型公共关系
20、公共关系的客体是(B)。
A、组织B、公众C、传播D、公共关系
三、多项选择题(2×10=20分)
1、组织形象的构成包括(ABCDE)。
A、人员形象B、产品形象C、环境形象D、文化形象E、标识形象
2、公共关系的基本要素是(ADE)。
A、组织B、企业C、政府D、公众E、传播
3、按公众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可将公众区分为(ABCE)。
A、非公众B、潜在公众C、知晓公众D、观望公众E、行动公众
4、公共关系观念包括(ABCEF)。
A、公众意识B、传播意识C、形象意识D、盈利意识
E、协调意识F、互惠意识
5、构成传播过程的要素是(ABCDF)。
A、传播主体B、传播内容C、传播媒介D、传播对象
E、传播控制F、传播效果G、传播反馈H、传播分析
6、公共关系创意思维的构思方法是(BCD)。
A、将平常方式与平常内容相结合B、将平常方式与异常内容相结合C、将异常方式与平常内容相结合D、将异常方式与异常内容相结合7、公共关系的工作原则是(ABDF)。
A、求实性原则B、公众性原则C、科学规划原则
D、创新性原则E、长期性原则F、互惠互利原则
8、公共关系活动的行为方式有(ACDEF)。
A、建设型公关B、宣传型公关C、维系型公关
D、进攻型公关E、防御型公关F、矫正型公关
9、选择和应用传播沟通媒介的原则是(ACDE)。
A、联系目标原则B、突出重点原则C、适应对象原则
D、区别内容原则E、合乎经济原则F、媒介组合原则
10、公众涵义的要点主要有(ACDEF)。
A、群体性B、互动性C、多样性D、同质性
E、变化性F、相关性
四、判断改错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改正错误。2*10=20分)
1、“清垃圾运动”是公共关系职业化的雏形。(×)
2、纵观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可见公共关系的学科化和职业化是同步的。(×)
3、公共关系学历史上的第一本教科书是《有效的公共关系》(×)
4、公众传播最大的缺点是信息反馈困难。(√)
5、公共关系是市场竞争发展到中性竞争的高层次后出现的。(×)
6、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是组织决定环境,环境对组织具有反作用。(×)
7、公共关系学是经营管理学科与传播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8、企业组织的公关部门在参与组织决策的过程中很重视经济效益的获得。(√)
9、公众的相关性是组织与公众形成关系的关键。(√)
10、公共关系学科的奠基人是艾维·李。(×)
五、论述题:
结合实际分析当地一家大型零售业单位的公众对象以及与之传播沟通的意义。(每类公众分别论述,20分)
答:(1)公众对象: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饭店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伴随着竞争的加剧,饭店关系的资源
效应越来越凸现出来.但饭店的关系网络是很广泛的,其公众分类也有很多.本文从饭店不同公众对象的角度出发,从公众、关系与协调等基本涵义入手,探讨饭店采取的不同的关系协调策略,以期对饭店的经营管理起到推动作用.夏明以7天连锁酒店为例公众对象以及与之传播沟通的意义
首要公众即关系到组织生死存亡、决定组织成败的公众对象。例如酒店宾客关系中的VIP就是首要公众。
次要公众即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有一定影响,但没有决定性意义的公众对象。就如酒店的的普通顾客,但他们可能也会成为VIP顾客。
边缘公众指与组织利益相关,但只能间接影响组织活动的公众,如竞争对手,职工的家属等。
首要公众、次要公众、边缘公众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传播沟通的意义
传播与沟通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者与受传者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利用适当的渠道(方式和方法)相互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预期达到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的目的。其实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5个基本要素(传者、受传者、信息、渠道、相互理解)。同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单向传播和双向沟通。
有效沟通是两个人兴趣点的结合。沟通不仅需要一方具有某方面想交流的动机,另一方面也要有需求,这样才能使沟通成为可能。沟通起始于意识到对方的存在,强调一方沟通动机的开始。如果一方对另一方没有兴趣,也不会使沟通有效进行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沟通是一个相互给予或获取的过程。因为沟通需要时间和能量投入。
在传播与沟通过程中,人际关系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两者会彼此影响、两者可以互补,也能够相克。人际关系良好,沟通比较顺畅。沟通良好,也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反过来说,人际关系不良,增加沟通和困难。沟通不良,促使人际关系变坏。
任何决策都会涉及到干什么、怎么干、何时干等问题。每当遇到这些急需解决的问题,管理者就需要从广泛的企业内部的沟通中获取大量的信息情报,然后进行决策,或建议有关人员做出决策,以迅速解决问题。下属人员也可以主动与上级管理人员沟通,提出自己的建议,供领导者做出决策时参考,或经过沟通,取得上级领导的认可,自行决策。企业内部的沟通为各个部门和人员进行决策提供了信息,增强了判断能力。
第四篇: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1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40分。每题四个备选答案只有一个正确。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公共关系的三个基本要素是(C)
A.关系、舆论、形象
B.公关状态、公关活动、公关观念 C.组织、公众、传播沟通
D.公关实务、传播沟通、公关观念
2.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D)
A.信息学科与管理学科相结合的产物
B.组织的无形资产
C.公关实务活动的过程与方式
D.组织与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3、公共关系所说的“形象”的本质是(D)
A.环境
B.组织的包装 C.组织的人员 D.信誉
4、(C)是公共关系的过程和方式。
A组织 B公众 C传播 D状态 5、1997年,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承认了公共关系职业,将这个职业定名为(D)
A.公关先生 B.公关小姐 C.公关师
D.公关员
6、.公共关系学专门研究(A)
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B.组织与公众之间关系的稳定问题
C.组织与社区之间的传播沟通问题
D.组织的内部运营问题
7、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大学开设公共关系课程的人物是(C)A.巴纳姆
B.艾维·李
C.爱德华·伯尼斯 D.卡特利普
8、公共关系的客体是(A)。
A.公众 B.组织 C.个人 D.团体
9、公共关系活动运用(A)方法协调组织的社会关系 A传播沟通 B单向交流 C满足对方 D内部传播
10、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共关系》一书中(A)
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B.提出了“投公众所好”的主张
C.提出了“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
D.提出了“凡宣传皆好事”的命题
11、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
A.个体公众
B.组织公众
C.内部公众
D.外部公众
12.美国学者(B)写作了被称作“公共关系圣经”的《有效公共关系》。
A.
巴纳姆
B. 卡特利普
C. 爱德华·伯尼斯 D.
艾维·李
13、在一定条件下,多种需要中会有一种最为迫切、起主要支配作用的需要,即(D)
A.自尊需要
B.胜任需要
C.成就需要
D.优势需要
14、.固定的僵化印象对人的知觉的影响,在知觉的偏见的产生原因中称(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定型作用
15、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
16、“凡宣传皆好事”是(D)的信条。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巴纳姆
17、(D)是公共关系实务的特殊领域。A人事管理 B直效营销 C环境保护 D危机处理
18、.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
A.感染力较差
B.功能单一
C.传播效果较弱
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
19、影响产品形象最关键的因素是(D)A产品性能 B价格 C包装 D质量
20、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
A.资料分析法
B.公众代表座谈会法
C.群体讨论法
D.民意测验法
21、.能较为客观、公正地提供公关服务的组织是(D)
A.组织内设公关部门
B.公关公司
C.公关协会
D.公关委员会
22、股东属于(B)
A外部公众 B内部公众 C首要公众 D次要公众
23、公共关系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一般是(A)
A.调查、策划、实施、评估
B.调查、评估、策划、实施
C.策划、调查、实施、评估
D.策划、评估、调查、实施
24、(B)不是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A有效性原则 B传播性原则 C符号化原则 D总体性原则
25、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旅游服务业等组织属于(B)
A.互益性组织
B.营利性组织
C.服务性组织
D.公益性组织
26、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
A.社会事件
B.社会问题
C.社会冲突
D.社会运动
2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D)
A.麦库姆斯
B.库尔特·卢因
C.保尔·拉扎斯菲尔德
D.哈罗德·拉斯韦尔
28、公共关系调查中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
A.民意测验
B.普查
C.资料分析
D.公众代表座谈会
29、.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
A.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
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 C.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D.非公众、潜在公众、知晓公众和行动公众 30、新闻媒介是公共关系传播的一条(C)渠道 A关键 B唯一 C重要 D服务
31.一个组织获得公众信任、好感、接纳和欢迎的程度是(C)
A.知名度
B.美誉度
C.知名度和美誉度
D.既不是知名度,也不是美誉度
32、在组织的稳定发展时期,适宜采用的公关方式是(D)A.进攻型公关
B.防御型公关 C.建设型公关
D.维系型公关
33、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A)A.口头语言交流
B.报告 C.谈判
D.演讲
34、.内设公关部的短处是(B)。A.运行的成本较高
B.易受组织内部主观因素的束缚
C.不了解内情
D.不便于协调
35、按公众的组织结构公众可分为(B)。A.首要公众和次要公众
B.个体公众和组织公众
C.顺意公众和逆意公众
D.社团型公众和权力型公众
36、公关策划流程公式简称(C)工作法
A.PR
B.CI
C.PDCA
D.SD
37、公共关系将(A)放在第一位。
A.完善组织形象内涵 B.树立员工形象 C.建构组织形象外观 D.制定组织公关计划
38、在公关调查中,对于了解某些历史性问题的一种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A)。
A.民意测验
B.抽样调查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39、民主政治取代专制政治是公共关系产生的(D)A历史条件 B经济条件 C文化条件 D政治条件
40、把关人的行为包括(B)。
A.同意与反对 B.疏导与抑制 C.强调与弱化 D.分析与鼓动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41.策划新闻
策划具有新闻价值的时间也叫做制造新闻或策划新闻,是组织争取新闻宣传机会的一种技巧。即在真实的,不损害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策划,举办既有新闻价值的时间或活动,吸引新闻界和公众的注意力,制造新闻热点,争取被报道的机会,使本组织成为新闻的主角,以达到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的目的。这需要公关人员具备“新闻脑”,富于创造力和想象力。42.潜在公众
即由于潜在公关关系问题而形成的潜伏公众,隐患公众,隐蔽公众或未来公众。43.宣传型公关
主要运用印刷媒介,电子媒介等宣传性手段,传递组织的信息影响公众舆论迅速扩大组织的社会影响
44.把关人
“把关人”又称“守门人”,它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对信息对提供,制作,编辑和指导能够采取“疏导”与“抑制”行为的关键人物。这个概念源出于德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在1947年所写的《群众生活的渠道》一文 45.知名度
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量”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46.视觉识别系统
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形象,信息是企业识别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是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识别的目的
三.简答(每题8分,共16分)47.简述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关系
1.知名度要以美誉度为基础,才能产生正面的记性社会效果
2.美誉度要以一定的知名度作为前提条件,才能充分显示其社会价值 48.简述两级传播理论
传播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拉扎斯菲尔德(Paul F、Lazarsfeld)于1940年主持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总统选举中选民们政治倾向的改变很少直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人们之间直接的面对面交流似乎对其政治态度的形成和转变更为关键。通常有关的信息和想法都是首先从某一个信息源(如某一个候选人)那里通过大众媒介达到所谓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那里;然后再通过意见领袖把信息传播到普通民众那里。前者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信息传达的过程,后者作为第二阶段,则主要是人际影响的扩散。这就是著名的两级传播假设(two—Step
flowhyPothesis)。它使人们认识到大众媒介渠道和人际传播渠道在人们信息获取和决策(态度形成和转变以及具体的行动)中的不同角色和作用。在创新的传播扩散中,两级传播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受众对创新的采用由以下阶段组成:认知,说服,决策,使用和确认。在两级传播模式的诠释下,大众传播在人们的认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说服和决策阶段,人际传播的影响更显著。因此,尽管在技术传播时,受众同时既处身于信息传播的覆盖中,也处身于人际传播的扩散网络中,但两者对于受众采用新技术的影响是不同的。既有前述采用过程阶段上的不同,也有更为复杂的传播行为差别。信息的传递,是按照“媒介——意见领袖——受众“这种两级传播的模式进行的。
四.论述题(14分)
2010年3月7日上午,北京市西直门南大街“国二招”宾馆,湖北省代表团开放团组讨论,大批记者涌入。
开放会议结束后,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进入贵宾厅接受央视《小撒探会》节目的专访。节目录制中,各路记者皆在等候。
专访结束后,湖北团召开新闻发布会,李鸿忠出席。此间记者的提问,大多是关于湖北经济发展方面的问题;省长李鸿忠则主谈湖北各种优势、发展势头良好等等。
11时21分左右,发布会临近尾声,工作人员正欲送省长离开,《人民日报》下属的《京华时报》女记者刘杰提了最后一个问题:“您对邓玉娇案怎么看?”李鸿忠脸色顿时阴沉,离场。在场的其他记者对此没做什么反应。
两分钟后,李鸿忠折返回来,直问刘杰:“你是哪里的?”
刘回答:“啊?”
李又问:“你是哪里的,请问你是哪里的?”
刘杰回答:“啊?人民日报的…”
话音未落,李鸿忠接着说:“人民日报…你怎么老纠缠这个事情,已经过去了……我要给你们社长讲,是不是,对不对?”
李鸿忠一把拿下了刘杰的录音笔,随后径直走向电梯。众记者当场无言,女记者刘杰红了眼圈……
3月7日下午,有湖北代表团工作人员将录音笔还给了女记者刘杰,但未表示任何歉意。
3月10日上午,记者又赶到湖北团,终于找到了李鸿忠省长,单刀直入采访了“录音笔”事件。在将近10分钟的采访过程中,李省长语调温和,对记者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倾听。他一再强调自己对媒体的态度是开放的。
“比如那天小撒(撒贝宁)采访我的时候,好几个其他报社的记者让我转个身照相,我就把身体转过来,让他们照个够。我们就是要创造条件给记者采访。”李省长举例说。
当记者问到是否需要向女记者道歉时,旁边有一位记者打断:“这个问题怎么能问呢?”但李鸿忠并未受影响,而是继续回答提问。
李鸿忠:我觉得不涉及道歉
记者:网上盛传你与京华时报记者发生了冲突,您能谈一下吗?
李鸿忠:我请教她“您是哪个新闻单位的”,她说她
是《人民日报》的。我就又问她:“你是《人民日报》的吗?”她就支支吾吾没再答了。后来我们得知她不是《人民日报》的,是《京华时报》的。不过《京华时报》也没关系,我觉得每个媒体都有采访啊、新闻监督的权利,这都很正常。我觉得就理直气壮地说《京华时报》就好了,没什么问题。
记者:舆论好像集中在女记者的录音笔上。李鸿忠:这个是因为她没有痛快讲(她的单位),可能她觉得自己是《京华时报》的却说是《人民日报》的,不太好吧。我们就担心她是不是其他单位的,不是记者,就把录音笔拿去看看了,看看是什么内容。
记者:您觉得政府和人大代表应该怎样面对媒体?
李鸿忠:我2004年的时候刚到深圳(时任深圳市市长,编者注)时就说过,新闻媒体有“三光”作用。第一,就是要阳光。总理讲,权力要在阳光之下运作,什么东西亮在阳光之下,就一清二楚。第二个是目光,群众的目光,人民的目光,这也是监督的一部分。第三个,是激光。用激光做手术不出血,容易治病,创伤面又小,舆论监督是改正问题、纠正错误的好办法。我当时概括的“三光”作用就是要高度重视媒体。
我认为新闻舆论的监督和人大法律监督、人民政协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一样,都是必须的。
记者:网络上一边倒地觉得记者受了委屈?
李鸿忠:我觉得她应该更开朗一些,大大方方的。
记者:您觉得她也有错?
李鸿忠:我也不认为什么有错,在这个过程中,就要互相理解。
记者:许多网民要求您向记者道歉,您怎么想?
李鸿忠:唔……我觉得也不要太讲这个。其实认识一个人也不是光是某一个方面的。有一些误解,不要紧。
记者:您觉得不用道歉?
李鸿忠:(略微激动)我觉得不涉及道歉。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党政工作是为了社会和谐发展,媒体也很辛苦,为社会的公平正义鼓与呼,鞭挞社会的不良现象。有的时候,有一些误解啊,像传递信息不很全面啊,我看也不用(道歉),慢慢就好了。特别是很多年轻人刚从业,也很不容易。
她如何觉得有什么不好想的,像我们这样见面,大大方方地聊一会,我觉得行。但我觉得不用在网络这个层面再做什么。
分析李鸿忠省长应对的得失。
两会既开,民众叩问国是。李鸿忠身为全国人大代表,理应检视执政得失,思量与民为善。察李鸿忠言行,背离政治文明,迹近自我骄横。强夺事件,受害者绝 非当事记者一人。媒体权利折戟,大众知情权受挫,国家形象受累,议会殿堂蒙羞。李氏表现,辜负民众信托,有损人大威仪,于国,于党,于民,流弊昭然。
宪法赋予媒体人之权利,乃公民问政之权利,强权悍然践踏,理当据理力争。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在此郑重呼吁,新闻界与知识界同声相应,知耻而后勇,合力声讨李鸿忠事件的恶劣影响。报纸杂志电视电台网络微博,媒体无论类型,记者不分南北,请坚决 报道后续事态,迎向此次权利之战。盼望新闻人振臂声援,欢迎公民附议此书。忍无可忍,无须再忍。让天下人知道尚有新闻记者,让天下人知道尚存新闻人格,更 要让天下人知道尚有公民权利。李高官暴怒在前,也该让他听到并目睹新闻界之怒,亦是布衣之怒。
吾辈请愿行动均是公开而为,依法而为。吾辈责难李鸿忠,凭借的无外乎是非感与公义心。新闻界诉求目标有二:要求李鸿忠立即向新闻界及公众道歉并辞职;吁求全国人大主席团和秘书处立即启动对其调查及弹劾程序。
因此,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查勘李鸿忠不当言行,关注事态发展;专门调查并完整公布李鸿忠强夺记者录音笔的事件真相,责成李鸿忠公开道歉,严肃核查其全国人大代表是否适格,并责令其引咎辞职。
公共关系学作业2
一、选择题 1.下列思想家中,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B艾维.李)
2.适用于组织的开创阶段,以及某项事业或产品服务初创、问世阶段的公共关系行为模式是(A建设型公关)3.传播沟通对象中,最具社会权威性对象是(C政府公众)
4.公共关系也可以称为(B公众关系)
5.公共关系专门研究(A组织与公众传播沟通问题)
6.公共关系的PDCA工作法中,P指(A计划)
7.美国卡特利普和森特在其专著《有效的公
共关系》一书中(A提出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
8.反映人们某种要求、期望、未实现的梦想以及未满足需求的流言是(A愿望流言)9.消费者、协作者、竞争者、记者、名流、政府官员、社区居民等属于组织的(D外部公众)
10.人们在认识事物或人的时候,往往把认识对象的某些突出的特征或品质推广为 的整体印象和看法,从而掩盖了对象的其他特征或品质,形成某种幻化的知觉,这一心理现象是(C攻击流言)
11.论题处理又被称为(D问题管理)12.电视和广播媒介的共同弱点是(D传播效果稍纵即逝)
13.公关调查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是(D民意测验法)
14.公关人员所应具有的沟通交流意识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D信息意识)
15.组织与环境发生某种冲突、摩擦的时候,为了摆脱被动局面,采取的公关活动方式是(C维系型公关)
16.使公众有充分的选择余地、接受信息的状态有较高的自由度的是(D报纸和杂志的优势)
17.传播学研究中的“五W”模式的提出者是(D哈罗德.拉斯韦尔)
18.人口膨胀、环境污染在舆论对象中属于(B社会问题)
19.当某组织发现自身利益与公众目标要求相一致是,应该重点(C强化正面形象)20.以下哪些不是公共关系公司的特点(C运作成本较高)
21.公共关系广告旨在推销(D组织形象)22.“一窝蜂”现象指的是(A流行)23.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以把公众划分为(B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边缘公众)24.公共关系研究人和人的关系的角度是(A信息传播沟通角度)25.在部门隶属模式中,容易将公关限于迎来送往、交际应酬,过分偏重于人际关系功能,这主要体现为把公关机构归属于(B联络接待部门)
26.具有显著的双向交互式特征的公共关系传播媒介是(C因特网)
27.因组织行为不当引起的危机类型是(A劳资矛盾引起罢工)
28.下列沟通形式中,具有明显随意性特征的是(D演讲)
29.大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是(C知觉)
30.在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层次中,最基础的形式是(D认知的整合)
31.组织公关调查活动的第二个具体环节是(C组织自我形象分析)
32.议题设置论认为:大众传播对某些议题的着重强调与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视程度(B成正相关关系)
33.接受众选择“3S”论,受众心理选择过程的第三环节是(C选择性记忆)
34.作为公关的调查法的一种,资料分析法主要用于了解(D历史性问题)
35.与组织自身相关性最强的一类公众对象是(A内部公众)36.广告:“***保险公司祝全国人民平安康泰”属于(C形象广告)
37.公共关系与广告的主要区别是(A广告旨在“要别人买我”,公关传播旨在“要别人爱我”)
38.社区公众是指(D组织所在地的公众)39.股东属于(A外部公众)
40.公共关系将(A完善组织形象内涵)放在第一位。
二、名词解释
41.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状态和社会舆论状态。
42.行动公众:不但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以着手或已采取行动的公众。由知晓公众发展而来的。
43.交际型公关:运用各种交际方法和沟通艺术,广交朋友,协调关系,缓和矛盾,化解冲突,为组织创造“人和”的环境。44.舆论:在公共关系学中指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政策、行为、人员或产品所形成的看法和意见的总和,是社会上大多数人对组织的看法和意见的公开表达。舆论是无形的关系。
45.全员PR管理:是指通过全员的公关教育与培训,增强全员的公关意识,提高全员公关行为的自觉性,加强整体的公关配合与协调,全面发动全员的公关努力形成浓厚的组织公关氛围与公关文化。
46.危机管理:针对组织自身情况和外部环境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危机,然后制定出针对性措施,一旦发生危机,就能有条不紊的将危机化解,重新恢复信誉和市场的一整套机制。
三、简答
47.简述理解公共关系本质属性的三个角度。
1.公共关系是组织的信息,传播行为与职能。它是一种实施和控制传播沟通活动的组织行为和职能。
2.公共关系是组织与公众之间双向交流的过程。公共关系不是单向的传播行为,而是双向的。
3.公共关系是传播沟通活动的结果。公共关系要运用传播的手段来协调关系。影响舆论,塑造形象,优化环境。主要是对组织的无形资产和财富的一种经营和管理。要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组织利益和公众利益的统一。48.公共关系管理:是对组织与社会公众之间传播沟通的目标、资源、对象、手段、过程和效果等基本要素的管理
四、论述题(略)
答:违反了,群众利益第一的原则。
第五篇:公共关系学作业2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第二次)
一、填空
1、公众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群体性)、同质性、(多变性)和(潜在性)。
2、组织所面临的公众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组织机构的内部划分,可分为(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根据公众的组织状态,可分为(零散型公众)和(组织型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重要程度,可分为(首要公众)、次要公众和(边缘公众);根据公众对组织的态度,可分为顺意公众、(逆意公众)和(独立公众);根据公众出现的过程,可分为(非公众)、(潜在公众)、(行动公众)和现在公众。
3、(四步工作法)说明公共关系运作程序。它包括(公共关系调查),公共关系计划管理,(公共关系策划)和公共关系效果评估。
4、直接调查法的具体方法有:(问卷调查法)、深度访问法和(座谈会调查法)。其中(深度调查法)要求调查者受过专门的(培训)。(座谈会调查法)要求确定主题、目标、(调查提纲),并安排好程序。
5、公共关系日常工作和公共关系专项活动可统称为(公关实务)。(公关实务)也可称为公共关系实践或公共关系(实务)。
6、通过举办赞助活动,可提高(美誉度),树立美好的(企业形象)。企业赞助的对象主要有:体育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7、企业突发事件的基本特征有:(突发性)、(不可预测性)、(严重危害性)和舆论关注性。
8、视觉识别系统必须以(理念识别)和(行为识别)为基础,其宗旨是将(企业文化内涵视觉化)和形象化。
二、解词
1、边缘公众
答: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影响甚微,甚至不发生影响的团体或个人,如社会团体。对边缘公众,不需要花费专门的力量去研究分析;但要注意到这些公众可能向首要公众或次要公众转化,以便不失时机地开展工作,争取良好的公关效果。
2、顺意公众
答:顺意公众又称为支持公众,是指那些对组织的政策、行为和产品赞赏、支持和认同态度的公众。他们既可能在组织之中,也可能在组织之外。他们对组织的方针、政策、行动持积极赞同、支持的态度,并在行动上热情宣传、主动配合。
3、逆意公众
答:逆意公众是对社会组织奉行的政策、采取的行为持反感、反对、不合作的公众。他们可能是由于误解,也可能是组织错误行动的受害者。
组织的公共关系人员要全面调查逆意公众产生的背景条件,主动进行适时有效的沟通,澄清事
实、说明情况,争取谅解、理解和合作,促其改变敌对态度,由逆意向顺意转化,以达到“多交友、少树敌”的目的。
4、进攻型公共关系
答:所谓进攻型公共关系,是用于组织与环境发生冲突、摩擦的时候即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抓住有利时机和有利条件变换决策,迅速调整,改变对原环境的过分依赖,开辟新的环境和新的机会。进攻型公共关系的特点是:内容形式新颖,能迅速吸引有关公众的注意和兴趣,可迅速提高本组织的信誉度与知名度。
5、公共关系专项活动
答:公共关系专项活动是社会组织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围绕某一主题、利用某些特定的时机开展的专门性公共关系活动。
主要有赞助活动,庆典活动,新闻发布会,危机公关,开放参观活动,展览会,举办会议,联谊活动等。
6、四步工作法
答:四步工作法是指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的方法。这四个基本阶段是公关调查分析、公关策划、公关实施、公关评价。这四个步骤相互衔接、循环往复,形成一个动态的环状模式。
7、大众传播
答: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现代化传播技术和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公众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过程。随着大众媒介的发展,大众传播将成为双向过程。
8、公共关系调查
答:公共关系调查指通过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准确地了解公众对组织的意见、态度和反映,发现影响公众舆论的因素,并从中分析和确定社会环境状况、组织的公共关系状态及其存在的问题,为组织制定切实可行的公共关系筹划方案提供客观的依据。公共关系调查是全部公共关系工作的起始点,它为公共关系目标的确立和公共关系计划的制定担供了基本依据,也为公共关系方案的实施提供了根本保证。
9、CIS识别系统
答:CIS企业识别系统,是企业运用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通过对企业理念、行为、视觉要素的设计,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精神文化传达给公众,促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CIS系统是推进和完善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企业识别系统强调和突出企业的个性。忽视了这点,就会把企业识别系统等同于企业形象。CIS的目的在于塑造与传播企业理念与企业文化。
10、CS战略
答:CS是英文Customer Satisfaction的缩写,意为“顾客满意”。CS的基本指导思想是:企业的整个经营活动要以顾客满意度为指针,要从顾客的角度、用顾客的观点而不是企业自身的利益和观点来分析考虑顾客的需求,尽可能全面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利益。
三、简答
1、何谓公共关系调查?其调查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答:公共关系调查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去考察组织地公关状态,收集必要的资料,综合分析相关因素以其相互关系,以达到掌握组织的情况,解决组织面临的公关问题的一种实践活动。
公共关系调查的内容包括:①组织自身的情况调查②组织的知名度、美誉度调查③组织的社会环境调查④公共关系活动效果的调查。
2、何谓“内部公关”?
答:内部公共关系是组织内部纵向公共关系和内部横向公共关系的总称。针对组织结构而言,纵向公共关系是组织机构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横向公共关系是组织机构同级职能部门、科室、班组之间和员工之间的关系。现代组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开放系统,内部关系是否融洽、团结、目标一致,决定着组织能否充满生机,能否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建立良好的内部公共关系,是组织开展各类对外公共关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协调,是组织公共关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3、企业报刊有哪些特点及功效?
答:企业报刊的特点有①小,以小见大②新,以新取胜③实,以实引人④深,以深代全⑤活,以活诱人。
企业报刊的功效有①作为企业文化的载体,倡导企业文化,宣导企业政策②向员工传导企业愿景和使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③向客户传递企业形象信息,维系客户关系④向投资者传递企业形象信息,坚定投资者信心⑤向社会公众传递企业形象信息,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促进无形资产增值⑥培养企业传媒意识,建立与社会传媒的信息窗口,有利于内部练兵,伺机进入媒体文化产业,为企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4、举办展览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举办展览会应该注意的问题是(1)分析展览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确定展览会的主题和目的(3)确定参展单位和参展项目(4)明确参观者的类型(5)构思参展结构(6)选择展览的时间、地点(7)培训展览会的工作人员(8)准备展览会的辅助设施和相关服务(9)成立一个专门对外发布新闻的机构(10)准备好各种辅助性的宣传资料(11)布置展厅(12)确定展览会的费用预算。
5、简述CIS战略的起源与发展。
答:CIS战略最早起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德国AEG公司。他们在系列电器产品上采用了彼得·贝汉斯所设计的商标,使这一商标此后成为该企业统一视觉形象的CI雏形。
1933年至1934年,由英国工业协会会长弗兰克·毕克负责规划的伦敦地铁,在设计政策与识别上也称得上是世界经典之作,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各大企业纷纷导入CI。1947年,意大利事务器械所奥力维提开始聘请专家来设计标准字。1951年,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在各媒体广泛运
用由高登设计的巨眼标志。1970年,日本东洋工业马自达汽车第一个在日本运用CI,之后,大荣百货、亚瑟士体育用品等企业纷纷仿效。
70年代,中国台湾开始萌发CI。1985年以后,在中国的公共关系正向纵深方向发展的过程中,CIS战略也悄然而至,并由广东神州燃气具联合实业公司最早导入。1993年以后,中国各地企业开始对CIS战略有了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在塑造企业整体形象中得以运用并取得了成效。
四、案例分析:
大华衬衫厂的一次涉外公关活动
一天,北京大华衬衫厂突然接到某国际公司发来的退货索赔急电,说是运往东京的衬衫货件中发现蚂蚁窝,顾客相继退货,并抱怨说“没想到这就是中国最好的衬衫产品。”,随电寄来两瓶蚂蚁样品作为证据。
厂领导立刻下令进行内部调查,查清事情真相。结果发现,厂内没有任何蚂蚁做窝的可能。大华厂派人来到浙江农业大学,请教授鉴别。结果表明,这种伊什臭蚁主要分布在日本,而在中国只在福建鼓山有少量的存在。大华厂又在北京地区进行外部调查,都没有发现这种蚂蚁的踪迹。因此可以推断,衬衫中的蚂蚁窝,一定是在日本码头存放的过程中由当地侵入的。
最后,当一叠科学鉴定书和调查报告材料送到某国代表手中时,他们信服了,当场收回了退货的要求,并追加每年100万件衬衫的订货额。
问题:
(1)发现事件责任不在企业时,为什么还要坚持“顾客永远是对的”这一理念?
答:①如果大华衬衫厂采用CS战略,那么让顾客满意就是该厂的目标。顾客满意是顾客对于产品或服务所提供的实际绩效与期望绩效之间的感觉与反应。CS战略明确了以顾客满意为目标,要求该厂倾听顾客的呼声并重视顾客的投诉与纠纷处理。
②“顾客永远是对的”是有前提条件的。顾客作为一个自然人,他的行为不可能永远是对的。我们为之明确这样一个前提条件——顾客的行为首选是符合法律规范和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任何人都不应当违背这样的行为规范。在这一前提下我们谈论顾客何以“永远是对的”。
③主张“顾客永远是对的”,体现出对顾客的尊重。作为产品使用者的最终顾客对产品质量最有发言权,他们的判定、取舍和选择最具有权威性。当商家与顾客发生时,要将对让给顾客。如果商家只强调自己是对的,顾客不对,那么实际是要将顾客拒之门外,没有打算让他再次光临。显而易见,现有的顾客会渐渐流失,更谈不上要吸引潜在的顾客。
④主张“顾客永远是对的”可以使我们摆平心态,冷静地看待矛盾,从矛盾中获取新的信息,这些信息往往是宝贵的,它能促使企业创新,甚至是重大的创新。
(2)结合本案例谈谈处理公关危机的基本准则。
答:①以诚恳的态度,表示组织负责的精神。——案例中“厂领导立刻下令进行内部调查,查清事情真相”,该厂并没有马上推卸责任,而是进行真相的调查,是负责的表现。
②避免出现自我辩护的言行。——案例中“当一叠科学鉴定书和调查报告材料送到某国代表手
中时,他们信服了,当场收回了退货的要求,并追加每年100万件衬衫的订货额”,此举反映出事实证明一切,该厂并没有出演为自己辩护而是拿出证据说明事实,十分奏效。
③成立临时性的公众接待机构。——案例中“大华厂派人来到浙江农业大学„大华厂又在北京地区进行外部调查”,该厂领导求助于相关专家来帮助自己找到真相。
(3)通过本案例分析涉外公关的重要性。
答:每个公民应遵循一条基木准则:当你在自己国家时,你不过是成千上万公民中的普通一员,而在国外,你就是“中国人”,是中国人的代表,你的言谈举止,决定他国人对我们国家的评价。本案例中“顾客相继退货,并抱怨说‘没想到这就是中国最好的衬衫产品。’”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在对外贸易时不仅仅代表本组织的形象,往大了说更是国家的代表。涉外公关的好坏不仅影响一个企业本身的信誉与形象,从另一方面来说更是一个国家形象的体现,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4)试从公关职能、公众、传播方式和技巧等方面进行案例评述。
答:从公关职能方面——本案例中所体现的是控制职能中的形象控制以及危机控制,大华领导人能够沉稳应对突发的信誉危机事件,维护了本厂的形象;
从公众方面——本案例识别为顾客公众,对组织的期望和要求是产品的质量保证以及适当的保用期、公平合理的价格;良好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准确解释疑难并妥善解决投诉;
从传播方式方面——本案例中采用的是人际传播中非面对面传播,通过电报等媒介传播处理公众对象具有大规模、远距离的特征的事务。
从技巧方面——企业需要提高处理投诉的技巧(1)认真对待(2)调查原因(3)恰当处理(4)及时答复。本案例中大华领导的处理方式十分正确有效,值得企业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