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11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一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也可称作(D)。
A.团体关系
B.人群关系
C.人际关系
D.公众关系
2.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A)。
A.沟通
B.交流
C.过程
D.结果
3.艾维·李提出:“说真话”、“(C)”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A.投公众所好
B.凡宣传皆好事
C.公众必须被告知
D.普遍原则特殊用 4.1999年12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A)省劳动厅举行了我国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上岗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段。
A.广东
B.山东
C.湖北
D.河南
5.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B)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
A.专制政治
B.民主政治
C.独裁政治
D.开明政治 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C。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
7.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A)的群众社团组织。A.非营利 B.非功利 C.盈利 D.功利
8.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专门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服务的公司是(B)。
A.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
9.组织类型对公共关系行为特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另一个是(A)。
A.竞争性还是独占性
B.竞和性还是独占性 C.竞争性还是共享性
D.竞和性还是共享性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C)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
B.命令
C.压力
D.影响
1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A)。
A.逆反心理
B.否定心理
C.抱怨心理
D.反抗心理 13.美誉度是指(B)。
A.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B.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和信任的程度 C.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
D.侧重于对组织形象的 “量”的评价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D)形象地位的状态为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两级传播论”认为: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D),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A.“负责人”
B.“意见领袖”
C.“把关人”
D.“意见领袖” 16.“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B)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17.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A)。
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分层异比抽样 18.在新闻稿的写作中,导语是整篇新闻的(B),是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精华所在。
A.实质
B.灵魂
C.核心
D.基础
19.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D)技能。
A.公众传播
B.团体传播
C.群体传播
D.人际传播
20.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接见或(A)。
A.召见
B.引见
C.拜见
D.参拜
21.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二是(B)。
A.向外发展,向生产的广度进军
B.对外传播,提高市场竞争力 C.横向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D.纵向挖潜,向生产的深度进军 22.广告主题是由广告目标、(C)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的。
A.信息共性
B.商品功能
C.信息个性
D.广告题材 23.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B)。11 A.目录
B.指导书
C.索引
D.语录
24.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C)。A.姿态
B.职能
C.形象
D.沟通
25.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D)的社会渠道。
A.社会协商
B.政治协商
C.经济协商
D.议政参政
26.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D)政府”的转变。
A.管理型
B.监督型
C.控制型
D.服务型 27.介绍也有(B),一般而言,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女子。
A.高低之分
B.先后之别
C.贵贱不同
D.门户之见
28.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论经营单项、专项、多项或综合等业务,都不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公共关系公司是(D)。
A.合作型公司
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司
29.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B)性和社会性。
A.微观
B.宏观
C.直观
D.真实
30.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A)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便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巴纳姆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CE
A.组织
B.群众
C.传播
D.交流
E.公众
2.公共关系强调“(2.BC)”、“()”以尊重公众的意愿,满足公众的需求为己任。
A.员工第一
B.顾客第一
C.公众至上
D.员工至上
E.组织第一
3.组织内部设置公关机构有四种基本模式(3.ABDE)。
A.部门隶属型
B.部门并列型
C.部门综合型
D.公共关系委员会
E.高层领导直属型
4.从公共关系学的一般意义上说,公众即与公共关系主体利益相关并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4.BDE)。
A.地区
B.个人
C.社会
D.群体
E.组织 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5.ABD)。6 A.人类有五种基本需要
B.需要是有层次的 C.生理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D.行为是由优势需要所决定
E.安全的需要决定优势需要 6.公共关系管理过程中的相关因素(6.ABC)。
A.环境因素系列
B.主体因素系列
C.传播技术因素系列 D.技术因素系列
E.客体因素系列
7.民意测验的调查方式一般有以下几种(7.ABDE)。
A.面访调查
B.通讯调查
C.文献资料分析 D.电话调查
E.深度访问
8.公关广告的形式有以下几种:(8.ABDE)。
A.形象广告
B.公益广告
C.产品广告 D.观念广告
E.响应广告
9.公共关系在市场营销中,一个单独的“公关策略”,是在原有的4P's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6P's之中,增加了(9.BE)两个因素。
A.产品策略
B.政治权力
C.价格策略 D.渠道策略
E.公共关系
10.拓宽社会沟通渠道,吸引公众参政议的方法主要有(10.ABC)。
A.社会协商对话
B.公众议政活动
C.公众投票公决 D.评价形象管理
E.认知观念向导
三、简答题
1.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哪些特点? 2.简述流行的特点。
3.试根据“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简析组织实际形象的四种状态。4.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有哪几种类型? 5.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及其三个子系统。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2.联系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的四个基本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三高”为中国申奥放歌
2001年6月23日晚,昔日皇家禁宛中乐声翩翩,弦歌阵阵。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在紫禁城午门广场联袂演出,在“6·23国际奥林匹克日”掀起北京申奥活动的高潮。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数万热情的中外观众-同观赏了这场精彩的演出。
当晚三位“歌剧之王”身着黑色燕尾服,站在了紫禁城的古老红墙之间的舞台上神采奕奕,他们演唱了近三十首脍炙人口的歌剧选段或歌曲。从卡雷拉斯的《我知道这个花园》,到多明戈的《星光灿烂》到帕瓦罗蒂的《今夜无人入睡》,宏亮且有穿透力的歌声,赢得了现场3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
昔日这里曾经钟鼓齐鸣,如今西方歌剧在这里缭绕;昔日皇帝曾在这里议政,如今三位西方音乐大师在这里纵情高歌。东方建筑的神韵与西方艺术经典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交融,古老的紫禁城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夜晚被唤醒,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一场东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会,向世界展示他们积极走向世界的宽阔胸怀。
紫禁城午门广场,“歌剧之王” 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深情演绎音乐盛典,取得了空前的成功,音乐会电视直播可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观众。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三、简答题
1.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哪些特点?
答:(1)了解内情。组织内设的公关机构对本组织的业务和人事比较熟悉,因此开展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比较便利。
(2)便于协调。内设公关部直接受管理层的指导,直接与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沟通,便于调整和协调工作。
(3)效率较高。公关部作为常设机构,能够召之即来,特别是应付突发事件时效率较高。
(4)成本较低。自设的公关部便于控制预算和投入。
(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自的公关机构处于本组织的目标压力和人事环境之中,难免受到本组织各种因素的约束,传播工作有时候就难以完全做到实事求是。
2.简述流行的特点。
答:社会上流行的某些东西,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新奇性。新奇性是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的特征。
(2)时效性。流行一般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3)周期性。流行变化具有周期性。今天作为时髦的事物,几个月之后也许变成陈旧的东西;今天是陈旧的事物若干时间以后往往又被看作是新式的。
(4)两极性。流行项目的变化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3.试根据“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简析组织实际形象的四种状态。
答:(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组织处于这种形象地位,属于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但同时要注意,知名度越高,美誉度的压力就越大。因为在公众高度注目的情况下,公众对组织美誉度的要求会变得更加严格和苛刻,美誉度方面即使发生微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组织处于这种公共关系状态绝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如果知名度超过了美誉度,就更应该警觉,以防美誉度跟不上而造成知名度方面的负面压力。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组织处于这种形象地位,属于较为稳定、安全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其美誉度高于50点,知名度则低于50点。由于美誉度是形象的客观基础,因此这种状态具有良好的形象推广基础。其缺陷是知名度偏低,美誉度的社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是在维持美誉度的基础上提高知名度,扩大其美誉度的社会影响面。
(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处在这种形象地位,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不良状态,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处于50点以下,既没有名气,公众评价也不好。但因为其知名度低,公众
不良印象和评价的影响面也比较窄,负面作用相对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传播工作应该保持低姿态,甚至从“零”开始,首先努力完善自己的素质和信誉,争取改善组织的美誉度,然后再考虑提高知名度的问题;或者通过良好的传播控制,使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协调发展。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地扩大知名度,便会使组织的形象地位,滑至象限4的恶劣状态。
(4)低美誉度/高知名度。处在这种形象地位,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臭名远扬”的恶劣状态:不仅信誉差,而且知之者甚众。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设法降低已经享有的负面知名度,向象限3转移;再努力挽救信誉,为重塑形象打基础。或者在特殊的情况下,利用已享有的公众知名度,大刀阔斧地改善信誉,将坏名声迅速转变为好名声,直接向象限I跳跃。这样的成功例子也不是没有的。
4.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有哪几种类型?
答:(1)严重的内部事件。如因劳资矛盾引起的罢工、示威游行、官员腐败等。(2)工作失误。如因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浪费、产品质量不合格等。(3)决策失误。如商业企业有意出售假冒产品、饮食企业经营不卫生食品,侵犯公众权益等。(4)纠纷事件。如消费纠纷、经济合同纠纷等。
5.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及其三个子系统。
答:(1)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MIS是企业经营战略、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法规的统一规范。在设计层面上,MIS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座右铭、经营策略等形式。
(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BIS是以明确而完善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至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教育、等行为,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
(3)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视觉识别系统VIS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最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以上三个子系统相互推衍依存,共同带动企业经营的步伐,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组织的公关活动包括了组织中的个人与公众对象之间的关系,公众对象中也存在看许多个体的对象。因此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也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十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公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交际素质与涵养。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最后,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人际关系”侧重从人的“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这二种“关系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明确的区别,不可混淆。
2.联系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的四个基本原则?
答:面对众多的媒介,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更加有效和经济,这是实施传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联系目标原则
根据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即选择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须符合公共关系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才可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公共关系可加以利用的各种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能够为公共关系的某一目的服务。选择媒介首先应该考虑本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要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要与社会名流沟通,可采用招待会、宴会的方式;要树立社会信誉,就必须从完善产品质量和系列性服务项目人手;要缓解组织内部紧张关系,则可通过对话、座谈会及各种内部传播的方式。
(2)适应对象原则
根据公共关系对象的特征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与沟通方法。即根据不同的公众对象选用不同的传播方法,才可能使信息有效地到达目标公众,并被公众所接受。
不同的公众对象,适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要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公众对象,就必须考虑公众对象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生活方式及他们通常接受信息的习惯(如阅读、听广播)等等,根据这些情况去选择适当的传播工具。例如,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公众宜采用广播、电视;对于喜欢阅读思考的知识分子应多采用报纸、杂志;对于经常加班加点、行踪不定的出租汽车司机最好用电台广播;一个产品的信息要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最好制作成电视卡通节目等等。
(3)区别内容原则
根据传播内容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与沟通方法。即根据传播的内容来决定传播的形式,使传播形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需要传播的内容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这应该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结合传播媒介的特点来考虑。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需要反复思索才能明白,就应该用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而不宜用广播、电视,因其传播效果瞬间即逝。需要报导的内容涉及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则宜用电视或电影,容易产生诱人的效果。为扩大商标徽记的影响向社会征求设计稿件,可用新闻或广告;而要回答某个消费者的投诉,只需面谈、电话或书信方式。
(4)合乎经济原则
根据具体的经济能力和最经济的条件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即根据组织的公共关系预算和传播投资能力,量力而行,精打细算,争取在最经济在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大的传播效益。
组织的公共关系经费一般都很有限。成功的公共关系应该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去争取尽可能大的社会传播效益。所以在选择媒介时应该量力而行。同时,传播活动也需要有经营头脑,比如人际传播在经费开支的绝对额来说比较节省,但大众传播(如广告)的作用范围广泛,所以它的单位平均成本可能更低。新闻传播比广告节省得多,但也可能招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额外赞助负担。因此,考虑经济合算的原则还需从实际效果出发。健全的公共关系工作需要有稳定的财务支持,而有效的公共关系应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五、案例分析题
“三高”为中国申奥放歌
2001年6月23日晚,昔日皇家禁宛中乐声翩翩,弦歌阵阵。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在紫禁城午门广场联袂演出,在“6·23国际奥林匹克日”掀起北京申奥活动的高潮。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和数万热情的中外观众-同观赏了这场精彩的演出。
当晚三位“歌剧之王”身着黑色燕尾服,站在了紫禁城的古老红墙之间的舞台上神采奕奕,他们演唱了近三十首脍炙人口的歌剧选段或歌曲。从卡雷拉斯的《我知道这个花园》,到多明戈的《星光灿烂》到帕瓦罗蒂的《今夜无人入睡》,宏亮且有穿透力的歌声,赢得了现场3万名观众的热烈掌声。
昔日这里曾经钟鼓齐鸣,如今西方歌剧在这里缭绕;昔日皇帝曾在这里议政,如今三位西方音乐大师在这里纵情高歌。东方建筑的神韵与西方艺术经典在这里达成了完美的交融,古老的紫禁城在一个充满激情的夜晚被唤醒,改革开放的中国以一场东西文化交融的音乐盛会,向世界展示他们积极走向世界的宽阔胸怀。
紫禁城午门广场,“歌剧之王” 帕瓦罗蒂、多明戈、卡雷拉斯深情演绎音乐盛典,取
得了空前的成功,音乐会电视直播可覆盖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3亿观众。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知 识 点:
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在紫禁城午门广场联袂演出,在“6·23国际奥林匹克日”掀起北京申奥活动的高潮是借助了公共关系学中名流公众的效应。
(1)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知识和专长
策划组织借助名流的知名度扩大组织的公共关系网络、扩大组织的公众影响力,丰满组织的社会形象。无形中使组织增添了一笔知识财富、信息财富。
(2)借助于社会名流的社会声望
一般公众存在“崇尚英雄”、“崇拜明星”的社会心理,组织与社会名流建立良好关系,就会将本组织的名字与社会名流的名望联系在一起,利用公众崇拜名流的心理,提高了本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位置。
分析评点:
名流公众指那些对社会舆论和社会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的有名望人士。这类关系对象的数量有限,但对传播的作用很大,能在舆论中迅速“聚焦”,影响力很强。通过社会名流去影响公众和舆论,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歌唱家首聚北京,为中国放歌,这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空前创举,其文化含量及影响力都将在21世纪的开年之页留下深刻的痕迹,并赋予古典艺术活动前所未有的商业价值。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一套)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4.A
5.B 6.C
7.A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D
15.D 16.B
17.A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D 26.D
27.B
28.D
29.B
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CE
2.BC
3.ABDE
4.BDE
5.ABD
6.ABC
7.ABDE
8.ABDE 9.BE
10.ABC
第二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答案2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课程:公共关系学 使用班级:10-10 班级: 姓名 :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C)。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A)去赢得好感和信誉。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D)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4.(A)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C)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A)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C),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C)。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B)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A)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B)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B)。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A)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C)。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C)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D)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D)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D)。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A),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C),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C)。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B)。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A)。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B)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B)。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A)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公共关系是(ABCDE)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
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 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ACDE)。
A.古代时期 B.近代时期 C.巴纳姆时期 D.艾维·李时期 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ABC)。A.懂管理 B.会策划 C.善传播。D.勤工作 E.能宣传 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BCE)。
A正确流言 B愿望流言 C恐怖流言 D错误流言 E攻击流言
5.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ABDE)。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ABCD)。
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
7.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ABCDE)。
A.谁传播 B.传播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向谁传播 E.传播的效果怎样 8.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ACD)。
A.民意测验 B.传播的内容分析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E.传播的效果分析
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ABCDE)。
A.日期选择 B.安排布置 C.陪同与介绍情况 D.摄影 E.食宿交通
10.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DE)。
A.理念识别系统 B.思维识别系统 C.运动识别系统 D.行为识别系统 E.视觉识别系统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
(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2.简述广告策划的内容。答:(1)市场调查
(2)广告定位(3)广告创意(4)广告媒介安排(5)广告效果测定
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答:(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
(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
(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答:演讲是最具公关效果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好的演讲的传播优势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2)有效的信息交流。(3)表现力较强。(4)有助于提高声望。
(5)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6)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答: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图象的通讯方式。它应用电子技术把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影象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电信号传送出去使远方能即时重现影象。
(1)电视的优势:
①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它用形象和声音表达思想,这比报纸只靠文字符号和广播只靠声音来表达要直观得多。电视这种形象和声音相结合的表达手段,最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件的习惯,因而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②纪实性强、有现场感。它可以对事物作直接目击报道。电视能让观众直接看到事物的情境。这种纪实性使电视报道告别逼真、可信、能使观众生产亲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时间上的同时性、空间上的同位性,对事件的纪实性最强。
③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它与广播一样,用电波传送信号,向四面八方发射,把信号直接送到观众家里。传播速度快,收视观众多,影响面大。
④多种功能、娱乐性强。由于直接用图象和声音来传播信息,因此观众完全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适应面最广泛;而且电视集各种艺术手段和传播媒介之长,是当今娱乐性最强的一种传播手段。
(2)电视传播的弱点。
①和广播一样,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记录不便也难以查询。②电视节目同样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加上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使信息的传送和接收都不如报刊、广播那样具有灵活性。
③电视节目的制作、传送、接收和保存的成本较高。
五、案例分析题(20分)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答:(1)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公共关系工作除了要广泛地了解民意之外,还要尽可能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公众议政活动除了面对面的对话渠道之外,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具有更为广泛的参与性的方式。围绕着政府官员“头痛”、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
分析评点:
(1)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的重要性。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就越强;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越强,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就越重要。因此,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制定政府政策提供依据。
(2)避免压抑引起的冲突和震荡。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能使各种潜在社会摩擦与冲突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或积聚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从而有利于形成既生动活泼,又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议政参政的社会渠道。
第三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4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四套)
一、单项选择题
1.现代政府区别于传统专制政府的—个重要标志,就是由“统治型政府”向“()政府”的转变。
A.管理型
B.监督型
C.控制型
D.服务型 2.介绍也有(),一般而言,应把身份低、年纪轻的介绍给身份高、年纪大的,把男子介绍给女子。
A.高低之分
B.先后之别
C.贵贱不同
D.门户之见
3.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论经营单项、专项、多项或综合等业务,都不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公共关系公司是()。
A.合作型公司
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司
4.公共关系所收集的信息具有()性和社会性。
A.微观
B.宏观
C.直观
D.真实
5.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在著名的“霍桑实验”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便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巴纳姆 6.公关传播最基本的功能是()。
A.强化舆论,扩大影响
B.引导舆论,控制形象
C.创造舆论,告知公众
D.协调舆论,维护形象
7.公共关系协会等公关专业性社团组织,是非官方和()的群众社团组织。A.非营利 B.非功利 C.盈利 D.功利
8.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专门为客户提供某种公共关系技术服务的公司是()。
A.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
9.组织类型对公共关系行为特征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营利性还是非营利性;另一个是()。
A.竞争性还是独占性
B.竞和性还是独占性 C.竞争性还是共享性
D.竞和性还是共享性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之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
A.强制
B.命令
C.压力
D.影响
12.从信息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
()。
A.逆反心理
B.否定心理
C.抱怨心理
D.反抗心理 13.美誉度是指()。
A.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
B.组织获得公众欢迎、接纳和信任的程度 C.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
D.侧重于对组织形象的 “量”的评价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形象地位的状态为良好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两级传播论”认为:观念总是先从广播和报刊传向(),然后再由这些人传到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A.“负责人”
B.“意见领袖”
C.“把关人”
D.“意见领袖” 16.“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17.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
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分层异比抽样 18.在新闻稿的写作中,导语是整篇新闻的(),是抓住读者注意力的精华所在。
A.实质
B.灵魂
C.核心
D.基础
19.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礼仪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技能。
A.公众传播
B.团体传播
C.群体传播
D.人际传播
20.凡身份高的人士会见身份低的,或是主人会见客人,这种会见,一般称为接见或()。
A.召见
B.引见
C.拜见
D.参拜
21.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二是()。
A.向外发展,向生产的广度进军
B.对外传播,提高市场竞争力 C.横向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D.纵向挖潜,向生产的深度进军 22.广告主题是由广告目标、()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的。
A.信息共性
B.商品功能
C.信息个性
D.广告题材 23.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11 A.目录
B.指导书
C.索引
D.语录
24.政府公共关系实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完善公众传播机制,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二是完善公共行政服务,树立政府良好()。A.姿态
B.职能
C.形象
D.沟通
25.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的社会渠道。
A.社会协商
B.政治协商
C.经济协商
D.议政参政 26.公共关系也可称作()。
A.团体关系
B.人群关系
C.人际关系
D.公众关系
27.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
A.沟通
B.交流
C.过程
D.结果
28.艾维·李提出:“说真话”、“()”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A.投公众所好
B.凡宣传皆好事
C.公众必须被告知
D.普遍原则特殊用 29.1999年12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省劳动厅举行了我国首次初级“公关员”职业上岗培训和上岗考试,标志着中国的公共关系已经正式步入职业化的阶段。
A.广东
B.山东
C.湖北
D.河南
30.政府公共关系实际上是()的一种操作方式和过程。
A.专制政治
B.民主政治
C.独裁政治
D.开明政治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有哪几种类型? 2.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及其三个子系统。
3.试根据“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简析组织实际形象的四种状态。4.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哪些特点? 5.简述流行的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2.联系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的四个基本原则?
五、案例分析题
美国亨氏集团的母亲座谈会
美国亨氏集团与我国合资在广州建立婴幼儿食品厂,但是,生产什么样的食品来开拓广阔的中国市场呢?筹建食品厂的初期,亨氏集团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多次召开“母亲座谈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广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征求母亲对婴儿产品品的建议,摸清各类食品在婴儿哺养中的利弊。
之后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根据母亲们提出的意见,试制了些样品,免费提供给一些托幼单位试用;收集征求社会各界对产品的意见、要求,相应地调整原料配比,他们还针对中国儿童食物缺少微量元素,造成儿童营养不平衡,影响身体发育的现状,在食品中加进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食品配方更趋合理,使产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普遍地受到中**亲的青睐,于是,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等系列产品,迅速走进千千万万中国家庭。
请问要应用公共关系学的什么知识点,来分析评点该案例。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四套)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B
5.A 6.C
7.A
8.B
9.A
10.B 11.C
12.A
13.B
14.D
15.D 16.B
17.A
18.B
19.D
20.A 21.B
22.C
23.B
24.C
25.D 26.D
27.A
28.C
29.A
30.B
二、多项选择题
三、简答题
1.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有哪几种类型?
答:(1)严重的内部事件。如因劳资矛盾引起的罢工、示威游行、官员腐败等。(2)工作失误。如因管理机制不健全导致浪费、产品质量不合格等。(3)决策失误。如商业企业有意出售假冒产品、饮食企业经营不卫生食品,侵犯公众权益等。(4)纠纷事件。如消费纠纷、经济合同纠纷等。
2.简述企业识别系统CIS及其三个子系统。
答:(1)理念识别系统(Mind Identity System)简称MIS。MIS是企业经营战略、生产、市场等环节的总的原则、方针、制度、规划、法规的统一规范。在设计层面上,MIS具体表现为企业的经营信条,精神标语、座右铭、经营策略等形式。
(2)行为识别系统(Behavior Identity System)简称BIS。BIS是以明确而完善的经营理念为核心,显现至企业内部的制度、管理、教育、等行为,并扩散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公共关系等动态识别形式。
(3)视觉识别系统(Visual Identity System)简称VIS。视觉识别系统VIS是运用系统的、统一的视觉符号系统,对外传达企业的经营理念与情报信息,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最具传播力与感染力的要素,它接触的层面最广泛,可快速而明确地达成认知与识别的目的。
以上三个子系统相互推衍依存,共同带动企业经营的步伐,塑造企业独特的形象。
3.试根据“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简析组织实际形象的四种状态。
答:(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组织处于这种形象地位,属于最佳的公共关系状态。但同时要注意,知名度越高,美誉度的压力就越大。因为在公众高度注目的情况下,公众对组织美誉度的要求会变得更加严格和苛刻,美誉度方面即使发生微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组织处于这种公共关系状态绝不是高枕无忧、万事大吉。如果知名度超过了美誉度,就更应该警觉,以防美誉度跟不上而造成知名度方面的负面压力。
(2)高美誉度/低知名度。组织处于这种形象地位,属于较为稳定、安全的一种公共关系状态,其美誉度高于50点,知名度则低于50点。由于美誉度是形象的客观基础,因此这种状态具有良好的形象推广基础。其缺陷是知名度偏低,美誉度的社会价值得不到应有的体现,因此公共关系工作的重点是在维持美誉度的基础上提高知名度,扩大其美誉度的社会影响面。
(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处在这种形象地位,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不良状态,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处于50点以下,既没有名气,公众评价也不好。但因为其知名度低,公众不良印象和评价的影响面也比较窄,负面作用相对比较小。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关系传播工作应该保持低姿态,甚至从“零”开始,首先努力完善自己的素质和信誉,争取改善组织的美誉度,然后再考虑提高知名度的问题;或者通过良好的传播控制,使组织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协调发展。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片面地扩大知名度,便会使组织的形象地位,滑至象限4的恶劣状态。
(4)低美誉度/高知名度。处在这种形象地位,组织的公共关系处于“臭名远扬”的恶劣状态:不仅信誉差,而且知之者甚众。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应该设法降低已经享有的负面知名度,向象限3转移;再努力挽救信誉,为重塑形象打基础。或者在特殊的情况下,利用已享有的公众知名度,大刀阔斧地改善信誉,将坏名声迅速转变为好名声,直接向象限I跳跃。这样的成功例子也不是没有的。
4.组织内设公共关系部门有哪些特点?
答:(1)了解内情。组织内设的公关机构对本组织的业务和人事比较熟悉,因此开展工作能够有的放矢,切合实际,比较便利。
(2)便于协调。内设公关部直接受管理层的指导,直接与组织内部各个部门沟通,便于调整和协调工作。
(3)效率较高。公关部作为常设机构,能够召之即来,特别是应付突发事件时效率较高。
(4)成本较低。自设的公关部便于控制预算和投入。
(5)工作受到组织内部因素的制约,难以完全做到客观公正。自的公关机构处于本组织的目标压力和人事环境之中,难免受到本组织各种因素的约束,传播工作有时候就难以完全做到实事求是。
5.简述流行的特点。
答:社会上流行的某些东西,内容虽然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新奇性。新奇性是所有流行项目的最显著的特征。
(2)时效性。流行一般表现为突然迅速的扩展与蔓延,又在较短时间内消失。(3)周期性。流行变化具有周期性。今天作为时髦的事物,几个月之后也许变成陈旧的东西;今天是陈旧的事物若干时间以后往往又被看作是新式的。
(4)两极性。流行项目的变化总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四、论述题
1.试述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答:“人际关系”主要指个人关系、私人关系,即个人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1)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联系: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包括了一部分人际关系。组织的公关活动包括了组织中的个人与公众对象之间的关系,公众对象中也存在看许多个体的对象。因此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也经常表现为个人与个人的关系,即代表组织的个人与公众群体中的个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从方法上看,公共关系实务也包括十人际沟通的技巧,即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说服技巧。公关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良好的交际素质与涵养。良好的个人关系必有助于组织公共关系的成功。
(2)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首先,从主体上看,公共关系的行为主体是组织,人际关系的行为主体仅是个人。其次,从对象上看,公共关系的对象是与组织相关的所有公众及其舆论,而人际关系则包含许多与组织无关的私人关系对象。再次,从内容上看,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的管理活动与职能,处理的是组织事务和公众事务。人际关系处理的许多私人事务与公众没有关系。最后,从方式上看,公共关系十分强调,运用公众传播和大众传播的方式作远距离、大范围的公众沟通,人际关系则比较局限于面对面、个体对个体的交流方式。
“人际关系”侧重从人的“理和行为的角度来探讨人和人的关系,而公共关系则从信息传播沟通的角度研究人和人的关系。这二种“关系学”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明确的区别,不可混淆。
2.联系实际说明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的四个基本原则?
答:面对众多的媒介,应该如何选择和使用才更加有效和经济,这是实施传播过程中的首要问题。选择和应用传播媒介应该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联系目标原则
根据公共关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要求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即选择和使用的手段和方法须符合公共关系工作的性质和要求,才可能充分发挥其功能。
公共关系可加以利用的各种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功能,能够为公共关系的某一目的服务。选择媒介首先应该考虑本组织公共关系工作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要提高组织的知名度,可利用大众传播媒介;要与社会名流沟通,可采用招待会、宴会的方式;要树立社会信誉,就必
须从完善产品质量和系列性服务项目人手;要缓解组织内部紧张关系,则可通过对话、座谈会及各种内部传播的方式。
(2)适应对象原则
根据公共关系对象的特征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与沟通方法。即根据不同的公众对象选用不同的传播方法,才可能使信息有效地到达目标公众,并被公众所接受。
不同的公众对象,适用不同的传播媒介。要使信息有效地到达公众对象,就必须考虑公众对象的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习惯、生活方式及他们通常接受信息的习惯(如阅读、听广播)等等,根据这些情况去选择适当的传播工具。例如,对于文化程度不高的公众宜采用广播、电视;对于喜欢阅读思考的知识分子应多采用报纸、杂志;对于经常加班加点、行踪不定的出租汽车司机最好用电台广播;一个产品的信息要引起儿童的注意和兴趣,最好制作成电视卡通节目等等。
(3)区别内容原则
根据传播内容的具体特点来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与沟通方法。即根据传播的内容来决定传播的形式,使传播形式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需要传播的内容用什么形式来表达才能获得最好的效果?这应该根据信息内容的特点,结合传播媒介的特点来考虑。一件比较复杂的事情,需要反复思索才能明白,就应该用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而不宜用广播、电视,因其传播效果瞬间即逝。需要报导的内容涉及一个生动有趣的活动过程,则宜用电视或电影,容易产生诱人的效果。为扩大商标徽记的影响向社会征求设计稿件,可用新闻或广告;而要回答某个消费者的投诉,只需面谈、电话或书信方式。
(4)合乎经济原则
根据具体的经济能力和最经济的条件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即根据组织的公共关系预算和传播投资能力,量力而行,精打细算,争取在最经济在条件下获得尽可能大的传播效益。
组织的公共关系经费一般都很有限。成功的公共关系应该在最经济的条件下去争取尽可能大的社会传播效益。所以在选择媒介时应该量力而行。同时,传播活动也需要有经营头脑,比如人际传播在经费开支的绝对额来说比较节省,但大众传播(如广告)的作用范围广泛,所以它的单位平均成本可能更低。新闻传播比广告节省得多,但也可能招来许多意想不到的额外赞助负担。因此,考虑经济合算的原则还需从实际效果出发。健全的公共关系工作需要有稳定的财务支持,而有效的公共关系应把有限的财力用在刀刃上。
五、案例分析题
美国亨氏集团的母亲座谈会
美国亨氏集团与我国合资在广州建立婴幼儿食品厂,但是,生产什么样的食品来开拓广阔的中国市场呢?筹建食品厂的初期,亨氏集团做了大量调查工作,多次召开“母亲座谈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广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征求母亲对婴儿产品品的建议,摸清各类食品在婴儿哺养中的利弊。
之后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根据母亲们提出的意见,试制了些样品,免费提供给一些托幼单位试用;收集征求社会各界对产品的意见、要求,相应地调整原料配比,他们还针对中国儿童食物缺少微量元素,造成儿童营养不平衡,影响身体发育的现状,在食品中加进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钙、铁等,食品配方更趋合理,使产品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普遍地受到中**亲的青睐,于是,亨氏婴儿营养米粉等系列产品,迅速走进千千万万中国家庭。请问要应用公共关系学的什么知识点,来分析评点该案例。
知识点:
产品定位的客观依据有以下几点:1.关于产品的调查研究;2.对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3.市场情况的调查研究;4.关于竞争对手的调查研究;5.关于传播媒体的调查研究;6.关于流通领域情况的调查研究。
分析评点:
这里应该着重强调的是对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我们必须通过对于消费者的调查去发现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群。要弄清楚消费者为什么要购买这种产品及服务。在调查中要弄清具有不同需求的消费者的性别、年龄、收入、教育、职业、婚姻等情况以及这些不同的消费者对于产品品质、耐用性、样式、价格、使用方法等方面需求的差异性。
亨氏集团多次召开“母亲座谈会”,充分听取公众的意见,广泛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征求母亲对婴儿产品品的建议,摸清各类食品在婴儿哺养中的利弊。产品定位的信息,大多来自公众,亨氏集团重视对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认真收集产品反馈信息,从而一举成功。此例说明,重视对于消费者的调查研究,搞清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趋势,为企业的产品定位找到科学的依据,这样才可以帮助企业赢得市场。
第四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答案5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五套)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课程:公共关系学 使用班级:10-10 班级: 姓名 :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构成了(D)。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礼仪
2.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环境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A)。
A.协调
B.认可
C.了解
D.理解 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C)。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4.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A)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5.“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B)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6.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分层异比抽样
7.创造舆论,告知公众是公关(C)最基本的功能。
A.影响
B.舆论
C.传播
D.协调
8.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关(D)是公关人员必须掌握并娴熟运用的人际传播技能。
A.公众传播
B.团体传播
C.群体传播
D.礼仪 9.在公共关系公司的类型中,按业务内部划分:为特定行业提供公共关系服务的公司是(B)。
A)。
A.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B.专门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共关系公司
10.划分(B)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长期
B.临时
C.短期
D.暂时 11.CI手册是一本阐述企业CI战略基本观点与具体作业规范的(B)。
A.目录
B.指导书
C.索引
D.语录 12.从(A)传达的角度来看,信息量过大,刺激过度就容易造成公众厌烦情绪,则会产生逆反心理。
A.信息
B.消息
C.材料
D.舆论
13.在大众传播中越突出某一事件,多次、大量地报道某一事件,就会使社会中的公众突出地议论这一话题,这便是“(D)”。
A.社会设置
B.技术设置
C.经济设置
D.议题设置 14.坚持自身经营的独特性,不论经营单项、专项、多项或综合等业务,都不与其它部门合作的公共关系公司是(D)。
A.合作型公司
B.专项业务服务公司
C.综合服务咨询公司
D.独立型公司
15.常见的新闻稿结构有倒金字塔结构、并列结构和(B)。
A.先后结构
B.顺时结构
C.主宾结构
D.特意结构 16.2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梅耶在著名的“(B)”中提出的“人群关系理论”、“行为科学”,便是人性文化逐渐抬头的有力体现。
A.议题实验
B.霍桑实验
C.激励实验
D.选择实验 17.(D)是以通过提倡或灌输某种观念和意见,试图引导或转变公众的看法,影响公众的态度和行为的一种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观念广告 18.格鲁尼格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A)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普遍原则,特殊运用
B.普遍原则,普遍运用
C.特殊原则,特殊运用
D.特殊原则,普遍运用
19.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C)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20.(A)指一个组织的产品、人员及其活动进入国际范围,对别国的公众产生影响,并需要了解和适应对象国的公众环境的时候,该组织所面对的不同国家、地区的公众对象。
A.国际公众
B.顾客公众
C.政府公众
D.媒介公众 21.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A),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2.人们在感知事物的时候,由于特殊的主观动机或外界刺激,对事物产生一种片面的或歪曲的印象。这便是(A)。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23.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B)。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24.卡特利普和森特论述了(D)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单向对称
B.多向对称
C.反向对称
D.双向对称 25.根据具体的经济能力和最经济的条件选择和使用传播媒介和沟通方法的是(B)。
A.适应对象原则
B.合乎经济原则
C.区别内容原则
D.联系目标原则
26.艾维·李提出:“(C)”、“公众必须被告知”的命题,将公共利益与诚实带进了公共关系的领域。
A.投公众所好
B.凡宣传皆好事
C.说真话
D.普遍原则特殊用 27.将人口总体顺序编号,用等距法,每隔一定间隔抽出一人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A)。
A.间隔随机抽样
B.分层随机抽样
C.分区多级随机抽样
D.分层异比抽样
28.Communication一词在中文里既可以译作传播,也译作(A)。
A.沟通
B.交流
C.过程
D.结果
29.整合营销传播(简称 IMC)又称统合营销传播,是近年出现的营销广告新概念,其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B)。
A.多层面
B.一元化
C.二元化
D.多元化
30.企业公共关系的主要内容,一是(C);二是对外传播,提高市场竞争力。
A.向外发展,向生产的广度进军
B.横向联合,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C.内部沟通,增强企业凝聚力
D.纵向挖潜,向生产的深度进军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影响知觉的选择性的主观因素主要有(ABCDE).A.需要和动机
B.兴趣
C.性格 D.气质
E.经验知识。
2.公共关系活动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ACE)。
A.组织
B.群众
C.传播
D.交流
E.公众 3.组织行为不当引起危机的类型有(ABCE)。
A.严重的内部事件
B.工作失误
C.决策失误 D.观念陈旧
E.纠纷事件 4.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有(ABCDE)。
A.主体的权威性
B.客体的复杂性
C.目标的独特性 D.传播的优越性
E.性质上的民主性
5.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备的条件是(ABCDE)。
A.足够的权威性
B.演讲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C.演讲者的热情 D.演讲者的理智与智慧
E.演讲者的仪表仪态 6.一个优秀的演讲者必须包括的条件有(ABCDE)。
A.足够的权威性
B.演讲者具有较强的语言能力和技巧
C.演讲者的热情
D.演讲者的理智与智慧
E.演讲者的仪表仪态 7.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实施的方法有(ABCDE)。
A.同一外观法
B.主题线方法
C.供应面的策划方法
D.特设会议的方法
E.基于消费者的方法
8.在受众选择“3S”论中,自我选择过程表现为(ABC)。
A.选择性注意
B.选择性理解
C.选择性记忆
D.选择性思维
E.选择性分析
9.公关调查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BCDE)。
A.计算机网络建设
B.组织所处的环境
C.组织所面对的各类公众关系的动态
D.组织与某类关系不协调的公众的矛盾症结及成因
E.与各种媒介组织的关系状况
10.电子媒介在信息传播中具有的特征是(BCDE)。
A.周期性
B.时效性
C.远播性
D.生动性
E.技术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简述广告主题的三个要素。
广告主题由广告目标、信息个性和消费心理三个要素构成:
(1)广告目标,是根据企业营销决策、广告决策而确定下来的。广告主题要服从和服务于广告目标。
(2)信息个性,是指广告内容所宣传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要有鲜明的个性,要与其它的商品、劳务、企业和观念明显地相区别,突出自己的特点。
(3)消费心理,即广告目标和信息个性,要符合消费者某一方面心理需要。2.政府公共关系的职能?
(1)决策咨询职能;(2)信息交流职能;(3)舆论引导职能;(4)协调沟通职能;(5)形象塑造职能;(6)公众服务职能。3.简述拉斯韦尔的5W模式和传播研究的5个基本范畴。
5W的基本含义:(1)谁传播(who);(2)传播什么(says what);(3)通过什么渠道(which channel);(4)向谁传播(to whom);(5)传播的效果怎样(what effects)。
在对传播的研究中,拉斯韦尔所提出的研究对象的五大部分也完全可以视为传播研究的五个基本范畴。(1)传播的控制分析;(2)传播的内容分析;(3)传播的媒介分析;(4)传播的对象分析;(5)传播的效果分析。4.危机处理包括哪两方面的涵义?
答:危机处理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处理“公共关系危机”;二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处理危机。前者是危机事件的一种特殊形态,即形象危机、信誉危机、舆论危机。后者指处理危机的一种方法,即危机事件发生后(包括政治 5
危机、法律危机、商业危机、金融危机、社会危机、灾变危机等),运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去协助处理危机,做好善后工作,是危机处理的一种辅助手段。
四、论述题(10分)
试述实施整合营销传播方案的五种方法。
(1)同一外观法让营销人员认识和明了整合营销传播的“同一外观”的概念。如在营销传播的所有形式中采用同一的颜色、图案、及识别符号。
(2)主题线方法这个方法的要点是使用非广告的传播形式提示消费者进行广告回忆,以提高消费者对广告信息的记忆质量。例如对于重要的视觉设计或响亮的广告口号,可以作为产品包装或放在销售点展示,这些提示能够帮助消费者记住广告信息。
(3)供应面的策划方法提供一套营销传播服务的系统。也就是说,这广告代理公司会给广告主创造统一外观、统一主题、同时把广告投放到不同媒体上去。
(4)特设会议的方法许多营销人员尝试整合其营销传播方案的不同要素,办法就是把有关各部门召集来开一个“特设会议”。
(5)基于消费者的方法这个方法的起点是建立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的资料库。资料库的内容至少应包括人口统计资料、心理统计、消费者态度的信息和以往购买的记录,这对一个扎实的整合营销传播计划是必需的。
五、案例分析题(20)
“世界第一张丝绸报纸的诞生”与媒介传播
(一)背景介绍
杭州凯帝丝绸股份公司2003年成立,是由国家、企业职工和外商共同持股的综合型丝绸出口集团。如今凯帝丝绸已成为国际市场的名牌,深受海外客户的欢迎,那要从媒介传播说起。当时该公司作为商业大潮中的新生儿,要扩大其社会知名度,生产的丝绸报纸,就需用独具创意的公关宣传和媒介来报导,以塑造企业整体形象,渗透消费者心理,无疑是最快捷有效之策。同时,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得知世界首版丝绸报纸诞生,也要求收藏还要求展出。
(二)调研
丝绸为材料印刷报纸属新闻界和印刷史上创举,便成媒介、公众焦点,具有高度的新闻价值和保留价值。
(三)目标
以有限的公关宣传费、巧妙借助丝绸报纸这一独特载体、赢得媒介和公关热切注视。
(四)公关策划创意
杭州国际公关公司为其策划:以丝绸为材料印制浙江省内独家旅游服务报《江南游报》,并向中国丝绸博物馆,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世界首创的丝绸 6
报纸。
(五)实施与执行
《江南游报》丝绸版共印刷100份。2003年6月15日,杭州国际公关公司在北京为该公司举行了向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赠送丝绸报纸仪式。行家评价:阅读和观赏效果极佳,反映当代先进的真丝印花科技水平。
(六)评估
世界首创丝绸报被国内20余家报纸、电视台集中报道达30余次,海内外受众人数达2千5百万人次。丝绸报宣传活动,既证实了中国高超的印丝术,也树立了该公司形象,从此开创了丝绸报纸的先河。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答:杭州国际公关公司为其策划,从中可以看到:(1)公共关系公司的涵义
公共关系公司由职业公共关系专家和各类公关专业人员组成,是专门为社会组织提供公共关系咨询,或受理委托为客户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信息型、智力型、传播型的服务性机构。
(2)专业公关公司服务的特点
①较为客观公正。专业公关公司以专业的眼光,从外部公众的角度去处理客户的公共关系问题,不容易受客户内部因素的干扰,容易做到客观公正。②技术全面,专业性强。公关公司能够利用各种技术专长和丰富的专业经验为客户工作,能够提供较高水准的专业服务。③较灵活,适应性强。公关公司可以根据客户的需要随时提供不同的公关服务,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机动性和适应性。
分析评点:
(1)丝绸报纸——全新的名词
(2)借机造势,推陈出新:平凡处见不凡,融阅读、收藏、观赏、传播为一炉。(3)联动实施,凸现主旨;三分点子七分实施,公关公司与企业联手合作,使书面策划付诸具体操作,赢得莫大的社会效果与市场回报。
第五篇: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22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使用“公共关系”这一概念的时候,它表示一些不同层次的涵义,在表示一种客观的实在,即(C)。
A.公共关系观念
B.公共关系活动
C.公共关系状态
D.公共关系传播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A)去赢得好感和信誉。A.服务
B.联系
C.交流
D.活动
3.(D)论述了“双向对称”的公共关系模式,被誉为“公共关系的圣经”。
A.梅耶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4.(A)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
B.伯尼斯
C.艾维·李
D.卡特利普和森特 5.(C)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
B.产品质量
C.产品形象
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通过向社会灌输强烈的(A)和高度的责任感,以增进社会交往、促使团体合作等活动来促使社会行为得到协调。
A.环境意识
B.社会意识
C.个人意识
D.集体意识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C),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
B.手段
C.主体
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B)。
A.服务公众的意识
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
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B)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
B.稳定
C.逆意
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C)。
A.知觉的偏见
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
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B)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
B.情感的倾向
C.支持的倾向
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A)的评价,即组织对社会公众影响的广度和深度。
A.“量”
B.“质”
C.“度”
D.“信”
14.在“组织形象地位四象限图” 中,处于(B)形象地位的状态为有待改善的公共关系状态。
A.低知名度/低美誉度
B.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C.高知名度/低美誉度
D.高知名度/高美誉度
15.Internet不仅仅是一个国际性的计算机网络,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面向全世界、全社会的巨大的(B)。
A.物质资源
B.信息资源
C.人力资源
D.知识资源 16.(A)指人们身体部位作出表现某种具体含义的动作符号。
A.身势语言
B.情态语言
C.静态语言
D.动态语言 17.面访调查的一个主要缺点是(C)。
A.调查对象不理解问卷
B.时间短,难以深入
C.调查对象易受访问者的主观影响
D.答案简单,难以深入 18.在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稿中,(C)是整篇新闻稿的灵魂。
A.新闻背景部分
B.新闻事实部分
C.新闻导语部分
D.人物描写部分 19.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D)两个方面。
A.礼貌
B.修养
C.秩序
D.程序 20.(D)是以提高组织知名度,树立组织整体形象为目标的公关广告。
A.电视广告
B.商品广告
C.广播广告
D.形象广告
21.完整的CI应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即CIS(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通常译之为(D)。
A.“企业身份系统”
B.“企业个性系统”
C.“企业形象系统”
D.“企业识别系统”
22.为了加强形象宣传的视觉冲击力,企业可以实施(A),以加强企业整体形象的个性和统一性。
A. CI战略
B.发展战略
C.人才战略
D. CS战略 23.有效开展政府公共关系,对于密切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对于发展(C),加强廉政建设及各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12 A.传统政治
B.独裁政治
C.民主政治
D.核心政治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公共关系的(C)。
A.目标
B.追求
C.宗旨
D.方向
25.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B)。11 A外讲贡献
B.外求发展
C.外拓市场
D.外求形象 26.电话调查的一个优点是(A)。
A.速度快,范围广,费用低
B.调查对象有充裕的时间认真考虑,从容作答 C.可以深入探讨,加深印象
D.不使用问卷,不受给定问题的限制 27.“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A)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
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28.一个组织的形象蓝图最终来源于(B)。
A.管理层面
B.决策阶层
C.操作层面
D.员工层面 29.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A)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
B.主要
C.特别
D.旺盛
30.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A)。
A.媒介关系
B.顾客关系
C.政府关系
D.国际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
1.公共关系是(1.ABCDE)。
A.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
B.从属于组织总目标的 C.组织整体功能中的一个有机构成部分
D.组织职能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E.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受控制、持久的过程 2.公共关系的发展时期包括(2.ACDE)。
A.古代时期
B.近代时期
C.巴纳姆时期
D.艾维·李时期
E.爱德华·伯尼斯时期
3.造就优秀的公共关系领导人才。其定位是(3.ABC)。
A.懂管理 B.会策划 C.善传播。
D.勤工作
E.能宣传
4.流言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4.BCE)。
A正确流言
B愿望流言
C恐怖流言 D错误流言
E攻击流言
5.引起知觉的偏见常见的原因有:(5.ABDE)。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无意注意 D.晕轮效应
E.刻板印象
6.加强组织公共关系管理的意义主要在于:(6.ABCD)。7 A.增强公共关系工作的系统性
B.提高公共关系工作的可控性 C.加强公共关系工作的预测性
D.促进公共关系工作的成熟性 E倡导公共关系工作的科学性
7.根据拉斯韦尔模式,说明传播行为一个简便的方法是:(7.ABCDE)。
A.谁传播
B.传播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向谁传播
E.传播的效果怎样
8.公关调查常用的方法有:(.ACD)。9 A.民意测验
B.传播的内容分析
C.公众代表座谈会
D.资料分析
E.传播的效果分析
9.在组织参观游览活动中应注意的事项有:(.ABCDE)。
A.日期选择
B.安排布置
C.陪同与介绍情况 D.摄影
E.食宿交通
10.企业识别系统CIS由以下子系统构成:(ADE)。
A.理念识别系统
B.思维识别系统
C.运动识别系统
D.行为识别系统
E.视觉识别系统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四、论述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五、案例分析题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二套)答案要点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D
4.A
5.C 6.A
7.C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B
15.B 16.A
17.C
18.C
19.D
20.D 21.D
22.A
23.C
24.C
25.B 26.A
27.B
28.B
29.A
3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CDE
3.ABC
4.BCE
5.ABDE
6.ABCD
7.ABCDE
8.ACD 9.ABCDE
10.ADE
三、简答题
1.简述公共关系树立组织形象的原则。
答:(1)有效性原则。有效性是指通过开展公共关系活动,要力求取得预期最佳效果。公共关系是组织发展的一种策略,其目标是促进组织发展,因此在塑造组织形象的过程中必须努力贯彻有效性的原则。首先.要注意公共关系活动的实效,不摆形式,不走过场。其次,努力提高公共关系活动的效率。
(2)总体性原则,也称整体性原则。总体性原则是指把组织分散的、不连续的公共关系工作系统化、统一化和科学化。现代组织要树立自己的形象,要统一观念、全面规划、协调行动。总体性还意味着设计公共关系活动所追求的工作目标要统一,不能偏顾任何一项。公众利益与组织利益要达到统一,满足公众利益是提高组织利益的前提。总体形象与特殊形象也要统一。
(3)符号化原则。符号化是指通过设计简洁、鲜明、形象的组织和产品标记,使组织和产品形象易于传播,便于记忆。如商标、厂名、厂服是组织的重要标记。应用象征性的标记来宣伶组织的形象,是公共关系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2.简述人民、群众、人群、受众之间的区别。
答:(1)人民作为一个政治哲学及社会历史范畴,量的方面泛指居民中的大多数,质的方面指一切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人们,包括劳动群众和促进社会历史发展的其他阶级、阶层或集团。
(2)群众与人民相比,其内涵大,外延小。就是说,本质涵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从范围上看,群众包涵于人民之中,但其内涵更具体、更稳定。人民是个流动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容,但其主体和稳定的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和精神资料生产的劳动者,这部分人就是群众。
(3)人群作为社会学用语,不一定需要合群的整体意识和相互联结的牢固纽带,凡是人聚在一起均可称之为“群”。
(4)受众是传播学的概念,其涵义与公众接近。从广告的角度讲,受众的涵义是指一些
东西、信息或资料的接受者。因此,受众是天然内在和消极被动的,这一特性是与大多数公共关系活动的目标——激起较强的公众参与是矛盾的。公关界已趋向把受众划分为积极受众和消极受众,公众特指积极受众。
3.简述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
公共关系程序的四个步骤又称作“四步工作法”即将整个公共关系工作过程划分为四个基本阶段:
(1)公共关系调查:通过环境分析、舆论分析或形象分析,确定公关的对象和问题。(2)公共关系策划:根据公关问题确定公关目标,制定公关计划和设计公关方案。(3)公共关系实施:根据公关的目标、计划和方案实施各种传播沟通活动。
(4)公共关系评估:根据调查、反馈的信息评估公关活动的效果,寻找新的问题,确立新的公关目标,调整原有的公关计划。
4.简述演讲的传播优势。
演讲是最具公关效果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一个好的演讲的传播优势表现在:(1)具有较强的劝服效果。演讲使演讲者与活生生的听众进行面对面的直接接触,具有最直接和较强的劝服力。
(2)有效的信息交流。演讲能为演讲者和听众提供现场双向交流的机会,通过现场的反应、交流,有利于达到有效的沟通。双向性和反馈性越充分,信息的交流就越有效。(3)表现力较强。演讲是“讲”和“演”的结合。当观点、论据和事实的陈述被逻辑地“演绎”和艺术地“表演“出来,就会具备较强的表现力。
(4)有助于提高声望。演讲能够提、高演讲者个人和组织的声望。能够获得公众演讲的机会,并成功地利用这种机会,会有助于提高演讲者的地位和知名度,有助于树立演讲者的形象。
(5)直接宣传组织的观点。演讲总是带着既定的传播目的,具有较鲜明的针对性,当众宣传演讲者个人或组织的观点,直接推销组织的形象,而不借助他人的口或其他媒介渠道。(6)直接提供权威性资料。演讲者在演讲现场亲口说出来的信息总是被作为第一手的、最具权威性的资料,并常常被其他信息传播媒介视为权威性的资料来源。
5.简述政府公共关系的特征。
答:政府公共关系既具有公共关系的一般属性,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类型公共关系的特殊属性。其特征概括如下:
(1)主体的权威性。政府公共关系的主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主体指各级政府机关及全体公务员。狭义上的主体有两类:一是指那些公共关系性质很强的政府机构;二是以公关命名的政府机构。政府是从社会中独立分化出来的又居于社会之上特殊社会权威管理组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突出特征就在于它拥有权大的权力,具有权威性。同时,政府还具有唯一性。
(2)客体的复杂性。政府公关的客体,即政府公关工作中信息沟通与传播的公众对象。政府公关的客体包括内部公众和外部公众两大部分。内部公众是机构内部的一切工作人员,外部公众泛指政府所面临的广大社会公众,包括其他国家机关以及广泛的国际公众。政府公共关系客体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还显现出极为复杂的结构。以一定的利益关系为基础而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公众,又可划分为不同的利益群体,既有共同的社会利益,又有各自的特殊利益。
(3)目标的独特性。政府公共关系目标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①促进公众的认知是政府公关的首要目标;②政府开展公共关系活动的另一重要目标是提高政府的知名度和美誉度;③政府开展公关活动的最终目标是提高社会效益,其价值追求表现为公共取向。
(4)传播的优越性。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政府公共关系的传播条件最为优越。集中表现在:①政府掌握了大量的大众传播工具;②政府的组织传播严密有效。
(5)性质上的民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政府公关只能是现代民主政府的传播管理职能。从更深层次看,政府公共关系是民主政府不可缺少的手段。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是由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所产生的民主政府,我国政府的公共关系作为一项行政传播管理职能,是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系为根本依据的。
四、论述题
1.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责是什么? 答:公共关系的职责是指公共关系在组织的行政管理或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工作范围及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其最基本的职责是:
(1)收集信息。公共关系首先要履行收集信息、监督环境的职责,即作为组织的预警系统,运用各种调查研究分析的方法,收集信息、监视环境、反馈舆论、预测趋势、评估效果,以帮助组织对复杂、多变的公众环境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维持组织与整个社会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
(2)辅助决策。公共关系在组织的经营管理决策过程中,要协助决策者考虑复杂的社会因素,平衡复杂的社会关系,从社会公众和整体环境的角度评价决策的社会影响和社会后果,使决策目标能够反映公众的利益,使决策方案具备一定的社会适应力和社会应变力,使决策实施的效果有利于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
(3)传播推广。公共关系在组织经营管理中履行传播推广的职责,即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将组织的有关信息及时、准确、有效地传播出去,争取公众对组织的了解和理解,提高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4)协调沟通。公共关系是组织与社会环境之间的一种协调沟通机制,即运用各种协调、沟通的手段,为组织疏通渠道、发展关系、广交朋友,减少摩擦、化解敌意、调解冲突,成为组织与各类公众交往的桥梁,为组织的生存、发展创造“人和”的环境。
(5)提供服务。公共关系工作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工作,它的管理地位和日常业务都具有明显的服务性质。公共关系工作的成效也需要以其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来衡量。公共关系通过信息性、传播性、协调性、支持性、辅助性的服务使组织内部运转得更加顺畅、协调,使组织外部环境更加和谐、良好。
2.试述电视在传播信息中的优势和弱点。
电视是用电子技术传送活动图象的通讯方式。它应用电子技术把静止或活动景物的影象进行光电转换,然后将电信号传送出去使远方能即时重现影象。
(1)电视的优势:
①视听结合传达效果好。它用形象和声音表达思想,这比报纸只靠文字符号和广播只靠声音来表达要直观得多。电视这种形象和声音相结合的表达手段,最符合人类感受客观事件的习惯,因而最容易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
②纪实性强、有现场感。它可以对事物作直接目击报道。电视能让观众直接看到事物的情境。这种纪实性使电视报道告别逼真、可信、能使观众生产亲临其境的现场感和参与感,时间上的同时性、空间上的同位性,对事件的纪实性最强。
③传播迅速、影响面大。它与广播一样,用电波传送信号,向四面八方发射,把信号直接送到观众家里。传播速度快,收视观众多,影响面大。
④多种功能、娱乐性强。由于直接用图象和声音来传播信息,因此观众完全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适应面最广泛;而且电视集各种艺术手段和传播媒介之长,是当今娱乐性最强的一种传播手段。
(2)电视传播的弱点。
①和广播一样,传播效果稍纵即逝,信息的储存性差,记录不便也难以查询。②电视节目同样受时间顺序的限制,加上受场地、设备条件的限制,使信息的传送和接收都不如报刊、广播那样具有灵活性。
③电视节目的制作、传送、接收和保存的成本较高。
五、案例分析题
假如我是广州市长
前几年,广州市委、市政府先后举办过直接为市长作参谋的“假如我是广州市长”征文活动(后定名为“市长参谋活动”)。它具体落实在为政府职能部门出谋献策,如“房改方案千家谈”、“菜篮子工程干家谈”等的“千家谈系列活动”;还有讨论广州市风和广州人精神的“羊城新风传万家”、“羊城居委新形象”等大型公众活动等等,运用了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媒介,动员了成千上万的市民参政议政,各抒己见,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政府对市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试运用公共关系学中的相关知识分析评点这一案例。
知 识 点:
(1)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政府公共关系工作除了要广泛地了解民意之外,还要尽可能
争取公众的了解。这就需要加强政府自身的传播工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2)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公众议政活动除了面对面的对话渠道之外,现代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为社会沟通提供了具有更为广泛的参与性的方式。围绕着政府官员“头痛”、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动员公众献计献策,集思广益,也是政府公共关系的一种形式。
分析评点:
(1)政府与公众的双向沟通的重要性。一个社会的开放度越高,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就越强;公众对政治生活的参与性越强,政府机构与公众的双向沟通就越重要。因此,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让公众的意见能够有比较充分的机会和有效的方式公开地表达出来,不仅能够使政府及时、广泛地了解各种不同意见,为制定政府政策提供依据。
(2)避免压抑引起的冲突和震荡。开拓公众参与性强的社会沟通渠道,还能使各种潜在社会摩擦与冲突能量在“微调”的状态中得到释放和缓解,避免长期压抑或积聚而引起爆发式的冲突和震荡,从而有利于形成既生动活泼,又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与社会秩序。社会主义的民主是人类社会历史上最广泛的普及的民主,应该发展一系列公众议政参政的社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