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观课报告
《日本》观课报告
这段时间我仔细观摩思考了这六节课,感触很大,每位教师的教学方法都很有特点都很值得我学习,下面我就讲这段时间学习了《日本》的观课体会总结如下:
一、在教学设计上看
“日本”这一节是国家地理的开篇之作,在思路方法上对以后国家地理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案例意义。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充分渗透方法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材编写看,教材对日本自然环境诸要素的阐述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选择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几个方面,如岛国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地震频发等。可见教材的编写意图就没打算承载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要素的课标要求。如此编写,一方面突出了区域特色,另一方面也给教师自主运用乃至开发教材留下了充足的空间。
二、在多媒体技术上看
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地理教师整合、开发教材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材给出了较多的地图、图片等材料,若按部就班地遵照教材的编写思路去承载课标,基本上也能满足教学的需要。但是,若从“构建开放的地理课程”这一理念出发,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根据承载课标的不同,对教材进行酌情增删与重新整合。例如,若想在这一节里承载关于“气候”的课标要求,教师就可以搜集、补充与日本气候有关的地图等资料。教师有意在第一课时承载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和“自然环境与民俗”两条标准,就在教学设计中补充了关于日本的渔业、造船、航运、粮食进口、森林资源以及传统民居、饮食等资料。
三、从学生角度上看
活动的方式,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逐步推进,由于探究问题的设计拿捏的恰到好处,学生的探究活动有迹可循,有根可据,很少出现卡壳的现象,教师的指导点拨也很到位。只是教师还应该深入到各小组,参与学生的活动,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从学习参与度来看,大部分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比较投入,但仍有少数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从发言展示的情况看,举手发言的仍属少数。可见,小组合作模式的成熟运用并非一日之功。
每一年的研修活动,我都能从各个老师身上学到不少东西,今年更是,只有多多吸取各个老师的教学精华,并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应用于教学中,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中国人的日本观》观后感
41231026
蒋馨笛
12金融统计与风险管理
观《中国人的日本观》有感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观《中国人的日本观》
在看这个短片之前,我也一直是一个讨厌甚至排斥日本的大学生。这个短片里采访了近10位这100年来与涉日活动有关人士,对关于915事件的看法。其中有参与人士,有保钓人士,有维权者,有编剧等等,大多数人都表示,也许很多人中国人的日本观有一些偏激了。理性的认识,理性的爱国,理性的对待中日问题,是我对这个短片的理解。
首先讲讲印象最深,也离我们生活最近的吧。编剧九年说:“事情发生到其他国家可能很容易就过去了,发生在日本人身上就不行了,很容易不冷静,这跟影视作品有关系。”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最初对日本的了解就来自于历史课本和影视作品。历史课本中从鸦片战争到二战,无一不充斥着日本人在中国的无恶不作,在学校里一切以课本为标准的年龄里,日本人一开始留下的印象就是杀人无数的“坏人”。从小到大,战争主题的电视剧不是讲解放战争就是抗日战争,因为电视的影响,以前甚至觉得国民党都是“坏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明白国共两党只是政治立场不同,并没有好坏之分,即便是中国人自己都会因为影视作品产生这样的影响,何况是日本呢?我们对日本的认识通常只是局限在历史课本上,而缺乏理性的认识:
记得大概是09年的时候,陆川的大作《南京!南京!》上映后,自己和朋友还在电影院里哭的稀里哗啦的,看完电影出来就一直在骂日本人,讨厌日本大和民族,以后绝对不会去日本。这部电影同时也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在美化日本人,说陆川是卖国贼。这正好反应出了一部影视作品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影响,一部电影就可以激化两国人民的矛盾,何况是很多中国人从小就经常在看的抗日片对中国日本观的影响呢?看完这个片子,导演“国家的银屏上仍然需要抗日剧,因为那是离我们现在不远的民族的伤痛;也与我们这个国家如何看待自己的邻国,时时还要提醒我们的人民。”铭记我们过去的伤痛并不是为了仇恨,而是铭记过去的不足,努力使自己更大更强,用实力证明我们的强大。而不是用暴力去对待别人。现在大多数大学生认同抵制日货不是理智的爱国行为,但是在中日政治关系十分困难的现阶段,让“经济的归于经济、政治的归于政治”并不有利于国家利益。
首先来说,我认为“经济归经济,政治归政治”的想法实际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凡在了解过宏观经济的学生都明白,政治与经济是密切相关的。在全球经济化的现在,经济对于政治的影响可谓是不容小觑。早在多年前,《纽约时报》曾刊登了一篇名为“经济纽带将竞争中的中日紧密相连在一起”的文章,感慨地描述了中日政治和经济关系大相径庭的矛盾局面,并强调了中日经济在联系中竞争的发证特点。中日关系“政冷经热”的奇特现象早已引起广泛关注。中国是日本出口的第一大国,对日本产品有着巨大的需求,同时日本也是中国的进口大国,中日两国的共同经济利益使得两国的经济交流颇多。同时,随着这几年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中日的经济局面也有了些许变化。
记得12年刚进西财不久,成都就因为保钓事件发生过反对日货,上街游行等,当时大家在班里也是进行了讨论。大部分同学都认同理性爱国,你砸日本车其实伤害的是自己的同胞。谈到反对日货,我认为这个人会有个人的看法,我身边的室友的爸爸就是一个抵制日货者,他们家里从来不买日本的产品,室友很喜欢sony的手机,可是因为爸爸的原因也只能望而止步。以抵制日货来表示自己的爱国之心只是个人的选择问题。经济学上常说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偏好,那偏好日本货的人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今社会,选择购买日货只是个人偏好而已,无关与外人,无关与爱国。一个理性人,可以不购买日货,用自己的行为向别人证明我是一个爱国者,我从来不为日本的GDP做出一分钱的贡献。但别人买日货我们无权干涉,去破坏他人的产物只会伤及同胞而且又多为日本的GDP做贡献了。对于日货,很多日货自然是因为有很多自身的有点才会吸引到大批的中国消费者,这从某一方面也鼓动了我们。
既然我们对日本有着伤痛记忆,但日本商品,日本的企业的确优于我们。我们应该做的更多的是提高自己的水平,做出更好的商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国人对日货的购买,符合了很多人想要抵制日货的心态也提高了国家企业的水平,达到了双赢。可能在中国有很多人也持有这种观点——“反日即是爱国”,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国人广泛的、持续的对日仇恨情绪?记录片中受访者之一——马立诚认为是“中国 对国人进行的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育是不全面的”;另一受访者——西安反日游行参与者认为是因为“压抑太久所以反日”。
说实话我从小我也并不喜欢日本,我觉得这应该是与从小受到的教育与熏陶有关吧。我认为导致中国人广泛,持续的对日仇恨情节主要是因为很多中国人从小受到的教育与对日本的认识不足。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中,对日本的了解多数都是来自于祖父母辈的口口相述,来自于从小学到高中的历史课本。有讲述者认为“中国对中国人进行的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育是不全面的”。记得以前我最讨厌的就是学近代史,但是不管是哪个年级,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这100多年的奋斗历史一定是历史书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连上了大学之后近代史的主要内容还是这翻来覆去的100年旧历史。这些历史与日本固然有紧密联系,可是在初中,高中,大学接受了多少次这种不停的讲述,日本人在中国杀人放火,抢劫,无恶不作,这些早在很多中国人心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另外就是前文提到的影视作品。到20世纪几乎没3年都会有一部大型的抗日题材电影在中国热映,电影都主要反映了南京大屠杀,联合抗日等,一个劲儿的在渲染日本在中国的无恶不作,渲染中国人在那种悲惨环境下的不抛弃不放弃。就如前两年热映的《金陵十三钗》,当时看完电影出来,也是和同学对着日本人一阵痛骂。可是很少有历史书,有电影会告诉我们在二战中日本也损失惨重,在抗战后期,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带来的巨大伤害。日本士兵们有多少是年少离家踏上中国的战场而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自己的故土。《南京!南京!》里面对人性的歌颂,很多日本人与中国人一样都是拥有美丽心灵的,却遭到了许多所谓爱国人士的批判。中国对国人进行的有关中日关系的历史教育的确是不全面的。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日本都是中国的友好邻国。曾经的中日邦交情谊,两国友好的贸易关系都埋没在历史课本的背后了,使得许多中国人陷入了对日本的仇恨中。有人认为西安反日游行是因为“压抑了太久所以反日”。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外交政策,中国对日的态度都有了些许的改变,但是中日的问题一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钓鱼岛问题不过是一次一次的导火索。这其中中国民众的对日态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无论是对日游行,还是抵制日货,但是不理性的中国人做出的不理性行为。很多的日本民众还是希望能与中国人民友好相处,但是中国人们却一次次态度强硬,将人家拒之于千里之外。并不是因为压抑了太久而反日而是中国人对日本的看法仍旧还停留在旧时期。尽管日本人参拜靖国神社,买钓鱼岛等的确是中国人不可忍让的底线,但我们其实可以以更理性更友好的方式解决,而不应该暴力处之。
对于领土完整,主权问题,中国对日的态度是坚硬的,不可退让,钓鱼岛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对于中日两国的关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会正确处理。中国人不应该将自己局限与那一段不可回首的悲惨历史中而应该前看,努力使自己强大起来。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现代社会,中日两国的关系已经有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但从根本上还是两国人民都应该正确的认识过去的历史,两国人民都应该正确了解邻国,友好相处,共同发展进步。现在,当初有个和我一
起看完电影,骂日本人的同学,去了日本留学。还常常给我发微信说日本人并不是我们当初想象的那样,看起来就是很残忍的不详之貌,很多日本人都对中国人及其友好,对中国文化也很有兴趣。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只有自己真正的尝试这去了解,去接受,才会看到进步。中日关系才能稳定的友好发展。
第三篇:《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读后感
《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我的第一本观鸟日记》,书中介绍了许多种千姿百态的鸟类,使我看得目不转睛。
在这些鸟类中,作者写的《为民除害的勇士——家燕》最吸引我,让我感觉似乎真的和燕子接近了。这里讲了在作者游览从化溪头村时,看到每家每户的屋檐下,都能看到燕子的窝。作这说,到9月底,小燕子就能和父母一起抓害虫了。像这样一窝燕子,一年能吃掉50—100万只害虫呢。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发现了,燕子在捉虫时只有少数人看到,而多数人都把燕子当成“敌人”一样,却不知道勤劳的燕子一直在默默地为人们除害。我这样想,是因为我们人类和燕子本来就是好朋友,“韩桃花谢杏花开,杜宇新蹄燕子来”,自古以来,描写燕子的诗句、十个不胜枚举啊!
像燕子这样默默奉献的人,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和蔼可亲的老师,尽职尽责的清洁工,高大威武的警察„„这些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大家要学习燕子这种无私奉献、默默付出的伟大精神,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像燕子一样的人!
六年级:罗思懿
第四篇:生本观统照下的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生本观统照下的现代高中语文阅读教学
所谓“生本观”教育就是要坚持学生立场,高度尊重学生,充分依靠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从而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顾及学生在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差异,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增强课程的选择性,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
这句话有三个关键词“原有基础”“自我发展方向”“学习需求”,也就是说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知识状态和阅读能力,以及学生的自我发展方向和学习需求,毕竟人都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还具有好奇、求知、渴望得到认同的天性。因此,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支持下,激起、强化、优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这与“生本观”的思想不谋而合。正如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说:“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
一、“生本观”教学的主要特征
(一)学习的自主性
生本观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实现“学”的一种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而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最后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无论是“前置性作业”还是“前置性思考”,如果没有教师对学生事前的要求和准备,没有学生事前的“准备性学习”,在课堂上以生为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二)形式的互动性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
现在高中都是大班教学,班生数多,仅凭教师的讲课和个别学生的发言,很难顾及到全体学生,这与“生本观”教学背道而驰,也使不少学生成了被人遗忘的角落。因此,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就必不可少,让学生在讨论中统一思想,并展开思维碰撞。
(三)内容的差异性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说:“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共同的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面临的选择,努力满足其学习要求,支持其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由于学生的文本阅读是从自己的兴趣、习惯出发,加之生活经历和学习基础不同,这必然影响学生对文本解读的侧重点和深浅度不同,而这种具有生态价值的“元阅读”,就形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解读,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四)结果的有效性
“生本观”教育强调高度尊重学生,改变教学中“目中无人”的状态。它不仅体现了正确的学生观,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真正用平等的视角看待学生,而且体现了正确的教师观,既承认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又承认教师也是课堂学习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并且特别强调教师是学习的先行者。由于是学生自主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课堂的质疑、讨论、解疑主要都是由学生自主完成,因此,教学的有效性自然比以教师为主的课堂要好些,这可以体现在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有效度上。
二、“生本观”教学的主要做法
(一)扣紧单元目标,明确自学方向
单元目标是教学的纲,引领着教师或学生的阅读方向,因此,尽管倡导“生本观”,但学生的阅读还是不能离开单元目标,否则,天马行空般的阅读,即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也必然会产生不少奇葩的问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负担;也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的《林黛玉进贾府》与语文版的《宝黛初会》都在第三册,名称不同,内容一样。人教版的单元目标是“人物与环境”,“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欣赏人物形象,要注意情节、环境与人物的关系,把握人物性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品味小说语言,要注意把握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点。体会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征,体会不同作者的不同创作风格。”而语文版的单元目标则是“熟悉的陌生人”。虽然两个单元目标的重点都是人物欣赏,然而,其措辞的不同决定了阅读的侧重点也不同。从单元目标可知,《林黛玉进贾府》虽然要求“欣赏人物形象,品味小说语言”,但其侧重点应该是人物与环境的关系,即要分析在“特定环境”中的人;而《宝黛初会》侧重点就在两人相见时的似曾相识,那种前因后果,那种心有灵犀。这样教学的重点和顺序就有所不同。
(二)拟定学习目标,理好学习重点
《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说:“发展独立阅读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语言表达效果。对阅读材料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这是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纲,也是学生拟定学习目标的依据。学生可以根据单元目标,结合不同文体的特征,通过阅读,拟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就是成功的学习,同时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与文本展开对话。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人教版的单元目标是“博观约取”,具体地说就是“要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从单元目标可知,信息的抓取是学习的重点之一。如文中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两句话显然和奥斯维辛的环境不相协调,就应该成为分析的重点。而“分清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这一要求,就使文章的标题成了难点。单元目标(新闻),标题“没有新闻”?“没有新闻”又为何要写?又如何冠以“新闻”?纳粹大屠杀已成历史,确实是没有新闻,然而面对人们的忘却,这就让作者感到“有写的必要”,毕竟每天来这里参观、凭吊、纪念的人们心灵都受到震撼,历史的一幕幕仿佛都在眼前,牢记历史,勿再演人间悲剧,这或许又是新闻的价值所在!这即扣紧了文体特征,又明确了文章的主题。
(三)展开文本对话,形成个性解读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说:“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它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结合自己拟定的学习重难点以及自己的人生体验,“多角度多层次地阅读文本,从文本中发现新意义,获得对优秀作品常读常新的体验”。这样才能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读出文中的“我”。
《荷塘月色》一文,“月下荷塘”和“荷塘上的月色”两段确实写得精彩,学生在此与文本展开对话,从语言特色等角度进行赏析自然无可厚非,然仅停于此就显得肤浅了,阅读的关键在于“文眼”,学生要找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个“文眼”,就明白重点应是分析情,这景也是作者心中的景,所以要了解文章“情”的行文脉络(“这几天心理颇不宁静”、“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才可能有“时代说”、“家庭说”和“不必说”。
(四)生成阅读问题,引领学生发展
特级教师黄厚江认为:“教师的问题必须来自文本、来自学生、来自学生对文本的解读需要。问题探讨重在通过问题引领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提出问题的目的在于引领学生的阅读活动,而不是寻找答案。”
因此,这个问题的生成可能是学生根据文本自己提出,可能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而提出,也可能是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提出。这样的课堂就具有更大的开放性,教师往往很难预设。因为无论教师怎样刻意地追求精细的提问,完整地提供精确的答案,精心地设计每一句话的语言色彩,准确地计算每一环节的时间分配,都仅仅是静态的“形案”,而“问题生成”的课堂需要的是一个开放的、多种教学预案设计的总和的“心案”。这是一个在课堂中结合学生主体性、动态性和随机性的表现,随即形成弹性的、动态的教学过程。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将有形、静态的预设融入无形的、动态的教学,融入互动的课堂。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动的亮点,把握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促进学生在更大的空间里进行个性化地思考和探索。
语文版第四册《窦娥冤》一文课后“拓展与思考题”中说“在第四折中,作者让窦娥以鬼魂形象出现,当面指控张驴儿和桃杌太守狼狈为奸、贪赃枉法,而使冤屈昭雪。从剧情发展和人物刻画的角度看,你认为作品在第三折结束好,还是在第四折结束好?”学生在讨论这个问题时生成了这样一个问题:“第三折结束可以体现悲剧美,但窦娥的冤在第二桩誓愿已经可以体现,为什么如此善良的窦娥还要提让百姓受苦的第三桩誓愿?”紧跟着又生成这样问题:“窦娥既然把希望寄托在天地鬼神上,那为什么前面【滚绣球】中又要指天斥地?”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不仅充分分析了人物的思想性格和艺术手法,也了解了当时元朝社会的特征。看到学生心满意足的样子,笔者顺着学生的思路提出了“窦娥绕道而走是为了婆婆看见伤心,可为何见面后她却跟婆婆说,在她死后,‘遇时节将碗凉浆奠’,这不是更让婆婆常年伤心吗?”这个问题,一下子又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问题有浅有深,但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诱导学生进入学习的境界,调动学生的经验、情感,引导他们去感悟,既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2]蔡伟潭.语文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3]陈日亮.如是我读――语文教学文本解读个案[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黄济富
福建省柘荣县第一中学
355300)
第五篇:《日月明》研究课教案
《日月明》教案
梧州市云盖路小学 肖文巧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2)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在老师的引导下认识构字规律,会写本课生字“力、手、水”。
三、教学难点:
学会识记会意字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写有生字的小黑板。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1、出示“明”,你们认识这个字吗?(指名认读)
2、说说你是怎么认识这个字的?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明”。开火车正音。
4、引入课题:像这种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合起来的表示一个新意思的字叫“会意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二的第四课《日月明》。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师范读,生明确读音。
3、会读的同学站起来读。
4、齐读课文。
5、逐个出示生字,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正音。
三、讲解例字,自学生字。
1、出示“鲜”,这个字由哪两个字组成?“鲜”是什么意思?
2、讲解字理:江南水连天,鱼儿味道鲜;塞北羊儿肥,羊儿味道美。“鱼”和“羊”味道都很鲜美,合在一起味道就更鲜美了。
3、同学们能学着这种方法来记住本课生字的字形吗?
4、四人小组讨论自学。
5、汇报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尖:找找看身边哪些东西是尖的?看看这些尖的东西都长什么样? 从:请两个学生做跟从游戏,体会含义。
众:两个人是跟从,三个人又代表什么呢?
尘:尘就是细小的土。
男:男人在田里出力劳动。
休: “亻”代表人,“木”代表树,人靠在树下休息。
林:木字旁的捺要变成“丶”,三个木说明什么?
灭:上面的“一”代表水,还可以用什么来灭火? 看:上面是“手”的变体,“目”代表眼睛。做动作理解。手:让学生伸出手掌,师写手的古字,让学生对照比较,记住字形。
力:与“刀”比较。区别不同之处。
6、出示小黑板上无拼音的生字,做抢答游戏,老师随机点字,生站起来认读。
四、师小结: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都很有意思,让我们好好学习,与这些有趣的生字宝宝成为好朋友。板书:
明 鲜 尖 尘 灭 男 休 看 从 众 林 森
教学反思:
本课,我利用“明”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势利导,以“鲜”字为例,引导学生学会会意字的识记方法,然后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分小组自由选字进行识记。学生的想像力丰富,很快就掌握了识字的要领。老师在旁点拨引导,利用游戏、字理、做动作等方式,生动直观地引导学生识字,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