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时间:2019-05-13 21:55: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第一篇: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

余震的心跳声

——评影片《唐山大地震》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美诠释了原著的深厚底蕴,成就了一部民族不朽的心灵史诗。

一、深厚的文学底蕴

这部影片刚一上映,就迅速席卷6.6亿票房,成为最卖座的国产影片。导演冯小刚曾说过,灾难题材的影片拍不好,很容易拍成纪录片。影片在汲取原著小说营养的基础上,讲述了一个地震灾难中关于灾难、亲情和忏悔的故事。原著深沉哀痛的情绪基调,经由电影视听艺术手段的传达,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作为又一部成功改编自文学文本的影片,电影的文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普遍认为,电影文学性是电影生命力旺盛的重要表征。我国著名电影艺术理论家张骏祥曾这样解释电影的文学性:影片的文学内容包括影片的思想内容、典型形象的塑造和文学的表现手段。在《唐山大地震》中,恰到好处的细节俯拾皆是:一家四口的幸福生活,元妮对弟弟的偏爱,地震中元妮的情绪变化,方登被抛弃时的绝望……这些极富真实感的细节表现为情节的再续发展制造了故事悬念,渲染了地震及余震后惊心动魄的环境氛围,从而塑造了可触可感的人物性格,将人性的抒发上升到国家民族创伤与救赎的高度。电影与文学水乳交融,挖掘了故事深度,升华了整部影片的情感基调。

二、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

这是一个听起来似乎略显俗套的故事,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然而或许正是这种最贴近生活的平淡无奇,才赚尽了无数观众的热泪。与其他炫技电影不同,冯小刚追求的是一种内容大于形式,建立在电影技术基础之上的情感高度契合。影片恰到好处地选取了亲情这一契合点,亲情成为贯穿全片的线索。在灾难面前,亲情挽救了弟弟,也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扼杀了姐姐求生的欲望。无疑,面对生死抉择,元妮是痛苦的。但也就是这种灾难中无奈的遗弃,改变了方登的人生轨迹,也让元妮背负了32年的疼痛。导演准确地把握了中国老百姓的观影心理。他抓住了亲情,抓住了人性,把故事用最简单朴素的笔触不加渲染地勾勒出来,情节细腻真实,演员表演到位,催人泪下。

三、特定时代背景下题材的选择

随着各种题材电影的日臻成熟,任何一种电影的题材形式都不再像其诞生之初,带给人们无尽的新奇感。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种,灾难片的历史由来已久,20世纪70年代摄制尤多。一些经典的灾难片如《哥斯拉》、《后天》、《海云台》、《2012》等,都以其超前的特技手法和电影表现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既然如此,导演为何还要选取这样一个题材呢?1976年的那场举世震惊的地震似乎离我们稍显久远,之所以选取这样的题材,首先是对那场灾难的哀悼和纪念,其次就是从2008年开始,汶川地震、台湾水灾、舟曲泥石流……一系列自然灾害的陆续发生,让人们对灾难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尽管灾难渐远,余震留下的心理创伤依然存在,并可能从本质上微妙地改变某些东西。影片选材基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从这一层面上看,影片便被赋予了强烈的时代感,有了特殊的意义,很容易引起有相同民族情结的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

四、跨越时空的情节建构

影片在时空安排上选取了一个32年的时间跨度。从1976年的唐山地震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两次空前的地震灾害很自然地被联系到了一起,丝毫不影响影片风格的极致简约。在方登自愿去汶川救灾的时候,出现了几乎是戏剧性的一幕,32年前母亲艰难抉择的一幕再次重演,这种首尾相连、相互呼应的环形结构模式,是回忆也是升华。一场灾难,四口人的分分合合,不仅仅是个体家庭的磨难,也是整个国家民族32年在灾难中挣扎成长历史的缩影。元妮无时无刻不生活在对女儿的忏悔之中,从失去到重逢,跨时空情节的建构将人性情感的变迁,清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完全抛弃了电影惯用的陌生化效果,给人以细腻贴切的生活气息、发自肺腑的疼痛之感。在32年的时间跨度中,影片在事件选取上并不随意,所选用的都是最能表现这段特殊时期历史特征的情节,最典型的是毛主席的逝世,两种痛苦纠结交织在一起延伸悲剧的深度。从这些人们熟悉的事件人手,有利于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唐山地震后的历史变迁,加深对余震后痛的理解。

五、出色的电影配乐

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地震刚过,曾经的家园化为一片废墟,哀婉凄凉的音乐首次响起,哀鸿遍野的灾难场景触目惊心;当被抛弃的方登从尸体堆中站起来的时候,如泣如诉的音乐传达出女孩深深的绝望。这时,音乐已脱离了其本身的形式,而是化为一种绝望的情绪弥漫到电影的故事情节中。导演借助音乐表达了怀念哀悼的情绪、对人物命运的同情,更浸染了深切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影片的艺术构思。在影片结尾处,汶川地震时的音乐则明显多了希望的元素,表现了在灾难面前永不言败、血浓于水的民族情感,传达出笃定的人生信念,让沉浸在悲痛中的人们获得新生。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这是影片主人公元妮面对这场灾难意味深长的慨叹。看过《唐山》大地震,悲伤中带着欣慰,在哀悼过去的同时,它教会我们生活依然在继续……(2050字)

第二篇:余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余震——《唐山大地震》 余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
23 秒,32 年。如同一场宿命的轮回。从李元妮撕心裂肺的“老天爷,你个王八蛋”到方登在电脑无法抑制的尖叫;从唐山母 亲几不可闻的“救弟弟”到汶川母亲痛彻心扉的“锯吧”。这是一个,没有正确选项的选择题,一场绵延 32 年的余震。关于爱,关于宽恕,关于救赎……

About:地震 唐山大地震,对于 90 后来说,已经是一个很遥远的故事,久远到只能依靠文字和影像 来寻找一些淡薄的回忆。二十多年前,钱钢在他的报告文学里描述过这样一对孤儿兄妹:五六岁的小孩子,哥哥 脖子上挂着缝纫机,妹妹紧紧攥着菜板,在地震废墟旁像小狗一样看护着家里所有剩余财产,神色木然。蜻蜓飞过,鱼儿跃动,蓝光压城。地动山摇的 23 秒,摧毁了一城人的梦。如果说,对于唐山的印象已不甚鲜明。那么 2005 年的江西九江和 2008 年的四川汶川,这两场地震在距离我们如此之近的地方发生。那样强烈的震感,这般切肤的疼痛,或许能让 我们在刻满唐山 24 万罹难同胞密密麻麻名字的纪念碑前获得更多的感触。没有真正经历过地震的人,大概永远也无法想象地震的惨烈。即使只是电影营造的氛围,也依旧让人胆寒。震后的泥土尘埃里,遍天堆砌着破絮一般 的灰云。大地断断续续地颤抖,建筑林立的城市突然开阔起来,变成一片疮痍的平原。连地平线都不再存在,只剩下一片混沌的没头没尾的瓦砾。被地震撕裂的每一条地缝里填满了惊 恐绝望。这一刻的唐山,是安静的。地底隆隆的咆哮,人们惊魂未定的绝望哭号,被废墟掩埋的痛苦呻吟。纷杂扰乱的环境 音中,城市静默。天降大雨,狭裹着飞尘故事,击打在小女孩的脸上,绽开一朵朵泥花。

About:抉择 “我是唐山人。我是从拉尸体的车上醒过来的。我爸爸就躺在我旁边。” 在闭塞的年代,父亲是货车司机的方家,总显得与其他是人家格格不入。影片的开头,大群的蜻蜓从铁道上飞过。方登、方达站在父亲卡车的副驾驶座上,无数 蜻蜓从面前掠过,方达的一句“太多了,都不想逮咯”昭示着一场大灾的来临。怀抱着稀奇的电风扇,在大街上肆意地奔跑,有一种奇异的优越感。跟着摆头的电扇来回移动的双胞胎,窝在床上给爸爸画手表的姐弟俩。地震前的平静里,一只给了弟弟的西红柿微妙地暗示着其后心碎如渣的结局。23 秒,那样漫长的夜。被丈夫推开的元妮在巨大地缝面前,看着趴在窗户上的女儿隐没在尘埃里。从此母女俩 都注定被关紧在这扇小窗里。

两个孩子,一个压在这头,一个压在那头。

四周是死一样的寂静。“两个都得救呀。”元妮的哭号穿透层层的石板透到废墟之下。“再不说话,两个都没了。” 在似乎无限冗长的沉寂之后,母亲终于开了口。那声音像是一股脱离了母亲的身体自行其是的气流,在空气中犀利地横冲直撞,将一切 拦截它的东西割裂成碎片。那样柔弱的,旁人几乎靠着揣度猜测出来的声音,可是方登却准确无误地听到了每一个 音节之间的细微停顿。那石破天惊的一句话是: “救弟弟……” 命运让她成为了最残忍的人。夹裹着灰泥的大雨倾盆而下。在泥土色的大雨里,被误以为窒息而死的方登,从死人堆里,从父亲身边站了起来。七八岁的小姑娘,被迫面临了一场巨大的生离死别。从死人堆里站出来的她,茫然间只记得母亲最后喊的是“救弟弟”。

About:殊途 七十年代,对于中国意味着一个终结和变革。1976 年恰恰是最重要的节点。一月份,周总理逝世;三月份,吉林落下一场陨石雨。耄耋之年的毛主席在病床上感叹 “吉有吉兆,凶有凶兆”。九月份,整个唐山已经被平静笼罩。露天电影搭建在废墟之上,上演振奋的歌舞影像,台下孩子们表情木讷。面对着生死,唐山人已经近于麻木般冷静。9 月 9 日,伟人陨落。整整一个时代涣散了。唐山百里之外的军营里,礼堂内外一片白晃晃的低垂脖颈。劫后余生的小登安静地在军 营宿舍里注视着一切。丰南县,小达拖着还不习惯的断臂奔离奶奶身边,扬起的尘土中,满 目疮痍。在不断变换的蒙太奇影像里,小登和小达一起成长着。1988 年 9 月,小达放弃了高考顶着未知的命运南下。十年祭奠,元妮往火堆里扔着钱 纸,唠叨着家中的新住址。老宅上盖起了百货大楼。漆黑的夜里,满城的祭祀火光。同样 19 岁,小登考取了杭州医学院。黑布鞋,格子衬衫,麻花辫,手里提着装面盆和 热水瓶的网兜。聪明、个性、倔强,表面安静,内心暴烈而丰富。十年祭奠的那个夜晚,她梦见灰白的小巷里,一个年轻男人,骑着一辆擦得锃亮的自行 车。穿过冗长的漆黑,带着欢声笑语和清脆铃音。男人的前座上坐着一个瘦小的男孩子,后 座上坐着年轻的女人。女人偏着身子,怀里搂着一台电扇。一家三口从她面前掠过,消失在 巷道尽头的黑暗里。那是榔头砸下来的钝痛,瞬间丧失行动能力,蜷缩得像被逼仄的水泥板挤压。同在杭州,姐姐在医学院成为天之骄子,弟弟在西湖边蹬三轮车。他们在生存的拐角互不相识。又是十年过去,方达终于在南下的浪潮中成为成功者,带来漂亮的高学历媳妇和更好的 生活条件。而王登经历了养母去世,未

未婚生子,离家出走,最终远嫁加拿大,隐没在众人的 视线里。

他们在不可预知中上升沉没。

About:同归 “他是我弟弟,他能活着,多好啊。” 多年后,方登终于能发自内心地说出这样的话。从大雨里醒来的那一刻,怨恨便已经在内心中形成。小演员张子枫在日记里说: “当被塞进狭窄的石头缝里,我忘记了自己,只是一心想让 妈妈救我,我还活着,可是妈妈说救弟弟,那一瞬间,我傻了,丢掉了手里一直攥紧的石头,轻轻地闭上了眼睛。戏拍完了,可还是想不通妈妈为什么救弟弟,不救我,我也是你的孩子。” 被养父养母领回家的方登,不哭不闹不任性,一点点大就有着让人心惊的“认命”的架 势。她即使在躁动的青春期也死命地压抑着的怨恨沉郁,成为她生命中的黑洞,让她的生命 走得更为艰辛。童年被遗弃的遭遇,让她的成长显得更为曲折。比如她从不向养母撒娇,相对同养父更 为亲近。在发现怀孕之后,宁愿退学分手也要自己把孩子生下来。多年后她又决然嫁给比自 己大上 16 岁的外籍男子。她说: “我不是不记得,是忘不掉。” 童年的记忆每时每刻都在侵蚀她的神经。加拿大,温哥华。休闲打扮,浇灌着庭院的方登,接到了老公带来的噩耗。想要跨越心灵上的那道坎,需要命运的重重助力。2008 年,给了她助力的,是另一场灾难。不曾想要遇到谁,也不曾想过回到哪里。但是一切终将发生。在方登坐在电脑前,看到那些地震之后的残骸照片之后。多年的心病终于彻底释放,她 在电脑前的一声尖叫,正式宣告着重逢的来临。他们的命运终将和解。废墟之下,时光之上,亲情没有末日。


第三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作为一部“中国特色”的大片,《唐山大地震》其实并不是一部很多人想象中的“灾难类型片”。虽然在影片开场借助外国特效团队再现的唐山大地震场景。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特效水平到目前为止的最高体现,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价值仍然不在于对灾难场面的展示和个人英雄主义的颂扬。如同《唐山大地震》的英文片名《余震》一样,这部电影其实讲述的是那些幸存下来的普通人,如何在地震之后的漫长时光里,重新找回丢失的家庭亲情。从这个角度来说,《唐山大地震》如果一定要按照类型片分类的话,它更应该算做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

但无论《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灾难片还是一部家庭伦理电影,它都不是一部适合全家观影的影片。由于影片故事所涉及到的极端环境下的惨烈人性选择,以及微妙复杂的两性情感关系,加上影片开头和结尾的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的场景再现,我个人建议未成年观众不要观看本片。

但对于大多数成年观众来说,《唐山大地震》则可能是一部能够打开他们情感闸口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保持了冯小刚导演一贯的叙事风格和水准,对于那些期待看到一部艺术精品的观众来说,他们很有可能会失望。整部电影除了开场大量借助外国特效团队才得以实现的地震灾难场面外,其余的大部分时间里,《唐山大地震》的电影技巧都没有超过《手机》和《集结号》这两部电影。

作为一部从小说改编的电影,《唐山大地震》虽然具有一个气势很大的片名,但它的故事却仍然没有完成类型化叙事的突破。原著小说《余震》以姐姐的故事为主线,完成了一个跨度三十年的故事;而电影《唐山大地震》则将故事主线分散为三条,分别是母亲、姐姐和弟弟,而且母亲的故事线索明显是支撑起整个电影故事的主线。这个电影故事的切入点和改编思路,很技巧地回避了这三十年中国社会发生的激荡变革,而是将故事的重点放在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变迁上。

作为一部有唐山市政府参与投资的大制作影片,这种改编思路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自然是一种最为安全的叙事策略。整个故事的重心从姐姐转到母亲,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这部电影的市场切入点的改变。如果《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仍然以原著中姐姐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之后的曲折人生经历为主线,整部电影的故事格局就会落入到相对私人化的个人情感体验范畴,势必无法容纳各个投资方在叙事和资金方面的要求,无法成为一部“中国式大片”。而现在电影将故事重心放在母亲身上后,整个故事就从相对私人化的情感表述,转变为更加通俗的家庭伦理故事。从当下中国观众对于这种故事的接受度来说,虽然整个故事仍然停留在电视情感剧的层面,但无疑增加了观众对这个故事的认可程度,扩大了观影人群的基数。

作为一部目的明确的商业影片,《唐山大地震》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唐山大地震事件本身,或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而是运用了大量通俗剧手法,渲染和强化了一个唐山大地震背景下的奇情故事。整个电影故事的三条人物主线按照时间顺序平行铺开(但同时又非常技巧地错开了所有过去三十年中的重要标志性年份),三个主要人物几乎毫无变化地跳跃完成了三十年人生历程,浓缩了几乎所有人生苦情场面。对于大多数普通观众来说,在观看《唐山大地震》的过程中,只要观众愿意在影院的黑暗中开闸泄洪,那么流泪这种生理反应几乎是不被个人主观意愿所控制的。换句话说,只要观众还是一个具有正常情感模式的人,只要观众不去故意违抗自然的生理反应,那么在看到《唐山大地震》中的诸多悲情段落时,流泪几乎是一种必然的观影反应。

这种配合商业策略的电影手法就其本身而言并无对错之分,现在的观众需要一部能够让自己释放各种压抑情绪的催泪电影,市场就自然会提供。但是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快速消费品,《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又要面对另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这部电影所讲述的巨大灾难和无法痊愈的心灵伤痛,都曾经真实地发生过,而且现在还在诸多普通人的心中悄然延续着。

《唐山大地震》等于是被迫遭遇了这样一个几乎是永恒的电影话题:如何完美地平衡一部电影的商业和艺术元素。从《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来看,它明显是无法完成这样一个艰巨的使命的。这部电影中出现的元妮一家人,固然悲惨的身世令观众不得不哭,但如果我们将视野上升到民族集体回忆或者普通中国人心灵史的层面来看这部电影的话,我们就会疑惑地发现,这部电影中元妮一家人几乎完全是和真实社会隔绝开的,这部电影的叙事结构中甚至连元妮家的邻居都没有出现过。

虽然从叙事策略来看,这种几乎是架空的故事手法无论从审查角度还是从市场角度都相对安全,但从艺术角度来说,这一点就成为这部名叫《唐山大地震》的电影的巨大缺憾了。片中和真实历史有密切相关的事件寥寥无几,除了直接构成叙事基础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和2008年汶川大地震外,就只剩下1976年毛主席逝世这个具有标志性的事件了。但是在《唐山大地震》中,这个意味深长的历史事件变成了一个和影片故事以及人物命运毫无关联的一个奇观性的视觉展示,从电影角度来说几乎是令人费解的:如此巨大的社会变革,却没有和电影中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事产生任何联系,那么在电影中对此事件的展示,其目的又是为何呢?

如果我们放弃对《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艺术层面上的要求,仅从文化消费产品的角度来看《唐山大地震》,我们就能很明确地看出,它所有的叙事技巧都服务于一个明确目的:满足观众的好奇心和情感消费诉求,通俗点说就是要满足观众进电影院看到一场真实灾难的再现并为之洒下同情泪水的欲望。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的影片,特别是它的故事基础是一场发生在34年前的真实事件,如何处理大多数观众在进行文化消费的同时必然产生的内疚或愤慨心理,则是《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在营销过程中所需要进行的微妙平衡。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作为一个民族的集体伤痛回忆,用何种历史观和态度来看待这场至今仍在悄然延续的集体伤痛,则会是观众能否和这部电影取得相互谅解的关键。而能够营造出一个适合全民参与的情感宣泄氛围,或许会是这部电影完成市场使命的关键所在。

第四篇:唐山大地震 影评

23秒的灾难,32年的精神

---影评·唐山大地震

不得不说于2010年上映的影片《唐山大地震》无论从视听效果还是票房口碑上都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良好反馈。在逐渐繁荣的华语电影市场之下,《唐山大地震》融合了好莱坞灾难片式的震撼特效及主旋律影片感人至深的人文情怀,同时也是对类型电影展开了一种中国式的新尝试。值得注意的是:本片在灾难背景之下以人性光辉照及民族精神,从深层次挖掘中国人独特的情感表现和强大的内心力量,并以此来弘扬坚韧勇敢的民族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情感价值。优秀的电影就是一股最真挚的力量,而《唐山大地震》更是透过大片式的视听冲击让我们体味到了一种被升华了的情感支持:灾难的飓风过后,永远不会被摧毁的是人性的伟大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一个民族得以延续和繁荣。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围绕一个家庭在经历灾难之后的聚散别离,时间和地点的跨度沿着几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轨迹延伸开来,堪称一部中国人的心灵史诗。剧情开始于唐山大地震灾难的23秒间,动摇的地面、撕裂的房屋、惨叫的人声,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着人的心灵,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震后的废墟中,水泥板的两端分别压着一对龙凤胎姐弟。救援者只有能力救活一人,这位年轻的母亲,将如何抉择?这是这部电影留给人性的一个难题。在“只能救一个”的万难抉择下,徐帆扮演的母亲无助而绝望的喊出“救弟弟”几个字时,压在钢筋水泥板下的姐姐默默流泪,呢喃着喊出最后一句“妈妈”,同样也在黑暗中陷入了无助和绝望。23秒的地震灾难,引发了一个家庭32年的生死别离。对于母亲及姐弟二人来说,活下来只是这个故事的开始。

面对一个无解的难题,母亲在32年中一直沉浸于自责和负罪的情感中难以自拔,女儿在追求幸福人生的过程中也难以摆脱心灵曾受到的创伤。正如影片中借方达的口描述元妮的心理状态:“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再也没盖起来,这三十二年就守着废墟过日子”,以及方登对父亲诉说心底的阴霾:“就这三个字——救弟弟,爸,我不是不记得以前,是实在忘不掉。” 如此至情至深的语言让我们不禁要问:人类如何才能修复这种因灾难或苦难带来的悄无声息的隐痛? 1

当然我们在直面人性的拷问时,探索答案的过程比得到答案的结果更具意义。我想这也许就是冯小刚拍摄这部影片的真正目的和成功之处。而人们在影院中所留下的泪水,却也不仅是为了被灾难伤害了的生命和情感,更是为了悲痛之中人性迸发出的坚忍和不屈。即使是灾难也无法磨灭人类追求幸福和美好的权利,即使它的过程同样也昭示着痛苦。电影多处渲染了这种情感的力量,元妮用尽全力含辛茹苦地独自抚养方达长大,方登在其父母的帮助下考上大学并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了她对生命意义的解读,残缺了一只手臂的方达通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创业成功成为了改革开放后先富起来的人。影片表现出的人性的倔强与顽强是千万中国人的写照,深刻的情绪就这样随着镜头地流淌自然而然的与观众产生共鸣,融入内心,撼动灵魂。当然本片表现出的无论是故事、画面节奏的把握,还是对观众情绪的驾驭,冯小刚都显示了他娴熟的功力。对大地震的灾难表现,也处理的恰到好处,既形成了对故事发展的推动和压力,也没有过度的渲染,电影在意的是如何让观众能设身处地走进角色的情感中,一旦与之呼应、合拍了,你自然会与角色一起深入到那复杂的人性世界中。人们流下的泪水,其实是对人性的一次重新认识:生命和心灵的残缺可能不能代表完整,但谁说美好的事物就一定是完整的呢,残缺和痛苦都是生命必经的体验,人生的美好在于追求。

电影着重对人物命运及性格的刻画,但放眼全片,以细微处见深刻:个人命运的荣辱无不支撑着一个民族的脊梁。《唐山大地震》就是这样一部寓言,它用一个带着体温和血泪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苦难重压下人性的尊严。李元妮一家32年来的生命轨迹和精神历程正象征了整个中华民族在灾难过后所表现的不屈和坚忍。回首过往,近百年来,中国有太多的苦难和灾难,中国人民也经历了太多的痛苦和无奈。其实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让经历苦难的人发出声音,不仅是对那些受难者生命的尊重,也意味着将那些个体的苦难记忆,转化为民众可以用来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公共记忆。如果在每一次灾难和痛苦过去后,那些记忆被我们遮蔽的脑海之外,苦难在公共话语中的失声,那么人性将失去了直面不幸与悲伤的能力。正所谓:一味地选择忘却其实是愚蠢的表现。这种关于痛苦和灾难的记忆,对一个民族来说是最为重要的精神财富。因为对于苦难记忆的同时也昭示了冲破苦难的勇气和

警示人们堤防这种苦难的再度发生。人们没有抹去唐山大地震的苦痛记忆,因此当08年发生汶川大地震的时候,国家和人民第一时间选择了坚强,整个民族对待灾难的态度日臻成熟。温总理的一句“大难兴邦”恰到好处地道出了其中的真谛。

影片结束于元妮和方登情感通达后的谅解,23秒的误解需要用32年的时间来化解,如果说整个过程是时间过程不如说是情感历程或精神历程。32年心灵的伤痛也终因不断的努力和弥补最终回归到和谐的状态。虽然我们也许没有能力忘记曾经经历的伤痛,但正是这一份记忆也同时昭示了我们不断追求不断超越的过程,就像影片结尾的镜头,大地震纪念墙上镌刻着24万死难同胞的名字,而纪念墙的背后是浴后凤凰城----唐山的崭新发展。

第五篇: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

——————悲而不哀的震撼Xingming :cdd

1996年唐山地震,给人们留下的是永久的回忆。冯小刚导演斥巨资为广大的观众打造了一部灾难大戏。这部戏深深打动了亿万观众,尤其是对于亲身经历了地震的幸存者来说更是意义深刻。我也不例外,这部片子也深深打动了我。我看这部片子看了好几遍,每次看都会潸然泪下…….整个故事描述的不仅仅是地震和震后,还有着一个家庭三十多年来的故事和变化。他要记录的不仅仅是一场灾难,他还在片中讲述了这场灾难是如何改变一个家庭里每个成员的人生轨迹。短暂的23秒地震造成了原本幸福的一家32年无法愈合的伤痛。徐帆扮演的元妮,在地震里失去了丈夫,双胞胎子女被压在屋下,情况危殆,只能选择救一个。而元妮在悲痛中,选择了救儿子。她抱着儿子赶往机场救护,而女儿却意外的醒来,被救灾的军人收养。故事,从这里徐徐展开,电影,从1976年,讲至2008年。故事原本是非常悲伤的,可是我却丝毫感觉不出一点点哀伤,有的只是对逝者的敬仰,幸存者的敬佩…..本片虽算不上什么世纪大片,也并非人人喜爱,可的确有不少出彩的地方。

首先是,导演的功力高深,对整个故事的发展有一个十分整体的把握。

电影的开头,就用多个短镜头,描述了震前唐山安逸,平静的生活,简直就是人间堂。简单明了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也将故事逐步的拉开帷幕,故事主人公也十分自然的出现。本片多次用了伏笔,这使电影的情节发展十分自然流畅,然人觉得没有突兀的感觉。例如,开始的时候,妈妈将最后一个西红柿给了方达,让登觉得妈妈偏爱弟弟达。由此一件小事可见,在方登幼小的心里,妈妈爱方达胜过爱自己。再加上更为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面临同胞姐弟俩只能救一个的时刻,妈妈最后选择了就弟弟。这一切就为后面的情节埋下伏笔,做了铺垫。比如方登震后被救没有向解放军说明自己的情况,不愿回忆以前的事,不愿意和养父养母提及以前的事,更不愿意去寻找自己的亲人,甚至对母亲怀有一丝恨意等一系列的情节,原本是让人觉得突兀的,可是由于前面已有所交待,让人觉的也在情理之中,自然接受。还有,原本方登对母亲的行为十分不解,觉得母亲是不重视自己,才决定救弟弟的。知道汶川地震时,亲眼目睹了,一个母亲为了不牺牲更多人的生命,竟然选择舍弃自己女儿的一条腿。这一幕深深触动了方登,似乎他对母亲的态度由此转变,也让母女以后相认有了可能性,然人觉得真的很自然很真实。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节都是让人觉得那么的意料之中。也有的让观众觉得有点遗憾了,并不是情节不好,自己是因为超出了自己的预料。比如,方登的养父去看方登的时候,竟离奇的和方达相遇,关照可能会觉得这可能会是亲人相认的一个契机,可

是导演视线一转,直接切入另一镜头。他们并没有此次会面意识到彼此间的那层关系。原本观众认为也许会发生点什么的,缺什么也没有,这超出了观众的思维,不免让观众觉得这个导演太调皮,竟然吊起了胃口。总之,导演对于故事的整体把握的很到位,故事内容也很感人,吸引人眼球。

其次就是电影的深刻的主题了。

本片将唐山和汶川的两次地震融入一部影片,尤其是开头几十秒的地震场面,十分震撼,让人切实感受到了灾难的毁灭性和生命的脆弱。但是,面对灾难,中国人民并没有倒下,而是互相扶持,重建家园。汶川地震后,来自世界各地的唐山人,纷纷以自己的方式投入到就在当中,让人感受到了唐山人热忱的感恩之心。本片用极其普通的手法,反映了中华民族在大灾面前有大爱,血浓于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有凝聚力民族,任何灾难都不会将我们打垮,向世人宣告我们一个富有生命力的民族。

当然除了这个最最深刻的东西外,还有一些东西也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富有极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演员的表演也很出彩。徐帆饰演妈妈元妮,因丈夫为了救自己而失去了生命而决心不嫁,因为他要永远只做她丈夫的女人,一个愿意用生命去挽救自己的男人的女人。在面对自己两个孩子被困只能救一个的情况下,他不得不艰难的做出选择,选了弟弟,为此她愧疚了32年,32年来他都背负着对女儿慎重的愧

疚之感,他用自己的方式惩罚自己,折磨自己,想以此换回天堂亲人对自己的谅解,尤其是自己的女儿。徐帆,将这角色演活了,有血有肉。他感动了我,除了母爱亲情,还有他的爱情。在这个物质肆意横流的社会,还有几个人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电影通过,妈妈爸爸的爱情,告诉我们,爱情不是每天的甜言蜜语,更不是名车豪宅,而是一个人愿意拿命对你好。妈妈说,没了,才知道啥叫没了。这句哈也深深地触动了我,只有真正失去过的人,才明白失去的痛苦,所以我们要珍惜,要珍重,要感恩的活好每一天

由李晨饰演的方达,地震改变了他的一生,在震中妈妈选了先救他,才有幸捡回了有一条命。有句话,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确如此。在地震中,他失去了一只手臂,但也让他变得更加强大。知道自己考不上大学的他,选择了独自外出闯荡。经历过生死的他,变得异常强啊,最后终于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这其中的苦也许只有他自己明白。在另一次地震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小震不用跑,大震你也跑不了。真的,真正经历过生死得人,真的会变得很与众不同,不会在那么让人觉得不经世事。李晨虽是一个新演员,但是演技很不错,首次出演残疾人的他,把那种自强不息的感觉淋漓尽致的发挥出来。

由出演的方登,虽说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妈妈虽然没能救他,却被解放军救了,还被疼爱自己的养父母收养。他的一生极富传奇,是一个极其勇敢的人。在与男友恋爱后,不小心怀

孕了。可能是还不想担有什么责任吧,男友以种种理由,劝她堕胎。可是他却坚决不同意,甚至选择了离开男友,离开自己喜欢的大学,去挽留这么一个生命。用他的话说,他是从尸体堆里爬出来的,他知道什么是生命。她与男友的对生命的不同态度,正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好不客气的说,这无疑是对那些无视生命的人的一个巨大的讽刺。也许只有经历了生死的人,才真正懂得生命的含义,真正懂得生命可贵。他的演出也很出色。将登的痛苦,无奈,以及种种复杂的内心世界很好的展现出来,也让我们很好的了解了这个人物形象。

当然不可缺少的还有音乐。影片主题曲的演唱者尚雯婕演唱了该片的宣传曲《23秒32年》,它准确的表达出了影片的核心:“亲人永远是亲人,《唐山大地震》真正震撼的不是房屋,而是我们的内心。”

凭借特殊的情感力量和主创们的创作诚意,部分媒体主编在看过电影之后,特地联袂送上深情寄语,诚恳又情真意切,再次证明中国人对于“亲情”这个永恒主题的不断思考和坚持

媒体说,《唐山大地震》带领我们回到了电影的原点,它让人痛快地哭,之后让人破涕成笑,它让我们知道,电影还是我们记忆中的那个有生命力,能感动人,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反复回想的电影

这部电影是一部值得观看的好电影,虽然是一个悲伤地故事,可是每个角色都是那么宁,那么坚强出色,没有一点哀伤的感觉。它真的教育了我很多,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每次看都有新的震撼。

下载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震的心跳声 唐山大地震影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唐山大地震影评(范文模版)

    唐山大地震影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在暑期头号巨制、甚至是年度头号巨制的宣传攻势下,《唐山大地震》早已把人们的胃口吊得高高的,冯小刚提前一年就放出的5亿豪言,更是显示了出品......

    《唐山大地震》影评

    23秒的地震灾难,32年的忏悔等待 ——《唐山大地震》影评 重庆的夏天天气很热,2010年的夏天气温更高了,因为冯小刚导演执导了一场地震风。记得当时电影的宣传海报上写着“23秒,32......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学号 0943909姓名李娜 摘要本文介绍了影片的故事情节,说的是一个经历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家庭在母亲做出艰难选择造成家人的分离,32年后分离的家人重聚的......

    唐山大地震影评

    23秒的选择,32年的煎熬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 高一(11)周骁 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心灵的废墟上,建起了一座叫做希望的城;尽管曾经的创伤无法让生命变得完整,却依然怀揣着梦想努......

    《唐山大地震》影评

    一周影评 亲爱的同学们中午好: 留影岁月,让我们一起发掘精彩与经典。和我一起走进这一期的影评视窗。今天我们走进他的电影世界,他被称为“民众的导演”他就是冯小刚。关于冯小......

    唐山大地震影评

    唐山大地震影评 在1976年间,文革刚刚结束,全国还被笼罩在十年浩劫的阴影中,各族人民饱受痛苦。人们正准备开始新的生活,然而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使大家盼望已久的美好生活再次破......

    《唐山大地震 》影评(共5篇)

    余震的心跳 “23秒,32年”,黑白海报上赫然印着的两个数字,成为影片最刺痛人心的地方。这部改编自张翎小说《余震》的电影,在国内一线导演冯小刚的演绎下,用最具情感人性的表达完......

    唐山大地震(范文模版)

    《唐山大地震》影评 ———废墟中用亲情点亮希望 我是伴随着泪水和感动看完这场电影的,突如其来的灾难,骨肉分离的苦楚 ,电影《唐山大地震》记录的是唐山的故事和唐山记忆。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