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二)总结稿 仅供参考
作者 : 『㊣燀錡℅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事实是新闻的基础,对新闻有决定作用。
二、对新闻的认识
1,变动产生新闻。只有变动的打破常规的事实才有新闻价值。2,新闻有层次变化。马克思提到新闻有旺季有淡季。
3,新闻时效性。报纸就是经常的战斗准备,对于急需报道的耸人听闻的当前问题的热情关心,这就是报纸的一般性质。
4,新闻真实。马克思将这个比喻为一个词叫做报纸的有机运动。有机的就是不能分割的,连续的。报纸工作就是这样,一个事件发生之后,第一个报道有差误,而后面的连续报道就自然而然的纠正前面的差误。这不是报纸的错误,这是报纸的职业特征。最终的报道就应该是完全真实的,如果最终的报道都不真实,那就是报纸的错误了。
5,“报纸是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这是从人的角度来说的,人区别于动物,需要精神,而报纸提供精神。
三、党报思想
“党刊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是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驳斥和推翻敌对党的妄想和论断。”这段话是《恩格斯全集》里面的,前后被很多人引用。
马恩关于马克思主义工人政党机关报的工作原则,其实就是两条。第一条是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出版社都要遵循“党的精神”。第二点是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有责任监督党报的原则立场。党的精神主要指党代表大会通过的纲领章程决议。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编辑部都会犯错误,因而都要遵循一个共同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党的精神。党报理论成为他们新闻思想的重要内容。
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自由观
1,新闻自由是相对的、具体的,而不是绝对的,抽象的。
2,新闻自由时一定历史下的产物,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并不是亘古不变的。3,新闻自由始终伴随着一定的义务和责任。4,新闻自由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归根结底是维护某种经济利益、政治利益的工具和手段。5,在阶级社会中,只有统治阶级才能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
这些理论奠定了无产阶级新闻学的基础,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主要内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新闻理论成为世界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指南。
● 出版自由是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伟大口号,是促进近代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有关论述,在党内和公民群体内应实行普遍的新闻自由,应遵循下列原则:
1、工人阶级必须充分利用新闻自由等民主形式。
2、党内民主离不开党内新闻自由。
3、必须保障公民享有充分的新闻自由,即媒介的采访、报道和发布权利;人民对国家大事的知晓权利;媒介和人民群众监督和批评公仆的权利;守法的、有公共道德的团体和公民在条件成熟时创办和经营媒介的权利。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论著与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形成随着世界观与报刊实践的深化,马恩思想经历由民主报刊思想(准备阶段)——工人报刊思想(《共产党宣言》出版以后工人报刊思想形成,标志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建立)——在无产阶级政党普遍建立和无产阶级报刊蓬勃发展的推动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形成了自己的党报思想,它标志着他们新闻思想的成熟,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初步发展。第一节 《莱茵报》时期新闻论著
《莱茵报》全称《莱茵政治、商业和工业日报》这一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
1、总体上没有超出民主主义文化范畴。
2、从政治说,他们还是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3、从报刊活动上说,他们从事的是民主报刊实质上仍属于民主报刊思想
这一时期他们是从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个议题研究的。
在《莱茵报》期间,马克思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
一、关于自由报刊的论述
自由报刊的命题,是马克思于1942年3月26日至4月26日撰写的《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中提出来的“他说自由报刊的本质是自由所具有的刚毅的、理性的、道德的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自由报刊的观点是在反对书报检查制度、争取出版自由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1什么是自由?
a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自由是普遍的,与每个人相关的,而与个人无关。报刊是自由的表现形式,报刊自由是公民言论自由的一种表现形式,公民抽象的自由通过报刊自由体现。《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 b公民自由?自由主体是公民
c提出“自由”的前提:人们具有理性,在理性思考人的现状,理性是自由的前提。d具体做法:反对自身的、自由的侵犯 e自由报刊也就是人民报刊。2、1841普鲁士政府颁布新书报检查令,加大限制写作自由。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用理性武器批判新法令的虚伪与反动。A指出新法令用“严肃与谦逊”的笔调限制出版自由(笔调)B追求倾向法律,取消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倾向)C剥夺报刊的批评监督权(功能)
D官方认可的人担任编辑,造成政府垄断(才能)《第六届莱茵省议会的辩论(第一篇论文)》
A 是马克思同书报检查制度的社会基础激烈冲突的产物。
B 体现出马克思强调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权利中的地位与作用。
C 没有新闻出版自由,一切自由都是泡影。否定了出版自由,也就否定了自由。
D 书报检查制度是政府垄断的批评,是徒有法律形式的不合法的奴隶制度,是反对人类成熟的工具,是防备和压制自由的警察手段,是党派争夺私利的武器。——如何实现新闻自由?提出用新闻出版法来取代书报检查法 新闻出版法的特点和要求:
新闻出版法就是保障新闻出版自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法律的认可。新闻出版法中自由是惩罚者,在书报检查法中自由时被惩罚者。
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法律自由和人民自由的概念。论证自由报刊的人民性:
(1)、自由报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一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体现,是把个人同国家和世界联结起来的有声纽带,是使物质斗争升华为精神斗争,并且把斗争的粗糙物质形式观念化的一种获得体现的文化。
(2)、自由报刊是人民在自几面前的毫无忌惮的忏悔。(3)、自由报刊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自我审视是智慧的首要条件。(4)、自由报刊是国家精神。
(5)、自由报刊是观念的世界,它不断地从现实世界中流出,又作为越来越丰富的精神唤起新的生机,流回现实世界。
马克思揭示出自由出版物的人民倾向性:它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展示人民的内心境界,人民借助它实现人民之间,民族之间的联系并进行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所以他认为:真正的报刊既是自由的报刊,又是人民的报刊。自由报刊思想概括:
1、自由报刊是人类精神自由表现的产物,是有原则地、大无畏地以自由的人们的语言来说话,把希望和忧患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并对这些东西作出自己的判决,让国王能够听到人民真正呼声的报刊。
2、自由报刊不仅有自由报道的权利,而且还承担着对社会事件发表意见的义务。
3、自由报刊是自由与独立的报刊,同任何形式的(物质和精神的)书报检查制度不相容。
4、自由报刊具有舆论监督和社会批评的功能,包括对政府和官员的批评与监督。
5、自由报刊不是挣钱的行业,作家不能为挣钱而写作,不能奉命说话语写作。
6、自由报刊执行独立的办报方针,不受撰稿人干扰。
7、自由报刊由于绝对自由的需要,不署名。
二、关于人民报刊的论述
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的自由报刊,它们不围绕上流社会和个别人旋转,它们的对立面是反人民、反民族和反时代的非自由报刊。
《莱茵报》时期提出人民报刊思想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
1、最主要的动因,是德国封建专制政权实行思想禁锢,剥夺人民的言论出版自由。
2、提出人民报刊思想的直接动因,是《莱茵报》就《莱比锡总汇报》被查封事件同当局发生的冲突。
3、人民报刊思想的提出,是马克思恩格斯接受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接受它的类本质思想的结果。人的权威和人的类本质观点,在人民报刊思想中占有重要位置,是这一报刊思想的灵魂和基础。
4、人民报刊思想主要体现在马克思撰写的《摩泽尔记者的辩护》和它围绕《莱比锡总汇报》被查禁所撰写的一系列批驳性文章中,以及恩格斯《普鲁士出版法批判》 人民报刊思想的主要内容:
1、就内容说,人民报刊应着重报道本国的事件,把人民目光从国外引向国内,集中反映人民的生活和斗争,成为人民思想和情感的表达者,把人民同国家和世界联系起来的纽带。
2、就性质说,人民报刊应当成为人民的喉舌,人民报刊具有人民性,这是人民报刊思想的灵魂。
3、就社会使命说,人民报刊一方面对统治者的所作所为和思想方法加以不偏不倚的评价和批评,使治人者和治于人者平等地批评对方的原则和要求。另一方面,人民报刊又是人民用来观察自己的一面精神上的镜子,是人民在自己面前公开忏悔。(简言之,对当局者来说,人民报刊是孜孜不倦的揭露者;对人民来说,它又是人民自己的教科书。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是报刊的使命。)
4、就报刊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说,人民报刊通过对事实的真实报道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而正是人民的依赖,人民报刊才得以存在和发展。
5、从发行看,人民报刊以方便群众为宗旨。
6、从历史看,人民报刊具有自己产生和发展的独立个性即历史个性。马克思提出了人民报刊自由发展的两个条件:
1、外部即客观条件:毫不阻碍,独立自主;
2、内部即主观条件:各向一面,各成一行。
人民报刊为了按历史个性所决定的独立方针办报,一要以人民的意愿而不是官僚的前提为出发点,二要摆脱私人利益以及有关私人利益需求的纠缠。
三、《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评价
主要是:自由报刊和人民报刊两种观点组成了思想主体。这种思想具有承上启下,开拓前进的特点。
1、《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顺应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步潮流,吸收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以及其他思想家的思想成果,体现了人民群众政治解放和要求言论出版自由的愿望,总结了《莱茵报》等民主报刊和国外资产阶级报刊的经验,正确地规定了人民报刊和自由办刊的使命、作用和特点。
2、《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第一次提出了自由报刊的人民性,清算了黑格尔轻视和蔑视人民群众的贱民思想。
3、《莱茵报》时期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准备阶段,他粗线条地勾勒了马克思恩格斯新闻思想的基本范畴,预示了他的发展方向,是我们探求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理论宝库的一个入口
4、(不足)还存在唯心主义色彩、在某些方面缺乏科学性、无法通过经济学的深刻剖析来阐述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新莱茵报》时期的新闻论著
《新莱茵报》——革命无产阶级的最好机关报正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的血与火的斗争中,诞生了第一批作为真正的无产阶级的喉舌、旗帜、武器和阵地的工人报刊。一《德法年鉴》的办报方针
《德法年鉴》德国第一个社会主义刊物,采取独立方针的杂志,马克思已完成由唯心到唯物,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三大工人起义——无产阶级工人报刊,马克思工人报刊思想是从总结各国工人报刊的经验,指导工人报刊的实践中形成的。
恩格斯同赫斯等人筹备出版《社会明镜》。它们合拟的创刊词——致读者和撰稿人的信,体现了恩格斯当时的办报思想。1845年4月,恩格斯也搬到了布鲁塞尔和马克思并肩作战共同组织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无产阶级第一个通讯社)写了报刊活动中的第一个反对机会主义派别的文件《反克利盖的通告》
1、马克思摒弃从理论回到理论的路径,找到世界本身的原理,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认识世界的基础:为世界阐发新原理
落脚点:现实斗争 给它一个真正都真的口号。
认识世界的目的:行动与斗争
杂志的目的(方针):对当代斗争和愿望做出当代的自我阐明。在自我阐明中说明世界的物质性,斗争与行动的原因,认识世界的方式、目的。杂志是帮工人阶级认识世界的手段。
最早表达对党的报刊性质、任务的认识:《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组织讨论、论证、阐发和捍卫党的要求,批判敌对势力,探讨实现民主制的可能性
二、《新莱茵报》的灵魂
《新莱茵报》的政治纲领有两个要点:建立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民主的德意志共和国和对俄国进行一场包括恢复波兰的战争。
《英国工人阶级现状》亲身调查的第一手材料
提出无产阶级新闻记者:实地调查法、书面资料详尽、重社会科学研究,并不追求抽象认知为最高目的,抽象认知是帮助更好的梳理日常生活的武器。
《新莱茵报》实现了《德法年鉴》的办报方针。《德法年鉴》理论上准备,科学的唯物论证中,加上当时工人运动的催动,《新莱茵报》时期工人报刊思想形成。《新莱茵报》表现出刊物的性质,服务于现实的工人革命,报刊与革命斗争密不可分,首要任务是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
《新莱茵报》副标题:民主派机关报(策略上考虑)
策略:扩大报刊发挥作用的环境,使各种斗争因素都聚集于无产阶级,把报刊领导权置于无产阶级手中,把无产阶级工人运动通过报刊普及。
红线:无产阶级革命立场,《新莱茵报》的立场就是无产阶级的立场。立场决定对反动派毫不妥协,以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为首要任务。报纸能干预运动,能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反映当前整个局势,使人民和人民报刊联系。“战法”风格:嘲笑、讽刺
三、马克思工人报刊思想: A工人报刊的性质任务:
工人报刊是工人运动的中心,它是无产阶级改造旧世界的思想武器。
a工人运动中心。办报是革命的一部分,报刊活动与工人运动密不可分,报刊赋有启蒙工人觉悟,领导工人运动。介绍当前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有效的方法,给工人阶级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全面报到局势中,要指出内部缺点,落实全面、客观、真实、公正的报道。报刊本身可成为革命的领导机关,办报人可为领导者。
工人报刊作为新型的上层建筑,它最重要的使命,就是团结和教育工人群众,孜孜不倦的揭露反动当局,破坏现存政治制度的一切基础。
1、工人报刊要启蒙工人的觉悟,向工人再现工人当牛做马的艰苦情景,控诉资产阶级对工人的重重盘剥,启发和唤醒工人阶级起来斗争,推翻这个吃人的罪恶制度。
2、为了广泛联合工人群众,必须经常而深刻地影响舆论,这就是:报刊要向工人介绍当前的形势,研究变革的条件,讨论有效的方法,给工人指出正确的斗争方向。
3、工人报刊还应向读者提供活生生的、真实的、全面的生活图景,使工人了解整个局势,把握事件的全过程。
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文中,提出了报刊在流通中的社会价值问题。他说“当报刊匿名发表文章的时候,他是广泛的无名的社会舆论工具;它是国家的第三种权力。每篇文章都署名,就是报纸仅仅成了或多或少知名人士的作品集。每一篇文章都降到了报纸广告的水平。在撰稿人自由报道和自由发表意见的条件下,报刊是舆论的真诚表达与交流,是可以依赖的社会舆论工具,是一种普遍的、隐蔽的和强制的力量,是不同于政府也不同于公民的第三种权力,这是马克思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对报刊社会价值的正确解释。
b改造旧世界的武器,报刊揭露抨击反动派,针砭时政,干预运动。
工人报刊要无情地揭露和抨击无产阶级的敌人。为此,他们要求工人报刊干预运动,针砭时政,鲜明地表明对事变的态度。
工人报刊的喉舌作用表现在:当革命不断掀起高潮,夺取敌人一个又一个堡垒的时候,工人报刊是冲锋陷阵的号角,而当革命被反革命镇压,工人报刊暂时仍占据着岗位的时候,工人报刊依然不能退缩,应该勇敢地为被压迫者辩护,为英雄们戴上桂冠(这是工人报刊的权利,是工人报刊执行自己使命的一种特权)。
B工人报刊编辑方针:编辑方针是报纸必备的,办报必须贯彻。
a要坚持无产阶级立场,立场不是抽象的存在,而表现在具体的采访报道编辑中。党报是党组织的一部分,立场是党的第一生命。
b立足事实报道事实,既要有明确的性质,又要用事实进行宣传。c采取灵活的策略。
d组织工人共同办报,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革命力量办报,通讯员网、撰稿人网。C加强工人报刊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素质修养,注意文风,编辑部制度。他们特别注意在工人报刊工作者中倡导嘲笑和讽刺的手法。
在指出编辑部工作制度时,恩格斯强调指出总编辑负责制的重要性。
在编辑业务上,主张先做好组织工作,动员各方面力量为报纸供稿,其次才着手进行具体的编辑业务。主要包括:
1、根据质量而不是根据作者的头衔选稿件
2、指出稿件不足之处让作者自行修改
3、确保稿件的时效性
4、文字上要就修饰,赋予优美的形式和适当的格式。D新闻出版自由
作为政治口号提出,是近代科学推动社会发展的结果,新闻出版自由是由资产阶级提出,为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利益服务,并对整个人类精神发展起着杠杆作用的伟大口号。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对人类有推动作用,但虚伪性明显。无产阶级应为争取新闻出版自由斗争。
强力和自由是同一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新闻出版自由问题上的至理名言。
自由:a 19世纪70 自由博爱平等(人类理性的体现、唯心)
b《共产宣言》问世后,科学的世界观,自由是历史范畴、阶级范畴。
新闻出版自由,标志着马克斯新闻学的确立。民主报刊时报刊属于第三因素,纯理性的仲裁人,用批判精神来阐明国家大事和国家机构人的活动。工人报刊时是无产阶级斗争武器,具有阶级性倾向、党派倾向。报刊任务给人们必须的支柱的新原则,破坏现存制度。
6、评价《新莱茵报》时期新闻思想:工人报刊思想
1是《莱茵报》民主报刊思想发展的结果,《新莱茵报》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由观,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人民观。它奠定了马恩新闻思想的基础,但在许多方面不够成熟全面。2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确立还成为它初期的主体;质变:共产主义代替革命民主主义,唯物代替唯心,民主运动到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初步克服其他派别走上独立自主的阶级。在民主报刊思想阶段,马克思对报刊的社会属性有一个典型的概括——第三个因素。他们把报刊当作在治人者与治于人者之间进行评判的纯理性的仲裁人。3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初期的基础,深化发展。
《共产党宣言》发表以后,各国无产阶级政党先后成立,无产阶级政治机关报纷纷创办,作为对这种新的报刊实践经验总结的党报思想也随即问世。党报思想是报刊思想的新的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学走向成熟的标志。第三节 《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论著
第一国际于1864年成立之后,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报》(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为代表的各国工人党报,为他们党报思想的形成和初步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和实践经验。
一、马恩党报思想的提出
1、机关报《共产主义杂志》试刊号提出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宗旨为无产阶级的解放而斗争,促使无产阶级解放尽快实现,鼓舞一切被压迫者联合起来。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新莱茵报》思想得到发扬光大,为马克思党报思想打基础。《社》是对《新莱茵报》继承发展,明确提出报刊是党活动中心,传达着党的立场,指导工人运动。
德国社会民主党——第一个民族国家建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1847正义者同盟——没专门的机关报,一个政党是难以存在的 《共产主义杂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9世纪70 把党报看做政党存在的标志,看做联系工人的组织中心、思想中心
1871法国工人起义→巴黎公社→马克思唯一一次无产阶级专政实践.提出对人民实行普遍的自由,对敌对势力实行封闭。
党报思想开始为大多数工人运动活动家接受并用以指导党报实践,主要有:
1、每个社会主义的报刊都是第一国际的中心,是党的中心。
2、工人阶级有觉悟的组织迅速发展的最好证明就是它的定期报刊数量不断增加。
3、每一张党的报刊的出版,总是意味着党大大地向前迈进了一步
这些观点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党报思想已经形成。党报思想的形成,既是他们对一系列党报工作经验进行理论总结的成果,又是反对形形色色的机会主义办报方针的结晶。
二、《社会民主党人报》和马恩的新闻论著
《社会民主党人报》是德国社会民主党的中央机关报,是《反社会党人非常法》生效时期在德国境外出版的周报。这份党报是马恩党报思想的实践者和传播者。由于马恩毫不妥协的批评与斗争,这份报最后终于拟定并坚持了正确的办报纲领和方针。恩格斯后来欣慰的称其为“无疑是党曾经有过的最好的报纸”“是德国党的旗帜”。在他的历史上,经过长期的斗争,党的领导机构和党报确立了这样的关系原则:党的领导机构在道义上拥有领导党的机关报的权力,但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之上;党报也拥有监督和批评党的领导机构的权力,但同样必须建立在党的道德和党的纲领的基础之上。
《苏黎世三人团的宣言》中马克思痛斥了机会主义者。马克思恩格斯明确指出,企图让工人阶级把自己的解放寄托于资产者的领导,这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十足的背叛。这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白色恐怖面前,不是采取坚决反对的立场,而是要求全面地和解;不是对政府和资产阶级作斗争,而是企图争取他们,说服他们;不是反抗从上面来的迫害,而是想逆来顺受。这是把阶级斗争一笔勾销的机会主义纲领。无产阶级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无产阶级的革命性要求批判社会民主党内的机会主义派别和改良主义。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就报纸的性质与地位、资金来源,编辑人选进行论述。
1、马恩指出,党的新机关报必须是政治性的机关报,因而它要明确地,鲜明地打着党的旗帜前进,严格地执行党的纲领。为此,必须为党的机关报拟定正确的、革命的纲领与方针。
2、马恩指出,党的新机关报应有经过考验的真正的社会民主党人担任编辑,而不能让那些资产阶级和极左分子把持党的舆论机关。
3、马恩对新机关报的财政基础即资金来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有谁掌握钱袋,归根结底是由谁指导报纸方针具有原则意义的问题。
三、马克思党报思想的提出:
党报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层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党报的性质:工人政党力量的象征与标志,用党的武器和党的阵地来概括党报的性质,是马恩的一贯思想,是他们表述党报性质经常使用的词语。同时,他们还常常用“政治中心”、“组织中心”来表述党报的性质。
2、党报的使命:(1)阐述党的政治纲领
马恩认为,党的报刊作为党的武器和阵地,其首要使命是阐述党的政治纲领,高举党的旗帜前进。党的政治纲领是党的旗帜,也是党报的灵魂。党组织加强对党报的领导,党报自觉接受党组织的领导,目的都是一个:更好地阐述和贯彻党的政治纲领。党报要忠实地履行阐述党的政治纲领的重大使命,不仅政治上要坚定,要自觉地接受党的领导,而且要有正确的策略,要讲究战术。(2)监督党的领导 马恩指出,监督党的领导,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是党的报刊又一个使命。在党报思想阶段,他们在继续要求党报开展对反动当局的揭露的同时,强调指出要把监督党的领导人,批评他们的缺点错误,看作党报的一种神圣职责,并且认为这种公开的批评是工人运动的要素,是党巩固壮大,具有战斗力的前提。
马恩主张利用党的报刊对党的领导人进行公开监督和公开批评基于三点考虑:
1、当时党已经有力量经受公开批评的打击,已经坚强到足以用自己的力量通过批评纠正自己的错误;
2、群众有能力开展批评并使这种批评受到良好的效果;
3、对党的领导机关和领袖人物进行民主监督,是包括党报工作者在内的每个党员的民主权利。
根据多年的党报工作经验,他们对党报如何正确履行批评监督的使命提出了以下原则:
1、党报开展监督批评,要公正和坦率
2、党报批评不能违背党的道德、党的纲领和党的既定策略;
3、党报批评要注意不使敌人获得“窥视内幕”的机会;
4、进行党报批评还要注意把个别领导人的错误和整个党的错误区分开,分清责任。(3)用科学原理武装工人
普及科学原理,开展理论斗争,是党报的又一个重要使命。马恩总结了当时党报的宣传经验:
1、必须确保理论宣传的科学性;
2、理论宣传要实事求是、联系实际;
3、要特别重视杂志在科学原理宣传中的优势,办好党的理论刊物。
他们指出杂志在普及科学原理中具有特殊功能:广泛地研究各种事件,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各种学派和观点,由详尽的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这都是身着“轻便时装”的报纸难以做到的。
(4)党报业务指导思想:
1、要更多地依靠工人办好党的报刊,组织培养工人通讯员,设立工人发行网。
2、让工人执掌钱袋,由工人集资办党报。
3、党报报刊要满足读者的需要。(5)党报工作者的素质与修养:立场、责任感、纪律、策略、调查研究
四、评价党报思想:
马恩在《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新闻思想即党报思想,是他们的政治思想和科学观点处于成熟时期、无产阶级运动处于政党建设新阶段的报刊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标志着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已经走完民主报刊——工人报刊——党的报刊三个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新闻学的奠基任务已告最终完成。评价:
1、这一时期的党报思想,是马恩的建党学说和党报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战胜形形色色机会主义思潮,反对一系列机会主义的报刊活动的结晶。成为马恩新闻思想发展中的最高阶段、最高成就。
2、《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形成的党报思想经过各国党报实践的检验,证明是正确的、科学的新闻思想,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如德国党的中央机关报:《民主周报》—《人民国家报》—《前进报》—《社会民主党人报》几个阶段)
3、马恩以后的工人政党的报刊事业,以至整个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发展的事实表明,他们的党报思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将与世长存。
4、《社会民主党人报》时期的党报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党的建设的具体条件和党报发展的特定环境,决定了这种思想的某些方面和某些表述,不可避免地带有时代的局限性。第四节 马恩对新闻传播规律的探索
一、信息传递:人类精神交往的重要形式
二、报刊是主体反映客体的产物
三、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倾向性
四、舆论和舆论载体
五、报刊的分工和报刊的有机运动
传播学名词解释:
热媒介:指传递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着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如广播、书籍、报刊等。
冷媒介:指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如:漫画、有声电影、电视等。
“电视人”:指的是伴随着电视的普及而诞生和成长的一代,在电视画面和音响的感官刺激环境中长大,是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行为方式上“跟着感觉走”。收看电视在狭小空间中进行,封闭、缺乏现实社会互动的环境,养成孤独、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社会责任感较弱。
“容器人”:日本,中野收。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现代日本人的内心类似一种“罐装”的容器,孤立的、封闭的;“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独状态也希望与其他人接触,但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保持一定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不认同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很容易接受大众传媒的影响,各种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
组织传播:组织传播指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横向传播:同级部门或成员之间互通情况、交流信息的活动,为了相互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
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意见领袖: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意见领袖不同于舆论领袖,意见领袖的一般特点是:1)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2)广泛分布于社会各个阶层;3)影响领域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4)社交范围广,信息渠道多,对大众传播信息接触量大.意见领袖在大众传播效果性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和过滤作用,传播媒介要想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意见领袖的存在.
新闻事业:是人们通过新闻机构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宣传价值:是指事实本身所含有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的思想主张的素质。
报刊的有机运动
马克思提出的一个新闻术语,用以说明报刊是通过一个有机的运动过程来逐步揭示事物真相,全面报道客观事实这一观点。YIot|w
1843年,马克思在《摩塞尔记者的辩护》一文中写道:“只要报刊有机地运动着,全部事实就会完整地揭示出来。最初,这个完整的事实只是以同时发展着的各种观点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观点有时有意地,有时无意地揭示出现象的某一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报纸的这种工作只是为它的一个工作人员准备材料,让他把材料组成一个统一点整体。报纸就是这样通过分工——不是由某一个人做全部工作,而是由这个人数众多的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担负一件不大的工作——一步一步地弄清全部事实。” Y;wx
这一术语已成为我国新闻学研究中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概念,通常用于论证新闻的真实性问题。
党性——是阶级性的集中表现,是阶级斗争发展到高层次的必要产物。在阶级社会中,任何政党都要借助各种手段维护自己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体现出自己的倾向性、阶级性和党派性。党性原则是代表和体现政党利益的基本原则。
三字方针★★——1954年,毛泽东提出了报纸上的批评要实行“开、好、管”的三字方针。开,就是要开展批评。好,就是开展好,新闻批评要讲究正确的原则和方法的问题。管,就是新闻批评的领导和管理问题,要把这件事管起来。
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它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报道必须迅速,尽可能地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
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性的新闻。它没有明确的时间界定,多数属于延缓性新闻,无时间的紧迫性。它和人们的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向受众提供娱乐、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
第二篇:《教育法教程》复习笔记(推荐)
《教育法教程》复习笔记 1.依法治教: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来发展教育事业,让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使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实现教育法制化。
2.教育法治化:是教育法律化和制度化的简称,是指国家机关制定完备的教育法律,并依照法律的规定来领导和管理教育事务,促进教育管理的法治化、制度化。教育法治化的要求:主体、内容、程序合法、救济有道 教育法制建设(或教育法制化)的主要内容①教育立法;②教育行政执法;③教育司法;④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基本理论
1.教育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家拥有教育立法权的专门机关在其职权范围之内,依据教育立法的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调整教育法律关系,规范社会主体的教育行为,规定社会主体教育权利和教育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征:具有国家意志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国家强制性本质:①教育法是统治阶级关于教育的意志的体现②教育法具有社会性。③教育法的内容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教育活动的需要所决定的。
2.教育法的基本原则:①依法治教的原则;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推进人的现代化的原则;③依法保障教育主体合法权益的原则;④公民教育权利平等的原则; ⑤教育活动应当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⑥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⑦增加教育投入、保障教育经费稳定来源和增长的原则。广义的法的渊源包括法的历史渊源、法的理论渊源和法的形式渊源。法的历史渊源:特定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范产生的法律文化背景和历史传统;法的理论渊源:对一定的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学说;法的形式渊源:法的创造方式和法律规范的外部表现形式。4.我国教育法的主要渊源 ①宪法关于教育的法律规范;②有关教育的法律;③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教育的行政法规和军事法规;④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行政规章;⑤地方性教育法规;⑥地方性教育规章和教育规范性文件;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教育法的司法解释;⑧我国政府加入的及其与外国政府缔结的有关教育的国际公约和条约。
我国的教育法律体系:指一国现行教育法律规范所构成的完整的、内部协调一致的、有机联系的教育法律的整体系统。①教育根本法。指由宪法规定的教育法律规范。②教育基本法。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法体系的基石。③教育主体法。是关于教育管理机关、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受教育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如《教师法》④学前教育法。⑤义务教育法。⑥中小学教育教学法。⑦高等教育法。⑧职业教育法。⑨民办教育法。⑩教育行政法。
教育法与社会主义道德①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规定的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 ②社会主义道德的准则和规范贯彻于教育立法之中,是教育立法的道德基础; ③社会主义道德是教育法得以实现的伦理道德基础;④教育法的顺利运行和高效实现,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目标的实现、推动社会主义道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法与政策①党和国家的教育政策是我国教育法的精神内核和灵魂,对教育法具有指导作用;②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教育政策的规范化和法制化;③教育政策应当符合教育法的基本原则和规范的要求。教育基本法颁布实施时间、立法宗旨 1995年3月18日1995年9月1日实施。立法宗旨:①发展教育事业,②提高全民族的素质,③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的基本原则 ①坚持思想道德教育原则;②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③教育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④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⑤公民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原则;⑥教育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原则;⑦教育以汉语言文字为基本教学语言文字的原则。
教育基本制度是指由国家性质所决定的一国教育活动的各种机构体系和运行规则的总和。包括:①国家实行学校教育制度;②学校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③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④国家实行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⑤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⑥国家实行学位制度;⑦国家实行扫除文盲教育制度;⑧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度和教育评估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衔接关系的制度。学业证书从受教育者完成学业的情况,可分为毕业证书、结业证书、肄业证书三种。教育投入的体制:我国在教育投入上实行的是由国家、社会、集体和公民个人分担
教育投入责任的体制。教育投入的增长幅度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长逐步提高。全国各级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应当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提高。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不履行法律义务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时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它是以违法行为为前提,要求行为人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根据法律责任的类型,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民事法律责任、行政法律责任、刑事法律责任、违宪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责任主体:是指因违反法律、违约或者法律规定的事由而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责任人、法人②违法行为:这是法律责任的核心构成要素,是指行为人所为的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行为;③损害结果:是指违法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伤害。④因果关系:是指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必然联系,是一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因果关系是归责的基础和前提,是认定法律责任的基本依据;⑤主观错误:这是指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的主观心理状态。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类。《教师法》颁布实施时间、立法宗旨 1993年10月31日通过1994年1月1日立法宗旨:①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②建设具有良好品德修养和业务修养的教师队伍;③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教师的权利①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改革和实验;②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③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④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⑤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⑥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教师的义务①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③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④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⑤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资格许可制度,包括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和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资格要素:①国籍要素;②思想品德素养要素;③业务要素;④学历要素。教师资格认定程序:①申请者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请;②有关部门依法受理审核;③颁发证书。教师资格的限制和丧失:《教育法》第14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受法律限制禁止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教师职务: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 教师聘任制度《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聘任制度,是遵循“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用”的原则,学校与教师之间,就任职期限、任职条件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达成协议,依据该协议而形成特殊的任职服务关系的制度。教师聘任制度的特点:①教师聘任关系平等;②聘任关系表现为合同形式;③教师聘任形式多样化,聘任过程实行双向选择和择优机制。聘任形式:①招聘:用人单位直接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拔具有教师资格的所需人员,具有公开、直接、自愿、透明度高的特点;②续聘:聘期届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协议;③解聘: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④辞聘:教师主动要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合同的行为。
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①违反教师法民事法律责任:是由违反教师法的民事行为引起的,主要有侮辱、殴打教师的行为,打击报复教师的行为,拖欠教师工资的行为,教师体罚学生并经教育不改的行为,教师品行不良、影响恶劣的违法行为②违反教师法的行政法律责任:侮辱、殴打教师的,打击报复教师的,拖欠教师工资的,教师故意不完成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不当体罚学生的行为。承担违反教师法行政法律责任的具体方式包括:停止或撤销违法行为、履行法定义务,返还财物,通报批评、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承认错误、行政处罚、拘留、行政处分、纠正不当行政行为等。③违反教师法的刑事法律责任:侮辱、殴打教师,打击报复教师,挪用或贪污教师
工资,教师影响恶劣的严重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应当追究其刑事责任。刑罚包括主刑与附加刑。
《高等教育法》1998年8月29日1999年1月1日立法宗旨:①为了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②为了依法治教,规范高等教育活动;③为了加快高等教育改革的步伐。
如何理解我国高等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高等教育法》第3条明确规定:“国家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遵循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事业。”在这一条中,可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的性质必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等教育。①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密不可分的,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②我国的教育事业始终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成长和发展的,所以高等教育同样要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③我国宪法中明确确立了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各行各业建设的基本原则,高等教育的一切活动同样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④高等教育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的高等教育必然要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国高等教育的方针:高等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主要体现:①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②高等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③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他们的基本要求就是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的任务: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②发展科学技术文化③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等教育的基本制度①高等学校学制规定②高等教育的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
高等教育的类型《高等教育法》第15条规定:“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第16条规定:“高等教育分为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学位:是评价专门人才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一种尺度,是由国家批准或者许可的有学位授予权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颁发给相关人员的一种凭证。学士、硕士、博士门类: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11类。高等学校设立的条件:《教育法》第26条规定:“设立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必须具备下列基本条件:①有组织机构和章程;②有合格的教师;③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等;④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条件:①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设立章程;②拥有相应数量的合格教师;③拥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教学设施、设备等条件;④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高等学校的法人资格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高等学校的校长为高等学校的法定代表人。
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①招生权;②专业设置权;③教学自主权;④科研与服务自主权;⑤海外交流自主权;⑥学校内部人事管理的自主权;⑦财产管理自主权。高校教师聘任的原则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教师的聘任应当按照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指导下进行,包括①高等学校必须是合法设立的学校,受聘教师应当具备高等学校教师的教师资格和任职的基本条件;②订立聘任合同必须遵守平等自愿的原则;③聘任合同的内容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尊重合同双方的权利,明确合同双方的义务;④订立聘任合同的形式必须合法(分成定期聘任合同、无定期聘任合同、阶段性合同)。
高等学校学生的权利①参加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项活动,使用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资源;②参加社会服务、勤工助学,在校内组织、参加学生团体及文娱体育等活动;③申请奖学金、助学金及助学贷款;④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⑤对于学校给与的处分或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⑥其他权利。
高等学校学生的处分种类分为:①警告;②严重警告;③记过;④留校察看;⑤开除学籍。”处分原则: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当做到程序正当、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
高校教师违反高等教育法的法律责任: ①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行为的法律责任;②高等学校教师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行为的法律责任;③高等学校教师弄虚作假行为的法律责任。(教师资格上,欺骗:撤消资格,5年内不得申请;资格考试作弊:成绩作废,3年不得参加考试)。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1996年9月1日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制定本法。表现为:①推进科教兴国战略,加速提高广大劳动者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实行依法治教,使复杂的职业教育活动走向规范化、有序化;③职业教育立法是为了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指国家为实现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通过开办或允许开办各级各类的职业教育学校和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渠道,为社会输送大量专业型、技术型和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活动。
职业教育的特点:①办学形式的灵活性、多样性;②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实用性; ③受教育方面的广泛性、普及性。
建立职业教育体系的原则:①实施有计划、有重点的教育分流的原则②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③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互相沟通、协调发展的原则。《职业教育法》第13条、:“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 职业培训 是以就业、转业或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非学历职业教育活动,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职业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形式包括从业前培训、专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情况分为初级、中级、高级职业培训。” 职业教育实施的原则:①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原则(职业教育也应重视德育工作); ②实行产教结合的原则(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与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需要相适应 ③建立终身学习体系的原则(知识结构更新换代频率加快);④重视农业、科技和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协调发展的原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义务教育法1986年4月12日1986年7月1日。立法宗旨:①发展基础教育;②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③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立法依据:宪法和我国现实情况。
义务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学校教育。我国的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特征:①强制性;②全面性;③权利性;④公共性。《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强制推行义务教育而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以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概括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统一 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①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依法保障义务教育原则;②义务教育普及性原则;③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④统一领导,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
民办教育法2002年12月28日2003年9月1日立法宗旨: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制定本法。具体内容:①推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②实现民办教育的规范有序发展,维护民办学校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③积极推动民办教育的快速发展。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民办教育“十六字方针”“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民办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原则。教育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是我国教育法的基本规定,民办教育法作为教育法的下位法,不得与教育法相抵触,否则无效。②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相应主体平等原则。③鼓励保护原则(保护民办教育的受教育者和教育者)。④民办教育规范有序发展原则。教育权的法律救济
教育侵权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违反教育法律、法规的一般规定,直接或间接剥夺其他主体的教育权和受教育权,使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而应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违法行为。特征①违法前提的特殊性;②违法主体的多样性③违法性质的双重性;④救济方式的综合性。法律救济的特征:①事后性、②权利性、③恢复性与弥补性
法律救济的基本含义:
①为权利受到损害的受害者提供法律上的补偿,使受损害的权利得到恢复和补救;②通过救济受害者,使被扭曲、被破坏了的社会关系得以矫正和恢复,从而使个别的法律主体仍然可以在恢复正常的法律关系中正当的享有权利。教育权的法律救济是指当学校、公民的教育权受到行政主体、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正当行为的侵害时,由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予以矫正、恢复或补救,使之能正当享有教育权与受教育权的法律活动。
教育权法律救济的基本原则:①事后救济的原则(救济行为均发生于教育实体法所赋予的权利遭到侵害之后);②救济主体法定的原则(有权进行教育救济的法律机关要由法律明文规定);③正当程序原则(法定的国家机关在进行教育权法律救济时,必须遵循法律规定的程序)。教育权法律救济体制:主要由下列各项制度构成①教师申诉制度②学生申诉制度;③行政复议;④行政诉讼;⑤民事诉讼。教育申诉制度是指教师对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政府有关部门作出的影响其利益的处理决定不服,或在其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依法行使申诉权,向法定的国家机关声明不服、申诉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具体内容:1申诉主体2.被申诉主体3申诉范围4提出申诉得到形式5受理申诉的机关6教师申诉的管辖:隶属管辖、地域管辖、选择管辖、移送管辖。7教师申诉制度的程序:提出申诉、对申诉的处理和处理决定
行政复议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侵害其合法权益,依法可以向该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或者法律、法规规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由受理申请的行政机关对原具体政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活动及其制度。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准确性原则;便民性原则。管辖:上级管辖;本级管辖;特殊管辖;移送管辖;指定管辖。行政复议程序:申请;受理;审理;决定;执行。
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理并作出裁判的制度。特征:①诉讼前提的特殊性;②诉讼被告的恒定性;③诉讼主体的多元性;④程序启动的被动性;⑤审理对象的限定性;⑥举证责任的倒置性。
基本原则:①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②起诉不停止执行的原则。③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④不适用调解原则。第三人:是指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而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到诉讼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程序:①起诉与受理;②第一审程序;③第二审程序;④审判监督的程序;⑤执行程序。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程样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案例教程
样张
第二章 新闻事业意识形态论
新闻事业作为一定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范畴,必然要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因此新闻事业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构成,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资产阶级新闻观的根本区别。
第一节 新闻事业的喉舌性质
一、理论要点
1.“喉舌”本意是人们用来说话的器官。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的各种观点和思想感情,只有通过“喉舌”才能表达出来。因此,人们用“喉舌”来比喻传播工具,可以说是再恰当不过的了。所谓“耳目”的功能,主要指的是新闻媒体采集新闻信息的功能。它在新闻理论中经常与“喉舌”联用,表达了新闻媒体的信息采集和信息传播的两大主要功能。2.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喉舌论是对新闻意识形态属性的深刻揭示:任何新闻传媒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总要成为某个阶级、党派或集团的“喉舌”,而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毫无疑问就是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
3.媒体是特定群体的喉舌并非社会公器。西方自由主义新闻观强调客观、公正,反映市场意见,为全社会效力,把新闻媒体奉为“社会公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们不能抛开意识形态属性抽象地把一切媒体都看作是社会守望者。中国共产党的新闻媒体要成为“社会公正的守望者”,是因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统一的。
4.党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来都是一致的,这就决定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喉舌性质。正因为党性和人民性是统一的,所以新闻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要紧紧维护这种“统一”。媒体既要做到“爱党、护党、为党”,也要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总之,社会主义国家的新闻媒体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
5.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报刊理论影响下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中逐渐形成和完善“喉舌论”。1929年创办于上海的《党的生活》最早提出了党报党刊的喉舌作用,它在出版启事中说:“《党的生活》与其他刊物的区别,不仅在于他要讨论党内的问题。而更在于他是一般党员的喉舌。”在民主革命时期,新闻的“喉舌”论强调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力量。随着党报思想的逐渐成熟,“喉舌论”的内涵也日趋丰富,从党组织的喉舌发展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新闻作为“喉舌”激励和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推进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
二、经典论述
1849年2月,马克思在驳斥反动势力对《新莱茵报》的控告时指出:“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社会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耳目,是热情维护自己自由的人民精神的千呼万应的喉舌。” 1849年12月15日,马克思恩格斯在《〈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出版启事》中指出:“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 1948年10月2日,刘少奇在《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中说:“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1950年5月16日,邓小平在《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中说:“报纸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办好了,对领导是最大的帮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
1989年月11月28日,江泽民在中宣部举办的新闻工作研讨班上明确指出:“我们党历来非常重视新闻工作。始终认为,我们国家的报纸、广播、电视等是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这既说明了新闻工作的性质,又说明了它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作为党的耳目喉舌,不仅要做党政策主张的传播者,还要做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三、案例评析
中外媒体在“三鹿奶粉”事件报道中的意识形态性
2008年9月在我国发生一起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即“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人民日报》从9月12日开始,开设专栏对此事件进行追踪报道;9月12至13日,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纽约时报》、英国主流大报《泰晤士报》也分别出现了该事件的相关文章。国内与国外的媒体在报道手法上体现出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
第一,在消息源选择方面。《人民日报》来自中央、各级政府相关机构的消息源比例达到76.08%,将政府各部门的政策措施及时、快速地传达给广大受众,充分显示出其自觉的党性意识,发挥出无产阶级党报“新闻宣传、舆论引导”的强大功能。
西方媒体为了标榜新闻自由与客观公正,热衷于选择第三方消息源,而那些恰恰又是带有“议程”的人。《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中第三方消息源(国际社会)比例分别为41.8%、32.7%,其中不乏对中国持有某种偏见的政党阶层或政客人物,而这些政党人物会不失时机地设置某些“议程”对中国进行丑化。因此,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样沦为政党意志的代言人,成为政党宣传的工具,只是相对隐蔽而不容易为读者直接观察到。
在引述消息源的方式上,《人民日报》更倾向于使用如“温总理关切地询问”,“质检总局紧急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等正面词汇,以此显示政府对事件的高度重视,试图塑造积极、正面的政府形象。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则更加青睐批评者的声音,如 “Distraught parents、The eleven-month-old son of a lawyer blamed”等,这种消息源的引用,很明显地强化了质疑者和批评者的声音,而弱化了中国政府部门的积极表现。
第二,在事件定性方面。《人民日报》主要报道最多的是“乳制品质量状况通报、相关部门对问题奶粉事件的应对措施、制定的相关规范”等方面,以此显示政府各部门对事件的重视程度,展示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体现出其高度的政治意识、大局观念。而《纽约时报 》、《泰晤士报 》则将议题设置在“事件造成的巨大影响、相关方面处理措施、国际社会对中国食品安全的担忧”方面,并由单一的“个案”上升至对整个“中国制造”的质疑,如《纽约时报》9月17日的评论“China: Crisis on ‘Made in China’”,《泰晤士报 》9月18日报道中的描述“So serious is the latest scandal to tarnish the ’Made in China’ brand that...”等。
第三,在报道结构及素材的选取方面。《人民日报》主要使用“重大议题框架”,关切的主要是政府应对措施、进展情况通报,而几乎没有涉及到事件对患者、普通消费者的影响,唯一一篇涉及到国际社会反映的报道《中国处理奶制品污染事件严肃认真》(9月22日3版)中,所呈现的也是中国政府“积极、主动”的正面形象,其“选择”与“凸显”机制表现的尤为明显,由此体现出《人民日报》鲜明的倾向性。
与之相反,《纽约时报》、《泰晤士报》 则使用了明显的“平衡报道框架”,它们在报道事情主要方面的同时,也顾及其它方面,尤其是意见相左的方面。但这种运用各种框架选择和建构的方式来模糊倾向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倾向,只是这种倾向性不由记者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对事实的精心选择和排列组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以《纽约时报》9月 17日消息“Worried Parents in China Wait for Answers on Tainted Formula”为例,全文12个自然段,前8个自然段都是患者病情、家属不满情绪以及“三氯氰胺”毒性的介绍,其中使用大量的直接引语,如 “I’m furious!The milk powder is now exposed, but what about other tainted food that we don’t know about? What ha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been doing every day?”而在《泰晤士报》的一篇报道中,中国政府对事件相关责任人的问责也被描述为“mobilize its authoritarian political system”(动员其独裁的政治制度)。
第四,在字、词、句的选择方面。《人民日报》在遣词造句的使用上,倾向于运用一些好的词汇,试图塑造出中国政府负责任、讲信誉的正面形象,即使是在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政府面临的处境等较为敏感方面,《人民日报》也有意地予以回避,希望以此最大程度地减小可能带来的负面效果。而《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贬义词,它们试 图运用“cover up the details、delayed reporting the poisonings”等词汇建构出受众对中国政府的 负 面 印 象,而“ damage the ‘Made in China’ marque、embarrassing failure for China’s product safety system”等细节描述,也就自然地将受众的认知从“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上升至对“Made in China”的质疑上,使读者对中国的认知产生偏差。
评析:从总体上看,国内报纸在该事件的报道中始终以大局出发,体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挥出党报作为党和国家的“耳目喉舌”的舆论引导和新闻宣传的作用,其意识形态性主要体现在党性原则的坚守上。而西方媒体先入为主的观念使之总是希望将所谓的“民主、自由”强加于人,其长期的价值培育一方面形成了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追求刺激、新奇和负面新闻的价值取向,使这些媒体滥用新闻自由,任意夸大、炒作、鼓吹一些负面新闻,以期给“异端类”报道对象带来长期负面的影响。因此,在“三鹿问题奶粉”事件中,它们便不失时机地设置出新闻报道框架,对中国进行扭曲和误读,反映出其狭隘的民族主义倾向及意识形态偏见。
三、拓展阅读资料 1.郭超人著:《喉舌论》,新华出版社1998年。2.王晓岚著:《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3.杨诚勇等主编:《喉舌与镜鉴》,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
第四篇:《新闻写作教程》复习概要
《新闻写作》复习概要
名词解释:
1、再现场景:就是把新闻事实的某些现场情景具体地描述出来。
2、通讯:通讯是一种详细的、生动的新闻报道体裁。
3、新闻背景:一般消息写作中所说的新闻背景,是指在新闻事实之外,对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进行解释、补充、烘托的材料。
4、新闻角度:记者发现事实、挖掘事实、表现事实的着眼点或入手处。
5、新闻语言:通过新闻媒介,向受众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就叫做新闻语言。
6、新闻特写:特写是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实中某个最能反应其特点或本质的“片段”、“剖面”或者细节,作形象化的再现与放大的一种新闻体裁。
7、导语:导语是消息开头用来提示新闻要点与精华、发挥导读作用的段落。
8新闻跳笔:是指在新闻写作中,对新闻事件的叙述和描写,不是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和逻辑次序对事件进行详尽、面面俱到的叙述和描写,而是把不太重要的情节、片断和段落省略掉,简练概括地勾勒出新闻事件,从而达到特定的艺术效果。(新闻跳笔特点——一是文体结构上的多段落;二是主张“跳”)
9、倒金字塔结构:也称“倒三角”结构,是消息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结构方式。它以事实的重要性程度或受众关心程度依次递减的次序,先主后次地安排消息中各项事实内容,犹如倒置的金字塔或倒置的三角形,因而得名。它多用于事件性新闻。
10、华尔街日报体:“华尔街日报体”是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主要适用于非事件类题材的叙述。其基本特征是,首先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小故事、小人物、小场景、小细节)开头,然后再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体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再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的人物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这种写法从小处落笔、向大处扩展,感性、生动,符合读者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颇受读者青睐。
简答题:
1、怎样做到新闻报道写得简短?(P64)
2、通讯与消息文体特征的区别?(P317)
3、导语写作的基本要求。(P155)
4、新闻语言的特征。(P127)
5、如何寻找最佳新闻角度?(P96)
6、选择新闻角度的几种方法。(P100)
7、特写与消息的共同点和区别(P516)
8、特写与通讯的共同点和差异。(P517)
9、新闻写作如何避免失实?(P26)
10、新闻背景的任务、作用。(P198)
11、如何运用背景材料说话?(P45)
12、如何做到新闻时效中的“新鲜”?(P59)
13、新闻跳笔的写作方法:
一、断裂行文——不按照时间、空间、逻辑顺序,而是用跳跃的方式组织文字;
二、短段落,多分段;
三、加大跨度——加大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跨度,采取大跨度、大跨越的手法;
PS:这些都是我自己整理的,内容肯定不是很完善,顺序也比较混乱,大家仅作参考~。希望其他同学能进一步补充、完善,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然后给全班同学共享一下,呵呵
第五篇:新闻采访完整复习笔记
新闻采访(保持冷静又充满关切)
重点:材料准备 提问 观察 采访提纲 采访思路 新闻价值、敏感 题型: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 材料
一.何谓新闻采访学
(一)新闻采访学在新闻学体系中的地位 1.新闻采访学是整个新闻学体系的基础和前沿 2.采访是整个新闻活动的开端
3.新闻采访是保证新闻报道真实、客观的基础
(二)新闻采访学的定义
1.以新闻采访活动、新闻采访规律、新闻采访对象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新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时又是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2.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采访这一社会活动特殊的本质、规律、方法、途径以及新闻记者活动方式的应用科学。二.如何认识记者
(一)记者与公众之间有一份心照不宣的协议
(二)记者的素质要求
1.新闻传播者的整体素质=长(业务专长)*宽(知识面)*高(思想境界)业务专长: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研究的基本功;特殊的新闻敏感;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驾驭现代采编工具的能力。知识面:记者的知识结构是“专”上的“杂”。
第一层:基础层知识(不可缺少的日常生活与普及教育知识)第二层:以社会科学知识为主的百科常识。第三层:扎实的新闻专业知识。第四层:与担负报道任务相关的专门知识 思想和精神境界
1.人格境界: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2.道德修养:要严格地、自觉地遵守新闻传播者的职业道德规范
3.社会责任:敢于坚持真理、主持正义,充当社会公理的代言人。
4.思想理论: 有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2.优秀记者的必备素质
坚持不懈的品质、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等品质。三.如何学习新闻采访
(一)学科性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二)学习方法:理论+实践,尤其要重视实践。
新闻采访的基础性知识
一.新闻采访的地位与意义
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新闻事实通向新闻报道的惟一桥梁;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新闻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二.新闻采访的性质
一种特殊的调查研究活动,向大众传播新闻;一种特殊的同事实打交道的活动;既要排斥不是事实的“新闻”,又要排斥不是新闻的事实;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活动。
三.新闻采访的特点
(一).目的的差异性
(二)时间的限制性:必须讲究高效率、快节奏,要做到“闻风而动”。时刻注视着社会上的新。要有“抢”的意识。在各类新闻采访中,对速度要求最高的是事件性新闻,特别是突发性事件(包括各类突发的自然灾害、战争和冲突等),另外要求速度的就是体育新闻。时间差就意味着报道的“独家”性,而“独家报道”已成为媒体实力的重要体现。
(三)项目的突发性 专题:突发新闻
突发性事件是指那些发生之前没有前兆、不可预测或难以预测、突然发生、场面转瞬即逝的事件。平时,记者应与与突发性事件直接相关的部门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培养固定信息员,并与之经常进行信息沟通,确保突发性事件发生后,能及时获得信息。两个好习惯:时刻处于“临战”状态;制订周密的采访计划。突发性事件最大的看点就是现场感。赶到现场后,记者首先要观察,基本判断事件的大小、性质。接下来,要赶紧寻找采访对象。尽快接近和赶到现场,找到更靠近塔尖的对象,这样的新闻才有竞争力。
(四).需要的广泛性:人们要求新闻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五).知识的全面性(“杂家”说、“专家”说)
(六)活动的艰辛性
新闻采访在活动方式上,具有:广泛性——涉及到各个领域和各行各业。持续性——在一段时间内,对有间隔又有联系的新闻事件,采访活动往往不能一次完成,要持续进行采访报道。记者要勤跑、勤问、勤看、勤想、勤记。
三、新闻采访活动的路线及其规定
(一)路线的概念:指“人们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中采取的基本准则”。它是依据一定的理论,总结已有的实践经验,并根据现实实际而制定的。1.采访路线的分类: 1)新闻采访的认识路线。
核心:实事求是。要求:真诚地对待新闻事业,真诚地对待公众。自觉地同各种干扰新闻真实性原则的观念或行为作斗争。
对“客观主义”的扬弃:事实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体。事实经过记者的“报道”,必然融入记者的主观色彩。事实本身的生成与确认不可能是纯客观的 2)新闻采访的工作路线。
与各级机构:不即不离。与自己业务分工有关的机构加强联系。争取多参加这些部门的活动。与政府部门有意见分歧时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与群众:广交朋友。把党的政策与群众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考虑。以群众的“知”为新闻采访的标准。对无意听到的群众说法、意见要有意去分析。要注意使用群众中的新闻源、信息网
与实际:深入实际。要贴近现实,脚踏实地去抓“第一手材料”。要对所报道的战线、行业情况有全面调查。要定期对重点问题做调查研究。要建立自己的采访基地
插播:浸入式新闻
要求记者真正深入到被采访对象的生活情境中去,经过与被采访对象的长期接触,了解到事件或现象的深层原因。
经验:一是要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要草率地评判和下结论,否则会阻滞采访的进度。二是“人是没有能力去保守秘密的”。
新闻采访流程 一.采访的准备
(一).临时准备:根据具体报道任务的需要所进行的准备工作。(硬件、软件)软件准备 1.明确采访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这次采访?这次采访的意义何在?重点要解决什么问题?写出的报道是给什么人看得,估计会引起什么反响等。
2.熟悉采访对象:采访对象的性格、爱好、兴趣、专业、专长、癖好等 3.媒体对该事件、该人物、该现象报道的基本情况,防止放马后炮
4.准备采访提纲或写作作品样稿。目的:设计作战方案、准备要提问的问题。 下属几类采访更需要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采访高级领导干部、知名人士、国际要人;采访重要会议;采访重大典型;采访特殊事件;采访不熟不懂的问题;国外采访
(二)平时准备:知识库的准备。
(三)理论准备。
(四)知识准备。
(五)新闻素材的准备: 二.提问
(一)提问的原则性问题
1、采访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提问准备工作。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始终以我为主。
2、要说明采访目的,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和协助。
3、提问要具体,要有逻辑性:话题要有目的性,逻辑性,尽可能的具体。提问的前后要有连贯性。最忌说套话、空话,问题切忌笼统、含糊。
4、提问要有特点。必须因人而异,各具特性。
5、要注意随机应变,学会刨根问底。6.善于观察被采访者的心理反应:旁敲侧击。7.营造聊天式的采访氛围
(二)提问的不同角度
1.正面提问,开门见山2.侧面提问,“迂回”谈话3.反面提问,痛处下手。记得:受访者是主角;保持怀疑的态度不是对立的态度;给甜头吃比较有效
(三)提问的种类
1.开放式提问:常用于访谈开头,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压力
2.闭合式提问:用“对”“不对”回答。较适于层层追问、深入突破、证实事实。3.重复提问
4.加强提问:取得更多详细的资讯。“例如„„”的价值是所谓沟通的诱饵。5.理清:——所以你说的就是„„? 6.引导式问题
7.对话型采访“善”提问:对话型采访是在采访对象积极配合的语境下进行的。1.)开门见山,直接提出问题。
2.)漫谈引导,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采访气氛。这种采访常常从采访对象最关心、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情和问题谈起。3.)抓住线索,将采访引向深入。8.诱导型采访“巧”提问 1.)侧面入手
2.)巧设机关,借代反问这是一种激将法。3.)充当对手,诱使对方倾泄自己的感受和认识。9.辩论型采访“严”提问 1.)单刀直入,先发制人
2.)旁敲侧击,声东击西这是面对采访对象企图遮掩事实真相采用的提问策略 3.)明知故问,后发制人。记者故意提出一个知道结论的问题,诱使对方的回答落入自己预设的圈套,达到后发制人的目的。
(四)提问的注意事项
1、提问要作好准备
2、提问要简洁通俗
3、提问要具体
4、提问要把握主线
5、提问要“口”“眼”并用6.提问结束要回顾
1)向采访对象复核材料,力保准确无误。2)回头看看,是否有遗漏的问题。3)征求采访对象的意见,因为记者事先准备再充分,毕竟不是内行,有些东西需要采访对象补充,解释。
(五)新闻采访中回答的艺术 1.采访对象的问题
2.记者应该能问能答:主动沟通;随机应变;目标明确;培养专业素质 三.观察
(一)含义:观察是人类利用视觉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方法,也是比“看”有着更深思维意蕴的人类认知活动。
(二)区别:“观察”不仅是看,而且要考察、思索、鉴别。“知其所以然”。“看”是有个人兴趣决定的,随意性很大,没有明确的目的。观察不同,它有明确的目的、力求多看、细看、想办法看,不大受个人一时兴趣的影响。
(三)采访中的观察:动身全身感官对采访对象,可观现象,其它新闻事实的由表及里的察看与思考活动,收集资料的一种采访活动,也称“用眼睛采访”。旨在了解到真实情况,获得有价值的、具体而生动的材料。基本要求:锐敏、独特、准确、抓要害、抓特点、深刻。
作用:1.掌握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唯一途径,也是识别和检验间接性材料及第二、三手材料变成第一手材料的主要手段。(直接性材料:第一手材料最接近事实真相、鲜活、生动、最可靠。间接性材料:第二手材料、第三手材料、第N 手材料。)2.使记者获得充分的感性认识。(直接获取生动细节、抓住事物特征,克服空洞乏味、没有血肉报道的毛病。加深对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解。)3.特殊情况下成为采访的唯一手段。(无人可采访。有人不能问、不好问、不允许发问。)4.直接获得新闻线索。5.)为写作做多方面的准备。
现场观察:记者深入到新闻现场,对新闻事实、及其目击者、参与者进行的直接的目击采访。它是记者的观察采访中,最经常、最普遍的一种观察。 视觉新闻:形象化、立体化,有典型细节、生动的画面,读来有声有色,使人能够具体地、形象地看到你所报道的事实的真面貌。可以克服枯燥和概念化的缺陷。
即景新闻:对眼前发生的有价值的人物、事物、景物、场面进行细致的描绘和刻画,一个片断或几个片断组成成篇的一种新闻体裁。其大多数的篇目是短小明快、小中见大,寓意深刻。
(四)观察类别
按照记者采访活动的方式来分: 旁观性、参与性、隐匿性、秘密性观察。按照记者观察事物的方法来分:定向观察和机遇观察,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 1.旁观性观察(非参加性公开观察):记者亮明身份,直接在现场进行目击采访,从观察者的角度来审视现场情景和事件的发展。这是最经常、最普遍采用的方式,能更加客观地看待新闻事件中的人和事。
特点:记者一般不参与现场的活动,也不介入争端,只是用眼睛像摄像机那样,机灵而客观地“摄取”现场的各种情景。(采访对象知道记者正在采访,容易产生紧张心理,出现一些异常状态,以致造成做作、不自然等不利现象。)注意事项:不要干扰现场人物自身的活动,使采访对象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争取与观察对象“打成一片”,如果条件允许,记者应在与采访对象的交谈中将访问和观察结合起来,这往往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参与性观察(参加性非匿名观察):记者既亮明身份,又参与采访对象的一些活动,同时又随时随地观察现场的情景。用于体验式报道、参与式报道等。优点:能使记者全身心投入采访,获取切身的感受,能加深记者对于被观察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易与采访对象打成一片,进一步缩短双方的心理距离。局限性:“当局者迷”的错误,难免使事件带有较强的主观性及个人偏见。3.隐匿性观察(参加性匿名观察):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身份,变成被观察的某个现场或群体中的普通一员,直接参与其中的活动,以便在观察到一些真实情况后,再作决定。写作批评报道或揭露阴暗面,为了摸清对方掩盖的不法行为或隐匿的问题,需要采取这种观察方式。
优点:被观察对象没有意识到有记者在身边,往往会不做任何掩饰,把一切问题暴露在记者面前。获得的材料具有雄辩的说服力。
4.秘密性观察(非闯入性秘密观察):不但不公开身份,而且还不让采访对象觉察。记者只是在暗中观察各种情况,以便取得第一手材料。在调查某些严重问题、揭露某种阴暗面,或者采访某些批评报道时,可以适当地采用这种方式。隐匿性观察和秘密性观察两种方式注意事项:严格地控制在职责范围之内活动,不要干涉对方的人身自由,更不要侵犯对方的人身权,以免造成被动,陷入困境。要格外机警,注意自身的安全。要有所获材料的“证据”意识。5.定向观察:观察的目标是预先确定的,根据当时的采访任务,事先安排好采访的对象,这样就可以在采访过程中有目标地进行观察。因为这种观察自始至终目的性很明确,所以记者能自觉地对对象进行分析综合。它对于记者掌握事物的全局,了解事物的特性有很大的帮助,是记者经常使用的采访方式。6.机遇观察:记者事先没有确定的观察对象、没有预定的观察目标,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观察目的,而是在日常生活或是采访过程中偶然引起。这种随机性的观察虽然有其目标不确定的缺点,但它往往能抓住有价值的细节或线索,而且这种观察所获得的材料有时是十分新鲜而生动的。
7.宏观观察:首先应对采访对象进行的观察。是对事物的整体、轮廓进行的总的观察,它不一定要求观察得面面俱到,但对事物的概貌、轮廓要观察得较为全面、准确。比如,采访一个学校,就需要对这个学校的大体情况有一个掌握,学校的规模、环境、教室等等都是记者应该观察的。了解到了这些,对这个学校的全局有大体印象,这就为记者进行进一步的观察采访提供了基础。8.微观观察:记者获取第一手资料、丰富报道内容的重要手段。在对事物进行了宏观的观察之后,记者就应当把重点放到定向式地抓“近景”、“特写”上,对事物进行细节和局部的观察,察看现场的某一个局部、某一个点,特别是现场的某一个“镜头”,抓取现场具有本质意义和个性特征的细节材料。这样能获取生动而详实的资料,充实采访的内容。 注意事项:
各种观察方式都不是孤立的,要在采访中灵活、结合运用。把宏观观察和微观观察的结合,既能把握事物的全局和总体情况,又能得到充实“骨架”的“血肉”。采用粗看和细看紧密结合、交叉运用的方法,记者可以在同一现场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也可以一边走动一边观察。有时采访某个事件既需要有秘密的观察,又需要有公开的观察进行补充。比如采访某个车站票贩子猖獗的情况,记者可以采用秘密性采访与旁观性采访相结合的方式,首先以普通旅客的身份了解车站票贩子的不法交易,然后以记者的身份采访车站的管理人员,通过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既可以掌握票贩子倒票的过程和一定的内幕,又可以了解车站对车票的管理情况。
(五)观察内容
原则:与主题密切相关;与报道思想紧密相关;写作所需要
1.要观察人物周围的环境:环境影响人物,给人物提供某种活动的舞台,其场景、气氛对于读者理解有着特殊的意义,能起到烘托新闻事件、深化新闻主题的作用;人物表现出特殊的精神和气质。可以深入地认识人物,报道起来富有立体感,还可以增强新闻的感染力,使读者如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内容:社会环境观察主要指,时代背景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 自然环境观察主要指,人物周围的景物、具体的活动场所。
2.要观察人物的外貌、神态:外貌、神态能够体现人物的外部特征,是人物思想感情的外在表现。写作时克服“千人一面”的重要手段。从衣着、相貌、眼神、表情等,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的“基调”。
3.要观察人物的动作和语言(重点):最能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个性特征的动作或个性化的语言,要格外留心。
要求:尽量把握人物的“形” 和“神”,捕捉到神形兼备的人物形象,这样就既能生动地表现人物,又能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4.要察颜观色:一般来说,观察一个人的脸色和谈吐,就能把握一个人的心态。要求:在对人物的观察中,要“细”“深”。要能透过人物的神态、表情、谈吐等现象,以及采访对象对待采访的反应,能察觉到人物的感情色彩与内心深处的活动。特别注视采访对象的眼睛和眼神的变化,往往能直接显示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观察人物的眼睛和眼神,就可以透视人物的内心,把握人物的情感。
(六)如何观察
1.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记者用其独特的观察能力和思维方式,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对比、选择和分析,记者就能准确地抓住突出主题的材料。如果观察不进行思考,报道无法突出重点,报道思想也就不明确。记者的观察采访需要与自己的采访任务和报道的主题思想联系起来。优点:可以保证新闻报道的准确。
2.观察与其它采访手段相结合:记者在观察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以“五官并用”。记者应根据新闻现场的实际情况,以及某一次采访任务的特点,或以观察为主、以访问为辅,或以访问为主、以观察为辅。“立体化”地认识事物,获得新闻现场各种有声有色、活灵活现的情景。
3.观察与比较相结合:新闻报道很忌讳“一般化”,那种没有揭示事物特点的报道读起来味同嚼蜡。记者要学会比较和观察结合起来,同中看异,异中看同。4.现场观察与背景资料相结合:有助于记者把握采访对象的特点,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并能有效地增强记者观察的目的性。将相关的背景资料写入报道之中,确实有利于读者认识被观察的事物,深入理解报道的涵义。
(七).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力:是记者在采访中迅速而直接地通过视觉来认识的、一种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知觉能力。观察力不仅仅是指记者的眼力、目力,更重要的是指记者对客观事物的敏感、捕捉和分辨的能力。
1.宏观本领与微观能力的结合:记者的观察力,是既能通观大的场面,事物的总体、全貌,又能探幽索微,抓住各种生动传神的细节。
2.孩童般的眼睛与聪明长者的眼光的统一(好奇+智慧):记者带着新鲜感去看待事物,时刻保持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觉,找出事物的特征。记者应用丰富的人生阅历,见多识广、鉴别力强的眼光去观察,就能对事物进行深刻的洞察,找到那些具有新闻价值的方面。
3.“一眼看穿”的透视力:较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出事实的真伪是非,能以小见大,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具有这种透视力的记者,还能透过局部看全局,透过现在看未来,甚至能从平常的小事中,挖掘出具有很高价值的新闻。记者的透视力,也是一种洞察力。运用辩证的思维。四.记录
(一)记录的必要性
1.做好记录,是记者的职业要求,是一种责任。2.做好记录,有利于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3.做好记录,是记者积累资料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记录的形式
1.心记:有利于记者全神贯注地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有利于同采访对象自 由地交谈。比如对方的相貌、仪表、语气,说到关键处的表情等,这些观察得来的东西都要靠心记。2.笔记:当场用文字做记录(这种方法比较可靠,使用起来也方便。)3.画记,用各种图画来做记录;4.录音或录像(掌握不好,容易使被采访者感到紧张)
(三)、笔记的内容
1.原则:记下自己所见所闻的原始材料及自己随时随地产生的感受。2.具体:(1)记下第一印象。(2)重要的谈话要全部记。这里主要指领导同志对国内国际形势有重大意义的谈话,在新闻中要完整引用采访对象的话,包括答记者问等。(3)记易忘易错的材料。(4)记要点。(5)记疑问点。(6)记下采访中自己的感受、联想和头脑中的“一闪之念”。3.注意事项:做记录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灵活掌握。4.如何记录 5.及时整理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