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笔记

时间:2019-05-13 16:03: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播学教程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播学教程笔记》。

第一篇:传播学教程笔记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A、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

1、什么是传播制度?

传播制度即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的起着制约作用的部分,传播学教程笔记。

2、为什么说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 杂性?

传播活动作为社会制度的反映,其内容是十分复杂的,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它包括:媒介与政府的关系、媒介与社会群体及广大受众的关系。言论自由与权利、言论出版者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传播制度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传播制度也有不同的性质。

3、分析国家和政府的政治控制。

控制目的:保障媒介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

控制性质:直接控制(主要方面,而非唯一)

控制手段:法律、法规、政策

控制范围:(1)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势。(取决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

(2)对传媒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

(3)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

(4)对传媒事业的发展做出总体规划或国家援助。

4、分析经济势力和利益群体的控制

控制目的:通过媒介维护自身的利益,传播自己的主张,参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

控制手段(资本主义):(1)以强大资本后盾成立超大型传媒企业,实行垄断。

(2)通过其控制的议会党政团体对公营媒介活动进行干预。

(3)通过赞助、广告来间接的控制中小媒体。

5、分析广大受众的社会监督控制

控制目的:行使受众的正当社会监督权利,保证传播活动的真实、健康、使受众的利益不受到伤害。

控制手段:(1)个人的信息反馈。

(2)结成受众团体

(3)诉诸于法律手段

(4)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B、几种传播制度规范理论

1、众传播规范包含什么内容?

(1)对大众传播影响力的认识

(2)对大众传播所承担的社会功能的期待

(3)基于这种期待对传播制度的构想。

2、分析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极权主义定义:从外部权力的关系上考虑问题,主张社会事物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强调社会等级秩序和上下之间的绝对支配与服从。

理论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力为转移。

产生背景:(1)15世纪中期印刷术的产生

(2)封建王朝的统制,反专制统治思想的产生。

(3)英国1529年产生第一个禁书法案

主要内容:(1)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

(2)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

(3)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检查,且合法。

(4)对当权者和当局者的批判是违法的,将受到严厉法律制裁。

3、分析资本主义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a、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

理论主张:报刊应当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

产生背景:(1)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2)1789年把有关内容写入美国宪法。

主要内容:(1)任何人都有出版自由而不需经过政府或当局的特别许可。

(2)新闻出版不需经第三者的实现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强制。

(3)在涉及观点、意见、信念的问题长,真理与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保证。

(4)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官吏合政府,正当合法

理论与现实矛盾:资本与媒介的结合,传播活动实际上依然是资产阶级的特权

b、社会责任理论

理论主张:大众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不是绝对的自由!

产生背景:(1)传媒的高度垄断与所谓的观点的公开市场产生矛盾。(大众丧失传播权力)

(2)自由主义强调传播者,忽视受传者权力

(3)自由主义强调的意见、观点、思想的自由,忽视了作为私有传媒的营利活动。

主要内容:(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此传媒机构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

2)媒介传递的信息必须真实、客观、公正

(3)媒介必须在法律和制度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传播宗教、歧视

(4)受众有权力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c、民主参与理论(牵制作用、非统治地位)

理论主张:要求大众传媒像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

产生背景:(1)信息化发展加快,信息及其传播直接作用于人们的生活,作用加深

(2)垄断性加强,民众自主使用媒介意识提高,但现实缺乏可利用传播资源。

主要内容:(1)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使用权、接受服务的权力。

(2)媒介应主要为受众存在,而不是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

(3)社会各群体、组织、社区都应当有自己的媒介

(4)与大规模的,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的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互动的媒介更加合乎社会理想。

4、资本主义媒介理论变化的过程揭示了什么?

由极权主义到早期产生的自由主义媒介规范是一个进步的过程,它的出现,打破了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支配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力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办工人报刊,从事工人工人运动,也是充分利用了这种言论和出版自由的环境。但是资本主义的一切,终究是和资产阶级的利益以及资本密不可分的,一切和金钱挂钩,人民群众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尽管随后产生的社会责任理论、民主参与理论在某些方面有所改良和进步,但是这些也只能够缓解矛盾进一步激化。人们群众利用媒介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媒体的垄断却又进一步加强。两者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自身性质所决定的,这个矛盾的运动促成了资本主义媒介理论的发展。

C、社会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

1、我国社会主义媒介规范理论包括那些方面?

(1)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

(2)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事业,(3)必须坚持党性原则。

(4)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

(5)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A、新闻传播事业通过沟通生产、流通和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服务作用

B、新闻传播事业本身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社会主义传播制度还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我们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播制度和规范体系。(注意:我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也面临着媒体企业化经营的经济利益与商业主义、营利主义的出现)

2、发展中国家媒介规范理论包括哪些方面?(生存与发展是最大课题)

(1)大众传播活动必须与国家政策保持一致,(2)推动国家发展。(政治的生存发展)

(3)媒介的自由活动伴随相应责任,(4)自由必须在经济优先和满足社会需求的原则下进行。(经济的生存发展)

(5)传播内容上,(6)优先本国文化,(7)本族预言。(文化的生存发展)

(8)新闻和信息的交流合作领域,(9)优先发展与本国地理,(10)政治文化接近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关系,读后感《传播学教程笔记》。(文化的生存发展),(11)在有关国家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利害关系上,(12)国家有权对媒体进行检查,(13)干预或管制。(政治的生存发展)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

(一)作为技术手段和工具的传播媒介

(载体,其属性决定着信息的物理形式、时空范围、速度快慢和量的规模)

A、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介自身的作用和影响)

1、媒介的双重含义是什么?

信息传递的载体。传媒机构

2、为什么要研究传媒的载体含义?

媒介的发展与社会的演化变革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它在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3、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包括什么观点?

媒介即讯息。媒介:人的延伸。热媒介与冷媒介。

(1)、媒介即讯息的含义是什么?

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媒介是传播的基础,真正有意义的不是媒介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相应带来的社会变革。

此观点表现出麦克卢汉把媒介作为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化的决定因素来来看待。

(2)、媒介:人的延伸,如何理解其含义?

任何媒介都是人类感觉和感官的延伸。人类感官能力的发展是“统合—分化—再统合”。麦乐卢汉通过此观点说明传播媒介对人类感觉中枢的影响。

(3)、热媒介与冷媒介的含义是什么?(麦提出的两个著名概念)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活动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且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此观点的提示在于:不同的媒介作用于人的方式不同,引起的心理和反应也有所不同,研究媒体应该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

4、麦克卢汉的理论意义和局限性是什么?

(1)、理论意义

开拓了从媒介技术手段发现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

(唯物论观点---信息技术也是生产力的一部分)

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不同的媒介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

地球村的语言符合了世界发展的趋势

(2)、局限性(强调了人的生物延伸性,而不是人的社会延伸性)

强调技术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忽略了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社会因素的作用

其理论强调人被媒介技术和工具主宰-----忽略了人的主体性、能动性。

其理论依据集中在媒介对人的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忽略了人的理性活动。

5、如何正确认识媒介工具和技术在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变革中的作用呢?

马哲观点:决定社会形态发展和变革的基本因素是:生产方式和内在的矛盾运动

生产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生产关系有制约作用

媒介技术和工具属于生产力的方面,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但是媒介被人创造,利用和控制。社会的各个因素都对其有制约着其活动。

B、媒介技术和工具对现实社会的影响(媒介内容及媒介形式的影响)

1、电视人和容器人的概念是什么?

媒介不仅利用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行为、一种媒介的出现、使用和普及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电视人:注重感官刺激,行为方式感性化,与印刷人的理性,逻辑思维能力形成对比,缺乏社会互动,容易自我封闭,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

容器人:在电视媒体包围中成长,人的内心世界呈“罐”的容器状。感觉孤立,封闭,希望与人接触,但是接触仅仅是一种容器的碰撞,无法深入人心内部,因为彼此之间都不希望对方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保持一定的距离,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

2、媒介依存症的特点是什么?

(1)、过度沉溺于媒介接触而无法自拔。

(2)、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

(3)、满足于媒介的虚拟活动而逃避现实的社会互动。

3、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的概念是什么?

电视不仅本身作为一种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同时它也在把充满诱惑力,丰富的意境展现于人们面前,直接刺激人们的占有欲和享乐欲。

C、新媒介的发展趋势及其冲击

1、什么是新媒介?

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的传播媒介。

2、新媒介的特点是什么?

(1)、传播过程的双向性的增强。(传统媒介的单向性)

意义:改善了受众被动性,增强双方的互动性。

(2)、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传统媒介的单一性)

意义:为人们信息的收集、处理、传输提供了空前的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3)、媒介资源的丰富化(传统媒介资源的稀缺性)

意义: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

(4)信息传播的全球化(传统媒介的地域性)

意义:把人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3、什么是电子乌托邦?

对美俄借技术的发展给予了无条件的乐观主义期待,认为新的技术必将会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

4、如何看待电子乌托邦和媒介技术的思想?

单纯技术上的可能性并不能必然保证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理想社会的到来,不仅需要技术上的支持,而且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其中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等等。简单的断言传播技术或工具必然导致某种社会形态的观点是幼稚的。媒介是中性的,自身并不必然导致社会善或者社会恶。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它,利用它传播什么。

(二)作为社会组织的大众传媒

(传媒机构,其属性决定着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

A、传播者与大众传播

1、什么是大众传媒?

传播者是传播行为的发起人,借助某种手段或工具、通过发出信息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报社、电台、电视台是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复制、传播的专业组织,从其生产规模的巨大性和受传者的广泛性而言,我们称之为大众传媒。

2、大众传媒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说大众传媒的力量是所有传播者中最强大的?)

(1)、地位稳固(始终保持其信息发出者的位置)

(2)、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目标。(个人活动的组织性、信息产品的组织性)

(3)、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4、如何看待互连网媒体以及出现的电子媒介?

网络仅仅是一个硬件平台,而不是传播的主体,真正的主体是使用这个设施进行信息生产、处理、传播的人或组织。其也成为大众媒介的发展新空间。传统媒介进入互联网传播,逐渐在互联网传播中确立了新的领导地位。

原因归结为:

(1)、传媒是专业的媒介组织,其效率远远高于一般个人或非正式组织。

(2)、大众媒介的信息更加可靠,真实。

(3)、大众传媒在其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吸引和联系受众的有效机制。

B、大众传媒的组织目标与制约因素

1、传媒的经营目标是什么?

积极收益目标(经营目标)、非经济收益目标(宣传目标)

2、什么是传媒的经营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一)

企业的经营活动是维持传媒组织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盈利是目标之一。

收益来源于:广告和产品的销售。压力来源:广告主和消费者。

3、什么是传媒的宣传目标?(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二)

传媒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同时,也对某种思想进行宣传,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

信息生产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直接相关的精神生产,每种社会信息产品中都不可避免的包含着特定的观念、价值和意识形态,对社会意识和社会行为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因此各种利益集团和政党都把传媒当成自己的发挥影响力,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

4、宣传目标的实现途径是什么?

言论活动----具有直接的宣传功能,传媒组织可以通过社论,评论等形式直接宣扬某种思想。

报道活动-----具有间接的宣传功能,主要是在信息的选择,加工和刊载上贯彻传媒的方针和意图,达到潜移默化。

5、什么是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传媒活动的约束条件之三)(权力的基础,制约的标准)

(1)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

(2)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

(3)传媒是某些稀有资源的使用者,作为公共菜站的使用人,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B、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1、新闻选择的把关人理论是什么?

新闻的基本功能是帮助社会成员消除关于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并在此基础上协调自己的社会行为。在群体传播中,只有符合群体规范和把关人(媒介)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把关的行为是一个组织性的行为。

2、传媒进行信息取舍的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真实、及时、新意、新闻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课本p163)、社会目标、宣传目标

3、把关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把关的过程,不仅仅是对信息价值和信息要素的分析。也应该把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因素考虑在内。原因如下:

(1)、大众传媒的新闻或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一定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的有取舍的活动。

(2)、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更容易优先传播。

(3)传媒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虽有个人参与,但是个人作用是有限的,把关过程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第二篇:《传播学教程》复习总结

一、名词解释

拟态环境、符号、子弹论、信息、热媒介、意见领袖、媒介即讯息、组织传播、信息环境、流言、集合行为、基模、人类传播、人际传播、意义

拟态环境:就是信息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符号: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通过符号才能相互沟通信息。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符号的三个基本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表述和理解功能、二是传达功能、三是思考功能。

子弹论: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他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射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超速的反应;他们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支配他们的行动。信息:香农认为,所谓信息也就是在人们需要进行决策之际,影响他们可能的行为选择之概率的物质——能量的型式。

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它本身是“热”的,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活动”。

意见领袖: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组织传播:组织所从事的信息活动。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所谓组织传播,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流言:是自古以来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信息传播现象,也是人们在价值判断上有着分歧和争议的一种现象。所谓流言,是“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会造成对正常的社会秩序的干扰和破坏。

基模:指的是人的认知行为的基本模式,或者叫心智结构、认知结构、或者认知导引结构。

人类传播: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它是在动物传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是与动物传播有着本质的不同。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

意义: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二、简答题

2.简述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的三个层面。

(1)环境认知效果。大众传媒是以传递信息、报道事实为已任的,但它们并不是有闻必录。传媒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从什么角度进行报道,都在影响着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印象与理解。这种效果,传播学中也称“视野制约效果”。也就是说,大众传播制约着我们观察社会和世界的视野。

(2)价值形成与维护效果。大众传媒在报道新闻和传达信息中,通常包含着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进步与落后的价值判断。这种作用是通过传媒的舆论导向功能发挥了来的,它可以通过舆论引导形成新的规范和价值,又可以通过舆论监督来维护既有的规范和价值。

(3)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大众传媒的影响并不仅仅表现在认知和价值取向的领域,它们还通过向社会提示具体的行为范例或行为模式来直接、间接地影响人们的行动。3.简述组织传播的功能。

一、内部协调。组织中的各部门、各岗位都由一定的信息渠道相连接,每个部门和岗位同时也都执行着一定的信息处理职能,是组织传播的一个环节。这些环节通过信息的传达和反馈相互衔接,使各部门和岗位成为既各司其职,又在统一的目标下协同作业的整体。

二、指挥管理。组织目标和组织任务的实施需要进行指挥管理。在一个组织中,从具体任务指令的下达,实施、监督、检查、总结,到组织活动规章制度的贯彻和日常管理,都体现为一定的信息活动,都是在一定的信息机制下进行的。

三、决策应变。组织是一个永远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的有机体,它不断面临组织内部和外部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就是决策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建立在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判断的基础上的。

四、达成共识。一个组织要保持高度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必须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如组织目标宗旨、组织规则、组织方针和政策等,在组织成员中达成普遍的共识。共识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组织内传播互动过程,必然伴随着围绕特定问题的信息传、说明、解释、讨论等各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8.简述传播学研究中的批判学派的主要研究领域。P258 ①政治经济: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

②文化研究: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来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众传媒。

③意识形态和霸权装置。以普兰扎斯等人为代表,主要通过内容分析来揭示资本主义媒介作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工具所起的作用。9.简述传播效果研究的发展过程和效果观的变化。P176

一、早期的“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

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也是大众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等媒体迅速普及和发展,人们对它们的社会作用和影响力既给予高度期待又感到深深忧虑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核心观点是:传播媒介拥有不可抗的强大力量。它们所传递的信息在受传者身上就像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一样,可以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它们能够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二、“传播流”研究与“有限效果论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传播效果研究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魔弹论”的效果观逐渐受到否定。这个时期的重要特点是,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于传播学研究,学者们开始对传播效果产生的过程与机制进行实证考察。这个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个:

一、是“传播流”研究;二是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三是“使用与满足”研究。

三、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理论

在对“有限效果论”进行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传播效果研究领域又出现了一批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其中包括“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知沟”研究、“培养分析”研究等。从20世纪早期的“子弹论”到40年代至60年代的“有限效果论”,再到70年代以后的宏观效果论,人们对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从表面上看,早期的“子弹论”与70年代的宏观效果理论都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有力性,但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前者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后者则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的重新评价。

10.简述社会责任理论P142 社会责任理论是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又一种媒介规范理论。它是由美国新闻委员会在20世纪40年代提出,其代表性著作是1947年出版的《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媒介》一书。社会责任理论是强调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和公众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和义务的理论,它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一种修订。

原理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的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味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目的:

一、为了防止由于传播事业的高度垄断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矛盾激化。

二、是为了防止由传播内容的浅薄化、煽情化、刺激话而引起的资本主义内部的社会道德和文化的堕落。12.简述电视在社会成员形成“共识”中的作用P206 ①电视拥有最多的受众,每天的接触时间最长;②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所必需的识字能力;③电视把视听觉手段结合在一起,用有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④现代人从幼年时代就与电视生活在一起,很难把电视中的世界与现实世界加以区别;⑤电视广泛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部分。

16.简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主张。P141 ①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

②除了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

③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 ④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的得到保证。

一,个人权益高于一切,所谓国家归根结底应用来保护个人权益。

二,之所以允许人们有言论自由,是因为人是具有理性的动物,不论各种言论如何泛滥,人都能凭理性辨别出什么是真理。

三,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展开“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才能发展。

20.简述大众传播的特点。

一、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二、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三、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

四、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五、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特别是以报刊、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22.简述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

第二、它是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的文化支配。

第三,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或者说信息本身就是文化产品),文化扩张主要是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的。24.简述人际传播的基本动机。

①人际传播的首要动机和目的就是获得信息。

②其次,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也是人际传播的一个基本动机。③第三个基本动机是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28.简述意见领袖的特点。P189 ①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

②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地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

③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④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的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

三、单项选择题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B)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D)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B)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D)A.施拉姆 B.拉斯韦尔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D)A.谁

B.说什么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A)A.反馈

B.信息的发生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A)A.社会化

B.信息化C.系统化 D.知识化

8.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D)A.记者 B.教师C.编辑

D.A、B、C都是

9.第一个把媒介同人类文明发展史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学者是(C)A.拉斯韦尔B.卢因C.英尼斯D.麦克卢汉 11.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中心论点是(B)

A.地球村

B.媒介即讯息C.媒介有“冷”、“热”之分

D.媒介是人体的延伸

12.“使用与满足”研究的出发点是(A)A.受众

B.传播内容C.传播者

D.传播渠道 13.据霍夫兰等研究,“两面提示”适用于(B)A.原先持赞成态度的人

B.文化水平较高的人 C.原先态度不明朗的人

D.有既定政治倾向的人

14.“上限效果”假设,大众传播活动的结果将使社会“知识沟”的宽度(D)

A.维持在上限B.扩大C.维持在下限 D.缩小 15.传播学批判学派关注的是(C)

A.如何传播 B.传播方法C.为何传播 D.传播什么

16.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早提出“文化霸权”理论的学者是(B)A.卢卡奇B.葛兰西C.哈贝马斯

D.马尔库塞

17.在“使用与满足”的早期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是(A)A.面访记录法B.心理实验法C.实地调查法D.内容分析法

18.美国政府在60年代为缓解贫富儿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而制作的著名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片是(C)A.《米老鼠与唐老鸭》B.《猫和老鼠》C.《芝麻街》D.《汤姆历险记》 19.互联网是(B)A.单一型媒介B.复合型媒介C.第三媒介D.传统媒介 20.传播活动是一种(D)A.客观现象B.主观现象C.心理现象D.社会现象

21.把关人所处的位置,就是卢因指出信息在传播渠道中流通必经的(C)A.地区B.门户C.门区D.枢纽

22.从说服传播的长期效果来说,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D)A.信源的可信性

B.媒介的权威性

C.传播对象的自身属性 D.内容的说服力

23.创新与普及的研究表明,“知识沟”的根源在于不合理的(B)A.社会政治结构B.社会经济结构 C.社会教育结构D.社会文化结构 24.在控制研究领域中,探讨传播者究竟为谁传播、为什么传播等重大问题的是(D)A.耶鲁学派B.哥伦比亚学派C.传统学派D.批判学派 25.“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26.有关自然灾害和战争威胁的报道,体现了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中的(C)A.社会动员

B.社会规范C.环境监测D.社会协调

27.针对传播主体展开的研究是(D)A.内容分析B.议题设置C.媒介研究D.控制研究 28.传播学和新闻学的研究对象(D)A.区别很大B.完全相同C.各不相同D.有重合之

29.各人的心理差异影响他们对信息刺激物的挑选及其对信息刺激物意义的解释,这种看法出自(B)A.社会分类论B.个人差异论

C.社会分化论D.社会关系论 3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31.霍克海默和阿多诺用“文化工业”这个术语指称(C)A.流行文化

B.通俗文化

C.大众文化D.商业文化 32.在调查问卷上,适宜于放在前面的问题是(C)A.有难度的B.敏感性的C.容易回答的D.反映主要情况的 33.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C)A.双向沟通B.多向传递

C.单向流动D.循环往复

34.受众收听、收看轻松愉快的信息内容,主要的动机是(B)A.满足信息需求B.追求娱乐与消遣 C.获取知识D.交往的需要 35.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信息交流被称为(A)A.人际传播B.自我传播 C.群体传播D.网络传播

36.大众传媒的授予地位功能,可使个人和集体的地位(B)A.规范化

B.合法化

C.合理化

D.标准化

37.“小道消息”不胫而走,造成信息的误传和混乱,这说明了信息富于(B)A.传递性B.扩散性

C.扩充性

D.共享性

38.传播学的诞生地是(B)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39.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C)A.讯息

B.信号 C.信道

D.噪音

40.控制实验法区别于传播学其他研究方法的突出特点是(A)A.控制

B.实验C.变量分析 D.环境模拟

41.施拉姆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环境监测功能比喻为(B)A.“反馈功能”B.“雷达功能”C.“整合功能”D.“议程设置功能”

42.按照拉扎斯菲尔德等的观点,由知名人士在电视上推荐产品,具有(B)

A.提供信息功能 B.授予地位功能C.沟通交流功能 D.麻醉精神功能 43.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集权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自由主义理论 B.法西斯主义理论C.社会责任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44.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A)A.新闻信息 B.教育信息C.娱乐信息 D.商业信息 45.符号最基本的特点在于它的(D)A.一般性 B.鲜明性C.操作性 D.指说性

46.现阶段普及率最高的大众传播媒介是(D)A.报纸

B.杂志C.广播

D.电视 47.情景是一种信息系统,这个观点的提出者是(C)A.英尼斯 B.戈夫曼C.梅罗维茨

D.麦克卢汉

48.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C)A.爱屋及乌

B.明察秋毫C.见仁见智 D.见微知著

49.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B)A.有限的 B.强大的C.无力的 D.微小的 50.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C)A.英国

B.美国C.德国

D.日本

51.传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A)A.肯定 B.否定C.中立

D.批判

52.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包括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社会责任理论、(A)。

A民主参与理论;B集权主义理论;C发展理论;D汪汪理论 53.IPP指数即(B)指数。

A传播指数;B既有政治倾向;C支持率;D受众背景指数 54.信息流是一级的,而(C)流是多级的。A传播; B能量; C影响; D舆论

55.“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D)过程。A社会;B自我完善;C自我表达;D社会心理

56.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A)行为,人们通过传播保持着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关系。

A社会互动; B思想; C给予信息; D交通 57.(C),是完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之巨大飞跃的根本标志。A劳动;B人脑的发育;C语言的产生;D直立行走

58.传播学的四大奠基人是拉斯韦尔、卢因、(D)和拉扎斯菲尔德。

A米德;B施拉姆;C克劳斯;D霍夫兰

59.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舆论被视为“(A)的意见”。A公开;B公众;C受众;D群众

60.“培养分析”是一项综合的系统研究——(B)的有机组成部分。

A涵化分析;B“文化指标研究;”C文化研究;D教育分析 61.(D)具有“免疫”效果。

A“一面提示”;B“明示结论”;C内容提示;D“两面提示” 62.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说服属于(A)的做法。A“诉诸理性;”B“诉诸感性”;C恐惧诉求;D情感诉求

63.受众的群体背景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人口统计学意义上的群体背景,二是(C)意义上的群体背景。A利益关系;B人际关系;C社会关系;D血缘关系

64.在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A)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65.在传播学的奠基人中,曾多次访华给中国带来有关传播学的新鲜信息的是(D)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霍夫兰

D.施拉姆 66.拉斯韦尔模式的不足之一是孤立性,即没有涉及传播过程与一个因素的联系。这个因素是(D)

A.控制过程

B.社会过程C.编码过程

D.反馈过程 67.下列选项中,最早从事把关问题研究的学者是(C)A.巴斯

B.怀特C.卢因

D.伯洛

68.报刊的四种理论中继自由主义理论之后出现的是(A)A.社会责任理论

B.西方资本主义理论 C.集权主义理论

D.苏联共产主义理论

69.系统科学认为,客观世界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它们是物质、能量和(B)

A.财富

B.信息C.时间

D.资源 70.“地球村”观念的提出者是(C)

A.霍夫曼

B.英尼斯C.麦克卢汉

D.梅罗维茨

71.受众的选择性因素构成了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他们的若干“关卡”,其中最后一个“关卡”是(A)

A.选择性记忆 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 D.选择性暴露 72.根据拉扎斯菲尔德、卡兹和罗杰斯等研究,“意见领袖”是指(D)

A.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

B.社会公认的“大人物” C.特定社会阶层的成员

D.我们生活中熟悉的人 73.“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提出者是(B)A.麦奎尔

B.诺依曼C.罗杰斯

D.蒂奇诺

74.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A)A自我传播B狭义的人际传播C群体传播D广义的人际传播 75.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A)A.人际传播 B.群体传播C.组织传播

D.大众传播 76.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C)A.实地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D个案研究法 77.“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C)A.拉斯韦尔 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78.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B)A.德福勒模式 B.申农—韦弗模式C.马莱茨克模式

D.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

79.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A)A.噪音B.信号C.反馈D.信道

80.赖特认为传播除了具有拉斯韦尔提出的三种功能之外,还具有(C)A.信息功能B.文化功能C.娱乐功能D.协调功能 81.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B)A.“天赋人权” C.“第一自由”

B.“观点的自由市场” D.“真理的自我修正”

82.以心理学“刺激—反应”模式为基础的受众理论是(A)A.个人差异论B.社会分类论C.个人情绪论D.社会关系论 83.大众传播的信息传向受众有若干“关卡”,其中“第一关”是(B)A.选择性记忆B.选择性注意C.选择性理解D.选择性暴露 84.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手法作了系统研究并写出《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的学者是(A)A.拉斯韦尔B.卢因C.拉扎斯菲尔德D.霍夫兰

85.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就竞选宣传对美国选民投票意向的影响作了一次调查。这次调查也叫(B)A.佩恩调查

B.伊里调查C.伊利诺调查

D.俄亥俄调查 86.“议程设置理论”暗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D)A.“镜子”式报道机构 B.“真实反映环境”的机构C.客观报道事实的机构

D.“环境再构成作业”机构

87.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B)A.50年代B.60年代C.70年代

D.80年代 88.“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A)A.微观效果B.宏观效果 C.长期效果D.潜在效果 89.“编码与释码”理论的提出者是(A)A.霍尔B.萨尔瓦焦C.贝尔D.罗杰斯 90.媒介的“高清晰度”指的是(C)A.字迹清晰B.声音清楚

C.信息的明确度高D.画面清晰

91.包括传播行为、传播活动在内的传播现象,是一种(D)A.心理现象B.生理现象C.自然现象D.社会现象

92.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和控制某些因素,然后观察其后果。这种科学研究方法是(C)A.问卷调查法B.内容分析法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93.拉扎斯菲尔德在传播学领域的代表作是(C)

A.《理解媒介》B.《舆论学》C.《人民的选择》 D.《传播与说服》 94.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总结出传播的三种主要社会功能的学者是(A)

A.拉斯韦尔B.赖特C.拉扎斯菲尔德D.麦奎尔

95.“人们永远无法说出一种事物的全貌”,这句话表明(B)A.语言是静态的B.语言是有限的C.语言是抽绎的D语言是灵活的

96.麦克卢汉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其中文字印刷传播时期也叫(C)A.部落前文化时期

B.部落文化时期 D.重归部落文化时期 C.脱离部落文化时期

97.最早提出“意见领袖”这一概念的是(D)A.施拉姆B.霍夫兰C.拉斯韦尔 D.拉扎斯菲尔德

98.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顺序排列,按一定间隔距离抽取样本的随机抽样形式是(B)A.简单随机抽样

B.等距随机抽样 D.整群随机抽样 C.分层随机抽样

四、论述题

3.试述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特点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意义。概要: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见于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发表的一篇名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他们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特点:

一、传播效果分为认知、态度和行动三个层面,这些层面同时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效果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议程设置功能”假说的着眼点是这个过程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

二、“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所考察的,不是某家媒介的某次报道活动产生的短期效果,而是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社会效果。这里着眼的是传播媒介的日常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活动所产生的影响。

三、“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暗示了这样一种媒介观,即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也就是说,传播媒介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意义:

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 b.议程设置的背后存在着复杂的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力学关系,具体来说就是传播媒介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议程设置的真正意义在于为研究这些深层次的问题提供一个重要的契机。c.议程设置研究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意义。

4.简述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观点。你认为应该如何评价它?P118

一、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

二、媒介即人的延伸。他认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觉和器官的扩展或延伸。

三、热媒介与冷媒介。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人们在进行信息处理之际不必进行热身运动;而冷媒介则相反,它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地球村。电子媒介的出现与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觉上大大缩短,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任何国家和社会都是村庄的一部分。

评价:麦克卢汉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开拓了从媒介技术出发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视角,并强调了媒介技术的社会历史作用。此外,他关于媒介即人的延伸的观点对我们理解不同媒介的作用机制富有启迪意义,他的关于“地球村”的论断,也是符合当代世界的发展趋势的。但他毕竟不是一位辩证唯物论者,而是一位技术自然主义者,因而他的理论带有极端性和片面性。这主要体现在麦克卢汉把媒介技术视为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忽略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等各种复杂的社会因素的作用,在他的理论中我们也看不到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麦克卢汉理论的全部依据都集中在媒介工具对中枢感觉系统的影响上,并由此出发解释人类的全部行为也是片面的。

5.什么行为是集合行为,举例分析集合行为的产生条件、传播机制和信息流。

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聚集现象。产生条件:①结构性压力:例如在自然灾害、经济萧条等危机状况下,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不安、不满和焦虑和就紧张情绪,这些结构性因素是集合行为发生的温床。②触发性事件:一般是由某些突发性事件或突然的信息刺激引起的。近年来频发的网络“人肉搜索”等网民集合行为,也多是由刺激性的网帖信息所引发的。③正常的社会信息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信息传播机制活跃化。例如在大众传媒公信力丧失、政府信息封锁严重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相信来路不明的流言。传播机制:①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如1998年法国世界杯足球大赛中的球迷暴动事件。②群体模仿与“匿名性”,如在电影院失火的场合,一个人向出口跑去,全体观众跟着蜂拥而上造成出口堵塞。信息流:①流言信息的快速增殖。②流言信息的变形和奇异回流现象。③流言中伴随着大量的谣言。8.举例论述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87岁的上海人李某是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并因此死亡。此后有报道称H7N9病毒变异速度惊人,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案例中通过媒体的大肆报道,营造了H7N9禽流感是一个随时会致人死亡的信息环境并且传播给广大受众。受众们通过接收这些信息相信了媒体的报道,并且口口相传,导致民众生活在恐慌的环境中,时刻关注着媒体有没有新的关于H7N9致人死亡的报道。更甚者甚至给出新型禽流感病毒的变异速度可能比普通流感病毒快8倍的数字,但这是没有经过实际检测确认的准确数据,媒体就这样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给了民众这样一个信息环境,民众此时除了相信、恐慌之外变得别无选择。李普曼认为: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它不是现实的再现,而是媒介通过对象征事件或信息的选择加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李普曼指出:“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到一个共同的因素,这就是在人与他的环境之间插入了一个拟态环境,他的行为是对拟态环境的反应。但是,正因为这种反应是实际环境又发生了实际的作用。而且,随着大众传播的发达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就越具有演化为显示环境的趋势,这就是所谓“信息环境的拟态环境化”,或者说信息环境的实现化。

这一现象揭示了大众传播对社会的作用机制,即大众传播具有形成信息环境的力量,并通过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来制约人们的行为。1、信息环境能够多角度广范围地囊括或反映庞杂的现实环境的能力在不断增强;

2、由于人们往往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行动,人们将信息环境很多时候当成现实环境本身来看待,使得信息环境越来越环境化;

3、由于人们是根据信息环境来认识环境和采取适应环境的行动,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拟态环境”的特点,即现实环境的信息化趋向。五.调查问卷设计

请以“小学生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

(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

请以“农村受众媒介接触行为”为主题,设计一份调查问卷。(要求:1.问卷结构完整; 2.问题不少于10个,包含开放式问题和封闭式问题,六.填空题

1.介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之间的信息交流层次是___群体_________传播。

2.控制论模式的主要贡献是引入“___反馈_________”的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更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3.研究者按某种既定的标志将总体分层(分类)后决定其分配比例和数额,这种非随机抽样形式叫___分层抽样_________。4.赖特在《功能分析与大众传播》一文中,对传播的社会功能作了重要的补充和阐述,指出传播具有第四功能,即___娱乐功能_________。

5.张先生把自己掌握的某信息告诉了李先生,但张先生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该信息,这表明信息具有__共享性__________。

6.大众传媒在一个时期或一段时间内突出谈论和强调某些问题或事件,往往会构成公众关心的中心议题,引起公众的普遍关注与重视,这就是大众传播的__议程设置______功能。

7.大众传播要受到四种控制,它们是政治控制、经济控制、__社会控制______和自我控制。

8.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而在现代都市社会,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以“__单一______型”为主。9.“知识沟”理论的反命题是__上限效果______假说。

10.拉斯韦尔认为传播具有三种社会功能,即环境监测、社会协调和_______社会遗产传承____________。

11.巴斯认为在“新闻加工”阶段的把关人,主要是编辑

12.20世纪初至30年代末是传播效果研究的初级阶段。这一阶段关于传播效果的核心观点是“___子弹论________________。”

13.“知识沟”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社会经济地位较高者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者在知识方面的差距越有_____扩大______________的趋势。

14.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经验学派__________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15.拉斯韦尔认为,______大众传播__________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6.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__新闻加工______________。

17.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____少数或劣势____ _________”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18.拉斯韦尔模式由五个环节构成,其中第三个环节是__通过什么渠道_______。

19.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三种功能,即授予地位、促进社会准则的实行和__社会规范强制功能_______。

20.在传播学中,针对传播主体“谁”这一要素的研究,称为__控制研究_______。

21.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借用了他的老师__英尼斯_______的观点。22.传播效果依其发生的逻辑顺序或表现阶段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认知层面、心理和态度层面以及___行为______层面。

23.以控制论为指导思想的传播过程模式,主要贡献是引入_____反馈______机制,变单向直线性为双向循环性,从而更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现实的传播过程

24.传播学研究中的传统学派,又称_经验学派__________。

第三篇:重量级新闻学考研笔记人大版《传播学教程》讲义[推荐]

(注:简介的不能再简介,最适合考研背诵的笔记)第一章 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 

1、信息的定义

①广义:不是物质或能量,是物质的普遍属性,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在此意义上,一切反映事物内部或外部互动状态或关系的东西都是信息。

②社会信息:与人类的社会活动有关的一切信息。物质载体和精神内容、主体和客体符号和意义的统一。

2、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3、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4、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

5、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开放性;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交织构成的整体;双重偶然性;自我创造、自我完善。

6、双重偶然性

(德)鲁曼: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是人类信息系统特有的属性,与它是以人为主体的活动有关。其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若变量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7、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①传播障碍:包括结构和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化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各部分功能是否正常。②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间、成员与组织间、群体之间、组织之间、时代之间、文化之间在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方面的隔阂。有无意的误解和有意的曲解之分。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引发系列社会问题。但其存在是必然的。

8、精神交往与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

①(马恩,精神交往指以“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一定的精神生产与精神交往与一定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相适应(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精神起源于物质,并反映着物质的关系,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精神。

②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精神的发展反过来推动物质发展,在物质生产达到一定发达程度时,精神生产状态将会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精神有自身的特殊规律。

9、精神交往论与行为主义传播学的本质区别

①前者:把交往放在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中加以考察,既研究人的精神活动本身,也研究精神活动与物质活动的关系、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关系,视野更开阔;后者:仅就信息研究信息、就传播研究传播。

②前者:精神交往与精神生产相联系;后者:回避这些重大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揭示人与人之间传播关系的本质。③前者:精神生产既然是一种生产,就必然有产品;后者:不否认信息中包含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倾向,却不想从信息的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构中寻找成因。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5)

1、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

①口语传播时代:人类开口说话—用手写字。口语的产生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进程,却受到时空限制只能在近距离、小规模的群体中传播;

②文字传播时代:以手抄为主。文字的产生使人类传播在时空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革,大大加速了人类利用体外化媒介系统的进程;

③印刷传播时代:建立在纸张和印刷术发明的基础之上,实现了文字信息的批量生产和大量复制。印刷媒介在社会变革社会生活和社会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④电子传播时代: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快速传输,形成人类体外化的声音和影像信息系统,使人类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文化传承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新的飞跃。电子技术推动了电脑诞生。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最早提出。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哈特关于媒介系统的分类

(美)A.哈特,根据传播媒介的发展史分类:

①示现的媒介系统。即面对面传递信息的媒介(口语和表情、动作等非语言符号),无须依赖任何机器手段; ②再现的媒介系统。其生产和传播需要使用物质手段或机器,但受众无需。包括文字、绘画、印刷和摄影等; ③机器媒介系统。传播双方皆需借助机器。包括电信、广播、电视、计算机通讯等。

—人类传播的媒介手段日趋丰富,人体的信息功能日益向外扩展,体外化信息系统逐渐获得相对独立的过程。

4、《后工业化社会的到来》和《第三次浪潮》

①前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D.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产商品的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三大阶段。

②后者:(美)社会学和未来学家A.托夫勒。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两次变革浪潮,从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和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目前正迎来以信息革命为代表的第三次浪潮,必然会极大地改变现存的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

5、二战后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①初级信息化阶段(50—80年代中期):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高度普及,个人媒介日趋多样化;②高度信息化阶段(80年代末—今):大众传媒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微型电脑普及,成为个人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以计算机、互联网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发展,使不同媒介出现融合的新趋势。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与意义(9)

1、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2、象征符的特性

①人工符号,人类社会的创造物;②既可表示具体事物,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③非遗传,通过传统、学习继承;④可自由创造,与指代对象的关系具有随意性。



3、意义的定义

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人赋予对象事物的含义,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4、符号意义的分类

①明示性和暗示性;②外延和内涵;③指示性和区别性。

5、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符号本身之外)

①传播者的意义:传播者通过符号来传达他所要表达的意义;

②受众的意义:符号本身的意义随时代发展而变化,而受众个体却依照各自背景理解和解释符号意义,使得不同的受众对同一种符号构成的信息会有不同的理解;

③情境意义:很多情况下,传播情境会形成符号本身不具备的意义,并制约符号意义。

6、传播情境的定义

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包括具体传播活动进行的场景。广义上也包括传播行为的参与人所处的群体、组织、制度、规范、语言、文化等较大的环境。

7、人类象征行为的定义

用具体事物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通过象征符传达象征意义来实现。

8、象征性互动理论

①G.H.米德(《精神、社会与自我》)创始;60年代后H.G.布鲁默等发展。

②象征行互动理论:把人看作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物,把人的象征行为看作积极、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对揭示人的本质、理解现实生活意义重大。

③布鲁默:该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考察以象征符(尤其是语言)为媒介的人与人的互动关系。三个基本前提:人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意义在“社会互动”过程中产生;意义由人来“解释”。

9、象征性社会互动

①定义: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意义在本质上只有通过交换才能成立,才能产生社会互动效应。象征性社会互动具有赋予行为动机和确定行为取向的功能,作为象征性互动过程的传播能扩大传播双方的共通的意义空间,加深双方的了解和相互理解)。

②意义交换的前提:双方必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对传播使用的语言文字等符号含义共通的理解和接近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背景)。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和系统结构(8)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①传播者:即信源,信息发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②受众:即信宿,信息接收与反应者,个人、群体或组织皆可;

③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的符号组成,能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传、受双方社会互动的介质; ④媒介:即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讯息的搬运者,连接传播过程中各种因素的纽带;

⑤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反应或回应,受传者对传播者的反作用。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Who(谁);Say what(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④评价:a.意义:第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又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有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明确勾勒出传播学研究的五个主要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对形成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具有重要意义;b.不足:单向直线模式,未提供反馈渠道,没有揭示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和互动性质。B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 噪源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3、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A奥斯古德与施拉姆的循环模式

①施拉姆受奥斯古德的观点启发,《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没有传播者和受传者的概念,传播双方都是传播行为的主体,讯息循环,相互作用;b.重点不在于分析传播渠道中的各种环节,而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双方在不同阶段都依次扮演译码者(接受和解读符号)、解释者(解释意义)和编码者(符号化和传达)的角色。

③评价:a.意义:强调社会传播的互动性,把传播双方都看作是传播行为的主体,正确;b.不足: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对等(平等)的关系中不合适;仅适于人际传播,不适于大众传播过程。B施拉姆的大众传播模式 ①施拉姆《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②内容:a.构成传播过程的双方分别是大众传媒和受众,二者间是传达与反馈的关系;b.大众传媒(传播者)与一定的信源连接,又通过大量复制的信息与受众(个人集合体,分属于各自的社会群体)相联系,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间都保持着特定的传播关系。

③评价:充分体现大众传播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相互连结性和交织性,初步具备系统模式特点。C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①在香农-韦弗模式基础上发展而来。②内容:

③评价:a.意义:克服前者单向直线的缺点,明确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使传播过程更符合人类传播互动的特点;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对讯息、传达和反馈的任何环节或要素都会发生影响;适用范围比较普遍。b.不足:未能指出传播过程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因素的复杂性。

4、传播过程的特点

①动态性:其运动特点在形式上体现为有意义的符号组合(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是传播者和受众的意义(精神)内容的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②序列性:各环节和因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向依次执行功能。

③结构性:传播过程的结构即各要素(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链式连接也是其结构特点,各环节(要素)本身还有各自的深层结构。

5、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A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①(美)赖利夫妇《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

②内容:

③意义:a.表明任何一种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活动,多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传受双方都可被看作一个系统,这些个体系统各有自身的内在活动,即人内传播;*个体系统间相互连接,形成人际传播;*个体系统不孤立,分属于不同的群体系统,形成群体传播;*群体系统的运行在更大社会结构和总体社会系统中进行,与社会政、经、文、意识形态大环境保持相互作用。*大众传播也是其中一种传播系统。b.社会传播系统的各种类型(微观、中观、宏观)既具独立性,又处于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之中,是一个复杂而有机的综合系统。B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①(德)马来兹克《大众传播心理学》

②内容: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响力交互作用的“场”,该系统各主要环节都是这些因素或影响力的集结点,包括:a.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同僚群体、社会环境、受众的自发反馈所产生的约束力、来自讯息本身及媒介性质的约束力等);b.影响和制约受众的因素(受众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群体影响、社会环境、媒介内容的效果、来自媒介的约束力等);c.影响和制约媒介和讯息的因素(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受众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受众对媒介的印象)。该模式表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评价、解释任何一种传播活动都要全面系统分析,不能轻下结论。

6、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日本学者:把传播看作是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相关的重要范畴,在分析人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的同时,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考察。故称为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7、田中义久“大众传播过程图式”

①从马恩的“交往”概念出发,把人类交往分三类:a.与人的体质有关的“能量交往”;b.与物质生产有关的“物质交往”;c.与精神生产相联系的精神交往(符号或信息交往)。信息交往过程即传播过程,建立在前两种交往的基础上,与社会生产力、科技、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保持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在阶级社会,社会传播还是一定阶级结构的体现。(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②人际传播:特定传播的双方作为有独立人格的思想主体从事社会认识和实践活动,传播是从事精神交往的纽带;大众传播:传播是有组织的媒介企业,受众是具有一定自我能动性的个人。—传播双方及其活动都受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景的制约。



8、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①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交往范畴;②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③精神生产也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一个社会精神生产的性质取决于该社会的精神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状态;④传播学研究要把信息“交流”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交往联系起来。—总之,社会传播过程是人类社会总过程的一部分,传播的结构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结构。

第五章 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7)

1、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2、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

3、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Me)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

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作用与社会。因此,个人必须适应社会;同时自我又是社会创造的主体,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相互制约关系。作为自我传播的人内传播具有社会性、双向性和互动性。



4、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self interaction)

①布鲁默:象征互动理论集大成者,《象征互动论》,人能与自身进行互动——自我互动。

②人是拥有自我的社会存在,在把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本身作为认识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能认识自己,拥有自己的观念,与自己进行沟通和传播,并能对自己采取行动,即能自我互动。

③这种互动本质上是与他人社会互动的内在化,即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应。人内传播过程中,个人会沿着自己的立场或行为方向对他人期待的意义进行能动的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加工,并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这样,他人期待和自我都已不再是原来意义上的,而是新的。该理论说明,人不但与他人传播,也同自己传播。

④自我传播也具有社会性,它是与他人的社会传播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自我传播有助于个人在与社会的联系上认识和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完善与发展,对个人具有重要意义。

5、米德的内省式思考(reflective thinking)

①定义:短期的、以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内省的一种。

②内省式思考的过程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他人密切联系。在此过程中,人的头脑中会出现他人的形象,分析和推测他人如何考虑、采取何种态度,只有在与他人的联系上才能形成个人的态度轮廓,形成决策。这是重新构筑自我与他人关系的过程,因此是个社会过程。

③内省式思考是横向的社会过程,也是把过去和未来联系起来、纵向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即个人在处理问题过程中,会把有关的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调动起来,对它们的意义重新理解、解释、选择、修改和加工,在此基础上创造出与新状况相适应的新意义和行为。

④内省式思考只有在一个人遇到困难、障碍等新的问题状况,对既有的行为方式是否适用难以作出判断时,才会活跃起来。



6、人际传播的定义、特点、动机及社会功能

①定义: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或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最典型的社会传播活动,人与人社会关系的直接体现)

②特点:a.传递和接受信息的渠道多,方法灵活;b.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c.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d.非制度化的传播,建立在自愿和合意的基础上,相对平等和自由。

③社会功能:a.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b.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c.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d.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重要途径。

④动机:a.寻求关于生产、生活和社会的有用信息,从而进行环境适应决策(首要动机);b.建立与他人的社会协作关系;c.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d.基于满足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

7、库利的“镜中我”(the looking-class self)理论 ①(美)社会学家C.H.库利《社会组织》

②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它认识和把握自己。因此,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

联系包括: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③“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

④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多方面,个人的“镜中我”也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准确。第六章 群体传播与组织传播(10)

1、群体的定义和社会功能

①定义: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个人的集合体。②社会功能:将个人与社会相联结的桥梁和中间纽带。

a.对社会:主要是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维持并保持其连续性;通过分工与协作,集结分散的个人力量,推动社会进步;也会给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带来混乱。

b.对个人:是满足个人需求的重要手段;个人的信息来源和社会安全感的提供者;个人表现和实现自我的场所和手段;也有束缚和压抑个性的负面作用。

2、群体成立、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①共同的目标和关心事项(群体凝聚力的核心);②成员间的协作意愿,即个人参与群体并愿意为之作出贡献的动机;③群体与成员、成员与成员间的传播互动机制,即群体传播。

3、群体意识的定义及其形成

①定义:参加群体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包括:a.关于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的合意;b.群体感情(指成员间由于密切接触和协作产生的个人感情,更指群体成员间主观境界的融合产生的“我们”的感情);c.群体归属意识(群体成员因从群体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需求满足而对群体产生的认同感)。

②形成:在群体信息传播和群体互动过程中形成,受到群体传播结构的流量和流向的影响。

4、群体规范在群体传播中的功能

①群体规范:成员个人在群体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广义上也包括群体价值(群体成员关于是非好坏的判断标准)。是群体意识的核心。

②功能:主要是排除偏离性意见,将群体内的意见分歧和争论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群体决策和群体活动的效率。通过群体内的奖惩机制来保证。a.对群体内:协调成员的活动、规定成员的角色和职责以促进群体目标的达成;通过规范的共有来保证群体的整体合作;通过指示共同的行为方式来维持群体的自我同一性;为成员个人提供安全的决策依据。b.对群体外:影响来自外部的说服活动的效果—观点与规范一致,则推动成员接受,反之则阻碍。后者还会唤起群体归属意识较强的成员的“自卫”行为,使对立观点的说服活动出现逆反效果。

5、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在面临群体压力的情况下,个人和少数意见一般会对多数意见采取服从态度。成因:a.信息压力(一般人通常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的正确性大于少数人的信息,因此个人较信任多数人的意见);b.趋同心理(遵从性):个人希望与群体中的多数意见保持一致,避免因孤立而遭受群体制裁的心理。



6、集合行为的定义和形成条件

①定义: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社会集合现象。多以群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态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干扰和破坏。该行为中的传播是非常态的群体传播。

②发生条件:a.结构性压力: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安心理和紧张情绪;b.触发性事件:某些突发事件和突然的信息刺激;c.正常的社会传播系统功能减弱,非常态的传播机制活跃化。

7、群体暗示与群体感染(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一)

集合行为中的信息本身及与此相伴随的情绪或感情的传播,主要受暗示和感染机制的制约。

①群体暗示:不通过直接的说服和强制,而是通过间接的示意使人接受某种观点或从事某种行为的传播方式。②群体感染:某种观念、情绪或行为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群体中蔓延的过程。

8、群体模仿和“匿名性”(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二)

(法)J.G.塔尔德《模仿的法则》: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现象。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基于人的安全本能的无意识的、条件反射性的模仿。这种非理性的模仿部分基于“匿名性”原理(在混乱状态下,处于一种没有社会约束力的“匿名”状态下的人们,容易受法不责众的心理支配,失去社会责任感和自控力,做出种种宣泄原始本能冲动的行为)。



9、信息流(集合行为传播机制之三)

①布鲁默:集合行为的初步形态是“循环反应”(一方的刺激成为另一方的反应,另一方的反应反过来刺激这一方的循环往复的过程)。

②集合行为中的主要信息形式:紧急事态下的流言(流言:信源不明、无法确认的消息或言论,通常发生在社会环境具有较高不确定性、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通或功能减弱时期),特点:a.快速增殖;b.奇异回流现象;c.伴随大量谣言。G.W.奥尔波特公式: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

10、组织传播的定义和功能

①定义: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包括组织内、外传播。

②功能:通过信息传递将组织的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以保障组织目标的实现和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既是保障组织内部正常运行的信息纽带,又是保持组织整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信息桥梁。具体地:内部协调,指挥管理,决策应变,形成共识。

11、组织内传播的机制

①渠道:a.正式渠道(信息沿一定组织关系环节在组织内传播的过程,分为上行、下行和横向传播)。b.非正式渠道(制度性组织关系以外的信息传播渠道,分为组织内的人际传播和非正式小群体传播,特点:交流的信息广泛;双向平等性;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成分多—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社会人”的特点)。②形式: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计算机通信系统等。

第七章 大众传播(9)

1、大众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②特点:a.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b.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专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c.对象是一般社会大众,即“受众”;d.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属性;e.传播的单向性很强;→f.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

2、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

①H.拉斯维尔的“三功能说”(《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

a.环境监视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内外环境的变化,以适应此变化,保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b.社会协调功能(联络、沟通和协调各种社会关系);c.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保证社会遗传代代相传)。②C.R.赖特“四功能说”(《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

a.环境监视功能(在特定社会的内外部收集和传达信息,包括警戒外来威胁和满足社会的常规性活动的信息需要);b.解释与规定功能(传达信息并非单纯告知,常伴随对事件的解释,并提示人们该采取什么行为反应);c.社会化功能(在传播知识=价值及行为规范方面的重要作用);d.提供娱乐(满族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主要是娱乐)。

③W.施拉姆的综合功能说(《传播学概论》):a.政治功能(监视,协调,社会遗产、法律、习俗的传递);b.经济功能(搜集信息,解释信息,制定经济政策,活跃和管理市场,开创经济行为);c.一般社会功能(关于社会规范、作用的信息,接受或拒绝,协调公众的了解和意愿,行使社会控制,向社会新成员传递社会规范和作用的规定,娱乐并附带地学习和社会化)。

④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a.社会地位赋予功能(事物通过大众传媒的广泛报道就会获得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b.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传媒将偏离社会规范和公共道德的行为公开,造成强大的社会压力,从而强制遵守社会规范);c.麻醉作用(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失去社会行动力,负面作用)。

3、大众报纸(廉价“便士报”)的特点和意义

①19世纪30年代,纽约《太阳报》和《先驱报》的创刊为标志;发展和普及于19C后半叶和20C初。②特点:价格低廉;发行量大;内容以新闻信息、社会事件报道和娱乐为主,贴近大众生活;读者不限于特定阶层或群体,是一般大众;广告收入是报纸经营的主要财源。

③意义:在此过程中大众报纸完成了两个转变:“观点纸”→“新闻纸”,政党经费运营市场→市场化和企业化运营,即报纸成为以“报道新闻、传播知识、提供娱乐”为宗旨的信息产业,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众传播媒介。

4、电视的媒介特性及其发展

①特性:集视听觉手段于一体,给受众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提供新闻和信息,也提供文化和娱乐。②发展:a.数字压缩→多频道化;b.多媒体技术→表现手段多样、传输质量高;c.电脑和网络技术→提高双向性和互动性;d.卫星传输技术→跨国传播和全球传播。

5、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①“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代表:(美)J.布莱士(《美利坚民主国》)、(法)G.塔尔德(《舆论与群集》)、C.H.库利(《社会组织》)

a.布莱士:舆论是民主政治的基础,现实的舆论是一个由分散的、具有情绪性和偏颇性的个人印象或观点经传播结晶为合理的公众意见的过程,报刊在此过程中起核心作用,因其具有事件的报道者和讲解员、政治主张的代言人、反映社会上读者一般意见的“测风标”三个功能。

b.塔尔德:报刊对社会的最主要贡献是造就了现代舆论的主体——公众。公众与一般集群不同,有理性有知识有教养,能公正冷静地思考公共事件。只有作为公众意见的舆论才具有政治上的正当性和合理性。报刊是把分散的公众连接起来的纽带,公众的规模将随着报刊的普及无限扩大,社会将进入以“流行和革新”为主的时代。

c.库利:“印刷意味着民主”,而民主只有在舆论获得某种组织性时才能成为现实。舆论实质上是组织化的群体意识和公共意识,这些意识与媒介相联系。对大众报刊的营利主义感到不满,但认为近代传媒的发达扩大了人际交流与沟通及各国人性和道德的发展。②“怀疑主义”的忧虑态度

代表:拉扎斯菲尔德、默顿、清水几太郎、格林等

背景:西方对传媒的集中和垄断,使得大众传播不仅未成为一般公众参与政治的手段,反而成为少数人操纵的工具。二战后媒介内容的煽情化、浅薄化、低俗化倾向加剧。

a.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大众传播使现代人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具有麻醉受众的神经负功能。b.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由“信息的大量复制”所支配,大众媒介作为“营利企业”和“宣传机构”,使大众淹没于表层信息,丧失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类似于“心理暴力”。

c.格林:电视的煽情性和刺激性使美国人的理性思考和判断能力急剧下降。

6、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

现代社会巨大而复杂的环境,已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感性经验范围,必须通过大众传播去把握。但大众传媒因种种

原因,展现给人类的只是信息环境(环境的再现),而非客观环境本身。即: 客观环境→信息环境→环境认知→人的行为 

7、信息环境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②特点:a.基本要素是具有特定含义的语言、文字、声音、图画等信息符号;b.信息符号按照一定结构相互组合构成具有完整意义的讯息,传达消息或知识且包含特定的观念和价值,告知性且指示性,制约人的行为;c.当某类消息的传播达到一定规模时,便形成该时期和该社会信息环境的特色和潮流;→d.具有社会控制功能,是制约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

8、大众传播在形成信息环境方面的优势

①可大量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信息,在短期内给社会造成普遍的信息声势;②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



9、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 ①(美)李普曼《自由与新闻》、《舆论》

②a.人们因为活动范围等局限,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往往通过新闻媒介进行。因此人们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而是对新闻媒介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媒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的反应。而人们意识不到注意这一点,往往把“拟态环境”当作客观环境本身看待。b.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且由此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该机制使现代环境越来越信息化,即大众传播提示的信息环境越来越有了演化为现实环境的趋势。第八章 传播制度与媒介规范理论(8)

1、传播制度的定义

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起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充分体现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2、国家和政府对传播的政治控制(媒介控制的主要方面)

①规定传媒组织的所有制形式(主要);②对媒介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与国家制度或意识形态有关的内容,国家安全及国防机密,名誉侵权和隐私侵权,淫秽和非法出版物,对公众利益和社会文明风气有害的其他内容);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制定总体规划或实行国家援助。

3、受众对传播的社会监督控制手段

①个人的信息反馈(来信、来电和来访等形式,直接表达对媒介活动的意见、建议等);②结成受众团体,以群众运作方式对媒介活动施加影响;③诉诸法律手段;④通过影响媒介的销售市场来制约媒介活动。

4、极权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极权主义:对社会事物进行评价和判断时,不是从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是从与外部权力或权威的关系上考虑问题的认知态度和思维方式。也称权威主义。

②极权主义的媒介规范理论:产生于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气候,最大特点是主张媒介必须一切以权利的意志为转移,一切为统治者服务。主要内容:a.报刊必须对当权者负责,维护国王和专制国家的利益;b.报刊必须绝对服从于权力或权威,不得批判占统治地位的道德和政治价值;c.政府有权对出版物进行事先合法的检查;d.对当权者或当局制度的批判属于犯罪行为,应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

5、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形成于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同极权主义制度及其规范理论的斗争中,代表:约翰?米尔顿(《论出版自由》)、托马斯?潘恩、托马斯?杰弗逊等。也称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

②核心:认为报刊应该是“观点的自由市场”,是实行自律的自由企业。反映了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观点。

主要原则:a.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当局的特别许可;b.除人身攻击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c.新闻出版不应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任何强制;d.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③评价:早期自由主义理论对打破极权主义专制制度和等级观念,确立自由、平等和权利的思想起了巨大的作用;但它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联系在一起,其保障的并非全体社会成员而是私有资本的利益,注定不能实现最初的社会理想,而成了现今对内维护垄断资本利益、对外推行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

6、社会责任理论(被主要采纳)

①20C后传媒垄断程度↑,自由主义理论强调传播者的权利忽视公众、谈论思想自由忽视传播的私有营利性质→美“新闻自由委员会”40年代《自由与负责的报刊》,强调大众传媒对社会和公众应承担一定责任和义务,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目的:防止传媒垄断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及传媒内容的庸俗化导致社会道德和文化堕落。

②主要原则:a.大众传播具有很强公共性,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b.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c.媒介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或传播宗教、种族歧视内容;d.受众有权有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③评价:媒介自律很难做到,该理论的实际效果微乎其微。

7、民主(受众)参与理论

①70年代后社会信息化发展、媒介垄断程度达到新高度,民众要求自主利用媒介的意识提高而现实中缺乏可利用的传播资源→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出现,要求大众传媒向一般民众开放,允许民众个人和群体的自主参与。②核心价值:多元性、小规模性、双向互动性、传播关系的横向性或平等性。主要观点:a.任何民众个人和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权;b.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非媒介组织、广告主、宣传家存在;c.社会各界都应有自己的媒介;d.小规模的、双向互动性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③评价:反映了一般民众因社会责任论没有改变现状而对其产生的失望心理,但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众参与理论属于体制外的规范理论。



8、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媒介规范理论

①新闻事业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②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党性原则;③新闻事业执行报道新闻、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提供娱乐等多项社会职能,应持真实性、高品位、高质量的原则;④新闻传播事业有重要经济功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服务于国民经济。

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与作用(9)

1、麦克卢汉的媒介观及评价(略)

2、“电视人”和“容器人”

①媒介不仅通过其内容影响人的认识、价值观和行为,而且它的出现、使用和普及及其所形成的媒介工具环境本身,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的个性和性格。

②a.“电视人”(林雄二郎):伴随电视普及而诞生成长的一代,注重感觉的“感觉人”,跟着感觉走,性格孤僻、内向、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较弱。b.“容器人”(中野牧):在以电视为主的媒介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日本人的内心世界类似于孤立、封闭的“罐状”容器;“容器人”为了摆脱孤立状态也希望与他人接触,但这种接触只是容器外壁的碰撞,不能深入对方内部,因为彼此保持一定距离便成了人际关系的最佳选择;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认同,但很容易受大众传媒的影响,现代社会中忽起忽落、变幻不定的各类流行和大众现象正是“容器人”心理和行为特征的具体写照。—建立在对现代人的社会病理现象“媒介依存症”的批评基础上。

3、“媒介依存症”的特点

①过度沉湎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

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等。

4、电视与人的“充欲主义”

(佐藤毅)电视与日本人的自私化和“充欲主义”价值流行的关系:电视作为一种商品,是人们欲望追求的对象,也是唤起和引发人的占有欲和享乐欲的媒介,在追求过程中日本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由勤俭、对社会的奉献价值转为个人享乐和“充欲”价值,即“他律性欲望主义”。

5、新媒介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

①定义:伴随卫星通信、数字化、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新型传播媒介,包括跨国卫星广播电视、多频道有线电视、电子出版物、互联网等。

②特点及其意义:a.传播过程的双向性增强→大大改善传统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互动性;b.多媒体化和媒介功能的融合→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c.媒介资源丰富化→改变少数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社会成员和群体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基础条件;d.信息传播全球化→把人类传播范围扩展到全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简言之,新媒介技术正使人类的传播活动发生重大变革。

6、“电子乌托邦”(Teletopia)思想

①内容:对媒介技术的发展无条件乐观,认为新的传播技术必将把人类带入一个高度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想国。②评价:建立在对新媒介某些技术特性的期待的基础之上。是不对的。因为理想社会形态的出现并不由单纯的技术可能性得到必然保证,而需要更为复杂的社会条件(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的合理化以及人自身素质的提高等)。

7、大众传媒的特点

地位稳固;社会组织,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比其他类型的传播者地位更优越、力量更强大;是传播特权的拥有者(远超一般社会群体),制约社会信息环境的主要变量。

8、大众传播的组织目标

①经营目标:面对市场是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必须把自己的信息产品或服务作为商品在商场上销售出去。传媒的经济来源:广告收益(广告主的压力)和信息产品的销售收益(发行量、收视率等,受众的压力)。

②宣传目标:包括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信念、行使某种权力或社会影响力等。通过言论活动、报道活动及传播内容的选择和提供实现。

③公共性和公益性:是大众传媒的权力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大众传媒活动。原因:作为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和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大众传媒满足社会信息需求、影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9、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

①(美)库尔特?卢因,“把关人”:群体传播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

②怀特的新闻选择把关(gate-keeping)模式:社会上存在大量新闻素材,新闻报道不是也不可能“有闻必录”,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传媒组织形成一道关口,受众接受到的新闻只是少数。

③大众传媒的“把关”标准(盖尔顿和鲁治):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新闻筛选三前提:(1)附加性前提—新闻要素多;(2)补偿性前提—某些要素较突出;(3)排除性前提—新闻要素含量偏低则不太可能入选。所以,新闻价值或要素所体现的主要是新闻选择中的业务标准和市场标准。

④“把关”实质:“把关”是个复杂过程,既要分析新闻价值,也要考虑政、经和意识形态因素。原因:a.大众传媒依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进行有目的的选择和加工活动;b.新闻选择受经营目标、受众需求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制约,与媒介方针、利益一致的内容易入选;c.“把关”是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

第十章 大众传播的受众(8)

1、大众(mass)的定义及特点

①定义:19C末20C初,随着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及大众传播的发展,形成的未组织化的社会群体。不同于初级群体、群集和公众。

②特点:规模巨大性;分散性和异质(社会属性)性;无组织性;同质性(行为倾向同一);匿名性;流动性。

2、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和变化

①早期的贵族主义观点:一些保守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后工人和劳动大众作为重要的社会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感到恐惧和危机,充满了正在失去权力和影响力的贵族阶级对崛起的大众的仇视心理和偏见,其观点并无可取之处。

②对法西斯集权主义的批判:30年代后,卡尔?曼海姆。认为法西斯势力破坏了包括家庭在内的所有中间群体,使人们变成孤立、分散的大众人,并通过暴力强制和宣传动员加以操纵,使他们变成法西斯主义的狂热支持者。着眼于产业化和资本主义大众民主制的内在矛盾,分析大众的“异化”及其社会结果,并试图由此说明法西斯体制出现的社会原因。

③战后美国的大众社会理论:50年代始,主要考察美国当代各种社会病理现象。

a.密尔斯:新中产阶级即白领阶层蓝领一起构成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大众的状态以及他们与权力精英的矛盾,是美国各种社会病理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

b.李斯曼:主要从人的社会性格或社会适应方式的变化来说明大众社会的成因。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人们的社会适应方式从“传统型”到“内向型”到“外向型”的变化,现代人的行为具有过多“趋同”倾向,社会成员的自主性降低、均质性增加,成为无个性的一般大众。

c.孔豪瑟:现代大众社会具有双重性质,大众易受精英的操纵,精英也易受大众的压力和影响;现代大众社会的特点:中间社会群体衰退、人际关系淡漠和孤立性、社会权力的集中性、大众传播导致的文化均一和流动性。

④评价:触及到现代社会的许多重要课题,但其精英史观(精英是历史主宰、大众软弱无力易受操纵)是错误的。该理论并非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是一种看问题的视角和方法,把现代社会作为原子化的大众社会,对理解现代社会有帮助。



3、作为“大众”的受众观和“拷贝的支配”

①大众社会论的受众观(核心观点):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大众本身,受众具备大众的一切特点,本质上是一种被动的存在。有失偏颇。

②清水几太郎: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因为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人们与多数实物不能保持接触,要了解它们只能通过传媒提供的第二手信息即拷贝),拷贝的支配易转化为“心理的暴力”(利润原理:激发人的原始本能营利;政治或宣传原理:拷贝选择和加工麻醉大众)。由此现代人无条件地放弃了自己的批判能力,形成无思想的划一主义。

4、受众

大众传媒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一个集合概念,最直观地体现为作为大众传媒信息接受者的社会人群。克劳斯,受众按其规模可分个三层次:特定国家和地区内能接触到传媒信息的总人口(最大规模),对特定传媒或特定信息内容保持定期接触的人,既接触了媒介内容又在态度和行动上实际接受了媒介影响的人(有效受众)。

5、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①受众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集团和群体,有不同的社会背景。受众对传媒的接触虽然只是个人的活动,但通常受到群体归属关系、群体利益及群体规范的制约。受众的群体背景(人口统计学意义、社会关系意义)或社会背景是决定他们对事物态度和行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超过大众传播的影响。

②a.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伊里调查:大众传播的竞选宣传并不决定选民投票行为。b.IPP指数(既有政治倾向指数):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方面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c.分析发现:既有政治倾向假说—在人们就选举或其他政治问题作出的决定,基本上取决于他们原有的政治倾向而不是取决于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选择性接触假说—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更愿意选择接触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说明受众具有某种能动性)。

6、受众即市场

①19C30年代后,把受众看作信息产品的消费者和大众传媒的市场。D.麦奎尔:从市场角度,受众可定义为特定的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集合体。

②受众即市场:a.媒介是经营组织,须在市场上交换自己的产品和服务;b.产品和服务应能满足消费者需求;c.传媒竞争的对象是消费者。

③评价(D.麦奎尔):a.易把传媒与受众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关系;b.着眼于人口统计学属性,未能反映受众内部更深层次的社会关系和意识形态;c.易把“商品销售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d.传媒一方的观点,不是从受众立场出发。

7、作为权力主体的受众

①理由:受众不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或消费者,还是社会基本成员、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公众,应享有各种正当的权利。

②受众权利:a.传播权(传统称为表现自由或言论自由的权利,包括通过大众传媒渠道进行传播的权利);b.知晓权(公民对公共权力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的权利,公共权力机构对公民有信息公开的责任和义务);c.传媒接近权(一般社会成员利用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核心内容是要求传媒必须向受众开放,造成影响:受众有“反论权”、可发布“意见广告”、参与“开放频道”活动)。

8、“使用与满足” 理论

①“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其媒介接触活动是基于特定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源于40年代。

②早期受众的传媒接触动机和使用形态:a.广播媒介(美国赫卓格:三种基本心理需求使得人们喜爱知识竞赛节目:竞争、求知、自我评价;肥皂剧既可以娱乐大众也可作为人们生活的教科书。受众的动机多样);b.印刷媒介(B.R.贝雷尔森:读书的动机包括实用、休息、夸耀、逃避等;报纸有6种利用形态即信息来源、生活工具、休息手段、获得威信、社交手段、生活习惯);c.电视媒介(D.麦奎尔:电视节目的功效包括心绪转换效用—节目可提供休闲和娱乐;人际关系效用—拟态、现实;自我确认效用—提供自我评价的参考框架;环境监测效用—获取信息、把握环境变化)。③接触传媒的社会条件因素:(受众的需求)与其性格、兴趣等个人属性相关,也受所处的环境和社会条件制约。④E.卡兹《个人对大众传播的使用》:将媒介接触行为概括为“社会因素+心理因素→媒介期待→媒介接触→需求满足”的因果链锁过程,提出了“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⑤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

含义:a.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有一定的社会和心理根源;b.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c.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d.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满足与否;e.两种结果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

⑥评价:一改传媒角度为受众角度,通过分析受众的媒介接触动机及其满足的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把能否满足受众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基本标准,开创了从受众角度考察大众传播的先河。曾在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史上产生重要影响。

⑦意义:a.认为受众的选择具有某种能动性,有助于纠正此前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b.揭示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否定“子弹论”等观点;c.指出大众传播对受众的一些基本效用,有利于矫正“有限效果论”,因而被称为适度效果论。

⑧局限:a.过于强调个人和心理的因素,行为主义和功能主义色彩较浓;b.脱离传媒内容的生产和提供过程,单纯考察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不能全面揭示受众与传媒的社会关系;c.对受众能动性的认识仅限于内容接触方面,有局限,不能反映受众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有传播需求和传播权利的主体所具有的能动性。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研究(12)

1、传播效果的含义

双重含义:①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众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通常意味着传播活动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的意图或目的(微观);②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直接间接、有意无意、明显潜在)和结果的总体(宏观)。

2、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

①认知层面—外部信息作用于人们的知觉和记忆系统,引起人们知识量的增加和知识构成的变化;②心理和态度层面—作用于人们的观念和价值体系而引起情绪和感情变化;③行动层面—这些变化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3、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

①环境认知效果(视野制约);②价值形成和维护效果(舆论导向);③社会行为示范效果(地位赋予功能)。

4、传播效果的类型

英国学者P.戈尔丁,依据时间和意图:①短期的预期效果(个人的反应、对媒介集中宣传报道);②短期的非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无关,个人的自发反应和集合的自觉反应,有益或有害);③长期的预期效果(与传播者意图相符的累积效果,知识的传播,推广和普及等);④长期的非预期效果(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的、持久的传播活动产生的综合或客观效果,个人社会化、媒介的社会控制、媒介与社会变革)。

5、考察传播效果须留意的环节和要素

传播主体、传播内容、讯息载体、传播技巧、传播对象 

6、关于大众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的三种理论

英国学者D.麦奎尔:① “常识理论”—公众通过日常接触和使用传媒的直接体验形成的观点和看法;②“现场理论”—传媒内部工作人所持,包括对传播活动的目的与性质的理解、信息选择与加工的标准、采编业务技术规程、职业道德规范;③(以传播学为代表的)“社会科学理论”—a.从个人、社会与媒介的三者关系出发,通过对媒介活动及其客观结果的定量定性研究获得的系统知识。b.基本观点:在确保大众传媒发挥强大力量、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又要对其实行社会制衡,最大限度地防止其可能造成的负面效果。c.评价:避免“常识理论”的直观性与零碎性,与“现场理论”的业务主义、商业主义倾向保持了距离。



7、传播效果研究第一时期:“子弹论”(“皮下注射论”、“魔弹论”)

①背景:20C初至30年代,大众传媒发展势头迅猛,产生巨大社会冲击;社会各界对传媒的利用达到空前程度;本能心理学和大众社会论盛行;一战的宣传战史和宣传技巧研究。

②核心观点:传媒拥有不可抵抗的强大力量,传递的信息在受众身上如同子弹击中躯体、药剂注入皮肤,可引起直接速效的反应;能左右人们的态度和意见,甚至直接支配他们的行动。

③评价:过分夸大大众传播的力量和影响,忽视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客观社会因素,并否认受众对大众传媒能动的选择和使用能力。是一种唯意志论观点,错误,随着传播效果研究的深入,必然被淘汰。

8、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传播流”研究、“有限效果论”、“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

40年代起,社会调查法和心理实验法普遍应用,“传播流”、“说服性传播”的效果、“使用与满足”研究。①传播流(communication flow):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a.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大众传播并没有直接左右选民投票的力量,只是众多影响因素之一,并非主要因素。

*“政治既有倾向”假说: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

*“选择性接触”假说:人们的既有政治倾向在很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媒介接触行为。即:受众并非不加区别地对待任何传播内容,而是更倾向于“选择”那些与自己既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其结果更可能强化原有立场而非导致其改变。

*“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和“两极传播(two step flow of communication)”: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大众传播效果类型的概括: 无变化、小变化、强化或“补强”(对受众既有态度的巩固和加强,主要)、结晶(使原来意向未明、态度未定者的态度明确)、改变(使受众传者的立场和态度发生逆转性变化,较少)。

b.卡兹、拉扎斯菲尔德《个人影响》(《人民的选择》的后续研究,旨在验证其提出的假说在其他领域是否适用):*既有倾向的作用、选择性接触机制、意见领袖以及两极传播现象,在政治选举外的许多领域广泛存在。

*“中介因素”(mediating factors):制约和影响大众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四:选择性接触机制(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三层次)、媒介本身的特性(讯息渠道不同,效果也不同)、讯息内容(语言与表达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同心理反应)、受众本身的性质(既有立场和倾向、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

c.罗杰斯《创新与普及》:对《人民的选择》、《个人影响》的许多观点(特别是两极传播概念)做了重要修正和补充。大众传播过程可分为两方面—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可以是一级的);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多极的)。从而把“两级传播“模式发展为“多极”或“N级传播”模式。

d.以上三本书是“传播流”研究的三部曲,揭示了大众传播效果的产生是极为复杂的社会过程,其间存在众多中介环节和制约因素,单一的大众传播不能左右人们的态度,从正面否定了强调简单的“刺激—反应”关系的“子弹论”观点;但也强调大众传播效果和影响的无力性,被称为“无力的大众传播观”。②“有限效果论”

1960年J.T.克拉帕《大众传播效果》关于传播效果的“五项一般定理”:

a.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仅是众多中介因素之一,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b.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对既有态度的强化;c.大众传播产生态度改变效果需两个条件—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d.传播效果的产生受某些心理生理因素制约;e.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性质、内容组织)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极力强调大众传播影响的无力性和效果的有限性,被称为“有限效果论”。③“说服性传播”的效果研究(传播的说服效果)

40年代至60年代,C.I.霍夫兰,指受传者的态度沿传播者说服意图的方向发生的变化,最早的实证研究。揭示了单一的大众传播并不能直接导致人们态度的改变,效果的形成并不简单取决于传播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受到传播主体、信息内容、说服方法、受众属性等各种“条件”的制约。也是否定“魔弹论”效果观的有力证据。

9、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宏观效果论

①有限效果论的效果观和理论框架缺陷:a.只探讨态度和行动效果,忽略传播在环境认知中的作用;b.只考察具体传播活动的微观、短期效果,忽略整个传播事业日常、综合的信息活动产生的宏观、长期和潜移默化的效果;c.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有限性”,会给传播实践带来某些消极影响,如降低传播人员的社会责任感,为低俗有害的传播内容的泛滥提供借口等。

②70年代,对“有限效果论”的批评和反思基础上,出现新的理论模式或假说,特点:a.研究焦点大都集中于大众传播从综合、长期、宏观的社会效果;b.不同程度强调传媒影响的有力性;c.与社会信息化的现实密切结合。③与早期“子弹论”的不同:“子弹论”主张无条件、无中介的绝对效果;宏观效果论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做出重新评价。



10、传播主体与传播效果:信源的可信性效果,“休眠效果”(略)

1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

①“一面提示”与“两面提示”,“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明示结论”与“寓观点于材料之中”(略)

②“诉诸理性”与“诉诸感情”:前者指摆事实讲道理,后者指营造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感染对方。H.H.哈特曼等,“诉诸感情”的说服效果略好于“诉诸理性”,但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经历、文化水平不同,其行动受理性和感性的支配程度有差异。无论哪种方法,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并充分了解说服的对象,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本前提。③警钟效果(恐惧诉求):贾尼斯等,不同程度的恐惧诉求效果不同。所唤起的心理紧张效果大小与诉求的强弱顺序基本一致,引起说服对象的态度和行为变化效果与之相反。“敲警钟”必须掌握分寸、切合实际。

12、传播对象与传播效果

①意见领袖:a.定义: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b.基本特征:社交范围广,拥有较多信息渠道,对大众传播的接触频度高、接触量大;与被影响者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而是均匀分布于社会上任何群体和阶层中;影响力有单一型(现代都市)和综合型(传统社会或农村)。c.测定指标:生活阅历、社交性和社会经济地位。②群体归属和群体规范

③受传者个性:a.“自信心假说”(自信心的强弱和可说服性高低关系密切,自信心越强,可说服性越低;反之亦然);b.个人信息行为的特性(求知欲、性格和习惯)。

第十二章 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14)

1、“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概要及特点

①概要:M.E.麦库姆斯和D.L.肖《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②特点:a.着眼点于传播效果的最初阶段,即认知层面上的效果;b.考察作为整体的大众传播具有较长时间跨度的一系列报道活动所产生的中长期、综合、宏观的社会效果;c.暗示这种媒介观: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外部世界的报道不是“镜子式”的反映,而是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活动,不管客观或歪曲,都会影响人们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判断。



2、议程设置功能的作用机制(概念发展之一)

①知觉模式(“0/1”效果):大众传媒对某个议题报道与否会影响到公众对该议题的感知;②显著性模式(“0/1/2”效果):媒介强调少数议题会引起公众对这些议题的突出重视;③优先顺序模式(“0/1/2/…N”效果):传媒按一定优先次序给与不同程度的报道会影响公众对这些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所作的判断。

3、不同类型的“议题”研究(概念发展之二)

韦弗:①个人议题:私下认为重要的问题;②谈话议题:与别人交谈、议论时受重视的问题;③公共议题:自我感觉多数人都重视的问题。三种议题的含义和作用各不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有融合为一的可能性,传媒对后两种议题的影响更大。



4、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研究(概念发展之三)

①报纸:对长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大,形成“议程”基本框架,可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深刻影响;②

电视:“热点化效果”突出,挑出最主要的“议题”突出强调,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

5、“议程设置功能”与受众属性(概念发展之四)

①受众对各种议题的经验程度(经验越间接,受媒介影响越大);②受众的媒介信息接触量(接触越多,受影响越大);③人际传播的频度(对媒介议程设置效果有“抑制”和“强化”两种作用);④人口统计学上的属性(议程设置对知识水准高、政治关心度高以及从事高层次社会职业的人影响较小)。

6、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意义和不足

①意义:a.从考察大众传播在人们环境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入手,重新揭示了大众传媒的有力影响,为有效摆脱“有限论”的束缚起了重要作用;b.传媒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的观点,把大众传播过程背后的控制问题重新摆在人们面前,有利于人们认识议程设置的本质(议程设置过程的背后存在复杂的政经和意识形态力学关系,即西方传媒和占统治地位的信息源之间的关系,本质是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对舆论进行操作和控制的过程,方式有定期新闻发布会和私下放风),为研究这些资产阶级力图掩盖的问题提供重要契机(真正意义);c.与我国的舆论导向研究有一定理论接点,对详细考察传媒的舆论导向过程有启发。

②不足:a.只强调传媒“设置”和形成社会议题的一面,没有涉及反映社会议题的一面;b.媒介的议程设置功能虽然效果强大,但不能绝对化。



7、“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三个基本命题

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观察周围的意见环境,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和“优势”意见时,倾向于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反之则迫于环境压力转向沉默或附和。

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更强大,这反过来又迫使更多的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如此循环形成“一方越来越大声疾呼,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式过程”。任何“多数意见”、舆论、流行和时尚的形成,背后都存在这样的机制。

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影响和制约舆论:舆论的形成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这一非合理过程的产物。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是人们判断意见环境(周围意见的分布情况)的主要信息源,后者影响更大(多数报道内容高度类似—共鸣效果;同类信息传播时间上的持续性和重复性—累积效果;媒介信息的传递范围空前广泛——遍在效果)。

8、“沉默的螺旋”理论要点及评价

①诺依曼,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

②要点:a.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b.经大众传媒强调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认知;c.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和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③特点:a.舆论(public opinion)观:舆论未必是事实上的“多数”意见,但至少是表面上的或人们感觉中的“多数”或“优势”意见,它通过人们的从众心理制约个人的行为,因此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b.效果观: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不止于认知阶段,包括了认知→判断?意见→行动的全过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力量。④评价:a.意义:*把对舆论形成过程的考察从现象论的描述引向社会心理分析领域,强调社会心理机制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这是传统舆论学忽视的;*强调大众传播对舆论的强大影响,并正确指出这种影响来自大众传播营造的“意见环境”的巨大能力;*对媒介的“赋予地位”功能、大众传播的公开性和普遍性、报道内容的类似性累积性以及由此带来的“选择性接触”的困难性所作的分析,对重新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有重要的启迪意义。b.争议:焦点集中在其理论前提—*强调的对社会孤立的恐惧(趋同行为的动机)不应是个绝对常量,应是受条件制约的变量;*“多数意见” 的压力及对它的抵制力依问题的类型和性质应有程度上的不同(有关社会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问题多数意见可产生强大压力,技术性、程序性问题却未必有效,争议问题与自己是否有直接利害关系也有影响);*“多数意见”社会压力的强弱受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单一民族、保守传统社会、安定时期,多数意见压力巨大;多民族、开放社会、社会混乱则作用不大);*忽略舆论的变化过程和“少数派”的作用。

9、“舆论是我们社会的皮肤”

双重意义:①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②维持社会整合方面作用重要,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的社会解体的“皮肤”。



10、“培养理论”(培养分析cultivation analysis)的内容及评价 ①(美)G.格伯纳,60年代后期。

②基本内容:a.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存在和发展,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事物和各种事物、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此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b.提供这种“共识”是社会传播的一项重要任务。大众传播是现代社会的“故事讲解员”、缓和社会矛盾的“熔炉”、维护现存制度的“文化武器”,在形成社会共识方面发挥传统社会中教育和宗教更大的作用。c.尤其强调电视媒介的独特优势:拥有最多的受众、接触时间最长;不需要接触印刷媒介必需的识字能力;结合视听觉手段,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现代人从幼年起与电视生活在一起,难以区分“电视中的世界”和现实世界;广泛渗透社会各个部分。

③评价:既肯定“共识”是社会作为统一体存在的前提,强调大众传播在形成“共识”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又指出大众传媒提供的“象征性现实”与客观现实间的距离及传媒的一些倾向带来的社会后果。旨在揭示大众传播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和意识形态服务的本质,其观点包含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现状的鲜明的批判态度和改革志向,被称作“美国土生土长的批评学派”。



11、“培养”理论的外围——文化指标研究

①制度分析:旨在分析大众传播的信息生产、传达和消费过程中各种制度性压力和制约因素,揭示大众传播内容的特定倾向性形成的原因。a.国家立法、司法和行政对传播制度和传媒活动的法律、政策规定;b.媒介企业内的经营部门和外部银行资本、广告主等对信息生产和传播过程的干预和影响;c.同业竞争和来自各种利益集团的压力;d.一般受众对信息传播过程的影响。前三者为主要制约因素。

②讯息系统分析:大众传播的讯息通过象征符号传达,但不是符号的随意组合,而是根据一定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加工整理后的具有完整意义结构的系统。格柏纳:传媒提示的“象征性现实”按照一定价值体系结构安排。该分析旨在揭示媒介讯息系统的整体倾向性。

③培养分析:讯息系统分析的延伸,旨在考察大众传播的特定倾向造成的社会结果。传播内容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通常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递给受众,潜移默化地“培养”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在全社会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电视媒介尤其发挥强大作用。

12、“知沟(knowledge gap)”理论

①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②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原因:a.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b.传播技能差异;c.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d.社交范围差异;e.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f.大众传媒的性质。根本原因:在上述各方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

13、“上限效果”假说内容及评价

①J.S.艾迪玛等,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因为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②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14、“信息沟(information gap)”理论

N.卡茨曼:a.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b.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c.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d.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6)

1、国际传播(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和主体

①定义:以国家社会为基本单位,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

②主体:国家。另有国际机构、超国家机构、同盟或地区集团、跨国组织或运动、国内各种集团或组织、个人。

2、全球传播(global communication)的定义及理解

①定义:全球传播是国际传播的扩大和发展,既包括传统国际传播的各个领域,又拥有自己的全新课题。②理解:a.与跨国传播科技的发展和全球信息化进程密切相关;b.传播主体多元化;c.大众传媒是传播主体,具有跨国传播功能的个人媒介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d.全人类范围的问题受到重视;e.政治性很强,文化接触、冲突及其世界影响也越来越重要。



3、全球性信息化的影响和冲击

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④传统的国际传播媒介的形式和内容改变;⑤文化输出和文化传播的比重增大。

4、“新世界信息秩序”(new world information order)论争

背景:发达国家对新闻和信息生产、流通的控制,顽固地维持着发展中国家在政、经、文等各领域对其的依附。①1973年不结盟国家《阿尔及尔宣言》—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

《阿尔及尔宣言》是论争明朗化的开端;1976年不结盟国家《关于信息非殖民化的新德里宣言》,内容: a.世界信息流通严重不合理、不平衡,信息传播手段集中在极少数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国家被动; b.这种状况导致极少数国家对“传播什么”和“怎样传播”的新型决断权的绝对控制;

c.世界信息发布掌握在发达国家的极少数大通讯社手中,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其依附,甚至被迫忍受形象歪曲;d.政治、经济的依附关系及障碍政、经的现行信息依附关系都是殖民制度的产物;

e.“信息自由”只是少数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意志选择和传播信息的自由,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权利被剥削。②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1980年《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论争不断走向激化)*1978年教科文组织《大众传媒宣言》:只规定了大众传媒活动的一般准则和规范,并没有解决任何实质性问题,是妥协的产物,并没有引起各国的重视。

*1980年麦克布莱德委员会《多种声音 一个世界》/《麦克布莱德报告》:

a.不平衡是现行国际信息秩序的基本特征,必须加以改变;b.过度集中垄断必须解消;c.必须从内外清除某些障碍

以保证信息与观念的自由平衡流通;d.保障信息来源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e.应保障新闻工作者的自由,自由与责任不可分割;f.发展中国家要提高改变现状的能力;g.发达国家应为实现上述目标显示自己真正的诚意;h.必须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以及各民族向世界人民传达自己利益、愿望以及社会文化价值的权利;i.必须尊重所有国家的人民在平等、公正、互惠的基础上参与信息的国际交流与交换的权利;j.任何民族、种族、社会群体以及个人都拥有接近信息来源以及积极参与传播过程的权利。

*1981年世界自由出版委员会《塔罗瓦尔宣言》:教科文组织决议将会导致各国政府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控制,关于新世界流通秩序的“论争”本身对报道自由和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就是有害的。③英美退出教科文组织—今



5、信息主权(informational sovereignty)的定义和内容

①定义:一个国家对本国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内容:a.对本国信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b.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信息生产加工储存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c.对本国信息输出和外国信息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

6、文化帝国主义(cultural imperialism)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来自发达国家、包含着与支配者利益相关的文化价值和观念的商品、时尚或生活方式等流向发展中国家市场,创造出某些特定的需求或消费形态,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外国文化的侵害、取代或挑战,受支配程度越来越高的状况。产生于60年代反对“新帝国主义”的国际环境。也称媒介帝国主义。

②特点:a.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作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进行扩张;b.一种文化价值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实现全球性文化支配;c.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实现。第十四章 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学派(3)



1、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的定义、缺陷及特点

①定义:从经验事实出发,以经验性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社会科学流派。尤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主流传播学。②缺陷:a.许多情况下,社会现象和人的理性或精神活动不能用经验材料加以说明;b.问卷调查不具备自然科学的精确和严谨性,控制实验说明不了复杂而丰富的社会现实;c.小范围的经验材料仅适用于研究微观现象,难以考察社会历史过程和宏观社会结构;d.受个人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影响,“纯客观”的态度在现实中很难做到。③美国经验学派的特点:a.实用主义的研究目的,b.多元主义的社会观。

2、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的定义、特点及其与经验学派的分歧

①定义:在社会科学的法兰克福学派(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派。强烈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态度。

②特点:a.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b.更多地将传播理论和社会理论结合在一起,着重考察经验学派所忽视和回避的与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相关的宏观问题;c.方法上以思辨为主,反对实证主义态度。

③分歧:a.(关键是社会观对立)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社会,实现多元利益的协调和平衡便能消除社会矛盾,传播是控制人的行为和实现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资本主义制度连同其传播制度都是不合理的,大众传媒本质上都是少数垄断资本对大多数人实行统治的意识形态工具;b.经验性的“管理研究”,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研究现代社会的一般趋势以及人的基本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大众传播的社会作用;c.主张在现存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寻找解决社会问题对策的方法∽把资本主义制度当作变革对象;d.关心“如何”和“在多大程度上”进行控制∽关心“谁在控制”“为了谁的利益在控制”“为什么存在着支配和控制”。

3、批判学派中的主要流派及各自特点

①政治经济学派:(英)G.默多克、P.格尔丁。依据马克思的观点,从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出发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大众传媒支配与控制的现状,关注的焦点是现代传媒高度集中和垄断的趋势及其带来的社会后果。从所

有制关系和经济结构上揭示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内在矛盾和制度的非合理性,对传播内容本身关注不多。②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

*S.霍尔、D.莫利。反对简单的“经济基础还原”论,主张从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出发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大众传播。(阿尔诸塞:大众传媒是从事“合意”的生产和再生产的“国家意识形态装置”,对“文化研究”有重要影响;霍尔等:大众传媒有一种“赋予意义” 的独特功能,因此能作为“国家意识形态装置”从事“合意”的生产与再生产)。*主要观点:a.大众传播是资本主义社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定社会关系、行使政治权力方面发挥重要的意识形态功能,并具相对独立性;b.大众传播可分为两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前者是“符号化”“赋予意义”的过程,后者是符号解读的过程;c.讯息符号和一定的价值或意义体系结合在一起。大众媒介的符号化活动,本质上按照支配阶级的价值体系为事物“赋予意义”;d.受众的符号解读不完全被动(优先式解读、妥协式解读、反向解读或对抗式解读)。

*研究方法:文本分析(text analysis)和受众调查。

③意识形态霸权理论:霸权是支配阶级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维护自身利益而行使社会主导权和文化主导权的能力,实现的手段不是通过直接的高压政策,而是通过决定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方向(意识形态),使被支配阶级对现有权力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认同(社会合意)和从属意识。“虚假的合意”。

④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旗手。《公共性的结构转换》《传播行为理论》:主张通过改善“传播的合理性”实现社会变革。资本主义追求的是一种“工具合理性”(扩大对自然的支配和操作能力,强化社会的支配结构和支配关系,导致人的异化),提倡“综合的合理性”(通过扩展没有支配和强制的传播关系来改革社会),建立基于“理性合意”的新型社会关系。此理论有普遍主义和伦理主义色彩。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研究方法(3)

1、主要的随机抽样技术

①简单随机抽样:使用乱数表或随机抽样表,能保证对象总体中的每个单位都有被选中的同等概率机会; ②系统抽样(等距抽样):在随机排列的对象总表中随意选取第一个样本,其他样本按一定间隔抽出。简单省力,前提是对象总体中各构成单位的排列必须是随机的;

③分层抽样(分类抽样):将对象总体中的所有单位按照一定属性预先分成若干类别,分别进行随机抽取。使大规模抽样变得较为容易,便于调查过程的管理,可提高推断的精确度,便于数据处理阶段对不同属性的群体进行分析比较;

④多级抽样(多阶段抽样):一般分三级,大型调查中常用。

2、内容分析法的定义、特定及表示方法

①定义: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②特点:a.客观性(必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得出相同结论);b.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c.普遍性(应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以便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纯粹的“描述性”信息)。③量化表示方法:出现的有无;出现的频度;传播的时间量和空间量;传播的强度

3、控制实验法

①关注的条件:信源条件、信息内容的条件、传播方法和技巧的条件、受传者的社会条件、受传者的个性条件。②基本步骤:确定实验课题;选定实验对象;制作信息测试材料;实施测试;提出实验报告。

③常用类型:a.单一事后测试控制实验:把实验对象随机分为2个等质小组,只对其中1组实施信息刺激,对2组均只进行事后测试,旨在观察两组之间因信息刺激提示的有无而产生的差异;

b.前后测试控制实验:对第1组实施2次测试,以观察比较信息刺激提示前后的变化;对第2组同

第四篇:《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

《传播学教程》全书知识点总结.txt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

听着,我允许你喜欢我。除了白头偕老,我们没别的路可选了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Summarized by CYYS 第一章

传播的研究对象与基本问题(一)传播概念的把握 1.起源 communication 1)库利:人与人关系赖以成立和发展的机制——包括一切精神象征及其空间上得到传递、时间上得到保存的手段。

2)皮尔士:通过“像”(icon)或符号对观念或意义(精神内容)的传递过程

3)施拉姆:与其他人共享信息——某个观点或某个态度,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2.实质:社会互动行为

(二)传播与信息

1.信息定义:物质的普遍属性,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物理载体和意义构成的统一体 2.信息分类:

1)信息系统和作用机制的不同:非人类信息和人类信息 2)物理信息,生物信息,社会信息

3.社会信息的特殊性质:伴随着人的精神活动

1)生理反应→伴随精神心理活动,态度,感情,价值,意识形态 2)符号系统本身→精神劳动的创造物(三)传播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四)人类社会传播的五个特点P5-6(共享,关系,双向,共通,行过系)(五)传播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

1.五种不同的传播系统(人内、人际、群体、组织、大众)P8 大众传播特点:专业机构,对象,技术,内容公开,反馈

2.社会信息系统的四个特点(开放性,子系统,双偶,双自)P10 3.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Eg制度合理,渠道畅通,系统功能正常

4.传播隔阂:个人之间,个人与群体,成员与组织,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

5.传播学的任务:通过对该系统及其各部分的结构、功能、过程以及互动关系的考察,探索、发现和克服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科学方法,找到社会信息系统的良性循环机制,由此来推动社会的健全发展。

(六)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

1.马恩交往理论与美国传播学的本质区别P14-15 1)孤立的精神或心理现象→人类社会交往的大系统

2)精神交往关系与精神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精神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密切相关

3)精神内容的生产与一定得思想、观念、意识、道德、政治、法律、宗教和意识形态相联系

2.精神生产精神交往与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辩证关系P16-17 1)精神~→起源于→物质~ 2)物质生产力→制约→精神~ 3)精神~→反映→物质~ 3.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的独立性和能动性P17-18 1)精神~发展→推动→物质~ 2)物质生产力发达到一定程度,精神生产状态制约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3)4.1)2)精神~&物质~→不同的特殊规律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传播学的三个原则P18 正确处理“批判”和“借鉴”的关系 实现传播学的本土化和中国化

3)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第二章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 1.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 2.动物传播的局限P24 3.劳动创造了人类语言:恩格斯P26-27 4.人类语言的四个基本特征P27 1)超越历史时间和空间的能力 2)无限的灵活性 3)发音的经济性

4)能动性和创造性(二)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 1.口语传播时代:

1)口语(命名)出现的意义:加速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进程P29; 2)口语的局限:空间&时间,小规模&近距离P29-30 2.文字传播时代: 1)文字的出现P30 2)文字发明的意义[巴勒克拉夫] 时间,空间,传承P31 3.印刷传播时代:

1)印刷术的发明(中国造纸印刷术、古登堡印刷机)P31-32; 2)印刷媒介的意义(施拉姆的论述及郭的补充)P32 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社会经济的推动,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4.电子传播时代:

1)电子媒介的意义(时空和速度的突破、声音与影像信息系统的体外化)P33; 2)电脑,电子媒介发展趋势(电脑、无线、通讯卫星和数字化技术)P33-34(三)信息社会与信息传播 1.信息社会: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P35 2.媒介传播的进化与社会发展:

第五篇:《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总结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五章

1.大众传播: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2.大众传播的特点:①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②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③传播对象是社会的一般大众,即受众。④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商品和文化双重属性。⑤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⑥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

3.拉扎斯菲尔德、默顿关于大众传播功能的观点:①社会地位赋予功能。②社会规范强制功能。③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

4.信息环境:所谓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5.拟态环境:由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提出。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拟态环境存在于人与他的环境之间,人对拟态环境作出反应会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

6.传播制度:一定的社会制度对大众传播的控制,体现为一定形态的传播制度,因此,传播制度也就是社会制度中对大众传播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起着制约和控制作用的部分。传播制度作为社会制度的反应,它体现了社会制度或制度性因素在各个方面对传播媒介活动的制约和影响,体现了全部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复杂性。

7.国家和政府对媒介的控制的主要内容:①规定传媒的所有制形式。②.对传播媒介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管理。③限制或禁止某些消息的传播。④对传播事业的发展进行总体规划或实行援助。

8.传播制度的社会责任理论的原则:①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媒体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②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③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④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

9.传播制度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①任何民众个人和弱小社会群体都拥有知晓权、传播权、对媒介的传播和使用权、接受媒介服务的权利②媒介应主要为受众而存在,而不应主要为媒介组织、职业宣传家或广告赞助人而存在③.社会群体、组织、社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媒介④与大规模、单向的、垄断性的巨大媒介相比,小规模的、双向的、参与性的媒介更合乎社会理想。

10.媒介即讯息: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对传播媒介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高度概括,其含义是: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麦克卢汉认为,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每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都开创了人类感知和认识世界的方式,媒介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

11.新媒体发展趋势特点的意义:①传播过程双向性的增强将大大改善传统大众传播过程中受众的被动地位,增加传受双方的互动性。②多媒体技术为人们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输提供了空前便利的条件,有助于提高传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③传播资源的丰富化将改变少数大众传播机构垄断资源的状况,为更多的社会成员、群体和组织成为能动的传播者提供了条件。④全球传播技术的发展则把人类的传播范围扩展到整个世界,使人们的认知、判断和行为受到更多变量的影响。

12.大众传播者的特点:①地位稳固。②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结构。③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

13.大众传媒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的依据:①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和提供者,在满足社会的普遍信息需求方面起着一种公共服务的作用。②大众传媒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道德具有广泛而强大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涉及到普遍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生活。③大众传媒是有些“稀有”公共传播资源的受托使用者,作为公共财产的使用者,它们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14.传媒组织在信息生产中的“把关”作用的实质:①大众媒介的新闻报道与信息传播并不具有纯粹的“客观中立性”,而是根据传媒的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而进行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②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受到媒体的经营目标、受众需求以及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但是与媒介方针和利益一致或相符的新闻信息内容更容易优先入选、优先得到传播。③媒介的“把关”是一个多环节、有组织的过程,“把关”的过程及其结果在总体上是传媒组织的立场和方针的体现。

15.拷贝的支配:日本学者清水几太郎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拷贝支配”的社会,而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是环境的扩大和社会生活的间接化。“拷贝的支配”也会转化为“心理的暴力”,这是因为在“拷贝”的制作和提供过程中存在着两条“抽象的原理”,即利润原理和政治或宣传原理。清水几太郎的分析在揭示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及其社会影响力方面是有说服力的,但是他把受众看作是绝对被动的存在的观点则有失偏颇。16.IPP指数:即“既有政治倾向指数”,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在“伊里调查”中所采用的分析指数。是一个从社会经济地位、居住区域和宗教信仰三个方面来显示受众在接触媒介宣传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的综合指数。

17.选择性接触假说:20世纪4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通过“伊里调查”得出的结论。受众在接触大众传播的信息时并不是不加选择的,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政治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18.受众即市场: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是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采取企业化经营形态而形成,在现代也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受众观。这一观点认为,传播媒介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通过媒介竞争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活动,而受众即媒体或讯息所指向的、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19.受众的基本权利:①传播权:一般意义上的表现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权利。②知晓权:通过大众传播渠道获得信息的权利,尤其指对公共权利机构的活动所拥有的知情或知察权。③传媒接近权:利用大众传媒阐述主张、发表言论及开展各种社会和文化活动的权利,也指传媒应该向受众开放的义务和责任。

20.“使用与满足”研究:“使用与满足”研究起源于40年代,把受众成员当作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21.竹内郁郎的“使用与满足”过程模式的内容:①人们接触媒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他们的特定需求,这些需求具有一定的社会和个人心理起源。②实际接触行为的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其一是媒介接触的可能性,其二是媒介印象(媒介能否满足自己的现实需求的评价)。③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的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的接触行为。④接触行为的结果可能有两种,即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⑤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到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的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22.传播流:从40s开始,传播效果研究第二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指的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23.“政治既有倾向”假说:1940s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结果,认为人们在就政治问题进行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性质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是基本上取决于人们既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这一观点即是“政治既有倾向假说”。24.两级传播:拉扎斯菲尔德等人根据“伊里调查”的结果推测出的一种传播过程。大众传播并不是直接“流”向一般受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25.有限效果论的主要观点:①大众传播通常不是效果产生的必要和充分的原因,它只不过是众多的中介因素之一,而且只有在各种中间环节的连锁关系中并且通过这种关系才能发挥作用。②大众传播最明显的倾向不是引起受众态度的改变,而是对他们既有态度的强化,即便是在这种强化过程中,大众传播也不作为惟一的因素单独起作用。③大众传播对人们的态度改变产生效果需要两个条件:一是其他中介因素不再起作用,二是其他中介因素本身也在促进人们态度的改变。④传播效果的产生,受到某些心理生理因素的制约。⑤传播效果的产生,还受到媒介本身的条件(信源的性质、内容的组织)以及舆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26.传播效果的中介因素有哪些:①选择性接触机制: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三个层次。②媒介本身特性:讯息的媒介渠道不同,其效果也就不同。③讯息内容:包括语言和表达等,其方法和技巧不同,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④受众本身的性质:受众既有立场和倾向、他们的社会关系尤其是意见领袖的态度,会对大众传播的效果发挥重要的机制作用。

27.“两面提示”的“免疫”效果:也称“接种效果”。“两面提示”由于包含着对相反观点的“说明”,这种“说明”就像事先接种牛痘疫苗一样,能够使人在以后遇到对立观点的宣传时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两面效果”的这种效果,被称为“免疫效果”。

28.意见领袖: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意见领袖是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继和过滤环节。29.议程设置功能:“议程设置功能”作为一种理论假说,最早于1972年,由美国的麦库姆斯提出。“程设置功能”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为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以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

30.“沉默的螺旋”的三种假说:①个人意见的表明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求从周围的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②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一个螺旋式的社会过程,即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使“优势”意见显得更加强大,反过来迫使更多持不同意见者转向“沉默”。③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于人们惧怕孤立的心理,强制人们对“优势意见”采取趋同行动。

31.“培养分析”理论的基本观点:社会要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需要社会成员对该社会有一种“共识”。也就是对客观存在的事物,重要的事物以及社会的各种事物,各个部分及其相互关系要有大体一致或接近的认识。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人们的认识、判断和行为才会有共通的基准,社会生活才能协调。

32.“知沟”假说:大众传播的信息传达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对低者都能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33.全球信息化的影响: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②政治全球化的加速。③文化的交流、融合、摩擦和冲突的全球化。

34.信息主权:信息主权是指一个国家对本国的信息传播系统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它是信息时代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①对本国信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的权利;②不受外部干涉,自主确立本国的信息生产、加工、存储、流通和传播体制的权利;③对本国信息的输出和外国信息的输入进行管理和监控的权利。35.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①以强大的经济、资本实力为后盾,主要通过市场而进行的扩张过程;②是一种文化的扩张,即通过含有文化价值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而实现的全球性文化支配。③由于信息产品的文化含量最高,这种文化扩张主要通过信息产品的传播而得到实现。

36.内容分析:内容分析,是一种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内容分析的主要特点有——①客观性:必须要有明确的客观规则,保证不同的分析者分析同一素材能够得出相同的结论。②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的取舍选择要有首尾一贯的标准,防止分析者仅选择支持自己见解的材料。③普遍性:内容分析应该将讯息属性和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征联系起来,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不是纯粹的“描述性”信息。

下载传播学教程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播学教程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播学应用教程 大纲之二(最终版)

    传播学应用教程 第三篇 传播学:批判范式 第八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观 第一节 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与发展 一、法兰克福学派产生与发展历程二、第一代学者人生经历的相似性三......

    《传播学教程》考试复习资料[五篇材料]

    名词解释 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符号: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

    新闻传播学考研笔记专题整理——舆论

    专题:舆论 舆论: 是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物为指向,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

    《教育法教程》复习笔记(推荐)

    《教育法教程》复习笔记 1.依法治教: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来发展教育事业,让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进行,使教育走上法制化轨道。依法治教的目的是实现教......

    PS教程笔记(五篇)

    导航器:放大、缩小和定位的作用,放大时按住空格可以遥移图片; D:设置默认的前黑后白; X:交换前景色和背景色; Alt+Delete:填充前景色; Ctrl+Delete:填充背景色; Ctrl+D:取消选择; 在......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 复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新闻经典教程(二) 总结稿 仅供参考 作者 : 『㊣燀錡℅ 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新闻本源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新闻的本源是事实。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1-3章笔记)

    思想政治工作学教程 第一章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 第一节思想政治工作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一、思想政治工作概念的由来和含义 1、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程学习笔记(精选合集)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教程学习笔记第一章 道德的本质、内容及作用本章要点:道德包括职业道德,职业道德是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职业道德建设受社会的整体道德状况的制约。因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