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

时间:2019-05-13 21:55: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

中庸之道,合理管理

——《赢在中国》“蒙牛爱心牛奶义卖”商场实战观后感

节目内容回顾

《赢在中国》 商业实战第二场任务为蒙牛爱心牛奶义卖活动,九名选手重新分为红蓝两队,在规定的时间段内,分别在客流量大致相同的两家卖场进行义卖。选手每卖出一箱牛奶,蒙牛集团将捐赠一箱相同产品给指定小学。销售活动中不允许出现团购现象,一次最多限购5箱。比赛结束后,选手需要组织一场捐赠仪式。两队在活动中,需要充分宣传公益主题。所有选手严禁动用原有社会资源。

红队:李书文 陈伟 窦大海(队长)冯志刚

蓝队:韩小兵 牟文建 张华 夏霓(队长)李海镛

节目结果,最终是红队取胜,并且很精彩,团队战略制定合理,执行铿锵有力,博得了总评为牛更生的高度评价。而蓝队与之相比,则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三流的战略加上三流的执行,败的体无完肤。

观后感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比赛,而在组队之初,大家普遍认为蓝队占据了比较大的优势。首先蓝队领先在人数上。在一场仅有两天的时间紧迫的商战中,不管是资源的寻找或者活动的现场组织都对人力资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其次就是蓝队占据了唯一的一名女性夏霓。女性普遍被认为协调能力强,比之男性,更多一份柔和,在团队中经常担当协调者的角色。蓝队给人看来,在这两方面的确占据了很大的优势。

然而,这场商战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是正在人数上占了劣势的由四个男性组成的红队取得了胜利。返观红队的成功与蓝队的失败,我们不难得出成败的原因。用马云的观点来说,红队拥有一个一流的战略和一流的执行,而蓝队的战略和执行都是三流的。追究最本质的原因,我想,这与队长是逃不了关系的。

红队赢了,赢在队长的中庸之上。

红队在选择队长时,一开始选择了比较强势和有丰富活动经验的李书文,但是后面遭到反驳,大家一致认为在几个强势的大男人中,更需要一个能够协调的人作为队长来避免团队的争锋相对与争强好胜。最后窦大海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从后续节目的播放中我们可以看到,红队的出镜核心是“影子队长”李书文,而作为队长的窦大海与之相比则是黯然失色。但这并不代表这个对长无作用。节目方可能是出于节目制作与观众喜好的考虑,将镜头多给了一直很“出风头”的李书文。而窦大海的作用我们从战略制定那以缓解我们就可以管中窥豹略见一斑。当李书文强势的认为要以5箱为一单位销售的时候,窦大海没有直接予以反驳,而是在肯定李其他策略的同时提出了对这点的不赞同。这种方法减少了与李书文的正面冲突,李书文的心理接受程度也变得更大,在战略的战略的制定上也就有了更多协商的空间。

队长窦大海的中庸也就是在这个细节上得到了最大的阐释。“中庸”之道,是合理管理的核心。“中”,适中,是不偏执,不走极端,恰到好处。它是“中”在人的行为和人格风范上的具体体现。“庸”主要有“用”“常”二义。窦大海不偏执不强势不走极端的表现在团队中发挥的功不可没的 作用,中庸之道,深得运用。

而蓝队的夏霓与之相比,则是树立了一个经典的反例。夏霓在其位不谋其政,首先败于不具备不具备基本的战略管理知识,其次在于领导的不力执行的懈怠。将这么一个连作为队员都不够称职的人放在了队长的职位上,不能不说这是一个本质性的错误。夏霓或许也做到了“中庸”,但其“中”是中立,摇摆不定;其“庸”,就真的是平庸了。

“中庸”之道,合理管理

当今,我国的许多企业和管理者都在学习西方的管理哲学,却没有对传统文化蕴含中丰富的管理思想引起重视。他们仍在狂热地追逐国外的管理时尚,但是换来的只是“东施效颦”的丑剧,当众多的希望破灭时,向传统文化中汲取管理思想也就成为一条值得探索和重视的途径。

“中庸”之道是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也是儒家文化的精华。即使经历了马克思主义和当今西方自由主义文化的洗礼,但是由于长达几千年儒家文化的熏陶,中庸文化至今仍然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之一。中国人就是中国人,尽管在表面上可以作出“很西方”、“很洋人”的样子,但是在骨髓里却无法抹掉中国文化深深的烙印。这就是中国主流文化的力量。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庸文化越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将企业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建立在中庸和谐文化的基础上,避免了从头做起的艰难,我们所做的只是一种疏通和对接的工作,很容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庸之道的精髓是不偏不倚,它的主张是取中讲和。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处理事物的指导思想要端正,方法要对头,既反对极左,又反对极右;既反对浅尝辄止,又反对盲目冒失;极反对保守,又反对激进;既反对刚烈,又反对柔弱;既反对以偏概全,又反对一好百好;既反对过于圆滑,又反对僵死呆板;既反对老于世故,又反对逢迎潮流;既反对大而化之,又反对事无巨细;既返对急功近利,又反对无所作为;既反对一言堂,又反对各唱各的调;既反对随声附和,又反对固执己见等等。从哲学的高度来考量,它确实称得上是辨正的科学之道、经商之道。

中庸思想,具有丰富的辩证思维和处世哲学,中庸之道讲求行权达变,主张“中道”,达到原则性和灵活性的有机统一.这对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协调和处理各种关系有较强的启发意义。中庸之道,是我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封建社会里,一直是我国儒家学者追求的至高境界,是人生哲学的方法论,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理念是很科学的,需要我们辩证地认识、看待,从中正确地汲取养份,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

宋代着名理学家朱熹,给《四书·中庸》加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中”就是不要偏激,不要走极端,不要不及,也不要过头。“庸”,是平常之意。一种方法、一项决策或制度,只有被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才有可以实施下去的可能性。

“中庸之道”运用于企业管理中有三层含义。第一、做任何事情要有度,不要走极端。第二、把握好矛盾双方,保持矛盾双方的统一协调,从事物对立的两面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不偏不奇。第三、掌握好灵活多变的原则,要在事物的变化中看待问题,将遇到的事情放在当时的政策、形式、状态下来处理。

企业管理中的中庸之道,正是今日大家所重视的“管理合理化”、“人性化”,要使个人的自由在与组织一致目标之间得到一个平衡。这就涉及到一个价值观和尺度的问题。亨利·法约尔指出:“在管理方面,没有什么死板和绝对的东西,这里全部是尺度问题。管理是一门很难掌握的艺术,它要求智慧、经验、判断和注意尺度。”这里的“尺度”就是中庸思想的表现。“中庸之道”还有一层涵义,那就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变有所不变”。既不偏激,也不矛盾,时时求其命中目标,符合“时中”的精神。不管是变还是不变,为还是不为,都希望能做得恰到好处,能够不偏不倚、不温不火。只有这样,才算符合中庸。

在企业管理中如何实施“中庸”之道

运用到管理当中,管理者要做到中庸首先要了解员工的价值观,感知员工的需求,其次要调整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一致起来,当全体成员的价值观都统一到一起的时候,就到了企业效率最大化,社会效率最大化的时候,企业才更加和谐,效率更高,竞争力更大,这才是我们学习中庸的最终目的。

如何实施企业管理的中庸之道?

从整体来看,企业要做内外有度,张弛平衡,要实施软与硬的平衡,攻与守的平衡,官与兵的平衡等等。在经营良好的前提下,要积极回报社会;在经营不善的情况下,要努力改善自己的经营状况;即要做遵章守纪的企业公民,同时又不要被规章制度约束了创新行为;要保持适度的增长速度,又不要学习“大跃进”的激进方式。

具体到各项职能,在计划方面,管理者要做到保持战略层面和经营层面的统一和平衡,既要努力使战略计划成为经营活动的“经”——长期不变的指南,也要努力使经营层面成为经营活动的“权”——紧紧围绕战略展开并适度调整。在组织方面,管理者要使组织结构保持软硬的结合和平衡,要保持集权与分权的平衡,要协调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平衡。在领导方面,管理者要使员工与团队之间的平衡,要保持自身管理能力与领导能力的平衡。在控制方面,管理者要保持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的平衡,要像放风筝一样,既能使员工与团队自由发挥,又能使他们的主动性保持在一定范围。

第二篇: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在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其独特的文字语言,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的科技工艺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精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这些文化共同书写着中国文化的光辉篇章。

但任何文化都有其两面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可能成为永恒的价值标准,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应该不同价值观念。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是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的精神支柱,他们对创造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如何正确的把握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关系,又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因为只有正确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方向。那么这就要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的去把握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创造出新的文化,以满足现代文化的发展需要。

在创造的同时我们必须认识自身的不足和怎样更好地创造出新文化。以东西文化传统为代表的文化价值观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东方文化传统中有许多不利于创造力开发的人格特征和价值取向,有人认为中国人的智力优秀是攻公认的,但中国人的创造力评级在世界上却较低,其原因是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制约。东方文化具有请个体重团体,重传统,重和谐的保守,内敛的人格特征,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个性,看重人的自由,看重个人价值,具有向自然抗争的文化传统。中国传统的中庸之道容易使人们养成一种害怕出错,害怕出错,害怕失败,知足常乐的心理和心态,容易培养一种谦虚,不善于表现,竞争意识弱,攻击性差,缺乏冒险精神的个性的特征。中国人的共同心理大于求异心理,容易压抑自己的个性。在教育上中国的传统教育方式比较的传统和继承,强调对老师,对权威的尊重和服从,不注重质疑精神,要有挑战传统的勇气。西方文化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推翻前人,鼓励学生在老师有意见冲突的时候要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鼓励与老师展开辩论。在价值取向上看,中国文化具有注重实用,学以致用,轻理论的价值观念,中国人的志向就是修身治国平天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是这种使用价值的真实写照。但是,人类探索大自然的过程是十分艰辛的,长期的过程,没有对大自然的真正的兴趣,没有执着客观奥秘的精神,不可能坚持下去,也不可能有真正的发现的。科学探索的成果往往在几十年,上百年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如果抱着一种使用的功利态度来做学问是不可能有真正发现的。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已经进入“小康”却并不满足仍继续奋进、全面建设“小康”、努力进一步提高小康水平的国人们,“妄自菲薄”日渐减少,民族自豪感日益增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以建设现代文明的观点,越来越为人们所认同。人们认识到,“一个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不是要抹杀它的文化传统,造成清一色的世界文化,而是要求依据现代化的新要求,给它的文化传统不断地灌注以时代性的内容,达到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的有机统一。”⑥但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钻研、鉴别、剔除、吸收、融化、发展工作做得确实不够。在中小学教育中,优秀传统文化课内容并不多,而且高中文理分班,那么理工科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确实不高。在社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的气氛日渐兴起的氛围下,他们有钻研、学习传统文化的愿望和要求。前几年同济大学有一些工科博士生产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自发地组织起来,钻研古代典籍,他们认为收获很大,谁知不久其中竟有几个人先后“信”了佛。这件事对我们文科尤其思想理论课教师触动很大,认识到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仍然需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或者引导。这些年来,我们同济大学针对学校理工学科多的状况,注重开展人文教育。同济大学前校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同济大学校长任上高度重视同济的人文教育,她表示赞同杨叔子院士关于 “没有科学的人文,是残缺的人文,而没有人文的科学,也是残缺的科学”的观点,提倡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并认为“人文教育是一切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铸造崇高人格的最为直接的教育内容之一。”我们学校推行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的教育,实施“知识、能力、人格”的培养模式。因此,学校组织学有专长的师资力量,开设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选修课程,还经常性举办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学术报告或者讲座,并组织编写了《诸子百家》、《中外浪漫主义文学导引》、《宗教与文化》等“大学人文社科丛书”(由顾钰民教授主编)以及《中国文化史教程》(朱恒夫教授著)等教材用书。

小生产成汪洋大海的中国所形成的“传统”,注重“经验”,尊老敬祖,崇尚先贤,固步自封,因循守旧,具有保守性、滞后性,会对新生事物的发展起阻碍作用。那么,传统文化进课堂,会不会对创新教育产生不利的负面影响呢?

江泽民1995年5月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明确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盛发达的不竭动力”。在1999年的全国技术创新大会上他再次指出:如果不能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兴盛,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尤其强调创新问题,指出:“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不断前进,应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已经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是一个人内在素质的重要内容。没有创新的意识,就不可能有创新的行动。任何发现、发明都离不开创新,没有创新,任何新的知识都不会诞生。可以说创新不仅仅是一个结果,它同时也是一种过程,一种精神。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是获得进步的最基本要求。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属于人文素质范畴,重在教育和培养;创新思维,属于认识论范畴,重在熏陶和训练。因此,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创新是教育活动生命的源头,它既是教育自身存在的本质特点,也是教育的主要任务和目标。我们不可能教授给学生人类的全部知识,但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敢于创新;必须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方法,使他们善于创新,能够在汲取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当然,创新教育不可能“速成”“技能”,不可能靠一门专门课程就能使学生获得并掌握创新思维方法,养成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教育、培养、训练,应当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这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和训练过程。在这方面,各种课程都会有所作为、有所作用。正是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我们在人文素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讲授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时,尽力避免其产生束缚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在内容的选择、视角的切入、讲授方法和技巧的运用等方面狠下功夫,采择精华,运用良法,熏陶、培养、训练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这方面,我们虽然不是刻意追求,但是确确实实是自觉为之。根据我们的做法(并不限于笔者个人的)和想法(主要是笔者个人的),得出几点基本体会。

1、培育适宜创新的社会氛围,养成思辨、争鸣、交锋的习惯和能力,是创新的基本前提。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引来百花齐放。众多文人学者,各自以独特的视角,对宇宙、社会、人生、人性、政治、经济、教育、科学、军事、伦理、道德、逻辑等诸多领域,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他们怀有浓厚的创新意识,以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和超越时代的睿智卓识,创立各自的思想、学说。同时,他们之间展开热烈争辩,在百家争鸣之中,通过对立或不同思想间尖锐地交锋和碰撞,相近思想、认识、见解间的交流和切蹉,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学说,终于形成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的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以及《周易》等“百家”学派、学说,从而使先秦时期成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究其原因,必然会发人深思。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宽松的政治、社会环境,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百家争鸣的学术气氛,是形成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局面的极为重要的社会条件。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根据人的思维特征,我们不难发现:思想,只有在交流、争鸣、交锋、碰撞中才能产生火花,闪出光彩。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氛围,是活跃思想、产生新思维、形成新思想的温床,是知识创新、思想创新、文化创新的必要条件。这种社会土壤的产生和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使然,其中作为社会人的个人主体因素的作用是不应当被忽视的。作为文化活动主体的人,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才能产生创新思维。要有“争鸣”的意识、愿望和要求,学会交流,敢于交锋,在交流和交锋中学习思辨,提高思辨能力。要敢于怀疑,敢于批判。通过怀疑、批判、交流、交锋,提出问题,提出见解、观点、主张,创立自己的“学说”;不唯上、不唯贤、不唯书、不崇洋、不媚俗,敢于坚持自己的“学说”。同时,又听得进不同意见,不僵化、不固执,从善如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以完善自己的“学说”。

2、继承、吸收是创新的基础。恩格斯曾经说过,任何一种新学说,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但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⑦。《诸子百家》的作者同济大学教授朱义禄先生也说:“人类的思想文化史是一个发展中的系统。前人提出的见解,在后人那里,作为一种思想材料,成为构建学说的出发点。”⑧从一定意义上说,继承、借鉴、吸收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创新是在继承、借鉴、吸收基础之上的创新。创新要以“传统”为基础,要以客观现实存在为出发点,了解传统,把握现实,才能超越传统,才能提高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形成社会意识的潜流,渗入社会心理的深层,其烙印是无法抹平的,其影响是随处可现的。我们只有学习、钻研传统文化,弄通弄懂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判断和鉴别它,分清其精华和糟粕,剔除其糟粕,吸收其精华。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真正了解我们的国民性,熟悉我们的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由此,才能清楚创新的需求,确定创新的目标,把握创新的方向。这样看来,传统文化知识,可以为“创新”铺垫“基础”。同济大学建筑学科是长项学科,就以建筑学为例,了解根植并相融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传统建筑的理念、思路、风格,对于发展现代建筑保持民族风格来说,将不无裨益。比如,我们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讲授过程中,分析邓小平、江泽民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借鉴,分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关系及继承、发展的方面,分析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弘扬民族精神的论述及其精神实质,还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进程及各种比较先进的思想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影响、作用的了解、分析,深刻理解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这一命题的伟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由此帮助学生树立继承、吸收、借鉴是为了创新——创新离不开继承、吸收、借鉴的观念,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吸收、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自觉性。

3、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比较清晰的演化轨迹。中国古代哲学、伦理学、文学、宗教、建筑、艺术、史学、医学等等,无论是其思想、理念,还是其具体内涵,都是动态的,其自身都有一个产生、演变的过程。就对中国文化影响比较大的“三教”(儒、道、释)“九流”(儒、道、墨、法、名、阴阳、纵横、杂、农)尤其“三教”来说,在中国这块社会土壤上产生或者扎根之后,便随着历史的进程而发展演化。比如儒学,孔子创立之后,其嫡传弟子孟子加以丰富,经汉代大儒董仲舒的发展,使之发扬光大;到程(程颢、程颐)朱(朱熹)“理学”、陆(陆九渊)王(王守仁——阳明)“心学”,其内涵有了很大的发展变化。再如,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曾经一度受到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的抵制,但它吸收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即“中国化”之后,便扎下根来,获得较大发展,并先后形成天台宗、慈恩宗、禅宗、净土宗等诸多流派,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化尤其文学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总之,中国传统文化,既有长期的历史积淀,也有各个时期的发展变化,历经数千年历史沧桑的洗炼,有所提高,有所发展。我们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介绍各门学科发展演化状况,分析其产生及发展变化的原因,重点剖析创立学科和影响学科发展变化的重要人物,探讨其之所以有所作为的主观因素,由此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到,创新意识是一个人有所创造、有所发展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人生路漫漫,只有具备创新精神者,才可能有所作为。据此,鼓励学生要勇于进取,努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利用传统文化训练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活动过程,其方法也会因人而异。但是,一般说来,大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在学习、吸收、借鉴过程中,对已知命题、理论、定义、定理、公式、观点、知识、经验等等,产生了怀疑或者不满足,搜寻理由、证据对所怀疑的东西进行否定,经过发散思维活动,调动自己的一切主观能动性,异想天开,标新立意,创立自己的立论、命题,提出新的思想、新的观点。创造性思维,总会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提高。或者对已知的命题、知识等有所感悟,引发深思,浮想联翩,穷思冥想,经过归纳演绎,综合提炼,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将自己感悟的东西升华、提高,使之光大发展。学习传统文化必须切合新的时代精神,从现代文明的视角,运用新知识、新观点、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剖析传统文化,阐释传统典籍,才能使传统文化为我所用。正如毛泽东1956年8月24日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所说:“向古人学习,是为了现实的活人”。我们在讲授传统文化知识时,不仅对一些重要问题尤其是有争议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各种形式的讨论;而且,对一些典籍原文的理解,也尽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不要拘泥于传统的解释,要根据新的时代精神和新知识、新理念,并按照自己真实的领会、感受、理解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倡争辩,鼓励创新。这样既活跃了学习气氛,又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比如,在解释《论语》中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段话时,有位学生提出了新鲜“见解”。他认为这段话应当都是讲做“学问”的,那么意思应该是:学问、学识、学说经常被应用于实践,这怎么能不令人愉快呢?本来是自己学术上的对手、论敌,受自己“学问”的感召,完全接受自己的学问、观点,愿意与自己结成(学术)朋党,这怎么能不令人高兴呢?自己下了很大功夫做学问,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世人仍不了解、不理解、不接纳,但自己并不生气,仍不气馁,继续坐得住冷板凳,潜心钻研自己的学问,这不是也称得上“君子”吗?他必将成大器啊!这位学生特别强调,“习”,不应当理解为学习,学习用“学” 而不会用“习”,它应该被理解为实习、实践;“朋”,不应当理解为朋友,朋友用“友” 而不会用“朋”,它应该被理解为朋党、同党,传统中国党同伐异,“对手”若能成为同党,怎能不令人高兴;“远方”并非指空间距离,而是指心灵距离、学术距离。心灵上、学术上隔着非常大的距离,即为自己学术上的“反对派”,现在反过头来向自己“靠拢”,成了自己的“朋党”,确实令人高兴。我们不能说这位学生对这段话的解释无懈可击,但它确实新鲜,比较活泼,说明他思想活跃,动用了“创新思维”。尝试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训练,确实是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大家不妨一试。

传统文化进课堂,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精神、创新意识的培育和创新思维的训练,我们也刚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地实践和探讨,扎扎实实地做下去,必能取得更佳效果。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的和谐发展。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管理论文

论文题目:先秦诸子文化价值理念的当代选择——道家与儒家的比较

内容摘要:儒家道家既有共同的追求,也有思想的差异,通过对比道家与儒家的经典著作及主要思想内容,阐述了先秦诸子文化在当代

关 键 词:道家 儒家 思想

产生于春秋战国这个文化自觉时代的儒家与道家,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思想文化:儒家崇尚礼乐,道家师法自然;儒家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以维护现实既定的宗法秩序,道家则更多的强调人与“自然”的一致,以追求理想中的“无我”境界;儒家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追逐功利的,道家的思想主张则是倾向于出世的、超然物外的。所以我们可以说,在所有的根本点上,儒家和道家都是以对方为反对派出现的。

尽管儒、道两派的对立最为明显,互相攻击最为激烈,然而这两大学派却由于在对方的基本点上,特别是在“社会”与“自然”这个最基本的方面各自把握了一端,这便使得他们能够在对立中实现广泛的交融和互补,从而更深刻、更持久的影响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与发展。

道家将终极的自然(正道)作为研究对象,并将自然(正道)极大的赞美,如果他只研究自然,而不给世人看,那大可不必写《道德经》,实际上《道德经》就是指人要走正道才可以配合自然(正道),人的正道发挥的越极致越能配合自然之道,这的价值。样的社会和国家更加长久,这是人类社会最终的发展目标之一,这就可以达到太极,天人合一,这一是什么?就是这正道。另一个目标老子不愿意讲,我相信他也看到了,那就是人不走正道,违反自然(正道),最后走向无极,就是毁灭。老子从对自然的观察和易经的研习,自然是向善的,所以他尽力用《道德经》激发人的善,压抑人的恶,来倡导人正道的发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老子以“天”这个称谓来比喻人类的领导者,那些君主,人类未来的命运是掌握在少数人的他们手中,所以道家实际上是为一个社会或国家,或者多个社会或国家的高层领导人看的,引导他们多多向善,多走正道,多多无为而治,以符合自然(正道),配合自然,人类才会有未来。

儒家从自然(正道)引申下来的,将人作为其研究对象,特别是将人分为两大类君子和小人,并认为一个社会或国家的兴衰皆为君子和小人之道的消长的互动过程,并提倡人人成为君子,社会和国家才能长治久安,这相当于把道家思想更加具体化了。君子之道就是人的正道,也同样符合自然(正道)。而小人就是代表偏道,反自然和反人性的。儒家没有谈到太极和无极的深度,但是我相信孔子是完全领悟了这两种平台的意义,只是和世人说太极和无极,太过深奥和不解,因此,他退而求其次,将君子和小人作为太极和无极的代言者。因此,提出仁的学说,仁就是太极,就是自然,就是正道的代名词,如果你走正道,你就能做到仁、得到仁,因此仁者无敌。就是给那些得到仁的人以信心,排除万难,建立仁的世界。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共同点

(一)儒家道家思想的价值体现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儒家在进行礼乐文化的重建过程中,为铸造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习惯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独领风骚两千多年,这不仅在于它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需要,还在于它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

老子是我国人民熟知的一位古代伟大思想家,他所撰述的《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儒家和道家的共同追求

对大道的追求是儒家和道家的共同目标,儒家和道家都怀着天下为公的理想,都期待着建立一个保障人们健康全面发展的政治制度。

二、儒家道家思想的不同点

(一)儒家道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论语》等。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比较出名的代表作《道德经》等。儒家入世、道家出世。儒家讲先天下之忧而忧、道家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儒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道家政治渺小艺术永恒,儒家讲究礼仪 尊孔孟之道,道家讲求修身养性,有朴素唯物主义。

(二)儒家道家思想的政治效应

中国汉代以后的统治者所选择的是儒家,而不是老子的学说。汉武帝从汉初崇尚黄老之术转向独尊儒术,一定有其迫不得已的考虑。对他这种被现实政治的具体问题纠缠着的统治者来说,道家的理论与现实距离太大,而儒家理论与现实社会政治过程的差距较小,可操作性比较强。道德经的深刻博大反而阻碍了其推广应用,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时机成熟之后,等到那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出现之后,它才能一展身手。它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只能被束之高阁。在大道与现实差距很大而人们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儒家学说作为一种不彻底的学说反而更加适用,它可以在不改变现有政治经济过程的情况下,追求人的精神解放,包括佛教也是如此,置人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于不顾,一厢情愿地追求开悟。正是由于儒学与佛教在理论上没有深入到人性与社会政治经济过程的有机联系,因而能够与私有制兼容,所以便能够被统治者接纳,被奉为国教,实际地发挥着引导人心的作用,维系着道统的延续。

(三)儒家道家的“有”“无”思想

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指出,绝对的逻辑起点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有”,即不加任何规定性的纯有,然而当这个“有”纯而又纯,以至于没有任何规定性的时候,它便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变成了另一个逻辑环节——“无”。如果我们用这对范畴来理解中国文化,那么儒家的建构目标便是“有”,道家的解构目的则是“无”。同黑格尔观点相同的是,儒家的“有”在前,道家的“无”在后,二者的逻辑关系是不可易位的,否则,道家的解构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同黑格尔观点不同的是,儒家的“有”并不是由于缺乏规定性而自觉地转化为“无”的,相反的,它恰恰是由于过多的规定性而需要用“无”来加以消解,以实现一种历史性的回归。儒家与道家是相互制约的,同时也是相互补充的,我们必须用理性的思维去理解、去认识,才可能从中获取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积极作用的一面。有些时候,我们还不得不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更加完善的效果。自然是天,人类是地,只有尊重自然,融入自然,和他和谐相处,自己的种族、文化才能长久不息。这是道家和儒家共同的思想,也是《易经》的核心思想。“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以客观的、辨证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认识儒家与道家,才是我们研究文化的正确方法论。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2]董根洪.先秦儒道社会和谐思想之比较[J].学术交流,2006,(12).[3]龙士云.论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和先进文化特性[J].湖北大学学报,2005,(4).[4]龚群.道德思想的现代意义[J].现代哲学,1998,(1).[5]杨中有.道德经[M].安徽: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

第四篇: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能源学院班级:采矿工程专业姓名:田超超学号:日期:

1303班

1303020324 2015.5.15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多年里,中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时代。这决定了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如何兼容并存成为了一个热题。

回望历史,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社会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对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侮,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受到了质疑。而在21世纪的今天,更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还学什么传统文化呢,现在需要的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学那个不就是走旧路吗?”面对如此荒唐的观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今天有一部分的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了,没有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那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因为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对于今天我们爱国主义建设有着极其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精神纽带。试问一个人如果不爱国,那建设祖国现代化又从何谈起。“和”是儒家的主要思想,在今天这个依然存在着恐怖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在今天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都有其现实的意义。还有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善解能容的处事哲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等等。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的民族风骨和气度。但是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我们还能无愧于良心的拷问地说出我们的现代化社会很好吗?一个两岁大的小天使夭折在 这个冷暖不清的人间,有人愤慨地谴责那冷漠的十八个路人的见死不救与麻木不仁,但也有人为他们开解“毕竟我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当你伸出援手时,你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家属的感恩还是被误解为行凶者。”看,这就是我们的社会,难道这不是对传统文化中见义勇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背道而驰吗?难道这还不需要去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吗?在机械化大步流星发展的时代,我们悲哀地发现一些美好的道德也在弃我们而去。虽然经济一片大好,但人心却在渐行渐远;在现代化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时,我们的道德却出现了危楼。难道这还能说现代化能摆脱传统优秀道德的支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传统 文化作为民族的智慧的源泉、文化承传的载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现代化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重要推力之一了,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能创造可观的收益,也因此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之柱性产业。但我们没能很好地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创造它的经济价值。如影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不是移接了我国传统文化吗?我们怎么能舍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呢?建设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啊。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传统习俗是维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纽带;传统建筑是凝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传统文艺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对于现代化的建设有着蓝本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首先要认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的重心已经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家庭、家族的狭小圈子中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便以家庭道德为主体,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当固定的长期厮守或相处的关系.传统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说的是家庭中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伦理体系下的人是家庭人、角色人(同时作为父、子、兄、弟、夫、妇以及多重亲属关系的人).而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工作和事业成为个人生命中的核心部分.而社会生产是在广泛的协作下完成的,人们的生活也突破了家庭的狭小空间,而在社会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式下,人与人的平常交往,更多的是“五伦”之外的“第六伦”———社会公众.因此,现代人可以说是社会人、职业人.其次,应认识传统人伦关系具有等级性和附庸性.传统社会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绝对服从、隶属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打有等级社会的烙印,比如讲忠孝,总挥不去愚忠愚孝的历史梦寐,讲仁爱,也带着贵族君子施舍恩荫的意味.现代社会人民是主体,是主人,是人格平等的公民主体、责任主体,把传统的忠孝仁爱思想拿到今天,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往往找不着感觉.由上所述,传统的道德从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道德建设从根本上说要靠说服力,我们要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道德体系,其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有无深入人心的说服力.中国古人对道德文明建设作过巨大贡献,提出许多德目,在几千年的道德实践中这些德目内涵积淀极为丰富,每一德目都有许多圣贤名言和感人的故事,以这些作为思想资源去说服教育群众,能深入人心,群众乐于接受,因此我认为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应有选择地继承文化遗产.新的道德体系要借鉴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这项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创造新的道德体系.很显然,这是一件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阻碍现代化进步的糟粕。例如:妇女的缠足、封建家庭礼教、女子的三从四德等等。其中对现代化经济和社会都影响很大的是腐败主义。而腐败丑恶社会现象的表现者,往往受到“权力私有”、“权力至上”和“官本位”等传统封建文化糟粕左右,抵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旗号,崇尚“关系就是生产力”的传统封建文化信条,肆意侵害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充分利用和调动“权力资源”和“关系资源”为个人或少数人营私的手段,使传统封建文化侵蚀成为了腐败社会现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实,其热衷的“用钱买权”、“以权换钱”以及“不择手段跻身特权阶层”等理念,是一种早在封建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彻头彻尾的传统封建文化理念,如今不过是少数人在新世纪对“老世纪”文化糟粕的一种承袭和翻版而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背道而驰,完全有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严重影响着我们执政党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发展。还有的就是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缺乏民主精神是中国国民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对于现代化社会能否有序地发展起来起着关键的作用。民主观念是现代化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有相违背的方面,但也存在着很多可兼容的因素。所以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取众长的态度,克服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这是在现代化社会里传统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现代化,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中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使命。

第五篇: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 传统文化 和谐 修身 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在这里,太史公准确扼要地指出了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颇为自诩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正是这种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由衷景仰和狂热追求,才产生了他创建儒家学派的根本动力。

二、儒学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但就统治阶级来说,是取其如下三重基本精神作为自己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第一,讲大一统;第二,讲君臣父子;第三,讲华夷之辨。这三项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

(1)大一统所谓大一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即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权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2)君臣父子儒家讲君臣父子,实际是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基本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归根结底是互相对立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一致性,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宗法社会

(3)华夷之辨儒家讲君臣父子主要讲的是社会内部关系,而讲华夷之辨讲的则是对外关系,即我们这一文化实体与其它文化实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之后,民族接触与民族斗争的必然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四、儒学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价值<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准则<2>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社会价值<1>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2>人本。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一人为本。

五、经济价值“利”与“义”是市场经济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五、总结

不可否认,从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文化都有糟粕,需要遗弃。儒家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它的森严的等级观念,比如它的歧视女性的思想,比如它狭隘的香火观念,比如它对商业的歧视等等,因而它引起了清醒者的反抗。然而,毛主席老人家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所谓拿来主义是不错的,至少能为当今的社会注入一些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合理地开掘儒学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管理创新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我们也时常称《易经》为《周......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姓名: 学号: 班级: 专业:学院:这个学期选修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时间如白驹过隙,马上就要结课了,在此谈谈对这堂课的大体感悟。课程结束了,却忘不了老师给我们讲的每......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量;另一方面,近代快速发展的中国正在阔步走向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足以使中国人、海外......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期末论文 —— 走 进 智 者 的 心 灵 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姓名:赵欢欢 学号:20121003303 班级:化工12-1班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_____走进智者的心灵 (一)走进孔子......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中国传统文化 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与体现现代精神的道德观念相融合,成为我国公民道德的主流。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有了一定的......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佛教在中国 摘要:大乘佛教也是智慧和慈悲这两个根本的精神。这两个根本的精神用现在的语言来表达,就叫做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佛教是上求菩提,即上求觉悟,下化众生。觉悟人生就是......

    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本站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遗传因素,深深融入到中国现代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积极或消极的双重作用。系统考察传统文化对现代生活的积极作用更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