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与中国传统文化
一、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或曰中华主流文化,是凝成中华民族精神的主流,是东亚文明的精神内核。“察业识某如佛,观事变莫若道,而知性尽性,开价值之源,树价值之主体莫若儒。”
儒学的这种地位是历史形成的,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创立儒家学说,不是凭空创造的,而是在社会的大**中通过对三代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进行反思,认真清理和重新加以诠释而形成的思想学说体系。孔子提倡“信而好古”和“好古敏以求之”,使儒学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成为中国原典的保存者和当时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非常注重实地考察,坚持“察知征信”与“因革损益”的原则,使儒学又具备审慎的因时制变的品格,在中国处在第一次社会形态大变革的时代,儒学应运而生,突出了中华传统文化需要保存、延续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文化,只能在超越了单一民族观念和思想体系时才能存在。他一方面提倡“夷夏之防”,十分注重激励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同时又以“近者悦,远者来”和“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博大胸怀,倡导民族和睦,友好相处,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与巩固起了凝聚作用,因此儒学长期以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儒学不是宗教却能取代宗教”,坚持的是一种对儒学的信仰和依赖。儒学提倡德化社会、德化人生的思想对中国人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华人世界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直至今日,儒家文化仍具有一种积存深厚的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起着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重大作用。正是由于儒学避免了狭隘民族性的特点,为它走向世界,形成东亚儒家文化圈奠定了基础。
在先秦,处于私学地位的原典儒学,为它的长远发展奠了基。汉武帝“独尊儒术”,儒学始成为官学,两汉时基本完成了对先秦以来道、墨、名、法、阴阳之学的综合吸收,扩大了学术包容的范围而成为文化的宗主。虽两千余年其形成屡经变换,但总的方向是强化封建统治意识。
“凡是存在的即为合理的。”正是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存在和广泛的影响,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与合情合理性文化。“中国人不得不树立一种道德律,即提高‘仁’,亦即公正、慈爱的行为地位,把它作为一种绝对标准,以仁为标准,一切有缺点的人或行为,就能被发现其所不足。”这或许便是儒学所要达到的高度,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要传承的文化宗旨,正如张纯如所阐释的“文化影响力”(Power of cultural forces)“这种力量既可以剥削去使人成为人的那一单薄的社会约束—这样我们所有人都会变成魔鬼,也可以增加这一约束。”总之,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并且时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与道德取向,成为中国人的信仰。内容来自dedecms
二、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这有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是以和谐民族的性格、精神而影响和传承的,而现代社会综合国力的构成中,民族凝聚力作为国家的软实力,为社会发展、改革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我们中华民族是宗族融合而形成的,融
合于中华民族的宗族,历代都有增加,但融合的动力是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而不是武力,融合的方法是同化而不是征服。”中国全体国民都有他“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崇高伦理观念,与博大的仁爱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之社会。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民族精神、理性和谐社会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文化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传播者。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治世”
“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的这种特殊的社会功用。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官学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充满了亚普罗式的精神,是个按生态循环及继续下去的社会,继承的是老祖宗的传统,还要代代传下去”。传统就是权威,满足于守,追求静,害怕变。《书经·大禹谟》:“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意思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帅土之滨,莫非王臣”。“最便于专制”的儒术,或者当作一种专制官僚统治手段来看的儒家学说,可供统治者利用的内容有:(1)天道观念;(2)大一统思想;(3)纲常伦理。《书经》“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篅”,《荀子·王制篇》“天地生君子,君子理天地”,这一来,天道观念,大一统主张,纲常伦理就成为“三位一体”了。所谓“两千年无思想,非无思想也,以孔子的思想为思想;两千年无是非,非无是非也,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归根结底,不是中国人对于孔子学说特别有好感,而是中国的社会统治,特别需要孔子学说。
自儒学被汉武帝君臣定为正统正宗以后,以地主经济为基础,土地得相当自由买卖,农民得相当自由转动,而原本不能造成世卿世官那样的贵族身份的社会,却藉着知识的统制和长期独占,而无形中帮同把士大夫的身份更加的特殊化或贵族化了。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以儒治世”,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牢靠的在政治中得以发挥。“文化是物质设备和各种知识的结合体,人使用设备和知识以便生存,为了一定目的,人要改变文化”,师儒和政权的关系,在中国封建士大夫身上,得到了极其充分的体现,而“以儒治世”是历代统治者及传统士大夫所选择的,“一个时代的思想家,他们的言行能被社会所接受,主要是因为他们反映了社会上的一般观点,他们不过是把已经客观的社会事实所造成的观点,用比较明白和肯定的言行表达出来。”从孔孟到西汉董仲舒“君权神授”到魏晋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玄学到唐韩愈的天命论到宋朱熹的理学到王阳明的心学到明清各种儒学思想见解,都体现了把儒学进行合理改造,从而为统治阶级所利用,以达到“治世”,维护统治的目的。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文化属于上层建筑,其核心是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为其政权及其经济服务的,儒家文化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反映了中国历代的“国情”,正如金克木所言,“文化就是‘国情’,文化就是‘国民性’,中国文化就是‘中国人’”,“从一定的视角分析,儒家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主要为国家培养官僚的文化”,历代统治者都公开标榜以儒家理念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儒家观念成为官僚文化的核心,其在“尚贤使能”“民为邦本”“仁政理想”“隆礼重法”“节用裕民”“修身为本”等方面,都对中国官僚体制及王政统治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同时是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治世”的体现。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经历五千年的发展而没有中断的原因
就在于其核心价值具有先进文化特性,在于其人性化、人情化倾向所具有的穿透力和生命力,在于它所具有的永恒的普世价值,相信在世人共同的努力下,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在未来闪耀出更加灿烂的希望之光、和谐之光、精神之光。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第二篇:“扬弃”儒家传统文化
“扬弃”儒家传统文化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学校:宁夏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四中学姓名:白茹晶
摘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我们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时,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选择地从形而上的层面概括、总结、升华出《论语》等儒家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和灵魂,进而把握这种文化对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内驱动力的重大贡献,在文化建设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精神文化遗产《论语》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个方面,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极其重要的任务。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才能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先进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经过5000多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宝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如何继承传统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民族精神,是思想品德课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解说民族精神及其特点。我们所说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和信守的民族品格、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的总和。它是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是这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特质,并在这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活动中表现出来。
首先,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意志和品格,具有独特性的特点。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从中升华的民族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特有的精神风貌,是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智慧、心理和民族情感的客观反映,是一个民族价值取向、共同理想、思维方式和文化规范的集中体现。从本质上说,民族精神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精华,是这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这个民族维系的纽带、发展的动力和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由此看来,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对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何其重要。
其次,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一种积累和沉淀,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生存环境中形成各具风格特色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而哺育、积淀成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类型,因而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民族精神是通过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传得以形成、巩固、强化和发扬光大的。每一个民族的发展,都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而每一个时代都是在既定的文化环境和历史条件下前进,因而各种历史因素和文化因素必然在每代人身上打上烙印,历史积淀和文化遗传便成为保持民族特色、保持民族生命力的基本途径。因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对传统文化有选择的继承十分必要。
再次,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共同的理想、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品格,能够支撑起一个民族的整体,激励和引领整个民族顽强拼搏,因而具有支撑性和凝聚力的特点。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重要论述既简明概括了民族精神的特点,也深刻揭示了民族精神在民族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种思想体系,民族精神一方面成为治理国家、发展经济、繁荣文化以及处理内外关系所遵循的价
值观、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另一方面,民族精神通过广泛的传播,能够促进民族基本道德规范的强化,增强民族独立意识的维护,加强民族内部矛盾的协调和民族各种力量的汇合,从而推动着这个民族整体凝聚力日益增强,支撑着这个民族永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一切,无不与继承传统文化密切联系。
从民族精神的这些主要特点去看待继承文化遗产,我们会发现儒家文化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而沿着儒家文化传播的历史,结合中国古代各历史时期社会、历史、文化的特点,我们也会清楚地认识到儒家文化在中华民族精神形成和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那么,如何传承民族文化遗产中的民族精神呢?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以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地继承与发展,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着眼于今天,立足于中国,做到古为今用,才是可取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之道。
中华文化的体系与内容庞杂,在许多方面都有褶褶生辉的成就与贡献。在整个中华文化体系中,儒家文化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对历史的影响,贯穿了中国的整个封建社会历史。社会发展到今天,若一如过去那样全盘继承所有的儒家文化,必将羁绊历史前进的脚步;但若全盘对儒家文化进行否定,抛弃儒家文化这一历史遗产的精华,便是对历史的背叛。那么,正确的对待历史文化遗产的态度是怎样的?全盘否定的态度,虽有着砸碎封建枷锁的可贵精神,但否定了历史文化遗产的精华部分,是对历史、对未来的不负责任;毫不批判的兼收并蓄的态度,分不清“精华”与“糟粕”,是在为封建思想做延续的挣扎,亦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下面举例说明,我们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时,应当怎样有选择性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遗产。
学习古汉语的人都知道,最早的文言文是没有标点的,因为古代的字要么刻在甲骨上,要么写在竹简上,要么铸在钟鼎上,非常麻烦。这势必要求行文异常简练。行文简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用字尽量少,二是修饰少。由于字义多变,由于存在更多的省略,短短的一句话就会产生许多歧义。《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就是这样,有好几种断句,而断句的不同,其表达的意思与思想就不同。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两种:
1、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断句不同,含义大相径庭。从语义、语法角度考量,两种断句都有其合理性,都能自圆其说。按第一种断句,意思是“民众可以让他们照着我们的指引走,不可以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显然,这样理解就不符合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则孔子颇有“愚民”之嫌。但纵观《论语》,很难说这符合孔子的言行。一个明显的例证是《子路篇》“以不教民哉,是为弃之”,即驱使没有受过训练的民众作战,那就是抛弃他们。反过来说便是要“教民”。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翻开《论语》,例子不胜枚举。同样出自《子路篇》的,还有孔子与冉有的对话,表述了孔子先“富之”后“教之”的观点。我们大可质疑这一排序,但必须承认孔子并不主张“愚民”。《为政篇》说得更清楚:“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无疑饱含着“教民”的思想。在孔子看来,仅仅用刑罚治民,而不以仁德感化,是不行的,会造成民众的“无耻”。
按第二种断句,意思是“如果人民的行为是正确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支持他们的做法;如果人民的行为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就应该教育他们。”这
种理解,恰恰体现了孔子“仁政”的主张。以符合孔子整体思想作为参照,这一理解更胜一筹。所以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时,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易经·系辞上传》第十二章有:“形而上者谓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方法论的角度,抛开《论语》具体的言语与复杂的内容,即抛开形而下层面的拘泥,直接抽象、概括、总结、升华出《论语》中体现的民族精神,从形而上的角度解读体现在《论语》一书中的灵魂,并尽可能地把握这种精神对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内驱动力的重大贡献。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必不可少的要求。
任何一个民族的优秀典籍,提供给人类的绝不仅仅是一种具体的知识或话语,不仅仅是一个带有历史痕迹的死的东西,因为具体的知识或话语受环境、时间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很大,往往会因为历史的变动而带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优秀典籍更重要的价值是它所包涵体现的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浇灌、滋养一个民族的精神,使社会的进步不仅有了面对困难的智慧,还有一种永不枯竭的厚重的精神的原动力与支撑力。因而,我们继承《论语》等传统文化遗产,就应该去其糟粕,抛弃那些诸如“男尊女卑”、“重农抑商”、“君主专制”的封建思想,抛弃那些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文化;进而从形而上的层面解读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中那些经久不衰的道德意识、人文品格、君子风范,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等等。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任何一个民族的兴衰,都与是否有一种高昂的民族精神直接关联,只有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遗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我们的中华民族才能始终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才能在新世纪的征程上乘风破浪,不断夺取新的胜利。
第三篇: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学院:能源学院班级:采矿工程专业姓名:田超超学号:日期:
1303班
1303020324 2015.5.15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多年里,中国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就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指从中国历史上沿袭和保存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意识、信仰、道德、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与社会心态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以工业化、教育普及和科学化为重要特征的现代文明时代。这决定了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也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如何兼容并存成为了一个热题。
回望历史,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当时社会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历史,对中国古代经济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由于近代以来,中国受到了西方列强的欺侮,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尊地位受到了质疑。而在21世纪的今天,更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还学什么传统文化呢,现在需要的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学那个不就是走旧路吗?”面对如此荒唐的观点,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今天有一部分的人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对立起来了,没有用联系与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那么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
现代化从理论上讲就是一个社会文化的代化(即经济、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都可以纳入广义文化的范畴。)对传统文化在批判的基础上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综合创新。批判的理由:现代化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文化的问题。即需要在社会结构、制度、思想、观念乃至人的本身诸多方面由传统社会转型到现代社会。而传统文化是与一定历史社会和历史阶段相联系的文化,必然带有旧制度、旧观念的种种特征,不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对“国粹主义”和“文化本位主义”的批判问题。继承的必由性与继承的原则:从文化一般性特征来说。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传递性,因此,对于有独特文化特质的一国文化不是一个能不能够继承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继承的问题。舍此则一国无根,所谓国民性则无从谈起。这就涉及到一个对“全盘西化”的批判问题。但是,继承不能是全盘继承,而只能在批判的继承上继承,这是继承的第一个原则;第二个原则是在批判继承基础上的综合创新,综合创新的方法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具体做法是:①接受某些新的(中外)文化素质。②拒斥某些新的(主要是西方文化和当代中国文化的糟粕部分)文化素质。③保留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民族认同观念、爱国主义意识、价值观念的优秀成分、制度中的借鉴部分等等)。④扬弃某些传统的文化素质(如专制政治和价值观念中的官本位、保守主义、平均主义、重农轻商意识、人情观念、地域观念、重人治轻法治思想等。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由文化的民族性和传递性看。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实际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认同问题。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因此,没有文化认同就没有民族和国家的认同。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适应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文化优越感和自我中心的文化本位主义,通过对外开放,吸收外来先进文化的过程来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新文化。这对长期以来以文化悠久,有文化优越感的中国文化尤有必要。当然。适应的过程也是一个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因为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积极因素。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两千多年的考验,己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现代中国人要走向现代生活,心须具备现代健康文明的生活观念。传统文化中的重点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它对于今天我们爱国主义建设有着极其的重要性。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生活的精神纽带。试问一个人如果不爱国,那建设祖国现代化又从何谈起。“和”是儒家的主要思想,在今天这个依然存在着恐怖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世界上,在今天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都有其现实的意义。还有传统文化中还包含了崇德重义的道德情操,善解能容的处事哲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等等。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经过几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的民族风骨和气度。但是最近发生的小悦悦事件,我们还能无愧于良心的拷问地说出我们的现代化社会很好吗?一个两岁大的小天使夭折在 这个冷暖不清的人间,有人愤慨地谴责那冷漠的十八个路人的见死不救与麻木不仁,但也有人为他们开解“毕竟我们身处在一个复杂的社会里,当你伸出援手时,你不知道下一秒等待你的是家属的感恩还是被误解为行凶者。”看,这就是我们的社会,难道这不是对传统文化中见义勇为、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背道而驰吗?难道这还不需要去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吗?在机械化大步流星发展的时代,我们悲哀地发现一些美好的道德也在弃我们而去。虽然经济一片大好,但人心却在渐行渐远;在现代化高楼一幢幢拔地而起时,我们的道德却出现了危楼。难道这还能说现代化能摆脱传统优秀道德的支撑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传统 文化作为民族的智慧的源泉、文化承传的载体,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在现代化的今天,文化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重要推力之一了,文化与经济日益交融。文化产业是一种新兴产业,它能创造可观的收益,也因此很多国家非常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之柱性产业。但我们没能很好地去发掘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创造它的经济价值。如影片《功夫熊猫》、《花木兰》等不是移接了我国传统文化吗?我们怎么能舍弃传统文化的精华呢?建设现代化离不开传统文化啊。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了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传统习俗是维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纽带;传统建筑是凝固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传统文艺是中华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对于现代化的建设有着蓝本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就人生价值来说,传统文化突出地强调了人的精神需求的重要性,而当鱼(生命)和熊掌(道义)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便成为了人的自觉的选择.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正因为如此,德国思想家马克斯韦伯认为儒学与现代化无缘的绝对化的观点实际上是不恰当的.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首先要认识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的人伦关系的重心已经不同.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社会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小农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基本在家庭、家族的狭小圈子中完成,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便以家庭道德为主体,这种人际关系是相当固定的长期厮守或相处的关系.传统所说的五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中有三伦说的是家庭中的关系.因此在这种伦理体系下的人是家庭人、角色人(同时作为父、子、兄、弟、夫、妇以及多重亲属关系的人).而现代社会是工业经济、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交错的社会,每个人都有他的社会位置和工作.工作和事业成为个人生命中的核心部分.而社会生产是在广泛的协作下完成的,人们的生活也突破了家庭的狭小空间,而在社会大家庭中同呼吸、共命运.在这种社会生活的模式下,人与人的平常交往,更多的是“五伦”之外的“第六伦”———社会公众.因此,现代人可以说是社会人、职业人.其次,应认识传统人伦关系具有等级性和附庸性.传统社会提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它所表现的是一种绝对服从、隶属的关系,正因为如此,许多传统的德治往往打有等级社会的烙印,比如讲忠孝,总挥不去愚忠愚孝的历史梦寐,讲仁爱,也带着贵族君子施舍恩荫的意味.现代社会人民是主体,是主人,是人格平等的公民主体、责任主体,把传统的忠孝仁爱思想拿到今天,由于时代变迁,人们往往找不着感觉.由上所述,传统的道德从体系上说已经过时,但就其思想资源来说,它又有许多可供选择继承的优秀文化遗产.道德建设从根本上说要靠说服力,我们要建立适合现代社会的新的道德体系,其成功与否,就在于它有无深入人心的说服力.中国古人对道德文明建设作过巨大贡献,提出许多德目,在几千年的道德实践中这些德目内涵积淀极为丰富,每一德目都有许多圣贤名言和感人的故事,以这些作为思想资源去说服教育群众,能深入人心,群众乐于接受,因此我认为要提出和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应有选择地继承文化遗产.新的道德体系要借鉴传统儒家的道德思想,也要继承革命时代的优良传统,更主要的是,这项工作不能闭门造车,要通过对社会的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依据当代的中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趋势,来创造新的道德体系.很显然,这是一件庞大、艰巨的系统工程.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阻碍现代化进步的糟粕。例如:妇女的缠足、封建家庭礼教、女子的三从四德等等。其中对现代化经济和社会都影响很大的是腐败主义。而腐败丑恶社会现象的表现者,往往受到“权力私有”、“权力至上”和“官本位”等传统封建文化糟粕左右,抵制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阻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旗号,崇尚“关系就是生产力”的传统封建文化信条,肆意侵害党、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用充分利用和调动“权力资源”和“关系资源”为个人或少数人营私的手段,使传统封建文化侵蚀成为了腐败社会现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其实,其热衷的“用钱买权”、“以权换钱”以及“不择手段跻身特权阶层”等理念,是一种早在封建时代就已经存在的彻头彻尾的传统封建文化理念,如今不过是少数人在新世纪对“老世纪”文化糟粕的一种承袭和翻版而已,与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背道而驰,完全有悖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严重影响着我们执政党执政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发展。还有的就是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缺乏民主精神是中国国民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对于现代化社会能否有序地发展起来起着关键的作用。民主观念是现代化意识的重要表现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既有相违背的方面,但也存在着很多可兼容的因素。所以面对传统文化,我们要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向世界,博取众长的态度,克服守旧主义、历史虚无主义,也要反对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这是在现代化社会里传统文化继续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现代化,在传统文化现代化中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使命。
第四篇: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儒学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题目: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儒学与传统文化浅论
【摘要】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历代统治者和知识分子所推崇。儒家的价值理念、伦理道德观、仁爱观等影响着中国和世界,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迎接未来的竞争与挑战。
【关键字】儒学 传统文化 和谐 修身 精神文明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并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这种科学精神又是通过儒学之要义体现的。儒学传统中这一被传统社会奉为经典准则的“以修身为本”的理论,同样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建设起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根本在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素质状况。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整个社会才能达到文明和谐之境。因而每个社会成员的和谐人生乃是组成和谐社会的基础,而要达到和谐的人生,自然应从“修身”开始。
一、儒家文化的源起
什么是儒家文化?回答这一问题的先决条件是要搞清什么是儒家思想,因为儒家文化应该是社会在儒家思想指导下自觉实现儒化的必然结果。儒家思想严格地说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不过,儒家学派的思想并非与史俱来,它是在我国的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几千年之后,由春秋末期伟大思想家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正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在这里,太史公准确扼要地指出了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渊源关系。当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也颇为自诩地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正是这种出自对传统文化的由衷景仰和狂热追求,才产生了他创建儒家学派的根本动力。
二、儒学的基本思想
儒家思想的内涵是丰富而复杂的,但就统治阶级来说,是取其如下三重基本精神作为自己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的,第一,讲大一统;第二,讲君臣父子;第三,讲华夷之辨。这三项也可以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支柱。
(1)大一统所谓大一统,用孔子的话说就是“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论语•季氏>》,即坚决维护在君主专制之下的集权政治,坚决反对地方主义的分权政治,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2)君臣父子儒家讲君臣父子,实际是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两种基本关系。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关系与血缘关系归根结底是互相对立的,但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特殊性,二者之间不仅存在着一致性,而且彼此渗透,形成了我国特有的宗法社会
(3)华夷之辨儒家讲君臣父子主要讲的是社会内部关系,而讲华夷之辨讲的则是对外关系,即我们这一文化实体与其它文化实体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人类活动范围扩大之后,民族接触与民族斗争的必然产物。
三、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儒学中的体现
1、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结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儒家文化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凝聚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即“和而不同”和“过犹不及”,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变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之学的科学精神。
2、中国传统文化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它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对外兼容,这正是依靠儒学“和而不同”的精神而实现的。儒学在保持其学统传承的同时,总以“和而不同”的精神,以我为主地汇通、吸收和融合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儒家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吸收能力和它强大的同化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更加出色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兼容之精神。
3、中国传统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的人文之化,中国突出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儒家学说则更是这种精神的体现者和者。
四、儒学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价值<1>仁作为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并以之作为治国使民的基本准则<2>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同时也是儒家伦理思想中基本行为规范和重要道德范畴。<3>义义是儒家文化的又一重要价值。
二、教育价值孔子无疑是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推动平民教育的发展,其“有教无类”的思想可以说是最早的平等教育主张。“学而时习之”、“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思想已影响无数教育活动的参与者。
三、政治价值儒家的思想,不仅是道德的哲学,生活的哲学,当然还是政治哲学。重要体现之一就是孟子的“仁政”主张和民本思想。众所周知,“和”的思想是先秦儒家的重要思想,“和”不仅是一种政治手段,还是一种政治目的、政治价值,即儒家学者理想中的社会至少是一个和谐、团结、和平的社会,这与时下的和谐社会建设相似。尽管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它“礼治”的秩序思想、“德治”和“人治”主张,都对当今政治有借鉴意义
四、社会价值<1>和谐。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2>人本。所谓人本意识,也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一人为本。
五、经济价值“利”与“义”是市场经济中始终存在的一个核心问题。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是两种对立的价值观。
五、总结
不可否认,从历史角度来看,每一种文化都有糟粕,需要遗弃。儒家文化也不例外,比如它的森严的等级观念,比如它的歧视女性的思想,比如它狭隘的香火观念,比如它对商业的歧视等等,因而它引起了清醒者的反抗。然而,毛主席老人家告诉我们要古为今用,洋为今用,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所谓拿来主义是不错的,至少能为当今的社会注入一些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血与水、源与流的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总得说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通过儒学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秀的儒家文化价值理念,“以儒治世“被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现实的需要,促使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价值选择,用历史的眼光和时代的精神去更好的保留、弘扬和传承优秀的中国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中国之未来而奋斗。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只要合理地开掘儒学传统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就会以新的方式与世界文化、现代文明并存,并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将会建构一个更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
第五篇:《易经》与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易经》指夏代的《连山》、商代的《归藏》及周代的《周易》,这三部经卦书统称为易经。其中《连山》、《归藏》已失传,传世的只有《周易》一本,所以我们也时常称《易经》为《周易》。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论的书。《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
中国自春秋战国以来发展的诸子百家,大多也是从《易经》中汲取智慧,发展为各自的学说与理论。而其中儒学圣人孔子便开启了唯心主义读解《易经》的方式,以自己的意思来读解《易经》,由此,《易经》已经不仅仅是“卜筮”之书,变得多元化,为启蒙之书、教育之书。什么是“蒙”?蒙者,愚也。孔颖达《正义》言:“蒙者微昧,暗弱之名,物皆蒙昧也。”就是说蒙就是蒙昧和愚昧,就是幼稚和无知。正因为蒙昧愚昧,幼稚无知,那就必须加强学习,注意修养。所以,蒙卦实质上也就是劝勉人们学习之卦。
孔子作“十翼”读解《易经》,《十翼》即《易传》,是解释《周易》的著作,包括《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共有十篇,故称《十翼》。
杜甫诗云“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宛如儿童,出世时犹如一泓清泉,至纯至正,若自小不加以教育,使之放任自流,有了坏的习惯,劣性滋长,日后恐将铸成大错,悔之晚矣。由此可知,启蒙教育乃是出生后的头等大事。启蒙教育何等重要,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给我们明确指出来了。孩子虽小,但生机勃勃,看似懵懂无知的状态,但内心充满求知的力量,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如果接受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则能养正,反之,改之难矣。《礼记•学记》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观点,则是对《易经》教育思想的总结。教育的核心思想是“君子以果行育德”。“育德”不仅仅是蒙卦的重点,更是《易经》的核心词之一。易经讲“道”,天地人之大道,依道而思称为义,按道而行称为德,沿道而修则有礼,守道于心则有仁。可谓举大义可成正气,积小善而修大德。《易经》明确地把德育放在启蒙教育的首位,整部《易经》中以四分之一的篇幅在谈如何“修德”,如:君子“以懿文德”、“反身修德”、“厚德载物”等重视品德修养的表述。它不断提醒我们一个人的德行好比人生的方向盘,决定着一个人生活的质量、一生的走向、对国家和社会的价值。由此可见,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易经》蒙卦第五爻,爻辞:六五:童蒙,吉。为什么“童蒙”是“吉”呢?因为儿童天真幼稚、柔顺乖巧,这时的懵懂是可以启发的,可以随着教育改变。像儿童那样虚心柔顺,愿意接受老师的教育,所以是很好的。占得此卦者,在做事时不要不懂装懂,如果你能像儿童那样天真无邪地处事待人,能谦虚地接受别人的指导和建议,你将大获成功。占得此卦者,适宜培养或收养孩子,结果是吉祥的。因为他们是一张白纸,还没有粘染上不良的恶习,将来能培养成才。儿童的蒙昧,是天真无邪的表现,自然吉祥了。这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怕愚昧无知,只怕不虚心、抗拒学习。蒙昧无知之所以为吉,因为幼童既柔顺又谦逊。
谦卦第三爻,爻辞: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为什么“有终”“吉”?卦意为有功劳而谦卑的君子,有好结果,吉祥。这便启示我们有功劳之人,不要居功自傲,这样才会吉祥。东汉时期的一名大将冯异,他屡立战功,但他“为人谦退不伐”,人称“大树”将军,因此他名垂清史。一个人如果妄自尊大,好大喜功,甚至揽功邀赏,居功自傲,以至声色犬马,作威作福,飞扬跋扈,必然导致众叛亲离,更谈不上建功立业。与冯异相反,在隋朝的时候,有一位大将叫史万岁,他英勇善战,治军有方,临阵对敌,应变无方,号为良将。可是,由于引起隋文帝近臣的嫉妒,有一次在作战中被瞒了战功。史万岁及其手下人非常不服气,他数次给皇帝上表陈述,但隋文帝仍未醒悟。后来,隋文帝召见史万岁,当时出征将士数百人在朝称冤。史万岁对众人说:“吾今日为汝极言于上,事当决矣。”史万岁见到隋文帝后,说:“将士有功,为朝廷所抑!”言辞愤激,有忤于上。隋文帝一听大怒,令武士将史万岁暴杀于朝堂。对于有功者,需学习冯异,不要以功自居,不要非去争得奖赏,劳苦有功而不自夸,这样才会吉祥。否则可能会因此而惹祸。这就启示了我们做人之理。
否卦卦辞: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本卦辞的意思是:否卦违背了人的需求,人们之间的来往是不通畅的,非常不便利。君子必须坚守正道。这时强大者离去,弱小者到来。占得此卦者,是诸事不顺时期。小人当道,君子不利,倒霉的是不该倒霉的人。在事业方面,是“大往小来”,得到了小的,失去了大的。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是收获很小。在做事方面,“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也就是说,这时候君子不应该去追求荣华富贵,不应该去谋取财钱及职位,应该隐藏自己的才华与能力,躲开目前这种小人当道的环境,时刻警惕,有才不露,有德不显,有善不露。要注意韬光养晦,熬过这段时期之后,才能有所作为。在求名方面,条件还不成熟,时机不利,需再努力一阵子,并得到他人的帮助,理想才可以实现。观望历史,成功者无不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天时地利人和,方才是出动之时,太过早的展示自己,反而使自己得不到充实自我的机会,有才而非“高才”,易折。启示了我们做事之理。
我们越了解的越多,越是发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而如果想学到更多学问,先要把自己想象成“一个空着的杯子”,而不是骄傲自满,做事学习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态。“空杯心态”并不是一味的否定过去,而是要怀着放空过去的一种态度,去融入新的环境,对待新的学习,新的事物。易经博大精深,涵义无穷,观天道以察人道,自古以来启示了多少代人,无不在教育我们做人、做事之理。
《易经》给中国传统思想的启蒙,打破传统神“教”,天地人和,贡献是无可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