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

时间:2019-05-13 21:58: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

第一篇: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

谈数学困难生的辩证施教

摘要:目前中职生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比例很大,如何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便成为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文章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要转化数学学业不良现象必须做好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困难生;改革模式;辩证施教;学法指导

初中后期被遗忘了一群孩子基本上都进入中职学习,他们基础差,特别是数学这门学科基础更加差。如何转化数学学业的不良学生便成为了我们教师普遍关注的紧迫课题。这些学生由于缺乏良好学习习惯,不能认真地、持续地听课,有意注意的时间相当短;缺乏正确的数学学习方法,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识记;上课时,学习思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造成不再思维,不再学习的倾向;平时学习中对基础知识掌握欠佳,从而导致在解题时,缺乏条理和依据,造成解题思路的“乱”和“怪”;心理压力较大,不敢请教,怕被人认为“笨”。

要想打破这个局面,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观念现代教学观告诉我们,每个人均有独特的天赋和培养价值,关键在于要按照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天赋,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有材料表明,大多数学业不良学生的某些指标不仅在学生总体中具有中等水平,有的还具有较高水平,这为教师端正教学观,改革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实证性依据。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困难是暂时的,必须承认通过教育的改革,他们能够在原有的

基础上得到适当发展。这要求我们:

(一)耐心疏导增强主动性。学习困难生在数学学习上既有困难又有潜能,因此教学的首要工作是转变观念,正确地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认真分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有意识地“偏爱差生”,允许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反复,从中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中职生在过去的数学学习中受到鼓励的相当少,因此要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充分地鼓励肯定他们,促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兴趣,使他们感到自己能学好数学。

(二)成功教育树立自信心。数学学业不良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学习中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严重的“创伤”,存在着一种失败者的心态,学习自信心差。教师只有充分相信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不断成功,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水平,逐步转变失败心态,才能形成积极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动力机制。如实施成功教育,创设成功教育情境,为学业不良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事实上,每个学业不良学生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只不过因各种原因冲淡而已。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业不良学生在教师的“成功圈套”中获得能够实现愿望的心理自我暗示效应,从而产生自信心,进而感到经过努力,自己完全可以实现自己的抱负,达到转化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目。

(三)情感唤起学习热情。数学学业不良学生的转化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教育管理、教学论等多个方面。教师不光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肩负着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重任。学业不良学生有多方面的需要,其中最迫切的是爱的需要、信任的需要,他们能从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语态中了解到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因

此,教师要偏爱他们,平时要利用一切机会主动地接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心理交流,和他们交朋友。哪怕是对他们的微微一笑,一句口头表扬,一个热情鼓励的目光,一次表现机会的给予,都可能为其提供热爱数学,进而刻苦钻研数学的契机,都会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实施“低、多、勤、快”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为他们学好数学准备了条件,但单靠有信心,还是不够的。因此在学生树立起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后,更重要的工作是创造条件使学习困难的学生真正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让他们感到是自己学好了数学。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一)低起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数中职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需要复习与提高,才能顺利进入中职阶段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的起点必须低。教学中将教材原有的内容降低到学生的起点上,然后再进行正常的教学,教学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低起点”引入法:1.直接使用教材中易于接轨的知识作为起点。如 “不等式的性质与证明”、“三角函数”等内容,按教材中引入法为起点。2.以所授内容中最本质的东西作为教学的起点。如在“不等式的解法”教学中,将“区间分析法”作为掌握的重点,并以“区间分析法”为主线进行教学。首先从验证一元一次不等式开始,进而到一元二次不等式、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这就是抓住本质降低起点。3.以已学内容的运算法则,基本方法为教学起点。由于数学知识的逐步复杂及深化,原先的数学概念其含意会变化发展,但运算法则不变。例如因

式分解的概念随着数域的变化而变化;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随着数的概念的扩充而发生变化;幂的运算法则,其定义开始在正整数范围内,随着负整数、分数指数和根式的引入,幂指数便扩大到任意实数,其运算法则照常适用。4.以基本原型作为教学的起点。数学概念一般不同于其他概念,对于通过抽象思维活动总结出来的概念,应尽可能通过直观教学。例如棱柱概念的掌握,先让学生观察实物,在具体直观认识的基础上,观察其主要特征,抽象概括出:“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这就是在具体性基础上抽象出来的概念。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学生感到直观形象,记忆深刻,应用起来也比较方便。5.以已学过的知识、例子作为起点,通过新旧知识的雷同点进行类比教学。如“解不等式”可以与“解方程”进行类比;“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可以与“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分式”可以通过“分数”;“相似形”可通过“全等形”进行类比引入教学。

(二)多归纳——总结规律。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教师要多归纳、多总结,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达到易记好用。如求斜率的四种方法:(1)已知两点求斜率;(2)已知方向向量求斜率;(3)已知倾斜角求斜率;(4)已知直线的一般式求斜率。又如直线的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有一个共同特点,方程中都含有。再通过练习:已知直线经过点A(-3,1),B(1,4),分别用点向式、点法式,点斜式求直线方程。

(三)勤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困难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因此需要将每节课分成若干个阶

段,每个阶段都让自学、讲解、提问、练习、学生小结、教师归纳等形式交替出现,这样可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大量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事实表明:课堂活动形式多了,学生思想开小差、做小动作、讲闲话等现象大大减少了。

(四)快反馈——及早纠错。学困生由于长期以来受各种消极因素的影响,数学知识往往需要多次反复才能掌握。这里的“多次反复”就是“多次反馈”。教师对于练习、作业、测验中的问题,应采用集体、个别面批相结合,或将问题渗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等手段进行反馈、矫正和强化。同时还要根据反馈得到的信息,随时调整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和教学手段。由于及时反馈,避免了课后大面积补课,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快反馈”既可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成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激励,乐于接受下一次学习,又可以通过信息的反馈传递进一步校正或强化。

三、辩证施教,掌握学习方法。不是努力就能学好数学,但不努力肯定学不好数学。因此如何教以及如何学都得讲究方法。

(一)弃重就轻、引发兴趣。中职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中职,在数学的学习中,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曾经的挫折为他们的数学学习留下了恐惧的阴影,很多同学有畏惧心理,提到数学就害怕,见到数学就头痛,甚至厌学数学。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以取得他们的信任。而后了解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消除其紧张心理。最后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让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来;还可以结合历届学生成功的事例和现实生活中的实例,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开门造车、暴露

思维。中职生,尤其是高一新生作业问题很多,书写格式五花八门、条理混乱、交作业拖拖拖拉拉、有难题不合作、否则就是抄作业。他们互不交流、互不讨论、互不合作怎么能学好数学?因此教师要指导他们“开门造车”,暴露学习中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听课与作业,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题要将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基础问题,先做若干个基础题,然后做综合题。课堂练习经常开展说题活动,以暴露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逐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笨鸟先飞、强化预习。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非常重要。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课前的预习,比如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因此,要求学生强化课前预习,“笨鸟先飞”。

(四)固本培元、落实双基。中职生数学知识“先天不足”,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重视初高中数学教学的整体性,固本培元,优化数学知识结构。数学能力差,主要表现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上。因此,教师要加强总结,使新旧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树。基本技能训练要多周期反复进行,练习题难度易中低水平,训练的形式要多样化,使学生觉得新鲜有趣。通过训练使他们具备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基本能力,从而对新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起到促进作用。

(五)改进方法、促使理解。“上课能听懂,作业有困难”是中职学生共同的“心声”。他们不会自主学习,学习基本上是被动的;在解题方法上只停留于模

仿,没有真正理解知识;在数学思考方法上,限于记忆模仿型、思维定式型。实际上模仿例题做习题是数学学习失败的第一大原因,其致命弱点是缺乏对解题方法的“理解”。从学困生的实际出发,我们设计出学生预习例题的步骤:(1)阅读例题;(2)边看边做例题;(3)默做例题,直至能够把例题规范做出来。当教师讲解例题时就能正确理解解题方法。因此,教学必须使学生向探究理解型的认识水平发展,否则不利于高中数学的教与学。

【参考文献】

[1]张思明.勤学、乐学才能善学[J].中学数学教与学,2001,(2).

第二篇:师范生毕业论文

**学校教育2014届教育系毕业论文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分析

班级:** 姓名:** 摘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我国留守儿童在其学习、性格、生活等方面存在很大的缺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怎样对她们进行教育,这需要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多方面的共同关注共同努力,才能使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关键词: 留守儿童

问题

教育

引言:现今社会发展迅速,中国出现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他们负担不起入地昂贵的学费,城市物价又高,再加上工作紧张,流动性强,于是将自己孩子留在家中,留给亲戚或是父母抚养。这就是留守儿童。学术界一般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地打工而被留在家乡,需要他人照顾的16岁以下的孩子,在学术上一般反映为小学和初中,我国的留守儿童存在学习差,性格缺陷,心理障碍等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做出分析及建议对策。

一、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留守儿童与父母亲情关系淡化

经调查,大部分留守儿童能够很好的理解父母在外打工的艰辛,这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但在感情方面,由于父母与子女交流甚少,他们感受到的父爱母爱远不及正常家庭孩子的多,同时对父母心里又有一份牵挂,他们的亲情关系淡,家庭观念松散,对于家,有些留守儿童认为只是吃饱穿暖的地方。还有一部分极端的儿童,他们看到其他孩子都有父母在身边,有父母疼爱,而自己却没有,心里就会抱怨父母,认为是父母不管自己,对父母多了一份抱怨,他们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缺少了一份心灵上的寄托,得不到自己应有的父爱母爱,尤其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亦是如此。

(二)学习成绩存在两极分化

在学习方面一部分儿童能够理解父母,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刻苦努力,用成绩来证明自己,一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没有自信心,没有成就感,学习成绩平平,会存在严重的学习焦虑,在学习成绩不理想时,87%的留守儿童认为是自己不努力造成的,14.6%的留守儿童认为是没有教师和家长的指导,当然这与现实社会中家长在课后请家教,周末给孩子们报辅导班的风气有关,也与在应试教育中大搞题海战术,而留守儿童回家后得不到家长有效的辅导有关,这些会让儿童逐渐对学习失去信心,最后成为后进生,当然教育者对成绩不好的学生是有偏见的,加之家长又不与教育者及时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教育者大多数对于这些留守儿童中成绩不好的置之不理,他们在学校遇到事,回到家后又没有及时的倾诉对象,慢慢对学校产生厌恶,产生厌学情绪。随之而后的堕落不想而之。

(三)社交方面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

少年儿童的好胜心极强,他们容易受到一些社会不良青年,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他们的辨别能力差,缺乏选择和判断能力,而父母外出留下留守儿童的同时,也给网吧,游戏机带来了商机。它们吸引着这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孩子们,诱惑着还不能完全分辨是非能力的他们。所沾染的拜金主义和腐化堕落风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留守儿童们幼小的心灵。

(四)生活质量下降

部分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比父母外出打工前有所下降。父母外出打工后,对于那些隔代监护的孩子们,尽管监护人在心里非常疼爱孩子,但由于他们大多经历了困难年代,而且文化程度不高,在他们眼中,对孩子好仅限于吃饱穿暖,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忽视了

孩子的教育,他们对营养搭配的知识了解也不多,因此孩子的饮食质量也不容乐观。

(五)个性发展不良

刘梅、金文彬《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在学习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冲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①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留守儿童他们由于不是父母监护,而是亲人监护,使这些留守儿童们普遍存在情感上的缺失,留守儿童将更多的情感转移到了玩伴身上。他们的玩伴大多是同龄人,他们在人生经验、社会阅历、自我认识和自控等方面并不能指导留守儿童,双方在一起更多的是相互倾诉或者是简单的劝解、不利于孩子情感的成熟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加之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乏联系,使留守儿童的性格易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在留守儿童中,放纵溺爱型家长的比例比其他儿童的比例要高很多,其原因是监护人管不了,不会管,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文盲的比例比较高,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外出父母又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在无限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

二、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刻不容缓的问题,但现在社会,依然在很多方面不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必须解决,下面,我们来谈谈怎样解决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问题。

(一)父母层面

1、要尽量能在身边,如果必须有一人外出,尽量留母亲在孩子身边。

2、父母回家后应多到学校及邻居等处了解孩子的各方面状况,也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活动,以弥补留守儿童缺失的父爱母爱。

3、在无法回家的情况下,要经常打电话关心孩子,频率保持在一周两次以上,定期电话联系监护人和老师,掌握子女心理情况和学习情况,商讨教育子女的策略和方法,随时关注孩子的各方面状况,在交流方面,要鼓励孩子认真学习,照顾自己的生活,给他们讲做人的道理等,要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让他们感受到父爱母爱,而不是一味地责骂孩子。

4、要委托好监护人,尽可能避免监护人漠视交流思想的要求,或是放任孩子,或是对孩子的孩子的态度十分冷漠,或是对待孩子粗暴等情况的出现。

(二)监护人层面

1、要多参加留守儿童学校特别成立的‘家长学校’部门所开办的各项学习与活动,接受普法教育。提高自身文化水平,为更好的教育留守儿童奠定基础。

2、平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每天坚持在与他们的谈话交流中做有意识地引导工作。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变化情况,及时纠正他们的坏习惯。

3、履行监护人义务,增强自身防范意识,保护留守儿童的人身及财产安全,使留守儿童尽量远离不法分子的侵害。

4、主动与学校,留守儿童的父母保持联系,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三)学校层面

1、在寄宿制学校要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以及学校食堂要符合孩子的饮食规律,提供多营养的饭菜,不仅可以满足孩子身体成长需要的营养,还可以避免因家中老人的溺爱而导致孩子的任性自私,又可以进行更科学的生活引导,当然配备心理老师也是必要的。

2、大部分地区寄宿制学校比较少,因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的缘故,大部分留守儿童上不了寄宿制学校,在走读学校,学校应当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用良好的环境感染学生,学校的心理咨询老师要及时与留守儿童家长和班主任取得联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对特殊的要做好记录。积极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使他们学会心理调试,培

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定期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指定“帮扶老师”,负责指导,帮助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建立“家庭联系”热线电话,与留守儿童的家庭和委托监护人取得联系;通过展开“快乐休息日”活动,给留守儿童过生日等办法,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关注留守儿童,及时发现他们的情绪变化,要给予更多心灵上的安慰。

(四)政府层面

1、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同等的待遇,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一批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还可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2、为了全面了解孩子的动态,让孩子感受到关爱,还可以由基层教育部门牵头联合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相关群众性组织,利用基层党政机关大量的剩余人员,中小学大量的退休人员,对留守儿童在家的孩子进行帮扶教育。

3、还可以通过媒体,等大众舆论等引起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当然也要减少过多的负面报道。

结语:总的来说,农村留守儿童这个名称的背后是一个脆弱的群体,是一种酸楚的生活状态,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有赖于社会教育的保障和健全,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通力配合,只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多方面多角度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只要我们多点爱心,多点耐心,多点恒心,为留守儿童共同架起呵护的桥梁,让他们和同龄人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将会演绎更加精彩的人生。参考文献:

【1】刘梅 金文彬《沈阳市郊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相关对策研究》2010年第五期

16―18

第三篇:师范生毕业论文

师范生毕业论文

一、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的重心,一直以来都是我们教师讨论的话题,可是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工作还是老套传统?还是应试教育为主?特别是农村教育,孩子们除了死记硬背,除了完成老师的作业,一天的光阴就没了。而老师则是布置任务,狠抓成绩,结果课堂上,小学生失去他们应该有的天真和好奇,没有人提问,没有人回答问题,没有人主动思考,只有那呆板的眼睛盯着老师,期待着老师告诉他们一切,就仿佛是雏鸟期待鸟妈妈喂食一样,而下课后或者放学以后他们有抢劫的,有打架的,有偷东西的,甚至偷学校的办公室。在我实习的农村小学让我看到了这一幕,不得不思考,中小学的教育工作重心应该放在哪里?我们忽略掉了什么?随着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城乡务工人员的增多,使学生们失去了完整的家庭教育,而失去家庭教育,就会带来心理上的不健康成长,且乡镇上的老师都把个人名义看得很重,狠抓成绩,成绩好了才可以调离农村,忽略了心理教育,更加忽略了应该有的师德。所以,我们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师德和心理教育。本文从分析现代教育中的现实情况,阐述了师德和心理教育对现代教育的重要性,提出现代教育改革的重心方向,探索构建一条新的教育之路。关键词:现代教育、师德、心理教育。

二、现代教育重心之一师德:

在开展师德学习的基础上,我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对教师这一职业又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家长和教师共同组成了一个教育教学的有机整体,其中教师起着最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寓德于教,为人师表,才能使这个有机整体取得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内容。

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认为: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热爱学生,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体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同情学生的痛苦与不幸,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友爱的师生关系。

一位师德高尚的老师,不只是爱少数学生,而是爱每一个学生,爱全体学生,尤其要关心、爱护、帮助家庭有困难、学习落后、身患疾病的同学。于程和王茂宇同学是两个听力有严重障碍的聋童,他们戴上助听器后的听力也不及正常儿童的十分之一。这给他们的学习和交往带来了很大的障碍,也给老师传授知识带来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面对着两个聪明可爱,渴求新知的孩子,我的心灵感到了强烈的震憾。做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让他们接受正常的教育,让他们享受到其他孩子能够享受到的一切权利。课堂上,为了让他们听懂我说的一句话,我经常口对口地为他们俩单独说上五、六遍。下课了,为了使他们读准一个字母,我几十遍地和他们一起重复那些单调的发音;为了和他们扫除交流障碍,课下我刻苦学习聋童心理学,仔细揣摩他们的独特个性;为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我更是抓住一切机会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和其他正常同学一样参加唱歌、跳舞等集体活动;面对他们的调皮和恶作剧,我一次次苦口婆心地与他们进行谈心交流,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我的不懈努力,于程和王茂宇同学在听、说、读、写、算、唱、跳、动手实践等各个方面都达到了正常儿童的水平。在第一学年的期末考试中,他俩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于程同学还被评上了三好学生。

二、尊重家长,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位和永久的教师,他们在人的一生成长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与家庭是两个并肩工作的雕塑家,有着相同的理想观念,并朝着一个方向行动。在创造人的工作上,两个雕塑家没有相对对立的立场是极其重要的。”尊重家长,引导家长了解、参与、监督学校的教育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家长的监督教育作用,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了调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我定期把学校各个阶段的学习、活动等情况以《致家长一封信》的形式发给家长,然后,请家长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反馈意见。每次的《致家长一封信》都是我利用双休日的休息时间完成的。信中要对全班的各项工作做全面总结,并要对每位同学的表现进行具体分析,列出在最近时期各个方面表现较好同学的名单。这一做法,使家长对班级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很关心。他们提出的合理化建议,给我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我把学生在校的表现以《学校行为录》的行式及时反馈给家长,使家长能够详细地了解到孩子在校的纪律、学习、劳动等各方面的表现,再请家长把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以《家庭品德表》的行式及时反馈给我。这一做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我通过《家庭品德表》,及时地了解到学生在家的各种表现,为我真实全面地了解学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我长期坚持这种信息交换,与家长达成共识。家长是一支蕴藏着巨大教育潜力的队伍,他们中间很多人的素质并不低于教师,教师只有放下架子,经常虚心地听取家长的批评和建议,才能调动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

三、乐教勤业,是师德规范的最高境界。

通过师德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全国优秀教师魏书生的关于老师劳动有“三重收获”的观念非常正确。他认为老师的劳动一获各类人才,二是收获学生真挚的感情,三是收获科研成果。正是这“三重收获”的观念,指引我在教育教学的征途上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步伐,潜心钻研学与教的规律,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细细地体会着教书育人带给我的乐趣。当有一天,同学们有的成了技术熟练的会计,有的成了独当一面的厂长,有的成了给农民们排忧解难的农业技术员,有的成了医术不凡的年轻医生,有的和我一样踏上了教育岗位„„我渐渐从内心体会到了桃李满天下的快乐。对教师职业的热爱给了我乐教勤业的巨大动力。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今天的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岗位,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对我来说不再是平凡、琐碎的单调劳动,而是成了我展示个人才能的舞台。

网络小班教学是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新型教学形式。为了制作出一个适合网络小班学生使用的识字课件,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半夜,不会的就翻书,感觉不理想再重做。一遍又一遍的尝试,终于成功了。第二天,在课堂上展示这个课件,同学们欢欣鼓舞,非常喜欢,为激励他们多识字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为了指导同学们写好起步作文,我利用课余时间,从全班同学的暑假日记中选取了三十多篇优秀日记加以修改,又在每一篇日记后面加上了详细的批语,在自家的电脑上打印了25页。接着,我又自己花钱到外面的复印店给每个同学复印了一本。当同学们看到自己幼稚的日记被打印成铅字时,每一张小脸上都充满了喜悦和自豪。他们练习写日记的劲头更足了。

不断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寻找科学的育人规律,是勤业乐教的重要体现。

教师工作的纯熟性源于他的积极进取和勤奋敬业精神,只有乐教勤业的老师,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工作的伟大意义,才能为教育工作本身所具有的乐趣而深深吸引。我越是勤奋工作,越是能体会到教师工作的无穷魅力。

四、相互尊重,平等交往。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独立的交往主体,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相互尊重。但由于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存在,教师处于优势地位,而学生则相对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更多的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上。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实的内心体验和情感。教师要设身处地从学生角度思考问题,要重视学生的存在和需要,如,在认识关系上,教师不能以成人的认识方式去要求学生,不能忽视学生自己的认识方式;在情感关系上,教师不能忽视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所感受到的情感体验以及他们的情感需要;在社会关系上,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教育者和知识的传授者,应该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二是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尊重学生的行为选择;三要尊重学生的奇思妙想。平等对话应该成为教育交往的手段,更应该成为一种教育情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不仅是指他们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而且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双方共同在场、相互吸引、相互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平等对话应该是师生之间的相互接纳与分享,是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承领。

要建立起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就必须化解师生间、生生间森严的壁垒。一方面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即在交往过程中承认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给予学生主动发言的机会;另一方面,生生之间也必须是平等的,教师既不能使课堂教学中一部分学生成为交往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沦落为交往的“奴隶”。要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应该学会“屈尊”、“倾听”;而要实现生生之间的平等,教师就要学会调控自己,消除自己的依赖心理,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平等对待学生,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通过师德学习,我认识到加强师德修养对自己教育教学工作的推动作用。我相信自己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一定会不断提高对教师道德的再认识,规范自己的行为,随着时代的前进,不断地更新自我,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真正做到寓德于教,为人师表.三、现代教育重心之二心理教育:

一、培养心理素质的重要意义

1.培养心理素质是学生主动发展的需要

要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主动发展,就要提高其在行动上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而信念和激励基因及认识能力正是这种主动发展的内在条件。例如,丰富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钻研精神,使学生在追求中求进步、在探索中求发展。这种心理上的自主意识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前提条件。2.培养心理素质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学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变三脱离教学为三结合教学。教师也要转变观念,视学生为学习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种转变,首先就必须以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为保证。

比如,没有良好的想象、思维、注意能力,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就很难奏效;没有一定的认识、理解、分析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就很难发挥。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就是要打破过去那种教学目标单

一、教学形式僵化、教学方法陈旧呆板的状况,这就要求现代教学要把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启动学生的内部诱因,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3.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需要

目前,不少中小学生时常出现心理障碍,如厌学、焦虑、青春烦恼、孤僻、自卑、早恋等心理异常表现。很多少年儿童意志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缺少用正确的心态看待社会现象的能力,有些学生则做出莽撞的事情或走入岐途等等。这些都是由于学生心理素质差、缺少健康心理所造成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难度,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有效预防和矫治儿童的心理问题。但这不是单纯靠思想教育而能奏效的,因此,仅从这种意义上讲,也要把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做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来抓。4.培养心理素质是塑造跨世纪合格人才的需要

今天的中学生是21世纪的主人。21世纪的中国,将是高科技、高效率、高竞争的时代。高科技要求人们要有高智力的头脑;高效率要求人们办事、工作要高速度、快节奏;高竞争要求人们要经得住失败和挫折的考验,具有较强的抗挫折能力。这种由于现代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时代特征就要求现在的中小学生——21世纪的接班人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途径

1.结合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渗透

课堂教学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心理素质的培养也离不开各学科的教学活动。应立足学科教学,进行有机渗透,尤其是智力因素,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注意力等几种认识能力主要是通过学科教育形成的。有些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意志、个性的培养也离不开学科教学,如政治课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体育课培养学生坚强意志,锻炼耐力、毅力;地理课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的教育等等,这种渗透是潜移默化的,是经常的,也是有效的。

2.结合课外阵地进行环境育人

这里主要指的是课外环境。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除了课内环境——课堂教学外,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课外环境,包括校园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人际环境、文化氛围等等。人的发展,除了遗传因素外,主要是受环境影响,因此创建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格外重要。校园环境十分重要,学生天天接触、日日熏陶。优美的校园环境,比如一进校门有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立雕、浮雕栩栩如生,绿树、鲜花竞相辉映,使学生心情格外舒畅,一入校就有一个良好的心境和兴趣。这种美化、绿化、净化,清新和谐的校园环境对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也不可忽视。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孩子的个性培养方面更有显著地位,正确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从小形成勤俭朴素、吃苦耐劳、宽容豁达、明辨是非等良好的心理品质。社会环境也是影响学生成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当今被经济大潮冲击的五彩缤纷的社会里,学生要接受什么,摒弃什么,是不大容易分辨的,需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除了有社会舆论的导向还要有学校教育的正面引导,使学生排除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干扰和不健康社会行为的干扰。要组织学生有目的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工厂、深入农村、深入部队、用正面的典型英模事迹等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唯物辩证的观点和信念,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是社会环境的特殊作用。3.结合心理保健课和心理素质讲座进行专题教育有条件的学校都应开设心理保健课,这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专门课堂。要有固定的教材和教师,通过心理保健教给学生一些必备的心理常识和心理自我保护方法。在这里可以系统、规范地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多种心理咨询,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障碍,这也是作为教师在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心理素质教育专题讲座是一种灵活、实用的教育形式,可使学生获得更广泛、更有深度的心理健康知识。3.活动课进行综合的心理素质教育

自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课程方案》,将原来的课外活动以正式课程的形式纳入课表后,活动课就从“第二课堂”走进“第一课堂”,并在课程三大板块——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中占有重要位置。活动课是一种以结合学习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的体验为主要内容,以学生的主体活动及体验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的统一协调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它具有浓厚的实践性和广泛性。活动的特殊功能决定着它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地位,也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从教学内容上,活动课可分为艺术教育(如文艺活动)、科学教育(如科技活动)、健身教育(如体育活动)、思想品德教育(如班团会和综合性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校传统活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好渠道。比如,文艺活动课可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审美观点;科技活动课通过直接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体育活动课则对学生意志、毅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班团会活动课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人生观的教育;社会实践活动课可开阔学生视野,通过接近社会、接近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使学生能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当今社会和现代生活,这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除了以上所谈的几种途径外,培养学生心理素质还有很多渠道,这是一种综合性教育,要寓教育于各种校内外活动之中。

四、小结

根据全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以及贵州省近年来农民工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大多数家庭都剩下老弱妇残,城乡教育失去了家庭教育这一重大因素,尤其是农村更加严重,给教育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更带来了挑战。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为现在的教育要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施教。中小学生大多数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有很多心理障碍。当老师的不仅仅是抓学习成绩,更应该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把学生的心理健康纳入我们的教育工作当中。如果学生的心理出了问题,极端、消极、暴力,甚至达到犯罪的行为,不管学习成绩多好,那都是教师的失职。我们当人民教师为的是什么?不就是给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吗?不就是要给国家做贡献?不就是要给社会减轻负担?结果就是因为我们以及社会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导致他们走上一条不归路的时候,再来引起我们重视就是社会的悲哀和遗憾。所以,心理教育不仅仅要对高学历人进行,更要从娃娃抓起,将是以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人民教师这光荣的职业来说,不光要对孩子们负责,更是要具有师德,老师是社会文明的现行者,老师的行为会影响整个社会,所以有义务做好道德模范,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为它献出我们的一切,当然乡镇中小学的条件非常艰苦,但我们不能因为艰苦而忘了师德,把学生的学习成绩做为自己过上好生活的桥梁,我们不能忘了我们培养的是人才,不是考试的书生,更是社会的接班人啊!!所以,现代教育的工作重心应该是心理教育和师德,希望全社会人员共同参与心理教育和师德的教育工作建设,为现代教育创造出一条新的道路!!

第四篇:师范生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模版)

师范生毕业论文致谢词

时光荏苒,光阴飞逝。蓦然回首,已是华师第四个年头了。依稀记得当年的懵懂小伙,仰望华师校门的情景。木棉又到一年艳红之际,忽觉今年的花愈发之红愈发之烈。难忘母校培育之情,“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将永远铭记于心。孔子像前,走过的一批批华师人不会忘记曾经唱过的校歌“浇灌红花数十年,培育英才万万千,建设祖国锦绣河山,华师儿女奋勇当先……”难忘教育科学学院的教育之恩。第一次走进教科院,还是一个连专业都分不清的无知者,而今四年过去我们专业知识已经过硬。这都得益于教科老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作为教科学生我们自豪。

感谢我的导师陈启山!是他引领我走向了学术的殿堂,是他引领我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在老师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开阔了视野,深邃了思想,丰富了知识。尤其在毕业论文的指导上,老师更是不敢稍微懈怠。从论文选题开始,老师便倾入了大量的心血。得益于老师的启发我选择了研究沉没成本效应。虽然在这片浩瀚海洋之中,我只是一个三岁小孩。但有老师在前面拨云撩雾,使我看着茫茫大海不再惧怕。论文的实验设计、撰写、修改直至最后的付梓,都离不开老师的付出。不敢辜负老师殷殷期盼,只好时刻督促自己,扬帆起航,搏击中流。老师的治学态度、为人风格、生活作风深深地影响着我,令我钦佩之至。

感谢教科院的老师!是你们的在讲台上挥汗如雨,才有我今日之成。老师教诲之音,如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老师严谨之学,如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感谢陈彩琦老师、任旭明老师、曲琛老师、张敏强老师、王才康老师、田丽丽老师、张积家老师、何先友老师、王瑞明老师、黄喜珊老师、唐红波老师、王玲老师、郑雪老师、王穗萍老师、张卫老师、陈筱洁老师、郑希付老师、迟毓凯老师、李小建老师、黄学超老师等等!

作为一名国防生,我要感谢军选办的所有领导、干事、老师的关怀!感谢所有在一起生活、一起训练的战友们!永远能够记住东11大家在一起的笑声!

感谢07心师的所有同学!曾经一起学习、一起欢乐,大学的时光有你们陪伴,一生无悔。感谢208舍友,大家默默相互搀扶,一起营造了一个美好温馨的家!

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教育之恩,感谢家人在背后的默默支持!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帮助过我和即将帮助我完成论文答辩的专家、学者,并对论文中参考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第五篇:数学师范生毕业论文--浅析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浅析新课改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内容提要 初高中衔接是历年来受到高度重视的问题,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面临的第一个难题。不少初中毕业生以较高的数学成绩升入高中后,因为不适应高中数学教学,导致数学不及格,少数学生甚至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在新课改后,初高中的衔接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这就要求我们要重新认识学生,分析在新课标下学生出现的初高中数学衔接上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改变教师的教学内容与方法,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进行引导,从而平稳的度过衔接期。为此,本文对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出现的可能原因及应对方法进行了一些浅薄的探究。

关键词 初高中衔接 高中数学教育 新课程改革

the Connected Problems of Mathematics

Abstract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and the senior high school is always a problem that the public had given a lot attention to.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the first puzzle for the new high school students.Students passed the senior entrance examination with a comparable higher math mark, however, because of the maladjustment of the senior math teaching ways, some of them will flunk in their first year, what’s more worse is few of them will lose their learning confidence.After the reform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he connection became more serious.Under these surroundings, it is required as a teacher that we must understand those students, and analyse the connected problems.Then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we should adapt and adjust the contents and the ways of our teaching.More importantly, giving guidance to those students in learning and thinking habits or modes is also a good way to help them get though this hard connection period smoothly.Based on this logic, this article is going to discover and deplore the possible causes and the practical solutions to the transaction problems between the junior to senior high school.Key words Transaction High school math education New curriculum reform

目录 新课改后衔接问题分析...............................................4

1.1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4

1.2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教学方式的衔接问题..........................4

1.3学生心理的衔接问题..............................................5 2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策略..........................................5

2.1教材内容的衔接策略..............................................5

2.2学习习惯、思维习惯、教学方式的衔接策略..........................7

2.2.1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7

2.2.2 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7

2.2.3注重45分钟的课堂效率.......................................16

2.3学生心理的衔接策略..............................................16

2.3.1情感投入...................................................16

2.3.2创新与成功的体验...........................................17

2.3.3训练要高质适度.............................................17

2.3.4教学评价需要科学性与客观性.................................17 3总结................................................................17 参考文献.............................................................17 致谢.................................................................18

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

很多学生在高一的时候常常感叹,高中数学实在太难了。初中数学成绩还不错,为什么到了高中下滑的这么厉害?其实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而在新课改后,这个问题又有了新的变化。新课改后学生在学习习惯、思维方式、性格特点等方面都有了较大改变。他们具有强烈的表现欲,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动手能力强,但是运算能力却较弱,书写不规范,有很强的随意性。初中升入高中后将面临很多变化,若高一学生不能很快进入高中学习状态,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出现较大的分化。那么到底导致初高中数学衔接难的原因是什么? 新课改后衔接问题分析

1.1 新课改后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问题

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删减了很多内容,而这些内容在高中阶段却有着重要作用。例如乘法公式只有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没有立方和与立方差公式。多项式相乘仅指一次式相乘。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公式法,导致学生数式化简的能力不够。从而使教师在高中数学的函数、数列、不等式、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的教学中会感到很吃力,学生也会感到困难重重。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对一元一

(二)次方程中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不作要求,导致学生解方程能力不足,大

大影响学生在高中函数、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三角函数等方面的学习。新课标在义务教育阶段,对配方法要求较低,对运算能力要求也比较低,而高中课程标准中,对配方法要求较高,在学习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指数对数运算、圆和圆锥曲线的方程等时,遇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问题,所以对运算能力的要求也比较高。除此之外初中教材坡度较缓,直观性强,对每一个概念都配备了足够的例题和习题。而高一教材第一章就是集合、映射等近世代数知识,紧接着就是幂函数的分类问题。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又是一个难点,立体几何对空间想象能力的要求又很高。教材概念多、符号多、定义严格,论证要求又高,导致高一新生学习起来相当困难。并且高中数学内容也多,每节课容量远大于初中数学。这都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数学成绩大幅度的下降的客观原因。1.2 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教学方式的衔接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后学生的应用能力、几何变换能力、合情推理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这为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掌握图像变换,以及培养严密的数学思维与推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同时,学生的作业却缺乏规范,质量不高,运算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较差,这些将影响学生在高中学习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答过程的条理性、严密性与完整性。运算能力的减弱也导致学生不敢面对较为复杂的思维过程。而高中数学,正因为有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才造就了数学思维的简洁美与和谐美。新课标在初中教育阶段更注重探索过程以及对证明本身的理解,而不追求证明方法的数量和技巧,不控制证明的格式要求。这样导致了学生对高中很多知识也不求甚解,不太追求思维的逻辑性与严谨性。初中时期数学教师对知识讲解很细,数学题型归类全面,强化学生进行数学习题练习,不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而高中教师在授课时强调的是数学思想和方法,注重举一反三,要求严格的论证和推理。在上课时除了分析书上的知识点外,还要剖析概念的内涵外延,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思想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时思维不够集中,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却越来越多,下课后又没有对知识及时的进行巩固、总结,寻找知识间的联系,只是忙于赶作业,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也有的晚上加班加点,白天无精打采,或是上课根本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除此之外,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常轻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难题很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 水平”,好高骛远,重“ 量” 轻“ 质”,陷入题海,到正规作业或考试中不是演算出错就是中途“ 卡壳”。1.3 学生心理的衔接问题

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学生都是经过了中考,通过了一定选拔才进入高中学习的。有不少学生在初中是班上的尖子生,进入高中后班上的同学都很优秀,竞争压力增大,初中的荣耀与成绩能否继续保持就要看他是否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试。学生成绩好能激发他的学习热情,增强信心,更加喜欢学习,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而数学成绩的大幅度下降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丧失了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产生对数学的厌学情绪,形成恶性循环。在成绩下滑的初期若能很好的进行心理调试,找到自己的定位,及时的总结,改变学习方法,那么经过努力还是会提高的。如果任其发展,不思改进,陷入这个恶性循环中,想要学好数学就会变成幻想。除此之外还有部分学生经历了紧张的中考,进入高中后心态有所放松,认为高考离自己还很遥远,学习不必要那么紧张,因而对数学没有足够的重视。高一教材第一章

前几课时的内容又往往会让学生觉得很简单,更加放松了,导致数学成绩越来越差。同时在初中时有学生就听闻高中数学很难,产生了畏惧心理,看到成绩下降就认为理所当然。这些心态都是不利于高中数学学习的。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对策

2.1 教材内容的衔接策略

俗话说:“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材是课程设计的具体体现。教师赖以进行教学、学生籍此学习新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由于近几年教材内容的调整,初中教材难度降低的幅度较大,而高中教材实际难度没有降低,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初高中之间衔接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拉大了。在对于存在如此多的问题的高一新生的启蒙教学中,每一个知识的教学更应注重新旧联系,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突破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摒弃学生原有的错觉,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其实只要教师认真研究初、高中教材,都不难发现初中课本中的许多例习题和考题都为高中的教学理下了很好的伏笔。例如高一数学第一册的第一章集合,初中几何中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两个点的集合,就为集合的定义给出了几何模型.此外,初中的正、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等基本知识为研究指数函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等问题架起了桥梁,解直角三解形则为三角函数的推广提供了依据,正整数指数幂为小数指数幂的引入提供了前提,而初中教材中,二次函数定义的出现,使学生对函数的“变化”有了感性的认识,为高中数学在映射的基础上给出抽象的定义奠定了基础。而平面几何中的“等角定理”不正是立体几何的“空间等角定理”的基础吗?同时平面几何中的“等角定理”又为平面解析几何中求椭圆的轨迹方程提供了现实的模型。初中代数中“想一想”中的钱币组合问题,则为排列组合的引入提供了事实模型。诸如此类的新旧知识衔接不胜枚举,可以说高中数学知识是初中数学知识的延拓和提高,因此,在教学中只要高中教师能深入钻研教材,做到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高中数学新授课时,就可以用学生己熟悉的知识进行铺垫和引入,以旧引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必能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顺利地走过“知识坡”,度过内容与教材的适应性难关。下面就以代数的初高中衔接知识点为例谈谈:

关于绝对值。初中的绝对值符号内不含字母,而高中第一章就要求解含字母的绝对值方程x13,并且在以后不等式、函数、方程等含参数问题的学习中也会使用到相关的知识。所以在这里教师应重点强调绝对值的字母表达式:aaa0aa0

关于根式的运算。初中根式的运算(特别是根号内含字母的)比较薄弱,值得一提的是分母(子)有理化已不做要求,但这种变形在判断函数单调性时会用到。如果不加强根式运算,以后求圆锥曲线方程也会受到影响。所以老师在这里应该补充有关根式的概念及运算,特别是分母(子)有理化:一般地,形如aa0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根号下含有字母、且不能够开得尽方的式子称为无理式。例如a2b2等是无理式,而2x27x,x2等式子称为有理式。把分母(子)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子)有理化。为了进行分母(子)有理化,需要引入有理化因式的概念。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

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例如2与2,2a与a,23与23,等等。一般的,ax与x,axby与axby,axb与axb互为有理化因式。分母有理化的方法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母中的根号的过程;而分子有理化则是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化去分子中的根号的过程在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过程中,二次根式的乘法可参照多项式乘法进行,运算中要运用公式ababa0,b0;而对于二次根式的除法,通常先写成分式的形式,然后通过分母有理化进行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与多项式的加减法类似,应在化简的基础上去括号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关于整式的运算。初中乘法公式只有两个(即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完全平方公式,aba22abb2,没有

2立方和(差)和和(差)的立方公式。而高中教材第二章函数的应用第一节就用到了和的立方公式。所以老师在这里应该补充:立方和公式aba2abb2a3b3,立方差公式aba2abb2a3b3,和的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差的立方公式ab3a33a2b3ab2b3。初中多项式相乘仅只一次式相乘,这会影响到今后二项式定理及其相关内容的教学。因为一次式相乘和高次式相乘道理相通,所以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给同学们出一些高次式相乘的题目加以练习,最后稍加点评即可。初中因式分解只要求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完全平方公式),而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新课标不做要求,高中要经常用到这两种方法,需补充,例如高中教材第二章求函数零点就用到分组分解法。

关于方程(组)及不等式。一元一

(二)次方程中含字母系数的方程,初中新课标不做要求。而高中教学中出于对数学思想考察的目的,经常需要解此类方程。而又因为它和高中重点内容二次函数的特殊关系,所以教师应让学生练一练解一元一

(二)次方程,不只是补充字母系数的,还应复习各种数字系数的。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无理方程、二元二次方程组,初中都已经不做要求,而用待定系数法求圆的标准方程时就会用到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在初中新课标中不要求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更没出现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今后在教直线与圆锥曲线综合应用时常常用到,在涉及到函数图像交点问题也时常用到,这无疑是一个障碍。三元一次方程组初中新课标不做要求,而高中教材第二章,在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时,就需要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以后求圆的一般方程时也会用到。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在高中经常需要用到,而初中没做要求。高中新课标教材到了必修 5 不等式一章才作讲解。使得在前 4 册必修中的许多问题,例如求函数的定义域,无法解决,教师需要在必修 1 讲函数前提前讲解。2.2 学习习惯、思维能力、教学方式的衔接策略 2.2.1 改进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有不同的学法,应尽量学习比较成功的同学的学习方法。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

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有不断地提高。“ 不会总结的同学,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 自然界适者生存的生物进化过程便是最好的例证。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习总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做作业时不但要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有利于培养逻辑能力、独立思考和解题正确的责任感。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2.2.2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

数学学科担负着培养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与广泛的适用性,对能力的要求较高。数学能力只有在数学思想方法不断地运用中才能培养和提高。而在初中时期对数形结合、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分类与讨论这四大思想方法要求不高,甚至没有涉及。在高中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又着重要求这四大思想方法。所以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方法的运用,提高数学思维能力。2.2.2.1数形结合

所谓的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含义,又揭示其几何意义,使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巧妙、和谐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使问题得到解决,数形结合是根据数量与图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思想通过“以形助数,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形的直观和数的严谨两方面思考问题,拓宽了解题思路,是数学的规律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数形结合的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象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它可以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数形结合思想解决的问题常有以下几种: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方程根的范围;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图象研究量与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构建函数模型并结合其几何意义研究函数的最值问题和证明不等式;构建立体几何模型研究代数问题;构建解析几何中的斜率、截距、距离等模型研究最值问题;构建方程模型,求根的个数;研究图形的形状、位置关系、性质等。以数形结合求根的个数为例分析:

已知:(1)函数fx满足下面关系:①fx1fx1;②当x1,1时,fxx2,则方程fxlgx解的个数是()。

(A)5(B)7(C)9(D)10

(2)设有函数fxax24x和gxfxgx,求实数a的范围。

4x1,已知x4,0时,恒有3思路分析:(1)画出fx的图象→画出ylgx的图象→数出交点个数。

4x1a→画出yx24x的图象→344画出yx1a的图象→寻找x24xx1a成立的位置。

33(2)fxgx变形为x24x解析:(1)选C由题可知,fx是以2为周期,值域为0,1的函数。又fxlgx,则x(0,10],画出两函数图像,则交点个数即为解的个数。由图像可知共9个交点。

(2)fxgx,即ax24x44x1,变形得x24xx1a,令33yx24x„„„„①,y24x1a„„„„„„② 3①变形得x2y24y0,即表示以2,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的上半圆;

4②表示斜率为,纵截距为1a的平行直线系。设与圆相切的直线为AT,其倾斜角3为,则有tan4,032sin43,cos,554211cos901sin590βΟΑ2tan26 232sin90cos5要使fxgx在x4,0时恒成立,则②成立所表示的直线应在直线AT的上方或与它重合,故有1a6,a5。

需要注意的是:(1)用函数的图象讨论方程(特别是含参数的指数、对数、根式、三角等复杂方程)的解的个数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想是先

把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看作是两个熟悉函数的表达式(不熟悉时,需要作适当变形转化为两熟悉的函数),然后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两个函数的图象,图象的交点个数即为方程解的个数。(2)解不等式问题经常联系函数的图象,根据不等式中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两个(或多个)函数,利用两个函数图象的上、下位置关系转化数量关系来解决不等式的解的问题,往往可以避免繁琐的运算,获得简捷的解答。(3)函数的单调性经常联系函数图象的升、降;奇偶性经常联系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最值(值域)经常联系函数图象的最高、最低点的纵坐标。2.2.2.2函数与方程

函数的思想,是用运动和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函数思想是对函数概念的本质认识,用于指导解题就是善于利用函数知识或函数观点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经常利用的性质是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变换等。方程的思想,就是分析数学问题中变量间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或者构造方程,通过解方程或方程组,或者运用方程的性质去分析、转化问题,使问题获得解决。方程的教学是对方程概念的本质认识,用于指导解题就是善于利用方程或方程组的观点观察处理问题,方程思想是动中求静,研究运动中的等量关系。函数思想与方程思想是密切相关的,如函数问题可以转化为方程问题来龙去脉解决;方程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加以解决,如解方程,就是求函fx0,就是求函数yfx的零点;解不等式fx0(或fx0)数yfx的正负区间;再如方程fxgx的交点问题,也可以转化为函数yfxgx与x轴交点问题;方程fxa有解,当且公当a属于函数fx的值域。函数与方程的这种相互转化思维方式在高中数学中十分重要。通过以下例题分析高中数学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具体体现:

例1:若a、b是正数,且满足abab3,求ab的取值范围。

思路精析:用a表示b→根据b0,求a的范围→把ab看作a的函数→求此函数的值域。

解析:方法一:(看成函数的值域)

abab3,a1, a3a3b,而b0,0a1a1即a1或a3,又a0,a1,故a10。

a3a15a144abaa159

a1a1a12当且仅当a1增函数, 445 是关于a的单调,即a3时取等号。又a3时,a1a1a1ab的取值范围是[9,)。

方法二(看成不等式的解集)a,b为正数, ab2ab,又abab3

ab2ab3 即ab22ab30,解得ab3或ab1(舍去),ab9。

方法三:若设abt,则abt3, a,b可看成方程x2t3xt0的两个正根。

t324t0t1或t9从而有abt30,即t3解得t9,即ab9。

t0abt0注(1)求字母(或式子)的值问题往往要根据题设条件构建以待求字母(式子)为元的方程(组),然后由方程(组)求得。(2)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是函数、方程、不等式、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一般有两条途径,其一,充分挖掘题设条件中的不等关系,构建以待求字母为元的不等式(组)求解;其二,充分应用题设是的等量关系,将待求参数表示成其他变量的函数,然后,应用函数知识求值域。

(3)当问题中出现两数积与这两数和时,是构建一元二次方程的明显信号,构造方程后再利用方程知识可使问题巧妙解决。

(4)当问题中出现多个变量时,往往要利用等量关系去减少变量的个数,如最后能把其中一个变量表示成关于另一个变量的表达式,那么就可用研究函数的方法将问题解决。

x11例2:已知函数fx2cosxcos2cos2x,gxcos2xa1cosxcos3

222yfx 与ygx的图象在0,内至少有一个公共点,试求a的取值范围。

思路分析:化简fx的解析式→令fxgx→分离a→求函数的值域→确定a的范围

解析:fx2cosxcos2x1111cos2xcosxcosx12cos2x12cos2xcosx122222yfxyfx与ygx的图象在0,内至少有一个公共点,即有解,即令

ygxfxgx,cos2xa1cosxcosx32cos2xcosx1

a1cosxcosx11,10

x0,,01cosx2 a1cosx12

1cosx1,即cosx0时等式成立。

1cosx

当且仅当1cosx当a2时,yfx与ygx所组成的方程组在0,内有解,即yfx与ygx的图象至少有一个公共点。

注:(1)本例中把两函数图象至少有一个公共点问题转化为方程有解问题。即把函数问题用方程的思想去解决。

(2)与本例相反的一类问题是已知方程的解的情问题,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研究此类含参数的三角、指数、对数等复杂方程解的问题的,通常有两种处理思路:一是分离参数构建函数,将方程有解转化为求函数的值域;二是换元,将复杂方程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二次方程;进而利用二次方程解的分布情况构建不等式(组)或构造函数加以解决。

2.2.2.3化归与转化思想

数学中的化归与转化思想方法,指在研究和解决有关数学问题时,通过某种转化过程,归结到一类已经解决或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最终求得问题的解答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化归与转化的思想方法的特点是实现问题的规范化,模式化,以便应用已知的理论,方法和技巧达到问题的解决。在化归思维过程中,我们对原来问题中的条件进行了简化,分化,转化,特殊化的变形,最后将原问题归结为简单的,熟悉的问题而得到解决。因此,我们化归的方向应该是由未知到已知,由难到易,由繁到简。在化归与转化的过程中要遵从目标简单化原则、和谐统一性原则、具体化原则、低层次原则、正难则反原则五个原则。而化归与转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直接转化法、换元法、构造法、坐标法、类比法、特殊化方法、等价问题法、加强命题法、补集法等。以补集法和等价问题法为例分析化归与转化思想。

例1:有9张卡片分别写着数字1,2,3,4,5,6,7,8,9,甲、乙二人依次从中抽取一张卡片(不放回),试求:

(1)甲抽到写有奇数数字卡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的概率。(2)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概率。思路分析:(1)甲、乙二人依次各抽一张的可能结果→甲抽到含奇数,乙抽到含偶数数字卡片的结果→求概率。

(2)找对立事件→求对立事件概率→求出原事件概率.

11解答:(1)甲、乙二人依次从九张卡片中各抽取一张的可能结果有C9,甲抽到C811写有奇数数字卡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的结果有C5种,设甲抽到写有C411C5C4205奇数数字卡片,且乙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的概率为P1,则P 111C9C87218 11

(2)设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的概率为P2,甲、乙二人至少抽到一张奇数数字卡片的对立事件为两人均抽到写有偶数数字卡片.设为P2,则11C4C5 P21P21131C9C86注意:一般地,一个题目若出现多种成立的情况,则不成立的情况一般较少,宜从反而考虑,多使用于“至多”“至少”这种情形。例2:已知fx为定义在实数R上的奇函数,且fx在[0,)上是增函数。当02时,是否存在这样的实数m,使fcos23f4m2mcosf0 对所有的0,均成立?若存在,求出所有适合条件的实数m;若不存在,请说明2理由。

思路分析:由奇偶性及单调性→fx单调性→关于cos的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函数最值→m的范围。

解析:由fx是R上的奇函数可得f00。又在[0,)上是增函数,故fx在R上为增函数。由题设条件可得fcos23f4m2mcos0又由fx为奇函数,可得fcos23f2mcos4m,fx在R上为增函数,cos232mcos4m即cos2mcos2m20。令cost,022,0t1于是问题转化为对一切0t1,不等式t2mt2m20恒

t22成立。而t2mt2,2t21,则m

t2t222t24422,又t2t2m422

所以存在实数m满足题设的条件,m422。

注意:根据问题的特点转化命题,使原问题转化为与之相关,易于解决的新问题,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常用思路,常见的有:

(1)在三角函数中,涉及到三角式的变形,一般通过转化与化归将复杂的三角问题

转化为已知或易解的三角问题,以起到化暗为明的作用,主要的方法有公式化的“三用”(顺用、逆用、变形用)、角度的转化、函数的转化等。

(2)换元法:是将一个复杂的或陌生的函数、方程、不等式转化为简单的或熟悉的函数、方程、不等式的一种重要方法。

(3)在解决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知识的交汇题目时,常将平面向量语言与三角函数,平面几何、解析几何语言进行转化。

(4)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常将一般数列转化为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求解。(5)在利用导数研究函数问题时,常将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切线问题,转化为其导函数f'x构成的方程、不等问题求解。

(6)在解决解析几何、立体几何问题时,常常在数与形之间进行转化。(7)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转化。2.2.2.4分类与讨论思想

在解答某些数学问题时,有时会遇到多种情况,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法。有关分类讨论思想的数学问题具有明显的逻辑性、综合性、探索性,能训练人的思维条理性和概括。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问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概念是分类进行定义的。如a的定义分a0、a0、a0三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概念型。

② 问题中涉及到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运算性质、法则有范围或者条件限制,或者是分类给出的。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分q1和q1两种情况。这种分类讨论题型可以称为性质型。

③ 解含有参数的题目时,必须根据参数的不同取值范围进行讨论。如解不等式ax2时分a0、a0、a0三种情况讨论。这称为含参型。

另外,某些不确定的数量、不确定的图形的形状或位置、不确定的结论等,都主要通过分类讨论,保证其完整性,使之具有确定性。

进行分类讨论时,我们要遵循的原则是:分类的对象是确定的,标准是统一的,不遗漏、不重复,科学地划分,分清主次,不越级讨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漏不重”。解答分类讨论问题时,我们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是:首先要确定讨论对象以及所讨论对象的全体的范围;其次确定分类标准,正确进行合理分类,即标准统一、不漏不重、分类互斥(没有重复);再对所分类逐步进行讨论,分级进行,获取阶段性结果;最后进行归纳小结,综合得出结论。以①、②两种类型的分类讨论为例分析分类讨论在高中数学中的体现:

例1:设0x1,a0且a1,比较loga1x与loga1x的大小。解析:ox1 01x1,1x1

①当0a1时,loga1x0,loga1x0,所以

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



②当a1时,loga1x0,loga1x0,所以loga1xloga1xloga1xloga1xloga1x20 由①、②可知,loga1xloga1x。

注意:本例是由对数函数的概念内涵引发的分类讨论,称为概念分类型。由概念内涵分类的还有很多,如直线的斜率分为:倾斜角90,斜率k存在,倾斜角90,斜率不存在;指数、对数函数:yaxa0且a1与ylogaxa0且a1,可分为a1,0a1两种类型;直线的截距式分:直线过原点时为ykx,不过原点时为xx1等。ab例2: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前n项和sn0n1,2,3,。(1)求q的取值范围;

3(2)设bnan2an1,记bn的前n项和为Tn,试比较sn与Tn的大小.2思路分析:要证的不等式和讨论的等式可以进行等价变形;再应用比较法而求解。其中在应用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时,由于公式的要求,分q1和q1两种情况。解析:(1)由an是等比数列且sn0,可得a1s10,q0,当q1时,snna10;

a11qn1qn当q1时,sn0,即 0n1,2,3,1q1q1q01q0上式等价于①或②n1,2,3, nn1q01q0由①得q1,由②得1q1

q的取值范围是1,00,

333(2)由bnan2an1,得bnanq2q,Tnq2qsn

22231Tnsnsnq2q1snqq2,又sn0,1q0或q0,所以当22

1111q或q2时,Tnsn;当q0或0q2时Tnsn;当q时222Tnsn。

注意:(1)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均值定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性质、定理与公式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结论,或者在一定的限制条件下才成立,这时要小心,应根据题目条件确定是否进行分类讨论。

(2)分类讨论的许多问题有些是由运算的需要引发的。比如除法运算中分母能否为零的讨论;解方程及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数是否为零,是正数,还是负数的讨论;二次方程运算中对两根大小的讨论;求函数单调性时,导数正负的讨论;排序问题、差值比较中的正负的讨论;有关去绝对值或根号问题中等价变形引发的讨论等。(3)在构建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由于实际问题中存在的诸多情况而引起分类讨论,特别在近几年高考中概率的计算有很多题目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解题目时要注意分类的原则是“不重不漏”。2.2.3 注重45分钟的课堂效率

要提高数学能力,当然是通过课堂来提高,要充分利用好这块阵地。那么在这45分钟内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2.3.1 教材处理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活的,老师教学的对象也是活的,都在随着教学过程的发展而变化,尤其是当老师注重能力教学的时候,教材是反映不出来的。数学能力是随着知识的发生而同时形成的,无论是形成一个概念,掌握一条法则,会做一个习题,都应该从不同的能力角度来培养和提高。通过老师的教学,理解所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弄清与前后知识的联系等,只有把握住教材,才能掌握学习的主动。2.2.3.2 知识形成

数学的一个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都是数学的基础知识,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容易被忽视。事实上,这些知识的形成过程正是数学能力的培养过程。一个定理的证明,往往是新知识的发现过程,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就培养了数学能力的发展。因此,要改变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方法,要把知识形成过程看作是数学能力培养的过程。2.2.3.3 学习节奏

数学课没有一定的速度是无效学习,慢腾腾的学习是训练不出思维速度,训练不出思维的敏捷性,是培养不出数学能力的,这就要求在数学学习中一定要有节奏,这样久而久之,思维的敏捷性和数学能力会逐步提高。2.2.3.4 课堂问题

在数学课堂中,老师一般少不了提问与板演,有时还伴随着问题讨论,因此可以听到许多的信息,这些问题是现场的,对于那些典型问题,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都必须及时解决,不能把问题的结症遗留下来,甚至沉淀下来,现场问题及时抓,遗留问题有针对性地补,注重实效。

2.2.3.5课堂练习、练习课、复习课、测试分析课的教学

数学课的课堂练习时间每节课大约占1 / 4-1 / 3,有时超过1 / 3,这是对数学知识记忆、理解、掌握的重要手段,坚持不懈,这既是一种速度训练,又是能力的检测。学生做题是无心的,而教师所寻找的例题是有心的,哪些知识需要补救、巩固、提高,哪些知识、能力需要培养、加强应用。上课应有针对性。

2.2.3.6解题指导

要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这不仅是迅速运算的需要,也是运算准确性的需要,运算的步骤越多,繁度就越大,出错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因而根据问题的条件和要求合理地选择简捷的运算途径不但是提高运算能力的关键,也是提高其它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2.3 学生心理的衔接策略 2.3.1情感投入

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培养学习能力和不断发展创新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不断进行着情感、知识、思想等交流,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交流,进行学习信息的传送和反馈。在这些交流中情感交流是基础和起点,学生总是“亲其师,信其道”。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投入,热爱关心学生,想学生之所想,及时给予理解、信任、鼓励,在师生间建立起情感交融的意境。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交流畅通无阻,使教学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顺利进行。2.3.2 创新与成功的体验

学习的兴趣在于创新,学习的动力在于不断获得成功体验。但是兴趣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兴趣能否持久要看学生是否总会得到成功的体验.一、二次的失败影响不大,但多次失败会使学生失去信心。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难度与梯度,要使每个学生通过个人努力而获得成功。而每一次成功又会激发他们更大的学习热情。要使学生实现成功的体验须注意两点:一是不要太易成功,二是在失败中帮助学生体验成功。成功需要体验,只有体验到其中的苦与乐,体验到为获取成功而付出的艰辛劳动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才能使成功变为动力。而太容易的成功则达不到这种意境,就会变得毫无意义。另一方面,学习是曲折的,由于知识、能力各方面的差异,每次都成功是不可能的。这时要注意积极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实现成功的体验,使其劳动得到认同。比如在求二次函数y2x2x-1的值域时,有的同学作如下解答:因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由a、b确定,而左右平移不改变函数的值域,所以y2x2x-1与y2x2-1的值域相同,所以值域为[1,)。这种错误解法让人感到很可笑,但其“左右平移不改变值域”却闪现出思维灵活性与创造性的火花,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和运动的哲学观点。及时抓住这一闪光点,引导学生共同讨论,能很好地解决平移中变与不变的问题及两个函数的关系问题。这样不仅使问题得以解决和延伸,也使同学们认同了他的观点,纠正了其思维编差,同时每个同学也都学到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看,其效果远比做对该题还要好。2.3.3 训练要高质适度

训练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是学生主体作用体现的重要方面。好的训练题可激发学生不断进取,而过多简单、重复的训练,会使学习索然无味,这也是产生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个好的教师总是充分注意学生的心理,通过恰当练习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查找学习的不足,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和好胜心,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自我成就感和成功的体验得以满足。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认真对待训练,要精选习题,布置适当思考题,促进教学效果的落实。2.3.4 教学评价需要科学性与客观性

在应试教育下,过分的夸大了考试的功能,学校考核教师看分数,老师家长评价学生看分数,致使学校教育以分数为中心,这显然与教育目的和新世纪教育发展相悖。学校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不仅是为了学会而是会学。因而考试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教学中我们要克服唯分数论,要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新观念,要对学生进行评价教育,要采用科学、客观的方法,把能力发展、是否会学习和考试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评价科学化,更具客观性。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学创新,才会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使教育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

3总结

总之,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与高中知识联系较密切的初中知识和初中删节知识,按照所选内容,内在的关联顺序,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主动学习和质疑的习惯。力求通过教师的指导,尽快达成学生从初中学生到高中学生的角色转变。同时我们也要知道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要防止急躁心理。有的同学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有的同学想靠几天冲刺一蹴而就,有的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遇到挫折又一蹶不振,针对这些实际问题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过程,正如华罗庚先生倡导的“ 由薄到厚” 和“ 由厚到薄” 的学习过程就是这个道理。只要领会了新课程理念的本质,大胆地破旧立新,在学生的个性发展的同时,学生的成绩也会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翁凯庆,《数学教育学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2.张奠宇,宋乃庆,《数学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1月

3.戚万学 ,徐继存 ,傅海伦,《数学新课程理念与实施》,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

4.四川师范大学教务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学习资料汇编》,2009年12月 5.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6.孙名符,《数学教育学原理》,科学出版社,1996年 7.张奠宇等,《数学学科德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8.田中等,《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教学研究探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9.张行涛,周卫勇,《新课程教学法》,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10.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11.张金萍等,《谈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教学月刊,2005年12月 12.王培德,《数学思想应用及探究一建构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下载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师范生数学毕业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数学师范生自荐信

    数学师范生自荐信 数学师范生自荐信1 尊敬的领导: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信!我是一个性格开朗、极富耐心和责任心的师范大学生。开朗的性格使我充满活力,而且从容......

    数学师范生自荐信[推荐]

    自荐信 尊敬的领导:您好! 首先,我真诚地感谢您从百忙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为一位满腔热情的大学生开启一扇希望之门,并殷切地期望得到您的认同,成为贵校的一员。 我叫***,是......

    师范生毕业论文剖析[共五篇]

    目 录 目 录……………………………………………………………………………(1 ) 中文摘要……………………………………………………………………………(2 ) 英文摘要…………......

    数学毕业论文

    谈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摘要数学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如何解数学题,数学解题学习对学生工巩固知识、培养素质、发展能力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并非......

    数学毕业论文

    新课标下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整合殷海茛 湛江师范学院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广东 湛江 524048摘要:数学史对于揭示数学知识的现实来源和应用,对于引导学生体会真正的数学思维过程......

    英语师范生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推荐五篇]

    The Revelation of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Vicissitude 姓名:叶牡丹学号:2010520070 班级:1013 Literature Review The Western Maritime Literature In the weste......

    师范生毕业论文致谢词的简述(范文模版)

    木棉又到一年艳红之际,忽觉今年的花愈发之红愈发之烈。难忘母校培育之情,“艰苦奋斗、严谨治学、求实创新、为人师表”将永远铭记于心。孔子像前,走过的一批批华师人不会忘记曾......

    数学师范生_见习报告

    见习报告 见习,顾名思义就是观摩高中的课堂教学,了解中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常规的教学方法;通过听课,比较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学校为了尽快让我们了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