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21:28: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

第一篇: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

有关电影《活着》

初次知道余华是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上的他的一篇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一段节选文字,那是与阿城的《棋王》列在一起的。可高中应试教育的“迫害”和受制于当时有限的条件及资源,当然还有语文老师的墨守陈规,死板因袭,老气横秋的教学,使我本可通过国文教师初步了解余华的机会就这么夭折了,对中国的教育现状,真叫人哭笑不得,从所谓的“素质教育”的镣铐下挣脱出来的学子,无异于从流水线上整齐地生产出来的标准化的商品,这话听着尤其让人感到悲哀。在学校渐渐商业化,权力化,庸俗化的今天,校园还有净土吗?现如今,学生正在受着新的愚民教育和意识形态的控制,像余杰所言,北大----这一中国的最高学府,中国近现代的思想堡垒,反抗传统,崇尚自由的无上斗士,改革自新,引领时代风潮的先锋都在---俯就,就更是令人悲哀的了。这就是我为何所以是如此坚决地反感诸如思修,党训(党校培训)等等极具政治色彩的课程了,他不把你变为一个“顺民”,不把你驯化为羔羊是不会善罢甘休的,这既是维护既得利益者,巩固现定秩序的不二法门吧,中国的政治从来都是肮脏黑暗的,应该说世界都是如此,可在中国尤其来的狂暴,这绝不是我愤青似的发泄,我这是觉得我们被欺骗的足够久了,谎言这张网已经编的足够大了,what I need is truth.而余华的《活着》告诉我们得就是-----真相。

有时候,我真的觉得我们这一代人真的很是悲哀,先别攻击我的言论,你先想想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和苦痛,当然,还有你自己的苦痛再说。我自己就觉得有时候自己的思维僵化,仿佛是沿着因袭的路径在走,极度缺乏作为一个大学生所需要的批判意识和独立思考的头脑,不是在所谓的“主流”里渐渐沉没,就是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记得了鲁迅先生的话:“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很显然,爆发基本上不具备可能性,在你爆发之前社会怕是早就把你当做疯子处理了,想“食指”这样铮铮铁骨,关怀家国的杰出诗人,就很有几次被作为疯子对待的,然而你去读读他的诗啊,那是一个疯子写的吗,只要是稍微有些清醒意识的人就能看出,食指是位极具中国良知的诗人,我很喜欢他写的诗歌,也摘抄过不少,然而终究是谁在撒谎,谁在剥夺我们的清醒,是谁在别有用心呢?我不知道。

我们更多的人是沿着生命既定的轨道随着可怕的惯性在滑行,上学,升学,工作,结婚,教育下一代,衰老,死亡,几乎每一个人,只要是人,都是这样沿着一个方向前驱,尽管有时候存在不同的选择,可那也是在细节上,那于大体几无妨害,在此便令我想起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这部曾经一出版就轰动整个西方世界的书籍,马氏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然闪耀着思想的光芒,他与马克思,毛泽东并称“3M”,在上世纪50年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西方甚至世界青年的伟大导师。现如今的中国社会何尝不是一个单向度的社会呢?而我们,正在渐渐成为一个个单向度的人。然而更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我们湖北经济学院那号称全省单体面积最大的图书馆竟然找不到这本书,我从一楼直找到五楼,竟没有他的踪迹,现在的大学对人文素养的漠视可以说简直是触目惊心,难道不是很堪忧的一个问题吗?

在中国,你如果仔细思考一番,就会发现很多怪现状。中国的

大学生缺乏批判精神,(当然,我也不能免,在大多数情况下),中国的知识分子缺乏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中国仿佛是文化戒严的社会,高度集权化和物质化(金钱化),以摧枯拉朽的气势扫荡着传统和现代,文化人几乎集体失语的年代,因为真正的斗士和先驱不是缄默消失,封杀囚禁了,就是沦为流亡海外的暴徒。从北岛到李泽厚到夏志清,是中国的文坛和学术界容不下他们吗?我看答案是否定的,那他们为何要选择作为一个远离故土的学者呢?北岛在他的诗作中就流露过这种复杂而又痛苦的心情“一个被国家流放的人”。中国现如今的学术界和思想界怕是已经被金钱和权力绑架了吧!曾经经常有同学和朋友会发出同样的疑问和愤概,中国的人口居世界之冠,学者教授,硕士博士多如牛毛,可中国出一个真正的世界级的大师竟是如此之难,中国你到底是怎么呢?犹记得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在一首诗中说-中国,已患了梅毒。这是一种如何的爱之深,恨之切的感情呢。有时候,我就想能够爱人到极点和恨人到极点的人都不是一般人。

现在的学术界和思想界远远不如建国前的民国时期自由和活跃,民国时期出了一大批叱咤风云的人物:鲁迅,蔡元培,李大钊,瞿秋白,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易白沙,傅斯年,林语堂,沈从文,朱光潜,朱自清,闻一多,张爱玲,冯友兰,梁漱溟,汪曾祺,萧乾,丰子恺,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中国现代画四大家)。。他们的名字至今都为我们所熟悉,甚至耳熟能详,完全不需任何媒体和商业的炒作或是任何外力的成全,他们共同缔造了一个蔚为大观的文学学术世界。反观现如今的文化炒作可谓甚嚣尘上,各种手段层出不穷,看看文化商人余秋雨是如何丑态百出的,加之他的文化品格问题,有学者怀疑他的学术道德也就不足为奇了。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关怀民生疾苦,正直敢言,不畏权贵,捍卫学术自由,反映社会现实,揭露社会黑暗,他们很明显地继承和延续了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优秀的人文关怀传统。而如今,更多的知识分子丧失了这一民族所拥有的最优秀,最光芒灿然的文化基因,成为了变质的软骨虫,成为名利权势的附庸,著名作家李国文的讽刺真可谓是入木三分啊。

那么,我们回头再来审视余华这部极具现实意义,震撼人心的小说《活着》和张艺谋的的影视作品《活着》,其中展现出的二人的胆识和直面人生时代的勇气就尤其的难能可贵了,中国今天最缺乏,最需要的是鲁迅先生所言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真的猛士”了。也许如今很多人怕是连梦想的勇气都没有了吧!正是余华的直面人生时代,直面灵魂,这部小说才成为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而对中国第五代导演领军人物的张艺谋来说,正是他的直面现实人性,这部电影一直被评论家称为他影视事业的巅峰之作,而他以后渐渐商业化,脱离现实,场面宏大的电影,渐渐远离中国社会的真实,以至于被众多评论家斥为劣作,而《活着》尽管作为他唯一一部至今尚未通过文化部“安检”的禁片,却丝毫不影响此片带给他的巨大声望。由此观之,讲真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也需要足够的人格力量去支撑,尤其是在利益纷争,落网漫步,权力浸蚀的当代社会。在此,就不得不深刻的佩服中国前总理朱镕基,著名作家,北大“抽屉文学代表人物”余杰,特立独行的文化天才王小波,还有被钱理群称之为“当代鲁迅”的摩罗了,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值得为之鼓掌,钦敬的人物了。

关于余华,浙江海盐县人,当代著名作家,先锋派小说的代表性人物。

有评论家说“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作品以纯净细密的叙述,打破日常的语言秩序,组织着一个自足的话语系统,并且以此为基点,建构起一个又一个奇异、怪诞、隐秘和残忍的独立于外部世界和真实的文本世界,实现了文本的真实”。而余华曾坦言:“我觉得我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我的这个真实,不是生活里的那种真实。我觉得生活实际上是不真实的,生活是一种真假参半、鱼目混珠的事物。”余华用他的先锋试验精心营造着自己的文学世界。

余华的早期小说主要写血腥、暴力、死亡,写人性恶,他展示的是人和世界的黑暗现象。他小说中的生活是非常态、非理性的,小说里的人物与情节都臵于非常态,非理性的现实生活之中。正如谢有顺指出:“暴力是余华对这个世界之本质的基本指认,它也是贯穿余华小说的一个主词。”

关于《活着》---[《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福贵的一生当中,最初的纸醉金迷,到五颗枪子的恐惧,到儿子夭亡时的悲痛,再到女儿意外去世时的无奈接受,影片结尾时吃饭时的辛酸苦楚,个人命运随波逐流,被历史牵引。《活着》是跨越年代的较长的一部影片,历史浓缩为个人的命运。这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现、当代野史,因为正史的缺如,更显出了它的超常价值,改编后的故事本身便远超过了余华的原著,修正了许多不具典型性、合理性和不便于用电影语言表达的地方。](1)

【《活着》具有一定的史诗性,这种史诗性被包装在个人和家庭的命运之下,同时隐隐露出一股的悲悯情怀和伤感的黑色幽默。影片的个人生存状态和苦难,在经过精简的历史背景里,体现出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和时代的荒谬感。影片的结尾虽然很温和,但颇引人深思。福贵的一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片中对大跃进、文革等时期也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影片中的绝望、无助、无力在黑色幽默里得到转变。】(2)

电影细节审视----影片中,把龙二受刑时的枪声弄得清脆尖锐,回荡不已,这是导演为了制造一种“革命恐怖”的氛围而特意作出的铺垫,这已经预示着作者和导演的伏笔——一个“革命恐怖”的时代开始降临。影片通过福贵的心有余悸的话不断暗示着龙二是无辜送命,这已经是赤裸裸地为当年的地富反坏右鸣冤,鼓吹地主对人民要求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抵制是有理的,当然,这也符合作者余华的反共心理和导演张艺谋的内心看法。

【张艺谋对该电影的较大创新是插入了一条暗线——皮影,皮影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3)

影片涉及皮影这个意象还有一处暗示,到了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

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当然,这也隐射了从文革浩劫中清醒过来的知识分子对共产主义的怀疑。

从民国到国共内战,从建国到人民公社,从大跃进到文化大革命,前后绵延近40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这就是《活着》。然而到了21世纪,中国的老百姓,绝大多数小人物的生活现状又是如何呢?也许并不比上世纪活得有多幸福吧。那为什么没有看到现代版的《活着》呢?难道不应该出现吗?

意义探讨----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很显然,这是一个极宽泛而又不得不引入高深玄奥的哲学禅理来考虑阐述的话题,未免有些大而无形,玄而抽象,而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又常常不得停驻脚步来静思暇虑这些形而上的带有根本追问和灵魂考究的具有终极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人生问题。也许科学并不涉及终极关怀,但哲学却是应当涉及并应该能为一些根本问题做出精神分析的,指明些方向和道路的,至少,也应该有启迪心智的作用。有人曾说:“形而上的思考,形而下的生活。”这话实在是含有至理,想这也是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真实写照吧。

那么,人,为什么活着呢?

作家余华在小说《活着》中告诉我们:生活本身就是方法,生活本身就是目的,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别无其他,至于说为了实在的什么,那都是虚妄,只有活着本身才是最高目的和意义。很明显,余华的观点带有浓厚的西方现代意识展现出来的孤独悲凉和虚无荒谬,它注重的是追求一种形式,忽略生命的内容,活着就是活着本身,这自然就走向了如美学上的康德那种“极端形式主义”,我认为有着极大的缺憾---人作为灵(精神)肉(身体)相融的动物,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客观存在,二者自是不可偏废。忽略形式,内容便无存在的根基,空无凭恃;省去内容,形式便如枯枝烂叶,腐朽污浊。人生何尝不是如此?追求身体康健,生活舒适,生心理愉悦的同时,更得追求道德上的完善,价值的腾跃,心灵的和谐,精神的崇高,后者来的更为重要,物质上的贫乏不可怕,精神上的侏儒才真正可怕呢。

现代新儒家的领军人物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划为四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各人依其道德精神品格各有归宿。

第一重境界者,是一个几乎不需要觉解的自然人,他可能都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或是为什么要这么干,恍然不知所以。

第二重境界者,他可能会意识到意义,做些利人利己的事,尽

管他只抱着利己的信念,但如亚当斯密所言的神秘力量促成了意外的结果。但我所理解,所见到的此境界中的人或着多半是为了追求功名利禄,金钱权势,物质享受之快,声色犬马之娱,形同行尸走肉,终难免名缰利锁的悲哀。像和珅等贪官,“四人帮”等政客之流,不胜枚举。

第三重境界者,活着注重砥砺道德品格,修身养性,关怀民生疾苦,国家苦难,政治耿介,不畏权势,轻名淡利,襟怀坦荡。如吴天祥,吴仁宝等时代先锋;余华,余杰等独立的知识分子;周恩来,朱镕基等伟大的政治家

第四重境界者,乃先贤圣哲之流,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参天地,悟化境,为民族精神文化开宗立派,辟源流,犹如盗火者般润泽时间,这也就是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言之的“文化轴心时代”的巨人们:中国的孔孟,老庄;西方的耶稣;犹太的先知;希腊的三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印度的释迦等等

那么,亲爱的朋友,你,属于哪一重境界呢?

而若淑尼采的超人哲学,人活着就是一个不断超越的过程,不断以顽强的意志和超凡的胆魄去打破现有的价值体系和世俗权力的枷锁,以求得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从而抵达超人的境界。

而若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是以“性”为原动力的。那么,人活着就处于不断地追求“性”的满足中了。很显然,此公观点实在极端而且可疑。

而若回归我们的中国社会主义,按共产主义的理想而言,(这是中国政府标榜的),人活着就是一种无上自由,个性蓬勃发展的状态,不存在阶级斗争,生命“异化”等等残酷的行为。可是,共产主义理想又何在呢?

人,为什么活着?人,活着是为了什么?青年毛泽东曾经就苦苦求索过这个问题,并最终建立了他的斗争哲学和贵我道德律。

然而,这终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了,每个人都有自由思考的自由,都有独立见解的自由。我们毫不客气的尊重这种自由。。

最后,用屈原的一句诗作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1-5-23.小月火山亲笔

备注:(1)(2)(3)抄录与百度文编

第二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咱们家现在也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了牛啦。”“牛以后呢”?“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就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啦。”这是影片《活着》中的台词。

福贵,本是旧社会中的显赫家庭的公子,因为沉迷于赌博,最后输掉了家业,输掉了祖宗留下的老宅,最后父亲被活活气死,妻子也带着孩子离开了他。故事的开头就充斥着压抑,伤感和旧社会的的沧桑无力。一段时间后,妻子带着一双儿女回来了,潦倒的福贵决定重新振作开始过日子。于是便向着曾经夺走他老宅的皮影戏领班龙二借钱,而龙二只借给了他皮影让他自力更生。当福贵在演出皮影戏的时候却又不幸地被蒋介石的国军强征入伍。他历经了千辛万苦,从死人堆里爬出,最终回到了家中,结果老母已故,女儿也因生病无法根治变成了哑巴。更让他惊讶的是,龙二竟然被指成了大地主,被连开了5枪丧命。这令人胆颤的情节也为影片的后文埋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大跃进时代,家家炼铁,户户炼钢。影片中老村长的一番话尤其让我记忆很深刻。当他准备拿着村名炼出来的铁去县上交纳时,他呼吁全村的俄百姓说“今天食堂里头吃饺子庆功,每个饺子里头都包了一头猪。大家要放开吃,敞开吃,吃饱了接着干,十五年赶上英国,超过美国,不在话下。”每每看到这段,我都怀揣着非常复杂的心情去品味这段黑色幽默,这种落后时代的落后文明的落后产物和思想是如此的愚昧和肤浅,让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又感到一种深深的惆怅和落寞。而这时,福贵的儿子有庆也不幸在一次交通意外中丧生,肇事者正是福贵曾经最好的朋友和“战友”春生。导演往往在这种应该让人悲痛的时候加入一点小小的喜剧的巧合,让人无法彻底掩埋于痛楚之中。但却更加加深了对现实和时代的追忆和反思。

六十年代,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是我称之为中国的黑色十年。福贵一家也经历着这些。福贵的皮影被烧了;凤霞嫁给了县城里工厂的小头头王二喜;春生被批斗成了反革命,他的妻子也被逼“自杀”;老村长成了走资派;凤霞生下了儿子馒头后因没有大夫而导致大出血,死了。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因为文革的错误,因为时代的错误;福贵,家珍这些绝大多数的老百姓只能跟随历史的洪流颠沛流离。看着凤霞死去的那一段,是多么的惋惜。被批斗的王教授因为3天没有吃东西而饿的站都站不稳。福贵好心帮他买了7个馒头却让他被噎,间接耽误了救助女儿的机会。当然,这部剧对不是福贵的错,也不是教授的错,也不是那些在里面动刀子的小屁孩的错,这只是一切太过巧合,又那么的在情理之中,而正是这些,组织在一起才构成了最终的悲剧。看着家珍抱着女儿痛苦的场景,我只能说,身处那样的时代,很多事情自己都无能为力。

影片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了活着,也与片名相呼应。看着这一路近乎悲剧的走来,我总在心里有个期望,也许结局会是好的。可是知道把片子看完,我才发现我的希冀落空了。既然如此,又为什么要为了这样的人生而活着呢。如果福贵当初在战场的时候就知道接下来的人生回事如此的心酸,那么他当时还会坚持说要活着回去吗?也许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影片的真谛就是这个。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只是为活着而活着。不为任何多余的理由和借口,只要是活着,只要还有一口气,就是好的。很喜欢这样的一段对此故事的影评“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观,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我也曾经或茫然无措,或愤世嫉俗,也曾经有那么一刻想着我为什么而活。但是我渐渐发现,不论生活有多么的艰苦和无奈,活着总是好的。我能在每天睁开眼时看到照进窗口的第一缕阳光,能在感到饥肠辘辘时吃到可口的食堂饭菜,能在连续上好三节痛苦的物理课后舒服的生个懒腰,能在疲劳的时候爬上床睡个安稳觉。因为活着,所以我能体会到这些,体会到酸甜苦辣的人生,因为活着,所以我如今才能坐在这里思考着活着的意义。活着不多不少,幸福只要够用就行。记得有句歌词是这么唱的“就算是整个世界,把我抛弃,而至少快乐伤心我自己决定,所以我说就让他去,我知道潮落之后一定有潮起,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活着,就很了不起。

这部片子给我的震撼很大,给我的思考也很多。这个世界上常常有很多的人因为遭遇到太多的不公正待遇,或者是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感到深深的绝望,最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要知道,结束了就什么都没有了,结束了就意味着正真的失去,意味着空白,也许会有很多人为了你的死亡而难过,但是就你自己而言,虽然你是摆脱了痛苦,但是当生命已经终结,摆脱痛苦又有什么样的意义呢,你无法去感受摆脱一切后的愉悦和轻松,却只能化成灰永远的待在地底下,成为回忆。

走在天空下,街上人来人往,几乎都是行色匆匆。所有的人都承受着生活所给与的各种滋味,过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世界如此之大,相比于他,我们每一个人都太过于渺小。但正因为我们都如此坚韧的活着,因此才使得这份渺小的生命有了颜色,有了力量。无论这颜色是明是暗,这力量是重是轻,我们都努力的体会着,拥有着,这就是活着的意义。

第三篇: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

(一)中国有句古话:“好死不如赖活着”,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这是一种很消极的人生观,甚至我会鄙视这种没有志气的人。而很多人也跟我一样都比较崇尚那种英雄般的壮烈的牺牲。看完《活着》这部影片后,对于这句话我却有了不同以前的理解,其实,不管怎样活着、活得怎么样,可以活着,便是一种>幸福。

《活着》这部电影给我最深刻地印象是它跨度的时间之长,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深深的刻上了时代的印记。那是中国历史上比较动荡的30年:从40年代的小赌场、国共对峙的大战场,到50年代的祖国山河一片红,再到60年代末的浩劫结束。无论是小到一盏茶杯、一本赌帐,还是大到战场上的军车、大炮,都给我们留下了很真实可信的印象,从这印象中很自然的衍生出来了一种很切合电影主题的沧桑感,一种有些悲伤、有些凄凉,还有些怀旧的沧桑感,这种沧桑感是微妙的、不易察觉的萦绕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过程中,很自然,却给人很真实、很深刻的感受。

虽然电影《活着》在原着的基础上改动了许多,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但很好地符合了原着的精神,同时也不缺少导演独特的理解。这也是使得电影同样感动人的一个关键之处。可以说导演张艺谋很深刻地理解了余华这部小说的内涵,他用他自己的方式演绎了他心目中的活着。看着电影,我不知不觉地被感动了,我开始思考什么是人,什么是活着,为什么要活着。

电影里,>故事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文革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而从原着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文革,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因输血过多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是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德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可以说电影里的活着远没有小说里的凄惨,但是张艺谋加入了一些讽刺的东西,却同样让人看了心寒。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电影最后讲到凤霞生孩子的情节,那些没有经验的小红卫兵变成了医院的主治大夫,而真正有经验有技术的却被判为“反动学术权威”而关进牛棚,最后凤霞大出血,而小红卫兵却不会处理,会处理的王教授又因为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动手术,而福贵一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凤霞死去。这种讽刺性的情节还有很多,例如,大跃进期间,镇长到福贵家收铁,福贵的儿子有庆把福贵心爱的皮影箱拉出来,说要把那木箱上面的几根铁钉还有皮影上面的几根铁丝都拆出来。还有有庆那一句“那不解放台湾啦”,连天真无邪的孩子说的话都印上了时代的烙印。

在看这部电影的过程中,我一直在琢磨“活着”这两个字,其实不管怎么活着,只要活着,就是一种幸福;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一种安慰、一种支撑。电影中,有好多个情节都让我深深地感觉到只要活着,能见到自己的家人、朋友,就是已经很幸福了。

第一次觉得活着好是在福贵被国民党捉丁后,在一次战役上战友们都死光了,吃的穿的什么都没有了,福贵只想快点回家,看看自己的母亲、老婆和孩子。他把手高高地举起的时候,我是多么地替他担心,心里不禁替他祈祷,只要能活着就好,不管怎么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第二次心里被活着感动是在龙二被枪毙的时候,听到那响彻街巷的五声枪响,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要知道当初如果他不是把家产都输给了龙二,那么那五枪就是福贵的了。虽然福贵那时候活得很艰苦,但是能活着看到老婆和孩子对他来说就已经很好了。

第三次是在有庆被区长的车撞倒的墙压死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时失声痛哭,家珍悲痛欲绝。区长春生也因此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后来春生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老婆也自杀了,他把毕生的积蓄交给福贵,一来是当作补偿,二来他觉得在世上已经没什么好留恋了,他想把钱交给福贵后就自杀。这些都被家珍听到了,她最后原谅了春生,并叮嘱春生说“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你要好好活着”。这是多么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啊!虽然儿子死了,但是善良的家珍和福贵却不希望看到自己的朋友也死去,春生能好好地活着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啊!

电影《活着》没有告诉我们悲惨的命运,里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没有使我们看到绝望,去控诉那个社会或者命运,相反每一次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因为这两个字很重要。

电影活着观后感

(二)晚有闲暇,在网上看了电影《活着》。记得是前几年看了余华的小说,今晚看了同名电影,虽然影片对小说情节的改编颇多,淡化了原着的悲剧色彩,但同样感人至深。先结合相关影评资料,略说浅见如下。

张艺谋 1994 年根据余华的小说拍摄的电影《活着》,讲述了上个世纪中国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中一个家庭的生活经历。影片记述了 40 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到 70 年代初期这段历史时期的世态变迁。

《活着》从细微之处讲述生活中的事件及给予这个家庭如何的影响,影片在拟写的叙述之中展开喻意的层面呈现历史言说的真相。影片中明确的人物特征、事件、视觉图像,成为中国现象,或中国情况的象征、寓言,生成普遍意义。

概而言之,影片《活着》可以被分为三个部分,由字幕上提示的活动年代或时间做出自然的划分。第一部分发生在“ 20 世纪 40 年代”。出生于富裕地主家庭的福贵性迷赌博彻夜不归,傲慢无视妻子的劝告最终把全部的家产输给了皮影戏班主龙二。加之妻子携女怀子离他而去,父亲责其不孝以杖相击力衰猝死。福贵失去了地位,财富和家庭,以仅存的一点财产设摊街头度日。

福贵的失意影射了中国当时的势局,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作为西方的半殖民地,不平等条约的签署以及后来日本的侵占,中国失去了自己的地位、身份和主权。一度丰饶的“ Middle Kingdom ”不屑欧洲为“野蛮人”的自大累其难以直起腰身与西方势力分庭抗礼。前尘影事,雪耻自强。(影片中家珍带着孩子主动回返,福贵亦洗心革面。)

第二部分,影片讲述了另一个悲剧,福贵和家珍的儿子有庆的意外夭折。依据字幕的题示,发生在 20 世纪 50 年代,始于 1958 年大跃进运动处于一系列经济改革最困难的时期,全体号召全民动员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完成工业、经济农业的基础建设以求十五年内赶超工业化的西方世界。要求土地归公,建立大规模的公有制的农业社,打破传统意义上单一家庭的生活模式,并且组织群众性的冶炼钢铁运动以足所用之需。

接着,大跃进弥漫的盲目乐观情绪和所付的代价及最终的失败呈现在《活着》的视觉画面之中。人民公社和群众性的大炼钢铁反映了大跃进的基本概貌,后者也是影片叙述的话题。这是一场社会运动,包括徐福贵一家都参加了组织在当地小学校里的没日没夜的治炼劳动,福贵演出皮影戏娱乐工人,家珍为他们端茶送水,甚至孩子也参与了彻夜无眠的工作。依据影片铺陈的线索,因为区长要来到镇区检察,徐家被通知要求回到学校参加下一夜的劳动。尽管父母意识到了他们的孩子已是筋疲力尽,但还是勉强的叫醒了有庆,一路辛苦步向学校,其部分原因在于区长的检察,部分原因出于不想让善良好心的牛镇长失望。福贵背着睡意朦胧神志模糊的有庆,一路上仍在为了晚上的劳动调动他的精神。这一幕福贵几乎成了毛泽东的代言人,使用着主席惯常动员民众的乌托邦式的言辞。“有庆要是听爹的话呀,咱们的日子就越来越好„„咱们家现在也就是一只小鸡,鸡养大了就变成了鹅,鹅养大了就变成了羊,羊再养大了就变成牛啦„„牛以后就是共产主义啦”!那一夜,筋疲力尽的有庆在沉睡之时意外的被区长的车撞死了,这位曾是福贵的老战友的区长也因工作的极度疲惫以致在驾车时睡着了。

有庆的死成为了大跃进失败的寓意象征。因为早先反右斗争的慑力和自然分散的公社模式,实际的产量是由当地官员自己计算和上报的,并非出于一个集中的机构,官僚的或是与之不同的集中的机构。一些不称职的盲目乐观的当地官员往往报出夸大和虚假的数字,循环反复造成调配失控。如果一个公社上报了夸大的产量,所有规模相应的公社就被期望着展开你追我赶的竞赛,以致人们过度地操劳,筋疲力尽,情志不振,落后的操作工艺直接影响到冶炼的质量和农业的产量,决定了大跃进的失败,最终被中国共产党弃之不宣。过度操劳造成有庆和区长的筋疲力尽是导致有庆死亡悲剧的直接后果。

第三部分,降临于这个家庭的第二个悲剧是女儿凤霞的难产不治身亡,影片在此时也达到了整个剧情的高潮。无论从影射还是寓言的层面,凤霞的死都寓示着同时也批评了文化大革命那段无政府的混乱时期。文化大革命由毛泽东突发灵感而起,部分意图在于他要重新树立自己因为大跃进的沉重失败从而低落的统治中国共产党的威望。文化大革命的目的是要防止由此滑向“修正主义”退向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治理模式。为达到这一目的,毛泽东号召彻底消除他所认为资本主义文化根源,并在此平台上建立无产阶级的文化。毛泽东号召“永远革命”的理论作为彻底打倒资本主义文化的方法和手段。响应毛泽东号召的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红卫兵。

影片中凤霞在医院生产的情节表现了“永远革命”时期全国上下一片混乱无序的状态。红卫兵以“反革命”的罪名关押了主管医院的医生和教授,凤霞的父母和丈夫十分担心,因为留守负责看病的医生们过于年轻没有经验,也由此铸成了凤霞分娩时因并发症死亡的悲剧。凤霞先是产后大出血,而那些只备学生资格的医生们心慌意乱不知所措。趾高气扬的革命者一下变成了惊魂不定的孩子无助的跑前跑后,撇下凤霞,导致凤霞因失血死去。

从叙述的层面而言,这一幕表现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后果。这一意外的死亡悲剧再一次归因于毛泽东政策导致的灾难。凤霞的死是因为傲慢的红卫兵颠覆了医院的正常制度。如果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为凤霞接生,也许不会出现并发症,或许局势也可以得到控制。再从寓言的层面分析,凤霞的死,尤其是她如何会死,是影片指责文化大革命的重点。暗红的鲜血染满洁白的床单构成强烈的视觉语言,寓示着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文化和社会自身经受着严重的“大出血”。

1966 年,由于红卫兵对工业和经济基础的查抄冲击造成工业产量下降了 15-20%,尽管一开始预期会有 5% 左右的增长率。整个中国学校被暂时性关闭,教育家、优秀的学生和知识分子受到迫害,以毛泽东思想的教条修订学校的课程,并且降低学生的入学标准,为了适应乡民和没有受过良好教育的大众阶层导致的知识停滞状况,造就了既没有掌握良好的技术也没有受过良好训练的“失落的一代”。更不用说以建设一种新兴文化的名义毁掉的无以数计的无价的文化古物。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在大跃进时期制下的微薄基础也被消耗殆尽,同时中国的文化亦遭受到了难以估量的破坏。

影片三个部分所描述的事件,每一事件不仅从实际叙述的层面上影射同时也从象征寓意上对应着特殊的时间段或是那十年的活动。影片开始描写的福贵财富的损失和地位的丧失,寓示着中国当时的势局。有庆的夭折寓示着大跃进的失败,同样凤霞的死亡寓示着文化大革命的命运。

此片因其中涉及的政治因素一度被禁放,今天得以解禁,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政府对历史采取的客观公正态度。另外,葛优、巩俐、拧∧、姜武等演员的演技均给此片的感染力增色许多。

总之,此片不失为颇值一看的好影片。

电影活着观后感

(三)今天下午看了部电影《活着》,葛优和巩俐拍的,应该是个老片子,不过原来没有看电影的爱好,现在闲来无事,看了看。片子很让人有所感触。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从四十年代的富家子弟,赌博输光家产到后来演皮影戏养家糊口,被国民党抓去充军,后又于战场上死人堆里存活下来。半路上遇到共军,给共军演皮影戏,拉大炮。回到家中,母亲已经过世了,女儿高烧七天成了哑巴。五十年代大跃进,儿子在一场意外中被吉普车推倒围墙压死了,六七十年代文革中,哑巴女儿出嫁了,找了一个瘸子女婿,女婿人很好,谁想到才过了一年好日子,女儿生孩子大出血死在产床上。一系列的打击下,这对夫妻仍然坚强的笑对生活,因为他们知道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实是一句很无奈的话,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人生来就像基督教所说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说因为有业力所以才会投胎为人。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南师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一辈子所谓“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看过这部片子后,我觉得剧中的这对夫妻与其说他们活着就是幸福,不如说他们是无可奈何地活着,活着就是受罪,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非常悲惨的事情,看后让人涕泪纵横,活着是一个什么概念,什么叫活着,似乎很难定义,如果活着看到自己的亲人撒手人寰,自己却爱莫能助,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羡慕长寿的老人,其实长寿的老人有他自己难言的苦衷,长寿就必然会比一般人经历更多的世态炎凉与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因为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要死亡,道家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人生的生死问题看得就很透彻了,所以人有的时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让人们高兴,而一个生命的死去又会让人们痛不欲生呢。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思考,那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值得庆祝,因为生命诞生就注定要死亡的,那么又有何值得高兴呢。一个生命的死亡是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一个生命消失能量不灭就意味着另一个生命又将出现,所以死亡似乎也不应该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反而应该庆祝。佛教中说到的往生就是这个人死后去了天道中或佛国,生命等级上升了,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反而悲伤呢。难怪中国有红白喜事一说,白喜事就是指的死人。所以生命的诞生也好逝去也罢都没有什么好高兴或是悲伤的,因为生命始终存在,不生不灭。生命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而是肉体死亡了,它的灵魂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活着的人能做的不是哭泣,哭泣没有用,而应该是让死亡的生命不要对人身有任何的眷恋,放下一切欲望与执着用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死亡,祈祷阿弥陀佛接引灵魂到极乐世界去继续进修,这是真是存在的一个世界,不要有任何的疑惑。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对于亡者将是莫大的帮助啊!每当看到电视中出现生离死别的镜头我都不忍观看,自己已然被剧情所感染,痛苦流涕。人生是无常的,没有人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一口气上不来这个肉体就会死亡,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死亡并不可怕,但是必须是在死亡之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死亡,这也是所有宗教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生死。所以为什么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信仰。所有的宗教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只有佛教讲的最彻底最圆满,出生是因为因缘果报,活着是让人领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后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等级,而死亡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又被这股业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说的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实存在的。

打小时候起,我就很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人生的问题,为什么有我?我是谁?为什么我看我说我想都在这一个肉身之中?为什么人会死?如果人死如灯灭,那么死了以后去到哪里?难道没有我了?没有我的话,那么为什么现在有我,每每想到此,我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怖感,因为想不透啊。直到我接触佛教经典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所疑惑的问题在佛法里都能够找到答案,而且是非常完美的答案。同时我也知道了此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命的根源去向和生命的意义,让人们放下烦恼与执着,佛说现在是末法时期,世人不信因果,骄奢淫逸,的确是这样,科学代替了原来的宗教信仰,人们开始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却不知道达尔文在临死之前对神父说“主能够宽恕我吗,我愿意收回我所写的所有学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人们却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出了杀人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走入宗教,并十分欣赏佛法,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法是最圆满的科学,是最高的独一无二的真理!”。因为科学把人类误入歧途,却无法自拔,医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却产生更多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科学到现在还是无法解释出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

到现在,世界大国都掌握了核武器,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则人类将自取灭亡。这样看来科学能解决问题吗,连最基本的战争都解决不了,又有何用呢?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人心,人的道德问题。如果道德缺失,人心不古,那么科学越发展下去,只能是越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2012是玛雅历法中所说的本次人类终结的时间,谁也无法断定玛雅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是,我们这些正走在通向2012时间道路上的渺小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是在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尽情挥霍,还是去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努力思考生命的问题并找到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找到了道,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正确的指引和方向,就不会迷失。就像一盏明灯,带领我们在生命的时空中遨游,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

第四篇:《活着》电影赏析

《活着》电影赏析 ——悲喜人生

当耳边响起悠长悲怆的二胡弦音,眼前黑幕上映出两个鲜红如血般的两个大字——“活着”。触目惊心的红,让人感到沉重无比。电影《活着》根据余华的同名小说改编,在小说以文字的表现基础上,增加了电影独有的画面感、音乐感,从一开始就让人卷入时代的漩涡之中,并且在整个观影过程中令人深陷难以自拔。之前就听人推荐过这本书,但因了解到书中的结局很令读者受折磨,就不忍心去品读。所以对于电影,我一开始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试着用心去欣赏完《活着》。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人生究竟是喜剧还是悲剧?为何生活让无数人受尽折磨?我们究竟是在为什么而活着?我想每个观众,都在这部电影中,找到了自己的答案。

一.主题

对于这部电影,我感触最深的三点:(1)生活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活着即是承受着所有的一切。生活也是个不断获得的过程,活着就是积累教训,不断反省,终方能领悟人生之真谛;

电影主人公福贵,原本是一个有钱地主人家的长子,却因为嗜赌,最后把自己的祖传家宅输给了皮影戏班子的班主龙二。在失去了财产的同时,他的妻子家珍对他失望了,带着女儿凤霞,未出世的孩子离开了他,然后他的父亲也被他气死,他最后只能带着生病的老母亲和大包小包的行李搬去了贫民房。而他自己只能靠在街上摆摊维持生计。

在他越来越落魄的时候,家珍却带着两个孩子回来了,一家人又在一起了。福贵在尝到了妻离子散的痛苦之后,终于反省,发誓再也不赌,只想带着家人一起过安生日子,在失去了之他还是获得了教训,明白了家人的重要。

解放后,幸好输掉了那座宅子,不然被枪决的那个人就不是龙二,而是他了。他失去了房子,却捡回了条命,同时也获得了自己讨生活的能力,获得了想活下去的意志。

在之后的生活中,他的人生历经波折,至亲一个个的离开自己,但他却在苦难中坚持着希望,失去了至亲但他却有了活着的坦然。

(2)一个家庭的悲剧,反映出的是一个时代的悲剧,时代的变迁造成了家庭的变故,无数个变故凋零的家庭代表着这个时代;

电影是沿着时间顺序叙述的,从四十年代开始到以后,福贵一家的变化都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的。他的命运被历史所牵引,随波逐流。电影中还有许多角色的命运也是如此,时代如何发展,人的命运也相应的转变。比如跟着福贵一起靠皮影戏卖艺的春生,之前一直在别人手下,未来似乎渺茫

毫无希望。后来和福贵一起被国民党抓去当兵,接着又投降共产党,加入革命,一直到解放,大跃进时期,他居然当上了区长,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变。但是文革时期他被批斗,妻子自杀,还是回到了人生的低谷。这都是时代的转变所带来的,还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的命运被时代左右,成为时代的缩影。

(3)生活越是打击,越是苦痛,为了自己所爱的人,也要坚持,也要活着。

福贵在深受妻离子散的打击后,难得一家团圆却又在讨生活的途中被国民党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福贵只想跑回家,看看家珍和孩子。当福贵举手向解放军投降的时候,观众都为他叹口气:“活着就好!”不管怎样都要活着,都要回家看看。为了自己挚爱的亲人都要好好地活着,这这里直接的揭示了主题,照应了影片名《活着》。

在解放后,龙二被处决,他更感觉到活着是多么幸运,有妻儿的陪伴是多么的幸福,即使生活多么不易,生存条件多么差,他还是坚持着,为了能让妻子儿女一起,好好活着。二.画面 音乐 情节(1)画面

这部电影中的摄影手法虽然不是很复杂多样,但由于其真实性很高,所以画面感却很强,使观众犹如身临其境一般。整部电影中,大场面虽然不多,但导演为了体现至始至终的真实感,难得的大场面的表现也是十分强有力的。比如满地都是国民党士兵的镜头,还有解放军从雪山上奔跑而来的镜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影片中,我们能够很明显的发现导演将福贵门口的那条“街道”作为了历史变迁的印证者。每次年代的转换,都会在转换镜头开始出现一个由同一角度所拍摄的街道画面。随着街道景物以及行人衣着等细节之处的变化,观众可以很容易的明白电影所传达出来的时代特征。这样的转换方式虽然不能称之为十分高明,却是一种很简单很有效的表现方式。每一次同一角度街道画面的出现,都能使观众之前的心情稍稍平复,缓冲之后再投入到接下来的情节发展之中去。

福贵的儿子有庆死后,家珍在祭坟时把儿子死前的饺子和刚做的饺子都拿到了坟前,可以很明显的看出这两份饺子之间明显的差异,时间稍前的那份饺子明显已经有了脱水的痕迹;再比如,福贵女儿凤霞和二喜结婚前,二喜给福贵家画了一幅主席像。在之后的情节发展中,观众也能很明显的看出时间推移在这幅墙画上留下的斑驳痕迹。

而且电影中许多画面的拍摄角度以及拍摄手法都产生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比如福贵和春生向解放军投降的那一幕,有一个士兵用枪伤的刀,戳起旁边的皮影,逆着阳光,皮影的纹路都很好地展现出来。皮影是一个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这一画面是对皮影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重要性的一个强调。(2)音乐

影片在音乐的选择运用上并没有采用过多复杂的表现方式,除了属于那个特殊时代的红歌和宣传广播以外,影片中运用最多的就是配合福贵皮影戏演奏的戏曲音乐以及曲调苍凉哀婉的二胡调子。这两种音乐很符合福贵这个人物的特点,而且带给观众的听觉感受也非常相同。

福贵一出场时,就是在茶馆赌场赌博,赌博之余,他还配合着二胡调子嚎了一嗓子。这个时候,二胡音乐传递给观众的信息是福贵颓废糜烂的封建少爷生活;福贵被共产党俘虏,最后踏上回家的路上,这时背景二胡音乐所传递出来的则是福贵历经艰险终于得以回家与老婆孩子见面的迫切欣喜之情;而在凤霞出嫁,富贵和家珍望着女儿和女婿的背影时,背景里的二胡却又向观众传递出父母和儿女分离时一方面欣喜另一方面却又舍不得的矛盾心情。总之,影片所选音乐的表现手法虽然单调,只有二胡的音乐声贯穿其中,但是却能很好地与故事发展的场景和人物的心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也就能使影片中的音乐自成一体,形成一个完整的主线,从而将故事主旨表达出来,以及角色命运的悲剧色彩。(3)情节

电影虽然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在尊重原著的同时,也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其中不少情节与书中不同,但同样的让人深受感染。书中关于有庆的死,是说他是因为给镇长的夫人输血过多而死的,而电影中有庆是因为春生倒车撞倒围墙,被砖块压死的。乍看来,书中的情节更有悲剧性,更反映出那个时代人的愚昧,但电影改编后其悲剧性并没有所削减。当镜头拍到担架上被染红的白布盖着的小有庆,福贵掀开布的一角时,观众看到有庆惨死的模样,无不为之动容,感到无比的惋惜,有庆这么小还没有享受过生活就离开了人世。加上福贵和家珍的哭喊,我的内心也被悲伤填满,也许这就是电影的力量,控制人的情感,让人随着角色的悲喜而喜怒哀乐。三.演员表演

一部好的电影,与剧本的好坏,导演的理解是否准确分不开,但是直接将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是演员。对于演员的演技,我印象最深的有:龙二与福贵在赌场时,龙二表面上毕恭毕敬,但是每一个眼神里都藏着阴险和算计,改演员将龙二的内心活动很好地表现了出来;在将龙二押去行刑时,原本是低头萎蔫的他在路边人群里看到福贵后,眼神中表现出来各种复杂的情感,有震惊,有愤恨,有恐惧,还有不甘。而且,葛优扮演的福贵在听到枪决龙二的那五声枪声后,吓得直接抱在了树上,每一声都一震,仿佛他也硬生生的挨上了五枪。葛优将福贵当时的害怕惊恐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凤霞,不会说话的她,用淳朴的笑容表现出了她的善良,勤劳美好。在生完孩子后,她大出血,看着那血腥的画面,我自己的心也像是大出血一般,看见凤霞痛苦而叫不出来只能睁着双眼脸色惨白的喘着粗气,观众的心也被死死的揪着。这时一旁的巩俐扮演的家珍痛苦而绝望的哭喊着,将一位母亲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流血而死的痛苦和绝望展现出来,使观众不忍落泪。四.总结评价

有人说,这时张艺谋拍得最好的一部电影。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其本身所表现的主题思想。其深刻的主题,是建立在对时代背景真实刻画的基础上的,使观众在内心情感剧烈波动的同时,思想也变得深沉,开始对时代,对人生的思考。我认为,一部电影只要能达到这一点,就已经成功了。《活着》,是小人物的悲喜人生,更是一代人的悲喜人生。一代人为了活着这个目标,在苦难中收集希望:在渺茫的希望中,活着。

第五篇:《活着》电影影评

《活着》是一部史诗般的影片,它叙述了一个普通人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之间所遭遇的艰辛苦难和种种悲剧。

首先从这部电影的结构来看,每一段落之间用明显的字幕分隔,赫然的“四十年代”,“五十年代”……以及那些完全是关乎国家大事的小字背景资料,一次次地将福贵等人在故事还没发生之前,就将他们都放置在一个沉重的背景下。并且该片恰当运用了转换、平移和平衡蒙太奇的艺术手法。

然后从这部电影的内容上看,在这部影片中,张艺谋似乎暂时放弃了他对表现中国民俗本身的热衷,而转向用中国民俗去表达他对人在世上的命运关注。福贵一家在电影中的悲惨遭遇只是层面上的故事,影片的主旨却是在演绎人在世上和命运抗争却无能为力的境况,去再现张艺谋欲表现的人生观。

贯穿整部电影的皮影戏是我们理解这一主旨的最重要依据。皮影在电影的开头、剧中的几个转折点和末尾(皮影箱)都有所出现。从艺术角度分析,皮影与秦腔的搭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艺术效果,增强了影片的美感和大时代小人物的情感氛围。皮影供人把玩、戏说的皮影似乎是作为一个尘世的玩物,被命运摆布而颠沛流离的象征,也就是如福贵、家珍等芸芸众生的象征,影片涉及皮影这个意象还有一处暗示,到了结尾,福贵把尘封着的皮影箱拿出,帮孙子放入小鸡,这个空空的箱子寓意着孙子的崭新命运。当孙子问起他“小鸡长大后变成什么”这个似曾相识的问题时,他不再像当年回答儿子有庆的问题时那样回答“鸡长大了就变成了鹅,鹅长大了就变成了羊,羊长大了就变成了牛,等牛长大了,共产主义就到了。”而是改为“等牛长大了,馒头也就长大了”。这个细节可以说是导演的一种暗喻:告别激情岁月的宏大理想,回归踏实的生活。如果我们认为张艺谋人生观是宿命的,完全是负面和消极的,那是不公平的。《活着》中还是有很多积极的成分的。这我们可以从小说和电影的比较中看出。余华让福贵的家人全数死去,似乎让人感到生活过于残酷。张艺谋让家珍,万二喜和馒头都活下来,意义十分重大。中国人讲究家庭和亲情,所以电影中福贵不断的说老婆和孩子比什么都好。让他们三人都活下来,家庭得到了保留,亲情可以延续。而馒头活下来,意义犹为重大。馒头代表了年轻一代,代表了未来。馒头活着象征着生活还会继续下去。尽管福贵一家遭受了如此多的苦难和不幸,张艺谋还是在影片结尾表达了他对生活的希望,福贵告诉馒头“日子会越来越好。”

我觉得这里的“活着”并不是指“好死不如赖活”,不是纯粹地为了活着而活着。而是因为有这些感情的联结,一个人的活着,不仅仅是他个人在活着,也是因为他是其他人赖以活着的精神动力,而他又因别人的活着而活着。有了为别人而活,别人也因我而活的信念,这“活着”就不是“赖活”。

春生的故事特别能说明这点。片子着重写的是福贵等人对他们的在精神上的理解与帮助。尤其是福贵的妻子家珍,本来因儿子之死而很痛恨春生的,始终不能原谅他,她最初说那句“你要记得你欠我家一条命”是充满了怨恨与报复之情的。但当她看到春生被迫害得意志崩溃,想自寻短见的时候,本来这是她最方便落井下石,报儿子之仇的时候,她却主动地表示和解,再重复那一句话也是因为了激发他求生的意志。这一场景里,普通人的博大与宽容,以及人与人之间普通而纯真的感情对“活着”的意志的激励表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张艺谋的《活着》是一部表现小人物的命运,表现苦难的题材,表现了人类那些共有的古老的情感。人生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奈的,人类如同被操纵的玩偶,无法抗拒命运的主宰。面对无法抗拒的命运,一个人该如何去做呢?电影《活着》所给的答案极为简单明了,正如影名所示的那样,活着。是啊!人应该活下去,无论生活多么悲惨也要活着,坚韧地活着,充满希望地活着。

下载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有关电影《活着》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电影活着影评

    悟《活着》 ——一个生与死的故事 高中的时候我曾经读过余华的小说《活着》。那时候感受不是个特别深。张艺谋导演将此小说改编拍成同名电影。再加上葛优、巩俐、姜文等老演......

    电影《活着》影评(★)

    经典电影赏析 2014年12月25日 电影《活着》的影评 ——人生如戏 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活着》 ,与小说倒叙的方式不同,电影采用的是按时间顺序播放,其中时......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因为我曾经两次看过余华的小说《活着》,故事中的主人公富贵一生的悲惨遭遇勾起了我深深的同情,身边的亲人一个个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他自己,这对每一个普通人来......

    电影《活着》 影评

    《活着》影评电影《活着》,改编自余华的小说,是张艺谋导演1994年作品。故事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四十至八十年代。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到一贫如洗......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一口气看完了一个家庭几十年的风雨变迁,感慨短短的人生路上竟然充满这么多的变数,上帝总是设置了种种未知的障碍和磨难让你措手不及,无从招架,在不断的冲刷、......

    活着(电影观后感)

    活着—————《特洛伊》观后感男人是战争的牺牲品,女人是男人的牺牲品;男人征服不了世界,女人也驯服不了男人。我不崇拜饮血的英雄,并且鄙视一切以各种借口组织形成的邪恶势力......

    电影活着观后感

    电影《活着》观后感《活着》是中国式的黑色幽默片,主人公福贵的遭遇异常凄惨。影片透过一个人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了对死亡的苦笑。在......

    电影活着影评

    《活着》影评最近看了《活着》这部电影,让我们感触是非常深的。尤其是在电影中,每一个人物都给人印象深刻。。。。。比如:福贵的妻子家珍在影片中始终是一个传统妇女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