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主学习决定未来读后感2000字
精品学习文档
自主学习决定未来读后感2000字
洪兰老师说,学习并不是只有上课或者考试,缺少了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就只有背诵。(摘自 第三部 生活与学习的结合的前言)或许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遥不可及,洪老师在书中的故事案例,似乎给了一些途径,由此让人对教育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所以这是一本暖暖的书。说它是一本甜甜的书,因为它让我想到糖,糖是会给我们补充能量的。洪老师提醒我们这些成人,胜败决定在一路上的选择,而不是一开始跑多快,我们求学的目标是学以致用,任何职业,只要专业、乐业、敬业,就没有辜负人生,成绩不是一切。在急功近利的环境下,在追求高效率的当下,一线的教师确实需要一些成功的案例和真实的故事来坚持我们的初衷 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由此,我有了第二回的读,开始了自觉的学习。02 第二回的读又是带着问题去读。因为有了第一回的 略读,产生了对这本书的好感,于是放开了心,琢磨着既然书的作者洪兰教授在上千所中小学演讲,我家的宝在高中读书,那么这本书可否给我这个有着 大龄学生 的家长带来一些福音?接着这个自觉的学让我逐渐对脑科学产生了兴趣。因为洪兰老师在书中讲了不少用脑的科学,渐渐地发现其实一些成功的学习方法背后是有着一定的科学依据的。
孩子已经长大了,对所谓的大道理已经有了 自动屏蔽 的能力,如果我对她说,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不用说完,必定被她打断。可如今,我给她书中提到的科学常识,大脑有着极强的可塑性,用进废退,而且是一直不停在因外界需求而作改变的。。大脑对同一类型的东西饱和,便记不住了;一旦换新的类别,大脑对新奇的精品学习文档
东西特别感兴趣,记忆力又会好起来了。男女生本来就不同,各自有各自的优势,女生可以。。表面上似乎她依然如故,对我的 唠叨 视而不见,但是过了一段时间曾经 固执己见 的她开始有了细微的改变。补课老师和我联系说,你家宝好乖,说是要强化学习效果,主动问老师要习题了。晚上我不经意间进入孩子的书房,忽然发现桌上有着不同学科的习题,看来不再是一个晚上就只复习一门功课了。又有一天当我们聊天时,她居然主动问我,妈妈,你还有什么学习方法的建议?当时可以用两个词来形容,兴喜若狂再加口若悬河。因为与这本书结缘,之后我又看了一些脑科学的资料,没想到现在给孩子用上了。用一句时常讲的话,感恩!回忆当初读的缘由,到彼时的心情,才发现这书似乎给了孩子改变的机会,而作为一个以教书为职业的母亲,我则是读着学,学着做,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做家长的智商和情商也是同步成长中啊。由家长之角色推及教师这一岗位,当我们在埋怨学生不会读书的时候,是否带有同理之心?我们在教知识的同时,是否考虑过,去帮助学生学会思考自己的学习风格、学会选择学习的途径和策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啊。我也应该把有关脑科学的知识带给我的学生们。然后,我也这样做了。03 之后的第三回读,那是因为要完成这篇读后感,也因为想温故而知新。于是这第三回看得更为仔细。于是产生了惶惶的疑问,也有了沉沉的反思和大大的认同。
整本书最困惑于洪兰老师的一句话 养育孩子要像种树一样。她赞同的是柳宗元在《种树郭嚢驼传》中提及的种树的方法。种树
精品学习文档
时,根要舒展,要用旧土包着,土要均匀,四周塞紧,种下去之后就不要动它了,不可时时挖起来看长了多少。放在那里,让它自然生长,就会长得很好了。在孩子的养育过程中,这根指的是什么?四周塞紧又是什么意思?种下去后就不要动他了?是否是说孩子犯了错也不可以去教育指正吗?
在困惑的那几天,总在想着这些疑问。于是前前后后不厌其烦地读着书思考着问题。突然有一天豁然开朗。根是树的本,孩子要长大,家长需要提供给孩子成长的好环境,比如多给孩子一些尊重,多陪孩子说话,营造孩子安全做自己的空间等等。好的环境下孩子就可以较为顺利的成长,也就是孩子这颗小树的根就能舒展。土意味着思品和教养的培养,土要均匀是指要有健全的人格培养,也就是俗话说的 三观要正。四周塞紧,一定要让良好的品德和教养的养成紧紧地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又如洪兰老师在书中提及愈尊重孩子,他愈自重;信任孩子,放他高飞。每个孩子都不相同,从信任和尊重出发,则攻无不克,无坚不摧。
静心想来,有点道理。从同理心出发,在学校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受大家欢迎和尊重的好学生。所以当有问题出现的时候,假如家长和老师给予包容和信任,就是指不要不放心地时时挖起来看,这也是为了不让孩子叛逆的心理占据上风,而让同理之心凝成共生,孩子自发的自我要求和对美好未来追求的初衷就更会激励他向好的一面发展。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当孩子遇见了挫折,家长和教师的淡定不也是给了孩子考验自身的适应性、检验已有的是非观念和学习了解生活弹性的好机会吗?然而,淡定并不意味着袖手旁观,不时时挖出来看不意味着不去看,而是换位思考,斟酌孩子对外界的需要,在精品学习文档
合适的时间和空间给予。这犹如树苗遭受了虫害,园丁需要了解虫害的性质,如果观察、分析下来树苗自身是抵抗不了,那么园丁还是需要动点脑筋的。如果经受这虫害可以提高树苗的免疫力,不过只需要树苗掉一些叶子,蔫一段时间,那就横下心让他去承受吧。因为现在的承受是为了将来的挺拔。
孩子需要不断地自我主动学习,作为家长也应该如此,这不但是为了各自人生的丰富和润泽,也是为了实现终身成长的理念。洪兰老师用她的书唤起了我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对育人的探究更是对自我成长的思考。写完这篇读后感,作为母亲我对自己也释然了,因为孩子有无限的可能,庆幸我一直以来坚持对孩子良好品性的教育,可以说这土很厚实四周也塞得紧。或许她的未来不会因为她眼前非学霸的状态而黯淡。对于我来说,必将坚持不断地自主学习,做个好母亲、好老师,伴随着自己的孩子和工作中的孩子们一起成长。还是那句话,感恩!感恩这本好书。
第二篇:《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文档
《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
今天,我看完了《习惯决定未来》这本书,看了以后深有感触。
这本书开篇便讲了如何养成好习惯,分两篇,第一篇是“为人篇”,告诉我们要养成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勤思敏学、自我反省的好习惯;第二篇是“处事篇”,告诉我们要养成谦虚、换位思考、有责任心、做好小事、计划时间的好习惯。
在“为人篇”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毛泽东按期还书》这篇文章。它讲述了毛泽东向书法家借书一个月,虽然没有看完,但是却把它还回去了,从中我体会到毛泽东十分诚实守信。在“处事篇”里,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富兰克林的规矩》这篇文章。它讲述了富兰克林年轻时脾气暴躁,在朋友的教导下,富兰克林变得成熟、明智、受别人欢迎。我明白了凡事要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尽可能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
这些故事激励着我,也常常感动着我。最令我感动的是《诸葛亮“喂鸡求学”》这篇文章,它讲述了诸葛亮求学的故事,文中水镜先生每到鸡鸣时就下课,从不肯多讲,诸葛亮为了延长上课时间,每到鸡快叫时,就给鸡喂些小米,鸡就不叫了,水镜先生的讲课时间也就延长了。
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这位学者的回答代表了到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是从小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心理学家王极盛先生访谈过200名高考状元,他认为这些状元们都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总结高考状元的父母培养孩子的六个秘诀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孩子的成绩与他们的学习习惯水平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从小养成讲秩序的习惯,对学生今后的工作很有帮助。有一个学生长大后当了编辑,他说:“生活有秩序为我帮了大忙,我桌上稿子很多,我都严格分类,采用的、不用的、需我本人修改的,从不混淆。每当我改稿时,思维很紧张,遇到流汗、流鼻涕时,很自然地就用左手从左下衣兜里掏出手绢。由于这是定型性行为,我拿手绢根本不用动脑子,所以没打断我的思路,不用我停笔,节约了大量时间。”他说,“这都要感谢小时候家长和老师帮我养成的好习惯。” 总的来说《习惯决定未来》让我感触很深,他让我知道习惯决定一切,要想做好事情,必须从养成良好习惯开始!
心中有许多愿望
能够实现有多棒
只有多啦A梦可以带着我实现梦想 可爱圆圆 胖脸庞 小小叮当挂身上
总会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帮忙 到想象的地方 穿越了时光 来我们坐上时光机 嗯 嗯 嗯
多啦A梦和我一起让梦想发光
_music_ 每天过得都一样
偶尔会突发奇想
只要有了多啦A梦 欢笑就无限延长 快乐时与我分享 难过时陪在身旁
掏掏它的神奇口袋 就能把烦恼遗忘 找传说的宝藏 冒险到远方 看我的任意门
嗯 嗯 嗯
多啦A梦和我一起 让梦想发光 嗯 嗯 嗯
多啦A梦和我一起 让梦想发光 心中有许多愿望 能够实现有多棒
只有多啦A梦可以带着我实现梦想 可爱圆圆 胖脸庞
小小叮当挂身上
总会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给我帮忙 到想象的地方 穿越了时光 看 是竹蜻蜓诶 嗯 嗯 嗯
多啦A梦和我一起 让梦想发光
嗯 嗯 嗯
多啦A梦和我一起 让梦想发光
第三篇: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
《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
作为一个人,我们要遵守十大习惯,分别是:为人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学会感恩、勤思敏学、自我反省、处事懂得谦虚、换位思考、有责任心、做好小事、计划时间。
诚信是做人之根本,立业之基。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诚信是每个人为人处世的根本。你要想获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就要养成有信必行的习惯,不要失信于他人。许诺是郑重的行为,确保自己能否实现诺言,不失信。许诺后要尽力而为,只有尽力了我们才能将诺言实现并做好。即使是小小的约定,也要真诚对待,竭尽全力。切实履行。在诺言无法实现时,要向受诺人解释,获得对方的谅解,把损失降低到最小的程度。
做个好人。读完了这本书,我要用这些行为鞭策自己,
第四篇:《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
《习惯决定未来》读后感
学校:第二十二中学
班级:高一四班
姓名:王晓雨
指导教师:赵戈
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说过:“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是的,没有人天生就拥有超人的智慧,成功的捷径恰恰在于细微的习惯。
法国伟大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成功之后名声大振、得意忘形。后来,他的小学老师拿着他幼时的作业本来找他时,他大吃一惊,即可无地自容。自此,巴尔扎克反省了自己,改掉了得意忘形的毛病。由此可见,一个人取得成就越大就越要注意检讨自身,不要被盛赞和掌声的糖衣炮弹击毁。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该之,善莫大焉。一个人最大的智慧就是时刻洞察自己的不足。任何一个人都做不到永远不犯错误,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改正错误。平心静气地正视自己,客观的反省自己是一个人修性养德必备的基本功之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古往今来,凡成大器者概莫能外。王羲之练字用尽18缸水,终成“书圣”;李时珍耗时31年,查阅书籍八百多种,游历大江南北,才完成中国医药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马克思写巨著《资本论》历时40年。
学习贵在坚持,要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始终保持一颗对知识有强烈渴望的心态。保持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增长知识,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让自己对新鲜事物保持强烈的求知欲望,只有这样才能创新思维,开拓
视野,闯荡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通常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素质高与低,往往就是因这个人坏习惯的多与少。
“忘恩比之说谎、虚荣、饰舌、酗酒或其他存在于脆弱的人心中的恶德还要厉害。”襄樊市总工会曾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道谢。事后,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受助的资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最起码的道德基准。所以,请对世界万物、周边的人都心存感激。即使是一条精短的短信;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个善意的微笑;一声遥远的祝福,都会让世界充满爱。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越是细微,越是致命。回首过去,波斯沃斯战役虽已远去,但那颗马蹄钉却永远提醒了世人-细节。“天下大事,必先做于细”一个人要成就大事业,先要做好身边的小事。每一个小成就聚焦起来就是伟大的胜利
果实。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成败,习惯改变人的一生“好习惯成就大未来”。
第五篇:自主学习读后感
《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读后感
读了《自主学习》一书,感受最深的是“自主学习中的教师和学生”这一章,特别是文中谈到的 “自主学习中的教师”这一节。文中谈到教师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需要分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作用和存在的价值,切实对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自主学习的养成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具有适度困难而又能克服的学习任务,以增加其学习成功的机会;需要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树立与其相同处境而又进步较快的学生作为榜样,便于其获得替代性经验;需要对学生的学习进步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那么,反思一下我的教学,我是如何或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俗话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学生就像有待点燃的火把,一旦点燃,其潜力无法比拟。学生是课堂中真正的“演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想方设法让他们去听、去模仿、去思考,在整个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会学有所获的愉悦。每次的自主作业,我都会让学生找出你认为在下节课中要掌握的或有疑惑的东西。当然我会指导他们如何去找,然后在课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因为有所准备一些在同学们眼中的学困生也会做得很好,同学们不时会投去鼓励的眼光。这些学生在赞声中愉快地成长,学习意识不断增强,学困生在慢慢地转变。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动手性强、乐于参与的特点,计算机这一新科技的成果正适应了中学生的这个特点,使他们感到兴趣盎然,不再是以前所经历的学数学时的那种枯燥和乏味。不断变化的屏幕形式、新颖的图片、动画和有趣的话题等在很大程度是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鉴于以上认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了计算机的这一特点,制作生动有趣的教学课件,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并使其兴趣得到很好的保护。
三、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数学是一门严谨而枯燥的学科。很多的学习敲门和运算技巧是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反复的错误中总结出来的。个人有个人的问题,每个人所出现的问题的不尽相同,教师不可能代替每一个学生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那么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就非常的重要了。在错题集收录自己做错的题目,在每一次的复习中找出自己的学习漏洞,把自己的学习网络编织的最完整和精细。
四、习得自主学习的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能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有更多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习得如何在学习中去获得知识的方法。
五、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过程中有可能枯燥乏味,有可能困难重重,教师应及时为他们的学习过程添色加彩。苏霍姆斯基认为,学生成功体验来源于两个因素:一是自己获得知识、技能的价值感的满足,这是内在因素;二是别人的表扬、奖励所带来的荣誉感的满足,这是外在因素。教学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一本奖励的练习本,都会无形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呐喊助威。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一个个成功点便会变成他们成长历程的一个个加油站。
世界上没有一本书能穷尽所有的知识,也没有哪一位老师能教完所有的知识,学生学习和学会的过程,最终要靠他们自己去完成。就数学教学来讲,教师所能够传授的知识一个思想方法,而一旦把学生领进了门,个人的能力就看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了,所谓“高分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要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学生苦学的状况转变为我要学数学,师生定会同乐于数学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