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精神分析理论与社会工作实务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是一个影响了20世纪整个社会科学发展的学者。它的精神分析理论包含两个主要部分:关于人格发展的理论和关于治疗的理论。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所阐述的无意识现象以及与此有关的疾病,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它曾在社会工作的知识体系中处于垄断地位,形成了所谓“精神分析洪流”。
1、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
(1)心灵的构成。弗洛伊德提出人的心灵是由意识、前意识与潜意识构成的。意识是人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觉察的想法与感受。前意识是很容易变为意识的潜意识,亦即通过思考可以觉察的部分。潜意识则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看来,无论什么心理过程,只要假设其影响的存在,但是又无法觉察时,就是潜意识在发挥作用。潜意识不仅包括趋力、防卫、超我的命令,也包括被压抑的事件与态度的记忆。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核心的观点,认为潜意识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
(2)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人格分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由内驱力和欲望组成,它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处于一种混乱状态,它不会随时间与经验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自我是本我由经验中发展出来的,包括意识和前意识,所以自我是具有管理人格体系的能力,它遵循现实原则,调节我的欲望以及超越我与外界的要求。超我由自我发展得来,包括意识和前意识,也包含潜意识。超我包括两个层面:良心和理想。当合乎超我的要求时,个人感到骄傲与自尊,反之则感到罪恶与羞耻。超我关系到社会制度、规范及社会现状的维系。
本我、自我、超我只有和谐一致,人格才会正常发展,这样个人就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愉快地工作;而当本我、自我、超我失衡或冲突时,人格发展将会非常困难,个体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人的活动就会出现问题。面对问题,弗洛伊德理论则将治疗的焦点放在对自我的强化上。
(3)焦虑、防卫与转移
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当个人的本我欲望违反超我的原则时,自我就发出警告,内部出现无法接受的冲突。焦虑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体验,包括害怕失去所爱之人对自己的爱,害怕惩罚。
防卫机制是自我为了消除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所采取的方法,包括阻挠或掩饰不被允许的或不被赞同的欲望以减少内心冲突。防卫机制是一种自我调适的方法,包括正向和负向的。
(4)性心理的发展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将人的性心理发展作为人的心理发展的基础。他将性心理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生殖器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以不同的方式获得性的满足,释放能量。如果人的欲望不能得到适当的满足,就会出现焦虑,并以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成为人的问题行为,需要帮助和治疗。
口腔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一年,这个时期的动欲区是嘴。在口腔期的初期(0~8个月)快感主要来自唇与舌的吮吸活动,吮吸本身可产生快感,婴儿不饿时也有吮吸手指的现象就是例证。根据弗洛伊德的观点,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初期的人可能从事大量的口腔活动,诸如沉溺于吃、喝、抽烟与接吻等,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综合型人格。在口腔期的晚期(8个月~1岁),体验的感受部位主要是牙齿、牙床和腭部,快感来自撕咬活动,一个被“停滞”在口腔阶段晚期的人会从事那些与撕咬行为相等同的活动,如挖苦、讽刺与仇视。这种人的人格被称为口欲施虐型人格。
肛门期出现在生命的第二年,动欲区在肛门区域。这一时期,儿童必须学会控制生理排泄。如果这一时期出现停滞现象,可使人格朝着慷慨、放纵、生活秩序混乱、不拘小节或循规蹈矩、谨小慎微、吝啬、整洁两个方向发展。
性蕾期发生在生命的第三至第五年,动欲区在生殖器区域,它是弗洛伊德发展阶段理论中最复杂和争议最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最显著的两个行为现象是“恋亲情结”和“认同作用”。恋亲情绪因儿童性别的不同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之分。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男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开始对自己的母亲产生一种爱恋的心理和欲求,通过冲突和焦虑,男孩子终于会与自己的父亲产生认同作用,学习男性的行为方式。女孩子度过了“恋父情结”阶段,与母亲发生认同作用,而开始习得女性的行为方式。
潜伏期是指儿童对性器兴趣的消失。这种情形的发生可能与儿童因年龄增大而其生活圈也随之扩大有关。儿童到了这个年龄,他们的兴趣不再局限于自己的身体,对于外界环境,也逐渐有了探索的倾向。
生殖器期是指到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发育的成熟,而进入的人格发展最后时期。在这个时期,个人的兴趣逐渐地从自己的身体刺激的满足转变为异性关系的建立与满足。儿童这时已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性爱权力的、社会化的成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时期如果不能顺利发展,儿童就可能产生性犯罪、性倒错,甚至患精神病。
2、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实务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都源于内在的精神冲突,这些冲突与早期经验有关,并且潜藏于潜意识中,理性是无法察觉潜意识的经验。因此,精神分析治疗的目标在于揭示内在冲突的根源,使个人获得自我了解(self-knowledge)并能洞察和顿悟(insight)。
精神分析取向的社会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1)在治疗过程中要坚持个别化原则。强调每个人的早期经验都是不同的。这也是对社会工作专业早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点。
(2)精神分析理论强调要与受助人签订治疗契约。因为精神分析治疗过程是一个重温过往痛苦经验的过程,必定会引发不愉快的情绪,受助人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3)治疗者要为受助人提供一个安全与支持环境,以保证能够顺利地了解他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经验,并保证治疗过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不会给受助人造成新的伤害。
(4)精神分析治疗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自由联想。受助人在治疗过程中可以自由地讲出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物,治疗者要在其中看到内在联系,发现内在冲突。
(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倾听和理解受助人的想法与感受,要给予支持和接纳。
3、精神分析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
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儿童时期的性经验对现在生活的影响。一般来说,精神分析治疗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治疗情境的建立、治疗关系的建立和治疗性对话。在治疗开始时,治疗者要与受助者签订合约。在合约中要明确双方的角色分工、治疗计划和时间表。治疗情境还包括治疗者对受助者的态度,治疗者要保持专业、同理的态度,同时还要以中立的态度分析问题。在治疗过程中,治疗者要与受助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感受到支持与安全。这样,他才可能将痛苦讲述出来。治疗性对话是治疗的实质阶段,包括三个内容,即自由联想、治疗性倾听和诠释。
20世纪60年代之前,精神分析理论主导了社会工作治疗的方向。在美国,社会工作一度几乎等同于个案工作,个案工作又几乎等同于精神分析治疗,由此可见其对社会工作专业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社会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要求社会工作服务于广大人群。这就使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不可能再有充分的资源与时间提供精神分析理论所要求的深入、耗时的治疗。与此同时,各种不同的理论开始出现。由此,使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逐渐减弱。至今,精神分析治疗方法已经不再是主流的治疗方法。但是,这并不能降低精神分析理论对社会工作专业的根本性影响。
第二篇: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最终版)
社会管理在职研究生《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讲课提纲
社会与文化教研部 王磊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学科,属于应用社会学的范畴。它根据我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以及社会管理发展的需要,着重讲授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会工作知识、理论和方法,介绍我国社会工作的实践以及社工理论研究的新进展。通过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从事社会工作实践所必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具备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和专业社会工作方法,能初步运用社会工作的思维方式观察和分析各种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树立社会工作价值观和专业理念,为从事社会服务做好充足准备。
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和价值追求之间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用人类社会进步的普遍知识来看待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实现科学性与应用性的统一;其次,要处理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之间的关系,做到理论知识和实务知识并重;最后,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和实践(实习)的关系。社会工作强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助人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被检验、被强化。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安排上要注意课堂教学与教学实践(实习)的结合,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时间及考核方式
共安排76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答疑辅导4学时,课外自学
48学时;结业考核为开卷考试,成绩占70分,平时出勤、参与讨论与模拟训练成绩占30分。
三、授课内容
教材:《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王思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第一讲 社会工作的基本问题
本讲着重介绍社会工作的一些基本问题,力图使学生对社会工作有个概括性了解,便于以后更深入领悟社会工作的实质。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领域及内涵
一、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一)西方社会工作的缘起 1.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
现代意义的社会工作发端于西方社会,崇尚个人的价值,鼓吹人道主义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
2.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带来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也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
(二)西方社会工作的产生 1.解决社会问题的思路
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有两种解决思路:改良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
2.社会工作的产生
英国1601年的济贫法、德国的救济制度、英美的慈善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社会工作的形成。
(三)社会工作的发展 1.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发展
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是社会工作学科化的重要标志,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是相继成熟的三种基本的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工作目标模式的变化
早期的社会工作多采用救助和治疗模式,后来发展成治疗与预防相结合、救助与发展相结合的工作模式。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概况
传统中国的小农经济基础、家族集团式结构及文化未能产生专业社会工作。1949年之后中国形成行政性、半专业化社会工作。
二、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与分类
(一)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
社会工作领域分为理想和实际的两种,社会问题分为宏观社会问题和社会性问题。
(二)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的诱因 人们认识的变化、社会变迁促使社会工作领域扩大。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
(三)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
社会进步的解读;“大同”思想;“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四)社会工作领域的分类
1.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特征分类 按生理特征分类;按社会特征分类 2.按困难类型分类 3.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 救助性、帮助性、发展性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的内涵与类型
(一)社会工作的不同内涵 专业性;过程论;艺术(技巧)论
(二)社会工作的一般性定义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关系。
(三)社会工作的构成要件 1.作为社会行动的社会工作过程
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者与受助者的互动过程,其中包含了他们对对方行动及互动过程的理解。
2.社会工作的要素
社会工作者是利他性服务的提供者,受助者(也称工作对象或案主)是服务的接受者,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助人活动是服务的传导者。
3.社会工作的类型
四、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同社会学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最初孕含于社会学之中,有时被称为应用社会学。在社会工作的发展中,社会学的视角、理论和方法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的分析工具。随着社会工作的发展,在发达国家它逐渐独立于社会学。
(一)社会工作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工作的任务和过程与受助者的心理状态及态度有关,20世纪20—30年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影响。
(二)社会工作与政治学的关系
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与权力分配、社会政策有密切关系。社会工作在制度层面上要为社会弱势群体争取合法地位和权力。
(三)社会工作与经济学的关系
二者关系集中体现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工作的影响。福利经济学认为社会财富更多地应用于福利事业是社会财富效用的最大化。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功能及社工角色定位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一)什么是社会工作者
(二)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认同社会工作价值、从事社会福利服务、掌握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三)社会工作者的作用 1.助人过程的特征
帮助他人获利、合作过程、不对称互动 2.助人过程中的地位
助人活动的发动者、推进合作、提供服务。
(四)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定位
服务提供者、工作对象的支持者、合理行为的倡导者、社会工作过程的管理者、福利资源的获取者、社会政策的影响者。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功能的涵义和类型 1.功能的涵义 2.功能的类型
终极功能与中间功能、功能与反功能、显功能与潜功能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二)社会工作的助人功能 1.助人是社会工作的基本功能
2.救难、解困和发展是社会工作重要功能
(三)社会工作对维持社会秩序的意义 1.社会秩序及其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
社会秩序的涵义,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看社会秩序,社会秩序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正常生活的条件和获取福利的制度化途径。
2.社会工作维持社会秩序的方式
通过解决社会问题维持社会秩序,通过预防问题保持社会秩序,通过参与制定和修订政策维持社会稳定。
三、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一)实施社会工作的一般过程
实施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终结
(二)实施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1.社会工作组织模式的涵义
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是一个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基本方式,包括福利服务提供者的组织模式、受助者求助模式、资源获取模式和服务提供模式。
2.市场经济、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工作的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国家采取政府、民间结构和社区共同体提供福利服务的方式。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行政化的组织模式和行政性、半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模式。
思考题:
试述社会工作的领域。
试述社会工作的构成因素,并分析其过程结构。试述社会工作者扮演的角色。试述社会工作的功能。
试分析转型期我国社会工作提供模式之特点。
第二讲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与基本理论
社会工作的宗教起源与它和社会福利制度的密切关系,决定了它是一种以价值为本的专业。本讲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有全面的解
读。并且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本讲就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要作一些介绍,力图为学生提供一些分析社会工作实务的视角。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一)早期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价值观
把救助看作施舍,是对受助者的怜悯
(二)正式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同情和怜悯
(三)专业社会工作中的价值观
人道主义、平等意识
二、价值和社会工作的总体界定
(一)价值对于社会工作的意义
高登斯坦的观点,理想的社会工作者认为价值是其生命意义的全部,实际社会工作者与之有别。
(二)价值、知识与技术
价值与知识的关系;价值与技术的关系
(三)价值与反价值 操纵、家长作风
三、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价值基础 1.新教伦理与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实质,作为以人为中心的哲学价值理念;人道主义的内容;基斯—鲁卡斯的HPU的基本假设
2.社会福利理念
社会福利的描述定义;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二)价值体系
美国社会工作操作定义的价值叙述、比斯台克的表述、泰彻的价值体系。
(三)矛盾与争论
1.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对立 2.不同学派之间的价值观争论
功能学派与治疗学派的差异
3.政府、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价值观上的矛盾
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之间存在矛盾,而机构是二者之间的中介。三者之间在价值观上既有一致又有矛盾。
四、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构建
(一)建构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方法论
西方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中国古代社会福利理念、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在上述三种价值体系(观念)基础上的借鉴创新、批判继承、综合发展,例如爱人、助人
(二)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1.专业价值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敬人
2.专业伦理
包括社会工作者的行为举止、伦理责任(对当事人、对雇佣机构、对社会、对社会工作专业)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
一、社会工作需要理论
(一)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
社会工作理论是社会工作者运用的各种理论知识的总称。轻视理论出于两种“误区”:过分夸大社会工作所处理问题的特殊性,对理论的概括范围的过高追求。社会工作的个别经验与理论知识是相互补充的。
(二)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解释所要解决问题的性质与原因,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提出有效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和模式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一)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
从理论角度看,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过程大体经历过七个阶段:调查阶段、精神分析学阶段、精神分析学派与功能主义学派并立阶段、获得阶段、盘点阶段、“理论统一”阶段、理论归类阶段。
(二)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逻辑结构
1.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社会工作的理论涵义,二者之不同与联系。
2.皮拉利思的社会工作理论三层次划分模型
宏观理论、中观理论与实践理论
(三)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
佩恩的分类及各流派的基本内容:心理分析学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社会系统理论、标签理论;人文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增权理论、女权主义理论。
1.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类型
李康特(Recomte)的理论构造的哲学性背景假设和专业性背景假设;
大卫·豪关于社会工作理论的四范式模式:功能主义的、解释论的、激进人文主义的、激进结构主义的。
2.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借鉴
总结中国社会工作理论的必要性、可能性及途径
思考题
试述西方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试指出符合我国社会要求的社会工作价值体系。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对当代社会工作者而言,了解和研究社会工作理论,包括哪两方面的具体任务?谈谈你自己在这两方面的看法和见解。
第三讲 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社会工作的核心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因此,在本讲和第四讲中,会着重向学生介绍社会工作的方法,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直接的工作方法,也包括作为间接工作方法的社会行政。使学生能够在掌握社会工作理论的基础上,又把握一些工作方法,为今后从事社会工作实务奠定良好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个案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社会个案工作的涵义
(一)代表观点
诊断学派的观点 汉密尔顿认为社会适应不良是“心理-社会”即内部与外部相互作用的结果。
功能学派的观点 强调社会工作者(机构)对案主帮助的作用。
(二)内涵
运用专业知识和技巧,提供支持与服务,减轻和解决问题,增进福利。
(三)发展历史 1.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
19世纪至20世纪初是个案工作的起始阶段。2.个案工作专业化与学科化阶段
1917年芮奇蒙德的《社会诊断》一书是社会个案工作专业化开始,“研究-诊断-治疗”的助人框架。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一)危机介入模式 1.危机的内涵
危机是平衡稳定状态被改变的现象,也是一个过程。
2.危机介入技术
开始阶段:收集资料、达成协议、建立专业关系;中间阶段:进一步搜集资料,寻找形成危机的原因,减轻案主压力;结案。
(二)任务中心模式
1.任务中心模式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个案工作是一种目标集中的活动,它考虑个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它主要应用于情绪问题、资源不足、角色困难等问题。
2.问题解决过程
问题解决过程的五个阶段。3.任务中心模式的工作技巧
倾听、抓住核心问题、协议、沟通与回应。
(三)心理-社会模式 1.心理-社会模式的内容
将案主的心理状态、情理过程同其生活的社会环境结合起来考虑并进行工作的方法、人的内部心理世界、生活的外部社会环境。
2.心理-社会模式的框架
针对问题(内部和外部问题)确定目标(改变人和改变环境),正确处理工作者与案主的角色。
3.心理-社会模式的相关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埃里克森的人的成长(生命历程)理论。
(四)行为治疗模式
1.行为治疗模式的理论基础
行为主义认为人的行为主要取决于外部环境,人的行为是通过反映外部世界、学习适应环境而获得的。有反应学习、操作学习、观察学习和认知学习四种学习形态。
2.行为治疗模式的工作技巧 3.行为治疗个案工作的框架
适应问题-案主行为本身出现问题;工作目标要小而具体,可测量;工作者要运用资源与手段支持案主的行为改变。
三、社会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一)社会个案工作的经验
中国社会是“家本位”文化,家族(家庭)集团主义使得对人的帮助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直接帮助有需要的人,二是通过帮助家庭来帮助有需要的人。
(二)社会个案工作的实践
中国的社会个案工作要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架构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小组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小组工作的缘起与发展
小组工作产生于工业化导致的社会问题,20世纪40年代成为专业工作方法。
(一)小组工作的定义
从治疗、发展及对团体的功能的角度下定义,社会小组工作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小组经验,协助个人增强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二)小组的类型划分
以成员的参与程度、自由进出程度和工作目标划分的小组类型。
二、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及模式
(一)小组工作理论基础
心理学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系统理论
(二)小组工作的模式
社会目标模式认为,社会系统与个人、群体是相互影响的,个人问题的解决必须通过社会变迁来实现。治疗模式以小组作为治疗的媒介,解决小组成员的问题。互动模式把小组看作一个互助系统。
(三)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1.小组工作的原则
个别化原则、接纳、助人、鼓励参与、促进成员发展、合理制约 2.小组工作的技巧(1)一般技巧
建立关系、观察、组织小组、领导小组、沟通、参与小组、运用资源、评估。
(2)促进沟通的技巧
选择适合环境、选择适合语言、提供合作目标、调整小组互动模式
(3)组织会议的技巧
良好的开端、控制讨论进程、做好总结。
思考题
简述社会个案工作的发展历史。试述危机接入模式的工作过程与技巧。试述小组工作的三个主要模式。
试述兰卡德等人的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模式。
为什么对小组中的互动进行控制?怎样有效地进行控制?
第四讲 社会工作的方法
(二)第一节 社区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社区工作的涵义及发展历程
(一)社区工作的一般涵义
社区工作包括社区组织和社区发展。社区组织工作起始于19世纪后期的社区睦邻运动,20世纪60年代社区组织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专业方法。
(二)社区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倡导,首先在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实行。1955年联合国提出社区发展的准则。
(三)社区工作的定义
1.社区组织的定义 2.社区发展的定义 3.社区工作的定义
(四)社区工作的目标 任务目标与过程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理论
(一)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理论
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策略的意义,如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激进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等。
2.社会变迁理论 3.社会运动理论
(二)社区工作的实施理论 1.社区工作的模式
罗斯曼的社区工作模式,地区发展、社会计划、社会行动、新的发展观。
2.社区工作的原则 联合国的社区发展原则。3.社区工作的方法
三、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一)社区工作的过程
建立关系(方法与内容)、收集资料(类型与方法)、制订计划(层次内容)、社区行动(内容与目标)。
(二)社区工作的基本技巧
社区调查与分析的技巧、建立及维系关系的技巧、动员与组织的技巧、活动程序设计技巧。
第二节 社会行政
一、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一)社会行政的涵义 1.什么是社会行政
基德内的实质性解释,崔克尔的过程性解释,定义。2.社会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关系 3.社会行政的层次(1)社会政策的层次
政府的宏观政策和机构(组织)的微观政策。(2)社会行政的层次
宏观社会行政与微观社会行政,界定与联系。
(二)社会行政的地位与功能 1.社会行政的地位
社会政策的定义,社会行政对增进社会福利的意义,社会行政是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
2.社会行政的功能
实现社会政策、促进有效服务、修订社会政策。
二、社会行政的内容
(一)社会服务的计划
社会服务计划的过程模式,理性决策与有限理性决策。
(二)社会服务的组织
社会服务组织的结构,社会服务组织(机构)人员的招聘应该注意的问题。
(三)督导与激励
(四)协调与控制
(五)评估与报告
三、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
(一)我国社会行政的发展历史
古代的“九惠之教”、常平仓、义仓,民国时期的社会部。
(二)我国的社会行政体制
1949年后我国的社会行政机构的体系的结构;社会政策的实施模式----单位体制与行政体系的作用,社会行政的基本特点:依据统一政策、依靠行政体系、借助思想工作。
(三)改革以来我国的社会行政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形成的“企业(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及消极影响。社会行政体系的变化:政府角色的变化、非政府社会服务机构的发育与成长,社会行政性质的变化:由政治化向行政和经济相结合方向的转变。
思考题:
试述罗斯曼社区工作三模式的基本内容。试述社区工作的介入方法。试述社会行政的功能。
社会行政作为一种管理活动包括哪些主要环节(内容)? 试分析我国社会行政体制之特点。
第五讲 社会工作实务
(一)社会工作是一门务实的学科,它的基本服务对象就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社会工作者以其专业的理论和方法服务于工作对象,发挥着救难济困和促进发展的作用。本讲和第六讲选择了四个弱势群体作为工作对象,结合个案及模拟演练,力图使学生对社会工作实务有真切体验,激发学生对社会工作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社会工作的能力。
第一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儿童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功能
(一)概念界定
儿童概念的界定,儿童社会工作的涵义。
(二)发展历史 1.以救助为主的时期
20世纪以前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对象是特殊儿童,主要方法是救助
2.积极的儿童福利时期
20世纪新的儿童福利观念,1923年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宣言》
(三)功能与性质
儿童社会工作具有福利性、服务性、专业性等基本特征,它对儿童的成长及社会安全有重要影响。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一)基本理论
人的发展理论是儿童社会工作的基础理论,马克思主义、行为主义、人文主义、发生认识论的发展理论。
(二)基本内容
普通的儿童社会工作:儿童养育、儿童教育、儿童卫生保健、儿童权益保护;特殊的儿童社会工作:特殊儿童的涵义,对特殊儿童的救助、康复和教育。
(三)一般方法 群体活动、个案工作
三、中国儿童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历史
幼有所长,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基金会”
(二)现状
中国政府的儿童社会政策:宪法、婚姻法的有关内容,未成年人保护法,儿童福利院,希望工程,春蕾计划
(三)趋势与展望
儿童福利的优先性,儿童社会福利服务的法制化、社会化趋势。
第二节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界定 1.关于青少年的界定
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于青少年概念的解释。少年社会工作的概念
2.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涵义及构成要素。3.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青少年面临的发展任务;青少年社会工作面临青少年发展与青少年问题两大主题。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相关理论
(一)生物进化理论
生长顺序与时间理论关注青少年的生理发育特征,复演理论认为个体成长是在“复演”人类进化历程。
(二)精神分析理论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论,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理论(人生发展阶段论)
(三)学习理论
哈维格斯特的发展阶段和任务理论
(四)社会文化理论
玛格丽特·米德的青年亚文化(代沟)理论,本尼迪克特的
(五)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从社会结构(社会地位与角色)、社会变迁(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念的变迁)、青少年群体与社会的关系的角度看待青少年问题。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青少年工作的一般形式 1.通过团体和组织实施的社会工作
团体(组织)是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青少年团体(组织)可以为青少年发展服务。
2.通过基地实施的社会工作
借助青少年活动设施和基地开展青少年工作;一些社会服务机构直接为青少年服务。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一般方法 个案辅导方法和团体活动方法。
四、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发展
(一)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与机构
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功能:教育、开发、服务;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机构。
(二)中国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状况与发展
中国青少年在发展中面临三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就业、教育及保护。
思考题
什么是儿童社会工作?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中国儿童社会工作有什么特点?应如何发展? 试述儿童社会工作的功能。
什么是青少年社会工作?你如何认识它的理论基础? 青少年社会工作有哪些内容?
第六讲 社会工作实务
(二)第一节 老年社会工作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老年人问题的由来
老年人与老龄社会的标准,老年人在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中地位的变化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老年社会工作的涵义,老年社会工作有单纯的帮助、服务向帮助、互助、发展和参与的变化。
(三)影响老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因素
经济发展、社会政策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老年社会工作是三个主要因素。西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儒家文化对养老问题的处理方式有明显差异。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与方法
(一)老年社会工作的理论 1.社会撤离理论
认为随着老人年龄增长,他们便主动撤出主流社会活动。遇到的批评
2.活动理论
认为积极的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生活的满意,评价
3.连续性理论
老年人若保持中年时代的个性和生活方式,就会有幸福的晚年。4.社会损害理论和社会重建理论
社会损害理论认为对老年人过分关心会对老年人的身心带来损害。社会重建理论关注改变老年人生存环境以增强和重建自信心。
5.社会交换理论
主张发展老年政策和服务,增加老年人的权力资源
(二)老年社会工作的方法 1.老年个案工作的原则
独特的原则和要求,尊敬老人,耐心的重要性 2.老年个案工作的技巧
怀旧、生命回顾的功能及使用范围
(三)老年小组工作
基本原则和具体技巧
三、老年社会工作实务
(一)机构照顾
机构照顾(院舍照顾)的涵义
(二)社区照顾
社区照顾的涵义,产生的原因、功能,“时间储蓄”,将正规照顾与非正规照顾结合起来解决老年照顾问题。
第二节 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基本内容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涵义
妇女社会工作也叫妇女服务,狭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广义的妇女社会工作,妇女服务的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二)妇女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 1.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的一种社会思潮,女权主义的基本主张,女权主义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
2.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理论内容:妇女社会地位,妇女的社会作用,社会权利和争取妇女解放途径的观点。
二、香港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香港妇女服务的三个层次:家庭服务本位、社区服务本位、妇女服务本位。
(二)香港妇女社会工作的特点
以已婚妇女为主,强化妇女传统角色,以家庭和社区为服务本位
三、中国大陆的妇女社会工作
(一)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1.发动妇女参加社会生产 2.宣传教育妇女 3.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4.家庭文化建设 “五好家庭”
(二)近期妇女社会工作的内容
思考题
试说明影响老年的主要因素。
老年个案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人社区照顾?
试述近些年来我国大陆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及成就。试述社会性别流派的基本观点。
教学参考书目: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2.陈墀成,黄河:《社会工作概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3.邓志伟,徐榕:《家庭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4.范克新,肖萍:《团体社会工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5.费梅苹:《社会保障概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6.库少雄:《社会工作实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7.孙立亚:《社会工作导论》,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999。8.张曙:《社会工作行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9.张雄:《个案社会工作》,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10.林胜义:《社会工作概论》 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6。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理论
广西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农民工社区社会工作服务站社会工作文化
(一)社会学习理论
强调运用正面增强的技术,增强个人的学习能力。小组中的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间分享的经历、经验材料,通过彼此的表现和互动,进行观察、模仿和学习,为每个成员提供学习的榜样,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在此项目设计的小组中,组员可以相互探讨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惑、教育孩子方面的经验分享,学习别人的经验,推动自己进步。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儿童的行为由外塑而渐内发,这既是个体逐渐成熟的结果,更是教育引导的结果。不仅要用各种标准来规范儿童的行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认同、采纳这些标准,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成长为具有自我调控能力的人。
(二)小组动力学理论
小组动力是描述小组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参与小组生命发展的各种复杂力量及其交互方式。在项目策划中,设计了具有团体熔炼意识的大组游戏,以共同活动为中介增进小组的团队意识,在团队意识强的小组里,组员会感到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积极维护小组的存在。
(三)艾利斯的“ABC”理论
根据艾利斯的“ABC”理论(A——引发事件;B——个体的信念;C——情绪、行为的后果,“ABC”理论是认知行为疗法的一种重要分析理论),人们是以情绪、行为的后果来应付引发事件。项目策划中针对组员存在的一些情绪问题,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组员的不良认知,增强组员的自信心。
(四)优势视角理论
优势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的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存在适当的条件,就可以建设性地发挥自身功能,其宗旨是动员服务对象的能力来达到他们自己的愿望和目标。本项目在设计一些活动时,目标是促使组员发现自己的优点,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
(五)系统理论
系统论认为,系统内是由各个部分如个人、家庭、群体等组成的具有一定层次和结构并在环境发生关系的复杂整体,其功能取决于它的组成部分已经这些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系统论强调社会系统,特别是家庭系统在塑造和影响人的行为以及生活状态中的重要作用。通过项目设计,了解个人与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互动的形态和互动的规则。
(六)社会支持网理论:
社会支持网概括而言就是社会支持的提供机制,是社会个体从社会和他人处获得的支持的总称。广义的社会支持包括物质帮助、行为支持、亲密的互动、指导、反馈、正面的社会互动等六种形式。根据社会支持的接受者和施与提供者的不同,将其分为正式社会网络和非正式社会网络。正式社会网络包括政府、企业、社区组织和市场(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和广告等);非正式的社会网络包括五种关系:血缘关系、亲缘关系、业缘关系、地缘关系和私人关系。
(七)马斯洛需要理论
马斯洛认为人有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
(八)增能理论
增能理论认为个人在与他人及环境的积极互动过程中,获得更大的对生活空间的掌控能力和自信心,以及促进环境资源和机会的运用,以进一步帮助个人获得更多能力的过程。
(九)埃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体验以稳定的注意和孜孜不倦的勤奋来完成工作的乐趣,儿童阶段最重要的是培养勤奋感,避免产生丧失信心的自卑感。儿童需要有长者
去引导,培养勤奋感,树立勤奋成才的意识。
第四篇: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应用实践
关于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精神分析是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心理学理论体系。弗洛伊德是人格心理学的始祖,也是精神分析的开创者,后来的荣格和阿德勒都深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影响。他们最初追随弗洛伊德,后来因为理论见解的分歧而分道扬镳。在当时的弗洛伊德看来,他们之间的分歧如此之大,以至于自己完全无法接受,但是以今天的眼光来看,荣格的分析心理学、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都和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仍然把两人当做经典精神分析阵营中的重要成员。
经典精神分析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弗洛伊德根据自己临床治疗的实践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人格的结构、动力、发展、治疗及改变。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不同于当时的任何心理学流派,它对于人性中本能的、自然性的、非理性的一面给予了巨大关注,对于潜意识的揭示入木三分,从而开启了经典精神分析的研究进程,精神分析正式的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人格心理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
经过了百年来的发展,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善,并且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概括的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临床领域和教育文化领域。
一、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临床领域的应用实践
弗洛伊德提出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时的依据就是他在做医生时治疗经验的总结,所以经典精神分析理论提出后必然在临床领域得到大量的应用。在今天,临床领域的应用最广为人知的一个那就是心理咨询,广为人知的一大表现就是现在的考心理咨询师证的热潮了。
心理咨询一般分为个体心理治疗和团体治疗。但是荣格对团体治疗的效果存怀疑态度,所以荣格学派的分析师很少采用团体治疗的方式。
在心理咨询中,常见的经典精神分析技术主要有:自由联想、析梦、对移情和阻抗的处理、沙盘和绘画技术等等。咨询效果的评估,不能仅仅局限于精神分析的评估手段,还要根据来访者自己的叙述、判断,借助于一些心理测量手段以及其他方面的分析观察,做出一个较为全面、准确的评价。早期的传统精神分析实施方法是让病人躺卧在沙发上上,咨询师处于来访者的身后,脱离来访者的视野范围,以使来访者可以更加毫无拘束地表达自己内心中潜意识的想法。通常来访者需要更多次、历经数年的咨询,可以说是非常费时的。近年来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精神分析的原则和理念,采用现代的咨询模式,可以在数月内短期治疗,精神分析正逐渐走向实用、普遍和有效。
不仅对成人,对儿童也可以进行治疗。弗洛伊德对于第一例儿童病人“小汉斯”的分析,开启了儿童分析的先河。后来经过后人的发展,不仅使得精神分析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
且创立了新的学科:儿童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对儿童的治疗主要采用游戏治疗取代自由联想。后来的荣格在儿童心理治疗方面,主要采取沙盘技术和绘画技术。不论哪个学派,在儿童心理治疗中都重视家庭的重要作用。他们普遍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起因于父母的问题,因此家庭治疗在儿童心理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团体治疗,经典精神分析流派中的争议很大,在这里就不论述了。
二、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在教育文化领域的应用
弗洛伊德和荣格都用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历史现象,从而使得精神分析超出了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的领域。
弗洛伊德将人性和人类文明社会相对立,人性就是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弗洛伊德的社会文化观是弗洛伊德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明精神分析学说由一种潜意识的心理学体系发展成为了一种无所不包的人生哲学,其内容主要包括文明观、宗教观、道德观、艺术观等。
而荣格在这一方面的观点与弗洛伊德存在较大分歧,荣格用原型的观点理解社会和历史。荣格出生在一个宗教世家,终其一生都对宗教经验保持着莫大的兴趣。在长期的临床生涯中,他发现很多人之所以患有心理障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作为精神支柱的信仰。后来他提出宗教观念也是原型的一种表现,对心理健康有重要的作用。荣格对宗教的观点影响了宗教心理学的发展,使人们从弗洛伊德对宗教的消极解释中解放出来。
从古至今,许多艺术作品流传下来,在荣格看来其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表现了原型,原型的表现是创作的中心和归宿。后来人们将原型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文艺开创了原型批评论。原型批评论由于它能够在文化学、神话和宗教中找出经验依据,并注重对艺术史的整体考察和梳理,从而引起人们的重视。后来的艾略特、叶芝、劳伦斯等作家对古代神话、古代文学和原始的“血缘意识”的兴趣都受到荣格学说的影响。荣格以集体潜意识学说为核心的心理学文艺论对文艺研究产生了巨大影响。蒙德博得金在《诗歌中的原型模式》中便将荣格的集体潜意识和原型理论用于诗歌研究。诺斯洛浦使原型批评成为一种文学理论和手法并产生了巨大影响。
经典精神分析学派中阿德勒的理论在教育方面也有应用,阿德勒重视矫正生活方式有错误的学童,通过教师预防和矫正学童基本错误的方法可以提高人们的社会兴趣及心理健康程度。阿德勒热衷于把他的理念应用在教育上,特别是找出一些方法去矫正学童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阿德勒的理论对儿童教育存在很大影响。
在今天看来,经典分析理论的一些观点在今天看起来已经落后,但是它在人格心理学中
仍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经典分析理论应用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在以后会继续影响人类的发展,对经典分析理论的研究会一直进行下去。人类不息,研究不止。参考文献:
1、王立皓《经典精神分析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2006.01
2、许燕《人格心理学》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4
第五篇:电影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电影美学 ——电影第二符号学:(区别于电影的第一符号学)。
1、它的产生意味着电影理论从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转变。结构主义将电影的本文看作是一个相对自主的系统,不依赖于外界客体世界而存在。后结构主义从某种意义上重新将其看作是一个相对开放的领域。将整个世界和社会看作是一个语言的泛本文系统。从而实现了 语言本文的系统自足系统-世界泛本文系统的沟通。
把电影的叙事语言看成是世界与社会的符号的编码的结果。
2、它是电影符号学在70年代后的一个直接的发展。
3、电影第二符号学的理论实质: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的双重模式。
一、从弗洛伊德到拉康
——精神分析学基本模式和结构化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无意识理论:弗洛伊德恢复了周围人的意识本身存在的东西。把人的意识看成是二层的结构。理性的意识和深层的无意识。意识部分遵从现实原则;无意识部分遵循快乐原则。在此基础上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理论:本我(相当于深层无意识,人的本能存在,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自我(文明社会中建立起来,控制和压抑不符合现实原则的本能冲动。不过终极目标是满足或者维护本我。)、超我(相对理想化的自我,站在人的特殊角度而言。体现伟宗教的、艺术的、道德的这一类理想化的自我,弗洛伊德认为这是人类独有的一个层次。有时候表现对本我的维护,可以有时候也会表现出对本我的损害。)。弗洛伊德释梦的理论:现实中受到压抑的本我需要表述出来,在水睡眠当中遵循现实原则的自我处于休眠的状态。梦!出于一种无意识的运动。它的工作方法是:移植、凝缩、装饰、具象化、潜在欲望的图像实现。还包括:想象、幻想、幻觉、白日梦。拉康:将结构主义的语言学和精神分析学结合。拉康把无意识语言化:拉康认为无意识是语言赋予欲望以结构的结果。梦,是无意识的符号。会根据一定的语法规则来组合成一定的句子、本文,也就是编码成句子、本文。语法规则(结构法则)正是弗洛伊德提出的梦的基本工作方式。这些法则和一般语言形成意义的法则是一样的。
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的理论:他认为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是没有主体的,六到十八个月大的时候处于一个镜像阶段。这个时候婴儿已经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并且认识自己,同时会对自己进行一个认同,从而产生“我”的意念。这样一个人的主体得以建立。这样一个过程被称之为一次同化的过程。这个理论对于电影的意义:最重要关键词:看!看的是——影像,一个在反射平面上呈现的一个影像。于是:1、对人的视觉经验的强调。将主体确立引向观看(影像)的视觉层面。2、对“影像”的确定。反射呈现,却极其相似于真实,兼具可认识的、主观的、幻觉的。
二、关于观影主体的理论:
代表人物:麦茨,代表作《想象的能指》,书中首先提出了电影与梦之间的关系。
电影与梦:梦是一个无意识运行的产物。观看电影的主体和做梦主体在麦茨看来是一致的。电影与梦都对应着一个画面,他们的过程一致。他们是对人的本能无意识欲望的满足。麦茨认为:电影是从欲望中产生。电影的原则也就类似于梦的原则。根据拉康的理论有人作了补充:拉康理论中婴儿面对着镜像相当于电影中的主体面对着银幕。婴儿会对镜像做出从惊讶到认同的转变,观影主体在黑暗中也是如此,惊讶,然后对影像认同,从而确立主体。确立之后,主体会由被动转为能动。影片中角色的体验会在观影者的欲望满足中的得到转映与认同。在此基础上,麦茨继续提出来,电影的表述(语言)结构与人的无意识结构非常的类似。具有相同的机制,他们的符号都是影像,都是虚幻的。因此相似性,电影才(最)更加容易感染观众。电影就是一种看,也就是所谓的“单向的看”。现实中双向的看是不可以完全袒露无意识的,而在单向的看的过程中人的无意识可以完全的袒露出来。这是满足无意识的一种看,也称作为窥视。这是观众和电影的能指的关系—一种窥视的状态!呈现为一种电影窥淫癖的状态。麦茨对电影机构的一个具体的表述:麦茨所谓的电影机构指的是电影放到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的图景之中进行表述。麦茨认为由三部分的电影机器组成:
1、外部机器。电影作为一个工业存在形成的一个整个的生产体系。这个部分的全部意义在于保证它的产品被内部机器所接受。
2、内部机器。观众的审美心理,动机、目的,观众无意识运动的欲求。
3、第三机器。有关电影的批评和理论观念。
博德里对麦茨的第二符号学理论的补充:当观众注视着银幕的时候好象婴儿注视着镜子,但是开始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观看者有一个视觉功能的优势。观众能够迅速的产生一种影像的认同。
人看电影:为了寻求一个像梦的幻觉的能指
三、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
1、阿尔杜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站在结构主义立场重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l 是社会个体和生存的真实状况间的想象性关系的表现:不是世界本身
l 是社会中的物质力量,体现为群体和机构的实践:包括宗教、家庭、学校、工会、媒介、通俗文化……政府……
l 意识形态的具体运行表现为:所有的意识形态总是把个体询唤(质询、召唤)为主体。确保人们生活在相同的想象性关系中。把个体安置在社会框架之中。例如:等级社会中:有权的人和无权的人;民主社会中:公民;消费社会中:消费者。2、电影的意识形态批评
《电影手册》——科莫里的文章《可见的机器》:电影是一个再现系统。
电影是主导意识形态的表达:表面上:复制现实生活,实际上是根据意识形态虚构生活。即便是复制,生活本身也是占优势的意识形态的表现。
科莫里认为:电影与主导意识形态存在共谋关系。电影的意识形态表达的策略。主要还是针对西方国家,因为主要还是通过票房和市场来实现。把意识形态的设想贯穿电影本身的结构中去。3、电影的“缝合系统”理论:让·乌达尔(法),丹尼尔·达扬(美)表达着意识形态;同时表达中掩饰这一作用
决定于两个因素:电影的技术因素、电影的语言因素 集中体现在电影镜头的最基本组接方法上:
例如:正反拍:
1、A朝右看、2、B向左看、3、A的特写
1是能指;2是所指。观众的视线被割裂了,实现出现空白:形成期待。2的出现填补了这个空白。但是2被强加的?形了一个强制性能够的意指(所指)作用。关注观影主体的位置—具有强大的被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