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1-3章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19世纪20年代 B、19世纪3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19世纪50年代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2、C3、D4、C5、B6、C7、A
8B9、A10、A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2、BD3、ADE4、CDE5、AC6、ABCD7、AB8、ADE
三、简答题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
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 B.运动性C.物质性 D.客观性
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 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
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
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A.运动B.实践 C.精神生产 D.物质生产 8.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9.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1.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2.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
13.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15.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 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 16.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
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 D.丰富了物质和意识相互关系内容
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 C.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 D.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
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 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
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A.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D.画饼不能充饥
2.“物质两种存在形式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这段话说明()A.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
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之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含静。”“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缓慢不显著的运动 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
4.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命题的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历史的客体 B.实践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C.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现实基础 D.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内容 5.实践是人的生存方式,是指()A.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B.在实践中形成人的本质和一切社会关系 C.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 D.实践是一切生命的存在形式
6.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这段话所包含的辩证法观点有()A.联系是客观世界的本性 B.一切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D.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复杂多样的 7.下列选项中,体现发展的实质的有()A.因祸得福,祸福相依
B.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 C.培育出新优质品种
D.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经过私有制到社会主义的公有制
8.某山村小镇自20世纪70年代发现矾矿以来,办了三个矾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每天排除大量矿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B.事物联系复杂多样性的原理 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
D.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 9.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A.矛盾双方在相互依存中得到发展 B.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 C.调和矛盾双方的对立 D.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10.下列哪些说法是对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体运用()A.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B.因实制宜,因地制宜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11.下列工作方法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是()A.“抓典型” B.“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 C.“一切经过实验” D.“欲擒故纵”
12.下列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矛盾观的是()A.“一分为二” B.“和二为一”
C.„„万物莫不有对”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3.下列命题中属于揭示事物本质的有()A.水往低处流 B.日出于东落于西
C.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14.下列格言中或成语中,体现质量互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有无相生,前后相随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5.古语说:“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句话是说,奢靡逐步发展会导致危亡。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有()A.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 B.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C.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D.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6.下列现象属于量变引起质变的有()A.生产力的增长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B.物体由于量的不同而区分不同的体积 C.在一定温度下鸡蛋孵出小鸡
D.由遗传和变异的矛盾引起旧物种到新物种的变化
17.“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A.它对否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B.它对肯定的理解是孤立的、片面的 C.它否定了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关系 D.它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18.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 B.事物发展的环节 c.事物联系的环节 D.扬弃
19.下列命题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思想是()A.“不平不陂,无往不复”
B.“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 C.“荣枯代谢而弥见其新” D.“和实生物”
20.割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会导致()A.激变论B.直线论 C.庸俗进化论D.循环论 21.“脱离了整体的手是名义上的手”说明了()A.整体依赖于部分 B.部分依赖于整体 C.整体是部分之和
D.脱离了整体的部分就丧失了原有的性质和功能
22.“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么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A.夸大了偶然性的作用,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B.把偶然性和必然性的作用相混同,是相对主义的观点
C.既承认偶然性的作用,又承认必然性的作用,是辩证决定论的观点 D.说明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23.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这是因为()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C.历史发展方向是由人的思想和行动决定的 D.社会规律存在和实现于实践活动之中
三、辨析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2.世界统一于存在。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7.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1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1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13.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四、材料分析题
1.对世界的本质问题存在着不同的哲学观点,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泰勒斯认为万物由水产生,又复归于水;万物有生有灭,而水则是永恒的。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个世界,对于一切存在物都是一样的,它不是任何神所创造的,也不是任何人所创造的;它过去、现在、未来永远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材料2]毕达哥拉斯认为:从数目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从平面产生出立体;从立体产生出感觉所及的一切物体,产生出四种元素:水、火、土、空气。这四种元素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互相转化,于是创造出有生命的、精神的、球形的世界。
[材料3]东汉哲学家王充认为:天履于上,地偎于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间。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材料4]恩格斯指出: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请回答:
(1)材料1、2、3的观点相同吗?并加以评述。(2)材料4说明了什么原理,坚持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2.阅读下列关于运动和发展不同观点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韩非提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材料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日风动,一僧日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日: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材料3] 列宁指出把主要的注意力正是放在认识“自己”运动的源泉上;只有对立统一的观点:才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才提供理解“飞跃”、“渐进过程的中断”,向对立面的转化,旧东西的消灭和新东西的产生的钥匙。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的观点有何异同?(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是什么?并加以评述。
3.在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问题上,历史上的哲学家们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霍尔巴赫认为,一切都是必然的,没有偶然性。偶然性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空洞语词”。偶然性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愚昧无知造成的,我们把看不出同原因相联系的结果归之于偶然性。[材料2] 毕尔生说,必然性只属于概念的世界,而不属于现实世界本身。莫诺认为,偶然性是生命起源和发展的全部基础,生物进化,本质上是由无法预测的纯粹偶然变化造成的,人类的出现也不过是“蒙特卡诺赌窟里中签得彩的号码”,是纯粹的偶然性。
[材料3] 黑格尔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绝对观念”发展的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环节。必然性根据于事物自身,偶然性根据于他物;偶然的东西是必然的;科学和哲学的任务“在于从偶然性中去认识必然性”。请回答:.
(1)材料1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2)材料2的哲学观点和错误是什么?(3)材料3的贡献和错误是什么?
4.针对以下关于对立统一规律在运动发展中的作用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材料1]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摘自韩愈:《原道》)“玉不遇砥砺,不可以成器,人不遇困穷挫辱,不可以成德。”(摘自《梅峰语录》卷上)[材料2] 任何一件静止的东西,若不是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以运动力图进 入它的位置使它不再处于静止,即将永远静止。
同样情形,任何一件运动的东西,除非在它以外有别的物体使它静止,即将永远运动。(摘自霍布斯:《论物体》,载《十六一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材料3] 列宁指出,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在谈到黑格尔关于每一事物都是“和它自己的他物有差别”时认为“非常正确和重要;„他物‟是自己的他物,是向自己的对立面的发展。”
“有两种基本的(或两种可能的,或两种在历史上常见的)发展(进化)观点:认为发展是减少和增加,是重复;以及认为发展是对立面的统一(统一物之分为两个互相排斥的对立面以及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摘自《列宁全集》第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请回答:
(1)分析材料1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2)分析材料2的观点,说明它的发展观的依据。(3)谈谈你对材料3的理解。
5.根据以下关于矛盾问题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 列宁指出:就本来的意义说,辩证法就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的矛盾。他还指出: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辩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
[材料2] 杜林说:“矛盾的东西是一个范畴。这个范畴只能归属于思想组合,而不能归属于现实。” [材料3] 艾耶尔断言:“自然界不可能有矛盾,只是在陈述中才可能有矛盾。” 请回答:
(1)材料l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2)对比材料1与材料2,指出材料2的错误。(3)对比材料1与材料3,分析材料3的错误。6.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完善、科技更加进步……,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依据上述材料,运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说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意义。
7.阅读下列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理论回答有关问题。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 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手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 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
[材料3] 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请回答:
(1)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D 6.B 7.B
8.C
9.A 10.D
1.D 12.D 13.A 14.A
15.C
16.D
17.B 18.A 19.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 3.BC 4.CD 5.ABC 6.ABCD 7.BCD 8.AB 9.ABD 10.AB 1 1.ABC 12.ABCD 13.CD 14.AD 15.CD 16.ACD 17.ABC 18.ABCD 19.ABC 20.BD 21.BD 22.CD 23.ABD
三、辨析题
1.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这是错误的观点。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不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标准。
坚持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坚持世界的可知性,是唯物主义和某些唯心主义者都承认的观点。2.世界统一于存在。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
3.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运动就是物质,物质就等同于运动。这一观点是不对的。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是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的。4.唯物主义都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唯物主义都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则是“半截子”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认为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实践的客观实在性,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正确指出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5.“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首先,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次,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再次,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因此,“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6.运动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这一观点不准确。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事物之间的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相互作用,而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运动只是事物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矛盾规律也即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说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矛盾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矛盾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矛盾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8.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它们都是无条件存在的,绝对的。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9.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这一观点是不对的。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10.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1.历史决定逻辑,逻辑”修正”历史。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正确观点。历史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逻辑是指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和人的认识过程在思维中反映的次序和进程。历史的东西是逻辑的东西的基础,逻辑的东西则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逻辑的进程和历史的进程具有内在统一性。历史的东西总是包含有偶然因素、次要因素以及迂回曲折的细节,具体而生动。逻辑的东西则是”修正过”的历史的东西。通过思维舍弃历史细节、偶然性和偏差,才能抓住历史主流、必然性、基本方向和基本线索,更深刻地反映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12.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产生与辩证思维方法无关。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方法论上的共同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一方面,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和原则贯穿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之中。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又丰富了辩证思维方法。13.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替代人类的思维。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人工智能与人的思维有着本质区别,不能将二者相提并论,不应该得出人工智能将会取代人的意识的结论。首先,人工智能是通过物理的、生物的手段对思维的模拟,尽管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面可以替代和超过人的思维,但从根本上说,人工智能仍是思维和实践的产物,模拟者不能替代被模拟者,对人类思维活动一般过程和共性的模拟并不能代替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丰富性和特殊性。其次,人工智能自身不具备社会性,它使用功能中的社会性是由人赋予和设定的,因而它不会自觉考虑实施指令而形成的社会后果。最后,人工智能没有自身的需求和解决需求的实践活动,因而也就缺乏促使自身的功能发展的内在动因,没有能动的创造能力;而人类思维则是随社会实践和自身需求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作为人脑的延长的人工智能的出现,可以代替人的部分思维,减轻脑力劳动的负担,但作为人类实践所创造出来的工具在根本上是受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和水平所决定的。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材料1、2、3的观点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相同之处在于他们都坚持世界是统一的。不同之点则在于:材料1、3都表现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把世界统一为具体的物质形态,泰勒斯归结为火,王充归结为气,但都是用物质的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材料2表现的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他们把世界归结为数,归结为某种客观的精神、理性因素。
(2)材料4说明的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本质上是物质的。坚持这一原理的意义在于:
第一,这一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它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理论体系的起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原理的根本立脚点和出发点。它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彻底的科学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第二,这一原理是反对二元论、宗教神学、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它证明了:否认世界统一性的二元论不能成立,宗教神学所谓”上帝创造世界”的虚幻和荒谬。唯心主义一元论关于世界统一于精神的根本错误,并给予其根本性的摧毁和打击。
第三,这一原理具有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根本理论基础;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2.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都承认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但是材料1认为运动变化是客观事物自身具有的,世界发生变化,事物就要变化,事物变了,各种规律、办法、功能也就会发生变化。材料2慧能的观点则不是从事物自身来谈变化,而是认为人的心理、人的思想、意志是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这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运动观,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2)材料2和材料3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认为事物因内在的矛盾,引起运动变化。材料3强调事物内在的矛盾性,事物内在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而材料2否认事物自身存在运动变化的源泉,而把运动变化看作是由精神因素,特别是由人的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这样就否认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性,因而不能正确地把握运动,不能科学地说明运动变化。3.答案:
(1)材料l属机械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必然性,否认偶然性。偶然性同样是客观存在的,有其产生的原因,不是由于人们主观上没有认识而造成的。
(2)材料2属非决定论观点。其错误在于夸大偶然性,否认必然性及其客观性。生物进化绝不是毫无必然性或规律性可循的纯粹偶然性,而是包含着内在的必然性,人类的出现是生物长期进化的必然结果。(3)材料3表明,黑格尔明确分析了必然性和偶然性产生的不同根据及两者的辩证关系,这是它的贡献。但黑格尔把必然性和偶然性视为”绝对观念”发展的两个环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4.答案:
(1)材料1把事物的发展看作是对立面互相斗争、互相作用的结果。韩愈的观点认为(对佛教、道教)如不加以禁止,(儒教)就不能得到流传和推行。《梅峰语录》中关于人的发展的观点认为,人不遭受困难屈辱的锻炼,就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这种观点是朴素的、辩证的,是正确的发展观。
(2)材料2中霍布斯把力学中静者恒静、动者恒动的规律直接引入哲学,把物质的运动发展看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陷入了外因论,他的这种发展观具有形而上学的性质。
(3)材料3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发展观。它揭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实质内容。矛盾的同一性使矛盾双方联结起来,使事物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提供矛盾双方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从而也就孕育着扬弃旧的矛盾的条件。矛盾斗争在事物量变过程中的作用,就在于它推动着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质变过程中的作用在于它能突破特定事物存在的限度。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中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5.答案:
(1)材料l的第一句话是说辩证法所研究的矛盾是对象自身中的矛盾,就是矛盾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客观事物自身所具有的,人们思维中的矛盾不过是客观事物的矛盾在人们思维中的反映。第二句也是强调辩证矛盾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实际客观存在的矛盾,不是主观字面的或头脑臆造出来的矛盾。这两段话突出一点,就是指出矛盾的存在是客观的,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2)材料2把矛盾归结为一个范畴,当作纯粹是主观的思想的东西:认为它不是现实的,只能是思想的任意组合。它与材料1把矛盾看作是对象自身中、实际生活中的矛盾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其根本错误在于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性,把矛盾当作是由思想臆造的。
(3)材料3公然否认自然界中有矛盾,他认为矛盾只存在于陈述中,即只存在于语句上、字面上。材料1明确指出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材料3的错误在于:一是公开否认自然界矛盾的存在,二是把矛盾当作字面上的、语句上的,同样是否认了矛盾存在的客观性。6.答案:
(1)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含义以及二者的对立统一关系。
(2)可能性和现实性辩证关系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挥人的自觉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宏伟的,是现实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性。7.答案:(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问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A.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科学实验
D.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
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C.人 D.人的意识 3.实践的客体是()A.绝对精神的对象化 B.客观物质世界 C.人的意识的创造物
D.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4.实践的中介是()A.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 B.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C.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 D.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6.“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7.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说明()A.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 D.人具有认识自然的能力
8.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 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 B.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
C.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
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间接经验毫无用处 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 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 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
11.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分析
1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A.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 B.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 C.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 D.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
13.“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C.诡辩论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14.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A.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 B.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D.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15.“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6.“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17.“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 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 18.“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A.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C.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 D.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与规律客观性 19.“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A.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B.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C.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 D.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 20.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A.必然归结为诡辩论 B.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 C.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 D.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
21.“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
B.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
D.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
22.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3.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强调()A.真理是感性的直观,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C.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D.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24.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 B.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
25.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A.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 B.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C.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 D.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
26.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造成的。”这表明()A.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
B.人的聪明才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 C.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 D.人的聪明才智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27.真理和谬误的界限在于()A.是否符合人的利益和愿望 B.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
C.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D.是否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2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A.具体性 B.客观性 C.终极性 D.全面性 29.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A.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B.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C.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 D.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 3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A.决定了社会发展趋势 B.决定着社会变革力度
C.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最终源泉 31.重视理论创新,必须反对()A.经验主义 B.先验论 C.绝对主义 D.教条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实践的中介系统包括()A.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B.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大的工具系统 C.进人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各种物质系统
D.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的逻辑方法与操作系统 2.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包括以下环节()A.确定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
B.通过一定的实践手段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的实践活动 C.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D.通过改造主观世界而支配客观世界的运行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世界的可知性
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4.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提出了认识的课题
B.实践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手段,使认识成为可能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5.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是()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C.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加工
6.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和人的思想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
7.“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这一论断的哲学思想是()A.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B.理论不能代替实践 C.理论本身就是物质的力量
D.理论的作用可以通过实践表现出来
8.下列观点中包含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原理的是()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B.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C.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D.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9.经验论的错误在于()A.否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 B.否认认识是一个过程 C.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
D.否认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10.“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A.感性认识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没有任何帮助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存和渗透的 11.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意义在于()A.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
B.理论可以改变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C.理论可以指导实践
D.理论在实践的发展中得到发展 12.“按图索骥”的错误在于()A.理论脱离实际 B.经验论 C.教条主义 D.唯理论
13.“跟着感觉走”,在本质上是()A.唯心主义经验论的观点 B.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观点 C.唯我主义观点 D.反理性主义观点
14.下列属于中国传统哲学中唯心主义知行观的有()A.生而知之(孔子)B.不虑而知(孟子)C.不行而知(老子)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l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苟子)15.“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至于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判断它明天会再升起。”恩格斯这段话的含义是()A.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B.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 C.事物的必然性与感性、经验性毫无关系 D.归纳方法不是万能的 16.马克思主义认为,认识的辩证过程是()A.从间接经验到直接经验的转化 B.从抽象到具体再到抽象的上升运动 C.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无限循环往复 D.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发展
17.“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含义是()A.真理的认识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C.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D.真理是具体生动的事实
1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A.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B.实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C.实践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D.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19.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社会主义。”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任何纲领
B.应该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社会主义理论 C.必须由实践来检验社会主义理论 D.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应该由经验代替理论
20.列宁说:“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线
B.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C.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
D.沿着真理的方向继续前行会使真理变成谬误
21.孙中山先生指出,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困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这表明()A.知行相互促进 B.行先知后 C.知行不可分割 D.知行合一
22.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 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 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D.认识是一个过程
23.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2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是()A.真理原则侧重于主观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C.真理原则说明认定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 D.真理原则体现了人的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 样性
25.下列观点体现真理和价值的辩证关系的有()A.真理既是制约实践的客观尺度,又是实践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 B.遵循真理尺度就要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要满足人的需要 C.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D.实现价值是人们追求真理的目的,价值追求引导人们去探索真理 26.价值的特性是()A.客观性 B.主体性 C.社会历史性 D.多维性 27.价值的客观性在于()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C.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真理是具体的就是说真理是唯一的 B.价值是抽象的就是说价值是多维的
C.主体结构和规定的复杂性导致主体的价值关系的全面性、多维性 D.真理的具体性是说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29.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表现在()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实践与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C.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 性、多样化
D.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
30.马克思主义“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把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马克思主义不是教义,而是行动的指南 B.马克思主义必须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C.必须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是对现存的历史活动的真实关系的一般表述 31.对待马克思主义,必须()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B.坚持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C.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的方法,而不是教义 D.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只能坚持不能发展
32.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必须()A.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永恒真理 B.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C.在实践中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 D.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认识的任务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34.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是()A.必然 B.必然王国 C.自由 D.自由王国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四、材料分析题
1.[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仪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之意),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4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2.[材料1] 今者臣来,见人于太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日:“我欲之楚。”臣日:“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日:“吾马良。”臣日:“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日:“吾用多。”臣日:“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日:“吾御者善”,此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材料2]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 “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此任物亦必悖矣!请回答:“南辕北辙”和“引婴投江”犯了认识论上的什么错误? 3.[材料1] 恩格斯指出:就一切可能看来,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纠正我们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可能经常以极为轻视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他进一步指出:科学史就是把这种谬误逐渐消除或者更为新的、但终归是比较不荒诞谬误的历史。[材料2] 波普尔在《科学知识进化论》一书说道:“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 位是它的可证伪性或可反驳性。”
“我所想到的科学知识增长并不是指观察的积累,而是指不断推翻一种科学理论,由另一种更好的或者更合乎要求的理论取而代之。”
“科学史也像人类思想史一样,只不过是一些靠不住的梦幻史、顽固不化史、错误史。但科学却是这样一种少有的——也许是唯一的——人类活动,有了错误可以系统加以批判,并且还往往可以及时改正。” [材料3] 正当相对论得到普遍称誉时,爱因斯坦却冷静地说:“如果引力势场不能使光谱线向红端位移,广义相对论就站不住脚。…„从它推出许多结论中,只要有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它就必然被抛弃。”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在科学理论发展问题的共同观点是什么?(2)恩格斯与波普尔对科学的发展有什么不同认识?(3)简述波普尔“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是它的可证伪性”的观点。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A
5.D 6.C
7.B 8.C 9.C 10.C
11.B
12.C
13.B
14.C
15.A
16.A
17.D
18.A
19.B
20.D
21.B
22.A
23.C
24.C
25.D 26.C
27.C
28.B
29.A 30.C 31.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BD 4.ABCD 5.ABCD 6.CD 7.ABD
8.ABC
9.CD 10.BCD
11.ACD 12.ACD
13.ACD 14.ABC 15.ABD 16.CD
17.BC
18.ABCD 19.BC
20.BC
21.ABCD
22.ABCD 23.AB 24.BCD 25.ABCD
26.ABCD 27.BCD
28.CD
29.ABCD 30.ABCD 31.ABC 32.BCD 33.BCD
34.BD
三、辨析题
1.主体和客体就是主观和客观。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主体与客体、主观和客观这两对范畴之间有联系,但不等同。主观指人的意识、认识、思维,客观即事物的客观存在,如自然界、人类社会等。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相当于意识和物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则是认识论范畴,主体是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指与主体发生联系,进入主体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
两对范畴的联系表现在:主体有主观性,有意识和目的;客体首先是客观存在,才能成为主体认识和改造的对象。
两对范畴的区别在于:主体只有和客体相联系才称为主体,离开客体就无所谓主体。而客观存在可以是不依赖于主观、主体的。客观事物与客体是两个有区别的范畴:客观事物只有和主体发生联系才成为主体的客体。当客观事物尚未进入人的认识领域时,它还只是自在的客观存在,并不是认识的客体。只有与认识的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时,客观事物才具有客体的意义;另一方面,认识的客体不一定是客观事物。当人的认识活动指向人的精神活动时,认识的客体是精神客体。精神客体本身不属于客观事物。2.“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上述观点不等同。所谓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人的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有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入、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该命题夸大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将感觉与事实相混淆,在理论上容易导致主观唯心主义。4.“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又是非至上的”。
这一观点是正确的。这是恩格斯论人类思维能力的辩证论断。人类思维,按其本性、能力、使命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是思维的至上性,即所谓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人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客观事物及其暴露程度的限制,受社会历史条件、实践水平、主观条件以及生命的有限性等各方面的限制,他们的行为又是非至上的,即有限的和相对的。思维的至上性和非至上性的矛盾是在无止境的人类世代更迭中不断得到解决的。思维的至上性是在一系列非常不至上地思维着的人们中实现的,而一系列非常不至上的思维又体现着思维的至上性。否认思维的至上性,会走向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否认思维的非至上性,就会走向思想僵化和绝对主义。马克思主义主张思维的至上和非至上的辩证统一。
5.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
此观点正确。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由于世界及其联系和发展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无限的,人的实践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也必然是无限发展的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以及荀子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所得,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也不可能一次完成。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以行求知)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知先行后)这样的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2.答案:
认识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人的目的、愿望要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南辕北辙就好似一味朝着反方向强调客观条件的优越和主观能动性,违反了事物的客观规律,结果离目的地越来越远。引婴投江则犯了经验主义、主观主义的错误,同时混淆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3.答案:(I)恩格斯、波普尔和爱因斯坦分别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科学发展过程中真理与谬误的矛盾,指出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真理、检验真理、修正错误、发展真理的过程。
(2)恩格斯与波普尔的不同在于,波普尔把科学可能错误、可以被否证作为科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把科学史简单归结为一种理论推翻另一种理论的历史,没有重视被推翻理论其中可能包含的合理性因素,这是一种简单的否定过程。恩格斯则辩证地认识这一问题。在承认任何今天看来是正确的东西都包含着明天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同时,强调科学史是一个在真理与谬误的斗争中,不断证实真理,克服谬误、发展真理的历程。
(3)波普尔的观点指出了科学发展必须不断批判和改正错误,这对于研究科学知识增长规律有很大启发。但是他认为一个理论是否具有科学性的标志仅在于它是否具有可证伪性的观点显然是片面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生产方式 B.地理条件 C.社会意识 D.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最突出表现是它()A.同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 B.具有历史的继承性
C.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D.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3.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资料所有制 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
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 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
4.„„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这句话揭示了()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 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C.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性 D.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
5.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6.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是()A.生产力
B.该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与一定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7.上层建筑是指()A.社会的经济制度 B.科学技术 C.社会生产关系
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 8.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 9.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0.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表现在()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变革 C.社会形态的更替 D.科技的进步 11.社会革命根源于()A.人口太多 B.少数英雄人物组织暴动
C.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 D.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12.社会主义改革的根本目的在于()A.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B.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实现社会公平
13.“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B.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滥用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D.科技革命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14.人民群众既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 B.折中主义的观点 C.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D.历史循环论的观点 15.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史 B.思想发展史 C.劳动发展史 D.文化发展史 16.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 B.经济范畴 C.政治范畴 D.文化范畴 17.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主张()A.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作用 C.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根本原因在于人民群众()A.占人口大多数 B.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 C.具有先进思想 D.掌握历史发展规律 19.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条件是()A.经济条件 B.法律制度 C.传统观念 D.文化水平20.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A.纯粹偶然的 B.纯粹必然的
C.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D.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包括()A.社会生活的各种物质条件 B.社会生活的物质生产活动 C.经济关系 D.全部社会关系 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它的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 B.它与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 C.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
D.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3.18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国家法国在哲学上和政治思想领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过了当时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这表明()A.社会意识的发展不依赖社会经济 B.社会意识并不决定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D.社会意识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
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段话说明()A.生产力的发展是促使社会形态更替的最终原因 B.一种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需要客观的物质条件的成熟
C.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当它还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时,是不会灭亡的 D.社会形态总是具体的、历史的 5.生产关系的客观性是指()A.人们不能自由选择生产关系
B.人们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某种生产关系 C.生产关系是社会有机体中客观实在的组成部分 D.生产关系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物质基础 6.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因为()A.引起劳动对象的变革,促进劳动者素质的提高 B.于上层建筑 C.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D.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7.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中()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
C.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生产关系也决定生产力 D.适合生产力状况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8.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变化与发展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否包括自然科学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A.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C.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D.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指出()A.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B.社会形态是有机的统一整体 C.社会形态是永恒的不变的 D.社会形态是超社会的、超历史的 11.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 B.指出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C.论证了阶级的存在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D.说明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
12.“如果资本主义的灭亡是由科学保证了的,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去为它安排葬礼呢?”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A.抹煞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 B.否认革命在社会质变中的作用 C.否认历史观上的决定论原则
D.否定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
13.科学技术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问题,这一观点表明()A.全球性问题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B.全球性问题不是科学技术的直接结果 C.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主要的
D.科学技术是当代人的“非人化”的根源
14.“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这一观点表明()A.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B.历史不是神创造的 C.历史是人们任意创造的D.历史是人的思想发展史
15.“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英雄人物的意志可以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这种观点是()A.否认历史必然性的唯意志论 B.否认历史偶然性的机械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在历史观上的表现 D.夸大个人作用的唯心史观
16.“时势造英雄”和“英雄造时势”()A.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B.这两种观点是互相补充的
C.前者是历史唯物主义,后者是历史唯心主义 D.前者是科学历史观,后者是唯心史观
17.历史发展是“合力”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A.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 B.历史发展是无法认识的 C.历史发展的因素是复杂的
D,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 18.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是()A.古为今用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革命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回答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材料1] 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2]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材料3] 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入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材料4] 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请回答:(1)根据材料1~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2)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3)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2.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孟轲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材料2] 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材料3] 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请回答:
(1)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
(2)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
3.用历史发展规律性的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人们必须认识到,人类进步能够改变的只有其速度,而不会出现任何发展顺序的颠倒或跃过任何重要的阶段。(摘自孔德:《实证哲学》)[材料2] 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摘自马克思:《资本论》)[材料3] 每一种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既然一件事实只有当它被人想起时才是一件历史的事实,……问什么是历史的事实和什么是非历史的事实这个问题就毫无意义了。一件非历史的事实是一件没有被思想过的事实,因而是不存在的,而谁也没有遇见过一件不存在的事实。(摘自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践》)请回答:
(1)材料1和材料2这两段话所表明的基本思想倾向的不同点和共同点。(2)材料3与材料
1、材料2的主要分歧是什么?(3)材料2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什么思想? 4.用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1] 爱因斯坦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根据,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2] 科学悲观主义认为,目前世界上存在的全球性问题,如环境污染、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精神堕落、贪图享受等,都是科学的罪过,要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应该回复到不要科学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社会状态中去。
[材料3] 科学乐观主义则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真挚可以依靠自然科学去解决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请回答:
(1)材料2与材料3在本质上是否相同?(2)材料1与材料
2、材料3相比,有什么本质的区别?(3)比较材料1、2、3,请回答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如何看待科学技术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D 5.C 6.D 7.D 8.B 9.B 10.C 11.D 12.C 13.D 14.C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BCD 3.CD 4.ABCD 5.ABCD 6.ACD 7.AD 8.AB 9.ABC 10.AB 11.CD 12.AB 13.BC 14.AB 15.ACD 16.ACD 17.CD 18.BD
三、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入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
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3.生产力可以跨越发展。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在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是单线的,可以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有条件的,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条件下,在改革和开放的条件下,通过利用生产力的已有成果,从而打破生产力的单线发展,实现跨越。
在当代中国,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特别重要。由于历史原因,中国生产力比较落后,如果不实现跨越式发展,就会始终落后于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特点,江泽民提出的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正是对当代生产力发展特点的反思。4.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产生和形成中起了决定作用。劳动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生产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的物质根源,它孕育着社会有机体未来发展的一切萌芽。因此,恩格斯说: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发展史的“钥匙”。5.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是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作用的科学技术决定论观点。
科学技术提高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但科学技术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不能消灭压迫和剥削,也不足以克服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只靠科技进步,没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没有社会关系的根本变革,资本主义不能自动转变为社会主义。上述观点否认了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否认了阶级斗争、社会革命与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也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掌握在不同阶级、不同人的手中,其作用是不同的。6.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7.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但经济基础并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经济基础是在生产力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是被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力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它决定了经济基础并通过经济基础决定着全部社会生活。
该命题的错误实质在于把经济基础说成是社会最终决定力量,不了解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8.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9.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四、材料分析题 1.答案:
(1)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2)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3)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2.答案:
(1)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2)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3)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3.答案:
(1)材料1和材料2中所表现的共同思想倾向都认为人类历史有其客观的规律,这种规律是可以为人们和历史学家认识的。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和前进的历史,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可能的。它的不同点在于,说前一段话的孔德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是一位实证主义者,也是一位带有严重的形而上学倾向的思想家,他看到了历史发展有其客观的规律,人类进步是可能的,但他把这种进步过程,把历史发展的过程看作是严格按照固定的顺序进行的,而看不到人作为历史主体所应有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不仅可以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能动作用,社会形态及其更替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
(2)材料3的基本思想倾向是通过否定历史事实的客观性而否定历史有其客观规律,所以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是不可能的。在克罗齐看来,历史都是当代人按照当代人的兴趣和目的而编纂的历史,是一种主观的东西。这是他与前二者的主要分歧所在。
(3)在马克思的这段著名的话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于历史发展的唯物的辩证的观点。一方面,马克思认为历史的规律是客观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有其固有的秩序和节奏,人们即使认识到这些规律,也不能改变它,不能逾越和取消社会发展的固有的阶段。另一方面,人在历史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可以缩短和减少分娩的痛苦。人们不能改变客观规律,但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条件,从而利用规律为自己的目的服务。这表现了马克思对于历史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自觉活动能动性的唯物辩证的理解。4.答案:
(1)科学悲观主义与科学乐观主义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相反而已。二者的共同特征是科学单线论,或者说科学至上论,二者都是从科学出发;只不过科学悲观主义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而科学乐观主义则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
(2)爱因斯坦的观点不同于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他把科学技术与人的作用联系在一起,在看到科学技术强有力的作用的同时,更重视人的作用。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工具是中性的,工具对人与环境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取决于使用工具的人。
(3)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更为重要,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生产力的作用与社会制度以及人的价值观念是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的共同问题,就是只见物不见人。马克思主义要求又见物又见人,并要由人来控制物的发展,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受到人的控制。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如有疑问,先查课本。参考答案的页码如有不对的,自行找课本相关内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 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第7-9页)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第12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
绪论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A 8B
9、A
10、A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D
3、ADE
4、CDE
5、AC
6、ABCD
7、AB
8、ADE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 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
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
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1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 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22.1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26 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空间是()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时间是()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时间的特点是()
A.间断性
B.不可逆性 C.广延性
D.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是()
A三维性 B一维性 C可知性 D连续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意识的本质是()
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
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认识规
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 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 B.物质性C.规律性 D.连续性
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
付环境的活动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
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5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 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5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72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哲学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相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 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
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 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
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
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 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物质观
10.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E.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E.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运动观 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时空观 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B.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 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意识观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分泌物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
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E.偶然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
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
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性 B有用性 C创造性 D社会历史性 E主观性 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
A 渔民出海捕鱼 B医生看病 C农民进行农作物杂交试验 D医生观察病毒对药物的反应 E旅游
总特征――联系、发展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
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E.辩证否定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物极必
反,相反相成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表现的有()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C.好事和坏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总结教训,转败为胜
E.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E.天下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
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
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质量互变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因噎废食
E.过犹不及 37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25-26页,新第26-27页)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6、简述意识的本质。
(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旧第46页,新47页)8、16、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旧第30页,新第31页)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旧第36-37页,新第38页)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6页,新第38页)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A
7、B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B
15、C16、B 17B 18A
19、D 20、D 21.1、A
21.2、A 22.1、B
22.2 B
23、D
24、A
25、D
26、C 27C28、C
29、A 30、B
31、A
32、C
33、D
34、B
35、B
36、B
37、C
38、A
39、D 40、A
41、D42、C
43、C
44、B
45、C
46、A
47、C
48、C
49、D 50、A
51、C
52、D
53、D
54、A
55、B56、D
57、D
58、B
59、A 60、B 61、B 62、D 63、B 64、B 65、B 66、C 67、D 68、A 69、A70、C 71、C 72、D
二、多项选择题
1、ABE
2、ABD
3、AE
4、AD
5、ACD
6、BCD
7、BCDE
8、CDE
9、ACD
10、ABE
11、CD
12、ABCDE
13、BCD
14、ABDE
15、ABDE
16、BD
17、ABCDE
18、ACE
19、ABCD 20、AD
21、ABCD
22、ACD
23、ACD
24、AB
25、ABD
26、CDE
27、ABDE
28、CDE
29、ABCDE 30、ABE
31、ABC
32、ABCE 33ABC
34、ABCD35、ABD
36、ABCE
37、ABC
38、ABCD
39、BD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面内容。(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1)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哪个第一性,哪个第二性,或哪个是世界的本原,哪个是派生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心主义和和唯物主义两大哲学基本派别的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24页,新第25页)
答: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一切事物和现象最一般、最普遍的概括。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一切哲学体系之中,任何哲学都必须研究和回答这个问题。第三,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也是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25-26页,新第26-27页)
答:(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最科学的表述:“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
答:(1)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绝对主义和教条主义的犯错误。相对主义夸大运动,否认静止,抹煞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界限,无条件地讲“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陷入诡辩论。绝对主义夸大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不变论,在理论和实践上往往表现为教条主义。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同感觉相似的反映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阶段,从低等生物刺激感应性到动物感觉和心理。第三阶段,从动物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第二,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是意识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第26页,新27页)
答:第一,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一方面,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一切观念的东西都可以在客观世界找到其“原型”,意识的源泉不在人脑,而在人脑之外的客观世界。另一方面,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具有主观特征。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是庸俗唯物主义。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第46页,新47页)
答:规律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本持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特点是:第一,客观性。规律是物质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创造、消灭、改变、改造。第二,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第三,稳定性(重复有效性)。规律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起作用的,只要条件具备了,规律就会重复起作用。
8、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旧第48-49页,新49-50页)
答:(1)意识的能动性或能动作用是指人们在实践中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第一,意识活动具有主动的创造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第三,意识的能动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四,意识活动能在一定条件下控制和影响人体的生理过程和活动。(2)实现主观能动性的主要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实践,二是必要的物质手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第29-30页)
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其特点是:第一,客观性和直接现实性。构成的主体、客体(对象)、手段(工具)和结果等是客观的物质形态。第二,能动性。实践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世界创造性活动,与一般动物消极被动地适应自然界的本能有本质区别。第三,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作为实践的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人的实践是一种社会化的活动。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第30页)
答:第一,生产实践。生产劳动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实践形式。第二,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处理社会关系最根本的实践形式。在社会主义社会,大量社会矛盾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大量的司法活动。第三,科学实验。科学实验是从生产实践中分化、独立出来的实践形式,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第34-35页)
答:第一,联系的观点。联系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具体性)等特点。第二,发展的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第36-37页)
答: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其他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围的“钥匙”。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第36页)
答: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吸引、互相联结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有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双方互相依存、互为存在的的前提;二是矛盾双方互相渗透、互相贯通,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分离的的性质和趋势。(3)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相结合,共同构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源泉。它们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只能互相补充,不能互相代替,单方面不能构成事物发展的动力。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第39页)
答:第一,一般寓于个别之中,通过个别体现一般,没有个别就没有一般。(如:没有苹果、葡萄、香蕉等个别果实,就没有“水果”这个一般概念。)第二,任何个别都包含一般,表现一般,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个别都是一般。(如:张三是人,苹果是水果)。第三,任何一般都只能大致地包括一般,一般是个别的一部分,或一方面,或本质。第四,一般、普遍。共性是无条件的,具有绝对性。个别、特殊、个性是有条件的,具有相对性。任何事物都是一般与个别的统一,普遍与特殊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答:(1)度是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范围、幅度。每一个度有两临界点或关节点,两个关节点之间的范围就是度。每一事物本身就是一个度。度是区别量变和质变的根据,未超出度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2)在生活、学习、工作乃至国家建设中,都必须掌握好事物的“度”,讲究“适度”原则。掌握火候、适可而止、量力而行、注意分寸、过犹不及等,讲的都是把握“度”的道理。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基本内容是:第一,承认世界统一性,坚持一元论,反对二元论。第二,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反对唯心主义一元论。第三,认为世界的统一是物质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是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一元论,反对旧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机械统一观。
(2)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原理都是以此为理论根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因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也就成为指导我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3)坚持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事物本来面貌去认识事物,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而不能从原则、本本或主观愿望、主观想象出发。
(4)我国正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当前最大的实际。我国现代化建设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这个问题上,我国有过许多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纠正了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观念和政策,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实行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后只有坚持这条基本路线不动摇,才能不断取得胜利。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答:(1)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客观规律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一方面反对借口尊重础和前提。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参创造也不能消灭。只有按照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违背客观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另一方面,只有分发挥主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这一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必须把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而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要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不顾客观规律,盲目蛮干。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按规律办事,又要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既要反对急于求成,又要反对消极情绪。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第38-39页,新第39-40页)
答:(1)矛盾普遍生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内容是:第一,矛盾的普遍生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第三,矛盾的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理掌握唯物辩证法。
(2)这一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掌握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辩证关系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新境界,提出新思路,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答:(1)这一原理的内容: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然准备,没有量变,就没有质变。第二,质变是的必然结果。第三,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2)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搞建设,不能急于求成,必须稳步前进,只有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实现质的飞跃。急躁冒进,片面追求高速度,反会欲速则不达。当然也要注意克服僵化保守思想,抓住机遇,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6分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答:(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有两个特点:其一,否定是发展的环节,事物的发展只有通过否定才能实现;其二,否定又是联系的环节,通过否定,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因素,保留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使之成为新事物的有机组成部分,体现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联系。第三,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环节和联系环节的统一,即“扬弃”。扬弃就是既克服,又保留。克服属于发展环节,体现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保留属于联系环节,体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因此否定是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的统一。
(2)辩证否定观的重要意义:第一,坚持辩证否定观,就要对一切事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分析。不加分析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都是错误的。第二,对待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产,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第三,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既要吸收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又要批判和抵制外国资产阶级腐朽、没落的东西;既要反对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又要反对崇洋媚外、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答:(1)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一事物和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即外部矛盾。(2分)
(2)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4分)
(3)重要意义:第一,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是我国实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的理论基础。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设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第三,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世代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在这种情况下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和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我们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6分)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1)内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外因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即外部矛盾。
(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3)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各国经济技术联系非常密切,我们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吸收国外资金,发展我国经济。
(4)我国对外开放必须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积极借鉴和吸收国外一切文明成果,努力避免和消除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
主义先验论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8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 D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
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感觉、知觉、表象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A.概念B.表象
C.知觉 D.感觉
25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直接性 B.主观性C.摹写性 D.抽象性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28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A.都具有客观性
B.都具有能动 C.都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3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
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
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实践一认识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
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认识辩证运动 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讽刺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后来他终于试制成功了白炽灯泡。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
A.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失败中包
含着成功的因素E.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D.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E.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
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E.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
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真理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
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
互包含
E.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的就是真理 E.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参看教材旧第57页,新第58页)
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参看教材旧第55页,新第57页)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参看教材旧第62页,新第64页)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参看教材旧第63-64页,新第65-66页)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58-59页,新第60-61页)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参看教材旧第64-65页,新第66-67页)
第二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D
29、B30、C
31、D
32、C
33、A
34、C
35、D
36、C
37、C
3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CD
4、DE
5、ABE
6、CE
7、CDE
8、ABDE
9、ABCE
10、ABCE
11、ABE12、ABCE
13、ABCDE
14、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参看教材第57页,新第58页)
答: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1)唯物主义反映论。反映认是一切唯物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2)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是一切唯心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先于实践、先于事物或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是一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
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参看教材第55页,新第57页)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参看教材旧第62页,新第64页)
答: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参看教材第63-64页,新第65-66页)
答:(1)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客观的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的,认识第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世界的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从认识广度上看,是有限的,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第二,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从认识深度上看,是有限的,是近似正确的反映。承认认识有待于向纵深发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58-59页,新第60-61页)
答:(1)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形式,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片断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整体的反映。
(2)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哲学上会导致两种错误的观点:唯理论和经济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认为前者可靠,后者是不可靠。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经验论表现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看成普遍真理。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参看教材旧第64-65页,新第66-67页)
(1)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一方面,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体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终极真理或真理发展的顶峰论是错误的。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或“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管理体制 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
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 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逻辑学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8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生产关系是反映()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4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
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人物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
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国家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政体问题说的是()
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政权中的作用 24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 国体指的是()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C.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D.国家政权的社会职能 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
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
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通过放高利贷而获取高额利息
B.通过做投机生意而攫取高额利润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通过发动战争掠夺其他氏族的财产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科学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
A.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C.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科学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革命与改革
社会改革是()
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 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 D.自下而上的社会
变革形式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
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2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
A.革命领袖的产生 B.革命队伍的形成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D.革命思想与反动思想之间的撞击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
A.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把教育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把稳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人民群众和个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
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 C、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原
理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
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
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
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二、多项选择题
社会基本矛盾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2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为()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各个细节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E.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
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E.文艺、道德、宗教
阶级斗争 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前提的有()
A.投机商人通过贱买贵卖聚敛钱财
B.一些人利用暴力手段掠夺他人财产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D.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5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历史上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的有()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C.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D.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
E.改变产业结构的产业革命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
A.工人阶级
B.广大农民 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82页,新第85页)
2、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旧第85页,新第88页)
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参看教材旧第83页,新86页)
4、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参看教材旧第86页,新第89页)
5、简述生产关系及其内容。(参看教材旧第87页,新第90页)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内容。(参看教材旧第90-91页,新第93-94页)
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参看教材旧第112-113页,新115-116页)
8、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参看教材旧第114页,新第117页)
9、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参看教材旧第84-85页,新第87-88页)
四、论述题
1、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3、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
4、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D
3、C
4、C
5、A
6、D
7、D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B
16、C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A
24、B
25、A
26、C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C
35、B
36、B
37、B
38、C
39、D 40、B
41、D
42、D
43、D
44、C
45、D
46、A
47、B
48、A
49、D 50、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E
3、ABCE
4、CDE
5、ABC
6、ABCDE
三、简答题,新第85页
1、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82页,新第85页)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唯心史观有两个缺点:第一,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的历史。第二,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2、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85页,新第88页)
答:第一,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二,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种领域划分出了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了生产关系。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进而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参看教材第83页,新第86页)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参看教材第86页,新第89页)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范畴反映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第二类是参透型的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
5、简述生产关系及其内容。(参看教材第87页,新第90页)
答: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三是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内容。(参看教材第90-91页,新第93-94页)
答:经济基础是由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教材: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其内容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权、政党、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形式。国家政权是全部上层建筑的核心和最重要组成部分。
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参看教材第112-113页,新115-116页)
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8、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参看教材旧第114页,新第117页)
答: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各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参看教材第84-85页,新第87-88页)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如18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但在社会意识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和法国,但社会意识却比英、法两国先进。第三,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互相制约。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论述题
1、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1)从历史纵向看,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高。
(2)从社会横向比较看,不同国家也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却高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如18世纪的法国较之于英国,19世纪的德国较之于英国和法国,就是如此。
(3)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可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
(3)指导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
答:(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就必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不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
4、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1)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是„„(见简答题)
(2)辩证关系(参看教材旧第92-93页,新第95页)
(3)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第一,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就有必要进行改革。第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上层建筑既有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不适应主要表现,一是党政不分,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二是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三是干部制度不健全;四是法制不完备。第三,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参看教材旧第106-107页,新第109-110页)
(1)科学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渗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中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在现代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先导的、超前的力量。19世纪以前,在生产、技术和科学三者关系中,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进科学发展,其次序是生产-技术-科学。19世纪以来,三者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生产的趋势,即科学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带动技术进步,新技术带动新兴产业的形成。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先导的和超前的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
A 14世纪末15世纪初 B 15世纪末16世纪初 C 16世纪末17世纪初 D 17世纪末18世纪初
2、商品是()
A供人们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供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D可用货币购买的劳动产品
3、商品交换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原则 D赢利原则
4、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6、“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市场经济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商品经济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
7、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 B货币增值 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D世界货币的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是()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通过海外贸易创造财富 C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D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E通过商业途径创造财富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阶级的形成 E国家的形成
3、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使用价值 B可以交换 C可以出售 D可以购买 E价值
4、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E重复劳动
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社会劳动力缺乏,劳动力奇货可居 B劳动者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的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商品出以出卖 C劳动者的人身彻底依附资本家 D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自己的商品来支配E大量农民无地可耕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131页)
2、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146页)
3、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参看教材第146-147页)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D
7、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
3、AE
4、AB
5、BD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131页)
答:第一,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146页)
答: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参看教材第146-147页)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
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军火商
3、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垄断资本主义是()
A近代垄断资本主义 B现代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政治垄断资本主义
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发展中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全球化
E企业经营全球化
2、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科学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E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参看教材第167页)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参看教材第168-169页)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参看教材第171-177页)
第五章 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E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参看教材第167页)
答:(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出现了五个特征: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取垄断利润、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案要点】
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⑵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⑶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
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成果; ⑶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成果。
四、辨析题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己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列宁以一个真正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深刻分析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历史条件的变化,认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已经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由此,他科学地剖析了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深刻矛盾和统治危机,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不失时机地领导俄国工人阶级和革命人民夺取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诞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都是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实现的,也都是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服务的。在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及时提出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伟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凝结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心血,集中了亿万人民的智慧,汲取了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宏伟蓝图而奋斗的根本指针。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答案要点】 这一说法不对。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鲜明的阶级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
马克思说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马克思主义第一次阐明了现代无产阶级是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建设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是革命最彻底最有前途的阶级。它使无产阶级真正地意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从而使无产阶级由自在的阶级发展为自为的阶级,自觉组织起来为本阶级和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从这样的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五、论述题
试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的划时代的意义。【答案要点】
空想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首先,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无情揭露和深刻批判是其学说最有价值和最有生命力的部分。他为后人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早期发迹史的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提供了激发工人阶级觉悟得极为宝贵的思想材料。其次,空想社会主义在分析社会发展史的过程中,在猜测和论证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的过程中,萌发出许多进步的、引导人类历史发展方向的思想。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又有很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空想社会主义否认历史发展的必然性,看不到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之所在,以及离开阶级斗争不切实际的去谈论和设计社会主义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意义在于:第一,科学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第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即必须建立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大众通过社会革命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的统治;第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无产阶级。所以说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在人类思想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 【答案要点】
有三个方面的根源。其社会历史根源在于古代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科学极不发达;其阶级根源在于反动落后阶级的维护和支持;其认识根源在于唯心主义者将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裂,片面夸大认识过程中某一方面、环节的重要性。
2.列宁的物质定义的内容及其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列宁对物质的定义: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能为意识所反映而又不依赖于意识的实在。这一定义没有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归结为一种独立、非主观的存在。同时它指明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这一物质定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
四、辨析题
1.意识是人脑这一物质的机能,故意识也是一种物质。【答案要点】
(1)这是一种从正确前提推导出的错误结论。
(2)意识依赖于物质,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功能,但它又与物质有本质的区别。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意识则是对物质的反映,是具有主观特殊的精神现象。意识的本质在于它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世界的主观现象。
(3)把意识等同于物质,是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其错误在于抹杀了物质和意识的本质区别,歪曲了意识的本质。2.唯物主义注重物质享受,唯心主义注重精神修养。【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划分的标准在于对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的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认为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就是唯物主义,相反的回答就是唯心主义。
五、论述题
试述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答案要点】
(1)物质决定意识: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的本质从生理上说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从内容上说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不承认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不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片面夸大意识的反作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1.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答案要点】
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有如下意义:首先,静止是运动的量度,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握运动。其次,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和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根本条件。第三,只有承认相对静止,才能把事物区分开来进行科学分析。
2.实践的定义、特征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实践是人们能动改造客观世界的、有目的的物质活动。其特征:(1)目的性,或理性、主观能动性;(2)物质性,其对象、手段都是物质的;(3)社会历史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概念之一,它沟通了主客体,而且是人、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依据。
四、辨析题
1.脱离运动的物质与脱离物质之运动皆不可想象,故运动即物质,物质即运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脱离物质的运动和脱离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论断表明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联系。但是把物质和运动等同起来则是不正确的。
物质和运动是有区别的。物质是标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而运动则是表明这种客观实在的存在方式的范畴。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二者是有区别的。
2.体力劳动是物质性活动,是实践活动;脑力劳动是精神性活动,不是实践活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样的,除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三种基本形式外,一切同客观世界相接触的人的有目的的感性活动,也都是实践。
脑力劳动属于精神生产专业活动,如教育活动、作家的创作活动、艺术活动、管理活动等等,都是实践活动。把精神生产等专业活动排斥在实践之外,把脑力工作者斥之为“脱离实践”的观点,在理论上和实际生活中都是有害的。
五、论述题
试述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并用这一原理说明为什么必须实事求是。【答案要点】
(1)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唯物辨证的世界观,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多种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在运动和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统一世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全部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马克思主义全部原理都是说明这个统一的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规律的。
(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党实事求是路线的哲学基础。第一、既然世界是统一于物质的,人们的思想不过是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只有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实践才能成功。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具体原则出发;第二、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又是不断运动发展的。因此,我们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以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具体分析具体问题,找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办法,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第三、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多门具体学科都以揭示事物运动的特殊规律为任务,所以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尊重科学,按科学办事,实事求是是科学精神的基本特征,尊重科学与实事求是是一致的。
1.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 【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新生事物为什么必然战胜旧事物? 【答案要点】
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四、辨析题
1.联系是指事物直接与世界万物相联系。【答案要点】 错误。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发展过程各阶段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要同周围的事物发生这样或者那样的联系。联系具有多样性,有直接联系,有间接联系。
2.承认运动的观点就是辩证法的观点。【答案要点】 错误。(1)运动是指事物的一般变化,变化包含前进、上升性的变化和倒退、下降的变化。唯物辩证法认为,客观世界不仅是运动变化的,而且是发展的。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机械论、循环论只承认运动变化,否认发展,属于形而上学观点。(3)此命题否认了变化和发展的区别,抹杀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五、材料分析题
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遵循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摘自《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
[材料2]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摘自《十七大报告》)
1.根据材料1,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其哲学依据。
2.根据材料2,说明科学发展观所包含的哲学原理。【答案要点】
(1)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条件;改革、发展是绝对的,稳定是相对的;我们要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稳定,在稳定中促改革发展。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辩证关系的哲学依据是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因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通过统筹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关系,当代人与后代人等关系,把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改革发展稳定相结合,为解放发展生产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注入巨大动力,坚持了发展的观点。
其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了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再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强调了全面地发展、协调地发展和可持续地发展,并用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要求;同时强调了既要考虑当代人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人发展的需要,非常关注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各个事物和事物各个方面的之间的关系,坚持了普遍联系的观点。
练习五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什么?应怎样正确对待我国的文化遗产和外国文化? 【答案要点】
(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的自我否定。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是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
(2)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我国文化遗产,就要采取批判地继承的态度,批判和剔除其封建主义糟粕,吸取其精华。既要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又要反对全盘肯定传统文化的复古主义。
(3)坚持辩证否定观,对待外国文化,要采取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的态度,博采各国文化之长,又要批判和抵制其中腐朽的东西。要反对盲目排外和全盘西化两种错误倾向。
2.怎样理解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唯物主义。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物质、意识关系问题上的辩证法。
最后,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无论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反作用于物质,都离不开社会实践。
四、辨析题
1.掌握适度原则就是任何时候都不要超过事物的度。【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度这一哲学范畴启示我们,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要掌握适度的原则。
为了维持事物正常发展,必须保持事物原有的度。这就是要防止事物超出原有的限度朝坏的方向发展。为了促进事物发展,又必须超出事物原有的度。这就是要适时抓住时机,促进事物的质变。
2.否定就是新旧事物之间“一刀两断”。【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认为: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用唯物辩证法理论回答有关问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某鞋厂实行了一些新的生产和营销策略,积极适应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其材料如下:
[材料1]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他们认为,现在的市场不能仅仅用“供大于求”四个字来概括,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才是对当前市场供给状况的准确把握。在供过于求的大市场里也有供不应求的产品,明智的企业家就在于创造出这种产品。于是他们着手在有效供给上做文章,实行产品分流策略,一是男女鞋分流,二是风格分流,三是档次分流,四是市场零售与团体消费分流,五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分流。五大分流,大大提高了该厂产品的市场应变能力,常年保持淡季不淡、旺季更旺。
[材料2]在市场开拓上下功夫:他们认为,生产出好产品是开拓市场的基础,没有好产品就没有好市场,但是光有好产品,还不一定有好市场,有了好产品以后,还要加强企业产品的市场建设。他们从柜台形象的树立、户外广告的设置和强化服务功能等三个方面大力进行市场建设,使生产(产品)与销售(市场)比翼齐飞,鹏程万里。[材料3]实行一区一策:他们认为,统一的大市场也有区域的差异,市场的共同规律是以各地区不同的特点表现出来的。他们把销售总公司分为南方总公司和北方总公司,同时把分公司化小,由原来的5家分公司裂变为28家分公司,一个公司只管一个省份的销售,每个公司都提出了自己的销售策略。这种小公司大市场和一区一策战略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请回答:
(l)在上述三个材料中,某鞋厂分别处理的主要矛盾关系是什么?
(2)用矛盾同一性原理分析材料1中所讲到的无效供给和有效供给的关系。
(3)通过材料3,说明该企业是怎样运用辩证法分析、解决矛盾,来增强产品的市场渗透力的?
【答案要点】
(1)上述三个材料中,分别处理了供大于求与供不应求的矛盾(或无效供给与有效供给的矛盾)、生产与销售的矛盾、统一大市场与区域差异的矛盾。
(2)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包含和相互转化的关系。在当前我国的商品市场中,同时存在着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无效供给过多和适销对路的有效供给不足两个方面,在无效供给过多中包含着有效供给不足,人们通过创造一定的条件,可以促使无效供给向有效供给转化。
(3)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它要求在承认矛盾的普遍性的前提下着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该企业具体地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中的区域差异,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实行一区一策,从而大大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
练习六
1.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的作用? 【答案要点】
因为: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特点是什么? 【答案要点】
⑴感性认识指人的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外貌的能动反映,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基本形式;感性认识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特点。
⑵理性认识指人在感性认识基础上通过理性思维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能动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四、辨析题
1.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答案要点】 错误。
除庸俗唯物主义外,各唯物主义派别在认识论上都主张反映论,即主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然而,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是能动的反映论,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才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机械的反映论,主要缺陷有二::其一,没有引入实践的观点,不懂得主体与客观的关系不仅是反映被反映的关系,首先是改造被改造的关系,主体是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反映客体的。其二,没有引入辩证法,不懂得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缺陷,将实践的观点与辩证法贯彻于反映论之中,科学地说明了人的认识过程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使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成为能动的反映论。
2.认识是一个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过程。【答案要点】 正确。
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受认识主体的限制和认识对象暴露程度的限制。首先,从客体上看,事物是复杂的,它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人的认识还要受历史条件、科学技术条件、实践水平和手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认识主体要受自身的局限性,受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经验以至身体素质等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对客观事物特别是比较复杂的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不断修正、补充、深化,才能形成正确的思想。
认识运动的规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认识运动因而是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
五、论述题
用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原理,说明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重要意义。【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这是因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脱离实践的认识是僵化、空洞的认识。
(2)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具有双重性: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地促进作用,它促进人们通过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则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若把错误的认识转化为行动,就会造成实际的危害。
(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际特别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又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这些就充分说明了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产物,实践决定认识。反过来,邓小平理论又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认识对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只有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头脑,才能保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练习七
1.简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答案要点】
⑴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认识世界是意识活动,属认识运动的第一次飞跃;改造世界即社会实践是人们的物质生活,属认识运动的第二次飞跃;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⑵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地认识世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
⑶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改造客观世界就是改造自然界和改造社会;改造主观世界就是人在实践和认识中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核心是改造世界观。
2.怎样理解真理和价值、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关系? 【答案要点】
⑴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一方面,价值的实现有赖于对相关真理的把握,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面,真理在实践中被验证的过程,则有赖于价值在实践中被实现的状况。
⑵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四、辨析题
1.“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二者都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正确。
客观真理是指人的认识中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庄子的观点,认为在“道”的高度去衡量,无所谓是非善恶。这是相对主义真理观,它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和检验真理有客观标准。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这是由于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正确认识不仅具有客观性,而且具有主观性和差别性。而这些具有差别性的认识是否是真理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是真理,应由实践来检验。承认人的认识上的主观性和差别性,并不等于否定客观真理。
2.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同一对象可以用多种理论解释,因此,真理是多元的。【答案要点】 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由于人的认识立场,角度,认知结构不同,人的认识可以不同。在这些不同中,有些属于反映事物之不同的侧面而得出的不同的结论,它们并不相互排斥;有些则属于彼此相反的结论,它们是相互排斥的。
然而,认识可以多元,真理却不能多元。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对象之同一认识侧面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有一种是正确的,即主观符合客观者为正确。
真理多元论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抹煞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唯心主义真理观。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盲目砍伐林木、过度放牧等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做法,使我国很多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林草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近年来,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舍饲养畜。此外,前不久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对涉及退耕还林还草等相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
请回答:
(1)国家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加强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这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2)从砍伐林木、过度放牧等传统做法,转变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转变在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观方面体现了什么道理?
【答案要点】
(1)对西部地区的发展作用:促进西部经济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体现的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观方面的道理: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其导向作用不同;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我国经济发展从忽视生态环境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转变,体现了生态价值观的变化。
练习八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原理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就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一方面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既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也能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规律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这一规律是生产力标准的理论前提,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变革生产关系的根本依据。
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的内容和现实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就是社会形态的矛盾运动;一方面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决定上层建筑的变革;另一方面上层建筑服务于自己的经济基础——在服务的方向上是“为己”和“排他”的统一,在服务的方式上是政治上层建筑的强制性和观念上层建筑的非强制性相配合,在服务的效果上对社会发展具有两面性。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作用、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变革上层建筑的重要依据。
四、辨析题
1.社会意识都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社会意识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只有反映了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如反映经济基础的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属于思想上层建筑,不反映经济基础的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等不属于思想上层建筑。
2.“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演奏第一提琴”。【答案要点】
这是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的正确论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明:从同一时代的不同国家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处于时代前列;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国家,其社会意识并不一定滞后,有的还超过生产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如18世纪末的法国之于英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叶的德国之于英、法两国,前者的经济发展水平均不及后者,但在思想领域内的发展却是领先的。
五、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回答历史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材料1]劳动资料的使用和创造,虽然就其萌芽状态来说已为某几种动物所固有,但是这毕竟是人类劳动过程独有的特征,所以富兰克林给人下的定义是a tool making animal,即制造工具的动物。动物遗骸的结构对于认识已经绝迹的动物的机体有重要的意义,劳动资料的遗骸对于判断已经消亡的社会经济形态也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劳动资料不仅是人类劳动力发展的测量器,而且是劳动借以进行的社会关系的指示器。(摘自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2]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材料3]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只有当社会物质生活发展已在社会面前提出新的任务时,才会产生出来。可是,它们既已产生出来,便会成为最严重的力量,能促进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新任务,能促进社会前进。在这里也就表现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政治观点和新政治制度所具有的那种伟大的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意义。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所以产生出来,正是因为它们为社会所必需,因为若没有它们那种组织的、动员的和改造的工作,便无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任务。新的社会思想和理论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所提出的那些新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扫除障碍,深人民众意识,动员民众,组织民众去反对社会上衰颓着的势力,因而推动着推翻社会上正在衰颓而阻碍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势力。于是,社会思想、理论和政治制度既已在社会物质生活发展过程、社会存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成熟的那些任务基础上产生出来,便能反转来影响到社会存在,影响到社会物质生活,造成必要条件来彻底解决社会物质生活中业已成熟的任务,并使这社会物质生活可能向前发展。(摘自斯大林:《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材料4]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1一4,说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矛盾。⑵根据材料2,说明“社会革命时代到来的条件”是什么? ⑶根据材料3,说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答案要点】
⑴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指的是:当一种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的生产关系后,在一段时期内,由于它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因而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的作用,它能把被旧生产关系束缚的生产力解放出来。但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生产关系就会由原来的适合而变为不适合,甚至逐步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最终导致社会革命,打破旧的生产关系,重新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开始新一轮矛盾运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指的是:上层建筑是适应一定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在新的社会形态取代旧的社会形态之后,新建立的上层建筑,基本上是适应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要求的。如果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已经变成落后腐朽的时候,生产关系严重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与生产力发展要求变革经济基础之间,就形成尖锐对抗。通过社会革命,去对原上层建筑加以根本变革。然后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新的上层建筑。
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到一定程度时,便能检验出现存的生产关系已不再适合生产力发展,变成了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这时社会矛盾就会激化,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
⑶社会意识虽然为社会存在所决定,但又有其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即在于它对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延缓和阻碍的作用。但是,其反作用不是决定性的,而且其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是否反映了经济发展的要求。
练习九
1.怎样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改变了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能在科学技术上不断进取,就有可能实现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
但是,生产力对社会的作用要通过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通过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来展开,科学技术作用的实现要受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坚持先进生产力对社会的巨大推动作用的同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科学的发展要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只有在科学技术、社会、人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中,我们才能全面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悲观主义和科学乐观主义都是错误的。
2.怎样理解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四、辨析题
1.“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科学技术发展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历史是人的有意义有目的的活动,思想因素在历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历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对于深人认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有重要意义。唯物史观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历史,在阶级社会中是阶级斗争的历史。把一切历史归结为思想史的观点本质上是唯心史观。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上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一切社会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是科学乐观主义的观点。
2.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答案要点】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因为这里的“创造”是指推动历史前进的行为,与破坏和阻碍相对应。如果英雄即历史人物是杰出人物,那就应包含在人民群众的范围之内,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创造历史活动具有统一性。所以,没有必要说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历史。如果历史人物是反动人物,他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是背道而驰、南辕北辙的。因此,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只能肯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五、材料分析题
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
[材料1]孟柯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摘自《孟子》)
[材料2]梁启超说:“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观”,“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3]黑格尔认为,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他“骑着马,驰骋全世界,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而不是一般人民的历史”。(摘自黑格尔《历史哲学》)
请回答:
⑴材料1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⑵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的思想倾向。⑶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点。【答案要点】
⑴材料1具有重民、贵民的合理思想,包含有肯定、重视人民群众作用的思想倾向。其局限性是:这些思想以维护和改善剥削阶级的统治为目的,是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它是就君民关系讲人民群众的作用的,十分狭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想;而且还表现一了害怕人民群众的心理。
⑵材料2是主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材料3是客观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观点。
⑶材料2和材料3的共同本质是否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练习十
1.为什么说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答案要点】
统一性表现在:凡是商品,必然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成为商品。因为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没有价值;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东西,只能是自然存在物。
矛盾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为他人生产的,而生产者看中的却是商品的价值;要获得价值就必须让渡出使用价值,要获得使用价值就必须付出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这二者不可兼得。
2.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和表现形式是什么? 【答案要点】 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三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合理配置;第二、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第三、价值规律会刺激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其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两极分化(不利于社会的稳定)。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辨析题
1.商品的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违背价值规律的。【答案要点】 错误。
在利润平均化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商品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而非价值上下波动,但并不违背价值规律。
从全社会看,平均利润总额等于剩余价值总额,因此,生产价格总额等于价值总额;从各部门商品看,其生产价格决定的基础仍然是商品价值。所以,生产价格无非是价值的转化形式。
2.利用价值规律的作用,就能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价值规律的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之间的分配,从而调节生产和流通,使生产和销售、供给和需求保持大体平衡;第二,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三,促使商品生产者展开竞争。价值规律作用的形式表现为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生产者在价格的引导和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将资源从投人过多,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低、获利减少的部门,向资源投人少,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获利多的部门转移,从而起到自动调节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
但是,价值规律的调节即市场机制有其自身弱点和消极面:市场机制的启动,是基于微观经济主体对自身近期局部利益的追求;市场信息反馈的只是资源配置的方向而非精确的数量,而且具有滞后性;它不能自发地实行国民经济总量平衡和稳定增长,对某些社会效益重于经济效益的经济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会导致垄断,妨碍自由竟争,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等。市场的这些缺陷和不足,需要国家对市场的宏观指导和调控来弥补和克服。计划和市场的有机结合,才有可能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五、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答案要点】
⑴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理论的扬弃,是基于劳动二重性理论的创立,克服了旧劳动价值论的局限和错误,使其发展成为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⑵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主要内容有:①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②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即价值规律的理论;③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和职能理论;④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及其作用等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就是这些基本思想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
练习十一
1.什么叫不变资本?什么叫可变资本?划分两者的依据是和作用什么?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可变资本。
划分两者的依据是其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不变资本虽然是生产剩余价值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在生产过程中,仅仅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原有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其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可变资本部分不同,在生产过程中由劳动力的使用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使预付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
这种划分的作用有三:第一、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通过这一划分,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而只是由其中的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第二、为考察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第三、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奠定了基础。
2.剩余价值是怎样产生的?提高剩余价值率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
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它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雇佣工人一方面通过具体劳动生产出新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另一方面由通过抽象劳动创造出新的价值。新价值中除去补偿劳动力价值以外还有多余,这个多余的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等于剩余价值量除以可变资本量,或者剩余劳动时间除以必要劳动时间。增加剩余价值量(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或者减少可变资本量(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都可以提高剩余价值率,具体包括两种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四、辨析题
1.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一般商品在消费过程中,随着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会消失,或者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劳动力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进行生产劳动的能力,它的使用和消费就是劳动,而劳动能形成价值,因此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在于它是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的本质就是雇佣工人创造的价值中超过劳动力价值以土的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部分,它的源泉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货币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既在流通领域进行,以流通为媒介,在市场上买到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又不在流通领域进行,剩余价值是在使用劳动力的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整个过程的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能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能为其购买者创造剩余价值。价值增殖的秘密就在这里。劳动力商品的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性意义。资本家购买到这种特殊商品,才能获得剩余价值。
2.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它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领域中产生。因为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等价交换只是价值形式的变换,不等价交换只是对既定的总价值量的重新分配,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五、计算题
吉林省辽源煤矿在日伪时期“万人坑”里,发现死难矿工牛世清尸骨上有一张欠债工票,上面记载1942年11月牛世清挖煤30天,月工资32.34元。据资料记载,当时工人人均每日产煤1.88吨,每吨煤市价22.65元,每吨煤的生产费用包括支付工资在内14.90元。
请计算:
⑴资本家一个月在牛世清身上榨取剩余价值有多少? ⑵剩余价值率为百分之多少? 【答案要点】
⑴先求工人生产一吨煤可以为资本家带来的剩余价值量。因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费用和剩余价值两部分构成的,即W=K十M所以,剩余价值量的计算方法是:M=W-K
每月的剩余价值量=(22.65-14.9)×1.88×30 = 7.75×1.88×30=437.10元; ⑵再求剩余价值率:m’=m/v=437.10元/32.34元×100%=1351.58%;
⑶资本家一个月从牛世清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为437.10元;剩余价值率为1351.58%。
练习十二
1.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是什么? 【答案要点】
马克思通过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以及分配过程,揭示资本主义经济特殊规律的同时,也揭示了商品经济和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例如资本循环周转规律,社会再生产规律,积累规律等。这些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制约,具有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果撇开制度因素,则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2.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案要点】
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关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的规律。在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体系中,剩余价值规律居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首先,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其次,剩余价值规律决定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 最后,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也是资本主义走向灭亡的根本原因。
四、辨析题
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把剩余价值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2.资本的价值构成决定资本的技术构成。【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对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可以从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两方面加以分析和考察。从实物形态上看,任何资本家的资本都是由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部分组成。而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这种由生产技术水平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叫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态上看,资本家的资本由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两部分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叫资本的价值构成。资本的技术构成和资本的价值构成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而资本价值构成的变化能反映资本技术构成的变化。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资本有机构成。
五、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答案要点】
⑴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主要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条件,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社会总价值是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其构成是:c+v+m。
⑵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划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相应地社会生产划分为两大部类:第一部类(Ⅰ)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第二部类(Ⅱ)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消费生活领域。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①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更要保证扩大再生产的实现;②生产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本部类对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补偿,也要保证两大部类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求;③消费资料的生产既要满足两大部类劳动者的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也要满足扩大生产规模后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求。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不只是总量上的比例,还有结构上的比例。
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就是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保持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的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又好又快地发展。
练习十三
1.为什么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因为:
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其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2.我们对待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答案要点】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由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必须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例如政治学说中关于人类政治生活客观规律的探索、经济学说中关于经济运行一般的规律的揭示、哲学思想中关于思维规律的研究、法律理论中关于司法实践历史经验的描述等,这些属于客观真理性的内容都是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歪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判断态度。
四、辨析题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因为: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所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2.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迄今为止的文明社会的主要文化成果,大都是从属于一定的意识形态的,所以,意识形态是阶级社会条件下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从另一方面来看,意识形态也是通过一定的文化形式来表现的。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也是人类文化发展的特定形式和环节之一。资本主义社会在长期发展中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出丰富的精神成果。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些思想文化成果有相当一部分是以意识形态的形式或包含在意识形态中被保存下来的。这些思想文化成果同样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就和体现。
但是,我们也必须用辩证批判的态度对待它。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那些正确反映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一般规律的思想理论和观念,我们应该加以学习、参考和借鉴的;而其中反映了资产阶级利益和要求的、对社会生活进行了歪曲反映的、为了维护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需要而有意编造来欺骗民众的虚假理论,则必须加以分析鉴别和持鲜明的判断态度。
五、论述题
试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进步作用、历史和阶级局限性以及我们应该坚持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答案要点】
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本质上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
⑵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生产的生产方式,保护、促进和完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⑶由于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的局限性:其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选举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形式,但是它常常被金钱、媒体、黑势力、财团等所影响和操纵,事实上是有钱人的游戏,是资本玩弄民意的过程。其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由于资本主义社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和资本特权的基础上的,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事实上严重的不平等,资产阶级法律的实质是将存在于资本家和劳动者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平等合法化。其三,资本主义国家多党制仍然是资产阶级选择自己的国家管理者、实现其内部利益平衡的政治机制。
⑷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但是,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本质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服从于资产阶级进行统治和压迫需要的政治工具,因此它在关于政治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理论、观点、立场、方法等方面,都带有深刻的资产阶级的阶级印记和阶级偏见,对此我们应该进行分析、批判,要深刻认识其作为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工具的阶级本质。
练习十四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说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答案要点】
生产集中是指生产资料、劳动力和商品的生产日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的过程,其结果是大企业所占的比重不断增加。资本集中是指大资本吞并小资本,或由许多小资本合并而成大资本的过程,其结果是越来越多的资本为少数大资本家所支配。
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展开你死我活的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胜,除了加强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外,还必须不断积累资本,扩大生产规模。一般说来,在竞争中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是通过一定的垄断组织形式实现的。垄断组织是指在一个经济部门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联合。垄断组织的形式多种多样,最简单的、初级的垄断组织形式是短期价格协定,常见的垄断组织有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和康采恩等。
垄断并不能消除竞争,反而使竞争变得更加复杂和剧烈。这是因为:第一,垄断没有消除产生竞争的经济条件——没有改变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二,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垄断组织必须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巩固自己的垄断地位;第三,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不可能把包罗万象的社会生产都包下来。
2.资本输出的实质是什么? 【答案要点】
私人资本输出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或利息,同时也是加强剥削和控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的手段。国家资本输出则一方面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另一方面为维护世界资本主义制度服务。
资本输出的实质是攫取巨大利益和扩大垄断实力。
四、辨析题
1.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
金融资本是由工业垄断资本和银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随着生产集中和垄断的发展,银行资本由集中走向垄断,工业垄断资本对银行的依赖增强,大银行同大企业的金融联系更加密切,形成了固定的关系。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通过金融联系、资本参与和人事参与,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
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他们支配了大量的社会财富,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和上层建筑,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
2.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垄断价格的制定仍然要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虽与价值有较大偏离,但从全社会看,垄断部门和非垄断部门的市场价格总量是在社会产品的价值总量基础上进行调节的。而且,垄断价格制定仍会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
五、论述题
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形式和作用。【答案要点】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科技进步和生产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的产物,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尖锐化的必然结果。
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资本主义生产资料在更大范围内被支配,从而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②经济波动和经济危机的深化,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③缓和社会矛盾,协调利益关系,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资本主义交战国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以产生。②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以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为代表,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加强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③1936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凯恩斯主义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各国建立战时经济管理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最终形成。
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有四种:①国家所有并直接经营的企业;②国家与私人共有、合营企业;③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参与私人垄断资本的再生产过程;④国家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
⑷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积极作用:
①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克服了社会化大生产与私人垄断资本之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有利于缓解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③通过国家的收入再分配手段,使劳动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改善和提高;④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没有根本改变垄断资本主义的性质,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练习十五
1.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及影响? 【答案要点】
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在于:使资源的配置越出一国范围而在世界上进行更为有效的配置,从而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为人类带来福祉;经济全球化或许也是人类走向未来理想社会的必由之路。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主要有五个方面:①相互依赖程度加深;②彼此的合作加强;③企业竞争加剧;④主权受到冲击;⑤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
2.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答案要点】
⑴“历史地位”就是事件发生的当时的社会地位。
⑵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指资本主义当时的社会地位,即资本主义的合理性。⑶与以前社会相比,资本主义显示了巨大的历史进步性:①废除人身依附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②追求价值和剩余价值,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③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促进了社会进步。
四、辨析题 1.有人认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普遍建立、股权极大分散,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这就意味着资本主义私有制会发生本质变化。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资本主义私人资本转化为社会资本是财产组织形式的变化。生产高度社会化要求资本进一步社会化。股份公司的巨额垄断资本仍由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因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不会发生质的变化。
2.有人认为,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已不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了。
【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替代,这是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演变的历史规律。一些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变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表明了社会经济制度演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从产生、形成和发展以至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着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和比较,但最终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替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不可抗拒的规律。
五、材料分析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间题:
据估计,今天在美国有6 000家公司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其中包括西尔斯一罗伯克百货公司、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等。“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在这些公司的推行,使工人们积极地经营他们的公司,产生了一种充满活力的责任感,在生产率、高质量和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美国争取雇员拥有股票全国委员会对350家高技术公司所作的一项调查发现,利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公司要比没有利用这种计划的公司发展快2一4倍。随着这一计划的推行,到2000年,全美国有25%的雇员分享他们公司的所有权。这种迅速出现的“工人资本主义”概念也适用于相当大部分的美国经济。但是工人拥有股票不会轻易转变为工人管理。有的工人股东说:我看不出有什么变化。一切都和以前一模一样。也有的工人股东认为,在“雇员拥有股票计划”下,越是尽力干,得到的就越多。(摘自W· E·哈拉尔著:《新资本主义》,社会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请回答:
⑴根据材料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实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原因。⑵评析工人股东的两种看法。【答案要点】
⑴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进行着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雇员拥有股票计划”的推行正是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社会化发展要求的一种措施。)
⑵工人股东的第一种看法主要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方面来看的,也就是说,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并不改变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雇佣劳动关系的实质,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仍然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对立关系。雇员拥有股票,只是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范围内,资本对雇佣劳动的剥削锁链稍有放松,但不可能改变雇佣劳动者的阶级地位。
⑶工人股东的第二种看法,看到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新变化,看到了推行“雇员拥有股票计划”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有:使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缓和劳资冲突和社会分配不平等的矛盾,有利于资本家的利润得到实现,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是,这种看法忽视了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关系的实质。
练习十六
1.如何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的积极贡献及其局限性? 【答案要点】
⑴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⑵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功绩:
①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为科学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进行彻底批判提供了材料;
②对未来社会的设想,预示了许多社会真理,包含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萌芽,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
⑶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缺陷:
①没有找到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真正原因; ②没有找到改造资本主义的正确道路; ③没有找到推翻资本主义的社会力量。
2.社会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 ③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④在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四、辨析题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的胜利违背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因为: 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通过革命实现的。无论是当时的俄国还是中国,都不但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而且进行革命的主观条件也成熟了。反动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也不能照旧地生活下去了。革命的主观条件的成熟集中表现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已经能够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分析革命的客观条件和革命队伍本身的状况,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广泛发动和组织群众,运用各种斗争形式,直到发动武装起义,进行武装斗争,夺取革命的胜利。
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一定的社会形态总是建立在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之上的,不可能出现先进的生产关系长期建立在落后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也不可能出现落后的生产关系能够长期容纳先进的生产力的现象。但是如果从社会历史发展的某个阶段来看,则又会出现参差不齐、相互交错的现象。从历史上看,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也有不是从最发达的地方开始而是从薄弱的或不发达的地方开始的先例。
总之,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那种把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社会主义胜利看作是“反常现象”,把实践中的社会主义看作是“畸形的早产儿”的观点是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就是执政。【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这是因为:
⑴社会主义革命是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才得以开展的: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的作用,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在人民群众中进行有效的思想宣传和教育工作,社会主义革命难以广泛发动并取得最终胜利;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政治领导的作用,基于对革命形势的正确把握制定并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和行动纲领,是社会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保证;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中起着组织领导的作用,通过自身严密坚强的各级组织,采用一切可能的形式把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周围,在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⑵社会主义建设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才得以健康发展:
①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各项事业提供思想指导、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②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排除来自“左”和右的干扰和阻碍,是使社会主义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政治保证;
③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地领导和组织人民政权并实施行政管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组织保证。
五、论述题 试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加强先进性建设。【答案要点】
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课题。
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意义:
①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②只有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才能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
⑵怎样加强先进性建设:①必须准确把握时代脉搏,保证党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②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保证党始终与人民群众共命运;③必须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断与时俱进,保证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④必须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来加强自身建设,保证党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⑤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⑥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
练习十七
1.共产主义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案要点】
⑴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彻底废除私有制,实行普遍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按照自然资源的情况和社会成员的实际需要组织生产和实施管理;个人消费品的分配方式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⑵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随着私有制的废除阶级将会消亡,全体社会成员根本利益趋向一致,社会关系高度和谐的物质基础已经具备;随着阶级斗争的消失国家将自行消亡,战争也不复存在,各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发展为统一的世界历史;“三大差别”归于消失,职业或生活方式、劳动方式的区别只是社会实践多样性的表现;社会与自然保持动态平衡的和谐关系;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⑶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实现了真正的统一;自由自觉的新式社会分工代替了“奴隶般地服从”的旧式分工;科技的发展和生产率的提高大大地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和延长人们的自由时间,自由而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劳动不再是单纯的谋生的手段,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类不仅成为自然的主人而且也成为社会的主人,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2.如何正确理解“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之间的关系? 【答案要点】
“两个必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或“两个不可避免”)。
“两个决不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提出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有着内在的联系:“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是对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必然性以及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的全面论述。前者讲的是资本主义灭亡和共产主义胜利的客观必然性,是根本的方面;而后者讲的是这种必然性实现的时间和条件,它告诫我们,“两个必然”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客观条件,而在这个条件具备之前决不会成为现实。
全面准确地学习和把握“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既有利于人们坚定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信心,同时也有利于人们坚持科学态度,充分尊重客观规律,在当前艰苦的实践中坚定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四、辨析题
1.自由王国是在必然王国中自由积累的结果。【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在认识上,必然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还没有真正认识而不能自觉地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自由王国指人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认识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并自觉依照这一认识来支配自己和外部世界。在社会历史中,必然王国指人受盲目必然性支配,特别是受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的奴役和支配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指人自己成为自然界和社会的主人,摆脱了盲目性,能自觉创造自己历史的社会状态。
人类真正进人自由王国也就是共产主义的实现。人类的认识史和社会史,都是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一方面,必然王和自由王国是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另一方面,进人自由王国所需的条件是在必然王国中积累起来的,表现为在必然王国中劳动时间不断缩减自由时间不断增加。自由时间不断增加且得到合理的享用,人们在日益增加的自由时间中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进人共产王义社会的基本条件。
2.共产主义社会就是人们共同拥有一切社会财产的社会。【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
因为:财产公有制度,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产品极大丰富,只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物质条件。共产主义社会除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条件和精神条件,即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五、论述题
试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答案要点】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⑴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坚持正确的立场,运用科学的方法,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据此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科学展望。
⑵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人们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往往起因于对现实问题的感受和看法;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着剥削和压迫,既是诱发人们渴望新社会的动因,也是人们设想未来社会的素材。对资本主义批判不能只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而是要进一步揭示出弊端的根源其中的自我否定的力量和新社会的种种因索,才能对未来社会的特点进行科学的预见。
⑶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科学地展望未来社会只能指出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原则和基本特征,而把具体情形留给后来的实践去回答。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和黄色底色的是正确答案 马克思主义及其当代价值
一、单选题
1.人类解放的三个层面是()。
A 生产力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 B 物质层面 社会层面 精神层面
C 生产力层面 生产关系层面 生产方式层面
D 物质层面 文化层面 精神层面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A 重视宣传
B 相信群众
C 与时俱进
D 阶级斗争
3.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
A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B 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产物
C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
D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辛勤劳动的结果
4.马克思主义是()。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 关于人类解放的科学
C 马克思创造的理论
D 一切关于马克思的理论
5.人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是()。
A 以“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历史阶段;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历史阶段;“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历史阶段
B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C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
D 人与物的关系阶段 物与物的关系阶段和人与人的关系阶段
6.人类解放是()。
A 一个理论家的幻想
B 一个思想活动过程
C 一个不受人思想影响的客观运动
D 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7.解放与自由是()。
A 同等程度的概念:人类获得解放的程度也就是获得自由的程度
B 相互排斥的C 因果关系
D 从属关系
8.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主要是指()。A 它的斗争性
B 它的辩证性
C 它的理论性
D 它的政治性
二、判断题
1.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很时尚。
正确
错误
2.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实现共产主义。
正确
错误
3.资本主义社会只有政治 法律上的,即形式上的平等 自由。
正确
错误
4.“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历史阶段就是共产主义阶段()。
正确
错误
5.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指它反映了客观事物的规律()。
正确
错误
6.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一切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正确
错误
7.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1 1.看不见斗争性与统一性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唯物主义的观点
D 辩证法的观点
2.我家里如果没有矛盾该多好!这是()。A 辩证法的观点
B 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唯物主义的观点
3.重视矛盾的统一性而忽视矛盾的斗争性,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4.捡了西瓜,丢了芝麻。这是()。
A 正确的观点
B 马克思主义观点
C 形而上学的观点
D 实践的观点
5.把幸福当成不幸福是()。
A 幸福概念不清的表现
B 得不到幸福的表现 C 父母皆祸害的表现
D 儿女皆祸害的表现
6.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 马克思主义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形而上学的观点
7.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谁也离不开谁,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8.不分重点和非重点。这是()。
A 形而上学的观点
B 唯物主义观点 C 辩证法的观点
D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判断题
1.矛盾只存在于人头脑中,客观事物中没有矛盾可言。
正确
错误
2.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全面。
正确
错误
3.解决特殊矛盾要用特殊方法。
正确
错误
4.知道了矛盾的普遍性,就能处理好一切矛盾
正确
错误
5.全面看问题就是面面俱到
正确
错误
6.统一存在于斗争中。
正确
错误
7.和谐社会就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2
一、单选题
1.矛盾是()。
A 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B 相互对立的事物
C 互不一致的东西
D 针锋相对
2.幸福是纯客观的存在。这是()。
A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B 辩证的的幸福观
C 纯粹的幸福观
D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3.幸福是纯主观的感觉。这是()。A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B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C 辩证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D 旧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4.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
A 相互依存 相互吸引的性质
B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C 完全一致的性质
D 完全相同的性质
5.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 理论性和实践性
B 统一性和斗争性
C 科学性和革命性
D 阶级性和社会性
6.幸福是一个悖论,是指()。
A 幸福是辩证的B 幸福是不存在的C 幸福是客观的D 幸福是理论的
7.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A 相互依存 相互吸引的性质
B 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C 毫不相干的性质
D 相互斗争的性质 8.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美满如意的体验。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B 唯心主义的幸福观
C 形而上学的幸福观
D 庸俗唯物主义的幸福观
二、判断题
1.统一之中有对立,对立之中有统一。
正确
错误
2.幸福不是纯主观的感觉。
正确
错误
3.矛盾就是指你死我活的对抗。
正确
错误
4.只能在统一中把握对立,不能在对立中把握统一。
正确
错误
5.任何一个事物都有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正确
错误
6.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 相互分离的性质。
正确
错误
7.矛盾是实现“和谐”的方式。
正确
错误
矛盾法则与生活智慧——追求幸福的方法论3
一、单选题
1.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
A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C 矛盾历史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
D 矛盾先进性和落后性的辩证关系
2.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坚持了()。
A 重点论
B 均衡论
C 突变论
D 进化论
3.站在烦恼里仰望幸福,体现了()。
A 幸福的矛盾性
B 幸福的确定性
C 幸福的隐形性
D 幸福的现实性
4.均衡论或平衡论是指()。A 两点论
B 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同等看待
C 将矛盾双方同等看待
D 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同等看待
5.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同时,照顾到矛盾的非主要方面,就坚持了()。
A 两点论
B 优先论
C 均衡论
D平衡论
6.朋友就是相互之间从来没有矛盾的人,这是()。
A 两点论的观点 B 正确的观点
C 错误的观点
D平衡论的观点
7.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没有家庭矛盾就没有家庭。这是指()。
A 矛盾的普遍性
B 矛盾的特殊性
C 矛盾的社会性
D 矛盾的历史性
8.矛盾就是缘分,是指()。
A 矛盾的片面性 B 矛盾的客观性
C 矛盾的统一性
D 矛盾的斗争性
二、判断题
1.矛盾双方是永远势均力敌的正确
错误
2.目前我们工作的中心是发展经济,经济建设搞上去了其他方面自然就好了。
正确
错误
3.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正确
错误
4.矛盾的地位一旦确立,就不会再变化了。
正确
错误
5.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正确
错误
6.各个不同事物中的矛盾有其特殊性。
正确
错误
7.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正确
错误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是()。
A 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
B 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C 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 物质是意识的根源
2.两条根本对立的思想路线是()。
A 从物质到精神和从精神到物质
B 从起点到终点和从终点到起点
C 从社会到历史和从历史到社会
D 从理论到理论和从实践到实践
3.人类社会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这是()。
A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D 社会唯物主义的观点
4.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这是()。A 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唯物主义的观点
C 唯理主义的观点
D 经验主义的观点
5.“实事求是”中的“是” 就是()。A 客观事物的外部联系
B 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
C 客观事物的全部联系
D 客观事物的部分联系
6.“实事求是”中的“求”是指()。
A 研究
B 乞求
C 要求
D 需求
7.人类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这是()。A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C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8.“实事求是”中的“实事”是指()。
A 客观事物
B 实体事物
C 实心事物
D 实行事物
二、判断题
1.世界统一于一个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
正确
错误
2.唯心主义也会与时俱进
正确
错误
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确
错误
4.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表现形式。
正确
错误
5.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
正确
错误
6.调查研究是遵循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方法。
正确
错误
7.与时俱进是正确的思想路线
正确
错误
社会发展动力与历史的创造者_1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群众观点的是()。
A 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B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C 支持一切群众运动的观点
D 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也是()。
A 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 社会生产力
C 社会发展路线
D 集体主义路线
3.社会基本矛盾是指()。
A 生产方式和生产力 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的矛盾
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C 生产过程和生产成本 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矛盾
D 生产者和管理者 劳动者和资本家的矛盾
4.下列不属于社会发展动力的是()。
A 科技
B 阶级
C 改革
D 革命
5.在一定条件下,普通个人有可能对历史发展产生“超常性影响”。这是()。
A 超常主义观点
B 超历史主义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 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6.历史唯心主义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
A 英雄
B 自然
C 人民
D 公民
7.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创造者是()。
A 英雄人物
B 突出人物
C 国家公民
D 人民群众
8.毛泽东把群众路线的要旨概括为()。A 向群众负责,向群众学习
B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C 支持群众,尊重群众
D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二、判断题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科学家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正确
错误
2.文学家是社会精神财富的真正创造者
正确
错误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动力的主体
正确
错误
4.在中国,皇帝是历史的创造者
正确
错误
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正确
错误
6.人民群众的剩余劳动积累成社会物质财富。
正确
错误
7.群众运动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
正确
错误
1.7 价值规律与中国房价走势分析
一、单选题
1.住房供求关系中,“炒房者”手中的住房属于()。
A 住房交换方
B 住房需求方 C 住房使用方
D 住房供应方
2.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生产资料和劳动力()。
A 从商品供大于求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商品供不应求的生产部门
B 从商品供不应求的生产部门转移到商品供大于求的生产部门
C 从生产部门转移到服务部门
D 从服务部门转移到生产部门
3.商品泡沫是指()。
A 商品价格超出价值太多
B 商品价值超出价格太多
C 商品使用价值超出价值太多
D 商品交换价值超出价值太多
4.等价交换原则中的“等价”是指()。A 同等价格
B 同等价值
C 同等使用价值
D 同等股票价值
5.住房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而出现波动。这是()。
A 价值规律的表现
B 价格规律的表现
C 需求规律的表现
D 住房规律的表现
6.住房刚性需求是指()。A 人们的住房需要
B 人们的住房需要和购买力
C 人们的住房购买力
D 人们购买住房的需要
7.下列不属于价值规律的内容是()。
A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B 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C 供求关系不平衡
D 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8.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A 商品的价值围绕商品的价格自发波动。
B 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C 商品的使用价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D 商品的价值围绕劳动力的价值自发波动。
二、判断题
1.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多,因此,中国的住房需求量必然比美国的需求量大。
正确
错误
2.市场上同一种商品有不同价格,这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
正确
错误
3.价值规律支配商品流通而不支配商品生产。
正确
错误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正确
错误
5.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劳动能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正确
错误
6.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
正确
错误
7.商品交换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正确
错误
1.8 智能化生产力与共产主义目标的实现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共产主义目标体系的内容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
B 消灭私有制,生产资料公有 C 人与人之间关系高度平等
D 按智力分配消费资料
2.共产主义理想是()。
A 同共产主义奋斗目标相联系的 有实现可能性的想象或希望
B 共产党员的信仰,不一定能变成现实
C 已经过时的古代人的思想观念
D 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3.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剩”是()。
A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表现
B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
C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生产太多的表现
D 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财富交换不发达的表现
4.股份制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这是()。A 资本主义的观点
B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C 空想主义的观点
D 虚无主义的观点
5.人与人之间关系高度平等是指()。
A 经济上人人平均 B 政治上权力相等
C 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事实上平等
D 思想上人人平等
6.智能化生产力是()。
A 以智商高的人为代表的生产力
B 以计算机的应用为标志的生产力
C 以先进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
D 可以生产智能工具的生产力
7.实现共产主义目标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这是()。
A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B 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
C 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D 历史规律主义的观点 8.计算机(智能化的生产体系)产生的是()。A 以机器人为首的社会
B 以劳动者为首的社会
C 以统治者为首的社会
D 以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二、判断题
1.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主要是“蓝领”阶层。
正确
错误
2.共产主义实行“按需分配”,就是想要什么,就给你什么。
正确
错误
3.CIMS直译就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指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
正确
错误
4.股份制 合作制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正确
错误
5.CIMS实际上就是“无人生产车间”。
正确
错误
6.“三大差别”归于消失是共产主义目标之一。
正确
错误
7.手推磨产生的是以封建主为首的社会。
正确
错误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练习题及答案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是()
A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
2、马克思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20年代 B 19世纪30年代 C 19世纪40年代 D 19世纪50年代
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
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 B《资本论》的出版 C《反杜林论》的出版 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
4、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B政治经济学理论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阶级斗争学说
5、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十月革命 C五四运动 D 中国共产成立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大同思想 B三民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n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8、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科学发展观 D毛泽东思想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精读和泛读结合 C早期著作和晚期著作结合 D、马克思著作和毛泽东著作结合
10、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C实现共产主义 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11、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唯物史观 B唯心史观 C激变论 D庸俗进化论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A黑格尔 B马克思
C费尔巴哈 D恩格斯 E亚当·斯密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A、实用性 B阶级性 C科学性 D实践性 E革命性
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B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C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D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
E德国古典哲学
5、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两个理论贡献是()
A创立唯物史观 B创立阶级斗争学说 C创立剩余价值学说 D创立社会主义学说 E创立科学是生产力的学说
6、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包括()
A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C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D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E马克思主义的表达方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 B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 D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E 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A、生物进化论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E细胞学说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第3、13页)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参看教材第7-9页)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第12页)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
绪论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A 8B
9、A
10、A
11、B
二、多项选择题
1、BD
2、BD
3、ADE
4、CDE
5、AC
6、ABCD
7、AB
8、ADE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特征是什么?(参看教材旧第3、13页,新同)
答:(1)马克思主义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理解。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后继者对它的发展即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第一,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阶级性。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立场的理论表现,是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理论概括。
2、简述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参看教材旧第7-9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部分构成的“一块整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主要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直接理论来源主是19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圣西门、欧文和傅立叶。
3、简述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参看教材旧第12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和方法论。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第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列宁称其为“科学中的最大成果”。
4、简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参看教材第12-15页,新同)
答:马克思主义基本内容包括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主义理想四个方面。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国,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主义理想。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
一、单项选择题 哲学和哲学基本问题
1、哲学是()
A人们对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
B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义观点
2、哲学基本问题是()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C.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D.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
3、哲学上的两大阵营是指()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4、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都认为 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5、一切物主义都坚持()
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 B.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形式具有多样性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D.社会存在第一性.社会意识第二性
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不同回答 B.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回 C.对世界是否具有统一性的不同回答 D.对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不同回答
7、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C.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8、否认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不可知论
9、主张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客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
10、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A.是否承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是否承认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D.是否承认上层建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1、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
A.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B.划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C.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D.划分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内容的不同回答是划分()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D.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标准
1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1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 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
15、我国明朝王守仁提出“心外无物”,这种观点属于()A.形而上学观点 B.经验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6、“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这是一种()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17、“存在就是被感知”,这是()
A.客观唯心主义命题
B.主观唯心主义命题C.庸俗唯物主义命题
D.机械唯物主义命题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物质的惟一特性是()
A.客观实在性 B.客观规律性 C.普遍联系 D.永恒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 19 唯心主义运动观的根本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是运动的 B.否认运动是绝对的C.否认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D.否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庸俗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21.1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会导致()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21.2《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种观点属于()
A.主观唯心主义运动观 B.客观唯心主义运动观C.形而上学运动观 D.庸俗唯物主义运动观
22.1 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的错误是()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绝对性
D.否认静止的相对性
2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讲的静止是()
A.运动的一种偶然现象 B.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C.运动的外在表现 D.运动过程的结束 23 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 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 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25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B.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时间和空间是()A.物质的本质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时间和空间是()
A、物质的唯一特性 B、物质的根本属性 C、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D、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 空间是()
A.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B.物质运动的持续性C.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D.物质运动的顺序性 29 时间是()
A.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B.物质运动的广延性 C.人们整理感觉材料的形式 D.人们头脑中形成的观念 时间的特点是()
A.间断性
B.不可逆性 C.广延性
D.伸张性 31 空间的特点是()
A三维性 B一维性 C可知性 D连续性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说的是()
A.时间的有限性 B.时间的客观性C.时间的不可逆性 D.时间的相对性 33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说()
A.意识是人脑自生的 B.意识是人脑的分泌物 C.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D.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在意识本质的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
A.否认意识内容的客观性
B.否认意识的主观特征 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否认意识对人脑的依赖性 35 意识的本质是()
A.各种感觉的综合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D.“绝对精神”的体现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意识本质的是()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C.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D.意识是人脑自生的一种形式
从动物心理发展到人的意识起决定性作用的是()A.手脚分工 B.语言产生
C.生产劳动
D.社会交往 38 规律是()
A.事物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B.事物外部表面的偶然联系C.人们按需要制定的规则D人们改造世界的正确方法
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是()A.加强宣传,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 B.发动群众,调动人们的积极性C.发展教育,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D.认识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 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
A、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B、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 C、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 D、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是不是普遍联系的问题 B、是不是永恒发展的问题 C、是不是有一个共同本原的问题D、是不是有共同规律的问题
哲学上的一元论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有()
A.共同的发展规律 B.共同的发展过程 C.共同的本原 D.共同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A.普遍性 B.物质性C.规律性 D.连续性
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宿命论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
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
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
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
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
A.交通警察维持交通秩序
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农民收割庄稼
D.运动员参加体育比赛
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是从()A.主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B.客观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C.生物性中把握人的活动的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把握人的活动的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一念发动处,便是行了”。这是一种()
A.主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B.客观唯心主义实践观 C.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D.庸俗唯物主义实践观 唯物的辩证法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运动的观点和静止的观点B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C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和变化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是一种()
A、不可知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 5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 B.普通联系规律C.永恒发展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55.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变化的程度和趋势 B、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 C、事物发展变化的状态和形成 D、事物发展方向和道路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是一种()
A.唯条件论观点 B.外因论观点C.形而上学不变论观点 D.唯物辩证法观点 58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A.普遍性和特殊性
B.斗争性和同一性
C.绝对性和相对性
D.变动性和稳定性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A.乐极生悲,苦尽甘来 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马非马”这个命题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房子同平房、楼房、别墅等的关系属于()
A.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B.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C.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强调的是()
A.要承认事物的客观性 B.要承认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C.要注重分析矛盾的普遍性 D.要注重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两种趋势
64.区别量变与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 B.事物量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C.事物的质变是否引起了新的量变
D.事物的变化是否顺利和显著
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
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 B、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
C、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 D、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是()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过程和结果
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做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A.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 B.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
C.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 D.辩证否定的原理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激变论的观点
D.庸俗进化论的观点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的原理
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 事物发展的内容和形式
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在哲学上是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C.形而上学否定观的错误 D.激变论的错误 72 揭示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析性统一的规律是()
A.联系和发展的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
二、多项选择题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之间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2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世界观和方法论关系的有()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C、世界观是方法论的总和
D、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E、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相同的 哲学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其内容有思维和存在()
A.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
B.谁是本质谁是现象的问题 C.谁是必然的谁是偶然的问题
D.谁是真实的谁是虚假的问题 E.有无同一性的问题 4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 C.物质世界是否普遍联系的问题
D.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E.运动是不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的问题
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主义历史形态的有()A.朴素唯物主义 B.庸俗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E.自然唯物主义 下列选项中,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的有()A.否认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 C.不能把唯物主义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 D.不能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过程 E.主张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D.存在就是被感知
E.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8.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有()
A.客观辩证法 B.主观辩证法 C.朴素辩证法 D.唯心辩证法 E.唯物辩证法 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马哲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A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D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E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物质观
10.列宁物质定义的理论意义在于它()
A.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可知性 C.坚持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D.批判了唯心主义时空观的错误 E.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划清了界限 11 二元论的错误在于()
A.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B.否认运动和静止是相互包含的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 D.否认物质决定意识
E.主张时间和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 12.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一元论观点的有()
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朴素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E.辩证唯物主义 运动观 下列各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相对静止的有()
A.事物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B.物质没有发生位置移动 C.事物运动处于某种特殊状态 D.事物没有发生根本质变
E.事物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时空观 唯物主义的时空观认为()
A.时间、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 B.时间、空间是整理感觉材料的工
具
D.时间、空间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E.时间、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15 下列各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内容的有()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C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惟一特性
D.时间和空间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E.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意识观 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
A.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人脑的机能
C.人的头脑中固有的D.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E.人脑的分泌物 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表现在()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D、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E、意识的能动作用受物质条件制约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
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 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E.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规律、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E.偶然性.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人的活动与客观规律的关系的有()A.人能认识客观规律 B.人能消灭客观规律 C.人能创造客观规律
D.人能利用客观规律 E.人能改变客观规律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下列选项中,否认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观点有()A.物是感觉的复合B.存在就是被感知 C.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
D.世界有物质和精神两个本原
E.意识是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 实践的特点是()
A客观性 B有用性 C创造性 D社会历史性 E主观性 23 下列属于基本实践形式的有()
A 渔民出海捕鱼 B医生看病 C农民进行农作物杂交试验 D医生观察病毒对药物的反应 E旅游
总特征――联系、发展 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 E.辩证否定的观点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C.联系发展规律
D.否定之定规律E.因果作用规律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A、是否承认世界统一于物质
B、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C、是否承认世界是听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是否承认世界是的事物是运动发展的 E、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对立统一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A.有无相生,长短相形 B.利害同门,祸福同邻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积于柔则刚,积于弱则强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同一性含义的有()
A.矛盾双方直接等同 B.矛盾双方相互区别 C.矛盾双方相互依存 D.矛盾双方相互渗透 E.矛盾双方相互转化 下列说法中,属于矛盾的同一性表现的有()
A.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内容和形式相互依存 C.好事和坏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总结教训,转败为胜
E.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30 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C.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E.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下列选项中,表述矛盾同一性思想的有()
A.高下相倾,长短相形 B.物极必反,相反相成C.祸福相因,难易相成 D.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E.天下无难 事,只怕有心人
32.下列选项中,包含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有()A.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B.贫生于富,弱生于强
C.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D.量体裁衣,对症下药 E.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A.保持事物相对稳定,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
B.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C.规定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的基本趋势
D.推动矛盾双方的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
E.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实现事物的质变 34.下列选项中,属于矛盾斗争性表现的有()
A.敌对阶级之间的对立B.生物界的生存竞争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平等交换D.两岸同胞与“台独”势力的对立 E.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依存
下列表述中,体现矛盾特殊性的有()
A、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C、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D、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E、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质量互变规律
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有()
A.注意分寸
B.掌握火候
C.适可而止
D.因噎废食
E.过犹不及 37 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物极必反,相反相成E.因祸得福,转败为胜
下列命题中,属于量变引起质变表现的有()
A.积羽沉舟,积腋成裘
B.绳锯木断,水滴石穿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 E.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否定之否定规律
下列选项中,比喻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有()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芳林新叶摧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E.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三、简答题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基本内容。(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2、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24页,新第25页)
3、简述列宁物质定义(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25-26页,新第26-27页)
4、简述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27页,新第28页)。割裂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会导致什么错误观点?
5、简述意识的起源。(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6、简述意识的本质。(参看教材旧第26页,新27页)
7、什么是规律?规律有什么特点?(教材旧第46页,新47页)8、16、简述意识能动性的表现及其实现的途径。(参看教材第48-49页,新49-50页)
9、简述实践及其特点。(参看教材旧第29-30页,新第30-31页)
10、简述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参看教材旧第30页,新第31页)
11、简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参看教材旧第34-35页,新第35-36页)
12、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参看教材旧第36-37页,新第38页)
13、简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及其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6页,新第38页)
14、如何理解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参看教材旧第39页,新40页)
15、简述度及掌握度的意义。
四、论述题
1、试述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2、试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49页,新50-51页)
3、试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见教材旧第38-39页,新第39-40页)
4、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并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参看教材39页,新第39-40页)
5、试述辩证否定观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40页,新第41页)
6、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意义。(教材缺)
7、试述内因和外因的含义及其关系,并说明这一原理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教材缺)
第一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A
4、C
5、C
6、A
7、B
8、D
9、D
10、B
11、A
12、C
13、D
14、B
15、C
16、B 17B 18A
19、D 20、D 21.1、A 21.2、A 22.1、B 22.2 B
23、D
24、A
25、D
26、C 27C
28、C
29、A 30、B
31、A
32、C
33、D
34、B
35、B
36、B
37、C
38、A
39、D 40、A
41、D
42、C
43、C
44、B
45、C
46、A
47、C
48、C
49、D 50、A
51、C
52、D
53、D
54、A
55、B
56、D
57、D
58、B
59、A 60、B 61、B 62、D 63、B 64、B 65、B 66、C 67、D 68、A 69、A 70、C 71、C 72、D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一、单项选择题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 B.可知论的观点C.辩证法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经验论和唯理论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 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 主义先验论 人类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A.人类需要和欲望的不断增长 B.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C.人类认识器官的逐渐发达D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4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种观点是说()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C书本知识是次要的 D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是()
A.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
B.感性的物质活动 C.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D.社会历史性活动 6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原子的 组织同性质,你就得实行物理学和化学的实验,变革原子的情况。”这段话强调的是()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在中国,为了治疗疾病,古代就产生了中医学。这说明()
A.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C.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
A.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 B.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C.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 D实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
B.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思维建构
D.主体对客体的价值判断
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表明()
A.实践是沟通主客体关系的桥梁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 D.实践的需要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属于()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
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3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感觉-知觉-表象
B、意识-物质-意识 C、实践-认识-实践
D、概念-判断-推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A.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B.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C.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D.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 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 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C.群众是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7 通过实践和调查,获得十分丰富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抓住本质。从认识发展过程看,这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感觉到知觉的飞跃 C.从意识到物质的飞跃 D.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认识过程中的两次飞跃是指()A.从感觉到知觉,从知觉到表象 B.从概念到判断,从判断到推理 C.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D.从感性到理性,从理性到感性 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理论基础是()
A.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B.矛盾推动事物发展的原理 C.认识能动作用的原理 D.认识辩证运动过程的原理 概念、判断、推理是()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
A.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B.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C.教条主义的错误
D.经验主义的错误 感觉、知觉、表象是()
A.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B.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
A.从知觉到表象 B.从判断到推理 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 24 在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形状、颜色、气味和滋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A.概念B.表象 C.知觉 D.感觉
25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直接性 B.主观性C.摹写性 D.抽象性 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A.形象性
B.间接性
C.全面性
D.主观性 28 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在于()
A.真理是绝对的,谬误是相对的 B.真理是有用的,谬误是有害的 C.真理是客观的,谬误是主观的
D.真理是对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事物的歪曲反映 29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具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
C、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 D、真理既是感性的,又是理性的 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这种正确态度的理论基础是()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的原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的原理C.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
D.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统一的原理性
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而是不断发展的,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一定条件下的实践()
A.都具有客观性
B.都具有能动 C.都具有社会性
D.都具有历史局限性 32 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
A、真理具有客观性 B、真理具有绝对性 C、真理具有相对性 D、真理具有全面性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任何具体实践活动都()A.具有客观性 B.具有能动性C.具有历史局限性 D.具有社会性 35 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任何真理都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都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这说明真理具有()A.社会性
B.绝对性
C.相对性
D.有用性 37 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
A.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B.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C.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D.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A.客观性
B.绝对性 C.全面性 D.相对性
二、多项选择题
实践一认识 在实践和认识的关系中()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E.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E.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在()
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人们的认识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
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E、实践不断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生活需要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表现在()
A.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是否承认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C.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D.是否承认认识是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E.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 下列选项中,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共同具有的观点有()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发展过程
D.认识是主动的创造过程
E.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
A.认识的客体具有整体性 B.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C.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D.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E.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认识辩证运动 爱迪生试制白炽灯泡,失败了1200次。有人讽刺他一事无成。爱迪生则说:“我已经有了很大的成就,证明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后来他终于试制成功了白炽灯泡。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A.实践是认识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C.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D.失败中包含着成功的因素E.失败和成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会导致()
A.经验论的错误
B.唯理论的错误 C.庸俗进化论的错误
D.工作中的经验主义错误 E.工作中的教条主义错误 感觉和概念的区别在于()A.感觉是感性认识的形式,概念是理性认识的形式 B.感觉是对事物现象的反映,概念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C.感觉具有直接性,概念具有间接性 D.感觉不可靠,概念真实可靠
E.感觉具有形象性,概念具有抽象性 人们对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
A.受到事物发展过程的限制
B.受到科学技术水平和认识工具的限制
C.受到主体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
D.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达到终极真理
E.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关系的有()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
C.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
D.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真实可靠E.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真理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真理与谬误关系的有()A.在一定范围内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的 B.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 C.真理和谬误相斗争而发展 D.真理和谬误相
互包含
E.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 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B.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D.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 的就是真理 E.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E、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参看教材旧第57页,新第58页)
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参看教材旧第55页,新第57页)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参看教材旧第62页,新第64页)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参看教材旧第63-64页,新第65-66页)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旧第58-59页,新第60-61页)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参看教材旧第64-65页,新第66-67页)第二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B
4、D
5、A
6、C
7、A
8、D
9、B
10、A
11、D
12、D
13、C
14、C
15、A
16、B
17、A
18、C
19、D 20、C
21、C
22、B
23、D
24、B
25、A
26、D
27、A
28、D
29、B
30、C
31、D
32、C
33、A
34、C
35、D
36、C
37、C
38、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E
3、ABCD
4、DE
5、ABE
6、CE
7、CDE
8、ABDE
9、ABCE
10、ABCE
11、ABE
12、ABCE
13、ABCDE
14、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参看教材第57页,新第58页)答:认识论上两条根本对立的路线是:(1)唯物主义反映论。反映认是一切唯物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认为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是一条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2)唯心主义先验论。先验论是一切唯心主义遵循的认识论原则,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认为意识是先于实践、先于事物或主观自生的东西。这是一条从思想、感觉到物的路线。
2、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参看教材第55页,新第57页)
答: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简述真理的客观性。(参看教材旧第62页,新第64页)
答:真理的客观性即客观真理,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是客观的。
4、简述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参看教材第63-64页,新第65-66页)
答:(1)绝对真理即真理的绝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包含客观的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客观真理,就是承认绝对真理。第二,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是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的,认识第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2)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有两层含义:第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世界的某一部分的正确反映,从认识广度上看,是有限的,承认认识有待于扩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第二,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一定层次的正确反映,从认识深度上看,是有限的,是近似正确的反映。承认认识有待于向纵深发展,就承认了相对真理。
四、论述题
1、试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辩证原理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58-59页,新第60-61页)
答:(1)感性认识认识的低级形式,是对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片断的反映;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和整体的反映。
(2)辩证关系:第一,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三,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3)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哲学上会导致两种错误的观点:唯理论和经济论。唯理论夸大理性认识,贬低感性认识,认为前者可靠,后者是不可靠。经验论夸大感性认识,贬低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可靠,理性认识不可靠。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表现为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片面夸大理论和书本知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一切从本本出发,把理论当成万古不变的教条。经验论表现为经验主义,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看成普遍真理。
2、试述真理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原理,并用以说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参看教材旧第64-65页,新第66-67页)
(1)辩证关系原理: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一方面,之中有绝对,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颗粒或成分。另一方面,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通过相对真理体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真理是从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无止境的过程,任何真理都是这个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终极真理或真理发展的顶峰论是错误的。割裂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导致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
(2)马克思主义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一般规律的正确反映,是客观真理,既有绝对性,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或“无用”的观点是错误的。
(3)马克思主义又具有相对性,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我们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僵化保守的教条主义。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是指()
A.社会管理体制 B.社会政治法律制度 C.社会精神生活过程 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 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性的因素是()
A、地理环境
B、人口因素
C、社会风气
D、生产方式 3 “社会形态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指的是()A.社会形态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完全一样 B.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纯粹自发的过程 C.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客观 的有规律的运动过程D.社会形态的发展与主体的选择无关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在下列选项中,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A.宗教
B.艺术
C.哲学
D.逻辑学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 B.政治思想、管理学、语言学C.哲学、艺术、环境科学 D.法律思想、哲学、宗教 从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的水平高低不同的层次,可以把社会意识划分为()
A.社会心理与思想体系 B.个体意识与群体意识 C.先进意识与落后意识 D.有阶级性的意识与无阶级性的意识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阶级斗争 B、改革开放 C、科学技术革命 D、社会基本矛盾 10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
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
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D.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 11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人和自然界、人和人之间的矛盾B.个人和社会、自然界和社会之间的矛盾C.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12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质量
D.运输设备的状况 生产关系是反映()
A.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B.人与人之间利害关系的范畴C.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范畴
D.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范畴 14 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
A.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的关系 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是()A.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A.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B.生产力落后于生产关系的变化 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D.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17 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C.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是一定社会中()
A、生产力系统各要素的总和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总和 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由两在部分构成。这两部分是()
A、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B、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行政机关和立法机关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杰出人物的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21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
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
C.上层建筑会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
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 国家 国体和政体的关系属于()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C.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D.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政体问题说的是()A.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一党执政还是多党共同执政C.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 政权中的作用 从起源上看,国家是()
A.适应管理社会公共事务需要的产物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C.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正义的产物 D.防御外敌颠覆活动的产物 25 国体指的是()
A.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C.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D.国家政权的社会职能 26 国家政权主要代表()
A.剥削阶级的利益 B.劳动人民的利益
C.统治阶级的利益 D.先进阶级的利益 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根源是()
A.不同阶级在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不同阶级在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C.不同阶级在经济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D.不同阶级在职业分工上的根本对立 28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产生的基本前提是()
A.通过放高利贷而获取高额利息
B.通过做投机生意而攫取高额利润C.由于生产力发展而出现剩余产品 D.通过发动战争掠夺其他氏族的财产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A.政治标准
B.经济标准
C.道德标准
D.社会标准
科学 下列各项正确揭示科学的本质的是()
A.科学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知识
B.科学是知识的理论体系C.科学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D.科学是各种知识的总和 革命与改革
社会改革是()
A.改变社会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政治制度C.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D.改变人的思想观念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A.人口过多和资源匮乏的矛盾B.先进生产力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C.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矛盾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社会革命首要的基本的标志是()
A.先进的政治思想代替落后的政治思想B.高效率的政治体制代替低效率的政治体制C.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手里转移到革命的进步的阶级手里D.合理的经济体制代替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下列各项属于社会革命的是()
A.社会各阶级之间的经济斗争 B.先进阶级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国家政权的斗争 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激烈的政治斗争D.各种不同政治势力之间的武装斗争 36 改革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普遍性,它是()
A.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一种形式 B.对社会体制进行改善和革新C.统治阶级向被统治阶级让步 D.自下而上的社会 变革形式
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这句话形象而深刻地说明了()A.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最深刻的根源 B.革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C.暴力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惟一形式 D.革命阶级要积极主动地制造革命以推动社会发展生产中起主导作用和超前作用
2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
A.革命领袖的产生 B.革命队伍的形成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D.革命思想与反动思想之间的撞击
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从根本上说,这是由()A.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的 B.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 C.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D.广大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改革决定的 40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
A.把改革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把教育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D.把稳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41 我国当前进行的改革是()
A.对社会根本经济制度的变革B.对社会根本政治制度的变革C.对思想观念的根本变革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人民群众和个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的理论前提()A、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反作用的原理
B、人口因素对社会发展有制约作用的原理 C、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性的原
理
D、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的原理
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
A、无产阶级的伟大政治家和思想家 B、历史上被剥削阶级的革命领袖 C、上升时期的剥削阶级的先进代表 D、对历 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在个人还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问题上,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在于()A.承认伟大人物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承认政治权力和暴力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否认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D.否认英雄和群众共同创造历史 45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历史条件的制约。这种观点是说()
A.人民群众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人民群众不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不是历史活动的主体D.人民群众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47 “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能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观点属于()
A.历史宿命论观点 B.历史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决定论观点
D.否认个人历史作用的观点
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表现为()
A.加速或延缓历史的发展 B.改变历史发展的规律
C.决定历史时代的根本特点 D.改变历史发展的方向 49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对立在于是否承认()A.杰出个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B.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C.人们的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D.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50 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就要坚信()A.群众有自发的社会主义觉悟B.群众有高度的改革开放自觉性C.群众运动具有天然合理性D.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
二、多项选择题 社会基本矛盾 下列各对矛盾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
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E.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 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认为()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各个细节 D.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E.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由诸多要素构成,下列各项属于上层建筑要素的有()A.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 B.政治思想和政治制度
C.法律思想和法律制度 D.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
E.文艺、道德、宗教 阶级斗争 下列各项属于阶级产生的前提的有()A.投机商人通过贱买贵卖聚敛钱财
B.一些人利用暴力手段掠夺他人财产C.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D.社会分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
E.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形成 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
5下列各项属于人类历史上典型的社会革命的类型的有()
A.新兴封建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革命B.新兴资产阶级推翻没落封建主阶级的革命C.无产阶级推翻反动资产阶级的革命D.20世纪中期以来的新技术革命 E.改变产业结构的产业革命 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包括的内容是不完全相同的。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范畴的有()A.工人阶级 B.广大农民 C.民营企业的创业人员 D.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E.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三、简答题
1、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旧第82页,新第85页)
2、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旧第85页,新第88页)
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参看教材旧第83页,新86页)
4、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参看教材旧第86页,新第89页)
5、简述生产关系及其内容。(参看教材旧第87页,新第90页)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内容。(参看教材旧第90-91页,新第93-94页)
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参看教材旧第112-113页,新115-116页)
8、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参看教材旧第114页,新第117页)
9、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参看教材旧第84-85页,新第87-88页)
四、论述题
1、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3、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
4、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第三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
1、D
2、D
3、C
4、C
5、A
6、D
7、D
8、A
9、D
10、C
11、D
12、B
13、A
14、B
15、B
16、C
17、C
18、C
19、A 20、D
21、C
22、B
23、A
24、B
25、A
26、C
27、C
28、C
29、B 30、B
31、C
32、D
33、D
34、C
35、B
36、B
37、B
38、C
39、D 40、B
41、D
42、D
43、D
44、C
45、D
46、A
47、B
48、A
49、D 50、D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E
3、ABCE
4、CDE
5、ABC
6、ABCDE
三、简答题,新第85页
1、简述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参看教材第82页,新第85页)
答: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主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是唯物史观,主张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是唯心史观。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前,唯心史观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唯心史观有两个缺点:第一,只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的历史。第二,主张英雄史观,否认人民群是创造历史的决定性力量。
2、简述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85页,新第88页)
答:第一,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确地解决了社会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第二,唯物史观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科学回答,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依据这一原理,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种领域划分出了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了生产关系。将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进而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发展的高度,从而将社会形态的发展看成自然历史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参看教材第83页,新第86页)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人口因素和地理环境。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生产方式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4、简述生产力及其构成。(参看教材第86页,新第89页)
答: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范畴反映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生产力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独立的实体性要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构成生产资料。第二类是参透型的要素,包括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
5、简述生产关系及其内容。(参看教材第87页,新第90页)
答: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范畴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内容包括: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三是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6、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及其内容。(参看教材第90-91页,新第93-94页)
答:经济基础是由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一般教材:经济基础是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其内容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观念)上层建筑两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权、政党、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观念上层建筑即意识形态,包括政治和法律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等形式。国家政权是全部上层建筑的核心和最重要组成部分。
7、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参看教材第112-113页,新115-116页)
答: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的规定性说,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规定性说,指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发的决定性力量。这是因为: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生产劳动的主体,是生产力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创造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一方面,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又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
8、简述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参看教材旧第114页,新第117页)
答:群众观点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各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9、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参看教材第84-85页,新第87-88页)
答: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同步。社会意识有时超前于社会存在的发展,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时又滞后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发展可以领先于经济发达的国家,如18世纪法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但在社会意识方面却领先于英国,19世纪德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英国和法国,但社会意识却比英、法两国先进。第三,社会意识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互相制约。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四、论述题
1、运用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原理,说明我国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可能性。
(1)从历史纵向看,同一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可能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高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阶段,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反而高。
(2)从社会横向比较看,不同国家也出现不平衡现象,即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社会意识发展水平却高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如18世纪的法国较之于英国,19世纪的德国较之于英国和法国,就是如此。
(3)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我国虽然在经济发展水平虽然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由于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马克思主义主义指导,可以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试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答:(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第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我经济体制改革就是革除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某些部分或环节,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2分)
(3)指导意义:第一,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虽然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改革势在必行,而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二,我国原有的单一公有制经济体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3、说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答:(1)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就必须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不一种生产力被另一种生产力代替以后,旧的生产关系也必然被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
(2)我国是一个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而且很不平衡,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应该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与这种生产力状况相适应。
(3)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必须占主体地位。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统一起来。
4、运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我国实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1)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是……(见简答题)
(2)辩证关系(参看教材旧第92-93页,新第95页)
(3)政治体制改革必要性:第一,根据这一规律,当上层建筑不能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时,就有必要进行改革。第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上层建筑既有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不适应主要表现,一是党政不分,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二是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三是干部制度不健全;四是法制不完备。第三,必须通过政治体制改革,革除这些弊端,建设有中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5、试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参看教材旧第106-107页,新第109-110页)
(1)科学本身不是现实的生产力,而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它渗透到生产力其他要素中转化成为现实的生产力。
(2)科学在现代生产过程中越来越成为先导的、超前的力量。19世纪以前,在生产、技术和科学三者关系中,生产推动技术进步,技术促进科学发展,其次序是生产-技术-科学。19世纪以来,三者关系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生产的趋势,即科学理论上的重大发现带动技术进步,新技术带动新兴产业的形成。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已经成为推动生产发展的先导的和超前的力量。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于()
A 14世纪末15世纪初 B 15世纪末16世纪初 C 16世纪末17世纪初 D 17世纪末18世纪初
2、商品是()A供人们使用的劳动产品 B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供人消费的劳动产品 D可用货币购买的劳动产品
3、商品交换的原则是()
A公平原则 B平等原则 C等价原则 D赢利原则
4、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 B商品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C商品价格决定商品价值D商品价格等于商品价值
5、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私人劳动与私人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C社会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D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6、“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
A市场经济理论 B剩余价值理论 C商品经济理论 D劳动二重性理论
7、货币变为资本的条件是()
A货币量有了巨大增长 B货币增值 C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
D世界货币的出现
二、多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途径是()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 B通过海外贸易创造财富 C通过劳动创造财富 D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E通过商业途径创造财富
2、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是()
A社会分工的出现 B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C剩余产品的出现 D阶级的形成 E国家的形成
3、商品的二重性是指()
A使用价值 B可以交换 C可以出售 D可以购买 E价值
4、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A具体劳动 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 D复杂劳动 E重复劳动
5、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社会劳动力缺乏,劳动力奇货可居 B劳动者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的物质条件,没有任何商品出以出卖 C劳动者的人身彻底依附资本家 D 劳动者是自由人,能把自己的劳动力作为自己的商品来支配E大量农民无地可耕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131页)
2、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146页)
3、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参看教材第146-147页)
第四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C
4、A
5、B
6、D
7、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AB
3、AE
4、AB
5、BD
三、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参看教材第131页)
答:第一,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的同时,创立了劳动二重性理论,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第二,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2、简述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学说的重要意义。(参看教材第146页)
答:剩余价值学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剥削本质,阐明了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经济根源,指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的基石,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剥削本质的锐利武器。由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3、简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参看教材第146-147页)
答: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但是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却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越来越尖锐化。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两个阶段是()
A原始资本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 B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C近代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
D地区资本主义和全球资本主义
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
A银行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D军火商
3、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垄断资本主义是()
A近代垄断资本主义 B现代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政治垄断资本主义
4、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A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中等发达程度的国家
C第三世界国家 D发展中国家
二、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金融全球化 D货币全球化
E企业经营全球化
2、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科学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的作用 C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D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E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参看教材第167页)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参看教材第168-169页)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参看教材第171-177页)
第五章 试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C
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CE
三、简答题
1、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和实质。(参看教材第167页)
答:(1)列宁指出,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进而发展到帝国主义,出现了五个特征:第一,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第二,在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统治。第三,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第四,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第五,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经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
(2)这些特征集中体现了帝国主义的实质,即垄断资本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为获取垄断利润、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而引起的。
2、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参看教材第168-169页)
答: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主要有:第一,生产全球化。第二,贸易全球化。第三,金融全球化。第四,企业经营全球化。
四、论述题
试述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实质。(参看教材第171-177)
答:(1)当代资本主义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二战以前资本主义相比,主要有下列新变化:第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战以后,资本主义所有制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是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二是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资本所有制形式。第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发达国家为了缓和阶级矛盾,避免社会剧烈冲突和**,保持社会稳定,先后建立并实施了普及化、全民化的社会福利制度,资本主义国家工人阶级生活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第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一是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新的变化。二是高级职业经理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三是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劳动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第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的变化。第五,政治制度的变化。一是国家行政机构的仅限不断加强。二是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公民权利有所扩大。三是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四是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影响日益扩大。
(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首先,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其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新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的变化,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
这一切表明,虽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深刻的,其意义也是深远的,但这些变化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也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一、单项选择题
1、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16世纪欧洲空想社会主义思潮 B 19世纪初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E 18-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2、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是()
A 1871年巴黎工人起义和由此建立的巴黎公社
B 19世纪40年代英国宪章运动及法、德、意工人运动 C 1917年俄国的“二月革命”
D 1917年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和由此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
3、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制 B集中制 C民主集中制 E高度统一原则
4、社会主义民主是()
A手段 B目的 C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D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公正 B平等 C共同富裕 D人民当家作主
二、多项选择题 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是()
A圣西门 B黑格尔
C欧文 D费尔巴哈 E傅立叶
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这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制约 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D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E社会主义还只是一种理想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看教材第202页)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参看教材第196-197页)
四、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参看教材第199-200页)
第六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EB
2、A
3、C
4、C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
2、ABCD
三、简答题
1、简述经济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参看教材第202页)
答: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第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建立、巩固、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是无产阶级政权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也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参看教材第196-197页)
答: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它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首先,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从国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权,广大人民享有最高的民主权利。从政体上说,社会主义国家采取民主共和国的形式,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政府,管理国家,劳动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的最高权力。其次,社会主义民主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从这个意义说,社会主义民主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手段。但是社会主义民主也是人民革命长期奋斗和追求的目的。只有把社会主义民主同时也当做目的,作为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来认识,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建设。
四、论述题
试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论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参看教材第199-200页)
答:根据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概括:
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生产力以平均每年增长10的速度高速发展,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第二,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我国经过改革开放的长期探索,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
第三,实行“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我国经过改革开放实践,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
第四,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第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第七章 共产主义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
A具体细节 B一般特征 C具体阶段 D特殊规律
2、马克思主义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A 人们谋生的手段 B 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3、自由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原始社会
4、必然王国是指()
A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社会状态 B原始社会 C文明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A、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B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C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 D劳动成为纯粹娱乐手段 E劳动全部由机器人承担
2、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状态,和两种社会状态是()
A共产主义以前的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 D资本主义 E 文明社会
三、简答题
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参看教材第222-227页)
2、简述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参看教材第228页)
3简试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参看教材第228-229页)
第七章习题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A
4、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E
2、AB
三、简答题
1、简述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参看教材第222-227页)
答:共产主义基本特征是:第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第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第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2、简述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的含义(参看教材第228页)答: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必然王国指人类受客观规律特别是自身创造的社会关系的支配和奴役的社会状态。自由王国是一种更高级的社会状态:人类摆脱了客观必然性的支配和奴役、成为自然界、社会关系和自身的主人,每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过渡飞跃的过程。必然王国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类社会历史,自由王国相当于共产主义社会。3简试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参看教材第228-229页)
答: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第一,共产主义是可以实现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理想,与一切空想或幻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她是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这一人类最崇高的理想一定能够实现。第二,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按照唯物史观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共产主义社会最终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当今时代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与共产主义社会具有根本性质上的一致性。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持续的时间越长、取得的成就越大,就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