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XX《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是由米克·杰克逊执导的影片,汉克·阿扎利亚等参加演出,讲述了逐渐适应作为体育解说员和一名新闻记者的米奇,重拾激情与理想,开始了每周二下午的最后十四堂课。
XX《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为什么沉默让人感到不安?”罹患肌萎性侧索硬化症的老教授莫里问毕业了十五年、因偶然得知老师来日不多而来看他的学生米奇。
其实何止沉默,寂静都常常让人不安。很多年前,我写过这么一句话: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安于孤单了。所以,哪怕不能同日生,也想求得同日死。人总是这样,孤单而来(双胞胎出生例外),却奢望结伴而去,但结果是,人最终多半还是要一个人上路。
为什么人怕独处?仅仅只是因为独处令人不安吗?就像莫里问的那样:“你独处时内心平静吗?”记得曾与一位修行者作过讨论:人的物质幸福感的持久性。这个问题就像“你幸福吗”一样,其实不只是一个你内心感知的问题,而是你内心欲求的问题。“知足常乐”、“无欲则刚”的道理谁都能说上几句,真正能落实到行动的却是不多。
《大学》曰:“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看,这定、这静、这安都来自一个字——“止”,人要“知止”。当人懂得“知止”时,正是最为丰富的时候,当然,这丰富指的是内在的丰富,否则人就会沦落为那个寓言《农夫与金鱼》中的老太婆。
叔本华说得更直白些:“获取幸福的错误方法莫过于追求花天酒地的生活,原因就在于我们企图把悲惨的人生变成接连不断的快感、欢乐和享受。这样,幻灭感就会接踵而至,与这种生活必然伴随而至的还有人与人的相互撒谎和哄骗。”
看,正是这些超载的欲求使得人生的刹车常常失灵。存在主义说:“拥有即是被拥有。”这就是凡事的一体两面,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全然忘却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而因为对失灵的担心,“我要作充分准备”成为了一个完美的借口,同时也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幌子。怎样才算充分准备?这也正是我在做自我分析时抛给导师的第一个问题。
准备充分就能尽善尽美了吗?孔子评《韶乐》“尽善尽美矣”,评《武乐》也只是“尽美不尽善”,可见,第一名,一百分、巅峰状态从来就不是人生之常态,那么,人真正能得到的又是什么?如果你想要完善自我实现自我,那么,你要的只是“高峰体验”,而非“勇攀巅峰”。但是,我们似乎总是搞错,拼尽全力,拼到头破血流,却拼得一头迷茫——每个攀上巅峰的人首先要面对的是下降以及由下降而引发的失落感。我们以为承诺总会兑现、梦想总能实现、每个问题最后都会得到答案、堆积的东西最终都能用上、幸福也早晚会与我们如影随形、攀登的高峰永无止境……可现实是,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攀登遭遇滑坡,承诺变成谎言,梦想破灭成灰。
没有人停下来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但是,不静下心来让浑水沉淀,你就永远无法看清。因为,你无法在一池污水中看清水中的自己以及水中之物。就像米奇的伤心:“我们学会了爱又怎样?都会死去。”
是的,人难免都会死去。但,过程就是全部的意义,如果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道”又在哪里?“道”不在别处,它正在你的心里。所以,静止是必须的,为了沉淀、为了静下心来与“道”相遇。亚龙有书:《在生命最深处与人相遇》。其实,我们最应该相遇的那个人不正是自己么。
遇着了自己,你才敢于在活着时举行自己的葬礼,看似荒谬,实则睿智。也只有如此睿智的老头,才会说出如此睿智的话语:“怕变老,是因为你的人生没有意义。”这和怕死是一个道理,和我们不断地在追寻幸福也是一个道理。是啊,每一个没有好好活过的人才更容易贪生怕死、才会到处去寻找幸福。“如果你获得了成长,你就不会迷恋年轻时的岁月。”再延伸一下,如果你懂得了幸福的意义,你就不必去苦苦追寻。因为担心、因为恐惧、因为虚空,人才会死命地去控制外在的一切,包括死亡。
控制欲是人类的原始本能之一,也是人内心恐惧的表现。而当人的内心被这些恐惧填得满满的时候,又如何去爱呢?又怎能感知幸福呢?莫里问米奇:“通过否认,我们能避免伤害别人的感情吗?”何止是别人的感情呢?人真正害怕的是自己受伤害。越害怕越回避,以至于害怕得到爱,也害怕付出爱,却又总自以为自己一直是爱着的,其实那只是一直在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因为,恐惧与爱本是相对立的。恐惧让人无法感觉幸福,而爱着的人永远是幸福的。而我们只有真正懂得了爱自己,给自己的内心填上满满的爱的能量,才有可能将心中的恐惧渐渐驱散。“我的拥有就在我身——这是构成幸福的最重要的内容。”这是叔本华的说法,老莫里只是让米奇明白了这个人生最浅显的道理,这也正是其人生的终极意义,也是他敢于直视死亡的力量所在。
心中有爱,教人温柔。心若温柔,始知幸福。这个时候,再不必问什么“你幸福吗?”因为,被幸福围绕的人你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总是如此的静逸而祥和。
XX《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他说:生小孩是一切生命经验中最值得体验的一种。
他说:树叶最美的时候是落下前。
他说:死亡虽然让人悲伤,但活得不开心,还不如死去!
他说:要谅解。
他说:被人抱来抱去也不错,感觉自己像个婴儿。
他说:我每天早上都会问左边肩膀上的小鸟:是今天吗?我准备好了吗?
他说:你会后悔跟最亲密的人最后没说几句真切的、有意义的话。
他说:爱,没有什么性质:爱,就是本质!
他说:世界上谁都不可能单独存在!必须相爱!或者死亡!
——莫里教授 《相约星期二》
无限之爱
久石譲-情癫大圣 电影原声大碟
在诸多谈生死的书籍中,必须要提的是《相约星期二》。它是由美国作家米奇·阿尔博姆创作的自传式长篇纪实小说,故事是关于作者的恩师莫里·施瓦茨教授在辞世前的14个星期中,每个星期二都会和米奇来上一堂关乎人生哲理的对谈。
他们聊生活中那些最令人困惑的议题,如“自怜”,“遗憾”、“家庭”、“婚姻”、“金钱”、“爱情”,“衰老”,也聊生命的终极命题,比如“死亡”和“永恒”;最后,谈到生命中“最完美的一天”,以及“道别”。话题听起来有些重量,但读来并无感伤和压抑,反而会因为字里行间透露着的对生活的清醒与洒脱,一种深切的爱和宽容,禁不住潸然泪下。
莫里于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ALS),时日无多。米奇是莫里当年的得意门生,阔别多年,得知教授患上了不治之症,他在莫里最后的日子与他相伴,聆听老人最后的教诲,把莫里连续14周谈到的内容整理成册,冠名为《相约星期二》。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也在讲同样的事。莫里教授说:只要你学会死亡,你就学会了活着。
“ 如果你明天就死了,你还会对别人好吗?”
亚当.斯密所谓资本主义的“交换”,是说我们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换取相应的报酬,这个世界因为竞争所以我们能够产生最有效的方法,只要竞争就可以为大多数人创造最多的福利。所以人生的一切都是市场交换,我们对别人好,也是希望将来有一天别人能够回报我们。可是莫利教授用最简单的问题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我都快死了,那我干吗还要对别人好呢?
他的答案也很简单:如果我不去关心别人,我就感受不到自己。
这个答案认真一想非常有道理。
真实的莫利教授(左)和学生米奇(右)
我的外祖母过世前最后那两年,眼睛几乎看不见,她见到外孙、孙子的机会也不多。可是偶尔去看她的时候,她对我们的近况、烦恼、事业上或者学业上的状况都一清二楚。她可以告诉我,我的表哥、我的谁谁谁他们现在过得怎么样,有没有跟他太太吵架。她凭着我们告诉她的声音,去告诉她别的孙子,她活在一种关心人的世界里。所以她最后的岁月里,我看不到她很孤独,她活得很快乐。因为她关心别人,所以她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而我一个朋友的爷爷,老了之后就退缩到二楼再也不跟别人往来。虽然他的物质生活一直很好,可是他晚年其实是一个很不快乐的世界。莫里教授的问题是很深刻的,人的世界是在乎他关心多少世界,他关心多大的世界。
过去资本主义一直要我们得到,很少教我们付出。所以我们每天抱怨赚钱不够多。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或是出去帮助别人,或是出去看看不同的世界?当你关心的时候,你的世界就变大了。
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在我们的文化中受到了很不平等的对待。
莫里教授的死亡是一种很特别的方式,他得的病一般被叫做“渐冻症”,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的神经运动元萎缩的疾病。不会马上死,但你会先从下半身开始萎缩肌肉,然后慢慢到上半身,到最后不能呼吸。这种死法很痛苦,因为到最后一刻你还是清醒的,不是昏迷的状态。莫里教授,还有《时间简史》的作者霍金,他们都是得这个病。
“我是每一个年纪一直到现在的岁数加起来的”
我们非常害怕死亡这件事,可是死亡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日本人有句话讲得好:这个秋天不是夏天之后才开始的。这句话很玄。秋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夏天之后不是秋天吗?事实上秋天从春天就开始了,从上一个冬天就开始了这一季的秋天。从诞生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在长大,长到有一天成型了,所以其实死亡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只不过它在我们的文化中受到了很不平等的对待。
当莫里教授已经躺在床上等人家帮他擦屁股了的时候,有人问他:你很羡慕年轻人吗?他回说:我当然非常羡慕年轻人,可以走走跳跳跑跑,可是我一点都不会希望成为你。我是每一个年纪一直到现在的岁数加起来的。我活过了你那个年纪,你有你那个年纪的快乐、年轻,但是也有你的彷徨。就像毕加索曾经说的,青春虽然是很好的东西,可惜浪费在年轻人身上。我现在是年纪大了,可我得到了年纪大的智慧。我经历过生命的每一个阶段,我在享受着每一个时刻,而且我永远只活在这个时刻。
这是非常佛教,非常东方的:你永远只在这一刻活着,你带着过去的累积,但是你永远只活在这一刻。
那人接着问他:你会不会恐惧,会不会害怕,面对死亡你会不会哭?
莫里教授说:会啊,早上起来想到我就要死了,我很舍不得这个世界我就开始哭,可是哭一阵子之后我想到,好,该stop了,我不能继续哭到死,因为我已经知道悲伤是什么滋味了,我已经体会过了,那我得空下来再去享受每一个滋味。所以恐惧来了,我知道我害怕,但是它过去了,我会跳出来看,这是恐惧,好,那我应该离开它了。
如果你把生命当作是一趟旅行,你希望每天都喝得醉醺醺的,早上起来就睡觉,然后晚上被拖去吃一顿饭然后打麻将又睡吗?你当然是希望睡得好,吃得好,然后每天都很清楚地看到你旅行所经过的每一幕,看到每一个角色,闻到每一处空气,那个亲民的东西就是生命的最好的滋味。如果你生命每天都在发脾气,跟某人过不去,恨某人,一辈子一定要他死你才甘心,那你跟那种去旅行整天就是喝得醉醺醺的,在车上睡觉然后下来吃饭、上厕所、洗澡睡觉有什么两样呢?
“我们不是靠拥有而存在,我们是靠关心、相爱,通过爱别人建立关系来证明我们自己的存在”
莫里教授在书里面也讲到了。他的学生给他看了一个报纸的头条,写着:CNN的大老板泰德.透纳说他不可以忍受将来在墓碑上写着说他一辈子都没有拥有过一家报纸。莫里教授看到这个头条就笑了,说有没有报纸有什么重要的呢?难道不是被关怀跟被爱比较重要吗?
《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跟《小王子》很像。小王子到地球上来,就说他在沿路上碰到好多的怪人,有的商人一直在数天上的星星说,我拥有这颗星星,我拥有那颗星星,好像星星是他的财产一样;有的星球国王就说我可以命令路灯给我敬礼,我让它什么时候亮就亮,我让它灭就灭。这些小王子就觉得很好笑,这些人怎么那么三八,觉得自己有那么多的东西。最后小王子碰到一只狐狸,狐狸告诉他人跟人之间的关系不是靠着你拥有我,我拥有你,而是靠着我们互相建立一个关系以后,这个世界就会不一样了。这就是为什么我在看《最后14堂星期二的课》的时候,就感觉莫里教授很像那只狐狸,在跟这个写作的“小王子”教导,一旦建立这个关系,你的人生就会变得不一样,这不需要靠着任何的证书、图章来证明。
所以有那一句他里面一再出现的名言:不相爱即如死灭。我们不是靠拥有而存在,我们是靠关心、相爱,通过爱别人建立关系来证明我们自己的存在,和我们的价值、快乐。XX《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这本书好讲也不好讲。
说好讲,是因为这本书很薄,200页还不到,故事也很简单。就是年逾七旬的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在1994年罹患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俗称“渐冻症”。这个病不是急症,而是慢慢地侵蚀僵化躯体和神经,让清醒的神智被禁锢在一个软壳内,直至死亡。医生说这个过程不会超过5年。莫里实际上只有一年的时间。
在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莫里教授决定做点什么事情,以不虚度这为数不多的时光。于是,他决定将走过最后那座连接生与死的桥梁的体验诠释出来,作为自己的最后一门课。他要证明一件事:来日无多和毫无价值不是同义词。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早年的得意门生米奇,从电视上看到了老教授生病的消息,震惊自责之余,他立即动身去探望恩师。此后,在老教授缠绵病榻的十四周里,每个周二都上门与他相伴,聆听他的这门课,他们讨论了世界,自怜,遗憾,死亡,家庭,感情,恐惧,金钱,爱的永恒,婚姻,我们的文化,原谅,完美的一天,最后一堂课是莫里的葬礼。老师谢世后,米奇把听课记录整理成文,冠名《相约星期二》。
就是这样一个故事框架。说它简单,也是因为,在这200页当中,还穿插了很多回忆,以及米奇的生活现状和思考,所以分给这14个主题的篇幅实在太少了,而且每个主题并非像严肃的哲学讲课一样,而是从描述和聊天开始,娓娓道来,都是身边温暖的小事情,并没有多么高深和艰涩的大道理。一不留神,就看完了。
这就是我读第一遍之后的感觉。当时觉得,这本书没有像传说中那么牛嘛,外界的盛誉是不是过度解读啊?大家都在写人生,好像有更多的作家比这更高深,更严肃,更引人思考。就好像各个服装品牌,大家都在做上衣、裤子、裙子、毛衣、外套、打底衫,等等。无非就是各个品牌的定位不同,设计风格,用料高低,做工粗细,然后就分成了数以万计的品牌,各有各的受众和粉丝。而这本书,就是其中一个基本款的品牌,比如无印良品之类的。该有的都有,质量也不错,但没有什么设计感。
意识到它的深度和难讲,是我看了电影《遇见你之前》,发现这个高富帅遇到的问题和莫里太像了,看着看着,我就又回去读了一遍莫里,这次发现了另外一个洞天。
当然,我今天不是要说这部电影,只是说,读书需要契机,需要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你体验和理解的深度和层次决定了领会书籍的程度。第一遍读的时候,我心情愉快,生活安稳,频道也没调到闲着没事考虑生死的节奏上,把这本书放在包包里,在喝下午茶的间隙拿出来读几页,或者在睡前贴着面膜读几页,我没有类似的体验,也没有透过莫里举重若轻的语言去真正感受这背后的痛楚,没有在意坐在轮椅上的莫里到底在经历什么。在这种情境下,我看不出这本书里的玄机,读不懂莫里的了不起。
电影里的男主人公威尔高位截瘫,虽然做了很多努力,也发生了一段很正能量的爱情,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安乐死。这种结局跟一般的励志片和大团圆的结局不同,所以也是这个“执意赴死”的决定震动了我,我不由得想:为什么?活下去需要面对什么?为什么莫里可以做出不同的决定?
如果我在那个位置上,我面临的是什么?
活下去需要面对什么?
首先,是如何接受现实。这是最难的一步,也是活下去的前提。做不到这一点的都放弃了。可是,我生活得好好地,凭什么就突然被宣判死刑了呢?周围的人还在热火朝天的生活,旅行,美食,美色,凭什么就我掉队了呢?我那么努力,凭什么就是我呢?这让我怎么接受?
我们看莫里的心理变化和用的方法。
在“自怜”这个主题里,书里P10:在刚被确诊时,“我的老教授则为他周围正常的生活节奏感到震惊。难道世界仍是那么无动于衷?难道没人知道我的厄运?” P24页,莫里说:“有时早上醒来我会暗自流泪,哀叹自己的不幸。我也有怨天怨地、痛苦不堪的时候。但这种心情不会持续很久。我起床后便对自己说“我要活下去。。”” P60:莫里甚至开始觉得他幸运:“只有当你觉得他可怕时,它才可怕,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地萎谢的确很可怕,但它也有幸运的一面,因为我可以有时间跟人说再见。”
P106:在“感情”这个主题里,他说“接受所有的感情--对女人的爱恋,对亲人的悲伤,或像我所经历的:由致命的疾病而引起的恐惧和痛苦(剧烈的喘气使他透不过气,他不知道还有没有第二口气能接上去)。如果你逃避这些感情--不让自己去感受、经历--你就永远超脱不了,因为 你始终心存恐惧。”当他认识了这些感情的内容和特征--背部的颤抖,闪过脑部的热眩--后,他便能说:“好了,这就是恐惧感。离开它。离开它一会儿。”
心理学中对于痛苦的接受有个过程:一般会经历拒绝接受、愤怒受伤、反思和交涉、痛苦抑郁、接受现实这样五个阶段,但个体也会因导致伤痛的原因及心理承受能力不同而有差异。莫里接受了,因此有了他不一样的人生和告别方式。威尔没有接受这一点。所以就没有了以后的任何可能。
其次,价值感。作为一个“灵魂被禁锢在肉体里”的人,不再拥有力气、自由、生活能力,还要承受病痛、巨额医疗开销、永远不会康复、随时可能离开人世的不定,这样的情况下,还能如何表达爱?还有资格爱吗?我想这也是很多绝症病人感到绝望的原因:没有价值感。这样的我,还有活着的价值吗?
对于这个问题,莫里教授在“世界”这个主题里是这样说的:P52 “我现在必须与众不同地去看待人生。要能面对它。我不能去购物,不能料理银行的账户,不能倒垃圾。但我仍可以坐在这里注视那些我认为是人生重大的事情。”“正因为我正在遭受痛苦,我就更容易想到那些比我还痛苦的人。我非常同情他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
“把自己奉献给爱,把自己奉献给社区,把自己奉献给能给予你目标和意义的创造。”“我就要死了,是吗?那我为什么还要去关心别人呢?难道我自己没在受罪?我当然在受罪。但给予他人,能使我感受到自己还活着。汽车和房子不能给你这种感觉,镜子里照出的模样也不能给你这种感觉。只有当我奉献出了时间,当我使那些悲伤的人重又露出笑颜,我才感到我仍然像以前一样健康。”
P138:“我喜欢全身心的投入。就是说你应该真正的和他在一起。”他是每个人理想中的父亲。他的这种关注和爱,超越了禁锢的身体和病痛,让灵魂插上了翅膀。
这个问题和第一个问题相比,我不知道是先想明白了活下去的意义才接受现实的,还是接受了现实才可能找到意义的。或许就是鸡生蛋蛋生鸡的终极哲学困境吧。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者一定同时存在。
第三,如何面对别人的照顾,以及给亲人带来的负担。莫里教授对于别人的照顾,开始觉得不便,特别是那种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的暴露和照顾,让他有一种羞耻感,但很快又释然了,在“对衰老的恐惧”这一课中,莫里说(P119):“忘掉文化对我们的灌输,我的大半生都没有去理睬这种文化。我没必要感到羞耻。” 甚至调侃“过不了多久就需要人帮我擦屁股”。他把这种依赖别人的乐趣描述为回到了婴儿期,享受儿时被照顾被关爱的乐趣。“这是一种无保留的爱,无保留的呵护”。
“当我应该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个孩子。当我应该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也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我乐于接受自然赋予我的一切权力。我属于任何一个年龄,直到现在的我。”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人生悲剧。因为有太多的人认为,求助和依赖是对自己的否定,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
莫里很爱太太夏洛蒂及两个儿子,在“家庭”这个主题里,莫里对家人的支持给予了最高的肯定和感谢。P95:相爱,或者死亡。“假设我离了婚,或一个人生活,或没有孩子。这疾病--我所经受的这种疾病--就会更加难以忍受。我不敢肯定我是否应付得了它。当然,会有人来探望,朋友,同事。但他们和不会离去的家人是不一样的。这跟有一个始终关心着你、和你形影不离的人不是一回事。这就是家庭的部分涵义,不仅仅是爱,而且还告诉别人有人守护着你。这就是心理安全。”
但是莫里超脱的地方在于,他要太太继续上课,两个儿子继续上班,继续自己的生活节奏 P96:“别停止你们的生活,否则被病魔毁掉的不是我一个,而是三个。”
如此,莫里便解脱了自己,也解脱了家人。窃以为,这是相爱的最高境界。不以疾病绑架家人,家人也不以疾病心生负疚和同情。自信且自在的表达爱和关心就好。非高手,做不到这一点。
第四,“我”的界限。当解决了前三个活下去的根本问题之后,莫里依然面对着他对自己的定义。我们说人生观是决定“我”之所以是“我”而不是别人的根本。莫里接受了疾病带给他的改变,某些生活状态是根本的改变,比如作为一个绅士接受身体的暴露带来的挑战。这些在他的人生哲学体系里都接受了。但他有他清晰的界限。
在莫里的语言快要丧失之前,他对着来做最后一次访谈的《夜线》主持人特德说起:(霍金)他的喉咙开了个洞,说话靠一只电脑合成器的帮助,笔录靠一台传感器根据他眨眼睛的变化来做出判断。这是十分令人钦佩的,但并不是莫里选择的活法,他知道该什么时候说再见。“对我来说,或者就意味着能和别人交流,能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能同他人交谈,去感受他们的思想。当这种能力消失时,莫里也就消失了。”
他是这样处理“死亡”的:
“只要我们彼此相爱,并把它珍藏在心里,我们即使死了也不会真正地消亡。你创造的爱依然存在着。所有的记忆依然存在着。你仍然活着--活在每一个你触摸过爱抚过的人的心中。”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没有终结感情的联系。”
所以他知道接受什么,也知道拒绝什么。这个界限定义了完整的莫里。
这源于他对自己的深刻了解,对生和死的尊重和超脱。从这个意义上说,莫里的人生哲学是从一而终的。我认为这四个问题定义了人生。回到威尔的案例上,我不确定他有没有想明白这四个问题,我看到的答案是他拒绝接受。所以他直接跳到了第四步,用安乐死来定格之前的“我”。
这四个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因为它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以什么样的姿态走完这一遭。健康的时候,它可以让我们活得更有意义,遭遇厄运的时候,它可以救命。至于其他的主题,比如如何面对金钱和权力,如何对待婚姻,等等,都是由这四个根本问题决定的,从而带着鲜明的个人选择的色彩。
至于为什么莫里可以做到这些,并可以教化世人?我get到的点是--他是社会心理学教授。
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点,希望每个人,每个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学习一点心理学和哲学。有了心理学和哲学的加持,我们的人生会更有力量。
第二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读《相约星期二》有感“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多么简单的一句话,却成为本书的内容概括。面对这样的概括,你或许不会对这本书产生怎样的兴趣?可是,看一看这本书的目录吧:世界、自怜、遗憾、死亡、恐惧、永恒„看到这些,你还能说它是“简单”的吗?
作者,我们权且叫他米奇吧,在他一如平常人一样忙碌于工作的缝隙中偶然看到了一次电视采访,嘉宾是他的大学老师,社会心理学教授莫里·施瓦茨,他才想起毕业时曾与老师有约相见。而此时的莫里已经患了肌萎缩症(ais),一种不治之症,莫名的冲动驱使米奇急切的盼望去看望老师。于是,在此后的每周星期二,米奇都会应老师的要求来上课。十四周后,课程学完了,老师也如流星般消逝了,留下来的却是一本200页的畅销书,名字叫—“相约星期二”。
我们的人生是在不停的奔波当中的,上学、就业、升职、结婚、生子、创业、赚钱,太多的羁绊使我们感到劳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需要,大多数人至死都好不怀疑这一点。但是,莫里教授告诉我们:这不是“需要”,而是“想要”。他说:“拥有越多越好。钱越多越好。财富越多越好。商业行为也是越多越好。越多越好。越多越好。我们反复地对别人这么说——别人又反复地对我们这么说——一遍又一遍,直到人人都认为这是真理。大多数人会受它迷惑而失去自己的判断能力。简单来说,我们总落入‘他人的圈套’”。
所谓我们的需要,却经常是他人的圈套。超出自己能力之外买了lv的皮包,是你的需要还是品牌的圈套?千辛万苦送孩子出国,是你的需要还是西方世界的诱惑?追逐名利,不择手段,是你的需要还是世俗的胁迫?最快乐是人,不是神。只要有可能,你就摘下面具,放松别人,也是放飞自己。
生活是很艰难的,生命中有太多的不能承受,面对它们,我们该怎么办呢?莫里教授给出他的答案:世间病与痛,尽付笑谈中。
“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这就是教授死亡前设想被火化时的话语。最后一堂课,他希望学生有空时能去去墓地,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爱徒说:“我会去,但到时候听不见你的说话了。”恩师说:“到时候,你说,我听。说说你遇到的一切麻烦问题,我已作过提示,答案由你自己去寻找,这是课外作业„„”
听一听这幽默的对话吧,死亡也可以这样的诗意。
假设生命中只剩下一天,你该如何度过?莫里是这样设想的:“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的大自然。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平常的不能再平常了,但也许这就是所谓幸福的本质吧!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中,需要不知足的奋斗,来满足我们多欲的身,更需要知足的享受,来抚平我们焦虑的心。
死亡是黑色的,莫里的心态却是金黄色的,他说:“我感觉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现在当他们替我翻身、在我背上涂擦防止长疮的乳霜时,我感到是一种享受。当他们替我擦脸或按摩腿部时,我同样觉得很受用。我会闭上眼睛陶醉在其中。一切都显得习以为常了”„„“这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你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它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在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死亡带给莫里的不是痛苦,而是安详的“圆寂”。高明的是,莫里不仅可以把悲剧变成喜剧,甚至可以将这一切升华为课程。14堂课的旅程,不就是我们人生的主题吗?
收银科:左莹
2011.09.30
第三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第一个星期二,谈论世界
“因为这是失去自理能力的最后界限:得有人替我擦屁股,但我在努力适应它。我会尽力去享受这个过程。”
“享受?”
“是的。不管怎么说,我又要当一回婴儿了。”
“这想法真与众不同。”
“是啊,我现在必须与众不同地去看待人生。要能面对它。我不能去购物,不 能料理银行的帐户,不能倒垃圾。但我仍可以坐在这儿注视那些我认为是人生重大 的事情。我有时间——也有理由——去那么做。
书评: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让太阳照常升起,就是世界的最美好。达芬奇正是把自己的理想展开在正在画着的简单的点线面上,无论别人的绘画如何精彩,如何斑斓,他依然画着不变的蛋,貌似简单的手上事被他一遍一遍地重复,一遍一遍地诠释……不知不觉中扎实的基本功拥握在手,日后蒙娜丽莎的微笑便也水到渠成!做好手上的事,不是头脑简单,而是屏弃了不切实际漫无边际的空想,将手上的事看成天大的事,将手上的事变成埋藏希望的土壤,孕育志向的宝藏。
第四个星期二,谈论死亡 莫瑞说∶“学会死亡,就等于学会生活。”
书评:死亡是必然的,也许今天你们健康,但谁又能肯定死神不会在明天拜访呢?所以时刻准备接收死亡,就像史铁生在《地坛》中所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我们最为重要的,想来是在自己有生之年里,尽情去爱别人、关怀别人、去付出、去接受…… 能面对死亡,就会更加享受生活,而人生也因此而更加灿烂且充满意义!
第十三个星期二,谈论完美的一天
如果你有完全健康的一天,你会怎么做?我问。
“二十四小时?”
二十四小时。
“我想想……早晨起床,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有甜面包卷和茶的早餐。然后去游泳,请朋友们共进午餐,我一次只请一两个,于是我们可以谈他们的家庭,谈他们的问题,谈彼此的友情。
“然后我会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尽情地享受久违 的大自然。
“晚上,我们一起去饭店享用上好的意大利面食,也可能是鸭子——我喜欢吃 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我会跟所有的人跳,直到跳得精疲力竭。然后回 家,美美地睡上一个好觉。”
就这些?
“就这些。”
太普通了。毫不奢侈。我听了真有些失望。我猜想他会飞去意大利与总统共进 午餐,或去海边,或想方设法去享受奇异。奢侈的生活。几个月躺下来,连脚都无 法动弹——他竟然在极普通的一天里找到了那份完美。
书评: 面对繁华浮躁,面对纷扰诱惑,我们常常被迷蒙双眼,被冲动搅乱了理智。在历经沧桑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才发现最朴实的最简单的,才是最美好的生活。生命仅是个转眼瞬即逝的过程,短暂的如苍穹中一个飞快的流星,曾经,不管你握得有多紧,最终都会失去。生活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好好珍惜曾经和正在拥有的,努力创造和追求即将拥有的。
第四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他和朋友散步,去华盛顿广场的教堂跳舞自娱。他还制定了一个名叫绿屋的计划,为贫困的人提供心理治疗。他博览群书为他的课寻找新的思想内容,他走访同事们,与毕业的学生保持联系,给远方的朋友写信。他情愿花时间去享享口福和赏玩自然,而从不浪费在电视喜剧或周末电影上。他建立了一种人类活动的模式——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相互爱护。这一模式充实着他的生活。这个人就是《相约星期二》里面的莫里。
在《相约星期二》里面,我最喜欢莫里的人生观,他将自己的人生过得简单又充实,平凡而伟大。这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健康生活状态。
我非常认可莫里的生活方式,细细想来,我一直所追求的生活,就是能享受大自然带给我的美景;享受工作带给我的成就感;享受家庭带给我的温暖;享受朋友带给我的欢笑;享受知识带给我的内涵;享受宁静带给我的心灵净化;而这所有,都希望在我的日常生活中交错出现,那我的人生是多么的美好惬意啊!
莫里还说:“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慵慵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一种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其实我也已经无法再把他的语言放大或解释或阐述一遍了,因为我觉得莫里他讲得已经够透彻,够清晰明白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这么去做吧!去爱身边的人和物。
莫里还如是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施爱于人,并去接受爱。”如何施爱于人我就不多说,重点想说下接受爱,其实学会接受爱也是一种美德。学会接受他人,接受他人的关心,接受他人的赞美,接受他人的帮助。然后将你接受的关心、赞美、帮助等等转赠给更多的人,于是我们说,只有学会接受别人的爱,才会懂得如何爱别人。那么,请给你的心开一扇窗吧!
书中莫里问了一连串的问题,还真是不好回答。该去关心他人还是关心自己的心灵世界?该恢复传统的价值观还是摈弃传统?该追求成功还是追求淡泊?该说不还是该去做?这此问题因各价值观不同而各异,我个人认为怎么样都好,关键是你在这条路上,是否收获幸福。让我们也带着这些问题,去追求我们的幸福人生吧!
第五篇:《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读后感
《相约星期二》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翁是一个叫莫里的老教授,年迈之时得了绝症后,老教授所感受的不是对生命即将离去的恐惧,而是希望把自己许多年来思考的一些东西传播给更多的人将这辈子最后的一堂课教给了自己的得意门生--米奇。米奇是一个体育专栏的主持人,在大学毕业十五年后的一天,在电视上偶尔得知自己在大学时期最要好的教授得了绝症后,米奇匆匆赶去看望了这位十多年没联系过的老师,而老师却决定将自己人生最后一堂课教给自己的得意门生,二人相约每个星期二上一堂课。于是,每星期二,这位学生坐飞机飞行七百英里,赶到病床前上课,这门课教授一共讲了十四个星期。在这十四个星期里,他们聊到了人生的许多组成部份,如何面对他人,如何面对爱,如何面对恐惧,如何面对家庭,以及感情及婚姻,金钱与文化,衰老与死亡,最后一堂课便是莫里老人的葬礼,整个事情的过程,以及这十四堂课的笔记便构成了这本《相约星期二》。而这本书在美国一经出版便轰动一时,曾经连续四十周被列入图书销售排行榜。
书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莫里老教授所呼吁要摈弃的东西,正是我们社会所追求的,包括作者米奇,他毕业后努力追求的正是老教授宣布要摈弃的。莫里老教授告诉米奇要建立自己的小文化,真的很佩服这样一位老人,在这个人人都在追求物质,权位,虚名的社会,他能在遵循文化的一般性生活准则上建立自己的文化,而且在临死之前还能为呼吁阻断这种文化灌输而努力。当然,此书里面莫里老教授还提到很多值得让你深思生活的意义的话题。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将了一辈子课,把最后一堂课留给了后人,深思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