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时间:2019-05-13 22:29: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庐山的云雾说课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第一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s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讲读课文。本文全文层次分明,共4个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山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第四自然段再总写人们对庐山云雾的喜爱与流连。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本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

2、能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语,能用流连忘返造句,能背诵课文。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处景物。

本文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因此我把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语言水平的限制,要在这么短的时间掌握一种构段方式写出一处景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说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是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在上一册课文中,学生已接触过总分这种构段方式,及比喻这种表现手法。

本文教学要求学生勤动脑、动手、会与别人交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但学生普遍读书不注意感情朗读或掌握不够。也没养成与人交流探索的习惯。还有就是学生很少出远门,根本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要画出不同姿态的云雾也不容易。

三、说教学方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极好的写景范文,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师的作用不单是信息源,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调控器。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为学生学习导向、导法、导练、导学。以民主的教风和循循善诱的技巧,把学生引到一种想学、爱学、会学的境地。为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拨,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

四、说学法

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以训练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本篇课文教学我让学生通过读、思、画感悟庐山美及文章的语言美。

五、说教学程序

根据讲读课文的要求,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学本课。首先第一课时学生学会了本课生字,以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完成了教学目标。

第二课重点分析课文。教学过程分为四步:

(一)、谈话导入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庐山的云雾》,庐山的云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下面让我们细细品味。接着板书课题。这样就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理解全篇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1、精读第1自然段

首先指名学生读这一自然段,可能学生读的时候,感情把握不准,教师相应指导,接着提问:在庐山众多景物中,作者最喜爱的是云雾,你从哪里读出这点来?学生不难答出(更,神秘)教师提醒在朗读时应突出更,神秘两个词,同时板书:神秘的云雾。

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领悟词语,进入文章的意境:

确实,庐山的云雾神奇美丽,你们看,在山上游览,似乎漫步山道此时,你们会感觉自己就像让学生做出伸手摸云雾、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样子。使学生充分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这时用导语过渡到下一自然段的学习:庐山云雾如此神奇美丽,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请看第2自然段。

2、精读第2自然段

让学生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阅读并不是被动地接爱,而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过程,因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思考问题:

(1)。找出本段的中心句,在下面画______。

(2)。文章哪个词说出了庐山云雾的特点

(3)。找出比喻句,比喻句中拿什么比作什么?

这样使学生明确了为什么而读,要思考什么问题,使学生养成阅读时动口动笔的习惯。学生交流汇报。教师板书:千姿百态。接着问:作者是怎样描写千姿百态的?请用笔画出来。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像绒帽,像玉带,是大海,是天幕。

然后教师小结:这一自然段围绕中心句,先总写庐山云雾千姿百态,接着具体描述如何千次姿百态,这种构段方式叫总分式。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画不同姿态的云雾,使他们感受庐山云雾的美及文章语言的美。指名一两个学生上黑板画,其他同学在下面画。通过直观画面使他们理解笼罩、缠绕、弥漫、遮挡等词语。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接着引入下一段的学习:庐山的云雾还有一个特点,请看第3自然段。

3、精读第3自然段

这一自然段结构与第2自然段相同,我让学生自学为主。辅以引导,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要求他们找出:

(1)中心句

(2)庐山云雾的特点。具体怎么写?

(3)比喻句,拿什么比作什么?

学生合作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回答板书:

瞬息万变:眼前的,刚刚还是,转眼间

明明是,还没等,又变成

最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4、学习第4自然段

让学生齐读这一自然段。读完后,教师小结:正因为庐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所以令游客们舍不得回来了。(并板书:流连忘返)我们的祖国风景如画,你能说一个令你流连忘返的地方吗?指名学生说说。至此,教学目标2已完成。

(三)、总结

总结贵在升华。我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变幻莫测,是庐山的一绝,有机会我们可以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兴趣可以去领略一下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起爱祖国山河的感情。完成了教学目标3。

(四)、练习

读写结合,寓写作指导于阅读教学之中,是许多教师认为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本册教材训练的重点。因此我布置了此道练习:

仿照第2、3自然段的写法,围绕公园里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写一段话。/zl

最后说板书:

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二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在读、画活动中,体验文本韵味!

———

14、《庐山的云雾》反思性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的说课分九个部分,分别是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教法学法、学习时间、学习过程、板书设计和课堂重建。

首先我来说说教材——

一、说学习内容:

《庐山的云雾》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奇幻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全文共4个自然段,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写出了庐山云雾之美。本文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教师不仅要吃透教材,还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明了的掌握,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接下来,我来谈谈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和把握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这一册课文中,学生初步接触”总分”这种构段方式。由于他们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不多,对新课文感情朗读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不够,大多数学生不注意感情朗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用惯常的“唱读”读法,声软而长,没有抑扬,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有所感悟后指导多次感情朗读,继续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习惯。另外,身为城区的学生没有见过山间的云雾,他们少出远门,没游览过庐山,不知庐山云雾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段学生在阅读时,要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重点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三、说学习目标:

依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学习现状、以及新课改对教学目标的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4、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家乡的云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把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确定为:

四、说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段落内容,感悟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

学习难点: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围绕一个主要意思写具体。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情况,我制定以下教法学法——

五、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因此,针对教材的特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以读代讲、导思点拨等方法。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动画、音像等手段再现课文情境,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庐山之中,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着重通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让学生品读,在读中感悟和体会,有所感悟后再去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促进学生对语言的内化。”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中,我主要指导学生掌握以下学法:

(1)自主探究法。

(2)“一找、二画、三品、四读”阅读法。一找:找中心句,找出概括云雾特点的关键词,找比喻句等等。二画:用“_”画出中心句;“三品”:品味用词用句的准确生动;四读:以不同形式的感情朗读,传达情感体验。

(3)迁移法。课文的2、3自然段结构相同,均为总分结构,在第二自然段学习后,总结学法,让学生利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接着进行练习仿写,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运用”总分”构段方式。

六、说学习时间:

1、导入新课(3分钟)

2、学习新课(30分钟)

3、总结课文(4分钟)

4、布置作业(3分钟)

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来完成本课教学——

七、说学习过程:

本课的整体教学程序为:复习旧知,情景导入————精读品味,想象感悟——读写迁移,扩展延伸。

第一环节:复习旧知,情景导入。

1、开课伊始,我以复习导入:同学们,我国自古就有“泰山雄,华山险,庐山秀,黄山奇”的说法,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作者把庐山的云雾写得那么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自然引入课题。

2、接着,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庐山云雾的图片,然后播放轻音乐,教师配乐示范朗读,请学生注意倾听、闭眼想象在庐山漫步,身边是触手可及的云雾,会有什么感受?

3、请两、三个同学说说自己头脑中出现的最美的画面。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设计目的在促进新旧知识的联系,激活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通过图画、音像,再现课文情境,带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环节:精读品味,想象感悟。

1、重点指导学习2自然段。

(1)阅读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姿态?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并要求学生用横线画出中心句。在学生交流汇报时,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庐山的云雾千姿 百态”中的关键词“千姿百态”来体会。

(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幻灯展示,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四种云雾的样子。)(2)师绘画庐山,抽学生讲四种云雾姿态添画出来。

(3)全班交流,点评。目的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以及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理解感悟以下词语:笼罩、缠绕、弥漫、天幕等。

(4)读喜欢的句子,说说感受。再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以此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有感情朗读,不是做作出来的,也不是教师将自己感受强塞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结果。

(5)、议议:庐山云雾是否只有这四种姿态?以此理解“省略号”作用,“千姿百态”的意思。

(6)课件展示云雾景观,展开想象,庐山云雾还有哪些姿态?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以图画展示,加深学生的印象,并引导学生用“ „„的云雾,像„„”练习说话。

(7)带着自己对庐山云雾喜爱之情,朗读该段。

2、自学3自然段,教师适当指导。

(1)自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变化?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2)从“瞬息万变”理解云雾变化的两大特点?

(3)读文找依据,幻灯展示。如“一缕轻烟”、“九天银河”、“白马”、“一座冰山”。

(4)读喜欢的句子,谈感受?体会情感,感悟词句。如:一泻千里、九天银河、四蹄生风的白马。

(5)有感情地朗读3自然段。

3、学习4自然段,理解“流连忘返”。

师:孩子们,目睹了这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庐山云雾,此时,你最想说些什么?(庐山的云雾真美呀!)你想不想离开?文中有一个词也表达了这种感受,是哪个词呢?学生很快找到词语“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自然段,只有一句话,是全文的概括和抒情,文字虽不多,却是情感积聚所在,因此,要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这一句话。首先,抓住关键词“流连忘返”引导学生结合板书和回顾前文思考:庐山为什么流连忘返?接着根据学生回答,小结引读:”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变幻无常,观赏这神奇美丽的庐山时,真舍不得离开,所以,作者在结尾感叹: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然后,再指导学生齐读,读出依依不舍的感情。

第三环节:读写迁移,扩展延伸。

仿照第2自然段的”总分“写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具体。

1、做课外小导游:向身边的朋友介绍庐山的云雾。

2、仿造课文第二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来具体描写家乡一处自然景物或校园的一处景物。设计意图:读是理解的表达,写是语言的表达,读能丰富语言储备、陶冶性情,写能内化文本语言、抒发情感,两者相互促进,只有读写结合,才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八、说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

14、庐山的云雾 千姿百态

刚刚还是„„转眼间„„

瞬息万变{

明明是„„又变成„„

设计意图: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九、说课堂重建:

《庐山的云雾》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奇幻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对精读课文的学习,“读”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激趣促读,齐读,个别读,读句子,读段落,默读,朗读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法,全方位,抓重点的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接着,我结合了幻灯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自主学习、教师相机指导。在课堂中,我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对学生的回答、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对感悟不够深的地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我预设有部分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姿百态”时,我引导学生利用简笔画,课件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展开想象,使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然后,通过问题: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除了从“千姿百态”这个词语,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不止这四种姿态呢?我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课文,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段末有省略号,我就顺势追问:那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知道省略号表示庐山的云雾还有许多姿态,我又继续追问: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呢?让学生仿照课文的例句说一说云雾不同的姿态。如果学生说的不够好,我利用图画展示了庐山云雾其它姿态,让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从而突破了难点。

在这节课中,我总体上完成了预设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云雾的图片,学生在直观、轻松快活的氛围中学习。但是,在教学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由于问题设计不够准确,学生开始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问题;学生在朗读上还有待加强等。如果还重新上这这节课,我会注意这几方面的缺陷,在教学设计时注意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更加感受到只要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教学设备,尤其是课件的引入不仅让学生看的清楚,而且感知形象。教学语言不是华丽就好,而是实用就好。

第三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导语: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庐山的云雾》。说课的课时是第二课时。

导语:东坡先生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风景秀丽,古往今来都是文人墨客积聚畅怀之地。庐山的云雾,更是给秀丽的庐山增姿添彩。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运用优美的语言,展开丰富的想象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全文共4个自然段,层次分明,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方式。第一自然段总写庐云雾神奇美丽,接着第二、第三自然段分别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两大特点。最后再总写人们对云遮雾罩的庐山的流连忘返之情。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接下来,我来谈谈学生的情况——

二、说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但学生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不够深刻,把握不到位。在这一册课文中,要求学生抓住重点句子和段落,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由于他们生活经历和阅读体验不多,对新课文感情朗读的整体把握能力还不够,大多数学生不注意感情朗读,有一部分学生喜欢用惯常的“唱读”读法,声软而长,没有抑扬,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有所感悟后指导多次感情朗读,继续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习惯。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单元的训练意图和本课的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实际情况,我把本课时的学习目标确定为:

三、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3、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仿写家乡的云雾.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及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认知结构,我把本课的学习重难点确定为:

4、学习重点:抓住重点词句,读懂段落内容,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感悟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的特点。

5、教学难点:能够在理解词句基础上,进一步想象庐山云雾景观。导语:从教材特点和我班学生实际出发,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导语:《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该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所以在本节课中,我主要采用以下方式去激发学生,读、思、议、画、想的能力。立足文本,也拓展文本。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法、学法

情境创设激趣发,简笔画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说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阅读联想法

3、迁移法。课文的2、3自然段结构相同,均为总分结构,在第二自然段学习后,总结学法,让学生利用同样的学习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接着进行练习仿写,读写结合,指导学生运用”总分”构段方式。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阅读

导语: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因此,我安排了一下环节:

1、出示庐山瀑布景观的照片,结合诗歌《望庐山瀑布》,引出《庐山的云雾》。师:庐山瀑布,美名天下,庐山云雾,更是变幻无常,神秘莫测。作者把庐山的云雾写得那么美,你们想不想去看一看呢?自然引入课题。

2、学生闭眼,随同老师走进庐山。

师:孩子们,请闭上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一同飞往庐山。庐山的云雾飘飘渺渺,我们如同进入了梦幻的世界。漫步在崎岖的山路上,脚下踩着的是云雾。伸伸手,摸到了什么?眼前飘过的是什么?……通过情境创设,再现课文。带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段落朗读,学习品味 朗读学习1自然段

从探索“庐山景色十分秀丽”的原因出发,进一步思考,在怎样的天气下的庐山,才会如此秀丽,如此神秘?找出“云遮雾罩”以此,在孩子大脑中形成“云遮雾罩”下的庐山影像。

(三)、精读品读,展开想象。(4个环节)

1、默读2、3自然段,思考:课文分别介绍了云雾的哪两个特点? 得出: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在此,主要是训练学生抓中心句的能力)

2、重点指导学习2自然段。

(1)、阅读思考: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姿态?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理解的上,让孩子们边读边想象四种云雾的样子。(2)、师绘画庐山,抽学生讲四种云雾姿态添画出来。

(3)、全班交流,点评。目的是通过形象直观的演示,以及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理解感悟以下词语:笼罩、缠绕、弥漫、天幕等

(4)、读喜欢的句子,说说感受。再将自己的感受读出来,以此训练学生朗读能力。有感情朗读,不是做作出来的,也不是教师将自己感受强塞给学生,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体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的结果。

(5)、议议:庐山云雾是否只有这四种姿态?以此理解“省略号”作用,“千姿百态”的意思。

(6)、课件展示云雾景观,展开想象,庐山云雾还有哪些姿态? 用“ ……的云雾,像……”比喻的修辞手法练习说话(7)、带着自己对庐山云雾喜爱之情,朗读该段。

3、自学3自然段,教师适当引导

(1)、自读思考:课文主要描写了云雾的哪几种变化?主要采用什么修辞手法?(2)、小组合作,在全班交流。

(3)、从“瞬息万变”理解云雾变化的两大特点?(4)、读文找依据。

(5)、读喜欢的句子,谈感受?目的,体会情感,感悟词句。如:一泻千里、九天银河、四蹄生风(6)、有感情地朗读3自然段。

(7)、展开想象:“变化中的云雾,一会儿像….,一会儿又像…..”

4、学习4自然段,理解“流连忘返”。

师:孩子们,身处在云遮雾罩下的庐山,犹如梦幻的世界,此时此刻的你舍得离去吗?找词“流连忘返”

5、齐读全文

(四)、读写迁移,扩展延伸。

仿照第2自然段的”总分“写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具体。做课外小导游:向身边的朋友介绍你的家乡的云雾。

仿造课文第二自然段总分的写法来具体描写家乡一处自然景物或校园的一处景物。设计意图:读是理解的表达,写是语言的表达,读能丰富语言储备、陶冶性情,写能内化文本语言、抒发情感,两者相互促进,只有读写结合,才是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五)、出示古诗,拓展延伸

1、观看庐山风景,朗诵苏轼的《题西林壁》

2、搜集庐山的诗文 说板书设计:

为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板书:

14、庐山的云雾

六、说板书

庐山的云雾

云遮雾罩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流连忘返

设计意图: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突出教学法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整个板书我努力做到简洁明了,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七、说评价

读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激趣促读,齐读,个别读,读句子,读段落,默读,朗读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法,全方位,抓重点的阅读,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教学中,利用简笔画,课件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展开想象,使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

八、说课堂重建:

《庐山的云雾》是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作者抓住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两个特点来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奇幻秀丽,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情怀。

对精读课文的学习,“读”是理解文章的关键,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激趣促读,齐读,个别读,读句子,读段落,默读,朗读等各种形式的阅读法,全方位,抓重点的阅读,使学 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接着,我结合了幻灯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读想想、圈圈画画,自主学习、教师相机指导。在课堂中,我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对学生的回答、表现作出积极的评价,对感悟不够深的地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体会。我预设有部分学生在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千姿百态”时,我引导学生利用简笔画,课件辅助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词句,展开想象,使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提高。然后,通过问题:庐山的云雾是不是只有这四种姿态呢?除了从“千姿百态”这个词语,你还从什么地方看出来不止这四种姿态呢?我引导学生再仔细读课文,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段末有省略号,我就顺势追问:那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让学生结合上下文思考,知道省略号表示庐山的云雾还有许多姿态,我又继续追问:想象一下,庐山的云雾还有哪些姿态呢?让学生仿照课文的例句说一说云雾不同的姿态。如果学生说的不够好,我利用图画展示了庐山云雾其它姿态,让学生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想象。这样,就降低了难度,从而突破了难点。

在这节课中,我总体上完成了预设目标,通过多媒体展示云雾的图片,学生在直观、轻松快活的氛围中学习。但是,在教学中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说,由于问题设计不够准确,学生开始不能很好的理解我的问题;学生在朗读上还有待加强等。如果还重新上这这节课,我会注意这几方面的缺陷,在教学设计时注意问题设计的科学性。

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更加感受到只要是为了教学的需要,我们可以运用多种教育资源,教学设备,尤其是课件的引入不仅让学生看的清楚,而且感知形象。教学语言不是华丽就好,而是实用就好。

第四篇:庐山的云雾 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一、说教材: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运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庐山、对祖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文章层次分明、语言优美,表现手法也相对集中统一,作者写作时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周密的思考。为丰富学生语言积累与情感体验提供了很好的凭借。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在读熟课文,理解难读易错的字和词,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我将第二课时作为教学重点来说,并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庐山云雾的特点,学习先总后分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

3、感受庐山云雾的神奇美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庐山云雾的神奇、变幻多端。

2、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练习仿写。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庐山的云雾》是一篇优美的写景范文,适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教材特点,我采用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法、迁移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教学中运用媒体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并在欣赏美景之时,用相对柔缓的音乐作为背景衬托。使学生更直观、形象地感受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自读自悟法:

在课堂中,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因为课前已有较多的朗读,课文的熟悉程度较高,采用了自由读、分组读、导读等多种朗读形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披文悟意,入情入境,与作者灵犀相通,产生情感共鸣;让他们在品中读,在读中赏,读出意境,读出美感,直至熟读成诵,从而使“生成”更精彩!

3、迁移教学法:

由于三年级学生对比喻的修辞手法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教学中,我将采用 “导学—一自主学习”的学法迁移,带着学生学习理解第二自然段,让学生自主学习第三自然段,这样学生不但从语言文字中得以训练,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中,“有„„有„„有„„还有„„”是始终训练的句式。

三、说教学过程:

(一)检复生字,建立整体形象。听写三个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飘飘欲仙”,用上这些词语介绍课文中庐山的美景。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出庐山云雾的两个特点,梳理了文章的内容,又为后面的教学环节打下基础。

1、要求学生迅速朗读,并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庐山的云雾?

2、找到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再次要求学生去品读,找出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特点,达到了整体感知的效果。

(三)、精读课文 品读感悟

1、导学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找出中心句。

②、齐读中心句,联系情境,理解“千姿百态”的意思。

找出文中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描写庐山云雾的四种姿态的语句。让学生初步了解“总分”结构写法。

③、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教师范读后,让学生选择自己认为最美的姿态品读课文。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利用评价语渗透朗读技巧,促进学生朗读。如有学生选择“白色绒帽”这种姿态,教师引导学生看图“白色绒帽在哪儿?你看白色绒帽戴在山顶上,多美啊!”;如选择了“一条条玉带”,就引导学生通过换词,感受玉带的美,并提问:将文中的“缠绕”改为“笼罩”行吗?通过换词,学生不仅体会到用词的准确,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玉带的飘逸;如选择“茫茫的大海”,教师问:“看到茫茫的大海,你有什么样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大海的无边无际和壮观,几位学生读后,教师趁热打铁问:“还有谁也想读出大海的壮观?”学生在倾听中领会文意,展开想象,体验情感。学生得到了朗读技巧的指导,从而读得更出色。在朗读指导中我还注重了评价的指导性,在评价中进行朗读技巧的渗透。

④、说话练习:

抓住“千姿百态”和“省略号”,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姿态还有很多,文中的四种姿态只是个例子。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畅所欲言。

2、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在学习第三自然段时,我采用了学法迁移,让学生自主学习这一段落:

①、出示自学要求,学生自学课文第三自然段。

②、检查自学的情况,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补充。

③、抓住“瞬息万变”这个词,让学生了解庐山云雾的变化还有很多,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动笔练习仿写。

④、运用造句理解“流连忘返”。

⑤、同学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形成积淀

在这一环节,我通过播放庐山云雾的秀美风光,渲染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惊叹于庐山云雾之美,充分流露出发自内心的领悟与赞美。乐声不断、美景相随,教师引导,使学生有感而发,畅所欲言,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在口中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学生的情感获得进一步的提升!

(五)、总结全文 升华情感

总结贵在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结束语:“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给美丽的庐山增添了神秘色彩,有机会我们也去领略一下。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像庐山这样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咱们有机会也可以去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使学生充满向往,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它是教师精心构思的艺术结晶,它是学生感知信息的视觉频道,是发挥叙述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的桥梁。本课的板书设计如下:

14、庐 山 的 云 雾

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流连忘返 此板书设计层次清晰、重点突出,表现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静态美和“瞬息万变”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庐山云雾、对祖国壮丽山河深深的热爱之情。

以上就是我对本课的一些初步设想,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根据学生的生成情况,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艺术,把课堂变成一个乐园,一个熔炉,一个梦想开始的地方。我会为此而努力,永不懈怠!

第五篇: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各位评委,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内容是《庐山的云雾》

一、说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是S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写景散文。本文语言优美,所写景物特点鲜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作者通过对庐山云遮雾罩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庐山景色的秀丽,抒发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情怀。通过学习本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学会抓住重点句和段落来理解课文。本课继续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和静态、动态描写的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读通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语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默读课文,能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庐山景色的秀丽,激发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说教学重难点

1.会抓住重点句和段落理解课文

2.发现和体会重点句的意思及其与课文之间的内在关系。

四、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这篇课文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朗读指导法,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句和段落理解课文,从而更好地了解作者是怎样描绘、赞美我们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

大家都知道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能够激发美感,同时能感受作品的意境美,《庐山的云雾》这篇文章语言优美。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采用“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庐山云雾的美,在读中陶冶自己的情感,从而体会出作者所描绘的人间仙境。

五、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课的特点、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结构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分别是:

一、展示课件,激趣导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四、欣赏美景,总结全文

五、课堂延伸,家乡云雾

具体教学环节是

一、展示课件,激趣导入

一开始,我就给学生带来一首古诗(展示课件),接着让学生读一读,初步知道它赞美的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庐山,庐山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展示课件)。从而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是《庐山的云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自由读文,圈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标出一共有几个自然段。接着,让学生小组互帮互学生字词。(展示课件)我将采用开火车的形式检查字词读音,并启发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接着指导书写,着重指导“尤、添、茫、幻”这几个字,最后让学生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庐山的云雾有什么特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边读边做标记,读思考题,并讨论交流。

提问: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秀丽在哪里呢?(展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庐山的美景,从视觉上获得一些美的感受,接着我就趁热打铁:“ 在如此的美景中游览,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然后启发学生进行想象。想象自己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驾起云雾,进入仙境。最后小结:第1自然段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展示课件)

(二)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1.让学生.默读第二、三自然段,并思考庐山的云雾有哪些特点? 然后进行评议,梳理,得出结论:庐山云雾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2.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并用横线划出这个自然段的中心句。然后提问:这一段是围绕庐山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接着让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修辞方法,具体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体会比喻句的妙用。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的特点。

3.(展示课件)指点学生运用相同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抓住 “刚刚还是、转眼间、明明是、又变成” 等词语来体会庐山云雾的瞬息万变。

(三)让学生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展示课件

提问:如此美景,你还舍得离开吗?激发学生发出感慨,让学生体会游人流连忘返的原因。

四、欣赏美景,总结全文

(展示课件)云雾图,说说学习了课文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五、课堂延伸,家乡云雾

让学生谈谈家乡的云雾,自由讨论,再汇报。

六、说板书:

伴随着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简明的板书,千姿百态.庐山的云雾

瞬息万变

此板书较好地体现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便于学生理解课文。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完毕。不足之处,敬请评委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谢谢。

下载庐山的云雾说课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庐山的云雾说课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庐山的云雾》说课稿

    庐山的云雾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庐山的云雾》是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它是一篇写景美文,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采用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的千姿百态......

    庐山云雾

    庐山云雾 五一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了九江,刚上庐山,就把夏日的炎热和汽车的尾气通通抛在后面。迎面扑来的是凉爽的微风和清新的空气。 我们坐车上山,两旁风景迷人——花朵......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学范例 山东省省诸城市府前街小学 许金红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 【教材分析】 《庐山的云雾》这篇课文以优美明快的的语言,运用......

    庐山云雾教案

    《庐山的云雾》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自贡市蜀光绿盛实验学校 余敏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积累优美的词语,背诵喜欢的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读懂段的内......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康庄中心校 吴喜红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写景的文章,作者以优美明快的语言,比喻联想等手法,描绘了庐山云雾千姿百态、奇丽多变的景象,字里行间......

    庐山的云雾

    指导读第三、四句,理解“腾云驾雾、飘飘悠悠”等词的意思。 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飞往庐山。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架起云雾,在天空......

    庐山的云雾

    《庐山的云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体会庐山云雾的姿态美。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