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方与中国检察制度的起源比较
西方与中国检察制度的起源比较
、西方与中国检察制度的起源比较
从认识论角度看,要认识事物的性质必须首先了解它的历史渊源。据《资治通鉴·唐纪八》记载,唐太宗李世民谓黄门侍郎王圭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中的“检察”就具有一般监督的意义,目的在于保证皇帝下达诏书的正确性。这里“检察”的主要含义当指法律监督。在我国,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检察”一词,是清朝末年司法改革时从西方引进的。因此,考察西方和我国检察制度的历史对于我们理解检察制度的本质以及完善我国现有的检察制度是有裨益的。
(一)西方检察制度的产生
(1)检察制度首先产生于法国。
法国在封建割据时期,国王法院只管辖王室领地内的案件;封建领主、教会领地和城市分别设有法院,对领地居民行使司法权。国王为了维护王室利益,于12世纪设置“国王代理人”,代表国王参加诉讼活动。随着王室领地的扩大和政治势力的加强,国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13世纪,路易九世改革了司法制度,将领主的司法权置于王室法院管辖之下,对教会法院和城市法院的审判权也作了一定限制。腓力四世(1285 年—1314 年)在位期间,将原来的弹劾式诉讼改革为纠问式诉讼。与此相适应,原来的国王代理人改称检察官,普遍设置于各级法院。检察官一方面以国家公诉人的身份对罪犯进行侦查,听取私人对犯罪行为的告密,批准对被告人的起诉,参与法院的审判;一方面代表国王对地方行政当局进行监督,成为国王在地方的耳目。到了17世纪,路易十四的法令又进一步明确了检察官的等级,并设立了总检察官。从而,法国的检察制度基本形成。1789 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纠问式诉讼,彻底完成诉、审分立以后,检察机关才真正在刑事诉讼中充分发挥作用。1808年法国第一部刑事诉讼法典规定:检察官有权侦查一切犯罪,有权直接要求警察协助其执行任务,有权向法庭提起公诉,并在法庭上行使公诉方律师的职务,从而确立了现代检察制度。
(2)英美法系的检察制度首先在英国产生。
1066年威廉公爵率领诺曼人征服英国后,封建制度得以确立。为了巩固王权,亨利二世进行了军事和司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巡回法官制度和陪审制以及缩小领主法院的管辖范围。1166年,亨利二世发布克拉灵顿诏令,规定凡属重大刑事案件,都由当地12名陪审员组成的陪审团向法院控告。1275 年颁布的《威斯敏斯特条例》又明确规定,刑事案件必须实行陪审制。1352 年,爱德华三世颁布诏令,禁止陪审团参与案件审理,另
设一个 12 人组成的陪审团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至此,“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出现。原来负责起诉职能的陪审团称为“大陪审团”,而专司审理案件事实的陪审团称为“小陪审团”。与“大陪审团”和“小陪审团”出现的同时,英国的检察制度也逐步形成。13世纪40年代至 80年代,英国出现国王律师和国王法律顾问,他们代表国王就皇室利益的财产诉讼和行政诉讼案件进行起诉。1461年,国王律师更名为总检察长,国王法律顾问更名为国王辩护人。1515年,国王辩护人又更名为副总检察长。总检察长和副总检察长承担破坏皇室利益案件的调查、起诉和听审任务。1827年,英国增设追究破坏皇室利益以外案件的检察官。1879年,国会通过《犯罪检举法》,规定设立公诉管理处,其官员由内政大臣任命,隶属于总检察长。公诉管理处一方面可对重大刑事案件的当事人提起公诉;另一方面则作为警察机关的法律顾问,指导警察机关的刑事起诉活动。自此,英国检察制度定型。然而,由于英国刑事诉讼长期处于允许公民自诉而实际上多交警方控诉的状态,检察机关的作用不够突出。直到1985 年5月,英国颁布了《犯罪起诉法》,规定刑事诉讼必须由警方移送给皇家检察机关审查,以决定是否起诉。
(3)西方检察制度起源的分析
从检察制度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检察官的前身是国王代理人(律师、法律顾问),而国王代理人在代理国王处理私人事务的同时,还负有监督国王法律的统一实施、监督地方行政权的使命。尤其是在封建割据时代,这一使命的意义尤为明显。法国的国王代理人被称为“国王的耳目”即是明证。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检察制度的产生促成了追诉权和审判权的分离,限制了司法专横,从而形成对审判权的监督和制约。封建社会纠问式诉讼下的审判机关集侦查、控诉和审判于一身,法官是“恐怖的法官”,可以在没有任何人起诉的情况下,任意对公民实施秘密侦查、刑讯逼供、审判并执行判决,“个人的权利被牺牲得一干二净”。“其严重错误在于将追究犯罪的任务交给法官,从而使法官与当事人合为一体。„„被控人面对具备法官绝对权力的追诉人,束手无助。对纠问程序适用的谚语是:‘控告人如果成为法官,就需要上帝作为律师。’”而检察官的产生,标志着法官集权专断史的终结,使不告而理的“全能法院”转变为不告不理的“裁判法院”。此外,我们也可以发现,检察官的出现形成对警察权的有力制约。如果警察权不受制约,公民的合法权利就会受到严重威胁,整个国家就会沦为“警察国家”。检察
官一方面通过对警察侦查的直接指挥或监督对警察权进行制约,一方面通过审查起诉对警察权进行制约。
承上所析,西方检察制度是权力分立、监督制约的产物——控审分离,将控告权从审判权中分离出来,以此限制审判权的恣意的产物。由此,决定了检察制度自从诞生之日起,就成为维护法律统一、防止行政和司法专断、保障人权、维护公益和实现公正司法的中坚力量,而监督性是检察制度与生俱来的品格。
(二)、我国检察制度的起源与流变
(1)清末检察制度的移植和中国检察制度的正式创立
中国的检察制度始创于清末。1906 年,清政府移植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制度,对传统的法律体系进行改造:改刑部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为最高审判机关并负责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全国法院共设四级,即大理院、高等审判厅、地方审判厅和初级审判厅。各级审判厅设检察厅。当时检察官的职权,主要有刑事侦查或调查、提起并实行公诉、指挥司法警察、监督审判等。检察官对审判的监督,表现在:(1)莅庭监督。必须公诉的刑事案件,检察官必须出庭支持公诉;必须亲告乃论的刑事案件和涉及婚姻、宗族、嗣续的民事案件,也必须检察官莅庭。如果必须检察官莅庭而未经莅庭就已审判的案件,其判决无效。(2)上诉。(3)列席审判厅会议。高等检察长和地方检察长就有关法律章程执行,有请求召开同级推事(即法官)总会议之权;推事总会议召开时,同级检察长有列席陈述意见之权;高等检察长、地方检察长在推事总会议中,有讨论评决下级审判厅报告之权等等。由此可见,中国最早的检察官不但具有法律监督权,而且权力还相当广泛。
(2)近代中国检察制度的演变
北洋政府时期,实行“审检分立”制,检察官处于原告法律地位,其职权是代表国家,检举与控告犯罪并提起上诉,还有权对政府及行政官吏的违法行为进行监督。北洋政府时期存在有民事诉讼检察制度,但对民事诉讼案件的监督权仅限于维护公共利益方面。对民事案件,清末检察机关采用大陆法系国家通行的不干涉的当事人主义原则,同时对婚姻、亲族、嗣续等几种特定案件,如果审判官不待检察官在庭而判决,其判决无效。对其他案件,检察官也可视情况陈述意见,保护公益。
国民政府时期,尽管实行“审检合署”制,但检察官仍独立行使检察权。检察官享有侦查权、检举权及刑罚执行监督权。台湾国民政府时期,虽实行“审检合署”制,但检察官仍独立行使检察权:检察职权在原有的实施侦查、检举权、指挥
刑事裁判的执行监督权等基础权力外,检察职权依然能不断地扩张和完善。
(3)新中国检察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成立了最高人民检察署。最高人民检察署成为与行政机关和法院平行的独立国家机构,行使着公诉权和诉讼监督权,具有检察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及公务人员和全国国民是否严格遵守人民政协共同纲领及人民政府的政策方针与法律、法令的权力。1954 年9月21日,第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组织法》。该法比较系统地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设置、职权,行使职权的程序、组织与活动原则及检察人员的任免等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为检察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具体的法律依据,进一步完善了检察院对侦查机关的侦查监督。1979年通过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又增加了检察机关的职务犯罪侦查权和一般犯罪的法定侦查权,并明确表明了检察机关的性质是法律监督机关。至此,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检察制度得以建立起来。
二、中外现行检察制度的比较
对西方与中国检查制度的历史进行考察,我们不难发现,检察制度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但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从而导致了不同国家检察机关的组织、职权等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任何事物只有同性质相同或相近的事物进行比较后,才能分辨出各自的长处和不足。基于同样的理由,比较我国和西方之间检察制度之间的异同,考察西方检察制度的利弊,对于我国检察制度的完善显然是有裨益的。
(一)、检察机关的法律定位。
考察检察机关的法律地位,是了解一国检察机关能否实行有效管理及其高效、民主、公正运作的前提。检察机关在国家机构中的地位,也就是检察机关在履行公诉职责中所应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责任。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今世界,检察机关的设置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审检合一式,即检察机关附设在法院内,自己没有独立的组织系统,亦称审检合署。这种方式为许多国家最初设置检察机关所采用,至今大多数大陆法系国家仍如此设置,如德国和法国。在德国,其检察机构是根据法院组织法的规定设于法院内的,是一个组织和职能同有普通法院管辖权的法院相关的自主机构。而法国不仅将检察机构设于法院内,而且其检察官享有同法官类似的身份,只是与审理案件的法官在职能上有所差异。二是审检分立式,即检察机关单独设置,与法院完全分开,亦称审检分署。采取这种方式设置检察机关是大多数国家的做法。当然,不同的国家还
是有差异的。比如美国的检察机关虽不隶属于法院,却属于行政机关,在地位上也是不能与法院相对等的。而我国的检察机关是独立的,在法律地位上与法院是平等的,并能监督法院的各项审判活动。总的说来,审检合署制和审检分立制是各国都依照本国的政体和检察机关自身的性质来决定。
(二)、检察机关职权之比较。
检察机关依法享有的职权是检察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核心部分。在现代社会,各国检察机关都依法享有广泛的职权,如侦查权、公诉权、法律监督权等,但由于社会制度、政治制度、法律传统等原因,各国立法赋予检察机关行使职权的范围、程度等又不尽相同。这一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侦查权。侦查是公诉的必要准备阶段,承担公诉职责的检察机关,拥有侦查权是其履行公诉职责的必要条件。一般说来,大陆法系国家,检察机关拥有较大的侦查权。检察机关是侦查的指挥和监督机关,直接领导警察机关进行侦查。如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检察机关都拥有广泛的侦查权,如德国的检察机关享有全面的侦查权,而警察机关则是检察机关的辅助机构;意大利检察机关不仅具有侦查权,而且公诉人领导侦查工作并且直接调动司法警察。英美法系国家,检察机关的侦查权十分有限,只有对特定案件的侦查权,检、警关系是一种协助型的关系。如在英国,刑事侦查权完全由警察机关行使,检察机关并不享有侦查权。
在我国,检察机关的侦察权体现在:一是对公安机关移送的案件进行必要的侦查;二是对于法律规定的由检察机关直接受理的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如贪污贿赂、渎职等犯罪案件行使侦查权。
尽管有以上的差异,但由检察机关直接行使对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侦查权是当今世界各国检察制度所共同的。
(2)起诉权。各国法律都无一例外的赋予检察机关以起诉权,但有所不同的是:
①起诉的案件范围不同。一切刑事案件只能通过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美国虽有大陪审团决定是否起诉的法律规定,但实际上对某个案件是否决定起诉以及如何起诉却是在检察机关的控制中;而在存在自诉制度的国家,除大多数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外,公民个人对法律规定的某些轻微刑事案件还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自诉,如我国刑诉法第170条规定了三类自诉案件。德国法律规定,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被害人没有请求,检察官不能对轻微的犯罪如破坏家庭和睦、侮辱、轻伤等提起诉讼。即使被害人提出请求,检察官也可以根据起诉不符合公共利益而拒绝起诉。如果检察官拒绝起诉,被害人可提出自诉。
②起诉裁量权的幅度不同。意大利实行起诉法定主义。其检察机关几乎不享有起诉裁量权,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只要所完成的侦查活动表明可能存在犯罪,行为人肯定实施了违法行为且该行为可能构成犯罪,则必须提起公诉。我国实行起诉法定主义兼采起诉便宜主义,检察机关只在有限的范围内行使一定的起诉裁量权。
(3)参与民事、行政诉讼权。检察机关参与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在当今已成为世界通例。法国是最早以法律规定检察机关参加民事诉讼职权的国家。当公法秩序受到损害时,检察官有权为维护公法秩序提起民事诉讼。实践中,检察官或作为主要当事人主动提起民事诉讼,或作为联合当事人积极参加各种民事诉讼。德国检察机关在涉及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重大民事案件中也享有广泛权力。
另外,中外检察机关的职能还有一些差异之处。如在我国,监督法律是检察机关的一个主要职责。而在在英美法系国家法律监督职能并非作为其主要的职责。
三、完善我国检察制度的建议
“不知别国法律者,对本国法律便也一无所知。”通过比较西方与我国检察制度的起源和利弊,不难得出我国现有的检察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的结论。
(一)扩大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
不断地扩大检察机关的职权范围,强化其干预社会生活的职能是当前社会检察制度发展的趋势。具体而言,从世界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检察制度在以下两个方面的职权需要加强:其一,检察机关介入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的深度;其二,检察机关干预在社会事务的其它方面的力度。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与《行政诉讼法》都在总则中将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规定下来,但在分则中规定:只有在审判结束后,人民检察院才能对生效的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判决裁定提出抗诉。这意味着在判决生效前的整个诉讼过程中人民检察院都不能参加,显然这项规定与确立的监督原则之间存在着不一致,这不利于法律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如前所述,世界各国一般都确认检察官在民事和行政诉讼中有提起诉讼、参加诉讼的权利,而我国检察机关对诉讼活动的有限介入既不利于法律确立的监督原则的真正贯彻落实,也不符合世界检察制度的发展趋势。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上规定对于那些违反公共利益或侵犯公共利益的民事、行政诉讼,检察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性质、情节、社会影响等情况在诉讼的任何阶段参加诉讼,切实履行其法律监督职能。
(二)提升检察系统的独立性
检察权地方化,削弱了检察系统的独立性,严重干扰
了检察机关职权的行使。按照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是实行“垂直领导、横向监督”的体制,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受上级人民检察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统一领导,并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权力机关的监督。但在实践中,《宪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的这一领导关系仅仅体现在业务方面,而对于检察机关具有直接影响和切身利害关系的权力内容,如人事权、财权等,最高人民检察院和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却无能为力,这些权力都掌握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人大的手中,使得地方党委和政府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检察机关纳入自己的管理之下。如果检察权和检察机关对行政权力过分依赖,这种司法资源的供给状态在相当程度上的不独立,处处受制于行政机关和地方势力,就不可能公正无偏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三)加强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力度
我国检察机关虽然有广泛的法律监督权,但是监督的手段不够、监督的效益不高。尤其是在行使民事审判活动和行政诉讼监督权中,连从法院调卷的权利都不能保障,如何提高这类案件的诉讼质量就很成问题。加强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力度,首先需要从根本上改革我国检察机关的双重领导体制。该制度虽然在我国法制建设中发挥过很大作用,但目前越来越显现不足,如检察系统内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现象时有发生。故检察机关现在虽然不必走过去那种垂直领导的老路,但是,学习工商、技术监督部门管理体制改革经验,研究省级以下检察机关直接领导的可行性是很有必要的。其次也要不断加强检察机关的素质建设。保证检察人员培训和学习的机会,提高检察人员的专业水平,只有这样,检察人员手中的监督权才能够得到恰当有效的行使。最后,检察机关监督权的强化,是与检察机关的地位相对应的。因此,对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和管理(人事、财务)方式上的改革,都可以提升检察机关监督权的权威性。
第二篇:圣诞起源与西方礼仪
圣诞起源112月25日的圣诞节是庆祝基督教创始人耶稣基督生日的日子,是美国最大、人们最喜爱的节日。
据基督教徒的圣书《圣经》说,上帝决定让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投生人间,找个母亲,然后就在人间生活,以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上帝、学习热爱上帝和更好地相互热爱。“圣诞节”的意思是“庆祝基督”,庆祝一个年轻的犹太妇女玛丽娅生下耶稣的时刻。
玛丽娅已和木匠约瑟夫订婚。可是,在他们同居之前,约瑟夫发现玛丽娅已怀孕。因为约瑟夫是个正派的人,又不想把这件事说出去让她丢脸,所以他想悄悄地和她分手。他正在考虑这事时,上帝的天使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不要嘀咕了,把玛丽娅娶回家。她怀的孩子来自圣灵。她将生下个男孩子,你们给孩子起名叫耶稣,因为他将从罪恶中拯救人们。”
尽管耶稣的确切生日并不清楚,大约是在2000年前,但是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D.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在公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最后,在公元354年,教堂的领导人把12月25日定为耶稣基督的生日。
英美文化常识 西方人眼中的数字
生活中的数字(number)无处不在,但有写数字带有固定的象征意义。由于中西方国家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它的意义和用法也有很大的差异,听我来介绍一下吧。
就像咱们中国人(Chinese)偏爱数字8(eight)和6(six),忌讳4(four)一样,西方人认为3(three)和7(seven)是大吉大利的数字,会给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西方文化认为世界(the world)是由大地(land),海洋(sea)与天空(sky)三者合成的;大自然由动物(animal),植物(plant)和矿物构成,所以他们就特别喜欢3这个数字。
但是西方人认为13(thirteen)是个不祥的数字。重大活动不安排在13号,请客避免13人入席,电影院里没有第13排和13号座位。
这是因为耶稣受难的前夜,和12个门徒共进晚餐,师徒13人中出现了一个叛徒犹大,因此,信奉基督教的民族都认为13是个不祥的数字。
国家的奥秘
拓展孩子对英美文化和历史的了解,本期学科学习给您和孩子提供了这方面的内容,欢迎查看!
“英国”的种种表达: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简称为联合王国,缩写为the U.K.。英国由两个大岛组成,一个是大不列颠,另一个是爱尔兰岛北部。大不列颠由威尔士(Wales),英格兰(England)和苏格兰(Scotland)三部分组成,其中英格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所以人们谈起英国的时候常常称之为England或者Britain。
国家名称和大写字母
大家一定都知道我们的祖国的英语名称是China吧!但是提到PRC,可能很多同学就不知道了,其实PRC也是中国的意思!在英语中,为了使用方便,很多国家名称都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大写字母来代替,如:
PRC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CAN = Canada 加拿大
US = USA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美国(美利坚合众国)
UK = the United Kingdom(of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Ireland)英国(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大写字母不仅能代表国家名称的缩略形式,还有许多的用途,例如:厕所WC;世界贸易组织WTO;光盘CD等。大家不妨搜集一下,把这些有意义的大写字母都放在一起,好好领略领略大写字母的魅力吧!
西方的进餐礼仪
欧美国家(country)的餐桌大多是长方形的,男主人(host)坐在桌子的一端,女主人(hostess)坐在另一端,通常安排座位时要尽量避免两位男宾或两位女宾并坐在一起。
就餐时,身体(body)要坐得端正,身体和餐桌间距离以能使用刀(knife)、叉(fork)、匙(spoon)和饮食方便为度,手臂不要放在桌上,也不要张开妨碍别人。餐巾只用于擦嘴(mouth)和手(hands),切不可用来擦拭餐具和擦鼻涕、擦汗。用餐完毕后收起餐巾放在盘子(plate)右方。使用knife, fork和spoon时,不要弄出声音,不用时,也不要用手摆弄刀叉玩。
当一道菜吃完,或不想再吃时,就把刀和叉并排放在一起,刀叉的柄朝自己胸部。如未吃完,只是为了谈话暂时停吃,就把刀叉摆成“八”字形,这样服务员就不会把盘子收走。
女主人通常是主持整个宴会(party)的主人,大家注意她的动作。入席时,特别是小型宴会,一般总要等女宾先坐下后,男宾才坐下。男宾最好还要帮邻座的女宾拉椅子。上菜后,一般要等女主人动手吃后,客人们(guests)才吃。宴会结束时,也由她领头离席。
西方的进餐礼仪还有很多呢,学习英语时老师也会给孩子讲到相关内容。如果有机会和孩子一起吃西餐,或者其他正餐时,何不提醒孩子注意这些餐桌礼仪呢,让孩子变得更礼貌,更文雅。
在美国打的
你经常打的吗?Do you often take a taxi? 那么你们知道在美国“打的”的规矩吗?俗话说: “When in Rome, do as Romans do.”(入乡随俗), 所以我们也要知道一些人家的风俗。
In America, if you sit ahead when you take a taxi,the driver will be very happy.在美国,如果你坐在车前座上,司机会很高兴,他会一路上与你谈笑风生。But if you sit at the back, the driver will not say a word to you.但是,如果你坐在后座上,司机则跟你一句话也不说。即便你主动搭讪,人家也爱搭不理的。
原来啊,如果你坐在前面,说明你把司机当作了朋友;你若坐在了后面,便表明对方成了纯粹为你服务的司机,你们就是雇佣关系了。
现在人们往往还是寻求金钱(money)以外的尊重(respect)与友谊(friendship),这看上去虽然只是个座位的问题,但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
所以啊,如果您有机会在美国打的“take a taxi”,可要记得坐在前面啊!
感觉到了吗?学英语其实是件很有趣的事情,你可以从中了解到当地的风俗,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不仅仅是单一的词汇。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魅力,你发现了吗?英语国家常见的体态语言 Body language How about China?
1、付帐(cash):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在空中捏在一起或在另一只手上作出写字的样子,这是表示在饭馆要付帐的手势。
2、“动脑筋”(use your brains)“机敏一点”(being clever):用手指点点自己的太阳穴。
3、“傻瓜”(fool):用拇指按住鼻尖摇动其四指,或十指分开。也常常食指对着太阳穴转动,同时吐出舌头,则表示所谈到的人是个“痴呆”“傻瓜”。
4、“讲的不是真话”(lying):讲话时,无意识地将一食指放在鼻子下面或鼻子边时,表示另人一定会理解为讲话人“讲的不是真话”难以置信。
5、自以为是(complacent assertion);用食指往上摁鼻子,还可表示“不可一世”(overbearing)。
6、叫人安静(quietness):闭住嘴,拇指横掠过双唇。
7、“别作声”(stopping-talking):嘴唇合扰,将食指贴着嘴唇,同时发出“hush”嘘嘘声。
8、侮辱和蔑视(insulting and scorning);用拇指顶住鼻尖儿,冲着被侮辱者摇动其它四指的手势。
9、赞同(agreement):向上翘起拇指。
10、祝贺(congratulation):双手在身前嘴部高度相搓的动作。
11、威胁(menace):由于生气,挥动一只拳头的动作似乎无处不有。也可以是因受挫折而双手握着拳使劲摇动的动作。
12、“绝对不行”(absolutely not):掌心向外,两只手臂在胸前交叉,然后再张开至相距一米左右。
13、“完了”(than’s all):两臂在腰部交叉,然后再向下,向身体两侧伸出。
14、“害羞”(shame):双臂伸直,向下交叉,两掌反握,同时脸转向一侧。
15、打招呼(greeting):英语国家人在路上打招呼,常常要拿帽子表示致意。现一般已化为抬一下帽子,甚至只是摸一下帽沿。
16、高兴激动(happiness and excitedness):双手握拳向上举起,前后频频用力摇动。
Body languag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ommunication, which, according to at least one study, constitutes around 55% of what we are communicating.If you wish to communicate well, then it makes sense to understand how you can(and can't)use your body to say what you mean.17、愤怒、急燥(anger and anxiousness):两手臂在身体两侧张开,双手握拳,也常常头一扬,嘴里咂咂有声,同时还可能眨眨眼睛或者眼珠向上和向一侧转动,也表示愤怒、厌烦、急燥。
18、怜悯、同情(pity):头摇来摇去,同里嘴里发出咂咂之声,嘴里还说“that’s too bad.”或“sorry to hear it.”
19、“太古怪了”(too queer):在太阳穴处用食指划一圆圈。
本文引自:外语翻译器(
第三篇:中国的检察制度
中国的检察制度
检察制度是指国家检察机关的性质、任务、组织体系、组织和活动原则以及工作制度的总称。
根据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行使国家的检察权。人民检察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向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一)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特点
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军事检察院等专门人民检察院。这种自上而下的排列反映了检察机关上下级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及其集中统一的特点,这与人民法院上下级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有显著不同。为了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检察机关必须一体化,必须具有很强的集中统一性。
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分院,自治州和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专门人民检察院主要包括军事检察院、铁路运输检察院,各级人民检察院都是与各级人民法院相对应而设置的,以便依照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办案。
(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
根据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和有关法律规定,人民检察院行使下列职权:
1、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
2、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
3、对于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对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4、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5、对于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以及监狱、看守所和劳动教养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6、对于人民法院的民事、行政审判活动实行监督。
(三)人民检察院的组织机构
人民检察院的内部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检察委员会及其他具体工作机构。
1、检察委员会
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3条第2款规定“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如果检察长在重大问题上不同意多数人的决定,可以报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
2、检察工作机构
人民检察院的内部工作机构是根据法律监督的内容所形成的业务分工机构,包括:刑事检察、经济检察、法纪检察、监所检察、民事检察和行政检察等业务机构,特别是设立了反贪局、建立举报中心、直接依靠群众同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犯罪行为作斗争,实行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有效形式。
(四)检察官制度
是指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对在检察机关中行使国家检察权的检察官依法进行科学管理的制度。它包括检察官职责、权利义务、资格条件、任免、考核、培训、奖惩、工资福利、辞职、退休等一系列规定。1995年2月28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检察官法,1995年7月1日起该法正式实施。
1、检察官资格制度
检察官包括各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和助理检察员。担任检察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年满23岁;
(3)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和良好的品行;
(5)身体健康;
(6)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毕业或者高等院校非法律专业毕业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工作年满2年的;或者获得法律专业学士学位,工作满1年的;获得法律专业硕士学位,法律专业博士学位的,可以不受上述工作年限的限制。
下列人员不得担任检察官:
(1)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检察官资格的取得有两种方式:
(1)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检察官资格。对初任检察官、助理检察官,采用公开考试的方法,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定期举行,凡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国公民均可报考。考试成绩合格者,再对其政治素质,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考核,择优授予检察官资格,发给《检察官资格证书》。
(2)通过培训考核取得检察官资格。
检察官或具有检察官资格的检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取消其检察官资格:
(1)个人申请辞职经批准的;
(2)被检察机关辞退的;
(3)被除名的;
(4)受开除公职处分的;
(5)受撤职处分不适宜继续担任检察官职务的;
(6)被判处各种刑罚的;
(7)因其他原因不适合担任检察官职务的。
2、检察官的任免制度
检察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但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的任免,须报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助理检察员由本院检察长任免。
3、检察官晋升和奖惩制度
检察官等级的晋升是指在初次评定检察官等级后,按规定升至高一等级的制度,一般分为定期晋升和择优选升。
检察官的级别分为十二级: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为首席大检察官,二至十二级检察官分为大检察官、高级检察官、检察官。检察官等级的确定,以其所任职务、德才表现、业务水平、检察工作实绩和工作年限为依据。
对检察官的奖励,实行精神鼓励和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奖励分为:嘉奖,记三等功、二等功、一等功,授予荣誉称号。
对检察官的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受撤职处分的,同时降低工资和等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检察官保障制度
检察官履行职务受法律保护,体现在:
(1)职业保障。
检察官依法履行职责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或个人的干涉;非因法定事由,非经法定程序,不被免职、降职、辞退或者处分。
(2)人身保障。
检察官的人身、财产和住所安全受法律保护。
(3)工资保障。
检察官按规定获得劳动报酬,享受保险福利待遇。
(4)其他保障
履行检察官职责应当具有的职权和工作条件。检察官有辞职、申诉控告等权利。
(五)检察工作制度
检察工作制度是根据检察业务的范围和活动而形成的一些规则制度,主要有:
1、侦查监督制度
侦查监督制度就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包括国家安全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实行的监督制度。
① 审查批准逮捕
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② 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刑事案件,经审查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
③ 对侦查活动的监督
是对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违法进行的监督,包括是否刑讯逼供或变相刑讯逼供或诱供骗供,侦查人员应否回避等内容。
2、自侦制度
自侦制度是指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案件并立案侦查的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1998年初制定的《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立案侦查范围的规定》共有4类53种案件由检察院直接立案侦查。
① 刑法分则第八章规定的贪污贿赂犯罪及其他章中明确规定依照第八章相关条文定罪处罚的犯罪案件,包括贪污案,挪用公款案,受贿案等;
② 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的渎职犯罪案件,包括滥用职权案,玩忽职守案,枉法追诉,裁判案等;
③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下列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案件,包括非法拘禁案,非法搜查案,刑讯逼供案等。
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的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
3、公诉制度
根据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除少数亲告罪可以自诉外,其他犯罪实行公诉制度。凡需公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一个月内作出是否起诉的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4、审判监督制度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刑事、行政等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制度。例如在刑事审判活动中,检察官出庭既是为支持公诉,又是以国家法律监督者的身份出庭监督法庭的审判活动。同时检察院还有权对错误的刑事判决和裁定提出抗诉。
5、对刑事判决的执行和监所的监督制度
主要包括:
① 对执行死刑判决的监督。
执行死刑时,人民检察院应派员临场监督、验明正身,防止错杀。
② 对监所执行刑罚的监督。
包括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监外执行缓刑等是否违法的监督。
③ 对看守所和劳动教养的活动是否违法进行监督。
中国检察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作为现代检察制度的一个类型,中国检察制度其特殊性既源自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也源自中国特殊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是检察制度适应中国国情的历史性选择结果。中国检察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检察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与政府、法院平行的国家机关,具有较高的法律地位
在奉行“三权分立”原则的宪政制度下,国家权力三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检察权是作为国家行政权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以设置的。国外除少数检察机关是司法行政机关合一以外,绝大多数都是隶属于政府的司法行政部门,也有个别隶属于法院系统。我国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可分的国家权力结构中,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平行设置,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检察机关这种独立的、较高的宪法地位,表明检察制度是中国政治法律制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通过履行职务犯罪侦查、公诉和诉讼监督等职能,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根据我国宪法和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对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进行专门的法律监督。法律监督是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属性,是一切检察职权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检察机关通过职务犯罪案件侦查、公诉和诉讼监督等职能活动实现法律监督的宪法职责。
(三)检察机关实行检察长负责和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相结合,上级检察院领导下级检察院的领导体制
检察一体在我国有特殊的表现形式。我国检察机关内部实行的不是单一的检察长负责制,而是检察长负责和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相结合的内部工作机制和决策方式。检察长和检察委员会都是检察机关的领导机构,检察长作为检察机关的首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检察委员会是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检察工作中其他重大问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由检察长组织贯彻执行。这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同时,检察体系中,实行上级检察机关领导下级检察机关的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工作的体制。
(四)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坚持党的领导、接受人大监督相统一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的干涉。这是检察权行使的内在规律性要求所在。同时,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既是检察工作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检察权独立行使的重要保障。
(五)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刑事诉讼是检察机关传统的职能领域,其中的检警关系、检法关系是司法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原则作为一项刑事诉讼活动原则,体现了我国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特别是人民法院之间在履行具体的诉讼职能过程中的特殊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监督机关的组织体系、职权、组织与活动原则的总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是法律监督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检察
权。
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不久,即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组建各级人民检察署。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最高人民检察署暂行组织条例》和《各级地方人民检察署组织通则》。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将人民检察署改为人民检察院,并系统地规定了人民检察院的性质、任务、职权及其组织活动原则。1975年后,人民检察院被撤销,由各级公安机关代行其职权。1978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决定恢复人民检察院。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1983年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决定》。
任务和职权 人民检察院通过行使检察权,打击敌人,保护社会主义公共财产和公民的合法财产,保障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维护国家统一,保卫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公民进行法制教育。人民检察院在工作中遵循下列原则:①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②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③实事求是,重证据不轻信口供;④依靠群众,实行专门的业务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的方针;⑤使用本民族 语言文字。
人民检察院行使的职权有:对于叛国案、分裂国家案以及严重破坏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对于直接受理的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对于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免于起诉;对于公安机关的侦查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于刑事案件提起公诉,支持公诉;对于人民法院的审判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对刑事案件的判决、裁定的执行和监狱、看守所、劳动改造机关的活动是否合法实行监督。
组织体系和领导体制 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包括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又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分院;自治州、省辖市人民检察院;县、市、自治县和市辖区人民检察院。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并报上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提请该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或者批准任命。检察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各级人民检察院的任期与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的任期相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连续任职不能超过两届。人民检察院实行双重领导。最高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最高检察机关,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又对上级人民检察院负责。
各级人民检察院设立检察委员会,由检察长、副检察长、部分检察员及其他干部组成,实行民主集中制,在检察长的主持下,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其他重大问题。
第四篇:检察制度
检察制度
1、试述检察制度的不同模式及对我们的启示
我国检察机关经历了解放初设立、二十世纪50年代后期因“左”的思想影响受到波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撤销、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拨乱返正被重建、改革开放新时期勃兴的曲折发展历程,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具有同兴同衰的命运。六十年的经验教训证明:“法律监督是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这是总结建国以来检察制度发展过程中正反两方面教训得出的结论,申言之,有以下重要启示:
坚持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政体下,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并设置独立的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对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进行监督,是建国以来检察工作实践证明了的正确选择。建国之初,就在是否设置检察机关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检察机关“可有可无”,当时党的创始人之
一、我国检察制度的奠基人——董必武同志坚持主张检察机关决不是“可有可无”,而是非有不可。1951年9月,董必武在政法系统各部门干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县人民代表会议成了制度,定期开会选举政府委员会,这样,是不是民主建政工作就算完了呢?还没有。为什么?因为政府里边有许多机构还没健全起来。拿政法部门来说,检察部门……只有六分之一左右的县建立起来。它应该随着革命事业的发展逐步完备起来。” 我国检察机关建立以来的历史事实证明,在人民代表大会政体下,确立我国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性质与定位是完全正确的,在这一点上必须坚持不能动摇,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的特色。相反,企图以“三权分立”理论为依据,改行西方国家的检察制度模式是与我国的政权结构及其理论基础相违背的。事实证明,坚持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的性质和职能,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完全必要的。在我们这样一个影响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因素依然存在的国家,如果没有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就难免出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违反法制原则的现象,社会主义民主也就失去了法制保障,“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就是最典型的例证。“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7年,中共中央在征集宪法修改意见中,全国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人民解放军8个大军区,35个中央直属机关、国家机关及军事机关,都提出了“重新设立人民检察院”的建议。1978年叶剑英在修改宪法的报告中对恢复检察权的重要性是这样表述的:“鉴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极大重要性,宪法修改草案规定设置人民检察院。国家的各级检察机关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对于国家机关、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公民是否遵守宪法和法律,行使检察权。在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和依靠群众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这些专门机关的作用,使它们互相配合又互相制约,这对于保护人民,打击敌人,是很重要的。”这充分说明重新设立检察机关是中国人民在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血的教训后提出的一致要求,说明“鉴于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的极大重要性”,在国家政权体制中设置检察机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保障人民民主权利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法律监督性质的同时,必须强调党对检察事业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思想、政治上的领导,是确保我国检察制度的社会主义方向。历史证明,只有坚持党对检察事业的正确领导,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才能蓬勃发展。在当前条件下,要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保持检察工作独立性的关系,既要强化党对检察工作的思想政治领导,丰富党对检察事业领导的方式方法,提高检察工作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的实际能力,又要坚持坚持检察工作的独立性,完善检察工作体制机制,坚决杜绝党包办、干预检察机关依法办案的各种痼疾,坚决杜绝以党代政、党委包办案件的错误做法。
2、试述我国检察制度的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为指导,适应我国政权性质和政治体制的要求,适应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和权威的需要,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实践基础,反映当代检察制度现代化要求的一种制度创新。回顾检察机关恢复重建3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呈现出几个方面的突出特色及其优越性。
具有结构功能的科学性,体现了法治国家的目标要求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结构功能上具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法律地位的独立性。各级检察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因此,检察机关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下,与审判机关、政府机关并行的国家机构。二是组织结构的层级性。中国当代检察制度是一种在全国范围内设立的,自上而下、自成体系的层级式的独特结构,这种结构既保持了检察制度层级性的一般要求,又同行政权的层级与审判权的审级互相衔接照应,便于有效发挥人大监督下的检察权、行政权、审判权制约协调的国家权力结构特色。三是职能配置的合理性。中国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对叛国案、分裂国家案和严重破坏国家的法律、法令、政令统一实施的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严重刑事犯罪进行审查逮捕、提起公诉、指控犯罪;为了维护国家公职人员履行职务的廉洁性,检察机关对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等公职人员腐败犯罪、渎职侵权犯罪行使职务犯罪侦查权;为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和权威,检察机关对公安、国安机关的刑事侦查活动,对审判机关的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对刑罚执行机关的监管活动进行诉讼监督,有效监督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司法不公等问题。四是职权创设的渐进性。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结构功能是不同于其他任何国家的,是一种科学的制度安排,有利于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一是促进依法治国的功能。检察机关作为国家专门的法律监督力量,通过强化法律监督来保障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为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作出应有贡献。二是坚持执法为民的功能。检察机关通过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自觉克服“法律工具主义”、“以法治民”思想;通过坚持以民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清除特权思想、人权意识淡漠、侵犯人权等观念;通过坚
持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主动加强与社会各界联系,始终做到在各项工作中执法为民。三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功能。检察机关通过加大对职务犯罪和严重刑事犯罪的打击力度,坚决惩治和有效防范损害社会公平正义的违法犯罪行为;通过强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强化对执法行为的法律监督,有效监督纠正司法执法不公现象,有力促进公正司法和依法行政,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提供重要保障;通过自身严格公正执法,坚持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并重,坚持以公开促公正,树立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良好形象。四是保障服务大局的功能。检察机关通过把强化法律监督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自觉克服单纯业务观念,主动防止脱离大局、机械执法、就案办案的倾向,全面强化打击、保护、预防、监督等检察职能,充分发挥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平正义、服务改革发展的职能作用。五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功能。坚持党对检察工作的绝对领导,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之间的关系,坚持党对检察工作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领导,把严格执行法律与正确执行党的政策有机统一起来,在法律的框架内、政策的指导下强化法律监督,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党的权威。
具有运行机制的规律性,体现了检察一体的组织原则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运行机制上有着鲜明的特色:一是在领导体制上,我国检察机关的领导体制经历了从双重领导到垂直领导再到双重领导的历史选择过程,最终确立了中国各级检察机关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其负责,受其监督;同时,最高人民检察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和专门检察院的工作,上级人民检察院领导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工作。二是在决策方式上,实行检察长领导下的民主集中制。我国创立了检察长负责与检察委员会集体领导相结合的制度;检察长作为检察机关的首长统一领导检察院的工作,检察委员会是实行集体领导的组织形式,讨论决定重大案件和检察工作中的其他重大问题,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由检察长组织贯彻执行。三是在权力运行上,坚持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我国宪法、刑事诉讼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都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中国检察机关坚持在各级党委领导和人大监督下,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中国特色的检察工作一体化机制,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实现检察机关上下统一,防止检令不通。上级检察院作出的决定,下级检察院应当执行,不得擅自改变、故意拖延或拒不执行;上级检察院认为下级检察院作出的决定确有错误的,有权予以撤销或者变更,发现下级检察院已办结的案件有错误,或者正在进行的执法活动明显违反法律、司法解释以及上级检察院有关规定的,有权指令下级检察院纠正;下级检察院如果认为上级检察院的决定有错误,应当在执行的同时向上级检察院报告,上级检察院经复议后,认为确有错误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二是实现检察机关横向协作,防止相互掣肘。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过程中,遇到因管辖等问题需要协作支持的,如调查、取证、缉拿犯罪嫌疑人、寻找案件重要证人、涉案财产资金的判明等,相互支持,提供帮助;对于管辖过程中产生的争议,由有关各方协商解决,协商意见不一致的,共同的上级
检察院可以协调解决;上级检察院还加强对检务协作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及时纠正执法过程中的偏差。三是实现检察机关内部整合,防止各自为政。检察机关可以加强职务犯罪侦查工作的统一组织、指挥、管理与协调,实现规范管理、有序分流,规范交办、提高效率,规范管辖、防止掣肘,优化资源、增强实效,统一指挥、协调各方等五个方面的功效,加强诉讼监督与职务犯罪侦查的协调配合,综合运用监督措施形成法律监督整体优势。四是实现检察机关总体统筹,防止地方分散。
具有规制管理的有效性,体现了权力配置的制约协调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规制管理上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是外部规制管理的有效性。对检察权进行外部监督,是建立公正高效权威司法制度的必然要求。在建国初期,我国就高度重视司法机关之间的互相制约,指出公安、检察院、法院三个机关可以完全不对头,各人讲各人的。在长期实践中,我国将这种思路总结为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并上升为宪法规定,成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检察机关逐步探索了对拟作撤销案件决定的、拟作不起诉处理的、犯罪嫌疑人不服逮捕决定的“三类案件”,以及应当立案而不立案或者不应当立案而立案等“五种情形”进行监督的人民监督员制度,初步找到了对职务犯罪侦查权进行外部监督的新的实现形式。检察机关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重视接受政协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深化检务公开,认真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二是内部规制管理的有效性。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保持有效外部监督的同时,还坚持完善内部制约,保证检察权的公正性、权威性和公信力。注意加强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内部制约,实行侦查、批捕、起诉、复议、复查、赔偿分离;加强检察机关专门监督机构对执法办案的监督制约,健全完善巡视制度以及纪检监察部门、检务督察部门对执法办案活动的监督制约;加强上级检察院对下级检察院的领导与指导,实行重大案件、重要环节报备、审批制度;加强业务部门执法办案中的自身监督,办案组成员之间互相监督,落实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等制度。
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规制管理上的有效性,体现了两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方面,科学配置权力。中国当代检察制度在强调法律监督的同时,注重加强对检察权行使的监督制约,符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有序规制约束。在正式约束方面,中国检察机关从外部规制管理上认真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接受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贯彻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虚心听取人大代表的建议、意见和批评,认真办理代表提出的各项议案,在接受人大监督中不断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在内部规制管理上设置了纪检监察监督、检务督察等正式制度。在非正式约束方面,各级检察机关一直高度重视接受外部监督制约,在传统、文化、价值等层面上具备“监督者更要接受监督”意识等非正式约束
3、深化检察改革的几项基本任务
五个方面深化检察改革的任务:一是优化检察职权配置,改革和完善法律监督的范围、程序和措施,加强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切实维护司法公正;二是改革和完善人民检察院接受监督制约制度,规范执法行为,保障检察权依法、公正行使;三是完善检察工作中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制度和措施,创新检察工作机制,增强惩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能力;四是改革和完善人民检察院组织体系和检察干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加强检察队伍建设;五是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革和完善政法经费保障体制的总体部署,为检察事业发展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经费和物质保障。
4、试述检察权的性质
作为一个法律事实,中国检察机关定位于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检察权定位于司法权,已得到宪法之确认;作为一个法学问题,检察权与检察机关的性质之争却一刻也未曾停歇。
检察权伴随着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化进程的推进、干预、制衡国家其他权力,特别是制约司法权、行政权的职能日趋显著。检察权在性质上属于法律监督权,这是因为:
一.从检察权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的定位来看,检察权是隶属于统一的国家最高权力,与行政权、司法权并列、独立的国家权力。
二.从检察权的内容来看,检察权本身具有监督法律实施的特点。
三.从检察权的宗旨来看,检察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
5、试述法律监督的性质与特征
1.法律监督是对法律实施中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所进行的监督。
法律监督不包括对立法活动的监督,而只是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监督,并且是以监督严重违反法律的情况为主。
2.法律监督是一种专门性的监督。法律监督的专门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法律监督权作为国家权力的一部分,由人民检察院专门行使,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专门职责。检察机关如果放弃对严重违反法律的行为进行监督,就是失职。因而它不同于其他一切社会活动主体都能进行的一般性监督。二是法律监督的手段是专门的。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检察机关进行法律监督的手段是由法律特别规定的。
3.法律监督是一种程序性的监督。法律对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规定了一定的程序规则,这些程序规则可能因监督的对象不同而有所不同。
4.法律监督是一种事后性的监督。只有当法律规定的属于法律监督的情形出现以后,检察机关才能启动法律监督程序,实施监督行为。并且,司法活动、行政活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在程度上是不同的,只有在违法行为达到一定程度之后,检察机关才能启动法律监督程序实施监督
第五篇: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浅谈中西公务员制度的差异
学号:2209100
4姓名: 陈东洋
摘要:国家公务员制度是现代人事行政制度的主要存在形式也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西方文官制度相比有诸多不同,通过对二者的区别的分析,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进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关键词:公务员制度;西方;中国
正文:
公务员制度作为各国公共管理体制的一部分,与一国的基本国情有着密切的关系。各国公务员制度不仅程度不同地反映着政治文明建设的普适价值,也扎根于自身所处的具体社会和历史条件之中,是人类政治文明成果和本国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化历史传统等因素的综合体现。由于中西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差异,中国与西方的公务员制度当然也就有了很大的不同.一、产生
西方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在行政管理领域长期探索与实践的成果。它的建立实现了全体公民进入政府工作和担任官职的权利;它的成功运作开辟了行政管理法治化的新时代,并成为人类文明宝库中的共同财富。现代公务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公务员制度是西方国家政党制度的直接产物:政党轮流执政的结果,造成政府所有工作人员“与政党共进退”,使政府工作经常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支独立于党派之争的稳定的业务类公务员队伍.对于我国来说,公务员制度产生的根本动力是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政治体制的改革也提上了日程。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同志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干部人事制度,要敢于打破老的框框,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并要求认真调查研究,比较各国的经验,集思广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和措施。在这一背景下,颁发了《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加上对外开放这一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一个与西方不同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公务员制度便诞生了.二、指导原则。
西方国家为了避免公务员卷入政党竞争,影响政府工作的公正性, 强调所谓“政治中立”要求文官不得以文官身份参加党派活动,在公务活动中不得带有党派的政治倾向性。而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我国的公务员制度则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一根本的指导原则,公务员必须遵守宪法,不得散布有损政府声誉的言论,不得采取反对政府的行动。公务员中的共产党员,必须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管理体系
西方国家为了克服”政党分赃”的弊端, 为了避免执政党的更替而造成政府工作人员更替的混乱,建立了事务类公务员独立的管理体制,强调公务员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与党派脱钩,党派不直接管理公务员,而是由独立的机构进行管理。而我国不存在多党竞争,轮流执政的问题,按照现行公务员管理体制,党委组织部门具体负责干部路线、政策的贯彻执行,直接管理机关中较高职务层次的公务员。为了适应对公务员队伍的依法统一管理的需要,《公务员法》明确公务员主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由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公务员管理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履行公务员管理的职责。这与西方国家强调公务员是一个独立的管理系统,不受政党干预是不同的。
用人标准
西方国家对公务员的任用、培训多侧重于才,这与西方各国历史文化传统及现实价值追求是一脉相承的。他们视公务员为一种职业群体,政府与公务员是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而中国的传统文化要求官员不仅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且要求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以上就是对我国与西方公务员制度的差别的简要分析.西方文官制度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但是又具有明显的阶级性,我们应该大胆且批判地借鉴吸收.例如公开考试,采取职位分类的科学管理原则等等,总之,立足于中国的国情,融入世界一体化的潮流,积极学习西方的优秀的东西.才能不断地推动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