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时间:2019-05-13 22: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第一篇: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教学设计)

湖南省郴州市十二中 余平花 曹礼民 中教一级 手机:*** 邮编:423017

学习目标:学习在刻画人物时的对话描写的作用及写作技巧。学习重点: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一、回顾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思考题。

(一)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①“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②“爸爸!”

③“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二)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④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⑤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⑥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⑦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⑧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⑨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起来怎么还不,快起!快起!” “晚了!爸!”⑩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思考:

1、加粗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三个文段的对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二、提练技法

1、人物对话的作用:对展示人物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⑪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面、⑫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后面、⑬提示语夾在人物语言中间、⑭没有提示语,只有人物语言。

3、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⑪变换说话人的位置。⑫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⑤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⑬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⑤⑥⑦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⑧⑩句话。

⑭替换“说” 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⑥句话。如文段

(三)中的第⑧句话。⑮隐藏“说”。如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三、尝试技法

期中考试后,你的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与你谈话。请用200字来描述你与爸爸妈妈的对话。

四、评一评,议一议。

五、我的收获。

第二篇:二年级人物写作技巧

二年级人物写作技巧

还记得,小时候班里第一次要求写作文《我的妈妈》,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妈妈都是“乌黑的头发,明亮的大眼睛……”到家长会时看看,其实妈妈都是不一样的嘛!怎样才能让自己笔下的妈妈有特点有个性呢?今天習之老师教你写人作文的注意事项。

⒈交代清楚他是什么人,如他的年龄、性别、外貌、职业、性情,及与自己的关系。

⒉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就是要写出这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只有把特点写出来了,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章也才能与众不同,有了新意。⒊要通过具体的事件来表现人物,决不能象老师给你写品德评语那样来写人。所选的事件要能充分表现这人性格和品质。当你把事情写好了,人物也就写好了。就像当你读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以及《我的战友邱少云》以后,你对这两位英雄就有了深刻的印象了。

⒋要抓住人物细微的动作及其变化,给予具体,生动的描写。即抓住细节刻画人物,使原来比较平板、模糊的形象变得栩栩如生,有血有肉。如《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扶正转椅就是一个细节描写,它表现了周总理有条不紊的工作作风。⒌在进行人物语言描写时,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因为不同的年龄、职业、性格等的人物,他们所讲的话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所讲的话也是不同的。

⒍要紧紧扣住人物的特点和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写人,不要想到什么就写什么,马虎拼凑,拉拉杂杂,更不能重复罗嗦,画蛇添足,使人看了不知在说什么。

写人作文口诀

写人作文并不难,开头概括写特点。对照特点找事例,具体描述一两件。一个特点多事件,巧妙构思出特点。结尾抒情或总结,呼应开头称佳篇。叙事写人分三段,重在突出人特点。描写人物抓外貌,突出一点特征显;

人物语言要逼真,动作描写要周全; 心理活动细腻写,真实感人是妙篇。总分写人抓特点,首尾照应成一篇。对比写人方法巧,选择事例很重要。并列写人容易学,分写事例特点多。外号写人最有趣,对照外号选事例。写己要写真情感,喜怒哀乐在心间。写人多选新鲜事,新人新事最有趣。“张冠李戴”会构思,描写人物最实用。引用诗句赞美人,锦上添花能出神。

总结成公式就是:

写人作文 = 外貌 + 事件

一、外貌描写

我们就先来说说怎么描写外貌,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一般只要抓住外貌特点重点刻画就行,下面看几个针对不同外貌特点的例句:

1.脸形特点

①姐姐的脸是鸭蛋形的,也像鸭蛋一样光滑透亮。

②妈妈是瓜子脸,每次画她我都先画一颗大瓜子。眼睛特点

①老师的眼睛又大又黑,每次看到我的时候,我觉得那眼睛里的我都是闪亮亮的呢!

②爸爸的眼睛很小,一笑起来,就变成了一条线,人家说,那就是“眯缝眼”。

2.嘴巴特点

①哥哥是个大嘴巴,平时还有个不好的习惯,动不动就张着嘴。

②云云的嘴巴很小巧,肉嘟嘟的,看上去很可爱。

3.耳朵特点

①点点的耳朵可大了,特别是耳垂,听奶奶说这样大耳朵的人有福气。

②阿姨的耳朵不大,可是耳朵上吊了一个很大的耳环,看上去很漂亮!表情特点

①小强最喜欢做鬼脸了,谁一惹了他,他就对着人家做好几个鬼脸。

②何老师半笑不笑地看着我,看得我一阵心慌。

怎么样,这些例子是不是描写得又细致又准确,就像是把这个人带到了别的面前一样?如果每个人都写成“两只大眼睛,一个弯嘴巴……”那就谁也分不清是谁了!所以描写一个人的外貌,一定要写出这个人的独特的地方。

二、事件描写

1.抓语言特点

(1)口头禅,这是一个人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

①奶奶的口头禅是“我的乖乖”,我做完一件好事,比如洗了袜子,她会说:“我的乖乖!你真是了不得!”我要是做了一件坏事情,比如弄脏了衣服,她会说:“我的乖乖!你就不能让我省点心吗?”

②王老师的口头禅是:“明白了吗?”一节课上,每讲完一个问题,她都要问一句:“明白了吗?”我和同学们也快有口头禅了,那就是一直回答她:“明白了。”

(2)声音特点,包括语音、语调、语气等等。

①妹妹的声音脆生生的,我一进家门,她就大声喊:“姐姐,姐姐!”满屋子的人都知道我到了。

②妈妈的声音很好听,特别是讲故事的时候,我觉得她的声音里面加了冰糖,让人心里甜滋滋的。

2.抓动作特点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习惯性动作,这些习惯性动作往往能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1)手势

①我请妈妈讲故事,妈妈一挥手:“一边去,我忙着呢!”

②下课时,老师指指我:“快过来,我有中找你呢!”

③瞧瞧音乐老师指挥的时候,手舞来舞去的,多神气!

(2)身体动作

①我问爸爸能不能带我去游乐园,爸爸耸耸肩膀:“这个我做不了主呀,你得问问妈妈同意不同意。”

②爸爸碰碰妈妈的胳膊,妈妈不理他,爸爸又踢踢妈妈的脚,妈妈站起来就走。

3.抓心理活动

心理活动一般是从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展示出来。要学会“察言观色”,才能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1)喜

①听了这件事,明明的心里乐开了花,脸上也露出了得意的样子。②刚刚比赛完,小乐就笑嘻嘻地走了过来,一定是得了个好名次。

(2)怒

①听我说完,妈妈皱起眉头,肯定是为我偷吃冰棍生气了。

②我一回到家,就看到爸爸一声不吭地收拾自己的文件,脸上阴沉沉的,一看就知道他心里正冒着火,趁着火山还没爆发,我赶紧躲他远点!

(3)哀

①小鸟病了,站都站不稳,我看着心里难过极了。

②这次考试考砸了,心情当然也不好。

(4)乐

①小弟弟最爱出去玩儿了,他总是蹦蹦跳跳地跟着我,话多得不得了。

②站在高高的山顶上,我觉得心旷神怡,忍不住大声喊:“大山,我来了!”

第三篇:人物通讯写作技巧

人物通讯写作技巧.txt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尚未兑现的期票;只有今天才是现金,才能随时兑现一切。人总爱欺骗自己,因为那比欺骗别人更容易。人物通讯写作技巧

消息与通讯是新闻写作的两大主要文体。在消息之外,各种传媒采用最多的另一种体裁就是通讯。简单地说,通讯是一种比消息更深刻、更详尽、更生动的新闻体裁,优秀的通讯作品可以在读者中产生更广泛、更深远的影响。许多模范人物的事迹最早就是靠通讯这种文体广泛传播的。

第一节 通讯的含义、特点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一、同题消息和通讯的比较

项 目 消 息 通 讯 从内容上看 简略单纯 详细丰富 从形式上看 程式性强 创造性强

从写作技巧上看 手法简单 手法多样 从风格上看 朴实无华 富有文采 从时效上看 迅速及时 不追求时效

第三节 通讯的作用

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

消息把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新闻都作了报道,保证了新闻的全面性。通讯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细节,以满足读者了解详情的要求。

二、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

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详细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一方面具有形象性,一方面具有情感性。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就某些题材而言,具有艺术品格的通讯要比消息更感人。

三、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

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 人物通讯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u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u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u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u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

通讯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不像消息那样有既成的模式。本章介绍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通讯结构的常见形态,并分别阐述通讯结构的三个要件:标题、开头、结尾。通讯的主体,则在后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通讯写作,在结构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二、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结构的主要环节无非是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线索、脉络;主次、详略。所谓首尾圆合,文情畅达,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三、新颖活泼,不拘一格

通讯的结构要巧妙,要新鲜,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此,作者“在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澹”。在通讯的写作中,结构的安排大概是通讯最具创造性的环节。

第四篇:人物通讯写作技巧

通讯是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详细深入而又生动形象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

一、同题消息和通讯的比较

项 目 消 息 通 讯 从内容上看 简略单纯 详细丰富 从形式上看 程式性强 创造性强 从写作技巧上看 手法简单 手法多样 从风格上看 朴实无华 富有文采 从时效上看 迅速及时 不追求时效

第三节 通讯的作用

通讯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新闻细节

消息把国内国外、各行各业的有价值的新闻都作了报道,保证了新闻的全面性。通讯提供更多、更详细的细节,以满足读者了解详情的要求。

二、使新闻具有感染心灵的艺术品格

通讯和消息的本质区别在于消息是概括的实用性的反映,而通讯是详细的在实用的基础上还有些审美化的反映。通讯是有文学性的,一方面具有形象性,一方面具有情感性。有了一定的文学性,形象感强了,感染力强了,阅读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就某些题材而言,具有艺术品格的通讯要比消息更感人。

三、在消息不能有所作为的地方发挥作用

有一些有价值的新闻题材,不适合写成消息。因为消息是以新闻事件为基本内容的,而有些新闻是非事件性新闻。

例如,一个平平常常的劳动者,在平平常常的一天之中度过,这其中有没有新闻呢?按过去的眼光来看,没有新闻,可是在现代记者的眼中,它很可能是有价值的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中的“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节 人物通讯

通讯有许许多多名目,如:特写、专访、侧记、札记、巡礼、速写、集纳、散记、记者来信、新闻小故事等等。人物通讯作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新闻载体尤其引人注目。

一、人物通讯的含义和类型

人物通讯就是以人物为中心报道对象,通过一个人物或一组人物新近的行动来反映时代特点和社会面貌的一种通讯形式。

人物通讯是报刊、广播、电视上最为常见的通讯形式之一。它以人物的新近行动为新闻,重在表现人物的品质、性格和精神面貌,通过个别显示一般,达到揭示时代特征、感染教育读者的目的。

人物通讯中的人物当然要具有新闻性。从实际报道的情况看,这些能够进入通讯中充当主角的人,大致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第一种,各行各业的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张海迪、孔繁森、徐虎、李素丽等,都是由人物通讯向全社会推出的楷模。这样的人物通讯,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深远。第二种,人们普遍关心的社会名流。如著名科学

家、社会活动家、爱国人士、运动员、演员等。这样的通讯在报刊上常占有相当多的数量,有些报刊甚至可以通过报道这样的人物来吸引读者,提高报刊的发行量。第三种,在平凡的生活和工作中体现了某种人生价值的普通人。这是近年人物通讯题材发展的一个趋向。

第四种,某些对社会有警示作用的反面人物。

根据基本结构形态的不同,人物通讯有这样三种类型: 1.传记式

其特征是较完整地写出人物一生的主要事迹,篇幅较长,内容丰富。2.特写式

侧重于写人物的一时一事,或某一侧面。虽然比一般的特写涉及范围大得多,但属于集中于一事、一个侧面的写法。真正写一时一事的人物通讯,现在也很常见。3.群像式

特点是报道对象不止一个,而是一个集体中的若干人,或是同一时空范围内的几个同类人。

二、人物通讯的写作

(一)、请谁来当“新闻人物” 选择人物,要注意如下标准:

u 能体现时代精神,反映社会面貌; u 有能构成新闻的较充分的事迹;

u 生命形态和生活轨迹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u 人物有鲜明的个性,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现人物的常用手法

1.注意表现人物性格的特异点 2.在矛盾冲突中写人 3.借他人之口刻划人 4.借景写人

第三节 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

通讯的结构形态多种多样,不像消息那样有既成的模式。本章介绍通讯结构的意义和原则,通讯结构的常见形态,并分别阐述通讯结构的三个要件:标题、开头、结尾。通讯的主体,则在后面有更详细的介绍。

通讯写作,在结构上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结构要服从主题的需要

二、首尾圆合,文情畅达

结构的主要环节无非是开头、结尾;层次、段落;线索、脉络;主次、详略。所谓首尾圆合,文情畅达,是说文章首尾要呼应,中间的主体部分不得无故残缺,线索脉络的设置精当,主次详略的搭配完美,文气畅通,浑然一体。

三、新颖活泼,不拘一格

通讯的结构要巧妙,要新鲜,要波澜起伏,引人入胜。为此,作者“在落笔之先,必经营惨澹”。在通讯的写作中,结构的安排大概是通讯最具创造性的环节。

第五篇:作文指导课教案——人物对话描写

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建立“提示语”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提示语的几种形式,并会运用。

2、了解提示语在中间时标点符号的运用。

3、掌握写对话时要讲究格式。

二、教学重点:

会使用不同形式的提示语完成对话描写,做到格式和标点都正确。

三、教学难点:

发现人物对话的特点;运用所学进行对话描写

四、教学过程:

(一)学习,发现对话描写的特点。

今天上午我们要上节作文指导课,请同学们看屏幕上的这段文字(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多媒体展示)

有一次,在伯父家里,大伙儿围着一张桌子吃晚饭.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又望望伯父的鼻子,对他说:“大伯,您跟爸爸哪儿都像,就是有一点不像”.“哪一点不像呢?”伯父转过头来,微笑着问我。他嘴里嚼着,嘴唇上的胡子跟着一动一动的.“爸爸的鼻子又高又直,您的呢,又扁又平。”我望了他们半天才说.“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那怎么—”

“可是到了后来,碰了几次壁,把鼻子碰扁了.”

“碰壁?”我说,“您怎么会碰壁呢?是不是您走路不小心?”

“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

“哦!”我恍然大悟,“墙壁当然比鼻子硬得多了,怪不得您把鼻子碰扁了.”

在座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老师启发:同学们,你们学过这个语段吗?是出自哪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作者是鲁迅的侄女周晔(Yè),即鲁迅弟弟周建人的女儿周晔。

这段话写人物写得最多的是什么?

——对话

老师讲:写好对话非常重要,因为很多事情,就是在对话当中进行的,对话一完,事儿也就结束了。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写对话。同学们再看,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哪位同学发现了?请站起来告诉我们。

★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是分段写的。

不管你说多少话,哪怕只有几个字也占一个自然段。如:“那怎么——”三个字就占了一个自然段。

(板书:1.分段)

老师启发:写对话分自然段写,有什么好处呢?同学们说说。

老师总结:写对话分自然段,第一,能使文章显得非常清晰,看上去舒服;第二,老师批改作业,读你的文章,眼睛不疲劳,老师一不疲劳,一高兴,心情一好,马上就给你作文打高分;第三个原因,我一般不和别人说,写对话分段,文章显得很长,是不是啊?老师不是说,作文要写一页、二页、三页嘛,这一分段,一页就变成两页了。

老师启发:如果我们不分段,效果会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分段写与不分段写两种形式的不同效果。

★作者在写人物对话时,使用了大量的提示语。

(板书:2.提示语)

什么叫提示语?语段中表明这句话是谁说的,怎么说的,这就是提示语。比如说“我望望爸爸的鼻子,再望望伯父的鼻子”这句话就是“提示语”。请同学们找出这个语段的提示语。

★提示语在对话中有变化。这个语段中的提示语有哪些变化?

(在前、在中、在后)

老师总结: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前面,有的提示语在说的话的后面,有的提示语把说的话分成两部分,提示语嵌在中间,这就加变化。我送大家一句话:没有变化就没有艺术。这个发现,对同学们写对话很有帮助。一定要记住哟。

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一样,“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了。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仔细看,说一说。

★当提示语在内容的前面时,“说”的后面是冒号;当提示语在内容的后面时,“说”的后面是句号;当提示语在中间时,“说”的后面是逗号!还有什么发现没有?老师提示同学们,有这样一些词,如果我把它们去掉,同学们再读读,会有什么感受?

去掉这些词,同学们再读语段

★提示语里每个表示说的词语前面都有修饰的词语,告诉我们说话者是怎样说的,怎样问的,或是怎样回答的。也就是说提示语中的修饰词语是对人物的动作或神态的描写。

刚才我们分析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的对话描写的特点,下面我们总结一下:

多媒体展示:

对话描写包括:内容

提示语

对话描写形式:

1、提示语+内容

(牵羊式)

2、内容+提示语

(推车式)

3、内容+提示语+内容

(挑担式)

对话描写注意事项:

1、内容分段写

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

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表情、写动作)

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明白了关于对话描写的什么知识?大家畅所欲言,说一说。

老师总结:如果这些你都掌握住了,你就不愁写不好人物之间的对话了。下面同学们讲屏幕上的这些内容再读两遍,把每个字都要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你把它记熟、记住的时候,你就会写人物对话了。好,开始读。用眼睛去读,用心去记,把每个字、每一标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三)仔细听,模仿范文练格式。

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老师来测试一下同学们刚才所学掌握的怎么样。

下面老师要说一段对话,老师说完后,请同学们把它写下来。

屏幕显示注意事项:

第一;分段写;第二,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老师读以下内容: 黄老师关切得问:“你们休息好了吗?”“休息好啦!”同学们齐声回答。

老师再提醒:请同学们将这段话写在纸上,注意老师提出的两点要求。

(老师巡视同学们写的情况。)

屏幕展示正确格式,并强调“关切地”的“地”的书写。

(四)再次练习,仔细听,展开想象。

老师启发:有好多事情是在对话中进行的,对话完了,事情结束。只要我们善于倾听,就会发现好多写作素材。

下面老师就再来考考大家,请同学们听一段对话。这段对话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公益广告。

请看——(多媒体展示)

年轻女: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

年轻男: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

年轻女:哎,你挤着我啦,你!

年轻男:来劲啦,是吧?

人:算啦,算啦!年轻人,把心放宽,就不挤啦!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段对话内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把对话写得更具体。想想看,他们三个人,一位年轻的男士,一位年轻的女士,一位老人。他们三个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说的这些话?再想想,当这两个年轻人听了这位老人的劝告以后,又会怎么样?

一定要发挥想象。想象非常重要。会想象的人,才能写好作文。我相信,每个同学听了他们三个人的对话,都有自己的想象。再想象一下,他们三个人说话的时候,什么样的表情、什么样的动作。

看屏幕上的要求:

对话描写注意事项:

1、内容分段写

2、提示语位置有变化(前、中、后)

3、提示语有要修饰成分(写表情、写动作)

4、“说”后面的标点符号不同(冒号、逗号、句号)

老师巡视指导:可以加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等,来突出他们当时的内心活动,周晔写的那一部分对话多生动、形象啊,使人觉得真像见到了鲁迅先生一样。

大家写好了吗?还需要怎样啊?

(修改)

是啊,老舍和鲁迅先生都说过文章写好之后,一定要“多念、多念、多念!”请同学们自由念出自己写的文章,只有多念才能把文章修改好

同学们修改

老师个别指导

继续念,好好改,好文章可是改出来的哟。

请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自己写的对话。

分段了吗?提示语有变化吗?提示语有修饰成分吗?时间、地点交代了吗?

大屏幕展示隗玙璠的对话描写片段:

“嘀嘀”,公交车到站了,上班的大人、上学的孩子一拥而上。

“哎,你挤什么挤?没长眼哪?”一位年轻的女士忍受不了拥挤,对他身边的一位年轻男士愤怒地说,眉毛挑得好高,脸气得通红。

“年轻轻的,怎么不说人话?”年轻男士火冒三丈,并且又挑衅似的往年轻女士身边靠了靠。

女士脸色更加难看,眼睛瞪得又圆又大:“哎,你挤着我啦,你!” “来劲啦,是吧?”男士毫不退让,抬起被挤得没处搁放的胳膊,好像要打女士的样子。

“算啦,算啦!年轻人,”一位旁观的老人心平气和地劝他们,“把心放宽,就不挤了!”

两个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不再说话,车上安静下来。

同学们将这个语段大声念一遍,体会体会。

老师启发:

同学们,在表达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觉得在运用提示语修辞词语时用词有些重复,多次用到谁谁谁“说”,老师告诉大家一个窍门,我们可以将说换成别的同义词啊。

同学们说说,“说”的同义词有哪些?

多媒体展示

同义词替换“说”

表示“说”意思的词:道

问 念

劝说

唠叨

嘟囔

请求

反驳

呻吟

吆喝

打招呼

请同学们将以上内容记在笔记本上。

老师启发:说前面要有表明说话者动作、神态的词,老师也提供给同学们一些这样的词,请同学们积累下来。

提示动作、情态词

不假思索

脱口而出

得意洋洋

奇怪

纳闷

话音刚落

一本正经

自以为是

半信半疑

疑惑不解

满有把握

羡慕

形影不离

若有所思

眨巴眨巴

神秘地微笑

恍然大悟

老师总结:

同学们要写好对话描写,也要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积累对话描写的写法,积累对话描写的相关词语。

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

下载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精选多篇)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一、以课文《“三颗纽扣” 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为例,引出人物对话,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及提示语的位置1.出示片段,引出人物对话。 师:孩子们请看这......

    人物对话作文

    [人物对话作文]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人物对话作文。苗苗:爷爷,您在《我的童年》里说,您小时候,最感兴趣的是看闲书,您喜欢看《三国演义》,还能将《水浒传》里的绿林好汉的名字......

    学写人物对话

    学写人物对话 东湖路学校秦金兰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对话描写表现人物或表明事情; 2.学习给对话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具体体现说话者的神态、语气、动作、心理等。 3.能灵活安排提......

    人物对话教案

    题目:写好人物之间的对话 教学目的和要求: 1.让学生能够分清对话人的角色安排及感情。 2.通过对事件中人物对话的理解,使学生能够认识到人物的语言都与其自身特点及事件场景相......

    人物专访写作技巧(推荐阅读)

    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人物专访写作技巧 这里所说的“一台戏”,是指人物专访的作者要像导演一样去引导作为主角的采访对象及作为配角的采访对象身边人的全过程。 然而,目前媒体上......

    作文指导课《人物对话描写》教案(含五篇)

    作文指导课教案 ——巧用提示语,对话更精彩 黄厂街学校陈晓芳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研读材料,发现巧用提示语的好处。 2、 通过情境体验,感受灵活运用提示语的妙处。 3、 会运......

    《荷花淀》人物对话教案

    《荷花淀》教案之人物对话 张宗燕12320342 汉本一班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通过分析人物对话,揭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赏析人物形象。 2、过程与方法:以读促理解,把握人......

    仿写人物对话

    《仿写人物对话》教学设计 香港路小学 董艳 教学目的 1.通过赏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的人物对话,品味人物对话中父母的语言,体会提示语在表现人物个性中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