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人物对话描写”教学实录
一、以课文《“三颗纽扣” 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为例,引出人物对话,明白什么是提示语及提示语的位置
1.出示片段,引出人物对话。
师:孩子们请看这里有一段话(出示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人物对话),同学们边看边思考:在这段话里主要写了人物的什么?
(课件出示:
三颗纽扣把门一打开,只见门外是„„
“让我的马进房子。”这陌生人吩咐说。
他身上的整件长袍湿透了,头上的王冠却闪闪发光,不用说,这是国王!
“待得下十二个人,就待得下十三个人,”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待得下国王,就待得下国王的马。”
国王进了房子,就着闪电的亮光向四下里看了看。
“从外面看,你的房子好像很小。”
“我是给我一个人做的。”
“用什么木?”
“用栗木,国王陛下。”
“栗木不会像橡皮那样伸缩啊。我真有点弄不明白了。”
“我也弄不明白,我这么间小房子怎么待得下这么多人?”三颗纽扣沉思地说。
国王陛下也沉思起来。
“看来问题不在于小房子,而在于心。”他最后说。
“心?”
“人的心只有拳头那么大,可一个好人的心容得下全世界的人。这些睡觉的人都是谁呀?”国王问道。
“这是一个孤老头儿,这是一位寡妇,带着她的三个孩子,这是„„”)
生:这一段主要写了人物的对话。
师:今天,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人物对话。
【评析:课堂伊始,以《“三颗纽扣”的房子》这篇教材里的几段典型人物对话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人物对话描写。我们的仿创一定要关注教材、利用教材。】
2.分段形式。
师:孩子们再观察这段话,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生:一个人说的话为一个自然段。
师:你觉得这样一个人说的话为一段好吗?我们来比较一下这段话分段与不分段给我们的感觉。(板书:分段)
生1:分段后看起来清楚、清爽,赏心悦目。
生2:眼睛不疲劳。
生3:文章显得很长。(偷笑)
师:哇,这个同学发现了分段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很快就把作文格子占满,以后我们在写人物对话时也可以这样分段,文章会显得更加清爽。
【评析:引导学生观察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形式,直观地感受分段的好处,以后学生自然就会去注意分段写对话,改进以往一个自然段混乱地描写人物对话的表达方式。】
3.提示语。
(1)什么是提示语?
师:孩子们请看课件,引号里面的是人物的语言,那在引号外面的这些词句叫什么呢?
生:提示语。
(师板书:提示语)
师:什么叫提示语呢?让我们来看看刚才人物对话中的这两句话。(课件出示:“待得下十二个人,就待得下十三个人,”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待得下国王,就待得下国王的马。”)
师:引号外边的“三颗纽扣鞠着躬嘟囔说”为提示语,提示语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什么?
生:提示语写出了话是谁说的,人物说话时的动作和表情。
(师板书: 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评析: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去观察,从而明白提示语就是写出话是谁说的,以及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2)仿写提示语。
师:孩子们,这里有两句人物对话,你们猜想一下是谁说的,人物说话时会有什么动作?什么表情?(课件出示:
“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
“这苹果这么小,甜吗?”)
(学生在题单上仿写添加提示语)
生:一小贩站在小摊旁大声吆喝道:“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
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一个苹果皱眉说:“这苹果这么小,甜吗?”
师:当读到刚才这位同学所添加的写出了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的提示语时,你有什么感觉?
生:有如见其人的感觉,仿佛看到了说话人的动作、表情。
师:是的,写出人物的语言能让人如闻其声,而写好人物的提示语,人物的动作表情让人如见其人,这样你的文章就具体生动,有画面感了。
【评析:通过让学生仿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让学生感受对话中写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的妙处。】
(3)仿写,改提示语的位置。
师:孩子们再观察《“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这段人物对话,这些提示语的位置一样吗?
生:不一样。有些在前,有些在中,有些在后,有些没有。
(师在大屏幕上找出并展示,板书:在前、在中间、在后、没有)
师:刚才我们加提示语的这两句人物对话,你能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吗?
生:可以把提示语变到后面去。
“卖苹果了,又香又甜的苹果!”一小贩站在小摊旁大声吆喝。
“这苹果这么小,甜吗?”一位中年妇女拿起一个苹果皱眉说。
师:很好。你们有没有觉得这样把提示语放在后面会更好?你想,小贩吆喝的声音肯定很远就听到了,先闻其声,再见其人。
师:提示语的位置不同,“说”字后面的标点符号是不一样的,让我们来看一看,有什么变化。
生:提示语在前面,“说”字后面是冒号。提示语在中间,“说”字后面是逗号。提示语在后面,“说”字后面是句号。
师:所以孩子们在变换提示语的位置时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评析:教师不仅关注提示语的位置,还关注标点这个细节,尤其是提示语在中间的“说”字后面的标点,这是对话描写的难点,也是学生易忽视的地方。】
(4)“说”的不同表达。
师: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提示语的位置可以有变化,让你的文章更生动。在我们的汉语里面表示“说”的意思的词语很多很多,比如在刚才《“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这一段话,和刚才这位同学添加的提示语里,用了哪些词语表示“说”?
生:用了“说”“吩咐”“嘟囔”“问”“吆喝”。
师:所以,我们可以根据人物说话时语气的不同而用不同的词表达“说”的意思,这样表达就更加准确、生动、具体了。
师:老师这里找了一些表示“说”的词。大家来读一读。
生:道、叫、喊、嚷、问、念、骂、劝说、唠叨、吩咐、嘟囔、请求、反驳、呻吟、吆喝、打招呼。
师:这就是我们丰富的汉语词汇,希望同学们在习作中也能用上这些表达“说”的意思的词汇,为你的习作添彩。
【评析:这一步的提升很有意思,不同的表示“说”字意思的词语把学生的思维启发开来,这才是灵动的仿创。】
二、创作
师:好,孩子们,接下来,我要为同学们表演一段哑剧。知道什么是哑剧吗?
生:哑剧是不用对话或歌唱,而只以动作和表情表达剧情的戏剧。
师:哑剧的内容是,你考了好成绩回家后与妈妈的一段对话。我要隆重地请出我的助演与我一起为同学们表演一段哑剧。在看表演之前,老师先给你们一些观察秘诀。(课件出示:观察秘诀:1.结合生活实际想象人物对话;2.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
(教师和一名学生合作表演。大致的剧情是,孩子考了优异成绩回来,忙拿试卷给家长看。家长看了喜笑颜开,表扬孩子。妈妈问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妈妈去做。孩子说后,妈妈开心地去做饭了。)
【评析:这个哑剧表演,关注儿童学习生活实际,形式也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学生参与度高,体验深刻,为后面的写做了很好的铺垫。】
师:同学们来想象我们刚才的对话。
(学生动笔写)
三、点评习作
(师边读学生习作边点评)
一天,我的数学考试考了100分。我健步如飞地跑回了家,手里挥舞着试卷说:“妈妈,快来看呀!看我数学考了多少分。”
妈妈闻声,急忙跑到门口,说:“快拿给我看看!”妈妈拿过试卷,眼睛一瞟,看到红红的100分,顿时喜笑颜开,惊呼:“哇,我的乖儿子,你太棒了!太聪明了!太厉害了!”
“那是!我是谁嘛!我可是您的儿子,您都这么聪明,我当然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哟!”
“是是是,我聪明的儿子!”妈妈突然一转神情,说,“但也不能骄傲哟!骄傲使人落后!”
“遵命,母亲大人!”
“儿子,今天想吃什么,我给你做去。”
“我要吃红烧肉。”
“好的,妈马上给你做去!”
我吹着口哨蹦蹦跳跳地进卧室做作业去了。
师:用了几个自然段描写?
生:用了九个自然段分段描写。
师:九个自然段,清晰明了,一目了然。篇幅还很长。
师:提示语的位置有变化吗?
生:有变化,四种形式都有,提示语在前、在中间、在后面以及没有提示语。
师:这样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提示语位置,让人感觉准确而生动,给人以美的感觉。标点也很正确。
师:第一句人物语言的提示语中的“健步如飞”“挥舞”用得好呀!写出了当时“我”的激动、兴奋、急切的心情。
师:“惊呼”这个词写出了妈妈的兴奋。想想你如果考了100分,妈妈会不会有这样的表现呀!
师:后边因为我与妈妈的对话很急切,没有用提示语。想象儿子说的话很贴近生活实际,还挺幽默的。从对话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幽默的孩子,一个与妈妈关系融洽的孩子,一个考了优异成绩后异常兴奋的孩子。
师:整个一段话,合理想象人物对话,分段描写,对说话人的动作、神情刻画细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因为孩子考了优异成绩,妈妈和孩子都兴奋无比的画面。
„„
【评析:师生的点评紧紧围绕本堂课对话描写的要求点评,教师在点评学生习作时,首先通过看板书点评,从而复习了本次习作的重点。学生的习作富有童趣,从习作中可以看出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学生掌握得非常好。】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善于倾听,随时随处都有很多人物的对话。这些人物对话都可以作为我们写作的素材。写好人物的语言很重要,人物语言能表现出人物的性格、人物的思想。希望同学们在今后能用耳去聆听人物对话,用眼去观察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把它写到文中去,为你的文章添彩。
板书:
人物对话
分段
提示语:谁说的 说话时的动作、表情
在前、在中间、在后面、没有
【总评:平时很多学生的对话提示语的确写不到位,不会观察,不会运用提示语来表达、反映说话人当时当地的内心,这可能跟很多教师忽略人物语言、对话、提示语,没有进行对话专题教学有关。
本次习作针对“人物对话”专题讲课。从学生学过的课文《“三颗纽扣”的房子》里的一段典型的人物对话为例导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分段形式的好处,引导学生去认识提示语,仿写提示语,练习变换提示语的位置,学会根据情景准确地表达“说”的意思。最后教师巧妙地以直观的哑剧表演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想象力,创作一段人物对话描写。整节课循序渐进,运用范文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感悟、去学习、去仿写人物对话,很实用,操作性也很强。】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西区)
(责任编辑 刘忠信)
第二篇: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教学设计)
湖南省郴州市十二中 余平花 曹礼民 中教一级 手机:*** 邮编:423017
学习目标:学习在刻画人物时的对话描写的作用及写作技巧。学习重点: 人物对话描写的写作技巧。
一、回顾课文《爸爸的花儿落了》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文后思考题。
(一)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了。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爸爸也不拿我当孩子了,他说:
①“英子,去把这些钱寄给在日本读书的陈叔叔。” ②“爸爸!”
③“不要怕,英子,你要学做许多事,将来好帮着你妈妈。你最大。” 于是他数了钱,告诉我怎样到东交民巷的正金银行去寄这笔钱——到最里面的台子上去要一张寄款单,填上“金柒拾元整”,写上日本横滨的地址,交给柜台里的小日本儿!我虽然很害怕,但是也得硬着头皮去——这是爸爸说的,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
(二)进了家门来,静悄悄的,四个妹妹和两个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们在玩沙土,旁边的夹竹桃不知什么时候垂下了好几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样,石榴树大盆底下也有几粒没有长成的小石榴.④我很生气,问妹妹们: “是谁把爸爸的石榴摘下来的?我要告诉爸爸去!”
妹妹们⑤惊奇地睁大了眼,她们摇摇头说:“是它们自己掉下来的。” 我捡起小青石榴。缺了一根手指头的厨子老高从外面进来了,他说:
“大小姐,别说什么告诉你爸爸了,你妈妈刚从医院来了电话,叫你赶快去,你爸爸已经„„”
他为什么不说下去了?,我⑥忽然觉得着急起来,大声喊着说: “你说什么?老高。”
“大小姐,到了医院,好好儿劝劝你妈,这里就数你大了!就数你大了!” 瘦鸡妹妹还在抢燕燕的小玩意儿,弟弟把沙土灌进玻璃瓶里。是的,这里就数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对老高说:
“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医院。”⑦我从来没有过这样的镇定,这样的安静。
我把小学毕业文凭,放到书桌的抽屉里,再出来,老高已经替我雇好了到医院的车子。走过院子,看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三)过了一会,妈妈进来了。她看我还没有起床,吓了一跳,催促着我,但是⑧我皱紧了眉头,低声向妈哀求说:
“妈,今天晚了,我就不去上学了吧?”
妈妈就是做不了爸爸的主意,当她转身出去,爸爸就进来了。他瘦瘦高高的,⑨站在床前来,瞪着我:
“起来怎么还不,快起!快起!” “晚了!爸!”⑩我硬着头皮说。
“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居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思考:
1、加粗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三个文段的对话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二、提练技法
1、人物对话的作用:对展示人物身份、神态、情感及内心世界,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均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2、人物对话的四种形式:⑪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前面、⑫提示语在人物语言后面、⑬提示语夾在人物语言中间、⑭没有提示语,只有人物语言。
3、人物对话描写形式的多样化训练:
⑪变换说话人的位置。⑫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动作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⑤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⑬在“说”之前增加人物的神态描写。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⑤⑥⑦句话,文段
(三)中的第⑧⑩句话。
⑭替换“说” 如文段
(二)中的第④⑥句话。如文段
(三)中的第⑧句话。⑮隐藏“说”。如文段
(三)中的第⑨句话。
三、尝试技法
期中考试后,你的成绩下降,爸爸妈妈开完家长会回来,与你谈话。请用200字来描述你与爸爸妈妈的对话。
四、评一评,议一议。
五、我的收获。
第三篇:《人物外貌描写写作指导》教学实录
《人物外貌描写写作指导》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
1.了解外貌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掌握并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并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教学方法】:以练带讲 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我们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笔下永恒的一瞬呢?
师:火老师先给大家看一张图片(成龙肖像画),这个人是谁?认识吗? 生:认识 师:谁
生:成龙
师:这是成龙的卡通肖像画,你是从哪个部位认出他是成龙 生::他的头部
师;更具体一点,那个部位最为特色 生:眼睛、嘴巴
师: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在他的面貌中有一个部位被特别的凸显出来,是哪个部位 生:鼻子
师:成龙的鼻子大,这幅画就是抓住相貌中最突出的部位来扩大夸张化,这是卡通肖像的特点。虽然不是本人,由于特点很明显,所以别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现在,火老师站在大家的面前,虽然长的不那么漂亮但今天我愿意为大家做一个模特。大家看看火老师,如果由你来画一幅肖像画的话,你打算突出火老师相貌中的那个部位 生:眼睛
师:火老师的眼睛有什么特点 生:浓眉大眼
出示课题:人物描写之给人物画像
师:首先让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投影)。生:大声读出教学目标。
师:老师有两个问题要问大家?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从年龄、身材、长相、姿态等方面入手。师;(出示投影总结)猜
师 :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等。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生活状况。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心情。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在翻阅同学们作文时,我发现咱们同学也特别喜欢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下面是老师从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大家猜猜看她是谁?(出示投影)
生:猜不出。
师:接着出示其它图片,让学生猜。
生:又快又准确地猜出他们是谁。
师:为什么第一个同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猜不出,而其他三个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却能又快又准确的猜出呢/ 生:因为第一个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其他三个人物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想不想自己作文中的人物栩栩如生、活龙活现? 生:想!
师:想就要拜师学艺。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往往教给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上面的人物描写精彩片段,仔细体味它的妙处。也可结合你所知道的其他经典的外貌描写。说说外貌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抓住一点,引用例句谈出你对该方法的认识,生:大声朗读,小组探讨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哪个组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讨结果。在陈述小组意见前,请注意老师给你们的一些提示:
①发言声音要洪亮,小组意见请说“我们认为„„”,个人补充意见请说“我个人认为„„”。
②已经发表过的相同见解,除非有异议或补充,否则后面的小组或同学不再重复发言。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用比喻的手法,还可以用重复描写,比如孙犁写的《芦花荡》那是老头子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就用了重复描写,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好象是我已经看到这位老人他的眼睛非常的明亮非常的尖利,师:你说的真好。请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生:上黑板板书
运用恰当的修辞、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可以从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进行肖像描写。比如第五个例子写罗敷。就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用行者和少年见到她之后的表现,来烘托了罗敷的美。
师:说得真棒。请你也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可以描画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如第 个例子,贾宝玉的俊美,多情,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通过他们的眉眼就能得到体现。
师: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刻画他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生:上黑板板书:刻画眼睛
学生4: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认为要想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表现人物活力,就要把肖像放到动作中去,写出人物的动态神情。例如第 个例子中,眼睛一眨一眨冲我们笑笑,右脚轻轻地一下一下地踢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的聪颖、活泼、好动。生:上黑板板书:动静结合
学生5: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比如例
中对鲁迅形象的刻画。就是重点抓住了面孔、头发、胡须来写的。
师:著名作家老舍说过“刻画人物,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倘若贪得形容的周到,而一切并无用处,便使读者失望。生:板书
抓住特征
学生6: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按一定顺序进行。例如第 2 个例子,鲁迅描写祥林嫂时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生:板书
按照一定的顺序师;(出示投影总结)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学了这么多刻画人物的方法,大家想不想露一手? 生:想!
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我们做模特,大家对他进行一段外貌描写,看谁写得最成功。
生:开始写作。小组内交流,推选出最优秀的班内交流。
生:他头发短短的,戴着一副小眼睛,站在讲台上,手好像放在哪里也不合适,有时偷偷地笑一下,有时弯一下腰,羞答答的,怎么做好像都不对似的。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注意了写作的顺序。生:他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羞答答的。
师:他高高的个子,站在那里,玉树临风一般。白净的脸上挂着腼腆的笑容,手一会儿放在前边,一会儿放在身后,最后干脆扶在桌子上。真没见过这么腼腆的男生。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例如:腼腆、白净、玉树临风等。生: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师:刚才同学们评价的都很到位,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身边熟悉的老师或同学,进行外貌描写,注意不要写出名字,大家一起来猜猜她是谁。如果大家能猜出来就通过,猜不出来重新修改。
生:他中等身材,酷爱篮球,也不知道他上辈子欠了老天爷多少债,要不老天爷怎么会赐给他如此出众的尊容呢?他也许与包公有缘,天生黑黝黝的皮肤,充分体现了黑人的威猛。生:张超
生:不对。是刘文龙
师:请张超同学和刘文龙同学站起来,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两个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他们两个皮肤都有点黑。生:张超的脸上长着青春痘。
生:张超嘴巴上已经长小胡子了。L 师:好!请同学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征,重新描写一下张超。
生: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脸有点黑,好多粒标志着他走向成熟的青春痘散布在他脸上的各个部位。小小的胡子也偷偷冒了出来,更是给他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他个人有个小嗜好,时不时的拿起小镜照一照,臭美一下。
师:嗯!这样就比较容易把这两位同学区分开了。谁还愿意来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一张能说会到的小嘴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整个人长的瘦瘦高高的,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吹倒。生:杨小飞
师:大家为什么一下就能猜出是杨小飞 生:他用了炯炯有神、瘦瘦高高等形容词,准确生动的写出了杨小飞的特点。生:他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吹倒。”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后各人根据同学们提的建议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练笔本上。
师小结:果戈里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匙。”我们要掌握好这把钥匙,用肖像描写等方法打开一扇扇人物的内心之门,让他们成为我们笔下永恒的一瞬。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老师谨以最后的外貌描写精彩片段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名著为伴,和大师同行,撷取璀璨的文学明珠,让自己的文章熠熠生辉。
第四篇:《人物外貌描写写作指导》教学实录(精)
《人物外貌描写写作指导》教学实录 【学习目标】: 1.了解外貌描写在文中的作用。2.掌握并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并运用外貌描写的方法。【教学方法】:以练带讲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生活中,一张张鲜活各异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我们如何去将一张张缤纷的面孔定格,化作笔下永恒的一瞬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人物外貌描写。
师:首先让我们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出示投影。生:大声读出教学目标。
师:我们先来检测一下预习情况(出示投影: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从年龄、身材、长相、姿态等方面入手。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的作用有哪些? 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年龄、身份、职业、地位等。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点。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显示人物的生活状况。生: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展现出人物的心情。师;(出示投影总结
师:在翻阅同学们作文时,我发现咱们同学也特别喜欢通过外貌描写刻画人物。下面是老师从一位同学的作文中摘录下来的一个片段,大家猜猜看她是谁?(出示投影
生:猜不出。
师:接着出示其它图片,让学生猜。
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
金冠,齐眉勒着二龙 抢珠金抹额;面若中 秋之月,色如春晓之 花,鬓若刀裁,眉如 墨画,面如桃瓣,目 若秋波。项上金蛎璎 珞,又有一根五花丝 绦,系着一块美玉。
生:又快又准确地猜出他们是谁。
师:为什么第一个同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猜不出,而其他三个 距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却能又快又准确的猜出呢/ 生:因为第一个没有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其他三个人物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师;同学们说得真棒。大家想不想自己作文中的人物也想这些经典名著中的人物一样栩栩如生、活龙活现? 生:想!师:想就要拜师学艺。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他往往教给我们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请同学们大声朗读上面的人物描写精彩片段,仔细体味它的妙处。也可结合你所知道的其他经典的外貌描写。说说外貌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抓住一点,引用例句谈出你对该方法的认识,生:大声朗读,小组探讨交流。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下面哪个组来和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你们的研讨结果。
在陈述小组意见前,请注意老师给你们的一些提示: ①发言声音要洪亮,小组意见请说“我们认为……”,个人补充意见请说“我个人认为……”。
②已经发表过的相同见解,除非有异议或补充,否则后面的小组或同学不再重复发言。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可以用比喻的手法,还可以用重复描写,比如孙犁写的《芦花荡》那是老头子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就用了重复描写,给人特别深刻的印象,好象是我已经看到这位老人他的眼睛非常的明亮非常的尖利,师:你说的真好。请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
生:上黑板板书运用恰当的修辞、运用恰当的形容词、学生2: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可以从侧面烘托的手法,来进行肖像描写。比如第五个例子写罗敷。就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用行者和少年见到她之后的表现,来烘托了罗敷的美。
师:说得真棒。请你也把你们的研讨结果写在黑板上。
学生3:我们小组认为,描写一个人物的肖像,可以描画她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和内心感受,总是通过各种眼神表现出来,如第个例子,贾宝玉的俊美,多情,林黛玉的多愁善感通过他们的眉眼就能得到体现。
师:鲁迅先生说过“要极省俭地刻画一个人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刻画他的眼睛。倘若是画了全部的头发,即使画得逼真,也毫无意思。”
生:上黑板板书:刻画眼睛
学生4:我们小组认为,我们小组认为要想让人物描写生动起来,表现人物活力,就要把肖像放到动作中去,写出人物的动态神情。例如第个例子中,眼睛一眨一眨冲我们笑笑,右脚轻轻地一下一下地踢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男孩的聪颖、活泼、好动。
生:上黑板板书:动静结合
学生 5: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主 要特征,比如例 胡须来写的。师:著名作家老舍说过“刻画人物,不可泛泛的由帽子一直形容 到鞋底,没有用的东西往往是人物的累赘。倘若贪得形容的周到,而 一切并无用处,便使读者失望。生:板书 抓住特征 学生 6:我们小组认为,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要按一定顺序进 行。例如第 2 个例子,鲁迅描写祥林嫂时就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来写的。生:板书 按照一定的顺序师;(出示投影总结)师;(出示投影总结)• 人物外貌描写的方法:
1、有一定的描写顺序
2、抓住人物特征
3、善用修辞
4、动静结合
5、侧面烘托 中对鲁迅形象的刻画。就是重点抓住了面孔、头发、师:学了这么多刻画人物的方法,大家想不想露一手? 生:想!师:好!我们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给我们做模特,大家对他进行一 段外貌描写,看谁写得最成功。
生:开始写作。小组内交流,推选出最优秀的班内交流。生:他头发短短的,戴着一副小眼睛,站在讲台上,手好像放在 哪里也不合适,有时偷偷地笑一下,有时弯一下腰,羞答答的,怎么 做好像都不对似的。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
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注意了写作的顺序。生:他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征:羞答答的。师:他高高的个子,站在那里,玉树临风一般。白净的脸上挂着 腼腆的笑容,手一会儿放在前边,一会儿放在身后,最后干脆扶在桌 子上。真没见过这么腼腆的男生。师:能说一下你们小组为什么推荐他的作品吗? 生:他在写作的时候,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例如:腼腆、白净、玉树临风等。生: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师:刚才同学们评价的都很到位,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选择一个身 边熟悉的老师或同学,进行外貌描写,注意不要写出名字,大家一起 来猜猜她是谁。如果大家能猜出来就通过,猜不出来重新修改。
游戏作文 请你运用本节课所掌握的方 法,选择身边你熟悉的一位同学 或老师进行外貌描写,看看其他 同学能否猜出你写的是谁? 生:他中等身材,酷爱篮球,也不知道他上辈子欠了老天爷多少 债,要不老天爷怎么会赐给他如此出众的尊容呢?他也许与包公有 缘,天生黑黝黝的皮肤,充分体现了黑人的威猛。生:张超 生:不对。是刘文龙 师:请张超同学和刘文龙同学站起来,大家仔细观察一下,他们 两个有什么共同点,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他们两个皮肤都有点黑。生:张超的脸上长着青春痘。生:张超嘴巴上已经长小胡子了。L 师:好!请同学们抓住他们的个性特征,重新描写一下张超。生:在我们班有这样一位男生,他脸有点黑,好多粒标志着他走 向成熟的青春痘散布在他脸上的各个部位。小小的胡子也偷偷冒了出 来,更是给他增添了几分成熟的魅力。他个人有个小嗜好,时不时的 拿起小镜照一照,臭美一下。师:嗯!这样就比较容易把这两位同学区分开了。谁还愿意来展 示一下你的作品? 生: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一张能说会到的小嘴一天到晚总是闲不住。整个人长的瘦瘦高高的,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吹倒。生:杨小飞 师:大家为什么一下就能猜出是杨小飞 生:他用了炯炯有神、瘦瘦高高等形容词,准确生动的写出了杨 小飞的特点。生:他还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叫人忍不住担心,一阵风会把她 吹倒。”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课后各人根据同学们提的建议认真修改 自己的文章,并把它整理在自己的练笔本上。师小结:果戈里说:“外貌是理解人物的钥
匙。”我们要掌握好 这把钥匙,用肖像描写等方法打开一扇扇人物的内心之门,让他们成 为我们笔下永恒的一瞬。教学反思: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特别棒,老师谨以最后的外貌描写精彩片段 作为特别的礼物送给大家。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与名著 为伴,和大师同行,撷取璀璨的文学明珠,让自己的文章熠熠生辉。
第五篇:我的同学—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实录
我的同学
—人物外貌描写
教学实录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你们都特别熟悉的一个人,大家一起猜猜她是谁?“她不高不矮,瘦瘦的,身穿黑色毛衣和棕色裙子。卷卷的头发垂落两肩,头顶还扎着一个俏皮的丸子头,别看她嘴巴不大,嗓门可不小,只要她“吼”一声,全班立刻鸦雀无声。”
生(兴奋):杨老师。
师:对,她就是我,我就是那个聪明可爱,美丽大方最爱你们的杨老师。生笑。
(通过这种方法导入,让学生感动有趣、轻松,进而产生学习的冲动,带着一种轻松自如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复习旧知,明确概念
师:在第二单元中,我们已经学过一些描写人物外貌的课文,谁还记得都有哪些?
生:《泥姑娘》中对泥姑娘的描写。《难忘的八个字》中对伦纳德夫人的描写。
师:记得非常准确,大家一起齐读一遍。生齐读。师:根据我们已经学过的课文和你们平时在阅读中遇到过的人物外貌描写的片段,谁来说一说人物外貌描写都包括哪些内容? 生:高矮胖瘦
师:嗯,高矮胖瘦可以概括为体型或者身材。生:眼睛、鼻子、耳朵、眉毛、嘴巴 师:非常准确,这些都属于人物的五官。生:息怒哀乐
师:对,这是人的表情。生:穿的衣服
师:嗯,穿着打扮也可以说是服饰。
三、参与游戏、发现方法
师:好,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外貌描写,那么如何来进行外貌描写呢?接下来我们先来玩几个小游戏,老师在游戏里放了几个描写人物外貌的锦囊妙计,看看谁能发现? 生:好。
师:第一个小游戏叫“你说我猜”,请听游戏规则,请一位同学来对我们班的任何一名同学进行外貌描述,其他同学猜一猜他是谁?
生:她是一个女生,校服里面穿一件粉色毛衣。生齐答:刘思锦。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
生:因为只有刘思锦穿着粉色毛衣。师:那这位同学描述出了刘思锦和别人_____? 生:不一样的地方。生:特点。
师:非常好,他说出了刘思锦外貌的特点,也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生:她是一位女生,大大的眼睛,头上戴着一个带钻的发箍。生:她是赵芮禾,赵芮禾带着发箍。师:这次他也说出了赵芮禾同学的什么? 生:特点。
师:那你们找到游戏中藏着的关于外貌描写的小锦囊是什么了吗?
生:找到与众不同之处。生:抓住人物特点。
师:你们真是太聪明了,这么快就发现了。第一个小锦囊就是:抓特点。
师:大家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知道下一个锦囊是什么了?欢迎大家来到“锦上添花”环节。她是这一环节的主人公谭雅轩同学。雅轩同学告诉老师一个小秘密,她说:“有一位同学对她进行了外貌描写,但把她描写的平淡无奇,一点也不美,她希望同学们能帮帮她,把她描写得美一些,你们愿意帮帮她吗? 生:愿意。
师:嗯,真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啊!我们先来读一读,那位同学是怎么对雅轩同学进行外貌描写的。
生: 她是一位小姑娘,高高的个子,长头发,大眼睛,高鼻梁,脸上挂着笑容。
师:那我们如何才能把她描写得美一点呢? 生:运用一些比喻句。生:用一些形容词来修饰。
师:嗯,方法都很好。为了让雅轩同学尽快高兴起来,老师决定和大家一起合作来帮助她实现愿望。红色标红的字体是老师加上去的词语和句子。括号里的内容由你们来填。师:她是一位()的小姑娘。生:可爱的 活泼的 生:美丽的 生:貌美如花的 生:美如天仙的
师:大家用词都太棒了,你们看雅轩同学都笑得合不拢嘴啦!师:接着看,她有一头()的头发? 生:乌黑的头发 生:柔顺的 香香的 生:乌黑亮丽的
师:嗯,从看到的,闻到的两方面来说的,非常好。
师:柳叶一般的弯弯的眉毛下面镶嵌着一双()的眼睛。这句话老师运用了一个什么修辞? 生:比喻
师:对,老师在这里运用了一个比喻句,把眉毛比作了柳叶。师:她有一双()的眼睛。生:明亮的 生:笑眯眯的眼睛 生:水灵灵的 生:铜铃般的眼睛
师:仔细观察这位同学的眼睛大吗? 生:不大
师:我们要认真观察,实事求是,不能为了用比喻而比喻。师:继续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她稚嫩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 生:灿烂的 生:幸福的 生:开心的
师:嗯,我看到了她现在确实幸福的像一朵花儿一样。师:身穿一身白色连衣裙,像()。生:像天使一样美丽。生:像一位公主。
师:谢谢聪明又善良的你们。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小雅轩同学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那你们在帮助她的过程中找到了第二个锦囊是什么了吗? 生:运用好词好句。生:用修饰语 生:用比喻的修辞
师:善于发现和总结的同学已经成功地发现了第二个锦囊了,太棒了!锦囊就是:用好词、巧修饰。齐读一遍。生:用好词 巧修饰
师:由于大家在第二个环节中表现特别优秀,所以老师决定免费送上一个锦囊来助大家一臂之力。请听好,第三个锦囊就是:按顺序。我们写任何文章都是要按照一定顺序来写,人物外貌描写也是一样,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写。老师出示一段例文,我们来观察一下,他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找一位同学来读一下。生:他长得胖乎乎的,皮肤又嫩又白。圆圆的脑袋像一个圆球,大大的眼睛时常闪动着天真无邪的光,鼻子大而有肉,嘴小小的,就连脖子也又粗又壮,肚子微微凸起,很像一尊如来佛。师:发现规律了吗?胖 皮肤 脑袋 眼睛 鼻子 最 脖子 …… 生:从上到下。
生:我觉得是先整体写了他是什么样的。
师:这都被你发现了,你真是有一双“火眼金睛”啊老师告诉你这叫先整体后局部。局部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师:锦囊到手,作文不愁。我们就先来试一试这小锦囊好不好用。下面进入“我是小模特”环节。我们找一名同学当模特,其他同学4人一组按照一定顺序、运用好词和比喻、抓住他的主要特点来对他进行口头外貌描述。生四人小组交流。
生:他身穿酒红色的校服外套,圆圆的脑袋上有一头乌黑得短发,他的耳朵又大又圆,像《西游记》里如来佛祖的耳朵。师:抓住了他耳朵大的特点,非常棒!
生:他胖胖的,脑袋很大,就像大头儿子的头一样。红红的脸蛋就像两个红苹果。扁平的鼻子下面有一张大大的嘴巴,一笑就漏出一排洁白的牙齿。
师:这位同学用了一个比喻句,将他的脸蛋比作了红苹果。师:这两位同学说得都非常好,接下来就是各位大显身手的时候了,我们每个同学都来尝试写一写。看要求:
1、写一个片段(不用加标题)
2、写你最熟悉的同学,用上三个锦囊妙计,写出他(她)的外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