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汉字
一年级汉字 一、二、三、十、木、禾、上、下、土、个、八、入、大、天、人、火、文、六、七、儿、九、无、口、日、中、了、子、门、月、不、开、四、五、目、耳、头、米、见、白、田、电、也、长、山、出、飞、马、鸟、云、公、车、牛、羊、小、少、巾、牙、尺、毛、卜、又、心、风、力、手、水、广、升、足、走、方、半、巴、业、本、平、书、自、已、东、西、回、片、皮、生、里、果、几、用、鱼、今、正、雨、两、瓜、衣、来、年、左、右、万、百、丁、齐、冬、说、友、话、春、朋、高、你、绿、们、花、红、草、爷、亲、节、的、岁、行、古、处、声、知、多、忙、洗、真、认、父、扫、母、爸、写、全、完、关、家、看、笑、着、兴、画、会、妈、合、奶、放、午、收、女、气、太、早、去、亮、和、李、语、秀、千、香、听、远、唱、定、连、向、以、更、后、意、主、总、先、起、干、明、赶、净、同、专、工、才、级、队、蚂、蚁、前、房、空、网、诗、黄、林、闭、童、立、是、我、朵、叶、美、机、她、过、他、时、送、让、吗、往、吧、得、虫、很、河、借、姐、呢、呀、哪、谁、凉、怕、量、跟
二年级常用汉字生字表
宜、实、色、华、谷、金、尽、层、丰、壮、波、浪、灯、作、字、苹、丽、劳、尤、其、区、巨、它、安、块、站、已、甲、豆、识、纷、经、如、好、娃、洼、于、首、枝、枫、记、刘、胡、戏、棋、钢、观、弹、琴、养、休、伸、甜、歌、院、除、息、您、牵、困、员、青、宁、室、样、校、切、教、响、班、欠、元、包、钟、叹、哈、迟、闹、及、身、仔、细、次、外、计、怦、礼、加、夕、与、川、州、台、争、民、族、亿、洁、欢、祖、旗、帜、庆、曲、央、交、市、旁、优、阴、坛、城、国、图、申、匹、互、京、泪、洋、拥、抱、相、扬、讲、打、指、接、惊、故、侯、奇、寸、落、补、拔、功、助、取、所、信、沿、拾、际、蛙、错、答、还、言、每、治、棵、挂、哇、怪、慢、怎、思、穿、弯、比、服、浅、漂、啦、啊、夫、表、示、号、汗、伤、吸、极、串、免、告、诉、狐、狸、猴、颗、斤、折、挑、根、独、满、容、易、采、背、板、椅、但、傍、清、消、由、术、吐、注、课、铅、笔、桌、景、拿、坏、松、扎、抓、祝、福、句、幸、之、令、布、直、当、第、现、期、轮、路、丑、永、饥、饱、温、贫、富、户、亚、角、周、床、病、始、张、寻、哭、良、食、双、体、操、场、份、粉、昨、晴、姑、娘、妹、读、舟、乘、音、客、何、汪、丛、牢、拍、护、保、物、鸡、猫、羽、领、捉、理、跃、蹦、灵、晨、失、觉、扔、掉、眼、睛、纸、船、久、乎、至、死、腰、捡、粒、被、并、夜、喜、重、味、轻、刻、群、卫、运、宇、宙、航、舰、冲、晒、池、浮、灾、害、黑、器、岸、纹、洞、影、倒、游、圆、围、杯、件、住、须、能、飘、必、事、历、史、灭、克、化、代、孙、植、厂、产、介、农、科、技、纺、织、脱、冻、溪、棉、探、摇、野、躲、解、未、追、店、枯、徐、烧、荣、菜、宿、冈、世、界、轰、笋、芽、喊、呼、唤、弟、哥、骨、抽、拐、浇、终、静、躺、谢、渐、微、瓦、泉、然、结、股、脆、塔、杜、鹃、冒、雷、迈、迷、迹、叔、锋、滴、洒、泥、泞、扑、托、摸、利、铃、弱、末、芬、芳、夏、应、该、岛、展、建、纱、环、绕、胜、隐、约、省、茂、盛、吾、季、留、杏、密、蜜、坡、搭、摘、钉、沟、龙、寿、泼、敬、脚、凤、束、府、夺、扮、伟、够、恩、柏、特、鲜、度、凰、色、勾、单、宫、雄、烁、辉、另、题、漫、哄、骗、尔、仍、便、票、式、且、煌、志、提、朗、喝、刀、求、使、英、整、而、丹、乌、显、丝、眨、陈、斜、含、炉、鸣、银、泊、柳、艺、忽、杆、涛、转、吴、窗、岭、绝、烟、流、垂、乱、压、越、彩、蝉、蛛、岩、趴、刨、陆、质、厚、沉、逃、阵、虹、蜘、蛛、册、宝、印、埋、铁、底、导、盏、稠、针、稀、碰、兄、商、挤、决、钱、批、报、破、碎、滑、继、续、封、骄、傲、拎、桶、停、聪、胳、膊、甸、晃、荡、叭、玲、狗、糟、梯、楼、肯、脑、筋、讶、谈、望、算、此、桩、肥、灰、讨、厌、冰、蛋、壳、鸭、欺、负、鹅、翅、膀、勺、斗、玉、组、珍、珠、数、钻、研、睡、距、离、油、检、团、斥、责、炎、夸、奖、亡、肉、耐、谜、传、染、类、严、寒
含有两组反义词;天南地北,深入浅出,喜新厌旧,出生入死,大同小异,凶多吉少,此起彼伏,弃暗投明,生死存亡,悲欢离合,阴晴圆缺,轻重缓急,喜怒哀乐
含有两组近义词;偷天换日、移花接木、破釜沉舟、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含有意思相近的词语: 奔跑 跳跃 飞翔 泼洒 明亮 黑暗 攀登 关闭 开启 叫喊 含有意思相反的词: 开关,多少 始终 没有 反正 是非 矛盾
AABB 安安静静 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严严实实 老老实实 认认真真 ABCC 北风呼呼 烈日炎炎 气势汹汹 白发苍苍 得意洋洋 凉风习习AABC 亭亭玉立 栩栩如生 奄奄一息 恋恋不舍 津津有味 ABAB 讨论讨论 学习学习研究研究 商量商量 思考思考
ABB 表示颜色:绿油油 黄澄澄 金灿灿 黑漆漆 红彤彤 红通通 白茫茫
表示形态:懒洋洋 急匆匆 笑眯眯 慢吞吞 亮晶晶 水灵灵 象声词(表示声音的词)AABB 叽叽喳喳 叮叮当当 噼噼啪啪
ABAB 丁零丁零 扑通扑通 咕噜咕噜 呼哧呼哧 ABB 轰隆隆 哗啦啦 丁零零
蜜蜂嗡嗡 青蛙呱呱 小鸟啾啾 小狗汪汪 小猫咩咩 小牛哞哞 母鸡咯咯 小鸡叽叽
部首相同的词语 游泳 讨论 花苞 冰冷 打扫 跳跃 叫喊
含有数字的词语 一马当先 两面三刀 三心二意 四面八方 五湖四海 六亲不认
七上八下 八面威风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表示数量多的词 成群结队 密密麻麻 成千上万 多如牛毛 人山人海 数不胜数 表示安静的词语 静寂 幽禁清静 僻静 宁静 静悄悄 寂静无声 鸦雀无声 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片刻 霎时 顷刻间 一霎那 一转眼 一会儿 眨眼间 表示看的词语 俯视 凝视 注视 扫视 眺望 仰望 观察 打量 环视 遥望
表示说的词语 A吩咐 嘱咐 叮咛 叮嘱B讨论 议论 交谈 C嘀咕 关照 反映 表示高兴的词语 欢天喜地 兴高采烈 眉开眼笑 欣喜若狂 喜眉笑颜 表示直立的词语 耸立 屹立 矗立 伫立
表示生气的词语 大发雷霆 怒发冲冠 怒气冲天 暴跳如雷 火冒三丈 横眉怒目 表示神情的词语 眉开眼笑 面红耳赤 垂头丧气 容光焕发 喜笑颜开 愁眉苦脸 表示心情的词语 兴高采烈 激动万分 惊喜交加 得意洋洋 火冒三丈 怒气冲天 表示笑的词语 微笑 冷笑 傻笑 大笑 笑眯眯 笑嘻嘻 笑呵呵
眉开眼笑 笑容满面 笑容可掬 开怀大笑 喜笑颜开 表示热的词语 汗流浃背 挥汗如雨 汗流满面
表示雨的词语 倾盆大雨 瓢泼大雨 狂风暴雨 滂沱大雨 蒙蒙细雨 绵绵细雨 表示喜欢的词语 心爱 喜爱 喜欢 欢喜
表示地方大的词语 广阔无边 无边无际 一望无垠 辽阔无垠
表示注意力集中的词语 全神贯注 专心致志 一心一意 聚精会神 表示天气的词语 阳光明媚 乌云密布 万里无云 风和日丽 大雪纷飞 表示色彩多的词语 色彩斑斓 五颜六色 五彩缤纷 五光十色 万紫千红
描写景色的词语 山清水秀 桃红柳绿 湖光山影 烟雾弥漫 古木参天 青山绿水 描写风的词语 北风呼啸 狂风大作 春风拂面 寒风凛冽 凉风习习秋风瑟瑟 描写春天的词语 春暖花开 春雨绵绵 春风和煦 春光明媚 春风送暖 描写夏天的词语 烈日炎炎 烈日当空 酷暑难当 骄阳似火 暑气逼人 描写秋天的词语 秋高气爽 秋风瑟瑟 金桂飘香 瓜果遍地 秋色满园
描写冬天的词语 大雪纷飞 寒风刺骨 冰天雪地 白雪皑皑 寒风凛冽 天寒地冻 描写”举世闻名” 闻名于世 名满天下 大名鼎鼎 世界闻名 名扬天下 描写花草的词语 婀娜多姿 含苞欲放 千姿百态 花团锦簇 亭亭玉立 带有身体部位词语 抓耳挠腮 摇头晃脑 指手画脚 手舞足蹈 目瞪口呆(不)慌(不)忙 不声不响 不明不白 不知不觉 不理不睬 不言不语(千)姿(百)态 千奇百怪 千方百计 千锤百炼 千依百顺 千疮百孔(无)拘(无)束 无边无际 无忧无虑 无法无天 无影无踪 无时无刻(又)白(又)胖 又高又大 又惊又喜 又黑又亮 又大又圆(自)言(自)语 自作自受 自高自大 自吹自擂 自给自足(千)军(万)马 千变万化 千真万确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力大(如)牛 胆小如鼠 心急如焚 洁白如霞 水平如镜 贫困(交加)风雨交加 悲喜交加 雷电交加 悔恨交加
急(中)生智 闹中取静 无中生有 目中无人 雪中送炭 苦中作乐 美中不足 哑口(无)言 亲密无间 默默无闻 朴实无华 洁白无暇 孤立无援 安(然)无恙 恍然大悟 肃然起敬 油然而生 悄然无声 悠然自得
成语寓言 掩耳盗铃 自相矛盾 画蛇添足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三年级字词
第1课 燕子 聚拢 增添 掠过 稻田 尾尖 偶尔 沾水 一圈 荡漾 疲倦 音符 演奏 赞歌 俊俏 吹拂 曲谱 乌黑 轻快 翅膀 剪刀 尾巴 活泼 机灵 微风 赶集 生机 五线谱 一转眼 光彩夺目
第2课 歌咏 碧玉 妆扮 裁剪 剪刀 海滨 紫色 丝绦 涕泗 细叶 光景 万紫千红
第3课 荷花 挨着 莲蓬 饱胀 仿佛 衣裳 翩翩 舞蹈 蜻蜓 清香 碧绿 破裂 挨挨挤挤 翩翩起舞
园地一 动静 得失 吞吐 详略 攻守 进退 始终 呼吸 是非 爱憎 群芳吐艳 姹紫嫣红 落英缤纷 郁郁葱葱 喷薄欲出 旭日东升 夕阳西下 皓月当空 崇山峻岭 悬崖峭壁 层峦叠翠 苍翠欲滴
第5课 翠鸟 苇秆 腹部 赤褐色 衬衫 透亮 广泛 泡泡 饲养 渔翁 陡峭 石壁 绣花 赤子 褐色 锐利 清脆 疾飞 逃脱 打消 念头 一眨眼 又尖又长
第6课 欧洲 瑞士 舒适 启程 特殊 骤降 涉及 疲劳 政府 踏步 救护 运载 跋涉 濒临 覆盖 车厢 专列 空调 列车 站台 长途 麻烦 气温 风雪 温暖 纷纷 开动 友情 致谢 长途跋涉 成千上万 饥寒交迫 皑皑白雪
第7课 森林 忧郁 葱绿 湛蓝 盖房 木犁 砍树 裸露 扩大 栋梁 火柴 喘气 黎明 清澈 咆哮 山谷 甜润 工具 家具 锋利 洪水 一栋栋 郁郁葱葱 各式各样 应有尽有
园地二 挺立 混浊 廉政 贪心 罪过 偏心 惩罚 劣等 万壑 鸟啭 蛱蝶 款式 碧苔
第9课 寓言 法则 窟窿 狼狗 叼走 街坊 劝告 后悔 盘缠 硬要 羊圈 把式 亡羊补牢 南辕北辙
第10课 弓箭 魏国 射箭 打猎 大雁 拉弦 悲惨 愈合 痛苦 裂开 本事 惊弓之鸟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第11课 叮嘱 前排 靠边 一幅画 审视 严肃 半晌 喜悦 熟悉 教诲 准确 讲台 神情 轮流 角度 相似 和颜悦色
园地三 楚国 骆驼 石板 泼洒 珍珠 深浅 甜酸 江面 水底 苍松 雄鹰 装饰 宝珠 盒子 想方设法 买椟还珠
第13课 赛跑 疼爱 忧伤 安慰 梭子 虽然 狂奔 赢得 暑假 利益 穷人 将来 假若 哀痛 持续 欺骗 实话 度过 路线 形容 用途 庭院 光阴似箭 日月如梭 受益无穷
第14课 俱乐部 博士 乌鸦 截肢 队伍 沉默 局面 木棒 羡慕 禁止 主席台 观众 纠正 拄拐 洪亮 检阅 挑选 商定 方便 盛大 隆重 街道 淹没 议论 贵宾 鸦雀无声 情不自禁 人山人海
第15课 石匠 代替 抄写 墨水 骂人 缩回 承认 肩膀 扛柴 缘故 愤怒 毕竟 戒尺 既然 嫉妒 胳膊肘 哼叫 服侍 原谅 瞟眼 防御 高尚 故意 报复 独自 不料 诚心诚意
园地四 普通 曲谱 采摘 色彩 入迷 谜语 文章 波纹 如何 荷花 样式 考试 互相 车厢 分数 纠纷 至于 细致 皮球 疲劳 博览群书 孜孜不倦 勤学好问 学而不厌 坚持不懈 业精于勤 专心致志 聚精会神 废寝忘食 竭尽全力 锲而不舍 脚踏实地 开门见山 大材小用 一举两得 三心两意 小题大做 百发百中
第17课 祝贺 照顾 迅速 重复 恰恰 犯法 缓和 外婆 建议 表达 稚拙 烦恼 享受 蕴藏 霎时 寂静 安静 沉静 惊喜 神气十足 左顾右盼 寂然无声
第18课 炸弹 医院 输血 眉毛 血型 是否 草垫 酒精 掩盖 咬牙 拳头 制止 轻柔 睫毛 恒心 擦拭 捂住 竭力 医生 护士 消息 确认 周围 迫在眉睫 持续不断 第19课 焦渴 水罐 劳累 竟然 匆忙 悲哀 舔食 反正 递给 忍不住 凑合 咽气 唾沫 涌出 绊倒 一瞬间 钻石 新鲜 喜出望外 匆匆忙忙
园地五 榆树 槐树 梧桐树 石榴 桂树 桑树 松树 棕树 橡树 吟诗 慈母 春晖 第21课 差不多 抵得上 摄氏 庄稼 野兽 生存 繁殖 蔬菜 麻布 比较 杀菌 预防 治疗 传说 温度 钢铁 热量 世界 寸草不生
第22课 夜幕 降临 悬挂 曾经 奥秘 努力 登上 任何 撒种 水藻 一旦 项目 估计 年龄 遐想 细菌 夜空 神秘 探索 皎洁 夜幕降临
第23课 网络 信箱 紧迫 醒悟 盯着 老鼠 唐朝 警察 笑眯眯 博览 敞开 寄信 分秒 留恋 网络 家庭 信息 遍布 信箱 赞叹 新奇 功能 五湖四海 迫不及待 目不转睛
园地六 大蒜 辣椒 生姜 食盐 咸菜 米醋 辣酱 佳肴 胭脂
第25课 红彤彤 晚霞 陪伴 趁机 浪花 睡觉 睡梦 好事 拔草 金光 戏水 另外
第26课 狭窄 脖子 文段 漆黑 壮胆 失踪 小镇 摊位 鼻子 犹豫 交换 摔倒 竖起 无奈 凝视 拇指 假日 背包 防止 处境 交易 反应 费用 心爱 无影无踪 荒芜人烟
第27课 买卖 出售 驮着 构思 端正 掏钱 宾馆 晚饭 辨别 草堆 模样 付钱 标准 牙齿 尼姑 解释 犹豫 诚恳 遗憾 游览 壮观 摊点 陈列 观赏 即将 流露 工艺品 沉甸甸 栩栩如生 名不虚传 游人如织 五官端正 清晰可辨 一模一样 琳琅满目 语无伦次
园地七 企业 配置 贷款 岔路 画廊 客厅 俘虏 首届 生存 天涯 干旱 患难 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恋恋不舍 历历在目 面面俱到 头头是道 源源不断 彬彬有礼 息息相关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绝
第29课 乞求 巧妙 云霄 渡口 屏风 蜡烛 晓得 小偷 今宵 牛郎织女 嫦娥奔月
第30课 淹没 官绅 逼真 老百姓 睁开 眼睁睁 旱灾 徒弟 扑腾 催促 吊车 跪下 渠道 灌溉 娶媳妇 绸褂 淌血 管理 田地 迎接 收成 人烟稀少 提心吊胆
第31课 兴隆 轰隆隆 塌下 露出 燃烧 熊猫 挣扎 熄灭 喷火 缺少 纯洁 冶炼 大盆 围困 液体 云霞 熊熊大火 金光四射 女娲补天
园地八 引导 差异 继续 断开 旅游 旋转 凶狠 恶狼 科学 照料 归来 破旧 运载 截断 端正 瑞士 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万 人山人海 诚心诚意 惟妙惟肖 零零星星 结结实实 郁郁葱葱 异口同声 大惊小怪 南辕北辙 画龙点睛 参考资料:
第二篇:汉字 专题
汉字 专题
教学设想:
苏教版八(上)中安排了两个语文专题活动,一个是《长城》专题,一个是《汉字》专题。《汉字》专题位于第六单元之后。该专题内容丰富,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对于重要的汉字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图文并茂的资料,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另外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汉字的魅力,感受运用汉字的乐趣,并由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汉字无限的热爱之情。课前预习:
①认真阅读《专题 汉字》中的两篇文章;
②准备一些书法作品,并能从汉字的形美角度来欣赏这些书法作品; ③回家与父母一起探讨自己名字的意义,并试着给自己取个字或笔名; ④找一些会意字,并能从字形、字意两方面来说明这个字。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汉字的相关知识。2.感受汉字的魅力。过程与方法:
1.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在活动中体会学习、使用汉字的乐趣。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培养热爱汉字的感情。2. 树立规范用字的意识。教学重点:
1.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在活动中体会学习、使用汉字的乐趣。教学难点:
探究汉字中蕴涵的文化。
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 发现讨论法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汉字历史及构造 2.感受其“形美”“音美”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激趣导入新课:
播放音乐《中国娃》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这是汉字的声音美;汉字的方方正正、横平竖直是它的字形美;汉字还有区别于其它文字的显著特征:表意。鲁迅先生曾说过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意美以感心。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了解它的历史,感受它的魅力。
二、了解汉字声誉
展示对汉字的赞誉:
(1)印度前总理尼赫鲁对女儿说:“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你要好好学习。”
(2)埃及流传:“要寻找智慧,就到中国去。”
(3)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呼吁全世界:“21世纪人类要生存,就必须汲取两千年前孔子的智慧。”
(4)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三、欣赏汉字“形美”
教师播放ppt展示书法家的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明确:
篆书:笔画均匀,结构工整。
隶书:字体刚正厚实,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楷书:稳定、宁静、端庄、秀美。
行书:运笔自由,如行云流水。书写便利,且有浪漫唯美气息。草书:体势连绵,豪放不羁。
四、了解汉字历史
1.思考:你知道汉字演变的历史吗?你知道汉字在演变过程中有哪些字体吗?哪些今天还存在,哪些已经不使用了?
(看视频汉字演化史)2.总结:汉字的演变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
五、认识汉字构造
“六书”是前人分析汉字的结构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是造字的方法,转注、假借,是用字的方法。(点击造字法具体了解)(1)象形法 :
它是形成汉字的最早方法,用画画的方式创造出了最原始的文字。例:日
月
水
牛(2)会意法: 象形字不能表达抽象的意思,古人便创造了另一种造字法——会意法 就是用不同的象形符号组合起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思。例:明
旦(3)指事法:
在象形符号上加一些指事性的笔画,表示具体概念。例如: 本 末 上 下(4)形声法:
象形字和会意字都能从字形上看出字的意义,但却不能读出声音。因此又创造了--形声法:把表示声音的声旁和表示意义的形旁搭配起来,组成很多新字。例:澡 躁 燥 噪
这样文字越造越多,据统计,形声字占汉字的90%左
六、感受汉字“音美”
1.《七律 长征》大家在开学之初就学过了。下面让我们再次重温这首充满气势磅礴,激情洋溢的诗歌。
2.诗人戴望舒的《雨巷》相信大家也很熟悉,一起来聆听它带给我们的感动。3.比较《七律 长征》与《声声慢》的音美,重点从声调方面分析。
七、专题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汉字的历史与构造,感受了汉字的“形美”“音美”,相信你一定被它深深的吸引了。下节课,我们继续感受它的魅力。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理解汉字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探究汉字的现在与未来。
一、复习导入专题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汉字的历史与构造,感受了汉字的“形美”“音美”,你能举几个例子谈谈它的“形美”吗?
二、体味汉字“意美” 1.只字说意美
①讲解“明”字的汉字构造,并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由形美引发出怎样的意美。明确:
一轮似火的红日,一弯皎洁的月,交相辉映,为人们驱走夜的恐慌,带来无限的光明与希望。
②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旦”字的意美。
2、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自己寻找到的会意字的资料,从中再选两个字,体会它们的意美。
三、感受汉字趣味 1.猜字谜
千里相逢(重);十五天(胖);九十九(白);孔子登山(岳);森林大火(焚)你还知道哪些字谜,让同学们猜猜!2.奇妙对联一览
谐音联:因荷而得藕,有杏不须梅。缺字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回文联: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析字联:品泉茶三口白水,竺仙庵二个山人。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叠字联: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西湖天下景)佛脚清泉,飘飘飘飘,飘下两条玉带 源头活水,冒冒冒冒,冒出一串珍珠(济南趵突泉)3.妙诗共赏 ①藏头诗:
我闻西方大士,为人了却凡心。秋来明月照蓬门,香满禅房出径。屈指灵山会后,居然紫竹成林。童男童女拜观音,仆仆何嫌荣顿。(我为秋香屈居童仆)②回文诗:
池莲照晓月,幔锦拂朝风。
(也可以倒过来读:风朝拂锦幔,月晓照莲池)4.了解拆字文化
某人于婚礼上送一横匾,上书:“北比臼舅”四字,旁人皆不解其意。你知道么? 那人解释说:“‘北’字正如二人互不相识时背靠背的样子;‘比’是一个向另一个开展追求的样子;‘臼’是二人面对面互相倾谈的样子; ‘舅’字是二人结婚生下一男的样子。”众人听罢,拍手叫绝。5.赏奥运会徽,析汉字之美。教师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先在小组讨论,然后用生动的语言说出会徽中蕴含了汉字哪些方面的美。
学生各抒己见:
上面的笔划,像字非字,似画非画;融字于画,寓画于字;笔划之间,舞姿翩翩;舞韵之中,笔墨纵情;充分显示了汉字“入画”的美感。
她像一个“人”,又像一个“京”字,还像一个“文”字,预示着我们首都北京将举办一个“人文奥运”。我们仿佛看到,一个满怀热情和希望、富有激情和活力的舞者,正舞出中国人民的豪迈欢腾;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充满生机与朝气、坚强与超越的运动员,正奔跑出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理念;我们也仿佛看到,一个龙腾虎跃的中国,正以满腔热情欢迎各国喜爱运动、热爱和平的人们。
四、探究汉字问题
合作探究,完成下列任务:
(1)你认为汉字会在电脑时代被淘汰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不会。中国人以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了汉字输入计算机并在网上传输的问题,而且输入的速度越来越快。近年来,汉字手写技术、声音输入技术等成为了中国电脑输入法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些技术不断满足了不习惯键盘打字的人们用好电脑的需要。由此可见,是电脑接受了汉字,而不是电脑改变了汉字。古老的汉字以其雄健的生命力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而且在新的时代里焕发了青春。
(2)你认为汉字将会被“拼音文字”所替代吗?为什么?
参考内容:
我们的汉字集形体、声音和辞义三者于一体,它的独特魅力,是永远不可能改变、也是无可替代的。即使是汉语拼音,可以作为学习汉语的辅助工具,但是决不可能代替汉字本身,因为它没有也不可能具有汉字那种独一无二的魅力。
(3)你认为现在的书刊中常常有汉字夹字母的情况好不好?为什么?
参考内容:
现在的书刊中常有夹英文字母的情况,这反映了当今中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在汉字中夹字母,表达比较简约、方便,但是对不懂英文的人来说,就有了阅读障碍。如果把“WTO”译成“世贸组织”,就可以让更多的中国人理解。从维护我们民族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来说,应当尽量减少汉字中夹英文字母的情况。
五、专题总结
汉字是中国文化之根,汉字是国家统一之本,汉字是国人立命之神。
汉字是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终身的良师益友,每个人的精神家园。让我们用自身的行动来维护汉字,让我们共同说一声:我爱你!
第三篇:汉字
汉字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规定:在小学阶段,学生要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行款整齐,结构合理,布局美观,有教强的识字能力。
一、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以及常用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1、笔画就是构成字形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条。汉字的笔画大致有24种,其中基本笔画是点、横、撇、捺、提、钩、折8种。
2、笔顺就是书写汉字时,各种笔画谁先写谁后写。汉字笔顺规则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
3、偏旁是在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部首是字典、词典根据汉字结构的偏旁所分的门类。部首也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新华字典》把部首归为189个。
4、间架结构是指笔画、偏旁部首之类的部件在一个字中的位置以及它们之间的搭配关系。汉字间架结构包括独体字结构和合体字结构。合体字结构有左右结构、左中右结构、上下结构、上中下结构、半包围结构、全包围结构和品字结构7种类型。
二、能辨析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
1、音字是指因意义不同而有两个以上的读音的字,认读时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读音。要记住学过的多音字的几种读音,并会根据不同读音组词。
2、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而字形不同的字。对学过的同音字,要能辨析它们的意义及使用范围。
3、形近字是指字形相同的字,主要有四种类型:
(1)笔画长短不同。(2)笔画多少不同。(3)部首偏旁不同。(4)个别部件不同。
对形近字要通过比较,记住它们各自特点。
4、形声字是指由表示汉字读音(叫做声旁)和字意(叫做意旁)两部分组成的汉字,根据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形声字可分为:形左声右、形右声左、形上声下、形下声上、形内声外、形外声内6种类型。
三、不写错别字
错字就是笔画、偏旁或部首有错误,不成汉字了;别字指误用形体相近、字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防止写错别字要注意:(1)区别形近字、记住笔画,不要多写或少笔;(2)根据词语的意思辨别同音字。
四、查字典
1、音序查字法的步骤是:
(1)读准字音,确定它的音节,从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确定音序;
(2)在《汉字拼音音节索引》中先找到音序,再找出所查汉字的音节;
(3)根据音节后的页码,按四声顺序找出要查的字。
2、部首查字法的步骤是:
(1)确定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要注意部首在汉字中的位置分散在上下或左右,或以起笔作部首等;
(2)按部首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出这个部首的页码;
(3)按照目录指示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部首,数清所要查的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按笔画排列顺序从这个部首里找汉字;
(4)在正文中查检。
3、数笔画查字法的步骤是:
(1)数出所查汉字的笔画数;
(2)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要查字的页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掌握笔画和笔顺;
(3)按页码在正文中找汉字。
词语
一、词是语言中有一定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词可以分为形色和内容两个方面。词的形色就是语言,用字写出来就是文字;词的内容就是意义。所谓词语的理解,就是把词的内容(意义)揭示出来。理解词语的目的是为了正确地掌握词的意义及其用法。词语的理解要联系实际,力求简明确切,通俗易懂。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其中常用的有:
1、弄清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词。
2、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理解词语要仔细看清上下文,弄清上下文,弄清说话时的语言环境。
3、作比较。用学过的近义词和反义词作比较来理解词语。
4、对译。对文言词语或方言,可以用普通话中的相关词语对译。
5、列举。有些词语概括了几项,理解时就把包含的内容一一列举出来。
6、理解词语还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理解词语要避免牵上挂下,尤其是解释加点的字词。如“一丝不苟”的“苟”是“马虎”的意思,如果把前面的“不”牵进来,讲成“不马虎”就错了。
二、词语的辨析
1、近义词的辨析
近义词就是意思相近的词。它们之间往往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在运用时,一般不能相互替代。对近义词的辨析,就是抓住这一点,从以下方面进行:
(1)词义的轻重(如“快活”与“愉快”);
(2)范围的大小(如“事情”与“事件”);
(3)适用的对象(如“关怀”与“关心”);
(4)搭配的习惯(如“保护—眼睛”与“维持—秩序”);
(5)感情色彩(如“武断”与“果断”)。
2、反义词的辨析
反义词就是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不是所有词都有反义词。反义词中形容词最多,还有少量的动词和个别的名词。辨析反义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意义上分辨。把原词放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体会其含义,再找出相反含义的词。
(2)从感情色彩上分辨。一般反义词的感情色彩也都相互对立,找出与原词感情相反的词即可。
(3)先分解再组合。就是分别找出原词中每个字的反义字,再组合起来就是原词的反义词。
3、多义词的辨析
多义词就是指具有多种相关意义的词。辨析多义词首先要弄清它的本义,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再分析它的引申义或比喻义。
三、词语的逻辑归类
把学过的词语,根据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的性质、特点、关系等方面的不同,进行分类或排列,叫做词语的逻辑归类。它一般包括:
1、按意义归类。如“笔、墨、纸、砚”都属于文具类。
2、按一定顺序归类。如“春、夏、秋、冬”都按四季时间排列。
3、按词间的关系。如“汽车、轮船、火车、飞机”都是运输工具类。
四、成语、谚语、歇后语
1、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生活中习惯用的固定的词语,大多是四个字组成的。成语用得恰当,可使语言简洁、生动,有更强的说服力。学习运用成语,一定要确切地了解成语的意思。对于课文中出现的成语,要求能够理解和运用。运用成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成语不能任意换字、加字或减字。例如:“滥竽充数”不能写成“烂鱼充数”“千钧一发”不能写成“千斤一发”
(2)有些成语不能从字面上直接立解。例如:“守株待兔”,表面的意思是守着树桩等兔子,实际上是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或妄想不经过主观努力而侥幸得到成功。
(3)要弄清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能乱用。例如:“口若悬河”和“夸夸其谈”都有很能说的意思。但它们的感情色彩不同:“口若悬河”形容能言善辩,有褒义;“夸夸其谈”指没有根据地乱说,带有贬义。
2、谚语
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语。在文章中使用谚语,可以使文字生动形象,增强文字的表现力。谚语的种类很多。
(1)农谚如“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2)气象谚如“东虹晴天西虹语”。
(3)生活常识谚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学习谚如“满招损,谦受益”。
我们在使用谚语时,要注意区别。
3、歇后语
歇后语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构成。前部分是形象的比喻,后部分是对前部分的解释、说明,指出本义。如: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有时只说出前部分的比喻,不说出后面的,让听话的人自己领会,所以叫歇后语。
歇后语一般可分为寓意歇后语和谐音(双关)歇后语两种。
寓意歇后语就是采用打比方来表达意思。如: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谐音歇后语,就是歇后语的一部分借助其中某个词跟另外事物同音现象来表达双关的意思。如:四两棉花——免谈(弹)。
4、成语
比喻:料事如神 挥金如土 势如破竹 如日中天 门庭若市 铁证如山 如雷贯耳 巧舌如簧
夸张:胆大包天 一目十行 千钧一发 一泻千里 一字千金 怒发冲冠 百发百中 一日三秋
反义:弃暗投明 博古通今 苦尽甘来 化险为宜 异曲同工 舍本求末 假公济私 瞻前顾后
近义:日久天长 日新月异 龙腾虎跃 引经据典 雷厉风行 含辛茹苦 流言蜚语 争名夺利
ABCC:神采奕奕 忠心耿耿 虎视眈眈 风尘仆仆 生机勃勃 喜气洋洋 大名鼎鼎 大腹便便
AABC:欣欣向荣 夸夸其谈 心心相印 比比皆是 步步为营 娓娓动听 耿耿于怀 振振有词
ABAC:如痴如醉 自作自受 半信半疑 不折不扣 碍手碍脚 无影无踪 不闻不问 无忧无虑
AABB:曲曲折折 朝朝暮暮 原原本本 浩浩荡荡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支支吾吾 兢兢业业
生肖:胆小如鼠 鼠目寸光 力大如牛 牛头马面 生龙活虎 虎视眈眈 守株待兔 狡兔三窟
叶公好龙 画龙点睛 画蛇添足 打草惊蛇 悬崖勒马 马到成功 顺手牵羊 亡羊补牢
杀鸡儆猴 呆若木鸡 鹤立鸡群 犬马功劳 鸡鸣狗盗 狼奔豕突 行同狗彘
神态:神采奕奕 眉飞色舞 惊惶失措 垂头丧气 没精打采 愁眉苦脸 大惊失色 炯炯有神
品质:赤胆忠心 舍己为人 忠贞不渝 两袖清风 克己奉公 顶天立地 不屈不挠 坚强不屈
学习:学无止境 学而不厌 废寝忘食 争分夺秒 孜孜不倦 自强不息 不甘示弱 只争朝夕
谦虚:不骄不躁 大智若愚 功成不居 戒骄戒躁 洗耳恭听 虚怀若谷 自知之明 谨言慎行
心理:忐忑不安 心惊肉跳 心神不安 心猿意马 心慌意乱 胆战心惊 心急如焚 心花怒放
话语:对答如流 自圆其说 闲言碎语 旁敲侧击 故弄玄虚 推心置腹 娓娓动听 滔滔不绝
高兴:眉开眼笑 捧腹大笑 眉飞色舞 谈笑风生 笑容可掬 手舞足蹈 兴高采烈 喜上眉梢
友情:肝胆相照 亲密无间 情同手足 志同道合 荣辱与共 风雨同舟 海誓山盟 情深似海
花草:姹紫嫣红 鸟语花香 万紫千红 百花争艳 花团锦簇 火树银花 花红柳绿 花枝招展
山水:锦绣河山 山明水秀 湖光山色 漫山遍野 高山流水 水乳交融 波澜壮阔 水平如镜
寓言:狐假虎威 掩耳盗铃 对牛弹琴 精卫填海 刻舟求剑 盲人摸象 坐井观天 拔苗助长
历史:程门立雪 三顾茅庐 纸上谈兵 指鹿为马 闻鸡起舞 愚公移山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手: 手舞足蹈 心灵手巧 手到擒来 手忙脚乱 得心应手 爱不释手 心狠手辣 情同手足
然: 怡然自得 依然如故 恍然大悟 茫然若失 浑然一体 安然无恙 焕然一新 庞然大物
第四篇:汉字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李斯整理小篆,“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是“用字法”。
三千余年来,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但近代西方文明进入东亚之后,整个汉字文化圈的各个国家纷纷掀起了学习西方的思潮,其中,放弃使用汉字是这场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运动的立论以为:跟西方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是繁琐笨拙的。许多使用汉字国家即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汉字简化,甚至还有完全拼音化的尝试。日文假名的拉丁转写方案以及汉语多种拼音方案的出现都是基于这种思想。中国大陆将汉字笔划参考行书草书加以省简,于1956年1月28日审订通过《简化字总表》,在中国及新加坡使用至今。台湾则一直使用繁体中文。
目前在使用汉语的地区,大都使用两种规范汉字,分别是繁体中文(繁体字)和简体中文(简体字)。
汉字是承载文化的重要工具,目前留有大量用汉字书写的典籍。不同的方言都使用汉字作为共同书写体系,因而汉字在历史上对中华文明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成为东南亚文化圈形成的内在纽带。在汉字发展过程中,留下了大量诗词、对联等文化,并形成了独特的汉字书法艺术。
一个汉字一般具有多种含义,也具有很强的组词能力,且很多汉字可独立成词。这导致了汉字极高的“使用效率”,2000左右常用字即可覆盖98%以上的书面表达方式。加之汉字表意文字的特性,汉字的阅读效率很高。汉字具备比字母文字更高的信息密度,因此,平均起来,同样内容的中文表达比其他任何字母语言的文字都短。
目前的汉字体系分为繁体字和简体字,前者用于台湾、香港、澳门和北美的华人圈中,后者用于中国大陆和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华人社区。通常说来,两种汉字书写系统虽然有差异,常用汉字的个体差异不到25%。
由于汉字书写复杂,“汉字落后论”的说法存在了很长时间,认为汉字是教育及信息化瓶颈,并有“汉字拉丁化”甚至废除汉字的推动行为。现在一般认为汉字也有突出优点,初始学习难度虽大,但掌握常用字后不存在类似海量英文单词的继续学习问题,且其表意特性也能充分调动人脑的学习能力。在计算机输入问题基本解决后,“汉字落后论”及“汉字拉丁化”已实际上逐渐被大多数人抛弃。
目前汉字系统已经基本稳定,但汉字的规范化、生僻字的自然消亡仍在继续进行。汉字发展的时空规律和汉字变革的基本特性
一个世纪以来,我国文化界有一些人认为汉字改革的方向就是拼音化,主张把汉字改革成拉丁汉语。此事是否可行?谁也心中无数,却搞得如此热闹,闹了近乎一个世纪。如说成果,有拼音字母表和“一简”。但对学术本身的发展来说,以付出的代价、运作过程中的得失,历史自有公论。究其实,即使不搞拉丁化,拼音字母表和汉字简化并不是搞不起来。后两者所取得的收获,并不一定必须要打拉丁化的牌子。当然,不管如何,它们都已成为过去,对历史是无账可算的。但是,对以往作一次客观的回顾,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付出了学费,总归有学习的收益吧。
1981年7月13至20日,全国高等院校文字改革学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市举行成立大会。出席大会的有25个省、市、自治区90所高等院校文字改革组织选派的代表、各高等学校及国家和各省、市、自治区文字改革领导机构的负责人,语文学术界和文字改革的老前辈和科技、新闻、出版单位的代表,共164人。学会成立宣言明确提出:“我们的文字改革,要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我们重视传统文化,因此也重视承载传统文化的汉字。但是我们更加重视创造今天和明天的现代文化,更加重视创造适合于承载现代文化的汉语拼音文字。”⑴一个学术误区,在改革开放之后,思想解放之时,造出如此大的声势,确实让人惊讶。可以想见,在那个百家噤若寒蝉,惟拼音化独鸣的时代里,它更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汉字改革概论》⑵曾作为许多大学的教材,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文字改革专家;正是有这些新老专家,才有1981年在哈尔滨发生的那场闹剧。之所以说那是一场闹剧,是因为这些新老文字改革专家们,这么起劲地聚集在一起,却给我们开出了一张永远不能兑现的“支票”--“适合于承载现代文化的汉语拼音文字”--究竟它在哪里?我说“永远不能兑现”,当然是个人的看法,也许只是个人研究的结果,道理就在后面。
有人喜欢以越南、朝鲜为例,说他们的文字改革都成功了,说明中国也能成功。我们认为这个类比不恰当。朝鲜、越南是借用汉字作为他们的文字,换为拼音文字当然比较方便;汉字是中华民族自己的文字,它记载了全民族的所有的历史和文化,如果换为拼音文字,它所造成的文化断代的损失,将永远无法弥补。而且,朝鲜、越南文字拼音化的成功,并没有带来文化科学技术的进步,没有使他们从中获得好处。那么,我们向朝鲜、越南学习,把汉字改革为汉语拼音文字的目的何在?1964年郭沫若先生在《日本的汉字改革和文字机械化》一文中说:“日本的一部分实业家„„认为‘„„日本的现行汉字(汉字与假名的混合体),应用不便,效率太低,缺乏国际性,会使日本的进步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据他们的实际经验,认为日本文打字和英文打字的效率是一与十之比。”⑶可是,日本的经济发展并不依郭先生的意志为转移,他们在这二三十年里,文字不仅没有改进,反而出现了“振兴汉字”的呼声;而在经济上,却成了世界头等大国。
语文界汉字拉拼的想法如此地迫不及待,有人甚至有感于汉字编码使用的混乱,叫喊“拼音化太迟了”!但是他们对这种特有的共同现象却无法自圆其说:所有骂汉字是“落后的文字”、“罪恶的文字”,必须迅速改革的人,从来也没有使用过“适合于承载现代文化的汉语拼音文字”,而仍在使用“承载传统文化的汉字”。难道他们现在写的文章,出的著作,都不是“现代文化”?错误究竟出在何处?我们认为,问题在于语文界忽视了汉字的宏观规律的研究。
如果我们早先就重视汉字宏观规律的研究,就不会生吞活剥西方的语言学理论,因而造成许多被动的局面。可以认为,汉文字学的规律,可以涵盖任何文字。因为从象形造字始,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文明的演进,它的发展脉络从未中断。而拼音文字,它们虽然也是从象形造字始,但后来这个脉络中断了,改用以音造字。现在我们已看不出它与人类原始的造字文明的联系了。所以,它们的时空性与汉字相比,要小得多,所归纳出来的宏观规律,就无法涵盖汉字。因此,研究汉字生搬硬套西方的语言学规律,犯了一叶蔽目,不见泰山的错误。据此,笔者不揣冒昧,对汉字的宏观规律,提出如下观点,向语文界的专家们求教。
上篇 汉字发展的时空规律
《汉字改革概论》认为:“综合研究人类文字的发展历史,可以认识文字这一文化工具的发展的一般规律。首先,文字符号是不断发展的,符号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是简化--从繁难到简易。”⑷根据这一论断,他才作出“汉字简化可能也要分为两个阶段。现在进行的主要是汉字笔划的减少。是否将来需要再实施汉字字数的大量减少,例如把通用汉字从六七千减少到二三千或者更少,并且规定从此不再生造新字,这还待研究。”
余延先生说:“汉字体式的演变,受着两种趋势的影响。在汉字体系内部,要求结构简单明确而且相互区别;在汉字体系外部,要求准确地反映日益复杂的社会生活。从汉字作为文化传媒的角度看,前者要求符号的形式尽量简化;后者则要求符号的功能不断强化。换句话说,汉字必须字形简单而且能准确传播日益增多的文化信息,否则,它就会被淘汰掉。”⑸此说当然比周有光先生进了一步,但仅从区别和简易两个方面看待汉字的发展,仍然不够。我们认为,作为文字符号,其发展的规律有纵横两个方面的系统。这两个系统,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汉字发展的时空系统。
一、汉字发展的横系统(空间系统)
汉字发展了五千年,由简易、区别、约定三律构成了一个向空间不断拓展的空间轴,称之为汉字发展的横式系统。
就横式系统而言,它包含着三条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相互资生的三条规律,构成了一个随着空间的扩大而发展的系统:
1、简易律:古人作图为字,始时象形,画得比较复杂,后来才逐步约简,使它符号化。即“要求结构简单明确”,这才能够给使用带来方便。
2、区别律:字是一个一个造出来的,作为符号当然要越来越简单。但是,字这么多,如果都要求简单,就没有办法区别(亦即使它的功能强化)。要区别,就需要增加区别的标志。例如二与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一个横笔,三与一的区别就是多了两个横笔,十与一的区别是在中间加了一个交叉的竖笔。这个变化规律,就是区别律,也可以叫做繁化律。由于社会信息的发展,繁化的字,并不比简化的字少。毕可生先生对《中国书法大字典》做过统计:“在该字典中可用于样本的共3657字,占全书首字的83%。其中小篆隶变后增笔的共2671字,占有效样本总数的73%;减笔画的共426字,占12%;笔画不增不减的占15%。”⑹
3、约定律:一个新字的出现,是由少数人先行使用起来的,多数的文字使用者并不认识。因此,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使大多数使用者认同。只有等到全社会的大多数使用者都认同后,这个字才能作为正式文字使用。这就是约定律。《辞海》释:“《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谓事物的名称是依据人们的共同意向而制定的,因而为人所承认和遵守。后来把人们经长期实践而确定或形成某种事物的名称、形式或某种社会习俗的成因,称为‘约定俗成’。”现在的改革论者也讲约定俗成,但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原理。约定俗成的根本是“约”,没有“约”,就不能“成”。现在有12亿人参与了“约”,少数拼音化的专家造出而未“约”的拼音文字,怎么能“成”呢?也许有人认为这种文字可以从小学里,在学生识字教育的初期传授下去,让他们从小就接受拼音文字的教育就“成”了。我们可以想一想,即使这些学生学会并能使用这些字,然而到了社会上却不能与其他人交流信息,大家仍旧还要使用方块字,结果只不过是增加了学生们学习的负担。
约定俗成指文字的用与不用,是由多数人在使用中逐渐习惯共同默认的,不是少数专家所能决定的。汉字的形成和发展变化,有一个广阔的时空。每个人的有效生命时空与汉字相比,都不过是一刹那;无论多少专家与汉字的使用者相比,就像几滴水在大海中,起不了多大作用。历史越进入近代,汉字的使用面将越广,牵涉到的人和事越多,改革也就越困难。谁也左右不了汉字在十几亿使用者之中逐渐演变的态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有着它自己变革的规律。理解这些规律,对力主改革汉字(拼音化)的人,不无一点好处。
现代社会,识字、用字的人越来越多,文字的发展变化也就越来越慢。文字必须在一定的历史时空中保持相对的稳定。这就是说,文字演变有客观的时空限,不受主观愿望的支配。回顾“二简”的失败,就是一些文字改革激进主义者无视文字演变的时空限所致。
简易、区别、约定这三个规律并不各自为政,而是相互制约,促进文字的变化与发展。这三条规律构成了一个文字发展的横式(空间)系统图如下:
图1:汉字发展横系统图,即:汉字五千年空间发展规律系统图
在这个系统中,简约(简化)也好,区别(繁化)也好,都是逐个进行的。约定律是文字发展的核心。简化后(或繁化)的字,逐步流通,逐步扩大使用范围,必须得到大多数使用者的承认,才能正式确立(这就是“约定”)。
以象形构成的汉字,发展为用笔画系统构成的汉字后,它既具有符号性,还具有形象性。它的形象性使它易学易记,并蕴含特殊的艺术美;它的符号太多,其形体又几经演变不易分清,致使它缺乏序性。五千年来,它与它构成的书面语言记录了浩如瀚海的典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文化时空,蕴含着值得认真探索的规律。汉字虽然不断在演变,但它积累的文化却能被继承下来。我们从中推究并遵循它存在、演变的原理,就会推进变革而不会中断文化的继承。汉字拼音化之所以徒劳而无功,拼音化的死硬派之所以在电脑输入的面前束手无策,就是因为没有探究文字系统的结构及其变革的原理。
二、汉字发展的纵系统(时间系统)
汉字在五千年的历史中,用字、造字、学字的不断发展延续,构成了汉字发展的时间轴,称为汉字发展的纵系统。
为了记录或传递信息,人们必须造字;没有使用的需要,人们也不会凭空创造新的字符。大汶口文化晚期与良渚文化初期的图形刻符,是一些记数和象形的符号。随着信息交换的增加,人们就不断地创造新的造字方法和新的文字,直至形成了“六书”造字法,造字系统才得以完成。
文字不断地使用,文明不断积累,就构成了一个用字的系统。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从原始人到现代人,需要传递的信息慢慢增多。人们发现老的造字方法不好用,就创造新的造字方法。自形声造字法出现后,汉字的造字法已基本完善。任何新的信息出现,相应需要的字,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出来。所以,这几千年来,尽管科学高度发展,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再也不需要创造新的造字方法。
造字方法与用字不同。用字的需要是无止境的。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信息不断增多,社会就会自然地产生新的文字充实这个用字的系统。造字系统却不同,只要它已经成熟,能应付需要,就不再产生新的造字法了。
在殷商时代,我们的社会构架已经完成。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是社会构架中必不可缺的一环。所以,在甲骨文那个时代,汉字的造字法已经开始成熟。甲骨文不是图画,而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不通过教育传授无法认识。为了社会的运转(信息的记录和交换)和继承(信息的记录和传递),教育事业也就发展起来了。人类既然需要把所获得的信息传授给下一代,就必须让他们通过教育学习文字,这就是学字系统。学字系统对造字系统的要求是易学易记。汉字的造字法不仅造字便捷,所造的字,既易学又易记。这就与学字的目的(为了认识和使用)相吻合。
文字因用而造,因造而学,因学而用,贯穿整个汉字应用的历史,所以它是纵式的。
用字→造字→学字→用字
综上所述,用、造、学是构成任何文字系统中的相互关联的子系统。用字系统、造字系统和学字系统的结构图式如图2:
三、汉字纵横系统交叉重合图式(汉字时空系统)
文字纵横系统的交叉图式如图3:
本图说明:文字的纵横系统构成了一个文字使用的时空系统:纵系统贯穿整个使用的历史;横系统涵盖全部文字记录(使用)的文化空间。
这个纵式的系统是围绕着“约定+用字”的核心而运转。“用字”与“约定”重合。即在字使用中约定,在约定后使用;“用字--约定”是一切文字产生和发展的核心。不管“用字”或“约定”,都是一个由少数人使用至多数人使用的过程。现代,使用者越来越多,这个过程将比以往更长,从俗字到规范字的时间将不是我们任何人的生命时间所能企及的。
“一简”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遵循这个“约定俗成”的原理;“二简”之所以失败,就因为背离这个原理。简化的成与败,都与“约定+用字”的时空规律有关。“一简”所收的字,都是社会上使用了很久的俗字,有坚实的群众使用基础。据载“一九六三年完成了对一九五六年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的修订工作,拟订了《简化汉字修订方案草案》„„这次修订的原则是:“首先是‘约定俗成’,其次是尽量保留原字轮廓。在这个原则指导下,少改已经公布推行的原方案中的字,不多造新形声字。因为在现在通用汉字的形声字中存在着不少声符标音不准确或声符根本不能标音的字,对于这些字,很难使标音系统化,要使标音系统化,就要造出大批新字,与约定俗成原则不符。”⑺
而“二简”是一部分地方俗字,流行面不大,有的甚至是发动群众刚“创造”(现在有些地方还把“楼”写为“柚”,“创造”出混乱)出来的,群众还没有使用的习惯(即还没有约定),所以失败就难免了。这个道理再进一步推敲:凡是文字的改变,首先要看它是否具有社会上大多数人公认这个基础。有基础,就可以改;没有基础,就不能改。文字为社会使用,社会上的各种文化工具(现在还要加上电脑),都要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例如书籍(未出版的书可以改,已出版的书就无法改,因为有一个认字的问题)和印刷工具(过去的铅字,现在电脑中的字库)都需要不断地改,才能与社会互相配合。但改得太频繁也不行。因为社会要求稳定,不能老在改。汉字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里,要改也只能改一小部分,不能全改;只能照方块形式改,不能改头换面,一点痕迹都不留。曾有人觉得这种变换要由少到多,主张用拉丁化文字逐步取代汉字,尝试用“D”取代“的”,用“S”取代“是”。于是有几个作家在他们的作品里用过几回,看起来也不行。尽管D、S书写或学习确实比的、是方便得多,但用惯了方块字的中国人,却并不喜欢这种“简化”字。任何完整的系统,都是一个活体,都具有“排异”的功能。对汉字的笔画结构系统来说,S、D是不能容纳的异物,实践证明它不受欢迎。
1955年的“一简”,到1977年的“二简”,时间相隔仅22年,社会拒绝接受改变。而且,一简的成功并不完全,那是因为文改会的指导思想还存在着主观支配的愿望,例如“同音合并”。“同音合并”背离文字使用的区别律,只讲减少当用字数,导致许多书面语言不能正确表达。它还造成了计算机使用中繁简转换的困难。汉字拼音化之所以不能成功,“一语双文”之所以不可行,皆因为没有遵循这个原理。问题在于个人的生命时空太小,汉字的时空太大。有的人认为我们可以学习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干下去,总有一天会感动“上帝”(这就是“一语双文” 的目的)。但山是死的,人是活的,一代挖一点,虽所得甚少,山却确实会逐渐见小;但文字是民族的生命积累,天天见大,个人的生命却日日见少,能“挖”得了吗? 00 分享到: 相关问题
中国汉字的字体经历了哪两次重大变革?各自意义如何?演变的...12013.08.31 中国汉字经历了几次改革2013.06.16 为什么由小篆变为隶书是汉字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变革?12013.04.01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10
第五篇:我爱你 汉字
我爱你,汉字
一、活动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通过社会用字调查,增强学生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在书法作品的欣赏中,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制定计划,并能统筹安排落实计划的实施;学会撰写调查报告。
5.学会14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我爱你,汉字》,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二、活动资源
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汉字起源、造字形式、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等资料。
2.搜集的优秀书法作品,寻找身边的小书法家。也可聘请有书法特长的老师、家长作指导。
三、活动开展
第一阶段: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一)走进汉字
导语: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她每一个字都有一段故事。她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她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不是僵硬的无生命符号。汉字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走进汉字的缤纷世界吧!
(二)制定计划
1.读教材中的活动建议,看看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了解汉字的历史、搜集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社会用字调查、搜集书法作品,学会欣赏作品。)
2.设疑。
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你还想查阅哪些方面的资料?
3.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合成学习小组、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具 1
体目标。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
了解汉字历史:搜集资料了解汉字的演变,绘成表格,搜集趣事:搜集笑话或趣事。
调查社会用字:去大街、家庭、校园、同学的作业本等寻找、拍摄,学会分析问题、学习撰写调查报告。
搜集书法作品:报刊杂志、字帖寻找名家或优秀书法作品,寻找伙伴优秀的书法作品
„„
4.完成小组活动计划的制定。
________________小组活动计划
组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组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示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自学阅读资料。(汉字的演变、甲骨文的发现、一点值万金、街头错别字、赞汉字、书法作品欣赏、我爱你,汉字)
6.小组开展研究:
(学习方式:观察了解、请教师长、上网搜索、查阅资料、互相交流、社会调查等等)
第二阶段:活动展示
活动一:汉字历史、趣事知多少
1.猜一猜
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
2.说一说
甲骨文是怎样发现的,听我来介绍。
3.看一看
汉字的发展历史,你知道多少?各种字体大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大篆是西周晚期周宣王时的一种文字,小篆是秦代实行书同文政策时颁行的统一字体;隶书产生于秦代,盛行于汉代;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产生于汉末,盛于魏、晋、南北朝,成熟于唐代,楷书和草书、行书也一直沿用到今天。)
从这演变过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从以上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行书七种汉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汉字字形的总变化是由繁到简,每一种新字的出现,都改变着前一种字形难写、难记的特点;同时,汉字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象形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快速便捷)
4.故事串
①一个汉字记载一段历史。通过一个个汉字,我们能够看到祖先是怎样生活的,这种生活又是怎样变化的,甚至能够“看”到,他们是怎样思想的。(讲解“监”、“国”、“女”等汉字故事)
②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而发生的笑话。
古今中外因为写错汉字或读错汉字造成不良后果的事例。(一字毁千军、一点值万金„„)
活动二:火眼金睛
1.创意寻找
组织活动:带学生去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等用字情况;或让学生分析本班同学作文班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2.实践指南
现在,你是否愿意把观察到的错别字情况记录下来?你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如下表),可以拍摄下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3.撰写报告
学习调查报告
3.指导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一般可以分三个部分:
(1)调查的时间、地点、调查的目的──发现招牌广告上的错别字,向有关单位提出改进建议。
(2)对调查到的材料作分析,主要是统计和分类,如调查了多少商店,发现了招牌广告上有错别字的有多少家;这些错别字大致有哪些类型;产生这些错 3
别字的原因有哪些。
(3)提出整改建议。提出防止和减少错别字的建议。
4.小组汇报调查情况。
5.小小建议书
在社会用字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可以给有关部门、当地政府或你的同学写一封建议书,建议改正错别字。
活动三:书法作品赏析
1.欣赏教材作品
阅读课本:欣赏课本上提供的优秀书法作品,说说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
2.拓展书法文化
你知道的书法家有哪些?了解他们有名的碑帖。
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勤礼碑》、柳公权《玄秘塔碑》„„
3.读读背背《赞汉字》,结合诗中的词语欣赏搜集碑帖和书法作品,如行书流畅,楷书端庄,草书奔放,篆书隶书,古色古香等。赏析书法既要对作品宏观的把握,如气势、神采、布白,又要细微的观察,如用笔、用墨、结构、线条等等。其次是由线条点画组合的汉字结构,艺术型的意趣和哲理。第三是布白,包括结字、行气、章法。第四是神采,就是指书法的精神气质、格调风韵。
4.举办小型书法展览
可以欣赏有书法特长的同学的作品,也可邀请同学或老师、家长现场挥毫。
第三阶段:活动评价、活动续曲
1.你在本次综合性学习中最大的收获或最大的感受是什么?说一说,写一写。
2.小组完成活动评价表。
“我爱你,汉字”活动评价表
自评能提一些好的主意
与组员愉快地合作
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
同学对你在这次活动中表现的评价
老师对你在综合性学习过程的评价
3.总结本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的成果。
运用自己写的文章,加上搜集的资料、图片,制作小报、班级举办展览、总 4
结本单元学习的成果。
4.学习中继续探究有关汉字的问题。
如识记汉字的方法,防止错别字的办法等。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一堂课的时候,我发现教材内容很少。而我们的汉字与我们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汉字书法艺术为世人瞩目,我充分引导学生充分地感受汉字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于是,我决定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把自读课本上的几篇补充在课堂上。如《水 川 州 洲》《汉字,悠长的时间隧道》《神奇的“打”字》《广告中的错别字》等。
课前,我就让学生广泛查阅资料并小组交流,使学生能在小组内吸纳更多的信息。然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组织教学,我则在学生汇报交流时总结拓展,把问题引向深入。使教学内容变成了课前、课中、课后,校内外这样一个连续、完整的活动过程,拓展了教学空间。学生不仅了解了汉字的特点,又让学生学习了语言,真是一举两得。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
在活动过程中,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办一期手抄报,效果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