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邓小平时代》读书笔记
《邓小平时代》不单单是对邓小平生平的记录以及对他个人形象的深化,与我翻阅之前所设想的个人英雄主义所不同的,它不仅有着传记似的介绍与描摹,还有着更宏观的历史感与时代特色,将人物的轨迹融入历史的历程中,使得历史的推进演变有了依据,使得人物思想与形象有了源头。由此而见,这本书是我们大学生对那个时局动荡的时代客观而深入了解的有力工具。
它不是刻板的专业书,面向广大读者,更开放易读。
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所写,起初是想写给美国人看的,向美国人介绍一下亚洲地区最有发展影响力的国家领导人,最后他选定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引领人——邓小平。因为他知道在亚洲中国是现代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最有影响力的国家,而邓小平做为继毛泽东之后的第二代领导人,对中国现代发展历程造成了深远而巨大的影响,使中国从一个落后、封闭、僵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一个拥有现代化经济的世界大国。在改善众多人口的生活水平方面,20世纪里没有任何其他国家领导人能比邓小平做得更多,也没有哪个领导人对世界历史产生这样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力。另外,作者想通过此书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中国现代的发展情况,让更多的美国企业和中国合作,实现世界经济共同发展。作者说,现在在美国,对中国发展有所了解的是高级知识分子一般处于文化、知识、技术领域的中上层地位,他们支持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并积极促进两国间的经济合作。但是很多美国老百姓、教育水平不高的人不了解中国和它的领导人,有些人甚至害怕中国经济发展,害怕中国实力强大起来,会对美国经济产生竞争与威胁,极少数甚至反对与中国合作提出“中国威胁论”,想方设法要抑制中国的发展。为此,他要写此书,要让更多的美国人了解影响中国现代史走向的中国领导人,以及他所影响下的中国变革时代,让更多的美国人知道中国正是从邓小平时代开始走向和平发展的伟大复兴之路。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国经济与美国经济一样已进入到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格局中,一荣皆荣,一败皆伤,美国经济的兴盛更需中国的合作与推动。所以,作者倾10年之力,寻觅邓小平的足迹,他去过邓小平出生地四川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红军革命圣地江西瑞金、八路军战斗游击之地太行山区,走访了很多与邓小平接触过的国内外政要,包括江泽民、李光耀、美国前副总统蒙代尔、基辛格、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数位驻华大使、多位美国国务卿、白宫顾问,受访者多达300余人,才完成了英文版传记式《邓小平时代》,书中仅仅注释就有100多页。该书以美国人的视角来客观地描述和评价邓小平以及他所处的时代,同时对中国改革开放之路进行了全景式描写,该书2010年一经出版就因其独特的视角与详实的资料而广受好评,引起国外主要媒体关注,《纽约时报》先后两次发表书评,评价此书是“一部详尽及时的文献之作”,是“迄今为止中国惊人而坎坷的经济改革之路的最全面的记录”。
傅高义非常崇拜邓小平,他说如果有一名让大多数中国人都会感激的人物,那这个人就是邓小平了,因为他让大多数中国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带给大家的幸福感。正是在他的执政期间,以政治家的气魄,拨乱反正扭转了文革时期极左而僵化的政治思想,提倡实事求是的去继承与发展毛泽东思想,让广大中国人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不是要让人民去贫穷挨饿,去搞阶级斗争人整人,而是要让人民走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邓小平不但在意识形态领域将人们从“阶级斗争”意识转变到“发展经济”思维上,还切合实际地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包产到户”至城市国企全面放开,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统筹为辅”的经济模式在全国全面推进,对不适合市场发展的僵化企业关停并转,将社会资源重新优化组合到竞争力强大的企业中,从而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大胆地“摸着石头过河”创办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引入外资与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以及管理理念,提升了国民生产力水平,使国家经济水平快速得到增长。一代伟人邓小平,在中国现代发展史中树立起改革开放的里程碑,就此历史性地转折了中国革命方向从“阶级斗争”为纲的,打碎旧世界,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时代,进入到“发展经济为纲”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时代。
2013年之后《邓小平时代》译成中文在国内发行,由三联书店出版后,迅速登上各大书店畅销榜前列。因为是外国人所著,所以更像是外国教科书里的中国近代史。读起来的感觉,并不像有些外国著作的咬文嚼字,晦涩难懂,也没有很专业化很革命热血澎湃的内容,反而很客观,就如旁观者转述一个故事,接受起来并不困难,一下子就能被吸引进去。这本书是以美国老百姓作为读者而写的,所以行文按美国人的习惯来写,不像中国政治书籍那样样式刻板,内容枯燥,而是颇为流畅好读如行云流水,有时还会点缀一些有趣的生活花絮,比如邓小平喜欢抽烟,几乎烟不离手,在和李光耀会谈多时后则会忍着不抽烟,此时作者将邓小平强忍烟瘾的动作表情描写得丝丝入微将伟人的生活日常化,给读者一种亲近感。
《邓小平时代》一书中很多内容是来自国外的资料,为读者提供了新的理解角度。
据查阅,作者傅高义在哈佛大学荣誉退休之后的2000年开始有了将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当代领导人邓小平事迹写成书的想法,想以此作为一个窗口来让美国人更多地去认识中国。从此他用了十年之久时间来收集资料。在收集资料中,作者遇到的最大难题是邓小平在生前自己没写什么文章,也没有写日记,作者所依据的材料,主要来自中国大陆的出版物,是一些公开发表的文献和书籍;其次则是美国、香港图书馆的档案资料和其它国外及境外的出版物;还有一大部分材料是他进行了一系列独家访谈所获知整理出的,当年作者在中国大陆走访了许多邓小平的部下、家属、相关的学者来了解邓小平的生平,轶事,以及重要活动与历史背景;在国外作者还走访了英国、美国、日本、新加坡的政要、外交官等上百人,收集他们与邓小平接触会谈的情节背景以及他们对邓小平的评价等资料。而正是因为这些国外资源以及走访的成果,使得这本书多了很多在中国大陆没有登载的新的史料内容与新的不偏离客观实际的见解,比如在描写关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邓小平的对越南外交手段、军事行动的活动纪实时,就有从当时外媒角度的看法,使得对越自卫反击战事件更为立体了。
通过阅读我对邓小平和他所处的时代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书中所叙,邓小平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经受过战争的烽烟、经历过革命的艰辛,体验过摘得革命果实的喜悦,又在政治领导层中几经波折,大起大落,惨到被游街示众,被迫违心悔过,但是靠着他这股坚韧不拔的精神以及永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意志,在他暮年时期,不但挺过了所有的挫折和风险,同时还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了社会主义伟大复兴的基石——邓小平理论,并成为了引领我们前行的指明灯塔。作者在评价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所起的作用时说,邓小平选择从经济体制改革入手进行改革开放是非常明智之举,与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政治改革为先的效果对比看中国式经济体制改革是成功的,以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为先发展了中国经济,广大中国人民得到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而更加稳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央集权领导地位,稳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大方向。在改革初期邓小平是大勇大智的,在前途未卜的时刻敢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设计师,他一手开创出经济改革开放的试点——深圳经济特区,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构建出草图,从此中国转入了伟大复兴的起航时代——邓小平时代。
书中还记录有很多邓小平的名言,有一句是这样的:“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句朴实的话语,隐藏着的是邓小平对祖国浓厚的情谊,以及为国效力的伟大爱国报负。同时通过这句话还可以看出邓小平对人民的热爱,对人民群众怀着无比深厚的感情,反应出了邓小平群众观的思想理念。他始终把中国老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时刻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纵观全书,这样的群众观也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并构成了邓小平理论的核心,重中之重。在邓小平执政时期,每一次重大改革探索、每一项政治决策出台前,邓小平都要依照群众观的原则,对这些举措进行预先的可行性判断。通俗地说就是要看你所办的事,你所提出的主张,“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人民拥护不拥护”。邓小平说:“凡是符合最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受到广大人民拥护的事情,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困难,一定会得到成功”,“我们的路走对了,人民赞成,就变不了”。邓小平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首要判断和衡量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准,永远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中国共产党新时期制定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而这样的理念也成为将近四十年来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的秘诀。
《邓小平时代》的出版,也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在崛起。
中国经济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西方人的重视,使得西方人会主动出书来让更多的西方大众去了解现代的中国和当今的领导者。同时也让身在伟大变革与崛起中的中国人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了对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力。这正是十九大所提到的中国文化自信对世界影响的有力佐证。从80年代开始的邓小平时代,中国在经济上发生惊人的崛起,使得“世界不得不需要重新认识中国制度的优越性。”这是一位法国学者的论断,这种论断在世界范围内成为越来越广泛的共识。就像傅高义对邓小平的记录,是一种文化的记载,也是对当时的政策的认可,对党的认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拜读。在这本厚厚的书里,傅高义毫不掩饰对于邓小平的钦佩之情。他在前言里写道:“我尽力客观地对待邓小平的言行,也没有掩饰我对邓小平的钦佩。我认为他对世界有着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一个当时还承受着‘大跃进’与‘文革’后果的国家的前进方向。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对世界的发展有过更大的影响。我希望中国人民认可这本书”。因为它是以西方人的视角去理解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一次严肃的尝试。
这本书很客观的记载了邓小平为首的共产党人带领亿万人民,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而书中描述的中国改革经历的艰辛探索和取得的惊人成就正是我们今天更开放、更自信的底气来源。
读《邓小平时代》同时让我们深谙过去,怀着感激的心憧憬未来。如今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已经经历过那些动荡的时代,走在前辈用鲜血与汗水铺就成的康庄大道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更加昂扬的斗志,迈进新时代,在新一代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掌舵下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相信中华民族将在不久的未来创造出更加辉煌的历史篇章。
但是我们还是应该铭记过去,记住历史,学习前辈们的精神与思想,永远怀着崇敬的心去缅怀去祭奠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伟人——邓小平。是他引领了一个时代,更影响着世世代代,使新时代的年轻人坚信党的力量,为祖国发展而骄傲而自豪。正如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的,“伟大的事业必须有坚强的党来领导”。我们应该始终保持自信的心态、开放的姿态和奋斗的状态,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乘风破浪,奋勇前行,驶向光明的彼岸!
第二篇:邓小平读书笔记
我心中的邓小平
最近,阅读了不少有关邓小平的书,对他有了更深的了解,对他说过的一些经典的话也有了重新的认识。他是一个务实的人,一个高瞻远瞩的人,同时他是一个敢“摸着石头过河的人”。当我们今天再回首过去邓小平的点点滴滴,我们会感到无限的庆幸,正如原苏联的一些人士的感叹:上帝很不公—为什么给他们一个戈尔巴乔夫,而给了中国一个邓小平?
邓小平是中华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如果说,没有毛泽东同志,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那么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他的丰功伟绩,永远铭记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史册里,永远隽刻在共和国的丰碑上”。
黑格尔曾经说过:谁道出了他那个时代的意志,把它告诉他那个时代并使之实现,他就是那个时代的伟大人物。在20世纪70年代,在决定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关键时刻,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理论眼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挺身而出,果断地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而新中国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迈着坚定的步伐,勇往直前。毫无疑问,邓小平就是我们那个时代的伟人。
邓小平一生深受“左”倾错误的迫害,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曾三次被打倒,三次他都奇迹般地复出,他也因此被外国媒体称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正是这种传奇式的个人遭遇,铸就了他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比坚韧的性格。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曾问他三落三起、终能重返政坛的秘诀是什么?他的回答是两个字:“忍耐”。这是多么简短的回答,然而,我们却能从中道出数不清的辛酸、无奈和无限的刚毅和坚强,甚至是韬光养晦的智慧,也正因为他的“忍耐”,才有了“春天的故事”,才有了天才式的“一国两制”,才有了备受瞩目的“中国模式”。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地积起座座金山„„”这首歌告诉了我们改革开放给深圳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带来了“三天一幢楼”的深圳速度,给特区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财富。据有关数据资料统计表明,1978年至2006年的28年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9.67%,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 3.3%左右的年均增长速度。在这30年间,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数量从2.5亿下降到2148万,绝对贫困发生率由30%下降到2.3%。中国是目前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减半目标的国家。值得一提的是,截至今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一穷二白”的现状,引领中国
人民走向更加美好光辉的未来。
1992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提出了“发展就是硬道理”的思想。邓小平指出: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发展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三十多年来,我们的政府都在致力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致力于改善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强大的经济后盾,其他方面的发展就举步维艰,所以“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充分利用目前比较稳定的国内环境和国际环境来发展我们的经济,来提高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
“稳定压倒一切”,邓小平说:“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后来的中央领导人,更是将“稳定”、“改革”、“发展”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三个有机统一的组成部分进行考虑:稳定是前提,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当今,对于台湾的回归问题,中国的南海问题,中国的钓鱼岛问题,国内有很多的愤青说中国政府的处理方式太过软弱,说现在中国越来越强盛了,没必要再畏畏缩缩,态度要强硬一点,大不了就打一场。打仗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成果毁于一旦,意味着中国人民再一次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中。稳定的社会,稳定的政局,稳定的人心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当我们想要动枪动武的时候,想一下邓小平的话,放眼望一下世界,同时回顾一下中国的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我们就会发现离开了稳定,一切都是空谈。
在“稳定”环境中成长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发展”的中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当前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高,人的权利和自由得不到充分尊重,城乡间、区域间贫富差距日益悬殊等等。对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要靠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任何走回头路的做法,都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当我们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的时候,我们会想到邓小平,而想到邓小平就不能不联想到闻名世界,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一国两制”。
香港的顺利回归和和回归后的继续繁荣,离不开“一国两制”,离不开邓小平的智慧。当时和英国方面谈判的时候,撒切尔夫人提出“以主权换治权”的说法,立即被邓小平拒绝了,“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主权问题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尊严的大事,如果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必将成为历史的罪人。”主
权高于一切,没有什么比丧失主权更令一个国家和民族屈辱的事情了。因此他斩钉截铁地说:“如果不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任何中国政府都应该下野,自动退出政治舞台,没有别的选择。”1992年,88岁高龄的他南巡视察广东时,深情地眺望对面的香港,他对女儿说:香港回归祖国时,他要踏上这块祖国的土地,就是坐着轮椅也要去,哪怕是站一分钟也好。香港于1997年7月1号顺利回归了,而我们的功臣邓小平却未能等到这一天。然而,所有香港人都会记住这位功臣,他已经踏上了这片土地,因为他已经活在了香港人的心中。
邓小平不仅是一位改革者,一位谋略者,他更是一位爱国者。
邓小平曾经多次说过:“我荣幸地以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他也曾说:“凡是中华儿女,不管穿什么服装,不管是什么立场,起码都有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这句话让我想起了一首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是的,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对中国目前的诸多现实多么的不满,无论我们是崇尚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我们唯一不能变的是我们的中国心,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如果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以自己是一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都以生在中国而感到荣幸,那将是多么雄伟坚固的精神万里长城。
当看到五星红旗在香港和澳门的上空高高飘扬的时候,当看到“神舟”系列飞船成功发射飞上天的时候,当看到嫦娥一号卫星绕着月球遨游太空的时候,当看到奥运会在北京隆重开幕、世博会在上海成功举办的时候,当看到祖国日益繁荣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日益幸福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起邓小平,我们今天的一切都离不开他的功劳,我们会永远记住这位世纪伟人,这位深深爱着祖国的“中国人民的儿子”。
第三篇:邓小平读书笔记
邓小平读书笔记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之所以能够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境界。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科学水平。第三,邓小平理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第四,总起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实际上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这种观点的具体表露,则是他的“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猫论”上!同样,在对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问题上面,邓小平也是如此,他认为不管什么经济体制,只要能发展生产力就是好的。因此,我们当然不能说他是真心支持和拥护信仰市场经济的。只是因为实用于发展生产力,所以他才会选择这条道路,而一旦他认为计划经济对于发展生产力更加具有实用性的话,那么他将会毫不犹豫的抛弃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能达到“三个有利于”采用各种的工作方法及手段,亦有何妨。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一贯的,有三句话,第一句是反对霸权主义,第二句话是维护世界和平,第三句话是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仔细分析小平同志的这些话,可以得出里面包含的主要的一点就是:主权问题不能谈判。把小平同志所讲到的对外原则用通俗的一句话来说,即: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是人按照契约建立的。国与国的关系大体上相当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处理国与国关系的许多原则,也是可以用于处理人与人的关系问题的。这一原则即: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己负责,要求我们追求自己的利益。国家的主权相当于公民个人的人格权。国家主权的不受侵犯相当于公民个人的人格权不被侵犯。国家内政的互不干涉就相当于公民个人的私事或隐私不受干扰。对他人负责,主要的是要求我们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不损害他人的利益。当然,在法治社会下,这里所说的利益指的是合法的利益。对他人负责,还包括讲信用、守承诺,犯错误后不推卸责任等丰富的内涵。把对自己的负责和对他人的负责合理地结合起来,便能实现人与人的和平共处,实现人与人的和谐。我想,这一点在胡锦涛主席倡导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具有时代意义。
小平同志特别重视我国经济的发展。他在说明社会主义的本质时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实现经济的发展,把国民经济搞上去,邓小平提出国民经济两步设想,其中第二步也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当时我国文化大革命还在继续,文化大革命给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工农业生产几乎停滞不前。单是提出这样一项宏伟目标,就需要很大的勇气。当时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科学技术水平也很落后。小平同志充分地考虑到了这些情况,吸取了一九五八年大跃进运动所带来的深刻教训,提出实现四化必须至少花二十多年的时间分两步走而不是仅仅用几年的时间一步到位的战略目标。小平同志的这一决策是符合我国当时的国情的,也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小平同志的这一英明决策给了我们的学习工作方面许多的启发。比如搞学习、做学问,和发展经济的一个共通点就是,在制定目标方面,不但要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而且要把一个大目标分成几个阶段的具体的小目标,然后踏踏实实地一步一步地去完成它,这样大目标的完成便会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对于每一位中国人来说,邓小平的名字意味着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并和社会主义的长远发展、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邓小平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传统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九死一生”的中国现代化运动终于奇迹般地走出了历史的沼泽地。社会主义由此在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再造辉煌,中华民族则在社会主义改革的基础上实现伟大复兴。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就这样历史地结合在一起了,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所担负的崇高使命。
第四篇: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赵浩颖
花了近一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美国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傅高义(EZRA
F.VOGEL)撰写的宏篇巨著——《邓小平时代》(Deng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这本书与其说描写的是“邓小平时代”,毋宁说是邓小平的个人传记——作者从邓的出生(1904年)一直写到他的“谢幕”(1997年)。傅高义不愧是中国问题专家,他作为一个“局外人”,以审慎的眼光、严谨的态度、详实的材料和相对客观的分析,向全世界介绍了一位有血有肉的划时代的中国伟人。
书中重中之重的部分当然是“邓小平时代”。作者以几乎五分之四的篇幅重点研究和描述了1978-1992近二十年的时间里,邓小平在第三次复出后致力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及其对当今中国、中华民族乃至对全世界发展进步所产生的深远而巨大的促进和影响。
读完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深深为小平同志不计个人得失,毕生以中华民族、中国人民的利益为重,矢志不渝为中国发展和崛起不懈努力的精神、品行而感动。
众所周知,小平的一生曾三次被打倒,又三次坚强地崛起。可以这样说,他的每一次被打倒,都是由于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事业的忠诚和坚贞。尤其是1975年的第三次被打倒——书中写得较为详尽,在当时左倾路线乌云压顶、生死攸关的关头,邓小平再一次为了马列主义真理、为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不计个人得失荣辱,毅然坚守真理阵地,以自己的“钢铁公司”(毛泽东评邓小平语)坚强抵制、抗击“四人帮”的进攻。
当时,我在书的第4章结尾处曾有感而发写下了这样一段话:“邓小平同志的威望之所以超越了周恩来、陈云、薄一波等人,就在于他是一个敢于开‘钢铁公司‘的人。他从不对毛(泽东)的错误路线随声附和,更不俯首称是,他不像某些人一样为保住自己的官位、自己的性命违心地认错、或者消极地应付,甚至做为虎添翼的事。尤其在1975年这段艰难岁月,他如果愿意稍稍退让一步,那么他不仅不会第三次被打倒,或许他就可以顺顺当当地成为‘红色接班人’。„„文革结束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还能为人民所拥护,对人民还有强大的号召力,正是因为共产党内还存在着、保留着象邓小平这样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为民请命的优秀党员。如果没有这样的人,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都要重写”。
邓小平,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
读完本书,我的第二个感受是邓小平努力打开改革开放大门、致力开创改革开放宏图伟业的方式方法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
我们现在都看到邓小平设计和推动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而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充分享受着这一丰盛的果实,但是当年在开启这扇封闭了一两千年的改革开放大门时,邓小平同志个人所付出的殚精竭虑和艰辛努力却非我们每个人都能体会和理解到的。当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无产阶级专政、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凡是”的左倾错误路线不仅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脑子里还根深蒂固,即使在中央高层还有着相当大的势力和范围。要把国家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中心从错误的阶级斗争的老路上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宏图大业上来,没有相当强大的理论勇气和卓越的领导才能、工作技巧是绝对难以胜任、实现和完成的。
书中比较客观、全面地介绍了邓小平在那段特殊时期所采取的方针政策及推行、实施的方式方法。他先是以支持和促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在理论上压倒和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然后以设立“经济特区”的方式取得“保守派”人物的“放行”,迈出了改革开放极其微妙但却是极其关键的第一步。而当已经启动的改革开放在1992年有可能出现回潮的时候,小平同志又以“南巡讲话”的方式巧妙地到“基层”“煽风点火”,再次引燃了改革开放新高潮。
这就是邓小平令人赞叹和钦佩的工作方式方法——面对强大的阻力,不去硬顶,而是采取迂回的、侧面的、实验的、试点的战术和方法,先在小范围取得“突破”,然后用鲜活的实际效果来教育干部、教育大众,从而争得越来越多人的支持和拥护。
现在我们对于“摸着石头过河”、“不管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的口号早已耳熟能详,而这些通俗易懂的口号正是邓小平当年那些高明而又实用的工作方式方法的高度概括和真实总结。其实,在这些朴素的口号和做法中,都蕴含着丰富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精髓,这就是邓小平同志始终强调的一句话——“实事求是”。这一点也正是我们党在各个时期之所以取得成功和胜利的法宝,而每当我们脱离或丢掉这一法宝的时候,我们的事业就会遭遇挫折和失败,十年文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从这个意义上说,邓小平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是践行实事求是的典范!
读完本书,我的第三个感受是,如果没有邓小平,我们今天会是什么样?
看看我们今天的生活,住楼房、看电视、玩电脑、打手机、洗淋浴、烧煤气„„,出门乘飞机、坐高铁,甚至走出国门去旅游,这一切与文革期间的生活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邓小平在评价毛泽东时曾说,如果没有毛主席的卓越领导,中国革命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胜利,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想,我们也可套用这句话来评价邓小平本人:如果没有邓小平的卓越领导,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有极大的可能到现在还没有展开,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错误的左倾路线上摸索更长时间。我觉得这样评价邓小平应该是非常恰当的,因为这世界上现在确实还有抱着左倾路线死不放手的所谓的“社会主义”国家!
“吃水不忘挖井人”。
衷心感谢邓小平,感谢他为中国人民带来这场伟大的变革,感谢他把中国重又带回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道路,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今天的幸福生活。作者傅高义把1978-1992定义为“邓小平时代”。实际上,我们今天包括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都会仍然生活在“邓小平时代”。邓小平同志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伟大事业远未终止、方兴未艾。
就象十八大报告中说的那样,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沿着邓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未来的“邓小平时代”,中国和中国人民必将会有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赵浩颖:女 周口龙润电力集团工程公司办公室
《 好好爱自己》读后感
——李伟华
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读完了《好好爱自己》这本书。文章清新、淡雅,让我一颗浮躁的心得以平静。本书是素黑历时多年的心语结集精华,包含着作者对大自然和人的心灵的独到感受,可谓字字珠玑,希望读者在人生路上,无论是遭遇阻碍,还是伤痛来袭,别紧张难过,要知道心的方向,由你掌控,必先好好爱自己,才能前进或转向。就像素黑所说,就等你一个决定,生命将瞬间改变。
读一本好书,犹如得了一位心灵导师,暗夜里点亮灯火,路再远亦不迷失。智慧的心,明亮的眼,又多了一层感恩生命,学会爱自己,好好爱自己。
在我们的世界里,爱贯穿现在和以后。亲情、友情、爱情,散布在我们心田的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爱是信念,让人活下去。因为有爱,我们笑的灿烂;因为有爱,我们哭的动情;因为有爱,生活有滋有味。幸福的青鸟会眷顾的总是那些爱人也爱自己的人。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爱恨情仇,贪恋欲念,当情绪波动悲哀满溢,我们应该坦然接受生活中的挫折与磨难,换一个角度,换一种心态再看问题,人生必定豁然开朗。
爱自己,爱在当下,立即行动。正如素黑所说,最舒服的爱是自在,不期待别人,不等待自己。当我们满足于此刻的生命和自我时,我们会变得快乐而富足。爱了自己,做好了自己,才能被人爱,也才能去爱人。
无论是遭遇阻碍,还是伤痛来袭,别紧张难过,要知道心的方向,由你掌控,必先好好爱自己,才能前进或转向。
爱自己,活得独立和自重,接受自己,诚实面对自己的缺点。爱自己,不是孤芳自赏,不是自恋自怜,而是鼓励自己、充实自己,时时激励自己将深藏的潜力开挖出来,不断提升自己。爱自己的路犹如十年寒窗,不爱自己的人觉得苦爱自己的人却乐在其中。而一路走来,爱自己的人始终在播种希望的种子,慢慢培育,终有一天百花盛开,绿荫满园,一路芬芳。
父母的爱始终是希望我们自爱,我们爱了自己也就做好了自己,实际上就是对父母最大的报答和爱。对孩子亦是一样,当我们做好了自己,已经是言传身教做了孩子的榜样,要做心术正气,能量强大的人,活在当下活好自己,完成自己。
爱总能擦出火花,那火花是你的自爱和他的自爱互相吸引,吸引他的是你自身,你自身的美、自身的微笑,你把自己放在这个世界上的泰然平和。爱,是他愿意与你相依,因为你对自己的不离不弃让他对你死心塌地。
在受到别人伤害是,更应该好好爱自己,自己是自己的守护神,你的朋友、亲人、爱人会照顾你,但你不能永远都有他们在你身边陪伴你,总有一天他们也会离你而去,因此你要学会享受孤独与寂寞享受安静甚至伤痛……
爱自己的人,心里没有阴影。爱自己的人,绝处也能逢生。因为爱是信念、是希望是太阳,照亮自己和别人的世界。爱自己,无论在哪里,都是花在春天、蝶在夏天,恣意盛开尽情飞舞。唯有爱自己的人才能在人生每一场演出中闪亮登场。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谁?不是神,不是富商,而是心胸宽大平和的人。他们不会受到伤害,他们活在爱内,你也可以这样。”
“无条件付出的条件是,当你已经很富有,心够坚定,不怕失去。那么,当我们不怕失去的爱和被爱,还有什么是爱的难题呢?”
素黑说:………
不管以后我会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我都会学会好好的爱自己,因为活着就是一种爱,活着,生命的万千可能性才会发生.我更会好好的爱我的家人,朋友以及我身边所有的人,传播我的爱,收获他们的爱,经过复制和粘贴的爱会更有意义的,谢谢你!我会好好爱自己的…
从今天起,好好爱自己。
李伟华:女
周口龙润电力集团工程公司办公室
第五篇:《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
就内容而言,这位美国人毫不讳言中国人所取得的成就,但是他们又不承认这种成就是体制和制度等原因造成的,因此从本质上讲,因此他们在描述时代的时候很自然地将时代的成就归功于某个人,或者是某群人。因为作者是美国人,所以实际上他带着美国人的立场和观点,无论他怎么掩饰假装让自己变得客观,都不能够掩饰这个立场。因为这是一本传记文学,所以作者实际上对于中国政治的啊八卦更感兴趣。虽然我不敢确定他所讲的那些八卦有多少是真的,不过经过过滤的政治事件还算是能够丰富大家的见闻,聊作有益的参考。就我所能够从这本书中所学到的东西来说对很多人已经算是老生常谈,有一点:就像是毛主席所说的那样,左中右什么地方都有,什么时间都有,想要彻底消除掉派系,这是很困难的事情。
邓小平面临的局面实际上是很困难的,毛派暂且不谈,保守派和改革派(书中写作平衡派和建设派)的斗争在八十年代贯穿始终,一字并肩王陈会计师是真的一字并肩。但是这不是我看到的重点,作为最高领导者,要善于驾驭下面的派系,这点很重要,因为派系是客观存在的,你要善于平衡和团结,不能够让局面崩裂,不能够将一派打死,制造仇恨和分裂。
邓小平的最大成绩,改革开放姑且不说,我认为完善了领导交接班的制度化是最大的成就。领导人终身制特权在他这里终结,这是最好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