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五市十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H
1.积累与运用
用课文原句填空(选填10处即可)⑴__________,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⑵只恐双溪舴艋舟。(李清照《武陵春》)⑶了却君王天下事。(辛弃疾《破阵子》)⑷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秋思》)⑸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⑹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⑺《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作者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卫国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
⑻《沁园春·雪》中直接赞美当今英雄人物、抒写伟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
2.古诗文默写填空。(1)《渔家傲》中借酒表达功业未成,思乡愁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语句__________,鲜明表达了词人立功报国的爱国热情和雄心壮志。《陈涉世家》中表达陈涉少有壮志的句子是!
1.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问题。(12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轨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子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①”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②”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小题1】请结合语境,仔细斟酌父亲告别时说的两句话,并将序号写来。(2分)
①处()②处()A.再见了,好好保重!B.我走了,到那边来信!C.进去吧,里边没人。D.小心自己,注意安全。【小题2】写出能表明上文所写事情内容的小标题:(2分)【小题3】文中的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父亲是个的人。简要分析: 【小题4】“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一句中的“找不着”换成“看不见”,好不好,为什么?品味选文简洁质朴的语言特点。(3分)
【小题5】下面对文章的感悟,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1分)A.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C.子不养而亲不待。D.爱是理解的别名。
1.阅读《巨商蓄鹦鹉》,完成小题。
一巨商姓段者,蓄一鹦鹉甚慧,能诵《陇客》诗及李白《宫词》、《心经》。每客至,则呼茶,问客人安否,寒暄。主人惜之,加意笼豢。一日段生以事系狱,半年方得释,到家,就笼语鹦鹉曰:“鹦哥,我自狱中半年不能出,日夕惟忆汝,汝还安否?家人喂饮无失否?”鹦哥谓之曰:“汝在禁数月不堪,不异鹦哥笼闭岁久?”其商大感泣,遂许之曰:“吾当亲送汝归。”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祝之曰:“汝却还旧巢,好自随意。”其鹦哥整羽徘徊,似不忍去。
【小题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①半年方得释()②就笼语鹦鹉曰()③鹦哥谓之曰()④似不忍去()(2)下列各句与“一日段生以事系狱”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可以为师矣B.岁以大穰C.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D.而以天下事为己任【小题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一日段生以事系狱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乃特具车马携至秦陇,揭笼泣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文章说“鹦鹉甚慧”,它的“慧”表现在:①能诵诗文;②向客人问安;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回答小题。
溥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钞已,朗读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摘自《明史》)。【小题1】解释下列加线字: ①六七始已()②读书之斋()
【小题2】张溥为什么将他的书斋命名为“七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这则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对《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画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2.评析诗歌,完成小题。(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2分)【小题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2分)
3.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分)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小题1】“沙场秋点兵”一句不仅交代了等“记叙要素”,也预示了的前景。
【小题2】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军营生活情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 ;从语言风格上看壮丽而不“纤巧”,所以,作者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
1.作文
题目:并没有结束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第二篇:2015—2016学下学期孝感五校期中联考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2015—2016学下学期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
期中联合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1.B(“我们更向往回到那个年代去生活”无中生有)2.A(“它们都能为人民群众奉上一道道精神文化大餐”中的“都”说法太绝对,应该是老百姓“喜爱的,津津乐道”的文艺作品)
3.D(原文说“事实上,人民群众不是没有艺术鉴赏能力,而是喜欢真正有思想、有道德、有温度、有高度,能够号准时代脉搏、真实反映人民群众悲苦和欢乐的作品”,并没有将人民群众与文艺创作者相提并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
4.A(句意: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5.B(“进士”是殿试合格者)6.C(“当即”错,原文是“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7.(1)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会”“陈”“益”各1分,句意2分)
(2)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
说。”(“顷之” “所以” “愿”各一分,句意2分)
8.①首联描绘了余干古县城孤高荒凉的景象。(2分)这座小小的山城,仿佛跟空中的白云一样平齐,极言其孤高;这里非常荒凉,似乎万年都没人来过。(1分)②作用:诗人即景抒情,寓情于景,在荒凉、萧条的环境中寄托了内心的凄凉与感伤,奠定了全诗苍凉的感情基调。(2分)
9.①用典:运用“陵谷变”这一典故,暗示了余干古县城由盛到衰的沧桑巨变,含蓄表达了对唐王朝国运的忧虑,寄寓了诗人对国家衰弱、人民困苦这一情状的感慨之情。
②借古讽今:通过周幽王昏庸误国,造成陵谷灾变,暗讽唐王朝统治者昏庸误国,造成余干古城由盛而衰。③拟人:飞鸟非人,本来无情,自然不会知道古城的变迁;然而人是有感情的,人能够感受到古城由盛到衰的历史变迁,人也能从中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迁。④寓情于景(以景结情):古城早已荒芜,只剩下无知的飞鸟朝朝暮暮在弋阳溪边的秋草中觅食,作者就是通过这荒凉的古城飞鸟图寄予深沉的历史慨叹。
(手法正确1分,结合诗句分析2分;答出两种即可。)10.(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11.(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D给1分,答A、C不给分。(D项综合运用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A项“证据不够充分”无据。C项“这足以证明她在那次意外事故中受到了巨大伤害”错。)(2)①文章开头巧设悬念,以被告方律师戈尔德知道自己已输这一情节引出下文,也激发起读者的兴趣; ②文章标题《趁机勒索》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联起罗杰斯太太和戈尔德两人分别勒索的故事;
③文章先扬后抑,先以罗杰斯太太的故事刻画了戈尔德正直的形象。又笔锋一转,揭露戈尔德的贪婪虚伪,情节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每点2分,共6分)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1页
(3)分别指:第一件事是指罗杰斯太太趁铁路意外事故勒索更多的赔偿,第二件事是指戈尔德趁电梯事故欲对大楼管理机构勒索赔偿;(2分)作用:①是趁机勒索的具体内容,推动情节发展;
②是主人公思想转变的催化剂,有助于刻画人物形象。(4分)
(4)①揭露了人性的贪婪,文中罗杰斯太太用穿戴胸衣来造成自己腰部受伤,以此来勒索更多的赔偿,以及戈尔德假装电梯事故中受伤,这些都暴露出人性的贪婪;(3分)
②揭露了人性的虚伪,文中戈尔德义正言辞,一再强调要提防罗杰斯太太的勒索行为,而自 己抓住机会也在趁机勒索,言行不一,虚伪至极;(3分)
③人性中的弱点的确存在,无法否认,但我们应恪守本心,坚守准则,不随环境变化而改变初衷,战胜自己的弱点,而不能任它摆布。(2分,若有其他观点亦可,但价值观必须正确)(答“人性的懦弱,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立场不坚定者”也可酌情给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12.(1)答E给3分,答D给2分,答 C给1分;答 A、B不给分。(C 项不够全面,聂耳还要“用歌声惊醒沉睡的雄狮”。A 项聂耳不是“无师自通”,那“是后来聂耳勤奋地拜师学习提高技艺的结晶”。B项聂耳先被黎锦晖录取到音乐歌舞学校,“成为歌剧社的一员后”,才担任首席小提琴手。)
(2)①过人的音乐天赋,澎湃的音乐激情;②勤奋好学,赤诚的爱国之心;③被慧眼赏识,幼年时邱师傅给他启蒙;④报考音乐歌舞学校时,得到音乐家黎锦晖的青睐。(每点2分,答任意三点可得6分)
(3)①被田汉慷慨激昂的歌词感染;②日寇的侵略,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③人民大众共同抗日的呐喊。(每点2分)
(4)示例:不赞同。①《义勇军进行曲》蕴含的战斗不屈的民族精神无论什么时候都是需要的;②坚持用《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可以唤起人民回想祖国创建过程中的艰难忧患,鼓舞人民发扬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热情,把革命进行到底;③虽然时代变了,国歌中的忧患意识不能丢,居安思危;④《义勇军进行曲》仍在激励着国人奋起建设华夏神州,仍在教育、激发年轻一代人的爱国热情和献身精神,它永远不会过时。(8分,紧扣国歌的内涵与现实意义,言之成理即可。若有其他观点,且分析合理,也可酌情给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3.D(解析: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出窍门。应付自如,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主要是从处理事情的态度方面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游刃有余,比喻工作熟练,有实际经验,解决问题毫不费事。主要是从工作的实际经验多来阐述解决问题的能力)14.A(B,“根据„„显示”,句式杂糅。C,搭配不当,“减少„„危害”或者“降低„„浓度”。D,主客倒置,“我们对祥林嫂很熟悉”)15.C 16.①互联网技术迅速普及 ②被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喜爱
③以后越吃越香(5分,写出1句给1分,写出两句给3分,写出3句给5分。语意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准确即可)17.主体图案为一个人扶助另一个人,右下角为活动主题“圆梦1+1”。两人手挽手组成一个心形,表达了爱心公益活动的主旨;象征爱心团体(或个人)对困难群体的关爱和帮扶。下部分线条又像“梦”的拼音首字母“M”,凸显出“圆梦”的主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六、写作
18.参见2015年高考湖北语文卷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主题非常鲜明的作文题,材料的关键句是“那是因为你们是知道,而我是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知”与“做”是写作的关键词,人只有思想没有行动,在杰克·韦尔奇看来是不足取的。要想成功,光有思想是远远不够的,要用实际行动证明。《劝学》中荀子也提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2页
本次作文在写作时要注意,有思想是先决条件,行动是成功的关键;光有思想,没有行动,那只能算空有理想。写作时要体现二者的思辨性。
以下作文标题仅供参考:
(1)知而不为成无望
(2)冥思苦想,不如脚踏实地(3)让思想插上飞翔的翅膀(4)上帝只偏爱“奔跑者”(5)心之所向,言之必行
【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智超群,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考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平台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被录取,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连续升职担任殿中丞、郓州通判。皇帝在学士院将他招来考试,授予寇准右正言、直史馆的职位,担任三司度支推官,转任盐铁判官。
正赶上皇帝召见百官讨论国事,寇准极力陈述事情的得失,皇帝更加器重他。把他提升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兼任吏部东铨。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相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得失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用天命来回答。寇准回答说:“《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大旱的征象,大概是因为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召见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原因,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收受钱财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拿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自唐朝末年,蕃户就有居住在渭水以南的,温仲舒管理秦州时,把这些蕃户驱赶到渭水以北,构筑堡栅来限制他们往来。太宗看过奏章不高兴,说:“古代的羌戎少数民族尚且杂居在伊川、洛水,那些蕃夷人愿意流动难以安定,一旦有调集入侵发生,将要严重困扰我们关中了。”寇准进言:“唐朝宋璟不赏赐边地战功,最终导致开元时的太平。边疆大臣(想要)求取战功而(以致)酿出祸患,很是值得警戒(警惕)啊。”皇帝于是任命寇准出使渭北,安抚蕃户,又调走了温仲舒到凤翔。
真宗当上皇帝后,寇准升迁为尚书工部侍郎。咸平六年,调任兵部,担任三司使。当时合并盐铁、度支、户部为一使,真宗委派寇准裁定事务,于是任命六个判官分别掌控,繁琐简约才适度。景德元年,契丹族入境侵袭,放纵游动的骑兵侵袭深州和祁州一带,稍有点不利就退却,徘徊往来(好像)没有打仗的意思。寇准说:“这是轻侮我们啊!请朝廷训练军队,任命大将,挑选精悍的部队,据守要害的地方,防备敌人。”这一年冬天,契丹族果然大举入侵。寇准趁机请求皇帝到澶州去。高琼指挥卫士让皇帝乘上车子前进,皇帝就渡过了黄河,坐临澶州的北城门楼上,远近的人们看见皇帝车上的伞盖,跳跃着欢呼,声音传到几十里以外,契丹兵士相互看看,感到惊慌害怕,连阵势都排不成了。敌方数千骑兵乘胜追至城下,皇帝诏令士兵迎击敌兵,斩杀擒获大半敌兵,敌军于是退去。
天禧三年,真宗得了风疾,刘太后在内宫干预朝政,把寇准降为太常卿,管理相州,又调任安州,贬为道州司马。真宗当初不知道这事,有一天,问身边的人说:“我好久没有见到寇准,为什么?”左右没有人敢回答。真宗驾崩时也还是只相信寇准与李迪是可托付之人,寇准被重视到这个地步。
孝感市六校教学联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试卷(共3页)第3页
第三篇: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014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推荐]
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2014高三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忖度(cǔn)蛰伏(zhé)澄清(dèng)蓦然回首(mù)B.框架(kuàng)横祸(hèng)逡巡(qūn)杳无人影(yǎo)C.压轴(zhòu)迷惘(mǎng)惩戒(chéng)千秋万载(zǎi)D.揩油(kāi)蠕动(rú)混(hǔn)合 伺机而动(sì)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滚滚东逝的长江犹如一条艺术的长廊,三峡是其中的一朵奇葩:迭出的奇境,变换的四季,涌动的江流,耸峙的山峦,无不令人心驰神往。
B.针对时有发生的电信诈骗行为,公安部门一方面加强宣传,提高群众的防犯意识,同时,还通过专项整治,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
C.由于这是进入汛期以来最大一次降雨过程,城乡部分路段积水,市交警支队领导亲临直播间坐阵指挥,通过道路视频监控系统,即时调整警力,疏导交通。
D.中国画中的仕女穿着贴体紧身的服装,身材婀娜匀称,面容端庄清丽,流连于花园亭台,举手投足之间流露着女性文雅甜静之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若把黄河流域不同省份的民歌逐渐收集起来,本身就是一部编年史般厚重而又有层次感的书!
B.莫言在瑞典文学院的报告大厅,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C.小孩被爆竹弹起的窨井盖击中,送进医院抢救,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父母悲痛欲绝,节日的氛围被悲怆的哭声冲淡了。
D.索马里海域的海盗们装备精良,动辄劫持商船,扣押人质,索要巨额赎金。相形之下,世界其他地方海盗活动的猖獗程度,均无出其右。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
A.近期被网友们调侃为“中国式过马路”的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不只是行人的错,恐怕某种程度上与“路权不平等”、与数不清的“中国式国情”之间也难脱干系。
B.用“爱国”来感召年轻人投身工科没有说服力,这并不是说年轻人缺少爱国情怀,或者爱国已经成为一种大而无当,而是将“投身工科”与“爱国”扯在一起存在致命的逻辑缺陷。C.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建筑是一座城市不可复制、独一无二的标志,与之紧密相关的历史传说和故事,让这座城市具有了浓厚的人文氛围和历史品位。D.“哥是江南Style”一夜之间成为韩国最流行的时尚短语,中年歌手鸟叔极具感染力的“骑马舞”更是风靡一时,被大人、孩子们竞相模仿。
5.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在古代,这个信念有些神秘色彩。
②在一切比较深入的科学研究后面,必定有一种信念驱使我们。
③对于数学研究则还要加上一点:这个世界的合理性,首先在于它可以用数学来描述。④可是发展到现代,科学经过了多次伟大的综合,如欧几里得的综合,牛顿的综合,爱因斯坦的综合,计算机的出现,哪一次不是或多或少遵循这个信念?
⑤这个信念就是:世界是合理的,简单的,因而是可以理解的。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②⑤③①④ D.①④②⑤③ 6.请为下面这段说补写一个结尾,以揭示这个故事给人的启示。(40字以内)(3分)维奥斯特是美国著名女作家。一次有人问她最难忘的是什么,她说:“是我的21岁生日。”
接着,维奥斯特很有感触地叙述了那天的情形:父亲带我到纽约去玩,我穿上盛装,自觉漂亮极了。途中,我进了洗手间,在洗手间里照镜子,得意得不能自己。当我从洗手间出来下楼时,人人都在看着我,难道我如此引人注目吗?随后我听到身后有响声,回头一看,原来我的鞋跟上沾着草纸,一卷草纸正跟着我滚下楼,我明白了为什么大家都在看我。
“从那天起,”维奥斯特说,“每当我觉得不可一世时,总回头看看。” 回头看看。
7.仿照示例,在所提供的汉字中任选两个加以拆拼,并用富有文采的语言描述它(句式不作要求)。(6分)示例 碑:卑微的石头被赋予了神圣的使命,就执著地站立了一生。供选汉字:值 品 恩 意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考证是做学问的必要步骤,必由之路。特别是社会科学,你使用一种资料,一本书,你首先必须弄清楚,这种资料,这本书,是否可靠,这就用得着考证。你要利用一个字、几个字或一句话、几句话证明一件事情,你就要研究这一个字、几个字或一句话、几句话,研究它们原来是什么样子,后来又变成什么样子,有没有后人窜入的或者更改的东西?如果这些情况都弄不清楚,而望文生义或数典忘祖,贸然引用,企图证明什么,不管你发了多么伟大的议论,引证多么详博,你的根据是建筑在沙漠上的,一吹就破。这里就用得着考证。必须通过细致的考证才能弄清楚的东西,你不能怕费工夫。
在进行论证时,我服膺两句话: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古今中外,不管是自然科学家,还是社会科学家,哪一个人在进行工作时也离不开这两句话。在开始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时,你对于这个课题总会有些想法吧,这些想法就是假设。哪里能一点想法都没有而进行一个课题的研究呢?为什么要“大胆”?意思就是说,不要受旧有的看法或者结论的束缚,敢于突破,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发挥自己的幻想力甚至胡想力,提出以前从没有人提过或者敢于提出的假设。不然,如果一开始就谨小慎微,一大堆清规戒律,满脑袋紧箍,一点幻想力都没有,这绝对不会产生出什么好结果的。哥白尼经过细致观测,觉得有许多现象是太阳绕地球旋转说解释不了的,于是假设了日中心说。这真是石破天惊的假设,大胆的假设。没有这个胆量,太阳恐怕还要绕地球运转若干年。没有大胆的假设,世界学术史陈陈相因,能有什么进步呢? 有了假设,不等于就有了结论。假设只能指导你去探讨,去钻研。所有的假设,提出来以后,都要根据资料提供的情况,根据科学实验提供的情况来加以检验。有的假设要逐步修正,使之更加完善。客观材料证实了多少,你就要在假设中肯定多少。哪些地方同客观材料相违,或者不太符合,你就要在假设中加以修正。这样可能反复多次,十次,百次,几百次;假设也要修正十次,百次,几百次,最后把假设变成结论。有的假设经不住客观材料的考验,甚至必须完全扬弃,重新再立假设,重新再受客观材料的考验。这就叫做小心的求证。
也有人灵机一动,提出了一个假设,自己认为是神来之笔,是灵感的火花,极端欣赏,极端自我陶醉。但是后来,客观材料,包括实验结果证明这个假设不能成立。在这个关键时刻,真正有良心的科学工作者应该当机立断,毅然放弃自己的假设,另觅途径,另立新说。这是正途。可是也有个别的人,觉得自己的假设真是美妙绝伦,丢掉了万分可惜。于是不惜歪曲材料,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只选取对自己的假设有利的材料,堆累在一起,形成了一个迁就自己的假设的结论。这是地道的学术骗子。
事情是什么样子,你就说它是什么样子。这是唯物主义,同时也是真理。同样是真理,事情却有大小。哥白尼倡日中心说,这是大事情上的真理。语言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弄清楚一个字或一句话的古音古义,这是小事情上的真理。事情有大有小,而其为真理则一也。有人夸大考证的作用,说什么发现一个字的古音,等于发现了一颗新星,这有点过分夸张。这样的发现与哥白尼的日中心说是不能比的。不管怎样,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追求真理、探索真理的历史,这一点恐怕是无法否认的。从事各种工作的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内追求真理、探索真理。(选自《季羡林自选集》,有删改)
8.下列对“考证”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考证的过程就是弄清楚所使用的资料是否可靠的过程,做学问就是考证,社会科学研究中考证尤其重要。
B.当我们使用某些字句时,要考证这些字句原来的样子及变动后的样子,弄清楚是否有人为添加或更改的情况。
C.考证能为议论提供可靠的依据,不加考证而贸然引用材料证明观点,这样的观点就成了无本之木,不能成立。
D.考证一字的古音等于发现一颗新星的说法无疑夸大了考证的作用,因为考证的作用无法与哥白尼日心说的意义相比。
9.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本文作者推许“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态度,并要求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在课题研究中秉持这一原则。
B.大胆的假设要突破旧有看法或结论的束缚,提出以前没人提出或没人敢提出的假设,但“大胆”并不意味着可以胡思乱想。
C.哥白尼提出日中心说是建立在细致观测基础之上的,这一大胆假设改变了世界学术史陈陈相因的状况,推动了学术进步。
D.对假设中与客观材料相违背或不太符合的部分,都应加以修正,而对已被客观材料证实的部分都应加以肯定。
10.概括考证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不超过20字)(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1分)我带你走一条新路 蒋韵
北京的家,在郊区一片大旷野上,离城自然是远的,它在理论上属于顺义区,可顺义城内的“肯德基宅急送”从不接这小区的外卖单,说它早超过了人家送货上门的区域范围。它准确的地理位置,至今我也说不明白,只知道,它就在潮白河边上,潮白河堤的防风林带,现在差不多是我们小区茂密的围墙。我们的小区,以“城”命名,它也几乎就是一座小城,很有一些规模。旷野中的孤城,怎么也抹不去的,是那种伶仃突兀的感觉,还有它的荒凉。
刚搬来时,最大的困难,是不认识路。进城(北京城区)、去顺义、或是机场,四处碰壁。这里不通地铁,只有一路始发的公共汽车到东直门,千山万水走的还是塞车最要命的机场辅路。小区自己倒是有班车,但一天毕竟只有那么两三班,到底不方便。所以,出行只能是自己开车。丈夫是新司机,又是一个从不辨东西南北的路盲,而我,认路的本领还不如他,基本是个痴呆,一到关键时刻总是犯南辕北辙的错误。就连导航仪,到了我们那片河滩上也噤声失语。我们的车,常常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旷野各条岔道上左冲右突,不知道它要上哪里去,而车上的我们俩,心里一片茫然。
很久以前,有一晚,在冬天的纽约,孟京辉和廖一梅夫妻俩约我们在时代广场见面。我俩匆匆打车来到目的地,站在那面巨大而绚丽的电视屏幕下方,站在流光溢彩熙熙攘攘却无比陌生的街心,寻找着唯一熟识的那两个身影。而他俩,则在一处背风的建筑之下,完全不抱希望地、等待戈多一样地等着我们。京辉对一梅说,“他们绝对找不着我们,这么大的广场,又没说具体的地方,怎么可能找得到?”话音刚落,一梅就惊喜地看见了人流中的我俩……我们四个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人,就这样,在璀璨的时代广场,会合了。我们笑着喊着抱在了一起,就像一小块温暖的亲人的岛屿,抵挡着汹涌的黑夜和陌生。那一晚,我们甚至觉得自己创造了一个小小的奇迹。
当我们的车迷路时,特别是夜晚,不知为什么,我常常会想起这一幕,想起这个纽约之夜。
渐渐地,路走熟了,东西南北,有了方向感。于是,丈夫开始有意识地探路,寻幽探胜一般地寻找那些更近、更合理、更平坦或是更安静的道路。我离开北京好一段日子,回来时,他去机场接我,对我说,“我带你走一条新路,你一定喜欢。”
那是一条村路,两边都是田野,非常安静。路面是柏油铺的,有一种河流般的静谧。走在北方的大地之上,那些通向远方的公路,常常这样给人河流般的错觉。那一年,我和丈夫两人徒步“走西口”,从此,河流般的公路,就成了镌刻在我心里的画卷。眼前这条路,虽没有雁门关外公路的那一种壮阔荒凉,却仍然给我悠远的河流的感觉。路两边,是高大茂密的白杨树,杂有一些槐、柳,都是北方亲近、朴素、美丽的树,却奇怪地让我想起“正大仙容”这几个字。风中,阳光下的树叶灿烂地喧响着,浓荫遍地,更显出了道路的平坦静寂。我喜欢这路。
第二天,去城里接女儿,和她一起约会了一位朋友,吃了晚餐,聊天,回家时夜已很深。路上,下起了雨,车里放着音乐,是女儿爱听的维塔斯的歌。俄语的维塔斯,一句也听不懂。丈夫开车,走高速,走大路,终于,从大路上拐向了这条小路。夜更深,雨下大了,雨打在树叶上,唰唰唰唰,更壮大了声势。这路,原来没有一盏路灯。我们的车,穿行在没有路灯的黑不见底的雨路上,白色的车灯,射出去,小心翼翼地照出一团雨雾、路面和浓密的树影。我们三个人,此时,都屏住了呼吸,只有维塔斯,他的非人类的海豚音,在车里、在这雨路中,高亢地、辽远而尖利地回荡着,像是神的声音,来自天外,来自不知道的神秘地方……我们就在这神的声音的引领下,在这夜雨的黑暗中,不知所往,似乎,一步一步,接近着一个秘密,一个神秘的肃穆的大秘密。车碾着雨水,变成了方舟,小小的亲人的方舟,对抗着无边的黑和未知。
那一晚,当远远看见我们“孤城”的灯光时,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到,那是家,到家了。11.文中丈夫找到的“新路”是一条怎样的路?(3分)12.赏析文中第2段划线的语句(4分)
13.文中第3段详细地描写乐纽约时代广场朋友相聚的场景,有什么作用?(4分)14.文章首尾段出现的“孤城”,含义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两次写到“孤城”?(4分)15.你对题目“我带你走一条新路”如何理解?结合全文,简要评析。(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6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圬①者王承福传 韩愈
圬之为技,贱且劳者也。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听其言,约而尽。问之,王其姓,承福其名,世为京兆长安农夫。天宝之乱,发人为兵。持弓矢十三年,有官勋。弃之来归,丧其土田,手镘②衣食,馀三十年,舍于市之主人,而归其屋食之当焉。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有馀,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
又曰:“粟,稼而生者也。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其它所以养生之具,皆待人力而后完也,吾皆赖之。然人不可遍为,宜乎各致其能以相生也。故君者,理我所以生者也。而百官者,承君之化者也。任有大小,惟其所能,若器皿焉。食焉而怠其事,必有天殃。故吾不敢一日舍镘以嬉。夫镘易能,可力焉。又诚有功,取其直,虽劳无愧,吾心安焉。夫力易强而有功也,心难强而有智也。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嘻!吾操镘以入富贵之家有年矣。有一至者焉。又往过之,则为墟矣。有再至.三至者焉,而往过之,则为墟矣。问之其邻,或曰:„噫!刑戮也。‟或曰:„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或曰:„死而归之官也。‟吾以是观之,非所谓食焉而怠其事,而得天殃者邪?非强心以智而不足,不择其才之称否而冒之者邪?非多行可愧,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邪?将富贵难守,薄功而厚飨之者邪?抑丰悴有时,一去一来而不可常者邪?吾之心悯焉,是故择其力之可能者行焉。乐富贵而悲贫贱,我岂异于人哉?”
又曰:“功大者,其所以自奉也博。妻与子,皆养于我者也;吾能薄而功小,不有之可也。又吾所谓劳力者,若立吾家而力不足,则心又劳也。”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愈始闻而惑之,又从而思之,盖所谓“独善其身”者也。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而夫人以有家为劳心,不肯一动其心以蓄其妻子,其肯劳其心以为人乎哉?虽然,其贤于世者之患不得之,而患失之者,以济其生之欲,贪邪而亡道以丧其身者,其亦远矣!又其言,有可以警余者,故余为之传而自鉴焉。(节选《古文观止》)注:①圬wū:粉刷墙壁。②镘màn:粉刷墙壁的工具。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各致其能 致:尽力 B.而归其屋食之当焉 归:返回 C.知其不可而强为之者 强:勉力 D.余为之传而自鉴焉 鉴:照(镜子)。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弃之来归 蚓无爪牙之利
B.食焉而怠其事 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C.身既死而其子孙不能有也 莫春者,春服既成
D.薄功而厚飨之者邪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承福是个有战功、可以获得官职的人,却放弃了做官回到家乡,操馒做工谋生,租住在雇佣他的人家中。
B.王承福认为社会是有一定分工的,也只有承认社会分工得必要性,才能安心于自己所做的事业,得到自己应有的利益而问心无愧。
C.王承福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见证了许多富贵人家由盛而衰的变化,借此劝告人们不可“食焉怠其事”。
D.选文记叙了王承福的事迹和言行,对王承福所言,世人应当一分为二的看待。19.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分)
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2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视时屋食之贵贱,而上下其圬之佣以偿之。
(2)用力者使于人,用心者使人,亦其宜也。吾特择其易为无愧者取焉。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 张先
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21.下阕前两句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3分)
22.末句中“杨花过无影”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佳妙之处。(4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1)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2)夫礼者,自卑而尊人。(《礼记·曲礼上》)
(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4)圣人缘人情以制礼,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异同,明是非也。(明·张璁《正典礼第一》)23.请用《〈论语〉选读》教材中一篇课文的标题概括(1)(2)两则材料。(2分)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孔子的观点。(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2),佳木葱茏而可悦。,木遭之而叶脱。(欧阳修《秋声赋)(3)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锦瑟》)
(4)曾子曰:“,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
(5),乾坤日月浮。亲朋无一字。(杜甫《登岳阳楼》)
四、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教育家陶行知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人生需要“面包”,这是生命的物质需求;但一味贪婪地追求“面包”而鄙夷“水仙花”,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乃至死亡。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于潜僧绿筠轩》)苏轼很喜欢竹子,宁肯不吃肉也要有竹子作伴,可见精神的享受有多么重要。
对此,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温州十校联合体2013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语文适应卷 参考答案 命题学校:瓯海第一高级中学 陈琰 审题学校:鳌江中学丁家盛 5.答案C(由“这个信念”和“必定有种信念驱使我们”可知⑤在②句后,由“在古代”和“可是发展到现代”可以推知④在①后,排除A、B两项,由于①句中有“这个信念”,如果放在句首代词的指代无法落实,所以排除D项。)
8.C(A“做学问就是考证”以偏概全,做学问不只是考证,至少还包括“假设”。B前提条件不完整。根据文意,应是“当我们使用某些字句证明一件事情时”。D原文中“这样的发现”指的是“发现一个字的古音”,而不是选项中的“考证的作用”)
9.D(A“要求”这一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符,原文只是客观交代古今中外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秉持这一原则。B由原文“敢于发挥自己的幻想力甚至胡想力”可知,大胆地假设是鼓励胡思乱想的。C曲解文意。根据文意,“世界学术史陈陈相因”只是一种假设的状况;且说日心说改变学术史的状况,有夸大作用之嫌,文章的意思是各种大胆假设的提出使世界学术史避免了陈陈相因)
10.检验并修正假设,使之变成可靠的结论(求得真理)。11.平坦、静谧、悠远的“村路”。(3分)
12.运用比喻,将车子比喻为“无头苍蝇”(2分)车子“左冲右突”,说明这个“孤城”在旷野中的伶仃和荒凉;暗示出我们内心的迷茫不知所之(2分)。
13.运用插叙的手法,使行文跌宕起伏,让人在“失路”的“迷惘”中看见“希望”,在“孤独”中获得温暖(2分);同时在“失路”与“得路”的对比中,增加“希望”的亮色,获得追寻希望的动力(2分)。
18.C(一直都是在富贵人家干活,有误)19.然吾有讥焉/谓其自为也过多/其为人也过少/其学杨朱之道者邪/杨之道/不肯拔我一毛而利天下。
20.(1)根据当时房租、伙食费的高低,来增减他粉刷墙壁的工价,(然后)交给房主约定的租金。
(2)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啊!”
21.承上启下。前句说云去山昏,游人散后,郊外一片空寂,为上片白天赛龙舟、踏青等热闹场面作结。后句说笙歌已歇,喧嚣一天的池院,此刻显得分外清静,一“静”字又为下面写静谧优美的夜景做铺垫。(3分)【审题指导】
“假如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是一个比喻,富有含义。“面包”是用来吃的,是生命的物质需求。拥有面包,就是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水仙”是用来看的,让人精神愉悦。拥有水仙,就是有一定的精神生活。为什么“用一块而不是两块去换”?这说明人生需要面包,这是生命的物质需求,是精神生活的基础。吃一块面包,用另一块去换水仙花,这说明人在拥有了一定的物质生活之后,还要有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如果一味地贪婪地追求面包而鄙夷“水仙花”,人的精神就会空虚,乃至死亡。
立论不能太绝对,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
参考译文:
粉刷墙壁作为一种手艺,是卑贱而且辛苦的。有个人以这作为职业,样子却好像自在满意。听他讲的话,言词简明,意思却很透彻。问他,他说姓王,承福是他的名,祖祖辈辈是长安的农民。天宝年间发生安史之乱,抽调百姓当兵,他也被征入伍,手持弓箭战斗了十三年,有官家认可的功勋。但他却放弃官勋回到家乡来,由于丧失了田地,就靠拿着镘子维持生活过了三十多年,他寄居在街上的屋主家里,并付给相当的房租、伙食费。根据当时房租、食物价钱的高低,来增加或降低他粉刷墙壁的工价,(然后)交给房主约定的租金。有钱剩余,就拿去给流落在道路上的残废、贫病、饥饿的人。
他又说:“粮食,是人们种植才长出来的。至于布匹丝绸,一定要靠养蚕纺织才能制成。其他用来维持生活的物品,都是人们劳动然后才完备的,我都离不开它们。但是人们不可能样样都亲手去制造,最合适的做法是各人尽他的能力,相互协作来求得生存。所以,国君的责任是治理我们,使我们能够生存,而各种官吏的责任则是秉承国君的旨意来教化百姓。责任有大有小,只有各尽自己的能力去做,好像器皿各有各的用途。如果光吃饭不做事,一定会有天降的灾祸。所以我一天也不敢丢下我泥馒子去游戏嬉戏。粉刷墙壁是比较容易掌握的技能,可以努力做好。又确实有成效,还能取得应有的报酬,虽然辛苦,却问心无愧,因此我心里十分坦然。力气容易用劲使出来,并且取得成效,脑子却难以用力使它拥有智慧。这样,干体力活的人被人役使,用脑力的人役使人,也是应该的。我只是选择那种容易做又问心无愧的活来取得报酬啊!”
“唉!我拿着镘子到富贵人家干活有许多年了。有的人家我只去过一次,再从那里经过,当年的房屋已经成为废墟了。有的我曾去过两次,三次,后来经过那里,也成为废墟了。向他们邻居打听,有的说:„唉!他们家主人被判刑杀掉了。‟有的说:„原主人已经死了,他们的子孙不能守住遗产。‟也有的说:„人死了,财产都充公了。‟我从这些情况来看,不正是光吃饭不做事遭到了天降的灾祸吗?不正是勉强自己去干才智达不到的事,不选择与他的才能相称的事却要去充数占据高位的结果吗?不正是多做了亏心事,明知不行,却勉强去做的结果吗?也可能是富贵难以保住,少贡献却多享受造成的结果吧?也许是富贵贫贱都有一定的时运,一来一去,不能经常保有吧?我的心怜悯这些人,所以选择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干。喜爱富贵,悲伤贫贱,我难道与一般人不同吗?”
他还说:“贡献大的人,他用来供养自己的东西多,妻室儿女都能由自己养活。我能力小,贡献少,没有妻室儿女是可以的。再则我是个干体力活的人,如果成家而能力不足以养活妻室儿女,那么也够操心的了。一个人既要劳力,又要劳心,即使是圣人也不能做到啊。
我韩愈最初听了感到迷惑,然后又按照他的说法想一想,才明白他是个贤能的人啊,也就是人们所说的独善其身的人啊。但是我还是有指责的话要说,就是说他为自己太多了,为别人太少了,他效仿的是杨朱的那一套吗?杨朱的哲学是,不肯拔自己一毛而利天下。而做为人因为有家而劳心,不愿意劳心来生养他的妻子儿女,他肯劳心来为他人吗?虽然如此,他还是胜过世上那些患得患失,来满足自己生活的欲望、贪婪邪恶却忘记道义而丧命的人,多得多啊!还有他的话有可以警示我的地方,所以我为他作传,来给自己做为借鉴啊。
第四篇:五校联考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五校联考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读下面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修改句中的错别字,依次将它们写在相应的方格中.(4分)
(1)老妇人想了半天,然后,伸手在她那唯一的衣袋里摸出件什么东西来,踹在怀里,慢 慢地爬出了地jiào
(2)虽然缤江多垂柳,满山开桃花,但 zhī粉颜色哪能左右结构之美呢!
(3)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hè,才能使游缆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4)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zhù提笔,诛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 B,C,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D,3、下列标点符号用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他能不干这档子事吗?不能。说什么我也是同乡,能不尽一点乡情乡谊? B,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C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案美。
D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B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
C在他当校长期间,使这所小学的教学质量,在全县属于上乘。D不仅生了根,而且枝叶茂盛了。
5,对下列加点词语词性解说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连词)B形容词)
C助词)D副词)6,下列填入括号中的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是第一位中国籍作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管承认不承认,诺贝尔文学奖因其奖金()、影响力大和权威而为世人看重。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符号,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价值。中国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说明了其著作的高水准,更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这是一种()和融合的过程,这是一种文明对话的过程。中国文学要走出国门,也必须走出国门;中
国作家要走向世界,也必须走向世界。当然,只有一个莫言还不够,中国不能只有一个莫言。同时,没有哪个作家是为了获奖而写作。在第五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上,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我以为获奖与否不是最重重的,重要的是我们有共同的身份----作家,共同的()文学,共同的使命()„„
A丰富接待关爱担负B丰厚接纳珍爱担当 B丰实接洽痴爱担任D 丰盈接纳热爱担任 7,测试你的智力(6分)
1)猜谜语(1)字谜:根据提示猜一字(2分)
a一人腰上挂把弓()b半青半紫()(2)成语谜。根据诗句猜一成语。(2分)
a 淡妆浓抹总相宜()b小荷才露尖尖角()2)脑筋急转弯(2分)
(1)三个金叫鑫,三个水叫淼,三个人叫众,那么三个鬼应该叫什么?()(2)胖妞生病时,最怕别人来探病时说什么?()8,口语交际。根据下列情境说话。(2分)
一位旅行家向诗人海涅讲述他所发现的一个小岛,突然说道:“你猜猜看,这小岛上有什么现象使我感到惊奇?”海涅摇摇头,表示不知道。旅行家神秘地一笑:“小岛上没有犹太人和驴子!”作为犹太人的海涅坦然地回答道:“。” 9,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答题。(2分)
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10,综合性学习。“环保” 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它是人类文明程度的显现,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善待环境,人类的家园会更美好,生活会更幸福;漠视环境,人类将会受到无情的报复。某 班同学举行了题为“我的环保行动”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活动一: 实地观察)留心观察学校周边的农村或社区环境,了解当地环境污染的状况,并把令你感受最深的情景,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描绘出来。(2 分)
(活动二:献计献策)请为解决当地环境保护问题献出你的锦囊妙计。(不少于两条)(2 分)
我的计策一:我的计策二:二,阅读理解与欣赏(32分)
(一)阅读《 哀溺文序 》,然后回答文后问题。(8分)哀溺文序
永①之氓②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于是作《哀溺》。
[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②氓:民,百姓。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16、在第(3)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1分)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2分)
()()
()()
17、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212.翻译下列句子。(3分)分)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②何不去之!
18、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1分)③汝愚之甚,蔽之甚!
1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1分)
1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二)阅读《 病 人 》,然后回答问题。(8分)
病 人(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2)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3)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4)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5)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6)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7)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8)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9)“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10)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5、在第(1)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9、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三)阅读《 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然后回答文后问题。(8分)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
(1)雨后,我们常能闻到泥土的清香味儿。这些清香从哪儿来呢?据专家研究,它来自
泥土中一种叫“放线菌”的细菌。
(2))土壤是种类繁多的细菌的乐园。在显微镜下,你会观察到这样一类与众不同的细菌:别的细菌多是圆形、椭圆形的,而它们看起来却是丝状的。那些丝状细菌有的像一棵树,树上有时还结着“果实”;有的像一根草,仿佛还开着花,煞是好看。这类细菌生物学上就称为放线菌。
(3)放线菌是一种单细胞生物,所以你看到它长得像一棵树也好,一根草也罢,其实都只是一个细胞。那些奇形怪状的丝,是它的菌丝。菌丝覆盖了很大的空间,这对于寻找食物大有好处。放线菌能释放出一种化学学物质,正是这种物质,让我们能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4)为何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呢?
(5)因为放线菌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细菌,它们一般喜欢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下生存。当土壤干旱的时候,它的菌丝就会在头部长出孢子。放线菌渐渐枯死后,留下的这些孢子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又会发芽,长成一个个放线菌。
(6)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这些晴天时埋在土中的孢子长成的放线菌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7)放线菌的作用当然不只是让人闻到清香,它也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时至今天,人类已经发现了5000多种抗生素,其中就有4000多种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如链霉索就是从土壤中一种叫“灰色链丝菌”的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四环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也都是从放线菌中提炼出来的。
(8)放线菌的作用还至于此,我们平常烹饪时调味用的味精,也是通过它们制造的。如今,它们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
20.请概括“雨后泥土的清香让人感受更明显”的原因。(2分)
21.说说文章第(2)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分)
22.文章第(7)(8)两段介绍了放线菌的哪些作用?(2分)
23.文章以“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为题有哪些好处?(2分)
(四)阅读《种棵树收留时光 》,然后回答文后问题。(8分)种棵树收留时光
没有树的院落,就像没有父亲的家,空荡荡的。我发现时,春天已到了。
那些树,是父亲种的,就像我和姐姐,有着各自葳蕤的时光。岁月不居,姐姐已结婚生子,我也将在城市安家。如同那些树,我们终要长到分叉的年纪,然后分道扬镳。现在父亲卖掉它们,手刃了那段时光。他把钱全都交给我,刚好够买一间卧室。
我买了新房,父亲卖掉心房。我顾不了这么多,一如父亲和家的衰落。在他面前,我总像个孩子般没用。父亲总有他的办法,哪怕我天文数字的房贷,他眼也不眨一下,淡淡对我说,你工作你的,我想办法。卖掉树,父亲去打工了。这是他全部的办法。他终于明白,那块地能养活全家,却补不了我的城市生活。虽然他谙熟农事,在田地里游刃有余,但到了城里,他就像迷途的孩子,不知所措。父亲走了,我回家收拾“残局”。树枝凌乱散落一地,乍绿还黄。枝桠上,叶芽迈着整齐的步子,正饱满地跑向春天,到我面前,却戛然而止。我把它们捡起、码齐、放好,就像收集那些弥足珍贵的往事。
清理好树枝,接着是树根。树是齐根锯断的,硕大的伤口,像父亲的嘴在喊我。我虽然听不见,但从明灭的年轮里,我能认出那些逝水流年。枣树清瘦,是父亲给我种的,我嘴馋;桃树细腻,是父亲给母亲种的,母亲身体不好,桃树避邪;槐树匀称,是父亲给姐种的,姐喜欢吃槐花……哪一棵是
父亲种给自己的呢?我仔细辨认,这些让他疼痛不已的树,竟没一棵是他给自己的。扒完树根,坐在寂寞的院落里,我有种被掏空的感觉。
母亲喊我烧锅。如今家里只剩下母亲,我一回家,她就喊我做这做那。我知道她并不想我干多少,只想我在她面前,让家有些回音和气息。母亲做着饭,说落着父亲:是不是又跑丢了。也不打个电话。吵闹一辈子,她还是关心他。
我拨通父亲的电话问,习惯吗?父亲不屑地说,有啥不习惯的,工地的活,比种庄稼容易,钢筋扎好,往地上一种,就会长出大楼……父亲变得很健谈。他总是这样,再艰难的事,也说得轻描淡写。父亲忽然问,家里的树发芽了吗?我支支吾吾。或许他忘了,家里的树都卖了。父亲喃喃道,应该发了。我轻轻问,还迷路吗?他笑笑,不好意思地说,不迷了,我找棵大树,就有了方向。说起那树,他又来了精神,滔滔不绝。我没想到,竟然是棵异乡的树,引领着他走进城市,而我只能远远旁观着。
我决定给父亲种棵树,帮他收留那些渐渐老去的时光,让他能找到回家的路。24,从全文看,本文的标题“种棵树收留时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2分)
25,从语境看,怎样理解画线处“我买了新房,父亲卖了新房”这句话?(2分)
2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形象?请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概括。(2分)
27自选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树是齐根锯断的,硕大的伤口,像父亲的嘴在喊我。
28请仿照示例将下面有关感恩的两个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我感恩大地,愿化为落叶,肥沃一方土地;我感恩天空,愿化为白云,装点一片天空。(1)我感恩大树,;(2)我感恩父母。
三、作文练笔与展示(40分)
29,阅读下面一组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写一篇记叙文。
材料一:阿基米德是古希腊数学家、力学家。在他75岁的时候,一天正蹲在地上看他画的几何图形,残暴的罗马士兵闯进来,拔出了利剑。阿基米德坦然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几条定理证完,不能给后人留下不完整的定理呵!”可是罗马士兵的剑已经砍下,阿基米德大叫:“
我还没完成„„”便离开了人世。
材料二:瑞典化学家诺贝尔,经无数次失败后,终于成功地发明了黄色炸药。在进行最后一次火药制作实验时,火药爆炸了。他从爆炸的火与硝烟中跑出来,全身多处都流着鲜血,而他却高兴地大呼:“我成功了!”
材料三:居里夫人成年累月在实验室里与镭、钍、铀等放射性元素打交道。由于长期受到放射性物质的照射,居里夫人后来患了恶性贫血而死。她所发现的放射性元素镭,曾用来治疗癌症,医好了许多病人,而她自己却死在镭的手中。要求:(1)贴合材料,主旨明确;(2)语言流畅,条理清晰;(3)字数600字左右,题目自拟,写成记叙文;(4)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五校联考语文参考答案:
1,揣窖滨脂壑览箸诸 2,B3,D4,C5,C6,B
7,1)夷素两全其美出水芙蓉2)叫救命多保重身体
8,如果真是那样,我和你到小岛上走一趟。(海涅的言外这意是:我是犹太人,而你正是那一头驴子。)9)2,2,9;因为只有36 = 6 ×6×136 = 9 ×2 × 2 10,略
11,①咸:都。②济:渡,渡河。③怠:疲惫。④遂:于是,就。1 2.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13.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14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
译文:永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一天,河水突然上涨,有五、六个人乘着小船渡湘江。渡到江中时,船破了,都游起泳来。其中一个人尽力游泳但仍然游不了多远。他的同伴们说:你最会游泳,现在为什么落在后面?他说:我腰上缠着一千文钱,很重,所以落后了。同伴们说:为什么不丢掉它呢?他不回答,摇摇他的头。一会儿,他更加疲惫了。已经游过河的人站在岸上,又呼又叫:你愚蠢、蒙昧到了极点,自己快淹死了,还要钱财干什么呢?他又摇摇他的头。于是淹死了。我对此感到十分悲哀。如果像这样,难道不会有大利淹死大人物的事情吗?我于是写下了《哀溺文序》。解读:这篇是柳宗元写的一篇讽刺性文言文!讽刺那些爱财如命的人们,揭示了他们的愚昧无知,并进而警告贪财好力的人,若不猛醒回头,必葬身于名利场中
15、对冷漠的现代城市的不满。
16,起承接过渡的作用,使文章自然转入具体情节的叙述,推动情节发展。
17四个场景:在电梯发出超载警报时,“她”从人群中主动挤出来,等下一趟;“她”帮农民模样的大伯上楼,可是电梯内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不回应“她”的请求;热心告诉小伙子口腔科病房的地点;“她”帮一位姑娘捡起一枝玫瑰,被人关在电梯外,被某些人称着精神病人。
18、用对比手法表现了世俗的评价,把作为病人的“她”与作为健康人的“大家”放在鲜明的对照中,暗示并深化了主题。
19,通过鲜明的对比,表明思想、道德上的欠缺比生理上的疾病更可怕、更危险,因而更需要治疗。20,当下雨时,雨水冲开了土壤,晴天时埋在土中的放线菌孢子,也因此随着潮湿空气中的小液滴四下弥漫。当它们被吸入鼻孔,我们就能感觉到一股泥土的清香。又由于土地干旱越久,就有越多的放线菌孢子存在,所以雨后泥土的清香在久旱之后尤其明显。
21,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出了放线菌的样子。(画线句子把放线菌比作“一棵树”“一根草”,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
22,是生产抗生素的宝库,可制作调味用的味精,如今还是科学家研究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的便利材料。,23,题目采用问句的形式,引起读者的注意,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点明了文章要说明的内容。解析:本题考查题目的作用。题目一般都提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标题“泥土的清香自哪儿来”是一个问句,读者遇到这样的题目要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样就吸引读者阅读文章。
24,表达了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父亲不再在外奔波操劳,而能让父亲安享晚年,重享天伦之乐的愿望。
25,为了我能在城市里买房,父亲卖掉了院子里所有的树。而这些树是父亲亲手为家人栽种的,是父亲心目中最珍惜,最重要的东西,所有说“父亲卖掉了心房”。
26,父亲是一个果断,坚毅,纯朴,一心为家人考虑而从不考虑自己的农民形象。
27,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从侧面写出了父亲和这些树的浓厚情感以及对于父亲卖树给“我”买房的痛心与愧疚之情。
28,愿化为甘霖,滋润一树繁茂;愿化为春风,驱散一身疲惫。
29,提示:三位科学家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研究领域也各自不同,但他们有着相似点:那就是对所从事的科研事业,都具有执着忘我的可贵精神。抓住三则材料的“共性”,进行“求同概括”,便会准确把握材料的中心论点了。参考命题:《可贵的执著精神》 《成功者的启示》
第五篇:2010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第二层次
2010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中联考
语文试卷
(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隽永(jùn)户牖(yǒu)谬(miào)赏天高地迥(jiǒnɡ)....
B.缱绻(quǎn)愧怍(zuò)启碇(dìng)文采斐然(fěi)....
C.伛偻(lǚ)蹩(piē)进刀俎(zǔ)怦(pīng)然心动 ....
D.纾(shū)祸蹂躏(lìn)谥(yì)号载歌载舞(zǎi)....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慰藉博采众长噩梦贻笑大方
B.取缔层峦迭嶂疏浚残羹冷灸
C.倾泄销声匿迹荒诞完壁归赵
D.孱头廖廖无几瞋目报残守缺
3.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部作品和每一个思想的独....
特性、个性和局限性。
B.及至时过境迁,它们或者与时俱进,演化出新的内容与形式;或者抱残守缺,化为明日..黄花。..
C.有一双轻跳舞靴太美观了,细长到不可理喻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
不得离开。
D.人们不想活,情愿照顾殡仪馆的买卖,这种精神状态使医药一筹莫展。....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世界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受资金、人员、技术等劳动要素不流畅的困难的影响造成的。
B.由于时代久远,《诗经》和《楚辞》中的文言字词对我们感到非常陌生,它们像坚硬的外壳,包裹住了鲜活的生命。
C.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它是否用了一大堆词儿,是否用了某一行业的话语,而在它的词儿用的是不是地方。
D.由于肖邦之家的最大魅力之一,正是在于我们能感受到在同肖邦“促膝谈心”。
5、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B、璧有瑕,请指示王 ....
C、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
6、下列加点字的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人皆得以隶使之B.常以身翼蔽沛公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则思知止以安人..
7、下列句子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吾属今为之虏矣!
A、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B、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C、夫晋,何厌之有?D、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
8、选出下列对课文及有关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英国作家高尔斯华绥的小说《品质》和中国现代作家杨绛的散文《老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在不幸的命运中都表现了小人物们人性人格的光辉。
B.《左传》是记录春秋历史的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撰写的。“左传”的“传”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
C.《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记叙自己出使元营的斗争情况以及逃脱后的艰险遭遇,并说明抄录诗篇和编纂诗集的目的。由于写在诗集的后面,故命名为“后序”。诗集命名为《指南录》,取“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的句意,表达了作者心指南宋、冒死南归的爱国之情。
D.《五人墓碑记》是明代文学家张溥写的一篇墓碑记,赞颂了五义士面对强权英勇不屈的反抗精神,高度评价了五位义士为首的群众抗暴斗争,其中“大阉亦逡巡畏义”“钩党之捕遍于天下”“非常之谋难于猝发”都是由于“五人之力”。
二、阅读题(共31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9——12题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有些危机。
9.与“他占有,挑选”这句话意思相近的一句是()(2分)
A.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B.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C.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D.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10.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最准确的一组词语是()(2分)
A.徜徉抛摔未免B.徘徊抛摔未免
C.徘徊摔抛不免D.徜徉摔抛不免
11.对“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鱼翅是贵重食品,来之不易,用来宴大宾未免可惜。
B.用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宴大宾,过于招摇,会造成不良影响。
C.穷青年用鱼翅宴大宾,花费太大,损失太重。
D.不要让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成为少数人摆阔气、装门面的东西。
12.分析这两段文字中各喻体的含义:(4分)
(1)“大宅子”比喻:
(2)“孱头”比喻:
(3)“鸦片”比喻:
(4)“姨太太”比喻:
(二)课外阅读(1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16题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
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
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
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受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
13.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3分)
14.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2分)
答:15.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3分)
(1)特征:
(2)作用:
16.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
答:(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选择题每题2分)
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所为?所求乎为臣,主辱,臣死有余僇;所求乎为子,以父母之遗体行殆,而死有余责。将请罪于君,君不许;请罪于母,母不许;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死犹为厉鬼以击贼,义也;赖天之灵、宗庙之福,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亦义也。嗟夫!若予者,将无往而不得死所矣。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君亲其谓予何?诚不自意返吾衣冠,重见日月,使旦夕得正丘首,复何憾哉!复何憾哉!
1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父母之遗体行殆(危险).
B.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杀戮).
C.修我戈矛,从王于师(整治).
D.而幸生也何所为(幸运).
18.下列各句句读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 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
B. 请罪/于先人之墓,生无/以救国难
C. 诚不/自意/返吾衣冠
D. 向也/使予委骨/于草莽
19.对“予虽浩然无所愧怍,然微以自文于君亲”一句翻译正确的一句是()
A.我虽然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没有一点事功来掩
饰自己的罪过。
B.我虽然光明磊落,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只能凭这微小的成绩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C.我即使正气凛然,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仍然没什么好自我夸
耀的。
D.我即使光明磊落,没什么惭愧的,但在君主和双亲面前,却只能凭这微小的成绩来掩饰自己的罪过。
20.下列对文段的分析和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的报国之志在文中被表达成“忠君”之义,认为只要能“重见日月”就死而无
憾了,这体现了特定历史条件下作者真实的思想境界。
B. 文中引用《出师表》中的句子,意在表明自己有当年诸葛亮兴复汉室那样为国竭忠
尽力的崇高志向。
C. 本段议论是在前文叙事的基础上展开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王朝暗淡前景的担
忧以及自己“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决心。
D. 本段正面阐述了作者的报国之志,说明了自己九死一生、侥幸活下来的意义之所在。
三.翻译下面两个句子。(6分)
2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四.古诗词鉴赏与文字应用(共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23----24题(5分)
双调〃水仙子〃居庸关中秋对月
(元)宋方壶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活,碧天遥难问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
23.中国古代文学中对“月儿”有多种不同的称代,此曲中“广寒宫”“姮娥”以外,还有是指称月亮。曲中的“白雪”称代。(2分)
24.指出这首元曲的主要写作手法并简析作品的思想感情。(3分)
25.给下列句子合理排序,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①当然,这并非说文化传统是不变的。
②生活中某些新的因素会慢慢积淀,并经过筛选、整合而成为传统的新成分。
③不会一蹴而就,即使在社会急剧变幻的革命时期也是如此。
④因为随着时间的变化,传统中某些成分会变得无处可用而逐渐淡化以至衰亡; ⑤一般说来,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
⑥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
2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下一个定义。(可适当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分)
①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
②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史为“正史"。
③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
④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记录是比较系统的。
答:二十四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默写下列名言名句,任选其中四句。(8分)
1、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_____。
2、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
3、惟草木之零落兮。路曼曼其修远兮。
4、今两虎共斗,__________________。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善始者实繁,_______________。竭诚则吴越为一体,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40分)
有人寻根,有人寻友,有人寻享受,有人寻奋斗,有人寻流失的人格,有人寻未来的理想,有人寻流逝的文化,有人寻人生的信仰……‚寻‛是探求,是反省,是创造,可以说,我们一生都在寻寻觅觅,正是‚寻‛使我们的人生充实而丰富。
请以“寻”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自拟题目,不少于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