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抓好中年级的起步作文
习作也精彩
——如何抓好中年级的起步作文
彭
靖
《新课标》提出:“中年级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而中年级学生逐步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望极强,对一切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感兴趣。只要教师能够结合这个阶段的学生的特点,开展多元化的习作教学,就能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精彩,以实现《新课标》中所强调的让小学生“易于动笔”,“乐于书面表达”,对作文“有兴趣”的目的。
由于受到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很多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丰富,除了周末,几乎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碰到家长工作忙,连周末也只能呆在家里。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生活,哪有精彩的习作。曾有家长向我反映自己的孩子最怕写日记,因为没什么可写的。为了激发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冲动和愿望,我不对他们要求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以消除他们对习作的畏难情绪。除此之外,我尝试着为他们提供和创造更多的习作机会,多用肯定和激励的方法,多组织展示和交流。
一、体验式习作教学尝试。
对于孩子,不是自己亲眼所见,亲身体会,就难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为此,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些亲身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做自己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然后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我是绿色小卫士》是百花园中的口语交际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担任绿色小卫士的过程中,体会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组织活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这是一个保护家园的时间活动,教材并没有限制具体的环境,但是我考虑到,校园是学生们共同生活的环境,大家对这个环境都很熟悉,活动开展起来会更方便、更容易。因此,我把这次活动的范围定在了我们的校园内。
首先,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们都对创造美丽校园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有的学生就连学校的各个角落都考虑到了。接着,考虑这次活动的目的之一是培养他们的组织活动能力,我把每一组都分配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希望能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让能力稍差的学生能增强自信心和增加动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全班48位学生被分为六组。在实施的过程中,分成三步进行:制定计划→开展行动→师生总结。整个行动都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学生们以十二万分的热情投入到活动中去。我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在教室里,几个学生围成一圈讨论如何编写生动、活泼的环保提示语;在花坛边,几个学生手持从家里带来的喷壶给花草洒水;在操场上,学生们拿着扫帚奋力地扫着地上的灰尘;角落里,几个学生正一手提着垃圾袋,一手捡着垃圾„„他们当中有不少学生是一到下课时间就一头扎进操场玩个痛快,现在能抵御来自操场的诱惑,利用课余时间来开展这项活动,真是不容易。
活动结束后,我要求各个小组成员在组内交流自己参加绿色行动的经过和体会。要求把自己的经过和体会说清楚,还要认真听别人发言,最后评出小组优秀的绿色小卫士,参加全班的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各个小组成员互相交流。接着,优秀的绿色小卫士们兴奋地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和小组同伴参与这次绿色活动的故事。从他们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在课堂上看不到的热情,收到了远比苦口婆心的说教更好效果。还意外地发现了许多学生平日里不易被人察觉的优点,他们中的有些人在学习上并不突出,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却异常的活跃,能说会道,能写能画,原来他们也有令人骄傲的一面。并且,这次“口语交际”活动正好与“笔下生辉”是相关的,一次活动就等于上了两堂课。
有了这次经验,在以后的习作训练时,我都尽量让学生先实践,再由说到写,效果都还不错。
一年春天,学校组织学生到武汉的鸟语林参观游玩。在那里,学生们在我的带领下,看到了很多生活中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这一次春游,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好,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奇异的植物世界》。这篇文章是按照移步换景的方法写的,使文章内容多而不杂,很值得学生学习。于是,春游过后,我也让学生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这次游记,有了出游的体验,内容自然丰富,但教师有必要对习作的形式加以引导。先由学生罗列出游览的几个地点,然后知道他们将这几个地点用句子串起来,形成每一段的过渡句。最后,由他们自己发挥,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这样,一篇仿写习作就出来了。这篇习作,在内容上没有规定的太多,只是引导学生学习好的文章形式。毕竟,任何学习的开始都是模仿。
二、多元化评价方式尝试。1、选取范文点评
选取反问点评是比较常用的习作评价方式。通常我是在详细批改完习作之后,选取优、良、差三个等级的习作各几本,在班上进行点评。目的是让学生学习别人习作的优点的同时,也帮助别人寻找问题,这也是给自己找缺点。一般来说,优秀习作的优点占多数,所以点评优秀习作的数量多一些,因为我想以鼓励为主,也想让大家多学学别人的优点。而相对来说,较差的习作的缺点暴露的比较多,所以需要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以此引起学生的注意。
2、三方共同评价
所谓“三方”,是指学生、家长、教师。习作完成后,可以先由学生自己修改,主要是检查字迹是否工整正确,语句是否通顺,内容是否完整。然后组内互相交换批改,这既可以满足学生当小老师的渴望,也可以学习他人优点,或许还能从别人的缺点里发现自己的不足。互相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查看卷面是否工整、整洁。(2)主要修改错字、病句、标点。(3)至少找出同学习作中的一个优点。第一次批改就只针对第一条要求进行,如果作文格式正确了就写上批语:格式正确。以后每次批改就增加一点要求。几篇文章批下来,每位学生都能围绕这几个要求写出批语了。
除此之外,让家长参与到习作指导中来,也是有必要的。如果说一个老师面对几十个学生,孩子得到的是粗线条的指导,那么让家长参与批改,辅导就有粗有细多元纷呈了。由于家长水平的不均衡,要给他们一定的自由批改空间。他们可以在习作本上精批细改,也可以只写上几句评语,还可以口头批改,最后签上自己的姓名表示已经看过„„但家长中难免有工作很忙或者水平欠佳的,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是辅助性的,不能作硬性规定。
3、举办习作展览
展览,是促进全班学生互动的一种方式。将每位学生平时写得较好的习作拿出来展览,会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这比平时的表扬更有效果。同时,也能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意识,在班上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总之,习作批改的方式应该是多元的,而不应局限于老师的精批细改。只有多元的批改方式才能更好地让学生积累、反思和感悟,从而使他们的习作更精彩。
第二篇:写好作文 抓好起步(推荐)
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指导策略
方兴小学 夏宁
内容摘要:在小学低年级就要加强说话和写话训练,抓好作文的起步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写话;善于发现,拓宽说话、写话的范围;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写作的信心,通过各种策略加强低年级说话和写话训练,抓好作文的起步阶段。
关键词:说话写话 作文起步 指导策略
作文是什么呢?就是用书面语言叙述一件事情、表达观点、让人了解自己的一种感受,孩子一般从中、高年级就必须学习写作文,也就是学习写一件事情,写一个人、或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心情。按理说,会说话就应该会作文,但事实并非如此,现在许多学生写起作文来要么枯燥无味,要么大话连篇,还有不少孩子一提到作文就头疼。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在小学低年级就应该加强说话和写话训练,抓好作文的起步阶段
一、加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意义
作文的重要性世人皆知,多年来,每个学校,每个家庭对孩子作文能力的培养都十分重视。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已经形成了这样的定式:小学一年级以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为主,二年级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三年级正式开始作文训练。小学低年级语文过分重视识字教学,忽视或淡化作文训练,失去了发展学生语言的大好时光,到了高年级他们往往会面临这样的困难:(1)学习书面语言比口头语言困难
孩子学习口头语言从一岁多就开始了,学习用口头语言表达从学前就开始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了,而学习用书面语言表达,在小学低年级是学造句,到高年级才开始写一件事,用书面语言写,所以困难不小。(2)低年级词、句的能力没有发展好
低年级是学习词、句的重要阶段。但是在低年级,孩子学习词汇、造句可能是死记硬背下来的,并没有真正理解词的意义,也没有掌握句子表述某个意思的基本能力,又如何能用词、句去写好一篇文章呢?如造句是背下来的一句话,考试时自然没错,分也高,可是背诵下来的句子并不是孩子运用词汇去说一句话的实际能力,只是记忆能力。需要具体写一件事、一个人时,就缺乏表达能力。
作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这两种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低年级作为作文教学的启蒙阶段,担负着培养听说能力和提高说写兴趣的奠基任务。说是写的基础,不经过低年级系统说写训练,到了中年级就会脱节,产生说话结巴、语言贫乏,甚至“恐文”心理,这对培养学生读写综合表达素质是极为不利的。如果我们不解决这些问题,那孩子碰到作文时肯定会感到无从下手,甚至会畏惧作文。因此,在小学低年级落实好说话与写话训练,是抓好学生习作起步的关键,有利于学生进入中年级以后尽快地开展习作训练。
二、加强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的策略
1、创设情境,提高学生说话的兴趣
运用情境,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使学生主动投身于说话的训练中去,形成“乐说、争说”的风气,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极其有效。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创设语境,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1)走进课本情境
语文课本语言生动优美,提供了广阔的思想空间。学生如果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再加上教师入情入景的诱导,使学生因读入境,由境生情,缘情创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自然而然“情动而辞发”。在教学第二册《春笋》这课时,可以创设一个“唤醒春笋娃娃的” 情境,首先让学生用各种办法唤醒小春笋,教师引导:呀!春笋娃娃醒来了,咦?它看见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呢?你就是笋娃娃,和小伙伴们说一说吧!学生的情感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各抒己见,滔滔不绝。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2)融入生活情境
俗话说“巧妇难做无米之炊”,要想学生在说话训练时说得具体,说得真实,说得有趣,教师应设计多种多样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调动学生的生活感知,生活积累。比如:亲身到菜市场或超市去购物;自创游戏,说说游戏规则;到动物园去参观,找找自己最喜欢的动物„„这些都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在这样的情境中进行说话训练,学生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善于表达。(3)拓展思维情境
教师可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例如:“钉纽扣”、“布贴画”等,学生观察、思考、设计、实际操作之后,再把怎么做的过程说一说,说的不清楚的地方,其他同学评议、补充。还可以开展一些创造性想象的训练,如出示几个简单图形,让学生添上几笔成画,再编个故事。
2、借助教材,指导学生说话、写话
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的影响,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教师一定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说话资源,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训练,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1)凭借插图,立意想象的说、写训练
低度年级课文中的插图内容丰富,色彩鲜明,这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诱惑力。教师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发挥课文的插图作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想象,使学生认识画面,丰富画面,从而获得知识。观察时应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等顺序观察,理清思路,抓住图画中心,想象图中描写什么,然后设计思考题,帮助学生寻找画面的主要内容,逐一观察,有序地表达出来,以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苏教版教材第三册《识字5》中有一幅美丽的冬趣图,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有哪些景物?小朋友们在干什么?学生兴趣盎然,争相描绘,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给词归类,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看图选词进行说话练习。
怎样才能把图意写具体呢?教师要通过指导,让学生知道以下几点:一是文章的开头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二是按照事物发展的顺序写,而且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要重点突出;三是适当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写动物的可以用拟人方法,把动物当作人来写。写出它们的神情、心理、动作和语言。在学生写完后,可选择班上写得好的作文当范文,在班上读,起到范文引路的作用。
(2)利用悬念,续篇故事的说、写训练
有些课文的结尾,留下了令人思索的话题,这时,教师只要适当诱导、加以启发,学生便能开展想象,使故事更加形象完整。教学第三册课文《狐狸和乌鸦》后,我让学生先分角色表演,然后练习复述课文,学生说的有声有色,最后我又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过了不久,乌鸦又叼着一块肉碰见了狐狸,乌鸦这回会怎样呢?学生展开了想象畅所欲言。有的学生说:“乌鸦心里想:这次不会上你的当了,就对狐狸说:‘坏狐狸,随便你说什么,我都不会上你的当了。’”此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乌鸦一说话,肉又掉下去了,不是又上当了吗?”经过提醒,这些学生恍然大悟,改为:“狐狸在树下说了许多好听的话,但乌鸦理也不理,美滋滋地把肉吃完了。”还有的说:“乌鸦见到狐狸先把肉吃完了,然后故意气狐狸说:‘狐狸大哥,肉真香啊,我窝里还有,你爬上来拿吧!’狐狸气得直吹胡子。”在肯定学生的回答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将自己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小文章啦!
(3)依照例子,因势利导的说、写训练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语言生动形象,篇幅短小精悍,易于阅读。因此,低年级学生开始说话时,应引导学生以课本上的句子为例,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行仿说,进入二年级,就要先取课文中有代表性的自然段让学生阅读,然后设计训练内容,要求学生依照课文中的结构方式,按内在逻辑关系进行说段训练。
在教《秋游》这课时,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题,模仿课文里“有的„„有的„„有的„„”这个句式说一句话,这个说话的内容应该挺多的,可以说一说课间或课外活动时,同学们在教室里学习的情景;说一说卫生大扫除时,同学们劳动的场面。如何引导好呢?我们可以这样试一试:
① 首先请学生读好这句话,读后教师可以提问:这段话写了小朋友在草地上玩的情况,有几种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会回答是三种,因为用了三个有的。(这么做是从课文中的原句开始,让学生意识到说的是一件事情的三个方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面,可以用三个“有的”连接起来)
②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图,谁能用上三个“有的”,说说还有一些小朋友在干什么?(联系课文内容来说话,扶着学生走路,激励他们说话的兴趣)
③ 最后,鼓励学生不看课本上的插图和课文,练习用三个“有的”说一句话。(在扶着走一段之后,去掉依靠,放手让学生自己走,拓宽孩子的思路。)
通过这样的训练相信孩子一定能说得清楚,写得详细。
3、善于发现,拓宽说话、写话的范围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带领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感受。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真正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说话素材,采取种种方法,创造各种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要做到“言之有物”,途径有三: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景、物,养成多看、多听、多问、多想的习惯。比如:在“三八”妇女节前夕,我利用双休日布置孩子回家了解妈妈从早到晚忙什么,通过观察了解妈妈的喜怒哀乐,也可以写写今天和妈妈发生的事。结果,孩子们有的观察妈妈的穿着,写了妈妈爱打扮;有的跟妈妈跑了一天公交车,写了妈妈很辛苦;有的和妈妈去吃肯得基,妈妈舍不得吃,写了要好好学习报答妈妈„„小小的日记情真意切。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参加各种比赛、劳动,在实践中获得材料,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在组织学生搞活动之前,先提醒学生注意:一是老师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怎样组织活动的?二是在活动过程中最感兴趣的是什么?三是活动结果怎样?活动完后,要及时地组织学生口述经过,最后,老师指导学生完整地写下来。
(3)指导学生从阅读中积累材料。关于这点,我个人认为要提倡多看经典之作,少看作文选;提倡背诵优秀篇章;提倡对他人讲述自己所看作品的内容和心得体会,养成摘抄的好习惯。
4、多种手段,增强学生说话、写话的信心 南京市08年小语骨干教师培训(甲)班结业论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从一年级起就可让学生写小作文。”现在的孩子在上小学前就已经从生活中、从电视机等媒体中获得大量信息,他们虽然识字不多,但是可以利用汉语拼音代替没有学过的汉字,实现从说到写的过程。如:用优美的课文、同年龄小伙伴的佳作,引发学生的爱慕之心,也想写一写,试一试。鼓励学生一有想说的话,不论是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就把它用日记写下来,不会写的字可以问别人,可以注拼音,可以画图画。我会把请孩子把自己写得好的习作读给同学听,我会定期在班级评出“写作星”,把他的照片贴在班级的“明星树”上。孩子在老师的不断鼓励中,看到自己的成功,增强了自信心,又会期待下一次的成功。久而久之,他们就会觉得写话和读书、游戏、吃饭、睡觉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到作文时还会冥思苦想、生编硬造吗?
我们在教学中要坚持不懈地努力,激发孩子尝试写作的欲望,从低年级起抓好说话、写话训练,把好作文起步的第一关。
第三篇:抓好作文起步教学
抓好作文起步教学
德阳市庐山路小学
陈道琼
当前,作文教学仍然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题,不少学生一听写作文就头疼,非常畏惧写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忽视了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三年级是学生作文起步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如何扎实、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更是我们要探索与实践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实践,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激趣铺路引发写作
对于初次接触写作的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起步时有难度,易产生畏难心理。教师要采取多种手段,降低难度,激发兴趣,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方法1: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情境能使语言具体化、形象化,在写作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使学生身临其境,情绪受感染,产生写作学习的最佳情感状态。比如,开学后不久,我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那就是让学生描述一下自己班中一个同学的外貌,让老师猜猜描述的是哪个同学。这样既增加了师生间的了解,同时也让学生学会了介绍人物外貌要抓住他的特点并要按一定的顺序来进行介绍,为后面的学习写人打下基础。又如在指导学生写《美丽的秋天》一文时,安排时间让学生先画一画,然后再说一说,评一评,比一比,学生的兴趣盎然,“畏写”情绪也就一扫而光了。
方法2: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作文起步教学应当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可盲目冒进,要搀好扶好再放手,降低写作难度,假设写作梯度。可以为先指导学生写好重点段,再逐渐落实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要求。比如指导《美丽的秋天》一文,我先让学生去观察秋天,画秋天,再把自己画的写下来。再比如写观察日记,我先请同学回去亲自动手做“绿豆发芽”这个小实验,并让学生观察,做好观察记录。看谁观察最仔细,记录最详细,同时记录下自己当时的心情感受。然后将自己的记录整理,添上日期、天气,告诉学生这就是一则观察日记。我们在作文起步教学指导的过程中一定要体现由扶到放的过程。
二、夯实基础促进写作
作文起步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笔头表达能力打下坚实基础,所以只有夯实写作基本功训练才能促进学生正确地写,有效地写,为今后写作立下坚固的基石。
措施1:从每一个标点符号抓起
在作文起步教学阶段,我发现学生的作文中标点用错现象较严重,特别是引号的运用有一部分学生还没正确掌握。我帮助学生把学过的一些知识融会在一起,编了一首儿歌,让学生诵读:“提示语在前面,冒号引号紧相连;提示语在后面,后面画个小圆圈;提示语在中间,画个逗点在后面。”让学生又从语文课文里找出三种不同的例句加以巩固,并应用于自身习作,用儿歌的方式教学既简化了教学的难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注意教给学生在方格子里写作文时,标点符号占格的写作指导。
措施2:抓遣词造句
作文起步教学要丰富学生的书面表达形式,要教会学生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可以教给学生一些比较简单实用的表现手法,如叠词和比喻、拟人的运用。在指导写《美丽的秋天》一文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如果秋天是一位美丽的姑娘,这句话可以怎么说?”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被打开了,有的说:“送走了夏婆婆,美丽的秋姑娘来了。“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秋姑娘的脚步近了。””学生的文字逐渐就丰富起来了。
措施3:抓篇章结构
作文起步教学训练的重点是段落,但并不是排斥教给学生“篇”的知识。而是应该把一些基本的知识渐渐渗透,追求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可以告知学生文章要分节写,而优秀的文章小节数通常在4到5节。又比如还可以告诉学生开门见上,首尾呼应,点明题意不失为习作的好办法等。像在教《美丽的秋天》这篇作文时,我引导学生可以按地点写:“秋姑娘来到小溪边。秋姑娘来到田野里。秋姑娘来到果园中……”,也可以按颜色写:“秋天是红色的。秋天是黄色的。秋天是粉色的…… ”还可以按按事物的几方面写:“写秋实;写秋花;写秋雨。”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各不相同。
三、发展能力引导写作
在作文起步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各种资源,加强知识积累,提高写作水平,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学会积累和运用。
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作文教学也不例外,大量的词汇、精美的造句、完美的构思……都与课外阅读分不开,因此,我很注意帮助学生收集整理资料,以备写作时用。除了每周的阅读课外,我还增加了课外读书时间,要求学生准备采蜜集摘抄好词佳句,写读书笔记、制作手抄报。、经常小练笔。
让学生写日记养成习惯,经常进行随文随笔。这些随文练笔不一定非要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只要能写成一段清楚连贯的话即可,这样学生不会感到是负担,而写作的能力则在平时的训练中慢慢得到培养。俗话说“熟能生巧”,练得多了学生对习作就有了兴趣,遇到相似的作文题就不会感到“无话可说”、“无米下锅”。
练笔的形式还要多样,除了记日记、随文练笔、写习作、读后感外,还要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设计一些其他形式,如:成语接龙、口头作文、讲故事、演讲、续写故事、改写故事、自编故事……这对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大有好处。
3、注意对习作及时修改和评价,教学生学会互相修改、互相评价、互相学习。小到修改错别字,大到修改语句、文章结构,充分利用学生自主合作、自主学习的形式,在相互修改中得到提高。我对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以鼓励和赞扬为主,只要学生尽力去写了,就不加以大的改动。尊重学生的创造,他才会有更大的创新。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们班的学生在作文都有了大的提高。
4、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注意观察的好习惯。
观察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需要教师多提醒多注意,为此,我常开展一些活动,训练学生观察。如:让孩子发豆芽、养水仙花,观察豆芽、水仙的生长过程,写观察日记;学校开运动会,让学生观察运动员比赛时的动作、表情,写运动会上自己印象最深的事或人等。这样的活动进行多了,学生就自然会注意到身边事物。
万丈高楼平地起,抓好作文起步教学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必要的。只要我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最终会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路,把作文教学搞得既有“趣”又有“味”。
第四篇:中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几点做法
中年级学生作文起步的几点做法
白柳镇中心学校 周先丹
教育改革的发展,真是日新月异,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对小学生的作文又提出了许多的新要求。小学《语文课程目标》提出,小学阶段写作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丛字顺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而在阶段目标部分,第一学段写作被称为“写话”。三、四年级正处于习作教学的初级阶段,是一个起步阶段,同时又是一个由低年级向高年级过渡的阶段,在习作教学时,应该如何让学生“起好步”,“走上路”呢?就这一问题,我想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交流。
一、写作应由“放胆文”起步。
由于中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初级阶段,不必太多的强调种种规矩,应让孩子们放胆去写。就如同小孩学走路,首先要有让他迈开步子,自己走路的勇气,而什么走路的规则和技巧对于他来说毫无用处。因此在低年级不必过于强调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的差异,应鼓励学生把心中所想,口中所说的话,大胆的用文字写下来,要让学生从敢大胆的说,慢慢过渡的流利的写。要让学生消除写作的神秘感,而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心里怎么想,你就怎么写就可以了。开始写不好也没关系,最要紧的是让学生敢于写,要让学生从初步接触的作文就能消除恐惧和畏难的心理。所以,在评价作文时,一定要多鼓励,少打击,多建议,少批评。对于学生的作文,一定要从学生角度和水平去评价,去思考,不可一竿子打死。文章内容不好,也许会有好句子,好句子没有,也许会有好词,等等。总之,一定要重视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多让他们在习作过程中尝到成功的甜头,这样,才更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消除畏难情绪,才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如我班有一名学生,在三年级初,他的水平是连一句完整的话也写不出来,写出的话也看不出什么意思,中间用了大量的方言,错字,而且不会用标点。看后,我很着急生气,但我忍住了,我从不把他当成反面教材,而是在每次作文后面,都写上一两句鼓励的话,对他一丁点的进步,都会在评语中提出,直到有一天,我在班上写的较好的学生中提到了他的名字。他现在对我说,他一点儿也不怕作文了,只要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把话写清楚就行了。我从这一方法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二、起步作文,应注重日记的训练。
日记、日记,就是一日一记。不是有句话说熟能生巧吗?写的再不好,只要天天练,一定会有所进步的。所以,日记在起步作文教学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日记宜小不宜大,不求长篇大论,只求把每天的精华写出来,切忌写流水账。那么写什么呢?我的要求是:写所见,所闻,所听,所思,这样把各个感官都放入生活中,是生活中的趣、烦、启、思都能一一呈现于作文之中,而且重在写思,即,你所想到的,一件事后所想,学一篇课文后所想,看到一现象后所想,等等。即每日一思。这样既提高了习作能力,有纠正了自己的思想,灵魂,而且启发了学生的思维,使大脑在不断的思考着,进步着,思想的潮水在不断的奔流着。光写不阅不行,小学生自觉性差,玩心很重,一旦日记只流于形式,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则一点作用也不起,反倒打击了习作的兴趣和信心。所以,日记老师一定要看,可以不细改,但可多写些建议和鼓励,评价等,而且要注重榜样的力量,发现好日记,要和大家共分享。这一项工作比较繁重,但却是必不可少,可利用早读之余,坚持检查阅评,鼓励进步,同时也启示那些贪玩之人,要认真对待,明确日记的重要性。
三、要学会借鉴,注重修改。
要想写好作文,光练还不够,还要多读,在读中感受别人如何叙述,如何表达,这种感悟往往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的。只有多读,才能是习作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和提高。那么,读什么呢?首要的是作文书,作文书中收录的都是习作精品,你可在读中借鉴到很多表达的方法和妙招,包括,词,句,段,篇的各种技巧,但一篇两篇是不够的,一定要多读,而且要用心读进去,和作者同欢乐,共烦恼,这样长期坚持下去,作文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其次是其他课外书,如童话,寓言等等各类小学生阅读的精品之作,都可读,这些书大多是名家之作,无论是对习作,还是做人都有深远的意义。
所以,我在班上成立了图书角,有专门的图书管理员,专门制定了班级图书借阅制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图书资源,让学生坚持周周借阅一本课外书,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习作能力和水平。同时,在读的基础上,又写,是日记内容更丰富了,多了很多读书感受来。
而在习作课上,又逐渐锻炼学生的作文修改能力,提倡自改——互改——师改的模式,使大家互相借鉴,批评,建议,使习作融入了大家的生活,使大家写作的兴趣更高涨了。
总之,作为写作的初步阶段,相信,做过以上这些努力后,会使学生们更容易地过渡到高年级的习作中,会让大家对习作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和长远的进步,甚至会受益终生。
第五篇: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探究
中年级习作起步教学探究
研究背景: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习作总的目标要求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为起步阶段的习作,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不少同学觉得坡
度陡,无目标,不得法,甚至产生畏惧心理,无从下手。因为不知道怎样去写,即使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也不知道如何运用。习作教学方式基本处于无序状态,老师教得随意,教学效果并不理想。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必须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让学生尽早起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提高孩子写作的兴趣,让他们爱上习作,学会习作。
近几年来,我国的小学作文教学改革风起云涌,从训练文体到训练内容,从训练序列到训练方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的实践与探索。但针对中年级的习作起步教学,研究的却比较少。
研究内容:
让学生从习作一开始,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习作的方法指导不能仅限于课堂中的习作技巧指导,还应提供大量的习作片断,让学生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语言,提高习作的能力。因此,经过我的研究,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来进行探究。
一、乐于阅读,奠定习作基石
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综合素养,作文的积淀应当是学习全程的积淀、生活全程的积淀,可以说学生写作能力的起步是与他语言的发展同时起步的。三年级起步作文不是单靠教师指导就能学会的。丰富的知识、经验、阅历、感受,才是作文最重要的根基。学生多看电视、报纸,上网,多渠道大量地接收新思想、新信息,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有利于习作素材的积累。作文的根在阅读,源在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读课外书,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方式,因此在学期内,根据本年龄段学生的特点,给学推荐定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在平时的教学中进行阅读指导,通过好词句摘抄、出手抄报等方式来进行督促阅读,进行阅读考级调动读书的兴趣。学生思想的内涵越来越丰富,习作起来自然越来越兴致勃勃。
二、乐于练笔,搭建习作主体
俗话说:“勤写笔下生花。”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练多写,不要仅限于每册课本要求的八次写作文训练,要加大训练量,增加练笔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在课堂上创设 “小练笔”,抓住每课的练笔机会,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在这样巧妙的练笔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能得到提高。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站在生活的角度,作文是学生生活历程中的一朵朵浪花,一片片荆棘。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作文更应是他们生活的一面镜子,真实地映射出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
开展接力日记-----“我的童年不一样”活动。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8个小组,组内成员轮流写日记,每组共用一本日记本,根据本组同学的特点进行个性装饰,每个同学有自己的笔名,并对别人的日记进行留言或评价,日记内容形式多样,教师只要求学生在一定期限内上交文章,学生可在这一周内的任何时间自由创作。有了自主权,学生就会选择最具灵感的时机,真实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想”,相信这样的文章会更具个性和生命力,这样的日记创作也更有意义。
三、乐于修改,进行习作装修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学生作文教师改的现象。有的时候老师费劲了心思,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作文批改可是到了学生手里有时连看都不看,根本起不到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叶圣陶老先生曾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
我针对这种现象开展“学生自批作文-----学生互批作文-----老师批改作文”,三步走,在自批阶段斟词酌句,进行修改;学生互批阶段,寻找同学习作的闪光点,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进行友善的提醒;老师批改作文阶段,肯定学生的优点,提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三者结合,相得益彰不仅改了作文,而且提高了写作兴趣,实现了快乐中进行修改。学生有了修改作文的兴趣,也掌握了一定的方法。自然也养成了习惯,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大有好处。
“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老先生的教育理念,在作文中,让学生学会修改正是这种教育理念的体现。
四、乐于展示,完成习作升级
有的老师忽视交流和展示,使学生觉得习作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习作是交给老师看的,因此产生了倦怠情绪。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采取一下的方式:学生写完以后大家交流,在班内进行范读;抓住每个孩子的闪光点,即使是有一点可取之处也进行肯定;将学生的作品装订成习作集,首先形成班级作品集,再形成个人作品集,在全班展示,全校展示,给家长展示,看着
自己也能“写书”,学生得到了自我肯定,会更加激发写作的兴趣。
应用价值:
“乐于阅读,乐于练笔,乐于修改,乐于展示”的实施,能把学生从教室和课本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围绕一个“乐”字,让学生快乐习作,从根本上解决了多年来作文教学后劲不足、活力不够的问题。它把作文教学从课内的局部空间扩展到课内、课外有机结合的广阔天地,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多读多写,既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有效地提高了习作教学质量。
在教学实践上,这些活动的开展,打破了单一“以语文课本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格局,从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持久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展他们的个性;读写总量的增加,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读写能力,培养了自学能力;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思想品德、理想情操、意志行为以及良好的习惯等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充分发挥出儿童少年的智慧潜力,发挥了良好的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