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定稿]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肖
波
【摘要】:起步作文教学是初等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难点内容。
根据教学大纲,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浅析了起步作文教学
【关键词】:起步作文教学;兴趣;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在语文中的重要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可见,小学生作文是练笔,是习作,它不同于写作,更不同于创作。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低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习题”式的教学,教师出题,学生埋头构思写作,然后由教师批改评讲。这样有很多弊端。
一、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等的能力。
二、学生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要通过教师的批改,评讲才能接受,加之教师在批改作文时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学生对自己在作文时遇到的困难,发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三、这是一种封闭的教学方式,学生之间缺少交流,不能相互学习、开阔视野。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因而许多学生从三年级就害怕作文、讨厌作文。【1】因此起步作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在学习中起着“小马达”的作用。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做到寓写于乐呢?以往的实践已证明:靠大谈作文意义、重要性之类的话并不能奏效。必须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运用巧妙的方法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
1.教师为人师表,激发兴趣
教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在学生中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兴趣浓厚,乐教、会教,才会指导得法,得力,得趣。所教学生才会兴趣浓厚。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丰富自我,精钻细研,充分备课。再能适时写出漂亮的下水作文,学生更是对教师佩服至极,以至努力尝试写出优美文章。有了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何愁写不出好文章?
2.捕捉身边小事,激发兴趣
学生怕写作文的主要原因是愁没材料可写,为了解决定一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方法:
(1)结合学校内的一切生活,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2)写自己的亲朋好友。先布置观察,然后把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观察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对眼前的花鸟草虫,阴晴雨雪都可留心,细致观察,整理成文。用以上方法让学生平时多积累、勤写作,学生定会熟能生巧,对作文由恨到爱,增加兴趣。
3.利用各种情境,激发兴趣(1)实践活动感受情境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培养了学作兴趣。如标本制作,科技实验,栽花种草,利用双休日深入社会;“三八妇女节”为母亲洗脚,“教师节”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这样,不仅使学生丰富了生活,陶冶了情操,培养了兴趣,而且提高了道德情操。
(2)表演活动体验情境
运用“角色表演法”让学生按演写作题材中的人物,通过人物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栩栩如生地创演或重演事情经过,让扮演者亲自体验事件中的人和事,让观看者亲眼目睹事件的全过程,从而大家都能在写作中形象生动地反映出所见所闻所感,写出真切感人的文章来。(3)游艺活动创设情境
喜欢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因此,我经常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如:参观校园,享受田园风光,进行班干部竞选,运动会,诗歌朗读比赛,硬笔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更多的吸收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4)音乐播放渲染情境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根据写作题材的需要,选择相应的音乐来渲染气氛,把学生带进写作的美妙景象中,给学生以强烈的感染。如“三八节”写《我的妈妈》,让学生听歌曲《懂你》和《烛光里的妈妈》,他们心中便会涌起对妈妈的感激之情,慈祥勤劳的妈妈如何关爱自己的生动场景就会闪现于眼前,流泻于笔端,笔下妈妈的形象就会更加丰满、感人。
(5)多媒体教学再现情境
媒体在作文教学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充分利用媒体形象性、再现性、可控性的特点将人、事、物、景等写作材料通过实物、图片、录音、投影、录像、电脑等多媒体进行再现,让声光色像充分刺激学生感官,唤起学生的记忆或再造想象。这不仅营造了情境氛围,激发了学生兴趣,还弥补了学生认识与实际的焦距,缩短了时空,把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融汇于五彩斑澜的画面之中。
4.多种形式鼓励,激发兴趣(1)利用评语进行鼓励
作文教学中,教师对作文的评语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是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必须坚持鼓励原则,以情诱情,以情激情。
责难、嘲讽、挖苦是否定式评语,只会激发抵触情绪。作文批语中,应尽量用鼓励式、商量式、谈心式、启发式语气。使学生读后,感受到老师的关心,信任和期望。同时,又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缺点。在老师评语的引导下积极纠正认识,修改缺点。从老师对一个词,一个句的肯定与表扬,激发兴趣,尤其是对后进生的一点进步,都要及时肯定,多采取高分政策,使学生感到作文并不难,从而产生对作文的莫大兴趣。
(2)班内范读进行鼓励 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作文,努力将学生作文中的亮点找出来,用符号标出,然后在班内读给学生,如:一个好词,一个好句,一个好段,一个精彩的题目,一个漂亮的开头,一个出色的结尾,一个新颖的选材,一个独特的构思,一个深刻的立意„„每次作文从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找出其亮点,给予大力肯定,使其产生成就感,进而激发兴趣。
(3)树立榜样进行鼓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树立榜样,激发其他同学向榜样学习。如对班里作文优秀者,对他们的作文多表扬,或办班级作文小报,或教室内张贴,甚至向报刊杂志投稿。让其他同学觉得他们很光荣,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写出令人羡慕的文章,从而激发作文兴趣。
5.创造环境氛围,激发兴趣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环境育人越来越显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班级环境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文学的熏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在教室内随时看到,学生时刻耳濡目染,写作兴趣定会培养起来。
6.掀起读书高潮,激发兴趣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离开“生活”这潭“活水”,根本无从说起。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生活范围窄,主要靠阅读获得信息,丰富生活,提升思想。因此,大量阅读是丰富生活的重要途径。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许多优秀的文章会让学生爱不释手。一旦掀起读书高潮,学生的作作兴趣定会大增。总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关键是教师用心“寻找”,不断总结。有了教师的精彩引导,学生习作的百花园定会五彩斑斓。
二、教会学生写作方法
1.注意观察,积累素材 对一个人来说,观察能力非常重要, 它能帮助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事物和现象。对于刚刚作文起步的三年级学生来说也至关重要。观察能力的培养,不能拘泥于课堂,写什么才观察什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教育学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热爱生活,体验生活,积累作文素材。作文时的选材是从长期记忆中提取信息,而不是从观察开始,这就要求学生平时要留心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这个多彩的世界,写作文时,再从大脑中提取相应的信息,用所学过的语言准确地将之描绘出来。这样的观察,才是学生主动得来的,才能不断得到发展,终生受用。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观察事物的能力比较弱,还属于一种浅层次的无序观察,虽说他们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但事物在他们头脑中的影像还比较模糊、混乱。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当中渗透观察方法的指导,要让学生能运用从课堂上学来的观察方法观察身边的事物,这就是“得法于课堂,运用于课外”。到深秋时节,百花凋零,而这时校园里的菊花争奇斗艳。我把学生带到花园旁,学生兴高采烈。我先带着学生从整体入手,由远及近地去观察;再观察菊花的主体茎、叶、花三个部分,茎什么颜色,叶子什么颜色、形状,摸上去什么感觉,花的颜色、形状、味道等等;最后再体味秋菊的精神。在观察菊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视觉、触觉、味觉等)、多个角度(远近、上下等)对菊花进行有序地观察,让菊花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写起来自然要容易多了。写好《菊花》过后,再让学生用日记的形式写一些其它的植物,这样植物的一系列习作就拦不到学生了,不仅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宣扬个性,发展思维
语言有个性表达的自由。由于心理个性不同,知识背景、经历不同,小学生的作文在语言表达上也体现不同的个性,有的同学表现出客观叙述的倾向,有的则更多地带有情绪化的色彩,有的则喜欢用词的华丽„„“万紫千红才是春”,各具个性的语言才是自由表达之果,因此,老师不要以自己好恶来影响学生,更不能限制学生个性语言的表达。在三年级作文起始阶段对学生的这种“创意”进行打击,更不利于学生的语言发展,也不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创意表达”也是《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的基本精神之一,在教学中更应该得到保护和表扬。写《菊花》时有同学把花朵比喻成“空中正绽放的烟火”;写《一串红》时有同学把花比喻成“灿烂的红霞”、“一团团火”、“正在燃烧的火苗”(观察时有风)„„不仅仅是这些应得到赞扬和鼓励,更应得到赞扬和鼓励的是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独特见解。学生“智慧的火花”的火花应在老师的鼓舞下越烧越旺,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发展,哪怕是一个优美的句子或一个准确生动的词语,也不要忘了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个性和语言在一种良好的氛围中稳步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开放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思维活跃、反映灵敏的优势,使之写出文质兼美,风格多样的文章来。【2】
3.读写结合,发展语言
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了近三十篇优美的范文,背诵了其中的十来篇,而这些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句却没有转化为他们的语言,学生在写作文遣词造句时依然捉襟见肘。这似乎有点“急功近利”,其实不然,主要原因还是平时教学读写结合得不够紧密或还没注意到,学生难以吸收,更难以运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阅读文章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要将从阅读当中受到的启发、教育转化为写作的技巧,成为写作的借鉴,就必须注意读写结合,将从阅读当中“吸收”到的东西转化为自己写作时“营养”。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教科书中的几十篇范文,是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好材料。这些范文可是学生习作的好例子,要抓住这些“例子”的一些契合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将范文中生动的词语、典范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这与三年级的习作要求是吻合的,其中有些《习作》要求中就有能模仿习作例文写一篇短文。比如《荷花》一课中采用了总分的写法分别描写了荷花的千姿百态,为了让学生能学会这种自然段的总分写法,我就让学生以第二自然为例写一种花,巩固内化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这也是符合三年级以段为主的训练要求的。再如《争吵》这篇课文,我就让学生写写和同学发生过的一件事。要求学生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具体,并鼓励学生从课外阅读中学来的词语。学生不仅内化了语言,发展了语言,还受到了一次思想上的自我教育。这类似的读写结合训练很多,运用得好不仅能帮助学生内化课堂的知识,发展语言,还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对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从三年级学生作文起步就注意读写结合训练是开启学生习作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三、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 1.学生自评法
完成习作后,出声地朗读几遍,让自己的耳朵当“老师”。说来奇怪,文章一朗读,什么地方丢字落字,什么地方不流畅,什么地方有毛病,都听出来了.凡是读起来绕口,听起来别扭的地方,就仔细查找问题,进行修改.例如,有一个同学在作文中这样写到“一进校园,我首先第一个看到的就是那富饶的假山”。当他朗读此句时,总觉得别扭,后经仔细思考,认为“首先”与“第一个”保留其一 ,避免重复.又觉得用“富饶”来形容假山有些不妥,改为用“造型新颖”更为合适.修改好的句子再来读一读,觉得流畅多了.看来“耳朵”这个老师还真挺称职,把毛病都挑了出来。另外朗读自改法对于作文中的丢字落词现象,修改有明显的错误的句子现象是快捷有效的修改方法。
2.同学互评法
俗语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因为自己写的作文,是自己心理想说的话,而别人并不知道你在想什麽,只能凭文字来理解。往往会出现自己写的不清楚,可是自己明白,别人却不明白。正因如此,同学互评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彼此‘横挑鼻子竖挑眼’一番,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就难逃“法眼”了。可不要小瞧这一位位小老师,工作起来蛮有水平的。一位写作能力挺强的学生在作文中的好词佳句不断,比喻拟人交错使用,可是一到‘小老师’那就通不过了“你一会儿写花,一会儿写蓝天,一会儿又写树,一会儿又写小草,按着你这样的顺序,读完作文害得我象吃了‘点头丸’似的,忽上忽下”,小作者也不服气,辩解自己就是按这个顺序观察的。二人争执不下,找老师理论。老师因势利导,讲解了观察顺序的重要性和观察方法。两位同学点头称是。不见得‘小老师’比小作者的水平高多少,但能挑出毛病来加以改正,写作水平就会在这一次次的修改中提高。
3.老师讲评法
老师讲评要精,具有代表性。作文讲评课的基调是多说好话、充分肯定。多说好话可以使学生信心增长,激发潜能。考虑到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关心、肯定)的渴望,所以不但要表扬好学生,更要肯定中下学生的进步。越是作文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的表扬越要真心实意、大张旗鼓。一名学生在一学期中至少有一两次被肯定的机会,使他感到他在教师、同学心目中是有分量的。
教师在讲评中要多举例子,并让学生多比较,这样写好一点还是那样写好一点,教师要说得少而精,主要让学生自己去充分感悟体会。
共性问题师生共同修改。全班的共性问题,最好提供要修改的典型,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由老师和学生一起修改。往往,教师们直接选用某一学生的作文作为典型,供大家“解剖”,这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教师可采用事先虚构好的文章或段落;有时,有的作文问题较多,老师可在课后单独当面个别讲评,这样可以充分保护学生的创作积极性。
在起步作文教学中,只有遵照教育大纲的要求,将以上三个方面把握好,落实到实践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以自己的心去观察、实践,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这样起步作文教学改革才有可能在实践的层面上获得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谯文学.简论作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0,30
【2】詹玉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33-34
第二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精选公文范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在小学,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我们以作文教学为例,三年级既是学生学习写作的开始,又是低年级看图说话的延续。我们在这个阶段如果能唤起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爱说想写的意识,就能为高段的作文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认为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动力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儿童学习任何事物,最好的时机是当他们兴趣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同样,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条件。没有兴趣,正如“无水之源”,学生既不想写,更不能提高写作水平。所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写作,让他们对写作充满渴望,这是小学作文教学的第一步。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例如,我在教学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时,先让孩子弄清“课余”指的是什么时间,再让孩子谈谈自己在课余都干些什么?孩子们会说:吹泡泡、打乒乓球、跳绳等。其中有个孩子说自己喜欢钓鱼,但不知道钓鱼是不是课余生活。我告诉孩子们这不但是课余生活,而且是有意义的课余生活。孩子们的兴趣一下提起来了。因为他们对钓鱼很熟悉,有的说怎么钓,有的说要做哪些准备?还有的还说爸爸钓了好多好大的鱼,可自己一条鱼也没钓到,最后无功而返。说的这里,我问孩子们:“说起钓鱼大家滔滔不绝,那么你们说说当你第一次钓鱼时,是不是就会钓起大鱼?”孩子们齐声回答:“不是!”“既然不是,那么当你看见爸爸钓起一条条大鱼时,鱼儿就是不上你的钩,此时你的心里会怎么想呢?我们可不可以把自己着急,生气的表情和怎么做的都写出来?”接着出示题目《第一次钓鱼》,在我的引导下,孩子们仅用了半个小时,就写出了三四百字的作文。虽----------------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然语句有点罗嗦,但作为三年级的起步作文,能有如此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二、积累语言,让学生的写作有话可说 三年级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有限,为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积累”本,把自己在平时课堂中、课内外阅读中、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好词佳句,优美段落,名人名言,古诗词等摘抄下来,并定期组织交流、展示。还开展了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积累训练时,老师首先要对学生积累训练点心中有数,准确把握住目标,对各册的练笔有系统的把握。同时,积累训练要系统,对刚刚接触习作的孩子,只靠课本中那几次习作是不容易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教师要根据训练目标认真在教材中寻找读写结合点并进行系统训练。如训练对人物的描写,就从观察动作、模拟对话场景、描绘神态等各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方面入手,一步一步对学生进行训练。训练时不求快,但求理解的准确,描写的细致。我们身边处处是写作素材。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感兴趣的东西,记下条目日记……
如在三年级上册四单元作文训练中,要求学生写观察作文。我事先在街上称了几斤桔子,作文课上,每个小组发一个桔子,让孩子们先说说这是什么水果,它是什么味道?然后让他们拿起桔子从颜色,形状入手仔细观察,汇报时,孩子们的小手举成一片,有的说是红色的,像皮球;有的说是黄色的,像灯笼;有的说黄里带青,像挂着树上的柿子;还有的同学说,最好看的是桔子的屁股有皱纹,像个满脸皱纹的老太太。接着是吃桔子,感受味道。最后,把这个过程写下来。这次作文,学生写的相当具体,虽然内容有千篇一律之嫌,但我觉得作为起步作文,只要他们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对今后的写作是很有帮助的。
三、修改评价,让学生的习作更加精彩----------------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在作文批改中,我先把学生的草稿本先收起来,把句子给梳理通顺,没有写清楚的地方给补上,再发给学生,让他们把老师修改的地方和以前的草稿对照,找出修改的好处。第二步,想想还有没有更合适的表达方法。最后,在确定没有问题的情况下再抄写一遍。当然这会加重教师的工作量,可作为作文的起步教学,老师多花点功夫是应该的。在作文起步教学中,老师还应用儿童的眼光来看待儿童的习作。哪怕是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只要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就应该给予表扬。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善于捕捉,以此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教学实践证明,只要平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对学生作文的修改和评价,就能突破三年级学生“起步作文”这一教学难点。旺苍县国华镇中心小学校
赵淑华
----------------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
第三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尽人皆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力。如果学生写了作文,被老师评的一无是处,他不讨厌作文也得惧怕作文,所以,我们对学生习作,特别是三年级起步作文,一定要慎重对待,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和放大学生的一段通顺的句子,一个用得准确的词语,一个没有错误的标点符号等,给学生鼓励。让学生对写话有兴趣、有信心、有热情、有勇气,在没有压力、没有模式的前提下,充分想象,自觉表达,打下良好的写作基础,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1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师可以利用课件展示很多可爱的玩具和动画,激起学生的兴趣,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
2
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在班队课、体活课、放心班时,开展读书交流会、朗诵比赛、文学知识竞赛、成语接龙等有趣有益的活动,提高学生自觉积累的兴趣和积极性,加深他们对语言本身及其应用的印象。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__,“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
3
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诱导学生谈一谈曾经参加过的秋游和秋季的实践活动,帮助他们回想见过的景物,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
第三,“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有感情的的作文才显充实,才有内涵。教师还要善于引发学生的创作情感。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走近学生的生活去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困惑等等。比如可以出一个《说说我的心里话》或是《我最想说的话》之类的作文题,让学生倾诉他们的喜悦、忧伤、委屈、建议、感想„„,让学生产生沟通的欲望、需要和热情。每次作文都要引导学生生发感情,真实的写作。有时教师也可以因势利导,利用学生的某些疑问或好奇心理来完成一篇作文。这样写出的作文,真切生动,充满感情。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4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5
第四篇: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 《狼和小羊》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涟水县实小幸福里校区 丁利涛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本课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和课文的选编意图,运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在读中品味词句,了解角色性格,理解课文内容,在合作、探究中理解寓意,在课外拓展中受到教育。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弄”和“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3.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坏人,光讲道理是不行的。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理解狼和小羊的两次对话及狼最后说的话。教学难点:
创设情境,借助多媒体,理解词句,朗读到位,学会读书方法。了解课文所讲的道理。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狼和小羊的头饰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狼和小羊,齐读课题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狼和小羊》,文中的词语宝宝你们还能认识吗? 课件出示生字词(找生读)
我们一齐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好吗?(齐读)
2.狼和羊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谁能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课文内容。(1)狼很想吃小羊,就故意找碴儿(板书:找碴儿)
理解“找碴儿”的意思(找理由、找借口、挑毛病、没事找事„„)(2)那么,狼为了吃掉羊,一共找了几次碴儿?(板书:三次)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意在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更能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顺利进行新课的学习。]
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课文,去深入研读狼是怎样找碴儿的?故事是想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二、三自然段
1.(课件创设情境:狼和小羊在小溪边的图片)狼来到小溪边,看到羊在喝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说的呢?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出示狼和小羊在溪边相遇的图片,意在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很好地融入寓言情境,真正走进童话故事里。] 课件出示:第一次找碴儿的句子
(1)狼是怎么说的呢?谁来读一下文中的句子?
想想狼在说这句话时会怎么说?谁愿意来试试,读给大家听。读出狼“盛气凌人”的语气。指名读,男生读。
(2)狼说的有道理吗?课件出示:第三节内容,谁来读一读小羊的话。2.(课件出示小溪图)请小朋友们看,这是一条小溪,狼和小羊分别在小溪的哪里?谁来指给大家看看,点击课件(狼和小羊的位置)。师生交流后小结:一般来说,河流的高处是上游,低处是下游,水是从上游流向下游的,也就是从狼那儿流到小羊这儿的,是不会从下游流向上游的,因此,小羊是不可能弄脏狼喝的水的。
[设计意图:词语“上游”、“下游”比较抽象,运用多媒体出示小溪图,让学生上台去贴狼和小羊的位置,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理解词语的难度。] 3.难怪小羊说“我怎么会把您喝的水弄脏呢?”点击课件读读画线句子,小羊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4.小结:这样看来,狼说小羊弄脏了水,分明就是在故意——找碴儿 师:当时尽管小羊吃了一惊,但还是很温和的同狼讲道理,谁愿意把小羊的话读给大家听?(小羊说话很温和,我们读的时候应该缓慢些。)评价
狼是那样的凶狠,羊是这样的温和,谁愿意来演读一下。5.分角色朗读(男生读狼的话,女生读小羊的话,老师读旁白)带上动作、表情读出狼的盛气凌人和小羊的小心翼翼。
(二)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狼第一次故意找碴儿,没有成功,但是狼放弃了吗? 1.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轻声读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想想:狼第二次是怎样找碴儿的?小羊又是怎样说的? 有不懂的词语可以圈出来。
[设计意图: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让他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自学、讨论、感悟,这样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交流: 提出不懂的词语:
(1)理解:背地里:在背后,不是当面的。交流后课件出示“背地里”的意思
教育学生,在背地里说别人的坏话是不道德的行为。
(2)(课件点击“经常”变色)能把“经常”换个词吗?用“经常”来说一句话。
3.朗读指导:(1)气冲冲
A.同学们,看看课件中的插图,在这次争辩中狼是什么样儿的? 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子读出来吗?谁来读读给大家听?
B.我相信你们不仅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嘴上,还能把狼气冲冲的样儿读在脸上。来,带着你们的表情,再读。
4.小羊会在背地里说狼的坏话吗?为什么?
这次,小羊还会温和地和狼争辩吗?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 根据回答点击课件“喊”字变色
(1)喊:从喊字,你能体会到什么?(着急、害怕、委屈、受冤枉)(2)试着读一读,分角色读(一名男生,一名女生,一名旁白。)[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将图、文融于一体,让学生从图上获得直观感受,体验角色,再结合 “气冲冲”、“喊”等重点词语进行感情朗读,使我们的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分角色朗读,鲜明地将角色的性格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能较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狼两次找碴儿,都被小羊驳回去了,接下来,狼又会找什么理由?怎么做呢?
1.自由读课文第六自然段(课件出示)狼找的第三个碴儿是什么?
狼说去年骂他的不是小羊就是他爸爸,这显然是在找碴儿,真是蛮不讲理。谁来读一读?
课件点击“大声喊道”变色
两次找碴儿都失败了,此时的狼已气急败坏,恼羞成怒,于是“大声喊道”。还有谁来读。男生读,齐读。
3.狼现出了本来面目,说着,就向小羊身上——扑去,(四)发散思维,填补空白 课件点击省略号变色
师说:后面是省略号,最后的结果怎样呢?评价:真有想象力 [设计意图:通过续说省略号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小羊命运,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五)播放课文完整的动画
让学生从整体上再次地熟悉课文。
(六)指名戴上头饰表演
[设计意图:播放课文动画,让学生对全文有个完整的回顾,为下面的表演作铺垫。通过表演,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参与,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创造力。]
三、总结明理
1.课文学到这儿,你们看,狼为了吃小羊,故意找了三次碴儿,一次比一次凶,一次比一次不讲理,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狼?(板书:蛮不讲理)这只羊是怎样的羊呢?(板书:温和善良)
2.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课件出示道理:对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
3.(课件出示)延伸:在生活中遇到像狼这样的坏家伙,应该怎么做呢?
4.师小结
[设计意图:总结延伸,联系生活,安全教育。巩固和提升课文内容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正是本课教学的意义所在,这也是我对新课标的理解。]
四、学习生字
今天,我们书读得非常透彻,有信心写好字吗?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生字宝宝。
课件出示:“弄、脏” 1.指名读、齐读
2.认真看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你怎样记住这两个字,同桌交流,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3.师范写
4.生描红
5.选个别同学的字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根据低年级识字分流的教学原则,我在本课时中安排两个生字进行教学,降低学生识字难度;另外,在识字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运用多媒体展示生字的笔顺,更有利于学生识记,提升了识字效果]
五、课后作业 1.把故事讲给家长听
2.搜集一些寓言故事,下节课举行一次故事会。附板书:
10、狼 和 小羊
狼 三次 小羊 找碴儿
(凶恶)
(温和)
讲道理 行不通 要斗争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清晰地展现了文章的脉落,清楚地揭示了文章的主旨。]
《狼和小羊》教学反思
《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讲的是狼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小羊据理申辩,狼虽然理屈词穷,但还是蛮不讲理地扑上去吃小羊。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狼的本性是凶残的,它是一定要干坏事的,对狼这样的坏家伙只讲道理是不行的。课文以对话的形式叙述,针对课文特点及学生年龄特征,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来学习、内化课本内容,学生的兴趣很浓。
反思整节课,我认为有以下几面的亮点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实践:
一、重视朗读指导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渠道指导学生朗读,让学生看图片想象角色当时的心情,读出人物的性格特征;通过抓重点词来指导学生朗读。如,抓住 “气冲冲、大声喊道”等重点词来朗读,感受狼的蛮不讲理;抓住“温和、喊”等词来朗读,感受小羊的温顺、委屈、可怜。在必要处,我还进行了范读,对学生朗读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另外还引导学生带上表情分角色读。这样把课文内容角色化的读书,一方面完全适应孩子的童心,淡化了学生为读书而读书的被动意识,激起孩子们“我要读”的热情,激发起孩子们主动体味角色的情感、心理及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抓住角色对话的朗读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引发一种情境创设,刺激学生大脑,活跃学生思维。
二、借媒体助教学
本课教学,根据课文的特点,我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显著。新课开始,运用多媒体出示狼和小羊在溪边相遇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图,想想狼此时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很好地融入寓言情境,真正走进童话故事里。在学习第一次“找碴儿”的内容时,词语“上游”、“下游”比较抽象,我运用多媒体出示小溪图,让学生上台去贴狼和小羊的位置,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降低了理解词语的难度,而且顺理成章地感悟到狼是在“故意找碴儿”。
三、倡导小组学习在学习完第一次找碴儿的内容之后,我设问:狼第一次找碴儿失败了,放弃了吗?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并出示了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要求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感悟狼和小羊的特点,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渗透思想教育
我认为思想教育无处不在,尤其是在其它学科(除品德课之外)的课堂教学中,结合具体的情境教育,效果更好。在学生理解“背地里”一词时,我灵机一动,我觉得这个词语要理解意思是一方面,还要让学生受一次道德教育,于是,我借此机会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看到别人有什么缺点,要当面指出来,不能背后说人家的坏话,要做一个正直的人。
当然,在本课中还出现了很多方面的不足:
1.这篇文章中角色的神态、动作、对话生动,是供学生表演的好材料,学生可以在演中消化、吸收、内化文章内容。我低估了学生的能力,没有让学生进行生动地表演,课后认为这是一个缺憾。
2.课件出示的形式有点单一,应该多样化,还应加入相匹配的音乐,这样有助于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情境。
3.课堂上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能较好地激励学生,让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也在努力做到这一点,但是课后我作了思考,认为这节课在这方面还有欠缺,要不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更高。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第五篇:浅谈小学作文起步教学
作文就是让学生把看到的和听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写作的过程不仅是提高语言文字能力的过程,也必然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可见作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不言而喻的。然而,大多数小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缺乏自信,缺乏激情,学生的作文缺乏真情实感、缺乏个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更好地加强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是势在必行。所以在作文教学中着重让学生体验,主动有效地收集材料,加强口头作文等一系列方法来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传统的语文教学以应试教学为主,教育新理念要求我们以发展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把作文教学和生活实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通过有计划有阶段的训练,将生活和语文中的作文教学结合紧密,在生活中体验,在课堂中提高,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作文能力等。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块,而且随着年级的升高比重也越来越重,作文的起步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作文教学语文教学的关键,而进入三年级开始都将开始作文教学。而在一、二年级中没有接触过作文,应而加大了写作的难度,才导致学生的作文的不真实,胡编乱造,没有真情实感,甚至是语无伦次等现象。所以,我认为作文起步教学应由说到写,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为学生的写作做好铺垫,走好第一步。
小学生作文起步教学,是个长期的语文教学活动,贯穿一至三年级,具体按年级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一年级):创设情境。激励说话
新大纲对于低年级写话的要求只有一句话,即“对写话感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写话不秫不惧,没有心理障碍、乐写、自觉自愿地写,作文要求就成功了一半。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从兴趣入手,使学生从害怕作文到乐于作文,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一、创设情境,激发说话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们从孩子入学的第一天起就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培养学生的听说习惯,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一定的情景中,学生才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才会产生角色意识,激起表达的冲动。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如1,利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以把一幅幅静止的画面变成活动的,再配以优美地音乐,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故事情节。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说话兴趣;
2、运用语言创设情境,教师在每次说写训练前为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孩子积极参与,是训练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精心设计导入语非常重要;
3、还可以运用音乐创设情境,通过观察创设情境等。
二、激活体验,鼓励说话
我们知道,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向相等,因此有“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之说。每一个人,自他懂事以来,就开始感受生活,体验人生。小学生虽年龄不大,经历有限,但自董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多少景„„这是他们语文学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只要巧妙运用,就能创造出里令人赞叹的“言语作品”。为此,安排相应的课外活动,如观察性的活动课。如在《春雨》的说话课中,我和学生走出课堂。
步骤安排如下:
1、选择一个雨天,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观雨、听雨、感受雨;
2、引导学生谈谈你对雨的感受;
3、引导学生由雨展开丰富的想象。你看着雨联想到了什么。或想到了哪些人或事。
第二阶段(二年级):积累储备,广泛说话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低年级小朋友理性思维能力较差,生活中的乐事、趣事,他们说起来津津有味,可却不知怎么组织语言,更不知如何把它们付诸笔端。于是,我们根据孩子好说好动的特点,尽可能夺地利用“活动课”这种课堂组织形式,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感悟、联想、创造。
活动一:故事会。
美国儿童心理学研究认为,那些爱讲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因为,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可让他获得更多的知识。因此,在作文起步时我们非常重视让孩子多讲故事、多阅读。
1、组织学生阅读故事书,认识安徒生、格林、凡尔纳„„
2、组织一次故事会,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故事。
3、开展一个“小小故事大王”的评选活动,让学生讲自己最拿手的故事。活动
二、美文赏析
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学生可以从读中学到“怎样写”,这是从广义上说的,也就像前面所说的让学生从阅读中受到多方面的教育,注重在日积月累上下功夫。要多让学生自己去“听取(包括阅读),记住,分析,比较”,不要由教师包办代替,更不要搞华哨的形式主义的东西,这是正确处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的重要环节。小学生的作文内容不够丰富,表达能力也不能令人满意,除了生活不充实外,读书太少也是一个原因。他们除了学习几本教科书以外,很少有时间读其他读物,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积累语言。在此基础上经常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有助于使大多数同学的阅读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交流可以是喜欢的儿歌、故事,也可以是自己新学到的词语等。
交流的形式最好先采用口头交流,随着活动时间的推移和年级的升高再慢慢过渡为书面交流。不论采用那种方式,都一定要使听众“有所得”。活动以两周为一个周期。
活动安排:赏析会 基本步骤:
1、学生各自推荐最近两周自己看得自己喜欢的故事,儿歌,小诗等,最好能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
2、学生根据听了别人的推荐,表达自己的想法。
3、评选当次的最佳推荐,并抄写在黑板报上。
第三阶段(三年级):由易到难,片断写作 训练形式一:联系课文续编故事
中低年级语文课本中的童话、寓言、故事占的篇幅较多,这些课文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好奇心理,学生对此很感兴趣。
这些课文情节生动,结构层次清晰,复述比较容易,学生学起来兴致高的特点,在每次上课前做好设计,上课时先让学生学文,然后要求复述。往往一篇课文学完了,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想象课文中的动物或人物的结局和以后的情况中,编织着一个个美丽的故事。我就利用这一情况,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续编故事,然后再写下来。如结合阅读课文,我让学生续编了《狐狸与乌鸦》——狐狸骗走肉后的情景和乌鸦的想法;编了《狼和小羊》续编——《聪明的小羊》等。在学生续编故事时,我不时的给予插话、引导、不承诺,学生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就这样创造出来了。我趁热打铁,让他们把自编的故事有顺序的写在练习本上。
经过这样训练,学生所携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不少同学都能说写出一段通顺的短文,而且有的文章还十分生动感人,学生向写作的殿堂王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训练形式二:模仿文本,作文“快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前人读写结合的经验之谈,提示我们把作文起步的着眼点定在“读”上。中低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如蜜蜂般光采博取。而那些结构明快的诗歌,孩子们记忆理解,是仿说仿写的极好例子。
具体步骤可以安排:
1、选择学生喜欢的诗歌,片断等在,在班内读一读,背一背。
2、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3、仿写:
如(1)出示几张彩虹的图片,和一段录像
(2)说说你觉得彩虹像什么?你心中的彩虹是怎样的?(3)记录下来,形成书面作文
这样倚仗文本,点滴渗透,分项训练,让学生轻松的乘上了写作的“直通快车”。训练形式三:不命题作文,自由写作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的反应。《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自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些教师的作文指导仍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随之而来。因此我推崇“写出真实的、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才是真正的作文”,写出真实的生活,写出独特的感受,作文才有生命力。
步骤:
1、选择写作内容: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知道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事,物写。
2、写作训练。
3、教师改进指导、评价
作文的指导重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贵在唤醒学生的自由倾吐生活储备,巧在顺应学生的自由倾吐表达,而非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述什么原理、方法,或用固定的程序、习作的样板去圈定学生的思路。所以我们要像叶圣陶先生所说:“为了恢复学生们的童真,还他们的原本生活乐趣,让他们能说真话、吐真情。”在作文起步训练中,不管学生怎么想,怎么写,只要文中有一颗真挚的童心,就予以支持、肯定和鼓励。作文的评价要尊重学生的原意,肯定学生的创造性劳动,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不同个性的学生,或用教师的主观想法代替学生的习作实践。学生一旦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成功的喜悦便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产生写作的内驱力。在评赏作文时,我将学生的优秀作文编排丰富多彩的“作文小品”,边读作文边看小品,在作文中活动,在活动中作文。学生在作文时都能把事情的发展变化和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写清楚,从而达到提高作文能力的目的。总之,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和鼓励,创设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对学生进行导说训练,指导学生写好每一篇文章,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现在的小学生是今后四化建设的主力军,信息时代的大量信息要靠文字来传递。因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时代的需要。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只要我们在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重视小学生的说写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浅谈起步作文教学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那么如何搞好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作文心理研究专家指出,兴趣是直接推动儿童作文的一种强大的动力。教师要特别爱护学生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热情,要培养学生观察生活、表达见闻感受的兴趣,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小孩子,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兴趣,总想刨根问底弄个明白,教师就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去探索,去发现,并把这个过程记录下来,老师要及时肯定,让他们体会到用笔表达思想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身边最熟悉的人开始,观察妈妈的眼睛、鼻子、嘴巴有什么特点,平时爱怎样装扮自己,有什么兴趣爱好等等。如果能把观察的东西记录下来就更好了。
三、科学合理的导入方式
作文教学中要巧用导入,导入方式要多样,加强趣味因素的渗透,减缓坡度,调动学生作文的学习积极性。例如:
1、故事导入。
针对三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在教学上学期的第七篇习作时,课前我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小玩具,一上作文课,我手里拿着事先准备好的灰太狼玩偶,根据现在热播的《喜羊羊与灰太狼》讲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听得很专心,笑得也很开心,然后问学生听了老师讲的这个小故事,觉得有意思吗,你们想不想试试呢,各同学都很激动,跃跃欲试,我趁热打铁,让他们以组为单位把玩具集中起来,摆一摆,玩一玩,再编一个故事,最后再分头写作。这样大家都感到有话可说,故事也有趣完整,批改时我充分肯定他们,好多第一次得了“优”,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
2、活动导入。
根据三年级学生精力旺盛、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本学期的习作二时,要求调查家乡被污染的情况,我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有话可说,就趁着辅导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来到村头河边路旁,看到随手丢弃的生活垃圾,河里漂浮的泛着臭味的杂物,还有路边折断的小树,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展开讨论,最后有重点的写下来。这样学生不仅有话可写也提高了环保意识,效果较好。
3、情境导入。
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发挥想象,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象、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象等,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录下来,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充分调动了大多数学生习作的积极性。
四、选材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及认知能力,只有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才会“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才能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在命题和选材上都要尽量贴近小学生熟悉的生活,要写他们熟识的、易于理解的和他们感兴趣的真人真事,写他们观察到的实景实物,才能写得真实、具体、生动,才能达到“不说假话、空话”的要求。另外也不能“老调重弹”“千人一面”,今天写“一件有意义的事”,明天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时间一长,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无形中减弱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五、评语要以激励为主
小学生对获得成功并能带来愉快的事情感兴趣,还能在内心起到激励作用,于是对这件事就会更加关心,想再试一试,更希望提高自己。因此,我给学生的评语尽可能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从而给予他们更多的成功体验,做法是:每次评出“最恰当的词语”奖,“最美的句子”奖,“最优秀的作文”奖等,这样从不同的角度鼓励他们,作文就成为学生愿意做的事了。
六、鼓励反复修改
就算大作家写文章还要三番五次地修改,何况我们的小学生?我始终坚持“五遍作文法”,所谓“五遍”就是老师布置作文后,自己先独立完成作文,并自己修改一遍,然后找同学俩人互相修改,之后再誊写到课堂作文本上,等老师评讲批改后,根据老师的建议再修改一遍,并誊写到专门的作文本上。这样是有点麻烦,但只有经历千锤百炼才能成材嘛!
当然,三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作文,他们在习作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能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妥善地加以解决,以便学生在今后的习作生涯中有一个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