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潮汕方言“绝”字浅论
潮汕方言“绝”字浅论
摘 要:潮汕方言是潮汕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蕴藏着极其丰厚的人文价值。“绝”字在潮汕方言中跟普通话意思大致相同,但是“绝”字在潮汕方言中的用法跟普通话的用法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对“绝”字在潮汕方言中各种用法的研究,从语音词汇和语用方面揭示了潮汕方言保留许多古代汉语成分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汉语方言的差异。关键字:潮汕方言、绝、普通话
潮汕方言,指广东省东部地区通行的闽南方言,方言学也因其地理所在而称为粤东闽语,俗称潮语或潮州话,为广东省三大方言之一。一般为汕头、潮州和揭阳三地人所讲。作为闽方言中的一个次方言,其语音、词汇、语义及语法都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有着较大的区别。“绝”在普通话中一般分为形容词和程度副词两种用法,但在潮汕方言中其用法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意义也不是完全一样的。
一、“绝”字的义项概述
(一)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义项
“绝”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七个义项: ①断绝;
②完全没有了;穷尽;净尽; ③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 ④气息中止;
⑤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 ⑥极;最;
⑦绝对(用在否定词前面)。
(二)潮汕方言义项
潮汕方言中“绝”字的义项与在汉民族共同语中的义项有相同和相异的情况,但“绝”字意义及其用法在潮汕方言字典中却缺乏一个完整的统一和归类。我们先来看看一些潮汕方言字典对“绝”字的概括。1.《 新 编 潮 州 音 字 典 》: 绝,[zoh8]。①断:~望.~交.络绎不~.
②尽,穷尽:气~.~命.法子都想绝了。③极,极端的:~妙.~早.
④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技.~活. ⑤一定地,无论如何:他~不再来。
⑥[ 方 ] 放 在 形 容 词 后 面,表 示 极,极 了 :早~.好~. ⑦[方]精神有点不正常的:伊个人看着~~(他看起来有点儿不正常)。2.《潮汕话学生常用词典》:绝,zoh8。断
绝;完全没有;穷尽;走不通的,独一无二的;绝对;绝句;副词,极,最,潮汕话可用在形容词之后,如:“好绝”(好极了)等。3.《潮普双言语词典》:绝,zoh8。①[形]奇怪,奇异,跟平常的不一样。
②[副]非常,极,绝顶,表示达到最高度。4.《潮汕字典》:绝,左字(入)。①作断字解,隔断之亦曰绝,如绝流而渡。②隔而不通曰绝,如绝域,绝塞。③作无字解,如绝情绝义。④无与伦比之意,如绝世无双。⑤有一无二之谓曰绝,如绝技。
⑥绝对,是一心无二之意,如绝对赞成。⑦诗体名,如七绝。
⑧甚之极曰绝,如绝大,绝妙。⑨死亦曰绝,如闷绝,气绝。5.《澄海方言研究》:死绝 si52-24zoh5,非常。通过以上相关字典的考察,可以看出,“绝”在普通话和潮汕方言中意义非常相近但也存在差异,而其用法就有很大的不同。
二、潮汕方言中的“绝”
潮汕方言属于闽方言中的闽南次方言,是一支古老而独特的方言。广东各方言都是较早时代从古汉语分化出来的,分化以后,由于地域的隔绝,人群流动和交往的相对减少,各种方言又都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它们的变动都不很大。从古汉语接受下来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许多都保留不变。因此,潮汕方言作为广东方言中的一个部分,具有“古代汉语活化石”的美誉。从潮汕方言的“绝”字可以映射出潮汕方言至今仍旧保留着许多古代汉语的一些遗迹。
(一)语音方面
1.在古代汉语中,声调有平、上、去、入四个调类,而入声字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分布到其它三个调类中,但是,潮汕方言仍然保留着入声,而且有一个处于弱化状态的喉塞音韵尾。“绝”在潮汕话中读 zoh5,有塞音韵尾-h,读音非常短促,这就是为什么当“绝”作形容词前面又没有任何程度副词加以修饰时,潮汕人喜欢重叠“绝”字来平衡句子的音节,而不是单纯地用一个发音极其短促的“绝”字。
2.在普通话中,“绝”的读音是 jué,而在潮汕话中,“绝”却读 zoh5。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少了 j,q,x 和 zh,ch,sh 两套音,只有z,c,s,就连讲普通话时潮汕人都错误地用 z,c,s 代替 j,q,x 和 zh,ch,sh 这两套音。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中提到:“现代汉语里的 tɕ,tɕ‘,ɕ 有两个来源:(甲)来自齐撮呼的 k,k‘,x;(乙)来自齐撮呼的 ʦ,ʦ‘,s。”[5] 因此,潮汕话“绝”保留了古代汉语的发音特点,其声母恰恰反映了现代汉语里的一部分 j[tɕ]来自 z[ʦ]。
(二)词汇方面
潮汕方言中的“绝”,无论作形容词还是充当程度补语,基本上是以单音节词出现的,这与潮汕方言保留大多古代汉语成分的特点息息相关。如“这幅画非常漂亮”,在潮汕方言中就不是直接把“非常漂亮”说出来,一方面是太书面语化,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别人认为你不是地地道道的潮汕人。所以这句话经常说为“这幅画雅绝”,用“雅”代替“漂亮”,用“绝”代替“非常”,这就呈现出了单音词使用频率高的特点。而在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这种特点在潮汕方言中也一直很好地保留着,如:眼睛—目;牙齿—齿;绳子—索;头发—毛;不要—勿„„。
(三)语义方面
潮汕方言的“绝”在语义上比普通话多了一个义项,即奇怪,奇异,跟平常的不一样。但是多出来的这个义项并非凭空产生的,虽然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但是其意义是有一定的理据的。“绝”的这个义项与其本义有关系。“绝”字的古文字象用刀割断两丝的形状,它的本义是“断丝”。《说文》:“绝,断丝也。从系从刀从卩”,“从系从刀”就是用刀断丝的意思,“卩”是后加进去表音的,即古“节”字。段玉裁注解说“断之则为二,是曰绝。”可见绝就是断绝、分割的意思。我们试想,如果一件东西被分割或断绝,那它就变样了,跟平常的不一样了,所以这又从本义中引申出了潮汕方言中“奇怪,奇异,跟平常的不一样”的这个义项。
(四)语法功能
1、作形容词
和现代汉语一样,“绝”在潮汕方言中也可以作形容词,都有表示“断绝”、“穷尽”、“独一无二的”的意思。而且在这些意思上“绝”一般都以双音节词出现,如“绝交”、“绝路”、“绝技”。不同的是,在潮汕方言中,“绝”作形容词时还有“奇怪,奇异”之意,而且是经常以单音节词出现的,例如: 伊个人过绝.。(普通话:他这个人很奇怪。)伊仔□gian6日~死,看着癫癫恫恫□hen7。(普通话:他儿子今天很奇怪,看上去疯疯癫癫一样。)
但是,如果“绝”字前面没有任何程度副词来修饰的话,单独用一个“绝”字不能保证音节的平衡。话语表达要注意词语单双音节的互相搭配,以求音节的谐调平衡,使话语琅上口,产生旋律感[1]。而且又要强调奇怪的程度,在潮汕话中一般会重叠“绝”字来强调,例如: 个物看着绝绝。(普通话:那个人看起来很奇怪。)
2、作程度补语
潮州话常用“死”、“死绝”、“爱死”、“哭父”(较粗鲁的说法)来修饰说明事物性状的程度,这是普通话所没有的。普通话的程度副词有“挺”、“很”、“极”、“十分”、“万分”、“非常”、“相当”等,这又是潮州口语所没有的[2]。陈恩泉先生编著的《潮普双言语词典》中也指出“绝”字在潮汕方言和普通话中都可以作副词,都表示“非常”“极”的意思。在普通话中,副词非常多,“绝”也是其中之一,一般情况下只充当状语,如“绝早”、“绝大多数”,少数情况下可充当补语,如“妙绝”。那么,在潮汕方言中,“绝”字有充当副词这个功能吗?我们来看两个例子: □gian6日乡里劳热绝.。(普通话:今天乡里热闹极了。)这幅国画雅绝.。(普通话:这幅画漂亮极了。)
《 潮 普 双 言 语 词 典 》 还 指 出 “ 潮 语 副 词‘绝’只充当谓词的补语,不充当状语”。我们都知道,副词在句法功能上,是以纯状语性作为充要条件的。一个词,如果不能够作状语,它不可能是副词[3]。因此,“绝”在潮汕方言中如果充当谓词的补语来修饰说明事物的性状,不能认为是副词,而应该是程度补语词。
三、“绝”字演变原因
潮汕方言用来修饰说明事物形状的程度的词语有“死”、“死父”、“死绝”、“爱死”、“哭父”等词语。一开始,这些词语尤其“死”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例如: 阿妹仔生雅死。(普通话:这个小妹长得很漂亮。)只本书好到死绝。(普通话:这本书好到极点。)伊二人好到爱死。(普通话:他们两个人好得要命。)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程度补语词都非常粗鲁甚至不吉利。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潮汕人尚神崇拜,一旦有触犯某些禁忌的语言一定会避而不讲,而人生最大的凶祸莫过于死亡,这是人们最恐惧的事也是最大的禁忌。我们把这些粗鲁以及不吉利的语言称为语言禁忌。在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文化中都存在语言禁忌。因此,人们在使用语言传达各种思想时,都力图避免谈及一些有失典雅的事情或话题,避免使用那些使人感到不快甚至难堪的词语,以避免出现尴尬,甚至令人窘迫的情景[6]。于是“死”、“死父”、“哭父”、“死绝”这一系列被认为不吉利的程度补语也渐渐在潮汕方言中消失,一旦出现在谁的口中,便会被认为这是不礼貌甚至是犯大忌的行为。
在语言表达上,采用语言禁忌,即人们在某种场合将不适合讲的某些话和词语改用避讳的话或词语去代替[7],我们把这种避讳的话或词语称为委婉语,这样,避讳、禁忌、消除恐惧便成了委婉语的首要功能。“死”、“死父”、“哭父”这一系列语言禁忌也渐渐在潮汕方言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绝”这一程度补语词(除了“死绝”之外),潮汕人之所以用“来代替“死”、“死父”、“哭父”、“死绝”,除了避开这些不吉利言语之外,还跟“绝”的潮汕读音有关。“绝”在潮汕方言中属入声字,发音非常短促,呈现出一定的节奏性,如“雅绝”(漂亮极了)、“劳热绝”(热闹极了)、“好绝”(好极了),这些词与“绝”组合在一起,“绝”发音短促,可以更好地强调前面的词“雅”、“劳热”、“好”。于是,充当程度补语词这一用法也渐渐成为潮汕方言“绝”的主要用法。
四、总结
“绝”在潮汕方言中有形容词和程度补语词两种用法,其中作形容词时有方言词汇的特殊意义—表示“奇怪,跟平常不一样”,充当程度补语时又不同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中的副词用法。潮汕方言“绝”字词法功能的研究,从语音、词汇和语用方面揭示了潮汕方言保留许多古代汉语成分的特点,同时也揭示了汉语方言的差异。
潮学近些年来欣欣向荣,潮汕方言由于其独特的魅力也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人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潮汕人,自然非常希望更多的学者来关注这项研究,共同保护粤东的这些文化瑰宝,令潮汕文化在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继续发出耀眼的光芒,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邢福义,汪国胜.现代汉语[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347.[2]李永明.潮州方言[M].北京:中华书局,1959:252-253.[3]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277.[4]李新魁.广东的方言[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9.[5]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4.[6]李军华.汉语委婉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36.[7]陈辉.“死”的委婉, “死”的文化—英汉表“死”委婉语的跨文化比较[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10,(7)
第二篇: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潮汕方言歌谣教案
教学内容:《潮汕方言歌谣说唱赛》
教学对象:小学二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竞赛的方法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活动的过程中总结潮汕歌谣,并加以扩展。3.通过“说”、“唱”、“赛”等多种形式表现歌谣。
4.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生体验共同完成活动的过程和分享成功的喜悦。
设计理念:
歌谣是一种民间大众文艺,或抒写事实、或表现情绪,反映人民大众的普遍诉求和共同心理。潮汕歌谣首先是地方的,一方水土育一方人,一方水土唱一方歌。自然环境的陶冶、历史长期的积淀,造就潮汕文化中和、开放、多样的特点,反映在歌谣上便是善于汲取别人长处、结构形式和表现方法多样、平和而不激烈、含蓄而不奔放、精细而不阔大的开放型海洋文化。潮汕歌谣又是民间的,与草根阶层结下不解之缘,由他的歌唱、为他们歌唱。唱的是普通民众的亲情、爱情、友情和社情;唱他们的悲喜歌哭、对事物的感知;唱他们的诉求、常识和大众心理。潮汕地区汉族居民占绝大多数,山里有畲族、水边有疍家。汉族歌谣、畲族歌谣和疍歌并存,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教学重点:
以“说唱赛”的游戏竞赛的形式,说唱和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启发学生学习和收集、吟唱,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习惯,通过收集歌谣体会成功的喜悦。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用不同形式表现歌谣,启发学生发散思维、收集学唱歌谣,组织学生在活跃而有序的课堂气氛中开展表演歌谣的活动。
教学方法:
让学生课前学习或把平时生活中曾经认识过的通俗易懂的歌谣整理出来。本节课首先从以往知道的歌谣入手,通过竞赛、游戏以及电脑与学生互动的形式对以前分散认识的歌谣做一次总结性的积累。教师再通过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自主的收集能力,从中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积累歌谣的活动中。
教学用具:
大量的歌谣说唱材料、为学生提供写有歌谣的卡片、各种颜色纸花朵卡片及实物、计算机、教学辅助课件、布老鼠、小鼓。
教学辅助课件:
主画面:一个放满美丽纸花的万花筒
板书:黑板上两个万花筒
每一朵纸花分别连接一张幻灯片,一张幻灯片就有一首歌谣,点击幻灯片可以自动播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阶段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介绍本节课内容。
导语:同学们通过“歌谣”这个单元认识了许多潮汕歌谣,这些歌谣都非常的有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潮汕方言歌谣说唱会”,我们用游戏的方法来比赛,比一比谁知道的潮汕歌谣多,谁表演的歌谣好,怎么样?
二、歌谣说唱会:
阶段目标:在互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更多的潮汕歌谣,游戏的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跃课堂气氛。
游戏一:传布老鼠
教师操作: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围成一个大圈做传布老鼠游戏。
教师语: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大家都玩过的游戏──“传布老鼠”,鼓声停时接到布老鼠的同学要说一个或者唱一个你准备的潮汕歌谣,说得好的老师就奖励你一朵纸花放进你们组的万花筒里;如果你没有准备好就到电脑前面采一朵纸花,读好了就算过关,读不好就要被淘汰出局回到座位喽。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 :我来给大家说一个歌谣──天顶一粒星, 地下开书斋;书斋门,未能开 阿奴丙爱食油堆;油堆未能浮, 阿奴丙爱偷牵牛;牛卖牵, 阿奴丙爱偷收衫;衫卖衬, 领父领母饲你无订用.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说的怎么样?能过关吗?
学生语:可以过关。
教师操作:把一朵纸花卡片放进这个同学组的万花筒里。
教师语:好了,他说的不错,奖励他们组一朵花,咱们继续做游戏。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 :老师我来唱一个童谣吧。唱——阿公爱食韭菜果,后头韭菜还未生。保贺阿公食百岁,牵仔牵孙入书斋。阿公爱食韭菜汤,后头韭菜还未长。保贺阿公食百岁,牵仔牵孙入祠堂。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能过关吗?
学生语:他唱的是咱们课上学过的,不能过关!
教师语:那你到电脑那里取一个歌谣来学好吗?
接到布老鼠的学生 操作:到电脑前点击花朵出现──
《挨呀挨》
“挨呀挨,挨米来饲鸡。
饲鸡叫啯家,饲狗来吠夜,饲猪来还债,饲牛拖犁耙。
饲逗仔(男孩),落书斋;
饲走仔(女孩),雇人骂。”
学生看屏幕把歌谣读出来。
教师语:你们觉得他读的好不好呀?能不能过关呢?
学生语:读的还可以,可以过关了。
教师语:好吧,那我们继续我们的游戏吧。
学生活动:围成圈做游戏,老师击鼓,学生把布老鼠往后传。接到布老鼠的学生 :我想去跟电脑要一朵花可以吗?
教师语:当然可以,你去采一朵花吧。
学生活动:点击电脑屏幕,出现《拥金囝 》
课件自动播放学生认真观看。
教师语:这个童谣是一个歌曲,要马上唱会有些难度,咱们帮他一把,跟他一起学唱怎么样?
教师操作:再次循环播放动画,请学生小声跟着唱,学会后可以大声唱。教师语:我觉得大家唱的都很好,学的都很认真,那么这回奖励你们每个组朵花好吗?
游戏二:采花比赛
教师操作:对刚才的游戏进行总结,并组织进行下一个游戏活动。
教师语:经过了一轮的竞赛,我们的两个组都不分高低,现在我们再通过一个游戏来争个高低上下吧。
教师操作:出示电脑屏幕中剩下的纸花,介绍游戏方法。
教师语:首先请同学们自己推选出5名评委,评委必须是能遵守公平和公证的原则的同学,然后开始进行比赛。由第二轮比赛中落后的小组先开始到屏幕上的“万花筒”里采“花”,然后另一组也去采一朵花,每组一朵花,然后组员一起讨论,学习这首歌谣,可以设计各种方法来表演歌谣;时间到了以后,请每组派代表到前面表演,没有设计表演可以不表演,其他同学一起齐声朗读这个歌谣,两组都表演完之后评委投票选出优胜组;获得优胜的组老师还是要奖励一朵花放到你们组的万花筒中,没有获胜的组不能得到奖励,而且要为大家唱一首本学期学过的潮汕歌谣,如果唱的不好还要把自己万花筒中的一朵花送给胜出的小组。
学生活动:分组到屏幕上点击采花,然后分组讨论学习,准备表演歌谣。时间到了以后分组到前面表演本组抽到的歌谣,评委进行评判打分。
三、赛歌谣:
教师语:刚才同学们通过各种游戏学习到了不少的歌谣,那么我们来个潮汕歌谣赛歌会
学生活动:分二个小组活动,按先后顺序说唱歌谣。
学生分组派代表进行比赛,歌谣不能重复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收获特别大,知道了好多有意思的歌谣,还自己表演了有意义的歌谣,增长了不少知识,祝贺你们!希望你们在课下继续通过收集更多的歌谣并学会吟唱,同学们再见!
第三篇: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浅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词汇的差别
潮汕方言,亦称为潮州话、潮语,汉语方言之一,为闽南方言的次方言,分布于广东省东部的潮汕地区以及海外有华人的地区。本文所说的“潮汕方言”描写的是以汕头话为主,兼及潮州、澄海、饶平一带的方言土语。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标准用语,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由此可见,在词汇方面,普通话以北方话为主。
那么,潮汕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方面又有何差别呢?
一、潮汕方言某些词语鲜明地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
潮汕方言的某些词所反映的实体是北方话地区所罕见的,也即是说,这些词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概念都是南方,甚至是潮汕本地的“土特产”。
例如“薄壳”(一种贝壳类水产)、“蛇鱼”(一名“佃鱼”, 又名“豆腐鱼”, 是一种通体雪白、软骨尤鳞的鱼类水产)、“春篓”〔“篓”音同“蕊”, 一种用以盛放祭品或礼品的有盖油漆绘花竹制篮子,也叫“花篮”)。
由于这些东西是土特产,所以鲜为北人所知,典藉乃至小说笔记也很少涉及,要找到它们的源头很难。由于北方方言区没有这些东西,自然也就没有代表这些东西的词。所以,普通话中往往找不到相应的词来翻译它们。
二、潮汕方言保留诸多古汉语词汇。
潮州话包含了很多的古汉语成分,源自闽南语(莆田话),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几十万闽南的莆田人移民到现在的潮州汕头。在唐朝后期、南宋末年、元朝后期、明朝时陆续有莆田人移民现在的潮州汕头,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古汉语。据考证,现在的潮汕话应该是在明中叶闽人(入闽汉人)进入潮汕之后才定型的,因此保留下来了许多古汉语词汇,与普通话差别甚大。
1、潮汕方言中某些词所反映的内容是普通话中所有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比如:衫裤。作为一个双音节词,普通话中已不用了。但在潮汕话中它却是个基本词,词义与普通话的“衣服”完全相同。这个词在唐代已出现。《敦煌变文集·不知名变文》:“初定之时无衫挎,大归娘子没沿房(嫁妆)。” “衫挎”同“衫裤”。至明代白话小说仍使用,冯梦龙《古今小说·李秀卿义结黄贞女》:“但每夜张胜只是和衣而睡,不脱衫裤,亦不去鞋袜。”这个词大概北方方言是在近代遭到淘汰,而潮汕话却一直把它保留下来了。
洗浴。潮汕话谓洗澡为“洗浴”。此词《现代汉语词典》不收,新编《辞源》、《辞海》也未收。其实,“洗浴”一词中古以后使用频率相当高,可能是个口语常用词。《广韵》入声烛韵:“浴,洗浴。” 唐·谷神子《亥博异志·阴隐客》:“门人执之,引工人行至清泉眼,令洗浴及秽衣服。”此两例中“洗浴”便都已是双音节词,指洗澡了。
2、词素与普通话相同而意义不同的。
这一类可细分为两小类:一小类是词素与普通话形同义异。词素意义不同,组成的词词义自然也就有所不同了。
比如:得失。这个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个义项,一是指“所得和所失”,二是指“利弊”。潮汕话口语“得失”一词却作为“得罪”解释。比如讲:“你做事着细心,勿得失人(你办事情要小心,别得罪了人)”。“得失”作“得罪”解这个义项在新编的《辞海》、《辞源》中均见不到,但在古汉语中却有这个义项存在。《史{记·刺客列传》:“多人,不能无生得失,生得失则语泄。”意谓人多了就不能把关系处理得很好,可能会得罪其中某人,得罪了人就容易泄密。
另一小类则是词素含义与普通话基本相同,只是由于词义为发展(扩大、缩小或转移)才使潮汕话和普通话产生了差别。
例如:亲情。普通话中“亲情厚谊”的“亲情”当作“至亲情谊”解释。而在潮汕话中却指亲戚,潮音读“情”如“正”,阳平声。“亲情”指“亲戚”应该也是在“至亲情谊”一义上引申而来的。唐张藉诗: “乡里亲情相见日,一时携酒上高堂。”由此可见,“亲情”指“亲戚”的义项在唐代已产生,此后一直沿用下来。
3、词形与普通话相同,某个义项也和普通话相同或相近,但有某一个义项是普通话所没有的。
这类词往往有两个以上义项:有与普通话相同的,也有与普通话不同的。简言之,即词义与普通话有交叉。这类词由于词形相同和部分义项相同,很容易把它与普通话的词汇混淆。
比如:“头脑”与普通话相同的义项是指“脑筋、思维能力”。谓人不会考虑问题日“无头脑”,但潮汕话的“头脑”还有另一义项,即指“首领、官员、干部”,相当于普通话口语中的“头”、“头头”。《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在京都开几处解典库,又有几所绸缎铺,专一放官吏债,打大头脑的。”又卷三十二:“如此两位大头脑去说那些小附舟之事,你道敢不依么?”这里的“大头脑”指大官员。《红楼梦》第九回:“太爷不在家里,你老人家就是这学里的头脑了。”“头脑”即首领、领导人。《红楼梦》被公认是用北京话写的,可见此词在清代北京话中还使用。《现代汉语词典》作为口语词也把“头脑”收了进去,但实际上已很少使用,已被“头”或“头头”取代了。又“头脑”指官员、首领时潮汕话读“脑”为“裹”。
4、词义与普通话相同而词素顺序不同的。
普通话中修饰、限制的语素是前置的,而在潮汕方言里则是后置的。这些语素顺序与普通话相反的名词,通常称之为“逆序词”或“倒序词”,有不少在古代汉语中是存在过的。
比如:人客。杜甫《感怀》诗: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白居易《酬周从事》诗:“胺痛拜迎人客久。”翁辉东《潮汕方言》引杜甫诗:“非君爱人客”。又引王建诗:“人客少能留我屋。”可见“人客”一词在唐代中原一带用得很普遍。
三、潮汕方言的量词少,且与普通话不对应。
普通话中量词丰富,相对而言,潮汕话中量词较少,但可以做到“以一当十”。普通话说“一笔款、一座桥、一首歌”,此中量词有三个。潮汕方言只用一个“条”就可以涵盖以上三个量词:一条钱、一条桥、一条歌。普通话说“一架飞机、一匹马、一头牛、一只猫、一台拖拉机、一条腿、一张待、一辆车”,一共用了八个不同的量词,潮汕方言统一用一个“只”。
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词汇差别当然远不止以上几点,留待以后继续研究。提出潮汕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我想,其意义在于能够让方言区的人们通过比较差异,正确掌握普通话词汇,避免影响日常交流。潮汕地区的人们平时交流以潮汕话为主,即使是从小学习普通话,也还是会带有自身方言地区的口音或者词汇的使用,随着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地区之间经济交流越来越紧密,学好普通话也有利于个人自身的发展,其重要性不可小觑。
参考文献:
【1】刘玖占:普通话训练与测试教程[M].人民出版社,2009:152-161.【2】杨岚:潮汕方言古语词考释[J/OL].汕头大学学报,2000:3-4.【3】林伦伦:潮汕方言中的双音节词[J/OL].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6:1-3.【4】詹伯慧:现代汉语方言[M].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160-164.
第四篇:绝 句
绝
句
唐 –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臧桐
臧桐 – 摄于2011年
第五篇:演讲绝九招
绝招一:排比的运用
排比是一种写作修辞手法,也是一种普遍应用的演讲技巧。排比是用句法结构相同的段落、句子或词组,把两个或多个事物加以比较,借以突出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很多时候,排比的段落或句子是以一种递进的方式排列,营造出一种雷霆万钧的气势,同时琅琅上口,富有乐感。
绝招二:用词准确
寻找恰当的词是没有绝对的法则的,但通常最简单的词、最具体、最能生动地引起感官反应的词语是最佳选择。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各种限定词,着重实意动词和名词的使用。平时多查阅字典,一本好的分类词典会对你有很大帮助的。
绝招三:亲切感
使用第一人称i而不是one,使用简单生动的主动语态,而不是复杂乏味的波动结构,这样好像是演讲者自己直接和观众说话,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促进双方的相互交流。
绝招四:应对意外
一般来说,演讲时可能遇到三种倒霉事:
1、结巴。不用掩饰,否则会更加失态。相反,停顿一下,笑一笑,把这个句子再说一次,再继续说下去。
2、技术故障,如话筒出了问题等。等待人员修理,或者冷静发言。
3、事实错误,如把珍珠港事件说成是1941年9月7日。在合适的地方停下来改正错误,不要急躁而导致精力分散,出现更多错误。
绝招五:巧妙引用
明智地使用引语能给你的演讲增色不少,扩大权威性,增强说明力。在引用名家的话语或文章时,要注意遵循四条原则:
1、引用材料尽量简短、选择与演讲主题相关的部分;
2、使引用的材料有机地成为演讲的一部分;
3、不要重复引用,除非特别强调;
4、引用准确,不要断章取义。
绝招六:语调的抑扬顿挫
演讲时的语调的起伏不仅能使演讲更生动,而且还能传达演讲者丰富的感情信息。试想如果总是用一种平板的语调,不仅演讲者本身显得无精打采,听众也会很快产生疲倦厌烦的心理。一般来说,升调传达着激昂的情绪,如兴奋、愤怒、谴责、疑问;降调则表达灰暗的情绪,如悔恨、伤心、失望和郁闷等。本篇演讲就是善于运用语调的变化的优秀范例,抑扬顿挫折,张弛结合,尤其是后半部分,通过语调的激越高亢以及反复的手段,将演讲推至最高潮。
绝招七:脉络清晰
在交流过程中产生误会的可有性是很大的,因此,有一个清晰的确良结构和流畅的阐述是成功演讲的必要因素之一。除了开头尾阐明主题之外,还要有一二三个分论点来进一步展开阐述。牢记演讲的结构,必要的话,可以在开头就阐明演说的脉络,并在演讲中不断提示听众,还可以相应地使用各种图表和设备以加深听众的印象。
绝招八:俚语的使用
俚语可以让演讲生动活泼,也可以使演讲陈旧过时。如果不太熟悉最新的俚语,会让演讲者本身显得与时代脱节。慎用俚语。如果使用一个效果不错又形象生动的俚语来表达你想表达的内容,效果会好很多。但要注意千万不要使用带种族色彩和淫秽的俚语。
绝招九:使用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包括人的面部表情、手足动作、作立姿势等。这种无声的语言不仅会传递信息,而且会影响到交流的各方。演讲时,表情要自然,面带微笑,不要紧张得面部肌肉都僵硬子;眼睛要直视听众,与他们作眼神的交流;在演讲时适当地加入一些姿势,以强调你的讲话但不要过分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