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旅游心理学的案例分析
1、客人希望朋友随团活功!
用完早餐后,地陪小胡带领旅行团准备登车外出游览。一个客人过来与小胡商量,说在当地他有两个朋友,能否让他的朋友今天一起随团活动。小胡怕影响全团的活动就没有答应。那位客人解释说,他与那两位已有好多年没有见面了,昨晚才与他们联系上,现在他的朋友已来到了宾馆,最好能同意让其随团参观游览,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他承担。小胡还是没有答应。那个客人很生气,认为小胡不通人情,不为容人着想。最后客人只好暂时离开团队与他的朋友单独活动。几天后,旅行社收到了一封对小胡的投诉信,经理对此事情进行了调查后,就批评了小胡。小胡感到很委屈,认为自己是为了全团的利益考虑才拒绝客人的朋友随团活动的。
正确处理方法:(导游不了解游客的心理---导游和游客各是什么心理?)
有的旅游者到某地后,希望亲友随团活动甚至到外地去旅行游览,当旅游者向导游人员提出此类要求时,导游人员应先征得旅游团领队和其他成员的同意,再与旅行社的有关部门联系。
如旅游者的亲友被同意随团活动的话,一般应请其先到旅行社办理人团手续(出示有效证件,填写表格,交纳费用等)。若是外国的外交官希望随团活动,应请示旅行社,严格按照我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如果旅游者的亲友的身份是记者,应请示有关部门,获得批准后才能办理人团手续。评析: 旅游者的亲戚、朋友、熟人希望与旅游者一起随团活动,这是人之常情,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导游人员应该按“宾客至上、服务至上”、“尽可能满足需求”的原则进行处理。无论以何种身份随团活动的客人,办理手续和缴纳费用后,都应当和旅游者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导游人员应给予同等的热情服务。
对某些有身份的客人,礼貌礼仪上耍多加注意,以示尊敬。当客观条件不允许旅游者的亲戚、朋友、熟人随团活动时(如座位不够、客人的身份不明、有关部门不同意或其他客人不同意),导游人员应该耐心向客人进行解释,求得客人的理解。在本案例中导游员小胡应该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2、某日傍晚,一香港旅游团结束了“广州一日游”,回到了下榻的饭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就光着脚来到了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与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下一班次的服务员看到客房卫生间内还有剩余的半卷卫生纸,就未再加。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务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景,他们一边让服务员拿来了一双舒适的拖鞋,一边安慰客人说:“我们的服务是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请您消消气,我们到会客室里面坐下来谈,好吗?”这时客人态度渐渐缓和下来,值班经理耐心地向客人询问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意见,最后值班经理代表饭店向旅游团的每个房间都派送了一卷卫生纸,并向这位客人赠送了致歉果盘。事后,经向该团导游了解,这位领队因对旅行社当天的行程等一些事情安排不满,故心情不好,亦是其中原因之一。
点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此案例首先是消费者心理个性的特殊反映。因为消费者的心理随时受到社会环境及个人情感、情绪的影响。当他们将个人的情感、情绪带到饭店,就必然会影响到整个消费过程。由于客房服务员之间的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客人因为半卷卫生纸而大动肝火。事情虽小,但由于客人心情和心理原因,出现的后果和产生的不良影响却很严重。正所谓心随境转,可能客人在情绪比较正常的状态下,打电话与客服中心联系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这时候,客人的心理不舒服、正憋着气,这半圈卫生纸无疑就成了客人不良情绪宣泄的一条导火线。
在饭店对客服务中,应时刻关注客人消费时的“求平衡”心理状态:一方面,客人要通过来饭店消费、放松,以舒缓日常生活中的压力。以经营度假村而闻名于世的“地中海俱乐部”的创始人之一特里加诺说过:“以前,人们注意的是使身体得到调理,增强体力,以便重新投入工作。天,身体状况已经得到改善,头脑却过于紧张。主要的问题是精神高度疲劳。所以,人们需要用另一种生活方式来加以调剂
现代人为什么要求得心理平衡?因为现代人最沉重的负担,不是体力上的,而是精神上的。对于这一点,作为酒店的经营者和服务人员,都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千万不要小看客人对半卷卫生纸、一个指甲锉、一个创可贴的需求,饭店向客人提供的,也正如特里加诺所说的,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在饭店消费过程中,客人也需要保持必要的心理平衡,借此获得社会的尊重,并体现自我的尊严或体现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客人都希望能在整个消费过程中,能获得轻松、愉快的享受,借此来舒缓日常生活中的压力。
此外,我们在处理客人的投诉过程时,应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做出正确的处理。首先,必须认识到客人肯来投诉,对饭店而言,实在是一次纠正错误的好机会。千万不能把客人的投诉当作有意挑剔或鸡蛋里面挑骨头。应尽可能满足客人的要求。如本案例客人投诉饭店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值班经理和客务经理没有因这样极端的说话而生气,反而先为客人拿来拖鞋,并真诚地向客人道歉,以此来缓和客人的态度。
在处理投诉时,还必须做到诚恳耐心地倾听投诉,在听的同时表示出同情,争取在感情上和心理上与投诉者保持一致,千万不要话还没听完就开始为自己作解释或辩解,这很容易引起投诉者的反感。应该说,多数客人都是讲道理的,即使遇到个别因不了解情况产生误会或爱挑剔的客人,也要本着“宾客至上”、“宾至如归”的宗旨,以平常心去对待客人和理解客人,在不影响其他客人的情况下,有意让客人通过发泄,使其不平静的心情逐渐平静下来。这样有利于弄清事实的来龙去脉和问题的顺利解决。饭店要想赢得客人的满意,就要让他们在这里获得轻松愉快的经历,就必须让客人在与饭店工作人员的交往中,真正获得一种“就像回到自己家里”的感觉,特别是在消费过程中经历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
3、案例简介:叫醒**
一天早晨9点时,上海某饭店大堂黄副理接到住在806房间的客人的投诉电话:“你们饭店怎么搞的,我要求叫醒服务,可到了时间,你们却不叫醒我,误了我乘飞机-------”,不等黄副理回答,对方就“啪嗒”一声挂了电话,听得出,客人非常气愤。黄副理意识到这投诉电话隐含着某种较为严重的势态,于是查询当日806房的叫醒记录,记录上确有早晨6点半叫醒服务要求,根据叫醒仪器记录和总机接一员回忆,6点半时确为806房客人提供过叫醒服务,当时客人曾应答过,黄副理了清楚情况断定,责任不在酒店,但黄副理仍主动与806房客人联系。“孔先生,您好!我是大堂副理,首先对您误了乘飞机而造成的麻烦表示理解。”黄副理接着把了解的情况向客人作了解释。但客人仍怒气冲冲的说:“你们酒店总是有责任的,为什么不反复叫上几次呢?你们应当赔偿我的损失!”客人的口气很强硬。“孔先生,请先息怒,现在我们暂时不追究是谁的责任,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你送到要去的地方,请告诉我,您去哪儿,最迟必须什么时候到达”。黄副理的真诚,使客人冷静下来,告诉他明天早晨要参加西安的一个商贸洽谈会,所以今天一定赶到西安。黄副理得知情况后,马上请饭店代售机票处更改下午去西安的机票,而代售处下午西安的机票已售完。黄副理又打电话托他在机场工作的朋友,请务必想办法更改一张下午去西安的机票,后来又派专车去机场更改机票。孔先生接到更改的机票后,才坦诚自己今晨确实是接过叫醒电话,但应答后又睡着了,责任在自己,对黄副理表示歉意。
接受和处理客人投诉,是前厅部大堂副理常面对的问题,因此要求大堂副理具有良好的公共协调能力,思维灵活,应变能力强,尊重客人,平息事端,化解矛盾,在维护饭店利益同时,又不能损害客人利益,对客人的投诉负责到底,及时与客人联系,通报相关信息,避免造成客人更为愤怒饿第二次投诉,同时办事效率要高。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怎样做才是即维护客人利益,又不损害饭店利益?怎样才能避免客人的第二次投诉?这就涉及到处理投诉的技巧问题和大堂副理的职业道德,工作责任心问题。叫醒服务是饭店为方便客人乘飞机.火车或小睡后赴约.洽谈,应客人要求而提供的一项服务,要求客人填写叫醒记录单,话务员在受理此项服务时,应相当的认真负责,慎重准时。
本案例的责任显然不在饭店,而客人又将责任推给饭店,大堂黄副理在接受投诉时并未与客人争论是非,而是站在客人立场上,设法帮助客人解决首要问题。饭店有一个原则:“客人永远是对的”。本案例中黄副理严格遵循这一原则,有理也要让客人,同时也表现了黄副理的服务意识强,如: ①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把您送到目的地。②打电话帮助更改机票。
第二.当客人无理要求赔偿时,黄副理没有与客人论理是否该赔偿(这个要求是不合理的),只是很真诚的请客人告诉他所要去的地方。以解决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体现黄副理处理投诉时的冷静.理智及大度大气。
第三.黄副理处理投诉的效率高,如接到投诉电话后,马上调查了解,得知真实情况后,又主动与客人联系,处理问题果断.利索.灵活.整个过程思路清晰,环环相扣,最后问题得到解决,客人也很满意,也为黄副理的真诚而打动,因而主动承认了自己的过错。
案例小结
本案例在处理客人的投诉中,黄副理面对脾气大,将责任转嫁给饭店的孔先生,黄副理不予争辩,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来挽回客人的损失,在维护饭店利益的同时又没有损害客人的利益,体现了黄副理处理投诉的冷静.理智与技巧,具有很强的职业道德。
4、几位年轻的游客一下火车就拿着行李驱车来到旅行社,他们强烈“抗议”导游员的所作所为。并且要求旅行社赔偿其经济损失和对导游员进行处分。事情经过是这样的:这几位年轻的游客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某地八日游活动,按照旅游合同规定,游客用餐自理,往返行程为“一飞一卧”(去是乘飞机,返是乘火车)。游客抵达目的地后,他们对当地导游员的讲解及安排游览活动等都有意见,时常当着大家的面,向地陪提意见。为此,地陪心里憋着一股气。以后,游客对地陪的意见越来越大,双方矛盾越来越尖锐。一天,由于这极为年轻的游客在吃午餐时喝了一点酒,过了集合时间。因此,地陪采取„„„.“报复”手段,不等他们吃完饭,就擅自让旅游车开走,致使他们只能报警,通过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才算找到了旅游车„„
该起旅游案例主要是旅行社的导游服务不到位,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同时没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情感,也没有采取„..采取报复手段,擅自把游客扔在饭店里面造成的。一般来说,导游员和游客的关系应该相处的比较好的,但为什么该地陪会与游客的关系越来越僵,矛盾越来越尖锐,最后,为了报复,导游员使出如此“绝招”,害得游客只能通过报警,并请求当地公安部门的帮助才找到旅游车呢?
这说明了该导游员的职业道德确实存在问题。其实,在旅游过程中,游客对旅行社、对导游人员有意见、有看法,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导游员只有认真听取游客正确合理的意见,然后再加以改正,深信广大游客能够通情达理地给予谅解的。然而,有些导游不但没和游客多交流沟通,多听取意见,反而想方设法“治”游客。有这种行为的人根本就不配做一名导游员,如此职业道德应该收到谴责。
三百六十行中每个职业都有其职业道德,导游员的职业道德就是要千方百计地满足游客正当合理的需求。因此,导游员在与游客见面的那一刻起,就必须担负起服务员的角色,在整个游览过程中使游客玩得高兴,并且有所收获,这是衡量导游员工作好坏的尺度。
除此之外,导游员要针对大多数游客的共同要求做好规范服务,还要能针对个别游客的特殊要求提供细致周到的个性服务,这样才能体现“细微之处见真情”。但是,如今有个别导游人员缺乏诚信以及职业道德,在带团过程中满脑子的“自私与金钱”,服务不到位,态度又极差,这将严重影响导游员的声誉,自己也将受到应有的处罚。另外,作为游客而言,如果碰到那种素质较差的导游员,一是可以直接向当地旅游质监部门投诉;二是可以向地接社提出更换导游员,这样或许能减少和缓和矛盾,使旅游活动比较健康地开展下去
5、语言技巧的案例
一个旅游团中的一位天文学家在言谈中颇为傲慢,认为只有英国的天文学、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才是世界一流的,其他都不足为观。导游员并不正面与客人发生争执,而是向客人请教,为什么要研究哈雷彗星。客人很高兴,详细的解释了这一研究的科学意义。然后,导游员话题一转,询问客人见过几次哈雷彗星。客人正言说:“我只见过一次,它要76年才出现一次呢,一位天文学家一生能见到一次就是很幸运的了。”导游员再问:“据你所知,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载见之于每个国家的典籍?”。客人沉默了一下,然后笑了,说:“你很聪明。你是一个爱国者,我也是。”导游在这种亲切气氛中适时指出,最早记载为公元前613年,即鲁文公14年,见之于孔子的《春秋》。由此可见,中华民族也是有天文学头脑的。
不与对方交锋,不与对方争论,更不对对方进行攻击的方式来陈述自己的意见、主张或感受。向对方请教的方式提出问题,可以让对方自己去思考,去找出错误,也能够使对方从激动的情绪中平息下来,这是诱导对方“成人自我”的一种最好的方法。
简答题
一.旅游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有哪些?(10分,33页)二.挫折后的心里防御机制有哪些?它们有什么价值?(10分,314页)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40分)三.假如你是一个旅游工作者,你怎样接待来投诉的客人?(20分,250页)四.探讨旅游体验形成的规律.(20分,176页)五.根据人格状态理论,你应该向某个人的父母自我状态,成人自我状态和儿童自我状态分别传递哪些信息呢?(20分,137页)六.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饭店在招聘新员工时,曾有这样的要求出现: “无工作经验者优先”.请给以解释.(20分,63页)
第二篇: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
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
1、一位客人来到总台,在办理入住手续时向服务员提出房价七折的要求。按酒店规定,只向住店六次以上的常客提供七折优惠。这位客人声称自己也曾多次住店,服务员马上在电脑上查找核对,结果没有发现这位客人的名字,当服务员把调查结果当众说出时,这位客人顿时恼怒起来。此时正值入住登记高峰期,由于他的恼怒、叫喊,引来了许多不明事由好奇的目光。
问题:(1)、服务员应如何处理类似事件?
(2)、处理类似事件应特注意什么问题?
2、小王是X酒店销售人员,工作勤勤恳恳,对客人的服务也很周到,为酒店争取了不少客户。然而,让小王不解的是,他所争取的客户价格较低。在小王进行推销时,对方往往会提出不可能支付这个房价;或者对方提出因为是老关系,希望能给多的优惠;否则会选择别的酒店,这时小王总是会答应对方的要求,向对方作出让步。这样与其他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相比,小王给予客户的价位通常降低20%,从而造增人多而收入少的现象。而且由于小王给许多客人低价,还影响到其他客人相互比较,而抱怨公司不公平,有的人说公司“对报价那么高,但实际收费却如此低,是不是也宰客了?”酒店内部也抱怨“忙了半天,没带来什么效益。”员工讽刺“销售部没什么本事,只会打折。”对此小王十分苦恼,他希望能尽快改变这一状况。
问题:(1)小王在销售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他应如何提高自己的销售技能?
3、某饭店是一家接待商务客人的饭店,管理很严格。总台主管小王和其他两位服务员值班,11时进来了两位客人,小王很礼貌地招呼客人,并热情地向客人介绍饭店的客房。听了小王的介绍,客人对饭店的客房非常满意,同时,他们告诉小王,由于他们是商务客人,公司对他们出差住房的报批价格有规定,希望能给予他们房价的七折优惠。但是饭店规定总服务台主管只能有房价八折的权限,况且部门经理早已下班回家,小王想是否多销售两间客房对自己也没多大关系,还是非常礼貌地拒绝了两位客人的要求。最后两位客人不得不失望地离开了这家饭店。
问题:(1)造成这客人离开的原因是什么?(2)饭店从这件事情中应及时调整哪些制度?
4、下午5时许,中班服务员亚玲正在搞公共区域卫生,突然看见420房的客人探出头来,东瞧瞧西望望。细心的亚玲马上意识到客人在找服务员,她立即过去有礼貌地向他问好:“下午好,先生,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你们酒店是怎么搞的,天气这么冷,连空调都没开,是不是空调坏了?”客人带着埋怨的口气对亚玲说。“我可以进房间检查一下吗?”亚玲面带微笑地说。“嗯。”她随着客人进了房间,看到空调的开关到“OFF”状态,连忙对客人说:“对不起,先生。未能详尽介绍房间内设备的使用方法是我们工作未作好,请原谅。”边说边打开空调至“1”档,这时徐徐暖风飘出来。客人感觉到有了暖气,连说谢谢!
问题:(1)请你对亚玲的行为有什么看法
(2)我们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5、一位很有身份的西欧女士来华访问,下榻于北方一家豪华大酒店。酒店以VIP(重要客人)的规格隆重接待。这位女士很满意。陪同入房的总经理见西欧女士兴致很高,为了表达酒店对她的心意,主动提出送她一件中国旗袍,她欣然同意,并随即让酒店裁缝量了尺寸。总经理很高兴能送给尊敬的西欧女士这样一份有意义的礼品。
几天后,总经理将做好的鲜艳、漂亮的丝绸旗袍送来时,不料这位洋女士却面露愠色,勉强收下。几天后女士离店了,她把这件珍贵的旗袍当作垃圾扔在酒店客房的角落里。总经理大惑不解,经多方打听,才了解到客人在酒店餐厅里看见女服务员多穿旗袍,而在市区大街小巷,时髦女士却无一人穿旗袍,因此她误认为那是侍女特定的服装款式,故生怒气,将旗袍丢弃。总经理听说后啼笑皆非,为自己当初想出这么一个“高明”点子懊悔不已。
问题:请你评析是那个洋女士不讲情理,还是酒店不对?
1、分析及参考答案:
处理类件时要按以下几点进行:(1)总台服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示前台经理,不宜当众揭穿客人的谎言,避免客人当众难堪,恼怒。(2)由前厅经理或前厅管理人员,将事离现场,或请客人到茶座、吧小坐。(3)先听取客人的意见,然后再做细致耐心的工作。(4)坚持酒规定的七折优惠条件,但对这位客人也享受优惠的心情,也表示理解和同情。(5)在酒店内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对这位客人给予适当照顾和帮助。(6)对客人能够理解、支持酒店的规章制度,表示诚挚的谢意。
总台服务人员在处理类似问题时要特别注意的是:凡是通电脑核查、显示的结果不要张扬,特别是对于不符合优惠条件的客人,要由专人个别处理,避免不愉快的事情发生
2、分析及参考答案:
小王在销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不了解客人的真正需求,认为打折便能让客人满意。二是对于在销售过程中客人提出的异议,未能采用恰当的推销技巧来应付,使客人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总是“赢—输”而不是双赢关系。
作为小王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自己的销售技能:一是上门进行销售前,要尽可能去收集信息,帮助自己了解客人的需求及其实际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争取销售时的主动性。二是客提出异议,特别是价格高问题时,不能简单地认为完全是价格因素。三是要灵活对付客人的异议,运灵活多样的诱导策略。
3、分析及参考答案:
造成客人不满离开的主要原因是:1)总台主管在没有相应的折扣权限来满足客人要求的情况下,应及时向自己的上级领导汇报,求得帮助。2)员工的服务意识有问题,未能设法留住客人,增加饭店的销售。3)授权不足。
饭店应调整以下制度:扩大对前台基层管理人员的授权,使前台基层管理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有相应的权限来满足客人的一些特殊要求。这样既能提高服务工作的效率,又能多留住一些客人。在授权时要对下属进行相应的培训,建立有关监督考核机制和使用操作程序,使授权管理得到控制。此外还应建立有关激励机制、奖惩办法,增加饭店销售工作的干劲。
4、分析及参考答案:
由于酒店所接待的客人来自不同的阶层,有来同的素质和身份,个别客人对我们房间设备的使用方法不熟悉,因面误认为是酒店的设备出了问题。像这样的投诉事件也比较常见,所以我们服务员在发现此类情况时,不能直截了当地对客人说“你不会用,我来教你。”这样会使客人感到有失面子而觉得难堪。本案例中的亚玲遵循“宾客至上”的原则,并在语言技巧民使用得非常恰当,在无形中将“对”让给了客人,让客人感到台阶可下。另外亚玲还做到了服务在客人开口之前,有较强的超前服务意识。
5、分析及参考答案:
酒店总经理出于对贵宾的一片真诚和尊敬,主动给西欧女士赠送漂亮的中国旗袍,却引起客人的强烈不满。
酒店总经理失误的根源在于没有完全站在客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客人着想。既然本酒店的餐厅服务员多穿旗袍,而且街上身穿旗袍的女士确实难以看到,那么送旗袍给贵宾岂不有对贵宾不敬之嫌吗?虽然酒店送旗袍的本意并非如此,但产生这样的效果则是难以避免的。
其实要表达对贵宾的敬意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为客人提供超常规个性服务。但是已经发生的这样的事故,酒店总经理不能光喊“冤枉”,而应设法与那位女士联系,表示歉意,作些解释并补送其他礼物等。另外,还要认真总结教训,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第三篇: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
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在A酒店的一个中餐厅开晚饭的时候,来了三位日本客人,一位年纪大一些,两位年轻人,服务员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来。他们进入餐厅环视四周,看到整洁的环境,便面露微笑,并问了服务员一些有关该餐厅的问题。在点菜时,他们看着菜谱,不知点什么好,就要求服务员代点。服务员根据日本人爱吃海鲜、铁板烧的习惯,向他们介绍了盐水虾、铁板烧生蚝,他们都很满意。老年日本人指着一个菜名,问服务员“叉烧”是怎样做出来的,由于服务员日语不太熟练,这位日本客人对服务员的解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他们又点了“百花酿蟹钳”、“雀巢牛柳丝”等菜。菜点完后,他们又想要点加饭酒。由于服务员听不明白,一位日本客人就用生硬的普通话讲了一次,但服务员还是反应不过来。老年日本客人见服务员不明白,就走到餐厅门口小酒吧处取了一瓶加饭酒,双手高举过头,向服务员示意,服务员才明白。他们点菜花了十多分钟。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这些客人表示出不耐烦的样子,服务员忙上前问他们需要什么,原来他们希望能快点上菜。服务员对客人解释说:“今晚客人特别多,厨师可能忙不过来,请你们稍微等一下,慢慢喝点饮料。”但是,客人说:“我们喝饮料都快把肚皮涨破了,还是请你快点上菜吧。”几分钟后,菜终于一个一个地上来了,最后上完冷菜,服务员悄悄地退到了旁边。但客人却没有动筷子,服务员忙上去问他们为什么不吃,原来他们很想知道桌上的几个菜各叫什么名字。于是服务员拿起菜谱,逐一向他们介绍,还特别指了“叉烧拼盘”,说明什么是“叉烧”及如何制作。老年日本人尝了一块,才真正明白了“叉烧”是怎么回事。
问题:客人在餐厅有哪些心理需求?请结合案例予以分析。(5分)
答:(1)服务员根据日本人爱吃海鲜、铁板烧的习惯,向他们介绍了盐水虾、铁板烧生蚝,他们都很满意——求食物合口味的心理。(1分)
(2)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这些客人表示出不耐烦的样子,服务员忙上前问他们需要什么,原来他们希望能快点上菜——求快的心理。(1分)
(3)看到整洁的环境,便面露微笑——求食品及用具干净卫生的心理。(1分)
(4)问服务员“叉烧”是怎样做出来的;
并问了服务员一些有关本餐厅的问题——求知的心理。(1分)
(5)服务员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来——求尊重的心理。(1分)
案
例
分
析
在一家餐厅里,一位客人对服务员迟迟不来为他服务大为不满,大声嚷道:“怎么还不过来,你磨蹭什么呢!”服务员听了他的话很反感,不客气地回敬他一句:“你嚷什么呀,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两个人就为这件事而争吵起来。
在争吵中,客人说:“你知道吗?我是你们的客人,你这个服务员怎么能这样跟我说话?”服务员说:“怎么啦?你也是人,我也是人,你能这么说,我就能这么说!”接下去,两个人的争吵愈演愈烈。
问题:
1、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争吵呢?作为服务人员,应该从这种争吵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呢?
2、结合之前所学人格理论分析,服务人员应该如何处理此事?
第四篇:旅游心理学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分析
在A酒店的一个中餐厅开晚饭的时候,来了三位日本客人,一位年纪大一些,两位年轻人,服务员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来。他们进入餐厅环视四周,看到整洁的环境,便面露微笑,并问了服务员一些有关该餐厅的问题。在点菜时,他们看着菜谱,不知点什么好,就要求服务员代点。服务员根据日本人爱吃海鲜、铁板烧的习惯,向他们介绍了盐水虾、铁板烧生蚝,他们都很满意。老年日本人指着一个菜名,问服务员“叉烧”是怎样做出来的,由于服务员日语不太熟练,这位日本客人对服务员的解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后来他们又点了“百花酿蟹钳”、“雀巢牛柳丝”等菜。菜点完后,他们又想要点加饭酒。由于服务员听不明白,一位日本客人就用生硬的普通话讲了一次,但服务员还是反应不过来。老年日本客人见服务员不明白,就走到餐厅门口小酒吧处取了一瓶加饭酒,双手高举过头,向服务员示意,服务员才明白。他们点菜花了十多分钟。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这些客人表示出不耐烦的样子,服务员忙上前问他们需要什么,原来他们希望能快点上菜。服务员对客人解释说:“今晚客人特别多,厨师可能忙不过来,请你们稍微等一下,慢慢喝点饮料。”但是,客人说:“我们喝饮料都快把肚皮涨破了,还是请你快点上菜吧。”几分钟后,菜终于一个一个地上来了,最后上完冷菜,服务员悄悄地退到了旁边。但客人却没有动筷子,服务员忙上去问他们为什么不吃,原来他们很想知道桌上的几个菜各叫什么名字。于是服务员拿起菜谱,逐一向他们介绍,还特别指了“叉烧拼盘”,说明什么是“叉烧”及如何制作。老年日本人尝了一块,才真正明白了“叉烧”是怎么回事。
问题:客人在餐厅有哪些心理需求?请结合案例予以分析。(5分)
答:(1)服务员根据日本人爱吃海鲜、铁板烧的习惯,向他们介绍了盐水虾、铁板烧生蚝,他们都很满意——求食物合口味的心理。(1分)
(2)大约又过了十几分钟,这些客人表示出不耐烦的样子,服务员忙上前问他们需要什么,原来他们希望能快点上菜——求快的心理。(1分)
(3)看到整洁的环境,便面露微笑——求食品及用具干净卫生的心理。(1分)(4)问服务员“叉烧”是怎样做出来的;并问了服务员一些有关本餐厅的问题——求知的心理。(1分)
(5)服务员热情地把他们迎了进来——求尊重的心理。(1分)
第五篇:旅游心理学
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7个方面:p4
1、旅游者心理
2、旅游工作者心理
3、旅游服务心理
4、旅游管理心理
5、旅游地居民心理
6、旅游活动中的人际关系
7、旅游资源开发及设施中的心理学问题
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5 旅游心理学以旅游者、旅游工作者和旅游地居民在旅游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现象、旅游客体对旅游心理的影响等作为研究范围。
三: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 1.按需要的起源,可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1)自然(生理)需要:是人类对维持生命和繁衍后代的必要条件的需要。饮食、运动、睡眠、阳光、空气、排泄、御寒等;(2)社会(心理)需要:人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劳动、知识、社会道德、审美、宗
教信仰、成就、尊重、娱乐享受、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需要。2.按需要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物质需要:人们对物质和物质产品的需要。如吃住行有关的物品,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
(2)精神需要:人们对精神生活和精神产品的需要。如知识、文化艺术、审美道德。需要的概念:需要是当个体感到某种缺乏时力求获得满足的欲望。需要的特征:对象性、社会性、周期性、差异性、发展性p30 马斯洛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p31 单一性需要:认为人们几乎总是寻求平衡、和谐、相同、没有冲突和可预见性,亦即人们的需要是单一性需要。p33 复杂性需要:复杂需要是指人们对新奇、出乎意料、变化和不可预见性事物的向往和追求。单一性和复杂性的平衡:人类离不开单一性和多样性,总是在单一性中寻找复杂性,单一性过多,易产生疲倦,多样性过多, 又会产生恐惧需要单一性来平衡。P34 动机:就是发动和维持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指向一定目的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发动和维持其旅游行动的一种能动心理现象。
旅游动机:是指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并使人处于积极状态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动力。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p37
1、个体的内在条件——旅游需要(健康、文化、交际、寻友、求知、追宗归祖、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需要);
2、外在条件——刺激(人文景观、自然景观、旅游交通饭店、旅行社、时间条件、经济条件、个人社交环境、个人的经济状况、社会政治环境其他条件)。旅游动机的种类p37 1.根据动机形成的原因,分为“内在需求”(心理类)和“外在刺激”(目标类)
心理类旅游动机---旅游推力
目标类旅游动机---旅游拉力 2.根据动机在活动中起的作用,分为主导性动机和辅助性动机
感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 知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实物的整体的反映,但不是感觉的简单相加。
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个别和整体;相同的客观刺激有相同的感觉,但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态度、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知觉映象有所不同。感觉和知觉的区别
个别和整体;相同的客观刺激有相同的感觉,但知觉在很大程度上受态度、知识经验等主观因素影响,而产生的知觉映象有所不同。
知觉的特性 :1.选择性:是指知觉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感受所有的刺激,而仅指向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
2、整体性(组织性):是指旅游者在对旅游刺激进行选择时,并非零乱无系统的,而是倾向于把它们组织成一个整体。“100-1=0原则:接近原则、相似原则、封闭原则
3.解释性:人们在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识出来。言语的指导作用;实践活动任务
4.恒常性:是指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的印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旅游知觉的心理定势:是指人在认识特定对象时的心理准备状态,即心理上的特定趋势,容易使人根据以往的经验习惯来感知事物p52 主要有4种:
1、刻板印象——以群代个
2、首次效应——第一印象
3、晕轮效应——以点代面
4、经验效应
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人际知觉)以及对自己的知觉。P54 1.对个人的知觉 表情认知(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性格认知;角色认知 2.对人际关系的知觉:空间因素、交往频率、类似性因素 3.自我知觉
4.错觉(拓展内容)
错觉:是指把实际存在的事物被歪曲地感知为与实际事物完全不相符的事物 错觉可以发生在视觉方面,也可以发生在其他知觉方面。
错觉形成的原因:客观刺激物的变化;人的生理因素 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1、对时间的知觉:(1)旅途要快(2)游览要慢(3)一切活动要准时
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
(1)距离的阻力作用:距离会使旅游者支付时间、金钱、体力、生活方面的代价
(2)距离的激励作用:针对旅游目的地,可获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因为距离可产生一种神秘感。
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
(1)旅游者对航空公司的知觉:航班的起降时间、中间着陆次数;飞机的安全和舒适性能价格;乘务员的服务态度
(2)对大型游览车的知觉
(3)对游船的知觉
(4)对旅游列车的知觉
4、旅游者对旅游地(景观)的知觉:广义的旅游活动由旅游决策、旅游准备、旅游消费和旅游效果评价四个行为过程构成。影响旅游者知觉的旅游地因素:(1)旅游景观的吸引力要素
(2)旅游地的可进入性
(3)旅游设施的定位
(4)功能性服务和情感性服务
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历程。1.学习是以行为(行为潜能)的改变为标志 2.学习引起的行为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经验引起的 低碳旅游:顾名思义,即是一种降低“碳”的旅游,也就是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即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与二氧化碳的排放,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主要来源于交通特别是空中飞行、住宿以及主题公园娱乐、滑雪等旅游活动
旅游企业低碳旅游:
1、利用新能源新材料,运用节能节水减排技术
2、合理确定景区游客容量
3、绿色环保旅游企业认证
4、核心景区禁止机动车进入
5、禁止免费提供一次性日用品
6、倡导公共交通和混合动力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方式
觉察风险:是伴随旅游决策而同时产生的风险,又称“知觉风险”。它可以分为功能风险和心理风险。
1、功能风险 涉及旅游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劣问题。
2、心理风险 是指旅游产品和服务能否增加个人的 幸福感、优越感、地位等。觉察到风险的原因:70
1、缺乏购买经验
2、同等身份人的影响
3、不确定的购买目标
4、旅游产品推销员的影响
5、积极的和消极的结果
6、不确定的购买回报 减少觉察风险的方法:
获取更多的信息;购买名牌的产品;降低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期望程度
什么是购买后疑虑:在决策者做出购买决策后产生的疑问状态称之为购买后的疑虑,或购买后的不协调,一般发生在旅游产品或服务被消费之后或之前。减少购买后疑虑的方法
1、选择性地接受新信息。
2、忘掉弃选对象的优点并记住其缺点,坚信自己的选择。
3、通过旅游经销人员直接与旅游者联系,如与顾客直接的、个别的交谈,可以获得重要的反馈信息,让顾客谈自己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减少相当多购买后疑虑。获取信息学习旅游消费:
1、信息的渠道
(1)商业环境:广告、宣传和个人推销。
(2)社会环境:旅游者的亲友、同事及其他交往的人所构成的环境。
2、信息的寻觅
在旅游决策时,寻找信息的主要是以下三种人:p76
(1)满意者
(2)择优者
(3)中间型
旅游消费态度就是旅游者在旅游消费过程中所持有的对景观、服务、交通、以及人、事、物和观念等评价与行为倾向。旅游消费态度:是指人们针对某一特定的旅游活动对象,用赞成或不赞成的方式连续地表现出来的旅游消费倾向。P80 态度的构成成分: :
1、认知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看法和评价(意见、观点或信念),而评价的基础就是在某一特定时刻某个人所感知的事实或信息。是态度形成的基础
2情感成分是指个人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判断,情感成分是最稳定的因素。是态度形成的核心
3、意向成分是个人对态度对象的行为反应倾向,是行为的心理准备状态。是态度的外现 态度的特性:p81
1、态度的对象性
2、态度的强度
3、态度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4、态度的内隐性 旅游偏好是指旅游消费者趋向于某一旅游目标的一种消费心理倾向。旅游偏好的形成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
1、态度的强度
2、所拥有的信息量和信息种类 偏好=个体获得利益的相对重要性x个体态度对象提供利益的能力 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p87 1.提高旅游产品形象:软硬件方面
2.重视旅游宣传:诉诸情感
诉诸理智 3.引导参加旅游活动,激发潜在旅游动机 4.改变知觉,输送新信息
5、激发潜在动机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个体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学习、实践(社会)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综合。
气质:是表现在心里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即我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是先天形成的,后天很难改变,并无好坏之分,也不能决定成就。 自我意识是指对自己个人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认识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
加拿大著名心理学家伯恩博士认为,一个人的个性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即儿童自我状态、父母自我状态和成人自我状态。
1.儿童自我状态——永远长不大的孩子:缺乏约束,用感情来支配自己的行为 2.父母自我状态——家长:照章办事,用权威来支配人的行为 3.成人自我状态——懂事的成年人:用客观和理智来支配人的行为
假设你是一个旅行社人员,请针对三个自我状态,分别向(潜在)旅游者介绍你的旅游产品(选择一个目的地)
群体的含义: 群体是指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由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机组合体。
参考群体:是指一个人在其思想、态度和信仰形成时能给他以影响的群体。
从众:个体行为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影响与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动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
家庭生命周期: 即家庭的发展过程,指一个家庭从诞生开始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直至最后消亡的整个过程 1.青年期 2.中年期
(1)满巢期,孩子处于初中时期,取决于经济状况和对旅游态度;(2)空巢期,相对旅游欲望强烈,条件允许即去旅游。(3)已婚无子女,经济条件好 3.老年期
(1)身体好,有钱,通常喜欢在旅游中寻觅安度晚年;(2)有钱,身体不好,则不可能出门;(3)无钱,经济原因制约不可能出门。
家庭成员旅游决策的角色p106:发起者
影响者
决策者
购买者
使用者
社会阶层:是指全体社会成员按照一定等级标准划分为彼此地位相互区别的社会集团。
文化是指用来调节某一特定社会消费行为的习得的信念、价值和习惯的总和。包括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社会阶层的消费者行为差异:
1、支出模式上的差异
2、休闲活动上的差异
3、购物方式上的差异
文化的特性:共有性与独特性
无形性
民族性
借鉴性
稳定性与动态性
习得性
旅游消费服务:指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旅游服务的特点p137
1、服务行为的独立价值性
2、特殊的时间性价值及没有库存
3、标准化、规格化与个性化的统一
4、特殊的转移性
5、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紧密性
6、可观察性
旅游服务:指旅游服务人员通过各种设施、设备、方法、手段、途径和“热情好客”的各种表现形式,在为旅客提供能够满足其生理和心理的物质和精神需要的过程。
客我交往:是指服务人员和客人之间沟通思想、交流感情、表达意愿、解决问题而相互影响的过程p139 旅游服务质量衡量
1.顾客的满意程度体现质量;
实际服务水平与预期服务之间的差异。2.顾客满意的价值
一、激励的来源 外在激励
物质需要
精神需要(尊重、认可、得到赞美)内在激励
(追求成长、锻炼自己,乐在其中、自我实现)绩效= f(能力,激励,机会环境)
管理学上的“激励”就是通常所说的调动人的积极性问题。
3、“期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提出激励因素的作用取决于两个方面:(1)对激励因素所能实现的可能性大小的期望(2)激励因素对其本人的效价的大小
4、强化理论(P219)该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斯金纳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指能加强人的行为的一种刺激。
强化激励就是对已经表现出工作积极性的职工给予物质或精神的鼓励,从而增加工作积极性重复重现的概率——“积极强化”
四种强化手段
积极强化(正强化)消极强化(负强化)
撤除消极行为后果的方式 惩罚 消退
撤销对某种行为的积极强化,以终止或降低该行为出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