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时间:2019-05-13 22:1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第一篇: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内容摘要: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求真务实是统一的,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增添了新内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是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在理解和对待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过程中,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丰富的理论内容中和诸多原理中,抓住最根本、最主要之点,即作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晶的实事求是,并把实事求是看作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这样一种深刻的理论认识,不仅仅是作为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种理解,而且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特征,是对科学理论的本质认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内涵丰富、结构严谨的科学理论体系,坚持与时俱进、坚持党的先进性、坚持执政为民是这一科学体系的理论精髓。“三个代表”科学体系的确立和形成,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关键词: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正文:

一、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出发点;是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中活的灵魂和理论精髓。它贯穿和渗透于整个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最核心、最本质、最能体现其思想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的东西;是指导中国革命和国家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最根本的方法;是我们党永葆强大战斗力和生命力的源泉。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 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我们党已经在长期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旗帜鲜明地、创造性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并能够有效地分清它同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界限的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这种思维方式和优良传统的集中概括,就是党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思想路线。这条思想路线,是从党和党领导下人民群众社会实践的角度,深刻概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和原则,高度凝结了它的世界观方法论精髓。它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征和实质的最重要、最精辟、并充分体现中国风格的表述,而且提供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划清它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想路线之间界限的根本标准和途径。

“实事求是”是这条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它的理论内涵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它的规定和要求既是我们一切认识的、也是实践的根本原则:“实事求是”首先是一切科学真理的本质,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和追求真理;“实事求是”也是实现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创造并实现为人民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切价值;“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首要特征和唯一途径,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 结合,从而达到实事求是,把握具体的、现实的真理;而检验我们的思想认识和政策决定之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真正有效,其唯一的标准归根到底在于实践,即历史主体——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 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对象、内容和意义,总是在不同的阶段有其中心的议题或主题,随着实践发展而常议常新的。历史经验证明,特别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思想问题上,是否自觉地坚持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也就是能否同形形色色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及其影响划清界限的标志所在,这是使我们的事业和人生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因此说到底,我们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反对唯心论和形而上学最鲜明、最集中的体现,就是自觉地、一贯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

群众路线,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系统地运用在党的全部活动中,形成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辨证关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辨证统一关系

1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中占着最重要的位置,起核心地位的作用,是思想路线、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基础

2群众路线是坚持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实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运动,体现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

3“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这主要是因为:

1、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要表现。因此,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核心。

2、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和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之中的具有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不是解决具体的、个别问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而是本质上、全局上、宏观上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是我们党指导革命和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与根本的方法,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的各方面都是这些最基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具体应用。

3、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建设,战胜各种困难险阻,不断取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根本保证。总之,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中最本质、最核心的东西,掌握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基本方面,就掌握了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否则,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甚至是背离毛泽东思想。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也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理论基础,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则不仅体现着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反过来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

总之,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之间是相互依赖又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实事求是必须从群众生活和群众实践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才能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最重要的就是要把科学的理论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因此,尊重群众、依靠群众是实事求是内在的根本的要求。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就会成为空话。独立自主就是遵照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反过来,如果离开了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也无法做到实事求是。这样,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保证。

二、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把“解放思想”纳入思想路线中,为党的思想路线增添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容,对于指引我国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提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它批判了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通俗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从哲学上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我们讲的“重新确立”,是因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本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法,但是,我们却在很长一段时间偏离了这条思想路线。特别是毛泽东同志晚年发动的“文化大革命”,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给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面对着结束“文革”,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面对着拨乱反正,中国该怎样去发展关键时刻,必须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及辨证关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思想路线的基本内涵。邓小平同志依据实践的需要和理论的发,对党的思想路线作了科学的阐述。他指出:“实事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这段话既从方法和内容方面来阐述,突出强调解放思想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在新的形势下,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转变观念,更新思维方式,使我们在思想上、观念上能够始终适应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需要;又从解放思想的目的和依据的角度来阐述,其目的是阐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内在统一性。

总之: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实质是要求我们做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就是创新精神与科学态度的统一。

3、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伟大意义

(一)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才能正确认识世界发展的大势,才能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估量国际形势,制定出正确国际战略,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争取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搞好国内的改革和建设。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更是推动和保证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改革的出发点、根本点。粉碎“四人帮”后,批判“两个凡是”拨乱反正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全面改革也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实践说明,理论上的每一重大突破,无一不是深人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结果,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才能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用新的思想观点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199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

第一,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上,强调走自己的路,不把书本当教条,不照搬外国模式,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在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强调这是一个至少上百年的很长的历史阶段,制定一切方针政策都必须以这个基本国情为依据,不能脱离实际,超越阶段。

第三,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强调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四,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强调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僵化停滞是没有出路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经济成分和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指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主题,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强调实行对外开放是改革和建设必不可少的,应当吸收和利用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来发展社会主义,封闭只能导致落后。

第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第七,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步骤问题上,提出基本实现现代化分三步走。在现代化建设的长过程中要抓住时机,争取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又比较好的阶段,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第八,在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问题上,强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必须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对各方面工作的领导,改善和加强自身建设。执政党的党风,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问题。

第九,在祖国统一的问题上,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按照这个原则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完成。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强调“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三个代表”的科学概括和提出,是面向新世纪党的建设的纲领,是一面伟大的旗帜,已经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对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关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论断,是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针。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和进步的决定性力量。法律从根本上说是调整利益关系的工具,利益调节或再分配是法律的基本职能之一。法律正是通过对利益的调整,推动抑或阻碍生产力发展。代表中国先进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必须以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作为衡量法制建设的最根本标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主要内容。法制建设的一切活动,归根到底要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必须把为生产力发展提供良好法治环境作为法制建设的首要任务。充分发挥法律服务、法律保障职能,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努力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创造稳定的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要求,还必须把握生产力发展规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最新要求。当今世界,全球化趋势日益加速,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生产力水平以惊人的速度发生着变化,这要求法制建设必须时刻关注新情况和新特点,并作出相应的调整,不断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

关于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论断,对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提出了要求。先进的法律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法制现代化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当代中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征:一是时代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而又充分体现时代要求的文化,它反映时代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体现时代的特征,是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二是民族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沃土,凝结着民族文化的精华,具有独特的精神品格和形式特征,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三是开放性。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文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融汇各法律文化系统的成果。它是多元的,又是兼容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大力推进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文化建设。首先,必须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建设的根本,决定着法律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其次,必须弘扬传统法律文化。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厚重。它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传承至今,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一定要注重挖掘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文化宝藏,使其大放异彩。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另外,必须博采各国法律文化之长,进行法律移植。法律文化具有兼容性、统一性,要注意借鉴和学习世界先进法律文化,进行整合,使其成为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有,必须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法律素质。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公民的法律素养。良好的法律素质是实现法治的重要基础。

关于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论断,指明了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根本性质和任务。社会主义法是阶级性与人民性的统一,它反映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要求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权利是法的价值载体,法律通过对应有权利的确认和规定,通过对应有权利的选择和分配,将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的那些应有权利提升为法律权利,使权利取得规范化、合法化的形式,并取得国家强制力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必须以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宗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推进法制建设,必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产生的前提,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力量源泉。社会主义法制则体现和保障社会主义民主,用法律形式确认所取得的民主成果,使之固定化、合法化,并用法律手段制约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运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必将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讲话,是总结历史,分析现实,前瞻未来作出的精辟论断。在充满挑战和希望的二十一世纪,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贯彻“三个代表”思想,为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是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的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三个代表”体现了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既是党建的科学理论,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行动指南。它不仅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中,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始终。“三 个代表”思想,涵盖了党的全部工作,涵盖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是我们党21世纪不断奋进的伟大旗帜。

有人认为,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是党员的事,与普通老百姓无关。其实不然,“三个代表”归根结底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这一中心。人民群众是党的基石,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党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不仅是党内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事。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更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这一重要思想,理解其深刻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到工作中去。这就需要我们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事事为别人着想,处处为别人考虑,不断钻研生产知识,提高技术水平,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干好每一件工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凝结着江泽民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思考,反映了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集中了全党的智慧,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既是一个完整、科学的思想体系,又是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的实践指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我们可以从实践指南和思想体系这两个层面来认识和把握。

先说实践指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内容,也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全部实践活动的中心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发展为主线,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和社会全面进步为基本内容,以执政党建设为重点,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它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相互促进。它系统概括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了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它依据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紧紧把握我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进行了科学判断。它全面审视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深刻分析国际社会各种力量和矛盾的交互运动,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它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先进性作出了深刻概括,赋予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指导思想和党的任务以鲜明的时代内容和时代特征,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所有这些,为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根本指针。

再说思想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遵循了人类历史发展进步的普遍规律,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抓住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执政使命的根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涵盖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以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祖国统一、外交工作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具有科学理论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目的、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理论的精神实质,就是能够反映这一理论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的思想要素,主要包括这一理论的精髓、核心和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核心是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开拓创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能够形成并发挥强大理论威力的根本原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创新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把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到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强调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永不自满、永不保守、永不懈怠。这方面的重要思想,在《江泽民文选》中有充分的体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很重要的是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努力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思想上不断有新解放、理论上不断有新发展、实践上不断有新创造。只有这样,我们党才能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也才能始终做到“三个代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在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历史和现实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赢得先进性不容易,在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中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更不容易。从《江泽民文选》中我们看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党的先进性问题,对党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在党的路线纲领、奋斗目标、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干部队伍、党员素质等方面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在改革开放和长期执政的条件下什么是党的先进性、怎样保持党的先进性、用什么来检验党的先进性等重大问题。在当代中国,不断推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一定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这一条抓住了、抓好了,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把握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旨和要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归根到底是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是指导人民创造自己美好生活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体现了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个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以最广大人民满意不满意为根本准则,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他特别指出,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如何发挥“最大优势”,如何防止“最大危险”,关系党的兴衰成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总结国际国内经验,深刻揭示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归根到底在于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鲜明提出了以人民群众为本的重要思想,并且指明了实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途径。学习《江泽民文选》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一定要牢牢把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坚持以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衡量有没有真正学懂、是不是真心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标志。

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大意义,《江泽民文选》和胡锦涛同志的多次重要讲话都作了充分的论述,据此我们有以下三点认识: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江泽民同志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讲过,毛主席、小平同志也讲过。我们党自创建以来就强调先进生产力的决定性作用,强调先进文化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坚持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并用‘三句话’来集中表述它们,概括为‘三个代表’,并结合新的实际进行丰富和发展,目的就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鲜明地树立起党的思想理论旗帜,以便广大干部群众理解和掌握,更好地统一思想,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发展任务而奋斗。”这段话,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这个一脉相承的“脉”,主要包括:它们都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理论基础,都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世界;它们都把建设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奋斗目标;它们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养分;它们都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都以宽广的眼界批判地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丰富和发展自己。我们说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主要就是这些一脉相承的东西不能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不能丢,如果丢了就丧失了根本。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以新的思想观点和时代内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我国广大人民的新要求、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最鲜明的特点和最突出的贡献。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要全面把握它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特征,也要全面把握它在继承前人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的特征,从而在思想上和工作中牢固确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各项工作中。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样是不断发展的,在前进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新情况新课题,还要应对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和挑战,因此还要继续进行新的实践和新的探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为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的理论视野。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任务。这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取得的重大成果,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持和发展。在未来的奋斗中,我们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断增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大力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努力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中共市委党校学报》、《延边党校学报》

第二篇: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

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过程1002

于阳 0402100212 摘要:

实事求是在毛泽东思想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仅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原则,同时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维护了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指导意义,也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其本身就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的与时俱进的产物。

关键词 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一. 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贯穿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方法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地深化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确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中国、建设中国的战略策略,实现推动历史前进的目标,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它在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内容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要求。而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不仅仅是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和实质,同时也对实事求是起着很大的制约。

实事求是的首要要求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不仅指从客观的自然条件出发,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实际出发。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党经过长期的革命和建设,总结出“群众路线”这一党的根本路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群众路线是我们胜利的法宝,而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今天,群众路线依然是成败的关键,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实际生活状况和人民群众的客观实践就是主要的社会实际,如果违背了实事求是的根本要求,群众路线就会成为空话。

实事求是同时提出了要深化对中国国情认识,找出适合中国情况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要求。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吧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这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独立自主是对与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和把外国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的斗争,毛泽东指出“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

1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这种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是非常有害的”。因此,独立自主是遵循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

由上述论证可知,实事求是首先是一切科学真理的本质,也是实践社会价值的根本保证,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和追求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创造并实现为人民服务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切价值。“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的首要特征和唯一标准,因此。一个思想认识和政策决定是否符合真理、是否真正有效,其唯一的标准归根结底在于实践,即历史主体—

2—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我国60多年来的发展证明,否定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不问方向路线的正确与否,就必然葬送社会主义事业,就必然重新陷入历史的周期律,这就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而不是3从主观的愿望出发”。实事求是还是对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

4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因此,实事求是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事求是的具体对象、内容和意义总是在不同阶段有其中心的议题或主题,随着实践反战而常议常新的。

二. 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无论是领导革命还是领导建设,坚持思想路线的正确是第一要求,“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守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

5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在继承了了实事求是这一思想方针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具有创设性的理论——解放思想。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真正马克思主义,抓住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在这个基础上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有划时代意义的。邓小平同志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结合,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今后,在一切工作中要

6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由此可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辩证统一的。不能把两者割裂对立起来,更不能把解放思想理解为想怎么干就怎么干。解放思想是针对迷信盛行、思想僵化、因循守旧而言的,既是对实事求是的一个新要求,也是对实事求是的一个新的支撑点。首先,中国的国情和当时的苏联不同。其次,中国经历了指导思想上“左”的错误曲折,而当时苏联解体的国际政治环境导致挑战和机遇并存,因此,“我们现在干的事7业是全新的事业”,在这样的国情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是开拓社会主义全新事业的必然要求。从实事求是方面来说,这是唯物法,也是辩证法,还包含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是邓小平理论中的实践性。而解放思想则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体现了邓小平理论的创新型。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 12出自《改造我们的学习》

出自《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623页 3出自《改造我们的学习》 4出自《实践论》 5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8页 6出自《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64页 7出自《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54、269页 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8在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了新时期新道路,对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起到了推动和保证作用。不仅正确地总结了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维护了毛泽东思想旗帜的指导意义,更是成功地找到了一条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更是我党永葆生机的法宝,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没有前人的经验,我们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每一个理论上的重大突破,每一项重大政策措施的出台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我们的事业是需要不断开拓、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因此,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

三.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反战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今中国。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它是一个动态发展、充满创新精神的理论体系。其本身就是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过程中进行理论创新的产物。面对世界局势,国情、党情、民情的重大变化,我党要从中谋求发展,就要紧跟时代进步的潮流。永葆党的先进性,就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和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应当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围绕着“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理论主题进行探索和改革。回答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思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思想,关于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思想等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时间和新的发展,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每一步前进,改革和建设的每一步发展,都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而坚持与时俱进就是要不断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9进的理论品质”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该不断进步,应该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0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发展仍然需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和终极真理,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如果只坚持现阶段的马克思主义而不对其进行发展。因循守旧、停滞不前,党就会有丧失先进性和领导资格的危险。只有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在西向上不断有新的解放,在理论上不断有新的发展,我们党才能适应变化了的行事,继续肩负起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因此只有不断进行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摸索前进,才是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89出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出自《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0出自“5.31”讲话 参考文献:

《改造我们的学习》 《毛泽东选集》 《实践论》 《邓小平文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31”讲话

第三篇: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本站推荐)

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

内容摘要: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中国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而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以邓小平为主要创立者、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获得的与苏联模式不同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并且是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成。“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是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同时,它事关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败,事关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关键词: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与实际结合现实意义

精髓

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精华,是中国 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最宝贵的 精神财富。毛泽东的实事求是思想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 主义中国化的 科学概括,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石。

一、实事求是的科学内涵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毛泽东牢牢的把握住马克 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提出并阐释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事’就是客观存在 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去探索。1977 年 5 月到 9 月期间,邓小平明确的提出了“精髓”的概念,他指出:“马克思、恩 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同志用中国语言概 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二、实事求是即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精髓

(一)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于毛泽东军事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的思想首先体现为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的一种科学态 度。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与党内盛行的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本主义和教条主 义左倾和右倾错误思想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他明确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态度并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等著名论断。

第二,实事求是的思想体现为科学的战争认识论与方法论以及灵活的战略战术原 则。在毛泽东的军事理论著作里随处都可以发现实事求是思想闪耀的光芒。在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在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理 论体系的发展中,几乎处处都可以找到唯物辩证法的踪迹,从其对战略形势判断、战略时机把握、战争形式转换等纷繁复杂的战争矛盾的正确把握处理中我们足可 以看出毛泽东对战争规律认识的程度,他将战争理论与战争实践达到完美统一。

(二)实事求是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过程之中。

毛泽东认为“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而“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 想路线的核心问题”,所以实践是检验实事求是的正确性最有力的证据。在中 国革命建设的各个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把马克思列宁 主义军事理论同中国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相结合,达到了理论与实践完美的结 合。

三、实事求是的现实意义

第一,实事求是是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的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是新时期军队和国防建设必须要坚持和遵循的基本原 则。党和军队建设的成功实践表明,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才可以抵制军事思想中形形色色 的错误观点和思潮的影响,才会避免犯左的或者右的错误,我们的革命和事业才 会取得成功。

第二,实事求是为继承和发扬部队优良传统树立了典范。我军在长期的建设和 发展中形成了一整套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质,反映了我军 政治工作的本质特点和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实际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理论主要在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题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问题上、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问题上、祖国统一问题上等等问题上既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又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新阶段的特殊环境,突破陈规,做出新的科学的判断,提出了现阶段我国发展的路线、纲领、政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无不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结果。正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我们的思想才不断从那些被实践证明不合乎中国实际,不合乎时代进步,不合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推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人民的实践和创造,又要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引,才能集中起来升华为科学理论。因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是使我们在思想上和工作上永葆蓬勃生机和活力的法宝。

解放思想和实事求二者是统一的。实事求是的要求就是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和条件,观念僵化和思想保守永远不可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解放思想才能不断地保持思想的活力,防止思想的僵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所以,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要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的解放思想。

要想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必须重视实践,实践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础和根本途径。实践既联系着客观,又联系着主观,是在主客观相统一中实现的,是主客观相统一的历史性活动。所以,实践的本性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致的。邓小平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些思想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改革开放十多年实践发展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必然结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永无止境,它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内涵。因此,当前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是要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而使我们的思想和认识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实际结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科学,必须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在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与时俱进的要求,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对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揭示,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际上也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内在机制。近一百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了剧烈和深刻的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洞察这种变化,并从理论上作出了回应。江泽民同志强调:一定要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一定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要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带来的影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在回答这些变化所带来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鲜明特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国防和军队建设等方面,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和创新,深化了对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展党的建设规律的认识。通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各方面的内容,既体现了时代性、把握了规律性,又富有创造性,充满了创新的气息;既坚持和继承了前人的思想观点,又有理论上的创新和突破。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所在。江泽民同志强调,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回答和解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开放的体系,需要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继续丰富和发展,这都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这些都是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参考文献:①毛泽东选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3.7.1

②毛泽东军事文集。出版社:人民出版社,1999.8.1

③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出版社:北京大学,2008年版

④中国法院网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中国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2011年课程考试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有效期:2010年10月11日至2011年11月4日)

题目:

一、浅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2)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胡锦涛:《在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8月16日。

7)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版。8)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第一,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中心位置,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

第二,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努力做到“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第三,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准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和系统思维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政府和市场等各种关系。

二、简析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毛泽东:《实践论》、《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5)邓小平:《在武汉、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7)江泽民:《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8)胡锦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9)胡锦涛:《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把中国引上了社会主义道路。邓小平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教训之一,是过去我们搬用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其主要表现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第一,走自己的路,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灭亡普遍规律的揭示,是以19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生、发展为基础的。马克思并没有对各国如何实现未来理想社会以及理想社会的模式提供过具体蓝图。

第二,走自己的路,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将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经过消化、改造,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

第三,走自己的路,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主客观矛盾,这就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实际不断发展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使之具体化和深刻化。

三、详论“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第一,“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生产力标准,综合国力的增强是生产力发展的宏观表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第二,“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强调的是对于改革开放的一些具体政策措施,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把注意力放到研究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才能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三,“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明确提出的是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说明这个标准本身强调的是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支持其发展。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是为社会主义所需要和允许的。

四、正确理解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又一条基本原则。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还因为它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市场经济要求市场主体多元化,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多种市场经济主体,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二,通过竞争,促进作为主体的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加速市场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市场竟争力;促使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既要对它们鼓励和支持,又要对它们进行引导。

第三,外资企业的进人不仅会带来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而且还会带来一些与社会化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营方式和资本组织形式,可为我国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体制创新提供借鉴。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两者统一起来,而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

五、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意义所在 1.论文写作所需参考资料

1)毛泽东:《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7)《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2.论述写作要考虑的要点

中国共产党对于执政以后容易脱离群众的倾向始终有着高度的警惕。针对新时期党群关系中出现的新问题,党中央强调指出,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从生死存亡的高度认识党群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为了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全心全意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坚持唯物史观,把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统一起来,把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统一起来,才能把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统一起来,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特征。

第二,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第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无论是革命战争还是现代化建设,都必须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推动者,是决定我国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的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地位的不断巩固和加强,都需要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具体要求:

1.从以上五个题目中任选一题进行写作,要切中题目。2.论文字数3000字左右。(专科2500字左右)3.论文写作:

(1)论点必须明确、论据详实充分;(2)结构完整合理、语言流畅通顺;(3)特色鲜明独到、结合本人思考;(4)引证资料广泛、杜绝整段抄袭。

4.不在上述选题范围内写作,以及复制、抄袭别人论文,论文内容雷同者均以零分计。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研 究 论 文 教 学 计 划

第一部分 说 明

一、说明

1、目的:

⑴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教育、能力教育和价值观教育相结合,以知识教育为依托,实现能力教育和落实科学价值观教育,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和深化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功能的前提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将把提高教学质量、增强课堂吸引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强化能力培养,逐步开好研讨式、研究型的课程作为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将改革引向深入。

⑵加强研究、研讨环节,拓展教育空间,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学术研究水平。

2、要求:

查阅相关资料,搜集相关素材,要求目的明确,结合课堂所学理论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课程论文。

3、成绩考核:

研究论文教学为16学时,1个学分,以课程论文的写作为考核方式,成绩实行百分制,六十分为及格。

二、内容

贯穿于理论教学之中,将研究论文的选题、开题、查阅资料、写作方法、格式规范等内容结合理论教学进行讲授。

三、课程论文规范

1、格式

课程论文应由学生本人手写、A4纸,左装订,双面书写。论文的格式为: ⑴课程论文题目;作者及专业、学号; ⑵中文内容摘要;关键词;

⑶正文(引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等); ⑷参考文献或资料(包括文献编号、作者姓名、书名、或文集名、期刊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等)。

2、基本要求:

⑴查阅文献资料数量视课题需要和学生水平而定,一般在5篇以上。⑵思想端正、观点明确;内容精炼、层次分明;论点明确,论据充分;实事求是,论据可信。

⑶用汉语写作,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工整,无错别字。符合学术文章要求。

⑷图画整洁,布局合理。所有内容符合国家最新标准。

⑸正文字数在2500—3000字;中外文摘要200-300字;关键词3-5个。⑹文中的专业术语、计量单位、图表格式、文字书写、字号、排版格式以及引用文献等,均应按正式出版物要求来表述。

3、课程论文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对课程论文进行全面审查,在《学生课程论文评分表》上打分,并签写评语。凡审查不合格者,应令其返工,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4、课程论文题目自拟,选题符合课程要求,建议选题具有一定现实性和学术价值。

下载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