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当前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申请入党是怀着对党的向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追求,希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为崇高的事业而奋斗。但是,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并不纯正。有些学生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有些学生入党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也有些学生表现为盲目地从众心理,别人入党,我也入党;还有些学生认为入党就是台阶,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完善:目前对学生入党前地考查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表现。要么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要么就是过分注重工作能力,一些成绩优异但不热心班级事务或者担任干部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也能轻易的加入党组织,而这些学生很难以让人信服,无法获得群众基础。另外,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往往比较原则、笼统。这种状况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不适应的,亟待改进。
3、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程序都是要付出时间代价的。如引导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写思想汇报,参加党校学习,座谈,开支部大会,预备党员的考察等,都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有时还会和学习活动时间相冲突。有的同学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上述工作应付了事。由于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在培养、考察、吸收、教育等各个环节均不能有绝对的保障。
4、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负责培养、教育发展的党员多数由学生支部的政工负责同志担任,包括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和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这些人都不是专职的组织发展人员,都有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人手的不足,使得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发生了或多少的简化。并且有许多学生党员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做不到位,那更会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5、对发展后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够:大多数高校党组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工作的重点,但有些高校在重视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培养考察期也较短,所以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党员入党后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入党后反而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6、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对学生入党严格把关是无可厚非的,但只以一个框框硬套,很显然不再适应当前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有些党支部的工作脱离了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党支部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锻炼;有些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令学生党员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党支部未能真正利用丰富且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
7、党员发展年级分布不均衡:大学生一般在入校后才向党组织提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再要至少经过一年的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最快也要到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才能转为正式党员。因此,就出现了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的大学一年级几乎不发展,大学二年级个别发展,大学三、四年级成批发展的现象,致使高低年级大学生党员比例严重失调,在校本科生党员比例长期处于低水平。
二、对策分析
1、实行全程教育机制,着重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大学生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解决这个阶段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全程教育。而实行全程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理性上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业务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同时,各个阶段都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档案,按照明确条件、详细档案、严格程序的工作要求,对其进行跟踪培养,使之达到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将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记录,作为纳新的依据,为党组织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明确大学生党员的标准,全面考察其是否达到标准。: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和团中央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这表明在发展工作中要对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看是否达到了标准。其中思想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在实际发展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一是看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在重大斗争中要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非观念是否明确;二是看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能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四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关键时刻个人利益能否服从党的利益,对党忠诚老实;三是看其是否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看其能否结合新时期时事政治和个人思想实际向党组织坦诚汇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能否自觉如实地开展自我批评,并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一是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专职学生党建工作。二是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选聘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离退休干部担任组织员,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三是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四是要加大财力的投入,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组织上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针对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学生社团的兴盛等情况,可考虑在不违背党章前提下调整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更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学生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党员之家、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党小组等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的做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对封闭性的不足。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去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学生党支部的网页,组织网上党校授课,将组织生活和学习讨论会放到网上进行,随时了解党员或者非党员的思想动态。总之,学会用青年人能接受的方式来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使网络为学生党建服务。
5、将发展重心由高年级转移到中低年级
建立“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发展上要将重点放在发展二、三年级学生上,同时加大一年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调整好毕业生党员发展计划,争取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不断壮大积极分子的队伍。一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二是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结合学习和工作情况,力争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三是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本人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同学,其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应该直接连接计算,列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后,其他条件均达到党员标准的可列为发展对象,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二年级基本上不发展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发展的年级不平衡。
第二篇: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当前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申请入党是怀着对党的向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追求,希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为崇高的事业而奋斗。但是,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并不纯正。有些学生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有些学生入党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也有些学生表现为盲目地从众心理,别人入党,我也入党;还有些学生认为入党就是台阶,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完善:目前对学生入党前地考查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表现。要么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要么就是过分注重工作能力,一些成绩优异但不热心班级事务或者担任干部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也能轻易的加入党组织,而这些学生很难以让人信服,无法获得群众基础。另外,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往往比较原则、笼统。这种状况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不适应的,亟待改进。
3、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程序都是要付出时间代价的。如引导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写思想汇报,参加党校学习,座谈,开支部大会,预备党员的考察等,都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有时还会和学习活动时间相冲突。有的同学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上述工作应付了事。由于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在培养、考察、吸收、教育等各个环节均不能有绝对的保障。
4、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负责培养、教育发展的党员多数由学生支部的政工负责同志担任,包括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和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这些人都不是专职的组织发展人员,都有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人手的不足,使得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发生了或多少的简化。并且有许多学生党员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做不到位,那更会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5、对发展后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够:大多数高校党组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工作的重点,但有些高校在重视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培养考察期也较短,所以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党员入党后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入党后反而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6、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对学生入党严格把关是无可厚非的,但只以一个框框硬套,很显然不再适应当前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有些党支部的工作脱离了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党支部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锻炼;有些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令学生党员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党支部未能真正利用丰富且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
二、对策分析
1、实行全程教育机制,着重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大学生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 的最重要的环节。解决这个阶段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全程教育。而实行全程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理性上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业务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同时,各个阶段都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档案,按照明确条件、详细档案、严格程序的工作要求,对其进行跟踪培养,使之达到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将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记录,作为纳新的依据,为党组织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明确大学生党员的标准,全面考察其是否达到标准。: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和团中央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这表明在发展工作中要对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看是否达到了标准。其中思想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在实际发展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一是看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在重大斗争中要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非观念是否明确;二是看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能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四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关键时刻个人利益能否服从党的利益,对党忠诚老实;三是看其是否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看其能否结合新时期时事政治和个人思想实际向党组织坦诚汇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能否自觉如实地开展自我批评,并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一是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专职学生党建工作。二是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选聘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离退休干部担任组织员,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三是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四是要加大财力的投入,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组织上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针对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学生社团的兴盛等情况,可考虑在不违背党章前提下调整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更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学生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党员之家、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党小组等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的做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对封闭性的不足。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去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学生党支 部的网页,组织网上党校授课,将组织生活和学习讨论会放到网上进行,随时了解党员或者非党员的思想动态。总之,学会用青年人能接受的方式来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使网络为学生党建服务。
5、将发展重心由高年级转移到中低年级
建立“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发展上要将重点放在发展二、三年级学生上,同时加大一年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调整好毕业生党员发展计划,争取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不断壮大积极分子的队伍。一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二是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结合学习和工作情况,力争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三是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本人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同学,其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应该直接连接计算,列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后,其他条件均达到党员标准的可列为发展对象,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二年级基本上不发展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发展的年级不平衡。
第三篇: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当前学生党员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大部分学生申请入党是怀着对党的向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追求,希望成为党组织的一员,为崇高的事业而奋斗。但是,由于受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也有部分学生入党动机并不纯正。有些学生把入党看成是捞取政治资本的手段;有些学生入党是为了满足虚荣心;也有些学生表现为盲目地从众心理,别人入党,我也入党;还有些学生认为入党就是台阶,可以找到理想的工作。
2、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完善:目前对学生入党前地考查缺乏全面、系统的考核体系,往往偏重于某一方面的表现。要么过分注重学习成绩,要么就是过分注重工作能力,一些成绩优异但不热心班级事务或者担任干部但成绩不好的学生往往也能轻易的加入党组织,而这些学生很难以让人信服,无法获得群众基础。另外,对思想政治素质的评价往往比较原则、笼统。这种状况与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不适应的,亟待改进。
3、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程序都是要付出时间代价的。如引导大学生积极靠拢党组织,写入党申请书,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写思想汇报,参加党校学习,座谈,开支部大会,预备党员的考察等,都需要占用学生的时间,有时还会和学习活动时间相冲突。有的同学为了保证学习时间,上述工作应付了事。由于教育和培养的时间不充分,在培养、考察、吸收、教育等各个环节均不能有绝对的保障。
4、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缺少专职工作人员:在大学生党员发展过程中,负责培养、教育发展的党员多数由学生支部的政工负责同志担任,包括党支部书记、团委书记、辅导员和部分优秀的学生党员。这些人都不是专职的组织发展人员,都有烦琐的事务性工作,人手的不足,使得党员发展过程中的很多环节都发生了或多少的简化。并且有许多学生党员并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在组织发展过程中很多工作做不到位,那更会影响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甚至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5、对发展后的学生党员教育管理不够:大多数高校党组织把培养和发展学生党员作为工作的重点,但有些高校在重视对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管理。由于大学生在校时间相对较短,学生党员入党前的培养考察期也较短,所以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有些党员入党后便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能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有甚者,入党后反而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滑坡。
6、基层党组织工作模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高校对学生入党严格把关是无可厚非的,但只以一个框框硬套,很显然不再适应当前发展大学生党员的需要。有些党支部的工作脱离了学生党员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形式和方法单调呆板,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有些党支部只注重传统的理论教育,忽视对学生党员进行实践锻炼;有些党支部组织生活形式缺乏创新,令学生党员感到枯燥乏味。大多数党支部未能真正利用丰富且受学生欢迎的网络资源去开展党建工作。
7、党员发展年级分布不均衡:大学生一般在入校后才向党组织提交第一份入党申请书,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后才能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再要至少经过一年的积极分子培养和教育,最快也要到大学二年级下学期才能发展为中共预备党员,大学三年级下学期才能转为正式党员。因此,就出现了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的大学一年级几乎不发展,大学二年级个别发展,大学三、四年级成批发展的现象,致使高低年级大学生党员比例严重失调,在校本科生党员比例长期处于低水平。
二、对策分析
1、实行全程教育机制,着重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大学生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解决这个阶段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全程教育。而实行全程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理性上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业务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同时,各个阶段都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档案,按照明确条件、详细档案、严格程序的工作要求,对其进行跟踪培养,使之达到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将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记录,作为纳新的依据,为党组织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明确大学生党员的标准,全面考察其是否达到标准。: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和团中央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这表明在发展工作中要对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看是否达到了标准。其中思想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在实际发展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一是看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在重大斗争中要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非观念是否明确;二是看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能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四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关键时刻个人利益能否服从党的利益,对党忠诚老实;三是看其是否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看其能否结合新时期时事政治和个人思想实际向党组织坦诚汇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能否自觉如实地开展自我批评,并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一是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专职学生党建工作。二是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选聘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离退休干部担任组织员,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三是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四是要加大财力的投入,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组织上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针对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学生社团的兴盛等情况,可考虑在不违背党章前提下调整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更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学生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党员之家、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党小组等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的做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对封闭性的不足。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去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学生党支部的网页,组织网上党校授课,将组织生活和学习讨论会放到网上进行,随时了解党员或者非党员的思想动态。总之,学会用青年人能接受的方式来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使网络为学生党建服务。
5、将发展重心由高年级转移到中低年级
建立“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发展上要将重点放在发展二、三年级学生上,同时加大一年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调整好毕业生党员发展计划,争取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不断壮大积极分子的队伍。一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二是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结合学习和工作情况,力争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三是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本人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同学,其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应该直接连接计算,列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后,其他条件均达到党员标准的可列为发展对象,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二年级基本上不发展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发展的年级不平衡。
二、对策分析
1、实行全程教育机制,着重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
在大学生中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培养大学生入党、保证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的最重要的环节。解决这个阶段问题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实行全程教育。而实行全程教育的关键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学生,构筑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使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从理性上树立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理想信念。
具体的做法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根据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中共预备党员、中共正式党员等不同阶段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思想、学习、行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导,以业务课学习、第二课堂的学习和社会实践锻炼为载体,以二者的有机结合为方法手段贯彻到全部的培养教育过程。同时,各个阶段都要建立严格的考核档案,按照明确条件、详细档案、严格程序的工作要求,对其进行跟踪培养,使之达到每一层次的培养目标。将进入重点培养范围学生的思想、行为和能力的发展过程进行客观的记录,作为纳新的依据,为党组织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2、明确大学生党员的标准,全面考察其是否达到标准。
中组部、教育部党组和团中央强调:“要结合大学生党员的特点,把党章规定的党员条件具体化。对准备发展入党的大学生要进行综合考察,既要考察其政治素质、学习成绩,也要考察其入党动机、群众基础,更要考察其在关键时刻的表现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和立场。”这表明在发展工作中要对入党积极分子从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社会工作、日常表现和群众基础等五个方面进行考察,看是否达到了标准。其中思想政治标准是首要标准,在实际发展中,可以从以下方面考察:一是看其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政治态度,特别是在重大斗争中要政治立场是否坚定,是非观念是否明确;二是看其入党动机是否端正,能否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具有为四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关键时刻个人利益能否服从党的利益,对党忠诚老实;三是看其是否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四是看其能否结合新时期时事政治和个人思想实际向党组织坦诚汇报自己的真实想法,对照党章严格要求自己,能否自觉如实地开展自我批评,并对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及时改正,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3、加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一是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年轻教师担任专职学生党建工作。二是发挥兼职党建队伍的作用。首先要建立党员教师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其次,选聘具有丰富的党务工作经验且理论水平较高的离退休干部担任组织员,严把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关。三是加强党务工作者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四是要加大财力的投入,对于从事学生党建的工作人员,组织上应给予一定的补贴和奖励,职称评聘上应给予一定的关心和照顾,以调动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4、针对新形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
针对完全学分制的实施、学生住宿公寓化管理、学生社团的兴盛等情况,可考虑在不违背党章前提下调整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更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如在学生社区成立临时党支部或者党员之家、在学生社团中设立党小组等都是新形势下加强与改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好的做法。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学生党建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途径,我们应抓住学生关注网络信息的心理,充分发挥网络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优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网上,改变传统党建工作的局部性、相对封闭性的不足。高校党务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并学会利用网络平台去开展工作,比如建立学生党支部的网页,组织网上党校授课,将组织生活和学习讨论会放到网上进行,随时了解党员或者非党员的思想动态。总之,学会用青年人能接受的方式来宣传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使网络为学生党建服务。
5、将发展重心由高年级转移到中低年级
建立“早启发、早选苗、早培养、早发展”的工作机制。在发展上要将重点放在发展二、三年级学生上,同时加大一年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调整好毕业生党员发展计划,争取做到一年级有党
3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四年级有党支部。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是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基础,要做到“早启蒙、早选苗”,不断壮大积极分子的队伍。一是要从新生入学教育抓起,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团日活动,向学生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向党组织提交入党申请书。二是通过阅档、谈心,尽早发现苗子,结合学习和工作情况,力争在新生进校一两个月后,把积极分子队伍组建起来。三是对于高中阶段已经列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党支部要及时查阅相关档案材料,与其本人谈话,了解其入党动机和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其中各方面均比较优秀的同学,其入党积极分子的时间应该直接连接计算,列入党积极分子满一年后,其他条件均达到党员标准的可列为发展对象,这样就可以解决一二年级基本上不发展的问题,有效地解决了党员发展的年级不平衡。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学校电台、广播台、校刊校报等渠道,宣传这些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先进事迹。
2.加强学生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
建立和形成一支以学生为主体,以指导教师为核心的学生科技创新队伍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的重视是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得以开展的前提和必要保证,各方面的支持和积极扶持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其次,建立一支事业心强、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队伍。有无具有致力于学生创新教育的教师的指导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是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力,教师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各环节的指导和把关是促使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起点高、成果上水平的重要因素。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应是引导式、辅助式指导,就是指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教师对大学生进行启发式的指点(包括理论上和实际操作中),学生遇到问题时帮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4.营造创新教育环境。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学生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为此,首先要不断拓宽培养工作的渠道和载体,积极营造创新的的氛围,培养和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学阶段,青年学生成长具有相当的自觉性,教育者在考虑培养目标时,不能单纯把受教育者简单地视为“教育对象”,而应当把受教育者当作发展主体。教育工作应该从单纯的教育、管理向引导、咨询、服务转变,从垂直、直线的管理体制向复杂的网络化方向发展。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着力构建一种适合大学生成才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学术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与积极性、主动性。针对学生的求新、求异心理,发展每个学生的特长;通过多层次教学和开展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认同感、归属感。这有利于在整体环境熏陶下,让个性健康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长见识、增才干,培养创新精神。学校要在改革课程体系和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外活动,要与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受益,在活动中提高,在活动中增强创新意识。
5.为使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不断深化,日显成效,必须坚持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集中优势、突出重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工作,不是突击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做到长远规划与短期安排相结合,在找准主攻方向的基础上,集中优势,突出重点。
6.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首创精神。学生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知识和能力的局限性,难免出现幼稚之举甚至可笑之处,这是完全正常的。因此,必须营造宽松的学术研讨氛围,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互相学习,大胆交流,共同提高。
7.为使学生科技及创新能力培养工作得到健康稳步推进,必须及时总结经验,及时加大投入。首先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发扬成绩,改进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健全和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工作的管理办法和激励机制,以使该项工作规范有序并富有成效。其次,要尽财力所能加大投入。
第四篇: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慈善事业大力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其发展进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大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慈善事业;问题;对策
慈善事业的发达程度是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慈善事业可以有效弥补政府社会保障之不足,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但由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晚,加上人们的慈善意识淡薄,政府在慈善事业中的不合理定位以及慈善组织力量的弱小,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比较缓慢。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7 [文献标识码]A
1.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1 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意识淡薄
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内敛性、封闭性妨碍了人们的慈善行为。“我们常说,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善好施的民族。但如果真要仔细分析一下,却发现这种流行的说法并不完全准确,也不十分真实。”我国的传统慈善文化以亲亲为起点,也多是以亲亲为终点,缺少西方的博爱主义和“普世”观念。在大多数情形下,中国人的仁爱与慈善通常限于家族内部或亲近之人,没能扩展到对陌生人的帮助。
1.2慈善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规范慈善事业发展的综合性的《慈善法》或《慈善事业促进法》等基本法律。慈善公益组织制度、财务制度以及机构的活动领域、募捐款项、救助项目开发等方面都缺乏相应的法规依据。即使已经颁布的涉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也比较零散笼统且难以得到落实。事实上,不完善的管理慈善事业的法律法规已成为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桎梏。
1.3慈善组织行政性倾向严重
慈善组织是在行政需求下建立的。改革开放后经济改革以及由此导致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各种矛盾突现,而有限的财政无法为所有社会成员缓解社会风险,这时政府不得不寻求第三部门的帮助。而当时社会力量比较弱小,社会组织不够发达,当时几乎没有慈善组织。政府只能从内部分化出慈善组织,以便以合法的手段获取慈善资源。我国大部分慈善组织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半官方的组织。因而,我国慈善组织受到政府严格的控制。在登记管理上,实行“分级登记,双重管理”制度,抬高了慈善组织的“准入门槛”,限制了慈善组织的活动范围和领域。在慈善组织运作过程中,慈善组织接受政府的财政拨款和人事任免,慈善组织的大部分领导是政府部门的离退休干部,极容易造成组织的官僚化,效率低下。
1.4慈善组织公信力较低
我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很低的,中国社会并不缺少善心,缺少的是对公益组织的信心,这是国际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对中国公益事业做出的评价。慈善组织公信力低固然和政府的干预有关系,但非政府部门存在的“志愿失灵”也是慈善组织公信力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慈善机构的决策权往往集中在几个领导手中,缺乏必要的内部监督机制,慈善机构理事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应有的决策作用。这就造成了慈善机构有时候会做出一些违背慈善机构章程宗旨,捐赠人意愿的错误决定。慈善基金会的半官方化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公示和监督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部分慈善机构缺少必要的行业自律、监督和审计,没有募捐和执行的专业分工,善款使用上随意性大,甚至出现侵占、挪用、贪污捐赠款物的行为,使得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和效率经常被质疑。
2.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2.1弘扬慈善文化,营造人人捐献的社会氛围
慈善事业的发展首先需要适宜的社会文化环境。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要首先弘扬慈善文化:一是将慈善文化纳入道德教育体系之中。从中小学生就开始培养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情感,引导他们加深对慈善事业的理解,增强投身慈善事业的责任感。二是将慈善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慈善文化必须积极主动地溶入企业文化,慈善机构要与企业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强化服务意识,努力为企业参与慈善事业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三是将慈善文化与传播文化相结合。利用媒体的大众性积极开展各种宣传活动普及慈善教育、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扩大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
2.2加强慈善立法
慈善事业的发展需要法律的保驾护航。良好的法制化环境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我国现在涉及慈善方面只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三部法规。慈善机构的认定、注册、管理、监督,公益事业的产权、融投资、转让等实际已经发生的问题,都没有法律可以参照。立法机关应颁布相关的法律,使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因此文章建议政府尽快制定《慈善事业条例》,从法制上规范慈善事业的性质、地位和原则。如《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纲要》中所述:推进有关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法的研究制定工作,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慈善组织的法律地位、慈善募捐的主体、慈善募捐的监督机制、慈善事业的主管部门、慈善活动的程序、明确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规范慈善事业的准入、评估、监管、公益产权界定与转让、投资、退出等行为。
2.3建立健全各类慈善组织
在慈善组织功能上,根据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慈善团体的募捐机构和实施机构是分离的,募捐机构专门从事慈善募捐专业,募捐的善款全部拨付给实施慈善服务的组织。这样可以避免各慈善组织自发募捐影响捐助者的积极性,提高慈善事业的募捐效率。现阶段,我国要着重培育劝募市场,强力推进募捐活动,逐渐实现募捐机构与实施机构和协调机构并存的格局。
在慈善组织形式上,目前,中国慈善事业的参与主体主要可分为专门的慈善机构如中华慈善总会和南京爱德基金会等;国际性的人道主义组织如从事人道主义救助事业的红十字会;其他参与慈善活动的非营利性公益社会团体等。慈善组织的官办性再加上慈善组织建立时的非竞争性,导致慈善组织的低效率。因此,要实现慈善事业的社会化,就必须推进慈善组织的民营化,实现以独立的民营慈善团体为主体,辅之以附属于某些官方机构、半官方机构、基金会、企业或其他社会团体组织的慈善组织体系。
2.4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 完备的监督体系是慈善组织公信力的重要保证。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要建立完善的监督体系。
(1)行政监督。首先,对基金会的监督。政府对慈善事业的约束机制主要体现在依法对慈善组织的界定及对其财务活动的监督上。在慈善事业的发展中基金会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基金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进步,但也难免鱼目混珠,一些私人基金会打着基金会的名誉谋取私利。这就要求政府既要建立可行的激励机制,又要有完备的约束机制来规范慈善事业的运作。其次,对慈善组织成立的监督。政府要依法规范申请成立免税性质的慈善组织,要进行严格的资格审查,以免一些组织打着慈善的名誉谋取暴利。再次,对慈善组织活动的监督。政府要建立慈善活动公开制和公众对慈善活动的监控体系。政府可以每年抽查慈善组织财务收支状况,如发现有造假行为,应依法予以严惩。
(2)社会监督。社会监督包括社会舆论、民间评估机构及公民个人监督等。对慈善活动的监督只有政府的监督是远远不够的,社会民间性的专业评估机构,如美国慈善信息局,也实施对慈善组织的监督,每年民间性的专业评估机构对慈善组织的公信力进行评估,把所出具的测评报告向社会公众发布,社会公众以此作为是否捐赠的标准。此外,社会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要确保媒体和公众对慈善活动监督渠道畅通。
(3)内部监控。慈善机构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组织治理结构,在组织内部建立约束组织和成员的规章、制度等。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完善内部管理监督程序。
2.5慈善组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信力
慈善组织是现代慈善事业的运作载体,慈善组织提高自身能力可以赢得政府的信任,从而更好的保障自身的权益,推进慈善事业的发展。
第一,高度重视慈善工作建设。要加强慈善会全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尽快提高慈善会人员的道德素质;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多渠道、多方式培训现有的慈善工作者,提高他们的工作技能,再造职业化、专业化的慈善工作队伍。
第二,慈善组织要从自身抓起,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逐步推行决策、执行和监督分离的运行机制,建立规范、公开的财务管理制度,捐赠款物的使用追踪、反馈和公示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捐款物的使用情况。
第五篇: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改革开放为我国民营 企业 的 发展 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企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为国民 经济 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市场经济造就了民营经济的辉煌,民营经济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及作用的探讨,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症结,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我国民营企业有广阔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9年开始被认可阶段,1989—1991年的清理整顿阶段,1992年的重新发展阶段和1997年至今的迅速发展阶段。
民营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快捷的长处,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原始资本积累,步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全国民营企业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已达到65%以上,占经济增量的70%至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二、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新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凸显,民营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查明阻碍民企发展的症结,对于理清发展思路显得十分必要。
(一)民营企业自身弊端阻碍其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差,民营企业家缺乏长期的发展观念。企业的基础差,管理不规范,产品多是仿造。很多企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技术薄弱,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让人担忧。
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民营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企业陈旧的经营方式,必将给企业带来危机。现阶段虽然民企的增长速度很快,但规模和质量都不容乐观。即使在高科技领域,其产品的规模和档次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相比,差距较大。企业的现状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民营企业的管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董事长兼总经理依然是民企老板的普遍头衔,直系亲属垄断整个企业的命脉部门,而聘用的专门人才充其量是他们的秘书,能人群体和家族势力的结合平衡模式只能是“昙花一现”,从而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出现企业用人难现象,难以补充新的血液。民营企业主的素质和管理潜质不够。
(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民企自身因素使 金融 机构面临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民营企业自身缺陷使金融机构普遍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使用者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其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大多数民营企业设有建立比较正规健全的财务 会计 制度,核算采取的是“包包账”,生活消费开支与生产经营未真正分开,不能及时给银行提供企业资金状况的信息,加之社会信用的缺失以及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银行难以了解到企业的全面信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凸显,其贷款意愿也相对下降,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和信贷歧视依然存在。信贷配给问题是指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只有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或一个给定申请人的贷款只能部分地被满足。信贷配给问题的出现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解释,这是因为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贷款人的概率两个方面,因此,银行不仅关心贷款利率水平,更关心贷款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投资风险时,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由于利率的提高,可能降低而不是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借款人的贷款要求,而不愿意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人的贷款申请。信息不对称越严重,信贷配给发生的可能性便越大。这种信贷配给对于没能获得贷款或获得贷款额度较小的民营企业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信贷约束,政府配套服务不到位,使民营企业难以摆脱融资困难。由于信用担保制度无法有力的实施,担保始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中小担保机构问题太多,如担保金额较少,覆盖范围偏窄,担保能力严重不足;担保机构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首先考虑的是信贷资金安全的问题,担保基金和银行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大多是不用担保的企业,而急需担保的企业又大多是担保公司不愿为其担保的企业。(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虽对民营 企业 的 发展 大力支持,但仍缺乏统一管理,民营企业家普遍感到政出多门,负担过重。据统计资料显示,民企一方面要应付政府30多个部门,同时上交50多种税费,民企承受的额外捐税高于法定税金,政府各部门间缺乏协作,以各自利益为目标,造成民企运作的成本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政策不到位,民企在贷款、用地、出国、招聘、引进技术、申报项目等方面都受到制约。
(四)政府服务及监督职能不到位 市场准入政策上的不平等待遇。民营企业在邮电、通信、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受到限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兴办民企,但社会各部门仍对民企存在着歧视,在法制和政策环境上还没有完全取得与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导致民营企业主心存芥蒂,挫伤了民企的发展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民营企业主“身份外籍化,资产国际化”等现象,这不仅使民族资产外流,也使民营企业家失去了自己发展的沃土。外部发展环境。目前在发展民营 经济 环境方面,部分地方还存在“四个四”现象,即“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霸”——村霸、路霸、街霸、市霸;“四变”——变相吃喝、变相拿物、变相设卡、变相受贿,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了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三、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措施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摘 要:要使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加强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这是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最高信念、是企业的经营哲学、是企业的规章制度、是企业的内在灵魂、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生命基础。所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民营企业的必然选择。期刊论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
1.本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1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势
(1)竞争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民营企业对市场机制作用十分敏感,由此形成了努力拼搏的动力,这种特性恰恰是国有企业所缺乏的。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不用奔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活下去,企业奔跑的紧迫性远没有民营企业强烈。
(2)市场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民营企业每时每刻都在观察市场,寻找空白地带,一旦发现,就立即调转船头,迅速赶到。更有意思的是,有些企业实际上先有市场,再有企业,它们是在发现市场空档后才成立的。强烈的市场意识使民营企业成为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主体。
(3)创新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动力源泉。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做别人还没有做过的事,这往往是民营企业最想做的事,也是民营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技术上的不断追求,是民营企业的生命,也是民营企业成功的保证。
(4)效率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在一些电视剧中,民营企业家只是出入宾馆、酒楼,吃喝玩乐的人。其实,作为投资者,他们正承担着风险的压力。他们在追求每一个技术信息,在寻找每一个商机。竞争的压力使他们强迫自己把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5)风险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风险,是指可能发生的蚀本。同时,高风险的背后也隐含着超出常规的机遇。因此,每个企业必须谨慎对待风险,同时又要勇于面对风险。国有企业往往不能处理好风险问题。一方面,他们敢于乱投资、乱贷款、乱担保,因为蚀本的钱有名无主;另一方面,他们大可不必没事找事去担风险,5%的利润足以使他们写出一个好的工作总结。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相反,一方面,300%的利润将唤起他们拼命的狂热;另一方面,60%的失败机率足以使他们冷静旁观。
(6)人才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基础。每一个企业都希望人才济济。然而,有人才不等于有人才意识。只有把人看作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人才意识。许多民营企业老总说过一句话:“只有留得住人才,才能留得住公司的技术风格和产品信誉。”还有的民营企业在总结发展经验时说,成功=人才+机会+机制,三者缺一不可。在这个公式中,人才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7)服务意识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在灵魂。从商品到货币,被马克思称之为惊险的一跳。如果这一跳不能被用户需求的双手接住,那么,接住它的将是坚硬的岩石,这个问题关于民营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如果第一次跳跃失败,他们再也没有第二次试跳的机会。由于这些原因,民营企业更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总是想用户之想,急用户之急,千方百计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许多公司向用户的承诺是“我们会做得更好。”
1.2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民营企业的价值观处于低层次、追求单一经济效益的状态。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价值观的形成、传播与扩散处于被动状态,大多在被约束情况下进行。企业文化包括企业精神和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制度、行为准则、企业容貌、作风礼仪等,它们处于不同的地位。其中,企业价值观是核心要素,影响和决定其他要素的形成和传播。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人们的思维被动的去适应某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从而限制管理者和员工对文化的积极传播及对最高理念的追求,使企业文化的运行处在“为我”的状态,难以形成强力型的核心文化力,大大降低了整体企业文化的推动力,客观上抑制了物质生产力的提高。
(2)民营企业文化的形成、发展与扩散都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缺乏政治观指导。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没有较好的建立在党的思想建设的基础上,未能形成正确的政治方向,导致企业文化基础薄弱。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与扩散体现在思想建设和行为规范的全过程。由于这一过程的企业文化建设常常依赖企业家、管理者的思想信念,未能体现在党的思想建设中,使思想大多局限在传统的只顾企业利益的经济思考方面,而未从政治的高度来考虑国家或全社会的利益,从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偏离了正确的方向,无法形成信仰支撑体系和文化传播体系,大大降低了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缺乏统一完整的企业经营理念和长期发展战略。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企业家文化仍然停留在传统阶段,未能自我形成理念、境界方面的根本革命,阻碍了企业文化向更高层次的飞跃。实践表明,企业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决定着企业家文化的发展方向及所处的层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关键的因素。然而,许多企业家的理念与价值观却只限于经济方面。如只有较低层次的经济理念、经济价值观,没能发展到高层次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价值观等,就是说,未把国家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并努力为之奋斗。
2.加强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举措
2.1 全面提高企业家素质,塑造企业家文化
(1)企业家人格的提升。企业家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陶冶自己的情操,形成崇高的品格、宽阔的胸襟,真正从单纯追求利润转变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公德心的企业家。
(2)企业家素质的提高。企业家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开拓视野,驾驭不断成长的企业,才能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
(3)企业家要自觉进行理念改革,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的价值观是核心价值观,决定着企业价值观的形成和作用的大小,也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应摆到最重要的位置上。而企业家要树立核心价值观,就应从思想深处形成最高理念,自觉开展理念革命,实现由经营理念到政治理念乃至最高理念的飞跃。
2.2 提炼独具特色的企业价值观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
一个民营企业在提炼价值观时,应考虑下列因素:
(1)企业性质。民营企业文化因企业性质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个体企业与私营企业不一样,工业企业与商业企业不一样。因此,一个民营企业首先要根据本身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价值标准。例如工厂可以从产品出发树立“向社会提供最优产品”的价值标准,商场则可以根据本身经营特点提倡“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价值标准,实际上这就是制定企业的最高经营目标。
(2)企业的成员及其构成。不同类型的人以及他们的组合方式都会影响企业文化的形成。每一个人在进入企业成为企业一员以前,大体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个人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是相容、互补或是互斥,这些关系错综复杂,直接影响到企业的价值观能否为每一个成员所接受。
(3)企业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法律等方面,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如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气氛会影响成员对企业的关心程度与一体感,社会传统文化对人们改变旧观念、接受新的价值观念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影响。
总之,只有在认真探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立既体现企业特色,又为全体企业成员和社会接受的价值观。
2.3 创立最具激励机制的企业精神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新平台
企业精神的提炼,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过程,创立和提炼它,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企业精神的形成,不仅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需要我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不断地使用各种途径进行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个性心理培育,同时要反复地进行审视、探析和总结,并在实践中及时提炼出其中的优秀部分,几经反复后,再用最简单概括的语言,总结出其中的精华,由此形成企业意识中最具激励的东西——企业精神。不难看到,企业精神的创立,实际上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生产经营中结出的硕果。因此,要通过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促成企业精神的形成和创立。创立企业精神,不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终目标,而是使用企业精神激发员工的热情,形成更为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工作合力,继而又炼出更新的精神成果,不断推进两个文明的建设。
2.4 确立高标准的企业道德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培育企业道德,这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企业道德是企业员工的重要行为规范。道德对行为的软约束与厂规厂纪对行为的硬管理相配合,不但可以弥补硬管理难以面面俱到的局限,而且能够使员工的行为自觉地指向企业目标的实际。同时,企业道德还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利益基础,否则就会流于空谈。浙江十大发明企业家之一的祝强,企业在如日中天时后院起火,原任公司副总经理、自以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妻舅,以资产分割为由,将祝强推上被告席。红极一时的广东“太阳神”在鼎盛之日,“兄弟都成了对手”,它今天的竞争对手之中,相当一部分就是以前的“旧部”。这些现象不仅造就了企业营运的混乱、资产的流失、规模的削损、人才的流失,而且对企业道德带来灾难性打击,最终直接影响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
2.5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努力为之服务,这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企业形象是一个综合概念,一般认为包括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又称CI。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形象,并把它作为发展企业的战略措施,却并非易事。为此,企业必须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尽力推销自己,刻意地建立有特色的营销文化和企业识别系统,这就最容易涉及到法制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问题。企业形象要在社会中保持长久不衰,其内在保证是观念和行为的崭新、超前。
但是,有些民营企业错误的理解了“崭新”和“超前”的含义,于是乎广告成了王婆卖瓜、猫的名片画成了虎、产品成了他人专利的复制、售后服务成了推销的幌子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关键就在于经营指导思想不明,缺乏法制规范意识和职业道德,玷污了他们的企业形象。
应当熟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要求的企业形象,在社会中应表现为对社会的真挚热忱和对自己蓬勃发展的信念,必须通过一系列的道德规范、管理规范、工作标准来实行,为此没有思想政治工作的紧密配合是不行的。只有通过对职工进行“四德”教育,提高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水平,加强他们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让企业的一切活动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样,企业树立的形象才会在社会形成“信任感”、“可靠感”、“美誉感”,良好的形象才更具有持久性。
2.6 提高职工素质是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
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要从提高职工素质抓起,这与培养“四有”新人是一致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和职工素质之间是一种“大厦”与“基石”的关系。职工素质怎么样,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的兴衰,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陶冶职工情操。因此,提高职工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等,是现代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迫切要求。而当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造就新一代“四有”新人,这与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必须坚持不懈的以马克思主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职工,在实践中造就和培养一批得力能干的企业发展生力军,让企业涌现出一批具有崭新面貌的“公司人”、“形象人”,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内部、在全社会都形成一种新的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