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共五篇)

时间:2019-05-13 22:54: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

第一篇: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

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

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杭州改革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但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除了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牵涉到其他各方面,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管理、文化教育、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等。因而,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必须立足当前,着眼于长远,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人群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参保缴费的承受能力、各区县财力增长幅度等因素,逐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一是增强社会保障的法律效力,完备的社会保障立法体系是由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险法、社会救济法、社会福利法、社会优抚安置法以及社会保障争议法组成。二是加强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和监督,实现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保障基金由征收征缴、入库管理、发放运营、社会监督等四个基本环节组成,不同的环节应当由不同的部门来负责,避免机构重叠、责任不明的局面。三是建立全市联网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需要建立全市统一的社会保障信息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实现资源共享;加强对社会保障人才队伍的建设,开展业务知识培训,不断适应社会保障的发展需求。

——建立社会保障一体化的增长机制。近年来,杭州财政收入有了大幅度的增长,从2000年的142.85亿元提高到2009年的1019.43亿元,财政收入的增长为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但随着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和保障水平的提高,导致政府在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方面压力的增大,加上政府长期受GDP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影响,对农村社会保障等民生事业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部分农民认为存在“救助面太窄”、“保障水平太低”等问题。社会保障是准公共产品,作为一种福利制度,它与受益人有直接的联系,但社会保障不同于商业保险,保障的重点在于社会的弱势群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因此对于这部分人的未来的生活能不能给予必要的保障,它不仅仅是受益人自身的问题,也反映了一个社会文明的程度,反映了这部分群体生活保障与社会平稳发展的联系。在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保障应该有政府来参与,通过财政向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解决这些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保障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来弥补,但不足部分只能靠政府的财政给予解决。因此,在明确政府财政对社会保障的责任和落实的同时,还应当利用好财政增量,形成固定的拨款增长机制。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存在和持续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是在城乡二元分割的社会结构下,由于户籍制度的隔离作用而形成了城乡分离的社会保障制度。再加上近年来,各级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各项政策时采取明显的城市偏向导向,使得长期以来在财政上对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如因为受户籍的限制,农民进城后还是农民,享受不到城市人的待遇和社会保障。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首先要下决心改革户籍制度,改变以往城乡隔离、市民与农民区别对待的体制,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消除附加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和待遇的种种差别,平等对待进城落户的新居民与原城镇居民的权利和义务,逐步实现人口的自由迁徙,实现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和自由配置。

今年11月,成都市正式出台《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2012年,成都将实现全域成都统一户籍,实现户口登记地与实际居住地的一致。城乡居民凭合法固定住所证明进行户口登记,户口随居住地变动而变动;农民进城不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林地承包经营权等原有利益为代价,农民的各项权益不因居住地的迁徙、职业的改变而受到侵害。杭州可借鉴成都的做法,破除长期附着在户籍上的城乡权利不平等,实现统一户籍背景下享有平等的教育、住房、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

——建立多元化的社会保障筹资渠道。资金是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的核心问题,特别是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造成杭州保障资金缺口大的原因是: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薄弱,政府投入虽有增加仍然供不应求;分税制体制下县乡基层政府普遍财力不足;社会筹资困难,渠道不足,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数农户家庭现金收入有限,对参保认识不足等。目前,政府财政投入主要针对救灾、特困户生活救济和优抚补助群体。由于农村人口多,单纯依靠政府财政来完善社会保障工作,推进速度与现实需求显然不合拍,这就要求广拓渠道,以多元化的方式筹措社会保障资金。如解决农村社会保障资金问题,可以通过相应的政策强化农村集体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投入;可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的做法,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也可以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或有无补助,其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积极性,建立起国家、单位(村集体)和个人共同负担的筹资模式。还可以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慈善机构的作用,为城乡社会保障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是缓解社会保障压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城乡保障一体化的重要方法。杭州城乡经济一体化为促进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环境,以此为契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就业培训体系,将城乡各行各业的就业群体纳入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

——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保积极性。随着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市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不断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0年的4496元提高到2009年的11822元。但是,由于杭州农村地区间发展不平衡,农民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保障需求不平衡,导致部分农民个人筹资相当困难,参保意识不高。也有一部分农民没有真正意识到参保的好处,从根本上讲,如果农民不能感受到参保对自己有利,绝不会由衷地参与和拥护。因此,应结合杭州各区县农村家庭不同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黑板报、专栏、文艺演出等,采取通俗易懂、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广泛宣传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作用和参保的好处,耐心细致地做好农民的解疑释惑工作,如解释参保缴费与缴纳各种集资费用在性质上的区别,使农民了解缴纳保险金的预期收益,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增强农民的自我保障意识和参保积极性。鼓励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发展“农保”业务,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税收减免,促使富裕起来的、自我保障意识较强的农民先参保,起到较好的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农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积极参保。

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有层次、分阶段逐步进行,短期内不可能把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提高到与城市相同。统筹城乡社会保障还有待相应的配套改革予以保证和支持,如建立城乡发展的互补机制;设计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城乡劳动力结构性转移的体制性障碍等。杭州处于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时期,推进城乡区域民生保障一体化、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正是杭州人民的所思所盼。

第二篇: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如何推进我市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县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趋势,也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去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农业转移人口、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等工作提出了要求。今年,中央连续八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对“三农”问题给予了重点关注。这是中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也是中央政策支持当前住房保障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有利信号。按照《鄂州市城乡一体化规划纲要(2008-2016年)》部署,2008至2011年为规划第一阶段,2012至2015为规划第二阶段。当前,如何巩固前一阶段建设成果,做好本阶段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加速、攻坚和跨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从发展形势来看,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了城乡义务教育、城乡交通、城乡供水、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的一体化,城乡差距得到有效改善,城乡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为建设稳定和谐的县域经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们也看到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集聚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社会不稳定因素日益增多。为此,建立一整套的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增加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有效供应,统筹研究和解决城乡居民的安居问题,是当务之急。

第二,从民生角度来看,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有利于弥补收入差距,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和

委员最为关注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住房价格、城镇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成为热议的焦点。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了边际消费倾向的下降,各阶层居民购房能力差异的增大,出现了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另一方面社会上“买不起房”的呼声增加。俗话说“安居乐业”,安居才能乐业。追求共同富裕,首先应当是共同有良好的居住条件。因此,在重视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解决农村低收入农户,尤其是“双困户”(住房困难户、经济困难户)的住房需求。因政府重点工程项目拆迁、农村危房改造而无房居住的农民,让其过渡性享受城镇居民保障性住房待遇,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将住房保障范围由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中低收入家庭,从而缓冲高房价对普通收入民众的生活压力。

第三,从工作抓手来看,我市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截止到2012年9月,我市廉租住房补贴累计发放11609户,补贴资金1594万元。新建廉租住房3900套,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070套,新建公共租赁住房4550套,城市棚户区改造10254户,林业棚户区改造626户,国有垦区危旧房改造942户,农村危房改造375户。大量以新建、收购、租赁等形式建设的保障性住房房源为推进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保障性住房能够成为加快鄂州城乡一体化、加速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在此过程中,关键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流转,拓展发展空间,增强城市张力,带动就业弹力。为此,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纵深发展应当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规划理念的突

破,更加注重城市发展与农村的同步性,当前要通盘考虑农民的集聚和市民的外迁,住房保障不局限于城市范围,而是囊括了周围的农村,呈放射性状态。二是管理理念的升级,更加注重现有住房保障体系的保障性与市场性的良好对接,当前要探索搭建农村新社区房屋的流转平台,有必要在商品房和农民自住房的管理上进行探索,为城乡跨区域流动注入活力。三是操作机制的创新,更加注重保障性安居工程与土地、财税、投融资政策的配套,以及城乡居民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条件的完善。

第三篇: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

上下联动强力推进

XX街道掀起城乡环卫一体化热潮

自X月X日全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动员会议召开后,XX街道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强化措施、全面推进。截止目前,全街道XX个村已全部开工清理,XX个村的清理工作已完成,31个村的卫生费收缴工作已完成,共配套资金15万元,清理路域、河道45公里,各村出动人工2000人次,清理三大堆3100处,清理垃圾90吨,出动机械80余辆。清理墙面、电线杆乱贴乱画和小广告400余处,解决占道经营30起,道路两侧、边沟内、绿化区卫生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街道高度重视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紧跟县委步伐,于X月X日召开了党工委扩大会议和由各村支部书记、主任、机关干部参加的工作动员会议,对城乡一体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成立了由书记任组长、主任任副组长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城建办;制定了《XX街道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实施方案》,根据实际整治任务和清理难度,将XX个村划分成三类,分类指导,分别于16日、20日、28日前进行验收;与各管区签订了《城乡环卫一体化目标责任书》,明确了任务要求,确定了完成时限,加强了对环卫一体化工作的领导。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XX街道协同各村通过张贴标语、悬挂横幅、出动宣传车与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群众积极宣传城乡环卫一体化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利用村内广播每天早、中、晚把政策讲明,说清城乡环卫一体化“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道理,让群众从思想观念上认可并接受环卫一体化工作,从内心深处真正拥护。街道开展了干部进社区、进农家宣讲活动,受教育面达到98%以上。组织了10余次学生、干部、低保人员、零就业人员等开展义务劳动,共1000余人参加,为环卫一体化工作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既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环保素质,又提高了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街道对XX个村的工作成绩进行了联合督导,确立了XXX等8个典型示范村,随后组织其他村支部书记对示范村进行学习观摩,在全街道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

强化措施,明确责任。

街道将城乡环卫一化工作列为现阶段重中之重的工作,进一步落实了包管区领导干部和包村干部的责任制,实行主要领导现场办公,包村干部全部盯靠在村,每天下午包村干部向主任汇报本村工作进度。在具体的管理中引入了竞赛机制,在街道大厅设置擂台榜;督导组每天对各村至少巡查一次,对任务完成情况在全街道范围内进行一天一通报,并将

结果进行汇总、存档,将评比结果纳入各村年终考核成绩,与村委会、村干部评先评优挂钩,从而充分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统筹兼顾,协调推进。

街道以“三化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发展,片区协调作战”为总体工作布局,在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基础上,扎实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开展好城乡环卫一体化的基础和保障,城乡环卫一体化是搞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延伸和巩固,二者互为一体,相互联系,协调推进。我街道划分XX管区、XX管区等六大片区,上下联动,左右互补,协调推进。同时,也把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与开展“四德工程”建设相衔接,让文明新风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使农村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第四篇: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推进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的精神,我区积极开展城乡一体化调研工作,深入基层,紧密结合我区实际,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的现有基础和优势。

(一)区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城乡一体化工作,各部门以及有关单位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区党工委、办事处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城乡一体化工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紧迫感与责任感,加快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重点,在全区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氛围。

(二)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工作目标,坚持利益向下、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抓好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农业和农村工作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农业总产值14895.74万元,同比增长3.5%;农业增加值8400万元,同比增长3.2%;农民人均所得11297元,同比增长12%。

(三)城镇化扎实推进、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我区坚持以工哺农、利益向下的原则,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市、区两级共投资842.8万元对我区隆昌悦生路一期、隆昌三队村路一期、沙朗三队、隆平六冲河岸路一期、隆平六冲河岸路二期、沙朗五队村路6条农路共6.5公里按6-7米的宽度进行硬底化改造建设,全面推进全区主干农路“硬底化”,大大改善我区农业生产、居民生活环境,并有效改善了村容村貌;投入455万元对辖区沙朗片的一河两岸进行改造建设以及河堤砌石清淤以及清拆河边违章房屋,同时为河涌加建两岸护栏,补种新树种,在畅通河道的同时,美化社区,还群众一个舒适、整洁安全的生活环境;投入105万元用于对辖区内电排站改造,彻底解决沙朗片区的排涝问题;投入资金398万元进行绿化建设,主要用于对金港路、金昌路、港隆路、金华路以及隆平乡道5条道路进行绿化工程建设,新种、改造和补种路旁绿化10.31公里,新增西区中心小学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和广丰安居工程绿化面积15000平方米,到底,我区建成区绿地率达31.81%,绿化覆盖率达34.1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13平方米。同时,我区已经全面推进水、电、气、电视、电话网络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了各社区通电、通水、通电话、通水泥路、通有线电视和通公交系统六通,基本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

(四)农村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经过努力,我区广大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民主公开、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发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服务、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电话、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已达100%,基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

五、村改居顺利完成。我区现有经济实体社区6个,至,6个有经济实体的社区由原来的“村委会”顺利过渡为“居委会”,“村民”成为了“居民”,村改居工作全面完成。

(五)沙朗片现存土地资源丰沛。全区6个社区现存土地总面积7395亩(其中:耕地面积6935亩、已办证的商住地面积460亩)。今年,我区将完成社区一级统一核算改革工作,届时,社区将对生产队一级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统一规划土地的使用情况,最大限度发挥土地资源的作用。

二、工作目标与设想

按照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发展目标要求,结合**建设“三个适宜”新型城市的战略任务,我区计划到2012年,农村经济体制更加健全,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基本建立;村民自治制度更加完善,农民民主权利得到切实保障;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显著增长,农民人均收入力争达到1.5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79岁以上,城乡公共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一盘棋基本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基本建立,城乡一体化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落实,农村人人享有接收良好教育的机会,城镇化率达到88%以上。到202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万元,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60%,农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3万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明显缩小,平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以上,城乡差别基本消除,公共基础设施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同一化,基本公共服务同质化,城乡社会管理同系化,城镇化率达到90%以上。

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为了如期实现以上的工作目标,我区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计划:

(一)以社区一级统一核算为契机,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新机制,科学统筹城乡空间布局,维护规划的权威性;提高规划制定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群众参与度,推进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法制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旧城改造的同时新城区建设同步进行。

(二)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发展。目前,我区农村虽然有较快的发展,但是城乡发展的差距和矛盾依然存在,要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发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三)继续加大农村的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服务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四)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发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五)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机会,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城镇医疗保险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根据现有的6个社区发展各自的不同,我区拟将分三个阶段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

第一阶段是长洲、后山社区。该两个社区与城区相邻,城镇化程度较快,服务业比重大,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区将侧重对两个社区的旧区域改造,社区经济主要以房地产业、服务业为主。

第二阶段是沙朗、广丰社区。主要由区统一规划、统一选址,在沙朗社区打造一个新的商业区,集汽车、名酒为重点,广丰社区则规划为以仓储服务业为主,打造一个专业的仓储市场,与沙朗社区相互呼应,做大做强,营造商业氛围。

第三阶段是隆平、隆昌社区。两个社区主要以新歧江路、汰澳公路为契机,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把握发展机遇,形成新的物流配送中心,创立起自己的品牌。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今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我区“三农”工作有优势、有亮点、有特色。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必定会碰到各种的困难与阻力。我区定将紧紧围绕《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精神,把握机遇,勇于面对困难与阻力,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使我区三农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第五篇: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促进县域教育更高水平均衡发展

近年来,胶南市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加快教育事业发展作为建设“蓝色之城、绿色之城、幸福之城、未来之城”的重要内容,加大投入力度,推进资源整合,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09年11月我市被表彰为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

一、坚持政府行为主导,不断完善“以县为主”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多年来,胶南市委市政府把教育作为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程,本着“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名学生”的原则,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执政为民的切入点强力推进。经过广泛调研、充分论证,我市先后出台了《胶南市教育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胶南市标准化学校建设规划》、《胶南市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城区市直义务学校均衡发展的意见》、《胶南市关于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意见》等相关规划和文件规定,进一步明确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和措施。率先建立了“以县为主”的教育投入和管理体制,实现城乡教师工资全市统发,农村教师人均工资由2002年的1131元增长到现在的3328元;2005年起将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纳入市财政预算;2006年春季,在青岛五市率先实施全免费义务教育;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推行校方责任险;不断完善以政府统筹为主导的帮困助学长效机制,依法保障特殊群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与普通市民同等待遇,近5年以政府助学券等形式资助经济困难学生

近1000万元;投资686万元统一为农村学生配设了班车;投资368万元实施了“农村小学喝热水吃热饭工程”;投资314万元实施了中小学生饮水工程。

二、强化资源统筹布局,大力推进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 胶南市确定了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学校布局调整等建设项目“统筹规划、一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近年来,每年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用于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施建设和校舍维修改造,结合新农村建设,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抓手,科学进行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和资源整合,全市小学由2000年的275所调整到现在的85所,初中由35所调整为26所。从2008年起,投入8700万元按标准化学校要求改扩建、装备义务教育段学校,创建标准化学校数量比例居青岛各区市首位。积极实施农村学校教学仪器增配工程,从2008年起每年投入400万元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教学仪器更新、配备,在青岛五市率先完成光纤入校“校校通”工程,全市中小学计算机装备累计1.8万台,所有学校均按标准装备各类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农村学校实验教学及信息化装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争取青岛市资金937万元、镇(处)财政1155万元,完成3.12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改造,彻底消除了薄弱学校。

三、不断完善教师交流培训机制,努力实现城乡优质教师资源均衡配置

胶南市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与内容。以实现城乡、镇域内优质师资配备相对均衡为目标,创新实施城区中小学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制度、城乡教师挂职支教与学习制度、优秀教师巡回教学制度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制度,自2004年以来,全市共有649名教师分别由城区学校到农村学校挂职支教和由农村学校到城区学校交流学习。2009年又实施了“新教师顶岗实习制度”,将考录到农村学校的55名新教师安排到城区学校顶岗培训一年后再回原农村学校工作,促进新教师思想与业务的双提升。以建立研训合一的城乡教师培养培训机制为目标,大力实施干部教师读书工程、新教师三年培训计划、班主任培训工程、小学音体美信息技术教师培训、高中教师新课程全员培训,举办“教育干部全面提升素质培训班”,教育干部的课程领导能力、课堂教学的指导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四、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力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

胶南市在狠抓办学条件改善的同时,注重探索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的新模式,努力实现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建立完善镇中心小学与村小一体化管理新机制,实现“一个统筹,三个共享,三个统一:统筹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办学理念、教学资源、教科研成果共享机制,坚持教学进度、管理制度、教科研要求统一。建立完善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大力推广“城乡互动、区片联动、校际合作”的城乡教育一体化教研模式。建立完善城区学校干部教师交流机制,从城区学校选拔部分优秀干部教师到其他学校任教,成立“校际教学研训联合体”,加大城区学校在办学条件、教师资源、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筹提高力度;坚持“依法办学、科学办学、开放办学、特色办学”,完善“决策民主化,执行规范化,评价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进一步发挥优质名校孵化器的作用。

下载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五个方面推进城乡民生保障一体化(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三 中共成都市委 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 (2004年2月6日) 各区(市)县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各部门,各......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

    成都市推进城乡一体化专题之一按: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全面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努力促进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经验在2006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本站特辑“成都市......

    如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解放思想、创新机制、科学统筹 扎实推进相山区城乡一体化建设 城乡一体化是一项重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促进城乡居民生产方式、生......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汇报材料(共五篇)

    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情况总结及建议 2009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发改委、一体化办等市直单位的协调指导下,该区紧紧围绕建设“城乡一体化先行区”的工作目标,创......

    从城乡一体化看土地改革

    从城乡一体化看土地改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

    城乡客运一体化从材料(合集5篇)

    运输 交流 材料 2002年7月,鹤壁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化管理,经过3年多的摸索和实践,目前,在我市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城乡客运市场已经形成,为全市城乡经济的......

    浅谈从城乡分立到城乡一体化

    远景设计研究院 浅谈从城乡分立到城乡一体化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总体战略,并提出“到2020年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统筹城乡发展 推进城乡一体化 摘要:推进城镇化,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统筹,实现人口、劳动力在城乡经济、社会结构的转移和调整,可促进和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要以高起点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