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基础教育调查研习报告
陕西师范大学
2013届实习生基础教育调查研习报告
计算机科学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41012009 赵大江
2013年11月
浅析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 要: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中职教育,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面临中职教育的新环境和新形势,中职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中职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找准其发展的根本对策,使中职教育能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教育
现状
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以及近来高校的扩招,再加上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高,轻视职高的思想等原因,中职教育面临着从未有过的危机。因此,如何发展中职教育将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在此之前,认清中职教育的现状至关重要。为了能够更透彻、更清楚的了解中职教育所面临的一些主要问题,我做了一项关于‘中职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的调查问卷。经过对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现陈述一下几方面的观点和看法。
一、中职教育的现状
根据实地访察,搜索各方资料以及做调查问卷,经过分析归纳之后,现得出中职教育目前主要存在一下几个突出的问题。
1.生源问题。造成中职教育面临生源不足的尴尬的原因是因为传统的观念在作祟,古语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职业教育因为培养一线的技术工人,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就职发展的第二甚至第三选择,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使得大部分人在接受义务教育完毕后选择接受高等教育。除非成绩太差,上不了普高或者由于从军退伍等原因的,才会考虑选择接受职业教育。现在实际上是职业教育在中国市场所占的份额是非常低,而且很多人对职业教育的前景也不太看好,职业教育是为现代大工业而生产技术人才的,只有这个国家的现代的工业发展比较好,他的职业教育才有根,它才能扎到土壤里去。大多数从农村里走出来的打工青少年人群急于摆脱贫穷的境况,而工业快速起步所需要的工人素质也不要求太高,这样就造成虽然拥有大量的初中级技术人员,职业教育却无法普及。所以说职业教育不是没有生源,而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让职业教育让人们接受,也可以这么说有能学的无心学,想学的没能力学。
2.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不齐。虽然国家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及资助,但是我国中职教育的起步晚,底子薄,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在短时期内拥有相当规模的教育硬件,甚至有的教材多数内容过时陈旧、且一半以上在实践中用不上,设备的不完备更是出现像黑板上“车床”的局面。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师资力量的薄弱,长期的弱势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中职教育失去信心,很多老师没有职业工作经验,教师的知识体系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多数教师缺乏实践性教学能力,这样的老师在传授理论基础时候当然是优秀的,并且在加强智力技能培养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综合能力培养方面,具有职业经历的师资力量的缺乏最终只会把职业教育引向纸上谈兵的境况。那么中等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发展的激流中的师资薄弱将变成阻碍发展的绊脚石。
3.专业调整问题。社会的发展迅捷让很多中职学校措手不及,今天的热门专业转眼门可罗雀,而以前的冷门专业忽然炙手可热,更有新兴专业的出现更替,作为学校要增加相应的师资与教学课程却要有一定限制性,这就造成了学校专业更新迟钝,不能很快适应市场的需求,当学校跟不上市场的步伐,直接影响就业问题。中职教育的目的不过是要每个走出校门的同学有“一技之长”,但是如果这一技毫无用武之地,那么中等职业学校这个以专业对口,就业容易的优势就不复存在,而它的立校之本就是专业向职业的转换,所以如何应对市场需求而改变专业将是面临的最根本的问题。
4.毕业生就业问题。这是中职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增加生源吸引力的关键。接受职业教育的目的无非是要尽快解决自己职业问题。如果走出校门所面临的就业机会竟不比走进校门时多,职业教育显然是失败的,在就业竞争激烈的今天,该如何提高职业教育的就业竞争力,如何让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迈好第一步,而且坚实的一步,中等职校要做的不仅仅是把有一技之长的学生有能力适应工作,并做好工作,学校在提供给学生相应的对口的职业需要外,还需对毕业的学员建立良好的沟通与联系。如何形成毕业但学业不结,专注职业提升专业,或许学校能为他们做的更多。
二、中职教育的发展前景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心,使我们看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希望。随着职业价值观念逐渐改变,职业教育的价值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再考虑到我国当前的产业结构对技术工人的大量需求,现在应该是发展职业教育的黄金时期。首先,中国职业教育协会秘书长赵秀峰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我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服务业的迫切需要和重要手段。现在你去找工作的时候,他总是问你,你有没有实践经验,其实他刚毕业哪来的实践经验,如果能够去实习一年或者有着半工的经历,那就有经验了。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口号下国家也提出了“两年资助一年顶岗实习”的政策,是大大有利于解决农村贫困学生读书及就业的。第二、要走出校园,去向社会要“订单”,不再抱着等学生进来学的心理,要主动迎上去。全国有些地方已初步形成培训市场,但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介入的还很少。这些学校在教学设备、专业师资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学校应该有意识地抢占职业培训市场,既可以使现有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又可以拓展中职学校的教育功能,逐步实现其职能的多样化,使职教的办学模式由学历教育为主向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方向转变。当前特别要注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不能强调学校能做什么,能培养出什么?而是需要"来自社会、企事业单位,也来自学习者个人。第三、拓展学校的专业方向。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为了满足工业发展而引起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职业教育为工业发展提供基础,产业结构调整又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生物医药、现代化工、能源、通信、汽车制造、金融、保险、咨询、物流、会展、空乘、海员等新兴行业的发展,需求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些行业中大部分单位没有想到与职业院校进行合作,这些都为职业学校的发展提供了专业提升空间。
从本质上讲,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会让没有职业的无业者有业,有职业的有业者乐业过职业培训的占80%以上。这与现代产业发展的需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所以,我们要重视职业教育为社会创造的巨大收益,只有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把它做大做强,这才是一个明智的抉择!
第二篇:教育实习之基础教育调查研习报告
教育实习之基础教育调查研习报告 ——《新课改下高一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探讨》
姓名:栾建伟
学号:40709052 专业:地理科学
院系:旅游与环境学院
实习学校:清水县第六中学
《新课改下高一地理教学的困惑与探讨》
新课改是现在的、也是将来的教育热点。这与我们每个教师都息息相关,我们不但要关心新课改的形式,还要积极的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参与新课改,要积极的用自己的智慧去充实和实现新课改,要积极的思考和反思自己的教学,努力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和转变教学理念。当然课堂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阵地,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紧密结合前沿理论、结合每个教师的智慧、结合实际、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将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学习及活动联系起来。
在近三个月的教育实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和调查了解,新课改下,高一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很多的困惑和困难。以下就学生和教师两方面来简单谈一谈。
根据调查和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高一学生对新课标下的地理课有这样的反应和其原因:
1.地理基础知识薄弱。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导致在学习高一地理是感到吃力和困难。探其原因,大致有:初中地理课在学校和学生方面都没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学生甚至原来没有学过地理;很多农村学生因信息封闭而欠缺地理常识等。
2.地理课程难,综合性太强,学习能力差。学生普遍觉得高一地理比较难,知识很抽象,不容易理解。要掌握的知识点也很多,掌握不全面。有的则刚刚掌握还不能灵活运用,并且学习中需要很强的三维空间想象力,高一学生这一方面肯定不够,很多的物理运动规律,需要学生进行理性分析的能力,学习这一部分的难度很大。
3.有兴趣但不知道如何去学。在教学中可以感觉到高一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都很强,而且就凭学生的求知需要来讲的话高一学生还是对地理“情有独钟”的。但存在的问题是:同学在高中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认为地理是附属科目;学生进入高中学习之后,没有处理好初中与高一地理知识的衔接,造成学生不适应;有的同学习惯于象在初中时一样,过多地依赖老师,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较差;不遵循学习活动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忽视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
4.教师的讲解不易听懂,探究效果差。学生反映地理老师的课堂讲解逻辑思维强、抽象思维能力要求高,很多知识学习起来较费劲。同时,课堂探究效果差,一节课下来,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欠缺,很多活动都没有实质性的深入和理解。
5.作业多且难,与教材脱节,配套的作业知识点繁杂。学生反映:地理作业多,像填充图册、练习册、测试卷等,并且很多情况下老师不做具体的筛选和说明,所以学生更加感到作业的繁和杂;有些作业跟教材脱节、知识点多、偏而难,多数是教材上没有要求或淡化的。
我们甘肃省是第一年接触新课改,关于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课改方向等等,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把握,当然也就说明有着不同的实践。实习期间通过调查和了解多位地理教师,以及我在期间对其理解和实践的总结,对新课改下的高一地理教学有一些困惑。困惑之一:很多高一学生都从镇、村初中上来,学生地理基础太差,平时需要知道和掌握的基本地理知识很多,所以在上课时,很多老师感到很难进行“有效的”、“开放的”探究式教学,自然而然地又慢慢地接近“满堂灌”了,或讲求“多种薄收”了。新课改很直接的一点,就是降低了知识点的覆盖和掌握,更加追求学会获取和学习,但有一点,就是很多东西的实现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较高的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作为课改一线的教师如何把握“改”和“补”的关系?
困惑之二:新课改在今年开始,可以说真正地燎原了整个神州大地。当然,像很多人说的,新课改的能否成功,就在于课程评价能否转变。就甘肃来讲的话,第一年实行课改,像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景测验等性质的评价方法正尝试着,但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有很大的担忧,尤其是教师,理由很简单,最后的评定还是以考试成绩来看的,或者是多半是。因此,教师心有顾虑、学生也心有顾虑,大家心里都有“一个底线”。作为教师,该是如何去“消除”或“把握”“这一底线”来进行有实质的转变呢?
困惑之三:对新教材“三维目标”的理解不深进入课改后,一段时间内教师最大的担忧,即知识和技能会被弱化。尽管新课标教材已经减少和降低了知识点的数量与难度,但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技能”目标仍有被冲淡的可能性。很多担忧致使课堂对“知识和技能”的目标的实现具有起伏。而事实上,三维目标是不能割裂开来的,如何设计适当的学生活动,整合这三个维度,值得每一位教师进一步探讨和尝试。
困惑之四:“探究式”与“接受式”教学的结合和把握。目前,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主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其实,现代教育应该将接受式学习(教学)与探究式学习(教学)相结合,那么结合的度该如何把握呢? 就以上的问题和困惑,我结合自己的实习经验和理解,简单探讨新课改下的高一地理教学。
首先,教师应该把知识的内化作为贯穿备课、上课、反思的一个重要方面。不管教师面对的是怎样的学生,只要能将知识内化的很深,就可以做到因材施教、流畅朴素。再者,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看好里面对学生自主学习有用的东西,把握住可以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情景和时机。还有,营造生活情景。突出主体地位新课改下,地理教学应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内容与生活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把那些学生不知与已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带到一定的情景中去,把教材中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活的情景,营造生活情景,培养良好的学习情感,使学生能产生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时时刻刻把所学知识带到生活中去。还有,抓住生活素材。唤起学习兴趣。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处处留心皆学问”。新课改下,地理教学更应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实践,找出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教材只是教与学的工具,不是惟一的教学资源,要把生活搬进课堂教学,让课堂融人生活,尽可能使学习内容生活化,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后,依托生活经验。学会思考问题人类生活于地理环境之中,依赖地理环境而生存和发展。创造和改变着地理环境,地理环境也在时刻作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许多地理问题,我们只能从环境与我们联系密切的事物和现象入手,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或是可以模拟的现象,这些实际生活背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也容易理解。因此,在新课改下的地理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材料选取外,还应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亲身体会,用生活经验来突破学习内容,把地理知识移植到生活中去。回到生活实践。学会解决问题生活与教学有密切的关系。从生活与教学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学,生活应该融于教学中,而教学要通过生活实践、走进生活才能显示力量而真正成为教学。从整个自然界到人类社会,生活处处有地理,地理是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协调人地关系服务的,学习地理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完善生活,使人类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地理教学应扩展时空,让学生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去感知,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问题,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再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总之,新课改下,让地理教学融入生活,以生活的理念、生活的实际进行地理教学,不仅可以优化教学过程,巩固教学成果,更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给学生以生活的意义、学习的兴趣,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学习科学的执着,爱自然、爱科学、保护环境的决心等等,使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
第三篇:教育工作研习报告
王璇
小学教育1801班
教育工作研习报告
本次研习在2021年9月12日和13日完成的,地点在寝室和三教301,以4人一小组进行研习讨论的方式进行的,小组成员分别有我(王璇)、谢洋奇(组长)、谭梦晓、谢丽芳。我们四个人互相分享并讨论自己的实习经验,主要从教学工作、班级管理、教育调查研究三个方面讨论。以下是我从本次研习得到的关于这三个方面具体的体会及反思,报告最后还有本次研习活动的照片。
一、研习过程
(一)教学工作研讨过程
1、明确教学工作内涵
首先我们组先归纳总结了教学工作的内涵,教学工作是钻研教学大纲和教师参考书等资料,认真备课,编写详细教案。搞好试讲、上课、实验等主要环节,认真做好辅导、批改作业、讲评、成就考核等工作,组织好课外学习活动。
2、提出关于教学工作方面的困惑并提出解决方案
(1)如何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也就是如何营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我们就这样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2)接着我们讨论了在教学设计或教学过程方面应该需要注意哪些?
3、通过线上交流及在教室的激烈讨论,得出教学工作的成绩及不足。
(二)班级管理研讨过程
1、讨论总结班级管理的内涵
我们各自阐述了自己对班级管理的理解,总结班级管理的内涵: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教师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全班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社会活动,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2、提出班级管理有关问题,分享经历、交流经验
(1)如何树立正确的班风,营造勤学好问、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如何和学生拉近距离,分享一些例子。
4、通过彼此分享有趣经历和经验,得出班级管理的成绩及不足。
(三)教育调查研究的研讨过程
1、探究开展调查研究的含义及意义
2、互相论述调查研究报告的成绩及不足
(四)最后总结提出努力的方向,收集活动照片。
二、研习结果及体会
(一)、教学工作的成绩和不足及反思
1、成绩
第一,在教学目标方面,能够做到目标明确具体,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能够有效地达成,目标表达规范清晰,符合课程标准的理念。
第二,在教学过程方面,能准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能注重前后知识的构建,激发学生的兴趣,突出重难点,时间合理分配。在课堂中我会对重难点详细的讲解,适当结合学过的知识,巩固加深印象。除此之外,我将部分习题用希沃制成小游戏,深受一年级小朋友的喜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第三,在内容组织方面,能符合学生该阶段需要,注重数学与生活的内外联系,能承上启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能力。在制作课件时,我会选取代表性的例题,总结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第四,在教学方法方面,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启发学生思考,能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等多元教学方法。在课堂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观察情景,提出数学问题,找到关键句,列出算式,找到不同解决方法等。
第五,在课堂评价方面,能采用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多种评价方式,有针对性的评价,对后进生更加鼓励。在课堂上我会根据问题难易程度提问不同层次水平的同学,并引导其他同学也认真思考,给回答问题的同学奖励。
第六,在课后辅导方面,能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特别是能关注后进生的状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在课后,我会与学生交流加深了解,拉近距离;根据作业考试情况,询问一些不该做错的同学原因并帮其总结方法;利用课后时间帮后进生补习,帮助他们找到自信,纠正学习态度。
2、不足
第一,导入不够创新,我多以复习导入为主,不能很好地让多数同学积极参与课堂。第二,不能很好控制课堂纪律,由于我实习执教的是一年级,更加难以把控课堂,导致课堂秩序有点吵乱。第三,在授课时容易出现紧张导致讲课语速过快,对讲错的话语不能用教育机智化解,对频繁扰乱课堂秩序的同学不能很好的处理。第四,在课堂中采用小组讨论没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还有所欠妥。
3、反思
对于上述不足,我一定会多接受磨练,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询问优秀教师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多实践多反思,完善自身素养,做到教态自然大方;让课堂更加生动,如此学生更加感兴趣,课堂秩序更好;预设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将其作为教学的内容,学习教育机智方面的内容,对扰乱课堂的同学进行单独教育,发现他的长处,用他感兴趣的方式感化他。总之我会做到与时俱进,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关爱学生。
(二)、班级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及反思
在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我跟随原班主任学习了许多班级管理的经验,并总结了自己班级管理工作的成绩与不足。
1、成绩
(1)培养良好的班风,树立榜样示范效应,以身作则。
第一,挑选合适的课代表和班干部。通过学生自荐、同学投票、老师考察的方式选定。班干部可以协助老师更好的管理班级,规范学生的行为,是很好的学习模范,锻炼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第二,开展一些团体合作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班级氛围,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实践的能力。第三,作为教师,我做到以身作则,言谈举止都规范,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所见所闻,让学生产生崇敬之意,由此学生对我的班级管理更加信任和满意。
(2)注重家校合作,关注学生多方面问题,与他用心沟通并一起解决问题。
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各方面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是进行班级管理的关键,其中做好家校合作是必要的途径。首先,平时我会通过家长来接送上学和放学了解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及在家的状态,同时我也会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告知家长,保持良好的家校合作。其次,通过协助原班主任开家长会来交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让家长提出建议,分享经验,促进班级家长团结互助,通过家长的教育,引导学生有更好的表现,日后管理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最后,通过家访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环境,了解学生学习下降、厌学或者心理状态不好的原因,以此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对家访同学多一些关注。
其中让我感到非常欣慰的一件事,在家访过程中有一位女生只有爷爷奶奶带,是一个留守儿童。她上个学期成绩还不错,可是下学期下降很快,可能和她的家庭因素有关,父母都不管,非常渴望妈妈的在身边,加上比较内向,上课不懂不能及时得到解决,产生极大厌学心理。在家访了解情况后,我找到她,和她讲了许多,其中讲了我自己的经历,因为她的确和我很像,我提出只要她有问题不管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的问题都可以来找我,不然我会主动找她,我们拉钩,她点头答应了。后来她上课更加积极了,课后也会来找我,我很开心她如此信任我,我想她会越来越好的,因为努力的孩子值得。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营造求学好问、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第一,我特别重视学生的坐姿,回答问题要端正举手。让学生养成好的书写习惯的学习习惯,对写得整齐的同学给予奖励。让学生养成连线要用尺子、写错不能涂画要擦掉的习惯。第二,开展主题班会,渗透德育教育,强调班规班训和科学知识重要性。例如我主持的第一次班会,这次班会的主题是“安全教育”。在班会上,同学们积极发言,让我深深地体会现在的小学生已经有了很丰富的安全常识。第三,让同学们不懂就问,先思考再问,成立帮扶小组,鼓励学生互帮互助。第四,设立书法、朗诵等竞赛,让学生发挥特长,激励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不足
第一,由于我是实习老师的存在,管理经验不足,缺少威严性,对学生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一个人在班级中时,需要喊多次口令才能安静下来。第二,教育的方法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学生犯错误,只是单纯地说教,而且说教的方式、水平都有待于完善。解决的方式无非是经过说教、让学生反思有的写反思等,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所在。第三,缺少心理健康教育,缺少与其他老师沟通交流经验。
3、反思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做出以下改进:管理班级严慈相济,让同学们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班级规则,树立班级荣誉感;教育学生言简意赅,多一点耐心、亲切感,对知错能改的同学多一些肯定和鼓励;通过网上教育资源以及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总结反思,增长个人教育机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育调查研究的成绩与不足及反思
1、成绩
(1)在研究意义方面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学生在数学练习、作业及考试中错题的实际情况,探究其存在的主客观原因、共同讨论应对错题的方式方法。由此我在实习期间写了一份名为《小学数学错题分析及对策研究》的调研报告。其具体意义有:第一,可以提高学生做题的准确率,减少出错率。第二,有经验的老师可以通过对错题的反馈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老师通过错题反馈更好调整教学。第三,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培养学生自信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更能够增强小学生们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2)在研究方法方面
我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给教师共发放问卷50份,有效回收50份,回收率为100%。这种方法的好处有:第一,调查过程标准化,节约时间、经费和人力。第二,具有很好的匿名性。第三,调查范围广,效率高。第四,可以避免偏见,减少调查误差。第五,便于整理归类和统计分析,易量化。
2、不足
第一,不能保证填答问卷的环境和填答质量,容易流于表面化。填写人具有主观意识,并且由于着急完成问卷可能导致数据不稳定、结果有偏差。第二,问卷调查不能深入挖掘,只能说明是什么,不能说明为什么。我只是有一点调查研究的理论基础,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和能力,所以调查过程可能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更多是在前人研究结果基础上完成的。第三,调查主题缺乏创新性,理论意义大于实践意义,小学生错题是普遍现象,这和学生不同阶段特点有关,也许低年级不理解的、经常出错的问题,到了高年级自己就理解了。
3、反思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做出以下改进:第一,发挥集体研究的力量,多次组织讨论,多次修改以保证研究结果的提炼和梳理;第二,学习关于调查内容方面的知识,通过书籍和网络资源的学习提升自己教育研究水平,让研究报告更加严谨规范,句式清晰通顺。第三,对研究主题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从不同角度研究,内容应该与时俱进,具有突破和创新。研究意义要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具有科学依据。
三、研习收获和感想
1、教学工作方面
完成教学工作是教师的本分,但是要做好并保持不容易。结果此次研讨交流,我们彼此增长了许多经验,学习了许多优秀的方法,在明白了各自存在的问题之后,我们提出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一定要多接受磨练,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扬长避短。询问优秀教师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多实践多反思,完善自身素养,做到教态自然大方;让课堂更加生动,如此学生更加感兴趣,课堂秩序更好;预设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将其作为教学的内容,学习教育机智方面的内容,对扰乱课堂的同学进行单独教育,发现他的长处,用他感兴趣的方式感化他。总之会做到与时俱进,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关爱学生。
2、班级管理方面
班级管理非常重要,在结果激烈的讨论之后,我们总结自身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首先,班主任要有意识的让学生参与管理,民主意识得到培养,管理能力得到增强。在班干部中,还应定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大家意识到当班干部不是为了一时的光荣,应该更加以身作则,成为班级中各方面的示范。其次,管理班级严慈相济,让同学们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和班级规则,树立班级荣誉感;教育学生言简意赅,多一点耐心、亲切感,对知错能改的同学多一些肯定和鼓励;通过网上教育资源以及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秀的教育方法,总结反思,增长个人教育机智;关心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多注重家校合作,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多给予学生展示的空间,鼓励激励他们。应当把其他科任老师视为自己的伙伴、知己、前辈,凡事都主动地同任课教师协商,倾听、采纳他们的意见。
2、教育研究方面
第一,教育调查研究选题应该提出重要的可以进行实证研究的问题。第二,建立研究和相关理论的联系,有充分的论点,具有科学依据。第三,创新有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制度创新之分。应努力追求原创,至少要有创新点。第四,完成课题具有可实效性和可实行性。提供严密明确的推理过程,贴合学生生活和学习方面。第五,进行反复验证和推广研究,应该对观察对象具体分析,保持实事求是、质疑有耐心的品质。
四、活动照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图五
第四篇:教育研习报告
研习报告
学院专业
学号姓名
实习学校实习指导教师
实习年级高二
研习工作总结
研习评议
研习成绩考评
第五篇:教育研习报告文档
科学教育研习报告
【引言】
教育研习是指师范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和研究,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进而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适应将来的教师工作。它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研究为主要特点的学习活动,贯穿“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 这一基本原则。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教师角色已经适应不了当今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因而,作为教师职前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忽视研究”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应随之改革,不仅要重视理论课程,还要强化职前教育的实践环节。作为教育实践类课程的教育研习,有利于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同时,通过参与各种教学实践活动和研究活动,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育实践、教学反思和研究等能力。【正文】
本次的教育研习由梁晓华老师和袁绍娜老师主持,在她们的带领下,针对我们实习期间的教案、试讲、上课以及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便在反思总结中进步。教育研习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一次真枪实弹的演习,是我们进行教育工作的第一步。只有走了这一步才能真正的进行教育工作。为了完善对新课改的掌握,积累教育工作经验,掌握教学技能,学会如何处理与学生关系的技巧,为了今后教育工作打下基础,找出自身状况与社会实际需要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期间及时补充相关知识,为求职与正式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能力准备。
此次的教育研习进行了八个周,这段时间,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既辛苦又欣慰。在研习中,让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和责任。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也克服了自己上讲台胆怯的心理。作为一名实习教师,我能以教师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仪表,热心爱护实习学校的学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全力做好班主任及教学的每一项工作;同时作为一名实习生,能够遵守实习学校的规章制度,尊重实习学校领导和老师,虚心听取他们的指导意见,并且和其他实习生一起团结协作完成实习学校布置给我们的任务。
我的教育研习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育实习的收获 1.在前期准备方面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是要较快地了解整个班级的情况。第一个礼拜见习周,主要是跟我的指导班主任张燕老师学习怎么管理一个班级,开展班主任工作,怎么与学生沟通。为了尽早的熟悉学生及班级情况,我首先从班长、各班委入手从她们了解班上的大致情况,接下来就是通过班委会议了解班级的一些日常工作以及班委的一些职责。我一有时间便会找班上同学聊聊天,学生也很乐意跟我交谈,通过和学生的接触也使得我对班上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这对我之后在班上开展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从中我也发现,要想带好一个班,第一关就是了解我们的学生,跟她们打好关系。当然与她们打交道时也要掌握好一个度,既不能太过严肃,让学生产生隔阂和畏惧心理,也不能太亲密,失去作为班主任的威信。
(1)在日常管理方面
从实习的第一天开始我就跟随指导老师的脚步活动,边学边做。平时我常去班级
跟同学们进行交流,比如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等等。每天课间操时维持秩序,监督到位,耐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也监督指导学生打扫清洁卫生,我懂得了如何与学生相处,如何管理学生。在班主任的悉心指导下,我懂得了要当好班主任管理好班级就必须奖惩分明,建立班主任的威信,适时的给予学生肯定。在与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接触交流中,我懂得班主任工作的繁琐和艰辛。
(2)在班级活动方面
我们这次来刚好赶上了学校里的一些活动,像电脑节、冬运动会等。帮助他们策划、参与趣味知识抢答、组织学生训练、为学生加油。融入到学生队伍之中,更好的了解他们,知道他们所需,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铺垫。但在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度,既要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亲切,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这确实有点难度,但 只要多锻炼、多注意,我想我能准确的拿捏好这个度的。
2.教学工作
教学的实习是我们教育实习的重中之重,我们教学方面的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前期阶段的听课、备课、试讲、正式上课和课后作业的批改等内容。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从知之不多逐渐地熟悉,也做得越来越好。
(1)听课学习
听课是实习的必经阶段,听课不但能够学习指导老师的教学方法,而且能熟悉自己将要教学的班级。第一个礼拜见习周跟着我的老师袁绍娜老师、梁晓华老师学习,同时,也听了实验小学四位经验丰富的老师的讲座,他们告诉我们如何上好实验课,作为一名青少年如何提升自己,如何科学的使用教材等。这次实习我是被分配到四(1)班进行教学,教学科目是《小学科学》,想到要自己去教授,感觉压力挺大的,虽然我的专业是科学教育,但是学的也并不是太多。就及时向指导老师询问情况,指导老师跟我讲,叫我好好准备,问题不大,什么东西都需要学习,尝试后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接下来有时间我便去听有经验的老师上课,认真做笔记,学习如何驾驭课堂,如何控制授课时间等。我前前后后大约听了七十多堂课,包括我自己指导老师的专业课,我们同班同学的课,深刻感受到了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特点,有属于自己的鲜明教学风格,都有很多值得我去学习的地方。比如课堂提问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课堂的幽默、课外知识的拓展等。
(2)备课准备
从备课这个过程我发现,原来当好一名老师,教好一门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你得对你要教的这门专业非常熟悉,其次是对教材要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还有就是语言表达能力要强,课堂组织能力要好,再有就是好的教学方法了。还好,我带的科目理论知识不是太强,动手操作占主要部分。因此每次备课前我都要先看看需要什么材料、仪器,了解实物和课本上差别,再作补充。在备课的时候其实也是在学习,会发现自己知识的模糊区,然后查资料去消除它,也可以拓展知识。在正式上课之前我都会把教案交给指导老师看一遍,在试讲,让她给我一些意见,回去之后做修改,接下来的几次备课就明显比前面的有进步了。
(3)上课实践
站讲台不是第一次了,之前的微格教学我们练过,但这一次站上讲台感觉特别的紧张,台下57双眼睛的焦点全部聚集在我的身上,还有我的指导老师,我的同班同学,压力突然倍增,顶住压力,我微笑着,同学们求知的眼神,纯真的笑脸,让我不在那么紧张。我给他们上的第一堂课是《热空气和冷空气》,第一次课感觉上的很不好,时间没把握好,做实验的要求也没强调清楚。课后指导老师给了
我几条宝贵的建议:第一,要和同学们进行眼神交流,这样你可以知道他们是不是听懂了,同时也让他们知道你在关注他,他就不会做其他动作;第二,要自然放松,不用担心说错话。人都是会犯错的,有时候说错一两句话,反而能把课堂氛围给调动起来,增加老师的亲切感。第三,声音洪亮,课堂气氛好,思路清晰。我也能够感觉到这些缺点,我所上的每堂课我的指导老师都会在后面听,同班同学也会听,课后他们都会指出我有哪些不足之处,我也虚心听教,在接下来的几堂课中不断改进。
二、自己在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1)对学生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本人自身的教学经验的积累还较少。(2)知识面不够广泛。
(3)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学方法也有待改善。(4)处理问题想的不全面,不能够全局的考虑。
(5)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点的逻辑关系不强,导入不够创新,承上启下的过渡句不够精确,对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好,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还要在加强。(6)在上课过程中不能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的反馈,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全面,语言没有亲和力。
(7)自己的板书不是很好,融合知识的能力有点弱。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改进的措施
(1)自身要不断“充电”,加强自己在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史学、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
(2)完善与不同学生的沟通方式,积极主动地加强对学生的了解。
(3)调整教学方式使其不断完善,汲取经验,巩固自己的教学基本功,积极进取,虚心地向他人学习。
(4)在生活中、学习中不断加强自己,努力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不断地完善自己。
(5)对教学的反思,教学感想要做及时的记录。(6)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抓住重难点。
(7)促进个人专业发展,确立教育教学新理念,扩宽自己的知识面,打开视野。
(8)善于思考,在实践中探求、感悟;要坚持用脑子工作,力争做到在反思中扬长;时刻把工作与思考相结合,在思考中工作,在工作中思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9)在生活中注重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尽力做到向全面发展。(10)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不贪名利,切实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力求为学生创造最好的教育。
(11)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务实求真,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并将所学知识充分应用于教学实践,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自我增长和应用知识,学会怀疑和创新。
(12)对工作勤勤恳恳,始终保持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永葆健康的、阳光的心态,给学生及家长一个良好的形象,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我的学生永远快乐。
四、所学专业课程设置及培养建议
科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既要反映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强烈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也要参照教育本身具有的历史继承性,认真分析师范课程设置的历史和现状,并结合中学“科学”课程标准,设置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课程体系。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德育首位,实现培养“人”与“人师”双重目标的统一[4]。(2)树立“师范学术”或“教育学术”的理念,以适应未来社会教师法制化、职业化和学术化的新要求。
(3)加强课程结构的有机联系。课程结构应从过去的以学科课程为主体的所谓“专业课程”中超越出来,处理好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课程的关系;教学体系的安排应体现最先进的科学思维方法,建构一个分类科学体系完整的结构体系。
(4)课程的空间取向应表现为多维度、多序列,实现多元价值与核心价值的统一。应广泛开设文化、艺术、教育、科学和学术活动课程,形成高品位、宽领域的课程结构。既坚持主旋律,又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师范生全面成长的条件。
(5)课程设置应努力改变现行教师教育分科、理科专业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优化的现状;必须加强自然科学各学科内部以及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要突破学科间的界限,向跨学科和综合化的方向着手,努力提高课程结构的综合化程度[5]。
(6)树立现代的科学教育观。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设置的经验,勇于开拓、敢于创新,大胆地开展科学教师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构建一个全新的具有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结构,以适应未来科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7)全面掌握人文、社会科学和现代自然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能力;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保证学生知识结构科学、合理, 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活动特点。(9)科学教育专业的授课教师要明确科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了解所授课程的特点,以科学课程的理念为指导来有效整合课程内容;课程设置应遵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与要求,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科学性和教育性,教学应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培养。
(10)重视课程理论研究,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模式及设置重视对课程理论的研究。
(11)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应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指导和引导的作用,学生占主体地位。【结论】
经过这次研习,恍然间发现,在两个月的实习后,经过教育研习的总结反思,自己已经由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快蜕变成了一个新老师,正在一步步地成长着。尽管有很多的不足,需要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习上不断改进、不断学习这段日子虽然辛苦但却值得,我在蜕变,我在成长,即将走向工作舞台的我多了一份自信,一份成熟,一份稳重。
今后,我会不断地努力,严格要求自己,涉猎各种教育理论和书籍,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成就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