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塞林格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杰罗姆·大卫·塞林格(Jerome David Salinger,1919年~2010年)美国作家,1919年1月1日生于纽约。父亲是犹太进口商。他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2010年1月27日,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塞林格出生于纽约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1936年塞林格从军事学校毕业,1937年又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波兰学做火腿。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
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塞林格从军,1944年他前往欧洲战场从事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人物历程
1946年塞林格退伍,回到纽约开始专心创作。他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出版,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他之后的作品包括了《弗兰尼与卓埃》(1961年)、《木匠们,把屋梁升高》和《西摩:一个介绍》(1963年)和收录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九故事》(1953年),但都不像《麦田里的守望者》那么成功。塞林格擅长塑造早熟、出众的青少年的形象。《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
塞林格在欧洲期间曾经与一个女医生结婚,但不久便离异。1953年他与一个叫克莱尔·道格拉斯(Claire Douglas)的女学生相识,两人后来在1955年结婚,但是后来又离婚。1972年塞格林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名叫乔伊斯·梅纳德(Joyce Maynard)的耶鲁大学女学生的文章和照片,立即被她吸引,两人开始通信。两人的关系在十个月后破裂。
1999年,塞林格在34年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后终于发表了新的长篇小说《哈普沃兹16,1924》。《哈普沃兹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现在1965年的《纽约时报》上。塞林格将这部作品授权一个小的出版公司。
2000年,塞林格与第二任妻子克莱尔·道格拉斯的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一书。书中她披露了很多塞林格不为人知的秘密,像塞林格经常喝自己的尿、很少和克莱尔做爱,禁止她走访亲友等。
名篇《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美国小说家。《麦田里的守望者》使他一举成名。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一时间,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除了《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结集出版的只有短篇小说集《九故事》,其中的主角都是一些不合时宜的男女青年。塞林格是西方文坛一怪,成名后就过着隐居的生活,使许多“塞林格迷”欲罢不能。2010年1月27日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终年91岁。[2]
3个人作品
长篇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哈普沃兹16,1924》。
中篇集《弗兰妮与卓埃》(1961)、《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或《西摩小传》)(1963)短篇《哈普华兹十六,1924》(1965)。《九故事》(1953)《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弗兰妮》(1955)、《祖伊》(1957)、《西摩:小传》(1959)《为埃斯米而作》
和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
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在全球以各种版本发行了六千万册。[1]
第二篇:塞林格简介
名篇《麦田里的守望者》1919年1月1日塞林格出生于美国纽约城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家庭。他在15岁时就被父亲送到宾夕法尼亚州的一所军事学校,据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关于寄宿学校的描写,很大部分是以那所学校为背景的。1936年,塞林格在军事学校毕业,取得了他毕生唯一的一张文凭。1937年被做火腿进口生意的父亲送到波兰学做火腿。不久回国继续读书,先后进了3所学院,都未毕业。塞林格在纽约的时候就开始向杂志投稿,其中大部分都是为了赚钱,但也不乏一些好文章,其中包括了《香蕉鱼的好日子》。二战中断了塞林格的写作。1942年从军,经一年多专门训练后,被派赴欧洲做反间谍工作。战争令塞林格恐惧,他之后写了多本以战争为题材的书。1946年复员回纽约,专心从事写作。1951年出版的第一本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了很大的成功,塞林格一举成名。《麦田里的守望者》获得成功之后,塞林格变得更孤僻。他在新罕布什尔州乡间的河边小山附近买下了90多英亩的土地,在山顶上建了一座小屋,过起了隐居的生活。他虽然从未放弃写作,但他在1951年之后,就很少公开出版自己的作品。他之后的作品包括了《法兰妮与卓依》(1961年)、《举高屋梁,木匠们》和《西摩简介》(1963年)和收录了他的短篇故事的《九个故事》(1953年),但都不像《麦田守望者》那么成功。塞林格擅长塑造早熟、出众的青少年的形象。他后期的作品也越来越倾向于东方哲学和禅宗。1999年,沙林杰在34年没有发表任何作品后终于发表了新的长篇小说《哈普沃兹16,1924》。《哈普沃兹16,1924》最早是以短篇的形式出现在1965年的《纽约时报》上。塞林格将这部作品授权一个小的出版公司,但是到现在他的作品都还没有出版。2010年1月27日,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在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家中去世,享年91岁。
文学创作之路
1951年7月16日《麦田里的守望者》出版。小说讲述了出身于纽约中产阶级家《麦田的守望者》庭的十六岁少年霍尔登,被一间精英学校开除后之数日内在纽约城里的生活。他住小旅馆,逛夜店,在电影院消磨时光,与妓女厮混……小说以第一人称的不可靠叙事,深入少年的内心世界,道出了青春期成长的苦闷,直指成人世界的伪善(phoniness)。小说出版后,评论界曾褒贬不
一。《纽约时报》赞其为“异乎寻常的、才华横溢的处女作”,批评声则围绕道德败坏、虚无主义、性描写和过度使用粗鄙语言等焦点。有位愤怒的家长专门对小说里的粗口进行了统计:全书共有237个“Goddamn”、58个“bastard”、31个“Chris sake”和6个“fuck”。1970年代,更有数名美国高中教师因在课堂上教授《麦田里的守望者》而被迫辞职。然而时间是最公正的评断。时至二十一世纪,《麦田里的守望者》已然成为了美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不但被《时代》周刊评选为1923年至2005年间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一,声名卓著的现代文库(Modern Library)也将之纳入二十世纪百本最佳英文小说之列,各版本的累计销量高达6,500万册。1953年,塞林格将早前发表于《纽约客》上的七个短篇加上曾经被拒的《下到小船里》和《德·杜米埃—史密斯的蓝色时期》以《九故事》为名集结出版。《纽约时报》评论道:“《九故事》的出版使塞林格成了批评家的宠儿,他拆解了传统短篇小说的结构,用他独有的方式取而代之,他的短篇小说会随着情绪和语调的微小变化而转折。”一个插曲:该书的英国版出版时,封面
上印了张手绘美女照,塞林格对此大发雷霆,从此规定只允许极简风格的封面。《九故事》出版后,塞林格从纽约搬到了新罕布什尔州的小镇科尼什。初来乍到
时,塞林格还经常与温莎高中的学生们来往,邀请他们来家听音乐,聊学校里的事。他甚至还接受了温莎高中生、《每日鹰报》记者Shirlie Blaney的采访。当被问及《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否是自传性小说时,塞林格说:“算是吧,当我完成这本小说时,我大大松了口气。我的少年时代和书中的男孩相当类似,向人们讲述这个故事是一种巨大的解脱。”然而这篇本应低调出现在学生报纸上的采访,却被卖给了一张大报,塞林格知悉后十分生气,从此拒绝任何采访,并几乎切断了与外界所有的联系,唯偶尔与密友Learned Hand见上几面。1961和1963年,塞林格分别出版了《弗兰妮与祖伊》及《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两本书各自收录了两篇曾发表于《纽约客》杂志的中篇小说,均属于塞林格的“格拉斯家族故事”的一部分。1965年6月19日,塞林格在《纽约客》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哈普沃兹16, 1924》(Hapworth 16, 1924),占据了杂志整整81页。小说全文为七岁的西摩·格拉斯在夏令营里写的一封长信。1996年,塞林格将该小说的出版权授予一家小型出版社Orchises,亚马逊一度在网站上创建了该书的链接;但在一连串媒体文章及书评刊出后,出版日期一再拖延。亚马逊曾再次将出版日期设定于2009年1月,但时至今日,该链接不出所料地又一次变成了一个“404找不到”的页面。从《麦田里的守望者》到《抬高房梁,木匠们/西摩:小传》,十二年间塞林格正式出版了四本书后,便陷入了长久的沉默。而在此后的四十六年里,塞林格依旧在写作么?《纽约时报》写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塞林格学家们(Salingerologists),他们对此有各种各样的理论。他一个字也没写。或者他一直在写,但像果戈理那样,会在生命终结时,将手稿付之一炬。又或者他有无数卷宗,只等在死后发表。”1974年,塞林格就“盗版书事件”极少见地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不出版作品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平静。出版是对隐私可怕的入侵。我喜欢写作。我热爱写作。但是我只为我自己写,只为我自身的愉悦而写。”而塞林格的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在2000年的传记《追梦者》(The Dream Catcher)里披露,父亲对于未出版的手稿,有一套详细的存档系统:“红色标签意味着,假如我在完成此作品前去世,就„照原样‟出版;而蓝色标签的意思是,可以出版,但需要先编辑,诸如此类。”
《麦田里的守望者》
简介
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于1951年,是塞林格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全书以出身美国中产阶级家庭的16岁中学生霍尔顿·考尔德的口吻叙述,塑造了美国当代文学中最早的反英雄形象之一。该书一经问世便风靡全球,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至今仍十分畅销。塞林格小说梗概
主人公霍尔顿是出身于富裕中产阶级的十六岁少年,在第四次被开除出学校之后,不敢贸然回家,只身在美国最繁华的纽约城游荡了一天两夜,住小客店,逛夜总会,滥交女友,酗酒……他看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丑恶,接触了各式各样的人物,其中大部分是“假模假式的”伪君子。霍尔顿几乎看不惯周围发生的一切,他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假装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但要真正这样做,又是不可能的,结果他只能生活在矛盾之中:他这一辈子最痛恨电影,但百无聊赖中又不得不在电影院里消磨时间;他厌恶没有爱情的性关系,却又糊里糊涂地叫来了妓女;他讨厌虚荣庸俗的女友萨丽,却又迷恋她的美色。因此,他尽管看不惯世道,却只好苦闷、彷惶,用种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安慰自己,自欺欺人,最后仍不免对现实社会妥协,成不了真正的叛逆,这可以说是作者塞林格和他笔下人物霍尔顿的悲剧所在。[4]
作品影响
塞林格的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反映了二战后美国青少年矛盾混乱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和处境。主人公霍尔顿那种没有清楚目的的反抗,是当时学生和青少年的典型病症。《麦田里的守望者》发表后,大中学学生争相阅读,家长和教师也视小说为“必读教材”,把它当作理解当代青少年的钥匙。《麦田里的守望者》领导了美国文学创作的新潮流,它使得思想贫乏、感情冷淡的五十年代的美国人为之倾倒,这个时期完全可以称作超于文学定义的“塞林格时代”。本文剖析了小说主人公霍尔顿从憎恶虚伪、追求纯真到最终屈从社会现实的心理历程,揭示二战后美国青少年一代孤寂、彷徨、痛苦的内心世界。
创作风格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人物作品
长篇小说 《麦田里的守望者》(1951年《哈普沃兹)16,1924》。中
篇集《弗兰妮与卓埃》(1961)、《木匠们,把屋梁升高;西摩:一个介绍》(1963)短篇《哈普华兹十六,1924》(1965)。《九故事》(1953)《逮香蕉鱼的最佳日子》:《弗兰妮》(1955)、《祖伊》(1957)、《西摩:小传》(1959)《为埃斯米而作》和女儿玛格丽特·塞林格出版了《梦的守望者:一本回忆录》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之一。该书在全球以各种版本发行了六千万册。
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他一生极其注重保护个人隐私,不接受采访,不轻易授权出版作品,他的女儿曾经未经父亲同意,写了一本塞林格传记,被塞林格告上法庭。因写作成名之后,塞林格隐居在郊野之中,即使最优秀的狗仔,也很难拍摄到塞林格的真容。但即使在这样严密的自我保护之下,塞林格老先生的才华,仍然让他成为无数读者心中的明星。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是当代美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这一形象尤其得到青少年的普遍认同。一时间,就像模仿少年维特一样,模仿霍尔顿的言语行动和穿着,成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止庵说:“霍尔顿是一个相信世界上有价值观的人,面对价值观丧失的迷惘。霍尔顿是有价值观的,可以说他是一个过去的人一个好人,他的迷惘是因为世界价值观的沦丧,和对现实社会价值观的质疑。”止庵表示,这是美国二战后的情结,西方固有的价值观念被推翻,这与中国文革后时期类似。
止庵说:“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塞林格,就没有王朔,也没有王小波,正是因为有《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引入中国,才有这两个人的出现。这部作品的人物带有双重性,一个是批判性,一方面还有留恋。而后来„垮掉的一代‟已经只有反对没有迷惘和留恋了。”(文庄涤坤)
第三篇:王炳林个人简介
男,1961年10月19日生,汉族,山东省东营市人,法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首都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市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教育部和北京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参加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任课题组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曾为本科生讲授的课程有“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等。为研究生开设的课程有“毛泽东著作选读”、“中共党史专题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共党史学概论”等。2005年作为主要成员参加编写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品德课学科带头人”培养人选、北京市“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曾获教育部“两课”教学“精彩一课”奖、北京市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优秀教师奖、北京市教育系统德育先进工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励耘基金优秀青年教师奖。
主要从事中共党史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其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著《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主要著作还有:《从封闭到开放——中国开放的历程》(专著)、、《文化方略》(专著)、《时代先声——走进〈共产党宣言〉》(合著)《闯关奋进》(合著)、《中国共产党与私人资本主义》(主编)、《中国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编);《党的领袖与党史研究》(主编),编写《风雨历程——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的历史经验》等著作。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社会科学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等杂志发表了《毛泽东与5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道路》、《邓小平的党史观》、《我国对外开放的经验和启示》、《论“三个代表”的理论特色》等论文共60余篇。主持或参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1项,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2项。
第四篇:林浩个人简介及事迹
林浩个人简介及事迹
林浩,5.12 汶川大地震年龄最小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当选全国“双百”人物之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 感动中国人物,获得第三届国际慈善论坛颁发的国际慈善新星奖、第八届宋庆龄奖学金、全国十佳少先队 员特别奖。林浩通过接拍影视剧、公益广告,发行个人公益唱片,担任电视访谈嘉宾、担任公益形象代言 等方式,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益新星和原生态影视歌小明星,同时他不忘感恩回馈社会,为 公益事业筹集数百万元爱心物质和现金捐赠。2008 年成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与姚明共同率领中国代表队 步入鸟巢的国旗手。2008 年 9 月,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 20 位少年》。2011 年 1 月,亮相《中国国 家形象宣传片》。林浩曾主演公益电影《马东的假期》、《护士站的故事》,地震电影《大太阳》等。
个人信息
中文名 别名 民族 出生日期 代表作
林浩 小林浩、浩子、浩浩 汉族 1999年12月9日 《大太阳》 《哺乳期的女人》 《中国爱》 《我祝愿》 《爱之链》
外文名 国籍 出生地 职业 经纪公司 性别 年级
Linhao 中国 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 学生、演员、公益人士 影响力传媒 男 小学二年级(2008年5月12日)
主要成就
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特别奖、2008网友票选十大最强声音、CCTV2008 三农人物小英雄称号、国际慈善新星奖、新 中国成立60 周年感动中国人物、世界地球日公 益大使、《感恩中国》爱心形象大使、中国少儿 文化艺术基金会形象大使、全国农民工文化送温 暖形象大使、中国少儿文化艺术基金会和谐奖、康式昭文学奖、林浩爱之链基金发起人
母校
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
公募基金 2009年5月12日,林浩公益工作室成立。2013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五周年),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参 事室主管下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重建基金会正式设立“林浩爱之链专项基金”,简称“林浩爱之链基 金”,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未成年人名义发起设立的公募基金 感动中国 2009年9月1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为全国“双百”人物中年龄最小的新中国成立感动中国人物 代表,受到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入选《环球时报》“影响世界的20位少年”。2011
年1月,作为59位中国形象“代言人”中唯一儿童,林浩同姚明、李嘉诚、王建宙、丁俊晖、甑子丹、袁 隆平等亮相《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该片在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等国家和地区主流媒体热播,引发 全球关注。2011年10月,作为少先队员代表参加四川省第六次少代会,被推荐为开幕大会执行主席,当选四川省 少工委
第五篇:林志娇个人简介
珠宝女王:林志娇——守护心中的梦想坚持
尊贵、知性、成熟、魅力,作为时尚优雅的现代女性,这是林志娇给人的第一感觉。
林志娇,是时尚珠宝界的“珠宝女王”和“魅力女神”,现在,更是real珠宝的品牌创始人和香港真的珠宝有限公司CEO。
机会是创造出来的,梦想更是一步步就走出来的,坚强独立,自信魅力的林志娇,对美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对珠宝艺术独到的见解,总是让人情不自禁的心生佩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如果见过林志娇的梳妆台,一定会大吃一惊,化妆品没几样,满满当当的首饰、珠宝,并且每一件她都能叫出名字来,说出时间地点和故事。用珠宝装饰自己,或者打扮闺蜜,大概是她最大的爱好了。在她看来,每一件珠宝都应该是经典的、时尚的、有故事的。也正是这种追求,让她进入了珠宝行业,一直到现在。用她的话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她来说,珠宝即是她的工作,更是她的梦想和生活。但是见惯了珠宝市场跟风、同质化严重、珠宝快餐式批量制作的她,毅然辞去优越稳定的采购工作,炒了老板鱿鱼,决心走出一条不一样的属于自己的珠宝之路来。辞去工作后林志娇到处去学习珠宝知识、搭配和各种工艺,又先后进入莆田商会、深圳安溪商会等团体,还担任过深圳仙游商会副秘书长,去积累人脉资源,学习经营管理的经验,为将来做准备。
为梦想毅然奔赴欧洲,遇到心仪的“她”
学习中的林志娇也越发对国内杂、乱的珠宝市场感到无奈,决定奔赴更加时尚、成熟的欧洲考察学习。也正是在这里,与“她”不期而遇。在游历到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林志娇来到世界第一的的考斯特钻石工厂观摩学习。考斯特作为欧洲皇室珠宝的后花园,林志娇感触到了更多,正是在这里让她听到了“她”的故事:在很久前的荷兰,一位国王和一位钻石商,同时爱上了一位姑娘,他们分别献上了一顶皇冠和一颗钻石,以俘获姑娘芳心,姑娘最终选择辅助国王,励精图治。钻石商为了表达对姑娘的真心不渝,把最大的钻石镶嵌到皇冠上献给她,并把作坊改名为real。后来real慢慢的成为了为荷兰皇室加工珠宝的地方。几经浮沉,故事早已不可考究,只有钻石商流传下来的工艺仍在被人们使用。听完这个凄美的故事,real在林志娇的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于是她决定,要把这个故事和荷兰悠久的钻石工艺、多彩的珠宝文化,带回中国,带给每一位欣赏珠宝的人。
厚积薄发,一举成名
林志娇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姑娘,这边有想法,那边便要行动,一回到香港便马上创办了工作室,成立香港真的珠宝有限公司,并创建了real珠宝品牌。凭着过人的经营智慧和人格魅力,还有团队的协作努力,real珠宝一经推出,便很快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了珠宝界新贵。除了香港,真的珠宝还在深圳水贝设有展厅和钻石镶嵌加工厂。看到公司从小到大,real品牌从无到有,林志娇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虽然,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她和“她”都将会一往无前的走下去。
“人生就是修炼,对女人来说,无论起点在哪里,都可以通过对自身的修炼和努力,由原石修炼成钻石。而我,就要把钻石的57个面,每一面都打磨的光彩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