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病理生理学重要章节精题(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问答题)
选择题 绪论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c)
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c)
疾病具有普遍性的机制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动物实验
第三章
7.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可能是(c)
A.肾炎性水肿 B.肾病性水肿 C.心性水肿 D.肝性水肿肺水肿
12.临床上对伴有低容量性的低钠血症原则上给予
等渗氯化钠溶液
13.尿崩症、盛暑行军时大量出汗可发生(b)A.等渗性脱水
B.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C.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5.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患者的处理原则是补充
.先5%葡萄糖液,后0.9%NaCl液
E.第四章
一、选择题
6.血液中挥发酸的缓冲主要靠(c)
A.血浆HCO3ˉ B.红细胞HCO3ˉ C.HbO2及Hb
D.磷酸盐 E.血浆蛋白
9.能直接反映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碱的总和的指标是(d)A.PaCO2 B.实际碳酸氢盐(AB)
C.标准碳酸氢盐(SB)D.缓冲碱(BB)E.碱剩余(BE)
17.治疗代酸的首选药物是.乳酸钠
34.肾小管酸中毒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下列哪项不存在()A.血K+升高
B.AG升高 C.PaCO2下降 D.BE负值增大 E.Cl-增高
第五章
一、选择题
1.影响动脉血氧分压高低的主要因素是(d)
D.肺呼吸功能和吸入气分压
2.影响动脉血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d)D.动脉血氧分压 和血氧容量
4.检查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主要反映的是(e)
组织摄取和利用氧的能力
7.易引起血液性缺氧的原因是(b)A.氰化物中毒组织性缺氧
B.亚硝酸盐中毒
C.硫化物中毒
D.砒霜中毒
E.甲醇中毒
10.引起循环性缺氧的疾病有(c)
动脉痉挛或受压、动脉硬化、血管炎、血栓形成和栓塞、心力衰竭 休克
11.砒霜中毒导致缺氧的机制是(d)A.丙酮酸脱氢酶合成减少
B.线粒体损伤
C.形成高铁血红蛋白 D.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
E.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增高
12.氰化物中毒时血氧变化的特征是(e)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16.下列哪项不是缺氧引起的循环系统的代偿反应(c)A.心率加快 B.心肌收缩力加强
C.心、脑、肺血管扩张
收缩
D.静脉回流量增加
E.毛细血管增生
19.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是(e)A.腹腔内脏血管收缩
B.肝脾储血释放
C.红细胞破坏减少
D.肝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 E.骨髓造血加强
第十一章
一、单择题
1.休克是(b)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 程 B.以急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C.心输出量降低引起的循环衰竭 D.外周血管紧张性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机体应激反应能力降低引起的病理过程
2.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典型表现不包括()A.中心静脉压降低 B.心输出量降低 C.动脉血压降低 D.肺动脉楔压增高 E.总外周阻力增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高排低阻型休克的特点()A.总外周阻力降低 B.心输出量增高
C.脉压增大 D.皮肤温度增高 E.动-静脉吻合支关闭
4.下列哪项不是休克Ⅰ期微循环的变化(d)A.微动脉、后微动脉收缩 B.动-静脉吻合支收缩 C.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收缩 D.真毛细血管关闭 E.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5.休克Ⅰ期“自身输血”主要是指(d)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B.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C.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D.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E.缺血缺氧使红细胞生成增多
6.休克Ⅰ期“自身输液”主要是指(b)A.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B.毛细血管内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C.醛固酮增多,钠水重吸收增加
D.抗利尿激素增多,重吸收水增加 E.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加
20.休克初期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由于(a)A.肾灌流不足 B.持续性肾缺血 C.肾毒素作用 D.急性肾小管坏死 E.输尿管阻塞
二、问答题
1.休克Ⅰ期微循环改变有何代偿意义?
第十二章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单择题 1.在启动凝血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c)A.血小板 B.FⅦ C.FⅫ D.FⅢ E.凝血酶
20.DIC患者最初常表现为(b)A.少尿 B.出血 C.呼吸困难 D.贫血 E.嗜睡
23.DIC引起的贫血属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 B.失血性贫血 C.中毒性贫血 D.溶血性贫血 E.缺铁性贫血
24.DIC最主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是()A.大量微血栓形成 B.凝血功能失常 C.纤溶过程亢进 D.凝血物质大量被消耗 E.溶血性贫血
25.引起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因素是(b)
A.微血管内皮细胞大量受损 B.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
C.小血管内血流淤滞 D.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E.小血管强烈收缩
27.DIC时,血液凝固性表现为(c)A.凝固性增高 B.凝固性降低 C.凝固性先增高后降低 D.凝固性先降低后增高 E.凝固性无明显变化
第十三章
一、选择题 A型题
1.心力衰竭最具特征性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肺动脉循环充血
B.动脉血压下降 C.心输出降低 D.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大 E.体循环静脉淤血
2.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c)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心肌梗死 D.脚气病(VitB1缺乏)E.动-静脉瘘
3.下列哪项是心肌向心性肥大的特征(b)
A.肌纤维长度增加 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 C.心腔扩大 D.室壁增厚不明显
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大于正常 4.下列哪个肌节长度收缩力最大()
A.1.8μm B.2.0μm C.2.2μm D.2.4μm E.2.6μm
5.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ATP供给不足
B.心肌细胞坏死
C.肌浆网Ca2+摄取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 E.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6.下列哪项因素与心室舒张功能障碍无关()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心室舒张势能减弱 C.心肌顺应性降低 D.心室僵硬度加大 E.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7.下列哪种疾病可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增大()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心肌炎 D.心肌梗死 E.高血压病
8.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右心室前负荷增大()
A.肺动脉高压
B.肺动脉栓塞 C.室间隔缺损 D.心肌炎 E.肺动脉瓣狭窄 9.下列哪项变化在急性心力衰竭不会发生()
A.心率加快 B.肺水肿 C.心肌肥大 D.血压下降 E.皮肤苍白
10.下列哪种情况可引起心肌向心性肥大()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C.脚气病 D.高血压病 E.严重贫血
11.心功能不全时,通过增加血容量起代偿作用的主要器官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肾
12.下列哪项因素与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障碍无关()A.肌钙蛋白活性下降 B.肌球蛋白ATP酶活性下降 C.肌浆网Ca2+释放能力下降 D.肌浆网Ca2+储存量下降E.Ca2+内流障碍
13.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减弱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ATP生成减少 B.心肌细胞死亡 C.酸中毒 D.肌浆网Ca2+摄取能力降低 E.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14.下列哪项不是心脏向心性肥大的特点()
A.肌纤维变粗 B.室壁增厚 C.心腔无明显扩大 D.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大 E.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比值小于正常
15.下列哪种疾病引起的心力衰竭不属于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冠心病 B.心肌炎 C.二尖瓣狭窄 D.甲状腺功能亢进 E.主动脉瓣狭窄
16.下列哪项属于心力衰竭时肺循环淤血的表现()
A. 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 B.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C.下肢水肿 D.肝肿大压痛 E.颈静脉怒张
17.心功能不全时,下列哪项反应已失去代偿意义()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肌源性扩张 D.红细胞增多 E.血流重分布
18.下列哪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减少的表现()
A.皮肤苍
B.脉压变小 C.端坐呼吸 D.尿少 E.嗜睡 19.心力衰竭病人使用静脉扩张剂可以()
A.增强心肌收缩功能 B.改善心肌舒张功能 C.降低心脏后负荷 D.降低心脏前负荷 E.控制水肿
20.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反应主要由肾脏引起()
A.红细胞增多
B.血流重分布 C.紧张源性扩张 D.肌红蛋白增加 E.细胞线粒体数量增多
二、问答题
1.试述心肌梗死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2.试述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持久神经-体液代偿反应对心力衰竭的影响。
3.试述长期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4试述心功能不全时心脏的代偿反应 5.试述心功能不全时Ca2+转运结合与分布异常对心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影响。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呼吸衰竭的概念哪一项不正确(d)
A.呼吸衰竭是由于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PaO2低于正常或伴有PaCO2增加的病理过程
B.判断呼吸衰竭的血气标准一般为PaO2<60mmHg,伴有或不伴有PaCO2>50mmHg C.呼吸衰竭可分为低氧血症型(Ⅰ型)和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Ⅱ型)D.呼吸衰竭患者(未经治疗时)可以只有PaCO2升高而没有PaO2降低
E.根据病程经过不同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呼吸衰竭
5.反映肺换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a)
A.PaO2和PAO2的差值 B.PaO2 C.PAO2 D.PaCO2 E.PaCO2和PACO2的差值
6.反映肺通气功能的最好指标是(d)
A.潮气量 B.PaO2 C.PAO2 D.PaCO2 E.PaCO2和PACO2的差值
7.下列疾病患者表现为呼气性呼吸困难的有(e)
A.白喉
B.支气管异物
C.声带麻痹
D.气胸
E.肺纤维化
8.支气管肺炎导致低氧血症的主要机制为(c)A.阻塞性通气障碍
B.限制性通气障碍
C.通气血流比例失调
D.弥散障碍
E.肺内短路增加
9.有关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下列哪一项不正确(c)
A.可以是部分肺泡通气不足
B.可以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
C.是肺部病变引起呼吸衰竭的最重要机制,此时肺总通气量可不减少
D.患者PaO2降低而PaCO2不升高
E.可见于气道阻塞,总肺泡通气量降低而肺血流量未减少时
10.下列哪一项与“功能性分流”不符(d)
A.又称静脉血掺杂 B.是部分肺泡通气明显降低而血流未相应减少所致
C.正常人也有功能性分流 D.肺血管收缩时也可引起功能性分流
E.功能性分流部分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而PaO2降低PaCO2增加
11.下列哪一项与“死腔样通气”不符(d)
A.明显增多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B.是部分肺泡血流不足而通气未相应减少所致 C.可见于肺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正常人肺没有死腔样通气 E.由于大量肺泡为死腔样通气,其余肺泡的血流多而通气少,因此PaO2降低
12.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呼吸衰竭氧疗时应(c)
A.将病人送入高压氧舱 C.先吸30%左右的氧(一般不超过50%的较高浓度氧)B.吸入纯氧
D.吸入95%氧加5%CO2 E.呼气末正压给60%的氧
二、问答题
1.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6.简述ARDS的发病机制。
第二篇:病理生理学问答题重点
什么是脑死亡:实质全脑功能的永久性消失。集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的标志。意味着实质性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6.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中枢神经的影响: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表现为头痛、烦躁、肌肉搐搦、嗜睡、昏迷。其机制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水向细胞外转移引起脑细胞脱水而使其功能障碍,严重时可致脑体积缩小,使颅骨与脑皮质之间血管张力增大,引起静脉破裂,脑内出血。
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中枢神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见于重症晚期。血钠浓度低于125mmol/L时,常有恶心、头痛、乏力和感觉迟钝等。低于115mmol/L时可出现搐搦、昏迷等。机制:血钠浓度急剧降低,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脑细胞水肿。颅内压升高,中枢神经受损。引起障碍
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早期代偿:1.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胞内水分转外2.XBWYSTYSG→口渴中枢→大量饮水3.XBWYSTYSG→渗透压感受器→ADH释放增加→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增加→尿量减少4.血钠浓度升高抑制醛固酮分泌,肾排钠增加,尿钠含量增加。通过以上代偿反应,使细胞外液恢复等渗,容量得到补充。
水肿的发生机制: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因毛细血管有效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大、淋巴回流受阻,而引起组织液生成增加。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衡引起钠、水潴留:肾小球率过滤降低
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醛固酮分泌增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心性水肿的发生机制:1.静脉回流障碍,组织液生成增多。毛细血管压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障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2.钠、水潴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率过滤下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 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机制为超极化阻滞。因细胞外钾减少,细胞内不变,浓度差大,细胞静息电位负值增大,需加大刺激。引起高钾血症的最主要原因:是肾排钾障碍,因1.肾衰竭。GFR严重下降,少尿,钾滤出障碍。2.各种原因的GFR下降,如失血性休克致排钾障碍。3.醛固酮缺失。因其是排钾激素。4.使用贮钾类利尿剂。
代谢性酸中毒时心肌收缩力:H+影响心肌兴奋-收缩偶联而降低心肌收缩力。1.H+竞争性抑制Ca+与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结合2.H+减少Ca+内流3.H+影响心肌细胞肌质网释放Ca+
代谢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代偿:1.血浆的缓冲作用,H+被血浆缓冲系统的缓冲碱缓冲2.肺的调节,H+增高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CO2排出增大,PaCO2代偿性降低3.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作用,H+进入细胞内被缓冲,K+逸出致高钾血症。4.肾的调节,PH降低,碳酸酐酶活性增强,肾泌H+增加,重吸收HCO3增加。
各型缺氧黏膜颜色:低张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机体发绀,青紫色。循环性:青紫色或是缺氧期的苍白色。组织性:对氧的利用减退,静脉血氧含量和氧分压增高,玫瑰红色。血液性:缺氧情况不同有苍白色、樱桃红色或咖啡色
什么是发绀:当毛细血管中脱氧血红蛋白的量达5g/dl时,可使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称谓发绀。联系:发绀是缺氧的临床表现之一,可同时存在。区别:发绀不等于缺氧,缺氧时可以不出现发绀,发绀时也可不出现缺氧。
内生致热源的种类特点:1.IL-1,最早发现,小剂量静注引起机体单相热。不耐热70°30min灭活2.TNF,与IL-1有相似生物学活性,一般剂量...3.IFN,抗病毒、抗肿瘤作用的蛋白质。白细胞释放,耐受性,60°40min灭活4.IL-6,由单核、成纤维、内皮细胞分泌。作用弱于IL-1和TNF。发热:1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皮肤血管收缩和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产热器官引起寒战和物质代谢增强产热增强。特点是产热大于散热2.高温持续期,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与之相适应,产热和散热持平3.体温下降期,内生致热源被清除。调定点回到正常水平,散热大于产热 发热时机体物质代谢特点:物质代谢明显增多:1.糖代谢。产热需要,能量消耗增加,糖分解代谢增加2.脂肪代谢。糖原贮备不足脂肪代谢增加3.蛋白质代谢。发热时蛋白质分解加强,总蛋白和清蛋白减少,尿氮增多,出现负氮平衡。4.水、盐及维生素代谢。上升期NA+和CL-排泄减少,退热期增多,大量失水。
发热时循环系统:1°C心率增加18次/min,原因:机体代谢增强,耗氧量增加和二氧化碳生成增加。影响:150/min心率可以增加心排血量,超过反而减少。变。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包括胃粘膜缺血、胃腔内H+向黏膜内反向弥散、酸中毒、胆汁逆流、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及胃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等。哪些疾病容易引起DIC:1.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肝炎2.肿瘤性疾病:肾癌3.妇产科疾病:宫内死胎4.创伤与手术:器官移植术5.血管内溶血、毒蛇咬伤等。
DIC的发病机制:凝血系统被激活:1.组织、细胞严重损伤,组织因子大量暴露或释放如血,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管内皮细胞广泛损伤,激活凝血因子XII启动内源性...3.血小板被激活或血细胞大量破坏4.其他促凝物质入血
影响DIC发生发展因素:1.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受损:吞噬、清除凝血因子I等颗粒型物质功能障碍2.肝功能障碍:凝血与抗凝血及纤溶作用的平衡发生严重紊乱3.血液凝固失调:抑制物的抗凝机制减弱,凝血与抗凝血机制失衡。4.血液呈高凝状态:妊娠期孕妇各种凝血因子增多,易发生DIC DIC病人人几期:高凝期:高凝状态,凝血加剧,迅速广泛在微循环中形成微血栓。消耗性低凝期: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大量消耗,高凝状态转为低凝状态。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抗凝活性增高。出现多部位出血。继发性纤溶亢进期:FDP生成,纤溶活性增强凝血活性进一步降低,出血更明显 DIC引起出血的临床特点:1.发生率高2.出血原因难以用原发疾病解释3.出血形式多样4.出血突然5.普通止血药效果不佳6.出血常为DIC最初表现。机制:1凝血物质被消耗,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显著减少2.纤溶系统激活,微血栓溶解,坏死血管再灌注导致出血。3.FDP形成,具有强大抗凝作用 休克早期微循环变化:全身小血管,包括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微静脉等都持续收缩,毛细血管前阻力增加显著。大量真毛细血管网关闭,动静脉短路开放,出现少灌少流、灌少于流。休克早期障碍机制:全身缩血管体液因子大量释放,主要有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大量释放,皮肤内脏血管收缩,动-静脉短路开放,组织微循环血液灌流锐减,血管紧张素的释放,其他体液因子的释放也有促进血管收缩的作用。休克期微循环变化:后阻力大于前阻力,灌多于流,真毛细血管淤滞,回心血量减少。机制:乳酸增多,局部扩血管代谢产物增多,肠源性细菌或内毒素如血刺激炎症细胞产生扩血管物质,血液流变学改
心力衰竭发生的基本原因:1.原发性心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多系心肌病变、缺血、缺氧所致。2.心脏负荷过度,见于长期压力。诱因:1.感染2.酸碱平衡及电解质代谢紊乱3.心律失常4.妊娠或分娩
弥散障碍的原因:1.肺泡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储备不足2.肺泡膜厚度增加因弥散距离增宽使速度减慢。只有在体力负荷增加等使心排血量增加和肺血流加快,血液和肺泡接触时间过短情况下,才会发生低氧血症。
如何区别功能性分流:功能性分流机制是病变部位肺通气明显下降,血流未下降,吸入纯氧后PaCO2显著提高。解剖性分流机制是严重病变部位肺泡完全失去通气功能,血流正常。未参入动脉血,吸入纯氧后PaCO2无明显改变。
呼吸性衰竭发生肺源性心脏病:1.肺泡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所致氢离子浓度过高,肺小动脉收缩,肺动脉压升高,增加右心负荷。2长期肺小动脉收缩和缺氧引起无肌型肺微动脉肌化和肺血管平滑肌及成纤维细胞的肥大和增生。3.缺氧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症,增加肺血流阻力和加重负荷4.肺部病变5.心肌舒缩功能降低6.呼吸困难,心脏外面负压增大,增加右心负荷。
不同类型呼吸衰竭病人治疗:I型呼吸衰竭可吸入较高浓度的氧。不超过50%。II型,吸入较低浓度,30%左右。氧分压上升8kPa。超过10.7kPa时会抑制呼吸中枢。
为什么严重肝病发生出血:肝病时发生凝血障碍:1.凝血因子合成减少2.凝血因子消耗增多,并发DIC 3.循环中的抗凝物质增多4.易发生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5.血小板数目严重减少
肝功能障碍时血压升高:1.氨清除不足:肝严重受损时精氨酸缺失,ATP供给不足,肝内酶系统破坏,致使尿素合成减少2.氨生成过多:上消化道出血,血液蛋白质在细菌作用下产生大量氨。肝硬化时门静脉回流受阻使肠黏膜淤血、水肿。3.肝硬化晚期易发生氮质血症,尿素在尿素酶作用下产氨。4.肌肉内腺苷酸分解
肝性功能肾衰竭:见于肝硬化晚期,肾血流量减少,血管持续收缩→肾小球率过滤降低,肾小管功能正常。肾血管收缩因素:1.肝功能严重障碍产生2.低血容量与门静脉高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重新分布,肾皮质缺血与肾小球率过滤下降,发展为功能性肾衰竭
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1.新再生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浓缩功能尚未恢复2.少尿期滞留大量尿素致使肾小管腔内渗透压升高,阻止水的重吸收3.肾间质水肿消退,肾小管阻塞解除
肾性骨营养不良:1.钙磷代谢障碍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分泌大量甲状旁腺激素,引起骨质疏松2.维生素D代谢障碍:钙磷吸收障碍,引起骨质软化3.酸中毒:骨盐溶解,促进肾性维生素D缺乏病和骨软化的发生
肾性高血压: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2.钠水潴留:血容量增加,心排血量增加,血压升高3.肾分泌的抗高血压物质减少,促进血压升高
第三篇:兽医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兽医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
重点掌握
1.疾病:在一定病因的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称为疾病。2.病因: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又称致病因素。3.诱因:指促进疾病发生的条件。
4.死亡: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功能永久性的停止,但并不意味着任何组织均同时死亡。5.脑死亡:指全脑功能不可逆性的永久性丧失,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6.遗传性疾病:简称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遗传物质(DNA或染色体)发生突变(畸变),致使个体罹患的疾病,具有垂直传递和终身性特征。
7.先天性疾病:是与后天性疾病相对而言,是指个体在未出生之前就已发生功能和形态结构的异常。
8.家族性疾病:是指某些疾病在特殊家族中高于其他家族。
9.基因突变:在一定内外因素的作用下,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性变异,这种遗传物质的改变及其引起的表型改变称为(基因)突变。
10.单基因遗传病:决定性状的遗传信息主要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单基因遗传。由单基因遗传引起疾病称为单基因遗传病。1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性的,这种遗传方式(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1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这种遗传方式(引起的疾病)称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13.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其性质是显性的,这种遗传方式(引起的疾病)称为X染色体连锁显性遗传(病)。14.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其性质是隐性的,这种遗传方式(引起的疾病)称为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病)。
15.自由基:也称游离基,指独立存在的,外层轨道上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
16.活性氧:指由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的,并在分子中含有氧的一类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物质的总称。
17.缺氧:指由于组织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引起的组织细胞功能、代谢以及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8.血氧分压:指氧气溶解在血液中所产生的张力。
19.氧容量:指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被氧充分饱和时的最大带氧量。20.氧含量:指100ml血液的实际带氧量。
21.氧饱和度:指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的百分数。
22.氧离曲线:表示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的关系曲线,称为氧离曲线。
23.动静脉血氧差:即动脉血氧含量与静脉血氧含量差值所得的毫升数,表示组织对氧的消耗。
24.低张性缺氧:指由于动脉血氧分压明显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引起的缺氧称为低张性缺氧或乏氧性缺氧。
25.等张性缺氧:指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以致血氧含量减少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被释放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或等张性缺氧。
26.发绀:血氧分压下降,导致血红蛋白结合的氧气减少,因此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去氧血红蛋白含量增加,当血液中去氧血红蛋白的浓度增加至5g/dl时可见皮肤、甲床和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27.循环性缺氧:指由于组织血流量减少从而导致组织供氧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称为循环性缺氧或低动力性缺氧。
28.组织性缺氧:指由于组织细胞用氧障碍而引起的缺氧,称为组织性缺氧或氧利用障碍性缺氧。
29.脱水:指体液含量明显减少。
30.高渗性脱水: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升高为特征的脱水。31.低渗性脱水: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降低为特征的脱水。32.等渗性脱水:水与钠等比例丢失,血浆渗透压基本保持不变的脱水 33.水肿:过多的体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成为水肿。
34.发热:指恒温动物在致热源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引起的体温调节性升高,并伴有各系统器官功能和代谢改变的病理过程。
35.应激:指机体在体内外各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称为应激或应激反应。
36.热休克蛋白:是指细胞在应激原的作用下,新诱导生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又称为应激蛋白。
37.过热:指体温调节机制失调或调节障碍,使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体温升高。
38.致热源:传统上把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升高的所有物质统称为致热源。
39.发热激活物:凡作用于机体直接或间接激活产内生性致热源细胞,使其产生和分泌内生性致热源的各种物质称为发热激活物或激活物。
40.内生性致热源: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由产内生性致热源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称为内生性致热源。41.中枢性发热介质:能够介导内生性致热源调节体温调定点的物质,称为中枢性发热介质。42.代谢性酸中毒:指体内固定酸合成过多或碳酸氢盐丧失过多引起血浆内【HCO3】原发性减少,从而使得PH低于正常称为代谢性酸中毒。
43.酸碱平衡障碍: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酸碱超量负荷或严重不足或调节障碍,使得体液内环境酸碱度稳定性的破坏称为酸碱平衡障碍。
44.呼吸性酸中毒:指由于呼吸功能障碍,肺通气换气不足等原因引起体内生成的二氧化碳不能充分排出或吸入过多,原发性PCO2升高,引起血浆内【H2CO3】含量升高,而导致PH降低。
45.炎症:指机体对各种致炎因子产生的以防御为主的反应。46.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由细胞释放或血浆产生的一组参与引起炎症反应的化学物质。47.变质性变化:指炎症局部组织物质代谢障碍,理化性质改变以及组织细胞与细胞间质的损伤性变化称为变质性变化。48.渗出(性变化):指炎症局部组织微循环改变,血管内的血浆成分和白细胞透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49.炎性增生:指炎症灶内的实质和间质细胞增殖和分化,数量增多。50.白细胞游出:血液中白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炎区的过程。
51.休克:指机体在各种强烈有害因子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种以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特征,从而引起各重要器官和细胞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
-程。
52.细胞信号转导:细胞通过位于胞膜或胞浆内的受体感受胞外信号分子的刺激,通过胞内复杂的信号通路的转换影响细胞的生物学功能,这一过程称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53.细胞凋亡:指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的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引起的细胞死亡,又称程序性死亡。
54.凋亡小体: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膜皱缩凹陷,反折,包围固缩断裂的染色质、胞质、细胞器等形成芽状突起并分离,从而形成有膜包被、内涵物不外溢的小块称为凋亡小体。55.贫血:全身血液循环中红细胞总量或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量及血红蛋白含量低于正常,称为贫血。
56.失血性贫血:因出血造成红细胞丧失过多而引起的贫血。
57.溶血性贫血:是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代偿能力所致的一种贫血。
58.营养缺乏性贫血:由于各种原因导致除蛋白质以外,其他某些造血必需物质缺乏所引起的一种贫血。
59.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成全血细胞减少,红细胞生成不足所致的贫血。
60.心功能不全:在有足够静脉回流情况下,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的心肌舒缩功能障碍或充盈受限,导致心脏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血量等量搏出,从而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或临床综合征,并伴有静脉淤血为特征的微循环功能障碍,称为心功能不全。
61.黄疸:是由于胆色素代谢障碍,血浆中胆红素含量升高,使皮肤可视黏膜等被染成黄色的一种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
一般掌握
1.发病学:是指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及共同机制的科学。2.疾病的经过:只从疾病的发生到结束称为疾病的经过或疾病过程。3.疾病的转归:疾病过程的最终结局称为转归。
4.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5.不完全康复: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得到控制,基本病理变化尚未完全消失,经机体代偿后功能代谢恢复,主要症状消失,有时留后遗症。6.点突变:DNA链中的一个或几个碱基发生改变称为点突变。
7.碱基置换:DNA链中碱基之间互相替换,从而被替换部位三联体密码意义发生改变,称为碱基置换。
8.整码突变:基因组DNA中密码子之间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密码子,称为整码突变。9.移码突变:基因组DNA中插入或丢失一个或几个碱基(3个及其倍数除外),称为移码突变。
10.颠换: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嘧啶—嘌呤对所替换,称为颠换。11.转换: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嘌呤—嘧啶对所替换,称为转换。
12.染色体畸变:指(生殖细胞或体细胞)染色体发生数目或结构的异常改变成为染色体畸变。
13.染色体遗传病:染色体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畸变所引起机体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由遗传因素引起的染色体病称为染色体遗传病。
14.整倍体:染色体数目成倍增加,这样的细胞或个体称为整倍体。
15.非整倍体:某对染色体增加或减少一条或几条染色体,而其它染色体保持二倍数不变,这样的细胞或个体称为非整倍体。
16.缺失:指染色体某区段发生丢失,称为缺失。
17.重复:指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染色体发生断裂,断片与另一条未断裂同源染色体的相应末端相连接。
18.倒位:指一条染色体发生断裂,断片旋转重新与原染色体断裂处粘合。19.易位:指一条染色体发生断裂,断片转移到另一条染色体上。
20.等臂染色体:指染色体的着丝点发生异常横裂,姐妹染色单体的两个长臂和短臂分别形成一个染色体。
21.环形染色体:染色体两臂发生断裂,两断片丢失后,两残余端相互连接而形成。
22.脂肪过氧化:脂肪酸,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经自我催化的链式自我氧化反应,产生大量自由基的过程,称为脂质过氧化。
23.水肿液: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体液。24.应激原:指引起应激反应的各种刺激因素。
了解及一般了解
1.兽医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专归的一般规律,以探讨患病动物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的原因与机制,为动物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的学科。
2.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疼痛,而且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上处于完好状态。3.多基因遗传病:性状或疾病的遗传信息取决于两个以上微效基因的累加作用,还受环境因子的累加作用,还受环境因子的影响。此类性状或疾病又称为复杂性状或复杂疾病。
4.易患性:在多基因遗传中,由于基因的效应微小,遗传因素作用下,只能决定个体是否容易患病,称为易患性。
5.遗传度:是估计一种性状或症状的出现,遗传因素所起作用的百分数即遗传因素在遗传病中所起的作用。
6.发病阈值: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某个体的易患性达到一定限度时个体才会发病。在多基因遗传病中此限度称为发病阈值。
7.双着丝点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由双着丝点的染色体和没有着丝点的染色体。
8.细胞坏死:强烈刺激或细胞内环境严重障碍所引起的细胞急性死亡,是细胞物质代谢障碍最严重的表现。
9.氧化应激:指机体活性氧产生过多或抗氧化能力下降,活性氧清除不足,导致活性氧在体内积聚并引起氧化损伤的病理过程。10.P50:为反映血红蛋白与氧亲和力的指标。指血氧饱和度达到50%时的血氧分压。
11.染色质边集:染色质浓缩,聚集在核膜边缘呈新月形或马蹄形,称为染色质边集。
12.水中毒:当给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或肾脏排水障碍的患者输入过多的水分时,则可引起水在体内潴留并包括低钠血症在内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即水中毒。
13.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应激原持续作用于机体,应激表现为动态的连续过程,出现神经内分泌变化,并最终导致内环境紊乱和疾病,称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或应激反应的基本过程。14.急性期反应:感染、炎症、创伤、烧伤、手术等应激原作用于机体短时间内(数小时至几天),均能引起任何动物血浆中某些蛋白质的浓度迅速升高,这种反应称为急性期反应。15.急性期反应蛋白:急性期反应中某些蛋白质浓度迅速升高,这些浓度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反应蛋白。
16.负急性期反应蛋白:少数蛋白质在急性期反应中减少,这些蛋白质称为负急性期反应蛋白。
17.热限:发热时(非过热),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升高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18.G蛋白:即鸟苷酸结合蛋白,亦称GTP结合蛋白,是一类位于细胞膜胞液面的外周蛋白,通常由α、β和γ三种亚基构成的异三聚体。
19.无效造血:在骨髓内红细胞系分裂成熟的过程中,由于某些原因使其在成熟和进入外周循环之前就破坏、死亡,称之为无效造血。
第四篇:病理生理学名词解释重点
1.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及其机制的科学,着重从功能与代谢的角度探讨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其任务是揭示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2.健康:一种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3.疾病: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机体稳态发生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4.脱水:体液容量的明显减少在临床称为脱水。
5.低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6.高渗性脱水: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为主要特征的病理变化过程。
7.水肿: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中积聚的病理过程。8.低血钾症: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9.高血钾症:血清钾浓度高于5.5mmol/L。
10.代谢性酸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11.呼吸性酸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降低的酸碱平衡紊乱。12.代谢性碱中毒:血浆中HCO3-原发性增高,而导致pH升高的酸碱平衡紊乱。13.呼吸性碱中毒:血浆中PaCO2原发性减少,而导致pH增高的酸碱平衡紊乱。14.乳酸酸中毒:血浆中乳酸浓度增高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
15.酮症酸中毒:血中酮体(β—羟丁酸及乙酰醋酸)含量增多所致的代谢性酸中毒。16.乏氧性缺氧:由于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减少,导致组织供氧不足的缺氧。17.血液性缺氧:由于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或性质改变导致的缺氧。18.循环性缺氧:因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而引起的缺氧。
19.组织性缺氧:因组织、细胞利用氧的能力减弱而引起的缺氧。
20.缺氧:组织、细胞因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碍而发生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21.呼吸衰竭:当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以致机体在静息状态吸入空气时,PaO2低于60mmHg,或伴有PaCO2高于50mmHg,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
22.发绀:当毛细血管血液中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达到或超过5g/dl时,可使皮肤和黏膜呈青紫色。
23.肠源性发绀:当血液中HbFe3+OH达到15g/L(1.5g/dl)时,皮肤、黏膜可呈咖啡色。24.发热: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儿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的0.5℃时,称为发热。
25:过热: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功能失调或调节障碍,使得机体不能将体温控制在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而引起的非调节性的体温升高。
26内生致热原:在发热激活物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物质。
27.热限:发热(非过热)时,体温升高很少超过41℃,通常达不到42℃,这种发热时体温上升的高度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的现象称为热限。
28.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性适应反应。
29.热休克蛋白:在热应激时新合成或合成增多的一组蛋白质称为热休克蛋白。30.急性期蛋白:急性期反应时,血浆中浓度迅速升高的蛋白质称为急性期蛋白。31.心身疾病:一类以心理社会因素为主要病因或诱因的躯体疾病。32.缺血—再灌注损伤:缺血的组织、器官经恢复血液灌注后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反而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33.活性氧: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代谢物,包括氧自由基、单线态氧(1O2)、H2O2、NO、脂质过养化物(LOOH)及其裂解产物脂氧自由基(LO·)、脂过氧自由基(LOO·)等。34.钙超载: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障碍的现象。
35.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36.细胞凋亡:在体内外因素诱导下,由基因严格调控而发生的自主性细胞有序死亡。37.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种由不同原因引起的以全身性血管内凝血系统激活为特征的获得性综合征,先发生于广泛性微血栓形成,继而因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有时伴有纤溶亢进),导致多部位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38.休克:机体在严重失血失液、感染、创伤等强烈致病因素作用下,有效循环血量急剧减少,组织血液灌流量严重不足,以致机体细胞和各重要生命器官发生功能、代谢障碍及结构损害的病理过程。39.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感染或非感染因素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一种难以控制的全身性瀑布式炎症反应综合征。
40.心力衰竭:若致心功能障碍的病因较重或不断发展,使心脏舒缩功能受损加重或充盈严重受限,在有足够循环血量的情况下,心排血量明显减少到已不能满足日常代谢的需要,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或(和)体循环静脉淤血等一系列临床综合征,即为心力衰竭。
41.通气不足:①限制性通气不足:因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而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②阻塞性通气不足: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引起的通气障碍。
42.弥散障碍:由于呼吸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异常增厚或弥散时间棉线缩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
43.功能性分流:部分肺泡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而引起严重通气不足,但血流量未相应减少,VA/Q比值下降,造成流经该部分肺泡的静脉血未经充分氧合便掺入动脉血中,称为静脉血掺杂,因为如同动—静脉短路,故又称功能性分流。
44.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在多种原发病过程中,因急性肺损伤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特征。
45.肝性脑病:由于急性或慢性肝功能不全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代谢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临床上表现为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最终出现肝性昏迷的神经精神综合征。46.假性神经递质: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的化学结构与脑干网状结构中的真正神经递质极为相似,但生理作用却远弱于真正神经递质,因此,将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47.肝肾综合征:严重急、慢性肝功能不全患者,在缺乏其他已知肾衰竭病因的临床、实验室及形态学证据的情况下,可发生一种原因不明的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无尿、氮质血症等。这种继发于严重肝功能障碍的肾衰竭称为肝肾综合征。
48.肾功能不全:各种病因引起肾功能严重障碍,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废物及毒物在体内潴留,并伴有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49.急性肾功能不全(急性肾衰竭):各种病因引起双侧肾在短期内泌尿功能急剧降低,导致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的病理过程,主要由病因导致肾血流动力学异常和肾小管损伤所致。50.慢性肾功能不全:各种慢性肾疾病的共同转归,除了泌尿功能障碍外,还出现明显的内分泌功能紊乱。慢性肾衰竭:各种慢性肾疾病引起肾单位进行性、不可逆破坏,使残存的有功能的肾单位越来越少,以致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及维持内环境稳定,出现代谢废物和毒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功能障碍,由此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病理过程。51.尿毒症:急、慢性肾衰竭发展到严重阶段,除存在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及内分泌功能失调外,还有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毒物在体内蓄积,从而引起一系列自体中毒症状。52.意识障碍:觉醒系统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产生意识清晰度和意识内容的异常变化。
第五篇:病理生理学 名词解释 考试要点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是一门从机能,代谢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得得规律及其机理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2.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果的变化。3.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病因(etiology):能引起疾病并赋予该疾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必不可少的因素。5.诱因(precipitating factor):能加强病因作用或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6.脑死亡(brain death):枕骨大孔以上全脑功能停止,意味着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这是判断脑死亡的标志。7.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渗性脱水):其特点是失Na+>失水,血清Na+<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伴有细胞外液量的减少。又称低渗性脱水。
8.高容量性低钠血疗(水中毒):其特点血钠下降,血清Na+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 280mmol/L,但体钠总量正常或增多,由于水潴留使体液量明显增多,又称水中毒。9.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其特点是失水>na+,血清na浓度>150mmol/L,细胞外液流量和细胞内液量均减少,以细胞内液减少明显。又称高渗性脱水。
10。水肿(edema):指过多的液体在组织间隙或体腔内积聚的病理过程。
11.显性水肿(frank edema):当皮下组织有过多的液体积聚时,皮肤肿胀,弹性差,皱纹变浅,用手按压后留下的凹陷,需经数秒到1分钟左右才平复,称为凹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亦称为显性水肿。12.标准碳酸氢盐(SB):指全血在标准条件下(PaCO240mmHg,38C,lO0% Hbo)测得的血浆HCO3量。由
于排除了呼吸因素影响,所以是判断代谢因素的指标。正常值22—27 mmol/L平均24mmol/L,代酸时降低
低,代碱时升高。13.实际碳酸氢盐(AB):即全血在实际条件下测得的HC03量。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因素的影响。正常人
AB=SB,两者均低为代酸,两者均高为代碱,AB>SB为呼酸,AB 14.阴离子间隙(AG):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阳离子的浓度差。有助于区别代酸的类型和判断混合性酸碱紊 乱。正常值12±2mmol/L,目前多以AG>16mmol/L作为判断是否有高AG代酸的界限。据血浆中阴 子(HC03、Cl-、未测阴离子)平衡原理,当Cl-不变时,AG下降必有HC03相等量减少,则为高AG型代谢性 酸中毒。 15.反常性碱性尿:在高钾血症时,为了缓冲高钾,细胞内外H+K+交换,导致细胞外液存在代谢 酸中毒,肾小管上皮细胞排钾减少,泌H+增加,尿液却呈酸性,则称为反常性酸性尿o 17.(碱)中毒。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血浆中[HC03](或[H2C03 J)原发 性减少(或增多),引起代谢性(呼吸性)酸(碱)中毒,通过机体代偿调节,仍能使血浆中【NaHC03}/ 【H2Co3]比值维持20:1,血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称为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18.缺氧(hypoxia):指由于氧的供给不足或和利用障碍,组织的代谢、功能甚至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19.发绀(cyanosis):毛细血管中的还原血红蛋白浓度大于5g/dl,使皮肤粘膜呈青紫色,称为发绀。 20.低张性缺氧:指由于外界氧供应不足或外呼吸障碍引起,以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血氧含量降低为特 征的组织供氧不足称为低张性缺氧。 21.血液性缺氧:指由于血红蛋白数量或质量改变,使血液携带氧能力降低,以致血氧含量降低或血红 蛋白结合的氢不易释出所引起的缺氧称为血液性缺氧。22.发热(fever):在致热原作用下,使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的调节性体温升高(超过0.5oC) 23.内生致热原(EP):在发热激活物作用下,产EP细胞产生和释放的能引起体温升高的一组多肽类物质 24.应激(stress):是指机体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产生的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以细胞和体液中某些蛋白质成分改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改变的全身性、非特异性反应。25.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 HSP):机体在热应激或其他应激原,用时细胞新和成或合成增加的一组蛋白。主要在细胞内发挥作用属于非分泌型蛋白质。 26.C-反应蛋白(C-React Protein CRP):在急性期反应中显著增多,课与细菌细胞壁结合,起抗体样 调理作用;激活补体经典途径;促进吞噬细胞的功能;抑制血小板的磷脂酶,减少其炎症介质释放的蛋白,称为C-反应蛋白。27.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病人要遭受各类重伤,重病和其他应急情况下,出现在胃‘十二指肠粘膜急性病变,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粘膜的糜烂、浅溃疡’渗血等则称为应激性溃疡 28.休克(shock):是指多病因、多发病环节、有多种体液因子参与,已计提循环系统功能紊乱、组织细胞灌注不足为主要特征,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等严重后果的负责的全身调节紊乱性病理过程。 28.低排高阻型休克:又称冷休克,病人临床表现为四肢湿冷,皮肤苍白,其血液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 量减少,外周阻力升高。又称低动力型休克。 29.高排低阻型休克:又称暖休克,病人临床表现为四肢温暖,皮肤潮红,脉充实有力,血压降低,其血液动力学特点是心输出量增加,外周阻力降低。又称高动力型休克。 30.心肌抑制因子(MDF):是指在休克的过程中由于胰腺缺血,组织蛋白酶大量释放组织蛋白大量水解所产 生的一种小分子毒性多肽,其作用是抑制心肌收缩力、收缩腹腔内脏小血管、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 3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指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人血,使凝血酶增加,在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从而导致的以血液凝固性失常为基本特征的病理过程。 32.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DIC时,由于微血管病变,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腔内形成细网,红细胞流过 网孔时,被网丝粘着、切割、挤压引起碎裂,外周血中出现各种裂体细胞,而裂体细胞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33.全身性施瓦兹蔓反应(GSR):给动物第一次注射小剂量内毒素时,内毒素要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造成系统功能封闭,隔24小时后再给同一动物注射小剂量内毒素,由于无法使内毒素灭火引起dic 24.心肌肥大:是指心肌细胞体积增大,重量增加。当心肌肥大达到一定程度(成人心脏重量超过500 克,或左室重量超过200克),心肌细胞还可有数量上的增多。 25.向心性肥大:长期压力负荷增大,引起心肌纤维呈并联增生,肌纤维变粗,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腔无 明显扩大,室腔直径与室壁厚度的比值小于正常。 26.离心性肥大:长期容量负荷增大,引起心肌纤维呈串联增生,肌纤维变长,心腔明显扩大,室腔直径 与室壁厚度的比值等于或大于正常。 27.心室重塑:是心室在长期容量和压力负荷增加时,通过改变心室的结构、代谢和功能而发生的慢性 代偿适应性反应。 28.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是指在各种病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以致不能满足机体在静息状态下机能、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 29.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呈慢性过程时,由于心输出量和静脉回流不相适应,导致纳水滞留和血容量增加,从而出现静脉淤血和组织水肿 30.呼吸衰竭(Respiratory):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成人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吸入空气测得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31.静脉血掺杂:是指严重肺部病变,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该部血流未相应减少甚至可因炎性充血增 多,使病变部位VA/Q降低,流经病变部位的静脉血不能充分动脉化便掺人动脉血内,类似动一静脉短 路,称为静脉血掺杂或功能性分流。32.死腔样通气:是指部分肺泡血流因血管收缩或栓塞而减少,使通气与血流比例显著大于正常,肺泡 血流减少,通气相对过多而不能被充分利用,犹如进入死腔,称死腔样通气。33.肝性脑病:是继发于严重肝疾患而表现为神经、精神综合征。 34.假性神经递质:肝性脑病患者脑内产生的苯乙醇胺和羟苯乙醇胺,它们的化学结构与正常神经递 质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结构非常相似,但生理效能远较正常神经递质弱,故称为假性神经递质 35.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是指肝功能不全时,由于枯否氏细胞功能抑制或门体分流,肠道来源的内毒素 不能有效清除,而大量进入体循环,从而引起的内毒素血症。 36.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终产物及体内蛋白质分解 过多导致血中非蛋白氮(NPN如肌酐、尿素,尿酸的等蓄积)的含量明显增高,称为氮质血症。 37.急性肾功能衰竭:各种原因在短时间内引起肾脏泌尿功能急剧降低,以致代谢产物在体内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其主要代谢变化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 38.低渗尿,肾功能障碍时,由于浓缩功能减退而稀释功能正常,尿渗压最高只能在到700 mmol/L,尿 比重1.020,称为低渗尿。 39.等渗尿:肾功能衰竭使肾小管浓缩和稀释功能均丧失,终尿渗透压接近血浆渗透压,尿液比重便 固定在1.010左右(1.008—1.012),称为等渗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