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五课:古诗词三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写景抒情(借景抒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青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
《泊船瓜洲》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南京,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秋 思
唐·张籍-----叙事抒情(寓情于事)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写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捎信的行人将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秋思》写了诗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无奈信短情长、无法尽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浓浓的思乡怀亲之情。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长 相 思
清 ·纳兰性德----写景与叙事抒情(情景交融)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
起了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因为故乡是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
《长相思》描写了戍边的南方将士,在北方的风雪声中,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思乡之情油然而生,非常怀念故园的温暖祥和的情景。
第六课:梅花魂
《梅花魂》课文回忆了“我”与外祖父之间的五件小事。讲述了外祖父爱梅花,把梅花当做祖国的象征,他把爱祖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表达了他眷恋祖国之情。表达了外祖父这位身在异地他乡的老华侨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魂:精神。梅花的精神是:不管经历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
词语理解:
朵朵冷艳,缕缕幽芳:冷艳,指花朵好看而高雅;幽芳,指香味清淡而芬芳。冷艳和幽芳写出了梅花的清高品格。
漂泊他乡:指职业、生活不稳定,在远方东奔西走。
文坛:文艺界。
颇负盛名:颇,很。指名气很大。
古玩:古董,即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
玷污:弄脏。
杭绸:杭州一带出产的丝绸,是很珍贵的。
骨气:刚强不屈的气概。
折节:屈服。
秉性:性格。
隆冬:冬天最冷的一段时期。
无所谓:说不上。
眷恋:深切地留恋。
课文解析: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手背。
作者写外祖父读到这些写乡思、乡愁的诗句而动情落泪,表现了外祖父对故乡对祖国的无比深切的思念。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个人独自在他乡作客,每逢佳节的时候便格外思念故乡的亲人。
(2)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唐代诗人王维 《山中送别》
“王孙”,古代对人的尊称。意思是明年春天绿草如茵的时候,您回来不回来呢?
(3)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宋词人秦观 《浣溪沙》
在空中随风飘飞的花,轻飘飘的,好像夜里的梦;满天的无边无际落着的雨丝,千丝万缕,就像这心里的愁一样多。
2、课文三次写外祖父的眼泪,哪三次?
读诗时无声地落泪,不能回国时呜呜地哭泣,送别时泪眼朦胧。这三次落泪,表明了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
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民族精神。《梅花魂》中的魂,在这里指精神。梅花魂,即梅花的精神。梅花的精神就是那种“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精神,这也正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外祖父说的这番话既是对晚辈的希望,也是老人自己内心的表白和一生的写照。他漂泊海外,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梅花的秉性指梅花的精神,梅花魂。
4、课文表面上是赞美了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实质上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和眷恋之情。课文的开头和结尾: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深化主题,突出中心。
课后问题:
1、想一想课文通过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课文通过以下五件事,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1)教“我”读唐诗宋词时悄然落泪;(2)因为“我”弄脏了墨梅图而发脾气。
(3)因为 年龄大不能回国时,竟像小孩子一样哭了起来;(4)离别前送“我”墨梅图,并语重心长地教导“我”;(5)送我们上船,并赠“我”绣着血色梅花的手绢。
2、找出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读一读,体会这些句子对表达外祖父的思乡之情有什么好处。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
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2)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3)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在外祖父的心中梅花的品格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对梅花的爱就是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对祖国的爱,对家乡的爱。因此,这些描写外祖父喜爱梅花的句子,充分表达了一位旅居海外多年的老华侨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思恋与热爱之情。
第7课:桂花雨
教材分析:
《桂花雨》是一篇构思大气、意蕴丰富、语言质朴的回忆性借物抒情散文。台湾作家琦君描写了在家乡摇落桂花时的情景,字里行间,桂花香气弥漫,故乡如影随形,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文章四溢浓浓思乡之情。
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纯朴的情感,丰富而真挚,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中。文章的语言质朴淡雅,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课文解析:
1、“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的香气,桂花不仅花开时香,晾干了泡茶、做饼也同样香气弥漫。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挣脱了季节的束缚,香甜了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2、读课文的第五段,边读边想象桂花飘洒而下的情景去感受作者的快乐。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体会作者对摇桂花急切期待之情)
母亲说:“还早呢,没开足,摇不下来的。”听了母亲的话,我的心情更加—急切了。可是母亲一看到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当听到母亲吩咐提前摇桂花的时候,这下我可乐了。作者为什么乐了?终于可以摇桂花了,这是作者期盼已久的大事,她自然高兴。你还能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的“摇花乐”?(我从作者的动作体会到了摇花的欢乐)这里作者抓住了摇桂花时的动作来写,虽然只用了几个平常简单的词语,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形象却跃然纸上,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位面带微笑的小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在庭院中帮着——铺竹席,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这几个连续动作就是作者摇花时欢快心情的流露。还有哪些地方也反映了作者摇花的欢乐呢?
摇啊摇,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喊”:平常我们高兴的时候才会大喊大叫,现在作者看到金灿灿的桂花从绿叶中,飘飘洒洒落下来,而且落得满头满身,她自然会高兴得情不自禁地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一个喊字写出了作者的快乐。
3、“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
桂花是没有区别的,问题是母亲不是在用嗅觉区分桂花,而是用情感在体味它们。一亲一疏,感觉自然就泾渭分明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
4、“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句话,传递出了作者对故乡桂花深深的怀念。家乡的桂花,是跟作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者童年的快乐连在一起的,那种“摇花乐”和桂花雨,成为他幸福童年的记忆。这是作者难忘家乡桂花的真正原因。
第8课:小桥流水人家
词语理解:
潺潺:指流水的声音。
婀娜:形容姿态轻柔美好。
粼粼:形容水很清澈的样子。干涸:本文指小溪枯竭。野菌:野生的菌类。
点缀:衬托、装饰,使更好看。本文指小溪使家乡的风景更好看。
守望相助:为防备外来的侵害,相邻各处协同守卫瞭望,遇警互相通报支援。本文指家乡的人们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生活情景。
课文解析:
1、至今一看到茶树,脑海里立刻会浮现出当时的情景来。
“当时的情景”指的是作者随着采茶女走过长石桥上山摘茶叶、在茶树下欣赏紫色的野花和黄色的野菌的情景。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当时这个情景给作者留下了极为美好而深刻的印象,所以他至今难忘,一看到茶树,就会想起与茶树有关的这些事,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对家乡的怀念。
2、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这句话先写了老家的简陋,继而表达了我对老家的爱,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家的爱是发自心底的。尽管老家十分简陋,但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永远也改变不了“我”对它的爱。这种爱是岁月侵蚀不了的,是记忆遗忘不掉的。
3、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那段日子”,指的是童年在家乡生活的那段时间,也是作者的童年时光。“那些美好的印象”,一指家乡美好的景色,二指童年玩耍的情景,三指家乡人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们的太平生活。“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明了作者对家乡印象之深,怀恋之久,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对安定生活的无限向往和眷恋。
4、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人们通常用它来指代美丽的江南水乡。本文指作者的家乡,有小桥,有流水,有人家,与诗句相吻合。另外,用诗句来做题目,更显得家乡美好可爱,富有诗情画意。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1)直接抒情:
①我爱我的老家,那是我出生的地方。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②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那些美好的印象,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
(2)间接抒情: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段落划分:
(1)第1自然段: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景画。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2)第2-5自然段:伴随着作者对美好童年的回忆,写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人们恬淡、闲适的生活情况。
(3)第6自然段:概括说明了故乡人们安定、闲适的生活状况,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怀念。
日积月累:(表达思想之情的诗句)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
意思是:在空旷的天宇之下,我思乡的心情更加迫切了。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游子指李白。人们拿浮云比游子,是说他们的行踪都是飘浮不定的。这句诗的意思是:浮云整日飘来飘去,远去的朋友已好久没有相见了。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意思是:他乡的树已经落叶了,夜里,在寒冷的灯光下,也是飘泊他乡的孤独的人啊。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意思是:如果明月有情的话,它应该认识我啊,因为每年我们都能在他乡相见。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意思是:家乡只在我的梦里,什么时候才能回去呢?你看那春天的江面上来来往往的人,有几个是回去的呢?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意思是:记不清江南的梅花开了有多少次了,离开家乡的我已是双鬓斑白了。
打印时间:
龙文教育特色讲义
第二篇: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草铺pū 亡wú赖 剥bāo开 系jì红领巾
店铺pù 死亡wáng 剥bō削 系xì铃铛
还hái有 载zài满
清平乐yuè
一去不还huán 记载zǎi 快乐lè
收篙(gāo)停棹(zhào)卧剥(bāo)莲蓬(peng)
翁媪(ǎo)
倭(wō)瓜 澄(chéng)澈 咀嚼(júe)慢慢地嚼(jiáo)运转(zhuǎn)自如
近义词:
安静(清静)
充满(布满)幸亏(幸好)喧闹(喧嚣)
闪烁(闪耀)瞎闹(乱闹)存心(故意)惩罚(处罚)
轻盈(轻巧)天赋(禀赋)驱逐(驱除)营养(养分)戏耍(玩耍)痴迷(着迷)绞尽脑汁(想方设法)
一本正经(道貌岸然)
词语搭配:(干冷)的空气(白色)的烟(安静)的态度
(寂寞)的旅程
(行路)的情趣(轻松)的步伐
(悦耳)的铃声
(湿软)的土地
(甜美)的营养
(绿色)的篷帐
(最大)的愿望
(碧绿)的溪水
(悄悄)地爬上(轻轻)地翻动(缓缓)地拨动
随意地飞
情不自禁地笑
不停地繁殖
翻来覆去地看
绞尽脑汁地思考 一本正经地讲
课文、语句解析:
1、《牧童》、《舟过安仁》、《清平乐·村居》这三首古诗词内容上都描写了古代儿童有趣的生活,表达了孩子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天性,在体裁上均为叙事诗词。不同的是《牧童》描绘了牧童晚归休息图,《舟过安仁》描绘的两小儿船头以伞使风的场景,而《清平乐·村居》则营造了一个五口之家的温馨幸福的农家生活画面。
《牧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吕岩。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是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的。表达了作者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诗意: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声牧童悠扬的笛声。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2、《舟过安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此诗写了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从中也看出诗人的童心未泯。
诗意: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3、《清平乐·村居》是作者是宋代词人辛弃疾。全词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风景图,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其中“清平乐”是词牌名。
诗意:房子是用茅草盖的,屋矮檐低;门前有一道溪流,岸边长满青草,绿水青草相映,更显得碧清可爱。茅屋里,不知是谁家的两位斑斑白发的老夫妻喝过几杯酒后,醉醺醺地用地道的土语对话,互相取悦,语调柔媚亲昵。茅草屋外,大儿子在河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子,而最淘气,也是最让人喜欢的小儿子在河边顽皮地卧着在剥莲蓬玩。
《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朝诗人_________,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渔船小童的调皮。
7、《古诗词三首》中,儿童的形象惹人喜爱。《牧童》中是这样描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平乐。村居》中是这绘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
1《冬阳·童年·骆驼队》是自传体小说《城南旧事》的序言,作者台湾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原名林含英,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级的人物”。我们曾经学过她写的《窃读记》。
2本文是作者对童年的魂牵梦萦,对早以走远的童年的依依流连。
3 作者在文中“默默地想,慢慢地写”了童年这样几个画面:看骆驼咀嚼、想象骆驼系铃铛、想为骆驼剪垂在肚子底下的毛、好奇地问妈妈夏天骆驼到哪儿去了四件事,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这些场景是按季节推移顺序写的。
4“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从这句话中体会出作者对童年的眷恋,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
5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童年那段日子显然永远留在作者的记忆中,让她怀念不已,回味不已。在回忆中,发现童年的一切并没有走完,骆驼队仿佛就在眼前,驼铃声也响在耳边,童年的一切又在心头出现。
7《祖父的园子》
1选自萧红《呼兰河传》
2课文描写了作者童年在祖父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3《祖父的园子》为什么“我”对祖父的园子念念不忘呢?
因为祖父的园子给了“我”自由,给了“我”快乐,这儿是“我”童年的乐园,“我”的童年因这个园子而幸福无比,所以“我”会念念不忘。
8《童年的发现》
1作者:俄国 费奥多罗夫
2、费奥多罗夫是个有求知欲望、探究精神,敢于大胆想象的孩子。
3课文讲叙了作者童年时代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经过,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表现了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
4本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个过程大体经历了三个相互联系的阶段:先是梦中飞行;由梦中飞行引出了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及老师对此所作的解释;由老师的解释引出了人究竟是怎么来的疑问以及对这个疑问的大胆猜想,这个猜想就是作者的童年发现。
5请你说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这句话的意思,并举例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由于人们不了解,不习惯,被认为荒谬或违前人的结论等,而被鄙视甚至迫害,这是存在的现象。【例子:哥白尼发现了日心说,结果怕遭到教会的处罚而不公布真相,布鲁诺坚持了日心说,结果被教会处死;哈唯发现血液循环,结果被烧死。】
9《儿童诗两首》
A《我想》,写了一个孩子一连串美妙的幻想,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想把脚丫接在柳树根上,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想把自己种在土地上,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B《童年的水墨画》,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表现了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快乐。
C黑旋风浪里白条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立志 名言)
君子处世,就应该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永不止息。
2.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传家宝》(立志 名言)
不一定年龄大的人才有理想,一个没有远大志向的人,即便是活到很大的岁数也是虚度光阴。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满江红》(惜时 诗句)
不要虚掷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后悔也无济于事。
4.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偶成》(惜时 诗句)
时间是过得很快的,一转眼就告别少年时光了,但要掌握一门学问却是很难的,所以请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
5.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求索 诗句)
追寻真理的道路是很漫长的,我将不断地追寻、探索。
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好学 名言)
不积累半步行程,就无法到达千里远的地方;不汇集涓细的水流,就无法形成江
河大海。
每日必背
《今日诗》
明文嘉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
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
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
为君聊赋今日诗,努力请从今日始。
《明日歌》
明
文嘉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第三篇: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近义词
阻挠——阻碍 要挟——威胁 周密——周到 竣工——完工 藐视——轻视 轰动——惊动 反义词
周密——疏忽 藐视——重视 阻挠——促进 讥笑——赞扬 多音字
藏:zàng(宝藏)cáng(收藏)划:huá(划桨)huà(计划)
喷:pēn(喷发)pân(喷香)铺:pū(铺设)pù(当铺)
横:hãng(横线)hâng(蛮横)间:jiān(时间)jiàn(间隔)填入合适的动词。
(逛)庙会(办)喜事(打)地基(铺)楼板(建造)住宅(陈说)历史(招徕)观众(燃放)爆竹 特殊词语
ABB式:一丛丛 一幢幢 一顶顶 一团团 一片片 ABAC式:各形各色 有声有光 载歌载舞 含数字的:两面三刀 零七八碎 四字词语复习
1、零七八碎:零碎而杂乱。
2、万象更新:万象,一切景象:更新,更换新的。形容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面貌全心。
3、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能不如此。(4、截然不同:截然,断然分开的样子。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造句)他俩虽是同胞兄弟,但信格却截然不同。
5、张灯结彩:张挂灯笼,结扎彩带彩球。形容节目或喜庆的热闹景象。(造句)春节到来,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新年。
6、各形各色: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形容多而齐全。(造句)超市里摆着各形各色的商品,琳琅满目。文章的理解:
《北京的春节》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代表作《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四世同堂》、《正红旗下》等。老舍的语言风格:北京韵味,通俗明白,幽默诙谐。
《北京的春节》是按时间顺序写的。用充满京味的朴素自然,清浅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描写传统佳节的诗句
春节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节: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秋节: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重阳节: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第三单元》知识点整理
近义词复习
粗暴─粗野 严峻─严厉 残暴─残忍 恐怖─恐惧 憧憬─向往 压迫─压制 兴旺─旺盛 解救─拯救 采用─采纳 哀思─哀痛 陈设─摆设 震天动地─惊天动地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 五湖四海─四面八方 反义词复习
含糊─清楚 粗暴─温和 严峻─和气 残暴─仁慈 幼稚─成熟 恐怖─安宁 短暂─漫长 暴露─隐蔽 沉寂─喧闹 压迫─反抗 兴旺─萧条 采用─拒绝 震天动地─无声无息 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千钧一发—稳如泰山 通过本单元的的学习,我认识了:(视死如归)的李大钊;(舍己为人)的郝副营长;(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工作认真)的周恩来; 多音字组词复习
dāi待着──dài等待 jiá夹衣──jiā夹道 lâ快乐──yuâ音乐
biàn便衣──pián便宜 kān看家──kàn观看 hào记号──háo号叫 qiǎnɡ勉强──qiánɡ强大──jiànɡ倔强
zhoá着急──zhuó沉着──zhāo着数──zhe笑着 chā反差──chāi出差──cī参差──chà差不多 四字词语复习
1一拥而入: 形容很多人同时闯进来,形容秩序非常混乱。2满脸横肉: 整个脸上都长着带有凶相的肌肉。
3震天动地:震撼着天,动摇着地。形容巨响或其势盛大异常。
4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
5精兵简政:缩小机构,精简人员。6五湖四海:泛指全国大地。课文复习
1、《十六年前的回忆》是回忆录。作者李星华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父亲李大钊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和被害后四个内容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
2、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联系是:首尾呼应(前后照应)。(《匆匆》《顶碗少年》《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都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这样写的好处:使整篇文章显得非常紧凑,更加突出了作者对父亲被害的事情记忆深刻,也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3、《灯光》作者王愿坚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4、《为人民服务》是一篇演讲稿。《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
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答: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第四篇: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动物具有(),动物的生存依赖于(),不同的()中生长着()的动物。
2、我们在寻访时应做到()、(),不(),不()小动物。
5、蜗牛利用()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痕迹。
6、蜗牛头上有()触角,靠触角来()外界物体;长触角上有一对(),但是眼睛();蜗牛壳旁边有两个孔:一个是(),用来(),能看到它();还有一个(),用来()。
7、蜗牛有()颗牙齿,叫()。它喜欢吃(),也喜欢吃()、()、()等植物类食物,蜗牛不喜欢吃()、()、()等刺激性食物。它们()出来活动。
8、蜗牛属于陆生贝壳类()动物,蜗牛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
9、蚯蚓有其适应环境的身体结构,包括()、()、(),环带 离口()的位置。
10、蚯蚓柔软,有(),身体()爬行,摸上去()的。遇到水会(),下雨天会()地面。
11、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12、蚯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如对()刺激的反应,对()的反应。
13、蚂蚁的身体分成()、()、()三个部分,头上长有一对(),胸部长有()只脚。用()爬行。
14、蚯蚓()在水中生活。
15、蚂蚁的生活范围(),校园里、花坛边都能找到它们。
16、为了寻找蚂蚁,我们可以用蚂蚁喜欢的食物()它们。
17、蚂蚁遇到同伴时用()交流信息。
18、金鱼用()游泳,用()呼吸;金鱼()牙齿,是靠()食物;身上有();吃()或()。
19、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环境也(),但是动物具有共同的特
点:生活在一定的()里;会()会()会();会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会生长发育;会()。二解答题
1、写出动物的相同特点。答:①、都会运动;
②、遇到危险会做出反应; ③、都会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④、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⑤、都需要一定的食物 ⑥、呼吸都需要氧气。
三
判断题
1、我们在寻访时应做到安静、细致,不打扰小动物。()
2、为了方便观察小动物,我们必须把小动物抓到手上才行。()
3、小洞里可能有小动物,我们可以将手伸进去寻找。()
4、观察小动物时,我们不能伤害它们。()
5、蚯蚓和蜗牛都生活在潮湿、阴暗的土壤中。()
6、蚯蚓适应潮湿的环境,所以把它放入水中饲养会更好。()
7、蚯蚓的头部在离它的环带较远的一端。()
8、蚂蚁的生活范围很广,校园里、花坛边都可以找到它们。()
9、为了寻找蚂蚁,我们可以用蚂蚁喜欢的食物引诱它们。()
10、蚂蚁喜欢单独行动,见到自己的同伴总爱打架。()
11、为了便于观察蚂蚁的身体,我们可以直接抓住蚂蚁。()
12、蚂蚁遇到同伴时用触角交流信息。()
13、参观动物园时,不应该把自己的食物给动物吃。()
14、蜗牛的壳会随着蜗牛一起长大。()
15、蚯蚓很喜欢在水里游泳。()
16、蚂蚁能排着整齐的队伍,是因为蚂蚁的视力特别好。()
17、蜗牛、蚯蚓、蚂蚁、金鱼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都会运动,都能对危险作出反应。()
四 选择题
1、蜗牛用来爬行的足叫()。A、软足
B、腹足
C、腹部
2、蜗牛适合生活在()的地方。
A、阴凉、潮湿
B、高温、干燥
C、低温、潮湿
3、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的时间一般是()。A、早上
B、中午
C、傍晚
4、下列关于金鱼吃食的描述正确的是()。
A、直接吞食
B、先吸进嘴里,再用牙齿咀嚼
C、以上答案都不对。
5、金鱼的呼吸器官是()。A、鳍
B、鳃
C、鳞片
6、下列给金鱼喂食的方法正确的()。
A、在金鱼缸里倒入一大袋鱼食
B、每次少放一点
C、每天喂五次,每次都喂饱
7、我们可以用()的方法叫醒正在睡觉的蜗牛。A、大声喊叫
B、放在水中
C、半空坠落
8、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食物给正在找食的蜗牛 B、把手伸进树洞中寻找小动物
C、观察时轻轻靠近小动物
9、金鱼在水里不停地张嘴是因为()。A、它要不停地喝水
B、它在寻找水里的食物C、它在呼吸水中的氧气
10、在自然界中观察小动物时,我们应该()。
A、把它们关起来进行观察
B、抓在手上观察
C、不打扰它们的生活
11、蚂蚁用()交流信息。A、嘴巴
B、眼睛C、触角
第五篇:2017—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资料
XX—2018学年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复习资料
第二单元
出现较多错误的字词有:
郊外散步严寒或者仰望肯定诚实突然摆弄准备胶卷著名捉迷藏历史旅行考察遗迹震惊
《灰雀》中列宁和小男孩的品质特点分别是什么?
列宁:爱鸟更爱孩子,宽容,独特的教育方式,尊重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小男孩:诚实,知错就改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的意思。
婉转:形容声音优美动听曲折
惹人喜爱:讨人喜欢
自言自语:自己一个人低声嘀咕。
能熟练掌握引号的作用。
能体会人物内心语言。如: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此时他会想些什么呢?)——我真不该这么自私把灰雀占为己有,我真愧疚。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此时男孩会想些什么?)明天我一定要把灰雀放回来!
列宁看看男孩,又看看灰雀,微笑着说:“你好!灰雀,昨天你到哪儿去了?”列宁为什么不问男孩却问灰雀呢?列宁是为了保护男孩的自尊心,让男孩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小摄影师》表现了高尔基和小男孩怎样的品质特点?
高尔基:关心爱护小男孩,关心爱护下一代
小男孩:聪明,会想办法,大胆,对工作认真
分别在哪里看出他们的这些特点?会结合文内容和具体的语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
多音字当dāng
当然
dàng
停当
《奇怪的大石头》
石头的奇怪表现在:
一、体积大“严严实实”
二、独立性“孤零零”
三、历史悠久(这块石头恐怕有几百年的历史了)
四、大人都不知道(爸爸也说不清楚)
本文体现了李四光怎样的精神?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追求。
会按文内容填空:
这么重的大石头从天上掉下来,力量一定非常大。他应该把草地砸一个很深很深的大坑。可他为什么没卧进土里去呢?
学习园地
我的发现:引用语言的方式,引号的用法。
引用人物语言的三种形式,必须牢固掌握。
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停当。”(陈述内容在前,引用话语在后。)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引用话语在前,陈述内容在后)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陈述在引用话语的中间)
日积月累(读读背背)熟练背诵并默写
不仅要会背诵并默写名言及作者,还要灵活运用。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列宁)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毛泽东)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劳动的结果。(宋庆龄)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我会填部分会区分形近字并组词
闻鸡起舞的成语故事闻:听见的意思
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床练武,形容有志者及时奋发。赞扬了祖逖和刘琨勤学苦练意志坚强抱负远大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