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经济学练习题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产业
2.产业经济学 3.马歇尔冲突
4.可竞争市场:可竞争市场(英语:Contestable market)指那种进入完全自由以及退出没有成本的市场。可竞争市场的本质在于它们很容易受到打了就跑的进入者的伤害。进入退出壁垒(Barriers to entry and exit)很低;一个绝对可竞争市场是完全没有进入及退出壁垒的。可竞争市场具有“打了就跑”(Hit and run)理论的特点,即潜在竞争者进入市场谋取短期利润,当市场中的已有企业降低价格以回击新竞争者时,竞争者便立刻退出市场。因此这种情况下,即使市场上仅有一个企业,该市场仍然极具竞争性。
二、简答题
1.简述产业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研究方法的关系。2.简述产业的几种主要分类法。
3.产业经济学家的具体研究方法有哪些?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学派各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 4.简述研究产业经济学的意义。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的关系。
2.欧美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什么区别?
第二章 产业主体:企业
一、名词解释 1.交易费用 2.团队生产:所谓团队生产,指由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按照分工合作和专业化的原则组织起来参与生产活动。
3.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是指用于特定用途后被锁定很难再移作他用性质的资产,若改作他用则价值会降低,甚至可能变成毫无价值的资产。4.共同财产问题 5.延留义务交易
二、简答题
1.简述威廉姆森对纵向一体化原因的解释。
2.按照科斯的观点,企业的组织成本包括哪几个方面? 3.简述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对企业性质的认识。
三、论述题
1.试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2.按照科斯的观点,试论述企业为什么会产生。
第三章 产业组织:S-C-P范式
一、名词解释
1.产品差异化:产品差异化指企业以某种方式改变那些基本相同的产品,以使消费者相信这些产品存在差异而产生不同的偏好。
2.沉没成本 3.广告密度
4.兼并: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组织,通过以现金方式购买被兼并企业或以承担被兼并企业的全部债权债务等为前提,取得被兼并企业全部产权,剥夺被兼并企业的法人资格。merger,《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merger一词的权威解释是:“两家或更多的独立的企业、公司合并组成一家企业,通常由一家占优势的公司吸收一定或更多的公司。”
5.勒纳指数
二、简答题
1.请简单阐述西方产业组织理论的典型学派及主要观点。
2.相对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相对法主要有哪些? 3.请简单谈谈企业应通过哪些手段来扩大产品差别化程度。
4.简述广告行为市场结构的影响。
5.简述SCP模型中结构、行为、绩效之间的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谈谈企业兼并的动机以及影响。
2.什么是技术进步?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四章 产业组织:寡头垄断 请看WORD课件。
第五章 产业组织:定价策略和行为
一、名词解释 1.价格歧视 2.搭配销售 3.两部收费 4.掠夺性定价 5.限制性定价
二、简答题
1.简述价格歧视的类型。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价格歧视的动机和实施条件。
第六章 产业组织:企业纵向关系
一、名词解释 1.纵向一体化 2.纵向约束 3.进场费 4.专用性资产
二、简答题
1.简述企业实施纵向一体化的负面效应。
2.简述纵向约束的基本形式。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企业纵向一体化的动机。
第七章 产业结构:演变与优化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结构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产业结构优化
4.产业结构合理化
5.产业结构高级化
6.主导产业: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
二、简答题
1.简单阐述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理论。
2.简单阐述罗斯托的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
3.简述判断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的依据。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产业布局:区位与集聚
一、名词解释
1.区位
2.产业聚集
3.产业布局
4.原料指数
5.区位重量 6.产业集群
二、简答题
1.简单阐述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
第九章 产业关联:投入产出与波及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关联
2.产业波及
3.直接消耗系数
4.完全消耗系数
二、简答题
1.简单阐述产业间关联关系的内容。
三、材料题
三次产业不注重协调发展的后果。参看相关资料。!
第十章 产业发展:规律与战略
一、名词解释
1.产业发展
2.产业发展战略
二、简答题
1.简单阐述影响产业发展的因素。2.简述新兴产业形成的原因。3.简述新兴产业形成的路径。4.简述平衡增长理论的具体形式。
5.简述进口替代与出口促进产业发展战略。
第十一章 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
一、名词解释 1.技术创新:PPT 2.渐进性创新
3.产业技术创新:A-U模式
二、简答题
1.简述区域间技术转移的类型。2.简述产业技术创新的熊彼特分类。
3.简述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模式的网络效应。
第十二章 产业贸易:分工与贸易
一、名词解释 1.国际分工 2.产业间贸易 3.产业内贸易
二、简答题
1.简述绝对成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2.解释比较成本理论的科学性。
3.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的区别是什么? 4.简述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条件。
第十三章 产业竞争:竞争力与安全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竞争力
2.竞争优势
3.核心竞争力
4.产业安全
二、简答题
1.请简单阐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的联系与区别。
2.简述产业竞争力的实质。
3.简述作为产业竞争力理论模型之一的波特“钻石模型”。
第十四章 产业标准:订标与锁定 了解
第十五章 产业管理:规制与政策
一、名词解释
1.产业管理
2.产业管理体制
3.产业规制
4.自然垄断产业
5.放松规制
6.产业政策(组织、结构、布局、技术)
二、简答题
1.请简单阐述产业规制的主要模式。2.简述产业结构政策的主要内容。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练习题(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
1.企业替代市场的原因是(A)A.节省交易成本 B.便于管理 C.密切人际关系 D.提高生产力
2.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A.国民经济总量 B.企业 C.家庭 D.产业 3.下列说法中对SCP的认识正确的一项(C)A.决定市场行为的主要依据是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和进入壁垒的高低 B.在此体系中,对于市场结构的指标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C.市场绩效优劣的评价主要从产业资源配置效率、利润率水平、生产效率等方面 D.市场行为的主体指的是消费者的消费行为 4.可竞争理论的分析中心是(C)A.SCP理论 B.市场绩效 C.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 D.退出壁垒 5.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主要特征有(C)A.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 B.产品无差别 C.产业集中度较高
D.它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且偏向于完全竞争 6.有效竞争理论由(A)提出
A.克拉克 B.爱德华.H.张伯伦 C.乔安.罗宾逊夫人 D.霍夫曼
7.假设双寡头面临如下一条线性需求曲线:P=30-Q,Q为两厂商的总产量,假设边际成本为零,以下结论中正确的一项是(A)A.竞争性均衡时,Q1=Q2=10,产量最高,利润最低 B.串谋均衡时,Q1=Q2=7.5,产量最低,利润为零 C.竞争性均衡时,Q1=Q2=10,产量最低,利润最高 D.串谋均衡时,Q1=Q2=7.5,产量最高,利润为零 8.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A)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供给结构的优化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9.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C)实现的
A.产业政策的调整 B.主导产业的选择 C.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 D.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10.重工业化是指(B)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A.工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基础工业 11.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是(A)A.实现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经济资源在空间上的有效配置 B.国民经济高速发展 C.生态平衡目标 D.国家安全目标 12.工业区位理论的奠基人是(D)A.谢费尔 B.费特尔 C.帕兰德 D.韦伯
13.下列关于产品差别化的叙述中,哪一项是正确的(B)A.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垄断因素越小 B.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竞争因素越大
C.在物理性上的差异是产品差别化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D.广告密度越小,产品差别化越大
14.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C)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
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 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 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
15.下面哪种市场结构具有产业集中度较低,产品有差别,进入和退出壁垒较低的特征(B)A.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B.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C.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D.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16.下面哪个行业中企业的广告行为最有影响(C)A.耐用消费品行业 B.工业品行业 C.非耐用消费品行业 D.中间品行业 17.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C)A.定价是为了扩大需求量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对市场结构产生有利的影响 18.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 B.个人消费结构
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19.某企业为了获得规模经济应该采取(D)A.前向兼并
B.后向兼并 C.混合兼并
D.横向兼并
20.交易成本的概念是由下面的哪一位经济学家最先提出的(A)A.科斯 B.张五常 C.威廉姆森 D.阿尔钦 21.(D)书的出版,标志着哈佛学派正式形成
A.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B.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 C.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D.贝恩的《产业组织》 22.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B)A.行业集中度 B.市场容量 C.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D.熵指数 23.下面哪项不属于企业的市场竞争行为(A)A.价格卡特尔 B.定价行为 C.广告行为 D.兼并行为
24.古诺模型中两寡头的产量水平之和比两寡头勾结确定的产量水平之和(A),而利润()A.更高,更低 B.更低,更高 C.相等,相等 D.不确定,不确定
25.许多学院和大学对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这种政策可以被认为是(A)A.价格歧视 B.掠夺性定价 C.限制性定价 D.垄断 26.沉没成本是(D)A.可以回收的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边际成本 D.无法回收的固定成本 27.伯特兰德模型中的寡头是以(B)作为决策变量
A.产量 B.价格 C.成本 D.利润 28.劝说性广告与产品差异的关系是(B)A.劝说性广告降低了产品的差异性
B.劝说性广告提高了产品的差异性 C.二者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联系 D.劝说性广告降低了消费者的搜寻成本
29.主导产业选择的收入弹性基准是指(A)A.该产业产出的人均需求增长率/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B.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 该产业产出的人均需求增长率 C.该产业产出的人均需求/人均国民收入 D.该产业的销售收入/人均国民收入
30.厂商根据消费者群体的不同需求弹性为同一商品或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属于(B)A.非线形定价 B.三级价格歧视 C.欺行霸市 D.不正当竞争
31.在《孤立国》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的是(B)。A.韦伯 B.杜能 C.胡佛 D.赖利 32.我国国家标准分类法将产业划分为(B)个门类
A.16 B.20 C.22 D.18 33.产业经济学的微观部分是指(A)A.产业组织理论 B.产业结构理论 C.产业布局理论 D.产业关联理论 34.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B)A.市场结构 B. 马歇尔冲突 C.市场行为 D.市场绩效 35.哈佛大学的教授张伯伦和(C)同时提出垄断竞争理论
A.贝恩 B.谢勒 C.罗宾逊夫人 D.克拉克 36.(B)学派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A.哈佛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新制度学派 D.新奥地利学派 37.沉没成本与可竞争市场之间的关系是(D)A.沉没成本越低,市场越接近完全垄断 B.二者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C.沉没成本越高,市场越接近完全可竞争 D.沉没成本越低,市场越接近完全可竞争 38.技术与经营支持是政府对(D)产业的调整政策 A.基础产业 B.战略产业 C.新兴产业 D.衰退产业 39.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A)A.自然垄断产业 B.农业 C.竞争性产业 D.高技术产业 40.斯蒂格勒意义上的进入壁垒是指(A)A.新进入企业必须负担,而市场上现存企业无须负担的成本 B.产品差别化 C.必要资本量 D.规模经济
41.从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的角度来看,支柱产业是处于(C)的产业 A.成长期 B.衰退期 C.成熟期 D.形成期 42.不平衡增长理论是(B)提出的
A.罗斯托
B.赫希曼
C.植草益
D.克拉克 43.后工业化时期的主要特征是(C)A.第一产业地位下降 B.信息产业增长加快 C.产业知识化 D.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44.(C)着重研究了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
A.赤松要 B.钱纳里 C.霍夫曼 D.配第 45.克拉克在研究产业结构演变规律时,使用的是(D)指标 A.产出 B.资本 C.需求 D.劳动力 46.下面(B)能够限制不同类别的消费者之间的转卖行为 A.书籍 B.医疗服务 C.面包 D.电影票
47.电影公司推出新片时通常先收取高价,放映一段时间后再降价,这是属于(C)定价方式 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时间价格歧视 D.两部收费
48.资源稀缺和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的理论是(A)A.不平衡增长理论 B.平衡增长理论
C.经济发展理论 D.二元经济理论 49.熊彼特认为(D)A.创新和企业规模大小无关 B.完全竞争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
C.小厂商具有更大的创新动力 D.大型企业和垄断势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 50.信息性广告具有(B)作用
A.提高价格 B.降低价格 C.提高进入壁垒 D.夸大产品的差异 51.下面(B)属于经验性商品
A.服装 B.电脑软件 C.家具 D.个人电脑 52.认为纵向一体化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是(A)学派的观点 A.新制度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哈佛学派 D.新奥地利学派 53.价格协调在下面(D)情况可能发生
A.市场集中度低 B.厂商数量多 C.成本差别大 D.产品差别化程度小
54.(C)是处于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 A.幼小产业 B.新兴产业 C.朝阳产业 D.衰退产业
55.当产品同质时,(D)模型的均衡结果具有竞争性产业的所有特征 A.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B.豪泰林模型 C.古诺模型 D.伯川德模型 56.古诺模型中,当两寡头合谋时,结果是(B)A.产量增加,价格下降 B.产量降低,价格提高 C.产量不变,价格上升 D.产量下降,价格不变 57.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C)A.平行于横轴 B.向右上方倾斜 C.向右下方倾斜 D.垂直于横轴 58.下面(C)不是其所处行业中的主导性厂商
A.微软 B.通用电器 C.先科电器 D.柯达 59.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鼻祖是(A)A.科斯 B.威廉姆森 C.西蒙 D.阿尔钦 60.马歇尔冲突指的是(A)A.规模经济与竞争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垄断与市场的矛盾 61.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 B.计算量不大
C.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 D.便于收集资料
62.(D)书的出版,标志着芝加哥学派在理论上的成熟
A.张伯伦的《垄断竞争理论》 B.贝恩的《产业组织》 C.罗宾逊夫人的《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D.施蒂格勒的《产业组织》 63.掠夺性定价的定价方式是(A)A.企业将价格压低至成本以下,通过承担短期亏损来起到驱逐竞争对手的目 的
B.企业将价格定在新企业进入市场后所剩的需求不足以使它生存的水平C.企业长期保持较低价格,使竞争企业无利可图 D.企业通过高的定价掠夺消费者剩余
64.下列四种常见的市场结构类型中,哪种市场结构的进入壁垒最高(C)A.垄断竞争市场结构 B.寡头垄断市场结构 C.完全垄断市场结构 D.完全竞争市场结构 65.下面哪项属于企业的市场协调行为(A)A.价格卡特尔 B.定价行为 C.广告行为 D.兼并行为
66.下列各项指标中哪一项不是用来衡量市场绩效的指标(A)A.熵指数
B.贝恩指数 C.勒纳指数
D.利润率指标
67.下列对贝恩指数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C)A.贝恩指数代表的是产业的超额利润率 B.贝恩指数区分了会计利润和经济利润 C.贝恩指数越高,一定是垄断因素越强 D.与勒纳指数相比,贝恩指数的数据更容易取得 68.资产的专用性与沉没成本之间的关系(B)A.资产专用性越强,沉没成本就越小 B.资产专用性越强,沉没成本就越大 C.资产专用性与沉没成本的大小无关 D.二者之间的关系无法确定 69.卡特尔制定统一价格的原则是(B)A.使整个卡特尔的产量最大 B.使整个卡特尔的利润最大 C.使整个卡特尔的成本最小 D.使整个卡特尔中各厂商的利润最大 70.产业组织是指(A)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71.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A.垄断市场的供应量比完全竞争市场高 B.垄断造成巨大的福利损失 C.规模经济会形成垄断
D.垄断必须以法律形式予以禁止 72.在寡头垄断的价格领导模型中(C)A.成本最低的厂商将决定市场价格
B.单个厂商对他们将一致索取的价格明确表示同意 C.由一个厂商领先制定价格,其他厂商则追随其后 D.所有厂商索取相同的价格,获取相等的利润 73.实行价格歧视的基本条件之一是(A)A.市场必须是能够有效地隔离开的 B.市场必须是能够统一的 C.市场必须是完全竞争的 D.市场必须是完全垄断的 74.产业结构理论是一种(A)A.中观经济理论 B.微观经济理论 C.宏观经济理论 D.古典经济理论 75.霍夫曼比例是指(A)
A.消费品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净产值的比例 B.供给与需求的比例
C.轻工业品净产值与重工业品净产值的比例 D.以上都对
76.(C)在其著作中阐述了产业的扩散效应 A.赫希曼 B.马歇尔 C.罗斯托 D.周振华 77.产业布局条件是指(B)A.产业布局时的内部环境 B.产业布局时的外部环境 C.物质化的硬环境 D.物质化的软环境 78.下列哪一个分析范畴不属于实证分析(C)A.“是什么” B.“为什么” C.“该怎么办” D.“怎么样”
79.将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等,是按照(A)分类法划分的 A.战略关联分类法 B.方向关联分类法 C.用途关联分类法 D.技术关联分类法 80.按照古诺模型,下列哪一说法不正确(C)A.双头垄断者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相互依赖性 B.每个双头垄断商都假定对方保持产量不变 C.每个双头垄断者假定对方价格保持不变 D.均衡的结果是稳定的 81.伯川德悖论的解决办法有(A)A.产品差别化
B.静态竞争 C.产品同质
D.以上都不正确 82.以下哪种价格歧视在经济生活中最难做到(A)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非线形定价 D.三级价格歧视
83.在静态限制性定价理论中,潜在进入者通常认为在位企业的下列哪个因素不会发生变化(B)A.价格
B.产量 C.成本
D.利润
84.下列那种价格行为有不正当价格行为嫌疑的(C)A.因清偿债务而降低商品价格
B.企业转产而出售商品
C.以低于产品成本价格而出售商品以扩大市场份额 D.厂商歇业而进行的降价行为
85.在位企业的下列那种行为对潜在进入者构成不可置信威胁(B)A.广告 B.对潜在进入者的口头警告 C.对政府的游说 D.建立新的工厂进行扩大再生产
86.工业化是指(A)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A.工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基础工业
87.1817年,古典经济学家(B)提出了基于国家之间生产技术相对差异的比较优势理论。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休谟 D.凯恩斯 88.下列(A)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
A.赤松要 B.库兹涅茨 C.克拉克 D.里昂惕夫
89.将产业划分为幼小产业、新兴产业、朝阳产业、衰退产业等是属于(C)分类方法 A.技术关联分类法 B.钱纳里—泰勒分类法 C.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D.生产流程分类法 90.打开“企业”这个“黑箱”是(B)学派
A.哈佛学派 B.新制度学派 C.芝加哥学派 D.新奥地利学派 91.芝加哥学派的政策主张是(B)A.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B.坚信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 C.用潜在竞争压力代替政府管制 D.通过纵向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
92.市场是否是完全可竞争的,主要取决于(A)A.沉没成本 B.机会成本 C.产业内企业的数量 D.交易成本
93.在新古典企业理论中,短期内企业的最优规模是由(A)原则决定的 A.MR=SMC B.P=MR C.LMC=SMC D.LAC=SAC 94.现代企业理论的开山之作是(D)A.《大企业的生产价格政策》 B.《垄断竞争理论》 C.《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D.《企业的性质》
95.(A)认为企业并非为取代市场而设立,而仅仅是用要素市场取代产品市场 A.张五常 B.科斯 C.威廉姆森 D.阿尔钦
96.(A)的存在,使得股东可以以“用脚投票”的方式避免代理人滥用职权带来的损失 A.股票市场 B.管理者内部市场 C.管理者外部市场 D.产品市场
97.(A)本来是经济学家用来反映收入分配不均的指标,产业组织学者利用它们来反映市场集中度 A.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B.HHI指数 C.行业集中度 D.熵指数 98.现有企业通过拥有主要专利来控制优异的生产技术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99.产业组织理论主要研究的是(C)市场结构中企业的市场行为 A.完全竞争 B.完全垄断 C.寡头垄断 D.垄断竞争
100.许多公司在报纸和杂志上向公众提供折扣券,买者为了得到下次购买时0.5元的折扣而剪下折扣券。这是企业实施的一种(A)A.价格歧视 B.搭配销售 C.捆绑销售 D.两部收费
101.电信公司的一种定价方式是先按月收取月租费,然后再按用户通话时间收取电话费,这种定价方式是(D)A.时间价格歧视 B.搭配销售 C.捆绑销售 D.两部收费 102.通常认为,劝说性广告主要针对的是(A)A.经验品 B.信任品 C.搜寻品 D.工业品
103.随着(A)特征越来越明显,广告竞争开始取代价格竞争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 A.寡占型市场 B.竞争型市场 C.垄断竞争型市场 D.垄断型市场
104.生产整车的企业和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C)A.横向兼并 B.水平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105.在某一产业市场上,由对市场条件的变化更具有敏感性和预测能力的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企业则跟随这个企业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属于(C)定价模式
A.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B.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C.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D.合谋定价模式 106.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B)国家 A.美国 B.日本 C.中国 D.德国
107.早在17世纪,(A)就第一次发现世界各国的国民收入水平的差异及其形成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不同
A.配第 B.斯密 C.克拉克 D.马尔萨斯
108.汽车工业的发展带动了钢铁业的开发,这是属于(A)效应 A.回顾效应 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 D.动态效应 109.(A)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动力
A.创新 B.主导产业的选择 C.市场需求 D.资本积累 110.主导产业选择中的赫希曼基准是指(D)A.选择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的产业 B.选择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的产业 C.选择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的产业 D.选择后向联系系数大的产业 111.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C)A.竞争性产业 B.垄断行业 C.自然垄断产业 D.垄断竞争产业
112.经济学研究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别逐步缩小,因此,可以用(A)来反映一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A.相对劳动生产率 B.比较劳动生产率 C.平均劳动生产率 D.边际劳动生产率 113.在哪类市场上企业可以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B): A.完全竞争市场 B.完全可竞争市场 C.寡头垄断市场 D.垄断竞争市场
114.某些厂商在出售其产品时,批量越大折扣越大,这是(出题有误,BC均可)A.一级价格歧视 B.二级价格歧视 C.非线形定价 D.三级价格歧视 115.哈佛学派的政策主张是(A)A.主张对经济生活中的垄断和寡占采取规制政策 B.坚信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反对政府干预 C.用潜在竞争压力代替政府管制 D.通过纵向一体化降低交易成本
116.从资产的专用性角度解释企业纵向一体化现象的是(B)A.张五常 B.威廉姆森 C.科斯 D.阿尔钦
117.现有企业常常能从供应商那里以更优惠的价格得到批量的投入要素所形成的进入壁垒是(A)A.绝对成本优势壁垒 B.规模经济壁垒 C.法律制度壁垒 D.产品差异化壁垒 118.两个都生产化妆品的企业之间的兼并属于(A)A.横向兼并 B.纵向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119.在某一产业市场上,由规模大,甚至占据50%——95%的市场份额的企业首先改变价格,其他小企业则自愿或被迫采取跟随策略是属于(A)定价模式
A.主导企业领导定价模式 B.串谋领导定价模式 C.晴雨表式领导定价模式 D.合谋定价模式 120.所谓产业结构,是指(B)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间的技术经济联系 C.企业内部组织方式 D.政府组织 121.汽车工业的发展促进了道路系统建设,这是属于(B)效应 A.回顾效应 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 D.动态效应 122.主导产业选择中的收入弹性基准是指(C)A.选择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的产业 B.选择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的产业 C.选择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的产业 D.选择后向联系系数大的产业 123.在工业化中期,工业重心由()向(B)转变
A.轻工业,基础工业 B.基础工业,高加工度工业 C.轻工业,重工业 D.农业,轻工业 124.广告密度和产品差别化之间的关系是(B)A.广告密度越大,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小 B.广告密度越大,产品差别化程度越大
C.广告密度与产品差别化之间没有相关关系 D.广告密度无法衡量产品差别程度
125.假定双寡头各有固定成本24元,但没有可变成本,并且它们具有相同的需求曲线为:厂商1的需求曲线为:Q1=18-3P1+P2 ,厂商2的需求曲线为:Q2=18-3P2+P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非串谋时,P1=P2=3.6,Q1=Q2=10.8 B.串谋时,P1=P2=3.6,Q1=Q2=10.8 C.非串谋时,P1=P2=4.5;Q1=Q2=9 D.串谋时,P1=P2=4.5;Q1=Q2=10.8 126.豪泰林模型说明的是(D)A.通过引入产品物理性质的差异假设解决伯川德悖论 B.通过引入生产能力约束假设解决伯川德悖论 C.通过串谋来获取最大利润
D.通过引入产品位置差异假设解决伯川德悖论 127.根据威廉姆森的观点,纵向一体化安排是为了(A)A.降低交易费用 B.避免政府干预 C.提高企业利润 D.扩大市场势力 128.科斯认为当(B)时,企业自己来提供零部件是合算的
A.P>AC B.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C.P+交易费用<AC+组织费用 D.P<AC 129.HHI指数的值越趋近于(A),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 A.1 B.0 C.无穷 D.-1 130.洛伦兹曲线越偏离对角线凸向右下角,表明市场集中程度(A)A.越高 B.越低 C.相同 D.不变
131.当创新带来的是新产品开发或原有产品的改善时,该产业部门趋于(B)A.收缩 B.扩张 C.不变 D.无法预测 132.(A)是第一位从产业层次研究国际竞争力的学者 A.迈克尔.波特 B.大卫.休谟 C.李嘉图 D.凯恩斯 133.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是(B)的形成及发挥 A.比较优势 B.竞争优势 C.区位优势 D.政策优势
134.按照钱纳里、渡边经彦的分类方法,钢铁业、石油化工业属于(C)产业 A.最终需求型 B.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C.中间产品型 D.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135.限制性定价方法主要针对的是(B)A.在位者 B.潜在进入者 C.供应商 D.零售商 136.斯坦克尔伯格模型反映了(A)A.先行者优势 B.后发制人 C.比较优势 D.成本优势 137.投入产出理论是下列(A)经济学家提出的
A.里昂惕夫 B.库兹涅茨 C.克拉克 D. 赤松要 138.行业集中度指标的值越趋近于(A),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 A.1 B.0 C.无穷 D.-1 139.通过队生产、测度、监控、偷闲等一系列概念来建立企业理论的是(B)A.科斯 B.阿尔钦 C.威廉姆森 D.张五常 140.最先把产业组织的概念引入经济学的经济学家是(A)A.马歇尔 B.亚当.斯密 C.李嘉图 D.张伯伦 141.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B)A.市场结构 B.马歇尔冲突 C.市场行为 D.市场绩效 142.可竞争市场理论主张(D)A.高利润率是生产效率的结果 B.对寡占和垄断采取规制政策 C.被称为“效率主义者” D.用潜在竞争代替政府规制 143.沉没成本与退出壁垒之间的关系是(D)A.沉没成本越大,退出壁垒就越低 B.两者之间无相关关系
C.沉没成本越小,退出壁垒就越高 D.沉没成本越大,退出壁垒就越高 144.所谓产业规模结构的低效率状态是指(A)A.未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B.超过经济规模的大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C.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 D.产业存在着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
145.关于技术进步与企业规模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C)A.大企业的垄断地位一旦形成,就会丧失技术进步的动力。B.小企业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作用更大。
C.技术进步不限于某个特定规模的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有所作为。D.技术创新成本巨大,只有大企业才能承担。146.主导产业选择的生产率上升率基准是(A)提出的
A.筱原三代平B.罗斯托 C.库兹涅茨 D.赫希曼 147.按照钱纳里、渡边经彦的分类,农业是属于(B)产业
A.中间产品型产业 B.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C.最终需求型产业 D.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148.对外投资导致本国产业的对外转移,外国投资则促进国外产业的对内转移,这都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变化。这是(B)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A.国际贸易因素 B.国际投资因素 C.需求因素 D.供给因素 149.如果A产业供应投入品给B产业,则A产业是B产业的(B)A.前向关联产业 B.后向关联产业 C.主导产业 D.下游产业 150.一个国家产业结构有序发展的核心动因是(A)A.创新活动和创新能力 B.政府产业政策 C.充足的资金 D.廉价的劳动力 151.产业关联度基准是指赫希曼基准和(A)A.罗斯托基准 B.筱原基准 C.就业弹性基准 D.收入弹性基准 152大力发展(C)有利于提高就业弹性水平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资本密集性产业
153.实践表明,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经过(B)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A.6 B.5 C.7 D.4 154.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D)A.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 B.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 C.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 D.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
155.如果一国各个产业主次不分,轻重无序,甚至出现产业结构逆转,则说明(C)A.产业素质不协调 B.产业之间联系方式不协调 C.产业之间相对地位不协调 D.产业空间结构不协调
156.分别计算每一产业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和生产收入弹性,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是合理的是属于(D)判断法
A.国际基准 B.需求结构基准 C.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D.需求适应性基准
157.解释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是(B)提出的 A.李嘉图 B.波特 C.俄林 D.赫希曼 158.下列(A)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理论”
A.赤松要 B.库兹涅茨 C.克拉克 D.里昂惕夫 159.X非效率是(A)提出的
A.莱宾斯坦 B.马场正雄 C.渡边经彦 D.罗斯托 160.需求交叉弹性与产品差异化的关系是(C)A.需求交叉弹性越大,产品差异化越大 B.需求交叉弹性越小,产品趋于同质 C.需求交叉弹性越大,产品差异化越小 D.没有关系
161.消费者即使在消费后也难以确定其质量的商品,如医疗护理等被称为(A)A.信任品 B.后验品 C.经验品 D.搜寻品 162.不平衡”增长学说的创建者是(A)A.赫希曼 B.筱原三代平C.库兹涅茨 D.罗斯托 163.下面(D)构成沉没成本
A.具有较强应用性的金融业的经营诀窍 B.运输业中的卡车
C.没有人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的往返于两城市间的航空飞机 D.用于研究开发、广告、员工培训的专用性支出 164.产业规模结构效率的理想状态是指(C)A.未达到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B.超过经济规模的大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C.达到或接近经济规模的企业是市场的主要供应者。D.产业存在着低效率的小规模生产。165.下列(A)属于一级价格歧视
A.根据每个消费者的支付意愿收取不同的价格 B.根据消费者的用量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C.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市场,对每个市场收取不同的价格 D.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定价方式 166.规模经济壁垒是指(B)A.在位企业在任一产量水平下的平均成本都低于潜在竞争者 B.新进入企业面临的市场需求不足以维持经济规模导致的成本劣势 C.在位企业在融资成本上比新进入企业具有的优势 D.在位企业控制了专利或技术秘诀
167.以产量为决策变量、动态的寡头垄断市场博弈模型是(A): A.斯塔克尔伯格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古诺模型 D.豪泰林模型 168.一家房地产企业兼并生产个人电脑的企业是属于(D)A.横向兼并 B.纵向兼并 C.垂直兼并 D.混合兼并 169.所谓产业的产值结构,是指(B)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各产业所创造的国民收入及其在全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C.企业内部组织方式 D.政府组织
170.将产业划分为消费资料工业、资本产业工业和其他工业是属于(B)分类法 A.生产流程分类法 B.霍夫曼分类法 C.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D.三次产业分类法 171.在SCP分析框架中,对(A)的研究处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A.集中度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B.消费者剩余 C.生产者剩余 D.贝恩指数
172.(A)通过对管理者的声誉评价,使得代理人不敢过分损害所有者的利益 A.管理者市场 B.股票市场 C.要素市场 D.产品市场
173.1980年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以HHI为依据将市场结构分为(A)类 A.6 B.5 C.4 D.7 174.产业组织政策的实质是(C)A.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水平B.优化资源配置 C.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间的矛盾 D.促进技术进步
175.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总量和消费结构都会发生变化,最终带动产业结构递进升级。这是(C)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A.国际贸易因素 B.国际投资因素 C.需求因素 D.供给因素 176.产业结构优化是指(C)A.投资结构优化 B.供给结构优化 C.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 D.产业间比例协调 177.如果A产业供应投入品给B产业,则B产业是A产业的(A)A.前向关联产业 B.后向关联产业 C.主导产业 D.上游产业 178.筱原基准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D)A.罗斯托基准 B.产业关联度基准 C.就业弹性基准 D.生产率上升率基准 179.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业弹性水平会(C)A.上升 B.不变 C.降低 D.难以预测
180.在主导产业转换和发展的第五阶段,(B)是主导产业部门 A.汽车、石油和钢铁产业 B.信息产业 C.耐用消费品工业 D.电力、化工工业 181.衡量企业(工厂)规模经济的指标系数是(A)A.AC/MC B.MC/AC C.P-AC/AC D.P-MC/MC 182.鼓励专业化和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政策是(B)A.竞争促进政策 B.产业合理化政策 C.反垄断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183.以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程度来判断产业结构是否是合理的是属于(B)判断法 A.国际基准 B.需求结构基准 C.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D.需求适应性基准 184.竞争促进政策主要是(B)A.限制过度竞争的政策 B.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政策 C.鼓励企业兼并联合的政策 D.中小企业政策 185.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的假设前提是(A)A.“次优论” B.均衡竞争 C.完全竞争 D.非均衡竞争 186.政府对“市场失灵”领域直接干预是属于(C)的产业组织政策 A.控制市场结构 B.控制市场行为 C.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D.反不正当竞争 187.衡量产业素质是否协调,可以用(D)指标 A.相对劳动生产率 B.需求结构
C.供给结构 D.比较劳动生产率
188.罗斯托认为主导部门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起飞阶段的主导部门是(C)A.食品 B.水泥 C.纺织工业 D.汽车工业 189.产业成长的实质是(A)A. 产业的选择 B. 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C. 产业的技术进步 D. 产品升级
190.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诱导的手段有:(D)A.审批制 B.配额制 C.许可证制 D.出口退税
19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对一国的产业结构有重要影响。这是(B)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A.国际贸易因素 B.供给因素 C.需求因素 D.国际投资因素 192.市场的主要供给者是超过经济规模的大企业,这说明产业规模结构效率处于(C)A.低效率状态 B.理想状态 C.过度集中状态 D.高效率状态
193.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是:(B)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布局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194.在市场规模既定的情况下,MES与进入壁垒的关系是(B)A.MES越大,进入壁垒越低 B.MES越大,进入壁垒越高
C.MES越小,市场集中度越高
D.没有相关关系
195.以下(C)不属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供给因素 A.投资结构 B.资源条件 C.消费结构 D.自然条件
196.由于技术老化、需求萎缩、成本上升、长期亏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而退出市场的产业是(C)A.幼小产业 B.夕阳产业 C.淘汰产业 D.衰退产业 197.差别化的内在来源包括(B)A.产品质量上的识别性、产品品种的可挑选性 B.企业长期建立的市场形象和品牌吸引力 C.产品的外观特征、产品的价格 D.售后服务
198.韦伯是(A)理论的创始者。
A.工业布局
B.成本—市场学派 C.点轴
D.增长极
199.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B)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200.下面(C)属于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A.渔业 B.钢铁业 C.林业 D.石油化工 201.以下(C)属于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需求因素
A.资本结构 B.资源条件 C.个人消费结构 D.技术进步 202.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率,将工业化划分为(D)个阶段
A.5 B.3 C.6 D.4 203.衡量有效竞争的标准有(C)个
A.5 B.1 C.3 D.2 204.对产业组织概念的拓展是将(B)纳入研究范畴 A.同一市场上企业之间的市场或组织关系 B.将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市场或组织关系 C.潜在进入者 D.替代品生产者
205.(A)发现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A.库兹涅茨 B.克拉克 C.配第 D.罗斯托
206.下面关于市场行为、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的描述,(B)是错误的 A.短期内,市场结构是决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基础 B.短期看,市场行为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
C.长期看,市场结构的变化是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 D.长期内,市场绩效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207.最早提出“组织”是第四生产要素的是(C)A.萨伊 B.贝恩 C.马歇尔 D.斯蒂格勒 208.在(C)情况下,厂商攫取了消费者的全部剩余
A.二级价格歧视 B.三级价格歧视 C.一级价格歧视 D.两部收费 209.下面的例子中,(C)反映了古诺模型所描述的情形 A.两商店的距离差异导致的价格差异
B.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商的价格竞争 C.偏远农产品市场上两大西瓜种植商的产量竞争 D.消费者对彩电的尺寸差异偏好 210.下面(C)不是劝说性广告的作用
A.提高进入壁垒 B.形成产品差异化 C.降低了广告产品的市场价格 D.提高广告产品的市场价格
211.在克拉克看来,产业结构演变的动因是各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必然出现的(C)的差异 A.成本 B.价格 C.相对收入 D.绝对收入 212.造船业属于下列(C)A.中间产品型产业 B.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C.最终需求型产业 D.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213.政府对产业技术开发提供补助金、税制优惠等是属于(A)A.产业技术政策 B.产业结构政策 C.产业组织政策 D.产业布局政策 214.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了(B)A.关联方式分类法 B.三次产业分类法 C.农轻重分类法 D.生产要素分类法 215.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夕阳”产业是指(B)A.处于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B.处于衰退期的产业
C.处于调整期的产业 D.市场容量渐趋饱和的产业 216.直接规制政策是属于(C)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技术政策 C.产业组织政策 D.产业发展政策 217.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产业布局实施了(D)战略
A.区位优势 B.平衡布局 C.生产要素优势 D.非均衡布局 218.赫希曼认为主导产业部门应当选择(A)的产业 A.后向联系系数大 B.前向联系系数大
C.收入弹性大 D.技术进步率高 219.在需求结构中,对产业结构影响最大的因素是:(B)A.人口的增加和人均收入的变化。B.个人消费结构 C.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 D.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220.从狭义上讲,产业是指(C)A.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的某些企业的集合 B.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C.生产具体高度替代性产品的企业集合 D.经济活动的总称
221.新产业组织理论主要运用(C)研究方法
A.S—C—P分析 B.计量经济分析 C.博弈论 D.案例分析 222.HHI指数的优势在于(C)A.必须收集到该市场上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信息 B.计算量不大
C.HHI对规模最大的前几个企业的市场份额变化反映特别敏感 D.便于收集资料
223.产业组织理论把(A)作为考察市场结构的首要因素 A.市场集中度 B.企业集中度 C.行业集中度 D.买方集中度 224.经济增长结构主义观点的假设前提是(A)A.“次优论” B.均衡竞争
C.完全竞争 D.非均衡竞争
225.供给结构的变化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D)A.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不变,造成需求不足 B.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滞后,造成需求滞后 C.供给结构变化,需求结构的变化过度,造成需求过度 D.需求结构变化,供给结构不变,造成供应不足
二、多项选择
1.经济发展的内涵是指(ABD)A.是一个包含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
B.包含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
C.是一个偏重于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
D.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E.不引起经济结构的根本变化 2.衡量产业优势地位的标准有(BCD)A.产业内厂商数量 B.附加值高低 C.产业产值 D.产业关联效应 E.竞争程度
3.产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ABDE)A.形成期
B.成长期
C.萌芽期
D.衰退期 E.成熟期
4.产业结构优化的对象主要是(ABCD)A.供给结构优化 B.需求结构优化
C.国际贸易结构优化 D.国际投资结构优化 E.消费结构优化
5.可用来定量反映市场绩效的指标有(ABC)A.利润率指标 B.勒纳指数 C.贝恩指数 D.基尼系数 E.恩格尔系数
6.产业间联系的纽带包括(ABCDE)A.产品劳务联系 B.生产技术联系 C.价格联系 D.劳动就业联系 E.投资联系
7.产业组织政策的手段有(BCD)A.调整衰退产业 B.控制市场结构
C.控制市场行为 D.直接改善不合理的资源配置 E.行政干预
8.据功能定位的不同,产业政策可分为:(ABCE)A.产业组织政策 B.产业结构政策 C.产业技术政策 D.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E.产业布局政策
9.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DE)A.以农业为主导的阶段 B.以轻纺工业为主导阶段阶段 C.以工业为主导的 D.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E.信息产业为主导的阶段
10.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特点有(ABC)A.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 B.产品同质 C.自由进入和退出 D.市场集中度高 E.信息不完全
11.以下属于三次产业分类法中的第一产业的有(ACDE)A.种植业 B.采矿业 C.畜牧业 D.林业 E.渔业
12.贝恩指出的构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包括(ABCDE)A.由规模经济所导致的进入壁垒 B.厂商的绝对成本优势 C.产品差别化因素 D.政府的政策法规 E.必要资本量
13.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ABCDE)A.市场集中度 B.产品差别化 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增长率 E.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14.市场行为主要包括(ABCDE)A.竞争性行为 B.协调行为 C.企业兼并与重组 D.企业定价 E.广告
15.古诺双寡头模型对每个寡头的行为及有关条件的假定为(ABCD)A.产品同质
B.两个厂商同时作出决策 C.厂商边际成本为常数
D.两厂商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E.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价格 16.伯特兰德模型的假设有(ABD)A.产品同质
B.两厂商之间不存在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串谋行为 C.产量竞争模型 D.价格竞争模型 E.厂商的决策变量是产量
17.衡量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状况的指标有(ABC)A.消费者剩余 B.生产者剩余 C.社会总剩余 D.中间商剩余 E.X效率 18.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指(ABD)A.农业、工业、服务业
B.取自于自然的产业、加工取自于自然的产业、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C.农业、制造业、第三产业
D.第一和第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资料的生产部门,第三产业是无形财富的生产部门 E.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19.产业应该具有以下某种同类属性或特征(BCE)A.部分企业的所有经济活动
B.相互密切竞争相关和替代相关的产品或服务
C.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 D.产业活动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
E.产业活动专指具有经济性质的各项活动,不包括政治、社会等活动 20.下哪些属于芝加哥学派的观点(ACE)A.即使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制,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B.沉没成本沉没的程度主要取决所投入资本向其他市场转移的程度
C.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D.技术和进入自由这两个因素决定市场结构 E.主张经济自由化
21.交易性质的三个维度是(ABC)A.资产专用性 B.交易所涉及的不确定性 C.交易发生的频率 D.交易成本的高低 E.纵向一体化
22.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BCD)A.对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B.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 C.对全部产业投资,但投资比例不同,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导致产业结构的相应变化
D.对外投资也会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E.消费需求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23.下面关于霍夫曼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BC)A.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经济学家
B.它反映的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 C.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D.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E.霍夫曼比例在任何时候都是适用的 24.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准(ABD)A.国际基准 B.需求结构基准 C.供给结构基准 D.产业间比例平衡基准 E.国家基准 25.主导产业形成的条件有(ACD)A.足够的资本积累 B.先进的技术资源 C.充足的市场需求 D.创新 E.较强的扩散效应
26.罗斯托在其著作中所阐述扩散效应的表现包括(ABC)A.回顾效应 B.旁侧效应 C.前向效应 D.结构效应 E.棘轮效应 27.反垄断法的三根支柱是(ABC)A.禁止限制竞争协议 B.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势力 C.控制企业兼并 D.直接规制政策 E.中小企业政策
28.产品差异化策略有(ABD)A.品牌差异化 B.渠道差异化 C.融资差异化 D.服务差异化 E.成本差异化
29、熊彼特意义上的创新包括(ACDEB)A.引进新产品或提供一种产品的新质量 B.采用新技术和新生产方法C.开辟新市场 D.获得原材料的新来源 E.实现企业组织的新形式 30.退出壁垒的成因包括(ABC)A.资产专用性和沉没成本 B.解雇费用 C.政策法律的限制 D.必要资本量 E.规模经济性
31、市场集中度的衡量指标有包括(ABCD)A.行业集中度 B.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C.HHI指数 D.熵指数 E.勒纳指数
32、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的特点包括(ABC)A.产业的绝对集中度为100% B.没有替代产品
技术创新和制度 C.进入壁垒非常高 D.完备信息 E.存在替代性产品
33、未来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ABC)A.产业集聚化 B.产业融合化 C.产业生态化 D.产业知识化 E.产业合作化
34、影响卡特尔稳定性的因素有(AB)A.经济人理性假说 B.卡特尔成员具有违反卡特尔协议的诱因 C.卡特尔成员之间具有协调问题 D.存在市场进入问题 E.政府干预
35、判断市场是否是有效竞争的三分法标准指(ABC)A.市场结构标准 B.市场行为标准 C.市场绩效标准 D.资源配置效率 E.生产成本标准
35、产业结构政策通常包括(ACBD)A.幼小产业保护政策 B.主导产业选择政策 C.战略产业扶植政策 D.衰退产业调整政策
E.产业规制政策
36.产业组织研究的三分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CD)。
A.结构 B.政策 C.行为 D.绩效 E.价格 37.下面(ABCDE)是属于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个人消费结构 D.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的比例 E.消费和投资的比例
38.工业化过程要经历如下(BCE)阶段
A.信息化 B.重工业化 C.高加工度化 D.农业工业化 E.技术集约化
39.直接规制政策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垄断产业,其主要内容包括:(ABCD)A.进入规制 B.数量规制 C.质量规制 D.价格规制
E.规格规制
40.可竞争市场理论是以(CD)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来推导可持续的有效率的产业组织的基本态势及其内生的形成过程。
A.进入壁垒 B.政策
C.完全可竞争市场 D.沉没成本 E.市场价格 41.大企业内部普遍存在X非效率的原因有(ABCD)A.利益集团目标分化 B.规模扩大导致管理成本上升 C.垄断企业没有竞争压力 D.成员“搭便车”动机强烈 E.技术进步
42.说明静态竞争策略的模型有(CDE)A.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B.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 C.古诺模型 D.伯特兰德模型 E.豪泰林模型
43.制定战略产业扶植政策时,要防止(BC)A.设备加速折旧 B.战略产业选择失误 C.资源浪费 D.市场过度竞争 E.企业转产
44.产业布局的市场机制的主要特点有(ABC)A.主体是企业 B.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C.手段是经济利益导向 D.决策权仍集中在中央政府 E.地区经济利益被忽视
45.日本学者越后和典认为,小企业长期处于规模不经济状态仍能生存的原因是(CD)A.政府扶持 B.竞争不充分 C.产品差异化 D.廉价劳动力 E.技术进步
46.波特认为,影响市场中企业的市场力量的相关因素包括(ABCD)A.供应商 B.购买者 C.潜在进入者 D.替代品生产者 E.政府 47.评价市场绩效可以从(ADE)方面进行
A.产业的资源配置效率 B.产业结构 C. 产业布局 D.产业技术进步 E.产业的规模结构效率 48.衡量产品差异化程度的指标有(AB)A.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B.广告密度 C.AC/MC D.贝恩指数 E.勒纳指数 49.可用来衡量企业规模的指标有(ABCDE)A.职工人数 B.固定资产原值 C.产量 D.销售额 E.附加价值
50.市场结构是指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主要有以下(ABCD)市场关系 A.卖方(企业)之间的关系 B.买方(企业或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C.买卖双方的关系
D.市场内现有的买方、卖方与正在进入或可能进入该市场的买方、卖方之间的关系。E.潜在进入市场的买方和卖方之间的关系 51.导致企业的规模发生变化的因素有(ABC)A.企业自身追求规模扩展的动机
B.技术进步为企业扩大规模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C.政府的政策和法律也会对企业规模产生影响 D.社会舆论
E.消费者喜爱
52.以下情况中(ACD)是因为需求结构变化不能适应供给变化而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协调。A.高档商品出现无法吸引低收入阶层 B.产品生产出来已经过时了 C.某些时尚产品消费者买不到 D.抢购风 E.奢侈品大量涌现 53.产业经济学是一门融合了(ABC)基本理论的应用性经济学科
A.经济学 B.管理学 C.文化学 D.伦理学 E.美学 54.产业组织理论的鼻祖有(ABC)A.马歇尔 B.张伯伦 C.罗宾逊 D.兰凯斯特 E.贝恩
55.下面关于霍夫曼比例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A.它的提出者是德国的经济学家 B.这一比例的提出是在1931年
C.它反映的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 D.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下降的 E.工业化过程中霍夫曼比例是不断上升的
56.产业政策的手段通常可分为直接干预,间接诱导和法律规制,以下属于间接 诱导手段有:(BCDE)A.配额制 B.税收减免 C.关税保护 D.财政补贴 E.融资支持
57.下列各项中(ABD)是主导产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
A.能够迅速有效地吸收创新成果,并获得与新技术相关联的新的生产函数 B.市场潜力巨大,可望获得持续的高速增长 C.能够大量吸收劳动力,解决就业问题
D.同其他产业的关联系数较大,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E.必须处于垄断地位
58.SCP分析框架所依据的价格理论的两极是(AD)A.完全竞争 B.不完全竞争 C.寡头垄断 D.完全垄断 E.垄断 59.说明动态竞争策略的模型有(ABE)A.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B.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 C.古诺模型 D.伯特兰德模型 E.无限次重复古诺模型 60.企业兼并有哪些类型(ABDE)A.水平兼并 B.纵向兼并 C.联合兼并 D.混合兼并 E.垂直兼并
61.根据霍夫曼的产业分类法,把产业分为(AC)A.消费资料产业 B.重点产业
C.资本资料产业 D.支柱产业 E.主导产业 62.三级价格歧视就是(BE)A.对不同的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B.在不同市场上收取不同价格
C.在不同的时间段收取不同价格 D.根据消费者的用量不同收取不同价格 E.根据消费者的年龄不同收取不同的价格
63.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ABCDE)A.前工业化时期 B.工业化初期 C.工业化中期 D.工业化后期 E.后工业化时期
64.科斯提出,交易成本包括(ABCE)A.进行交易谈判,签订交易契约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B.需要冒花费成本而购买不到原材料和劳动力或虽已购买到却不适用的风险 C.签订交易合约并对合约的执行进行监督 D.运输费用 E.获取市场信息需要支付的一定费用
65.下列因素中可能会对在位企业成功实施掠夺性定价产生负面效果的行为有(ABCD)A.被掠夺方可能获得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 B.潜在企业生产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专用性资产 C.消费者与被掠夺者签定了以竞争价格供货的长期合同 D.商品可以转售
E.在位企业可以获得行业或地区的交叉补贴 66.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包括(ABCD)A.从研究开发新产品到国内市场形成 B.从国内市场饱和到产品出口开拓国际市场 C.从国外市场形成到输出技术设备,就地生产和销售
D.国外生产能力形成,产品以更低价格返销,迫使本国该产品减少生产,并促使新产品开发 E.必要资本量壁垒
67.贝恩依据(AB)对不同垄断、竞争结合程度的产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分类 A.CR4 值 B.CR8值 C.产业规模状况 D.HHI值 E.熵指数
68.在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高级化要经历(ABCD)阶段 A.重工业化
B.高加工度化
C.知识技术高度密集化 D.高信息化 E.规模化、标准化 69.企业的价格行为分析主要有(CD)A.定价行为
B.广告行为 C.价格竞争行为
D.价格协调行为 E.兼并行为 70.下列(ABC)描述的是哈佛学派的观点?
A.高集中度导致到利润率 B.对寡占和垄断采取规制政策 C.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 D.用潜在竞争代替政府规制 E.反对政府干预
71.在(BC)的市场结构中,价格协调越困难 A.集中度高 B.集中度低
C.产品差别化程度高 D.产品差别化程度低 E.进入壁垒高
72.一级价格歧视下,(ABCDE)A.厂商完全了解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B.厂商对每个消费者收取不同的价格 C.厂商攫取了全部消费者剩余 D.没有扭曲效率,但影响了分配 E.是所有市场形式中最低效的 73.在寡头垄断模型中,下列(BC)是以价格作为决策变量 A.古诺模型 B.伯特兰德模型
C.豪泰林模型 D.斯坦克尔伯格模型 E.米尔格罗姆-罗伯兹垄断限价模型 74.影响产业结构变动的因素包括(ABCDE)A.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 B.技术进步
C.消费需求 D.投资需求 E.国际贸易 75.根据产业间前向和后向联系程度的差异,产业部门可分为以下(ABCD)类 A.中间产品型产业 B.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 C.最终需求型产业 D.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E.先行产业
76.主导产业选择中的罗斯托基准是指(AB)A.选择具有较高的增长率和显著的规模的产业 B.选择能带动其他部门的经济增长的产业 C.选择需求的收入弹性高的产业 D.选择后向联系系数大的产业 E.选择技术进步率高的产业
77.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先导的代理理论包括(ABC)A.团队生产 B.测度、监控、偷闲 C.剩余权利 D.市场与企业的关系 E.垂直一体化可以降低交易费用 78.度量产品差异化的方法包括(ABCDE)A.需求的交叉弹性 B.广告密度 C.广告费用 D.销售网络状况 E.顾客对服务的评分 79.横向并购的福利效果是(ABC)A.扩大了生产规模,形成了规模经济
B.形成卖方集中 C.造成了垄断 D.福利影响为负 E.福利影响为正 80.下列(ABD)描述的是可竞争市场理论?
A.以完全可竞争市场及沉没成本等概念的分析为中心
B.认为即使是独家垄断企业,也只能制定超额利润为零的可维持价格,以防止潜在竞争者进入 C.在分析框架中突出市场结构 D.主张用潜在竞争代替政府规制 E.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是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81.科斯的现代企业理论包括(ABCDE)A.企业和市场是执行相同职能因而可以相互替代配置资源的两种机制 B.企业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对价格机制的替代
C.无论运用市场机制还是运用企业组织来协调生产都有成本
D.市场经济中之所以存在企业在于有些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比通过市场所划花费的成本要低 E.企业没有无限扩张是因为企业组织也有成本 82.资产专用性有如下(ABCD)种类型
A.场所专用性 B.物质资产专用性 C.人力资产专用性 D.专项资产 E.无形资产 83.混合并购的原因包括(CD)A.扩张市场势力 B.降低交易成本 C.资产充分利用 D.降低风险 E.获得规模经济
84.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ABCDE)A.产业组织理论 B.产业结构理论 C.产业关联理论 D.产业布局理论 E.产业发展理论
85.波特的“钻石模型”提出,决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DE)A.生产要素 B.需求因素 C.比较优势 D.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 E.企业的战略、组织和竞争状态 86.构成产品差别化的因素包括(ABCDE)A.物理差异 B.心理差异 C.服务差异 D.空间差异 E.品牌差异
87.配第.克拉克定律描述的是(ABC)A.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B.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C.反映了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 D.资本品工业优先于消费品工业增长的规律 E.主导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扩散效应 88.竞争性产业的政府规制政策包括(ABCDE)A.进入规制 B.数量规制 C.质量规制 D.设备规制 E.价格规制
第三篇:产业经济学论文
内黄大枣产业发展状况
摘要:地处中原地带的内黄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内黄大枣,以其优良的品质和药理功效深受大众的喜爱,在枣农的辛勤下内黄大枣成为了一个当地有名的产业,带动的当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了枣农的生活水平。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及多种因素影响,红枣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影响了不少枣农的生产积极性。经查资料,写这篇论文提出了我的意见。
关键词:内黄大枣 红枣产业 改善措施
地理优势和悠久历史
内黄县位于东经114°35'—114°49',北纬35°29'—36°09',地处豫北黄河故道沙区,与河北、山东两省相邻,处京珠、阿深、安南、濮鹤4条高速路构成的井字形框架中心,106国道、汤濮铁路从县域南部穿过,交通便利,通讯发达。全县总面积116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6万亩,辖17个乡镇,531个行政村,71.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5万人。
河南内黄地处豫北黄河故道,红枣栽培历史悠久,据《内黄县志》记载:“唐宋时期已有大面积种植,达万余亩,并纳入银税”。足见内黄红枣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至今仍保存有2000余株1000年以上树龄的古枣树,有万余株500年以上树龄的老枣树,有几十万株100年以上树龄的大枣树。内黄大枣历史悠久,是历代帝王之贡品。内黄县素有“枣乡”之称,全县现有枣林46万亩,年产鲜枣12万吨,年产值2.4亿元,面积和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居河南省第一,全县人均红枣收入354.3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2.4%,后河镇共有耕地7.8万亩,全部为枣树,年产量2800万公斤,产值5600万元,农民人均红枣收入2000元,已成为内黄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先后被授予“中国名特优经济林--红枣之乡”、“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河南省红枣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县”和“全国大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县”等荣誉称号。枣园地理分布和种植
内黄县红枣品种较多,现有114个品种,主要品种为内黄大枣(又称扁核酸),共644余万株,占红枣总株数的92%,栽培方式以农枣间作为主,平均每亩15-20株,有一部分纯枣园,每亩55-110株,主要分布在卫河以南的12个乡镇,即城关镇、张龙乡、马上乡、东庄镇、高堤乡、卜城乡、井店乡、二安乡、六村乡、后河镇、梁庄镇、中召乡。其中集中枣区后河镇,7.5万亩耕地全部实行了农枣间作,红枣产量达3000万公斤,位居全国乡(镇)级之首。
X是年份 Y是内黄大枣产量,单位:万公斤
土壤有潮土和风沙土两大类,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内黄枣树种植模式以农枣间作为主,既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保护了农业稳产高产,群众称这种模式为:上有摇钱树(枣树),下有聚宝盆(花生、蔬菜),中间夹着粮食屯(小麦)。随着花生效益的下降,枣椒面积迅速扩大,形成“双红一白”(红枣、尖椒、小麦)新的种植模式,亩效益在3500元以上。内黄大枣品质和加工产业
内黄县红枣品种较多,现有114个品种,以内黄大枣为大宗(又称为扁核酸)。内黄大枣,品质优良,个大肉厚,富有弹性,果味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既可鲜吃,又可干制加工。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银奖,被海外人士誉为“东方宝果”。1993年以内黄大枣为原料的“冬夏枣茶”荣获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内黄大枣富含果酸、十八种氨基酸及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其中果酸含量为1.13%,为枣果平均含量的5倍多,维生素C的含量是柑桔的10倍,苹果的75倍,尤其是含有的环磷酸腺苷等生物活性物质,对多种心脏病有显着疗效,对癌细胞有较强的破坏和抑制作用,是医疗保健及滋补佳品,有“百果之王”和“活微生素丸”之誉。根据现代药理研究,红枣有增强体能、加强肌力的功效,红枣的含糖量高可以产生热量大,另外亦含优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他命,尤其所含的维他命C量,几乎居众水果之冠,因此红枣可以说是天然维他命丸。最特别的是红枣含有环磷酸腺甘(camp),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和中医称其有补益功效是相符合的。红枣成份中维他命c含量很高,而且含有环磷酸腺甘及山楂酸等成份,经过研究证实以上三者均含有抑制癌症的效果,适合现代环境的健康食品。
内黄大枣由于其个大肉厚、内部组织松软,弹性好,利于加工和长途运输,可加工成为多种食品,是目前加工的上乘品种。近几年依托丰富的红枣资源,我县先后建成了内黄县冬夏枣茶公司、内黄县明星果果脯厂、内黄县永盛枣制品公司为龙头的加工企业群体,加工企业达400多家,从业人员2万多有,年加工能力到5万吨,产值5亿元。加工品种有枣茶、枣汁、金丝蜜枣、枣醋、枣酒、香心焦枣、空心焦枣、无核糖枣、阿胶枣、酒枣等几十个品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及乌克兰、俄罗斯、韩国、朝鲜、日本、泰国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其中冬夏集团生产的枣茶属国内首创,曾获1992年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轻工产品技术博览会金奖,1993年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展金奖和中国北京首届保健品博览会金奖。全县红枣交易场所达200多处,年交易中转红枣15万吨,后河镇红枣批发交易市场为河南省最大的红枣批发交易市场。全县建有红枣冷库50座,红枣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和促进了加工、销售、包装、运输、贮藏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为做大做强红枣产业,内黄县委、县政府提出了“依枣名县、依枣富县、依枣强县”的宏伟战略目标。2002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红枣文化节,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建立无公害大枣标准化生产基地10万亩,内黄大枣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证书。这些举措打响、打靓了内黄大枣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红枣产业带动并促进了内黄林业快速发展,目前,内黄县做为河南省无公害红枣标准化示范基地,生产的红枣已成为符合无公害标准的“绿色果品”。
红枣已成为内黄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但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及多种因素影响,红枣经济效益有所下滑,影响了不少枣农的生产积极性。为确保全县红枣产业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将倾全县之力,促进红枣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对这个现象,提出以下建议:
一、发展目标
将红枣面积稳定在46万亩,产值达到3亿元;实施枣树高接换头品种改良3万亩;发展红枣密植园1万亩;引进固定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红枣加工龙头企业1-2家,年加工量达4万吨以上。
二、工作重点
1.加大保护力度,稳定红枣面积一要澄清底数,对全县枣树资源进行一次详细调查,了解动态。二要强化监管,严厉打击一切破坏枣树资源的违法行为。三要注重管理,积极探索适宜红枣生产的管理体制,提倡对零星枣区的枣树实施承包。县财政将对承包枣树的大户进行奖补。具体政策为:集中连片承包面积达到100亩、200亩、500亩,经验收亩产鲜枣300公斤以上的,分别奖补2000元、4000元、10000元。
2.优化品种结构,提升红枣品质内黄县大枣品种单一,结构不合理。为此,要大力实施枣树高接换头品种改良。有关乡镇每年要选取1-3个高接换头示范点,扎实做好品种改良工作。县林业部门负责做好嫁接人员的培训、技术指导、督促检查及良种接穗的选择、引进和供应。红枣品种改良的接穗资金由县财政全额负担,嫁接工人工资由乡、村、户三级分别按50%、20%、30%共同支付。到2012年,全县红枣品种改良面积达到3万亩。
3.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红枣质量红枣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标准化生产。一要创新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良种密植园。有关乡镇每年建设1-3个不少于100亩的红枣良种密植园。力争五年内,全县新发展良种密植园1万亩。县财政将对发展红枣良种密植园的农户予以奖补。具体政策为:以村为单位,集中连片达100亩以上且成活率85%以上的,每亩奖补200元。二要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各产枣乡镇每年至少建立1个500亩以上的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力争五年内全县新增红枣标准化管理示范园区20个以上。新增示范园亩产鲜枣600公斤以上,好果率达80%以上且虫果率在5%以下的,经验收合格,每处奖补1万元。
4.延长产业链条,提高红枣效益以扶持龙头企业为重点,以产业链条开发为载体,不断拓展红枣产业功能,拓宽枣农增收渠道。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00万元、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以上的,分别奖补1万元、2万元、10万元、50万元。
三、工作措施
1.强化领导,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为保证红枣产业快速发展,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红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产枣乡镇也成立相应组织,乡镇长为红枣产业发展第一责任人。县政府将把红枣产业发展情况作为农业经济工作的一项主要责任目标进行考核。完成红枣发展目标在前三名的乡镇,各奖补1万元;因工作失误,影响红枣发展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2.健全体系,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一是健全服务网络。按照“县有中心,乡有站,村村都有技术员”的标准,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县林业部门建立培训中心;产枣乡镇建立培训站;产枣重点村确定1-3名农民技术员。二是完善服务体系。在重点乡镇建立三个功能相对完善、设施配套齐全的红枣专业市场。
3.加大投入,为加快红枣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证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各级财政部门要把加快红枣产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对红枣产业的扶持力度。2008-2012年,县财政将拨款900多万元用于红枣产业发展。二是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县林业部门要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切实加大红枣专项资金的投入。三是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动员全社会积极投资发展红枣事业。
参考文献:
中国红枣网http://www.xiexiebang.com 王毕妮红枣食品加工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后记:
在学习产业经济这门课程之前,我认为这门课程可能会比较枯燥,无聊的学科。在老师您的授课之下,幽默的表述吸引着我,经典的案例分析的很透彻,令我很容易的就理解了抽象的概念。而且我认识到了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经济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使我正确认识产业经济活动及其管理发展的规律,基本掌握产业经济管理中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培养和提高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非常感谢老师这几个星期的教导。
第四篇: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产业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Ps:全手打,有错别字谅解。个人整理,仅供参考。
1.产业是具体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 P4 2.战略关联分类法 P6 战略关联分类法是指按照在一国产业政策中不同战略地位划分产业的一种分类方法。按照不同战略地位划分的产业主要有: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支柱产业、重点产业、先行产业。3.生产要素分类法 P12 生产要素分类法就是按照劳动、资本、知识等生产要素的比重或对各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对产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根据所需投入生产要素不同比重和不同生产要素的不同依赖程度可以将全部生产部门划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三类。4.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 P12 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是指按照产业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产业分类的一种方法。幼小产业
新兴产业是指由于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出现了已经度过了幼年生命危险期的新的细分产业,这些新的细分产业的产品在技术工艺、用途、生产方式、用料或其他方面与原有产业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
朝阳产业是指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使其进入技术不断成熟、平均成本不断下降、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的时期,处在这一发展的产业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常常与夕阳产业相对应。
衰退产业是指由于技术逐渐老化、需求逐渐萎缩、平均成本不断上升引起规模收益逐渐下降、产业规模逐渐缩小的产业。这类产品往往是由过了壮年期的产业发展而来的,继续衰退下去就成为夕阳产业,最后成为淘汰产业。这类产业如果某些技术的重大突破也会重新获得新生,进入另一产业生命周期。
夕阳产业 淘汰产业
5.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净产值的比例。P15 6.产业组织 P31 所谓产业组织,通常是指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者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7.马歇尔冲突 P33 大规模生产能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性,使这些企业的产品单位不断下降、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不断增强,而垄断的形成又必然阻碍竞争机制在资源合理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使经济丧失活力,从而扼杀自由竞争。8.有效竞争:既有利于维护竞争又有利于发挥规模经济的竞争格局。P34 9.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P98 A.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用于表示在特定产业或市场中,买者或卖者具有怎样的相对的规模结构的指标。
B.产品差异化
指企业在其提供顾客的产品上,通过各种方法造成足以引发顾客偏好的特殊性,使顾客能够把它同其他竞争性企业提供的同类产品有效的区别开来,从而达到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目的。C.进入和退出壁垒 D.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 E市场需求的增长率 F短期成本结构
10.广告密度=AD/SL AD—产品广告费用的绝对金额 SL—产品销售额 P103 11.勒纳指数(了解)P120 勒纳指数度量的事价格与边际成本的偏离率。L=(P-MC)/P P—价格 MC—边际成本
A 完全竞争下,价格=边际成本,L=0 B 垄断情况下,L不会超过1 C L越大,竞争程度越低。
D 无法反映企业为了谋取或巩固垄断地位而采取的限制性定价和掠夺性定价行为。12.贝恩指数(了解)P121 贝恩指数代表的事行业的超额利润表。
理论依据:市场中如果持续才在超额利润,那么一般情况下就表明市场上存在垄断势力,且超额利润高,垄断能力越强
13.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的关系P129 到目前为止,产业组织学者不再简单的认为结构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绩效,他们发现这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从短期考察,可以把市场结构看成是既定的要素,作为企业市场行为的外部环境,市场结构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市场行为,而产业内所有企业的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归纳起来,在短期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市场结构从根本上制约市场行为,市场行为又直接决定了市场绩效。
从长期考察,市场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式企业市场行为长期作用的结果,优势市场绩效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市场结构发生变化。
所以,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是双向的因果关系。14.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P162
(一)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
前工业化时期 工业化初期 工业化中期 工业化后期 后工业化时期
(二)从主导产业的转换过程来看
a农业为主 b轻纺工业为主 c原料和燃料动力等基础工业为重心的重化工业为主 d低度加工型的工业为主 e高度加工组装型工业为主 f第三产业为主 g信息产业为主
(三)从三大产业的内在变动来看
沿着以第一产业为主导到第二产业为主导,再到第三产业为主导的方向发展。15.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P166 一.供给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2)人口因素(3)技术进步(4)资金供应状(5)商品供应状况(6)环境因素 二.需求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1)消费需求(2)投资需求
三.国际贸易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四.国际投资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五.其他因素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16.产业关联 P172 产业关联是指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17.产业关联方式(了解)P172 产业关联方式是指产业部门间发生联系的依托或基础,以及产业间相互依托的不同类型。18.产业波及效果 P189 产业波及效果是指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中,当某一产业部门发生变化时,这一变化会沿着不同的产业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部门的变化,并且这些相关产业部门的变化又会导致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依次传递,影响力逐渐减弱,这一过程就是波及。19.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P220 A合理与协调的地区产业结构是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当地区产业结构出现不合理或不协调时,非常有必要进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地区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也非常有不要促地区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地区经济增长都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20.产业政策兴起与存续的理论依据 P257 市场失灵说 赶超战略说 国际竞争说 21.产业政策的手段
直接干预 间接诱导 法律规制 22.中小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P300(1)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率
(2)满足人们日益复杂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提高生活质量(3)作为大企业垄断的制约力量,促进市场竞争
(4)加快技术创新与扩散,推动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高级化(5)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为经济结构调整提供宽松的环境(6)扩大税基、税源,增加财政收入
(7)充当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国民经济的活力
(8)促进农村发展与进步,缩小城乡差别,扩大农村市场,缓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23.中小企业政策的性质和基本课题 P301 性质:经济问题主要中小企业在资金市场、劳动力市场和产业市场上相对于大企业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致使中小企业经常受到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下、经营亏损等问题的困扰。
基本课题:包括保护、扶植和指导三个方面。24.产业规制 P306 产业规制是政府或社会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和间接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或准法律约束力的限制、约束、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或社会为督促产业经济主体活动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政府规制是政府为实现某些社会经济目标而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的法律约束力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社会规制是指政府规制相对独立,对经济主体做出的各种直接和间接的准法律的限制、规范,以及由此引出的政府为督促经济主体行为符合这些限制、约束、规范而采取的行为和措施。
行业自律规制又可称之为行业管理,它介于政府规制和社会规制之间,主要是指行业协会对本行业企业的规划、协调,因而是一种综合性的自组织规制。25.当代西方产业规制的三种模式P306 A民间主导型产业规制 B政府主导型产业规制
C政府民间平衡性产业规制
26.政府为什么规制产业经济?P314(1)总体来说 在政府、企业、市场所组成的三要素体制中,政府基于维护市场效率、维护社会公平以及意识形态的原因规制产业经济。(2)具体来说
A.经济原因。因为自然垄断、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公用物品、不完全竞争等因素的存在使得市场机制要么根本无法解决,要么成本过高,而政府规制相对而言,具有自己的优势,在市场欠发达的情况下,政府规制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B社会公平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27.自然垄断产业 P327 自然垄断产业是指其主要业务具有规模经济效益,需要大规模固定资本投资,边际成本不断下降,具有网络效益的产业。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5*5分 当做论述题回答)
1.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国有企业? P15
1.自然垄断。对于像铁路和供水、电力等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特征。它固定成本很大,但是一经建成,可变成本就很小,这种行业因此常常需要一个很有实力的公司来提供,但只有一个企业就会形成垄断。垄断企业常常会高于市场竞争价格定价,产出水平也较低,从而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并导致经济效益损失。因此政府通过建立国有企业,对产出和价格进行管制,以降低自然垄断带来的不利效应。2.资本市场失败。私人部门投资者往往喜欢投资短期收益的项目,而对于具有长期获得回报且风险较大的项目投资偏好差。因此就需要政府通过建立开发银行为这样的行业融资或建立国有企业来运营。
3.外部性。由于一些诸如钢铁、医疗等基本生产要素行业产出对其他产业具有正外部性,且公共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而具有外部性特征。导致市场自发条件下,私人投资者不愿意投资,从而导致这些对整个经济有益的产业得不到足够的发展。因此,国有企业可以抵消正外部产业和公共品市场自发投资的不足。
4.社会公平的角度。诸如邮政和医疗等行业,如果由私人投资话,住在偏远地区的人将无法获得邮政服务;穷人因为更高的出保风险和较低的支付能力将无法得到医疗保障。国有企业可以为穷人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从而促进社会公平的目标。
2.简述形成进入壁垒的主要因素。P55(1)规模经济壁垒。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新进入的企业只有在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之后才能获得生产和销售的规模效益,在这之前,新企业的成本一定会高于原有在位企业。例如钢铁、化工行业。
(2)必要资本量壁垒。必要的资本量是指企业进入某一产业时最低限度的资本数量。必要资本量越大,筹措越困难,壁垒就越高。
(3)绝对优势壁垒。所谓绝对优势壁垒是指现有企业在原材料的采购和控制、技术专利、分销渠道以及与客户的密切合作等资源获得方面具有优势,张我一个或多个重要资源。(4)产品差别壁垒。在为企业通过长期的产品差异化努力,已经建立起了一定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但对于新企业,要想方法使公众相信新企业的产品与众不同,获得消费者的忠诚度,无疑要比原有企业花费更多的广告和设计费用。
(5)阻止进入行为。指现有企业通过相互协调、实施控制产业利润率、形成过剩产能供给、针对新企业的歧视价格等一些阻止进入的策略和行为。
(6)制度性壁垒。企业经营需要获得标准和执照,或者资金筹措也要受到政府的限制,例如进出口的许可证和差别性的税收壁垒。
3.简述目前广泛使用的有关市场势力的测度指标。P44-45 1.贝恩指数 B=πe/V πe是经济利润,V是投资总额;则贝恩指数为πe/V,衡量的是每单位投资取得的经济利润。贝恩指数逻辑认为,市场中如果持续存在经济利润,那么通常表明市场上存在垄断利润,且经济利润越高,代表垄断能力越强。但是现实中,垄断者并不一定能获得垄断利润,而且获得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的也不一定是由垄断造成的。因此,该指数在长期中是适用的。2.勒纳指数
L=P-MC/P,或因为P-MC/P=1/ε,故L=1/ε
L是勒纳指数,P是价格,MC是边际成本。勒纳指数取值范围在0~1之间,指数越大表明市场结构垄断的因素越强。该指数优势是避免了须从销售额资料来推断垄断势力的技术问题,只需要从企业价格与成本两方面数据。局限是1.无法反映企业为垄断而采取的行为2.边际成本往往由平均成本替代,造成该指数较大的误差3.该指数要求相比较产业所有产业的产品质量必须要固定统一,很难做到。3.托宾q q=R1+R2/Q q为托宾指数,R1为股票的市场价值,R2是债券的市场价值,Q是企业资产的重置成本。q>1说明企业资产以股票和债券计量的市场价值大于以当前市场价格评估的资产终止成本,意味着企业在市场在市场中能获得垄断利润,q越大说明所获得的超额利润越大,垄断越显著。但是该指数的局限是计算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存在数据获得困难。
4.何为工业化?其度量标准有哪些? P230
工业化可以被定义为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连续发生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可能最先发生于某一个生产单位的生产函数,然后再以一种支配的形态形成一种社会的生产函数而遍及于整个社会,从已经工业化的各国的经验来看,这种基要生产函数的变化,最好是用交通运输、动力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诸部门说明。
工业化通常被定义为工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或第二产业产值(或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但工业化并不能狭隘地仅仅理解为工业发展。
工业化的程度一般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国际上衡量工业化程度,主要经济指标有四项:一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初期阶段,人均3000美元为中期,人均5000美元为后期;二是工业化率,即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工业化率达到20%-40%,为正在工业化初期,40%-60%为半工业化国家,60%以上为工业化国家;三是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一般工业化初期,三次产业结构为12.7:37.8:49.5;就业结构为15.9:36.8:47.3;四是城市化率,即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一般工业化初期为37%以上,工业化国家则达到65%以上。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往往是轻纺工业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到第二阶段进入重化工业化,重工业和石化化学工业成为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反映重化工业化过程的指标是霍夫曼系数
5.完全竞争市场与垄断竞争市场的异同点有哪些? P26 完全竞争又称纯粹竞争,是一种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是这样一种市场结构,在其中同质的商品有很多卖者,没有一个卖者或买者能控制价格,进入很容易并且资源可以随时从一个使用者转向另一个使用者。例如,许多农产品市场就具有完全竞争市场这些特征。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响价格的企业或消费者的市场。
垄断竞争是指这样一种市场结构,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叫做生产集团。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6.怎样理解规模经济形成的经济效益与促进竞争之间的矛盾?
这是经济学家马歇尔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他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例如以长途电话为例,如果有许多企业开展竞争,去铺设各自相互重叠的通讯网,无疑会导致经济资源的巨大浪费,但让其中的一家企业扩大规模,将所有的业务都交给它经营,反而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充分享有规模经济,对提高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经济效益,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每个产业的市场规模都不是无限的,当有限的市场规模和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行动碰在一起时,必然导致生产越来越集中,企业的数目不断减少。最终有可能形成一个独霸市场的垄断寡头,从而使它获得人为操纵价格的力量。即使在少数几个企业占有某一产业大部分生产的垄断市场上,它们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也常常可以通过合谋或组成卡特尔等形式,控制这一产业的价格,扭曲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一句话,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令人垂涎欲滴,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的活力之间这对难分难解的矛盾,最早是由马歇尔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揭示的,因此后人称这对矛盾为“马歇尔冲突”。
7.简述三级价格歧视低效率的可能来源。P99 1.垄断的低效率。因价格高过边际成本,导致产出遭到限制,从而导致产出的低效率。2.消费低效率。由于不同消费者为同一产品支付的单价不同,每个消费者的边际支付意愿各不相同,这样就可能没有利用进一步交易的机会,从而导致低效率。例如某人购买第一单位产品愿意支付10美元,待购买第二单位时愿意支付9美元,因此他对于消费两单位产品共愿意支付19美元,但如果厂商索取单价10美元,他就不会消费两单位商品。
3.消费者为得到低价,可能不得不花费资源,而厂商从这种花费中又得不到好处。例如消费者为得到旅行的低价优惠,而不得不花费时间排队等候。
8.简述逆向外包的动因。P265 第一,.服务质量的满足和获得创新资源。随着发展中国家对产业升级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发张中国家对能够提供价值链高端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因此发展中国家缺乏创新人才,需要通过逆向外包来解决高级劳动要素供给。
第二,相对成本套利。追求规模经济和低成本是服务外包的动力因素。通过相对质量的劳动用工成本可以解释逆向外包现象的发生。由于近来发展中国家的用工成本和发达国家较接近,因此发达国家会选择将一部分原来离岸外包的业务撤回,甚至发展中国家也会主动通过逆向外包来进行成本套利。
第三,国家或者企业战略。例如发展中国家企业通过逆向外包战略,服务提供商在本土以外建立离岸中心或外包基地,吸引当地优秀员工并开辟市场,进一步扩大实力,有利于成长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第四,关注规避或者靠近市场。
发展中国家通过逆向外包可以规避发达国家的签证关注,在发达国家建立基地和办事处、招聘当地工作人员,也能够更加靠近市场,方便发达国家进行离岸交付,此外客户所在国内数据处理及提供知识产权服务,也有助于开发哪些不希望自己的知识产权以外包至境外的发达国家的更大客户群。
9.举例说明企业为什么要实施捆绑销售?【画出书上的表格】 P103 假定有两类消费者,以及两款不同软件。两类消费者对于两款软件的支付意愿如下表:
为简化起见,假定边际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只关注收益最大化。现在考虑两种不同的定价策略。首先,假定分别出售每一种产品,收益最大化的策略是对每一种软件都要100美元,如果这样,可以卖掉两套文字和电子软件,最终收入为400美元。但是,当实施捆绑销售,每一组软件的价格是220美元,最终将得到440美元的收入。显然,捆绑销售策略比分开销售更有吸引力。
10.为什么政府经常对生产性服务业加以管制?
现代生产型服务是为其他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用作中间投入的服务,主要用作是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供生产效率提供保障。主要包括交通运输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业服务业。但是服务业的自由进入和开放对于服务业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对于许多国家的政府来说,一些服务行业经济属性之外的兼有属性可能会被过分看重,从而对其实行国有垄断经营。例如,金融行业涉及国家的金融安全问题,电信行业涉及国家信息安全问题,文化传媒行业往往涉及意识形态问题等。因此在许多国家,这些服务部门都是国有垄断经营,不允许民间资本以及外资进入,存在着政府管制。
目前的生产性服务业还存在如下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高端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生产性服务业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知识基础上的产业,中高级人才资源对生产性服务的发展特别重要。目前,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的重要瓶颈。但生产性服务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我们需要实现与教育平台、技术平台和产业平台联动的人才队伍建设战略,才能最终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短缺的问题。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管理不到位的现象。目前我国还存在许多非专业化的生产性服务企业,企业有各自的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整个行业的管理标准与服务标准难以实现统一,也因此造成难以监管的现象。所以,制定各类服务业有效的服务标准及管理机制,将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对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尤其是信息咨询服务业、计算机应用服务业等知识密集型企业而言,技术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水平低,仍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产性服务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多数企业只是提供服务链上的低端产品,远未形成集先进科技技术的推动者、使用者与传播者于一身的良好运行机制。
缺乏有效的区域分工合作机制。受地方部门利益驱使,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出现了与工业领域相似的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及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不可避免地降低了集约化增长效率。为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的发生,基于产业链基础上的区域分工协调机制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区域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之间要加强分工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分工中合作,不断提升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11.简述马歇尔冲突。
马歇尔冲突时关于规模经济和垄断弊病之间的矛盾的观点。他认为:自由竞争会导致生产规模扩大,形成规模经济,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又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垄断,而垄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必然阻止竞争,扼杀企业活力,造成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一句话,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令人垂涎欲滴,但追求规模经济的结果往往导致垄断的发展。它将使价格机制失去作用,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遭到扭曲,自由竞争这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被人为地扼杀,整个经济活动失去了活力。规模经济和竞争的活力之间这对难分难解的矛盾,最早是由马歇尔在他的名著《经济学原理》中揭示的,因此后人称这对矛盾为“马歇尔冲突”。
12.简述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P299 1.比较优势基准。
一个地区选择主导产业首先必须建立在地区经济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基准包括该产业具有静态比较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静态比较优势是指一国从事相对成本更低的产业,该产业就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动态比较优势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护该产业将具有竞争力。2.筱原基准:收入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 筱原基准包括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根据收入弹性基准可以挑选出随着经济增长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产业。随着经济的增长,高收入弹性的产业将在产业结构中占据更大的份额。收入弹性基准要求产业结构与国民收入增长相适应。根据生产率上升基准可以挑选出经济技术进步最快的产业,当某个产业在技术上获得突破性进展时,该产业会迅速增长。3.赫希曼和罗斯托基准:产业联系 该基准认为,主导产业应该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系数的产业,只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4.环境和劳动内容基准
环境基准是指政府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以环境污染少、能源消耗低,又不至于造成过密集中的环境为选择基准。劳动内容基准是指在选择主导产业时,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内容的丰富性、趣味性,并把能够提供安全、舒适和稳定的劳动岗位作为选择基准。
13.简述结构性进入壁垒的种类 P157 1.绝对成本壁垒:在位企业在任意产量下的平均成本都比潜在进入者低,因此在位企业可以以高于自身成本,低于潜在进入者成本的价格出售获得利润。
2.规模经济:某些特定行业存在要长期才能达到的最小生产规模,否则就会造成成本过高。3.多工厂经营:有些行业需要投资经营多工厂才具有低成本,即初始资本投入量大。4.网络外部性:某些产品产生外部性,消费者购买数量越多,从此商品中获得的效应水平就越高,从而增加对该产品的需求。因而在位企业就拥有一定的消费群体,形成了较潜在进入者的在位优势。
5.行政制度壁垒:政府认为某些行业适合少量企业,因此通过制度来限制进入行业的企业数量。
14.简述市场集中度与市场势力之间的关系。P59 在一定条件下,市场集中度直接决定着市场势力的大小;在给定的市场结构下,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
(1)当企业实力对称时,并不需要大量相同的企业,就可以古诺模型的绩效接近于完全竞争的绩效。当企业实力对称时,产业中的厂商数量越多,市场实力越小。(2)当企业实力不对称时,对于有n个企业的一般古诺模型,每个企业的成本函数为Ci(qi)
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势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