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产业经济学试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yoto
产业经济学
一 简答题(15分*4,共60分)
1、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包括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制等为主要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是其核心,博弈论已成为其重要分析方法。
(一)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距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
(三)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四)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资源的供给(输入)
(一)劳动力的供给:
1、劳动力供给总量影响产业结构
2、劳动力供给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二)技术的供给,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动力
1、技术的进步→新老产业的交替→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技术进步的不均等规律→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激发新的需求
(三)自然资源的供给,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之一
1、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该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2、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制约作用弱化。
(四)资金的供给,影响产业结构的直接因素
1、投资总量的增加→一般不会是各产业产出等比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得到的投资量不一样→各产业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市场需求
(一)国民收入的总水平及其分配
(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三)中间需求(初级品和中间品)与最终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四)产品的结构(同一产业众多产品的产出之间的结构)
1、同类特定的产品结构决定了特定的产业结构
2、同一产业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不同→产品结构改变→产业结构的转换。
(五)居民消费状况
三、环境影响
(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政策通过对全产业或其中某些产业的支持、保护或限制,直接干预一国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战略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1)以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2)以出口导向牵引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出口多的行业在结构中比重增大。(3)以进口替代促进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一致→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先快后慢。
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再配臵,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4、产业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政策,即着重研究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支柱产业的振兴政策,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扶植政策和对另一些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等。
2、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研究每个产业内部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以及其他诸如中小企业政策、企业兼并政策等。
3、产业技术政策即有关引导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援助政策、高新技术鼓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转移政策以及有关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等。
4、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政府对本国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及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组合分布的政策。可分为宏观布局政策、中观布局政策和微观布局政策。
5、产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政府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指向方面的政策,具体包括有关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支持政策。
6、产业国际竞争力政策,主要是政府为提高或保护本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而推行的政策。具体包括进口保护政策、出口鼓励政策、产业扶植政策等。
二 论述题(20分*2,共40分)
1、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积极应对?
优势:区位、科教、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现代产业体系完善,要素成本较沿海地区有优势,产业承接平台空间广阔,内销市场具备可观规模,科技与人才优势突出。中部崛起将形成以武汉为增长极的城市群与长株潭为一体的城市群,使得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望在未来中部区域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取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劣势:开放型体系有待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健全,保税物流及通关体系有待建设,服务软环境有待改善,产业转移信息指导亟待完善。
机遇:国家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性调整,为湖北提供了承接开放型产业转移的增量性机遇。
挑战:① 转出产业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加大了中西部省市的竞争压力。
当前,第四次产业转移仍处于启动阶段,产业转移高潮的来临仍需要阶段性的演进。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企业不仅未形成产业漂移潮,且世界制造业依然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
② 中西部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纷纷打造引资洼地,在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比拼招商优惠政策,形成激烈竞争。
当前中西部各省市、沿海省市欠发达地区、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措施力度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赶超挤压、“僧多粥少”的逼人态势。
③ 湖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地区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挑战。
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近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环境容量压力正成为伴随而来的突出问题。
此外,伴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湖北可能成为国家层面划定的重点开发区。
但在省级层面,将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且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供需压力随时间推移将加大。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其资本寻求扩张,谋求增值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承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了解产业转移的需求,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自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准对接点,方能获得最佳的耦合效应。从天门的实际出发,要积极发挥四大优势,实现有效对接。
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与加工贸易和生产服务业的对接。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与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对接。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协作配套和产业链的对接。
四是发挥综合成本低廉优势,推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工、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依赖程度较高。
不断完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第一,坚持狠抓招商引资不动摇。一是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强化专班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扩大回归工程效应,不断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二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完善统计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以及奖励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提高承接的针对性。搭建产业转移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地区待转产业信息,为承接转移创造便利条件。遵循国际惯例,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项目,加强投资项目的综合性分析和集中推介,提高项目成功率。四是建立健全与东部地区的联动机制。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沟通联系,积极与之建立高层领导和政府对话互访机制和沟通机制,探索与发达地区的园区之间、商会之间、行业协会之间、企业之间的多种对接,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以及干部挂职、培训工作。五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坚决不引进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高、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项目。
第二,不断加强承接区建设。把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的承接区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承接平台。优化产业分工。科学规划,对园区和工业小区进行合理定位,避免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分散产业竞争力。三是促进园区的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活配套产业,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功能、服务功能和配套功能。
第三,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建立健全物流体系。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在支持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重点工业园、重点企业的物流通道建设和境内交通通道建设。搞好汉江和汉北河疏浚,畅通水运通道,发挥水运功能。加强物流节点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企业。四是抓好企业用工服务。加强招工平台建设,建立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和沟通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用工招聘活动。实施“劳动力回归”工程和“劳动力涵养工程”,加强劳动力储备。整合现有培训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改善用工环境,完善用工保障机制,确保劳动者安心、安身在市内企业就业。
第四,着力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经济发展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核心,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很小,下一步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软环境上,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一是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快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天门、优质服务”等四大环境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环境责任
追究制度,加大对破坏经济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第五,抓紧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制。科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出台促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和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明确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加强财政投入,加大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实行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激励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2009年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背景、核心主旨和预期效应。
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月14日)、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4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1日)、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月18日)、轻工业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2月19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2月25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至此,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部出齐,其实施时间将从2009年至2011年。
一、钢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措施: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调整进出口税率,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主要影响:政策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二、汽车业:支持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措施: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臵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使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影响:减征购臵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专项资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扩大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这将对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
三、纺织工业:促进企业由大到强
主要措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退税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但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另外,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主要措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规划中要
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五、船舶工业: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主要措施: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大约占比70%左右,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产品基本代表相应领域的国家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相对有利。
六、电子信息:集中实施六大工程
主要措施: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
主要影响:规划对于通讯设备行业(3G及宽带)、电子行业、彩电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构成利好,同时,将推动国内服务外包需求的成长及对本土基础软件企业需求的增长。
七、轻工业:惠及45个细分行业
主要措施:扩大城乡消费。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轻工企业的财税和信贷支持。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糖、乳制品、盐、纸浆等产品的收储。
主要影响:轻工业总共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预计食品、家电有望成为振兴重点。但是国家政策对于短期行业景气难以起到明显的支撑。“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但是众多外向型经济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受国际经济恶化影响而返乡,农民购买力(需求)变化制约了“家电下乡”的效果。
八、石化业:控制总量布局产业
主要措施: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
九、有色金属:收储成为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收储”将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措施,具体可能包括落实及增加收储计划、推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国外资源并购、落实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合理调整税费以及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改的支持等。
主要影响:“收储”对于扭转国内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库存高企的困境有直接作用,而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储的铝厂、锌厂等企业,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已经相对较小,现金压力减轻,由此可能使得市场抛售压力缓解,从而使得部分金属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试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yoto
一 简答题(15分*4,共60分)
1、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包括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制等为主要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是其核心,博弈论已成为其重要分析方法。
(一)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距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
(三)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四)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资源的供给(输入)
(一)劳动力的供给:
1、劳动力供给总量影响产业结构
2、劳动力供给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二)技术的供给,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动力
1、技术的进步→新老产业的交替→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技术进步的不均等规律→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激发新的需求
(三)自然资源的供给,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之一
1、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该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2、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制约作用弱化。
(四)资金的供给,影响产业结构的直接因素
1、投资总量的增加→一般不会是各产业产出等比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得到的投资量不一样→各产业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市场需求
(一)国民收入的总水平及其分配
(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三)中间需求(初级品和中间品)与最终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四)产品的结构(同一产业众多产品的产出之间的结构)
1、同类特定的产品结构决定了特定的产业结构
2、同一产业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不同→产品结构改变→产业结构的转换。
(五)居民消费状况
三、环境影响
(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政策通过对全产业或其中某些产业的支持、保护或限制,直接干预一国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战略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1)以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2)以出口导向牵引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出口多的行业在结构中比重增大。(3)以进口替代促进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一致→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先快后慢。
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再配臵,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4、产业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政策,即着重研究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支柱产业的振兴政策,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扶植政策和对另一些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等。
2、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研究每个产业内部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以及其他诸如中小企业政策、企业兼并政策等。
3、产业技术政策即有关引导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援助政策、高新技术鼓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转移政策以及有关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等。
4、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政府对本国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及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组合分布的政策。可分为宏观布局政策、中观布局政策和微观布局政策。
5、产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政府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指向方面的政策,具体包括有关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支持政策。
6、产业国际竞争力政策,主要是政府为提高或保护本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而推行的政策。具体包括进口保护政策、出口鼓励政策、产业扶植政策等。
二 论述题(20分*2,共40分)
1、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积极应对?
优势:区位、科教、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现代产业体系完善,要素成本较沿海地区有优势,产业承接平台空间广阔,内销市场具备可观规模,科技与人才优势突出。中部崛起将形成以武汉为增长极的城市群与长株潭为一体的城市群,使得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望在未来中部区域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取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劣势:开放型体系有待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健全,保税物流及通关体系有待建设,服务软环境有待改善,产业转移信息指导亟待完善。
机遇:国家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性调整,为湖北提供了承接开放型产业转移的增量性机遇。
挑战:① 转出产业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加大了中西部省市的竞争压力。
当前,第四次产业转移仍处于启动阶段,产业转移高潮的来临仍需要阶段性的演进。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企业不仅未形成产业漂移潮,且世界制造业依然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
② 中西部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纷纷打造引资洼地,在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比拼招商优惠政策,形成激烈竞争。
当前中西部各省市、沿海省市欠发达地区、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措施力度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赶超挤压、“僧多粥少”的逼人态势。
③ 湖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地区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挑战。
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近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环境容量压力正成为伴随而来的突出问题。
此外,伴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湖北可能成为国家层面划定的重点开发区。
但在省级层面,将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且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供需压力随时间推移将加大。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其资本寻求扩张,谋求增值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承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了解产业转移的需求,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自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准对接点,方能获得最佳的耦合效应。从天门的实际出发,要积极发挥四大优势,实现有效对接。
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与加工贸易和生产服务业的对接。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与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对接。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协作配套和产业链的对接。
四是发挥综合成本低廉优势,推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工、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依赖程度较高。、从产业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2009年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背景、核心主旨和预期效应。
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月14日)、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4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1日)、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月18日)、轻工业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2月19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2月25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至此,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部出齐,其实施时间将从2009年至2011年。
一、钢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措施: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调整进出口税率,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主要影响:政策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二、汽车业:支持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措施: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臵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使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影响:减征购臵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专项资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扩大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这将对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
三、纺织工业:促进企业由大到强
主要措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退税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但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另外,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主要措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
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规划中要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五、船舶工业: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主要措施: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大约占比70%左右,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产品基本代表相应领域的国家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相对有利。
六、电子信息:集中实施六大工程
主要措施: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
主要影响:规划对于通讯设备行业(3G及宽带)、电子行业、彩电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构成利好,同时,将推动国内服务外包需求的成长及对本土基础软件企业需求的增长。
七、轻工业:惠及45个细分行业
主要措施:扩大城乡消费。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轻工企业的财税和信贷支持。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糖、乳制品、盐、纸浆等产品的收储。
主要影响:轻工业总共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预计食品、家电有望成为振兴重点。但是国家政策对于短期行业景气难以起到明显的支撑。“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但是众多外向型经济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受国际经济恶化影响而返乡,农民购买力(需求)变化制约了“家电下乡”的效果。
八、石化业:控制总量布局产业
主要措施: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
九、有色金属:收储成为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收储”将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措施,具体可能包括落实及增加收储计划、推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国外资源并购、落实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合理调整税费以及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改的支持等。
主要影响:“收储”对于扭转国内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库存高企的困境有直接作用,而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储的铝厂、锌厂等企业,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已经相对较小,现金压力减轻,由此可能使得市场抛售压力缓解,从而使得部分金属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十、物流业:减轻金融危机冲击
主要措施:可能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调低为3%;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对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等。
主要影响:物流业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规划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对物流体系的冲击。
第三篇:产业经济学试题答案2
产业经济学试题2
备注: 学生不得在试题纸上答题(含填空题、选择题等客观题)
一、单项选择:(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创立了投入产出法,为产业关联理论做出了杰出贡献。
A、里昂剔夫 B、克拉克 C、库兹涅茨 D、罗斯托
2、马歇尔冲突是指()。
A、规模经济与垄断的矛盾 B、完全竞争与市场的矛盾
C、竞争与垄断的矛盾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3、下列不属于SCP分析框架内容的是:()A、市场行为 B、市场绩效 C、市场结构 D、市场竞争
4、掠夺性定价的特征有()。
A、定价一般是长期性 B、所有企业都可以采用此战略
C、价格一般订在低于平均利润之下 D、其实质目的是要扩大需求量
5、罗斯托关于经济增长本质研究的角度是()。
A、从总量的变化过程来研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
B、从部门的变化过程来研究经济总量增长的规律
C、从均衡竞争的假设条件来研究经济增长
D、从“次优论”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
6、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专门对工业结构规律进行研究得出的霍夫曼比率是()。A、霍夫曼比例=消费品产值/资本品产值
B、霍夫曼比例=资本资料工业产值/消费资料工业产值 C、霍夫曼比例=消费资料工业产值/资本资料工业产值 D、霍夫曼比例=资本品产值/消费品产值
7、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是()。
A、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合理化 B、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
C、促进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 D、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
8、下列不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特征的是:()A、产业集中度很高 B、产品同一性很高 C、不存在进入壁垒 D、完备信息
9、下列哪一项属于哈佛学派的观点()。
A、即使市场中存在着垄断势力或不完全竞争,只要不存在政府的进入规则,这种高集中度产生的高利润会因为新企业大量进入而消失
B、市场结构是基本决定因素,不同的市场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市场绩效
C、如果一个产业持续出现高利润率,这完全可能是该产业中企业高效率和创新的结果
D、不要求政府实施反垄断政策
10、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两者都不是建立在不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B、两者都建立在完全的理论假定基础上
C、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易取得
D、勒纳指数与贝恩指数相比,较难取得
11、下列不属于自由主义的产业组织学派的是:()A、哈佛学派 B、芝加哥学派
C、可竞争市场理论 D、新奥地利学派
12、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是通过()实现的。
A、产业政策的调整 B、主导产业的选择 C、产业间优势地位的变更 D、产业的转换和发展
13、雁行发展模式是日本学者()提出的一种后进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途径的理论。
A、植草益 B、盐野谷佑一 C、森谷正规 D、赤松
14、煤炭与电力之间的产业关联方式属于:()A、单向联系 B、多向联系 C、间接联系 D、逆向联系
15、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政策属于()A、产业结构政策 B、产业组织政策 C、产业布局政策 D、产业技术政策
16、在企业、市场、政府三者关系中,强调保障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政府较少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市场引导企业的产业规制模式属于()A、民间主导型 B、政府主导型
C、政府民间平衡型 D、难于确定
17、从产业发展生命周期的角度,我们可以把支柱产业看作是处于()A、投入期的产业 B、成长期的产业 C、成熟期的产业 D、衰退期的产业
18、产业组织是指()。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C、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 D、市场主体间的市场活动的集合
19、在产业关联分析的实际中最常用的方式是()
A、价值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B、事物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C、逻辑形式和联系方式 D、技术形态的联系和联系方式 20、下列关于投资需求对产业结构的影响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创造新的需求投资,将形成新的产业而改变原有的产业结构
B、对部分产业投资,将推动这些产业以更快的速度扩大,从而影响原有产业结构。
C、对全部产业投资,则会引起各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 D、对外投资也会影响本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
2、配第-克拉克定律
3、产业组织政策
4、投入产出法
5、次优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四、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试题2 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5:AADCB 6—10:CAABD 11—15:ACDBB 16—20:ACAAD
二、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掠夺性定价(驱逐对手定价):某企业为了把对手挤出市场或吓退试图进入市场的潜在对手,而采取降低价格的策略。
2、配第-克拉克定律:在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会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而且转移的幅度会越来越大。
3、产业组织政策:为了获得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其实质是协调竞争和规模经济之间的矛盾,以维持正常的市场秩序,促进有效竞争态势的形成。
4、投入产出法:研究经济系统中各个部分间表现为投入与产出的相互依存关系的经济数量分析方法。
5、次优理论:一个在某个或更多市场已包含垄断等不完全性、且对此已无能为力的现存市场中,如何得到最佳结果的理论。
三、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1、简述产业发展的生命周期理论。
答:(1)产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形成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2分)
(2)具有以下特点:①不是所有的产业都有生命周期;②产业生命周期曲线的形状更为平缓和漫长;③产业生命周期存在缩短的趋势;④许多产业的生命周期具有明显的“衰而不亡”的特征;⑤衰退产业可能会“起死回生”进入下一个发展周期。(共6分)
2、简述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规律。
答:(1)生产要素密集型产业地位变动趋势,即先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再转向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最后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2分)(2)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趋势;(2分)(3)新兴产业不断取代传统产业,并成为主导产业;(2分)(4)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2分)
3、什么是主导产业?并简述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答:主导产业是指发展速度快、带动作用大、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2分)
扩散效应主要体现在:前向效应,后向效应,旁侧效应。(共6分)
4、什么是市场进入障碍,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有哪些? 答:市场进入障碍是指产业内已有厂商对准备进入或正在进入该产业的新厂商所拥有的优势,或者说是新厂商在进入该产业时所遇到的不利因素和限制。(2分)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原因:规模经济障碍;绝对费用障碍;产品差别化障碍;政策和法规障碍。(共6分)
五:论述题:企业兼并的主要动机及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共18分)
答案要点:企业兼并的动机多种多样,主兼企业和被兼企业的动机也不相同:(1)主兼企业的动机:获得规模经济的效益;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支配力量;降低市场进人壁垒;减少资产经营风险;单纯扩大规模,提高经理人员的声望。(7分)
(2)被兼企业的动机:减少资产经营风险;避免破产;回收资本。(5分)
(3)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市场支配力量的加强和垄断的出现;进入壁垒的形成。(6分)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5、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
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需求变动的诸因素。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定,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的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条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3.简述西方宏观的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在此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
求量。这样,厂商的销售收入就又可以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
那么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弹性大小。所以,在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一下三中情况:
1、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3、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货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2、结合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分析我国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失业和在什么情况下消除失业,所以市场机制中诸多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变量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及其对失业的影响,便是西方经济学中中失业理论的内容。主要有萨伊的传统失业理论,马歇尔的新古典失业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对失业的不同认识。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把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大类来看,只有自愿失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失业现象真正关心的。
非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需求不足额失业。
在某种意义上看,结构失业就是长期的摩擦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的很快,如劳动者离开原来工作后立即可找到同样类型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得很慢,如劳动者需要重新训练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
作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共性问题,我国也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周期性失业一直属于没有外露的隐性失业。从西方学者关于隐性失业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隐性失业意味着人均产出率的低水平,经济效率的低下和产品成本的增加,因此它是与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或下降紧密相关的,隐性失业正是我国失业的独特实现形式,它是传统就业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制约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者的素质,阻碍企业经营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要稳步实现隐性失业的显性化。
另外,西方经济学家还揭示了人口,就业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会使劳动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形成隐形失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此我国要继续有效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
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之为比较静态分析。
3.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之为替代效应。
5.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就是一般均衡分析。
6.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而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所以,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简要说明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 = MC。
1)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
原
则。
(2)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的所有决策选择。
(3)以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选择为例。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在既定价格下增加产量,如果MR>MC,意味着增加这一单位产量能增加总利润,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直到MR=MC。相反,如果MR 3、简述帕累托最优配置的主要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三、论述题 1.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起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答: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持有货币,以至于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 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 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 = 10-2P,求:价格P = 2时需求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e=-(dQ/Q)(dP/P)=—(dQ/dP)·(P/Q)Q的一阶导数即dQ/dP=-2,当价格P=2时,需求量Q=6.则点弹性e=-(dQ/Q)(dP/P)=—(dQ/dP)·(P/Q)=—(—2)*2/6=2/3 因为,需求点弹性小于1,所以缺乏弹性,即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及价格比的敏感程度,厂商应提高价格。因为价格上升较多,由此产生的需求量的下降并不明显,于是二者的乘积总收益增加 题目 答案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 A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需求曲线是一条 A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C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均衡价格是 A 均衡价格随着 C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C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 B 必须 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C 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C 下列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C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A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下列哪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决定需求定理的是 C A B A B C C A A A A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固定成本是指 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B C A D C A B B C A B A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B B B B A A C A B D A A B 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 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 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这将导致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企业家的报酬是 洛伦斯曲线代表了 如果收入是平等分配的,则洛伦斯曲线与 如果收入是完全平等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收入分配要 B D A A C A D C A C B D C 市场失灵是指 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垄断行为是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时,则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下面哪一项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性 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职能 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支出法又称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 D A C C D D D A D A D C C C A C A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表为 政府支出是指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已知资本/产量比率是4,储蓄率是20%,依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 认为资本-产量比率可以改变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通货是指 在经济学中,M1是指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当价格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A B A A B B C A C A A C C C B B A A A C A B D B B B 引致消费取决于 .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奥肯定理说明了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C B A A C B B B C C A B B C C A A B C B A C C C C A 50~6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称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以下属于自由贸易理论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实行过多种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 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有时被称为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指 经济学的含义包括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 需求定理是指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供给定理是指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C C C A A C A C A A C C D B A B AB ABCDE ABCDE ACDE ACE ACDE BDE BCE 均衡价格就是 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效用是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 BC CE BCDE BDE BDE BDE ACD AB ABE ACE CE BCE ACD ABCDE BCE BD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 总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短期成本分为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 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CD ACD CD BCE ACD CE DE ACE ACD AB ABCE BD AD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价格歧视分为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工会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是 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 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外部经济是指 外部性可以分为 ABCD ABD ACDE ABE AECB ACE ABC ABC BC AC ABDE ADE AC 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BE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应注意以下问题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有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包括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的三个增长率的概念是 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时,对付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法是 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 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乘数的公式表明 IS曲线是 LM曲线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ABDE ABCE ACDE BCD ABCD ABDE ACD AC AC AB ABC ACDE ABCD ABCE ABCE ABCD BCE AE CD AB ABC BE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实行赤字财政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1999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1999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实证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ABCDE ABE AB ADE AB BCE BCE ADE ABCDE AC AC ABC ACE B A B A A B B A B B 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错)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就会增加。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就会减少。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量是存量。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A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B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且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B A A B B B B A A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A 当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总是正的。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A B B B A A B B B B A B B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在不同的行业中,短期与长期的年限都是一样的。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使厂商的利润为零。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A A A B A B B B A B A B B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B A A B B A A B B B B B A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A A B 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B 供给。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利润无论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 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是迂迴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私人生产的物品不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引起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B A B A A A B B B 公共物品会引起搭便车问题。A 汽车的尾气是有害的外部性。 A 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A 市场失灵应由政府取代市场机制。 B 信息不对称就是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A 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所有的市场失灵问题。B 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应放弃调控市场。 B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净值。 B B B B B A A A B A A 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同的概念。哈罗德-多马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有保证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均衡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互调整。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A B B 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增加货币量。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要更为有利。 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商业银行是一种唯一的金融机构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B A A A B A A A A A B A A A B B A B B B B A A A B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 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拉弗曲线说明税率越高政府税收越多,提高税率可以增加政府税收。 萧条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没有“挤出效应”,繁荣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有“挤出效应”。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A B B B B A A B A B B B B A B A A A B B A B A B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A B B B B B A B A B B B B B第五篇: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