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学流派试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流派
一、名词解释
1、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中,由于外部性具有相互性,产权初始的界定状态不会影响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化。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将引导外部性所涉及的双方进行产权的相互交易,使资源配置流向高效率的方向,从而导致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2、货币中性:是指货币供给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相同比例增长,对于实际产出水平没有产生影响。
3、充分就业:在某一工资水平之下,所有愿意接受工作的人,都获得了就业机会。即没有非自愿失业。
4、逆向选择:由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5、滞胀:即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的局面,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按相同方向变动,越来越高的通货膨胀率伴随着越来越高的失业率。
6、菲利普斯曲线:表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在以横轴表示失业率,纵轴表示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坐标系中,画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7、价格粘性: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8、萨伊定律:供给创造了它自身的需求,更多的供给表示有更多的需求,需求量始终与供给量作同比例增加,总供给和总需求必然是恒等的。因而不存在需求不足,不会出现普遍的生产过剩和大量的失业。
9、乘数: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支出的初始变化之间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k=y/J,其中Y 表示国民收入的变化,J 表示支出的变化
10、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经济学领域中一个相对较新的理论分支与学说;它帮助人们理解和加深对公共产品、公共权力、公共选择等核心概念的认识,主要从新政治经济学理论的视角介绍国家的起源、政府的权利和义务、公共所有权、公共资源、公共政策、宪法、宪政、共和、民主和自由、市场与国家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或者简单地说,是将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法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等其他社会科学与政策研究领域
11、新剑桥学派: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发展到20世纪50~60年代时在英国剑桥大学形成的一个凯恩斯主义的重要支派。新剑桥学派以将“凯恩斯革命”进行到底作为自己经济理论研究的历史使命,强调历史分析,反对均衡分析;主张经济理论的统一性、反对折中主义。
12、理性预期:在决过程中,经济当事人会充分利用他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对未来结果的预期。
13、拉弗曲线:描述税率与政府税收收入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当政府的税率较低,政府税收收入和税率同方向变化,即税收随着税率提高而增加。当政府要求较高的税率,政府税收收入和税率成反方向变化,即税率提高,政府的税收反而减少。
14、自然失业率: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二、简答题
1、什么是李嘉图等价?你如何看待该定理?
在某些条件下,政府无论用债券还是税收筹资,其效果都是相同的或者等价的.从表面上看,一税收筹资和以债券筹资并不相同,但是,政府的任何债券发行都体现着将来的偿还义务;从而,在将来偿还的时候,会导致未来更高的税收.如果人们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会把相当于未来额外税收的那部分财富积蓄起来,结果此时人们可支配的财富的数量与征税的情况一样。意义:Ⅰ李嘉图等价定理揭示了政府举债的实质,公债无非是以公众未来的税收替代了眼前的税收,消费者的纳税义务并没有消除,只是推迟了而已,即公债是延迟的税
收。Ⅱ巴罗提出的当前和未来的每一个消费者都始终关心他自己及后代消费的这一论点,引发出政府是否必须用增加税收的方式来偿还政府债务的问题。
Ⅲ公债在现代社会已成为各国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Ⅳ 政府债券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公众的消费支出,进而影响国民收入水平。
2、新古典综合派的含义、代表人物。
Ⅰ含义:只要适当地增强财政货币政策就可以使我们混合经济不会过份的繁荣和萧条,能够达到健全的前进的成长。如能理解这个基本点,那么小规模微观经济学的老古典原理,即它缺乏现实妥当性的论点,也就会自然消失。总之,如果坚持收入决定的近代分析,那么也就确认作为古典派基础的价格原理。所以现在的经济学家被认为是能够填平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鸿沟。
Ⅱ代表人物:阿尔文·汉森、保罗·萨缪尔森、詹姆斯·托宾、罗伯特·索洛、弗兰克·莫迪利安尼、劳伦斯·克莱因、阿瑟·奥肯。
3、公共选择学派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的特点。
Ⅰ 研究对象:政府干预和福利经济学的缺陷和局限
Ⅱ 方法论的特点:
(1)经济学是一门交易科学。公共学派认为,经济学不是一门选择科学或资源配置理论,而是一门交易科学或市场理论。政治市场上的基本活动也是交易,政治是个人、集团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过程和经济过程一样,其基础是交易动机、交易行为,是利益的交换。市场是自动交易过程的制度体现(或组织)全体成员之间的复杂交易或契约。经济学就是研究具有不同利益的个体之间的交易或协商的关系,人们在不同的社会组织下通过交易来谋取相互利益,而不同的社会组织就是人们进行合作行动的结果。
(2)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公共选择学派被个人看成是评价、选择与行动的最基本单位,布坎南强调,无论是在集体活动还是在私人活动中、在市场过程还是政治过程中,个人都是最终的决策者、选择者与行动者,而不管产生总体结果的过程与结构有多复杂。
(3)经济人理性原则与利己主义本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个人同样是追求某种最大个人利益,或者是追求某种值得追求的目标或有价值的东西,它可能是效用,也可能是净财富,还可能是社会地位、名誉等,总之是认为个人总是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
4、经济学中的预期理论都有哪几种预期?
(1)简单预期:这种预期仅以预测时本期的某一变量为参数决定下期的行动。因此, 这种预期往往是幼稚的、简单的, 但在信息闭塞的乡村却普遍存在。
(2)外推预期:这种预期以过去经济变量的水平为基础, 根据其变化方向的有关信息作出推断。这种预期无疑比简单预期进了一步.(3)理性预期:在决过程中,经济当事人会充分利用他所获得的信息来进行对未来结果的预期。
5、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的政策主张、代表人物。
(1)政策主张:过多的政府干预只能引起经济的混乱,为保持经济稳定,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政府的任务只是在于为私人经济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可以使人充分了解的环境,因此,需要的是稳定的经济政策,而不是积极行动主义政策。
(2)代表人物:罗伯特·卢卡斯、托马斯·J.萨金特、罗伯特·巴罗、尼尔·华莱士
6、弗莱堡学派的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
基本观点:弗莱堡学派在欧根提出的“理想类型概念”基础上,创立了社会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社会市场经济要以实现“全民福利”为基目标;强调社会市场经济秩序要以自由市场机制的调节为主;反对在社会市场经济中有任何垄断形式存在,提出自由原则和国家有限干预原则。政策主张:Ⅰ 颁布“防止限制竞争法”。
Ⅱ 实行“劳资共同决策”制。
Ⅲ 管住货币,稳定物价水平。
Ⅳ 力图保持财政预算平衡。
Ⅴ 促使工人非无产阶级化。
Ⅵ 社会保障政策。
8、供给学派是怎么说明边际税率调整原则?
(1)供给学派归纳了关于边际税率的三个命题:一,高边际税率会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而低边际税率会提高人们工作积极性。二,高边际税率会阻碍投资,降低资本存量,而低边际税率鼓励投资,提高资本存量。三,边际税率的高低和税收量的大小不一定按统一方向变化,甚至还有可能按相反方向变化。
(2)供给学派认为,降低边际效率不但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供给能力,还可能最终解决财政赤字和通胀问题,因而减税成为他们政策主张的核心内容。
(3)供给学派除了分析减税效应,还分析了减税的原则、时机、规模与方式等。在减税方面,他们主张,减税并不是削减平均税率,而是削减边际税率,在此前提下,对所有税收等级的减税百分比都相同,税收的累进性质并未改变。供给学派认为,减税带来的经济增长会扩大税基,从而会使赤字容易弥补,因而减税宜早不宜迟。同时,为了避免减税有较长的时间滞后效应而给经济带来问题,可采取相应的配套措施。例如,在减税的同时,应尽量有步骤的减少预算支出,达到预算平衡,为此,减税还需要相应的支出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
三、论述
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展开了哪些争论?
(1)萨缪尔森、索罗、李普西等
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可以用下列函数关系表示:W=w(u),W <0,这说明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反向的变化关系。由李普西、萨缪尔森等人改造的菲利普斯曲线又可以写为:
P=W(U)。由于货币工资增长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反向变化的关系,所以,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也存在一种反向变化的关系。
(2)弗里德曼
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的批评,主要是认为菲利普斯曲线没有把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区分开来。同时引入了“自然失业率”和“适应性预期”概念,认为只有未预期到通货膨胀才能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有效,但长期中,就业率会回到“自然失业率”,并认为“任何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的因素的固定纲领都只能使你达到自然失业率,别的什么也达不到,只有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才能减少失业。”如果一定要用通货膨胀率去代替失业率的话,只有不断的通货膨胀才能使失业率低于自然失业率,这就是所谓的“预期增广的菲利普斯曲线”。
(3)费尔普斯
费尔普斯为代表的新微观经济学派利用“小岛比喻”导出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小岛比喻”大概意思是:总需求的增加会导致货币工资非预期的提高,寻业者的寻业时间将缩短,因为他们得到了未预期到的高工资。同理,需求下降引起货币工资和寻业的失业增加。也就是说,未预期的工资通货膨胀时期通常同低于平均值的寻业失业相应,因此有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存在。
(4)卢卡斯和萨金特
以卢卡斯和萨金特为首的理性预期学派,通过理性预期概念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全面的否定。理性预期就是指,在人们进入市场以前,已经充分了解了以往的价格变动情况,进入市场以后,把过去的信息同现在的信息综合在一起,然后根据这种信息对未来的价格变动做出预测,这样人们就不会因市场上价格变化而受到欺骗。因为人们对政策决策都有了充分的预期,那么政府干预经济的结果将是徒劳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因此,政府不要干预私人经济活动,一切让市场经济自发调节。
2、新制度经济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区别和联系?
(1)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比较
Ⅰ 与旧制度学派的渊源。
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渊源都是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于旧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是直接继承自旧制度学派的,与旧制度学派是一脉相承的。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不承认自己继承自旧制度学派,但旧制度学派为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提供了不少素材和思想,特别是康芒斯早期研究所有权与法律的经济学。
Ⅱ 与新古典经济学关系的渊源比较。
新制度学派是作为新古典经济学批判者的姿态出现的,它的理论基础与新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因此从渊源角度看,新古典经济学与新制度学派没什么直接起源关系。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基础,更多的是源自于新古典经济学,它是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经济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和经济人行为的完全理性的两个基本假设基础之上的。
(2)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对“制度”分析方法的比较
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同是对制度进行分析,但是,两者分析制度的方法是存在差异的。新制度学派从文化整体的角度看待经济与制度,认为经济是一个文化过程,而文化是一个整体范畴,表现为两个方面,即制度的方面与技术的方面。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制度
分析方法是沿用了传统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仍然使用的是“成本一收益”的分析方法,在传统的生产成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制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了交易成本的理论,而且将不同制度下交易成本的大小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制度的优劣。
(3)新制度学派与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关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的比较
新制度学派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够实现有效率的运行,在市场机制下,所谓的自由竞争不能保证供求均衡,而且市场也会限制个人选择,因而新制度学派极力主张国家干预市场的运行。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一样,注重的是市场机制的运行,而且通过对制度的改进,市场的运行是可以实现有效率的,可以实现优化和均衡,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在政策主张方面强调市场的自由运行,反对国家干预市场。
(4)新制度学派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
新制度学派认为,在经济研究中,注意力应从个人和企业转移到作为演进过程的整个社会。新制度学派不仅反对传统新古典的微观经济学中的个量分析法,而且反对凯恩斯的总量分析法,因为他们都忽略了社会的制度和结构问题。与新制度学派不同,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仍然沿用的是新古典的分析方法,注重对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个体现象和过程的研究来认识一般。
3、比较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理性预期主义,理论和政策上的争论。
Ⅰ(1)凯恩斯主义者认为,无论在长期或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从而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与长期中都是有用的。(2)货币主义认为,短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交替关系,宏观经济政策在短期中是有效的。长期中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因此宏观经济政策在长期是无效的。(3)理性预期学派认为,无论在短期或长期中,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不存在交替关系。因此得出的推论是:无论在短期还是长期中,宏观经济政策都是无效的。
Ⅱ(1)凯恩斯主义认为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成反向变动,所以他们主张以一定范围的通货膨胀率去换取失业率的下降。(2)货币主义认为长期,持续的通货膨胀随时随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是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超过总产量的增长所引起的。所以有可能通货膨胀与失业并存。(3)理性预期学派认为若人们的关于实际通货膨胀率高于或低于预期通货膨胀率的经验使得他们倾向于提高或降低通货膨胀预期,那么,产量和就业的自然水平便只是同一种稳定的通货膨胀率相一致的水平。产量和就业水平高于其自然水平,包含着预期的实际的通货膨胀率的稳定的增长。相反,预期的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下降,则需要一萧条时期,这时的产量和就业水平低于其自然水平。这样,自然率假说便意味着,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使产量永久地高于其自然水平,或失业率永久地低于其自然水平。
4、两剑桥之争是指?主要争论点在哪?
英国剑桥和麻省剑桥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两个主要据点,但是,这两个派系对凯恩斯理论的理解却存在着深刻的意见分歧,于是爆发了一场持续十年的长期论战,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剑桥之争”。
主要争论点:
(1)关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核心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核心是收入—支出理论,面对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分析便由此派生出来;新剑桥学派则认为凯恩斯关于资本主义社会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均,以及资本主义必然走向没有食利者阶层的文明生活新阶段的论述,才是真正凯恩斯经济理论的精髓。
(2)关于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争论
Ⅰ 关于“资本”之争:新古典综合派坚持新古典学派的边际产品学说,认为各种生产要素共同生产,并各自从国民收入中获得其边际产品的收益,即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利润即是组织的报酬。新剑桥学派则认为生产要素只有一个,那就是劳动。资本和所有商品一样,要还原为“有时间”的劳动来确定其价格。只有在“生产时期”中找出一种独立于资本量的计量尺度(即劳动),才可以决定价格和分配份额,而不至于陷入循环论。因此,强调应该回到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中去。
Ⅱ 关于均衡增长问题:新古典综合派特别强调均衡及其稳定性,他们认为,通过市场竞争和价格机制就可以达到均衡。新剑桥学派则认为,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经济前景难以预测,资本主义经济不可能实现稳定性的增长,因而均衡增长是不存在的。
Ⅲ 储蓄与投资关系:新古典综合派信奉“储蓄支配投资”的传统观点。新剑桥学派则坚持凯恩斯“投资支配储蓄”的观点。
Ⅳ 滞胀问题: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滞胀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公司和工会分别控制了物价和工资,所以物价易涨不易跌,工资易升不易降,于是,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新剑桥学派认为分配不均是“滞胀”的根本原因。
Ⅴ 政策问题:新古典综合派主张用收入政策辅助扩张性经济政策来解决通货膨胀和失业问题,即所谓的“混合经济”政策。新剑桥学派则认为政府应该实行高额累进所得税、遗产税和财产税等来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分配情况,进入“文明生活的新阶段”。
(3)关于凯恩斯经济理论缺陷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凯恩斯的收入—支出理论和政策主张注重宏观经济分析而忽视微观经济分析,注重有效需求而忽视供给问题,注重短期经济失衡而忽视长期经济增长,因而无法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杂的经济形势。
新剑桥学派并不否认凯恩斯经济理论缺乏微观分析这一点,但它认为凯恩斯经济学作为一种宏观经济理论体系最缺乏的是价值论和分配论。
(4)弥补凯恩斯理论缺陷的方法论之争
新古典综合派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均衡观”;
新剑桥学派的基本分析方法是“历史观”。
第二篇:经济学流派问题
n ⒈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凯恩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或反对自由放任)的原因。
凯恩斯学派认为经济循环波动,起因于市场经济内部的某些因素,可运用政府的控制手段进行调节消除,提供一个经济发展的稳定环境。而新古典经济学派析纸币与信用扩张对于贸易的影响,并以此解释经济循环,经济循环起因于外部因素。认为经济循环起因于政府对于货币与信用市场的干预。
n ⒉“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萨伊定律)
1、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认为总需求决定国民收入(就业),而在三大心理规律的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过剩,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衡
2、方法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宏观经济问题时使用的总量分析方法,并克服了“二分法”,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结合起来。另外还运用了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n ⒊新古典综合派的理论特征(综合体现)
1凯恩斯的宏观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相结合(最显著)
2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相结合3政府干预调节机制与市场自行调节机制相结合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5非均衡分析方法与均衡分析方法
6广泛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
n ⒋新古典综合派“混合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以及混合经济的概念。
n
5、新凯恩斯主义与原凯恩斯主义的异同。一致性:非市场出清(市场非均衡)的假设-相同的基础
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周期性经济波动的存在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即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差异性:
名义工资和价格粘性-名义工资刚性
经济当事人最大化原则和理性预期假设-愿凯恩斯主义所忽略。
n
6、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特征、政策主张以及非市场出清、菜单成本、工资和价格粘性等概念。
非市场出清: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
菜单成本:菜单成本指零售商对价格调整时所产生的成本负担
工资粘性:工资率不能随劳动供求的变动而及时而迅速的变动
价格粘性:价格不能随着总需求的变动而迅速变化。
理论特征1强调经济体系的不完全性,用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对称信息来分析待定的微观市场,然后根据这些微观市场来解释宏观现象。
2从微观大宋宏观的彻底的逻辑一直和统一,建立气有微观基础的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政策主张
1由于工资和价格粘性是市场不能出清,经济出于非均衡状态,经济自动恢复均衡是一个比
较缓慢的过程,所以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仍然有比较积极的稳定作用。
2具体政策包括 价格政策 就业政策 货币政策和 信贷政策
n
7、以米尔顿•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
1货币数量即货币供给量是影响名义收入变动的决定性因素。
2货币数量的变化只在短期影响产量,在长期内,产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决定的,货币数
量只决定物价水平。
3通货膨胀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现象
4货币数量的变化对利率的影响是可变的,因而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是无效甚至有害的。5私人经济具有自身的内在稳定性,政府的经济政策会使其稳定性遭到破坏。所以,国家应
该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实行 单一规则 的货币政策。
n
8、现代货币主义为什么主张“单一规则”货币政策?“单一规则” 的货币政策与“相机
抉择”的货币政策有什么区别?
1货币本身是经济失调的根源。因而货币政策不应该是多变的,应当以控制货币供给量为中
心,实行 单一规则或 固定规则的货币政策。由政府公开宣布把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长期
固定在与预期的经济增长率基本一致的水平上,这样就可以避免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
区别 1 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单一 控制货币供给量—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相机 调整货币供给量,以调整利率,进而影响投资,达到增加或减少总需求的目的。3 单一 政府公开宣称将货币供给量的年增长率长期固定在同语气的经济增长率基本
一致的水平。
相机 政府根据 逆经济风向行事 增加货币供给量的扩张性政策或者减少货币供给
量的紧缩性政策。
n9、比较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的流动偏好理论。
凯恩斯的流动偏好指人们宁肯放弃利息收入而储存不生息的货币的一种心理倾向。包括交易
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动机。其中交易动机和预防性动机的货币需求与收入呈正比,投机
需求与利率成反向关系。L=L1+L2=L(y,r)=ky-hr
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
M=f(P,rb,rc,dp/tdt,w,Y,u)
P:价格水平rb:债券的收益率rc:股票的收益率dp/tdt:价格的预期变动率
w: 人力财富与非人力财富的比例Y:货币收入u:其他随机因素
n
10、什么是拉弗曲线?供给学派的减税政策与凯恩斯主义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中的减税的区
别。(供给学派主张减税的原因、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n
11、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关于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无效命题的理论依据
(或主张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的原因)。
政策无效命题的理论基础
理性预期学派政策无效命题建立在两个理论基础之上:理性预期假说和“货币中性”理
论。
理性预期假说认为,既然人们的预期结果非常准确,如果政府的政策是有规则的,人们一开
始就会准确地预料到会有的结果,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抵消这种政策的作用,导致政府政策
无法发挥预期效应。
(假设货币当局宣布提高货币供给——理性人预期时会考虑这个信息——并预见到货币供给
提高对一般价格水平上升的影响——采取相应对策如提高货币工资——政策效应抵消——
产量和就业水平没有变化。)
只有当政府的政策是突如其来的,从而导致人们预期失误的条件下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是,只要这种突如其来的政策被继续有规则地加以采用,人们迟早会预料到该政策会有的作用,从而使此前失误的预期变成准确无误的预期
(假设货币当局出乎人们意料,未宣布打算的情况下提高货币供给——人们把一般价格水平的上升看作相对价格的上升——增加产量和就业——一旦人们意识到相对价格没有变化
——减少产量和就业,恢复到自然水平。)
“货币中性”理论认为,货币本身没有价值,也不影响经济变量的实际价值;其数量变动只使
经济变量的名义值发生变化而对其实际值不产生影响。
结论
能预期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只会改变价格水平,对实际产量和就业量没有影响;只有未预期
到的货币供给的变化,才影响实际产量和就业量;
有规则的货币政策不仅在长期是无效的,在短期也是无效的;
只有具有“欺骗”性质的经济政策才会有效,但人们不会犯系统错误,这种政策只会引起经济
波动和不稳定。
n
12、新古典综合派、现代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菲利普斯曲线形状的不同看法及
其政策含义。
对菲利普斯原因的解释是:存在很高失业率时,工人们可以选择的其它工作机会比较少,不
会强烈地要求工资上涨;较高失业率意味着较低利润率,企业主会更有力地抵制工人要求涨
工资的压力新古典综合派认为,失业与通货膨胀虽然可以并存,但高失业率与高通
货膨胀率不会并存,并运用菲利浦斯曲线说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的替代关系,以及其“相
机抉择”的宏观经济政策。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都存在交替关系,因而相机抉择的宏观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有用。
现代货币主义修正了菲利普斯曲线,加入了通胀预期因素。适应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在短期内,实际通货膨胀率可能高于预期通货膨胀率,但由于人们适应性预期的作用,实际
通货膨胀率最终将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交替关系仅
在短期存在,但在长期不存在;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货币政策最多只能在短期内有效,而
在长期必然无效。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率假说。由于人们理性预期的作
用,实际通货膨胀率将总是与预期通货膨胀率相一致。所以,无论在短期还是在长期,失业
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都不存在交替关系,因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货币政策在短期和长期都无
用。
n
13、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理性预期学派)的理性预期概念,以及与新凯恩斯主义在基本
假设和政策主张上的根本分歧。
n
14、新古典综合派、现代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不同解释。
新古典综合派将乘数理论与加速数原理结合,也就是把投资乘数对收入的影响与加速数原理中收入对投资的影响结合起来,提出“乘数—加速数原理”的动态经济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及波动的幅度。
现代货币主义的经济政策以现代货币数量论为理论基础。他们认为,市场自发调节机制本来可以导致市场经济自然达到均衡状态,而凯恩斯主义的财政货币政策所引起的货币市场失衡是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他们主张,国家应当尽量减少对经济的干预,而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是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混乱的根源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经济周期理论方面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种分歧使其形成了两个学派:即货币经济周期学派和实际经济周期学派
n
15、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的有限理性假定和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定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①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假定。
由于信息是一种稀缺资源,人们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是有限的,他们的理性不可能是完全的,而只可能是有限的。
由于获得信息是有成本的,不可能在合约中收益或风险作出详细的规定,在这一情形下,通过设立制度或进行制度创新来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协调不完全契约引起的利益冲突,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
②机会主义[Oportunism]假定。
人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时候有可能采取说谎、欺骗或毁约等方式,以达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所以,以欺骗手段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倾向是基本人性之一。
当然,机会主义行为倾向假定是以有限理性假定为前提的。因为,如果人具有完全理性,能够洞察现在和未来,机会主义行为将无从得逞。
正因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是人的基本人性之一,这就需要设定各种制度安排约束人的行为,从而抑制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
n
16、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产权及科斯定理、路径依赖等概念的含义。
交易成本是“使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他认为,交易成本应当包括:① 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 ② 讨价还价、订立合同的费用;③督促契约条款严格履行的费用;等等。产权的概念
(1)产权是人们对物的使用所引起的相互关系,也即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而不是人对物的关系;
(2)产权是一组行为性权利,或者说是一个“权利束”,包括使用权、收益权和转让权。某一物品所附着的权利数量及其强度视为该物品经济价值大小的决定性因素;等等。
“科斯第一定理”或“实证的科斯定理”——在交易成本为零的状态下,只要产权是明确的,不管产权如何初始界定,市场交易将可以消除外部性,导致资源配置处于帕累托最佳状态。“科斯第二定理”或“规范的科斯定理”——如果考虑到交易成本的存在,则合法权利的初始界定以及经济组织形式的选择将会对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
路径依赖
原指技术变迁过程中自我强化、自我积累的性质。
制度演进的路径依赖:
一种制度一旦被社会采用,不管这种制度正确与否,都会在一定时期产生自我强化倾向而不易改变。
诺斯认为,制度变迁过程存在着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的机制。这种机制使制度变迁一旦走上了某一条路径,它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n
17、新制度主义经济学派的委托一代理理论所研究的“逆向选择” 问题和“道德风险”问题(包括现象以及解决方法)。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
指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契约签订前(事前)参与交易的一方比对方拥有更多信息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的情况。
如在旧货市场上,物品的质量如何只有卖主知道,买主并不了解。
如在保险业中,保险公司事前不知道投保人的风险程度。
在劳动市场上应聘者知道自己的能力,招聘方并不了解等等。
这种信息不对称是大量存在的,由此,就会带来所谓逆向选择问题,即劣质商品总是把优质品逐出市场。
在商品市场上,劣质商品总是要驱逐优质商品,从而最终劣质商品将充斥市场。在保险市场上,那些遭遇风险机会最多的人,最容易决定购买保险。
在借贷市场上,资质差的借款人在争取贷款时较为积极,贷款人最后往往选择了他们。
在劳动市场上,越是能力低的求职者越容易被聘用,最终导致低能力者充斥市场。
逆向选择的避免
①建立声誉、标准化以及有效的信号传递机制,鼓励高质量代理人发放高成本市场信号,使低质量代理人难以模仿。
②建立强制性信息公开制度、企业资信评估制度、个人信用制度等。
③鼓励新闻界以及独立的服务机构(包括会计、审计、资信评估等机构)自由、充分地发布信息,尤其是披露不正当行为,以改善市场信息不对称的状况。
④建立对虚假信息(如虚假广告)提供者的惩罚制度。
事后的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Moral Hazard]
“道德风险可定义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利益时作出不利于他人的行动。
如车辆上了保险以后,车主是否还认真防盗,保险公司难以监督、了解。
工人受雇以后,是否努力工作,雇主也不能不花代价地了解清楚。
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道德风险(败德行为),如车主不再为防盗付出努力,甚至还会假报失窃。工人可能出现怠工、偷懒等情况。
防范道德风险——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信息不对称本身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前提下,减轻其所导致的效率损失的主要办法是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将代理人的收益(或风险)与委托人的利益(或风险)联系在一起,以防范道德风险的机制。
例:
1、股东与经理人效用函数的不一致,经理人机会主义行为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股票期权制、年薪制等
2、保险公司与投保人在签订保单后产生的道德风险;(克服——赔付率)
3、金融机构与借款人在签订借款合同后产生的道德风险;(克服——抵押)
4、企业由于无法准确地监督工人的努力程度,工人偷懒而产生的道德风险。
(克服——计件工资或团队考核)
第三篇:西方经济学流派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拉弗曲线:
一般情况下,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描绘这种税收与税率关系的曲线叫做拉弗曲线。科斯定理:
(一)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不管权利如何进行初始配置,当事人之间的谈判都会导致这些财富最大化的安排;
(二)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不同的权利配置界定会带来不同的资源配置;
(三)因为交易费用的存在,不同的权利界定和分配,则会带来不同效益的资源配置,所以产权制度的设置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滞涨: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在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与高通货膨胀,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自然失业率:
指在没有货币因素影响下,劳动力市场和商品市场自发供求力量发挥作用时应有的处于均衡状态的失业率,也就是充分就业情况下的失业率。包括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弗莱堡学派
弗莱堡学派又名联邦德国新自由主义。二战后以联邦德国弗莱堡大学为中心形成的主张“社会市场经济”的经济学流派,反对传统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实行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主张国家采取措施,实行自由竞争和价格自动恢复均衡的机制,政府职能限于为企业创造自由竞争的环境。新剑桥学派
是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另一重要分支。在理解和继承凯恩斯主义的过程中,该派提出了与新古典综合派相对立的观点,试图在否定新古典综合派的基础上,重新恢复李嘉图的传统,建立一个以客观价值理论为基础,以分配理论为中心的理论体系,探讨和制定新的社会政策,以改变资本主义现存在分配制度来调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矛盾。
二.简答题:
1.公共选择学派的理论、政策主张及实施
答:公共选择理论是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决策的经济的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研究,或者简单第一位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经济学。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公共选择的方法仍然是经济学的方法。像经济学一样,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行为假设是,人是一个自利的、理性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人。
政策主张及实施:主张可以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型选择适当的社会组织进行生产,即将公共服务类型与社会组织类型进行理性组合;主张以市场机制来选择;还主张允许不同组织之间在职能和管辖区域的重叠交叉,这是一种权威分剖的分权化,和公共服务组织的小规模化,以扩大公众自由选择的范围和便利性。
2.适应性预期与理性预期联系与区别
答:适应性预期,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离现在越远的信息对现在影响越小。
理性预期理论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①每个经济行为主体对未来事件的预期是合乎理性的;②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各种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都会通过供求变动,最终使各自的供求达于均衡。
这一理论认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如凯恩斯主义所说的交替关系。人们会准确预料政府制定规则应有结果,从而会采取相应措施抵消政府政策的作用。主张政府应放弃实行相机抉择的财政金融政策,应把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目标放在防止和减少通货膨胀而不是失业上,把最理想的物价水平作为其唯一的政策目标。
3.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是如何看待货币政策作用的?
答:凯恩斯主义认为货币不重要,货币主义认为只有货币重要。
1.前者认为利率很重要,货币主义认为利率不重要;
2.前者认为货币速度不稳定,货币主义认为流通速度不稳定;
3.前者认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流通货币增加导致利率下降,导致投资增加,导致总产出增加;后者认为:流通货币增加导致现金余额增加,导致消费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
4.弗莱堡学派观点及政策
答:主张经济秩序建立准则:
1.主张边际成本原则配置稀缺资源原则,价格机制使市场配置资源且市场出清;各种经济控制机制各部分联系起来;供求平衡价格调节经济; 2.保证市场的一切均衡。
3.在好的自由中建立秩序,防止滥用秩序。4.各国对外贸易也达到均衡。5.竞争秩序与与其它秩序相协调。
6.这些经济秩序必须能够解决各种问题。7.这些经济秩序必须是稳定的。
对全体货币制度分析
国际新经济秩序与货币制度,货币与“商品组合”联系 对“第三货币体系”批判
不存在一般性的经济周期理论。政策思想:
1.经济政策基本任务是把个别利益中产生的各种力量导入促进整个经济利益的轨道,使各个个别经济以最有利与整体利益的方式彼此协调起来。
2.经济政策目标为:实现政策竞争秩序,以不妨碍他人“自由”为前提。
5.供给学派是怎样说明边际税率调整原则的?
答:由于拉弗曲线的税率禁区税率较高,这部分收取的是富人的税,税率高时人们宁愿选择消费也不会投资(选择休闲也不会去工作)。因此利用减税的政策来刺激投资、刺激就业,来使得经济增长。减税减得是富人的税,因为这些富人可以扩大生产能力、促进生产,可以提供供给。此时减富人的税的边际效率要比减穷人的税的边际效率要高。
6.新制度学派的研究方法与对象?
答:新制度学派的研究对象是“制度”,不仅研究制度的产生,发展和作用,而且从制度方面来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及其存在问题。研究由现有社会动机决定的社会集团行为和思想,揭露社会主义演变的原因,考察社会发展条件的更替,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组织形式的演变,范围包括政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等学科的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就是演进的,整体的方法,该学派主张从根本上改变现代经济学理论的方法论基础,经济学不应研究静止的横断面,而必须研究变化,研究过程,研究制度的演变以及制度演变过程中各种因素的摩擦和冲突,这就是经济研究过程中的演进的方法。
7.供给学派的理论渊源和产生历史条件?
答:理论渊源主要是萨伊定律以及重商主义,指导思想是企业经营自由,思想信仰是“自由,平等,冒险,创新”。
历史条件:美国经济进入70年代以后,由于经济环境上的改变,政治体制对经济的深刻影响,政府行为自身所固有的局限性,经济增长缓慢且多有起伏,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虽经日趋强烈的凯恩斯需求管理哲学基础上的政府干预,但问题不但没有解决,反而更加恶化,“滞涨”一直困扰美国经济。同时日本,西欧经济崛起形成了对美国的挑战,面对这种局面,凯恩斯主义无法解释,这就迫使美国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去反思政府的政策和作为其理论支柱的凯恩斯主义的利弊得失,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供给学派经济学应运而生。
8.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基本经济政策主张是什么?
答:其经济政策主张核心是“需求管理”,即政府积极采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对社会总需求进行适时和适度调节以保证经济稳定增长,其目标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基本经济政策主张内容:
1.根据经济形势采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松紧配合”。
2.实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微观化,及政府对个别市场和个别部门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区别对待的经济政策。
3.采用收入政策和人力政策。收入政策指通过工资和物价的指导与管理政策,防止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增长率,以避免严重的同伙膨胀,人力政策指联邦政府指导性与培育性的就业政策和劳动力市场政策。
论述题:
1.围绕菲利普斯曲线,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展开了哪些争论?
答:
2.试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在理论和政策上的争议 答:
3.以罗纳德、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同以加尔布雷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派有哪些区别? 答:
4.什么是李嘉图等价?如何看待这一原理?
答:
第四篇: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
2、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4、引致需求由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5、消费函数通常,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会增加,但不及收入增加的快,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消费和收入的这种关系称作消费函数或消费倾向,用公式表示为:C=C(Y)。
6、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又称为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二、简答题
1、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简要说明需求变动的诸因素。需求变动是由非价格因素而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化。也就是说在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动而引起的需求量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主要的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
2.简述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并指出其发挥作用的条件。乘数理论在凯恩斯就业理论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凯恩斯认定,由于消费需求不足而造成的总需求不足,主要靠投资来弥补;在私人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尤其要靠政府增加公共工程投资支出来解决,在这里,说明增加投资或政府支出会使收入和就业若干倍的增加的理论就是乘数理论。条件:一是社会中过剩生产能力的大小;二是投资和储蓄决定的相互独立性;三是货币供给量增加能否适应支出增加的需要;四是增加的收入不能用于购买进口货物,否则GDP增加会受到限制。
3.简述西方宏观的财政政策及财政政策是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财政政策是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政策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或对政府收入和支出水平所作的决策。
财政政策通过变动政府的收支,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作用,进而达到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目的。财政政策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当经济的总需求不足时,失业增加,政府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等措施刺激总需求。反之,当总需求过高时,出现通货膨胀,政府则增加税收或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三、论述题
1.分析说明需求的价格弹性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管理的意义。
答: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
我们知道,厂商的销售收入等于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销售量。在此假定厂商的商品销售量等于市场上对其商品的需
求量。这样,厂商的销售收入就又可以表示为商品的价格乘以商品的需求量。
那么商品的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价格弹性大小。所以,在商品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收益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一下三中情况:
1、对于Ed>1的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增加厂商的销售收入;相反,提高价格会减少厂商的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动;
2、对于Ed<1的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销售收入与商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动;
3、对于Ed=1的单位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货提高价格对厂商的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2、结合西方经济学中的失业理论分析我国治理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西方经济学的失业理论是阐述市场经济运行在什么情况下存在失业和在什么情况下消除失业,所以市场机制中诸多经济学的失业理论变量的互相联系和作用及其对失业的影响,便是西方经济学中中失业理论的内容。主要有萨伊的传统失业理论,马歇尔的新古典失业理论和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失业理论,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对失业的不同认识。
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把失业分为自愿失业和非自愿失业两大类来看,只有自愿失业是任何一个国家对失业现象真正关心的。
非自愿失业包括: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需求不足额失业。
在某种意义上看,结构失业就是长期的摩擦性失业,经济结构的变化伴随着劳动力的重新配置,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的很快,如劳动者离开原来工作后立即可找到同样类型的工作,这种情况下发生的失业就是摩擦性失业;如果劳动力的配置进行得很慢,如劳动者需要重新训练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这种情况下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
作为市场经济中劳动力市场的共性问题,我国也存在着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所不同的是我国的周期性失业一直属于没有外露的隐性失业。从西方学者关于隐性失业的论述,可以明显看出隐性失业意味着人均产出率的低水平,经济效率的低下和产品成本的增加,因此它是与劳动生产率的停滞或下降紧密相关的,隐性失业正是我国失业的独特实现形式,它是传统就业体制,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和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必然结果,制约我国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劳动者的素质,阻碍企业经营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削弱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要稳步实现隐性失业的显性化。
另外,西方经济学家还揭示了人口,就业及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人口增长过快会使劳动总供给超过总需求,形成隐形失业,降低劳动生产率,因此我国要继续有效控制人口总量的增长速度。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
1.效用是指商品满足人的欲望的能力评价,或者说,效用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2.比较静态分析在一个经济模型中,当外生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化时,相应的内生变量的数值也会发生变化,这种研
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的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被称之为比较静态分析。
3.需求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4.替代效应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称之为替代效应。
5.一般均衡将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加以研究而进行的分析就是一般均衡分析。
6.储蓄函数储蓄是收入中未被消费的部分,消费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比率是递减的,因而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的比率递增。储蓄与收入之间的这种关系就是储蓄函数。
二、简答题
1、简要说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所以,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2、简要说明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MR = MC。
1)经济学中通常认为理性厂商行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厂商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MR=MC,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时,所增加的收益等于所增加的成本。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
原
则。
(2)利润最大化原则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的所有决策选择。
(3)以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选择为例。厂商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要付出成本。在既定价格下增加产量,如果MR>MC,意味着增加这一单位产量能增加总利润,厂商就会把它生产出来。直到MR=MC。相反,如果MR 3、简述帕累托最优配置的主要条件。 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 三、论述题 1.凯恩斯是如何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的?他由此引起的政策结论是什么? 答: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国民收入主要取决于社会的总需求,而社会的总需求由消费和投资构成。正是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导致在总供给和总需求达到均衡状态时的社会需求不足,即有效需求不足。对于消费不足和投资不足,凯恩斯运用三个基本规律,即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以及流动性偏好来加以解释。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指人们的消费虽然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但在所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部分越来越少,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是由人类的天性所决定的。由于这一规律的作用,出现消费不足。 (2)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的边际效率是使得预期收益现值之和等于资本品价格的贴现率,它反映了厂商增加投资的预期利润率。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意味着厂商增加投资时预期利润率递减。凯恩斯认为,投资需求取决于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的对比关系。对应于既定的利息率,只有当资本边际效率高于这一利息率时才会有投资。但是,在凯恩斯看来,由于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期中是递减的,除非利息率可以足够低,否则会导致经济社会中投资需求不足。 引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①投资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引起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而资本品供给价格的上升意味着成本增加,从而会使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下降;②投资的不断增加,会使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增加,而产品数量增加会使其市场价格下降,从而投资的预期利润率也会下降。资本边际效率的递减使资本家往往对未来缺乏信心,从而引起投资需求的不足。 (3)流动偏好。流动偏好是指人们持有货币的心理偏好,凯恩斯认为人们之所以产生对货币的偏好,是由于货币是流动性或者说灵活性最大的资产,货币可随时作交易之用,可随时用于应付不测,可随时用作投机,因而人们有持有货币的偏好。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后,人们预计有价证券的价格已经达到最大,从而持有货币,以至于对货币的需求趋向于无穷大。结果,无论货币供给有多大,货币市场的利息率都不会再下降。 由于这种心理规律的作用,利息率居高不下。当预期利润率低于或接近利息率时,厂商就不愿意进行投资,从而也导致投资需求不足。 从以上三个心理规律中可以看到,是有效需求的不足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经济危机的关键,由此,凯恩斯主张,为保持充分就业,需要用国家消费和国家投资来弥补社会中私人消私人消费和投资的不足,刺激有效需求,因此在政策上政府应通过财政手段,如举债、增加政府购买支出、增加转移支出、减少税收等措施来刺激有效需求。 2、若市场需求曲线为Q = 10-2P,求:价格P = 2时需求的点弹性值。并说明怎样调整价格才能使总收益增加? 根据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定义有:e=-(dQ/Q)(dP/P)=—(dQ/dP)·(P/Q)Q的一阶导数即dQ/dP=-2,当价格P=2时,需求量Q=6.则点弹性e=-(dQ/Q)(dP/P)=—(dQ/dP)·(P/Q)=—(—2)*2/6=2/3 因为,需求点弹性小于1,所以缺乏弹性,即需求量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及价格比的敏感程度,厂商应提高价格。因为价格上升较多,由此产生的需求量的下降并不明显,于是二者的乘积总收益增加 题目 答案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 B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 A 当咖啡的价格急剧上升时,对茶叶的需求将 C 消费者预期某物品将来价格要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需求会 C 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 C 需求曲线是一条 A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 C 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 B 均衡价格是 A 均衡价格随着 C 供给的变动引起 B 在市场经济中,减少汽油消费量的最好办法是 C 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实行支持价格。但政府为了维持这个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就 B 必须 限制价格的运用会导致 C 整条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 A 在下列价格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A 需求完全无弹性可以用 C 下列哪一种商品的价格弹性最大 C 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是 A 如果某商品是富有需求的价格弹性,则该商品价格上升 C 如果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则食物支出在总支出中的比重将会 C 什么情况下应采取薄利多销政策 B 某消费者逐渐增加某种商品的消费量,直至达到了效用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该商品的 下列哪种情况是边际效用 总效用曲线达到最高点时 如果某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为零,这意味着这种商品的 无差异曲线 在同一个平面图上有 消费可能线上每一点所表示的可能购买的两种商品的数量组合是 两种商品的价格按相同的比例上升,而收入不变,消费可能线 根据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相结合在一起的分析,消费者均衡是 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 决定需求定理的是 C A B A B C C A A A A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适用的条件是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问题是 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而一种生产要素增加时 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时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 如果要使总产量达到最大,则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应该使 如果连续地增加某种生产要素,在总产量达到最大时,边际产量曲线与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种说法是 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固定成本是指 下列项目中可称为可变成本的是 已知产量为9单位时,总成本为95元,产量增加到10单位,平均成本为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A B C A D C A B B C A B A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固定成本 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平均可变成本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相交点是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后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的关系是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个别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当价格大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的点,叫 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此时存在 下列行业中哪一个行业最接近于完全竞争模式 某企业产品的价格为常数时,其属于的市场结构类型是B B B B A A C A B D A A B 当长期均衡时,完全竞争厂商总是 一个市场只有一个厂商,这样的市场结构称为 完全垄断厂商定价的原则是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数量是 最需要进行广告宣传的市场是 寡头垄断的一个显著特征是 某一时期科技进步很快,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资本密集型生产方式,这将导致使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企业家的报酬是 洛伦斯曲线代表了 如果收入是平等分配的,则洛伦斯曲线与 如果收入是完全平等分配的,基尼系数将等于 收入分配要 B D A A C A D C A C B D C 市场失灵是指 下面哪一项不是市场失灵的原因 为了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对竞争性行业厂商垄断行为是公共产品具有以下哪个特征 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 如果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大于私人边际收益时,则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下面哪一项活动可能引起负外部性 下面哪一项不是政府职能 在下列四种产品中应该计入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是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汽车制造厂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支出法又称 按支出法,应计入私人国内总投资的项目是 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的差别是 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净值之间的差别是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 D A C C D D D A D A D C C C A C A 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的表达式为 三部门经济中,收入的恒等关系可表为 政府支出是指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已知资本/产量比率是4,储蓄率是20%,依哈罗德—多马模型,经济增长率应该是在经济增长中起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 认为资本-产量比率可以改变的经济增长模型是 经济学家认为,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通货是指 在经济学中,M1是指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 当价格不变,总供给可以增加时的总供给曲线是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长期总供给曲线表示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减少引起 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 .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制止通货膨胀的最有效办法是 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 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A B A A B B C A C A A C C C B B A A A C A B D B B B 引致消费取决于 .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因素是 根据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的原因是 在以下四种情况中,乘数最大的是 自发总需求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IS—LM模型研究的是 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条件是 利息率提高时,货币的投机需求将 .假定货币供给量不变,货币的交易需求和预防需求的增加将导致货币的投机需求 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增加会引起 失业率是 充分就业的含义是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 周期性失业是指 奥肯定理说明了 可以称为温和的通货膨胀的情况是指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根据菲利普斯曲线,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办法是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经济周期的四个阶段依次是 C B A A C B B B C C A B B C C A A B C B A C C C C A 50~6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称为 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是 当经济中出现通货膨胀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属于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以下属于自由贸易理论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时期,实行过多种汇率制度,大体上可以分为影响各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较小的因素是 与对外贸易乘数无关的因素是 一般来说,外贸乘数比投资乘数要 净出口(出口减进口)有时被称为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指 经济学的含义包括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问题是 影响需求的因素包括 需求定理是指 影响供给的因素有 供给定理是指 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的移动是由于 C C C A A C A C A A C C D B A B AB ABCDE ABCDE ACDE ACE ACDE BDE BCE 均衡价格就是 政府对商品的调节通过价格进行,其对价格实施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 下列弹性的表达中,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论述,正确的是 以下关于需求价格弹性大小与销售收入的论述中,正确的是关于交叉弹性,正确的是 效用是 随着消费商品数量的增加 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 消费者剩余是指 无差异曲线的特征包括 关于消费者均衡点的下列看法正确的有 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由于总产量等于所有边际产量之和,所以 BC CE BCDE BDE BDE BDE ACD AB ABE ACE CE BCE ACD ABCDE BCE BD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成立的条件是 属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的有 总成本分为 固定成本是指厂商 短期成本分为 边际成本与平均成本的关系是 随着产量的增加,厂商的平均固定成本 在下列几种曲线中,属于U形曲线的有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关系是 下面何种情况发生时,企业的利润最大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叠的是在亏损状态下,厂商继续生产的条件是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CD ACD CD BCE ACD CE DE ACE ACD AB ABCE BD AD 按竞争与垄断的程度,我们将市场分为 价格歧视分为 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生产要素的价格形成与商品的价格形成不同点表现在 劳动、土地、资本和企业家才能等生产要素的价格分别是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 工会提高工资的主要方法是 超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是 表示社会分配公平程度的分析工具是 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 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有 外部经济是指 外部性可以分为 ABCD ABD ACDE ABE AECB ACE ABC ABC BC AC ABDE ADE AC 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C 市场不能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是因为 ABE 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应注意以下问题 按支出法计算GDP的主要项目有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总量指标包括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包括 哈罗德-多马模型提出的三个增长率的概念是 总供给可以增加的总供给曲线是 在资源未被充分利用时,对付通货膨胀的最佳方法是 居民消费函数的构成是由 居民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说明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是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的关系 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 国民收入变动的一般规律是 乘数的公式表明 IS曲线是 LM曲线 影响IS曲线移动的因素有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认为货币需求的动机包括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均衡的变动 ABDE ABCE ACDE BCD ABCD ABDE ACD AC AC AB ABC ACDE ABCD ABCE ABCE ABCD BCE AE CD AB ABC BE 按失业产生的原因,可将失业分为 按照价格上涨幅度加以区分,通货膨胀包括 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菲利普斯曲线具有以下特征 在以下理论的分析中考虑了人们对未来的预期 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项目是 经济萧条时政府应该 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手段是 实行赤字财政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项目主要有 关于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正确的说法是 影响进口的直接因素是 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使国民收入增加的因素有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1999年12月31日的人口数量是存量。1999年12月31日的外汇储备量是流量。 “人们的收入差距是大一点好还是小一点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配置,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的利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实证分析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分析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ABCDE ABE AB ADE AB BCE BCE ADE ABCDE AC AC ABC ACE B A B A A B B A B B 需求就是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购买的商品量。(错)当咖啡的价格上升时,茶叶的需求就会增加。当录象机的价格上升时,录象带的需求就会减少。 在任何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都是反方向变动的。如果需求增加,需求量一定增加。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供给量是存量。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将导致它的供给量变化,但不会引起供给的变化。如果价格和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化,则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低档商品。A 已知某商品的收入弹性小于1,则这种商品是奢侈品。富有弹性的商品涨价总收益增加。 如果商品缺乏弹性,如果要扩大销售收入,则要提高价格。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小于零,则这两种商品是独立品。B 已知某两种商品的交叉弹性大于0,则这两种商品是替代品。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互补商品的需求将上升。 同样商品的效用因人、因时、因地的不同而不同。效用就是使用价值。 只要商品的数量在增加,且边际效用大于零,消费者得到的总效用就一定在增加。 B A A B B B B A A A B A A B B A B B A A B A 当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效用不断增加时,边际效用总是正的。 如果消费者从每一种商品中得到的总效用与它们的价格之比分别相等,他将获得最大效用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消费都是消费者个人的事,政府不必用政策进行调节。当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一种生产要素投入越多,则产量越高。在农业中并不是越密植越好,越施肥多越好。只要总产量减少,边际产量一定是负数。只要边际产量减少,总产量也一定在减少。 平均产量曲线可以和边际产量曲线在任何一点上相交。 规模经济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研究的是同一个问题,其结论也相同。 生产规模大可以实行专业化生产并提高管理效率,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属于外在经济。一个企业生产规模过大,会引起管理效率降低,这样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的减少属于内在不经济。在短期内,所有生产要素均不能调整。在短期内,管理人员的工资属于可变成本。 A B B B A A B B B B A B B 厂商增加一单位产量时所增加的可变成本等于边际成本。在不同的行业中,短期与长期的年限都是一样的。 短期总成本曲线与长期总成本曲线都是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一条曲线。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停止营业点就是短期边际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交点。收益就是利润,因此收益最大化就是利润最大化。平均收益就是单位商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使厂商的利润为零。利润最大化就是实现无限的利润。 完全竞争厂商只能被动地接受既定的市场价格。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水平线。企业获得经济利润则一定获得正常利润。生产者的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原则。 A A A B A B B B A B A B B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等于平均收益但不等于边际收益。如果企业没有超额利润,就不应该生产。 只要商品价格高于平均变动成本,企业就应该生产。超额利润就是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之差。 完全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制定者,所以它能随心所欲地决定价格。三级价格歧视所获得的生产者剩余比一级价格歧视的大。 在完全垄断市场上,一家厂商就是一个行业。在市场经济中,完全垄断是普遍存在的。垄断竞争市场就是指产品没有差别的市场。 垄断行业由于有规模经济存在,可以比竞争行业产量更高,价格更低。经济学中的产品差别是指不同种产品之间的差别。生产要素市场的需求是一种直接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是生产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 B A A B B A A B B B B B A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无论是产品市场还是要素市场,其价格都是一个常数。厂商使用生产要素最优数量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生产要素的价格。劳动的市场需求曲线就是劳动的市场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A A B 劳动的供给和其他商品的供给一样,价格越高,供给越多,因此,提高工资可以无限增加劳动的B 供给。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利润无论如何获得,都是一种不合理的剥削收 现代经济的特征之一,是迂迴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土地的供给量随地租的增加而增加,因而土地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实际的基尼系数总是大于零而小于一。 洛伦兹曲线弯曲程度越大,不平等的面积也就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甲、乙两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1和0.2,那么甲国的收入分配要比乙国平等。私人生产的物品不具备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私人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会引起搭便车问题。公共物品实际上就是公用的物品。 B A B A A A B B B 公共物品会引起搭便车问题。A 汽车的尾气是有害的外部性。 A 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都会引起市场失灵。A 市场失灵应由政府取代市场机制。 B 信息不对称就是买卖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同。A 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所有的市场失灵问题。B 政府能力的有限性决定了应放弃调控市场。 B 国民收入核算中最重要的是计算国民收入。 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各种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价值总和。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终产品是指有形的物质产品。 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用作钢铁厂炼钢用的煤和居民烧火用的煤都应计入国民生产总值中。 同样的煤,在生产中作为燃料就是中间产品,而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燃料就是最终产品。某人出售一幅旧油画所增值的部分,应该计入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如果农民种植的粮食用于自己消费,则这种粮食的价值就无法计入国民生产总值内。居民购买住房属于个人消费支出。 从理论上讲,按支出法、收入法和部门法所计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是一致的。 国民生产总值减去折旧就是国民生产净值。 B B B B B A A A B A A 个人收入等于消费与储蓄之和。个人收入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均衡的国民收入一定等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无论什么人,只要没有找到工作就属于失业。 衡量一个国家经济中失业情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充分就业与任何失业的存在都是矛盾的,因此,只要经济中有一个失业者存在,就不能说实现了充分就业。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经济增长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即总产出量的增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相同的概念。哈罗德-多马模型表明,当经济处于均衡时,国民收入增长率等于该社会的储蓄率除以资本产出比。 根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当有保证增长率大于实际增长率时,经济将出现均衡增长。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与意识的相互调整。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是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A B B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A B A B A A B B 增加国民收入的方法是增加财政支出或增加货币量。总供给曲线的不同情况主要取决于资源利用的情况。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 在短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在长期总供给曲线时,总需求的变动会引起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当考虑到总供给时,总需求变动对价格水平和国民收入的影响就不一样。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在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采用刺激总供给的政策来对付通货膨胀,比采用抑制总需求的政策要更为有利。 消费和储蓄都与收入成同方向变动,所以,收入增加,消费和储蓄都可以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一。 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民收入增加。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在任何情况下,乘数原理都是适用的。商业银行是一种唯一的金融机构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IS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LM曲线上的任何一点都表示货币市场的均衡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B A A A B A A A A A B A A A B B A B B B B A A A B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口与全部人口之比。 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奥肯定理适用于所有国家。物价上升就是通货膨胀。 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是物价指数。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供给型通货膨胀,是指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太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产品”。结构型通货膨胀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而引起的。 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供给推动的通货膨胀。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作为财政政策手段的政府购买支出和税收,它们对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是数量上的增减变化。自动稳定器不能完全抵消经济的不稳定。 拉弗曲线说明税率越高政府税收越多,提高税率可以增加政府税收。 萧条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没有“挤出效应”,繁荣时期扩大政府支出有“挤出效应”。利率越低,用于投机的货币则越少。 A B B B B A A B A B B B B A B A A A B B A B A B 当收入增加时,人们购买增多,货币交易需求也将增加。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在必要时对企业发放贷款。提高存款准备率是为了增加银行的贷款量。 债券具有无期性和非返还性的特点,其收益风险也较大。 凯恩斯的主义货币政策和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作用的机理是一样的。外汇储备增加会减少一国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如果进口大于出口(逆差),说明漏出大于注入,会使国民经济总产出水平减少。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解决外汇不足的办法是减少出口,或者增加进口。在开放经济的条件下,汇率与国内利率有直接的相关关系,提高国内利率会吸引国际资本流入本国,从而有望缩小国际收支逆差。 国际收支平衡表不设错误和遗漏项目也是平衡的。汇率在我国使用直接标价法,美国使用间接标价法。一般来说,外贸乘数要大于投资乘数。 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进口增加,不利于出口。乘数的大小与边际进口倾向的大小同方向变动。 A B B B B B A B A B B B B B第五篇:西方经济学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