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教案

时间:2019-05-15 03:06: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产业经济学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产业经济学教案》。

第一篇:产业经济学教案

企业(厂商)及市场理论

一、厂商

1、概念:将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组织

2、厂商组织:科层组织结构和职能结构

二、追求目标:

1、利润最大化目标:利益群体不同,追求的利益目标有所不同

2、效用最大化:帐外薪水(企业人员规模、可支配费用、名誉等给经营者可带来有形无形的好处)最大化

3、收入最大化 : 边际收入=0

4、短期增长最大化

指标包括销售额

5、长期利润最大化:净现值最大化 三:东方观念的企业理论

1、观念

2、特点

第三章

市场

一、市场结构:企业市场关系的特征和形式

市场结构是对某一特定产业内部竞争程度和价格形成产生战略性影响的市场组织的特征。

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进入和退出壁垒、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短期成本结构。

2、市场集中度衡量指标:

绝对集中度指标(CRn)市场集中度:绝对集中度 CRn=∑Xi/∑Xi 相对集中度指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

HI指数;RI指数;熵指数

市场集中度与广告密度的关系:中等集中度的产业比高或低集中度的产业具有更高的广告密度。

二、市场行为

1:概念:企业在市场上为赢得最大利润和更高的市场占有率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性行为。市场行为是指企业在根据市场供求条件并充分考虑与其他企业关系的基础上,所采取的各种决策行为。2:策略:定价行为

产品差别化行为

广告

研发

策略行为 价格歧视:同一种产品不同的消费者价格不同

实现条件:厂商有一定的市场份量;了解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支付意愿;能限制转卖行为。一级价格歧视:不同的数量不同的价格,消费者剩余全部转化为生产者剩余

二级价格歧视:相同的消费数量价格相同,超过一定范围价格不同,消费者剩余部分转化为生产者剩余

三级价格歧视:同一商品,相同的地域价格相同,不同的地域价格不同

三、市场绩效

1、概念:市场绩效是指在一定的市场结构下,由一定的市场行为所形成的价格、产量、成本、利润、产品质量和品种以及在技术进步等方面的最终经济成果

2、衡量指标

收益率 =经济利润/总投资;价格成本加成=价格-成本/价格;托宾的q=市场价格/重置成本

3、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实证分析

市场集中度高的产业,进入壁垒大的产业,利润率高

q>1 市场前景好,收益好,4、评价市场绩效的目标

效率目标:社会效率和经济效率

平等目标:消费者、生产者和社会

稳定目标:经济稳定

进步目标:技术、文化和文明程度 6 产业的技术进步

A 观点:大规模的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最大。(熊彼特,加尔布雷斯)

原因: • • • • 研究开发新技术需要巨额投资 需要高度的科学知识和复合的技术积累 研究开发投资存在很大风险性

研究开发设备的建设、利用方面也存在着规模经济性

B 观点:小企业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最大

原因: • • • 只有富于竞争的市场结构才有利于技术进步,因为竞争才是技术进步的原动力;

尽管技术进步是促进集中乃至形成垄断和寡占的重要原因,但是市场支配力一旦形成,与其说是技术企业规模也不是越大越有利于研究开发,在许多产业中,中小企业也能对研究开发作出重要的贡献,进步的动力,不如说是限制技术进步的条件;

而且企业规模过大还会降低效率,不利于产业的技术进步 C 产业进步的基本结论

在一定的规模临界点以内,研究开发投入随企业规模扩大而增长,研究开发成果也随之增加

大、中、小企业在发明、革新方面的作用大小,与产业类别、技术进步阶段特点、专业化分工程度以及政府政策都有密切关系,很难一概而论

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作用经常是互相补充和联系的

第四章

产业结构

一、产业概念

(1)、概念(2)、构成产业的界定:规模限定

专业化限度

完成必要的社会功能

三、产业周期(1)形成期

特点 :产品单

一、经济效益差、没有独立的生产体系,一切呈起步状态、形成的关键:新技术的产生及应用、产业和企业的创新 实质:资本在一个产业中的形成

条件:人们物质文化需求是条件、资本的支持与资源的稳定供给是保证、政府的有力支持是重要影响

形成的标志:具有一定的规模、承担必要的社会功能、有专业的人员、有专门化的生产体系 形成的方式:派生、分化和新生(2)扩张期

实质 :产业的扩大再生产

特点:从充实到完善的过程、优胜劣汰选择的过程、加入企业增多 动力:追求高额利润和需求是外在成长空间、产业间生存竞争

衡量指标:产出增长率、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变化、规模变化、产品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相对变化率 判断产业扩张能力的因素:需求弹性、技术进步、产业关联度、市囊潜力、产业空间转移、产业组织集团化发展趋势

(3)成熟期

实质 :技术成熟、经济贡献时期 特点:强盛(4)衰退期

类型:自然衰退和偶然衰退 本质:产业创新能力的衰退或降低

标志: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产业间企业转产多、时间长、经济有波动

反衰退力:需求惯性、人为努力、政府保护、企业技术和产品革新 四 产业结构发展阶段

产业间的联系方式

(2)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A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状况为第一次产业将减少,第二、三次产业将增加。

B 库兹涅茨人均收入理论:在配第——克拉克定理成果上,揭示了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C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无论在任何时期,甚至在一个已经成熟并继续成长的经济体系中,经济增长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的对其他产业部门的作用,及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D 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理论 考察了在制造业内部个产业部门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动,揭示产业间存在着产业关联效应。

E 霍夫曼定理: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霍夫曼系数不断下降(霍夫曼系数是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与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的比例)

工业化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生产占统治地位(霍夫曼系数

5)工业化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开始获得快速发展(霍夫曼系数

2.5)工业化第三阶段:资本资料工业与消费资料工业规模相当(霍夫曼系数

1)工业化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超过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系数 < 1)

F 赤松要雁行形态理论:将本国产业发展与国际市场密切联系起来,使产业结构国际化。新产品研发到国内市场形成 国内市场饱和开拓国际市场

在国外市场生产,再返销国内市场。

五、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1、供给因素:自然资源、人口、技术进步、资金供应、商品供应、环境因素

2、需求因素:消费需求、投资需求

3、国际贸易因素

4、国际投资因素

5、其他因素

六、产业结构优化

1、概念: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产业结构效率、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2、内容

a:产业结构高效化:低效率产业比重不断下降,高效率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实现宏

观经济效益的不断增加

衡量方法 :横向比较法(不同区域间比较)纵向比较法(同一地区,不同时期比较)效果:资源转移(资源追求高效率目标)

产业生产能力转移

b::产业结构高度化 :在技术进步作用下,产业结构从低级向高级演变的过程。

内容:新技术应用,有机构成提高,管理水平、产出效率提高;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过渡、从劳动密集性向资金密集性转化;从分散到联合生产,协作生产越来越细;从封闭到开放。c:: 产业结构合理化 :按再生产比列要求发展 内容:体系完整、独立、发展速度均衡、结构协调

八、主导产业的选择

1、概念:主导产业一般是指在产业结构系统中处于带头地位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业结构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2、特征:

能引入创新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只有那些创新不仅为其引入了新的生产函数,加速技术进步,而且还为其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使之对整个产业结构具有引导作用,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的产业才能作为主导产业。具有持续的高增长率

对其他产业的增长有直接和间接的诱发作用、前瞻效应、回顾效应、旁侧效应

3、形成的条件:足够的资金积累、充足的市场需求、创新

4、主导产业的实现形式:市场自发调节,政府积极干预

5、主导产业的转换和发展:237

九、地区产业结构优化(244)

1、地域界定划分法:均质区域法、极化区域法、行政区域法

2、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

3、影响地区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禀赋、需求结构导向、地区间的经济联系、生产的地区集中度

4、反映地区产业结构的经济指标

反映地区结构专业化的指标:区位商、人均产量系数和人均产值系数 区际输出指标

区域产业输出系数

第五章

产业关联

一、产业关联(192)

1、产业关联概念:产业间以各种投入品和产出品为连接纽带的技术经济联系

2、产业关联纽带:产品、劳务联系 生产技术联系 价格联系 劳动就业联系

投资联系

3、产业关联的实质,就是各产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关系。

4、关联形式

前向关联关系

后向关联关系

环向关联关系

第六章

产业布局

一、产业布局

1、产业布局概念 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

引起区域不平衡的原因:资源稀缺型和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成本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二、产业布局理论流派

1、杜能区位理论:假设研究对象是一个简单孤立国,将孤立国分成6个圈,围绕城市中心呈向心环带的农业圈层,每一个圈层都有特定的农作制度。

2、韦伯工业区位理论:首先选择运费最少的地点,其次选择当劳动力费用小于运输费用时,可考虑劳动力的地区,最后当企业因聚集节省费用大于离开运费或劳动力费用追加费用时,可考虑集聚因素地区

3、贸易边界区位论:任何工业企业贸易中心,其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消费数量与市场区域大小,但最根本的是运输费用和生产费用决定企业竞争的强弱。

4、产业布局的均衡与非均衡理论(280)

三、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

1、地理位置:对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直接影响

2、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不同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各要素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因素对区域性生产分工的影响。

3、人口因素:作为消费者、生产者

4、社会经济因素: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国家政策、国际因素

5、技术条件

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产业结构对产业布局的影响

第七章

产业政策

一、产业政策概念

1、我国产业政策概念:一个国家的政府根据产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整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结构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配置,推动整个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政策体系。

2、内容: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分布政策

3、类型:超赶型产业政策、调整性产业政策、先导型产业政策

4、特点:目标多样化: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

实施作用广泛化:产业组织合理、市场和政相结合手段多样化:经济、行政手段

体系复杂化:宏观、中观和微观

时代性 民族性

政治性

供给导向性

市场功能弥补性

5、功能:有效配置资源,弥补市场缺陷

增强后发优势,增强国家经济实力

保持经济稳定发展

二、产业组织政策

1、概念:为了获取理想的市场效果,由政府制定的干预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调节企业间关系的公共政策。

5、核心:反垄断和反不正当手竞争政策、产业合理化政策、直接规制政策。

6、垄断与不正当竞争

垄断是指一家或少数几家企业直接或通过某种形式排他性地控制生产要素和产品市场。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欺骗性、不正当的或有害的竞争方式。A 垄断的弊病

产业角度: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企业角度:非效率 B

美国反垄断政策的主要内容

分割已经形成的垄断企业;通过有关反垄断性兼并法规,限制企业进行横向或纵向合并,防止生产过度集中而形成新的垄断企业;限制共谋行为,鼓励价格竞争;禁止非法的价格歧视行为;禁止搭配销售与排他性交易。

C

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政策的局限性

反垄断政策造成了一些企业在规模经济上的损失;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有时会造成对企业技术进步的阻碍;在政策制定和具体执行上,反垄断政策也存在着诸多的局限。

7、自然垄断产业:是指因生产、配送方面的规模经济效益、网络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沉淀成本、资源稀缺性等原因,使企业被限定为一家(自然垄断)或极少数几家企业(自然寡头垄断)的产业。A

自然垄断产业的技术经济特点

产业在提供产品或服务时形成了庞大的网络系统;产业在生产时拥有极大的范围经济效益;产品或服务基本技术经济标准的统一性。B 直接规制政策目标

资源的有效分配;收入的公正分配;物价和稳定;产业的发展。C 类型:

进入规则 :许可证、注册和申报 数量规则 :投资数量和产品生产量 服务规则 :质量要求、设备规则 :登记、折旧和更新

价格规则 :公正报酬率规制;价格上限规制;价格下限规制。退出规制。

D 局限性

进入规制和数量规制往往会导致有关企业间过度的“配额”交易行为,从而使得资源难以达到规制目标所要求的最佳配置状态。

价格规制,特别是价格上限和下限规制有时会明显压抑部分企业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资源使用率的不断改善。

由于缺乏有效的对规制者,即政府有关部门及具体负责官员的监督机制,往往会产生某种寻租行为。在规制收益与规制费用之间,有时也往往存在着明显的不经济。E 西方国家中小企业政策

以专业化和协作生产为导向,鼓励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与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之间的紧密联系 以技术和设备现代化为目标,在各方面给予中小企业以必要扶持

三、产业结构政策

1、概念:政府制定的通过影响与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来促进经济增长的产业政策。

2、基本内容:幼小产业保护政策(政府直接投资

直接资源调拨

财政扶植)主导产业选择政策、战略产业扶持政策和衰退产业调整政策。

四、产业布局政策

1、概念:政府机构根据产业的经济技术特性、国情国力状况和各类地区的综合条件,对若干重要产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科学的引导和合理调整的意图极其相关措施。

中国产业布局政策

A 梯度推移战略:从经济技术水平看,中国客观存在东、西、中部三级梯度差,在地区经济分工的基础上,战略重点逐步由东向西梯度推进,近期把重点放在经济技术水平高的东部地带、中期将重点转移到中部地带,近期把重点放到不发达的西部地带。

B、反梯度推移战略:中国客观存在着与经济技术水平梯度分布方向相反的自然资源梯度分布现象,强调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大力促进资本和技术活动的前提下,因势利导,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分布的梯度差,把投资和建设重点放在内地,向中西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促进中西部快速发展,从而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的差异。

C、点轴开发战略和增长极战略:经济空间的拓展有一个点、线、面的过程,目前中国尚处在点线阶段,在地区发展中真正起作用的是点轴系统。点轴开发论认为,资源的分配和产业的布局应按线状基础设施展开,因而强调已有的经济技术基础在产业布局重的作用;增长极战略则主张建立以增长极为中心的空间发展矩阵,一方面发挥经济技术力量雄厚的大中城市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与生产空间的扩大相适应。D、非均衡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战略:在中国产业布局从总体上选择非均衡协调发展,首先根据非均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的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力量求得均衡,在不同时期要选择对全局有重要影响的重点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经济。

发达国家产业布局政策

美国的产业布局政策:针对落后的流域地区和衰退的老工业制定的扶持政策、通过中央财政向发展地区和州政府进行补贴。

德国:由市场竞争来推动产业结构转化,实施财政补贴

日本:尽快增强国力,适应外型经济发展需要,充分发展沿海地带对外交通便利的区位条件,实现产业间布局的合理化。

第二篇: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产业经济学学习心得

作为国贸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对于一些经济问题却难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这学期,本着想学习一些真正有实用价值东西的想法,选择了产业经济学这门课程。

通过第一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这对于政府的经济管理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管理都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这无疑正是我们将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所必需的。在这堂课上最深刻的,同样也是最大的收获便是认识到自己以前学习中的不足,以及专业知识的缺乏。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内容包含了大一曾经学习过的西方经济学以及大二学习过的发展经济学。除此之外,我认为它同样可以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因为产业经济学中,产业政策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产业政策,它则是国家在宏观层面实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落脚点,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则是产业政策实行的手段。所以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是与国际政治经济学联系在一起的。由于它是几个学科的结合,必然对我们的学习过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老师在课上提出的问题,回答不出来的我们,除了深深的愧疚之外,便是对自己不足认识的愈发强烈。

在这门课上,我学到了很多之前一直被忽略的东西。同样,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学科之间的互相融合。

在西方经济学中,我们学习到了,对于经济问题,我们只需要分宏观和微观层面来分析就足够了。这也是我们遇到这类问题,脑子里唯一的想法,并且我们一度认为这是最正确的想法。但产业经济学则很明确的告诉我们这样的思维方式是错误的,因为在宏观与微观层面之间还有一个起着桥梁作用的产业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理论部分: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产业布局、产业组织、产业发展和理论应用部分:产业政策。基本理论部分主要围绕产业结构演化以及优化调整问题、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产业间的空间分布关系、产业内部企业间的结构-行为-绩效问题、产业发展特征及发展水平等问题展开的,各个基本理论都与实际经济问题紧密相联。理论应用部分的产业政策则是政府根据产业经济学各种基本理论,制定相应的政策对产业的状况及其发展实行必要的干预。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不同的经济活动组织处于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同的产业政策在不同国家的实施效果却大大不同,这就要求在对产业政策进行理论分析和具体应用时,应考虑到不同国家的具体特点和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对产业政策的实施效果的评价,也需以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作为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可能避免以偏概全,对产业政策的作用及功效做出符合客观实际的评价。同样的,产业政策根据服务和作用的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区域产业政策、产业开放政策四个部分。这些都是我们在这门课程学习中所必须要了解的。

另外一个巨大的收获,相当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延续,这便是我们对于当下政治以及经济现象的把握和理解。如以往的双十一,大家所能做的便是去淘宝抢购自己早已看中的打折产品,而产业经济学则教会我们看到双十一背后的问题。双十一一天,淘宝的营业额350个亿,这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而是一个经济发展的信号。正如针对这一事件,引起万科执行副总裁的令人啼笑皆非的反驳一般,我们学会了认识事件背后的本质。这是电子商务本身的发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问题,而电子商务移动终端的使用量的变化,则似乎是向我们预示着电子商务将要发生的更大的变化。再如,本应该了解却没了解到的李克强经济学,本以为已经没有挖掘潜力的白酒行业,哇哈哈却出乎我们意料的进行了茅台镇巨额投资。160亿的资金注入,是否会完成中国白酒行业洗牌之一目标。这是我们所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样的,这也是产业经济学给我们的思考,教会我们更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方式。

对于其他的专业课程而言,产业经济学的授课方式和结课考试方式都是创新的,同时也是更适合我们,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的。

老师,作为产业经济学的授课老师,无疑是最适合,也是最能够了解我们学生的需求与不足的。用他的话讲,就是我们看问题需要一定的前瞻性,学习知识要懂得用所学的知识。这也是他在教学过程中让我们用在课上学习到的东西,对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原因。这其中包括对于家乡产业的分类与研究,这让我们在了解家乡产业的同时,更加清楚的认识到自己之前认识的片面。如我的家乡三门峡,之前一直模糊的认为主要以黄金和苹果产业为主。但是通过查询相关资料,才发现主导产业是有色金属选矿及冶炼,并且对于各个产业的构成比例也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这次的结课考核中,为了让我们能够通过自己努力,对一个产业进行自主分析,老师最终选择了取消常规的考试,而产业分析的表现即代表这门课程所学。起初,对于取消考试我们基本只有庆幸,毕竟会少很多东西需要去准备,但当我们真正的融入这个任务,真正自己去做一份产业分析报告的时候,我们才明白,老师的决定是多么的合理。

我们选择的是湖南的红茶产业,这个选题在现在看来,真的不算很明智。至少与其他选择快递,空调,乘用车产业的选题相比,是有很多不足的。最明显的就是这个产业缺乏真正的有代表性的龙头企业,这也就加大了我们在做这个行业分析的时候的难度。但由于前期已经做了大量的数据调查,我们还是决定继续将这个产业做下去。就像其他的组一样,我们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大量的问题,很明显产业分析是与我们之前所做的那些报告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它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分析。当然,这些数据还必须具有时效性,不然这便是一份过时的产业分析报告,是没有意义的。在做行业分析报告的过程中,我们最大的收获主要有两个,一个便是对于行业的大体情况有了了解,另外一个便是由于报告的需要,我们对于之前所学知识的一个系统性的回顾。当然,这在我们取消考试时是想不到的,这也是我们专注的去做产业分析报告的一个额外的收获。

在这份产业分析报告中,我们主要运用到了市场营销、市场管理以及西方经济学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遗留的漏洞和模糊区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产业分析中所需要的一些技巧、方法、模型,我们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却无法灵活正确的运用,这个时候回顾课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回顾的过程,同样也是一个融汇贯通的过程。相比于一场考试而言,这样的结课考核方式无疑更能够检验我们的学习收获,同样给我们更好的机会去融合我们的学科知识。这是单纯一场考试所难以做到的,尤其在当前这种考试机制下,由于都是大班或者中班教学,老师很难与同学形成良好的交流,虽然将考试分为平时和末考两部分,但平时最终还是参考的末考,这样,同学也不会注重平时的表现,也就没有办法真正学习到知识。

这样看来,产业经济学中,老师所采取的这种授课和考核方法无疑是更适合我们当代大学生的。它很好的克服了大学生不注重平时,只在考试前突击的不足,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反思自己,融汇过去的所学,这对于我们能力的提升有很重大的意义。因此,希望老师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的采用这样的形式,也希望这样的授课和考核方式更多的被学校采用,让更多的学生从其中得到提升。

第三篇:产业经济学试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yoto

产业经济学

一 简答题(15分*4,共60分)

1、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包括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制等为主要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是其核心,博弈论已成为其重要分析方法。

(一)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距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

(三)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四)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资源的供给(输入)

(一)劳动力的供给:

1、劳动力供给总量影响产业结构

2、劳动力供给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二)技术的供给,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动力

1、技术的进步→新老产业的交替→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技术进步的不均等规律→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激发新的需求

(三)自然资源的供给,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之一

1、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该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2、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制约作用弱化。

(四)资金的供给,影响产业结构的直接因素

1、投资总量的增加→一般不会是各产业产出等比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得到的投资量不一样→各产业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市场需求

(一)国民收入的总水平及其分配

(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三)中间需求(初级品和中间品)与最终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四)产品的结构(同一产业众多产品的产出之间的结构)

1、同类特定的产品结构决定了特定的产业结构

2、同一产业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不同→产品结构改变→产业结构的转换。

(五)居民消费状况

三、环境影响

(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政策通过对全产业或其中某些产业的支持、保护或限制,直接干预一国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战略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1)以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2)以出口导向牵引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出口多的行业在结构中比重增大。(3)以进口替代促进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一致→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先快后慢。

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再配臵,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4、产业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政策,即着重研究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支柱产业的振兴政策,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扶植政策和对另一些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等。

2、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研究每个产业内部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以及其他诸如中小企业政策、企业兼并政策等。

3、产业技术政策即有关引导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援助政策、高新技术鼓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转移政策以及有关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等。

4、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政府对本国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及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组合分布的政策。可分为宏观布局政策、中观布局政策和微观布局政策。

5、产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政府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指向方面的政策,具体包括有关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支持政策。

6、产业国际竞争力政策,主要是政府为提高或保护本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而推行的政策。具体包括进口保护政策、出口鼓励政策、产业扶植政策等。

二 论述题(20分*2,共40分)

1、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积极应对?

优势:区位、科教、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现代产业体系完善,要素成本较沿海地区有优势,产业承接平台空间广阔,内销市场具备可观规模,科技与人才优势突出。中部崛起将形成以武汉为增长极的城市群与长株潭为一体的城市群,使得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望在未来中部区域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取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劣势:开放型体系有待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健全,保税物流及通关体系有待建设,服务软环境有待改善,产业转移信息指导亟待完善。

机遇:国家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性调整,为湖北提供了承接开放型产业转移的增量性机遇。

挑战:① 转出产业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加大了中西部省市的竞争压力。

当前,第四次产业转移仍处于启动阶段,产业转移高潮的来临仍需要阶段性的演进。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企业不仅未形成产业漂移潮,且世界制造业依然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

② 中西部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纷纷打造引资洼地,在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比拼招商优惠政策,形成激烈竞争。

当前中西部各省市、沿海省市欠发达地区、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措施力度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赶超挤压、“僧多粥少”的逼人态势。

③ 湖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地区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挑战。

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近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环境容量压力正成为伴随而来的突出问题。

此外,伴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湖北可能成为国家层面划定的重点开发区。

但在省级层面,将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且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供需压力随时间推移将加大。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其资本寻求扩张,谋求增值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承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了解产业转移的需求,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自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准对接点,方能获得最佳的耦合效应。从天门的实际出发,要积极发挥四大优势,实现有效对接。

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与加工贸易和生产服务业的对接。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与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对接。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协作配套和产业链的对接。

四是发挥综合成本低廉优势,推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工、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依赖程度较高。

不断完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政策措施

第一,坚持狠抓招商引资不动摇。一是进一步创新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强化专班招商、驻点招商和以商招商,大力推进产业链招商、委托招商、网上招商等,扩大回归工程效应,不断提高专业化招商水平。二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着重完善统计体系和目标考核体系以及奖励机制。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党政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三是加强招商引资基础工作提高承接的针对性。搭建产业转移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地区待转产业信息,为承接转移创造便利条件。遵循国际惯例,有针对性地策划、包装项目,加强投资项目的综合性分析和集中推介,提高项目成功率。四是建立健全与东部地区的联动机制。加强与东部地区的沟通联系,积极与之建立高层领导和政府对话互访机制和沟通机制,探索与发达地区的园区之间、商会之间、行业协会之间、企业之间的多种对接,开展经贸、科技、教育、人才等交流活动以及干部挂职、培训工作。五是不断提高招商引资质量。着力引进战略投资者,发展大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在引进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企业上实现更大的突破。坚决不引进违背国家产业政策和能耗高、对生态环境有严重影响的项目。

第二,不断加强承接区建设。把建设一批功能完善、产业突出的承接区作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建立开发区、工业园区和工业小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承接平台。优化产业分工。科学规划,对园区和工业小区进行合理定位,避免产业趋同,重复建设,分散产业竞争力。三是促进园区的提档、升级。大力推进以道路、供水、供电、排污、通信等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以及生活配套产业,不断提高园区的承载功能、服务功能和配套功能。

第三,进一步突破瓶颈制约。建立健全物流体系。加强物流通道建设。在支持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重点工业园、重点企业的物流通道建设和境内交通通道建设。搞好汉江和汉北河疏浚,畅通水运通道,发挥水运功能。加强物流节点建设,引进和培育一批物流企业。四是抓好企业用工服务。加强招工平台建设,建立用工信息发布机制和沟通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用工招聘活动。实施“劳动力回归”工程和“劳动力涵养工程”,加强劳动力储备。整合现有培训力量,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大技能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改善用工环境,完善用工保障机制,确保劳动者安心、安身在市内企业就业。

第四,着力优化承接产业转移的环境。经济发展硬环境是基础,软环境是核心,现在各地招商引资拼优惠政策的空间已经很小,下一步的竞争将主要体现在软环境上,特别是服务环境方面。一是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加快实施“体制创新、行政提速、信用天门、优质服务”等四大环境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经济发展环境责任

追究制度,加大对破坏经济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

第五,抓紧建立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制。科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出台促进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扩大对外开放的意见和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意见,明确承接产业转移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加强财政投入,加大对产业转移项目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扶持力度.建立和实行承接产业转移的目标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形成承接产业转移的有效激励机制和工作推动机制。、从产业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2009年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背景、核心主旨和预期效应。

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月14日)、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4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1日)、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月18日)、轻工业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2月19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2月25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至此,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部出齐,其实施时间将从2009年至2011年。

一、钢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措施: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调整进出口税率,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主要影响:政策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二、汽车业:支持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措施: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臵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使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影响:减征购臵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专项资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扩大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这将对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

三、纺织工业:促进企业由大到强

主要措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退税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但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另外,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主要措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规划中要

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五、船舶工业: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主要措施: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大约占比70%左右,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产品基本代表相应领域的国家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相对有利。

六、电子信息:集中实施六大工程

主要措施: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

主要影响:规划对于通讯设备行业(3G及宽带)、电子行业、彩电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构成利好,同时,将推动国内服务外包需求的成长及对本土基础软件企业需求的增长。

七、轻工业:惠及45个细分行业

主要措施:扩大城乡消费。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轻工企业的财税和信贷支持。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糖、乳制品、盐、纸浆等产品的收储。

主要影响:轻工业总共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预计食品、家电有望成为振兴重点。但是国家政策对于短期行业景气难以起到明显的支撑。“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但是众多外向型经济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受国际经济恶化影响而返乡,农民购买力(需求)变化制约了“家电下乡”的效果。

八、石化业:控制总量布局产业

主要措施: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

九、有色金属:收储成为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收储”将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措施,具体可能包括落实及增加收储计划、推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国外资源并购、落实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合理调整税费以及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改的支持等。

主要影响:“收储”对于扭转国内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库存高企的困境有直接作用,而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储的铝厂、锌厂等企业,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已经相对较小,现金压力减轻,由此可能使得市场抛售压力缓解,从而使得部分金属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第四篇:产业经济学试题答案

产业经济学-yoto

一 简答题(15分*4,共60分)

1、产业经济学内容体系包括哪些?

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是以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产业规制等为主要内容完整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其理论基础,产业组织理论是其核心,博弈论已成为其重要分析方法。

(一)产业组织理论(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在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以及日本又称产业经济学,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科,是国外经济学核心课程之一,也是近年来经济学最活跃、成果最丰富的领域之一。

(二)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学)产生于美国,作为一种理论体系产生于20 世纪30 年代,距今已有70 多年的历史。

(三)产业组织学(产业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是伴随着上个世纪大型制造业公司的大量涌现,与新古典微观经济理论在解释垄断或不完全竞争问题上的失败分不开的。

(四)产业经济学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

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一、资源的供给(输入)

(一)劳动力的供给:

1、劳动力供给总量影响产业结构

2、劳动力供给结构影响产业结构

(二)技术的供给,产业结构发展的根本动力

1、技术的进步→新老产业的交替→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技术进步的不均等规律→各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不同→产业结构的变化

3、技术的进步→激发新的需求

(三)自然资源的供给,产业结构的立足点之一

1、一国拥有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该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2、技术进步,自然资源对产业结构制约作用弱化。

(四)资金的供给,影响产业结构的直接因素

1、投资总量的增加→一般不会是各产业产出等比增加→产业结构的变化

2、投资结构的变化→各产业得到的投资量不一样→各产业发展的快慢不一样→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市场需求

(一)国民收入的总水平及其分配

(二)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三)中间需求(初级品和中间品)与最终需求(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

(四)产品的结构(同一产业众多产品的产出之间的结构)

1、同类特定的产品结构决定了特定的产业结构

2、同一产业各种产品的生命周期不同→产品的更新换代时间不同→产品结构改变→产业结构的转换。

(五)居民消费状况

三、环境影响

(一)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产业政策通过对全产业或其中某些产业的支持、保护或限制,直接干预一国的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政策。

2、产业组织政策。

(二)国际贸易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一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2、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战略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1)以初级产品出口带动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2)以出口导向牵引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外需求)。出口多的行业在结构中比重增大。(3)以进口替代促进经济的发展(影响国内需求)。国内需求结构与产业结构较为一致→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先快后慢。

3、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是什么?

产业结构优化是指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的过程,前者主要依据产业关联技术经济的客观比例关系,来调整不协调的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后者主要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创新,加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演进。产业结构优化过程就是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臵与再配臵,来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4、产业政策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产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1、产业结构政策,即着重研究各产业之间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主导产业的选择政策,支柱产业的振兴政策,对某些产业的保护、扶植政策和对另一些产业的调整援助政策等。

2、产业组织政策,主要是研究每个产业内部关系结构的政策。具体包括:反垄断政策、直接规制政策以及其他诸如中小企业政策、企业兼并政策等。

3、产业技术政策即有关引导和促进产业技术进步的政策。具体包括:研究开发援助政策、高新技术鼓励政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技术转移政策以及有关职业培训方面的政策等。

4、产业布局政策,主要是政府对本国所拥有的资源要素及生产力在地域空间上进行组合分布的政策。可分为宏观布局政策、中观布局政策和微观布局政策。

5、产业环境保护政策,主要是政府对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环境指向方面的政策,具体包括有关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对环境保护产业的支持政策。

6、产业国际竞争力政策,主要是政府为提高或保护本国产业国际竞争能力而推行的政策。具体包括进口保护政策、出口鼓励政策、产业扶植政策等。

二 论述题(20分*2,共40分)

1、湖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分别是什么?应采取哪些对策积极应对?

优势:区位、科教、水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区位交通条件优越,现代产业体系完善,要素成本较沿海地区有优势,产业承接平台空间广阔,内销市场具备可观规模,科技与人才优势突出。中部崛起将形成以武汉为增长极的城市群与长株潭为一体的城市群,使得湖北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有望在未来中部区域的发展中抢占先机,取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劣势:开放型体系有待完善,产业配套能力有待健全,保税物流及通关体系有待建设,服务软环境有待改善,产业转移信息指导亟待完善。

机遇:国家经济增长由出口导向为主转向内需拉动为主的结构性调整,为湖北提供了承接开放型产业转移的增量性机遇。

挑战:① 转出产业资源总量具有一定程度的稀缺性,加大了中西部省市的竞争压力。

当前,第四次产业转移仍处于启动阶段,产业转移高潮的来临仍需要阶段性的演进。以珠三角为例,珠三角企业不仅未形成产业漂移潮,且世界制造业依然增加在珠三角的投资。

② 中西部地区、沿海欠发达地区及东南亚国家纷纷打造引资洼地,在承接产业转移领域比拼招商优惠政策,形成激烈竞争。

当前中西部各省市、沿海省市欠发达地区、东南亚国家纷纷采取强力措施承接产业转移,以更高的发展定位、更大的措施力度比环境、争客商、引项目,形成了一种赶超挤压、“僧多粥少”的逼人态势。

③ 湖北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平衡地区经济增长与科学发展、保护环境之间关系的挑战。

沿海发达地区经过近30年的快速工业化进程后,环境容量压力正成为伴随而来的突出问题。

此外,伴随着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实施,湖北可能成为国家层面划定的重点开发区。

但在省级层面,将根据各地资源条件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且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大、建设用地预留空间少,供需压力随时间推移将加大。各市在承接产业转移中如何与省级主体功能区规划紧密结合起来,处理好全局与局部关系,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东部产业转移的实质是其资本寻求扩张,谋求增值的过程,有其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在承接过程中,必须认真分析产业转移的趋势,了解产业转移的需求,同时还要深入分析自身在承接产业转移中的比较优势和薄弱环节,找准对接点,方能获得最佳的耦合效应。从天门的实际出发,要积极发挥四大优势,实现有效对接。

一是发挥区域优势,推进与加工贸易和生产服务业的对接。二是发挥资源优势,推进与资源精深加工产业的对接。三是发挥产业优势,推进特色产业的协作配套和产业链的对接。

四是发挥综合成本低廉优势,推进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对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用工、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的依赖程度较高。、从产业经济学理论角度分析,2009年国家出台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背景、核心主旨和预期效应。

钢铁和汽车产业振兴规划(1月14日)、纺织工业和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4日)、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2月11日)、电子信息产业振兴规划(2月18日)、轻工业和石化产业振兴规划(2月19日)、有色金属和物流业振兴规划(2月25日)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至此,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部出齐,其实施时间将从2009年至2011年。

一、钢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主要措施:实施适度灵活的出口税收政策,调整进出口税率,提高部分高端产品的出口退税率,稳定国际市场份额;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发挥大集团的带动作用,推进企业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和特大型钢铁集团。

主要影响:政策虽然无法改变目前钢铁行业面临的内外需下降的状态,但是淘汰落后产能和联合重组将会给行业周期性下滑的延缓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从长期来看,大型优势钢企将成为钢铁行业的绝对龙头。

二、汽车业:支持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措施:从2009年1月20日至12月31日,对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按5%征收车辆购臵税。支持大型汽车企业集团进行兼并重组,使大型车企从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今后3年中央安排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发展。支持汽车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

主要影响:减征购臵税政策对大多数轿车企业构成利好。专项资金有利于新能源汽车和自主品牌轿车的发展。规划一方面刺激了内需,扩大了小排量汽车销售;另一方面鼓励车企进行研发投入发展自主品牌,这将对我国的汽车企业发展构成长期利好。

三、纺织工业:促进企业由大到强

主要措施:将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由14%提高至15%。加大对纺织企业技改资金和流动资金贷款支持;鼓励支持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与担保机构优先向纺织企业提供贷款和担保。在新增中央投资中设立专项,重点支持纺纱织造、印染、化纤等行业技术进步。

主要影响:退税上调短期有助于缓解企业的压力,但难以阻止纺织业出口增速的下降甚至绝对值的下滑。而行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外需不足,在全球需求萎缩的大背景下,规划很难直接和及时地刺激扩大出口。另外,信贷支持的执行仍存疑、专项资金的投资额度不明确,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盈利能力的明显改善。

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主要措施: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充分利用增值税转型政策,推动企

业技术进步;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支持装备产品出口;重大工程项目优先采购国内生产设备,国内采购率原则上不低于70%。

主要影响:国家明确支持装备制造骨干企业进行联合重组,相关企业有望通过产业链的整合来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实力,细分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受益最大。另外,规划中要求提高国产设备采购比例和鼓励采购首台首套国产设备的政策对装备制造业企业,尤其是大型骨干企业意义重大,有助于其市场份额提升及推广。

五、船舶工业:扩大国内市场需求

主要措施: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船舶出口买方信贷资金投放;将现行内销远洋船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延长到2012年。拟出台单壳油轮和化学品船以及老旧船舶的报废更新政策;提前实施进入中国水域的单壳油轮淘汰政策。

主要影响:中国造船业订单以散货船为主,大约占比70%左右,这项政策将有利于扩大国内船舶市场需求,调整运力结构。而目前全球油轮在手订单实际上已经包含了单壳油轮淘汰所新增需求,因此不会在国际范围产生较大的影响。中国船舶和广船国际的产品基本代表相应领域的国家水平,淘汰落后产能对这两家公司的发展相对有利。

六、电子信息:集中实施六大工程

主要措施: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实施集成电路升级、新型显示和彩电工业转型、第三代移动通信产业新跨越、数字电视推广、计算机提升和下一代互联网应用、软件及信息服务培育六大工程,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电子信息产业。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落实数字电视产业政策,推进“三网融合”。

主要影响:规划对于通讯设备行业(3G及宽带)、电子行业、彩电行业以及软件行业构成利好,同时,将推动国内服务外包需求的成长及对本土基础软件企业需求的增长。

七、轻工业:惠及45个细分行业

主要措施:扩大城乡消费。进一步提高部分轻工产品出口退税率。加大对中小轻工企业的财税和信贷支持。进一步扩大“家电下乡”政策实施力度。加快造纸、家电、塑料等行业的技术改造。增加糖、乳制品、盐、纸浆等产品的收储。

主要影响:轻工业总共涉及大约45个大小行业,预计食品、家电有望成为振兴重点。但是国家政策对于短期行业景气难以起到明显的支撑。“家电下乡”对大家电的需求有直接拉动作用,但是众多外向型经济企业工作的农民工受国际经济恶化影响而返乡,农民购买力(需求)变化制约了“家电下乡”的效果。

八、石化业:控制总量布局产业

主要措施:抓紧落实成品油储备,完善税收政策,增加技改投入,加大对石化企业的信贷支持。扩建产能,调整化肥农药生产结构,抓紧组织实施在建炼油、乙烯重大项目,扶植高附加值化工产品等。

主要影响:振兴计划旨在调整控制总量,进行产业布局,加快技术升级。由于目前很多大宗产品价格倒挂,出口退税和关税调整不会起到很大作用。振兴规划中,炼油、农业化肥与农药、化工新材料等子行业将得到有力扶持。

九、有色金属:收储成为主要措施

主要措施:“收储”将是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主要措施,具体可能包括落实及增加收储计划、推动跨行业、跨地区兼并重组以及国外资源并购、落实直购电试点、降低电价、合理调整税费以及加强对重点企业技改的支持等。

主要影响:“收储”对于扭转国内有色金属骨干企业库存高企的困境有直接作用,而对于那些已经被收储的铝厂、锌厂等企业,他们面临的库存压力已经相对较小,现金压力减轻,由此可能使得市场抛售压力缓解,从而使得部分金属价格受到一定程度的支撑。

十、物流业:减轻金融危机冲击

主要措施:可能将仓储、配送等各个物流环节的营业税税率与运输业统一,调低为3%;扩大营业税差额增收范围、对我国物流园区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等。

主要影响:物流业受到了世界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规划将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金融危机对物流体系的冲击。

第五篇: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产业经济学》复习提纲

一、考试题型

1、不定项选择题: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判断题:15题,每题1分,共15分。

3、简答题:5题,共25分。

4、论述题:2题,共30分。

二、复习内容:

第一章

一般问题: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分工;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关系; 重点问题:产业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一般问题:产业分类:两大部类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生产要素集约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产业发展阶段分类法;产业地位分类法;

重点问题: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第三章

重点问题:配第——克拉克定理;霍夫曼定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具体体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和措施;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的内容;主导产业更替及其规律;我国制造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其依据;

一般问题: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基本内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本要求;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志;主导产业的含义和特征;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

第四章

一般问题:产业关联的方式;产业关联的效应;产业投入产出分析的理论基础:一般均衡分析及其假定;投入产出表的结构的三个部分;投入产出表的均衡关系;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中间需求和中间投入分析;基础产业在三角形投入系数表的特点; 重点问题: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及其经济意义;

第五章

重点问题: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

一般问题:产业布局的基本因素;产业区位的指向性;衡量区域专业化程度的指标;现代区位理论研究的特征;系统布局理论;梯度理论的主要观点;

第六章

一般问题:产业组织的概念;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促进集中的因素;造成产品差别化的方法;形成进入壁垒的因素;市场效果的衡量;产业组织合理化的特征;马歇尔困境与有效竞争;

重点问题:SCP理论分析框架;市场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第七章

一般问题:产业增长与产业发展的含义、关系;产业波动的概念;产业发展的几个均衡关系;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的目标的含义;

重点问题:产业发展战略的途径选择;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第八章

一般问题:产业政策的内涵;产业政策体系的构成产业结构政策的概念;产业组织政策的内容;

重点问题:美日产业政策的比较;我国当前产业政策的基本特征;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下载产业经济学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产业经济学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产业经济学论文

    解析双11战略的成功 ——双11电商促销行为的绩效分析(以阿里巴巴为主要对象) 摘 要 从2010年起,阿里巴巴公司开始将一个虚拟网络节日“光棍节”打造成一个消费者购物的节日,在......

    产业经济学论文

    本科实验报告 题目 论四川餐饮业在当前经 济发展形势下的转型 学生姓名 肖俊 教学院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年级 指导教师 张淑英 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 学 号 201531100305 经......

    产业经济学题库

    杨公仆版 产业经济学 复试习题全集 第一章 产业经济学导论 一、名词解释 1、产业 2、产业组织 3、产业结构 4、产业关联5、产业政策 四、辨析题1 、 产业的经济活动......

    产业经济学复习

    单选题 1、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领域是(D ) A、国民经济总量B 、企业C、家庭D、产业 2、把产业分为主导、先导产业的关联分类法是(B ) A、技术关联方式分类法B、战略关联分类法 C......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产业经济学复习资料 1. 产业:产业是一种同一属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同一属性的产品或服务,同一属性的企业的集合。 2. 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是现代产业组织理论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研究主......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产业经济学简答题 (5*5分 当做论述题回答) 1.为什么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国有企业? P15 1. 自然垄断。对于像铁路和供水、电力等行业,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特征。它固定成本很大,但是一经......

    产业经济学讲稿

    产业经济学讲义 课 程 说 明 本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为面向21实际的高等教育教材系列教材--《产业经济学》(21世纪教材),由苏东水主编,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05年出版的第二版教材......

    产业经济学论文

    内黄大枣产业发展状况 摘要:地处中原地带的内黄县,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业为主的平原农业县。有着悠久历史的内黄大枣,以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