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凯尔经的秘密影评
《凯尔经的秘密影评》
《凯尔经的秘密》的导演是爱尔兰的汤姆·摩尔,该片是他的处女作,该片从他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构思。在开始制作这部动画片以前,汤姆·摩尔只有一些短片和广告片的经历,但是他所在的工作室成功获得了欧洲动画项目资金的支持,再加上汤姆·摩尔自身省吃俭用将商业片的薪酬全部用到这个电影的前期准备,所以才有了《凯尔经的秘密》的诞生和成长。它是在2009年上映的来自爱尔兰的充满欧洲风情地方风格的动画小片。影片在2009年获得了第33届法国昂西动画影展“观众大奖”,并于2010年获得了爱尔兰电视电影奖最佳动画。并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该影片只有75分钟,但是被誉为“凯尔特人的魔法”,其独特的爱尔兰艺术风格以及精美的画面征服了每一个看过它的观众。
在景别方面:
有着全景,大远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等等景别,导演通过交替并且使用各种不同的景别,让本影片的剧情的叙述、人物思想感情的表达、人物关系的处理更具有表现力、吸引力,从而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让观众们深深的受其吸引。
在景深和焦距方面:
在布蓝登叔叔被北方入侵人伤害倒地时,用了深景深,突出了叔叔背后受伤害胡乱奔跑,不知所措的人们,白色的雪地上穿红衣倒地的叔叔,深深的体现出了当时的情景,历史背景,战争时代的情况,人民面对战争的渺小。
在角度方面:
运用了俯视的角度,布蓝登在啊诗玲的森林的最高处,经过千辛万苦的攀爬,啊诗玲告诉了他她的名字,并说了“这是我的森林”,在这里用俯视的角度体现了所在位置的高,还有布拉登眼下能看见的森林之大之宽广,满屏幕的绿色,让人感受到自然森林传统不加装饰的美丽。
在构图方面:
作者喜欢用这种这种三竖格的构图,人物在一个一个的小景框中走过,不同的景框不同的地方风景,暗示了布蓝登和写经师傅,为了这本能带给人们光明的书所走过千山万水,能更亲切的体会到这本光明之书能成功写出来所经历的丰富得到得不容易。
在光线方面:
在布兰登第一次看外面的世界的时候,图一通过光线照在他的脸上,接着下一个镜头转到绿油油生气勃勃的森林,在森林入口有稀稀拉拉的阳光透过树叶照射下来,通过这些明亮的阳光制造氛围,使气氛富有感染力,使人能有所联想,想到布兰登的懵懂,对外面未知的世界的美好期望,这时候 光线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色彩和色调方面:
在布兰登进入森林和啊诗玲在一起时多用的都是绿色调,各种鲜明的绿色,绿色是自然生命中最生意盎然的色彩,也是红色的对比色,有一种平静、稳定、希望的感觉,是一种最适宜人眼睛的色彩。绿色象征着和平,代表着春天。天与地、人与物,整个画面凝合成一片壮观的绿色海洋。那片绿看得让人心动,让人神往。色彩的表现是电影艺术造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合理的运用色彩来表现影片的内容,不但可以使影片获得强烈的艺术效果,形成独特的风格,更可为电影增加厚重的内涵,使观众得到强烈的审美洗礼,为自己的民族、为世界的电影做出贡献。色彩带给观众的不仅仅是彩色而美妙的画面,这里的绿色调直接参与了剧情情绪的渲染和深化,使主题得到了升华。
《凯尔经的秘密》的画面充满爱尔兰民族色彩,欢快图腾与细腻繁复水彩交织,民间福音书稿、欧洲传说与宗教元素相融合,好似一部古代的手抄经文,古老又神秘,又像一部宣扬“万事万物皆有灵”的探索纪录片,精致又富有想象力。它是近年动画难得一见的装饰性的美术设计,使得每一帧画面都是那么富有构图美感与充满艺术魅力。就如同一卷卷水彩画卷逐次展开,透出浓郁的古典美,美得沁人心脾,亦富时尚的现代感,美得让人着迷。每一帧都美的无可救药甚至想想一帧一帧截图中间部分阿斯林的歌声美到极致宛如天籁。尤其是平面化设计处理的2D空间关系,创意十足,趣味盎然,以及某些梦境、奇幻与动作段落充分发挥了动画丰富的想象力这一特性,满含灵气与诚意。
人物设计上大胆的形体比例与色彩运用的夸张创意,人物与人物之间既形成强烈对比又不失协调的统一。
充满欧洲风情地方风格的动画小片,却在独特悠扬的配乐和简单构造却别有一番情趣的画面中讲述这个关于爱与战争与救赎的故事。很难看到这样的简单的水彩画风格,无论是在树林中的唯美画卷还是在黑暗洞穴和最后北欧海盗杀进凯尔斯修道院的场景都用手绘的画笔勾勒的充满灵气,爱尔兰风情的配乐更是为本片增色不少,复古的古典美,却具有独特的突破与新意。很是迷人,让人陶醉。
16动画
刘鸿姣
第二篇:《凯尔经的秘密》影评
观《凯尔经的秘密》有感
谈起动漫,首先使我想到日本,日本动漫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能与美国梦工厂分庭抗礼。我却不曾想到在遥远的大西洋上,漂着一个风景如画的爱尔兰,她也能制作出——《凯尔经的秘密》——如此优秀的动画电影。
《凯尔经的秘密》是根据真实的历史改编而成。讲述了当时的北欧海盗四处侵略,为了掠夺黄金。而在凯尔斯的西勒院长,为了保护百姓抵御海盗的侵袭,决心要建造一个高大且坚固的城墙。艾丹修士却认为“没有一个墙能够抵挡得住海盗的攻击,我们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完成《爱奥那之书》”,“它是驱逐海盗阴霾日子的希望之光”。而西勒院长并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要建筑一面拯救凯尔斯、拯救文明的城墙,并且命令他的修士们抓紧工作。艾丹发现布兰登能帮助他完成《爱奥那之书》,两人于是开始私下秘密工作„„海盗终于来了,城墙瞬间就被攻陷,海盗肆意地烧杀掠夺,烟雾弥漫着凯尔斯的上空,天空都映红了。凯尔斯遭到严重的破坏,但是那本书却保留了下来,并且给灾难后的凯尔斯带来了希望。
故事的主要内容就是这样,也许我概括的不是很清楚。不过我“有感”的不是这些,而你感兴趣的也不是我的故事概要。这部电影令我赞赏的有以下几点。
简单的画面与丰富的想象。影片的画面设计不同寻常,有着浓后的古朴的民族风格。似乎每一个画面都精心设计,含义丰富,值得分析。其独特的画面风格,与我们常见的美国或日本漫画迥然不同,它即不追求浪漫,也不追求真实,而着重表意。这也许才是漫画的本质。漫画虽然画面简单,却含有极高的想象。因为漫画需要夸张,借夸张增强其表意性,凸显重要的部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然这种夸张不是晦涩或乱想,而是让人看后能明白并认同。电影的开头就吸引住了我,艾什灵的叙述,为故事埋下伏笔,设下悬念;海浪的抽象设计。这些使我觉得这部电影不同寻常。影片中最令我心情激动的是那段对大自然极力渲染的场景,艾什灵带领布兰登去找小浆果。我曾看过宫崎骏的一些作品,也领略了他的神秘世界。宫老借丰富的想象力,在《风之谷》和《幽灵公主》中塑造的大自然,生存着许多稀奇古怪的动植物,展现了大自然不为人知的一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凯尔经的秘密》中的自然,有其独特之处,虽没有奇怪的动植物,只是一颗参天大树,但大树的结构复杂,有不同的层次,树上栖息着各类动物,例如猫头鹰、甲虫、蝴蝶、蜜蜂等活泼可爱的动物。看似是一个树木,实际呈现了一个世界。图像构思巧妙,色彩明亮,动物的活泼可爱,加上背景音乐,创造了轻松欢快氛围。影片中大自然场景虽只占几分钟的时间,却让人饱飨一场绚烂、灵动的视觉盛宴,留下深刻印象。这一点不亚于宫老。
布兰登的成长。我本想为这位伟大的圣人,找出几个优点,但实在找不出,因为他平常了。故此有个问题我一直弄不懂,布兰登如何从一个幼稚孩子,到最后成为绘画大师?我们好像并没有看到他的勤学苦练,或有高人指点。(这是我们在电影中常见的成功途径)
当布兰登第一次鼓着勇气打开《艾奥纳之书》时,惊讶地称赞道“天使之作”。艾丹却告诉他这只是凡人做的,就像你我一样的凡人。布兰登原意帮助艾丹完成这本书“最绚烂的一页”——“神赐之页”,然而却又害怕去院墙之外的森林里。那是一个既吸引他又令他感到恐惧的地方。他曾窥伺森林,也设想森林中有可怕的怪兽。艾丹却说:“从森林里的树木和岩石上学到的东西,比在任何地方学到的东西都要多,你会见证奇迹。”这句话像一把钥匙,开启了我对影片的理解。
布兰登来到森林,首先看到森林的美丽,竟不自觉得翩翩起舞。接着阴森恐怖的森林,是他感到害怕。当恐惧到极致时,峰回路转,仙女出现相救(这兴许就是仙女的把戏),并带他进入神奇的大自然中。布兰登在那可大树上不仅得到了小浆果,也学到了很多东西。那棵树是一个他前所未见的大千世界,一个高墙之外的世界。这些正如艾丹所说,在树上学到东西。后来,还有布兰登和艾什灵在树上画画的场景。
布兰登在岩石上学到东西,岩石自然是指 “黑暗之穴”。不过这些不太好说,黑暗之穴、巨蛇、水晶石都有象征意义。当布兰登进入黑暗之穴,火把照亮岩石,岩石上画满了形式各异的图案,与此图案相似的还有在西勒院长办公室的墙壁上。这些图案看似杂乱、分裂,其实体现了思想的深邃,是一种特别的表达方式。这让我想起了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错乱和分裂图像,虽然有点抽象,但强烈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花草图案容易画,因为现实存在,可照葫芦画瓢,难的是不曾见过的,要凭借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所以,当艾丹看到布兰登的绘画花草的技术日臻成熟时,便说要完成“神赐之页”,还需要有圣可伦巴之眼(水晶石)。而水晶石就是帮助画出精密的几何图形,抽象的图案,这些需要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深邃的思想。不再是一个孩子简单的描绘动植物,而是要像大人一样去创作。
起初布兰登在艾丹的鼓励下拿起画笔开始作画时,艾丹说:“只有你,和你的想象力。不要害怕。”布兰登回答:“我从不害怕想象力”。可笔刚一落,就发出惊讶的叫声:呀!艾丹让他继续画完。就在那一晚,他做了恶梦,梦见自己抱着画笔,刚一下笔,就被墨水惊吓,墨水如叶脉般的伸展,追赶逃跑的布兰登。墨水的痕迹很像,在黑暗之穴那里,追抓他的黑影子。我想并非巧合,而是导演的精心安排。布兰登“害怕想象力”,对完成神赐之页的重任,深感自卑,心存恐惧,可见黑暗之穴正是他的心中的阴影。
黑暗之穴总是在召唤它的主人,而主人既被它吸引,又对它感到恐惧。黑暗之穴只有自己才能进入,别人爱莫能助。即使像艾什灵那样的神仙,也只能在洞口鼓励说:“你要把黑暗变为光明”,神尊重人的自由。黑暗之穴就在人的内心,在哪里你将要面对自卑、恐惧,并与之搏斗。这些思想斗争是很难表现出来的,而影片采用了很好的象征方式。当布兰登手持火把,站在石墙前,(不知有没有发现)墙上的正是巨蛇张口的图案。之后地面裂开,他掉了下去(与向上爬树时形成对比),许多破碎的几何图形的水晶砸在他的身上,声音清脆悦耳。在那里有巨蛇要吞食他,他开始逃跑,躲来躲去。巨蛇身上的图案全都是零碎的几何图形。在无法逃脱的紧急时刻,他抓起画笔,毅然地画了道“保护墙”,随后迅速地将巨蛇圈起来,并取下水晶石。那巨蛇开始吞食自己,渐渐消失了。布兰登用画笔战胜了巨蛇拿到水晶石,他消除了恐惧获得了想象力。当他醒来后,前路铺满了白色鲜花。这种花正是他第一次所画的那花,起笔就画坏了,但在艾丹的鼓励下将它画完了。
布兰登面对艾丹的质问时说:“关于这水晶石的传说不止一个,黑暗居所不止一个,而圣可伦巴之眼也不止一个。”艾丹说:“我现在想起来了。”这样看来,每个人身上都会有这些。
最后的战争。战争的场面让我想到了很多。影片临近尾声的战争,与之前的氛围完全不同。战前的幽默、明亮、神奇的氛围,而短短几分钟的战争,让人看得惊心动魄。导演善用颜色渲染,战前的白色,攻城时的黑色,沦陷后红色。颜色的切换凸显了战争的凶残,调动了情感的变化。当看到人们谦恭的祈祷,咏唱圣诗时,还有那被烟雾弥漫的高大的钟塔,它很像伯多禄广场上矗立的方尖碑,我想了很多。高大坚固的城墙坍塌了,圣人逃走了,《艾奥纳之书》被撕坏了,在战争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然而,神呢,你哪里去了?艾什灵你为什么不出来制止灾难?
谁能从世上拔出战争?武力不能,有不顾生死的反抗者;文明、教育不能,有二战的纳粹;宗教不能,有十字军东征。艾丹说的非常好:“没有什么能阻挡住海盗,我们能做的就是祈祷,祈求跑快点。”艾什灵能从牢房里救出布兰登,却没有救凯尔斯人民免于战争之苦。然而,紧急关头时艾什灵杀死了强盗,解救了艾什灵和艾丹。艾什灵有她的原则,她透过鱼、鹿、狼的眼睛关注世界,她与布兰登初次谈话时若隐若现,她让潘歌去偷钥匙。(you must go where I can not)“神没有应许我们一直过着幸福无忧的生活,但他应许在沉默与黑暗中与我们同在”。神给战后的凯尔斯留下了《凯尔斯之书》——驱逐海盗阴霾日子的希望之光。
爱尔兰人把一段真实的历史拍成了《凯尔经的秘密》,其中的图画采用了古朴的民族画风,内容丰富,主题深刻。中国的电影,我只见过一部《大闹天宫》,(还是小时候看过的)有着中国传统的水墨画风韵。据说这部电影外国人评价很高。中国是文明古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拍电影的素材应该从来没缺过。希望早日见到《支那经的秘密》。
第三篇:公民凯恩影评
《公民凯恩》影评
最近看了一部名为公民凯恩的电影,并收集了有关资料,这使我深深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与伟大,《公民凯恩》 又名《大国民》 1941年黑白电影,由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公民凯恩》,这部影片也是他的荧幕处女作。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景深镜头,画面在纵深上有了更多的变化与调度,增强了电影画面的空间感。它讲述了一个报界巨头的生平经历,但威尔斯由于受文学技巧和他自己的广播剧的影响,在通过几个见证人来叙述故事中常脱离了年代的顺序。同时他还在片中堆积了一些革新的技术,如明暗对比的摄影、装天花板的布景、长焦距镜头的系统应用、过度的移动摄影和对音响的研究,等等。这些效果大部分脱胎于经典作品中一些老的式样和手法加以融会贯通而成。强烈的造型感、形式上的大胆尝试、色调上的浓厚个性在当时都可以说是超级前卫的。威尔斯从各方面加以描写的,自古巴战争开始到1940年为止的公民凯恩,与其说是一个报界巨头,不如说是一个极端的利已主义者。在影片推进中,剧情的发展渐变得扑朔迷离,但主题却越加凸显,那就是在一个物质社会中许多浮士德式的人物为得到整个世界的欲望而出卖自己的灵魂。影片所反映的整个物质世界的状态,是电影史上议论最多的一部影片。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它改变了好莱坞过去传统的影片拍摄模式,并且还持续地影响着电影的发展,它在艺术上所表现出的力量、勇敢、粗犷、冲击、娱乐性及个人
体验均达到了那个时代的巅峰。
《公民凯恩》用在1941年显得颇为现代的方式(长镜头、景深镜头、低照度等)讲述了“一个几乎失去了他所拥有的一切的人”故事。凯恩是一个被家庭抛弃到社会上的孩子,一个为了
自己传媒事业的发展而不遗余力的中年人,一个获得了巨大的财
富,却在政治和爱情上失意而最终在自己帝国般的庄园里孤独地
走向人生尽头的老者。临终之前,他吐出了“玫瑰花蕾”的遗言,就是这个谜一般的符号,构成影片的内容。他当年的监护人撒切
尔、部下伯恩斯坦和里兰、他的第二个妻子苏珊、他的仆人雷蒙
德从自己的理解来阐释这个谜语般的短语,但没有一个人能切中
要害。电影对人物性格的麝香画是精确的,并且,在一个报业巨
子身上集中表现人性魔方所固有的矛盾,在凯恩的人生历程中凝
聚着对美国现代化后果的批判——《公民凯恩》完全可以被看做
是美国的寓言故事,一个关于个人奋斗理念的叙述体。
导演在电影的拍摄中运用了当时极为少见的一些手法,包括布景、音乐等等,演员也极少专业的电影演员,但表演却是如此的自然、深
刻,所以被誉为了传统电影与现代电影的转折点。而更重要地是导演
深刻地表现出了对人性的理解。
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好电影。从场景选取到拍摄手法,独特叙述
方式到前卫的剪辑,电影的深度以及演员的魅力无一不让人折服。
然而对于凯恩,很难来下一个确切的评价,就如同影片中的其他
人物一样,我们看到的凯恩只是我们眼中的一个凯恩的侧面而已,也
许较他们来说,我们多看到了凯恩的几个性格面,但谁又敢断言他认
识的是一个完整的凯恩呢,就如同没有人敢说他眼中的哈姆雷特是真
正的哈姆雷特一样。但是有这么一句评价正符合了我心中的凯恩形
象,“他是一个自私自利的英雄,在极度膨胀的欲望中走向了毁灭.班级:营销与策划11-1
姓名:王丽
学号:10203111029
第四篇:公民凯恩 影评
《公民凯恩》观后感
国家的传奇,国家的历史,被浓缩为一个人奋斗的历史。这是很多美国影片的主题。与《阿甘正传》不同,公民凯恩是一个表演者而不是主持人。
《公民凯恩》又名《大国民》,是一部内涵丰富、富于哲理的传记体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5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影片以一位报业大亨凯恩之死揭开了序幕,并通过他的人生经历和事业的兴衰史,见证了一桩资本主义神话下的复杂真相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公民凯恩》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体现了独特的新颖性,因而被看成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次重要实验和创新之作。
影片一开始,导演用了几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告诉观众---有个声名显赫的大人物去世了,留下了一个名叫“玫瑰花蕾”的谜。随后紧接着抛给大家一个长达8分半钟、由125个镜头组成的新闻纪录“片中片”来粗略介绍大人物的一生。这种手法是我头一次接触的,乍看之下还有点懵---这是演的哪一出?!不过之后细想一下,无论是让我们看“片中片”,还是年轻记者汤姆生去赛切尔纪念馆中查阅已故银行家赛切尔的回忆录手稿,都避免了反复采访的雷同,同时又都符合凯恩的身份,这种多角度、多侧面以及轮回式的现代叙事结构,使得有关凯恩的多种南辕北辙相互矛盾的说法都有所归属和依附,更多的是引发所有观众对凯恩这一人物的深入思考,试图一探究竟的挖掘心理。或许这算是整部《公民凯恩》最为出彩与不同凡响之处。现代派电影由此呼之欲出。
“景深镜头“这一概念是每每提到《公民凯恩》就必然出现的“保留菜肴”。最典范的透过窗户室内外人物形象动作对比我也不想多说,众多评论者都讲过很多次。其实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苏珊出走之后,凯恩走过大厅,镜子映出多重身影的镜头。也就是几秒中闪过的影子,可我们看到的仿佛是凯恩孤独矛盾的内心。总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很多面,这一瞬间凯恩的内心是赤裸裸暴露在所有人面前的,那样一览无余。感同身受无非就是这样。
本片还运用了大量低角度的仰拍镜头,使画面具有了非常独特的意味。本片角度最大的仰拍就是发生在凯恩人生最失败的时候,即竞选州长失败。摄影机的位置已经低到了地面,画面中已经看得见天花板,从而大大突出了这一个空间。在这样的镜头中,不但再现了场景的真实感,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极其压抑的氛围,也暗示着这个巨人的失败,暗示着凯恩从一个成功者到一个落寞者之间的转折。
好莱坞经典类型电影模式讲究一个封闭性的结尾,即故事从矛盾冲突开始,由解决问题结束,是戏剧化的故事结构模式。在本片中,却让观众根本看不到结局,或者说,观众看到的结局只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用开放性的手法使得观众不必强行接受导演的意图,而有了自己能够感受的空间,同时使本片的主题变得丰富和复杂,也许这一点上,是对好莱坞经典模式最大的反叛。
最后,《公民凯恩》所揭示的主题也一反常态而发人深省。普遍的类型片在观影结束后,观众只会觉得那仅仅只是一部电影的完结,与他们的正常生活没什么太大的冲突。但是,看罢凯恩,大家内心都会有一种异样的感受:物欲横流的社会,试图成为“伟大的公民”,代价是人性的扭曲与异化。“玫瑰花蕾”一直一直被提到,剧终前被烧毁的可爱雪橇,预示给我们的信息则是:含苞欲放的花蕾,改变它的生长环境,所呈现出的前途和命运是完全另一番景象。凯恩一生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庞大的庄园,电影最后采用了俯拍的角度来展现他的财富,那些堆积的物品和钱财足就像一座巨大的城市,可是,这些对死去的凯恩来说都是身外之物,他依然孤独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决定你生存水平的是钱,而决定你生活质量的是感情。没有钱的人是穷苦的,但是没有感情的人是孤独的,孤独的感觉要比穷苦的感觉伤人多了。当生活只剩下生存,或许每个人都会怀念属于自己的“玫瑰花蕾”。
第五篇:《不能说得秘密》影评
聆听浪漫的钢琴之旅
——赏析《不能说得秘密》
音乐是夏日里徐徐的凉风,淡雅:音乐是冬日里的太阳,温暖:音乐是阳春白雪般的语调,高雅······音乐无处不在,时时向人们传达着美的信息,给人感官上的愉悦,心灵上的陶冶。在乐器里,钢琴有着“器乐之王”的称谓,所以在一部电影里如果能合理得一直听着钢琴弹奏的声音,那可是一种听觉的享受与视觉的享受双重幸福!《不能说得秘密》是周杰伦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我们有幸能听到和看到这么好听和好看的电影,是离不开音乐的衬托的,所以我们用音乐来赏析下这部周杰伦的处女作。
电影的开始就以优美而略带凄凉的钢琴协奏曲开场,使观众进入一个音乐的殿堂。电影的开始就以轻松的笔调开始了音乐之旅。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基调可以划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可以称之为懵懂的浪漫青春基调:第二部分可以概括为因为误会而产生的失落的感情基调;第三部分是以发现这个不能说得秘密后的为爱疯狂的去追逐的基调,也是这部电影的高潮部分。
在第一部分的音乐也是十分让人喜欢的一部分,甜美的初恋的感觉,电影里小雨和小伦的初恋部分加上浪漫的音乐是个完美的结合。他们在雨中的相遇,他们一起回家,他们去海边散步,一起吃冰淇淋,小雨喊着:冰欺凌干杯······画面真的很唯美,美的像首美丽的诗歌,再加上低低的钢琴伴奏,是如此的优美而让人心动,在这样的情景下谁不为之心动呢,所以在这样的情景下,两个年轻的人渐渐产生好感,彼此心里喜欢着对方十分符合剧情的发展需要。在这一部分里,导演安排了一场场小的秘密,也可以说是伏笔吧,细细数来有小伦爸爸就是多年前教小雨的班主任老师,有小雨是怎么出现在老琴房里,等等。而在这部分里,周杰伦也不无掩饰的说了一个重要场景的借用——《海上钢琴师》里面斗琴的一场戏。虽然在电影里的作用不一样,其精彩程度也不一样,风格也不一样,所以感觉当然也不一样的。在这个场景里,导演安排这场戏也是很恰到的,这为以后小伦能有非常人般的记忆而记住小雨为他弹奏一遍的《秘密》的曲谱埋下了伏笔,这样在以后小伦能很熟练的弹出这首曲子而不被怀疑,也为以后自己毕业典礼时能坐在音乐厅里弹奏曲子做下了扎实的音乐基础,不让观众感觉不可信。
在一起去CD影碟店时,小伦给小雨放了一首姚苏蓉的老歌《情人的眼泪》更是给影片添加了神秘与淡淡的忧伤的感觉。在这部电影里,这首歌也出现了三次,第一次是两个人一起在影碟店里一起听的,第二次则是小伦独自一个人在影像店里听得,第三次是在小
雨的房间里听得。可以这样说,三次听到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第一次是一种甜蜜的幸福感觉,第二次是一种失去初恋痛苦的回忆的感觉,第三次就是得知自己心爱的人已经离去的惶恐与热烈的思念的感觉。
第二部分是产生误会后的失落的感情基调。当静怡和小伦误会的出现在琴房,静怡又误会的亲了小伦后,致使小雨很伤心,所以音乐想起是淡淡的忧伤。在这里有小伦寻找小雨的各个场景,钢琴的伴奏也是忧伤失落,在这个部分有个小的场景最为魅力:就是小伦在家弹奏钢琴的时候,弹出来的感情是如此的悲凉,如此的伤心,就连他老爸也说:我快要哭了。接着他爸爸拿起了吉他在他身后为了帮他走出低谷来为他弹奏起有点摇滚的歌曲。在这里,无形中迸发出了音色的对比:一个感情丰富,优美而伤感;一个感情单一,嘈杂而粗犷。在小伦去街上探寻小雨身世的真相时,钢琴声音忧郁悲伤,很符合此时小伦的感情色彩。而在进入小雨房间时又想起了姚苏蓉的老歌《情人的眼泪》,使以前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是缘分还是真正的时空交错的相爱,让这对恋人的爱能超越时空,而超越时空的借用的恰恰是音乐之王——钢琴的声音······
第三部分是全场电影的重中之重,也是发现秘密与揭示秘密的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尤其是小伦通过父亲的描述与自己的感觉相结合,才彻底领悟到这个穿越时空的爱恋。所以在电影的最后音乐最为激烈的时刻,小伦一口气来到旧琴房,不顾一切的进入那间放着那个特别的旧钢琴教室。此刻小伦疯狂的弹起来《秘密》这首曲子,速度是十分的快而急切,而外面也在惊醒拆除工作,面对失去生命与准寻爱情的抉择,小伦义无反顾的激情弹奏着,这里面包含了小伦的急切想见到小雨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在这里影片达到了高潮在小伦按下最后一个音符的时候,重锤也重重的砸来,在此刻小伦与小雨在第三世界想见了,很独特,很诗意,也很伤感······
音乐是无时空的,音乐是无界限的,感谢周杰伦的亲情奉献。除了这之外,周杰伦导演在画面和表演上也表现不错。就连演绎小伦爸爸的大腕黄秋生都称赞周是个极其认真的年轻人。再次向各位推荐下此部电影,她真的很美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