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第一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来到广东考察工作。20日,在高州市领导干部“三讲”教育动员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发表讲话,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他在深刻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复杂形势和任务之后,前瞻性地、战略性地指出:“总结我们党七十多年的历史,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应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江泽民同志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二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进一步阐述。从2000年2月首次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间,江泽民同志从不同侧面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了深刻阐述。2000年5月8日至15日,江泽民同志先后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重点仍然是新时期党的建设。5月14日,他在上海主持召开了党建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深刻地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并进一步说明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目的是解决两大历史性课题:一是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二是增强拒腐防变和防御风险的能力。他强调:“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6月9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发表《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讲话,进一步从组织建设的角度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月20日,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期间,江泽民同志主持召开了西北五省区党建工作和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他在座谈会上着重提出要用世界眼光认识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他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建理论创新的成果。10月11日,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分析了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依据,并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要体现“三个代表”的要求。他说:“我们开展的各项工作,都要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看看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所做的工作,是不是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符合 1 的就毫不动摇地坚持,不符合的就勇于实事求是地纠正。”这就明确提出了检验党的建设及其他各项工作的标准,从而发展了邓小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想。
第三个阶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形成。200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江泽民同志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篇讲话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解放思想、事实求是的思想路线,回顾和总结了我们党80年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其“三个代表”之间的内在联系。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深刻总结了全党一年多来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研究的成果,回答了为什么要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什么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怎样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系统阐述。这篇讲话标志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形成。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逻辑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以及如何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都作了深刻地阐发,明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十六大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二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平山中学
物理
王亚敏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深刻总结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曲折历程和自己的宝贵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情况,以及党的历史使命和党的建设的实际,继承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和基于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创立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
1、国际社会主义事业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发展,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经验。
马克思、思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开始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实践,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震惊了世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挫折和不幸。这一事件使中国共产党人从中总结出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健康顺利的推向前进。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正是冷静观察,深入思考苏联东欧问题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80多年的光辉历程,积累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丰富经验,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党的奋斗历程与宝贵经验,为“三个代表”的思想提供了科学而充足的历史依据、理论依据和实践依据,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历史经验的结晶,是党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2、新世纪国际政治局势的新变化及面临的严峻挑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现实需要。
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建设的许多重大问题有待解决。党的领导正面对着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与新的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政治格局发生改变,走向多极化。但是由于世界力量对比严重失衡,世界政治斗争呈现出空前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使西方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既给我们带来了机遇,也使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严峻的挑战。
从国内看,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建立和加入WTO,深层次的改革还任重道远;由于社会变革和人们思想观念更新,社会生活、经济生活中的新的矛盾层出不穷。从党的建设看,近年来围绕着全面推进“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解决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全面加强党的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解决许多突出问题还有大量的工作要作。国际国内形势和党的建设的客观现实,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事业,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回答的许多重大的问题,呼唤着指导实践的伟大的理论,这就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客观的社会需要。
3、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三个代表”思想形成提供了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优秀品格提出了理论创新的时代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和革命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武器,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它对“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启示。毛泽东思想,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认识的基本观点。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伟大理论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而现实的理论依据。
4、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具有的实事求是、开拓创新的巨大理论勇气,是“三个代表”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锲而不舍的不懈探索,特别是对执政党理论的探索,终于初步形成了“三个代表”的思想理论体系。在实践中,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深刻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及艰巨性、复杂性,将党的建设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党的十五大又为“三个代表”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思想基础。在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刻,江泽民提出并不断深化“三个代表”的思想,“三个代表”的思想体系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就表明“三个代表”思想的理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来自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及党的建设的伟大实践,而这一科学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也必将对新世纪党的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长远的指导作用。
第三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
摘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当今国际局势的新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科学总结中外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深刻变化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形成条件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和我们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时代背景下,在继承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借鉴中外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紧紧围绕“建设一个怎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关键问题,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探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条件,对于全面理解其科学内涵,进而提高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时代背景: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 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一超多强”的格局代替了冷战时期的“美苏争霸”。虽然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太平,始终保持着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的格局。恐怖主义活动频繁,民族、宗教冲突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西方敌对国家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一直没有改变,尤其在涉及“台独”、“藏独”、“人权”、“法轮功”等问题上,企图遏制我国的发展。二是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各国的经济交往更加频繁,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也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矛盾和磨擦日趋激烈。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抵御各种负面影响,加快自身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是世界各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三是世界文化多样化日益发展。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产生,全球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纷纷登场,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互相交织、互相激荡。这有利于我们吸收人类文化的优秀成果,发展和完善自己的文化。同时,一些错误的落后的甚至是腐朽的思想文化也会乘机而入,严重冲击我国的思想文化阵地,对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造成消极影响。作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目标和“信息弱国”,如何面临世界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带来的巨大冲击,发展先进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成为摆在我们党面前的严重挑战。四是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新技术革命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在科技进步日益加快的形势下,加快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如何为人民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展现出比资本主义更多的优越性;如何巩固思想阵地,进行意识形态斗争等;都是摆在我们党面前需要正确决策的问题。
总之,进入21世纪,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要求中国共产党必须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要求中国共产党能够作出正确决策,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世界文化格局的变迁,要求中国共产党融合一切文化的优秀成果,发展马克思主义,创造崭新文明。如何克服困难,战胜风险,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将是中国共产党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二、历史依据:中外无产阶级政党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
总结世界无产阶级政党执政的历史经验教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经验,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历史依据。
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先后失去执政地位,社会主义遭受了十月革命以来甚至是《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最严重的挫折。这些执政多年的老党、大党为什么会丢失政权呢?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三个代表”视角去观察,问题就变得十分清晰。首先,这些执政的共产党没有能够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没有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从而导致经济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应有改善,失去了原本强大的凝聚力,在与发达国家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其次,这些政党没有能够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思想理论领域,教条主义盛行,形而上学猖獗;在文化领域,全盘否定传统的民族文化,人为地割断民族生命的血脉,使党的思想、精神的旗帜蒙上了厚厚的尘埃,看不出紧跟时代、朝气蓬勃、开拓创新的勃勃生机。再次,这些执政党没有能够始终代表本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丧失民心。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指出:“认真分析这些政党的兴衰,加以借鉴,对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很有意义,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不能赢得最广大群众的支持,就必然跨台。”[1] 1989年前后,苏联国内曾经作过一个“苏联共产党究竟代表谁”的调查,结果令人十人分吃惊:认为代表劳动人民、工人和全体党员的分别只占7%、4%和11%,而认为代表官僚、干部、机关工作人员的竟达85%。苏联共产党就是在人民群众的不满、失望、冷漠和抗议中,最终失去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而跨台的。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至今,在八十多年的艰辛历程中,领导人民取得了光辉业绩: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正确道路。纵观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践相结合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历史,是为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而不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的历史。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指导,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第二,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第三,必须始终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的必然结论。”[2]
三、现实依据:党的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
首先,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发生了变化。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党的自身状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如何迎接执政、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挑战,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全球化的挑战,是我们党面临的新课题,预示着我们党又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面临一次新的转变。
其次,党面临着新的任务。江泽民同志指出:“在新世纪,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是我们党肩负的重大的历史使命。”[3]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整体上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在建国100周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的压力仍然很大。在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我们成功地实现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作为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使命,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在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的当今世界,实现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的历史任务,也要求我们党要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斗争艺术,以新的思想理论和方针政策面对国际领域的政治势力、政治事件,制定正确的策略。
最后,党的建设面临新的课题。进入新时期特别是世纪之交,党员队伍的状况发生了许多新变化:党员数量不断增加,党员构成呈现新特点。这就为我们如何保证党员的质量和保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提出了重大而现实的新课题。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党的阶级基础得到增强;同时,随着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党的群众基础发生了改变。如何进一步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成为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另外,由于干部队伍新老更替的需要,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干部队伍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新问题,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素质,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总之,作为一个领导着近十三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党的拒腐防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重要课题。
四、理论基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在当代中国,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先进文化前进、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三个方面,高度概括了马克思主义对党的建设和党的各项工作提出的最本质要求,体现了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一致性。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的党建理论是一脉相承。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党的性质,特别是党的先进性做过深刻的阐述,指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和强调整个无产阶级的共同利益,因此他们代表绝大多数人,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共产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是来自于无产阶级同现代化大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先进性,共产党人的使命和生命力也在于这种联系。列宁结合俄国情况明确提出了党是阶级的觉悟的先进阶层,是阶级的先锋队的重要思想。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自己的建党理论,指出: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以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衡量一切政党也包括共产党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在中国解放生产力,代表并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毛泽东还提出党的群众路线和与此相关的三大作风等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一系列理论。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理论中“左”的观念和理论进行了清理,提出党的领导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他还明确指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的目标,对党的建设理论作了重要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根据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提出来的,也是为了在新的时期更好地全面落实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党的建设的要求提出来的。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要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等思想,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五、实践基础:改革开放新的伟大实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波澜壮阔。我们党从容应付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程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这些伟大的探索,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二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变化:一是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买方市场形成;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发展的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三是对外经济关系发生重大变化,成功加入了世贸组织,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改革的深入和开放的扩大,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更深刻的、全方位的历史性变革,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等日益多样化,给我们党执政和领导各项事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改革开放的深入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许多新矛盾,新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二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三是城市和企业稳定的任务很艰巨;四是一些地方的社会治安存在问题;五是安全生产形势相当严峻;六是国内外敌对势力活动猖獗;七是意识形态的斗争十分尖锐。以上这些矛盾和问题,都是我们党必须面对和着力解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应对解决这些问题和矛盾的科学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经历了一个在实践中由酝酿到提出,由形成到成熟和完善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生动体现。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的:“我提出这个问题,是经过了长期思考的,在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直接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4]正是围绕新时期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同志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明确的主题: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全面推进党的建设。2002年2月24日,江泽民在广东视察工作时,第一次完整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此后,他多次从不同侧面深刻阐述了这一思想。从2000年5月的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到2001年7月的“七一”讲话,江泽民同志结合党的建设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深刻揭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系框架。特别是“七一”讲话,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标志。党的十六大报告更加科学系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阐明了贯彻“三个代表”的根本要求,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要求全党把这一重要思想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也是一个历史性贡献,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加成熟和完善。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Important Ideology of “Three
Represents”
Jiang guo-hai Liu Rong-hua(Huna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sha, Hunan 410081,China)
Abstract: The important ideology of “three represents” has been formed on the base of scientific judgment of our party’s historic orientation with the new changes of global situation as its historical forming background, the scientific synthesis of experiences of proletarian parties at home and abroad as its historical sources, the new tasks in our party’s construction as its realistic sources, and the Marxism, Mao’s thought and Deng’s theory as its theoretic basis, as well as the great practice in the process of opening and reform as its practical basis.Key words: three represents
formation
conditions
参考文献:
[1] 《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47页 [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 页 [3]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3页 [4] 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32页
第四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三个代表”研讨会上作重要讲话:“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根本指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根本目的就是要推动全党更好地带领人民群众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概括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成果,科学预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趋势,规划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宏伟蓝图和一整套发展战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作出科学判断,提出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战略策略方针,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学习“三个代表”和十六大精神要持之以恒: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紧紧围绕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进行,努力掌握观察事物、判断形势、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善于在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抓住根本,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把握方向,不断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他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典范,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最现实、最生动的教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我们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也要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努力把握实质,领会精髓,指导实践,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江泽民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总结八十年的奋斗历程和基本经验,展望新世纪的艰巨任务和光明前途,我们党要继续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胜利前进,归结起来,就是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三个代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党的十六大上所作报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五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试题库
1.治国必先_________,治党务必从严。
治党
治吏
治政
2._________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六大
党的七大
党的八大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__________。
继承和丰富
创新和发展
继承和发展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_____________。
指导思想
组织原则
政治路线
5.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_________。
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三大法宝
基本原则、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
6.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坚持____________。
执政为民
为民谋利
以民为本
7.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____________的决定性因素。
创造力
凝聚力
战斗力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_______。
关键
源泉
保证
9.__________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实践
科学
群众
10.我们的思想认识要从主观主义和______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唯意志主义
1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______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发展
稳定
改革
12.党的先进性归根到底要看党在_____中的作用。
自身建设
推动历史前进
精神
13.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中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____、事业兴衰。
人心向背
民族昌盛
文化进步
14.发展必须坚持________,立足中国现实,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开拓促进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新途径。
传统观念
传统做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5.我们党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_____。
谋发展
干事业
建功勋
16.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______的因素。
唯一起作用
最具有决定性
最直接起作用
17.要加强党的______建设_,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治国能力
执政能力
治党能力
18.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_____,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覆盖面
影响面
范围和领域
19.共产党员必须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 _____而奋斗。
基本理论
基本纲领
基本路线
20.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_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三个代表”
三个代表”要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1.党章第五十条规定,团的县级和县级以下各级委员会书记,企业事业单位的团委员会书记,是党员的,可以列席______党的委员会和常务委员会的会议。
上级
同级
下级
2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素质不断提高。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_______。
根本力量
真正动力
力量源泉
23.要尊重和保护一切_____的劳动。
有益于人民和社会
创造价值
创造利润
24.我们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______的发展活力,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
经济特区
通过辛勤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人们
基础行业
2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 ______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创新的勇气
发展的眼光
改革的精神
26.我们要既善于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又善于组织引导干部和在实践中加强______改造。
世界观
人生观
主观世界
27.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______、前进的。
系统的发展的开放的28.___________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四大
党的十五大
党的十六大
29.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______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社会生产
30.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______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富裕
文明
小康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______番。
一
两
三
32.“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这是江泽民同志在_________讲话中阐明的一个重要观点。
庆祝建党80周年
纪念建团80周年
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33.______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制度
发扬民主
34.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______。
基本方略
基本国策
基本原则
35.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________相统一的体现。
个人意志
社会发展
人民意志
36.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______合作共事,更好地发挥我国社会主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民主党派
无党派人士
参政党
37.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_________。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8.坚持______面前人人平等。
宪法
法规
法律
39.党员和干部特别是______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
高级干部
县以上干部
领导干部
40.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
共同理想
文化传统
41.、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我们寄希望于台湾____。
当权者
政党
人民
42.______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合作与进步
和平与发展
独立与解放
43.世界多极化和______趋势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
政治多元化
经济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
44._________,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群众路线
45.江泽民同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强调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__________。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
46.要集中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_________,一心一意谋发展。
改革
团结
建设
47.十六大确立的_________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
全面实现现代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高度文明与民主的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8.实施_________,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全国发展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西部大开发战略
科教兴国
可持续发展战略
49.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_________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正确的舆论
开放的舆论
新潮的舆论
50.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__。
全体劳动者的先锋队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