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经济法案例网上的整理
法律关系 1、1995年5月苏州某化工厂向本案被告过滤机厂购买两台压滤机,价值12万元。化工厂取得这两台设备只付了7万元,余款5万元未付。
96年9月12日化工厂与日本两家公司成立了中日合资苏州先进化工有限公司,注册资本450万美元,其中苏州化工厂出资90万美元,占20%,两家日本企业分别出资270万美元和90万美元,出资比例分别为60%和20%。96年9月先进公司与化工厂签订一份转让协议,先进公司以795万元购得化工厂包括上述两台压滤机在内的部分资产。
98年3月因上述两台压滤机有故障,先进公司与本案被告联系后,于98年3月18日委托南化集团建设七分公司将设备送到被告处,但双方因价格分歧未达成修理协议。后被告以化工厂未付清5万元货款为由,强行扣押设备,要求先进公司付清5万元货款后才修理或放行。先进公司要求返还设备遭拒,诉至法院。
问:上述事实中有哪些法律关系?简述其主体、客体和内容。网友答:
1、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的购销同同关系。
2、苏州某化工厂与两家日本企业合资合同关系,组建先进公司。
3、苏州某化工厂与合资企业先进公司的购销合同关系。(本人觉得该法律关系中,卖受方属不当得利)
4、苏州某化工厂与先进公司的维修合同关系。
5、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因合同关系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
6、苏州某化工厂与告过滤机厂之间因购销售合同产生的两台机器的物权转移关系。(这个关系要看合同的规定)
7、苏州某化工厂与先进公司就两台设备的物权之争关系。(假设本回答中3的合同合法有效)本人所能理解的法律关系这只有这么多了,内容中已说明关系的主体。另:1.委托关系:赵钱之间 2.买卖关系:赵孙之间
3.质押关系:李周之间,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4.民间借贷关系:李周之间 5.运输合同关系:李吴之间
6.违约关系或者侵权关系:李吴之间 7.赠与关系:李李之间 8.不当得利关系:赵孙之间 9.买卖关系:孙李之间 2、2002年10月17日,某村(原告),与某县供销合作社(被告)签订预购白菜合同规定:原告提供白菜170万斤,每百斤定价1.70元;合同经鉴证后有效,问:(1)本案中当事人所形成的关系,属于哪一种经济法律关系?说出理由.(2)界定该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 分析要点:
答:(1)属于合同法律关系,因为是双方签订买卖合同且一方违约。
(2)该合同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某村、某县供销合作社。客体为白菜。内容买方与卖方的权利与义务。
3、某县为发展经济在全县范围内进行国企改制,将本县原国营啤酒厂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管理科学,该公司的运营良好,啤酒的市场销路很好,为本县财政收入作出了贡献但是好景不长,几个月后,上海某啤酒公司所产啤酒进入本地市场,严重冲击了本县所产的啤酒,该县经济主管部门见状十分忧虑,遂发出通知要求:各单位凡需啤酒应从本县啤酒公司购买。另外,暗中要求税务机关提高外地啤酒的税率。
问 1.分析本案涉及的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2.对于某县经济主管部门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答:1.本案属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范围。主体为该县经济主管部门及上海某啤酒公司。客体是啤酒的销售行为,内容是经济主管部门权利管理本村的经济管理,义务是维护所有公司的合法利益,上海某公司权利在村里进行合法的经济活动,义务生产质量及格的产品。
2.《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十条规定政府及其所属部门违反本法规定,限定他人购买其指定的经营者的商品、限制其他经营者正当的经营活动,或者限制商品在地区之间正常流通的,由上级机关责令其改正;情节严重的,由同级或者上级机关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3、甲向鞋匠乙订做皮鞋10双,合同签订后,乙已备好10双皮鞋的原材料,并已完成了3双。甲突然向乙提出解除合同。问:
(1)该案属何种经济法律关系并分析该经济法律关系的要素?(2)该案应如何处理?
答:(1)该案属于合同法律关系,且要素为:主体甲与乙,客体为乙的加工承揽行为,内容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2)该案甲应接受3双皮鞋并付酬;甲应赔偿乙为准备其余7双鞋的原料等相应损失;余下7双皮鞋的完成工作应停止
4、甲国家机关为举办会议需要向乙单位租借礼堂,双方为此签订了租借合同。但在会议举行日,乙单位因未能腾出礼堂供甲国家机关使用,致使会议不能如期举行。甲国家机关据此解除了与乙单位的租借合同。请指出引起双方经济法律关系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
【解析】在甲国家机关与乙单位之间形成的租借法律关系中,由于乙单位未能按时提供礼堂的违约行为导致双方签订的合同无法正常履行,这一行为是引起双方法律关系消灭的法律事实。
5、甲国有企业将某项生产任务承包给乙企业来完成,双方签定承包责任书,约定乙企业可以使用甲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但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生产任务,请问:甲企业与乙企业之间是否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如果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请指出该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和客体。
答:甲乙企业间形成了经济法律关系,其主体是乙企业,客体是甲企业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内容是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所承包的生产任务。
公司法+企业法
1、某服装有限公司,是以服装零售为主的公司,股东是两个私营主。成立前拟定注册资本28万元,并于1995年10月正式成立。公司决定两股东,一个为执行董事,一个为财务负责人,其中执行董事兼任监事。该公司聘请在市某机关工作的张某作为公司的经理。此时,张某买回的一批服装正欲卖出,张某上任后未经任何人同意私下和该服装公司签订了合同,用公司名义买下了他的服装。
问:在上述案例中,有哪些作法不符合我国公司法的有关规定?(10分)
2、甲个人独资企业开头几年由投资人老张自行经营,盈利10万元。后因投资人老张年老体弱,很难管理经营企业,便委托小张管理企业。由于小张不会管理与经营,企业连年亏损,现欠债15万元。企业很难再维持下去,故而准备解散和清算。
问:(1)老张可否决定解散企业?
(2)甲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可由谁清算?
(3)企业解散后的15万元债务由老张承担,还是小张承担?为什么?(4)企业解散的财产应按什么顺序清偿?
(5)如果甲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怎么办?(10分)答:(1)可以。《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①投资人决定解散;②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③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④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作为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老张可以自行决定解散。(2)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甲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应由投资人老张自行清算或者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3)由老张承担。因为《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5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小张不是投资人,而是受委托负责企业的事务管理,不承担企业债务。(4)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甲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更顺序清偿:①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②所欠税款;③其他债务。(5)如果甲个人独资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债务,投资人老张应当以其个人的其他财产予以清偿。
3、甲、乙都是国有企业,双方达成共同投资设立国有独资公司的协议,约定:(1)甲出资20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100万元,注册商标作价100万元;乙出资200万元,其中专利权作价100万元,劳务50万元,荣誉权作价50万元。(2)公司分别在北京和天津两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独立进行经营活动。(3)公司设立五年后,双方可以抽回各自出资的二分之一。
问:该协议有那些违法之处?(8分)答:存在以下各违法之处:(1)乙以劳务和荣誉权作为出资违法。(2)甲、乙以商标专利作价出资超过最高限额注册资本的20%。(3)分公司不能具有法人资格。(4)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4、陈某是一个体商人,1995年2月,他与两位朋友一起发起组建明珠贸易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30万元。陈某出资25万,为公司负责人。公司开始经营后,买下了陈某从事个体商业时进的一批货物,价值10万元。公司没有给陈某货款,而是讲定赚钱后再还钱给他。由于缺乏经验,明珠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一直步履维艰。为改变被动局面,陈某决定参与一项投资活动。没想到这又是一个错误决策,不仅公司血本无回,还欠下了更多的债务。最终,该公司因资不抵债而被债权人申请宣告破产。
1997年2月,人民法院召开第一次债权人会议,陈某既作为债权人,又作为债务人的法人代表参加了会议。在会上,陈某强调自己也是公司的债权人,有权要求公司偿还欠他的货款。但公司的其他债权人不同意。他们认为陈某几乎拥有公司全部股份,实际控制和负责经营明珠公司,那么明珠公司就是陈某的私人企业,陈某就是公司。所以陈某和公司之间不存在债权债务关系,陈某无权要求公司偿还欠他的债务,而只能由其他债权人共同分配破产财产。
在清算过程中,与陈某共同举办公司的另两位朋友也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陈某自始至终都在欺骗和利用他们,是陈某决定由公司买下了他原先卖不出去的货物的,又是陈某决定对外投资的,现在他们两人用来养老的钱都被陈某坑骗完了,陈应当赔偿他们的损失。
问题:
(1)请判断明珠公司的企业形式。(2)请分析陈某与明珠公司的关系。(3)陈某是否需要赔偿两位朋友的损失? 答:(1)明珠公司是公司,不是陈某的独资企业。如果是陈某的独资企业,根本不可能取得《法人营业执照》。(2)陈某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是公司的股东,另一方面,陈某又是公司的债权人。即使陈某作为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对公司的经营失败负有主要的责任,但也不能否定其作为公司债权人的资格。(3)没有证据证明陈某对其两位朋友有欺诈行为,因此陈某不必承担赔偿他们损失的责任。相反,这两位朋友应当对投资所要承担的风险有所认识和准备。
5、案情:顾勇是一名国企职工,近年来企业效益不佳,他很想自立门户创建一家独资企业,自己做老板。但他对《个人独资企业法》知之甚少,他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一些非官方途径了解到的信息,勾勒出欲设企业的大致情况如下: 企业名称为“洁又惠”面点制作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为董事长。听说独资企业的注册资本只要1元钱,即象征性地出一点就可以了,所以资本暂定为400元,外加一些碗筷、几把桌椅;而且注册资本越低,他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少。顾勇准备借用一处即将拆迁的街面房作为经营场所,到几个月后面临拆迁时再想办法解决经营场地问题。由于顾勇不太懂经营管理,所以他准备聘用一名经理来管理企业;但是又需控制经理的权力,较重大的事项均由顾勇自己来决定。如果经理在外代表企业所进行的活动超越其职权对企业不利的,则由该经理自行对外负责。最后,独资企业因不取得法人资格故无需登记,过几天去做一块企业的招牌挂在经营场所即可开业了。问题:顾勇的以上想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 答:(1)独资企业的投资人有限制。顾勇是国有企业的在职人员,他欲成立的又不是科技型的独资企业,不符合投资人的条件;他应该先辞职。
(2)独资企业的注册资本法律未规定底限,出资也不须经中介机构验资,但申请人必须如实申报,投资人对企业债务的责任不是以注册资本为限的,而是要承担无限责任。顾勇对注册资本及承担责任的认识是错误的,投资人在创建企业时必须考虑到承担无限责任问题。(3)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能出现“有限责任”、“公司”等字眼。
(4)独资企业也要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即生产经营用房。顾勇要创办独资企业必须找到一处固定的用房。
(5)独资企业可以聘用他人管理企业,但是投资人对被聘用人员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经理的行为代表企业,顾勇是要对第三人承担责任的,除非他能证明第三人的恶意的。
(6)顾勇自行挂牌营业是违法行为。
6、案情:甲、乙、丙、丁四人准备合伙兴办一家饮食店。他们共同拟订了一份合伙协议,但是不知道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于是去请教某律师。该律师看后指出合伙协议中以下内容存在的一些问题。合伙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
(1)合伙企业的注册资本为10万元,其中甲出资4万元;乙出资3万元;丙以一批桌椅出资,作价1.8万元;丁以劳务出资,作价1.2万元。甲、乙、丙实际缴付各自出资的70%以上即可。未缴付部分何时缴付视情况而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以下列约定份额承担责任,并以合伙企业财产为限。
(2)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按照甲45%,乙35%,丙20%进行;合伙企业的亏损分担按照甲35%,乙25%,丙15%,丁25%。
(3)甲和丁为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权限为:①负责企业的日常管理;②对外交易、订立合同;③改变合伙企业的名称;④必要时,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乙和丙不参与合伙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但有权了解经营状况,监督甲和丁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执行情况。
(4)合伙人依照本协议之规定退伙的,对退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在退伙后两年内,须继续承担连带责任;两年后,则不再承担连带责任。
四人非常不解,他们认为,协议应该是合伙人自由意志的体现,只要他们自己同意,还会有什么问题?法律何必管得太多呢。
问题:该合伙协议中存在哪些违法之处? 答:(1)合伙企业的出资必须是各合伙人实际缴付的出资,该合伙协议中对出资的规定违反了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无效;
(2)每个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人不能以合伙协议排除这一责任,否则约定无效;
(3)合伙协议不得约定将全部利润分配给部分合伙人或者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而且分配利润承担亏损的比例应当相同,这样规定是为了体现公平原则和权利义务的一致性;
(4)法律规定,某些事项必须由全体合伙人同意,如改变企业的名称、聘用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因此这些事项合伙企业的部分合伙人不能自行决定;
(5)按照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的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合伙协议不能减轻合伙人的负担,而使企业的债权人蒙受损失、增加风险。
7、案情:兴华股份有限公司是兴业实业公司与其他两个公司一起于1992年5月14日在上海发起设立的。该公司采用募集设立的方式设立,成立时,不仅发起人拥有公司的股份,公司的董事、经理和部分职工也拥有公司的股份。
1995年10月16日,兴业公司将其所有的该股份有限公司的记名股5000股,价值50万元转让给宏达贸易公司,银货两讫并签订了转让协议。同年11月,股票行情下跌,股市萧条,宏达公司致函兴业公司,主张上次转让股票无效,理由是双方虽然交换了股票和股款,但这些股票没有背书过,故转让行为无效;而且据说发起人不能转让其所拥有的本公司的股份,所以转让行为更是无效的。兴业公司不同意宏达公司的主张,认为转让的股票虽然尚未背书,但双方已签订了转让协议,协议规定双方交换股票股款,协议即生效。既然协议已生效,那么转让行为就是有效的。宏达公司在股市繁荣时迫切要求买下兴业公司所有的股票,股市萧条时又声称转让行为无效,这是违背诚信原则的。
在此股市萧条时,兴华公司的几个董事和一些职工也沉不住气了,看到公司股票逐日下跌,怕损失越来越大,打算尽早抛掉手中拥有的本公司的股票。
在与兴华股份有限公司经常业务往来的客户中,个体户李某也持有兴华公司的股票。1995年12月,李某因经营不善而造成严重亏损,负债累累,其大量债务中也有欠兴华股份有限公司的债。李某找到公司负责人,请求兴华公司以市场价、或者略低于市场的价格买下他所拥有的该公司的股票3000股,帮助他渡过难关,公司负责人婉言拒绝了。李某又请求兴华公司赊一批货给他,他愿以这3000股股票为抵押,也遭到了公司的拒绝。李某非常不高兴。兴华公司的法律顾问向其指出,公司不能接受他的请求是因为那是违法的。问题:
(1)兴业公司和宏达公司签订的股票转让协议是否有效?为什么?(2)兴华公司的董事在能否转让其拥有的本公司股份?为什么?
(3)兴华公司能否接受李某的建议,向其收购本公司的股票或以此做抵押? 2.答:(1)股票转让是一种要式法律行为,只有按照法定的形式进行,转让才是有效的。兴业公司和宏达公司虽然签订了股票转让的协议,并交换了股票和股款,但他们在转让记名股票时,却未履行法律规定的背书和变更股东名册的手续,所以是无效的。
(2)兴华公司的董事在任职期内不能转让其拥有的本公司股份。
(3)公司除因减少资本或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外,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也不得接受本公司的股票作为抵押权的标的。如果兴华公司接受李某建议,那是违法的。
8、案情:甲、乙都是国有企业,双方达成共同投资设立国有独资公司的协议,约定:(1)甲出资200万元,其中货币出资100万元,注册商标作价100万元;乙出资200万元,其中专利权作价100万元,劳务50万元,荣誉权作价50万元。(2)公司分别在北京和天津两地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分公司,独立进行经营活动。(3)公司设立五年后,双方可以抽回各自出资的二分之一。
问题:该协议有那些违法之处? 答:(1)乙以劳务和荣誉权作为出资违法。
(2)分公司不能具有法人资格。
(3)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回出资。
9、案情:ABC公司是中国某市甲区的一家中外合资生产饮用水的企业,由国有的A企业、集体的B企业和香港的C企业各出资三分之一组成。公司董事会由A企业的法人代表林某、B企业的厂长王某和C企业的副董事长宋某三人组成,由王某担任董事长,宋某担任副董事长。1995年3月,A企业因违法经营被宣告停业整顿,王某和宋某即对林某的董事资格提出了异议,认为林某不能再担任合资企业的董事了。与此同时,林某发现王某未经董事会讨论,以自己的名义在乙区注册成立了一家私营的“金泉贸易发展公司”,也生产销售矿泉水,商标为“清泉”。王某发出了大量引人误解的促销广告,使许多消费者都以为“ABC”公司和“金泉”公司是一家,“清泉”水就是“金泉”水的姐妹产品,一下子就打开了“清泉”水的销路。王某还运用其“ABC”公司董事长的职权,对公司的销售员下达了推销“清泉”水的考核指标,许多客户只得在硬性搭配下既买“金泉”水,又买“清泉”水。问题:(1)王某和宋某即对林某董事资格提出的异议是否成立?(2)王某的哪些行为违反了公司法的规定?为什么?(3)王某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答:(1)本案中A企业因违法被停业整顿,不是吊销营业执照,所以不影响林某继续担任公司董事。
(2)王某身为“ABC”公司的董事长,又注册成立“金泉”公司,经营与“ABC”公司有竞争的同样的产品,还利用其在公司的地位和职权,强行扩大与“ABC”公司有竞争的产品的销售份额,损害了“ABC”公司的利益,违反了公司法关于竞业禁止的规定。
(3)王某应当停止侵权行为,并将其违法所得交归公司所有。公司还可以根据王某的情节和后果,给王某以处分。
10、李某是A电器公司的董事兼总经理。1999年7月,A公司所在地的K市出现罕见的高温,空调供不应求。于是李某以B公司的名义从H市购进一批总价为200万元的空调。之后,李某将该批空调销售给C公司,获利10万元。A公司董事会闻讯后,认为李某身为本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应当忠实履行其职责,负有竞业禁止的义务,不得经营与本公司同类的业务。李某的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应属无效。于是,董事会作出决议,责成李某取消该合同,并由A公司将该批空调买下。C公司认为,该批空调的买卖,是在C公司与B公司之间进行的,与A公司毫无关系。双方争执不下,A公司将C公司诉至法院。
问题:应如何处理双方的争议? 答:(1)A公司总经理李某违反了《公司法》第61条规定:“董事、经理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所任职公司同类的营业或者从事损害本公司利益的活动。从事上述营业或者活动的,所得收入应当归公司所有。”因此A公司有权将李某的获利收归公司所有。
(2)A公司无权取消李某与C公司的销售合同。李某以B公司的名义购入的空调,然后转售给C公司,并未用A公司的名义,也未动用A公司的资金,因此合同是双方自愿订立,属于有效成立的合同,不需要得到第三人A公司的同意和追认。至于李某身为A公司董事经营与A公司类似业务,属于A公司的内部事务,A公司董事会的决议缺乏法律依据,没有对外效力。11、1997年10月,甲、乙、丙三人各出资5万元兴办一合伙企业,后因效益不佳,并对外欠下3万元。此时,丁有意加入合伙,经与甲协商,由甲将其出资转让给丁,乙、丙知道后未表示异议。一年后,合伙企业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不得已宣布解散。经清算,合伙企业有6万元债务不能偿还。问:对合伙企业解散后的债务,应如何偿还?为什么?
答:前面3万元欠款甲乙丙丁都要承担偿还责任,后3万元欠款由乙丙丁承担。
甲乙丙因合伙企业按照合伙协议要共担风险,另外合伙企业法规定,只要入伙时企业债务已亮明,丁在知晓情况下未表示异议仍愿意加入的,就要对加入之前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所以甲乙丙丁都要对之前3万元承担责任。而对于甲退出后新形成的6万元欠款,因甲已退出,无需承担责任。所以乙丙丁对后3万元债务承担责任。12、2、粉装股份有限公司属于发起设立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万元,公司章程规定每年4月1日召开股东大会年会。粉装公司管理混乱,自2002年起,陷入亏损境地。2006年2月,部分公司股东要求查阅财务账册遭拒绝。2006年股东大会年会召开,股东们发觉公司财务会计报表仍不向他们公开,理由是公司的商业秘密股东们无须知道。经股东们强烈要求,公司才提供了一套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分配表。股东大会年会闭会后,不少股东了解到公司提供给他们的财务报表与送交工商部门、税务部门的不一致,公司对此的解释是送交有关部门的会计报表是为应付检查的,股东们看到的才是真正的账册。请问:根据你所学习的《公司法》知识,指出粉装公司的错误,并说明理由。《公司法》第九十七条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将财务会计报告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公司法》第九十八条同时规定,公司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包括下列财务会计报表及附属明细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财产状况变动表;财务情况说明书;利润分配表。公司除法定的财务会计账册外,不得另立会计账册。本案中,粉装股份有限公司所犯的错误有:拒绝股东查阅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剥夺了股东的法定权利;未将财务会计报表置备于本公司,供股东查阅;财务报表不完整,缺少损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盒财务情况说明书;公司除法定的会计账册外,又另立会计账册。
13、中、日两家公司拟在中国设立一合资经营企业,经协商,双方达成以下协议: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注册资本600 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480 万美元(含场地使用权作价100万美元,机器设备作价100万美元,现金280万美元),日方投资120万美元(含专利权作价25万美元,以合资企业名义租赁的机器设备作价15万美元,现金80万美元);合营各方按注册资本的投资比例分享利润,分担风险及亏损;合资企业以股东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以总经理为企业法人代表;合资企业在以后的发展中可以通过向社会发行股票来筹集扩大再生产所需要的资金;最后,鉴于合资企业是长期项目,因而不规定合营期限。
请问:上述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有哪些法律问题?并说明理由。合同约定采取股份有限公司形式是不正确的,应予修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组织形式应为有限责任公司;日方出资占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二十,低于法律规定的百分之二十五的外方出资比例;日方以合营企业名义租赁机器设备作价出资时错误的。合营企业任何一方不得用以合营企业名义取得的贷款、租赁的设备或其他财产以及合营者以外的他人财产作为自己出资;合同约定以股东大会为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是不正确的。董事会是合营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中外合资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是董事长,而非合同中约定的总经理;合同约定发行股票筹集资金是违法的。合资企业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组织形式,不得向社会发行股票,其股份一般也不允许任意转让。14、2008年1月,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一有限合伙企业。甲为普通合伙人,以专利技术出资。乙、丙为有限合伙人,乙以设备使用权出资,丙以人民币现金出资。合伙协议约定,甲为企业负责人,负责企业事务的执行,企业所获利润按1∶2∶2的比例分配,亏损由甲承担。(2011年1月)
请回答:
(1)三人的出资方式是否合法,为什么?(2)协议约定的利润分配方式是否合法,为什么?(3)协议约定的亏损承担方式是否合法,为什么? 答:(1)出资方式合法,合伙人依法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或其他财产权利出资(2)利润分配方式合法。因为合伙人依法可以在合伙协议中约定利润分配的比例。
(3)亏损承担方式不合法。因为有限合伙人对企业承担有限责任,合伙协议不能约定由部分合伙人承担全部亏损,乙、丙也应按出资比例对亏损承担责任。
15、2008年1月,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以现金人民 币5万元出资,乙以房屋作价人民币8万元出资,丙以劳务作价人民币4万元出资;各合伙人按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合伙企业成立后,为扩大经营,于2008年6月向银行贷款人民币6万元,期限为1年。2008年8月初,甲提出退伙,乙、丙表示同意,9月办理了退伙结算手续。2009年5月,乙、丙因经营亏损决定解散合伙企业,两人平分合伙企业现有价值人民币3万元的财产,但对未到期的银行贷款未予清偿。银行货款到期,银行找合伙企业清偿债务,发现该企业已没有了,遂要求甲、乙、丙偿还全部贷款。(2010年10月)请回答:(1)丙以劳务出资是否合法?为什么?(2)甲是否应偿还合伙企业欠银行的6万元贷款?为什么?(3)乙、丙要解散企业依法应如何清算?
答:(1)合法。因为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可以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利出资,也可以使用劳务出资。
(2)应该偿还,因为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的,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普通退伙人对基于退伙前的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第一确定清算人;第二通知并公告债权人;第三清偿债务、分配财产;第四申请注销登记
16、合伙企业经营过程中,后甲因突发脑溢血死亡。甲尚有一个年满16岁上中学的儿 子。问甲:死亡之后产生什么法律后果?其儿子能否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请说明理由。
答:甲死亡后,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属于当然退伙。甲的儿子能否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决定性的条件在于全体合伙人是否一致同意。因为甲的儿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可以依法成为有限合伙人,普通合伙企业依法转为有限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未能一致同意的,合伙企业应当将被继承合伙人的财产份额退还该继承人。
合同法 1、2002年12月,甲汽车贸易公司与乙乡镇企业订立了一份汽车买卖合同。约定:甲方于2003年2月向乙方交付新卡车一辆,价款12万元,并约定由乙方向甲方付20%的定金。合同订立10天内,乙方依约向甲方付定金24000元,余款提货时付清。2003年2月乙方付款提货后,在使用中发现该车系旧车翻新,主要部件经常发生故障,便向甲方提出异议,并于4月提出退货。甲方拒不同意,双方协商不成,乙方向法院起诉。乙方认为甲方有欺诈行为,请求法院认定合同无效,并判定甲方承担违约责任,双倍返还定金。经查:该车确系旧车翻新,但经维修尚可使用。
问:(1)该合同应为无效还是可撤销的合同?为什么?
(2)乙方的诉讼请求是否得当?此案依法应如何处理?(10分)答:(1)该合同为可撤销的合同。因为甲汽车贸易公司采用欺诈手段与乙乡镇企业订立了一份汽车买卖合同,且该合同并未损害国家利益。(2)不得当。乙方应以汽车贸易公司欺诈为由,请求法院撤销合同。法院应撤销合同,裁定乙方返还汽车,甲方返还定金24000元,并赔偿乙方由此而遭受的经济损失。
2、某减速厂与某煤站订立了三台自打蜂窝煤机买卖合同,合同规定,按国家定价每台10万元,交货期为2001年7、8月各交1台、2台,违约金1万元。减速器厂拖至当年10月才交了1台,并以国家调价为由,以12万元索价,否则,就终止合同。煤站不同意,要求减速器厂赔偿因逾期交货而造成的损失1.5万元,还要求从速交付另二台打煤机,减速器厂为此诉至法院。
问:(1)打煤机应按哪种价格支付?(2)减速器厂实际赔偿多少钱?(3)该合同能否终止?
(4)违约责任由谁承担?(8分)答:(1)该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乙所有,因为技术T是乙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完成的附属技术发明,属委托发明。我国专利法规定,对委托发明专利申请权属约定不明的,专利申请权属归发明者。(2)公司甲可以向国家专利管理机关提出申请,要求驳回乙的专利申请。
3、甲公司于2000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3月3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问:(1)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2)假设乙公司在3月10日复电给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则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3)假设乙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电报后,于3月3日派人直接去付款提货时,甲公司已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责任?(1)不成立。因为乙公司对甲公司的要约做了实质性变动。(2)不成立。因为乙公司未能在要约答复期内做出承诺,“完全接受贵方条件”的答复是新要约。(3)是。因为乙公司在要约答复期限内以积极履行合同的行为做出了承诺。
4、甲公司于2000年3月1日给乙公司发出电报称:“现有当年产玉米50吨,每吨1000元,如贵方需购,望于接到电报之日起一周内回复为盼。”3月3日乙公司给甲公司复电称:“接受贵方条件,但望以每吨800元成交。”
问:(1)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2)假设乙公司在3月10日复电给甲公司称:“完全接受贵方条件”,则甲乙之间的合同关系是否成立,为什么?
(3)假设乙公司在接到甲公司的电报后,于3月3日派人直接去付款提货时,甲公司已将这50吨玉米高价卖给了丙公司,甲公司是否需对乙公司承担责任? 答:(1)不成立。因为乙公司对甲公司的要约做了实质性变动。(2)不成立。因为乙公司未能在要约答复期内做出承诺,“完全接受贵方条件”的答复是新要约。(3)是。因为乙公司在要约答复期限内以积极履行合同的行为做出了承诺。
5、甲方与乙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一份。合同约定,2004年10月下旬由乙方向甲方一次提供柴油机50台,单价6000元,总价款30万元。甲方自提自运,货到验收后10日内付款,违约者处以5%的违约金。2004年10月20日,甲方通知乙方10月28日派车提货。届时,甲方到厂后发现该厂经营管理不善,只能提供20台柴油机。甲方将20台机器逐一验收后,装车返回。途中,一车因路滑地陷,发生事放,车辆及所载10台机器皆毁.仅汽车一辆即损失1万元。其余车辆载货物安全返厂,由于乙方未按时足量供货,给甲方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万元,甲方请求赔偿。经查上诉事实属实,合同合法有效。
问:(1)本案中谁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2)违约方应支付多少违约金?赔偿金?
(3)已毁损的10台柴油机损失由谁承担?为什么? 答:(1)乙方应承担违约责任,因为它未能按合同约定的数量履行义务。(2)乙方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9000元,赔偿金3万元。(3)已毁损的10台柴油机损失由甲方承担,因为这和乙方的违约行为无关,且损失发生在乙方交付义务履行完毕之后。
6、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加工5万套服装、单价100元的合同,双方约定:(1)甲公司于2001年10月30日前向乙公司支付预付款100万元,乙公司应在2001年12月1日前交付第一批服装2万套。(2)2001年12月10日甲公司支付乙公司款项200万元,2002年1月15日前乙公司交付第二批服装3万套。(3)甲公司在接到第二批服装15日内将余款200万元交付乙公司。(4)一旦双方出现纠纷,即提交北京市仲裁委员会仲裁。2001年10月25日,甲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乙公司支付预付款100万元,乙公司于2001年11月20日交付了第一批服装。2001年12月5日,乙公司突发大火,将厂房、布料和大部分设备烧毁。甲公司知道后,便停止向乙公司支付第二批款项200万元。经乙公司交涉,甲公司同意若乙公司在2002年1月5日前恢复生产能力,双方继续履行合同。由于筹措资金困难,乙公司于2002年1月20日才恢复生产,请求甲公司继续履行合同。甲公司认为,由于服装销售季节性很强,这时再生产服装已错过了销售高峰期,很难卖掉,于是于2002年2月1日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同时表示可以结清乙公司已交付服装的款项。乙公司经多次与甲公司协商未果,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1)甲公司在得知乙公司发生火灾时即中止履行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2)乙公司于2002年1月20日恢复生产能力,而甲公司却提出解除合同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3)乙公司在是否发生合同争议时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4)本案应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答:(1)甲公司中止履行合同合法。乙公司因突发火灾导致厂房、布料和大部分机器设备被烧毁,说明乙公司有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可能,因此甲公司可以中止履行合同。
(2)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合法。由于服装销售季节性很强,乙公司的延迟履行致使甲公司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因此甲公司可以依法提出解除合同。
(3)乙公司将合同争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不合法。甲乙双方应将其争议按照仲裁协议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
(4)仲裁委员会应当确认甲公司主张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自甲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乙公司时解除。在本题中,尚未履行的3万套服装不再履行,对已经履行的2万套服装,由甲公司支付尚欠乙公司的100万元货款。
7、甲公司于某年3月5日向乙公司发出一封信函,表明愿意向乙公司提供一套设备,价格68万元,并附有详细资料,同时在信中特别说明:乙公司若在受到信函之时15天内不作答复,将视为同意。3月8日乙公司受到信函,之后一直未作答复。同年4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了该套设备,而乙公司拒绝受领。问:乙公司能否拒绝受领?为什么?
答:可以拒绝受领。虽然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了有效的邀约,但乙公司未作出承诺。通常情况下沉默不表示承诺,承诺应当以通知或积极的行为作出。
8、某甲于2003年4月21日向某乙发出一份信函,要求向某贸易公司订购200吨钢材,价格每吨3200元,款到后交货。并特别强调:请务必在收到信函之日起7日内给予答复,否则即视为同意。时隔15天后,某甲见某贸易公司并未有拒绝的表示,即向对方汇去钱款,并要求对方立即交货。贸易公司断然拒绝某甲的交货请求,除非某甲肯以每吨3500元的价格成交。于是某甲将贸易公司告上法庭。问:本案应当如何处理?为什么?
答:某甲无权请求贸易公司履行义务,因为对方未作出承诺,合同不成立,除 非某甲对对方的反要约作出承诺,以新的价格成交。
9、甲公司于某年3月5日向乙公司发出一封信函,表明愿意向乙公司提供一套设备,价格68万元,并附有详细资料,同时在信中特别说明:乙公司若在受到信函之时15天内不作答复,将视为同意。3月8日乙公司受到信函,之后一直未作答复。同年4月30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送了该套设备,而乙公司拒绝受领。问:乙公司能否拒绝受领?为什么?
答:可以拒绝受领。虽然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了有效的邀约,但乙公司未作出承诺。通常情况下沉默不表示承诺,承诺应当以通知或积极的行为作出。
9、王某有私房三间,经协商,王某以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售丁某,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丁某交付了价金。3日后,李某了解到王某要出售私房,遂与王某协商,愿以7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的私房,王某同意,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李某交付了7万元购房款,王某和李某到房产局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办妥过户手续后,王某找到丁某,告知房屋已出售给李某,并退回了丁某交付的购房款,丁某不同意,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王某则以房屋已办理了过户手续为由拒绝交付房屋,丁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定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给自己。
问:(1)本案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2)本案中,房屋所有权应由谁享有?为什么?
答:(1)本案涉及两个法律关系:王某和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
(2)房屋所有权应归李某。本案诉讼标的物系房屋,房屋是不动产,根据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之时起转移,如果仅仅交付房屋,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所有权不视为转移,房屋登记过户手续具有公示效力,可对抗第三人。本案中,丁某虽与王某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交付了购房款,但因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因此,房屋所有权并未转归丁某,丁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债权关系。相反,李某与王某办理了所有权过户手续,房屋所有权转移归李某所有,李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物权关系,根据物权的优先效力,丁某不能主张李某与王某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因此,本案丁某要求法院确认王某与李某的买卖合同无效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但丁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
10、甲公司因转产致使一台价值1千万元的精密机床闲置,该公司董事长王某与乙公司 签定了一份机床转让合同。合同规定,精密机床作价950万元,甲公司于10月31日前交货,乙公司在交货后10天内付清款项,在交货日期,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经营情况恶化,通知乙公司中止交货并要求乙公司提供担保,乙公司予以拒绝。又过了一个月,甲公司发现乙公司的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于是提出解除合同,乙公司遂向法院起诉。法院查明:甲公司股东会决议规定,对精密机床的处置应经股东会特别决议。现依据合同法规定。问: 1.甲公司和乙公司之间转让机床的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2.甲公司中止履行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3.甲公司能否解除合同?为什么? 1.有效。
因为公司的内部约定对外不能对抗善意当事人。
在本题中,甲公司对精密机床的处置应经股东会特别决议是公司的内部约定,不能 对抗外部的善意当事人乙 公司。
2.理由成立,符合不安抗辩权的法律规定。
3.甲公司可以解除合同,因为在先履行合同一方行使了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后,后 履行合同一方应当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否则先履行合同一方可解除合同。
知识产权
1、某医学院教师王某发明了一种教学仪器“眼球仪”,获得了国家专利局授予的专利权。其后,王某与浙江某教学仪器厂订立了专利实施的许可合同。半年后,王某发现某省教学仪器公司买进的150台眼球仪与自己的发明专利完全相同,但不是上述被许可厂家生产的。经调查,这批眼球仪的制造者是南京某教学仪器厂,该厂是仿照从市场上买到的浙江某教学仪器厂的产品生产的。同时,王某还发现某大学实验室也仿制了几台眼球仪,在科研中使用。
问:(1)谁侵犯了王某的专利权?为什么?
(2)王某可通过什么途径请求保护自己的专利权?(6分)答:(1)在本案中,南京某教学仪器厂侵犯了王某的专利权。根据专利法的规定,专利权人对其发明创造享有独占权,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以生产经营为目的实施其专利就属于侵权行为。南京某教学仪器厂未经王某许可,擅自生产、销售其专利产品,所以构成专利侵权。在本案中,某大学的行为不视为侵权行为。因为专利法规定,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不构成侵权。(2)王某可以请求有关专利机关处理。有关专利管理机关接到请求后,经调查发现侵权行为属实,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其侵权行为,并赔偿王某的损失。王某也可以直接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特区政府所在地中级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将依法保护王某的合法权益。
2、公司甲与业余发明人乙订立了一份技术开发协议,约定由乙方开发完成一项电冰箱温控装置技术,由甲为乙提供开发资金、设备、资料等,并支付报酬。在约定的时间内,乙完成了合同约定的任务,并按约定将全部技术资料和权利都交给了甲公司。此外,乙在完成开发任务的过程中,还开发出一项附属技术T,并以自己的名义提出专利申请。甲公司知道后,认为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公司所有,因此,甲乙双方就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归属发生争议。
问:(1)该技术T的专利申请权应归谁所有,为什么?(2)该纠纷可通过哪些渠道解决?答:(1)应按原价格10万元支付;(2)减速器厂实际赔偿费为1.5万元;(3)因煤站要求继续履行,所以不能终止该合同;(4)违约责任由减速器厂承担。
3、某电视机厂甲厂生产的“菊花”牌电视机,质量优良,价格适中,售后服务好,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后该厂的一名技术人员受聘于邻省一家生产“中意”牌电视机的工厂,担任了乙厂的技术副厂长,为扭转乙厂亏损落后的生产局面,乙厂一方面在技术上加大力度进行革新改造,另一方面希望通过改变产品名称打开销路。当得知甲厂的商标还未注册的情况下,便向商标局申请注册了“菊花”牌商标。此后,产品销路大有好转。甲厂得知这一情况后,以该品牌首先是自己创出,先使用为由,要求乙厂停止使用该商标。而乙厂则认为该商标自己已经注册,享有商标专用权,要求甲厂停止使用。为此,双方发生纠纷。
问:本案该如何处理?并说明理由。
答:甲厂侵犯了乙厂的商标专用权,应立即停止对“菊花”的使用。理由如下:(1)商标只有经过注册,商标权人才依法享有商标专利权。本案中,甲厂虽然使用“菊花”牌商标在先,但未注册,所以不享有专用权。(2)我国商标注册实行先申请原则。乙厂尽管使用在后,但其先申请并取得了该商标的专用权。(3)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的,为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因此,在乙厂将“菊花”牌商标注册后,甲厂虽使用自己首创的品牌,也构成对乙厂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应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物权和债权
1、到公园游玩,不慎将自己的照相机遗失在公园,管理人员拾到此物后上交给有关部门。王某未在有关部门规定的期限内前去招领处认领自己的相机。到期后此照相机被有关部门依法拍卖。张某在拍卖中购得此物,以后,又将相机转送给李某。一个偶然的机会,王某发现李某所用之相机即为自己在公园中不慎遗失之物,于是,王某要求李某将此相机返还给他。
问:(1)王某是否有权要求李某返还相机?
(2)试述上述过程中照相机所有权的转移过程?(7分)答:(1)无权。因为李某依法拥有该照相机的所有权。(2)王某将照相机遗失后未能如期认领,丧失所有权;张某通过竞拍获得所有权;李某受赠获得所有权。
2、某顾客从某百货公司买得一台电视机,于2004年4月26日按使用说明书使用时,该电视机发生爆炸,造成顾客右眼失明的严重后果。后经产品质量检测部门鉴定,该电视机本身存在缺陷。请判断下列各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顾客某甲康复后,找到某百货公司要求赔偿,某百货公司以不能证明该电视机的缺陷是由其造成的为由,拒绝赔偿。
(2)后经技术鉴定部门鉴定,该电视机的缺陷是由生产者某电视机厂造成的,该产品属出厂时没有经过质量检测的不合格产品,该生产者应负赔偿责任。
(3)顾客甲要求该生产厂家赔偿其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同时由于其右眼失明,不能再担任在其原来单位所承担的工作,而被其原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要求该生产厂家为其安排适当的工作。顾客甲的要求是符合法律的有关规定的。
(4)该生产厂家不同意为其安排工作,顾客甲与该生产厂家发生纠纷,该纠纷可以通过协商或调解解决,如果协商或调解不成,顾客甲要想获得合理赔偿,只能向人民法院起诉。(5)顾客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1年,即必须在2005年4月26日以前向人民法院起诉。答:(1)错。因产品缺陷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损失时,消费者向销售者索赔时,销售者应先行赔偿。(2)对。产品缺陷在出厂投入流通时已经存在。(3)可以要求赔偿,但不得要求安排工作。因为这不是法定责任形式。(4)错。还可以依法向有关机关申诉,或提出仲裁请求。(5)错。顾客甲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2年。3、1、乙受甲的委托保管高档文曲星,按双方约定乙可以使用。一日乙去朋友丙家做客,丙看到此物功能强大,使用方便,非常喜欢,经与乙商量便以略低于市场同档次新型文曲星的价格买下。丙使用一段时间后,把此物送给其叔丁做生意使用。不久,丙因病去世,故丁对此物非常珍视,保存了起来。但丁家被盗,此物丢失。丁随即贴出告示,称“若送还,酬金100元。”不久,一9岁儿童戊称其捡到一个盒子,里面恰有此物,并将其还给丁。但在索取100元酬金时,丁以戊是小孩,不具有行为能力为由拒绝给他酬金。双方遂起争端,戊拒绝将此物交给丁。恰好,甲找上门来,称该物为当初自己所遗失,并出示了发票;乙则提出,丙当年买此物后没有给钱,要求返还此物。经查证属实。另因戊年幼,将该物随意摔了一下,部分功能不能使用,并把液晶显示屏摔裂。请问:(1)该物应为甲、乙、丁、戊人中谁所有?为什么?
归丁所有。戊拾得遗失物,不能取得所有权。丙善意取得,对该物享有所有权;故其赠与行为有效,丁取得所有权。甲的所有权因善意取得二消失。(2)丁应否偿付戊报酬?为什么? 应该。《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规定:“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时应当承诺履行义务”。故丁应该给戊报酬。
(3)乙的请求能否支持?为什么?
不能。乙只对丙享有债权,不能直接对此物行使基于所有权的请求权。(4)甲的请求能否支持?为什么?
不能。甲已失去所有权,但其可向乙主张损害赔偿。
市场竞争法
1、请指出下列行为是否属不正当竞争行为,并请说明理由。(1)湖北省武汉市政府于1992年4月做出规定:“全市凡财政拨款单位新增或更新轿车,应由政府集中采购,并按用车标准选用富康轿车。车辆定编部门对其他车型将不予定编,交通管理部门对其它车型不予上牌。”(2)“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在中央电视台播放系列“金鱼存活”对比广告。(3)在中原国际博览中心,郑州市发售中国福利彩票,金奖奖品是50万元人民币和一辆“捷达”轿车。
(4)郑州某西服生产厂家的广告营销词是:100%退换货保证,“0”风险经营,经销商定能快速占领市场,赢得成功。
(5)2000年“五一”期间,郑州黄河游览区把缆车票和门票捆在一起出售,游客无论是否愿意乘坐缆车,都必须购买包括此项消费的门票。答:(1)不是。《反不正当竞争法》是在1993年12月1日开始实施,该法不具有溯及力。(2)是。诋毁商誉行为。(3)不是。行为主体不是经营者。(4)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5)是。搭售行为。
2、珠海某商厦于2007年4月15日起在当地报纸连续3天刊登商业广告,称凡5月1日至5月3日到该商厦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得奖券一张,多买多得,经抽奖获得一等奖的,奖金2万元。5月2日,李某到该商厦购物,获得数张奖券,其中一张号码为00687523。5月5日,该商厦在公证员的公证下公开摇奖,摇得一等奖一个,号码为00687523。该商厦当即将中奖号码及奖金额公布于商厦门前的公告牌上,并注明“中奖者须在5月10日前兑奖,逾期作自动放弃处理”,并于5月6日、7日在当地报纸两次公布了中奖号码及奖金额,但未注明兑奖期限。李某从报纸上得知自己中奖后,于5月13日到该商厦兑奖,该商厦以期限已过为由拒绝。
请问:该商厦在摇奖后公告领奖期限的行为性质如何认定?对李某是否具有拘束力?为什么?
答:某商厦发布有奖销售的商业广告属于要约邀请行为,因为是向不特定的顾客发出邀请,目的在于引导其来百货大楼购物;李某依广告指定的期限在该商厦购物,并申请领取奖券,是向该商厦发出要约;商厦同意购物并支付数张奖券是对李某要约的承诺,此时商厦和李某之间有奖销售的合同成立并生效,合同内容并未约定兑奖期限;商厦在摇奖后公告领奖期限的行为属于单方变更合同内容,因此对李某不具有拘束力。
3、贵州某甲厂生产的“玉叶”牌名称为“千里香”的白酒行销本省及西南地区。该酒自1980年起销售,广告力度较大,在西南各省乡镇、农村都可见到此酒的广告及销售点。此酒物美价廉,在西南农村广受欢迎。该酒的包装装潢是将酒瓶设计成葫芦型,并贴有黑底及金色字体的“千里香”名称,“香”字占据瓶贴1/2面积,极为醒目。
贵州某乙厂从2000年起生产“清玉”牌酒。酒瓶也设计成葫芦型,并贴有黑底金字瓶贴,酒的名称为“久久香”,其中“香”字也占瓶贴的1/2,很是突出。该酒也在西南地区销售。
甲厂向执法部门投诉,诉乙厂行为属假冒仿冒行为。乙方辩称:
①甲厂生产使用的是“玉叶”商标,乙厂使用的是“清玉”商标,购买者不会误认; ②甲厂商品名称为“千里香”,乙厂商品名称“久久香”,根本不同,没有构成假冒; ③将两种酒摆在一起,细细观察,差别是明显的,所以不能认定为假冒仿冒。试问:
(1)乙厂的行为是否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该行为的构成要件是什么?乙厂的行为是否构成该行为?(2)乙厂的辩称是否有法律依据?在对“相同或近似使用”的认定上应根据哪些准则? 答:(1)乙厂的行为属于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行为。该行为的构成要件是:首先,被仿冒的商品必须是“知名”商品。“千里香”酒,在特定地区深受欢迎,属于“知名”商品。其次,被仿冒的名称、包装、装潢须为知名商品所“特有”。“千里香”的名称、瓶呈葫芦型及突出的“香”字都属与通用名称、包装、装潢不同的“特有”。
(2)根据主要部分和整体印象来判断及异时异地隔离观察是认定时的准则,乙厂的商品的外型及瓶贴的主要部分和整体印象在外观上、内容上、观念上都使消费者容易误认,实际交易中消费者不可能将两个商品放在一起仔细辨认,所以乙厂的辩称是没有根据的。
4、A市甲、乙两公司均生产同一种类的热水器,因甲公司的产品使用方便、制热效果好,因而市场占有率高于乙公司。乙公司为了提高销售量,秘密地支付给甲公司的技术员张某一大笔“技术咨询费”。通过张某,乙公司获取了热水器的核心制作技术。之后,乙公司运用获取的这些技术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了改造。同时,乙公司在市电视台和市消费者报纸上发布广告称:我公司的热水器质量可靠、持久耐用,其他厂家的热水器质量无保证。另外,乙公司还以高额回扣为诱惑,使得本市的几家大型商场的采购人员只采购自己的热水器。李某因相信乙公司的宣传,在商场购买了一台乙公司的产品,但在使用过程中,因热水器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致使李某小女儿的右手被烫伤,花去医疗费4000多元。试分析:
1.在本案中,乙公司的哪些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2.对于张某的行为,甲公司应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 3.李某可以向谁主张赔偿? 答:1.乙公司行贿,获得技术,该行为为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乙公司广告发出使人误解的宣传,是对产品质量的虚假表示;乙公司散布虚假事实,损害其他竞争者的信誉,属于诋毁商业信誉的行为;乙公司向本市大型商场行贿,构成商业贿赂的行为。
2.甲公司对于侵犯商业秘密的公司员工张某,可以开除。并且要求张某赔偿公司的损失。3.可以要求乙公司赔偿,也可以要求销售乙公司货物的商场赔偿。市电视台和报纸在明知产品质量有问题的情况下仍然广告,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甲花400元在A商场买了一块手表,次日发现手表时走时停,于是要求商场退货。商店售货员说,货售出后只能修不能退。问:(1)甲能否要求商场退表?为什么?(2)甲需要通过什么渠道、方式解决纠纷? 答:(1)产品自售出7天内,发生性能故障,消费者可以选择退货、换货或修理。退货时,销售者应当按发票价格一次退清货款。甲购买手表,在次日即发现时走时停,属性能故障,可以要求商场退表。(2)先找销售者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可到有关部门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依法保护自己的权益。2、2001年5月1日,某市振兴家具城举行大型家具展览。前来参展的新兴华家具公司通过金声广告公司宣传其新品红木家具,吸引来很多顾客。王某在看到广告介绍后,来到展台,并在导购小姐的介绍下买回一套红木衣柜,价值6万元。后经专家鉴定,确认该套家具并非红木所制,市值仅为3万元。王某到振兴家具城要求退货,家具城答复家具展览已于2天前结束,且自己并无责任,要求王某到新兴华家具公司解决。王某遂以振兴家具城为被告诉至法院,要求振兴家具城承担法律责任。
(1)在展览结束后,振兴家具城是否应当承担责任?(2)王某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解决这项争议? 答:(1)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因此,王某可以选择向振兴家具城或者新兴华家具公司要求赔偿。振兴家具城依法应当承担责任。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2)王某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争议: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答:(1)冰箱不合格。因为冰箱无合格证不能证明是合格的。根据《产品质量法》立法精神,生产、经销没有产品检验合格证,即是经销不合格产品。(2)法院不能依靠“可能性”来审理案件,原告拿出没有合格证的证据,被告拿出可能性证据,更何况被告已愿意向原告赔偿3000元,意味着双方只是在责任程度上有争议而已。(3)赔偿王某实际损失。
3、某超级市场采用开架售货方式,允许进店的顾客自带包、袋,并在商场门口张贴了告示“收银员受公司指示,有权查看顾客带入铺内的包、袋”。倪某、王某一日来市场购物,商场两服务员怀疑其偷拿了市场东西,迫使倪某、王某解开衣扣,打开手提包让其检查,倪某、王某认为商场侵犯了自己的名誉,请求法院判令商场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失。
问:(1)商场是否有权对倪某、王某搜查?为什么?(2)商场侵犯了倪某、王某哪些权益?(3)商场应承担什么责任?(9分)答:(1)商场没有权利搜查倪、王二人。因为法律没有赋予商场工作人员盘问、检查顾客财物的权利,尽管有公告内容在先,但公告没有法律依据,是无效的。顾客有权不执行公告的规定。(2)商场侵犯了倪、王的人格权,安全权。(3)商场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担保法
1、某乡镇企业为购置设备,向银行贷款30万元,企业以自有工具车一辆作抵押(评估价10万元),另由乡财政所作保证。贷款到期后,企业仅归还15万元,其余贷款及利息无法偿付,为此,银行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乡财政所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问:
1、乡财政所是否应承担连带责任?为什么?
2、法院对此案应作如何处理?
3、如果保证人不是乡财政所,而是B公司,但保证方式没有约定,该案应当如何处理?如果保证期间没有约定,又该如何处理?
答:
1、乡财政所不承担保证责任,属于无效担保。根据《担保法》规定,除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担保者外,国家机关不得作为保证人。
2、根据《担保法解释》规定,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的,担保人承担民事责任的部分,不应超过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的1/2。本案中主合同有效,债权人应当知道担保人财政所不具备担保资格,属于有过错,而债务人不能清偿部分为30-15-10=5万元,所以乡财政所承担民事责任最多只有2.5万元。
3、保证方式未约定,视为连带责任保证。保证期间未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2、某印染厂决定进口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该厂现有资金5万元,需要向他方借款。于是,1998年8月,印染厂以本厂一辆价值20万元的轿车作抵押,向该市工商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如果到期不能清偿贷款,由银行以拍卖汽车所得价款受偿。合同签订后,双方到车管所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由于进口设备尚需五万元,1998年10月,印染厂又向自己的关系户某机械厂借款8万元,借款期限为半年,并以已设立抵押的那辆汽车再次抵押,双方也到车管所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
1998年11月,印染厂用来和抵押的那辆轿车因火灾被烧毁,获保险公司赔偿20万元。1999年4月,机械厂要求印染厂归还8万元借款,否则将申请拍卖被抵押的汽车。工商银行听说后,认为印染厂未经其同意,将同一抵押物再次抵押,侵犯了其抵押权。而印染厂答复说车已被烧毁,抵押权没了标的物,自然也就没了抵押权。试分析:
(1)印染厂用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是否有效?(2)汽车被毁,抵押权人如何实现其抵押权?
答:(1)印染厂用已作抵押汽车再次抵押有效。《担保法》第35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抵押物的价值;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本案中,印染厂以价值20万元的轿车先与工商银行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然后又以该轿车同机械厂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这属于重复抵押。第一次抵押,抵押财产价值的余额是10万元,第二次抵押所担保的债权是8万元、并未超出其余额部分,因此,印染厂用已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有效。
(2)《担保法》第54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如果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担保法》第58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灭失。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由上述规定可知,印染厂用作抵押的汽车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20万元应作为抵押财产由工商银行和机械厂先后受偿10万元、8万元。
3、张某欲开办一个酒店,但资金不足,于1999年以自己房屋4间作抵押向农业银行贷款8万元,并办理了登记手续,之后张某把房屋中向西的两间租给了李某,在经营酒店的过程中,张某又向工商银行贷款4万元并以上面的四间房屋作抵押,签订了抵押合同,办理了登记手续,又用同一办法在建设银行贷款2万元,也办理了登记手续。2000年5月归还了农业银行4万元、工商银行2万元、建设银行1万元,张某将4间房屋中靠东的2间卖给了孙某,孙某知道房屋上设有抵押权,但又在靠东面的侧墙新建了一个大厨房。2000年10月,张某的酒店倒闭,此时仍欠农业银行4万元,工商银行2万元,建设银行1万元,在2000年7月,农业银行将2万元贷款的抵押权转让给了工商银行,现贷款已到期,张某无力偿还。问:
(1)张某与承租人李某的租赁房屋合同在4间房屋都抵押后是否继续有效?(2)工商银行将抵押权单独转让的行为是否有效,说明理由。(3)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如何实现自己的抵押权?
(4)设工商银行的债权先到期,农业银行的债权未到期,应如何处理?(5)设李某的租赁合同尚未到期,抵押权人能否中止租赁合同?
(6)前述抵押权人可否就4间房屋和1间厨房一并行使抵押权?
答:(1)继续有效,参见《担保法》第48条之规定。
(2)将抵押权单独转让无效。根据《担保法》第50条之规定,抵押权不得与债权分离而单独转让或者作为其他债权的担保。抵押权从属于债权,只能随债权一齐转让。
(3)根据《担保法》第53、54条之规定,债权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以下规定清偿: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因此,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可以拍卖、变卖抵押物,将所得价款按抵押登记的先后顺序依次受偿。即先清偿农业银行贷款,有余款时再清偿工商银行,再有余款时方清偿建设银行。
(4)根据《担保法解释》第78条之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顺序在后的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先到期的,抵押权人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顺序在先的抵押担保债权的部分受偿。工商银行的抵押权顺序在农业银行之后,因此只能就抵押物价值超出农业银行债权的部分受偿。
(5)可以。根据《担保法解释》第66条之规定,抵押人将已抵押的财产出租的,抵押权实现后,租赁合同对受让人不具有约束力。张某将房屋抵押之后方租给李某,因此抵押权人可以终止租赁合同。
(6)根据《担保法》第55条之规定,城市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物,厨房系对主房屋设定抵押权后新建,故不属于抵押物,但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屋时,可以依法将厨房一齐拍卖,但对拍卖厨房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
4、王某有私房三间,经协商,王某以5万元的价格将房屋出售丁某,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丁某交付了价金。3日后,李某了解到王某要出售私房,遂与王某协商,愿以7万元的价格购买王某的私房,王某同意,双方签订了房屋买卖合同,李某交付了7万元购房款,王某和李某到房产局办理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办妥过户手续后,王某找到丁某,告知房屋已出售给李某,并退回了丁某交付的购房款,丁某不同意,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王某则以房屋已办理了过户手续为由拒绝交付房屋,丁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定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要求王某交付房屋给自己。
问:(1)本案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2)本案中,房屋所有权应由谁享有?为什么?
答:(1)本案涉及两个法律关系:王某和丁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王某和李某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
(2)房屋所有权应归李某。本案诉讼标的物系房屋,房屋是不动产,根据法律规定,房屋所有权自办理产权过户登记手续之时起转移,如果仅仅交付房屋,但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所有权不视为转移,房屋登记过户手续具有公示效力,可对抗第三人。本案中,丁某虽与王某签订了书面买卖合同,并交付了购房款,但因未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因此,房屋所有权并未转归丁某,丁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债权关系。相反,李某与王某办理了所有权过户手续,房屋所有权转移归李某所有,李某与王某之间存在的是物权关系,根据物权的优先效力,丁某不能主张李某与王某间的房屋买卖行为无效,因此,本案丁某要求法院确认王某与李某的买卖合同无效的主张不能得到支持,但丁某可以要求王某承担违约责任。
5、甲因经商向乙借款15万元,甲用自己使用了一年的富康轿车抵押,双方签订了抵押合同并办理了抵押登记。一天,甲开车与他人相撞,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5万元,因车受损,乙向甲提出了如下的请求:(1)甲提供新的担保物;(2)甲要将5万元提存;(3)请求甲提前还款。案件诉讼到法院,乙的哪些请求不能成立?
答:(1)乙的第一项和第三项请求不能成立。根据《担保法》第51条第2款的规定,抵押人对抵押物价值减少无过错的,抵押权人只能在抵押人因损害而得到的赔偿范围内要求提供担保,抵押物价值未减少的部分,仍作为债权的担保。据此,乙的第一项请求不能成立。(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80条第2款的规定,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未届清偿期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采取保全措施。据此,乙的第三项请求不能成立。
6、开元公司建设商住楼,建设中,因资金短缺,向银行贷款,双方签订的贷款协议约定:银行向开元公司贷款2000万元,开元公司以在建工程作抵押,到期不还,该在建工程归银行所有,充抵贷款。双方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同时,开元公司又向大发公司借款500万元,开元公司以同一在建工程作抵押,为减少税费,双方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未办理抵押登记手续。后来开元公司再向中原公司借款300万元。到期后,开元公司未能偿还上述三笔款项,除在建工程外又无其他财产,中原公司诉至法院,要求开元公司还款。银行和大发公司知道后,也起诉开元公司还款。银行认为,开元公司已约定,如不能偿还贷款,在建工程归银行所有充抵贷款。现还贷期已到,开元公司无力偿还,该在建工程应归银行所有。大发公司认为,开元公司也以在建工程作抵押从大发公司借款,该抵押有效,大发公司应当优先于中原公司受偿。
问:本案如何处理?
答:(1)按照担保法司法解释,在建工程可以设立抵押。(2)开元公司与银行的抵押进行了登记,故该抵押权有效成立,但由于双方在抵押合同中约定:“开元公司到期不还贷款,该在建工程归银行所有。”此为流质条款的约定,按照担保法,流质条款无效。银行因设定抵押享有优先受偿权,但不能直接将抵押物据为已有。(3)开元公司与大发公司签订了抵押合同,但因未进行登记,抵押物又是不动产,故该抵押权不成立,大发公司应与中原公司同等受偿,不存在先后问题。
7、冯某系养鸡专业户,为改建鸡舍和引进良种鸡需资金20万元。冯某向陈某借款10万元,以自己的一套价值10万元的音响设备抵押,双方立有抵押字据,但未办理登记。冯某又向朱某借款10万元,以该音响设备质押,双方立有质押字据,并将音响设备交付朱某占有。冯某得款后,改造了鸡舍,且与县良种站签订了良种鸡引进合同。合同约定良种鸡款共计2万元,冯某预付定金4干元,违约金按合同总额的10%计算,冯某以销售肉鸡的款项偿还良种站的货款,合同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的履行地点。后县良种站将良种鸡送交冯某,要求支付运费,冯某拒绝。因发生不可抗力事件,冯某预计的收入落空,冯某因不能及时偿还借款和支付货款而与陈某、朱某及县良种站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后,法院查证上述事实后又查明:朱某在占有该设备期间,不慎将该设备损坏,送蒋某修理,朱某无力交付蒋某的修理费1万,该设备现已被蒋某留置。现问:
(1)冯某与陈某之间的抵押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2)冯某与朱某之间的质押关系是否有效?为什么?
(3)朱某与蒋某之间存在什么法律关系?
(4)陈某要求对该音响设备行使抵押权,朱某要求行使质押权,蒋某要求行使留置权,应由谁优先行使其权利?为什么?
答:(1)冯某与陈某之间的抵押关系有效。根据《担保法》第43条,“当事人以其他财产抵押的,可以自愿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2)冯某与朱某之间质押关系有效。由于冯某与陈某之间的抵押合同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不得对抗第三人。根据《担保法》第64条,“出质人与质权人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质押合同自质物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由于冯某与朱某之间双方立有质押字据,并将该设备交与朱某占有,故质押关系有效。(3)朱某与蒋某之间存在承揽合同关系(修理合同关系)和留置权法律关系。(4)对该设备,应由蒋某优先行使其权利。因为留置权是为了恢复标的物本身价值而发生的权利,在各担保权中应最优先。留置权>抵押权>质押权。
8、甲为加入A合伙企业需要一笔资金,于2003年3月5日向乙借款5万元,双方以书面合同约定:借款期限为2年;借款年利率为6%,2年应付利息由乙预先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扣除;借款期满时甲一次偿还全部借款。丙为甲的保证人,与乙签订保证合同,约定丙承担一般保证责任,保证期间为自借款期满之日起1年,但未就保证担保的范围作约定。乙依约向甲交付借款。不久,甲加入A合伙企业。
借款期满后,乙因经济业务欠A合伙企业4万元,因此向A合伙企业主张,就甲欠乙的借款与乙欠A合伙企业的债务在对等数额内抵销,但遭A合伙企业拒绝。随后,乙请求甲偿还借款,并要求丙承担保证责任。甲以资金不足为由拒绝还款,丙也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要求:
根据上述情况和《合同法》、《担保法》、《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甲、乙签订的借款合同中有哪些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2)丙承担的保证责任范围应是什么?
(3)A合伙企业是否有权拒绝乙的债务抵销请求?说明理由。
(4)丙拒绝承担保证责任是否符合法律规定?说明理由。
答案:
(1)甲、乙签订的借款合同2年应付利息由乙预先在借款本金中一次扣除不符合法律规定。依照合同法的规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预先在本金中扣除的,应当按照实际借款数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
甲、乙签订的借款合同中约定不明确。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而甲乙双方只约定了借款数额、期限和利率条款。
(2)依照担保法的规定,保证人在约定的保证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因此丙承担的保证责任范围应是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
(3)A合伙企业有权拒绝乙的债务抵销请求。因为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抵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因此乙只能向甲主张权利而不能向合伙企业主张该项债权。
(4)丙拒绝承担保证责任符合法律规定。丙作为甲的保证人与乙签订保证合同约定丙承担的是一般保证责任。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9、甲、乙两公司在某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50万,由丙提供担保,债务已届清偿期未还,被提起诉讼,要求返还50万贷款和6万块钱的利息。该市中院判定丙也负连带赔偿责任,后执行庭,先后十八次对丙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共计76.7万元,其中包括一张5000元的收条(房地产评估的收条),此外,还将丙的14套房产查封了36个月,而并没有拍卖、变卖,致使丙因此损失了15万多,后丙向甲乙追偿,未果,在该中院起诉,判定甲乙赔偿丙76.7万元及利息。甲乙不服,提起上诉,理由为可被追偿额不应以强制执行单据所显示数额,只能以农村信用社开局的贷款收回凭证所示数额为依据。
该案件应该怎样处理,依据是什么?
根据担保法司法解释的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保证人自行履行保证责任时,其实际清偿额大于主债权范围的,保证人只能在主债权范围内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本案中丙在履行保证责任时,其实际清偿额为76.7万元远远大于主债权56万元,因此,根据担保法的司法解释,保证人丙只能在主债权的范围内对债务人甲、乙行使追偿权。
对于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从执行中多获得的不当得利,丙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回转。对于法院在执行过程中的不合理的执法行为,丙可以要求依据国家赔偿法进行相应的赔偿。
甲乙并未从丙的超额清偿中获取不当利益,而且对于丙的执行损失,甲乙也不存在过错,因此,不论是司法解释的规定,还是法理推导,都不能要求甲乙以强制执行单据所显示数额赔偿,只能要求甲乙根据贷款合同实际应承担的主债务和利息进行赔偿。
第二十一条 保证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债权的费用。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
第三十一条 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第四十三条 保证人自行履行保证责任时,其实际清偿额大于主债权范围的,保证人只能在主债权范围内对债务人行使追偿权。
10、甲、乙签订一份借款合同,甲为借款人,乙为出借人,借款数额为500万元,借款期限为两年。丙、丁为该借款合同进行保证担保,担保条款约定,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承担保证责任。戊对甲、乙的借款合同进行了抵押担保,担保物为一批布匹(价值300万元),未约定担保范围。根据上述案情,回答下列问题:
(1)设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则丙、丁与乙之间的保证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2)设甲、乙均为商业银行,该借款合同效力如何?
(3)设甲、乙之间的合同有效,甲与乙决定推迟还款期限1年,并将推迟还款协议内容通知了丙、丁和戊,丙、丁、戊是否承担保证责任?
(4)设乙决定放弃戊的抵押担保,且签订了协议,但未取得丙、丁的同意。丙、丁应否承担保证责任?
(5)设甲到期不能还款,乙申请法院对戊的布匹进行拍卖,拍卖价款为550万元,扣除费用后,得款520万元,足以偿还乙的本金、利息和费用。乙从戊处清偿了自己的全部债权后戊享有什么权利?
(6)设戊的布匹因不可抗力灭失;丙被宣告失踪,其财产已由庚代管。现甲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丁偿还了乙的全部债权,丁的追偿权可向谁行使?
[答案](1)该保证合同无效。因为甲、乙之间的合同系违法拆借资金行为,无效。主合同无效,作为从合同的保证合同亦为无效。(2)有效。此系金融同业拆借行为,合法有效。(3)丙、丁可不再承担保证责任,戊仍应承担抵押担保责任。
(4)丙、丁在乙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5)戊享有对甲全部债权的追偿权;也可以向丙、丁主张一半债权的追偿权。
(6)可向甲、庚行使。
(1)在甲、乙均为生产性企业时,二者之间的借款行为系违法的资金拆借行为,应为无效。依《担保法》第5条规定:“担保合同是主合同的从合同,主合同无效,担保合同无效。担 保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各相应的民事责任。”
可见,甲、乙之间的借款合同无效,丙、丁与乙之间的保证合同作为从合同亦为无效,如甲不能如期还款,丙、丁、戊如有过错的,仍应对乙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2)依《商业银行法》第3条第(八)项之规定,商业银行之间可从事同业拆借。故甲、乙同为商业银行时,二者之间的合同可视为同业拆借行为。
(3)本题所涉法条有二:
《担保法》第24条:“债权人与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应当取得保证人书面同意,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的,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保证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据此可知丙、丁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担保法》第52条规定:“抵押权与其担保的债权同时存在,债权消灭的,抵押权也消灭。”可见抵押担保并不因主合同的变更而终止。
(4)《担保法》第28条规定:“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对物的担保以外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债权人放弃物的担保的,保证人在债权人放弃权利的范围内免除保证责任。”可见,本案中丙、丁仍应对布匹抵押价值以外的债务负保证责任。
(5)所涉法条如下:《担保法》第46条:“抵押担保的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和实现抵押权的费用。抵押合同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第57条:“为债务人抵押担保的第三人,在抵押权人实现抵押权后,有权向债务人追偿。” 《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1款:“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的,债权人可 以请求保证人或者物的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或者物的担保的范围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承担了担保责任的担保人,可以向债务人追偿,也可以要求其他 担保人清偿其应当分担的份额。”
本题中的抵押担保合同对抵押的范围未予约定,依第46条之规定,担保范围应包括主债权及利息和费用。抵押物拍卖后得款520万元,足以偿还本金、利息和费用,故乙可直接从戊处得到清偿。又依《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1款,第三人提供的抵押担保与保证共存时,双方可分别约定担保范围;如果未约定各自的担保范围,抵押权率先被执行的,抵押人可向债务人追偿是应有之义,关键在于其还可以向保证人追偿,其追偿的范围应是什么呢?我们认为,此时应视为抵押担保责任与保证担保责任相互均等。具体到本题,抵押人戊的抵押责任为总债务的一半,丙、丁二人的保证责任为总债务的另一半。当然,这是以抵押物变现的价值高于总债务额的一半为前提的。如变现价值低于总债务额的一半,则余下部分全由保证人承担。《担保法解释》第38条第2款:“同一债权既有保证又有物的担保的,物的担保合同被 确认无效或者被撤销,或者担保物因不可抗力的原因灭失而没有代位物的,保证人仍应当按 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承担保证责任。”
(6)应适用法条有三:
《担保法》第12条:“同一债务有两个以上保证人的,保证人应当按照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 份额,承担保证责任。没有约定保证份额的,保证人承担连带责任,债权人可以要求任何一 个保证人承担全部保证责任,保证人都负有担保全部债权实现的义务。已经承担保证责任的 保证人,有权向债务人追偿,或者要求承担连带责任的其他保证人清偿其应当承担的份额。” 《民通意见》第32条:“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拒绝支付失踪人所欠的税款、债务和其他费用,债权人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将代管人列为被告。失踪人的财产代管人向失踪人的债务人要求偿还债务的,可以作为原告提起诉讼。”丙、丁作为保证人与戊作为抵押人,彼此并未约定担保范围,在戊的抵押物因不可抗力灭失 后,丙、丁作为保证人依法应承担全部的担保责任。而本题中丙、丁之间未约定保证方式,依《担保法》第12条之规定,应为连带保证。作为连带保证人之一的丁偿还了乙的全部债权。依《担保法》第12条及第31条规定应有权向甲及丙行使追偿权。所不同的是,向甲行使的是全部债权的追偿权,向丙行使的是相应份额的追偿权。由于丙已失踪,庚为其财产代管人,依《民通意见》第32条规定,丁可转而向庚行使追偿权。依《担保法》第58条之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故戊的抵押之债已经消灭,丁无权向戊行使追偿权。
11、某印染厂决定进口一套先进的生产设备。该厂现有资金5万元,需要向他方借款。于是,1998年8月,印染厂以本厂一辆价值20万元的轿车作抵押,向该市工商银行贷款10万元,贷款期限为一年,如果到期不能清偿贷款,由银行以拍卖汽车所得价款受偿。合同签订后,双方到车管所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由于进口设备尚需五万元,1998年10月,印染厂又向自己的关系户某机械厂借款8万元,借款期限为半年,并以已设立抵押的那辆汽车再次抵押,双方也到车管所办理了抵押物登记手续。
1998年11月,印染厂用来和抵押的那辆轿车因火灾被烧毁,获保险公司赔偿20万元。1999年4月,机械厂要求印染厂归还8万元借款,否则将申请拍卖被抵押的汽车。工商银行听说后,认为印染厂未经其同意,将同一抵押物再次抵押,侵犯了其抵押权。而印染厂答复说车已被烧毁,抵押权没了标的物,自然也就没了抵押权。试分析:
(1)印染厂用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是否有效?(2)汽车被毁,抵押权人如何实现其抵押权?
答:(1)印染厂用已作抵押汽车再次抵押有效。《担保法》第35条规定:“抵押人所担保的债权不得超出抵押物的价值;财产抵押后,该财产的价值大于所担保债权的余额部分,可以再次抵押,但不得超出其余额部分。”本案中,印染厂以价值20万元的轿车先与工商银行签订了抵押贷款合同,然后又以该轿车同机械厂签订了抵押借款合同,这属于重复抵押。第一次抵押,抵押财产价值的余额是10万元,第二次抵押所担保的债权是8万元、并未超出其余额部分,因此,印染厂用已作抵押的汽车再次抵押有效。(2)《担保法》第54条规定,同一财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如果抵押合同以登记生效的,拍卖、变卖抵押物所得的价款按照抵押物登记的先后顺序清偿。《担保法》第58条规定:“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灭失。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由上述规定可知,印染厂用作抵押的汽车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20万元应作为抵押财产由工商银行和机械厂先后受偿10万元、8万元。
破产法
1、甲公司因为负债被申请破产,法院受理了破产申请,其后,相应的机关和当事人实施了以下行为,其中哪些是违法的?为什么?
A.乙法院委托拍卖行拍卖1年前查封的甲公司的土地 B.甲公司维持生产经营向某公司支付10万元货款。C.税务机关通知银行直接从甲公司账上扣税款5万元 D.甲公司以自己的债权抵消了所欠某公司的债务8万元。
答:A违法。《破产法》第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有关债务人财产的保全措施应当解除,执行程序应当中止。”
B违法。因为甲公司无权行使本权利,由管理人行使。《破产法》第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管理人对破产申请受理前成立而债务人和对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的合同有权决定解除或者继续履行,并通知对方当事人。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二个月内未通知对方当事人,或者自收到对方当事人催告之日起三十日内未答复的,视为解除合同。管理人决定继续履行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应当履行;但是,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管理人不提供担保的,视为解除合同。” C违法,理由同A D违法。抵销权由管理人行使。《破产法》第四十条规定:“债权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前对债务人负有债务的,可以向管理人主张抵销。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抵销:
(一)债务人的债务人在破产申请受理后取得他人对债务人的债权的;
(二)债权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负担债务的;但是,债权人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原因而负担债务的除外;
(三)债务人的债务人已知债务人有不能清偿到期债务或者破产申请的事实,对债务人取得债权的;但是,债务人的债务人因为法律规定或者有破产申请一年前所发生的原因而取得债权的除外。”
2、某酒厂系国有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经上级主管部门同意,于2002年10月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破产,法院受理了此案。经调查查明有下列情况:(1)该酒厂有铲车两辆,是租赁某建筑设备公司的财产,且该酒厂欠建筑设备公司租金12万元;(2)红星酒厂对该酒厂有20万元债权,但同时又有15万元债务,该债务尚未到清偿期;(3)该酒厂欠某纺织厂600万元,用自建仓库作为抵押,改仓库现值400万元;(4)某酒厂对该酒厂有50万元债权,于2003年1月到期,但该酒厂于2002年7月提前清偿该债务; 问题:(1)建筑设备公司应如何实现自己的债权?(2)红星商场对该酒厂债务尚未到期,可否主张抵消权?为什么?(3)纺织厂应如何实现自己的债权?假设纺织厂参加债权人会议,可否就600万元债权享有表决权?(4)该酒厂对某啤酒厂的提前清偿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1建筑公司可以行使别除权取回自己两辆铲车,但12万元的债权应当计入普通破产债权.2应破产尚未到期的债权债物视为到期,红星商场可以对15万元行使抵消权.3行使仓库400万元的抵押权,200万应当进入普通破产债权受偿;参加债权人会议只能对200万元担保债权行使表决权,如果纺织厂放弃仓库抵押权下方可对600万债权享有表决权.4清偿行为无效,企业破产法三十一条 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前一年内,涉及债务人财产的下列行为,管理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四)对未到期的债务提前清偿的;
综合
1、案情:1996年5月,金道保龄球馆在杂志等媒介上刊登广告,称凡是在有奖销售期内,十局打到300分的顾客,均能获得一辆“YAMAHA”摩托车(价值为3万元)作为奖励。不少人看了广告后,冲着奖品来到该保龄球馆以试身手,但大多无功而返。保龄球馆生意出奇的好,老板非常高兴,因为十局得300分几乎是不可能的,奖品无须兑现,这样低成本高收益的促销好不让人兴奋。不料一天上午,顾客施俊来到球馆买了十局球票,他不经意地玩着。谁知那天他运气非常好,十局全中,得到了300分。施俊高兴地拿着电脑记分单去服务台领奖。然而,保龄球馆的工作人员却告诉他,他们不相信300分会出现,该成绩是伪造的,并称有证人和录象为证。双方遂发生争议。施俊要求金道保龄球馆给付广告中所允诺的“YAMAHA”摩托车;保龄球馆则认为施俊“舞弊”,成绩不算数。据查,由于球馆设立巨奖,已被工商部门处罚,广告中的“YAMAHA”摩托车已改为“精美礼品”。球馆所提供的证实施俊弄虚作假的证据材料不足以采信。问题:请根据《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权法》的有关规定分析金道保龄球馆的做法是否合法。答:(1)球馆和顾客施俊之间已形成合同关系。这份广告内容明确,球馆做出的是不容质疑的保证,因此已具备要约的条件。施俊在广告所示期内,用自己的行为承诺了这一要约,并且未表示放弃。因此双方的合同已经成立,作为债务人的金道保龄球馆应当兑现自己的承诺。
(2)球馆的行为构成了不正当竞争。本案中,球馆根本就没有想兑现奖品的意思,是想利用“有奖销售”来达到增加营业额的目的,其行为属于谎称有奖的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另外,一辆“YAMAHA”摩托车价值3万元,远远超过了法律所允许的最高奖5,000元的限制,也是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3)球馆的行为是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施俊是接受服务的消费者,保龄球馆谎称有奖,引诱消费者接受其服务,又不兑现承诺,属于欺诈消费者的行为。
第二篇:经济法案例(DOC)
注:以下红字和蓝字均为书上原理。案例分析均为本人自己写的,有错误的有补充的地方望提出一起讨论,谢谢*_*
1【案例介绍】
王海、李平、俞颖三人于2008年9月15日书面订立了一份合伙协议。协议约定,三人共同出资10万元开设一家综合商店,其中王海出资4万元,李平出资3万元,俞颖出资3万元;三人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或者分摊亏损。同年10月10日,三人缴清了全部出资,并经登记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2009年2月18日,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三人向该市城市银行贷款7万元,期限为1年。2009年6月2日,李平向王海和俞颖提出,准备将自己在综合商店的全部财产份额以3万元的价格转让给舒立欣后退出综合商店,王海、俞颖商量后表示同意。2009年7月1日,李平办妥了退伙手续,舒立欣向李平交付了3万元。王海和俞颖向舒立欣介绍了有关综合商店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并修订了合伙协议,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2009年年终结算时,该综合商店发生严重亏损。
2010年1月22日,王海、俞颖和舒立欣三人商定解散综合商店,并将综合商店现有财产5万元予以分配,但对银行贷款如何清偿未作处理。2010年2月18日,银行贷款到期,银行要求李平偿还全部贷款,李平说自己已经退出综合商店,对合伙债务不负责,由舒立欣承担。银行找到舒立欣要求其偿还全部贷款,舒立欣说这笔贷款是在其入伙前由王海、李平、俞颖三人借的,自己不负责。银行又找到王海、俞颖要求偿还全部贷款,王海、俞颖均表示只按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偿还应由其偿还的份额。*【几种观点】
1、应该由王海、李平、俞颖三人来还,因为是他们向银行借的钱,与舒立欣无关。三人按照原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承担清偿责任。
2、应该由王海、李平、俞颖和舒立欣四人共同来承担,因为他们先后均是该综合商店的合伙人,且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应该由王海、俞颖、舒立欣三人来还,因为合伙企业解散时的合伙人是他们三人,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评析意见】 答:观点2正确
依据:a当合伙企业发生亏损时,对于合伙企业债务应当先以企业的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当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案中,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在未清偿银行贷款的情况下将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分配,这是无效的行为,应该全部返还,因5万元不足以清偿银行贷款,所以还有追究各合伙人的个人财产。
b以合伙企业财产清偿合伙企业债务时,其不足部分,由各合伙人按照合伙企业分担亏损的比例,用其在合伙企业出资以外的财产承担清偿责任。合伙协议有约定的,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分担;合伙协议未约定的,由各合伙人平均分担。本案中,合伙协议约定了王海、李平、俞颖按出资比例分享收益或者分摊亏损,所以王海、李平、俞颖都需要承担合伙企业的债务。
c但是,合伙协议中的分担比例只是合伙人之间的一种约定,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本案中合伙协议分担比例的约定对债权人银行无约束力,债权人银行有权要求 王海、李平、俞颖分别清偿全部债务,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王海、李平、俞颖进行追索。d如果合伙人实际支付的债务数额超过其依照既定比例所承担的数额,该合伙人有权就超过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偿。e新入伙的合伙人对入伙前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案中银行债务在舒立欣入伙之前发生的,舒立欣作为新入伙的合伙人对该笔贷款负有清偿义务,债权人银行可以要求舒立欣偿还全部债务,对于清偿数额超过其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王海、俞颖和李平追偿。
f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案中,向银行贷款发生在李平退伙之前,所以银行要求他清偿贷款,他应承担连带责任予以清偿。若他向银行清偿超过其承担比例的则可以向王海、俞颖和舒立欣追偿。
综上所述,李平、王海、俞颖和舒立欣对银行要求他们清偿贷款而各自提出的理由拒绝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他们对该笔贷款都承担连带责任。
2【案例分析】
2005年1月,甲、乙、丙、丁四人决定投资设立一合伙企业,并签订了书面合伙协议。合伙协议的部分内容如下:(1)甲以货币出资10万元,乙以机器设备折价出资8万元,经其他三人同意,丙以劳务折价出资6万元,丁以货币出资4万元;(2)甲、乙、丙、丁按2:2:1:1的比例分配利润和承担风险;(3)由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其他三人均不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但签订购销合同及代销合同应经其他合伙人同意。合伙协议中未约定合伙企业的经营期限。合伙企业在存续期间,发生下列事实:
(1)合伙人甲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于2005年4月独自决定聘任合伙人以外的A担任该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并以合伙企业名义为B公司提供担保。
(2)2005年5月,甲擅自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与善意第三人C公司签订了代销合同,乙合伙人获知后,认为该合同不符合合伙企业利益,经与丙、丁商议后,即向C公司表示对该合同不予承认,因为甲合伙人无单独与第三人签订代销合同的权力。
(3)2010年1月,合伙人丁提出退伙,其退伙并不给合伙企业造成任何不利影响。2010年3月,合伙人丁撤资退伙。于是,合伙企业又接纳戊新入伙,戊出资4万元。2010年5月,合伙企业的债权人C公司就合伙人丁退伙前发生的债务24万元要求合伙企业的现合伙人甲、乙、丙、戊及退伙人丁、经营管理人员A共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甲表示只按照合伙协议约定的比例清偿相应数额。丙则表示自己是以劳务出资的,只领取固定的工资收入,不负责偿还企业债务。丁以自己已经退伙为由,拒绝承担清偿责任。戊以自己新入伙为由,拒绝对其入伙前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A则表示自己只是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不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
要求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甲聘任A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及为B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2)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与C公司所签的代销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3)甲拒绝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4)丙拒绝承担连带责任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5)丁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如果丁向C公司偿还了24万元的债务,丁可以向哪些当事人追偿?追偿的数额是多少?
(6)戊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
答:(1)不合法。依据:除合伙协议约定外,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聘用除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需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本案中甲独自聘用A担任该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未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不合法。
(2)不合法。依据:除合伙协议约定外,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的,需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本案中甲以合伙企业名义为B公司提供担保,未经过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不合法。
(3)不成立。依据:合伙协议中的分担比例只是合伙人之间的一种约定,对合伙企业的债权人没有约束力。债权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清偿利益,请求全体合伙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承担全部清偿责任,也可以按照自己确定的比例向各合伙人分别追索。如果合伙人实际支付的债务数额超过其依照既定比例所承担的数额,该合伙人有权就超过部分向其他合伙人追偿。本案中甲是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对与合伙企业债务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乙丙丁分担亏损的比例对债权人C公司无约束力,c公司有权利要求甲清偿全部的债务,但甲有权将自己超额清偿的财产向其他和或人追偿。
(4)不成立。依据:普通合伙人对于合伙企业债务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本案中,丙以劳务出资,说明丙是普通合伙人,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债权人c公司有权让丙承担债务。
(5)不成立。依据: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务发生在丁退伙前,丁需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偿还债务后可以向甲、乙、丙分别追偿8万、8万、4万。
(6)不成立。依据新入伙的合伙人对入伙前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戊作为新入伙的合伙人,对于入伙前企业发生的债务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案例分析】
2010年1月,注册会计师甲、乙、丙三人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性质为特殊的普通合伙企业。甲、乙、丙在合伙协议中约定:
(1)甲、丙分别以现金300万元和50万元出资,乙以一套房屋出资,作价200万元,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办公场所;
(2)会计师事务所的盈亏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享有和承担;(3)甲负责执行合伙事务。
2011年2月,乙拟将其在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产份额转让给A。丙表示同意,甲则对乙拟转让的财产份额主张优先购买权,乙以合伙协议中未约定优先购买权为由予以拒绝。
2011年3月,丙在为B公司提供审计服务时,因重大过失给B公司造成300万元损失。该会计师事务所现有全部财产价值250万元,其中,乙用于出资的房屋变现价值为230万元。该会计师事务所在将全部财产用于赔偿B公司后,要求丙向B公司支付剩余的50万元赔偿金。丙则认为,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对于会计师事务所的亏损按照各自出资比例承担,自己不应对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的债务承担全部责任。乙认为其对此债务只应以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而其出资的房屋已经升值,目前变现价值为230万元,故丙应退还其30万元。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对乙拟转让给A的合伙企业财产份额是否享有优先购买权?并说明理由。(2)乙是否有权要求丙退还30万元?并说明理由。
(3)丙是否应当单独承担对B公司剩余50万元的赔偿责任?并说明理由。
答:(1)享有优先购买权,除合伙协议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其他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时要经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其他合伙人有优先购买的权利。所以乙无权以合伙协议中未约定优先购买权为由拒绝甲优先购买。
(2)乙无权要求丙退还30万元,理由:合伙人出资,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和依法取得的其他财产均为合伙企业财产,合伙人便丧失了对出资部分财产的所有权。本案中,乙以自己的房屋出资,该房屋即作为合伙企业财产,不再是乙个人财产,所以乙没有权要求丙退还30万元。
(3)不应当。理由:合伙企业的债务,应先以合伙企业的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债务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的,则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合伙企业债务分担有约定的按约定办,如果合伙人清偿数额超过其亏损分担比例的,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本案中会计师事务所的盈亏按照各自的出资比例享有和承担,协议有约定,所以丙不应对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的债务承担全部责任。
4【案例分析】甲、乙、丙、丁共同投资设立了A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甲、乙为普通合伙人,分别出资10万元;丙、丁为有限合伙人,分别出资15万元;甲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A企业。2006年A企业发生下列事实:
2月,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12万元的买卖合同。乙获知后,认为该买卖合同损害了A企业的利益,且甲的行为违反了A企业内部规定的甲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超过10万元合同的限制,遂要求各合伙人作出决议,撤销甲代表A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
4月,乙、丙分别征得甲的同意后,以自己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为自己向银行借款提供质押担保。丁对上述事项均不知情,乙、丙之间也对质押担保事项互不知情。8月,丁退伙,并从A企业取得退伙结算财产12万元。9月,A企业吸收庚作为普通合伙人入伙,庚出资8万元。
10月,A企业的债权人C公司要求A企业偿还6月份所欠款项50万元。
11月,丙因所设个人独资企业发生严重亏损不能清偿D公司到期债务,D公司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其债务。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
经查:A企业内部约定,甲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超过10万元的合同,B公司与A企业签订买卖合同时,不知A企业该内部约定。合伙协议未对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事项进行约定。要求: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的买卖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合伙人对撤销甲代表A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事项作出决议,在合伙协议未约定表决办法的情况下,应当如何表决?
(3)乙、丙的质押担保行为是否有效?并分别说明理由。
(4)如果A企业的全部财产不足清偿C公司的债务,对不足清偿的部分,哪些合伙人应当承担清偿责任?如何承担清偿责任?
(5)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答:(1)有效。理由: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签订的合同对外有效,对内如果出现损失则由行为人自己承担。甲合伙人以A企业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了一份12万元的买卖合同违反了A企业内部规定的甲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超过10万元合同的限制且B公司与A企业签订买卖合同时,不知A企业该内部约定,B公司为善意第三人,所以合同有效。(2)可以撤销。理由:受委托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不按照合伙协议或者全体合伙人的决定执行合伙事务的,其他合伙人可以决定撤销该委托。本案中甲违反了A企业内部规定的内部权限,所以合伙人可以撤销甲代表A企业签订合同的资格。
(3)乙的行为无效。理由:普通合伙人将企业的财产份额出质需经过其他合伙人的一致同意,未经一致同意的其行为无效。乙将自己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丁和丙都不知情,所以乙的质押行为无效。丙的行为有效。理由:有限合伙人将企业的财产份额出质,有约定的从约定,未约定的可以出质。材料中 说明合伙协议未对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事项进行约定,所以丙可以将自己的财产份额出质。(4)甲乙丙丁庚都应当承担清偿责任,★甲,乙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理由:普通合伙人对于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甲乙均为A公司的普通合伙人。
★丙以自己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理由:有限合伙人对于合伙企业的债务以其所认缴的出资额承担有限责任,丙为A公司的有限合伙人。
★丁以其从企业中取回的财产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理由:有限合伙人对于其退伙前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应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取回的财产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丁退伙前为A公司的有限合伙人,A公司债务发生在丁退伙前,所以丁要承担责任。
★庚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理由: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于其入伙前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庚以普通合伙人的身份入伙,且合伙企业债务发生在庚入伙之前,所以庚要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5)合法。理由:有限合伙企业只剩下普通合伙人时,有限合伙企业转为普通合伙企业。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丙在A企业中的全部财产份额后A公司只剩下甲乙两个普通合伙人,而新入伙的庚也是普通合伙人,所以甲、乙、庚决定A企业以现有企业组织形式继续经营合法
5【案例分析】A有限合伙企业(以下简称A企业)有5名合伙人,其中甲、乙、丙为普通合伙人,丁、戊为有限合伙人。
A企业成立以后,戊成立一家与A企业相竞争的C合伙企业,并担任C合伙企业的普通合伙人。甲、乙以戊从事了与A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为由,要求戊退出A企业。
后来戊以其在A企业的财产份额设定质押,向D企业借款150万元,后无力偿还,D企业同时欠A企业货款50万元,因此D企业主张以其对戊的债权抵销该笔欠款,并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戊在A企业的财产份额以偿还戊的其余欠款,但是甲、乙对D企业的主张表示反对。要求:
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以戊从事了与A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为由,要求戊退出A企业是否符合合伙企业的法律制度的规定?并说明理由。
(2)D企业能否要求以其对戊的债权抵销其欠付A企业的货款?并说明理由。(3)D企业能否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戊在A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并说明理由。
答:(1)不符合。理由:除合伙协议约定外,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他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题中戊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合伙协议未约定合伙人是否可从事相竞争业务,所以戊可以成立一家与A企业相竞争的C合伙企业,甲、乙不能以戊从事了与A企业相竞争的业务为由,要求戊退出A企业。
(2)不可抵消。理由:合伙人发生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相关债权人不得以其债权抵消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戊欠D企业的债务属于戊个人债务与戊所在的合伙企业A无关,因此D企业不能主张以其对戊的债权抵销对合伙企业A的债权。
(3)可以。理由:合伙人的自有财产不足以清偿与合伙企业无关的债务的,该合伙人可以以其从合伙企业中取得的收益用于清偿,债权人也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该合伙人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因为戊对D企业的债务无力偿还,作为戊的债权人D企业有权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戊在A企业的财产份额用于清偿。
6【案例分析】李某、张某、丁某、杨某四人出资设立A有限合伙企业,其中李某、张某为普通合伙人,丁某、杨某为有限合伙人。合伙企业存续期间,发生以下事项:
(1)6月,合伙人丁某同A合伙企业进行了120万元的交易,合伙人李某认为,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有限合伙人丁某不得同本合伙企业进行交易。
(2)6月,合伙人杨某自营同A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获利150万元。合伙人张某认为,由于合伙协议对此没有约定,因此,杨某不得自营同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其获利150万元应当归A合伙企业所有。(3)7月,A合伙企业向B银行贷款100万元。
(4)8月,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普通合伙人张某转变为有限合伙人,有限合伙人丁某转变为普通合伙人。
(5)9月,李某、杨某提出退伙。经结算,李某从合伙企业分回10万元,杨某从合伙企业分回20万元。(6)10月,王某、周某新入伙,王某为有限合伙人,周某为普通合伙人。其中,王某、周某的出资均为30万元。
(7)12月,B银行100万元的贷款到期,A合伙企业的全部财产只有40万元。要求: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李某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张某的主张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3)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李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4)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张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5)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丁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6)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退伙人杨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7)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王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8)对于不足的60万元,债权人B银行能否要求合伙人周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并说明理由
答:(1)不符合。理由:除合伙协议约定外,有限合伙人可以同本合伙企业相交易。丁为A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人,合伙协议对是否可以进行交易没有约定,所以丁可以与A企业相交易。
(2)不符合。除合伙协议约定外,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者同其他人合伙经营与本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理由:杨某为A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合伙协议对是否可以相竞争没有约定,所以杨某可以自营同A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其获利应归杨某自己所有。
(3)可以。理由:普通合伙人退伙,对于其退伙前发生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李某是A企业的普通合伙人,A企业对B银行的债务发生在李某退伙之前,所以李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合伙人李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4)可以。普通合伙人转变成有限合伙人,对于其身份转变前发生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张某是A企业的普通合伙人,A合伙企业的债务发生在张某由普通合伙人转变成有限合伙人之前,因此张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合伙人张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5)可以。有限合伙人转变成普通合伙人,对于其身份转变前后发生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丁某是A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A合伙企业的债务发生在丁某由有限合伙人转变成普通合伙人之前,因此丁某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合伙人丁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6)不可以。有限合伙人退伙,对于退伙前发生的企业债务以其从企业中取回的财产为限承担有限责任。杨某退伙前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A企业对B银行的债务发生在杨某退伙之前,杨某承担有限责任,所以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退伙人杨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7)不可以。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于入伙前的企业债务,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承担有限责任。王某作为新入伙的有限合伙人对于入伙前A企业对B银行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所以债权人B银行不能要求退伙人杨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8)可以。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对于入伙前的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周某作为新入伙的普通合伙人 对于入伙前A企业对B银行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所以债权人B银行可以要求退伙人杨某清偿全部的60万元。
7【案例一】利达商行是个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利达公司”)成立于2008年1月1日,因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农业银行申请破产,2010年7月1日,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该破产案件,并指定某会计师事务所担任破产管理人。经查:
(1)利达公司的股东A公司认缴的货币出资为180万元,至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尚有80万元未缴付。管理人要求A公司立即缴纳该出资,A公司以尚未到2年的出资期限为由表示拒绝。由于利达公司尚欠A公司80万元的货款,A公司主张以其80万元的债权抵销其尚未缴付的80万元出资。
(2)利达公司与B公司于2009年6月20日签订了一份200万元的买卖合同,至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之日,双方当事人均未履行完毕。
(3)C公司于2009年4月1日向建设银行贷款500万元,贷款期限为6个月。利达公司作为C公司的连带保证人和建设银行签订了保证合同。根据破产法律制度的规定,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本题要点(1)所提示的内容,指出A公司拒绝出资的理由是否符合规定?并说明理由。A公司能否以其80万元的债权抵销其尚未缴付的80万元出资?并说明理由。
(2)根据本题要点(2)所提示的内容,指出该买卖合同在什么情况下视为解除?
(3)根据本题要点(3)所提示的内容,指出利达公司的保证责任能否免除?并说明理由。
答:(1)★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破产申请后,债务人的出资人尚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的,管理人应当要求该出资人缴纳所认缴的出资,且不受出资期限的限制。利达公司被债权人农业银行申请破产,管理人有权要求其股东A公司立即缴纳该出资且不受期限限制。
★不可抵消。股东的破产债权不可与其欠付的注册资本金相抵消。A公司既是破产公司利达的股东,也是其债权人,所以A公司不得主张以其对破产公司利达的80万元债权抵销其尚未缴付的80万元出资。(2)对于尚未履行完毕的合同,管理人有权决定解除或继续履行。管理人自破产申请受理之日起,2个月内未通知对方当事人,或者自收到对方当事人催告之日起30日未答复的视为解除合同。管理人有权要求对方当事人继续履行合同,但对方当事人有权要求管理人提供担保,若管理人不提供担保,视为解除合同。(3)不能免除。人民法院受理保证人的破产案件后,连带保证人的保证责任不得因其破产而免除。利达公司作为C公司的连带保证人不得因其破产而免除保证责任。
8【案例二】上海三花房地产公司向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市信托投资公司借款,华天公司为一般保证人。后人民法院受理了华天公司破产案,但此时三花公司所欠信托投资公司的借款尚未到期。信托投资公司就其担保债权向管理人进行了申报。在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对已申报债权进行核查时,债权人王某提出:华天公司作为一般保证人对信托投资公司享有先诉抗辩权;借款到期后,如果三花公司向信托投资公司偿还了全部借款,则华天公司不承担清偿责任;如果三花公司在借款到期后未向信托投资公司清偿债务,信托投资公司应先通过诉讼或仲裁向三花公司求偿,当就三花公司的财产依法强制执行后仍不能清偿信托投资公司的债权时,信托投资公司可就未能获得清偿部分进行债权申报。根据上述内容,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债权人王某提出的华天公司对信托投资公司享有先诉抗辩权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2)若在借款到期前,信托投资公司先从华天公司破产案中通过破产分配获得部分清偿,对先获得的该部分清偿应如何处理?
(3)若信托投资公司先从华天公司破产案中获得部分清偿,在借款到期后,信托投资公司应以债权全额还是应以债权未获清偿部分向三花公司主张权利?并说明理由。
(4)若三花公司主动全额清偿了信托投资公司的债权,且信托投资公司此前已从华天公司破产案中获得了部分清偿,则对信托投资公司已从华天公司破产案中获得的该部分清偿应如何处理?
答:(1)不成立。一般保证人破产的,不得行使先诉抗辩权。华天公司为一般保证人,破产后华天公司对信托投资公司不享有先诉抗辩权。
(2)由于债权人尚未获得主债务人的清偿,申报债权时无法确定一般保证人应承担补充保证责任的大小,但债权人可以就“全部债权”向一般保证人申报债权。在破产财产分配的过程中,如果债权人先获得主债务人的清偿,便可根据主债务人清偿结果相应调整其对一般保证人的破产债权额;如果债权人先从一般保证人处获得清偿,应先提存,待债权人从主债务人处行驶受偿权力后,再确定保证人是否还应该承担补充保证责任,并按照一般保证人实际承担的补充保证责任,按照财产分配方案中规定的清偿率,向债权人支付,余额由人民法院分给其他债权人。
(3)信托投资公司应以债权全额向三花公司主张权利。一般保证人只承担补充保证责任。本案中,债权人是信托投资公司,债务人是三花公司,而华天公司是一般保证人,对不足的债务承担补充保证责任。(4)在破产财产分配的过程中,如果债权人先获得主债务人的清偿,便可根据主债务人清偿结果相应调整其对一般保证人的破产债权额;多余的破产债权额由法院分给其他债权人。三花公司主动全额清偿了信托投资公司的债权后,信托投资公司应将此前已从华天公司破产案中获得了部分清偿还给破产的华天公司,再由人民法院分给其他债权人。
第三篇:经济法案例
1李某在公园内捡到一个皮包,包内除失主的证件外,还有价值15万元的现金、存折、首饰等,几天后李某在报纸上看到失主王某的“寻物启事花1.5万元寻找,请依据物权法有关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当李某找到失主王某时,王某不肯支付15万元酬金,请问王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2)李某在还包时要求李某支付3万元酬金,协商未果,李某威胁不给线不还包,请问李某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王某是否需向李某支付报酬?
(1).不合法.因为悬赏广告属于要约,要约已经承诺,就可以生效.及他悬赏后你只要交换钱包,就是承诺,合同立即生效.所以王某不肯支付1.5万元酬金是违约行为,所以不合法
(2)、不合法,如果不归还,应构成刑事犯罪(侵占罪或敲诈勒索)。这种情况下,王某不应支付报酬,未尽归还拾得物的相关义务的拾得人不享有取得报酬的权利。拾得人侵占遗失物,违反应尽的义务如通知、报告、保管、交付义务,或有其他违法行为的,丧失费用补偿请求权、报酬请求权 2 甲将自己的房子出租给乙,双方于2009年6月5日签订书面租赁合同,后甲又将该房子出卖给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房子所有权自丙支付完全部房款后即转移归丙所有,7月5日丙支付完全部房款,但一直没有办理过户登记手续,8月4日甲又将该房子出卖给丁,办理完过户登记手续,丙知道后,认为该房早归自己所有,甲无权将该房卖给丁,丁也不能取得该房所有权,遂于甲、丁等发生争执,此外,丁以自己已取得房子所有权为由,要求终止甲曾与乙签订的租赁合同,遭到乙的反对,问:
1、丙可否取得房屋所有权,说明理由。
2、丙可否以自己与甲的买卖合同成立在先对抗乙
3、若丁取得房屋所有权,则其是否有权终止甲与乙签订的租赁合同。
1.不能。因为不动产变更以登记为公示,也就是房屋管理部门登记的谁就是谁。没办理过户,丙只享有债权,不享有物权。
2.丙与甲合同成立在甲乙之后,你应该想说对抗丁吧,不能。因为,丁买房时,房子的所有权仍登记在甲名下,甲有权卖,丁当然有权买。丙除了在道德上谴责甲之外还可以主张甲的违约金赔偿问题。
3.不能。买卖合同成立在租赁合同之后,则买卖不破租赁。
3河北省建华建筑有限公司于2008年10月承包新月小区建设工程。当时由于钢材供应短缺,又没有存货,工程急等着施工。为此建华建筑有限公司同时向前进钢材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大成钢厂发出两份电报,电报称:“我公司需要标号300钢材1000吨,贵厂如有货,请速与我公司联系。我公司希望购买此类钢材。” 建华建筑有限公司于同一天收到两家公司的回电,都说自己公司备有建华公司需要的钢材,并将价格一并通知建华公司。前进钢材有限公司在发出回电的第二天用本公司车队先行载运200顿钢材送往建华公司。建华公司收到两家回电后,认为内蒙古大成钢厂的价格更为合理,且是老牌钢厂,质量信得过,所以于当天下午去电称向其购买1000吨钢材,请其速备货。内蒙古大成钢厂随即回电说,有现货并于第三天将钢材运往河北。在建华公司收到大成钢厂回电后第二天,前进公司的车队到了建华公司,并要求建华公司收货并支付货款。建华公司当即函电大成钢厂,请仅送800吨到河北。大成钢厂回电说,全部1000吨钢材已发往河北。建华公司收到回电后对前进公司说,为照顾其损失只收100吨,其余不收。
前进公司不服,认为建华公司应当全部收下。建华公司再次向大成钢厂发电称,本公司将仅收下其中900吨,对此造成的损失,由大成钢厂负责。第三天大成钢厂的钢材1000吨运到建华公司,建华公司仅收取了900吨,为此双方发生纠纷。内蒙古大成钢厂和前进公司双双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建华公司承担赔偿责任。请问:建华公司是否要承担责任?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前进公司诉建华公司一案中,建华公司需承担责任;而内蒙大成钢厂诉建华公司一案中,建华公司需承担责任。建华公司需承担内蒙大成钢厂及前进公司因合同履行而产生的一切损失。
理由:本案中,为要约合同的成立与否的问题。合同是否成立,是本次纠纷中的一个要点。依据合同法第二十六条 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承诺不需要通知的,根据交易习惯或者要约的要求作出承诺的行为时生效。
建华仅与内蒙联系发货,确定了合同关系。但没有与前进联系撤销合同。那么前进可以认为建华的行为是默认了合同成立。故两份合同均有效。
以后对钢材的数量进行的变更均是新要约,如果没有履行新的要约和承诺的过程,则新的合同关系不成立。则建华公司需承担全部责任。
4中学生王京(现年17岁)为买一部学习机,擅自将其祖母给他的3000元的玉器作价400元卖给星星商店,后至百货公司以350元买得学习机一部,其余50元在该百货商店买得文具若干。其父母发现后,要求星星商店返还玉器,并要求百货公司返还400元。星星商店和百货公司均不同意。双方争执不下,其父母遂分别将星星商店和百货公司诉至法院。
请分析,本案应如何处理?
此处王京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从事“纯获利益”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程度、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行为。法定代理人应在其民事行为完成后一个月内追认 本案中,玉器是有纪念意义的特定物,明显王京无法认知其特定意义,无法正确把握其实际价值,因此,其行为时无效的,在法定代理人追认后,应要求星星商店返还玉器。
购买学习机、文具是其能够认知的,与其年龄、智力程度相适应的,应予支持,买卖合同成立,不得要求百货公司返还。5王某是居住在美国的老华侨,年老后体弱多病,希望落叶归根,于是回到中国。他希望由在中国的长子来扶养自己,并立有书面遗嘱希望自己的遗产由其亲人继承。王某委托曾在美国留学的孙某代为回老家寻找自己的亲人,并转告他的意思。孙某回来后说,王家中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王某非常失望,孙某表示愿意扶养王某,但需由其取得遗产。王某觉得孙某对自己还可以,而家中也没有了亲人,于是与孙某签订了书面协议,约定王某生前由孙某扶养照顾,死后其全部遗产归孙某所有。三年后,王某在老家的妹妹的儿子辗转得知王某回到中国的消息,于是前来认亲。王某见到自己的外甥后,知晓妹妹尚在世,非常高兴。一个月后,王某向孙某提出不再履行协议。于是,孙某以王某违约为由向法院起诉,而王某也主张撤销协议并要求孙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问:(1)本案涉及哪些民事法律关系?(2)王某与孙某达成的协议和其所立遗嘱的效力如何确定?为什么?(3)王某要求孙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主张能否成立?为什么?
(4)法院应如何认定民事责任的归属?为什么?
(1)本案涉及如下民事法律关系:王某与其妹妹之间形成遗嘱继承法律关系,其中,王某是被继承人,其妹妹是继承人;王某与孙某之间形成事务性委托法律关系,其中,王某是委托人,孙某是受托人;王某与孙某之间形成遗赠扶养协议法律关系,其中,王某是受扶养人,孙某是扶养人。
(2)王某与孙某之间签订的遗赠扶养协议属于可撤销的合同,因为孙某未告知其亲人,并说其亲人已经不在,因而欺骗了王某,而遗赠扶养协议是王某在受欺诈的情形下签订的,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因欺诈所签订的损害第三人利益的合同属于可撤销合同。如果王某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遗赠扶养协议归于无效,如果王某没有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该合同一直有效。如果王某依法撤销了该遗赠扶养协议,王某与孙某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王某所立的书面遗嘱即为有效,因为书面遗嘱是王某生前真实的意思表示,而且有合法的继承人(其妹妹)。如果王某没有在法定期间内行使撤销权,则遗赠扶养协议一直有效。根据遗赠扶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的原则,王某就应当履行协议。本案中,王某欲撤销遗赠扶养协议,必须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欺诈的事实之日起1年内主张撤销权。王某在知道欺诈事由后1个月内便主张了撤销权,因此,遗赠扶养协议归于无效,而书面遗嘱则因遗赠扶养协议被依法撤销而生效。
(3)王某要求孙某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的主张不能成立,因为王某根本没有实际损失。缔约过失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于缔约之际具有过失,导致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而对他方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发生于缔约之际;一方当事人在缔约之际有过失;他方遭受损失,没有损失,则没有损害赔偿;须一方损失与他方过失之间存在因果关系。本案中,合同虽然被
撤销,且孙某有欺诈行为,但是王某并没有因此受到实际的损失,而且还得到孙某三年时间的照顾,王某也并没有不满意之处,所以,王某主张承担缔约过失责任不符合法定构成要件,法院不应予以支持。
(4)虽然合同被撤销,但是毕竞孙某按照遗赠扶养协议的约定实施了三年的扶养行为,这应当被认为是原合同的履行部分,而这部分履行虽然不是具体的财产,但是孙某却为此进行了支出,且遗赠扶养协议已经被撤销,因此,孙某可以依照民法通则有关不当得利的规定要求王某返还财产。
【精解】本案例适用的法条主要有:《合同法》第42条(缔约过失责任)、第54条(可撤销合同)、第55条(撤销权的行使及其行使期限);《继承法》第5条(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适用)、《民法通则》第92条(不当得利)。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第一,遗赠扶养协议是否适用合同法调整?遗赠扶养协议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而双方法律行为就是合同,因此,遗赠扶养协议也就要受到合同法调整,故订立遗赠扶养协议须经要约和承诺两个阶段。第二,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当事人在缔约之际有过失、有损失等要件,但无过失有损失、有过失无损失、无过失无损失等都不能成立缔约过失责任,这一点要格外注意。61999年1月,某日化厂与某百货商场签订一份按期供应化妆品“丽人蜜”的合同。约定:自该年2月份起,日化厂按月向百货商场提供100件“丽人蜜”化妆品直到8月份。每月15日至20日送货上门。商场收到货物的第二天,通过银行结算货款。任何一方违约,应按未履行部分货款的10%向对方支付违约金。合同签订后,日化厂按期交付前三个月的货物,百货商场按期交付了前两个月的货款。但第三个月的货款却以种种理由推诿。日化厂担心以后的货款不能收回,遂停止向百货商场发运第四批货物。商场因为“丽人蜜”牌产品比较抢手,货已售光,便要求日化厂尽快发货,遭到日化厂拒绝。百货商场向A市红山区人民法院起诉日化厂违约,请求日化厂继续履行合同。日化厂认为商场违约在先,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后,方可继续履行合同。
【问题】如果你作为日化厂的一审诉讼代理人,你的应对策略及程序应当是什么?
1、出示合同证据,说明对方违约
2、提供对方没有按时付款的证据,如自己的银行账户
3、好像有个不安抗辨权可以当做法律依据
第四篇:经济法案例
[案1] 甲、乙、丙合伙经营一家名为“满意水果店”的普通合伙企业,甲为该合伙企业的负责人。甲、乙、丙并未约定损益分配和亏损承担的比例。2005年7月的某一天,因丙外出,甲与乙协商后以该合伙企业名义与果农签订了一份标价额为16万元的水果买卖合同。因该合伙企业流动资产不足,甲决定向银行贷款10万元,银行要求提供抵押担保,甲以该合伙企业所有的一辆尼桑货车作抵押,与银行签订了抵押合同,但未办理抵押物登记,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以车辆设立抵押的,应该办理抵押物登记。后因合伙企业无力偿还贷款,银行欲行使抵押权。为此发生纠纷并诉讼至法院。
经查:(1)满意水果店的合伙协议约定,凡5万元以上的业务须经甲、乙、丙三人一致同意;(2)甲曾经在一次诉讼中免除了戊对水果店的2万元债务;(3)水果店的财产价值1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事实及有关法律规定,回答下列问题:
1.合伙协议中未约定损益的分配和亏损的承担,按照规定应该如何确定?
2.该合伙企业与果农签订的水果买卖合同及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在效力上应如何认定?为什么? 3.如果银行、赵某、钱某同时对该合伙企业行使债权,合伙企业的财产应如何清偿?
答案: 1.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合伙协议未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由合伙人协商决定;协商不成的,由合伙人按照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无法确定出资比例的,由合伙人平均分配、分担。
2.该合伙企业与果农签订的水果买卖合同及与银行签订的借款合同均为有效合同。
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的第三人。本案中,虽然合伙人甲、乙、丙在合伙协议中约定了“凡5万元以上的业务须经甲、乙、丙三人一致同意”,但该约定对善意第三人(果农和银行)无效,故水果买卖合同、借款合同均为有效。
3.如果合伙企业的债权人银行、赵某、钱某同时对合伙企业行使债权,应以该合伙企业的财产按比例清偿;不足部分,由各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为,第一,银行与该合伙企业之间的货车抵押合同并未生效,由此决定了银行对合伙企业的债权属于无担保的普通债权,不具有优先受偿的效力;第二,根据合伙企业法律制度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案2]A、B、C、D、E五人共同投资设立了一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3月13日,该五人订立了发起人协议,具体内容如下:该公司注册资本总额为人民币100万元,其中A拟出资20万元人民币,B拟以厂房作价出资20万元,C拟以知识产权作价出资30万元,D、E分别拟以劳务作价出资为10万元、20万元。公司首次出资15万元,其余部分在公司成立后的2008年12月31日前缴足。公司名称为北京忘不了有限责任公司。委托A办理公司的申请登记手续。
2006年3月21日A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公司设立登记。工商行政管理局指出了申请人在公司出资方式、名称方面的不合法之处,后经A与另外四人商妥均予以纠正。2006年4月7日,A到当地工商行政管理局领取了表明签发日期为2006年4月2日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A认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公司成立应当公告,于是于2006年4月11日发出公司成立的公告。公司成立后,A主持首次股东会,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作出决议。2006年4月21日,G打算加入该公司并拟投入10万元,经股东会决议,有代表65万元的股权的有表决权的股东同意增加注册资本,于是G加入到该公司。公司成立后,董事会发现,B作为出资的厂房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的价额,董事会提出了解决方案,即:由B补足差额,如果B不能补足差额,则向A、C、D、G按出资比例分担该差额。2006年5月,A要求转让出资给F,A于2006年4月5日以书面形式向其他五位股东发出书面征求意见的通知。C表示同意,G在当日收到后,一直未予答复。D、E称无所谓,但并不反对。B以前曾与F共过事有过恩怨,故坚决反对,但出价不如F高。2006年6月11日,A将出资转让给F,并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B不服,认为这是A故意跟自己过不去并认为转让无效。
(1)A、B、C、D、E订立的发起人协议中不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地方有哪些?
(2)公司成立后,G加入该公司的股东会决议是否合法有效?为什么?
(3)董事会做出的关于B出资不足的解决方案的内容是否合法?说明理由。2.本题中的忘不了公司成立的日期应当是哪一天?公司成立后的首次股东会的召开程序是否合法?为什么?
3.A将其股权转让给F的行为是否有效?为什么?
答案:(1)发起人协议中有三点不合法。第一,公司的出资方式中,不允许以劳务作为出资;第二,公司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第三,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20%,其余部分由股东自公司成立之日起两年内缴足。
(2)不合法。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G加入该公司,属于增资,股东会进行决议的事项属于特别事项,所以要经过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同意。而本案中同意的只占65%,尚未达到法定数额,因此,G不能加入该公司。(3)不合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针对B的出资不足,先由B本人补足,B不能补足时,要由A、C、D、E四人承担连带责任,而非按份责任。
2.公司成立之日为公司《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签发日期,即2006年4月2日。有限责任公司的首次股东会会议由出资最多的股东召集和主持。因此,本案中应由C召集和主持。
3.A将其股权转让给F的行为有效。因为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本案中,A书面告知其他股东后,G在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30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所以,C、D、E、G四人都是同意A转让股权的,既使B不同意,但B的出价又不如F高,所以B不享有优先购买权。因此,A可以将其股权转让给F。
[案3] 赵某、钱某、孙某、李某四人投资设立普通合伙企业,合伙协议约定:由赵某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钱某、孙某、李某不过问企业事务,但对外签订重大合同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该合伙企业在存续期间,发生下列事实:(1)2006年6月,赵某以合伙企业的名义与善意第三人甲公司签订了标的额200万元的代销合同,钱某合伙人获知后,认为该合同有损合伙企业利益,经与孙某、李某商议后,向甲公司表示对该合同不予承认,因为赵某合伙人无权单独与第三人签订代销合同。
(2)2007年2月,合伙人李某退伙。2007年4月,经其它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企业接纳王某入伙,王某出资6万元。2007年6月,合伙企业的债权人甲公司就合伙人李某退伙前发生的债务30万元要求合伙企业的现合伙人赵某、钱某、孙某、王某及退伙人李某共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李某以自己已经退伙为由,拒绝承担清偿责任。王某以自己新入伙为由,拒绝对其入伙前的债务承担清偿责任。
(3)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赵某为了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于2007年5月独自决定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乙担任该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并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丙公司提供担保。
(4)2008年2月,合伙人钱某在与丁公司的买卖合同中,无法清偿丁公司的到期债务10万元。丁公司于2008年2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判决丁公司胜诉。丁公司于2008年3月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合伙人钱某在合伙企业中全部财产份额。
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赵某以合伙企业名义与甲公司所签订的代销合同是否有效?并说明理由。
2.李某的主张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如果李某向甲公司偿还了30万元的债务,李某可以向哪些当事人清偿?追偿的数额是多少?
3.赵某独自决定聘任乙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为丙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
答案:1.赵某以合伙企业名义与甲公司所签订的代销合同有效(1分)。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在本题中,尽管合伙人赵某超越了合伙企业的内部职权限制,但甲公司为善意第三人,因此赵某以合伙企业名义与甲公司所签订的代销合同有效。
2.李某的主张不成立。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李某向甲公司偿还了30万元的债务,李某可以向合伙人赵某、钱某、孙某、王某进行追偿,追偿的数额为30万元。3.赵某聘任乙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为丙公司提供担保的行为不符合规定。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应当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所以越某不能单独决定聘任乙为合伙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根据《合伙企业法》的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
1.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与其朋友乙、丙、丁四人合伙成立一普通合伙企业。四人商定,甲出资5万元,若合伙企业发生亏损,甲不再以个人财产承担亏损。乙以设备出资,丙以劳务出资,丁以场地出资,合伙企业经营期限为3年,并将合伙企业命名为“众发有限责任公司”。回答:
(1)本案例中有哪些内容不符合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2)该合伙企业存续期间,乙以其设备向债权人戊出质但未告知其他合伙人,则乙的行为效力如何?
(3)丙的债权人周某以丙曾向他借款2万元为由要求撤销其对合伙企业的债务1万元,则周某的要求能否实现?
(4)后来,乙想把自己的财产份额转让给其朋友钱某该如何处理? 答案:(1)甲不得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甲、乙、丙、丁四人有关承担有限责任的约定不合法;合伙企业不得使用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名称。
(2)乙的行为无效或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五条 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不能实现。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普通合伙企业中某一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券抵消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故周某的要求不合法。(4)该行为须得丙、丁的一致同意。
2.某市甲、乙、丙三家国有企业经市政府有关部门批准,共同出资组建某有限责任公司,组建的有限责任公司以生产经营业务为主,甲企业用货币出资;乙企业用厂房、设备等实物出资;丙企业以其商标权和专利权出资。三方约定公司董事会由7人组成。
(1)回答该有限责任公司应由哪一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公司设立登记手续。(2)说明该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
(3)分析各发起人的出资应如何确认和缴纳。(4)回答公司董事会应由哪些方面的人士组成。
答案:(1)该有限责任公司系由市政府批准发起成立的,因此其设立登记手续应在该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
(2)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3万元人民币。
(3)股东以非货币出资的,其出资金额必须经过评估确认,乙企业和丙企业的出资应以其提供的实物经评估确认的金额认定。
各发起人出资缴纳程序如下:以货币出资的,股东货币出资的金额不得低于公司注册资本的30%,应当将货币足额存入准备设立公司的账户;以实物、工业产权作价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财产的转移手续,股东全部交纳出资后,必须经过法定的验资机构验资,并出具验资证明。
(4)由两个以上国有企业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有公司职工代表,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因此,该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会有甲、乙、丙企业的代表外,还应有公司职工代表。共同组成公司董事会。
第五篇:经济法案例
案例1:甲、乙约定,由甲向乙提供钢材5吨,单价1000元,乙在甲交货后3日内付清货款。合同签订后,甲将其依该合同而享有的债权转让给丙,并通知了乙。转让协议签订后,丙请求乙履行给付5000元的义务。乙以甲尚未交货为理由拒绝。问:乙的理由能否成立?
分析:乙的理由能成立。本案中,甲转让债权给丙,经通知乙,该转让生效并对乙发生效力。丙成为新的债权人,甲、乙之间的债的关系消灭。丙可请求乙履行义务。但乙可对抗甲的抗辩事由仍可对抗丙。本案中乙对甲享有先履行抗辩权,在甲未履行义务前,可拒绝履行。该抗辩权也可对抗丙。
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合同法67条)。
成立要件: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两个债务须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或其履行不符合债的本旨。
案例2甲公司与乙袜厂于某年4月6日签订了一份丝袜供应合同。合同规定:乙袜厂向甲公司供应丝袜2万双,总价款人民币4万元,同年4月20日交货,货到付款,合同有效期至同年4月30日止,双方若有违约应支付违约金。5月9日,乙袜厂送来2万双丝袜。甲公司以交货已过合同有效期为由拒收货物。经乙袜厂再三请求,甲公司同意接受2万双丝袜。次日,甲公司销售人员将丝袜售出5000双,其余入库存放。6月底乙袜厂电话催付货款,甲公司原签约人称,丝袜已卖出5000双,其余存在库中。同年10月8日,乙袜厂派人来收取货款,甲公司认为此批货系暂时代为保管,除已代售的5000双丝袜货款如数支付外,其余丝袜应由乙袜厂取回。但乙袜厂要求给付全部货款。
试分析:
(1)甲公司起初拒收货物是否有法律依据?(2)乙袜厂要求甲公司给付全部货款是否有理?(3)乙袜厂在履约过程中应承担什么违约责任?(4)甲公司在履行合同中是否应该承担违约责任?
答题要点:
(1)乙袜厂逾期交货,又未在发货前与甲公司协商,应认定乙袜厂违约。按照合同法的有关规定,甲公司起初拒收货物是有法律依据的
(2)后甲公司同意接受乙袜厂迟延交付的货物并将部分货物出售,因此乙袜厂要求甲公司给付全部货款有理。
(3)乙袜厂逾期交货,应按照合同的约定,向甲公司偿付逾期交货违约金。
(4)甲公司逾期付款,因比照银行有关延期付款的规定向乙袜厂偿付逾期付款违约金。案例3:甲建筑公司与乙水泥厂签订了一份买卖100吨水泥的合同,总价值20万元,甲建筑公司向乙水泥厂支付了2万元定金,并约定了3万元的违约金。合同规定水泥厂应在合同生效后一个月内将水泥运至甲建筑公司仓库。合同生效后,乙水泥厂又与丙运输公司签订了运输合同,合同约定由丙运输公司将100吨水泥运至甲建筑公司仓库。但是,由于丙运输公司违约,致使乙水泥厂无法在约定期限内对甲建筑公司履行合同。于是,甲建筑公司要求乙水泥厂支付违约金3万元并要求其返还定金4万元。乙水泥厂则以丙运输公司违约为由拒绝承担责任。问:
1、乙水泥厂拒绝承担责任的做法是否正确?
2、甲建筑公司的要求是否合法?
(1)乙应当向甲承担违约责任,这在合同法理论上称为合同相对性原则。依据《合同法》第121条:“当事人一方因第三人的原因造成违约的,应当向对方承担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和第三人之间的纠纷,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解决。”(2)甲要求乙支付7万元的要求不合法,因为甲实际是在要求双倍返还定金的同时要求乙支付违约金,而根据法律,只能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双倍返还定金,不能同时要求。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五条当事人可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履行债务后,定金应当抵作价款或者收回。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六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
案例4:甲公司与乙公司于2006年10月签订一买卖钢材的合同,总价值13万元,并约定甲公司于2006年12月前交付货物,乙公司向甲公司支付了2.5万元的定金。合同签订后,钢材价格急剧上涨,甲公司受利益驱动,虽经乙公司多次催促,直至合同履行期满仍未交货,于是,乙公司要求甲公司返还定金。问:甲公司和乙公司约定的定金是否有效?乙公司可向甲公司请求返还多少金额?
1、定金当然有效。在合同法上规定定金是不能超过合同标的额的20%,2.5万并未超过13万的20%
2、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双倍定金即5万元,因为这属于收定金方的违约。
案例5:2007年1月8日,某市光明百货公司与富华家具厂签订了一份购销合同。合同规定,由富华家具厂在2007年10月1日前,分二批供应光明百货公司家具经营部豪华沙发500套,货款总计40万元,并规定了沙发的样式和质量标准。合同中还规定了定金条款,由光明百货公司交付富华家具厂10万元定金,并约定不履行的违约金比例为逾期部分货款的3%。合同订立后,光明百货公司支付10万元作为定金。第一批货已如期交付,第二批交货时间已过,不见富华家具厂交货。原来富华家具厂因人员有限,且又忙于履行与另外几家商场订立的家具购销合同,就没有履行同光明百货公司的沙发购销合同。光明百货公司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富华家具厂双倍返还其接受的定金共20万元,交纳违约金,并继续履行合同。问:法院该如何处理?
1、富华家具厂应返还的定金是10万元+4万元=14万元。担保法规定,当事人约定的定金数额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的,超过的部分,法院不予支持。
又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当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
因此,富华家具厂应支付定金4万元,加上光明百货公司交付的10万元,富华家具厂应返还的定金是14万元。
2、如交纳违约金,数额应为6000元。
因为合同中约定不履行的违约金比例为逾期部分货款的3%。因此,逾期部分的货款20万元乘以3%=6000元
3、光明百货公司的诉讼请求不能全部得偿,要么选择返还定金14万元,要么选择交付违约金6000元并继续履行合同。合同法规定,定金和违约金不能同时并用,只能选其一。因为违约金具有补偿性的性质,所以选择了违约金可以要求其继续履行合同。而定金具有惩罚性的性质,因此 选择定金,则不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