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

时间:2019-05-13 22:4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

第一篇: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

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

【写作目标】

1.明白运用排比段手法写作的优点。

2.学会运用排比段手法来构思文章。

【技法指津】

如何使用排比段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和方法:

一、以时间为序构成排比段。如:清晨、中午、黄昏;春、夏、秋、冬;过去、现在、未来等。这样可以表现出不同时间段景物的不同特点或不同时间段人物的不同经历,展示景物或人物的发展、变化等。

二、以空间为序构成排比段。如:家庭、学校、社会;田野、山谷、海边;城市、农村、边疆等。这样可以多方位地表现一个主题,达到“一咏三叹”的效果。

三、以不同对象为序构成排比段。如:同学、老师、家长;花、鸟、虫、鱼;江、河、湖、海等。

四、以同一对象的不同侧面为序构成排比段。如:同一人物的不同优秀品质、同一景物表现出来的不同角度的美、同一事物对人产生的不同方面的影响等。

五、借助一定的形式构成排比段。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1.每段使用一个句式相似,内容相关的小标题。如以“书是智慧的源泉”,“书是人生的航标”,“书是梦想的翅膀”为标题,分别写书对“我”的影响。

2.用句式一致的首括句构成排比段。如引用“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这些句式相似的句子分别作为一个段落的首括句,从不同角度抒发对于理想的感想。

3.用修辞一致的首括句构成排比段。如写“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是一支曲”分别作为一个段落的领起句,从不同角度赞美春天。

4.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让同一句子作为一个段落反复出现,使它所引领的段落构成排比。这样不仅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还可以使散文的格式整齐有序,增强文章的气势。

【牛刀小试】

美丽的潍河

□魏春乙

我的家乡有一条潍河,她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已缓缓地流淌了千百年,用宽广的胸怀容纳了家乡的万物生灵。潍河两岸不仅土地富饶,而且风景如画,无论春夏秋冬,都会让你有“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阳春三月,潍河两岸,一簇簇金黄色的迎春花在春风中绽放了笑容,一片片连翘与海棠在春光中灿烂地怒放,娇怯迷人的丁香散发出阵阵诱人的清香……美丽的潍河在百花簇拥中苏醒了。空中的风筝和孩子们的笑声,化成了一个个美妙的音符,为潍河谱写出一曲动听的乐章。

炎炎夏日,潍河更加热闹了,虽然骄阳似火,但潍河两畔却凉风习习,不时还会飘来迷人的花香。翠绿浓密的芦苇下,有野鸭在觅食,鱼儿在嬉戏,小蝌蚪和妈妈还晒太阳呢!夏天的潍河充满了勃勃生机。两岸边,欢笑声、嬉戏声、赞叹声,交织着各种水鸟的啼叫声,使得自然万物显得那么和谐有序,充满生机。

金秋时节,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秋风轻轻拂过水面,荡起一阵阵涟漪,让人不禁心旷神怡。树叶都纷纷呈现出金黄色,潍河两岸变成了耀眼的金色世界,仿佛秋天的童话。各色果子挂满了枝头,果农们收获着,喜悦着,享受着,笑容溢满了他们的脸庞,潍河又为我们奉上了一季丰收的果实。

冬天来了,千里冰封,瑞雪纷飞,潍河一片银装素裹,变成了一位穿着银色盛装的仙子。寒冷挡不住孩童们的热情,他们观雪景、打雪仗、尽情嬉戏,连大人们也禁不住欢乐的诱惑,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在堆起的雪人旁手舞足蹈起来。蔚蓝的潍河上空回荡着老老少少的欢歌笑语……

美丽的潍河,深情的潍河,她那清澈的河水就如甘甜的乳汁,滋养了这一方热土,浇灌出和谐华美的富强昌邑。我深爱家乡,深爱潍河。

点评:本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以描写春夏秋冬不同景色的文字构成排比段落,表现了潍河在不同季节展示给人们的不同的美;片断式的细节描写突出了“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潍河、对家乡的爱。若在写四季时能分别以一种句式或修辞手法相同的句子作为首起句,则会使文章句式更整齐,更富有语言美。

【误区警示】

运用排比段手法容易出现以下问题:

(一)内容上:1.选材上不注意以小见大。因为是排比段结构,文章段落一般较多,如果不会从生活中选取小而典型的事例,就容易篇幅过长或表意不明。2.不注意表达方式的选择与运用。排比段要求简短干练,所以应以描写尤其是以片断式的细节描写为主,力图形成一种画面感;相反如果过于注重记叙,就很难做到言简意赅。

(二)形式上:1.不注意开头结尾,难以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运用排比段,往往是要把一个人或事物分成多个方面来写,由主题发散出去。如果开头结尾不能起到总括全文的作用,容易使主题分散,不能很好地突出中心。2.不注意段与段之间的关系。排比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如果只是形式上构成排比,而意义上联系不紧密,就会给人牵强的感觉,不能突出一个主题。3.线索不明确。排比段记叙文本质上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线索明确,各个段落都是在线索的贯串下各司其职的。如果线索不明确,就难以让读者把握排比段安排的依据。

【延伸训练】

写作题目:曾经,我不明白……

从小到大,我们在成长中不断看清以前不明白的人或事,就在明白的那一瞬间,你就有了新的收获,又站在了一个新的高度……

请以《曾经,我不明白》为题,运用排比段的形式,写一篇文章,字数600字以上。

思路点拨:这篇文章的主题,可以是赞美老师,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可以是赞美家长,懂得感恩父母;也可以是反映自我的成长,懂得了一些道理……在写作时,可以用“曾经,我不明白”这一句式作为排比段的首句,统领整个段落,使文章整齐优美,结构严谨。在内容选择上宜以小见大,选取生活中的片断作为自己感悟的内容,表达方式上则以细节描写结合简短记叙为宜。

第二篇: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今把各种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罗列到下面。写作手法和表现手法的作用也附到后面,供大家参考。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反衬、烘托、以小见大、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伏笔和铺垫、前后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扬抑(欲扬先抑、欲抑先扬)。作用分别如下:

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2、衬托: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作用:突出本体的××特征。

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事物或一种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鲜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征。

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做到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5、先抑后扬: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作用: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特征。

6、侧面(间接)描写:侧面烘托出该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结构更加集中紧凑,表达更为简洁精练。

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7、伏笔和铺垫: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严丝合缝。

8、照应:记叙文:使文章浑然一体,整体感强,突出主题。

议论文:强化××论点。散文:反复地抒发××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联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

作用:丰富文章内容,使人物形象更丰满,性格更鲜明突出,情节更生动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用:为塑造形象、表现主题服务。使读者接受美的陶冶。

常用的表达方式:

1.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2.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3.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4.说明 5.描写

常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第三篇:排比手法

修辞手法——排比

一、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不同:

句子1:母爱是什么?母爱是早上出门前一句叮嘱“好好学习”;母爱是回家之后一顿香喷喷的饭菜;母爱是早上穿在身上的带有阳光味道的衣服;母爱是„„

句子2:母亲每天早上都要对我们不厌其烦地说“好好学习”,除了上班,还要做家务。妈妈真累啊,我爱我的妈妈!

二、仿照下面这些句子,你还能说出更多的句子吗? 书是钥匙,能开启智慧之门; 书是阶梯,帮助人们登上理想的高峰; 书是 书是 书是

三、观察下面的排比句,总结排比句的特点。

(1)朋友是快乐日子里的一把吉它,尽情地为你弹奏生活的愉悦;

朋友是忧伤日子里的一股春风,轻轻地为你拂去心中的愁云。

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热情的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霾。

(2)人们爱秋天,爱她的秋高气爽,爱她的硕果累累;

人们爱春天,爱她的山青水绿,爱她的万紫千红;

人们都爱夏天,爱她的夏雨绵绵,爱她的艳阳高照;

人们都爱冬天,爱她的白雪皑皑,爱她的洁白无瑕。

(3)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

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

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四、请补充下列句子,并说说这个排比句还有什么独特之处?

难道友谊不是你哭泣时一句轻声地安慰吗?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难道友谊

„„

那你能上面这个“排比句+反问句”的句子改成“排比句+设问句”的句子呢?

五、根据情境,创作排比句

有这么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一个旅游观光区,一家三口正高高兴兴地坐在缆车上观赏周围群山的风景。突然缆车绳索断裂,三个人随即掉入水潭,说时迟,那时快,爸爸用双手将女儿举过头顶,努力举出水面。女儿才没被水淹没,而她最爱的爸爸妈妈却永远地离开了她„„

事后,小女孩时时陷入深深地痛苦之中,这痛苦中有思念,有愧疚,有伤心。

如果,此刻你就在小女孩的身边,你会怎样安慰这个小女孩呢?请用上排比句。

第四篇:“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指导”教学设计

和振海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并能灵活运用于中考写作中。2.提高学生的应试写作能力。3.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教学重点

1.提高学生记叙文写作的应试能力。2.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教学难点

让学生灵活运用段首排比式记叙文的写法。

四、教学用时 1课时

五、教学流程

1. 导语(归纳模拟考命题作文引出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写作的课题)2. 初识其名

所谓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就是将三个形式上相似、内容上能揭示事件意义的句子或短语分别放在三个(三个为宜,多了初中生驾驭不了)段落的开头,并形成全文主体框架的一种写法。

讨论:①由三个段首句引领事例的段落构成排比段,这些段落之间构成什么关系?(从结构方面考虑)

②这里的“段”是自然段,还是意义段? 3. 渐得其法

① 时间串联法(考虑不同的时间表现不同的感受)Ⅰ.时间切入点:“早上”、“中午”、“晚上”;“五岁”、“十岁”、“十五岁”;

“童年”、“小学”、“初中”;“春”、“夏”、“秋”、“冬”„„ Ⅱ.范例

《流年匆匆,母爱相随》

“小时候,母爱是那温馨的小屋。” “后来啊,母爱是那双拭泪的手。” “而现在,母爱是那幸福的叮咛。” 《谢谢一路有你》

“童年,是你这朵迎春花带给我快乐。” “小学,是你这棵向日葵带给我方向。” “初中,是你这株倔强梅给予我力量。” ② 空间转移法(着眼于空间位置上的变化)范例:《在路上》

“在教室里,打破沙锅问到底。” “在操场上,风霜雨雪搏激流。” “在宿舍里,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 内容提炼法(提炼事例的主要内容形成段首句)范例:《夏日汗水的味道》 “汗水是拼搏时的苦涩。” “汗水是失败时的酸楚。” “汗水是成功时的甜蜜。” ④ 对象变化法、事件发展法„„ 4.渐入佳境(灵活变通)① 范例: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的生活一塌糊涂。”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学会了自制。” “在没有妈妈的日子里,我学会了关爱。” 《我的未来不是梦》

“取得理想的中考成绩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成为有责任感的青年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 “成为文明有礼的公民不是梦,中国的未来不是梦。”

(拓展迁移→Ⅰ位置:段首、段尾、段首或段尾、段首、段首。Ⅱ文体:记叙文、散文、小小说、日记可通用段首排比式写法。Ⅲ形式:段首排比式----小标题式)② 回顾运用这一写法的学生习作(学习小组评价四次模拟测试卷中的佳作)。③ 拟写以下作文篇目的段首排比式提纲。《收藏生活的美丽》 《因为有你》 《只要有梦想》 《追忆时光》 5. 课堂小结

段首排比式记叙文适用于选用两至三件事的文章写作。其实,学写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并不全是应试的需要,如果练好了段首排比式记叙文,再去写普通的复杂的记叙文,文章会流畅耐读得多。6. 布置作业

《云南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与考试说明》(语文)116页,拟写以下作文篇目的段首排比式提纲。《昨天》 《打开一扇窗》 《感谢 》 《一滴水的联想》 7. 板书设计

记叙文 散文 小小说 日记 ↘ ↓ ↓ ↙ ↘ ↓ ↓ ↙ 段首排比式写法

八、教学反思

和振海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构想来源于学生的四次模拟考写作,其中的命题作文都可以从记叙文的角度入手,可学生依然存在很多的问题,如:事例堆砌、事例繁琐、主题肤浅、主次颠倒、结构单一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兴趣,从而结合中考写作要求及考场作文写作技巧,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

本节课最大的遗憾是学生佳作分享环节未能展示(时间不足),其次板书设计未能展现亮点。

施益春评课:看到这节课的课题时,有眼前一亮之感。平常的教学自己没有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听了就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本节课最亮的设计是结合模拟考试卷回顾运用这一写法的学生习作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间接地肯定了她们、鼓励了她们。同时,本节课符合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现有水平,有针对性地对中考写作进行了指导。

和云英评课:在语文教学中,我最害怕触及的是作文教学,不知道该讲什么或者怎么讲,今天刚刚看到课题的时候,自己在换位思考,如果授课者是我,课堂会出现没法继续的场面。听了和老师的课,才知道作文教学和学生写作一样,可以入题很小。而且作文标题和语言表达都很有语文味。总之,这样的境界,向往至极,羡慕至极!

和顺花评课:今天又是一场作文的盛宴,学到了很多。首先,课题着眼点较小,但可容纳的点却很多,由段首排比句可联系到结构、选材、立意、谋篇布局等,可挖掘的东西真多。其次,教学设计的流程一目了然,高度概括,各环节之间层层推进(递进关系)。最后,教学语言很有亲和力,时时都有对学生的鼓励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杨政琼评课:课题的切入点能够扣住中考要求和学生学情;教学目标落实和重难点的突破都显得张弛有度;写作技巧结合范例适合学生基础,学生易于掌握和运用。这些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第五篇:记叙文写作之

《记叙文写作之“感情真挚”》 导学案

江苏省启东中学 施忠涛

一、学习目标:

①明确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懂得感情真挚的基本要求。

②掌握记叙文写作中表达真挚的情感的三种基本方法。

③培养以真挚的情感、科学的精神创作记叙文的习惯。

二、学习课时:一课时

三、知识链接:《此情可待成追忆》写作指导(必修五第二专题)

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写作文是为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真情实感从哪里来?来自生活的体验,来自生命的感受。李密没有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生活经历,怎么能够反复陈说并最终打动晋武帝,让他改变主张?归有光没有项脊轩中“多可喜,亦多可悲”的人生体验,怎么能够写出至情至性的文章?

表达真情实感不是一种写作的小技巧,而是显示你生命质量的大问题。没有感恩的心,你就无法深入体验感人肺腑的亲情;没有忠诚忘我的品质,你就无法理解生死不渝的爱情;没有平等宽容的意识,你也很难感受到刻骨铭心的友情。麻木的灵魂难以获得深刻的感情体验。克服对于生活的冷漠,学会感动,让自己具有丰沛的感情,才能以真情实感打动别人。可见,表达真情实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更是做人的基本原则。

表达真情实感,不是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不错,忠于自我,是表达真情实感的前提,但首先要考虑你的这个自我是否有价值,如果被狭小的自我蒙住了双眼,沉溺在个人的情感天地中,既是对自己不负责,也是对读者的不尊重。然而,有了真情实感,文章也未必真切动人,这中间还有一个如何表达的问题。有些人写作时比较喜欢直抒胸臆,喜欢激情独白,而不大擅长通过景物描写、事件叙述来寄托自己的感情,让景物和事件暗示自己的感情。我们应该学会用多样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项脊轩志》中,归有光表达情感的方式和手段就十分丰富,既有直接表达主观感受的抒情性语句,又有充满感情的生活事件的叙述和细节的烘托点染,还有“三五之夜,明月半墙”以及庭中枇杷树“今已亭

亭如盖矣”的景物描写,融情于景,托物言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让人回味不尽。学习和揣摩这样的名篇佳构,会使我们在如何表达真情实感方面获益良多。

四、师生探讨:如何表达真情实感

(一)大姐小心翼翼解开母亲身上的蓝布衫,啊,母亲裸露在我们的面前,蜡黄的肌肤,起伏的胸廓,那丰满秀美的曲线哪里去了?母亲说过,我小时像羊羔一样,喜欢跪在地上吃奶。母亲曾很自豪地向左邻右舍夸我,说这孩子将来一定很孝顺。作为女儿的我,真的懂孝道,真的孝敬过父母吗?“古来父母多痴心!”母亲,世上所有的母亲,都曾经用自己圣洁的乳汁哺育过自己的子女。那丰满的乳房却被我们一群兄弟姐妹吸干了,变得那么干瘪、松散,紧紧贴在瘦骨嶙峋的胸脯上。我小时候吸奶,常常顽皮地用乳牙咬着喷香的奶头,让母亲痛得怜爱地拍打着我粉嫩的脸蛋。母亲,还能让我吸一口那甘甜的乳汁,接受一次你怜爱的拍打么?

⑩我慢慢地跪下去,跪在母亲身旁,泪水滑过她的胸脯。母亲即将去那追求了一生的净土,此时此刻我们在为她作最后一次梳洗,尽最后一次孝心。

——摘自方叶的《为母亲洗浴》(《中华散文》1998

年12期)

★方法总结:精选真实、感人的素材入文

(二)那是我的奶奶吗?头发白得像李花,皮肤黑得像乌泥,脸上的皱纹是交错的村路,疲惫的眼睛是干水的池塘„„

★方法总结:在细节描写中绘出真情

(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方法总结:在情景烘托中绘出真情

五、课堂训练:修改下面一个片断,做到感情浓烈

于是,我坐着三轮车跟着爸爸去看他干活。车上,我觉得我曾经是我的天空的父亲,竟是如此可笑。

到了干活的地方,我吃了一惊:一卡车的水泥要用肩扛上五楼。爸爸指了一个荫凉的地方,让我坐过去。

烈日下,只见爸爸一把抓住一袋水泥,“哗”一下扔上肩,大踏步朝楼上跑去。我的脑袋突然就“嗡”的一下。爸爸几趟下来,工作服就湿透了。这是第十五包了,爸爸明显有点累了,将水泥朝肩上扔的时候,一般长短的手指没有抓住,水泥一下子砸了下来。我再也心不住,冲进水泥造成的灰尘中,哭了:“爸——”

——摘自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怀想天空》

下载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记叙文写作之排比段手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样例5]

    记叙文常用写作手法 文章中的写作手法、表现手法之类的题,是阅读写作中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们什么是写作手法、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

    记叙文开头段写作训练

    第一讲、记叙文开头段写作训练 一、开头段写作训练: (一)中心句法开头: 1、范文引路: 例1:《我的老师》贾平凹 开头:我的老师孙涵泊,是朋友的孩子,今年三岁半。他不漂亮,也少言语,平时......

    记叙文记叙手法(汇编)

    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写记叙文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一般是指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先后次序来叙述。采用这种方法,能使文章的层次同事件发展的过程基本一致,就容易把......

    写作手法

    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科目的考试中对策建议部分的考试离不开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监督、协调、自律等写作手法的运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通过整理汇总了如下常用写......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一、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二、修辞手法种类很多,有大家......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指写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艺术表现手法,包括表达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 表达方式常见的有五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修辞手法种类很多,但中学阶段只需......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修辞手法,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