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

时间:2019-05-13 23:50: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

第一篇: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

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

模拟)

一、单选题:共12题

1.据《周礼》记载,诸侯见到周天子要行“稽首”礼,稽首就是先拜后跪,然后双手合抱按地,头伏于手前触地,停留片刻再起身,动作很大,相对缓慢。这种礼节只用于见天子。由此可见“稽首”礼 A.开创了周的礼乐制度 C.削弱了诸侯的自主权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材料反映了诸侯见周天子时要行表示臣下的大礼,这实际上是在强化周天子的权威性,B项正确。“稽首”礼虽属于周代的礼制,但并不能说明这开创了礼乐制度,A项错误;材料信息与诸侯的自主权及周对地方的控制无关,C、D项不符合题意。

2.据考古发现,汉代尽管铁犁和牛耕技术得到了发展,但大部分个体自耕农仍主要使用耒耜及铲、锄等小型

B.强化了周天子的权威 D.加强了周对地方的控制 的铁制农具进行耕作。导致此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盐铁官营致使大型农具缺乏 C.家庭手工业只生产小型农具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汉代经济。材料中的“个体自耕农”是个体小农,中国古代的个体小农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的,而大型铁农具和耕牛要花费大量的财力,尤其是耕牛还需要长期饲养,这使财力有限的小农家庭无力承担,加上小农具也便于精耕细作的小块土地的生产,故小型农具的使用很普遍,D项正确。A本身说法有误;材料信息是“汉代”,当时虽有战争,但不是长期的,且战争与使用小型农具无必然的联系,B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

【备注】春秋战国以后,铁犁和牛耕技术虽得到了推广,但这是相对而言的,由于小农经济下个体小农的财力所限,中国古代铁犁和耕牛的家庭拥有量是较低的。

3.唐代法律规定,“凡官员有数,而署置过者有罚”,“不应置而置……一人杖一百,三人加一等,十人徒二年”。这

B.长期战争使耕牛数量减少 D.个体小农经济财力的局限

说明唐代

A.有力地防范了官员腐败 C.注重规范各级官员编制 【答案】C

B.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管辖 D.杜绝了选官上任人唯亲

页 1第 【解析】本题考查唐代政治。材料中的“有数”“不应置而置”说明唐代法律对各级官员的人数配置作了规定,这种以法定员的方式有利于规范官员的编制,C项正确;规范各级官员数量与防范官员腐败无直接关系,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官员数量而不是用人标准,D项错误。【备注】唐代规范官员编制有利于防止冗官现象的产生,这与防止官员腐败有区别。

4.“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明清文化。小说、戏曲是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因而蕴含了反叛意识,与主体意识不符,C项正确。小说和戏曲虽有反对理学的内容,但这不是材料主旨,A项错误;小说和戏曲中既有反封建的精神,也有维护封建的内容,“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的说法太绝对,B项错误;当时虽有反封建的要求,但并非民主意识,D项错误。

5.下图是20世纪初西方某刊物上登载的一幅标题为《西方和东方》的漫画,漫画中中国皇帝对德国皇帝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

说:“我会按要求补偿的!”材料中所说的“补偿”是指

A.允许开放广州等地为通商口岸 C.允许德国人在通商口岸设工厂 【答案】D

B.将山东划分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D.允许在北京使馆界驻扎德国军队

【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漫画的时间和中国皇帝对德国皇帝跪着请求,符合八国联军侵华后中国完全屈服于列强的特征,此战争后签订的《辛丑条约》中规定列强可以在北京使馆界驻扎军队,D项正确。A是《南京条约》的内容,与德国无关;德国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是在19世纪末,且当时中国政府还没有完全屈服,B项错误;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是《马关条约》的内容,C错。

6.据记载,著名实业家张謇所办的大生纱厂,1912年后出纱顿增,获利之丰为近七年来所未有。1913年,盈利又比上年增加。1914年,又添购纺纱机两万锭,织布机四百部。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有

①社会秩序比较稳定 ②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③辛亥革命胜利的推动 ④国民政府经济建设运动的推动

2第 A.①② 【答案】C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辛亥革命后,国内的政局并不稳定,先有二次革命,后有军阀混战,①错误;国民政府的经济建设运动是在1927年至1936年,④错误。故选C。

7.“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被纳入到各种单位组织当中,单位成为国家与市民之间必不可少的联结,处于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整个城市社会的运转表现为各种组织的运行。”材料所述现象 A.说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 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计划经济体制。材料反映了城市居民一切以单位为社会生活的中心,这是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结果,C项正确;社会主义改造还包括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而材料信息没有体现,A项不符合题意;B、D项不能反映材料主旨。

8.2005年11月《中国多边外交显著加强,更深入广泛融入国际社会》一文指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相继

B.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具体表现 D.反映了工业化是国家的重心

成功组织了四次朝核六方会谈,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大力推动上海合作组织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的合作”。这反映了中国 A.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C.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现代外交。材料信息体现了中国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交往,这是多边外交政策的体现,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备注】虽然教材强调了中国现代多边外交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但多边外交体现的是全方位的外交,不能只认准联合国。

9.罗马共和国早期“宪令”中的规定有绝对排斥外国的原则,外国人或归化者不能进入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

B.极力打造国内外建设环境 D.致力于建立多边外交机制 的任何机构中。由此可知,材料中的“宪令” A.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结果 C.导致了罗马国家走向分裂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据材料中的“绝对排斥外国”等信息可知,材料中的“宪令”是只适用于罗马公民的公民法,此法为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而排斥外邦人,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A项错误;罗马后来由共和国走向了帝国,C项不符合史实;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材料体现不出,D项错误。

3第

B.刻意保护罗马公民的权益 D.维护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10.他的学说使得传统的静态自然崩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动态的宇宙图景……宇宙中存在的各种形式都是通过自然的过程而产生的,不是神创的。该“学说” A.总结了自然界运动的客观规律 C.彻底否定了封建宗教神学思想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进化论。达尔文的进化论产生之前,宗教的“神创说”认为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自然界只是按上帝已设计好的秩序在运行,而进化论把这种静态的世界改变成了自然万物都在不断演化发展的动态世界,因而材料所述是进化论。进化论提高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D项正确。总结自然界运动规律的是牛顿力学,A项错误;推动人们对微观世界探究的是量子论,B项错误;进化论虽否定了神创学,但并没有彻底否定宗教神学,C项错误。

【备注】此题易错选C项,主要是考生没有准确地区别开宗教神学与神创学的差别。

11.1981年美国总统里根在就职演说时称:“本人有意限制联邦政府的规模和影响……我们当前所遭遇的困

B.推动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探究 D.提高了人类对自身起源的认识

难,和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此观点客观上反映了 A.美国政府机构过于庞大 C.美国经济已摆脱了危机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材料中的“政府不必要的过度成长对我们生活的干预有关”说明里根反对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也说明了凯恩斯主义逐渐失灵,D项正确;A、B、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不符合题意。

12.有学者在评论二战后某政策时说,“它为联邦德国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也为日后德国的经

B.美苏争霸加剧了社会动荡 D.凯恩斯主义已经逐渐失灵

济腾飞打下了基础。”由此可知,此政策 A.推动欧洲走向了联合 C.缓和了法德两国矛盾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为联邦德国选择西方的机制与制度铺平了道路”是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对德国进行扶植的结果,苏联为对抗马歇尔计划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从而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资本主义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的分裂与对抗,B项正确。推动欧洲走向联合与法德矛盾缓和的是法德和解,成立煤钢联营,A、C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

【备注】马歇尔计划不仅是冷战政策,也是美国战后对外的经济扩张政策,要注意其对西欧及世界市场的影响。

4第

B.加剧了世界市场的分裂 D.促进了德国统一的实现

二、综合题:共6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

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伴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化,企业规模分散、盲目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大公司开始追求规模效益,以适应过度竞争产品的价格战和成本战。因此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直接目的的横向兼并(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兼并)成为第一次兼并浪潮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兼并浪潮的重要结果,是家族企业开始向现代股份公司演变,各种全美国字头的公司纷纷兴起,造就出了像美国钢铁公司、全美烟草公司、美国糖业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这样的现代大型股份公司。大公司的出现使美国工业具备了现代工业结构,完成了工业集中化过程。

——摘编自李肃、周放生等《美国五次企业兼并浪潮及启示》

(1)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

【答案】(1)特点: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人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积极影响: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

(2)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市场激烈竞争的促进;追求最大规模效益的推动。变化:由分散生产到兼并集中;由家庭企业到现代股份公司。

【解析】第(1)问,先从材料中的“规章制度”“不得入厂”“罚款”“赔偿”等信息分析特点,再从机器的普及、城市化的发展和企业管理制度等方面说明影响。第(2)问,先从材料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生产社会化”“过度竞争”“规模效益”等信息分析原因,再结合“规模分散”“大型股份公司”等信息和所学知识说明变化。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面是某书中有关中国近代史的部分目录摘选。第三篇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

5第 第十章 铁逻辑,中华民族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第十一章 睡狮猛醒,20世纪举世瞩目的政治大国 第十二章 顺天乎人,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浪潮 第十三章 东方太阳,亚洲太平洋时代与中国时代 第十四章 巨龙腾飞,21世纪世纪经济大国

根据上述目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史观的角度分析该目录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编写原则,并说明依据。(分析出两点原则即可,依据要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答案】原则1: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编写原则。依据:第三篇“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伟大复兴”把中国现代史归为现代文明阶段;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该目录中的“政治大国”“改革开放”体现了现代中国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这是纵向地以古代文明(农耕文明)、近现代文明(工业文明)来进行历史时期划分的。

原则2:体现了全球史观的编写原则。依据:第十三章“亚洲太平洋时代”体现了区域的联系性与整体性;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察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该目录中亚洲太平洋时代,体现了区域联系的加强,这是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的体现。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史学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解读材料信息并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要能通过目录中的文字信息得出相应的史学观点,如“现代文明”就体现了文明史观的编写原则。

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遭到惨败……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清朝军队建设的全面落后。清政府决定全面改革军制,主张效法西方,“变革军制”、“修明武备”、编练新军。此后,在全国广设军事学堂,翻译西方和日本的军事学术著作,并在促进中西军事思想融合方面作了初步尝试。……清朝统治者在军制、装备、训练、战法和军事教育、部队管理等方面全面地按照西方模式进行的改革使中国近代军事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摘编自吴威《清晚期军事思想的转变与发展》(1)据材料分析晚清军制改革的背景。

(2)据材料概括晚清军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和意义。

【答案】(1)甲午战争中中国惨败;落后的传统军制不能适应近代军事的需要;西方近代军事思想传入。(2)措施:编练新式军队;培养近代军事人才;学习西方的军事管理。意义:促进了中国近代军事思想的近代化;加速了中国军队由传统军队向近代军队的转型;有利于中国近代军事实力的增强。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的“惨败”“全面落后”“效法西方”等关键信息概括。第(2)问,先从材料中的“编练新军”“广设军事学堂”“使中国近代军事思想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等信息概括措施,然后再结合这些措施所产生的作用说明意义。

6第

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 《人权宣言》共17条,自由和平等构成了基调。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等。《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一。人类第一次宣告了自己作为人应当享有最基本的权利。这些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一切政府与权力如果非法剥夺这些基本权利,人们可以称之为暴政,应当——摘编自罗泽易《法国<人权宣言>:人类第一部正式人权宣言——人民争取自由的人权运动》(1)据材料概括《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民主思想。(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人权宣言》发表的主要影响。【答案】(1)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社会契约。

(2)从法律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封建君主专制;实践了启蒙思想的自由平等等主张;为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的“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推翻”等信息概括。第(2)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对封建专制的否定、对启蒙思想的实践和对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设的角度说明影响。

17.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战后,《凡尔赛和约》奠定了法国在欧洲的霸权。法国拥有欧洲最强大的陆军,建立起了以之为中心包围德国的小协约国体制。因而,法国成了英国最危险的竞争者。……为此,英国一方面积极支持德国扩军、毁约,以振兴德国,恢复其大国地位;另一方面又迫使法国接受有利于德国的道威斯计划、杨格计划,从而防止出现一个“支配欧洲而同时支配海峡沿岸和低地国家的偌大军事强国”。……丘吉尔也毫不避讳地说过:“英国的政策并不考虑企图称霸欧洲的国家究竟是哪个,它唯一关心的是,谁是最强大的,或是有支配力量的暴君。因此,我们不怕别人说我们亲法反德,如果情况改变,我们同样会亲德反法。” ——摘编自《绥靖政策的外交因素:试图通过德国制衡苏联》

(1)据材料,概括英国的欧洲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实行此政策的原因。(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的欧洲政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

【答案】(1)政策:扶植德国而抑制法国,保持欧洲大陆均势。原因:德国的战败严重破坏了英国传统的势力均衡政策;法国实力的强大给英国霸权带来了挑战。

(2)加剧了战胜国间的矛盾;促进了战后德国实力的迅速恢复;为德国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和扩张埋下祸根。【解析】第(1)问,先据材料中“振兴德国”等信息分析出英国的均势政策,再从均势的破坏和法国对英国的威胁说明原因。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德国的复兴与扩张等方面说明影响。

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7第 材料 宋应星的生活时代适值明末,他目睹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终于与科举仕途决裂,转向实学,尤其是为研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作了多年考察和广泛的社会调查。这一切都为他日后撰写《天工开物》等作……宋应星以“天工开物”命名他的书,实际上也以此展示他的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思想,即天工了准备。开物思想或开物思想。这种思想强调天工(自然力)与人工互补、自然界的行为与人类活动相协调,通过技术从自然资源中开发物产,以满足人的物质与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使人在自然界面前显示并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体现了哪些科学思想。(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产生的历史条件。

【答案】(1)人类要与自然相互协调;利用和改造自然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明代科举黑暗使宋应星转向了对实学的研究;明代工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人们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供了探求动力;明代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技术条件。

【解析】第(1)问,据材料中的“天工(自然力)与人工互补”“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等信息概括。第(2)问,要结合材料中“明末”“官场弊端丛生的黑暗现象”“手工业生产技术”等信息和所学知识中明清工商业发展等说明条件。

页 8第

第二篇:语文高考猜题模拟卷

2018年高考猜题模拟卷

(一)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诗书礼乐到钟鼎彝器,博大精深的古典文化,素来为国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一到谈及传统建筑,多数人不是一脸茫然,便是心怀遗憾。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本就不多,往往还被岁月剥去了光彩,有几分“土里土气”,相形之下,欧洲古建筑遍地开花,如风光片里古堡的坚固伟岸、教堂的华丽炫酷,让人如何与之一较高下?此言差矣。

以中西古建筑最显著的对比,即材料上的土木和砖石为例。乍看之下,木质建筑简朴,易朽,扁平,似乎很难与巍峨高耸的石头教堂一争高下。有人把这归咎于古人的技术不行,或材料短缺。但事实上,中华大地并不缺石材,古代冶金技术的世界领先,石料开采加工的器具也更先进。同时,老祖宗们并非完全不用石料修筑,譬如陵墓,在他们看来,才是该用石头堆砌的。而从秦汉陵墓的空间布局、工程结构之精妙来看,早在那个时代,我们的砖石建筑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

因此,对于砖石建筑,古人“非不能也,乃不为也”。就像中国传统绘画对散点透视的情有独钟一个样,形式和质料上的偏好,其实是一种文化选择。

追根溯源,审美偏好的出发点,还取决于人与环境的相处方式。欧洲建筑多以石砌,呈竖向耸立之势,以求“飞升天国”的不朽。而中国建筑的外部形态,基本是横平舒展,寄寓着华夏先民对土地的依恋。在中国古人心中,石头冰冷坚硬,缺乏生气,太过疏离自然,至于寻常起居,则一定要置身于“生生之气”的土木之中,以求“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

中西建筑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也不尽相同。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法国作家雨果就曾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一切艺术门类都须为建筑服务,绘画之,雕刻之,咏叹之,摹写之,以图将其打造为“高大上”的永恒纪念碑。而古老的东方中国就不这么看了:文字才是千古之承载,不朽之盛事。相比于文字上的“理想主义”,中国人在对待建筑上体现出了充分的“实用主义”态度。

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曾说过:“君子不器。”重道轻器,由是成为中国人精神上的一抹浓重的底色。在传统文化里,精神远比物质更受尊崇。国人向来不求物质之长存,即便建筑,也和世间万物一样都有新陈代谢、自然生灭。儒家倡导“卑宫室”,往往把“大兴土木”等同于“劳民伤财”,更抑制了对建筑规模的奢华追求。

语文试卷

(一)第1页(共12页)

纵观世界历史,宗教信仰对于建筑技术的进步、人力物力的投入都至关重要。一座哥特式大教堂的建造往往耗时百年,这样的不计人力物力的投入,只能是为神而非人服务的。中国则不然,“敬鬼神而远之”。老百姓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土木之事也以现世为重。连佛教传入中国后,也变得越来越世俗化:寺庙布局从以佛塔为中心渐渐演变为以殿堂为重,似乎暗示着人们更倾向于在现实营造佛国净土;中国的重楼式佛塔,在全世界更是独一无二,比之只能仰望敬畏的高塔,逐层登临更显亲近;到后来竟至“此心即佛”,已无需以建筑或其他物质的渲染来吸引信徒了。

由此观之,中国古建筑的貌不惊人其来有自,完全不必妄自菲薄。传统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正在于精神的包容与意境的博大吗?

(节选自周飞亚《建筑的“中国脸”与“中国心”》,2016年11月8日《人民日

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与诗书礼乐、钟鼎彝器相比,中国传统建筑显得黯然失色,土里土气,令人遗憾。B. 中国古建筑少用砖石而多用土木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居住理想。C. 中国古人对建筑采用的是“实用主义”态度,重视建筑的实用价值而轻观赏价值。D.西方古建筑是为神服务的,故高大耸立:中国古建筑是为人服务的,故横平舒展。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中华文明说起,顺势提出“中围传统建筑就是不如西方吗”的问题,并当即予以否定。

B.文章主要从建筑材料、文化地位、宗教信仰等方面将中西古建筑进行对比,以揭示两者差异。

C.文章在论述过程中,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论证,从而大大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采用总—分一总式结构模式,材料翔实,逻辑严密,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传统建筑优于西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中西方古建筑在形式和质料上的差异,看似审美偏好,实为文化选择,这是由自然环境决定的。

B 在西方,建筑是主要的文化载体;但是在中国,文字才是文化的载体,建筑只不过是物质器用。

C.中国传统文化重精神轻物质的理念,儒家“卑宫室”的观念,影响到古建筑的规模与华丽程度。

D.佛教传入中国后变得越来越世俗化,从这个事实中可见百姓追求现世幸福,建筑也以现世为重。

语文试卷

(一)第2页(共12页)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清河坊 俞平伯

①山水是美妙的俦侣,而街市是最亲切的。我们追念某地时,山水的清音,其浮涌于灵府间的数和度量每不敌城市的喧哗。白老头儿舍不得杭州,却说“一半勾留为此湖”;可见西湖在古代诗人心中,至多也只沾了半面光。那一半儿呢?谁知道是什么!这更使我胆大,毅然于西湖以外,另写一题曰“清河坊”。

②我决不想描写杭州狭陋的街道和店铺,我所亟亟要显示的是淡如水的一味依恋,一种茫茫无羁泊的依恋,一种在夕阳光里,街灯影傍的依恋。

③我们试想:若没有飘零的游子,则西风下的黄叶,原不妨由它们哗哗自己去响着。若没有憔悴的女儿,则枯干了的红莲花瓣,何必常夹在诗集中呢?人万一没有悲欢离合,月即使有阴晴圆缺,又何为呢?怀中不曾收得美人的倩影,则入画的湖山,其黯淡又将如何呢?……一言蔽之,人对于万有的趣味,都从人间趣味的本身投射出来的。这基本趣味假如消失了,则大地河山及它所有的因果都落于渺茫了。

④离题已远,快回来吧!这儿名说是谈清河坊,实则包括北自羊坝头,南至清河坊这一条长街。中间的段落各有专名,不烦枚举。看官如住过杭州的,看到这儿早已恍然;若没到过,多说也还是不懂。杭州的热闹市街不止一条,何以独取清河坊呢?我因它竟铺石板不修马路,我认它为杭州街。

⑤哪怕它十分喧阗,悠悠然的闲适总归消除不了。我所经历的江南内地,都有这种可爱的空气。我在伦敦纽约虽住得不久,却已嗅得欧美名都的忙空气;若以彼例此,则藐乎小矣。杭州清河坊的闹热,无事忙耳。他们越忙,我越觉得他们是真闲散。忙且如此,不忙可知——非闲散而何?

⑥我与妻,还有娴小姐同走这条街的次数最多,她们常因配置些零星而去,我则瞎跑而已。若今天买的东西少,时候又早,天气又好,往往雇车到旗下营去,从繁热的人笑里,闲看湖滨的暮霭与斜阳。“微阳已是无多恋,更苦遥青着意遮。”我时时看见这诗句自己的影子。

⑦清河坊中,小孩子的油酥饺是佩弦【注】以诗作保证的,我所以时常去买来吃。叫她们吃,她们以在路上吃为不雅而不吃,常被我一个人吃完了。油酥饺冰冷的,您想不得味吧。然而我竟常买来吃,且一顿便吃完了。您不以为诧异吗?不知佩弦读至此如何想?他不会得说:“这是我一首诗的力啊!”

语文试卷

(一)第3页(共12页)

⑧在这狭的长街上,不知曾经留下我们多少的踪迹。可是江南的风虽小,雨却豪纵惯了的,早把这一天走过的千千人的脚迹,洗刷个干净。明日的人儿等着哩,今日的你怎能不去!

⑨话说回来,干脆了当!若我们未曾在那边徘徊,未曾在那边笑语;或者即有徘徊笑语的微痕而不曾想到去珍惜它们,则莫说区区清河坊,即十百倍的胜迹亦久不在话下了。我爱诵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

(有删改)

【注】佩弦,朱自清的字。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①段作者引用白居易的诗句,照应了开头“而街市是最亲切的”,引出作者写杭州不写西湖而要写“清河坊”的缘由。

B.文章第③段作者运用了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意在说明景由情生、境因情起,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C.文章第⑦段中我去吃小孩子的油酥饺是因朱自清以诗为荐,油酥饺虽冰冷不得味,我却因是朋友的力推而时常买来作为分享。

D.本文语言具有时代特色,兼有“诗家语”,但以意役辞,繁简得当,并不觉雕琢与涂饰,显示出语言的厚度与张力。

5.杭州之景万千以西湖为著,杭州热闹街市也不止一条。作者为什么独写“清河坊”呢?请结合全文加以概括。(5分)

6.文章第⑨段,作者引用其父亲的诗句“只缘曾系乌篷艇,野水无情亦耐看”意味悠长,请结合全文简析诗句的作用。(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度还未散去,央视另一档自制文化类节目《朗读者》,又以浩大的声势占据了微信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的页面。在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对于每一个离开了学生时代的人而言,“朗读“似乎是一个遥远而陌生的词语。大小屏幕代替了书籍文本,键盘语音代替了信札驿马。朗读被加上了一层梦幻的滤镜,覆盖上了文化和美的薄纱,提醒着我们思念又回不去的过去。这大概是《朗读者》对于观众产生原始魅力的原因之一。

语文试卷

(一)第4页(共12页)

事实上,《朗读者》用了“朗读”作为外壳,内核依然是分享嘉宾的故事、传递回忆和温情。它更像一个精简的谈话节目,并且董卿掌握对话的节奏远胜于多数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一颦一笑都显得真诚,也不会时不时就出神,或者生硬地切换话题——这一点,《见字如面》的主持人真应该好好学习。也正是有了一段简短却恰到好处的交流,带动了观众的情绪,才使得接下来的朗读自然而然,真情流露。《朗读者》的野心明显不在说故事和煽情,它更想传递的是价值观、是社会中日渐缺失的温情和责任感。

和多数更活泼的娱乐节目倾向于选择“放飞自我”的嘉宾不同,《朗读者》选的人、想讲述的故事,其实把“我”藏起来了一些。更多强调了“爱”和各种“责任”。

诗文的选择,可以反映《朗读者》高高树起的一面大旗——文学。制片人董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想用朗读唤起大家对文学的温柔记忆。”这句话让身处中文系的笔者深感悲哀,在当下,对于文学的温柔记忆居然是需要被唤醒的。网络挤压了民众对于书籍的热情,文学,正在和我们渐行渐远。

然而文学本不仅是记忆,对于父母辈们而言,文学曾是一场流行。和经历过扎实基础教育、上了十几年语文课的年轻一代不同,文学对父辈而言,可能是仰望、是梦想。一本外国名著在当年可能会引发似如今苹果发售时的排队浪潮……对于他们而言,文学让他们在过去找到了“美”的感染力,找到了治愈伤痕的灵药。《朗读者》很好地重述了一遍他们已经快忘却的“文学梦”,并将之化为了节目自身的魅力。

在真人秀节目的蹦蹦跳跳渐渐让观众审美疲劳时,文化综艺的异军突起是意料之中的事。在消费主义泛滥的当下,电视节目作为消费品被直接投放给了更有消费力的年轻观众,中老年们则被刻意忽略了。《朗读者》等一节目填补了这处空白。这也许是无心之举,但结果却相当有意义。《朗读者》所传递的责任感、温情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因此,你可能会发现父母乃至爷爷奶奶,对这档节目赞不绝口。

(摘自《新京报》2017年2月23日)

材料二:

在娱乐致死的年代,《见字如面》《朗读者》等一批批“高而不冷”的综艺界清流涌现,文化类节目真的回暖了吗?

年初的《中国诗词大会》口碑收视双收,主持人董卿担任制作人的《朗读者》又来了。而更早播出的同类节目《见字如面》,由之前《中国成语大会》的制作团队操刀,也获得了很好的口碑和不小的热度。能把文化节目做到“高而不冷”也并不容易,这两个节目给人最直接的刺激,大概是“声控福利”吧。在演戏全靠配音的流量们霸屏的日子,想要听老戏骨们层次丰富、情绪丰满的声音,受众只能在这里找了。

语文试卷

(一)第5页(共12页)

《朗读者》是很典型的央视表达方式,每一位嘉宾都要讲“背后的故事”,再加上朗读本身,看上去内容就很拥挤。而那些讲故事环节容易让观众感觉教化和煽情不够节制。

不过,除开那些煽情过度的部分,《朗读者》里有些背后故事是用自身经历的方式去“言传身教”,加上阅读文本本身的大众性,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朗读者》第一个引起高度共鸣的朗读者是翻译界大神许渊冲。人民日报微博安利了一个许先生的《朗读者》片段,转发两万多条。

纵然电视上体会到的文字之美不如阅读更深沉彻底,但在浮躁的时代里,《朗读者》创造了一种表达方式,把观众拉回到文字上。朗读是美的,更美的是字句下面那些真挚的悲欢和浪漫,那才是永不过时的价值。这两档节目不就证明了吗?

(摘自“中青在线”2017年3月9日报道)

材料三:

当日,上海图书馆知识广场东侧的朗读亭前排起了长队,高峰排队时长超过9个小时。这是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设置的一个环节,旨在让朗读走进每个人的生活。朗读亭里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限时3分钟。据悉,继上海图书馆之后,朗读亭还将出现在上海另外两到三个地点。

此前,中新网2月21日报道,当天,一座朗读亭现身杭州街头,浙江杭州不少市民在朗读亭前排队等候朗读诗歌、作品等。

(摘自新华社2017年3月9日上海报道)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A.对于三者关注的《朗读者》节目,材料一分析得全面、深入;相较之下,材料二就显得略逊一筹,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

B.三则新闻材料中,材料一,材料二属于新闻评论,并不要求具有时效性;材料三作为新闻报道体裁,时效性要求就很高。

C.材料一,二都认为《朗读者》中讲述的“背后的故事”能带动观众的情绪,使朗读更易引起共鸣,虽然有过度煽情之嫌。

D.三则材料关注的都是《朗读者》这个节目的影响问题,材料一多褒赞,材料二寓贬于褒,材料三则只是事实呈现,无褒贬。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力图从多个角度剖析“《朗读者》热”的原因,材料二则虽然对此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回暖有很多期盼,却仍持怀疑态度。

语文试卷

(一)第6页(共12页)

B.上海、杭州的朗读亭前排长队等候朗读的“长龙”明确告诉我们,《朗读者》这类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火爆”是有广泛的受众基础的。

C.三则新闻的报道的媒体不同,呈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不相同:材料一严谨、理性,材料二新潮、活泼,材料三则朴实、稳重。

D.“高而不冷”、“流量们霸屏”、“安利”……写在“中青在线“这样的网络媒体上贴合其身份,而写在纸媒上就不合适。

9.根据上述材料,假如《朗读者》节目改版,你准备给制片人董卿提些什么建议?(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吴兢,汴州浚仪人。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惟与魏元忠、朱敬则游。二人者当路,荐兢才堪论撰,诏直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

神龙中,节闵太子难,奸臣诬构安国相王与谋,朝廷大恐。兢上言:“相王仁孝,遭荼苦哀毁,以陛下为命,而自托于手足。若信邪佞,委之于法,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伏愿陛下全常棣之恩,慰罔极之心,天下幸甚!”累迁起居郎。寻以母丧去官。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有诏拜谏议大夫,复修史。睿宗崩,实录留东都,诏兢驰驿取进梓宫。以父丧解,宰相张说用赵冬曦代之。

始,兢在长安、景龙间任史事,时武三思、张易之等监领,阿贵朋佞,酿泽浮辞,事多不实。兢不得志,私撰《唐书》、《唐春秋》,未就。至是,丐官笔札,冀得成书。诏兢就集贤院论次。时张说罢宰相,在家修史。大臣奏国史不容在外,诏兢等赴馆撰录。进封长垣县男。久之,坐书事不当,贬荆州司马,以史草自随。萧嵩领国史,奏遣使者就兢取书,得六十余篇。累迁洪州刺史,坐累下除舒州。天宝初,入为恒王傅。虽年老衰偻甚,意犹愿还史职。李林甫嫌其衰,不用。卒,年八十。

初与刘子玄撰定《武后实录》,叙张昌宗诱张说诬证魏元忠事,颇言“说已然可,赖宋璟等邀励苦切,故转祸为忠,不然,皇嗣且殆。”后说为相,读之,心不善,知兢所为,即从容谬谓曰:“刘生书魏齐公事,不少假借,奈何?”兢曰:“子玄已亡,不可受诬地下。兢实书之,其草故在。”闻者叹其直。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世谓今董狐云。

(节选自《新唐书·吴兢传》)

语文试卷

(一)第7页(共12页)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B.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C.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D.伤陛下之恩/失天下/望自昔翦伐宗支/委任异姓未/有不亡者/子弟/国之根源/可使枯竭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棣,即《小雅·常棣》,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是周人宴会兄弟时,歌唱兄弟亲情的诗。

B.实录,古代编年体的一种,专门记某一皇帝统治时期的大事,一般以皇帝的谥号或庙号为书名,也有以王朝命名的。

C.梓宫,指我国古代皇帝、皇后的棺柩,如:《晋书·帝纪》“魏武薨于洛阳,朝野危惧,内外肃然,乃奉梓宫还邺。”

D.县男,爵名,唐始置,从五品,金、元沿置,明废;秦汉时二十等爵制内无“男爵”,“县男”跟“男”爵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兢读书广泛,为人正直。他从小就有抱负,精通经学和史学;他只和魏元忠、朱敬则交朋友,这两人当宰相后,向朝廷推荐吴兢写国史。

B.吴兢忠于国家,议事无畏。节闵太子之乱,奸臣诬陷相王参与阴谋,朝廷大惊,吴兢上奏为相王辩解,劝皇上消除疑虑,保持了朝政稳定。

C.吴兢修史严谨,不阿权贵。武三思等人主管修史的时代,史官多阿谀权贵讨好佞臣,记事多不真实,吴兢不满意,就私撰《唐书》等史书。

D.吴兢修史不顺,仕途坎坷。母亲、父亲的去世让他离职中断修史;仕途上先因被判记事不当而遭贬,又在洪州刺史任上受牵连而被贬舒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服除,自陈修史有绪,家贫不能具纸笔,愿得少禄以终余功。(5分)(2)说屡以情蕲改,辞曰:“徇公之情,何名实录?”卒不改。(5分)

语文试卷

(一)第8页(共12页)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

关山月 李端

露湿月苍苍,关头榆叶黄。回轮照海远,分彩上楼长。水冻频移幕,兵疲数望乡。

只应城影外,万里共胡霜。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第一句言虽简而意实多,“苍苍”突出关山“月”的特色和夜晚月色朦胧的状态。B.第二句写关山之地榆叶尽黄,让人倍感秋意,为全诗定下凄清的感情基调。C.第三句写月轮运转,月光皎洁,照耀着远处的大海,突出月夜的空阔明净。D.第四句作近距离的定点描写,“上”与“长”两字写出月光的动态美与情态美。E.第五句写戍卒因“水冻”而不断移动帐篷,照应首句“露湿”,说明月夜露水之多。15.最后三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辛弃疾《破阵子》中“,”两句,用数字对仗的形式描写出“沙场秋点兵”的情态。

(2)韩愈《师说》中“ ,,”三句,从如果自己比对方年幼应该向对方学习的角度讨论师道。

语文试卷

(一)第9页(共12页)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天鲲号”是中国建造领域的新成果,国外有的媒体竟然随意联想,借此渲染中国威胁论,其实是草木皆兵,庸人自扰。

②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4月8日-11日在海南召开,各国记者严阵以待,他们积极报名参会,向外界传递中国声音。

③面对复杂的世界,人类社会向何处去?要回答这个时代之问,我们就要善于拨云见日,把握历史规律,认清世界大势。

④中央的八项规定就是要起到徙木立信的作用,让群众看到中央的庄严承诺和反腐决心,取得群众对我们党的信任。

⑤中国驻阿曼大使馆昨晚举行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招待会,在“祝中阿友谊源远流长”的美好愿望中,招待会顺利结束。A.①④ B.②③ C.①⑤ D.②⑤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综观世界各国的企业发展史,你就会发现,一个企业能否获得成功,往往不取决于它的规模和历史,而取决于它的经营理念。

B.大学通识教育近年来在中国受到高度重视,各大学纷纷进行通识教育课程改革,许多高校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备受广大家长和学生所喜爱。

C.中央在提出改正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后,各地积极落实,并于近期相继向社会公布了具体实施细节。

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记……都难以完成。19.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A.“风物长宜放眼量”,祖国山水秀美壮丽,可以陶冶性情,愉悦身心,我们在节假日可以多出去走一走,领略自然风光,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B.“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党员干部来说,走好为官从政的第一步很重要,但守住初心,自始至终坚守住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底线,则更为重要。

C.“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变革是发展的永恒推动力,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要努力冲破思想的藩篱,勇于创新,力争一流。

语文试卷

(一)第10页(共12页)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他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和学识风范影响着他的学生,感动着无数人,也因此获得了无数赞誉。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直至今日,①。关于汉字的起源,学术界目前还没有公认的科学解释。众所周知,文字的职能是记事。但是用来记事的文字出现很晚,而早在文字出现之前,②,正是这种需要刺激了文字的产生。从根本上说,③。

21.下面一则通知有五处不合规范,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5分)

为深入了解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情况,充分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学校定于12月21日下午,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座谈会,望大家届时出席,请勿自误。

2017年12月18日

教学处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表情包”是一种通过图片来表示感情的方式。表情包一经诞生,就统治了中国人的社交圈,尤其是年轻人,他们的社交方式是所谓“天可不聊,图不可不输”,几乎任何对话都会出现表情包的身影。

材料二:一位教授表示,他感觉自己“落伍”了,常常不知道该怎么跟学生在手机上进行交流。最典型的例子是,现在学生都喜欢用表情包,有时他苦口婆心劝告学生几句,学生啥也不说,回一个表情包;表扬或批评学生几句,他们常常也是发来一个表情包。老师说,表情包简直是结束聊天的“利器”,学生发“包”,他都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回应;这不是对话结束,而是沟通中止了。

材料三:美国学者伯德惠斯特尔称,在两个人传播的场合中,有75%的社会含义是通过非语言符号传递的。专门研究非语言符号的艾伯顿·梅热比曾提出公式:沟通双方互相理解=语调、语速(38%)+表情、姿态(55%)+语言内容(7%)。

表情包是丰富了人们的表达能力,还是阻碍了人们的表达能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语文试卷

(一)第11页(共12页)

语文试卷

(一)第12页(共12页)

第三篇:2014江西高考英语 调研卷(猜题卷) 第二模拟 听力材料

Text 1 M: why did you come so late? What happened? W: My bike broke down and I had to walk here.Text2 W: Miss, is there still time for a cup of coffee on the flight? M: Yes, but you have to drink it fast, because we’ ll be landing in 10 minutes.Text3 W: You’re leaving Shanghai!but why? where are you going? I’m going to Africa.I’ve got a job as a doctor with a medical team in Nigeria.I will miss you very much.Test4 M: Jenny, you went to the concert last night, didn’t you? W: Yes, I went there4 with my parents.M: How did you like it? W: It was wonderful indeed.I’ve never seen so many famous singers at one concert.Text 5 M: I want to have some flowers in the living room.There are pink, red and purple ones in the shop.Which color do you prefer? M: Well our living room is rather short of light, so I think red and pink flowers would be better than purple ones.Text 6 M: Hello, I wonder if you could help me.I’ve just arrived here, and I need to find somewhere to stay.Can you tell me where I can find a cheap hotel? W: Certainly.There are a few around here.The nearest and one of the nicest is just around the corner.It’s called the euro Hotel.Need I phone to see if they have a room for you? M: No, that’s OK.I’ll just walk there myself.Another thing.I need to change some money, but I don’t know what time the banks close.W: They usually close at a quarter to seven in the evening.M: OK.Thank you very much.Text 7 W: Nice to see you again.Mike.How was your trip to China? M: It was great.I flew to Beijing with my wife and stayed there for three days.There were so many places of interest to visit that we really couldn’t decide whether to leave or to stay.W: Did you visit other places in China? M: Yes.We visited Shanghai, Nanjing, Zhangjiajie and Guilin.They are so beautiful that we are deeply impressed by them.W: Did you take any pictures there? M: Of course.I’ll show you when you come to my home.W: By the way, how long did you stay there? M: We stayed in China for ten days and flew back on May 4.W: Sounds interesting, I’ll pay a visit to China some day.Text 8 W: Good evening, sir.What can I do for you? M: Good evening.I’m looking for something to give as a present.W: Are you? What about some smart ties? We have some wonderful ties just in from Europe.Their designs are extraordinary.The color in well blended with taste.Every one is a piece of art.Don’t you think they are very attractive? M: How much does such an excellent tie cost? W: $ 230.M: Oh, that’s too much.W: But sir, look at the quality, the design, and the color, Tremendous work and efforts have gone into every tie, Every tie, as I have said, is a piece of art, not mass-produced.M: Yes.They do look good, quite unusual.All right, I’ll have the blue one with the yellow and pink circles.Text 9 W: Have you heard about the robbery at about 8:00 this mooring at Wilson’s on Clifton Road? M: Yes.In fact, I saw part of it.It was terrible.W: You saw part of it?

M: Yes.The robbers planned to rob the shop… W: In broad daylight? I didn’t know about that.M: They arrived in a large red car which they parked on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road.W: How many robbers were there? M: Three.One waited inside the car and the other two walked over the shop, carrying large briefcases.Once inside the shop, they made the manager of the shop and his assistants lie down on the floor while they filled the briefcases with jewelry.What they didn’t know, however, was that another assistant had pressed a small alarm bell.At that very moment, a police car arrived.Then the robbery was over.Text 10 Webster Toys has made good and interesting toys for more than a hundred years.Now we sell them in countries from New Zealand to Norway and from Japan to Brazil.We are looking for someone to sell our toys in the Far East.He or she should be between the age of thirty and forty.He or she should speak at least one language of selling.He or she should speak at least one language of the Far East, as well as good English.Most immortally, he or she should understand money and make money more than ever before, for himself or herself, and for Webster Toys.The person we are looking for will live in Singapore and work in our office there, but he or she will travel for up to six months in any one year.If you think you are the person we are looking for, write to Mr J.Sloman at our head office.

第四篇: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浙江省高考最后一卷(第二模拟)政治试题(解析版)

2016年百校联盟(押题卷)浙江省高考最后一卷(第二模拟)政治试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

1.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房地产市场正式定调去库存。对此,业内人士指出,2016年房地产政策将围绕供需两端进行,在原有降价、补贴、除限等基础上,增加新进市民的需求,更为有效地去库存。这一政策的出台 ①会使商品房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 ②能进一步改善商品房的供求关系 ③会进一步改变消费者的消费结构 ④能防范地方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试题解析】实施去库存政策,有利于改善原来商品房供大于求的情况,增加商品房交易量,稳定地方经济,从而防范地方经济和金融体系风险,②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商品房去库存会改善供大于求的状况,但不一定会供不应求,①排除。

2.自2016年1月1日起,全国31个城市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对试点地区个人购买符合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产品的支出,允许在当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税前扣除(扣除限额为200元/月)。国家此举的主要目的是 A.维护投资者权益,保障投资者收益 B.减轻个人税负,增加投资者信心 C.缓解财政压力,补齐财政资金缺口

D.促进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满足居民保障需求 【答案】D 【试题解析】国家此举是为了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满足居民保障需求,D符合题意。此举和维护投资者权益无直接关系,且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也是一种具有风险的投资方式,A中“保障投资者收益”说法绝对,A不选。此举有利于减轻个人税负,但这并不是此举的目的,B不选。国家此举的目的不是补齐财政资金缺口,C不选。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同意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批复》(以下简称《批复》),同意在天津、上海、海南、深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苏州、威海和哈尔滨新区、江北新区、两江新区、贵安新区、西咸新区等省市(区域)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回答下面问题。

3.我国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有利于

①促进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贸易增长的持续性 ②消除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增强贸易增长的协调性 ③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开辟新的财富创造方式 ④不断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水平,推动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方案提出,要在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扩大服务业双向开放力度、创新事中事后监管举措等方面进行探索试点。上述做法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与发展动力

③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3.B 4.A 【试题解析】3.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有利于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故①③符合题意。②中“消除贸易壁垒的不利影响”说法错误。开展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与“扩大服务贸易的规模水平”无关,④排除。

4.开展试点旨在从试点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其他地区的发展,故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部分对整体的影响,③不选。材料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排除。

5.20世纪70年代,曾有美国科学家在观测双星系统的过程中,发现引力波存在的间接证据。2014年,一个研究小组声称找到了宇宙极早期引力波留下的独特印记,但最终该小组承认他们的研究可能出错。2016年2月,美国科学家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第一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这是人类认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发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②受客观条件的影响,真理具有局限性 ③认识的发展呈现出波浪式前进的趋势 ④依据主观的内在本性才能正确认识事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试题解析】美国科学家直接探测到引力波的存在体现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①符合题意。引力波的发现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③符合题意。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但“局限性”一词说法不妥,②排除。遵循客观规律才能正确认识事物,④说法错误。

6.下列古语与下面漫画《浇》(作者:何青云)寓意相近的是

①举网以纲,千目皆张 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③善救弊者,必寻其起弊之原 ④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试题解析】漫画强调做事情要抓住关键,启示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①③体现了要抓住主要矛盾,符合要求;②启示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④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均不符合题意。

7.2015年12月,山东小伙郭强为救轻生同事不幸溺亡,但获救同事和另外两名当事人却咬定郭强是因感情问题而轻生,直到多人提供证言,三人才改口还了郭强清白。此类事件近几年时有发生。这告诉我们 ①损人利己的本性是难以改变的 ②社会现实制约着人们的价值选择 ③错误的价值观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④要把人民利益作为价值选择的标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试题解析】材料表明个别人损人利己,但这不是人的本性,①错误;这类做法主要是受

③正确;②与题意无关;到了损人利己的错误价值观的影响,损人利己是错误的价值选择,④是此类事件给人们的启示,入选。

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指出,加强户口登记管理,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禁止设立不符合户口登记规定的任何前置条件,为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和构建新型户籍制度奠定坚实基础。上述规定 ①表明国家注重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扩大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 ③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④坚持了公民权利至上的原则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试题解析】全面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有利于保障这些人应有的合法权益,这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体现,①符合题意;创新人口服务管理和构建新型户籍制度,有利于提高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③符合题意;我国一直尊重和保障人权,此举并没有扩大对公民权利的保护范围,②说法错误;④中“公民权利至上”的说法不准确,应排除。

9.2015年12月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第43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围绕“仿制药的质量问题与对策”建言献策,此前,许多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农工党中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开展了专题调研。从中可以看出人民政协 ①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②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重要渠道 ③积极履行政治协商与参政议政的职能 ④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试题解析】许多政协委员通过提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体现了人民政协积极履行职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故③④正确。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①错误。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与选举民主无关,②排除。

10.中国一直是亚太区域合作的参与者、推动者、引领者。我们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正在加紧就此开展战略研究,为这一进程提供智力支持;我们制定了互联互通蓝图,并身体力行,为亚太各国建设最急需的基础设施提供帮助。从中可以看出我国 ①坚持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亚太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②通过参与亚太各国国家事务管理来维护其利益

③以积极的姿态参与亚太区域发展与合作,主动承担国际责任 ④坚决维护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试题解析】材料强调我国积极参与亚太区域合作,推动亚太各国共同发展,①③符合题意。②错误,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亚太各国提供帮助不属于参与其国家事务管理。④与题意无关。

11.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在会见来自5个自治区的13名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中华民族一家亲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这是因为 ①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②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具有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④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试题解析】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因此他们拥护“中华民族一家亲”,①④正确;②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如果具有包容性的中华文化不能得到各民族的共同认可,民族团结仍然不可能实现,③不选。

12.2015年12月24日,阎肃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刘云山看望报告团成员,他强调,要学习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坚定信仰、植根生活、崇德修身,走正确的人生之路、艺术之路,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文艺工作者。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

①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宝贵资源 ②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 ③能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为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源泉与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试题解析】阎肃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是我们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资源,有利于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①③符合题意。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②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与动力,④错误。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13.爱国主义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永恒主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今天,中国思想领域日趋多元多样多变。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来引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很好地发挥这一作用。唯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有效整合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教育部下发通知表示,各级各类学校应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方式和途径,有效拓展课堂内外、网上网下、平台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引导。着力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充分利用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旅游景点、部队营地等资源,举办运动会、体育比赛等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生动传播爱国主义精神。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分析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2)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角度解读教育部要求的依据。

【答案】(1)①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找到全体社会成员在价值观念上的最大公约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强大正能量。③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集中每个人的梦想成就伟大的中国梦。

(2)①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的作用。②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③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充分利用文化馆等资源,举办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试题解析】第(1)问,首先要明确意识的作用包括哪些内容,然后结合材料从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的指导作用以及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即可。第(2)问,抓住材料中的“课堂内外”“网络新媒体”“利用……资源”“举办……活动”等信息,从教育的作用、大众传媒的作用以及文化对人的影响等角度组织答案即可。

1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4—201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新登记市场主体和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

注:2014年、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分别是7.3%和6.9%;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速分别是14.23%和14.5%;新登记注册企业增速分别是45.88%和21.6%。

2014—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材料二近两年,国家工商总局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为主线加强事中事后法制监管,坚持宽进与严管相结合,以企业信用监管为核心,探索建立新型监管模式,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失信企业联合惩戒机制,使市场准入环境极大改善,市场竞争环境总体平稳。这些做法使新的市场主体、新的企业大量涌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2)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说明探索建立新型企业监管模式的经济意义。(3)结合材料,简要阐述政府应如何探索建立新型企业监管模式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答案】(1)①和2014年相比,2015年由于新登记市场主体、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的增加,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保持平稳、国内生产总值也在不断增长,进而使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应增加。②但由于新登记注册企业数量增长幅度下降较大,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均有不同程度地下降。这表明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再次证明创业创新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2)探索建立新型企业监管模式,加强企业信用监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为大众创业创造条件,催生新兴市场主体特别是企业的不断涌现;有利于促进企业诚信经营,在市场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利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3)政府在探索建立新型企业监管模式时要做到:①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努力缓解就业压力、提高居民收入;②转变职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为经济建设、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③切实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加强市场监管,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④坚持依法行政,依靠法律规章制度来引导市场主体,促使它们健康发展。

【试题解析】第(1)问考查考生分析图表信息的能力。分析时不能仅分别答出图和表中数据的变动趋势,还要将图表信息结合起来,分析出新登记市场主体、新登记注册企业的数量及增速对GDP、就业、财政收入、居民收入的影响,最后指出图表反映的本质问题。第(2)问要求分析经济意义,此类试题对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考生作答时首先要明确在“生产、劳动与经营”这一知识范围中与“建立新型企业监管模式”有关的主要是“企业与劳动者”的知识,然后据此组织答案即可。第(3)问属于措施类试题,主体是政府,此类试题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具体,考生只要牢固掌握政府的宗旨、工作原则、职能以及政府依法行政等知识便不难作答。

第五篇: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历史41题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历史41题汇编

(2016新课标三卷)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近代以来,在列强的压力下,中国被迫开放了一系列通商口岸。自1898年至1910年,清政府又主动开设了30余个商埠。

图9 清末自开商埠分布示意图

——据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等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有关自开商埠的信息,并加以简要分析。

(2016新课标二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图6 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路线示意图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粤教研2016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历史41题汇编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2分)

(2016新课标一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人民订立契约建立国家,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人民主权不可转让,也不可代表,议员不能是人民的代表,只能充当人民的“办事员”。英国“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了”。人民主权不可分割,否则主权者将被“弄成是一个支离破碎拼凑起来的怪物”。——据卢梭《社会契约论》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016佛山市质检一)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607—1775年英国在北美东起大西洋沿岸西迄阿巴拉契亚山脉的狭长地带建立了13个殖民地。

1687年,牛顿建立经典力学。

1807年,罗伯特·富尔顿设计出汽轮船“克莱蒙特”号。

1860年,工业产量英国排世界 全国高考新课标卷历史41题汇编

(2016佛山市质检二)41.(12分)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提出,冷战结束后,相对简单的两关系已为多极、多文明的远为复杂的关系所取代。下面示意图是其对未来部分国际关系的描绘与预测

结合世界现代史的相关知识,对其中一组关系进行探讨。

(可以对其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其进行修改并进行论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016惠州市模拟)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西方学者在讨论中国或亚洲历史时相信西方,更具体地说,西欧社会经济历史模式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中国和其他

下载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6届百校联盟猜题卷(新课标2)—高考《考试大纲》调研卷历史(第六模拟)(解析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