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江西教师资格证《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战教师招聘面试,中公讲师特为考生整理了《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开场白:各位评委好,我是X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下面开始我的说课,根据新课标的理论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设计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说明,首先说一下我对教材的认识。
一、说教材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在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第一课中呈现了常见分类方法和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本节内容是学习了化学实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联合应用知识的学习。同时本节的内容生活性很强,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并用化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溶液和浊液的性质,学会了二者的鉴别方法,但并没用涉及到胶体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若能将前面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应用到本节课中,那么对于掌握新的知识也轻松很多,同时学生学会了这种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知识的牵引应有提供了学习的方式。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认识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实验、观察、交流等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勤于在生活中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难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进行教学已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知识较为简单,但是识记性知识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方法,学生不理解,同时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在开始部分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阳光照进树林的现象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分散性的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找出问题的要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师结合实物、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不断地抛出问题,学生展开对分散系重要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制备Fe(OH)3胶体,学生通过对制备的胶体进行进一步研究,获取相关性质,通过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加强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分散系的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胶体应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同时学会应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才用创设情境法进行导入。在课程开始前我问同学们在阳光明媚的清晨,走进树林里,大家发现了什么现象了,引导他们对于分散系相关知识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找出问题的要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因为学生对于传统的讲授很难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学生往往对于生活中的情景比较感兴趣。利用生活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求知的迫切心理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本课学习。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师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自主学习,获取概念。
在第一部分离子键的学习中,我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认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获得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又由于导入环节的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很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容易获得相关知识。这样的预设学生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在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后,教师展示CuSO4溶液、泥水实物,学生判断分散剂和分散质,加强对于新知的应用。教师再给出较难的分散剂和分散质的判断,(1)空气(2)95%的酒精水溶液,教师从而引出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的判断方法:量多的为分散剂、量少的为分散质,而当有水存在时,一般水做分散剂。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按分散质分散剂所存在状态不同来分类的话,分散性可以分为几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分散剂和分散质的认识,教师因势利导的安排实验探究来研究分散系的性质。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通你过第一个探究认识到胶体、浊液、溶液的性质,以及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二个探究学生理解了丁达尔效应;第三个实验在结合鸡蛋膜的实验,认识到胶体可以通过滤纸,不可以通过半透膜的性质。最后学生阅读课本P28的科学视野,获得胶体电泳的性质。
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教师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自主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能极大促进学生观察总结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对于胶体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3.拓展延伸,应有新知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了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化学原理。比如涂料、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应用,是利用了胶体的介稳性;豆腐、肉冻、果冻是生活中经常见的凝胶态物质,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还有明矾净水、激光手术刀、止血胶布止血等,都是胶体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教生共同讨论,加强学生对于胶体发展的认识,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发展前沿问题,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担化学小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采取学生小结的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巩固知识。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必做题及选做题的方式和课外学习提高能力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采用的是纲领式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以上为《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全部内容,更多相关说课稿请查看中公教师网说课稿频道!
江西中公教师考试网祝您备考成功!点击查看江西教师公告汇总
第二篇: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
一、说教材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中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包括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两部分内容。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授课,在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的第一课中呈现了常见分类方法和常见化学物质的分类,本节内容是学习了化学实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内容的基础上对二者联合应用知识的学习。同时本节的内容生活性很强,学习了本节内容可以拉近化学与生活实际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并用化学方法和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过渡】接下来说一说我所面对的学生。
二、说学情
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溶液和浊液的性质,学会了二者的鉴别方法,但并没用涉及到胶体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化学实验的方法和物质的分类,若能将前面的学习方法和知识应用到本节课中,那么对于掌握新的知识也轻松很多,同时学生学会了这种学习的方法,为以后的知识的牵引应有提供了学习的方式。
【过渡】结合对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认识胶体的性质和应用,能用物质的分散系的概念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会用实验、观察、交流等多种方法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归纳总结出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情感,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实践的科学精神;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勤于在生活中思考问题,从生活中学习化学的乐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以及教学目标的确立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难点】
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应用;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过渡】根基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观及教师观,为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我将本节课的教育教学方法做了如下设计:
五、说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我主要采取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进行教学已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分散系及其分类的知识较为简单,但是识记性知识较多,如果采取传统的讲授方法,学生不理解,同时失去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在开始部分以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阳光照进树林的现象来引入新课,让学生对分散性的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找出问题的要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相关的结论。
教师结合实物、实验探究、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不断地抛出问题,学生展开对分散系重要知识的学习。通过学生的动手实验制备Fe(OH)3胶体,学生通过对制备的胶体进行进一步研究,获取相关性质,通过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加强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和应用分散系的性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最后通过多媒体展示胶体应用的'生活实例,让学生能够巩固知识,同时学会应用,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过渡】接下来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设计。
六、说教学过程
教与学是有机结合而又对立统一的,良好的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实现,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
首先是导入环节,在此环节中我准备才用创设情境法进行导入。在课程开始前我问同学们在阳光明媚的清晨,走进树林里,大家发现了什么现象了,引导他们对于分散系相关知识的思考。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找出问题的要点,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因为学生对于传统的讲授很难集中注意力,同时也对新知识的学习的兴趣不高,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学生往往对于生活中的情景比较感兴趣。利用生活情景的创设和学生的求知的迫切心理引领学生积极主动的进入本课学习。
第二环节:新课教学
接下来进入新课教学环节。此环节我将借助多媒体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进行教师的教学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参与新知的建构。
1.自主学习,获取概念。
在第一部分离子键的学习中,我通过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大家把课本翻到25页,认真最下面那一段,找出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
因为这部分知识比较简单,学生自主学习就可以获得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组成。又由于导入环节的创设情境,学生的兴趣很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很容易获得相关知识。这样的预设学生不仅可以高效地获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在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后,教师展示CuSO4溶液、泥水实物,学生判断分散剂和分散质,加强对于新知的应用。教师再给出较难的分散剂和分散质的判断,(1)空气(2)95%的酒精水溶液,教师从而引出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的判断方法:量多的为分散剂、量少的为分散质,而当有水存在时,一般水做分散剂。接着教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按分散质分散剂所存在状态不同来分类的话,分散性可以分为几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加强对分散剂和分散质的认识,教师因势利导的安排实验探究来研究分散系的性质。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mL蒸馏水、25mLCuSO4溶液和25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O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照射烧杯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3)将Fe(OH)3胶体和泥水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通你过第一个探究认识到胶体、浊液、溶液的性质,以及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通过第二个探究学生理解了丁达尔效应;第三个实验在结合鸡蛋膜的实验,认识到胶体可以通过滤纸,不可以通过半透膜的性质。最后学生阅读课本P28的科学视野,获得胶体电泳的性质。
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教师将实验探究、讨论归纳、自主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能极大促进学生观察总结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引导学生积极的思考,更能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加强了学生对于胶体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3.拓展延伸,应有新知
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了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化学原理。比如涂料、颜料、墨水的制造,洗涤剂、喷雾剂的应用,是利用了胶体的介稳性;豆腐、肉冻、果冻是生活中经常见的凝胶态物质,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还有明矾净水、激光手术刀、止血胶布止血等,都是胶体在生活当中的应用。
这一环节的设置中,教生共同讨论,加强学生对于胶体发展的认识,帮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和社会发展前沿问题,认识到化学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当担化学小主人翁的意识。
第三环节:巩固提高
教师通过多媒体出示试题,学生思考回答,生生互评,巩固新知。
第四环节:小结作业
1.课堂小结
采取学生小结的方式,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和巩固知识。
2.布置作业:
为了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本节课的课后作业预留了必做题及选做题的方式和课外学习提高能力题。
七、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本着简洁、直观、清晰的原则,采用的是纲领式的板书,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高一化学《分散系及其分类》说课稿】相关文章:
1.高一化学《硅及其重要化合物》优秀说课稿
2.《分类》说课稿
3.《分类》说课稿例文
4.《分类与整理》说课稿
5.高一化学《钠》说课稿
6.高一化学《氯气》的说课稿
7.高一化学氯气说课稿
8.高一化学—氯气说课稿
9.《钠》高一化学说课稿
第三篇:分散系及其分类教案
09-10学年第一学期公开课教案----物质的分类
日期:2009-11-17 9:04:11
访问人数:249
新闻来源: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二课时 分散系及其分类
授课人:汤秀丽 授课班级0907班 授课时间:2009年10月16日
目的与要求: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散系的含义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了解胶体的有关性质;
3、能区分溶液、胶体、浊液,知道其本质区别。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科学抽象、概括整理、归纳总结,准确系统地掌握知识规律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胶体的本质特征和性质的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学难点:
胶体的性质及应用、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 1.将少量NaCl溶于水得到的体系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将泥沙溶于水得到的体系呢?将它们静置一段时间后,有什么区别?
2.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见的烟、雾、云属于纯净物吗?如果不是,是什么物质分散到什么物质里的?
[归纳与整理]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及其分类 ⑴分散系: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容纳分散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思考与交流] 按照分散剂和分散质所处的状态(气态、液态、固态),他们之间可以有几种组合方式?并举例。
[归纳与整理] 分散系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聚集状态不同分类,有9种类型。对比如下:
分 散
分 散 剂 实
例
质 气 气 空气 液 气 云、雾 固 气 烟灰尘 气 液 泡沫 液 液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固 液 糖水、油漆 气 固 泡沫塑料 液 固 珍珠(包藏着水的碳酸钙)固 固 有色玻璃、合金 [思考与交流] 1.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能对分散系进行分类吗? 2.不同的分散系有什么区别?
[实验与探究] 1.取三个小烧杯,分别加入25 mL 蒸馏水、25 mL CuSO4溶液和25 mL泥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1~2 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观察制得的Fe(0H)3胶体,并与CuSO4溶液和泥水比较。
2.将盛有CuSO4溶液和Fe(0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3.将Fe(0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归纳与整理] 1.当光束通过Fe(0H)3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而光束通过CuSO4溶液时,则看不到此现象。这条光亮的“通路”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光波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分散传播)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利用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2.胶体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而浊液的分散质则不能。这说明浊液的分散质粒子比较大。3.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均
一、透明、多数均
一、透明、介稳不均
一、不透明、外观
稳定 性 不稳定
1nm~100nm 分直径 <1nm >100nm 散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质分子 粒能否透
能 能 不能
子 过滤纸
食盐酒精溶液、淀粉溶典型实例 食盐水、碘酒 泥水
液
[思考与交流] 1.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丁达尔效应在吗? 2.通过刚才的学习,你对胶体有哪些认识? [归纳与整理] 胶体: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本质特征:分散质粒子在1nm~100nm之间(在超显微镜下可见)。胶体的性质具有丁达尔效应 [阅读与拓展]
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布朗运动,胶体介稳性的应用。[思考与交流]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们经常在媒体上听到一些有关纳米材料,你知道有哪些呢? [阅读与拓展] 纳米粒子的尺寸与胶体粒子大致相当。原有的胶体化学原理和方法不仅有助于纳米技术的发展,胶体化学也从中获得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动力。[回顾与总结] 1.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可以分为溶液、胶体、浊液三类 2.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分类,有3种类型。
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
多数均
一、透明、介稳不均
一、不透明、外观 均
一、透明、稳定
性 不稳定 1nm~100nm 分直径 <1nm >100nm 散分子集合体或有机高组成 单个分子或离子 许多分子集合体
质分子 粒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子
食盐酒精溶液、淀粉溶典型实例 食盐水、碘酒 泥水
液
3.胶体的性质:
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胶体的介稳性及其破坏。
4.纳米技术与胶体 [课堂练习](略)
第四篇:教师资格证说课稿
开场白各位老师下午好,我的抽签号码是38号,学科为地理,我的说课题目是<<>>,课型为新授课.今天的说课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分别是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和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最后是板书的设计.首先说教材,本节课是鲁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第三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后面知识的学习起重要铺垫作用,在整个高中地理知识框架中起重要支撑作用,在历年的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中均有所体现.基于高中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能力,综合新课程的理念,本节课我将设计三维目标.一是知识与能力的目标,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二是过程与方法的目标,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增强学生阅读图表的分析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三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树立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精神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这样划分的原因是这部分内容对学生基础知识起到了非常好的填充作用,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以后的知识联系非常密切.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之前从来没有接触到的,知识也非常抽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教无定法应以学定法是新课程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结合本节课的课程特点和教学目标,本节课我将采用学案导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学案导学法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多媒体能够直观的展示图片,地图等,地图可以化抽象为形象,使地理教学的灵魂,便于学生消化难点吸收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不仅仅要授之以鱼,更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本节课我将采用小组合作法来学习,以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下面说教学流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我将按照四个环节来进行,一是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我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向同学提出………问题.这样导入的好处是能够使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增强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二是:自主预习探索新知:下发导学学案,将班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探讨以下问题……………………………………..三是:展示回馈 点拨升华:各小组负责人将本组讨论后的结果展示回馈,教师在此的作用是补充归纳总结,然后重点点拨……………..这一知识点.四是:随堂检测 及时反馈:设计四个题目分别对应本节课的基础知识点,便于学生回顾刚刚学过的内容.然后再出一道中等难度的图形分析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最后是板书的设计,我们都知道板书具有全面性和直观性的特点,在黑板上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对学生视觉的刺激作用非常明显.本节课我将黑板一分为二,一半用作概念规律的归纳总结,另一半用于作图分析.本节课结合新课程的理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为中心构建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
第五篇: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音乐说课稿《摇篮曲》
中公江西教师网
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初中音乐说课稿《摇篮曲》 相关推荐: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丨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
中公江西教师网-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认定时间在每年的4-7月份,每年一次。认定采取网报和现场领取材料相结合的原则进行。
教材分析
本课根据教学实际,学生能力,我自选教材《萨克斯管演奏教程》,并精选入门小曲《摇篮曲》,作为学生演奏学习的曲目。这是一首具有摇篮曲风格的四三拍子的曲子,一段体结构,旋律优美简单,全曲只有G、A、B三个音符,学生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萨克斯管及历史。(2)能力目标:掌握萨克斯管的基本演奏。
(3)德育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演奏的乐趣,树立信心陶冶情操。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重点是;掌握萨克斯管的基本演奏(包括姿势、口型、手型及简单的指法),并演奏乐曲《摇篮曲》。
本课的难点是:学生对乐器的控制及能奏出轻松而美的声音。教法学法 教法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创造最佳心理状态,树立信心,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多动脑、动手、动眼、动口、用心去演奏、去感受和表现音乐,多启发学生用自己的乐器去“歌唱”。具体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探究发现法,(2)器乐讲解示范法,(3)实践练习法,(4)模仿、接龙,(5)欣赏体验等。
学法
(1)、学生要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探究,大胆地去模仿,去演奏,去竞争,充分表现展示自我。
(2)、注意与他人和教师沟通合作。
江西教师招聘网
中公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
中公江西教师网
(3)、注意养成良好的器乐学习习惯,慢练是学习最好的方法。慢的过程中能更好的去聆听,去体验,去感受正确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左右)首先,我用bβ高音萨克斯管演奏《回家》片段,激发学生对萨克斯管的兴趣及求知欲。(二)新课教学
1.认识了解萨克斯管(5分钟左右)[课件] 1)、萨克斯管的简介(阿道夫-萨克斯的头像挂图)2)、萨克斯管的种类及音域(五种萨克斯管的挂图)3)、萨克斯管的构造(萨克斯管主要有:上段管体、下段管体、喇叭口、连动杆、弯勃、笛头、挂带。笛头又分为哨片、卡子、笛帽。)2.掌握萨克斯管的基本演奏(12分钟左右)(包括姿势、口型、手型及简单的指法、吐奏与连奏等)这个环节中,主要通过教师本人规范而科学的示范演奏,以及自我探究,师生交流、互动,引导解决本堂课的重点,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既要讲清演奏要领,又要及时纠正学生错误。
3.学习吹奏《摇篮曲》(15分钟左右)这是一个实践练习的过程,学生兴趣浓厚,可以采取模仿接龙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很快的掌握乐曲的演奏。注意乐曲三拍子的律动,及连奏,尽量启发学生用自己的乐器去“歌唱”,尽可能的用美的声音去表现音乐。练习时可以分组合作探究与他人和教师沟通。
4.展示自我表现自我,并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这是本节课的高潮部分,课程进行到这里,学生都跃跃欲试,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将得到更好的体现。这时可以进行生生评价、自我评价、教师将给与更多的是肯定和鼓励,表现特突出的,教师将赠与爵士名盘给与奖励。
(三)拓展延伸
欣赏爵士萨克斯的演奏片段《母鸡公鸡》,介绍萨克斯管演奏风格(古典与爵士),并介绍我国萨克斯管演奏现状及国际水平,激起学生努力学习并为我国管乐事业做出贡献。
(四)结课
同学们在《回家》的乐曲中走出教室。
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流程步骤:
(一)申请教师资格的网上报名。
江西教师招聘网
中公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
中公江西教师网
1、凡拟在我省申请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请于2014年4月21日至5月9日期间,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的“未参加全国统考申请人网报入口”进行教师资格申请报名。
(二)申请教师资格材料初审、现场确认
2014年教师资格现场确认时间:2014年4月30日至5月30日(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面试试讲
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在2014年7月1日前完成对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的体检。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应在2014年7月1日前组织完成对申请认定各类教师资格人员的面试试讲。其中,属本科职教师范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面试试讲由学校承担,具体办法由设区市教育局规定。
体检和面试试讲的具体时间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确定并在教师资格认定现场确认时通知申请者。
说课:内容由应试者从所申报学科教材(幼儿园从自带教材中选,小学为六年级,初中为九年级)中挑选3个课时,准备好说课稿,每个课时的说课稿须打印一式两份(认定幼儿园资格的,说课时应将教材提供给评委),测试时由评委任意抽取1个课时作为说课内容。重点考察对所授教材内容全面的理解和分析。应试者根据说课题目向评委口头讲述自己的教学设想,说明这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等问题,特别是要在“为什么”上进行深刻说明。
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辅导课程:
精品协议课程-小学/中学/幼儿
内容:试讲/回答规定问题+试讲/说课(或演示)+答辩 课时:4天5晚
价格:5280元(含住宿),不过全退费
强化协议课程-小学/中学/幼儿
内容:试讲/回答规定问题+试讲/说课(或演示)+答辩 课时:4天
价格:2680元(走读),不过退2000元
班次:强化周末课程-小学/中学/幼儿
江西教师招聘网
中公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
中公江西教师网
内容:试讲/回答规定问题+试讲/说课(或演示)+答辩 课时:2天2晚 价格:880元
2015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备考公益讲座
相关推荐:2015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课程
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说课丨江西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江西教师招聘网
中公江西教师网http://jx.zgjs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