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偏心搅拌机的应用和安装设计要点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s取桨叶直径d的0.5倍,即s=0.5d.但是无论以上两种那种情况,叶轮外缘距釜壁的最小距离不应小于50mm。
2、偏心搅拌设计桨叶的选择:
偏心安装的搅拌机不宜选择径流型桨叶,应以轴流桨叶为主,以形成整个搅拌体系的混合效应;当多层搅拌桨叶组合应用时,下层桨叶根据搅拌目的的需要可以选择径流桨叶。
3、偏心搅拌时由于液面会形成旋涡,搅拌体系会产生一定的波动,通过观察电动机的电流稳定性就可以了解,所以在搅拌功率选择时要适当加大保险系数,但也不宜过大,总体来说功率消耗还是小于全挡板条件下的功率消耗。
4、偏心搅拌时的轴径计算:
偏心安装的搅拌机,在搅拌机运转过程中,整个搅拌体系是不均衡的,搅拌机的桨叶和搅拌轴所受到的液体冲击也不均衡,更加不稳定。所以搅拌轴的计算要充分考虑强度和刚度,并远离非安装区(临界转数的上下30%区域)。
5、偏心搅拌时可以加装底轴承,会使搅拌机运行更加平稳,增强可操作性。但是很多情况下不能加装底轴承,如上面说的容器为玻璃钢设备或其它不适宜加底轴承的情况,如物料中有固体颗粒等待。在这种情况下,搅拌机如果要求空运转或有液面通过时,可以在桨叶底部加装稳定环,来实现要求的应用情况。但稳定环因受力面积增大,承受偏心冲击的可能也更大,所以一定要将搅拌轴的强度和刚度计算好。偏心搅拌机的应用很多,特别是大型储罐(如直径8~10米以上),不适宜在罐壁加装挡板;或者容器太大,同一容器上部加装多台搅拌机的情况也应属于偏心搅拌的一种,只不过应用情况更加复杂而已。
第二篇:搅拌机设计流程
摘要
搅拌机是搅拌设备的心脏。在搅拌机设计及使用过程中,合理的选取搅拌机的结构,运动和工作参数,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等材料的搅拌质量和搅拌效率。论文对搅拌臂的排列、搅拌叶片的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机转速和搅拌时间等主要参数的选取进行分析与试验研究。通过归纳,给出了双卧轴搅拌机的主要参数,包括搅拌臂排列、叶片安装角、拌筒长宽比、搅拌线速度等;给出了评价搅拌机参数合理与否的准则;给出了搅拌臂排列的基本原则。论文通过试验研究,建议用叶片推动的物料量与该搅拌机的公称容量的比值rl,来综合评定搅拌臂的个数,叶片面积和其他参数匹配的合理性,并作为设计时的参考;双卧轴搅拌机的叶片的安装角范围为3l一45,对国内广泛使用的宽短型双卧轴搅拌机叶片安装角度推荐为45;对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双卧轴搅拌机,它的长宽比的选择范围为0.7—1.3,推荐使用值为小于1;搅拌机的转速主要受搅拌过程中混合料不发生离析现象所限制,对目前常用的双卧轴搅拌机,推荐的叶片线速度为1.4m/s-1.7m/s/;合理的搅拌时间是保证搅拌质量符合要求条件下的最短搅拌时间,它受充盈率等多种因素影响,合理的搅拌时间应通过试拌来确定。[关键词]:搅拌机、主要参数、合理性、实验研究
第1章 前言
1.1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世纪40年代,在德、美、俄等国家出现了以蒸气机为动力源的白落式搅拌机,其搅拌腔由多面体状的木制筒构成,一直到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用铁或钢件代替木板,但形状仍然为多面体。1888年法国申请登记了第一个用于修筑战前公路的混凝土搅拌机专利。20世纪初,圆柱形的拌筒自落式搅拌机才开始普及,其工作原理如图1.2所示。形状的改进避免了混凝土在拌筒内壁上的凝固沉积,提高了搅拌质量和效率。1903年德国在斯太尔伯格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座水泥混凝土的预拌工厂。1908年,在美国出现了第一台内燃机驱动的搅拌机,随后电动机则成为主要动力源。从1913年,美国开始大量生产预拌混凝土,到1 950年,亚洲大陆的日本开始用搅拌机生产预拌混凝土。在这期间,仍然以各种有叶片或无叶片的自落式搅拌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自落式搅拌机依靠被拌筒提升到一定高度的物料的自落完成搅拌。工作时,随着拌筒的转动,物料被搅拌筒内壁固定的叶片提升到一定高度后,依靠自重下落。由于各物料颗粒下落的高度、时问、速度、落点和滚动距离不同,从而物料各颗粒相互穿插、渗透、扩散,最后达到均匀混合。自落式搅拌机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维护简单,功率消耗小,拌筒和叶片磨损轻,但搅拌强度不高,生产效率低,搅拌质量不易保证。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普通塑性混凝土,广泛应用于中小型建筑工地。按拌筒形状和卸料方式的不同,有鼓筒式搅拌机、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双锥倾翻出料搅拌机和对开式搅拌机等,其中鼓简式搅拌机技术性能落后,已于1987年被我国建设部列为淘汰产品。随着多种商品混凝土的广泛使用以及建筑规模的大型化、复杂化和高层化对混凝土质量、产量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有力地促进了混凝土搅拌设备在使用性能和技术水平方面的提高与发展。各国研究人员开始从混凝土搅拌机的结构形式、传动方式、搅拌腔衬板材料以及搅拌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探索。20世纪40年代后期,德国ELBA公司最先发明了强制式搅拌机,和自落式搅拌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强制式搅拌机利用旋转的叶片强迫物料按预定轨迹产生剪切、挤压、翻滚和抛出等强制搅拌作用,使物料在剧烈的相对运动中得到匀质搅拌。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如图1.3,与自落式搅拌机相比,强制式搅拌机搅拌作用强烈,搅拌质量好,搅拌效率高,但拌筒和叶片磨损大,功耗增大。此种搅拌机适于拌制干硬性、轻骨料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和专用混凝土,多用于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搅拌站和预拌混凝土搅拌楼。根据构造特征不同,主要有立轴涡浆式搅拌机、立轴行星式搅拌机、立轴对流式搅拌机、单卧轴搅拌机和双卧轴搅拌机等。
图1.2 自落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图1.3强制式搅拌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随着技术的发展,强制式搅拌机在德国的BHS公司和ELBA公司、美国的JOHNSON 公司和REX WORKS公司、意大利的SICOMA公司和SIMEN公司、日本的日工株式会社和光洋株式会社等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形成系列产品。比如德国的EMC系列、EMS系列搅拌站和UBM系列、EMT系列搅拌楼,意大利的MAO系列搅拌站、MSO 系列大型搅拌基地等。我国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1952年,天津工程机械厂和上海建筑机械厂试制出我国第一代混凝土搅拌机,进料 容量为400L和1000L。20世纪70年代未至80年代初,我国为适应建筑业商品混凝土大规模发展的需要,在引进国外样机的基础上,有关院所厂家陆续开发了新一代Jz型双锥自落式搅拌机、.D型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其中,JS型双卧轴搅拌机在80年代初研制成功。80年代末,我国混凝土搅拌产品开发重点转向商品混凝土成套设备,研制出了10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站)。经过引进吸收、自主开发等几个阶段,到本世纪初,国内混凝土搅拌机技术得到长足发展,在产品规格和生产数量上,都达到了一定规模,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逐步形成了一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能力的行业。2006年,我国生产装机容量O.5~6m3的搅拌站2100多台,已成为混凝土搅拌设备的生产大国。1.2国内外搅拌机参数的研究现状
对搅拌设备来说,搅拌机构是核心装置,混凝土搅拌质量的好坏,搅拌机生产率的高低以及使用维修费用的多少都与它有关,目前,双卧轴搅拌机是国内的主导机型,因此,国内外对卧轴搅拌机技术进行了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国外对卧轴搅拌机技术的研究起因于对沥青混和料拌和抽样和方法准确度的分析,由于试验中采用的1t间歇式卧轴强制搅拌器,抽取的样品测试数据显示了在搅拌器的一种设计与另一种设计之间,由于桨叶的排列方式不同,有可能成为造成混合料均匀度的明显差别的主要原因。研究人员分析认为:所用的双轴桨叶式搅拌器中,材料的主要运动是一种在与轴垂直的平面内,围绕着每根轴的不规则转动。在桨叶相遇或重叠的部位,材料在一根轴之间的区域内相互交换着,材料的辅助运动是与两根轴平行的,从搅拌轴的一个旋转平面到另一旋转平面。在用来构成辅助运动方面,不同设计方案的搅拌器,变化是很广泛的。混合料在两根轴之间的区域内运动是不规则的,但是在轴的两侧,物料则围绕着搅拌器内壁在水平面内作某种循环运动,运动的程度都会受到桨叶端面与它们移动方向的夹角的影响。为了找到在搅拌器其它设计特点保持不变的情况下,由于改变桨叶端面的角度和安装方式而产生的不同方案的辅助运动,以及对被搅拌的混和料均匀度的影响程度,研究人员制造了一套带有可调桨叶的特殊桨臂。通过央紧作用,将桨叶紧固到桨臂的圆柱部分,并可按任意角度调整,而且可按根右旋或左旋螺距来安装于搅拌轴上。在一些搅拌器中,将垂直于它们移动方向的平面桨叶,向左和向右交替地转一定角度,使这些桨叶的排列方式不是按照产生一种有规则的辅助运动,所以在搅拌器内材料的输送不是始终如一地从一端到另一端。当使物料由轴的两端向中心运动时。物料向中心堆积,有一些物料则从堆积料的顶端溢出,再从两端返回,那旱物料的水平面要低得多。在另外一些搅拌器中,桨叶的排列可使物料产生有规则的辅助运动。一轴上的所有桨叶端面都使物料朝一个方向运动,而另一根轴上的所有桨叶端面部使物料朝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桨叶相对于搅拌轴不同的倾斜角度情况下,分别采用两种桨叶排列方式进行试验:①将所有桨叶调至使物料向搅拌器的中心运动:②将一根轴上的所有桨叶都安装成使物料向右运动,而另一根轴上的所有桨叶都安装成使物料向左运动,以便能使物料 在平面内围绕着搅拌器产生顺时针方向的循环或旋转运动。这两种排列方式被称为“向心”方式和“旋转”方式。试验按18批物料作为一个系列来进行,它覆盖的变化因素包括:三种桨叶角度(15、30和45)、两种桨叶排列方式和三种搅拌时间(1min、2min和4min)。获得拌和匀质性分析的样品总数为213个。分别计算出每批混和料样品中粘结料的百分比标准离差和通过给定筛子的物料百分比标准离差,将标准离差转换为离差系数,以便提供不同混和料之间合理有效的比较。
第2章搅拌机主要参数
2.1双卧轴搅拌机的主要参数
本文以目前广泛使用的双卧轴搅拌机为主,对搅拌装置几何和运动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进行分析和试验研究。搅拌装置参数主要有:搅拌臂的排列、搅拌叶片的安装角、拌筒的长宽比及搅拌线速度等,其结构如图2 1(a)所示,主要参数如图2 1(b)所列:
图2.1(a)双卧轴搅拌机结构
图2.1双卧轴搅拌机主要参数 2.2搅拌机参数选取的准则
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自落式和强制式搅拌机己沿用了50余年。但在搅拌机设计 和使用中,仍采用类比法这样的经验方法,缺乏合理性;由于对搅拌过程的机理研究不够,对如何选择这一参数,说法不一,缺乏科学性;在搅拌过程中,混合料的物理一化学性能都发生了变化,这一过程极其复杂而影响因素又较多,但由于对诸参数综合优化的试验研究不深入,且设计和使用者在选择转速值时缺少依据。搅拌机是混凝土制备设备的心脏,它必须满足搅拌质量与搅拌效率等性能要求。搅拌质量就是生产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新拌混凝土;搅拌效率就是在满足搅拌质量的前提下,搅拌时间要尽量短,以提高设备的生产率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混凝土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新拌混凝土质量是对搅拌机性能的最基本的要求,也是首要的性能要求。混凝土质量用其宏观及其微观均匀度来评价,宏观均匀性用拌和物中砂浆密度的相对误差埘 式中,搅拌的平均时间f的角标表示拌缸(或拌筒)三维坐标(x,y,z)或(z,r,由)及其顺序。该式的物理意义是:合理的搅拌机参数应保证在满足给定的均匀度指标的前提下,在拌缸内各个方向的搅拌时间相接近。这时选取的搅拌机的主要参数较合理。可利用实验来调整搅拌机的参数,使其趋于合理。在不同的搅拌时间,按三维坐标方向测搅拌的均匀度就可知道,在所有方向都达到给定的均匀度的时间。一般来}兑,在三个方向同时都达到给定的均匀度指标是不可能的,总会有先有后。应根据实验结果,调整搅拌机结构及相应的参数,使得能够在搅拌室内所有方向上能接近同时达到给定的均匀度。2.3试验样机与实验条件 2.3.l试验样机 试验样机主要搅拌参数见表2 l,主体结构见图2.2 表2.1试验样机主要搅拌性能参数 图2.2双卧轴搅拌机主体结构图 该试验样机搅拌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普通双卧轴搅拌机一样,动力从电机通过摆线针轮减速器,变速后由弹性畦轴器直接传递给一对同步齿轮,从而带动两根搅拌轴作反向同步转动。轴端密封共采用三道密封技术,印迷宫环、浮封环O型圈和骨架油封。卸料采用手动方式,通过搅拌筒底部的偏心旋转扇形闸门来控制。由于试验条件的限制.也为了简化设计,该样机没有设计耐磨衬板和L料机构,试验中采用人上料,这虽然会对搅拌质爵和搅拌时捌产生一些影响,但由于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试验.所以仍然能够完成试验任务。 搅拌机构是本次试验研究的重点。由于试验中要分别比较拌筒不同长宽比和搅拌臂不同排列形式以及搅拌叶片不同安装角度对搅拌质量的影响,因此要求拌筒的长宽比、搅拌臂的排列和搅拌叶片的安装必须能够调节,而且要求拆装、维护方便。 2.3.2搅拌机构的设计 ●搅拌叶片的设计 搅拌叶片的形状是根据拌简直径、叶片安装角度(轴向和径向安装角度)、叶片在轴向和径向所占搅拌区域长度和叶片设定高度等参数设计的。其中,侧搅拌叶片分左旋和右旋两种。搅拌叶片的外缘利用拌简直径构成的圆柱体,通过曲线拟合得到。考虑叶片与拌筒内壁的间隙大小对叶片使用寿命和搅拌能耗的影响,设计搅拌叶片的外缘与拌筒内壁的间隙≤4mm,并且成变间隙的楔形,见图2.3。先接触物料的前端间隙小于后端,相差1--2mm,利于集料一旦被卡后的释放。对于搅拌臂和搅拌叶片的安装设计,则都采用了抱瓦结构,通过螺栓的央紧作用分别固定在相应的搅拌轴和搅拌臂上,具体结构如图2.4所示。试验中,根据拌 筒长宽比的不同和试验研究的要求,搅拌叶片的数量可以相应的增减;通过调节搅拌轴抱瓦,可以调节单轴搅拌臂相位和双轴搅拌臂相位差;通过调节搅拌臂抱瓦,可以调节搅拌叶片的轴向安装角。●拌简长宽比 拌筒长宽比变化是通过在搅拌筒中横置挡板实现图2.4搅拌臂和搅拌叶片结构 的,即保持拌筒宽度不变而对拌筒长度进行调节。挡板的形状与搅拌筒横截面是一致的,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与拌筒焊接的角钢上,从而将拌筒由窄长形分隔为宽短形。样机设计窄长形拌筒的长宽比为1.11,宽短形拌筒的长宽比为O.78。2.3.3试验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a)施工性能一混凝土拌和物应具备满足施工操作的和易性;b)力学性能一硬化后的混凝土应满足工程结构设计或施工进度所要求的强度和其它有关力学性能;c)耐久性能一硬化后的混凝土必须满足抗冻性、抗渗 图2.4搅拌臂和搅拌叶片结构 图2.3楔形间隙示意图 性等耐久性要求;d)经济性能一应在保证混凝土全面质量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水泥,合理利用原材料,降低成本。影响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其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和其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内因。一个合理的配合比,对提高水泥混凝土在各方面的性能,有着重要的作用。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实质上就是确定四项材料用量之间的三个对比关系,即三个参数。 (1)水灰比W/C:水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用水与水泥用量的质量比表示。(2)砂率厦:砂子与石子之间的比例关系,用砂子重量占砂石总重的百分数表示。(3)单位用水量mwD:水泥净浆与骨料之间的比例关系,用l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示。水灰比、砂率、单位用水量三个参数与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图2.5所示(图中,粗实线表示直接关系,细实线表示主要关系,虚线表示次要关系)。正确地确定这三个参数,就能保证混凝土满足一定的设计要求。 图2.5配合比参数与混凝土性能关系 考虑本次试验研究的目的,因此在试验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组成材料及其配合比的恒定,即各组试验所用的混凝土均采用同一配合比设计: 水泥31kg,水17kg,砂66kg,石子127kg。 第3章搅拌臂的排列 对于双卧轴搅拌机,搅拌臂的排列形式主要包括搅拌臂的料流排列和搅拌臂的相对位置关系。其中搅拌臂的相对位置关系主要是指单根轴上相邻两个搅拌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和双轴上搅拌臂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本节主要讨论搅拌臂的料流排列。搅拌臂的不同排列形式,可使拌筒内的混凝土混合料产生不同的料流运动形式。卧轴搅拌机拌筒内的料流形式因搅拌轴数量和混凝土搅拌生产的方式不同有所差别。分析拌筒内的料流形式,可以知道影响双卧轴搅拌机搅拌筒内物料运动的主要因素是搅拌臂的排列以及叶片参数。对于双卧轴搅拌机拌简内的物料运动形式,通过初步试验及分析,认为由于搅拌臂的排列及其叶片的安装形式不同,使物料表现“对流"和“围流”两种不同的运动轨迹。这两种料流形式孰优孰劣,可以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得出结论。 3.1对流和围流 对流搅拌臂的排列如图3.1所示。在搅拌叶片推动下,混合料由搅拌机两端向中央运动,并在中央处以锥体形状堆积。这时有些物料就会从料堆顶部溢出,流向拌筒的两端,然后再由叶片将其从两端推回中央,从而完成物料的一个循环。围流搅拌臂的排列如图3.2所示。其中一根轴上的叶片推动混合料沿轴朝一个方向运动,而另一根轴上的叶片推动混合料沿轴朝另一个相反方向运动。在两轴末端,各有返回叶片把混合料扒离拌筒端面,并从一根轴处转送到另一根轴处,使混合料完成大循环运动。在两轴之间的区域,左边轴上的叶片将混合料推向右边,右边轴上的叶片将混合料推向左边,完成混合料的小循环运动。 图3.1搅拌臂对流排列图 图3.2搅拌臂围流排列 3.2分析与试验 分析物料的运动形式可知,两种搅拌臂排列都实现了物料的循环流动,理论上任一物料质点都能到达拌筒内任意位置,但两种排列使物料在拌筒中的分布状态是不一样的。对流排列中,物料主要积存在拌筒的中央,而两端却较少,因此中央的搅拌叶片受载大,两端处的叶片受载小,容易造成个别搅拌臂和叶片过载损坏。而围流排列可使混合料在拌筒内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沿轴全长上的搅拌叶片受载相同,拌筒底部和叶片的磨损均匀。从这一点来看,搅拌臂围流排列要比对流排列更具优势。对其搅拌质量的影响可依靠试验研究进行比较。通过对搅拌臂及叶片的不同排列、安装,在不同形状的拌筒内,进行关于逆流和围流的比较试验,测定相应的混凝土拌和物匀质性和28d的硬化混凝土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mco(水泥):mwo(水):mso(砂):mGo(石子)=1:0.55: 2.13:4.09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10、30mm,水泥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用中砂,粗骨料用5--一40mm连续级配碎石。试验结果见表分析物料的运动形式可知,两种搅拌臂排列都实现了物料的循环流动,理论上任一物料质点都能到达拌筒内任意位置,但两种排列使物料在拌筒中的分布状态是不一样的。对流排列中,物料主要积存在拌筒的中央,而两端却较少,因此中央的搅拌叶片受载大,两端处的叶片受载小,容易造成个别搅拌臂和叶片过载损坏。而围流排列可使混合料在拌筒内均匀分布,从而保证沿轴全长上的搅拌叶片受载相同,拌筒底部和叶片的磨损均匀。从这一点来看,搅拌臂围流排列要比对流排列更具优势。对其搅拌质量的影响可依靠试验研究进行比较。通过对搅拌臂及叶片的不同排列、安装,在不同形状的拌筒内,进行关于逆流和围流的比较试验,测定相应的混凝土拌和物匀质性和28d的硬化混凝土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相同的混凝土配合比,mco(水泥):mwo(水):mso(砂):mGo(石子)=1:0.55:2.13:4.096。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为C20,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为10,、,30mm,水泥用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细骨料用中砂,粗骨料用5--一40mm连续级配碎石。试验结果见表3.1。 表3.1 对流与围流的比较试验测试指标值 由表3.1可见,不同拌筒内物料运动呈现对流时,混凝土的匀质性指标全都不合格,即不满足AM<0.8%、AG<5%的国标要求,而对于搅拌臂围流排列,虽然这两个指标会随着其他搅拌参数的改变而变化,但是却都满足埘 3.3基于围流形式的搅拌臂排列原则 目前国内外鲁厂家几乎也都采用搅拌臂圉流排列的形式。其典型特征可归纳为: 物料的流向应当符合右(占:)手定则,即当有(左)手四指顺着搅拌轴旋转方向时,拇指的指向就是物料的流动方向:并且两轴上搅拌叶片推动物料轴向流动分量和径向流动分量的方向相反,如图3.3所示。此时,物科不但有大范围的循环流动f可以是逆时针也可以是顺时针,如图3.4所示),而且中央主搅拌区,两轴问的物料还有强烈的高频次逆流。 图30逆时钟围潍图3顺时针围流 如果以I、II来表示轴的序号,以n来表示叶片的序号,那么之间这种运动就称为逆流。拌区的次序有先有后,所上必然存在相位差。相位差太大.造成作用时间上的延迟,进而逆流作用的效果就比较弱;相位差太小,甚至为零时,意味着两搅拌臂几乎同时到达搅拌区,并且二者对物料推动的方向相反,类似于在周向形成一堵“墙”,即彤成局部“死循环”现象,料流的大循环运动被阻断。所以.逆流相位差大小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取值范围,在此范围的逆流才被认为足合理的。若能通过合理布置和两搅拌臂,使其到达搅拌区的相位时间差更合理,频次更多,那么物料揉搓和挤压的作用就越充分,搅拌效果就越好。同时,由于这种逆流是在两搅拌轴之间的强制作用,如果柿黄合理,使得物料作用频次快,强度大,靠近搅拌轴音|f分的物料就会充分运动起柬.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改善普通强制式搅拌机所固有的,园速度梯度所产生的搅拌低效区问题。但逆流是以不破坏物料的大循环流动为前提的。另外,由于I和II之间的相互关系又与单轴及双轴上搅拌臂的相位及其排列有关,如果布置合理,那么这种逆流运动不但起不到强化搅拌的作用,反而有可能破坏整体的大循环运动,会恶化搅拌质量。因此,搅拌臂排列形式优化的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加快物料轴向大循环的频次,同时增加物料合理逆流,从而增加物料与搅拌叶片直接接触并发生强制作用的机会,提高搅拌质量。由此可以得到双卧轴拌筒内搅拌臂及叶片布置的基本原则如下: ①物料在拌筒内合理流动,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物料拌成匀质混凝土; ②在搅拌轴旋转的过程中,尽量让参与搅拌的叶片数目相等,以达到搅拌电机负荷均匀,减少冲击的目的; ⑧物料在拌筒内分布均匀,不要在拌筒的局部区段产生堆积,避免个别叶片和搅 拌臂过载而损坏。 3.4单轴搅拌臂的排列形式 单轴搅拌臂排列形式取决于其上相邻两个搅拌臂之间的相位布置,包括相邻拌臂间的相位角及其正、反排列形式。3.4.1相位角及其正、反排列形式 单根轴上相邻两个搅拌臂之间的相位布置,国内外不尽相同。目前,用于搅拌普通混凝土的搅拌机中,比较主流的布置相位角是900和60。也有采用其他角度布置的,比如日本日工公司的产品就是450。用于搅拌大骨料混凝土时,会采用1200甚至1800相位角。从单轴上搅拌臂的相位方向与搅拌轴旋转方向的关系来看,同一相位角在单根轴上的搅拌臂排列可以有两种形式:一种称为正排列,另一种称为反排列。其中对于正排列的规定是:当逆着混合料流动方向看,搅拌臂排列的相位方向应与搅拌轴转向相同;若顺着混合料流动方向看,二者方向则相反。相反的情况就是反排列。 图l所示为单轴上900相位角的搅拌臂排列形式,图中“·”表示物料流出纸面,其中,图3.5(a)为搅拌臂正排列,图3.5(b)为搅拌臂反排列。 图3.5单根轴上90相位角的搅拌臂排列形式 3.4.2分析与试验 以搅拌臂相位角900为例,对正、反排列做比较分析。先讨论反排列布置。依据物料连续递推式地前进,当第四搅拌臂上的叶片将混合料向前推搅后,同轴的第三搅拌臂上的叶片需要旋转270。才能继续将混合料向前推动,然后再经过一个270。旋转轮到第二搅拌臂。显然,混合料从一个搅拌臂处被推搅到下一个相邻的搅拌臂处,每一次搅拌轴都要旋转270。,如果有n个搅拌臂,那么就需要n一1 倍的2700。而对于正排列布置,由第四搅拌臂上的叶片向前推搅的混合料,只需要经过90。就可被同轴的第三搅拌臂上的叶片继续推搅。同样,当混合料轮到第二搅拌臂推搅时,仍然只需要旋转90。于是混合料从第一个搅拌臂传到第n个搅拌臂,只需经过n一1倍的900就能实现。图3.6所示为单轴上600相位角的搅拌 臂排列形式,图中“·”表示物料流出纸面,图3.6(a)为反排列,图3.6(b)为正排列。在图3.6(a)的反排列布置下物料被连续递推式前进,当第七搅拌臂上的叶片将物料向前推搅后,同轴第六搅拌臂上的叶片需要。相位角的搅拌臂排列3000才能继续将物料向前推进。显然,如果有n个搅拌臂,那么就需要n一1倍的3000;对于图3.6(b)的正排列:则只需经过n一1倍的60。就能实现。由此可见,在搅拌时间、拌臂数目及相位角一定的情况下,搅拌臂正排列要比反排列推搅的快,物料获得的轴向流动次数更多,搅拌装置的利用率更高。这对搅拌臂围流排列的搅拌机,完成物料从拌筒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作用则更加明显。但同时也说明单轴上采用较小的相位角可使物料得到较多的流动次数。但相位角太小,物料在拌筒内周向翻动的剧烈程度降低,它还要受制于混凝土拌和物粗骨料最大粒径的限制。现在选用国内某厂生产的JS500型双卧轴搅拌机为例进行计算分析。该机每根轴上有7个搅拌臂,围流排列,相位角为90。,转速35r/rain,搅拌周期45s。于是在一个搅拌周期内,搅拌轴转过的圈数为 图3.6单根轴上60相位角的搅拌臂排列 对于搅拌臂反排列,物料完成一个轴向的推搅需要转过 那么,一个周期内物料在单根轴上完成的流动次数为 若采用搅拌臂正排列,物料完成一个轴向的推搅需要转过 于是,一个周期内物料在单根轴上完成的流动次数为 可见,这种JSS00型双卧轴搅拌机单根轴上搅拌臂正排列得到的流动次数是反排列的(17.5/5.8≈)3倍。这同时也表明单根轴上采用较小的相位角可以获得较多的流动次数。但也不是说单根轴上搅拌臂问的相位角越小,搅拌质量就越好。因为较小的相位角虽然可以实现物料沿轴向的快速均布,但物料在拌筒内翻动的剧烈程度却相应变差,即物料的周向流动变差,这显然不利于物料在整个空间方向的均布。显然,单根轴上相邻搅拌臂间的相位角是与轴上搅拌臂的数量密切相关的。对于围流排列,若以11表示单根轴上搅拌臂的数目,0表示相邻搅拌臂间的相位角,则理论上对于相位角的取值范围应满足关系式:3600≤noO≤7200。从前面对对流、围流的比较试验数据(参见表3.1)来看,对于所搅拌的混凝土来 说,单轴上相邻拌臂间60。相位角要比90。的搅拌质量好。为了进一步研究对普通混凝土搅拌时单轴上相邻搅拌臂相位角的较优值,选择450、60。和900,在不同长宽比的拌筒中,取满足上述关系式的不同数目的搅拌臂,在搅拌叶片不同的安装角和工作线速度下,搅拌粗骨料最大粒径为40mm的普通混凝土,测得试验数据列于表3.2中。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搅拌臂相位角600布置时,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搅拌效果,对应的各项测试指标的均值都优于900和450相位角的情况,尤其是混凝土的7天抗压强度平均值,都在20MPa以上。从前面的理论分析也可以知道,相同条件下,60。相位角时物料在轴向获得比900布置时更多的流动次数,因而更容易实现物料在轴向的均匀分布。 由此可知,就试验中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为40ram的普通混凝土来说,搅拌臂相位600布置是较合理的。 表3.2单轴上相邻拌臂间相位角的比较试验 表3.2单轴上相邻拌臂间相位角的比较试验(续) 3.2.3小结 3.5叶片安装角的定义 搅拌叶片安装角是搅拌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参数之一。对搅拌质量和搅拌效率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以双卧轴搅拌机的叶片安装角为研究对象,其方法也可用来确定其它类型搅拌机的叶片安装角。它是指搅拌叶片斜面与搅拌轴线间所夹的锐角,见图4.1中的Q角。 图4.1物料单元受力图图4.2叶片前的密实核心 ●定性分析 搅拌机工作时,拌缸内的搅拌叶片应推动混合料沿拌缸的纵向和横向循环运动,实现混合料在三维空间内的流动。当安装角Q过小时,叶片主要带动混合料围绕搅拌轴转动,而缺乏必要的轴向运动;极限情况是当a=0时,搅拌叶片变成和轴平行的一块平板,不起搅拌作用。当安装角a过大时,叶片推动混合料的横向运动就很弱;当Q=90。时,叶片就成为与搅拌轴垂直的平板,和Q=0。时一样也丧失了搅拌功能。因此,搅拌叶片一定要相对于搅拌轴成一定角度安装。为了使混合料的横向和轴向运动都较大,目前国内外叶片安装角的常用值为Q=45。若将某一瞬间搅拌叶片对某单元混合料的作用情况简化为图4.1所示,可以看出,要使混合料能够沿叶片宽度方向运动,实现轴向运动,必须满足E—E≥0,即: 对于普通的塑性混凝土。搅拌机T作时,叶片的前面将形成密实的核心,混合料沿着密实核心的侧棱运动,见图4.2,图中AB、BC为密实核心侧棱;口为叶片的安装角;y为密实核心侧棱与搅拌轴间的夹角。由于AB和BC两侧棱间的夹角180。.2y为混合料稳定堆放的安息角,叶片的横向搅拌速度系数6:就是口≠00时密实核心的截面积与口=00时密实核心最大面积之比: 叶片的轴向搅拌速度系数%就是密实核心两侧棱在搅拌轴上的投影差与叶片在搅拌轴上投影之比 为了兼顾混合料在横向和轴向都有较大的运动速度,叶片的安装角应使总的搅拌速度系数6具有最大值。总搅拌速度系数6为 致谢 本文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导师对专业的一丝不苟,对学生呕心沥血,使我很受感动,在此向尊敬的***老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在理论和课题研究过程中,得到相关实验室老师的鼎力协助和辅导,得到授课老师的宽容和帮助,同时也得到****老师的大力支持,还有许多在读硕士和博士 的无私帮助,在此一致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中错误在所难免,敬希各位老师和同学不吝指正。 混凝土搅拌机安装作业指导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XXXXXXXXXX,位于XXXXX新兴项目园内。总建筑面积26048平方米。混凝土搅拌及运输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混凝土搅拌站安装位置见现场平面图。 二、地质情况: 第一层 耕土 0.6-1.4m厚 距自然地面厚度 第二层 粉质黏土 3-10m厚 Fak=190kpa 第三、四层 粉质黏土土 Fak=140kpa 三、混凝土搅拌站基础施工程序 定位——挖基础——砌砖模——基础敦混凝土——基础料斗坑内壁抹灰——吊装 四、施工要求和具体方法 1、根据施工现场平面图确定搅拌站位置,并根据搅拌站基础安装图,放出各设备基础线。 2、根据设备基础线挖土,挖土采用人工挖土,挖出的土及时运出场外。 3、设备按以下基础尺寸挖土并浇注混凝土。水泥罐的基础尺寸为φ800,共16个。混凝土搅拌机基础尺寸为800×2750,共4个;400×2000共2个;混凝土配料机基础尺寸为600×2700,共2个。以上设备基础深均为1000mm,混凝土浇注采用C20。 4、按照搅拌站安装基础图,在土方完成后,需按基础尺寸进行模 板施工,模板采用砖模,砖模为240厚红砖墙,砖模施工时注意保证砖模顶标高一致。另外,料斗坑施工按图挖完土后,按坑内标高先在坑底浇注150厚C20混凝土, 然后按图示尺寸砌筑500厚红砖墙并抹灰。 5、在砖模砌筑完成后进行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浇注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混凝土C20配合比为1:2.07:2.98,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为:360㎏。砂采用中砂,石采用2-4㎝碎石,水为地下水。 6、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放线员控制混凝土的标高,并按标高及预埋件的图示位置将预埋件直接浇注在混凝土中。预埋件尺寸见搅拌站安装基础图。 7、待设备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进行设备吊装,并将预埋件与设备底座焊接牢固。 8、混凝土搅拌站组装完成后,需作地面硬化处理①按基础安装图,在搅拌站范围内作150㎜厚混凝土地面,混凝土为C20。②在距搅拌机10米处设一砂、石料场,料场长50米、宽20米,地面为C20混凝土地面、厚度为150㎜,并作500㎜宽、1000㎜高维护砖樯,砂与石中间也用500㎜宽1000㎜高红砖墙隔开,红砖墙用1:3水泥砂浆抹灰。 五、搅拌站安装基础图 本工程使用的搅拌站由一台二仓PLD1600配料机与二台JS750搅拌机组合而成,并配合一台混凝土输送泵车。施工时参照厂 家提供图纸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施工。 app应用设计四大要点 如今,app应用程序无处不在,然而很多app应用软件在设计上面做得并不够。广州app开发公司【启汇网络】设计总监认为:应用商店里面大多数app应用设计没有多大改动,几乎都是一个模板做出来的。 然而,在智能手机时代,app应用开发已经成为发展动向,那么,怎样才算是好的app设计呢?得注意以下几点。 1、要拥有自己的APP应用设计理念,设计自己的app软件。 由于移动设备的关系,在app设计上尽量保持简洁,若非必要就不要放上华丽的图形或其他的信息去吸引用户,需要让信息一目了然,不隐晦,不误导。 2、确定你的APP设计创意是独一无二的,在网络上没有跟你的设计相类似的。 如果有类似的app设计,那就要多多考虑,争取超越并且有一些独特的优化设计在其中定位应用,用户都喜欢用新的东西,如果你设计的app应用过于陈旧,很难让用户对你的设计留下印象。 3、把握好你的APP应用需求,确认核心功能,模拟出设计初稿 通过移动设备的人机界面指南图来定位自己的app应用软件,将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汇总讨论,设计ADS(对应用定义的一段陈述,也称精简的ADS。并根据前面所整理的资料,开始进行基本的产品各个功能的设计,包含移动中使用场景,按钮,显示文字等。 4、通过低保真原型和高保真原型两部操作,完成视觉设计,最终确认APP设计工作“低保真原型”是指:利用原型制作工具,将草图搬上电脑,尽量使用黑白,粗糙的线条来进行设计,不用纠结于细节。“高保真原型是指”:在低保真原型基础上,经行细节修改。当高保真原型完成后,就该给进行视觉设计,app应用设计提倡有质感,有仿真度的图形界面,让app设计的界面尽量接近用户熟悉或者喜欢的风格。在配色和图标上可以下足功夫。经过上面四个步骤,要设计一个好的app应用软件并不是很难了。启汇网络公司内部经常会举行关于app设计的交流会议,目的是让大家不要过于沉浸在自己设计里面,app应用设计效果如何,更多的是由用户的体验效果决定。一个优秀的app设计者,应该多从用户的角度去设计,这样的效果才是让大家满意的。 Tag:广州app应用开发,app应用软件设计,app设计制作 复习要点 1、WLAN技术使用无线电波介质。 2、无线网局域网使用的标准是802.11。 3、DHCP协议的功能是为客户机自动配置IP地址。 4、PCI不属于无线网卡的接口类型。 5、无线子系统的物理信道支撑着逻辑信道,以GSM系统为例,逻辑信道可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两大类。 6、关于无线局域网,802.11b 和 802.11g 都可以在 2.4GHz 频段工作。 7、IEEE802.20技术标准可以有效实现高速移动环境下的高数据传输速率。 8、Wimax是采用IEEE802.16技术标准来构建宽带无线网络的。 9、邻道干扰是指邻近频道或相邻频道之间的干扰。 10、针对QoS的问题,IEEE推出了IEEE802.11 e标准,以便无线链路MAC提供QoS控制和保障机制。 11、GPRS系统中,A类移动台可同时提供GPRS和GSM业务。 12、由一个无线AP以及关联的无线客户端被称为一个BSS。 13、TD-SCDMA系统,目前使用的频段是1755~1880MHz。 14、物理信道用于承载传输信道的信息。 15、拒接服务攻击采用洪水算法对网络进行频率干扰、消耗带宽。 16、802.11协议定义了无线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17、在标准802.11a、802.11b、802.11g、802.11n中,支持最大传输速率最低的是802.11b。 18、GSM系统采用的调制技术是GMSK。 19、天线主要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第1层。20、无线网局域网使用的标准是802.11。 21、移动鉴权中心(AUC)属于HLR的一个功能单元部分,专门用于GSM系统的安全性管理。22、802.16e不属于WLAN协议。 23、SSID不属于802.11无线局域网安全策略。 24、在WLAN接入系统中,为客户提供无线接入功能的是AP。 25、网桥在OSI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上实现局域网互联的。26、802.11g不支持65 Mbps传输速率。 27、IEEE 802.11e协议是增强wlan的QOS服务质量的协议。 28、与IEEE802.11b相比较,IEEE802.11g的信号覆盖范围小,数据传输速率高。 29、IEEE802.11i标准中新增加了AES加密算法。 30、MAC认证方式属于硬件认证而非用户认证。 31、802.11a的最大速率为54Mbps,802.11g的最大速率为54Mbps,802.11b的最大速率为11Mbps。32、802.16a是一项新兴的无线城域网技术。 33、蓝牙和ZigBee技术是无线个域网技术。 34、在802.11功能扩充协议中,增强WLAN协议的QoS服务,以支持语音、视频等多媒体传输的标准是802.11e。 35、多址技术实质为信道共享的技术,主要包括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三类最基本的多址方式。 36、IEEE802.11g与 IEEE802.11b兼容。 37、无线城域网采用802.16系列协议。 38、天线按方向性分类,可分为定向天线和全向天线。 39、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节点的体系结构由分层网络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支撑组成。 40、如用户需要WLAN网络实现漫游功能,多台AP必须使用相同SSID。 41、卫星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拓扑、环型拓扑和网状型拓扑。 42、数字调制技术的基本方式有ASK、FSK、PSK三种。 43、WLAN 根据物理拓扑结构可分为单区网和多区网。 44、自从加入移动特性而产生802.16e标准之后,WiMAX就具备了高速移动特性和高带宽接入特性。 45、IEEE802.11a能够提供6~54Mbit/s数据速率。 46、常见的无线局域网 MAC 层优化技术DCF 主要有CSMA/CA、RTS/CTS两种工作模式。 47、无线广域网采用802.20系列协议。 48、移动IP技术中,移动主机在外地通过外地代理向位于家乡的家乡代理注册,使家乡代理获知移动主机的当前位置,从而实现了移动性。 49、WLAN系统架设中天线的选择:如狭长地带的覆盖,可以选择定向天线;开阔地可用全向天线。 50、提供wlan无线网络安全的两个重要手段是MAC地址控制和无线接入隔离。 5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标准有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种。 52、可以认为,无线传感器网络就是一种特殊的移动Ad Hoc网络。 53、简述移动通信的特点。 答: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如下: (1)移动通信利用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 (2)移动通信在强干扰环境下工作,主要干扰包括互调干扰,邻道干扰和同频干扰等; (3)通信容量有限;(4)通信系统复杂;(5)对移动台的要求高。 54、请分别说出MAC地址控制和无线接入隔离的作用。 答:MAC地址控制:启用白名单时,允许MAC列表中的设备接入,启用黑名单时,拒绝MAC列表中的设备接入。 无线接入隔离:无线用户只能访问AP,二层无法互通。 55、何谓无线局域网络WLAN。 答:WLAN: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无线局域网是指利用无线通信技术在一定的局部范围内建立起来的网络。是计算机网络与无线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56、为什么网络协议栈都以分层形式实现? 答:网络体系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所以采用结构化的方法,将其分解为若干层次设置相应的协议,便于维护和修改。 57、无线局域网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答:优点:移动性;灵活性;可伸缩性;经济性。 还有一些在可靠性、兼容性、带宽等方面的局限性。 58、常见的无线局域网 MAC 层优化技术有哪些?有哪些特点? 答:DCF 主要有 CSMA/CA,RTS/CTS 两种技术。 EDCA 特点:使用AIFS代替DIFS;最大最小竞争窗口的改变 59、为什么说无线城域网解决了最后一千米的接入问题? 答:WMAN 能有效的解决有线方式无法覆盖的地区的宽带接入问题,有较完备的QoS机制,可根据业务需要提供实时。非实时不同速率要求的数据传输服务,为居民和各类企业宽带接入业务提供新的方案。60、IEEE 802.20 标准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由无线信道模型、移动性管理及切换模型、分布式安全模型及所支持的业务模型组成。61、什么是 MANET?它具有哪些特点? 答:MANET 是移动Ad Hoc网络(又称移动多跳网或移动对等网)是一种特殊的在不借助任何中间网络设备的情况下,可在有限范围内实现多个移动终端临时互联互通的网络。 MANET的特点:拓扑结构动态变化,无固定通信设施,网络节点随机移动 ;资源有限,节点的能量和网络带宽有限;多跳通信,实现不同覆盖网络间的源与目标主机间的通信;安全性较低,无线信道易受窃听、篡改、伪造等攻击的威胁。6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几点体系结构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答:WSN 节点的体系结构由分层网络通信协议、网络管理平台、应用支撑组成。 (1)分层的网络通信协议 由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组成。 (2)网络管理平台 主要包括对节点自身管理以及用户对 WSN 的管理,有拓扑控制、服务质量管理、能量管理、安全管理、移动管理、网络管理等。 (3)应用支撑平台 包括一系列检测为主的应用层软件,并通过应用服务和网络管理接口提供支持。63、目前的骨干网络大多为光纤传输,部分城市实现了光纤到户,为此是否可以完全用光纤取代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络? 答:不能取代所有其他类型的网络。由于光纤属于有线网络的范畴,无法取代一些只适用于无线网络的应用,如无线传感器网络(WSN)。64、试阐述无线局域网的组成和结构。 答:WLAN由站、无线介质、无线接入点或基站、分布式系统等组成。 WLAN 根据物理拓扑结构可分为单区网和多区网; 根据逻辑拓扑可分为对等式拓扑、基础结构式和线性、星形、环形等; 根据控制方式可分为无中心分布式和有中心集中控制式两种; 根据与外网的连接性可分为独立 WLAN 和非独立 WLAN。65、802.11a、802.11b、802.11g工作在何频段? 答:801.11a 工作在5GHz频段,802.11b/g工作在2.4GHz频段。 66、IEEE 802.16 协议体系结构如何? 答:IEEE802.16 标准描述了一个点到多点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空中接口,包括MAC层和物理层。67、IEEE802.11 无线局域网标准已较为成熟,其中物理层的协议规范各异,试给出目前已有的物理层规范。 答:直接序列扩频规范、调频扩频规范、红外规范、OFDM 规范。68、移动IP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它的关键技术有哪些?如何实现? 答:移动主机在外地通过外地代理向位于家乡的家乡代理注册,使家乡代理获知移动主机的当前位置,从而实现了移动性,凭借移动IP,主机可跨越IP子网实现漫游。 移动IP技术扩展了WLAN介入方案的覆盖范围,提供大范围的移动能力,使用户在移动中保持与Internet的连接。 69、IEEE 802.20 的协议模型结构如何?各部分分别解决了什么问题? 答:802.20 协议模型分为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两个功能层。 链路层由MAC子层和MAC管理子层组成。前者负责正确组建数据帧,以及对空中资源接入发出申请命令。后者负责提供MAC层参数和提取MAC层监视参数,该信息可用作 网络管理。 物理层由物理汇聚子层、物理媒体子层和物理管理子层组成。物理媒体子层负责提供比特传输。汇聚子层主要实现比特流和信元流之间的转换。管理子层负责提供物理层参数的定义,获取用于网络管理的一些监视参数。70、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哪些特点?面临什么样的挑战? 答:WSN 除具有 Ad Hoc 网络的自组织性等特征以外,还有许多特点: ①网络规模大。②低速率。③低功耗。④低成本。⑤短距离。⑥高可靠。 WSN 面临的挑战: ① 通信能力有限,需要高质量完成感知信息的处理与传输。②电源能量有限,需要节约能量,使网络生命周期最大化。③传感器计算能力有限,要让大量仅具有限计算能力的传感器进行协作分布式信息处理。④传感器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软硬件必须具有高健壮性和高容错性。⑤网络动态性,WSN 应具有可重构性和自调整性。⑥大规模的分布式触发器。⑦感知数据流巨大。⑧以数据为中心。71、什么是无线个域网?它与其他无线网络相比有哪些不同? 答:无线个域网(Wireless PAN,WPAN)是一种采用无线连接的个域网。也是近年来个域网中应用较多的类型。其主要通过无线电或红外线代替传统有线电缆,实现个人信息终端的互联,组建个人信息网络。 传统有线网络中,各种外设与计算机间的连接与通信往往需要各种线缆直接联结,存在许多不便,因此对各种设备间的无线连接需求越来越强烈。于是 WPAN 应运而生,它是为了实现活动半径小(如几米)、业务类型丰富、面向特定群体的连接而提出的新型无线网络技术。WPAN 是一种与无线广域网(WWAN)、无线城域网(WMAN)、无线局域网(WLAN)并列但覆盖范围更小的无线网络。 72、什么是卫星网络?与其他无线网络相比有何不同? 答:卫星通信是指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转发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进行通信的无线电信号。这里的地球站指位于地球表面(陆地、水上和低层大气中)的无线电通信站,而转发地球站信号的人造卫星称为通信卫星。 卫星网络与其它通信方式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通信距离远,覆盖面积大,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②便于实现多址连接通信。③通信频带宽,传输容量大。④机动灵活。⑤通信线路稳定可靠,传输质量高。⑥成本与通信距离无关。73、隐藏节点问题中,无线节点 A 和 C 同时想与 B 通信,此时会产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隐藏节点问题。 使用 RTS 和 CTS 控制信息来避免冲突。当发送方发送数据前,先送出一个 RTS 包,告知在传送范围内的所有节点不要有任何传送操作。如果接收方目前空闲,则响应一个 CTS包,告诉发送方可开始发送数据,此 CTS 包也会告诉所有在接收方信号传输范围内的其他节点不要进行任何传输操作。 74、暴露节点问题中,无线节点B想与A通信,同时,节点C想与D通信,此时会产生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暴露节点问题。采用 RTS/CTS机制,当一个节点侦听到邻近节点发出来的RTS,但却没有听到相应 CTS,可以判定它本身是一个暴露节点,所以允许传送数据到其他邻近节点。这个节点可以成功送出 RTS,但相应的CTS不一定能被成功的收到。 75、在 MANET 中如何进行 IP 地址分配?试分析。 答:MANET 路由协议并未考虑节点 IP 地址的分配,而假设节点 IP 地址已被事先分配好。但这实际上存在问题,必须考虑如何为新加入 MANET 的节点分配 IP 地址。下面是 MANET中 IP 地址分配的几种技术。 ①基于伙伴系统的分布式动态地址分配协议。通过地址池为节点分配 IP 地址,最初整个网络仅一个节点 A,拥有整个 IP 地址池。当一个无 IP 地址的节点 B 加入网络,它向 A申请 IP 地址。A 接受申请后,将 IP 地址池的一半地址分配给 B,B 可将收到地址池中的第一个地址作为自身地址。同时 B 还将发给 A 最新的 IP 地址表,此时 A 和 B 互称为伙伴。 ②改进的 DHCP 协议。此协议为每部分网络选择一个领导,领导扮演DHCP服务器的角色,通过其向新加入节点分配地址,领导拥有一个所有已被分配 IP 地址的列表。 ③基于硬件地址的 IP 地址分配。采用硬件MAC地址的已知网络前缀和后缀组成相应的IP地址。 76、QoS 机制在无线传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通信的可靠性。试分析 MANET 的 QoS机制。 答:传统的 QoS 通常包括时延、带宽、分组丢失概率、时延抖动等,而对 MANET 而言,能量消耗和服务覆盖范围是另外两个特殊的 QoS 属性。通常将根据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和数据流的 QoS 需求来决定的路由机制称为 QoS 路由。QoS 路由就是将传统最短路径形成一条最优路径。 QoS 路由是一种基于网络可用资源和业务流的 QoS 要求来选择路径的路由机制,或是包含各种 QoS 参数的动态路由协议。换言之,QoS 路由是用来查找满足 QoS 要求的路径。QoS 路由要求达到两个目标:要满足应用的 QoS 请求、优化网络的资源利用率。QoS路由和资源预留是紧密相关的两个部分。资源预留之前,满足要求的 QoS 路径已被选定。QoS要求可以是一维或多维参数,相应的 QoS 路由被称为单维或多维 QoS 路由。QoS路由还可以分为 QoS 单播和多播路由。 77、什么是女巫攻击?请举例分析女巫攻击的过程。 答:女巫(Sybil)攻击的目标是破坏依赖多节点合作和多路径路由的分布式解决方案。女巫攻击中的恶意节点通过扮演其它节点或声明虚假的身份,而对网络中其它节点表现出多重身份。其它节点会认为存在被女巫节点伪造出来的一系列节点,但实际上这些节点并不存在,而所有发往这些节点的数据将被女巫节点获取。 下图所示为女巫攻击的示意,A为女巫节点,B为真实节点,其它节点均为A的伪造节点,实际并不存在。而B却受到欺骗,其与所有伪造节点的通信其实都发给A。78、虫洞攻击的具体攻击过程如何?请举例说明。 答:虫洞攻击(Wormholes)也称隧道攻击,指两个或多个节点合谋通过封装技术,压缩其内部路由,减少它们之间的路径长度,使之似乎是相邻节点。常见的虫洞攻击如:恶意节点将在某一区域网络中收到的数据包通过低时延链路传到另一区域的恶意节点,并在该区域重发该数据包。虫洞攻击容易转化为黑洞攻击,两个恶意节点之间有一条低时延的隧道,一个位于基站附近,而另一个较远的恶意节点可使其周围节点认为自己有一条到达基站的高质量路由,从而吸引其周围流量。 下图所示为虫洞攻击,可看出,协同攻击的两个节点之间通过虚假路径,使得表面上看起来的路由器跳数最少。第三篇:混凝土搅拌机安装作业指导方案
第四篇:app应用设计四大要点
第五篇:无线网络设计与应用复习要点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