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三、辨析说明题
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正确。①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发源地,实践创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全部社会关系。②实践构成了人类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本质内容,人类全部生活都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③实践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没有实践活动,人类社会就不能存在和发展。④社会规律存在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是“社会行动的规律”,即实践的规律。⑤这一科学命题指明并论述了“物质实践决定观念”,说明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实践是人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运动方式,深刻揭露了旧历史观的根本错误,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科学的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2.社会进步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因此,社会发展是直线上升的。
错误。①社会发展从总的方向、趋势和内容上是上升的、前进的。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发展就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这上上升性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所决定的。②社会发展的具体道路和形式则是迂回的、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焉因为社会发展既是前进的又是曲折的,所以社会发展表现为螺旋式或波浪式的前进方式。③社会民展的曲折性有两种类型:一类是事物否定之否定过程中的周期性曲折。社会发展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在新的基础上又回到自身,表现为一个发展周期。如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再到新的无阶级社会,原始公有制到私有制再到巷道主义公有制等;另一类是以反复为特点的曲折,在社会发展中,由于新生事物在开始时是弱小的,当旧事物得势时,事物发展就会缓慢、停滞,甚至倒退,从而呈现出曲折性。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决定着新生事物迟早要中用旧事物,使发展中的曲折性得到克服。
社会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表明,形而上学的“循环论”“直线论”“悲观论”以及“一帆风顺”的幻想都是错误的。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工按事物发展前进性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来办事。3.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
错误。⑴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偷越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⑵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
4.垄断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是金融资本。
正确。垄断统治是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根本经济特征,获取垄断利润是垄断统治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⑴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⑵金融资本的基础上形成金融寡头的统治。⑶资本输出有了特别重要的意义。⑷瓜分世界的资本家国际垄断同盟已经形成。⑸最大资本主义列强已把世界上的领土分割完毕。其中,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通过垄断组织实现的垄断资本统治在经济生活中志决定性作用。5.唯心主义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错误⑴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这是在流通领域中完成的。还有就是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卖出商品才能获得存在于商品中的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的产生,既不在流通领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
8.20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
正确。社会主义在20世纪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是在发展中也发生过许多曲折甚至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严重挫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最深刻的原因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放弃了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放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经济、政治、社会、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
但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并不表明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只是社会主义在探索中遇到的挫折,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使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21世纪,社会主义将进行新的开拓,经过全世界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奋斗,必将迎来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复兴。
9.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全面地看问题。
错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他们的对立主要表现在:⑴普遍联系得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⑵发展观点和青睐观点的对立⑶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在三个方面的对立中,贯穿着一个根本分歧,即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0.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
正确。一个完整的认识运动过程是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或者说,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从实践到理论和从理论到实践两个阶段。
11. 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错误。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规律的等价交换原则,客观要求价格与价值相一致。但是,在现实的商品交换中,一方面,价格受供求关系变化的影响,经常与价值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价格变化对供求关系的反作用,使价格对价值又不会偏离太远,并使偏高的价格再向价值靠拢。因此,从较长时间看,商品价格虽然涨落不定,但部是环绕价值这个中心波动。这咱状态,不但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恰好相反,它正是要求价格同价值相一致的价格规律强制贯彻其作用的表现。12.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错误。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形式。没有一个国家是无产阶级用暴力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而得到胜利的。
13.矛盾就是斗争。
错误。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实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及其相互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根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首先是指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矛盾的同一性还表现在矛盾双方相互贯通。矛盾的这种包含着向自己对立面的相互贯通,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体现着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形式。14.因为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所以说理论高于实践。错误。
15.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表明流通过程可以产生剩余价值。
错误。加快资本周转,可以增加年剩余价值,提高年稍作价值率。这是因为,资本经过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次数增加,导致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数量增加,而剩余价值是由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带来的,因而加快资本周转可以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价值,在流通中实现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并不表明流通中会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还是在生产中产生的,但说明流通对资本主义生产有反作用。17.用来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叫可变资本。正确。“不变资本”的对称。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由于这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会增大原有的价值,其增加部分即为剩余价值,是一个可变的量,因而马克思把它称为可变资本。18.思想本身不能实现什么,要实现思想就要诉诸实践。
正确。人们的思想理论是要付诸实现的,只要我们在实际中达到了目的,就肯定地证明了我们的认识与存在是一致的。实践是无限发展的,人们不断在实践中制造出各种新的仪器,新的认识手段,从而不断扩大自己的眼界,实践还证明了人类有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能够从事物的现象中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个别中认识普遍,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相对中认识绝对。实践和科学实验无数次地证明了人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练习题 19.在任何情况下,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都是绝对的。错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但不完全统一的”。首先,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的角度来看的话这个对立是必然的。因为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源是物质决定意识。而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源是意识决定物质。就哲学基本问题的 32.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因此,它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尽管在宏观上采取了某些调节经济的政策和手段,但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仍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它没有改变资产阶级国家的阶级本质和内部的阶级关系。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保证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只是为社会主义革命提供物质准备,不具有社会主义因素。因此认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错误的。
四、简答题
1.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答: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哲学特刊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从物质和意识的矛盾关系出发,指出了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和独立性,以及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和派生性,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原则,从而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②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
列宁的物质定义表明:物质并非不可知的“自在之物”,而是通过人的感觉感知的,是人的认识可以反映的客观实在,这就从根本上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
列宁的物质定义的突出特点是:指出了“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我,从而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以及具体的物质形态区别开来,克服了旧唯物主义把哲学物质混同于具体的物质形态可物质的缺陷。④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列宁的物质主义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它体现了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论的统一;体现了本体论和认识论的统一。
2.为什么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要经过实践和认识多次反复的再认识过程?
答: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造成认识过程摊牌性和无限性的原因是: 是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祔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其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
⑵社会注意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之间存在一定的历史联系但有存在根本区别,与资本主义民主相比,社会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经济基础之上,并为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的,因而具有资本主义民主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无产阶级专政与社会主义民主两者是相辅相承、辩证统一的。6.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历史形态。答:基本观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于物质,主张物质 13.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主要表现。
答: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14.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答:商品的二要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主不能得到商品的价值。其统一性还表现在:作为商品,必有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即使人们为他付也了大量的劳动,也没有价值。15.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
答:唯物史观的创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为科学的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真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的可能性。马克思发现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运行方式,得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结论。
16.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⑴哲学的基本问题: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⑵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 和无限发展。
23.简述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
答:劳动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正是由于这一点,货币所有者购买到劳动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他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值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24.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答:矛盾无处不在,无处不有,是对矛盾普通性的简明概述。矛盾普通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紸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25.平均利润率是怎么形成的?
答: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获得利润,这了得到尽可能高的利润和尽可能多的利润,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必然展开剧烈的竞争,大量资本必然从利润率低的部门转投到利润率高的部门,从而导致利润率平均化。这是剩余价值和竞争干什么作用的必然结果。26.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答:真理与谬误相比较面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首先,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其次,真理与谬误双是相互联系的。再次,真理的发展也是通过与谬误的斗争来实现的。最后,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28.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答:商品的价值规律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动波动。
作用: 答: 表现。⑵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8.依据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与作用原理,阐述社会主义企业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答: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作用: 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为什么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答:首先,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其次,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过度的长期性。最后,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志替代,尚需要长期的过程。但必须明确尽管这个过程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曲折,但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总趋势则是必然的历史走向。
三、辨析说明题
1.世界统一于存在。
答:这个命题是错误的。因为:
一、存在这个概念只能作为思维的对立,用以表述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物质具有含义。如果离开思维的关系,则存在的只能表示某种事物和现象是存在的,并不能说明存在的本质。
二、存在是世界统一性的前提,但不能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存在,国在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于存在并没有说明是事物的存在还是精神的存在,因而是一个折中主义的命题。
三、“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命题不仅无法揭示世界统一性的实质,然而还充分地表现出一种唯心主义倾向,因此,这个命题是错误的。
3.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一系列危机。答:正确。包括三方面:一是应该承认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在推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中确实带来了一些负面作用;二是应该指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本身,而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人们的经济发展观念等导致的科学技术使用不当,以及科学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三是必须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该进行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转变发展观念,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4.劳动力和劳动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成为商品。
答:错误。劳动力只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就可以成不商品,答:错误。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价值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四、简答题
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对立统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的裨与核心,这是因为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辨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选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2.简述如何全面理解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其意义是什么?
答: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实践和认识总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理论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3.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答: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10.简述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六、论述题
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实践意义。答:⑴质变与量变的含义: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不显著的变化,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等,都是事物量变状态的表现。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显著的突变,是对原有质的突破。统一物的分解,相持、平衡、静止的破坏,都是事物质变状态的表现。⑵量变与质量的辨证关系: 形成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贯穿于整个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作用: 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和垄断组织力量的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只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的经济关系的一个调整,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
13.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因此物质就是运动,运动就是物质。
错误;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表明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运动是物质存在的方式,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14.有用就是真理。
错误;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正确的认识,将有用和真理等同起来,否定了真理的客观性。
15.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
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表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的。劳动身产率的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1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
错误;(混淆真理性的认识和一般认识)任何认识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7.唯物主义是可知论,唯心主义是不可知论。
错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哲学基本问题的
第二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辨析题范文
2.世界统一于存在。[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讲的是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统一于存在”是一个错误的折中主义的命题,之所以是错误的,是因为“存在”是什么,在这里不明确的;如果存在是精神,世界统一于存在是统一于精神,这是唯心主义的命题;反过来,如果存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存在就是统一于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命题。
2、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的根源有哪些?[答案要点]
唯心主义得以产生和长期存在有三个根源。一是社会历史根源,主要表现为产生初期生产力低下和科学不发达;二是阶级根源,保守、反动的阶级或集团的需要和支持是唯心主义能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三是认识根源,割裂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片面夸大认识过程的某一方面或环节,也将通向唯心主义。在这三个根源中,认识根源的作用最为持久,因而反对唯心主义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
3.为什么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答案要点]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显著、最根本的特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全面地论证了实践在整个哲学中的基础地位和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把实践的观点看作是自己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同时它强调它的全部理论都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化作群众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新世界观”,“新”就新在它既不是像旧唯物主义那样仅从所谓纯客观的角度去直观事物,也不是像唯心主义那样仅从主观方面去理解事物,而是以实践为基点去理解事物,从而开辟了一个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新视角、新天地。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称为“实践唯物主义”。
5.怎样理解意识活动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答案要点]的,的客观原型。
6.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7.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
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
10.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案要点]
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世界的改造。
2.[答案要点]
相互影响、“一切以时间、地”马克思主义者是条件论者。但又不唯条件,因为人的实践活动本身又在创造条件和改变条件。二是有助于我们树立整体性的思想。和系统论一样,唯物辩证法认为,从功能上看,整体常常大于部分之和。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有全局观念。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答案要点]
这一观点是不对的。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是感性认识的感觉阶段,是直接的感性经验。由于认识主体和客体的局限性和特殊性,有些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反映,有些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虚假反映或骗局。视觉和听觉是感性认识,它们具有直接性、丰富性,但是它的缺点是直观性和表面性,不能深人、全面地反映事物,有待于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用科学态度加以分析,上升为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3.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量。[答案要点]
此观点错误。劳动生产率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或单位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表示。商品的价值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劳动生产率提高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但不能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价值量。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增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所以商品价值量的大小就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一般人类劳动量来决定,而计量劳动量多少的自然尺度是劳动时间,所以价值量就取决于劳动时间。生产同一商品的不同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的差异,他们各自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的长短是不同的。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8.
产生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又离不开流通领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商品生产者之间才能发生关系,货币才能转化为资本。资本家不把货币投人流通,购买劳动力商品,剩余价值无法产生;凝结了劳动者剩余劳动的商品不在市场上销售出去,剩余价值也不可能实现。
10.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把剩余价值看做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但这并不直接导致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生产价格是由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构成。只有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价值才转化为生产价格。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不仅耗费的资本在发生作用,全部预付资本都在发挥作用,这样剩余价值就表现为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额。当剩余价值被看作是全部预付资本的增加值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利润。既然利润是预付资本的增加值,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就成为资本的必然要求,于是在竞争过程中,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资本家按预付资本的比例分配利润。这样,商品就不能按价值进行销售,而必然按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的价格即生产价格出售,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可见,生产价格的形成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
14.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内容的。[答案要点]
此观点不正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利益为根本内容的,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工具。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国家的统治形式可以各不相同:在有这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就用这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在有另一种形式的地方,资本又用另一种方式表现它的力量,但实质上政权总是操纵在资本手里,不管权力有没有资格限制或其他2.
受到客观经济条件的制约。垄断价格受到市场需求、供给和成本三因素的制约。因此,社会产品价值总量仍是垄断价格变动的轴心。3.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客观历史进程。
[答案要点]
此观点正确。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是伴随着科技和社会生产达到更高水平,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大大加强,阻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各种壁垒不断削减,规范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流通的国际规则逐步形成而出现的一种客观历史进程。早在15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科学预见到了“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的趋势。冷战结束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成为不可逆转的事实,不以任何人、任何国家的意志为转移。任何国家都只有积极参与,趋利避害,才能求得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知道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A A.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B.从狭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 C.特指马克思主义 D.泛指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B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日益激化 D.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C A.科学技术的发展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机器大工业生产的发展
4.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人 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A A.历史唯物主义和权力剩余价值学说 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 C.劳动价值和剩余价值学说 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 5.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B A.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 B.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C.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 6.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D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的和丰富的
D.称得上是博大精深的 E.已经难以适应发展了世界形势 7.马克思主义的内容(ABCE A.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等诸多领域 B.包括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的关系 C.是极其深刻的和丰富的
D.是人类所获得的终极真理 E.对当今世界仍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ACD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E.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9.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吸收人类在 19世纪所创造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这些优秀 的成果包括(ACD 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古典经济学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E.德国空想社会主义
10.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在 19世纪 — 60年代,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并发现了(ABE A.历史唯物主义 B.科学唯物主义 C.劳动价值论 D.资本论 E.剩余价值学说
1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的东西而已” ,这个命题 明(A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管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1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物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3.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B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14.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A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性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话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15.“风定花犹洛,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时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6.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身似牛”的说法,这表明(AD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的并在人脑中改造的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17.下列关于时间空间的正确说法是(ABC 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时空都是客观存在的
C.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D.时刻能够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8.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BCD A.物质都是运动的 B.运动都是物质所作的运动
C.脱离开物质的纯精神运动和不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D.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 19.实践活动的特点有(ABC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20.关于物质和存在,正确的说法有(ABCD A.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唯一的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都是有可知性 21.揭示事物发展形势的规律是(B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22.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是(B A.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 B.矛盾双方既对立统一
C.事物之间的斗争统一 D.事物之间的统一性
23.在我们分析人的时候,既要看到缺点又要看到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 是(D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矛盾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B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25.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C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的关系原理
26.根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 证明只要通过 “电子邮件的 6次信息接力” , 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 系上,这表明(AC A.世界时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时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27.唯物辩证法德基本范畴有(ABCD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性那个和偶然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现实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28.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 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BCD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左右 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29.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承认(CD A.世界的统一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30.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ABCD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具体
3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 ,这一说 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B A.精神是 A.生产资本的构成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113.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在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在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C)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有 C,V,M,三部分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分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14.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ABCD))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A.是资本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 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115.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A.社会总资产急剧增加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116.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A.联合制 117.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B)实现的 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B.个人联合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 A.合作参与制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118.垄断利润是()垄断利润是(B)A.超额利润 C.平均利润 119.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垄断价格是()垄断价格是(C)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120.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是多采取()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是多采取(B)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
格 A.垄断高价 12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B)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有资本 D.股份资本 A.国家垄断资本 1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向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与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12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B)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爱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爱管理经济的产物 12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C)A.商品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贸资本国际化 D.金融资本国际化 125.垄断阶级存在的竞争有(垄断阶级存在的竞争有(ABCD))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之选择题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126.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 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征是(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征是(ABCD))A.竞争的目睹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127.垄断利润来自于(垄断利润来自于(ABCD))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通过垄断高价和低价来控制市场以获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D.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他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128.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CD))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1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BD))A.国家直接掌管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13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B)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131.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的重要作用是(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的重要作用是(ABD))A.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 B.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C.成为增强通各国的友谊、履行国际义务的主要方式 D.带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主要手段 132.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ACD))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C.给输入国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D.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必需的基础设施 133.跨国公司(跨国公司(ABCD))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B.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C.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D.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134.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ABCD))A.是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B.是发展中国家总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 D.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2-3)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作为一个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4-19)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即与时俱进。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总之,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
补充:p21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选择)
3、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28)
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究竟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即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统一性。
理论意义: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现实意义:第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第二,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4、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是什么?(30、31)
列宁对物质概念做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补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因为它实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选择)
5、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怎样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3-
34、38-39)
①表现:
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②社会生活是对人们各种社会活动的总称,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第三,实践构成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6、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和发展的观点说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P41(下面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40-41)(回答论述题的思路:先讲原理,再用一句话如本题划线部分来连接原理与材料,最后结合材料分析)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事物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对当前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当代中国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时,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能促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7、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43)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补充:对立统一规律即矛盾规律。
8、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43-44)
矛盾的统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①矛盾的统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连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③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补充: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9、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辩证关系怎样?这一原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重要意义?(45)
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要以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方向;同时又要从我国特殊的国情出发,去探索有自己特色的建设和发展道路。在这里,社会主义是普遍性、共性,中国特色是特殊性、个性,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把个性与共性有机地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10、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46)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是: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方法论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在一定质的基础上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过程,我们就要十分注意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只有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才能达成事物质的飞跃;急于求成,揠苗助长,必将事与愿违。然而,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
②质量互变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要求人们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事物细小的变化,不可揠苗助长急于求成,对于消极因素,要防微渡渐;同时又要根据事物的发展进程,不失时机地促使生物由量变到质变的转化。(加下划线的仅供参考,请大家用自己的话答吧)
这题老师是说:割裂质变与量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和激变论。即若只看到量变未看到质变可能导致改良主义,若只看到质变未看到量变可能导致激变论。
11、辩证的否定观的内容及其现实意义。(46-47)①内容: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
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②意义:
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12、规律的含义和特点是什么?(p54)
规律的含义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特点: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13、意识能动性的含义及其表现。(p56)
①含义: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主要表现在: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如何?请联系大学生的实际说明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p57)
关系: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正确,就越能有效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不顾规律和违背规律,只能把事情办糟。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
所以,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人们要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应当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其次,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最后,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这只是原理,结合材料、实际作答)
15、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66-67)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
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还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而且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映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补充一句话帮助大家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为特征的反映论。
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联系与区别。(66-67)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是两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外界对象。它有两个严重的缺陷:一是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因而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二是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不能把认识看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旧唯物主义认识论被叫做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其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17、怎样认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64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其次,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认识特别是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意义:理论是认识的高级形式,随着实践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理论的指导作用愈益明显,他往往走在实践的前面,指导着实践活动的进程。在社会历史运动中,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为显著。当然,理论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对实践活动起促进作用,错误的理论的作用则恰恰相反。
18、怎样理解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6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分是相对的,人们不应该也不可能吧他们截然分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补充: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19、认识运动的总规律(p70)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就是认识发展的总过程。
20、真理客观性的含义(72)
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对象。
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第三,真理的客观性原理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21、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与现实意义(74)
真理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具有相对性的真理之总和构成具有绝对性的真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理。
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真理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这是真理发展的规律。总而言之,我们必须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性真理和相对性真理不是两个真理,而是同一个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现实意义:我们实际工作中在教条主义、思想僵化,把马克思主义当成一种现成的公式,到处生搬硬套,实绝对主义的表现;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散布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相对主义的表现。二者都是错误的。
2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
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是什么?这一原理有什么现实意义?(p97-98)①原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的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2、社会意识是人们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3、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和发展。
另一方面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②现实意义:在人类的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这一原理对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指导意义。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中国建设、改革和发展起积极地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如“两个凡是”的观点,对社会主义建设、改革时期的实践和理论都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在当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发挥先进文化的能动作用,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我国和全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24、试述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意义。(p103-104)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亦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这一规律就内容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的生产关系的产生及其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的状况时对生产力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反之将起着阻碍作用。
从过程上看,这一规律表现为生产关系对生产了总是从基本相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相适合;与此相适应,生产关系也总是从相对稳定对新旧更替,再到相对稳定。
意义:
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5、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及其意义?(p107)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这种反作用的后果可能有两种: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意义: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保护,从根本上说就是为了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所以,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地推进上层建筑领域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26、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p113)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
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27、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目的及重要意义是什么?(p122)
性质: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目的: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意义: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不断破除了束缚经济社会发展的旧观念和旧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8、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p123)
(一)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第一,科学技术特别是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第二,近代以来,科学技术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对生产方式的影响表现在: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
(二)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
科学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科学技术作用的事先要受到一定客观条件,诸如社会制度、利益关系等因素的影响,也要受到一定的主观条件如人们的观念和认识水平的影响。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2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联系当前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说明党对民生问题重视的意义?(130)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
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直接参加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人民群众中的知识分子;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第四,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具体结合材料)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涉及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面,民生问题已经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着力解决民生问题”“让全体人民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和公共财政阳光”,例如,免除农业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抑制房价过高;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意义: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要求;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是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体现了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30、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及其途径。(141)
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开始于15世纪后30年,经过16世纪的高潮,一直延续到19世纪初才告结束。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通过两个途径进行的: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表现得最为典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个重要方式。
31、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45 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劳动的二重性是指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是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一定要然后看书理解)
32、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及其意义?146-148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表现形式: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由于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总是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不停地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积极作用、意义:
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第二,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消极后果:
第一,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第二,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一部分有利条件的生产者可能积累大量的财富,而一部分处于不利地位的生产者可能亏损甚至破产;
第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的配置,可能出现比例失调的状况,造成社会资源的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浪费。
33、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中所起的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中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值,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在生产过程中,工人所创造的新价值,不仅包括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而且还包括一定量的剩余价值。由于这一部分资本价值不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意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34、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有哪些? 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迫使工人更加紧张地劳动。而生产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35、如何认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175)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进步作用。这种进步作用表现在:
第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作为上层建筑,在战胜封建社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曾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第二,由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使人们摆脱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分封割据状态、等级压迫制度和人身依附关系,因而使人民群众享有了比在封建专制主义条件下更多的社会政治自由。由于人们的社会活动获得了更有利的条件、更广阔的空间,因而历史性地促进了人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第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经验,这对于社会进步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
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纵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
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着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36、垄断及其产生原因,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是什么?p183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垄断的产生有以下原因: 第一,当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取高额利润。
第二,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也会产生垄断。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三,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了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第一,在竞争目的上,垄断竞争主要是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并不断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垄断地位和领导权力; 第二,在竞争的手段上,垄断组织的竞争,除了采取各种形式的经济手段外,还采取非经济的手段,是竞争变得更加复杂、更加激烈;
第三,在竞争范围上,垄断时期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仅经济领域的竞争多种多样,而且还扩大到经济领域以外进行竞争。
总之,垄断条件下的竞争,不仅规模大、时间长、手段残酷、程度更加激烈,而且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37、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及其后果.p195 表现: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积极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使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其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吸引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
其三,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际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 其四,发展中国家还可以借助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消极后果:
其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扩大;
其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
其三,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
其四,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3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p224 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社会国家发展史上的伟大飞跃,它是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与以往剥削阶级专政的性质根本不同,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
第一,在阶级本质上,它是对少数剥削者和反人民的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实行广泛的民主。
第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工人阶级通过领导全体劳动者,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以消灭剥削、消灭阶级为使命的新型国家政权。
第三,无产阶级专政是工人阶级通过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政权,国家和社会必须按照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意志进行改造。
第四,无产阶级专政是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
第五,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第六,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具有多样性。
39、联系中国实际说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P233(大题,必考)由于受到生产力发展状况、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等,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必然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努力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商品化、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完成这个任务,无疑需要很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第二,经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第三,受到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受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当今国际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的进攻主要以和平演变为主。其主要手段,一是通过军事、政治压力和有限制的经济、科技的合作和援助,迫使社会主义国家屈从其经济政治的发展战略的要求,并达到促使社会主义国家改变制度的目的。二是通过文化渗透,阻挠和破坏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
第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艰苦的过程。
40、试述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P255 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
41、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不作大题)
第一,实行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是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设立的社会发展目标,共产主义并不神秘。②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
第二,实行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①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②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③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绝不会”的关系: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两个必然”;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2010年6月21日考试
立诚1-309 加油GoGo
08行政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题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A.19世纪四十年代 B.19世纪五十年代 C.19世纪六十年代 D.19世纪七十年代 2.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说是()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理论
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基础是()
A.工人罢工 B.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C.资本主义固有予盾运动 D.阶级斗争
6.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A.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起义
D.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
7.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实事求是 C.阶级性 D.科学性
8.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唯心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9.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 B.科学性与革命性
C.合逻辑性 D.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 C.消灭国家 D.消灭两极分化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思想渊源是()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文艺复兴 2.德国古典哲学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
3.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A.斯密 B.李嘉图 C.马歇尔 D.萨缪尔森
4.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 B.傅立叶 C.欧文 D.费希特
5.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A.巴黎公社
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 7.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9.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要()A.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 B.防止和反对形式主义 C.防止和反对实用主义 D.防止和反对经验主义
10.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 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
三、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是错误的?
四、论述题
1.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2.如何从总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为《共产党宣言》所写的序言中指出: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政党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现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特别是公社已经证明:“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8~249页。
材料二: 恩格斯指出:我们还差不多处在人类历史的开端,而将来会纠正我们的错误的后代,大概比我们有可能经常以十分轻蔑的态度纠正其认识错误的前代要多得多。——恩格斯:《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26页。
材料三: 恩格斯在1895年时指出:但是,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进行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这一点值得在这里比较仔细地加以探讨。
——恩格斯:《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10页。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A 4.A 5.C 6.B 7.A 8.C 9.D 10.A(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BC 3.AB 4.ABC 5.BCD 6.BCD 7.CD 8.BCD 9.ABCD 10.ABCD
(三)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
第一,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第二,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还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上来加以回答。狭义的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广义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这一判断是错误的,因为: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已被实践证明的科学理论体系,它反映的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是客观真理。真理只存在适用范围和条件的问题,而不存在所谓过时的问题。
第二,从现实情况看,尽管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特点,但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存在,人类解放的任务尚未完成,作为无产阶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也就不存在过时的问题。
第三,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同革命性结合在一起,它的自我批判性、开放性必然使它随着时代、条件、国情的改变而不断获得新的突破和发展,成为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不会过时,但这并不排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特定历史条件和特定事物所发表的个别观点、结论、提法需要修改和补充。“过时论”者常常借口马克思主义中的个别结论不再适应现实情况,或者抓住马克思主义原理应用于实际中所出现的某些失误和偏差,而从整体上、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这是完全错误的。
(四)论述题
1.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科技、军事和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其主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各自的特点和相对独立性,但是它们又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可分割的、完备而严密的有机整体。
第一,从体系结构上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构成了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会失去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一理论前提;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许多范畴和原理就会失去理论支撑;如果没有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就会失去理论归宿。第二,从本质特征上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因为它自始至终都从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出发来观察和思考世界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实际上它自身就是在实践中产生又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科学真理。实践是整个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共同逻辑起点和理论归宿,正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人生观、认识论和价值论的有机统一。第三,从发展历程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情条件下,产生了不同的理论体系,但是它们又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自我补充、完善和发展的体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连续性和阶段性相统一的过程,又是一个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它从诞生以来,就表现为一个过程统一体。第四,在当代,破坏、割裂和肢解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体系的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否定其逻辑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看成是它的三个主要思想来源的“简单相加”,把它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看成是没有任何内在联系的“理论拼盘”,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另一种是否定其历史方面的彻底性和严密性,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立起来,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对立论”。这些观点和看法都是错误的。
2.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其根源就在于它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今天,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给出了整个物质世界和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一种高度抽象的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同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又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一种用来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其次,马克思、恩格斯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剖析和对各国工人斗争经验的总结,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理论和观点都渗透和体现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因此,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的哲学基础。
第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无产阶级和劳动
群众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无产阶级是历史上最先进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没有任何私利可图,其根本利益与自身解放同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彻底解放的必然趋势完全一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它的根本利益、意志、愿望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顺应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愿望和要求,也就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第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彻底的科学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密不可分的。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不把他们的理论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丰富和发展他们的学说。如果不顾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的变化,仅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针对某些具体情况做出的某些个别论断和具体行动纲领,就会因脱离实际而发生失误。因此,要根据实践的变化,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这种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品质正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实践、认识、创新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过程,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而创新就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才会使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四,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首先,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及其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得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更加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论断,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激励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团结起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其次,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这就需要我们一方面要树立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奋斗;另一方面要把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与各个不同阶段代表人民利益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投身于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五)材料分析题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认识、分析和处理问题以及采取行动的指南,我们不应当把它看成包容一切学科的知识总库,它也不提供一切问题的现成答案。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这些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要坚持它的精神实质和理论品质,不要把马克思主义视为可以各取所需的词语和生搬硬套的条文,不要把原理当作标签任意贴到各种事物上去,而是要理论联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特定历史条件的一些具体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需要去认识,去解决。马克思主
义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内容,改变自己的某些形式。马克思恩格斯一直都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自己创立的理论。我们要不断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
第四,坚持与发展是统一的,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我们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地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老祖宗不能丢,要搞清楚,还要讲新话。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是错误的、有害的;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样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单项选择题:
1.“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上的东西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3.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4.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论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论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唯物主义 5.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6.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这一命题表明意识对物质具有:()
A.决定性 B.预见性 C.能动性 D.主动性
7.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蕴含的哲理是:()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成一个整体 8.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是:()
A.人化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统一体 B.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统一体
C.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统一体 D.人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人类社会关系的总和
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为“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10.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小康的过程中:()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活动 D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 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13.“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14.“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话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B.人类的意识完全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C.人类意识形成的初期不是社会的产物 D.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性,二者的区别在于:()
A.人的主观努力程度 B.对人是否有利
C.现实中有无根据和条件 D.现实中的根据和条件是否充分
15.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B.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C.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D.正确的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16.恩格斯认为:“时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这充分说明了:()
A.主观的时空观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 B.时空可以脱离物质而存在 C.时空只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D.物质运动是时空的形式 17.揭示事物发展形式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的规律 18.在实践的基本形式中最终其决定作用的是:()
A.生产实践 B.科学实验 C.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D.政治实践 19.关于人类意识的产生,正确的说法有:()A.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语言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0.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唯一的 B.人脑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C.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认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D.否认意识的主观性将会导致唯心主义的错误
21.“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这种观点属于:()A.反映论 B.不可知论 C.先验论 D.唯心论 22.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通过:()
A.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客观实在性 B.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 C.社会实践 D.必要地物质手段和条件 23.一元论都承认的观点有:()A.世界有统一性 B.思维可以认识存在 C.世界是可知的 D.世界时变化发展的 24.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A.矛盾分析方法 B.科学的实践观 C.一切从实际出发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5.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
A.人们在逻辑思维中所产生的矛盾 B.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 C.事物之间的斗争性 D.事物之间的同一性
26.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A.阶级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唯物史观
27.在我们分析人时,既要看到其缺点,又要看到其优点,这一工作方法的理论依据是:()
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 28.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A.唯物辩证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29.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30.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精髓的原理是:()
A.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B.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 C.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的原理 D.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
1.形而上学否定观主张:()
A.事物的自我否定 B.外在力量对事物存在性的消灭 C.抽象的否定 D.主观、任意的否定
2.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3.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A.精神与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B.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C.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D.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于事物自身 4.下列属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有:()
A.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 B.结构——功能方法 C.模型化方法 D.理想化方法
5.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6.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有:()
A.原因和结果 B.必然性和偶然性 C.可能性和现实性 D.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 7.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A.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模仿 C.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8.某地乡村公路边有很多柿子园。金秋时节农民采摘柿子时,最后总要在树上留一些熟透的柿子。果农们说,这是留给喜鹊的食物。每到冬天,喜鹊都在果树上筑巢过冬,到春天也不飞走,整天忙着捕捉果树上的虫子,从而保证了来年柿子的丰收。从这个事例中我们受到的启示是:()
A.事物之间有其固有的客观联系 B.人们可以发现和利用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 C.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利用关系
D.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必要条件
9.2006年7月12日,凌晨,刘翔在瑞士洛桑国际田联超级大奖赛男子110米栏比赛中,以112秒88勇夺冠军,打破了由英国名将克林•杰克逊保持13年之久的12秒91的世界纪录。克林•杰克逊在谈起自己已被打破的纪录时,没有一丝沮丧:“我一点也不失望,正相反,我感到非常兴奋。”他说:“纪录本来就是用来打破的”。这在哲学上的启示是:()
A.创新是永无止境的 B.不断超越前人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C.凡是在历史上产生的都要在历史上灭亡
D.一切事物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 10.联系的重要形式有:()
A.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B.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C.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 D.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 11.下列关于时间空间的正确说法是:()A.时空是物质的存在形式 B.时空都具有客观性 C.时间是一维的空间是三维的 D.时空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2.下列关于物质和运动的正确说法是:()A.物质都是运动的 B.运动都是物质所作的运动 C.脱离开物质的纯精神运动和不运动的物质都是不存在的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13.实践活动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 D.主观性 14.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有:()
A.国家工作人员从事行政管理活动 B.阶级斗争 C.爱因斯坦进行思维实验 D.化学化家进行化学实验
15.在人类意识产生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三次有决定意义的转变是:()A.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B.从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C.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意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D.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的产生
16.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一命题表明:()A.意识总是先于物质而存在 B.人的实践活动要以理论为指导
C.在一定条件下,人的实践受理论的决定 D.人类的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17.下列关于人与客观规律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一切规律都可以脱离人类社会而单独存在 B.人类不能选择规律
C.人类不能改造规律 D.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人类有能力摆脱规律的支配 18.下列关于意识能动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C.整个世界都是人类实践的结果 D.物质可以变精神,精神可以变物质
19.在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以尊重规律为借口,不敢锐意进取、积极创新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A.否认了唯物主义的基本前提 B.贬低或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犯了机械决定论的错误 D.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20.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完全否认客观规律的决定作用,在实践中急躁冒进的观点和做法犯的错误有:()
A.否认了质变要以量变为前提和准备 B.否认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犯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 D.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21.二元论的错误有:()
A.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 B.最终仍然属于唯心主义
C.认为世界上存在物质和精神两种本原 D.否认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22.关于物质和存在,正确的说法有:()
A.万事万物的最高共性是客观实在性 B.物质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C.物质的根本属性是客观实在性 D.物质都具有可知性 23.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有:()
A.离子和场 B.生产关系 C.人的阶级属性 D.经济基础 24.辩证法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承认:()A.世界的统一性 B.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C.世界的联系和发展 D.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性 25.联系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多样性 C.斗争性 D.普遍性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事物的相互联系包含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B.一定形式的运动意味着一定的变化 C.变化的基本趋势是发展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7.发展的特点有:()A.发展是一种特殊的运动形式
B.世界处于发展中,但是仍然存在发展中的复辟和倒退
C.世界处于发展中,因而每一个具体事物都处于前进和上升的过程中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28.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统一的物质运动规律的表现形式 B.都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C.都表现为特定的必然性 D.都无需有意识的人的参与
29.下列关于意识的说法正确的有:()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C.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反映 30.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与具体 D.逻辑与具体
三、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7.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9.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5.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四、论述题:
1.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2.论述普遍联系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 材料1 概念以及理念,诚然和它们自身是同一的,但是它们之所以同一,是由于它们同时包含有差别在自身内。在对立中,有差别之物并不是一般的它物,而是与之正相反的它物。这就是说每一方只有在它与另一方的联系中才能获得她自己的本质规定,此一方只有反映另一方,才能反映自己。另一方也是如此。所以,每一方都是它自己的对方的对方。摘自黑格尔《小逻辑》
材料2 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关于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这样就会抓住辩证法的核心,可是这需要说明和发挥。„„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摘自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
材料3 共产党的哲学就是斗争哲学。摘自1974年《人民日报》
材料4 在抗日统一战线中,斗争是团结的手段,团结是斗争的目的,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以退让求团结则团结亡,这一真理,已经逐渐为党内同志们所了解。摘自《毛泽东选集》
请回答:①试根据所学原理对材料1中的观点加以评析。
②分析材料2,简述为什么“对立面的统一是相对的”,而“对立面的斗争性则是绝对的”?
③根据所学哲学与毛泽东思想的知识对材料3和4中的观点进行分析。2.材料1 赫拉克里特则进一步把“命运”称为“逻各斯”,他称命运本身就是那贯穿宇宙实体的“逻各斯”。他认为“逻各斯”永恒存在着,万物都根据“逻各斯”而产生,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从的。摘自《欧洲哲学简史》 材料2 当我们不知道自然规律的时候,自然规律是在我们的意识之外独立地存在着并起着作用,使我们成为“盲目的必然性”的奴隶。一旦我们认识了这种不依赖于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意识而独立起着作用的(马克思把这点重述了千百遍)规律,我们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在人类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对自然界的统治是自然现象和自然过程在人脑中客观地反映的结果,它证明这个反映(在实践向我们表明的范围内)是客观的、永恒的、绝对的真理。
摘自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材料3
承认自然界的必然性,并从其中引出思维的必然性,这是唯物主义。从思维中引出必然性、因果性、规律性等,这是唯心主义。
摘自《列宁选集》第二卷167页 材料4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又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光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储存水分的中心。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A 5.A 6.C 7.B 8.A 9.B 10.C 11.B 12.C 13.B 14.C 15.D 16.C 17.B 18.A 19.D 20.A 21.A 22.C 23.A 24.C 25.B 26.B 27.D 28.B 29.B 3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CD 4.ABCD 5.AC 6.ABCD 7.AD 8.ABD 9.ABCD 10.ABCD 11.ABC 12.ABCD 13.ABC 14.BD 15.ABD 16.BD 17.BC 18.AD 19.BCD 20.ABD 21.ABC 22.ABCD 23.ABC 24.CD 25.ABD 26.ABCD 27.ABD 28.ABC 29.ABCD 30.ABCD
(三)简答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意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第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的问题,这一问题也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第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这一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2.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列宁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中揭示了物质范畴的深刻内涵,指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人类实践视为一种客观实在并将其包含到对物质的理解中。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3.社会的物质性表现在那些方面?
(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自然界的组成部分。
(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仅仅停留在意识或思想范围内,人类是无法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
(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4.为什么说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人类的产生、生存和活动,是以实践为基本方式和标志的。(1)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
(2)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人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在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实践创造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一切特征,决定着人的本质的社会性。
(3)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实践改造的自然对象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前提,人类改造自然的对象的活动,构成了物质生活本身。*5.为什么说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新事物: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存在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
(1)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了。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比旧事物更优越。
(3)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尤其在社会急剧变革时期,新事物战胜旧事物表现的特别明显。*6.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提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对立统一规律是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7.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表现在那些方面?
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两个方面。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的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主要表现在:(1)矛盾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2)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1)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 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2)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
对的。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 事物的发展。
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这是辩证认识的实质,也是指导实践活动的一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各表现在哪些方面?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即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的同一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
(2)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因素而各自得到发展;(3)同一性规定者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矛盾的斗争性在推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有:
(1)斗争性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转化的决定力量。*9.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那些方面?(1)矛盾性质的特殊性。(2)矛盾地位的特殊性。(3)矛盾解决的形式的多样性。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对于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矛盾去分析它,对于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加以解决。*10.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意义: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它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又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
依据。
*11.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各是什么?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量变和质变的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准备。(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的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4)量变和质变相互依存,相互贯通,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注重量变的积累,脚踏实地创造质变的条件,达成事物质的飞跃,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这样只能事与愿违。另一方面,当事物质变的条件已趋成熟时,则应把握契机,乘势而为,勇于创新,促成事物的转化。*12.什么是辩证的否定?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内在矛盾引起的自我否定。其特点是:
(1)它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2)它是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
来的。
其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对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必须同时看到它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不能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13.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
(1)必须首先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必须以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认识和改造自然界,要尊重自然规律,认识和改造社会,要尊重社会规律。(2)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是说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通过自觉活动可以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并按规律去改造客观世界,这就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14.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1)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
(3)意识具有能动的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15.如何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四)论述题:
1.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我国为什么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注重精神文明建设、大力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中的犯罪现象?
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是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次要矛盾则是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过程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二者的关系是: 第一,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第二,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否则,就会影响次要矛盾的解决。第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在一定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生产力不能满足这种需要之间的矛盾,我们必须首先抓住和解决这一矛盾,即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大搞经济建设,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但同时,我国还存在着很多其他的矛盾如腐败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各种犯罪现象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只是这些矛盾相对于主要矛盾来说是处于次要地位,但我们决不能对这些矛盾掉以轻心,放任自流,而要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要抓精神文明建设、惩治腐败和打击各种领域里的犯罪现象。否则如果忽视这些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2.论述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意义。
(1)普遍联系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具体表现在: 第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第二, 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第三,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2)普遍联系观点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第一,联系观点是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根据。只有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同全球发展趋势联系起来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从联系观点出发,必须树立全局观点,做到统筹兼顾,全面发展;注意事物的系统性,注意系统与系统,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就是运用联系的观点,从中国经济建设的整体出发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第三,在现代化建设中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联系起来,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第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此相联系的再分配领域也是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并存。协调好各种所有制经济和各种分配方式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化改革、繁荣经济、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具有现实的重要意义。
(五)材料题
1.①唯物辩证法认为茅盾是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又有斗争性,构成了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材料1中的观点指出每一个概念自身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属于辩证法的观点。
②在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中,同一性之所以是相对的,是因为矛盾双方同一性的存在,需要在特定的统一体中才能存在;而矛盾的斗争性则可以打破旧条件的限制,创造出事物发展的新条件。因而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③材料3的观点是一种斗争哲学的观点,它夸大了矛盾的斗争性,否认了矛盾的同一性,是片面的;材料4中的观点,看到了在统一战线这个矛盾统一体中,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矛盾双方既有同一性的一面,又有斗争性的一面,因而中国共产党为了维护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应该采取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也就是以斗争求团结。
2.①材料1中的“逻各斯”是物质运动的内在联系及规律,它是任何事物都应该遵守的事物内部固有的联系,唯物主义往往把规律理解为意识之外独立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物的内在联系,人们的意识可以反映认识掌握规律并指导实践。而唯心主义则从思维中引出规律,否认规律的客观性,把规律完全看成主观思辨的结果,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颠倒了规律和人的关系。
②分析材料4可以看出,人与自然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自然界的自然条件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可以运用已经获得的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达到对自然界的改造。但如果人们违背了自然界的规律而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包括自然资源和生产环境,那么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报复,因而这种对自然界的胜利是一种暂时的胜利,最终将对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因而,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第二章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认识的主体是指()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4.认识的客体是指()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5.“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6.反映论是()
A.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原则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共同的原则 C.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特有的原则 D.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7.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感性认识的局限性在于
A.只是对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 B.是不可靠的 C.没有客观依据 D.是人的感官自生的
10.要正确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使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 众的自觉行动。这是因为()A.群众是人口中的大多数 B.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C.群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 D.群众的行动都是合理的 11.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 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 12.真理是指()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认识 1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主观唯心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
14.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在真理观上的对立表现在()A.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 B.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着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 C.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认为真理是纯粹主观的 D.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 15.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
A.真理发展过程中的两个阶段 B.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真理 D.可以独立并存的两种真理 16.真理观上绝对主义错误是()A.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 B.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 C.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
D.只讲真理与谬误的对立,不讲真理与谬误的转化
17.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人们长期把它视为真理。16世纪末,伽里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这件事说明()
A.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B.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C.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18.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具有确定性,又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A.真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
B.从事实践活动的人的世界观的差异性 C.不同阶级的人,具有不同的实践目的 D.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总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19.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我党的思想路线的()A.具体化 B.理论基础
C.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 D.理论形式
20.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句话说明了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 B.科学发展的动力是人们的主观要求 C.所有科学都直接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D.所有科学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的需要
2.在射电望远镜发明之前,许多星球就客观存在着,但它们没有成为认识的客体。射
电望远镜发明之后,它们就成了认识的客体。这说明()A.认识的客体具有能动性 B.认识的客体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 C.认识的客体具有社会历史性 D.认识的客体的范围是不断扩大的 3.唯物主义反映论认为 A.没有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B.反映者能够与被反映者相一致 C.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的客观存在 D.反映者和被反映者是绝对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世界的可知性 B.认识具有客观真理性
C.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D.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5.哲学史上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两种错误理论是()A.唯心论 B.经验论 C.唯理论 D.二元论 6.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是 A.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 B.大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 C.具有科学的思维方法
D.感性材料丰富了,自然就变成了理性认识 7.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是()A.指导实践的理性认识应当是正确的 B.要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C.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D.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8.任何真理都是()
A.客观真理 B.相对真理 C.绝对真理 D.具体真理
9.真理具有相对性。下列选项中属于真理相对性含义的有()A.真理中都包含错误,需要修正
B.真理是对世界某些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 C.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D.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需要与客观实际相结合
10.在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B.有权人认为正确的就是真理 C.与已有的理论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D.能够满足需要的就是真理 11.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
A.真理原则 B.价值原则 C.效率原则 D.公平原则 12.价值的客观性在于()A.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价值的客观性 B.价值客体的属性是客观的 C.人的需要具有客观性
D.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具有客观性
13.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表现在()A.实践是检验真理和价值的共同标准
B.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须是具有价值的 C.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D.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性
14.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辩证的统一,表现在()A.认识的目的归根到底在于解释世界
B.认识的目的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C.要有效地改造世界,必须首先正确认识世界
D.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15.下列选项中属于党的思想路线内容的有()A.一切从实际出发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怎样的? 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7.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8.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关系?
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2.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五、材料分析题
1. 材料一: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知之者,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也。
材料二: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材料三: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时期;第三自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困知而进行。请回答:
(1)简要评析上述材料给出观点。(2)材料3揭示的知行关系是什么?
2.材料一: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
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材料二:法拉第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实验家,他积累了丰富的电磁感应的资料,但是他未能创造出自己的电磁理论。而麦克斯韦却在法拉第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麦克斯韦方程,麦克斯韦方程和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一起构建了整个经典物理学。请回答:案例中的有关材料对于我们的认识活动有什么启示?
3.材料: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古希腊欧几里得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19世纪30年代,俄国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小于180度。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黎曼几何学认为,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大于180度。请回答:上述材料说明什么真理观?
4.材料:诺贝尔奖获得者、华裔科学家丁肇中在谈到他的科学研究体会时说:“20世纪7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所有的基本粒子是由3种夸克组成的。我的问题是,为什么只有3种夸克?为了寻找新夸克,我决定建造一个高灵敏度的探测器。当时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3种夸克,因为3种夸克可以解释所有的现象,所以这个实验被费米国家实验室和西欧核子中心拒绝了,认为是不可能的。1972年到1974年间,我们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用一个比较低能的加速器来做这个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夸克。这就表示,以前说只有3种夸克的观念是错的,有第四种夸克。有了第四种,就有可能有第五种、第六种,把以往的观念改变了。”(见2000年5月2日《人民日报》)请回答:上述科学发现过程在认识论上对我们如何发现和发展真理有哪些启示?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D 7.A 8.B 9.A 10.B 11.D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D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BCD 3.AB 4.CD 5.BC 6.ABC 7.ABCD 8.ABCD 9.BC 10.ABCDE 11.AB 12.BCD 13.ABCD 14.BCD 15.ABCD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而哪些客观事物能成为人们认识的对象,则是由实践的需要和水平决定的。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们才能接触客观事物,才有可能去认识客观事物。实践还创造出必要的物质手段和物质条件,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发展。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们只有通过实践实际地改造和变革客观事物,才能使事物的真实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得以充分的暴露;也只有通过实践使主体的感觉器官直接地同事物接触,才能使事物的各种现象反映到头脑中来,形成感性认识,并进而上升到理性认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它是联结主观认识和客观对象的桥梁,因而能把认识与对象相对照,判定认
识是否正确。
2.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根本对立是什么?
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对立的实质,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基本原则出发,坚持“从感觉和思想到物”的认识路线。3.能动反映论的基本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不仅坚持反映论,而且对它加以改造和发展,建立了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反映论。其基本特点是: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及
其相互关系,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它
们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科学地
揭示了认识过程中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 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级到高级的辩证发展过程。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外部联系和各个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人们对感性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以及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它们不仅有区别,而且又相互联系,是辩证的统一。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只有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满足实践的需要;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5.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是怎样的?
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每一循环之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①这就是认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有限趋于无限发展的总规律和总过程。认识的总过程不只是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多次飞跃的综合,而且表现了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揭示了认识过程是一个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6.怎样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凡真理都是客观的,都是客观真理。
首先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指在真理性的认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一切科学的定律、学说、理论之所以是真理,就是因为它们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符合。
其次是指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社会实践也是客观的。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检验它的标准只能是客观的社会实践,而不能以任何人、任何阶级的主观意志而定,不能以人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好恶等为标准。
7.怎样理解真理和谬误的相互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二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对立的。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则是主观脱离客观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两者是根本对立的、相互排斥的认识,在一定范围内这种对立是绝对的,有严格的界限,决不能任意混淆。
其次,真理和谬误又是统一的。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二者能够相互转化。真理与谬误的区别和对立并不是绝对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范围、一定条件下才能够成立,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失去了特定条件,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8.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实践只所以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相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否是真理。而联系的桥梁、纽带,就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一方面,实践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另一方面,实践能把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理论变成直接的现实。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那么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的其他原因所引起的,那就是错误的认识,就是谬误。9.怎样理解真理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唯一的,此外再没有其他的客观标准;而且某种理论或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归根结底将由实践来鉴别,这是确定的。承认实践标准的客观性和唯一性,也就必然承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将导致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实践检验认识是一个过程,即使已被实践证实的理论,也是有限度的,还要继续接受实践的检验;同时,一定条件下的实践也不可避免带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实践标准又具有不确定性。否认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就会使人的思想僵化,把人们的认识变成绝对不变的教条。10.简述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和价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表现在:
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了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有机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四)论述题
1.试述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及其意义。(l)人的认识运动,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如此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的辩证发展过程。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由于物质世界及其发展的无限性,人的认识也就需要一个过程。人的认识的任务,就在于不断地克服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矛盾,求得它们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相符合,而不是离开具体时间、地点、条件的抽象的永恒的符合。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历史的统一,是指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相适应,人们不可能超越实践和事物发展的历史阶段,去追求和实现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3)随着客观过程的发展和实践活动的向前推移,已经形成的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又会变得不统一,这就要求人们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随着实践和客观事物的发展而发展,实现与变化了的客观实践相符合的新的统一。
(4)人们的认识落后于或超越于客观实践和事物的发展阶段,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样就会犯右倾保守主义或“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损失。
2.运用绝对真理性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
(1)任何真理都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方面的正确的反
映。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它们既有区别,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第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都包含绝对真理的成分和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具体的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和构成绝对真理。第二,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转化。人类认识是不断扩展、深化和发展的,它永远处在由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转化和发展中,任何一个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客观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因而对待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是既坚持又发展。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中产生的,它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经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反复证明了的客观真理,它的基本原理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因而我们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另一方面,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并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一切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没有解决也不可能解决人类认识的一切问题,它的许多具体观点、具体结论都是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做出的,有着特定的历史背景和针对性,并不是任何条件都适用,它要随着客观历史的变化和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和完善,因而它又是相对真理,又必须发展。既坚持又发展,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态度。只有坚持,才谈得上发展;只有发展,才是真正的坚持。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不变的教条的教条主义倾向;二是要反对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否认它的指导作用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孔子的“生而知之”和孟子的“良知、良能”是说知识是天生的或不学而知,是唯心主义先验论;孔子的“学而知之”和“困而学之”的观点,承认人的认识是后天学习得到的,是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2)孙中山借人类文明说明知识的来源和认识的发展,指出这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人的认识不是先天就有的,也不是一次完成的。孙中山的知行学说包含了在实践中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在理论指导下的行动这样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意义,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2.答案要点:
这两件事包含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哲学道理。感性认识是重要的,但必须由之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第谷虽然对行星绕日运动作了长期观察,并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即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抽象和加工制作,所以,他终究未能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还只能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而不能到达理性认识。3.答案要点:
(1)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各自认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小于和大于180度的说法,都是正确的,它们体现了任何真理都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欧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地面上狭小范围内的空间特征;罗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宇宙空间的特征;黎氏几何学所反映的是非固体的物质形态的空间特性。它们对于各自所描写的领域来讲,都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因而具有绝对性。但是,世界是无限的,又是发展的,而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建立在各自领域的基础上的,只能是对无限宇宙的一部分、一个片断的正确反映,离开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基础、范围和条件,就会出现另外的情况,所以它们又具有相对性。由此可见,欧氏、罗氏、黎氏三种几何学对三角形内角和度数的不同回答,都具有真理性,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三种几何学的出现,体现了人们对空间特征认识的深入和扩展。4.答案要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检验真理的标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来源于实践,关于物质结构模型的理论是否正确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标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夸克模型”是当时条件下人们实践所形成的真理性认识,然而实践标准本身又是不断发展的,丁肇中博士进行的新的实验,提出了由4种夸克组成基本粒子的新理论,取代了旧理论。
(2)在发展着的实践中,人们对真理的认识是无止境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4夸克理论的发现,也没有结束真理,还会有5夸克、6夸克等等新理论。
(3)人们要发现和发展真理,必须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发扬创新精神,不要被已有的理论和实践所束缚,敢于对现有理论提出质疑,善于思考,敢于实践,创造出新的理论与新的事物。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C.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
A.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3.阶级()
A.既是一个思想范畴又是一个哲学范畴 B.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又是一个思想范畴 C.既是一个政治范畴又是一个经济范畴 D.既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一个历史范畴 4.我国现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
A.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原理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资料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最基本的条件是()A.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政治制度
7.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是()
A.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B.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不平衡 C.社会意识具有历史继承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 8.地理环境()
A.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 C.决定社会的性质 D.是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9.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生产关系是()A.活跃的、革命的因素 B.相对稳定的因素
C.决定生产力性质的因素 D.始终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10.“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这句话是说()
A.社会形态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顺序 B.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C.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标志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是()
A.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 C.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12.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科学技术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人的需要
1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决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14.生产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
A.道德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思想关系 15.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相决定 D.经济基础反作用于上层建筑 16.社会经济结构是指
A.由一定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B.在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总和 D.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三个方面的总和 17.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A.它自身的完善 B.它的阶级性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国家政权的性质 18.杰出人物的产生() A.纯粹是必然的 B.纯粹是偶然的
C.既是必然的,又是偶然的 D.有些人是必然的,有些人是偶然的
19.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20.制约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活动的决定性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D.人们的生活水平2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 2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一般规律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生产关系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改变自身的性质 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3.在阶级社会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 A.社会大多数人的思想 B.被压迫阶级的思想 C.统治阶级的思想 D.劳动群众的思想
24.人民群众之所以是历史的创造者,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人民群众占人口的大多数 B.人民群众是社会生产力的主体 C.人民群众具有先进的思想 D.人民群众通晓历史的发展规律 25.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B.社会改革 C.阶级斗争
D.社会革命(二)多项选择题
1、唯心史观的错误在于()
A.认为社会历史是精神发展史 B.否认社会历史发展有客观规律
C.认为英雄人物创造社会历史 D.认为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人们的思想动机 2.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物史观认为()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发展 B.社会意识反映社会存在
C.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完全同步 D.社会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3.生产力是人们()
A.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实际能力 B.不能自由选择的物质力量 C.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利益关系 D.解决社会同自然之间矛盾的实际能力 4.科学技术()
A.本身就是直接的现实生产力
B.作为生产力的内在要素直接影响生产力的其他要素 C.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 D.是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5.正确地理解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关系原理的意义,在于要求我们()A.合理地开发自然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B.不要破坏生态平衡,要保护人和自然的协调关系 C.尽快地开发自然资源,以促进生产发展 D.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道路
6.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A.人人创造历史 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7.发展我国生产力的途径有()
A.不停顿地变革生产关系 B.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推动科技发展 D.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8.社会形态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B.社会物质关系和社会思想关系的统一 C.社会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9.马克思主义指出:“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暨不能
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本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这表明:()
A.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B.社会发展过程与自然界演变过程一样都是自觉的 C.人的自觉选择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D.人类总体历史进程是不可超越的
10.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A.阶级的产生是由纯粹的经济原因引起的
B.阶级产生的首要前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 C.阶级的产生是一部分人用暴力征服另一部分人的结果 D.阶级的产生是由社会财富的不平等分配造成的
11.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座二十
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12.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13.生产力的客观性在于()
A.它是在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物质力量 B.它是前人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C.它是人们当前生产实践的既定前提和物质基础 D.它是一种纯粹的自然力量
1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人民群众的活动创造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B.人民群众的一切活动都能推动社会历史前进 C.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D.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1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是因为它们()
A.制约和决定其他一切社会矛盾 B.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C.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决定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三)简答题
1.简述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简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4.如何理解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5.简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6.如何理解经济基础的内涵?
7.国体、政体及其关系。
8.简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9.如何理解人们的历史选择性? 10.什么是社会基本矛盾?
11.简要说明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2.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四)论述题
1.论述题:运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正确性。
2.试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说明我国加强先进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五)材料分析题
1.以下是关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一组材料:
材料一:马克思曾明确地说“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
材料二:爱因斯坦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作过深刻分析,他认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
材料三:技术悲观论认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危及地球生命和人类社会的“全球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粮食短缺、失业、战争、民族文化的衰退等。克服目前存在的“全球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减缓或者停止科学技术的进步,甚至回复到不要科学技术的古代社会甚至原始状态,实行经济上的零增长。材料四: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认为,科学技术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唯一决定因素,是划分社会形态的主要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会提供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手段和方法。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共同点是什么?
(2)比较说明材料三与材料四的观点的异同,并指出二者的错误实质。(3)依据材料1说明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2.材料一:邓小平同志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订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
材料二:江泽民同志在总结中国共产党80年实践的基本经验时指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80年的基本经验,也是党的生命和力量所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是战胜一切困难、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
材料三:胡锦涛同志在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的讲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就是要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以权谋私;“情为民所系”,就是要坚持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绝不脱离群众;“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始终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立志为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绝不与民争利。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上述讲话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什么原理?(2)在实践中贯彻这一原理有何意义? 3.材料一: 1995年9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十四届五中全会的讲话中提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2001年7月1日,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纪念大会上全面阐述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基本战略,已经贯穿到从经济发展、社会公平、文明进步到人口控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之中。
材料二:从本质上讲,人口问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的过快增长,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阐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唯物史观依据(2)论述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A 6.A 7.D 8.D 9.B 10.B
11.C 12.B 13.C 14.B 15.A 16.A 17.C 18.C 19.D 20.A 21.B 22.B 23.C 24.B 25.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D 3.ABD 4.BCD 5.ABD 6.BCD 7.BCD 8.AC 9.ACD 10.AB 11.ABC 12.AB 13.ABC 14.CD 15.ABCD
(三)简答题 1.答案要点: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第一,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第二,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第三,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2.答案要点:
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
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3.答案要点:
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科学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4.答案要点:
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具有决定意义。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决定的;它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5.答案要点: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第一,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的反作用尤为突出。6.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第一,经济基础的实质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制度化的物质社会关系。第二,经济基础与经济体制具有内在的联系。经济体制是社会基本经济制度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实现形式。
7.答案要点: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就是政权的构成形式。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为: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政体为国体服务,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8.答案要点: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经济基础的变更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第二,通过国家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维护自己经济基础的统治地位和根本利益;第三,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9.答案要点:
规律的客观性并不否定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 第一,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第二,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第三,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10.答案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指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
这两对矛盾之所以被称为社会基本矛盾是因为:第一,它们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第二,它们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第三,它们制约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推动社会向前发展。11.答案要点: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第二,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第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12.答案要点: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改革的直接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思想观念等。改革就是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从用新体制代替旧体制并解放生产力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四)论述题 1.答案要点:
生产力是指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经济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相互作用的。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构成了生产关系
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这一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要求各国发展生产力必须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
我国现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方面,不仅生产力发展水平比较低,而且存在多层次的生产力,不同地区、不同经济部门发展极不平衡。根据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我国必须依据生产力的实际发展状况和水平建立多种性质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要求,如果建立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经济必须占主导地位,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私有制,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具体说来,第一,国有经济代表着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第二,集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占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具有重大意义;第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积极作用。
总之,我国在现阶段实行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适应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2.答案要点: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第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第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对社会发展起着阻碍的作用。(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要求,我们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加强社会文化的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
(3)先进文化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人民群众的长远利益、顺应人类文明发展趋势,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先进文化是有效地解决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中各种矛盾的精神武器;在现代,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主导地位,但仍然存在落后腐朽文化并阻碍社会进步。只有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五)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科学技术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巨大作用。马克思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爱因斯坦将科学技术当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
(2)材料三是技术悲观论观点。材料四是技术乐观论观点,二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二者都只是从科学技术出发。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技术悲观论把一切问题都归罪于科学技术,而技术乐观论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归结为科学技术。二者错误的实质是:只见物不见人,没有看到科学技术成果就造福于人类,是科学技术单线论,或者说至上论。(3)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历史发展推动作用的强大杠杆。第一,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在当代社会发挥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第二,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三,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总之,科学技术对社会发
展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基本的方面,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起决定的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条件包括:经济条件;政治条件和精神文化条件。
(2)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原理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领导方法,是群众观点在实际工作中的贯彻和运用。内容包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有重要的意义。
理论上,提出和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党性的具体体现,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是实现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的思想基础。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信任和支持的重大原则问题,是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根本问题。
在现时代,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与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做人民的公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最大限度的激发、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主动性。3.答案要点:
(1)唯物史观关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的原理是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哲学依据。
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同时,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的作用。人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主体,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等状况对社会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无论是地理环境还是人口因素,都不能脱离社会生产而发生作用,都不能决定社会的性质和社会形态的更替。
(2)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还非常薄弱的国家。当代中国,尽管工业化和经济增长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但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是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环境资源,使人类有良好的生存条件,才有中国社会的持续发展。
我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问题。突出地表现为人口数量多,一段时期内增长过快,人口生产与物质生产的比例严重失调,从而导致了人口生产与经济之间的尖锐矛盾,并且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我们必须自觉地、有计划地对人口生产进行调节和控制,把过多的人口数量逐步降低,并提高人口质量,倡导优生优育,优化人口结构,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之间的对立 C.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2.商品的二因素之所以是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因为()A.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着 D.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3.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它是在()A.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B.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两个不同的劳动过程 B.具体劳动是体力劳动,抽象劳动是脑力劳动 C.具体劳动是简单劳动,抽象劳动是复杂劳动 D.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价值
5.企业向职工发放工资时,货币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6.在同一劳动时间内,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出的商品的数量和单位商品价值量发生的变化是()
A.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减少,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
7.作为商品的计算机软件,其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A.软件磁盘本身 B.软件的有用性 C.购买软件的货币 D.应用软件的计算机 8.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 B.商品不可能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 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 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9.某地连续干旱,农民采取各种措施,如深打井、扩大灌溉面积等,保证了蔬菜供应,但蔬菜价格普遍上涨,造成蔬菜价格普遍上涨的根本原因()A.蔬菜价格放开 B.蔬菜供不应求 C.蔬菜价值在增大 D.蔬菜运费增加 10.把生产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实物存在方式
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在资本流通中的不同速度
11.某资本家投入资本100万元,用于购买生产要素(生产资料80万元,劳动力20万元),经过生产过程生产出商品价值130万元,其剩余价值率为()A.100% B.150% C.200% D.250%
12.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于生产的()A.具体劳动而升值 B.具体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 C.抽象劳动而升值 D.抽象劳动转移到新商品中 13.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A.商品价值 B.商品价格 C.剩余价值率 D.平均利润率
14.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的各个部分()A.在价值增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B.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 C.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D.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 15.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产品的销售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D.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 16.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值 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
17.假定第一部类的可变资本是2000,剩余价值也是2000,第二部类的不变资本是3000,这时社会总资本()
A.只能进行简单再生产 B.有可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C.既不能进行简单再生产,也不能进行扩大再生产 D.只能进行萎缩的再生产 18.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依靠()A.延长工人工作日而获得 B.提高劳动生产率而获得 C.降低工人的工资而获得 D.增加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 19.资本有机构成是指()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关系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关系 C.预付总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
D.能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2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采取的组织形式是()
A.分权制衡形式 B.股份制形式 C.“参与制”形式 D.垂直形式(二)多项选择题
1.在商品经济中,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A.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使用价值交换时的量的比例 B.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C.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不同质的,商品的价值是同质 D.交换价值取决于供求关系,而价值则取决于使用价值 2.决定和影响商品价格变动的因素有()A.商品本身的价值 B.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 C.货币的价值 D.市场供求关系
3.在商品经济运行中,价值、价格和供求三者的关系是()
A.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B.价格由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影响并制约供求关系 C.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但不反映供求关系 D.价格由价值决定,反映价值并反映供求关系 4.同一劳动时间内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使()A.商品使用价值总量增加 B.商品的价值总量减少 C.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D.单位商品价值量减少 5.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
A.它们的价值再现在产品价值中 B.它们的价值由劳动者的劳动再生产出来 C.它们的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 D.是使用价值生产的不可缺少的物质因素 6.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是()
A.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物质基础不同,因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不同
C.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整个过程,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无数资本家不断地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
D.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产生的结果7.保证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
A.产业资本必须经过三个阶段的运动 B.产业资本必须有三种循环形式
C.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D.产业资本的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8.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是()
A.生产资本的构成 B.平均利润率的大小
C.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长短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 9.马克思分析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问题的基本理论前提是()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由c、v、m三部分构成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 C.社会生产分为生产生产资料和生产消费资料两大部类 D.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10.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A.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的手段和方式 B.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 C.是资产阶级进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 D.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三)简答题
1.指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
2.商品价值量是由什么决定的?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怎样的?3.为什么说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4.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6.什么是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试述两者区分的依据和意义。7.试述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8.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和源泉是什么? 9.为什么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10.如何认识资本主义主义政治制度的实质和特点?
(四)论述题
1.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2.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3.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供过于求时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采取的对策。
4.试述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的理论及其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
(五)材料分析题
1.下列是关于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的材料: 材料1
“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成为价值。”“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源泉。自然界同劳动一样也是使用价值(而物质财富本来就是由使用价值构成的!)的源泉。”“活劳动必须抓住这些东西(铁、木、纱),使它们由死复活,使它们从仅仅是可能的使用价值变成现实的和起作用的使用价值。它们被劳动的火焰笼罩着,被当作劳动自己的躯体,被赋予活力以在劳动过程中执行与它们的概念和职务相适合的职能。” 材料2
“生产成果的分配,不过是生产要素本身分配的结果”。“长期以来,我国在理论和实践上一直排斥按生产要素分配。由此造成的后果首先是使资金、土地、设备等生产条件由个别企业无偿占有和使用,闲置或低效使用的生产要素得不到合理流动,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科学地揭示了商品价值的源泉,即人的劳动是
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分配方式,指的是人们创造出来的价值是按照个人投入的生产要素来进行分配的。”“人类社会采取何种分配方式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和结构决定的,它们从来不取决于价值是如何创造的。”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制度的依据。
2.下面是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材料: 材料1 有一段过于描述西方经济危机本质特征的著名对话。
一个煤矿工的儿子问妈妈说:“现在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火炉?” 妈妈答道:“因为我们没有煤。你爸爸现在失业,我们没有钱买煤。” “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 “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
另据报道,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期间,许多国家大量地炸毁炼铁高炉。美国毁掉92座,英国毁掉28座。1973年经济危机时期,英国单是伦敦一个城市,就有10万套新房空置而卖不出去,日本的汽车库存达到100万辆以上,电视机库存超过需求量的1倍以上。同时,在美国的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州的阿特西里牛奶公司,把38000多加仑的牛奶倒入了臭水沟。而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量的工人失业,在业工人的实际工资急剧下降,购买能力不断丧失,生活贫困。
据资料显示,在大危机时期,整个西方社会工业生产下降,物价下跌,工厂倒闭,大量工人失业,工资大幅度下降,整个社会经济倒退了30年左右。材料2
“直到他们叫大爷”
让外国政府听命于美国是按照美国理念改造世界的关键所在,是美国民族优越感和使命感的具体体现,也是长期以来美国外交政策的一个不成文目标。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外交评论家阿瑟.施莱辛格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作过一针见血的总结“美国政策的功能就在于根据其他国家对我们规则的恭顺程度将它们划分好坏。”美国前总统里根更为爽快,他在1985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被问及美国对尼加拉瓜反政府叛乱的支持到何时为止时,曾直言不讳地宣布“直到他们(指尼加拉瓜政府)叫大爷(say uncle)为止”。时任副总统的布什事后解释说,“叫大爷”的意思就是尼加拉瓜建立同我们类似的政府和社会。有不服的就打,打到“叫大爷”为止,里根使用的黑社会语言一语道破了美国干涉的天机。
当美国面对一个不听命于它的民主政府,或一个亲美的军事独裁政权时,它就毫不犹豫地颠覆独立的民主政府、支持亲美的独裁政权,因为对于美国来说臣服美国比民主、人权更重要。
——资料来源摘自张睿壮:《“人道干涉”神话与美国意识形态》,《南开学报》2002年第2期。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其根源何在?(2)结合材料,说明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实质? 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A 4.D 5.D 6.C 7.B 8.D 9.C 10.C 11.B 12.B 13.D 14.D 15.C 16.D 17.B 18.D 19.D 20.A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BD 4.ACD 5.ACD 6.ABC 7.CD 8.ACD 9.AC 10.ABCD
(三)简答题
1.所谓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马克思称“这个过程所以表现为‘原始的’,因为它形成资本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的前史。”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用暴力手段剥夺人们的土地和用暴力手段掠夺人们的货币财富两个途径进行的。
资本原始积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中的作用:新兴资产阶级在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疯狂的殖民掠夺的同时,还通过国债制度、课税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加强对国内人们的剥削,积累起巨额货币资本。这一切,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缩短了封建生产方式转变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程。
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劳动生产率,是指具体劳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效率。它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整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当劳动生率提高时,在同样的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就多,但总价值量是不变的,而耗费在单个商品上的劳动量就会减少,因而价值量就会变小;反之,则相反。由此可以看出,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是因为:
第一,劳动二重性学说使劳动价值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最终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古典经济学家由于没有区分劳动二重性,所以不能回答什么劳动创造价值等问题,不理解社会必要劳动量是如何决定的。而马克思创立的劳动二重性理论,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从而为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了基础。
第二,劳动二重性学说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打通了道路。4.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
第一,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就从根本上决定了生产商品的劳动既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又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每个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因而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又由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存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又都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完全由私人决定。所生产的产品也归私人所有。因此,他们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第二,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因为这一矛盾贯穿商品经济发展过程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在私有制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之间的矛盾是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这种矛盾进一步发展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一矛盾的不断运动,才使资本主义最终被社会主义制度所代替具有了客观必然性。5.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第一,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综合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人的劳动是任何社会进行生产都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基本要素,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第二,劳动力成为商品,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的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第三,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劳动力商品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的。而劳动力商品的很大特点,就在于它的使用价值,它是价值的源泉,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创造的价值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正是由于这一特点,货币所有者在购买到劳动
力以后,在消费它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收回它在购买这种商品时支付的价值,还能得到一个增殖的价值,即剩余价值。而一旦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剩余价值,货币也就变成了资本。
6.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含义:不变资本(C)是以生产资料形态(比如:厂房、机器、原材料等)存在的资本,生产资料的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所以马克思把这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V)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由于这部分资本价值是不变的,而是一个可变的量,所以马克思把这一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依据和意义: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就是根据这两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进行区分的。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这种划分也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7.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一,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个部分。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另外,由提高劳动强度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同样是绝对剩余价值。
第二,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绝对延长劳动时间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
8.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马克思关于资本积累的学说是剩余价值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下贫富两级分化的原因,揭示了资本主义失业现象的本质,深刻地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历史命运。
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资本积累的规模的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资本家垫付的资本的大小。显然,这些因素都是加强和扩大对工人剥削的因素。因此,资本积累就是依靠剥削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实现的,没有剩余价值,就不可能有资本积累。
9.社会生产是连续不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过程就是再生产。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品不断实现以及它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断得到补偿的过程。这种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两个方面。
之所以说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因为:社会再生产要顺利进行,就必须要求在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替换,否则社会再生产就会停顿,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就会受到威胁。所以,使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才能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10.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统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制度实现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专政服务的,因此它不可避免地有其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第一,资本主义的民主是金钱操作下的民主,实际是资产阶级精英统治下的民主。第二,法律名义上的平等掩盖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第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是一种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制度。
对于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我们还应该坚持辩证批判的态度和方法。由于人民群众的长期斗争以及资产阶级在长期的政治统治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其政治制度中会具有一些符合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一般规律的内容,对此我们可以加以借鉴。
(四)论述题
1.价值规律的作用在于:
第一,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是指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第二,价值规律具有以下作用:首先,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其次,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必须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办事。
第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这是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由于科技教育在经济发展中日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这样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更多的盈利,企业才能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强活力,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2.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三个阶段,采取三种职能形式,具有三种循环方式。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条件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并存性与继起性互为前提,互相依存。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金运动的意义:马克思关于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条件分析,对社会主义企业用好资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也必须合理地分配在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商品资金三种职能形式上,并保证三种循环方式在时间上相互继起,这样,才能加速企业资金的周转,提高经济效益。3.第一,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第二,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
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第三,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共给和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4.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平均利润是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资本家为争夺有利的投资场所和更高的利润,展开以资本转移为特点的部门之间的竞争,其结果使各部门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价值与价格背离,最终使各部门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平均利润形成以后,商品的价值就转化为生产价格。利润率平均化的过程实际上使全社会的剩余价值在各个部门之间分配的过程。
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马克思关于平均利润形成过程的理论,对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要有充分的、公平的竞争环境;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有自主经营权;资本等生产要素能在部门之间合理流动;要建立主要由市场形成的价格机制。(五)材料分析题
1.(1)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在商品生产中的作用与劳动创造价值的关系是: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是商品生产的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它们和劳动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它们是工人活劳动的吸收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但土地、设备、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本身不创造价值,它们的价值(土地除外)是借助于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的劳动产品中去,劳动者的活劳动才是价值创造的 源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经营管理等。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各种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的实质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生产要素所有者投入各种生产要素,取得相应的收入,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有效利用,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调动起各方面的积极性。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分配理论和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2.(1)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特征是生产过剩。发生经济危机时,大量商品积压,大批生产企业减产或停工,许多金融机构倒闭,整个社会一片混乱。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表现为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民主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它是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其本质是资产阶级对民众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具有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的观念(或思想)上层建筑,使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反映,也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建立的直接理论依据,所以,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经济及政治特点,体现资产阶
级的利益和要求,从思想上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在当今西方一些学者借全球化之机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后意识形态时代”等论调,是没有根据的,是违背客观历史事实的。我们不能失去警觉,要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广泛吸收资本主义国际科学文化优秀成果的同时,坚决抵制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阵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单项选择题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最直接后果是()A.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
B.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
C.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
D.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 3.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A.加剧矛盾 B.形成积累 C.导致竞争 D.产生垄断
4.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联合制 B.参与制 C.股份制 D.价格制
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金融资本 B.工业资本 C.商业资本 D.借贷资本
6.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实现的 A.合作参与制 B.个人联合
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7.垄断利润是()
A.超额利润 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C.平均利润 D.企业利润加利息 8.垄断价格是()
A.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 B.生产成本加超额利润 C.生产成本加垄断利润 D.生产成本加利润
9.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A.垄断高价 B.垄断低价 C.自由价格 D.市场价格
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是()A.国有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国私共有垄断资本 D.股份资本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 B.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D.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A.国有企业的存在 B.国私共有的垄断资本
C.私人垄断资本的主导地位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1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宏观调节,代表着()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 B.企业的经济利益 C.中小资本家的利益 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1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A.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产物
C.资产阶级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产物 D.资产阶级国家管理经济的产物15.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生产资本 B.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 D.国家资本
1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A.商品资本国际化 B.产业资本国际化 C.借贷资本国际化 D.金融资本国际化 17.各国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产生了()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国际垄断同盟 C.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 D.殖民地和宗主国 18.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国际辛迪加 D.国际托拉斯
19.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是()A.有利于所有国家 B.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C.有利于发展中国家 D.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 20.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A.腐朽的资本主义 B.寄生的资本主义 C.过渡的资本主义 D.发展的资本主义(二)多项选择题
1.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消除了竞争 B.垄断没有消除竞争
C.垄断和竞争并存,并凌驾于竞争之上 D.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2.垄断阶段存在的竞争有()
A.垄断组织内部的竞争 B.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C.垄断组织与非垄断组织之间的竞争 D.非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3.垄断统治下竞争的特点()A.竞争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 C.竞争更为激烈、破坏性更大
D.竞争的范围除经济领域外还包括政治、军事、文化领域 4.垄断利润来自于()
A.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B.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以获取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利润 C.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作有利于垄断资本家的再分配
D.通过国际不等价交换,占有其它国家人民创造的一部分价值 5.垄断组织形式包括()
A.卡特尔 B.辛迪加 C.托拉斯 D.康采恩 6.垄断价格是()
A.垄断资本家取得垄断利润的主要手段
B.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规定的一种市场价格 C.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D.由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构成的
7.垄断价格的形成并没有否定价值规律,因为()A.垄断价格不能完全脱离商品价值 B.垄断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C.垄断价格改变的只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D.从整个社会看,商品的价格总额和价值总额是一致的 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
A.国家直接掌管的垄断资本 B.国家与私人公有、合营的企业 C.各国私人垄断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结合 D.国家调节经济 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
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
C.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D.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
10.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私人资本输出 D.国家资本输出
11.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出国的重要作用是()A.过剩资本找到了出路,并带来巨额利润和利息 B.控制输入国经济、政治、军事的重要手段
C.成为增强同各国的友谊、履行国际义务的主要方式 D.带动和扩大商品输出的主要手段 12.资本输出对于资本输入国来说()
A.促进了输入国自然经济的瓦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对输入国民族经济的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C.给输入国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
D.带动输入国建设了一些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 13.跨国公司()
A.是对外直接投资,在国外设立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的大型垄断企业 B.是战后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C.从事跨国生产、销售或金融等各种经营活动 D.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为目的
14.二战以来,对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秩序产生较大影响的国际经济组织主要有
()
A.华沙条约组织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5.经济全球化()A.使世界生产力得到了发展
B.使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C.使发展中国家形成了对别国经济的依赖 D.使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三)简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2.为什么说垄断不能消除竞争? 3.简述垄断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4.金融寡头怎样实现其经济和政治上的统治? 5.简述垄断利润的来源。
6.为什么说垄断价格的出现没有否定价值规律的作用?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8.垄断资本主义有哪些基本特征? 9.简述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因。10.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 1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有哪些表现? 12.为什么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
(四)论述题
1.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
2.试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长期和曲折的历史过程。
(五)材料分析题
1.根据下列材料分析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世界各国经济的影响。材料一:
2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大力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引进直接投资和其他形式的外国资本,并且采取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出口。它们持续保持了5.5%-8%的年经济高速增长,在较短的时间内成功地实现了由初级产品出口国向制成品出口国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89—1994年,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年均增长率为3.65%,而发展中国家为9.59%,其中发展最快的是东亚和东南亚地区。
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使美国获得了巨额的国际资本。过去十多年里,美国始终是全球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同时也是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大量的外资净流入,有效地抵销了国内私人储蓄水平持续下降和巨额贸易逆差的不利影响,对于保持较高的就业和经济增长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为美国保持较低的物价水平做出了不小的贡献(摘自《世界经济》1999年第8期)。
材料三:
有资料显示,近几年来,绝大多数最不发达国家除了得到捐赠和多边经济援助外,几乎吸引不到任何外国直接投资(摘自《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材料四: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口人均收入是30:1,而现在已上升到74:1。目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有48个最不发达国家,而20年前仅20有余。(摘自江泽民:《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9月7日)。
2.IBM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之一,从上世纪50年代起致力于计算机行业,并很快在大型计算机业务上占据了统治地位。IBM生产的计算机在技术上常常是最先进的,在某些情况下,他们即使不是最好的,但由于出色的服务和技术支持,他们仍有卓越的信誉。
在整个60年代和70年代,虽然有 Contrl Data、Honeywell、Sperry Univac、Burroughs和NCR等企业的竞争,但这些公司都不是其对手,到1980年为止,IBM仍占据全球大型计算机市场超过80%的份额。大型计算机是IBM的“金母鸡”,毛利高达70%。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和工作站所连接成的网络逐渐取代大型机,日本、欧洲共同体和美国国内许多资本、技术雄厚的企业纷纷涉足这一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在与苹果、康柏、东芝、戴尔等企业激烈的竞争中IBM公司开始走下坡路。
迫于竞争的压力,90年代IBM公司进行了组织改造以降低成本;进行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使公司的股票价格扶摇直上;进行经营战略转型,在保持计算机硬件领域领先地位的同时,成功地实现了向软件服务等高利润领域的转移;实施竞争战略调整,全面提升了企业竞争力,重塑起昔日的辉煌。
IBM确立的战略目标是:在所处产业的所有领域都能实现高增长率;在所有领域都有技术和质量卓越的产品,并发挥领导作用;在生产、销售、服务和管理的所有业务活动上,实现最高的效率;确保企业成长所需要的高利润,以便在产业中具有不可动摇的地位。目前,计算机技术正在向更加“开放型系统”的方向发展。往往主机是一个公司制造的,显示器是另一个公司的,打印机又是第三个公司的,软件是第四个公司的,这些组合起来使整个系统得以运行。在新的技术基础上,计算机行业的企业组织趋向网络化发展,IBM公司面临着新的竞争挑战。IBM公司在垄断和竞争中寻求着未来的发展。(摘编自【美】J•E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小品和案例》及新华网有关资料)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用IBM的案例说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
(2)从IBM公司的发展过程总结垄断资本条件下竞争的新特点。
模拟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D 4.B 5.A 6.B 7.B 8.C 9.B 10.B 11.A 12.D 13.D 14.B 15.B 16.C 17.B 18.A 19.B 20.C
(二)多项选择题
1.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D 7.ACD 8.ABD 9.AC 10.AB
11.ABD 12.ACD 13.ABCD 14.BC 15.ABCD
(三)简答题
1.垄断是怎样产生的?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什么?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代替自由竞争并占据了统治地位。垄断的形成是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一,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因为少数大企业资本雄厚,易于取得银行贷款,竞争能力强。自由竞争的结果总是大企业战胜中小企业、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使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和资本集中。
第二,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首先,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
定程度就产生垄断的可能性。当一个生产部门的大部分生产和销售为少数大企业拥有时,他们为操纵和控制这一部门的生产和流通,比较容易达成协议。其次,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又产生垄断的必要性。因为巨大企业之间为了避免在竞争中两败俱伤,获取高额利润,有必要达成协议联合起来形成垄断。再次,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不仅使原有中小企业无力与之匹敌,而且使能与之形成竞争的新企业难以产生。这就使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在部门内容易走向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就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获取高额垄断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