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武汉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
根据国家关于电动车标准的规定,一辆合格的电动车必须满足4大要件——即“最高时速在20公里以内、电机输出功率在240W以下、整车重量低于40公斤、具备脚踏功能”。
《武汉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解读 2007年07月03日 15:00
一、制定《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以下简称《通告》)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与之相对应的是城市道路拥有量与机动车增长比例出现了不协调,人们出行越来越需要寻找一种方便、快捷的交通工具,于是电动自行车以其美观、价廉、快捷、使用成本低等诸多优点,成为普通百姓交通出行的首选,并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广泛普及。作为百姓出行由“体力型”向“机动型”转型期所孕育出的“新生儿”,由于法律法规、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电动自行车影响道路交通安全与行车秩序的缺陷正不断暴露,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规范管理势在必行。
(一)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是扼制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日趋严重势头的需要。
由于部分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安全意识淡薄,相对缺乏交通安全法规知识和出行安全常识,导致违法驾驶现象严重。
1、超速行驶。这是电动自行车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八条明确规定:“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十五公里”。但民警在值勤中发现,95%以上的电动自行车不同程度地违法超速,时速最高甚至可达每小时50公里。
2、违法进入机动车道行驶。《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将电动自行车纳入非机动车的范畴,但实践中大量电动自行车驾驶员在非机动车道没有障碍的情况下,违法进入机动车道行驶,甚至超速、抢道,险象环生。
3、酒后驾驶。与机动车酒后驾驶的严厉处罚相比较,电动自行车酒后驾驶的处罚力度非常轻、机率非常低,因此,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已成为了一些疲于应酬的交通参与者出行的首选。
4、其他违法行为。由于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缺乏交通安全知识,在道路上我行我素“信马由缰”,在路口、路段上不按规定的路线行驶、逆行、随意变更车道、掉头、不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与车辆和行人争抢道路的违法行为频频发生。
(二)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维护社会稳定和治安秩序的需要。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的迅猛发展已成为城市安全的一大潜在隐患。
由于电动自行车道路交通违法现象严重,再加上车辆本身的技术特点,如稳定性较差等原因,电动自行车引发的交通事故,尤其是重大交通事故的概率远远大于普通非机动车和机动车。
在成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的同时,电动自行车还以其重量轻、速度相对较快、行驶噪音小不易被察觉等特点,成为继摩托车之后某些不法分子实施飞车抢夺犯罪行为的又一工具,也给社会治安造成了威胁。
(三)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是塑造文明城市形象的需要。
电动自行车发生的种种违法行为、造成的一起又一起交通事故,在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倡导“文明过马路”、争做文明好市民的今天,无疑是奏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给城市形象抹上了污迹。
因此,不论是从道路交通安全的角度,社会治安的角度,还是从城市文明形象塑造的角度看,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已经迫在眉睫。在这种情况下,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无疑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
二、电动自行车的概念及主要技术标准。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自行车。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标准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规定。主要的技术标准有以下几点:
1、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速度过快,过大的惯性可导致制动失效,且车架和前叉等主体结构的负荷加大,易发生断裂危险。另外,电动自行车在低速状态下运行有利于续行里程的增加。物理实验表明,过高的时速将会增加车辆“加速度”损耗,也会增加单位里程的能耗。
2、具备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装置;
3、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kg;
4、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三、电动自行车与轻便摩托车的区别。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19条第4项规定“‘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根据这一规定,电动自行车系属于非机动车的范围。
而轻便摩托车在《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中是这样定义的:“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公里/小时,且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不大于50ml的两轮或三轮车辆,包括两轮轻便摩托车和三轮轻便摩托车,但不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公里/小时的电驱动的两轮车辆”。根据上述规定,最高设计车速大于20公里/小时的电驱动两轮车辆应属于轻便摩托车,对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该类车辆的驾驶人,应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款的规定处以15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四、关于电动自行车的通行规定。
《通告》第二条就电动自行车的装载、通行等进行了规定。规定了载物的长、宽、高度,禁止载人行驶以及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车道、时速、停放、驾驶人年龄限制规定等等。此外,长江大桥、长江二桥、首义广场地下通道、洪山广场地下通道、循礼门地下通道、航空路立交桥、三阳路立交桥、香港路立交桥以及其他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道路禁止电动自行车通行。
五、关于电动自行车禁鸣规定。
按照《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的要求,电动自行车均装有电力鸣号装置。鉴于机动车在市区禁鸣的情况,因此在本通告第三条中对电动自行车禁鸣进行了规定,即电动自行车在市区机动车禁鸣道路及其环线区域范围内也禁止鸣喇叭。
六、电动自行车的主要违法行为及处罚。
1、驾驶电动自行车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以10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2、驾驶电动自行车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处以500元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
3、驾驶电动自行车超速行驶、逆向行驶、不按交通信号规定通行、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按规定载物、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时不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行人过街设施不从人行横道或行人过街设施横过机动车道以及其他违反非机动车通行规定的,处以警告或20元罚款。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的规定,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为了避免出现同一违法行为在本市各辖区处罚标准不一致的现象,在综合考虑违法行为危害程序、本市市民人平收入状况等因素的基础之上,取法律规定的中下标准,确定了对本市电动自行车驾驶人道路交通违法行为的罚款处罚标准统一为20元。
4、对公然侮辱、谩骂或者以其他非暴力方式抗拒民警执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七、电动自行车违法处理程序。对驾驶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人当场处以罚款处罚的,按照下列程序实施:
(一)口头告知违法行为人违法行为的基本事实、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依据及其依法享有的权利;
(二)听取违法行为人的陈述和申辩,违法行为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应当采纳;
(三)制作《公安交通管理简易程序处罚决定书》,其中缴款方式选择“当场缴纳”;
(四)将处罚决定书交违法行为人签名后当场交付违法行为人,拒绝签名或拒收的,在处罚决定书备注栏上注明;
(五)向违法行为人开具与罚款金额相等的省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六)违法行为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或不能证实车辆合法来源的,制作《公安交通管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扣留车辆;
(七)将行政强制措施凭证交违法行为人签名后当场交付违法行为人,拒绝签名或拒收的,在处罚决定书备注栏上注明。
八、关于电动自行车登记的问题。
电动自行车是否登记办牌的问题将待湖北省有关规定正式出台后再另行公告。
附:电动自行车相关标准
电动自行车的安全性能标准在强制性国家标准GB17761-1999《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中有明确规定。主要的技术标准有以下几点:
1、最高设计车速不超过20公里/小时。
2、具备可由人力脚踏驱动的装置;
3、整车质量(重量)不大于40kg;
4、电动机额定连续输出功率不大于240W
按照《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04)的规定,轻便摩托车是指“无论采用何种驱动方式,其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50Km/h,且若使用内燃机,其排量不大于50ml的两轮或三轮车辆,包括两轮轻便摩托车和三轮轻便摩托车,但不包括最高设计车速不大于20Km/h的电驱动的两轮车辆”。那么市场上那些燃油驱动的或者设计时速大于20Km/h的等等超过电动自行车标准的车辆都属于机动车的范畴,是需要考取相应准驾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后方能驾驶的。如果驾驶人未取得驾驶证驾驶了这类车辆,交管部门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及第二款的规定,处以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法规标题】城市轻便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员管理的暂行规定 【颁布单位】公安部 【发文字号】
【颁布时间】1981-7-31 【失效时间】0:00:00 【全文】
城市轻便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员管理的暂行规定 公安部
城市轻便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员管理的暂行规定
1981年7月31日,公安部
近年来,城市轻便摩托车数量迅速增加,给城市交通秩序带来了一些问题。为了加强交通管理,保障交通安全,现根据《城市交通规则》和其它有关规定,对轻便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驾驶员的管理,暂作如下规定:
一、轻便摩托车是指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不超过五十立方厘米、变速挡数不超过两个,或机动、脚踏两用的两轮车。
二、轻便摩托车的技术要求:
1.车把、车架、车叉必须牢固可靠。车把要转动灵活,无卡滞、松旷、跑偏现象。
2.前照灯、尾灯、转向灯、后号牌灯、制动灯、后视镜、号牌安装架、车速表,必须装置齐全。音响器的音量、音调要适当。
3.前后轮必须安装制动器。在干燥、平坦的柏油或水泥路面上,以每小时二十公里的速度行驶,前后制动同时使用,车轮拖印,制动距离不得超过四米。4.排气污染和噪音不得超过国家规定标准。
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拼装轻便摩托车,也不得用自行车改装轻便摩托车。
四、申请行驶轻便摩托车,须凭轻便摩托车合格证、购买证明、第三者责任保险证明和单位证明,向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手续。经检验合格后,发给轻便摩托车号牌和行驶证。号牌每车两面,悬挂在车身前后。行驶证必须随身携带。
对于领有号牌和行驶证的轻便摩托车,每两年进行一次检验,不合格的不准继续行驶。
五、驾驶轻便摩托车的人,必须年满十六周岁,身高一点四五米以上,两眼视力(或矫正后)各为零点七以上,无赤、绿色盲,听力正常,无妨碍安全驾驶的疾病或身体缺陷。经医院体格检查和公安机关考试交通规则、驾驶技术合格后,发给轻便摩托车驾驶证。轻便摩托车驾驶员,每两年进行一次审验。
六、驾驶轻便摩托车时,必须随身携带驾驶证。不准将车辆交给没有驾驶证的人驾驶。持有准驾两轮、三轮摩托车驾驶证的,可以驾驶轻便摩托车。饮酒后不准驾驶轻便摩托车。
七、轻便摩托车每小时最高行驶速度不得超过三十公里。
八、轻便摩托车载物重量不得超过三十公斤,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一点五米,长度不得超出货架零点三米,宽度不得超出车把。
驾驶轻便摩托车不准带人,不准拖带车辆或被其他车辆拖带。
九、除本规定外,驾驶轻便摩托车还必须遵守《城市交通规则》有关规定。
十、各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可根据本规定,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具体管理办法。附:轻便摩托车号牌、行驶证、驾驶证等式样(略)
第二篇:2007-武汉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正文)
武汉市公安局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通行的通告
武公[2007]52号
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交通秩序,保障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就电动自行车通行的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电助动功能的自行车。
二、驾驶电动自行车在道路上行驶应遵守下列规定:
1、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2、不得载人。
3、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应当在道路的右侧行驶。
4、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
5、驾驶人必须年满16周岁。
6、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没有人行横道、没有行人过街设施或者不便使用行人过街设施的,在确认安全后直行通过。
7、在规定地点停放;未设停放地点的,停放时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8、遵守交通信号指示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非机动车通行规定。
三、禁止电动自行车在市区机动车禁鸣道路及其环线区域范围内鸣喇叭。
四、有关电动自行车办理牌证事项另行公告。
五、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予以处罚:
1、不按规定载人、载物的,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及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通行管理规定的,处警告或者五元以上五十元以下罚款;
2、不服从交通警察指挥的,处五十元罚款;情节严重,公然侮辱、谩骂或者以其他非暴力方式抗拒民警执法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六、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或不能证实车辆合法来源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扣留车辆。
七、本通告自2007年7月10日起施行。
二○○七年六月二十二日
第三篇: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摘录)
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摘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维护道路交通秩序,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电动自行车的销售、登记上牌和通行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具有两个车轮,能实现人力骑行、电动或者电助动功能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自行车。消费者购买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或者因销售者未向消费者说明,导致消费者购买的电动自行车不能够在本市登记上牌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销售者退货或者更换纳入目录的电动自行车。销售者不退货或者不予更换的,消费者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投诉。
第九条 本市实行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制度。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应当是纳入本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合格目录的产品。未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并领取相关牌证的电动自行车,不得上道路行驶。领有外地牌证的电动自行车未经本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不得在本市道路上行驶。
第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的条件、程序、收费标准、需提交的材料和申请表示范文本等向社会公布,并采取增设登记办理点、允许销售者先行代理预登记等措施,为市民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提供便利服务。
第十一条 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应当自车辆购买之日起30日内,持下列材料向居住地所在辖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上牌手续,并现场交验车辆:
(一)车辆所有人合法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或者其他车辆合法来历证明;
(三)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申请材料齐全且纳入登记上牌合格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应当当日予以登记,核发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不予登记的,应当向申请人书面说明理由。第十二条 电动自行车行驶证、号牌灭失、丢失、损毁的,车辆所有人应当持本人身份证明向原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补领或者换领。
第十三条 鼓励电动自行车生产者、销售者、所有人为电动自行车投保意外伤害和第三者责任保险。
第十五条 禁止改变电动自行车外形和已登记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禁止加装动力装置或者其他妨碍交通安全的装置。
第十六条 驾驶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应当随车携带行驶证,按照规定悬挂电动自行车号牌,保持号牌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禁止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电动自行车号牌、登记证、行驶证;禁止使用其他电动自行车的号牌、登记证、行驶证。
第十七条 驾驶电动自行车应当依法遵守下列规定:
(一)驾驶人年满16周岁,只能搭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
(二)按照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交通标线的指示通行,服从交通警察的指挥,不得闯红灯;
(三)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道路上,靠车行道的右侧行驶,不得曲折竞驶、逆向行驶;行驶速度不得超过法律、法规规定的最高时速。
(四)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推行通过;
(五)载物高度从地面起不得超过1.5米,宽度左右各不得超出车把0.15米,长度前端不得超出车轮,后端不得超出车身0.3米;
第十八条 驾驶电动自行车禁止下列行为:(一)在市区机动车禁鸣道路及其环线区域范围内鸣喇叭;
(二)载客营运;
(三)饮酒和醉酒驾驶;
(四)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第二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道路和交通流量情况,可以对电动自行车采取在特定的区域或者路段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相关部门按照下列分工依法处理:
(一)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处理;
(二)销售者不依法按照消费者的要求退货、更换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处理;
(四)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一款规定驾驶电动自行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405号令)、《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处理;
(五)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停放电动自行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分别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国务院第405号令)、《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和《武汉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市人民政府第137号令)处理;
(六)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电动自行车号牌、登记证、行驶证的,由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理。
第二十四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下列规定予以处理,必要时可以将违法行为人驾驶的电动自行车拖移至指定地点或者依法扣留:
(一)擅自改变电动自行车外形或者已登记的结构、主要技术参数,或者擅自加装动力装置以及其他妨碍交通安全装置的,责令改正,并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二)故意遮挡、污损号牌,或者使用其他电动自行车的号牌、登记证、行驶证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三)未经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上道路行驶,或者领有外地牌证的电动自行车未经本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在本市道路上行驶的,责令限期办理登记,并处50元罚款;
(四)未随车携带行驶证,或者在禁止鸣喇叭的区域、路段鸣喇叭的,处20元罚款;
(五)未按照规定安装电动自行车号牌的,责令改正,并处20元罚款;
(六)从事载客营运的,处3000元罚款;
(七)饮酒或者醉酒后驾驶电动自行车的,处20元罚款;
(八)违反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有关电动自行车限制通行、禁止通行措施的,处50元罚款。
本办法实施之前购买(以开具发票时间为准)的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应当自本办法实施之日起3个月内,向居住地所在辖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登记上牌;逾期不申请的,不予登记,不得上道路行驶。其中未纳入登记上牌合格目录的电动自行车,其登记和通行管理执行本办法的有关规定,核发临时号牌,有效期为3年,期满后不得上道路行驶。
第四篇: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暂行规定
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暂行规定
来源: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2011-6
第一条 为了加强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市电动自行车的登记管理,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实施。
第三条 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遵循公开、公正、便民的原则。
第四条 电动自行车登记证、行驶证、号牌的式样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监制。
第五条 电动自行车登记按查验车辆、审核材料、录入信息、收取号牌工本费、核发电动自行车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的程序办理。
第六条 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将电动自行车登记的有关事项(登记条件、依据、程序、期限以及收费标准、登记上牌点、工作时间等)、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的清单、《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申请表/查验表/退办单》(以下简称《申请表》)及示范文本在政务网上发布,并向市民提供《申请表》网上下载服务。
各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和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车辆管理部门应当在办理登记的场所公示前款所规定的相关登记事项。
第七条 在受理电动自行车登记申请时,对申请材料齐全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当日予以登记并核发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对申请材料不全(无复印件除外)或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书面一次性告知申请人补办材料或者不予办理的理由。
第八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电动自行车的下列事项予以登记:
(一)车辆所有人姓名、性别、年龄、住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二)车辆的品牌型号、车架号;
(三)车辆的颜色;
(四)车辆的号牌号;
(五)其他应当登记的事项。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电动自行车的登记事项录入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数据库。第九条 电动自行车车辆所有人应当自购买之日起30日内,就近前往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设立的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点登记,填写《申请表》,交验车辆,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车辆所有人有效的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
(二)购车发票或其他车辆合法来历证明及其复印件;
(三)车辆整车出厂合格证明。
第十条 《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实施前购买的未纳入《武汉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合格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以发票或者其他车辆来历证明标明的时间为准),车辆所有人应当于2011年6月20日至2011年9月30日前申请办理登记,核发有效期为三年的登记证、行驶证和黄底黑字号牌,逾期未办理的,不予以登记。
《暂行办法》实施前购买的未纳入《目录》但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电动自行车,经检测合格后,核发长期有效登记证、行驶证和白底黑字号牌。
《暂行办法》实施后购买的未纳入《目录》的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
第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动自行车,不予登记,并在《申请表》退办栏内注明理由后交还申请人:
(一)车辆所有人提交的证明、凭证不真实或无效的;
(二)车辆来历证明记载的车辆所有人与身份证明不符的;
(三)车辆所有人提交的证明、凭证与车辆不符的;
(四)车辆未纳入《目录》的;
(五)申领牌证的车辆所有人年龄不满16周岁的;
(六)车辆被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行政执法部门依法查封、扣押的;
(七)车辆属于改装、拼装电动自行车;
(八)法律、法规、规章或省、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二条 办理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按照物价部门规定的每辆车20元的标准收取号牌工本费。
第十三条 电动自行车号牌必须安装在车辆尾部指定位置,并确保号牌无遮挡、无弯折、易识别。第十四条 对有盗抢嫌疑的电动自行车,由登记上牌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暂扣车辆和相关材料,备案后移交辖区派出所处理。
第十五条 已登记上牌的车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
(一)更换车架或改变车身颜色的;
(二)因车辆质量问题更换车辆的;
(三)车辆所有人变更的;
(四)车辆所有人变更登记住所的;
(五)变更其他登记事项的。
第十六条 申请变更登记的,车辆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以下凭证:
(一)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二)车辆登记证、行驶证;
(三)属于变更车架或整车的,还应当提交车辆制造厂或经销商出具的车架或整车的来历凭证。
第十七条 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电动自行车变更申请,经查验车辆、审核材料合格的,在《申请表》及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变更流程内签注变更信息,收回原登记证和行驶证,当日重新核发同类登记证和行驶证。
第十八条 电动自行车的车架号因磨损、锈蚀或事故等原因至使辨认不清或者损坏的,可以向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变更备案。车辆所有人应当提交身份证明和复印件、登记证、行驶证并交验车辆。查验车辆、审核材料合格后,当日在系统变更流程内签注变更备案事项。
第十九条 已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所有权发生转移,车辆所有人应当自转移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转移登记。
第二十条 申请转移登记的,现车辆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车辆,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现车辆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和原车主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二)车辆所有权转移的证明、凭证;
(三)车辆原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第二十一条 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电动自行车转移登记,经查验车辆及审核材料合格后,在《申请表》及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转移流程内签注转移信息,收回原登记证、行驶证,当日核发同类登记证、行驶证。
车辆所有人住所在本市区域内跨区迁移需更换号牌的,可以凭相关证明文件(户口簿或者现住所地公安派出机构的证明)向现住所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审查合格后,收存车辆登记证、行驶证,收回号牌,在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内签注备案事项,三日内核发同类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并按规定收取20元工本费,核发牌证期间开具《临时行驶车号牌》。
第二十二条 根据《暂行办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和本规定第十条第二款登记临时号牌的电动自行车三年有效期满后,不得为该电动自行车办理变更、转移登记。车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车辆所有人应当办理注销登记:
(一)车辆灭失的;
(二)车辆所有人住所迁出本市管辖区域的;
(三)因质量问题退车或淘汰旧车的;
(四)临时号牌有效期满的。
第二十三条 属于本规定第二十二条第(一)
(二)(三)项情形的,车辆所有人持以下证明、凭证向原登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注销登记:
(一)车辆所有人的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二)车辆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
(三)属于车辆灭失的,还应当提交和车辆灭失证明;
(四)属于因质量的问题退车的,还应当提交车辆制造厂或者经销商出具的退车或换车证明;
(五)属于迁出本市的,还应当收回原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并退还原收存的合格证。
第二十四条 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电动自行车注销登记,对车辆所有人提交的证明、牌证审核无误后,在《申请表》及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注销流程内签注注销信息,当日收回原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出具注销证明。
临时号牌有效期满后的电动自行车,自期满之日起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向社会公告其登记证、行驶证和号牌作废。
第二十五条 电动自行车登记证、行驶证或号牌因灭失、丢失被盗或损毁的,车辆所有人应当向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补换牌证。车辆所有人申请补换牌证,应当填写《申请表》,并提交车辆所有人身份证明和复印件。
第二十六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受理电动自行车牌证补发、换发申请后,经查验车辆审核材料合格后,在《申请表》及电动自行车登记系统补牌补证流程内签注牌证补发信息,免费补领、换领登记证、行驶证。
补换号牌的,收取号牌工本费后,开具《临时行驶车号牌》,5个工作日后凭《临时行驶车号牌》换领正式号牌。
在未换领正式号牌前电动自行车车主应随车携带《临时行驶号牌》。
第二十七条 车辆所有人可以委托他人代办申请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业务,代办人申请车辆登记上牌业务应当提交本人的身份证明及复印件。
第二十八条 本规定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是指拥有电动自行车的个人或者单位。
1.个人是指居住在我市的公民和军人(含武警)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华侨和外国人;
2.单位是指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
(二)身份证明是指:
1.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身份证明,是该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加盖单位公章的委托书和被委托人的身份证明。电动自行车所有人为单位的内设机构,本身不具备领取《组织机构代码证书》条件的,可以使用上级单位的《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作为电动自行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2.居民的身份证明,本市居民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居民,其身份证明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外,还应包括《武汉市居住证》或者本市大中专院校学生证;
3.军人(含武警)的身份证明,是《居民身份证》。在未办理《居民身份证》前,是军队有关部门核发的《军官证》、《文职干部证》、《士兵证》、《离休证》和《退休证》等有效军人身份证件,以及其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出具的本人住所证明;
4.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或者《港澳同胞回乡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
5.台湾地区居民的身份证明,是其所持有的有效期六个月以上的公安机关核发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外交部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旅行证》;
6.华侨的身份证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和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
7.外国人的身份证明,是其入境时所持有的护照或者其他旅行证件、居(停)留期为六个月以上的有效签证或者居留许可,以及公安机关出具的住宿登记证明。
(三)住所是指:
1.单位的住所为其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登记的地址;
2.个人的住所为其身份证明记载的地址。在本市居住的非本市居民,其住所是公安机关核发的《居住证》记载的地址。
(四)电动自行车来历证明是指:
电动自行车销售发票、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公证机关的《公证书》。2011年6月17日前购买的不能提供发票的,由原销售者出具销售发票或者收据。
(五)车辆所有权转移证明是指:
除法律、法规规定的,还包括买卖双方当场在办理现场双方身份证复印件上签署的所有权转移协议书。
(六)电动自行车灭失证明是指:
1.因自然灾害造成电动自行车灭失的证明是,自然灾害发生地的街道、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电动自行车因自然灾害造成灭失的证明;
2.因失火造成电动自行车灭失的证明是,火灾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消防部门出具的电动自行车因失火造成灭失的证明;
3.因交通事故造成电动自行车灭失的证明是,交通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出具的电动自行车因交通事故造成灭失的证明。
第二十九条 本规定自2011年6月20日起实施。有效期为5年。
第五篇:不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方案
旬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关于开展
治理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通行方案
为了落实“8.29”部局视频会议精神,深入推进“三个不发生”创建活动,现结合我县实际,从即日起至12月底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开展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和电动自行车通行秩序通行,特制订方案如下:
一、方案要求:
以城区交通流量较大的路口、路段为重点,对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行人过街不走斑马线、在灯控路口不按信号通行,电动自行车闯红灯、逆行、随意穿插机动车道等违法行为实施综合治理。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达到:1.城区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人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得到有效查处;2.城区主要路口、路段有灯控的路段机动车礼让斑马线率达到90%以上,无灯控的达到80%以上;3.“礼让行人”、“遵章通行”理念深入人心,文明交通习惯基本养成。
三、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专项整治行动的组织领导,大队成立由县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长汪乾博任组长,交警大队教导员张克里、副教导员鲁建辉、副大队长鲁俊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交管股,由交管股负责人刘仁平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整治期间的组织、协调、落实。各中队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各中队负责人做好组织工作,细化工作方案,做到组织领导到位、目标任务到位、责任措施到位,确保整治行动扎实有效开展。
四、整治时间:
2017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
五、整治措施
(一)完善交通信号设施。全面排查人行横道信号灯和相关交通标志、标线,认真整改信号灯不符合技术标准以及斑马线、二次过街设施应设未设、不通畅、不清晰等问题,切实解决信号灯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自动化程度低、配时过短,标志标线设置不规范、不明显,群众看不见、看不清、看不懂等问题。
(二)加大路面管控力度。合理调整勤务安排,适当增加商贸大街及城区重点路口路段的警力,加大对机动车、电动自行车和行人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特别是对重点交通违法行要做到见违必纠、纠违必处、处罚必严。同时加强对老城洞口、进站路十字红绿灯路口的管控,加大对对机动车行经人行道未减速行驶,严厉查处机动车遇行人正在过人行横道时未停车让行的违法行为,提高驾驶员的文明礼让意识。
(三)强化监控系统应用。依托现有视频监控系统、抓拍系统,强化科技应用,充分借助监控系统和设备,切实加大机动车未按规定“礼让斑马线”违法行为及电动自行车逆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同时组织执勤民警精准拦截查处违法车辆,提高现场执法震慑力。完善微信公众号“随手拍”交通违法举报平台功能,制定举报奖励制度,积极引导、鼓励人民群众举报违法,形成人人参与、共管共治的社会监督氛围。
(四)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传统手段和新兴媒体,组织开展礼让斑马线等主题宣传活动,采取专题报道、以案说法、随警作战等形式,广泛宣传专项行动的意义、目的、措施和成效,重点宣传斑马线通行规则和不礼让行人的危害、后果及责任。教育引导广大交通参与者支持专项治理行动,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各中队要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目标,夯实责任,细化措施,为整治行动取得实效打好基础。
(二)强化协作配合,形成管理合力。各中队要加强与其他警种的协作配合,做到主动联系、主动配合,主动沟通,不等不靠,主动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各项整治工作顺利推进,取得实效。(三)严格执勤执法,维护良好形象。要严格落实逢车必查的措施,坚持严管、严查、严罚,形成强大声势。要树立人性化执法的理念,讲清道理、法理,把握好尺度。(四)强化督促检查,严格落实责任。大队每月将对各中队的整治工作进行汇总、排名。对工作开展不力、成效不明显的,大队将采取责任倒查。
(五)加强信息报送,及时掌握情况。各中队要明确专人,及时收集上报有关工作信息,报送方式:兵马俑文档系统/刘仁平文件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