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招考公告
2012年甘肃省公务员招录专业分类参考目录(试行)
一、中文、文秘类
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学、中国文学、汉语言文学教育、汉语言教育、汉语言、对外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古典文献、中国语言文化、应用语言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民间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新闻学、国家新闻、体育新闻、广播电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广告学、编辑出版学、编辑学、传播学、文秘、涉外文秘、文秘与档案、公共关系学与文秘、现代秘书与公共关系、现代秘书与微机应用、文秘与办公自动化、现代文秘与文化传播、涉外文秘与公共关系、涉外商务秘书、新闻与文秘、法律文秘、科技文秘、商务文秘、文秘教育、历史学(含研究生相关专业)、哲学(含研究生相关专业)
二、艺术类
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表演、绘画、雕塑、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舞蹈学、舞蹈编导、戏剧学、表演、导演、戏剧影视文学、戏剧影视美术设计、摄影、录音艺术、动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艺术学、设计艺术学、戏剧戏曲学、影视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媒体创意、广告学
三、法律类
法学、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商法、刑事司法、法学理论、法律史、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刑法学、民商法学、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诉讼法学、经济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国际法学、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军事法学、商务法律、法制学、民法学、环境法、劳动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科技法学、商法、金融法学、财税法、涉外经济与法律、律师事务、法律事务
四、社会、政治类
社会学、社会工作、人口学、政治学与行政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学、国际政治、外交学、思想政治教育、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国际关系、社会调查、社会工作与管理、城乡社会管理、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与保险、劳动保障、劳动保护、劳动监察与仲裁、劳动与社会保障、社区矫正、哲学、逻辑学、宗教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美学、家政学、博物馆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
五、经济类
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贸易经济、运输经济、劳动经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工业外贸、税务、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保险、投资经济、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税收学、保险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农业经济
六、公共管理类
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土地资源管理、海关管理、行政管理学、警察管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教育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环境经济与管理、土地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 2 展、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科学、管理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博物馆学、人力资源管理、人事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财经行政管理、民政管理、行政学、教育行政管理、劳动人事管理、旅游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七、工商管理类
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国际企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工商管理、投资经济、物流管理、商品学、审计学、会计学、理财学、资产评估、旅游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八、商务贸易类
商贸管理、商务管理、市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国际经济合作、贸易经济、商品学、市场营销、商品检验与营销、商品监测与经营、工商贸易、国际市场营销、营销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报关、国际电子商务、电子商务与会计、商务管理与电子商务、外贸、物流管理、工商管理、国际贸易学、国际物流与贸易、经济贸易、商品经济与贸易、物流、劳动经济与贸易、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管理与贸易、国际贸易与金融、对外关系与经济贸易
九、财务财会类
财务会计统计、会计学、财务会计、工业会计、行政事业财务会计、企业财务会计、基建会计、会计电算化、商业财务会计、现代会计、会计与文秘、银行会计、国际会计、涉外会计、西方财务会计、工程预决算会计、外贸与会计、财务管理、会计与营销、财会、财务、税收财会、财会审计、理财学、企业理财、财 3 务管理与审计、文秘与财务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财务与金融管理、投资财务与信用、财务会计与计算机应用、投资与理财、财经管理、财政学、财政税收、农业财政、财政与金融、财政与法律
十、税务税收类
税务、税务代理、会计审计与税务代理、财会(税务会计)、税务财会、税务会计、税收、涉外税收、财会税收、国际税收、税收财会
十一、统计类
财会统计、综合统计、计划统计、统计与财会、计划会计统计、工业统计、社会经济统计、应用统计、运输会计统计、统计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十二、审计类
税务与审计、审计学、财税与审计、会计与审计、金融审计、电算会计与审计、财会审计、会计审计与税务代理、邮电审计、基建审计、国际审计学
十三、教育类
教育学、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教育技术学、幼儿教育、教育学原理、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史、比较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小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职业技术教育学、特殊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思想教育、政治教育、艺术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体育教育、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十四、公安类
治安学、侦查学、边防管理、治安管理、侦察、安全防范、出入境管理、边防公安、刑事侦查、刑事科学与技术、公安管理、交通管理、消防工程、警察行政管理、经济犯罪侦查、安全保卫、4 安全技术防范、警卫、安全管理、警察管理、公共安全管理、信息网络安全监察、防火管理、森林消防、边防检查、边境管理、禁毒、警犬技术、交通安全及监控技术、警卫学、边防指挥、消防指挥
十五、监所管理类
监狱学、狱政管理、监所管理、刑事司法、刑事执行、刑事科学与技术、安全技术防范、司法信息技术(监所信息管理方向)、侦查学(狱内侦查方向)、教育学(矫正教育方向)、行政管理(警察管理方向)
十六、计算机(大类)类
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情报、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原理与维修、计算机辅助制图、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计算机器件与设备、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通信、计算机及应用、计算机科学教育、计算机控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计算机教育、计算机信息管理与计算机系统、计算机应用与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与维修、计算机器件及设备、信息安全、专业类别序号为17、18、19的所有专业
十七、计算机(软件)类
计算数学及其应用软件、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计算机软件及应用、计算机软件与科学、软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十八、计算机(网络管理)类
计算机网络工程、图文信息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网络管理、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网络及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及多 5 媒体应用、信息管理与网络技术、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网络技术与信息处理、网络工程、网络传播、通信与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网络监察
十九、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系统工程、信息科学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电子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学与信息系统、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学、无线电物理学、无线电技术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技术、公共安全图像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科学、光学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对抗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光电信息工程、电气信息工程、广播电视工程、微电子制造工程、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材料与元器件、微电子技术、物理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
二十、机电控制类
机电、机电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机电一体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电气自动化、机械电子、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械电子技术应用、机电实验技术、机电设备维修、电子技术及自动控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工业自动化、自动化控制、电气工程、测试工程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二十一、机械工程类
机械设备及其自动化、机制工艺及模具、精密模具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塑料成型与模具、塑性成型与模具、数控、机床数控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数控技术应用、数控技术、机 6 电控制技术(数控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数控加工技术、数控设备维修、数控机床应用及维护、数控及智能技术、车辆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化工过程机械
二十二、交通工程类
道路桥梁、路桥、道桥交通土木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公路与桥梁、公路工程监理与检测、公路工程管理、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梁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铁道与桥梁工程、公路与桥梁施工技术、桥梁与隧道工程、交通运输、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
二十三、航道港口类
港口、港口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港口及航道工程、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外轮理货与港口业务、海岸及近海工程、现代港口设备及自动化、港口机械电气一体化、航道、港口航道及咨询工程、港口工程及管理、航道工程、港口海岸及治河工程
二十四、船舶工程类
船舶制造与维修、船舶设计与制造、船舶机械制造与维修、船舶动力装置设计与制造、舰船动力机械与装置、船舶技术、船舶电气工程与自动化、船舶电气、船舶机电工程、船舶电气管理、船舶与港口电气设备、船舶通信与导航、船舶电器设备与安装、轮机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
二十五、水利工程类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水利建设与规划、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水利工程施工、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运行与维护、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水利 7 经济管理、水利行政管理、水利水电涉外工程监理、水文学及水资源、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利用、陆地水文、水环境监测与管理、海洋工程水利、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海洋工程、城市水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水信息学、水资源与海洋工程、水运、水运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工结构工程、水务工程
二十六、城建规划类
建筑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城镇规划、城镇规划与绿化、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镇建筑、城镇建设、城镇管理与房地产经营、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园林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城市景观规划、园林景观、景观规划、景观建筑设计、城镇建筑设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市政工程
二十七、土地管理类
土地管理、土地管理及房地产、土地规划与管理、旅游与国土规划、国土整治与规划、国土资源开发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地籍测量与土地信息学、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土地规划与利用、土地资源管理、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系统
二十八、建筑工程类
建筑学、工民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建筑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土木工程、土建结构工程、建筑工程勘测与设计、建筑施工、建筑工程与管理、建筑管理、建筑监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会计与工程概预算、建筑概预算、建筑工程造价、建筑工程与物业管理、建筑工程与工程监理、智能建筑技术与管理、建筑材料检验与制品工艺、建筑施工管理、建筑工程管理自动化、建筑施工与监理、涉外建筑工程营造与管理、市政建筑施工与管 8 理、基建预算管理、建筑装潢材料与工程、建筑物智能化、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建筑电气安装、建筑电气技术、建筑电气与暖通、智能化建筑设备维护、建筑水电、建筑电气工程、建筑电器技术、现代建筑电气管理、建筑设备工程、给排水、给水排水工程、供热通风与给排水工程、给排水与采暖通风工程、给排水工程与环境监测、水暖与通风、工程管理
二十九、材料工程类
材料学、材料物理、材料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科学与
工程、金属材料、冶金物理化学、冶金、钢铁冶金、粉末冶金、有色金属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矿物岩石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功能材料、冶金材料、建筑材料、电子材料、材料加工工程,冶金工程、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高分子材料及化工、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金属材料与热处理、金属压力加工、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焊接工艺及设备、无机非金属材料、硅酸盐工程
三
十、地质矿产类
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地质工程、采矿工程、石油工程、地球化学、矿物加工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管理、资源勘查工程(固体矿产、能源类)、矿物资源工程、矿产普查与勘探、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资源经济与技术、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油气储运工程、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地质类)
三
十一、安全生产类
热能工程、热工检测与控制工程、热能工程与动力机械、能源工程及其自动化、工业炉与热能利用、热能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热能与核能利用、安全工程、灾害防治工程、安全技术管 9 理、安全技术、安全管理与监督、化工安全工程、安全技术与工程、安全生产、安全防范、安全防范工程、矿山机电、矿山通风与安全、矿井通风与安全技术、环境与安全、火灾勘查
三
十二、环境保护类
环境工程、环境污染与治理、环境卫生工程、环境化工、环境监测、环境科学、生态学、环境保护与监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工程管理、规划与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工程、环境保护、水资源与环境水文工程、环境监测与治理、绿化与环境科学、水污染治理、工业分析与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经济与资源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监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三
十三、化学工程类
化学、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工分析与检测技术、化工分析与监测、环境化工、高分子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化工、日用化工、高分子材料及化工、无机化工工艺、有机化工工艺、化工工艺、化工生产技术与管理、化工工艺与计算机控制、化工机械、化工设备与机械、化工机械制造与维修、化工过程机械、化工装备与控制、化工设备安装、化工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化学工程、化工仪表及自动化、化工自动化及仪表、化工电气、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海洋化工与环保、炸药及有机化工、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三
十四、医药化工类
生物化工、生物资源化工、生物化学制药工程、制药工程、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化学工程、生物制药、生物与化学制药工艺、生物制药与管理、生物化工技术、化工与制药、生物化工与食品检测、化工分析与监测、化工商贸与产品检测、化工工艺与计算机控制、高分子化工、医药生物技术、制药与药品贸易、药材生产技术、中药检测技术、现代中药技术、现代药物分析检 10 验、药品质量检测技术、药物分析技术、海洋药物学、制药工艺、药物制剂、中药制剂、现代中药制剂
三
十五、食品工程类
食品、食品工程、食品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制糖工程、发酵工程、食品检验、食品分析、食品加工与检验、食品安全与检验、食品卫生与检验、食品质量与安全、生物化工与食品检测、生鲜食品加工与经营、食品工艺、食品工艺与检测、食品加工、食品加工与管理、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食品开发技术、食品生物工程、食品卫生安全与检测、营养与食品科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绿色食品生产与管理、食品营养与保健、食品分析与检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食品营养及检验、食品工艺和质量监控、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质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三
十六、生物工程类
生物科学、生物化学、生物技术、生物信息学、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生物化工、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应用生物科学
三
十七、服装纺织类
服装、服装设计及管理、服装设计与制作、服装工程、纺织工程、服装工程与商贸、服装与化装设计、针织服装工艺与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服装设计与工程、服装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工艺与计算机辅助设计、服装表演及设计、纺织材料与纺织品设计、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三
十八、农业类
农学、现代农业、农牧业经济管理、农业资源经济与土地利用、农畜特产品经济管理、农业经济管理、农经推广、农林经济 11 管理、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农业资源开发与管理、农业综合技术与管理、农业资源利用、林业经济管理、渔业经济管理、渔业资源与渔政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作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热带作物、蔬菜、蔬菜花卉、植物保护、土壤与农业化学、药用植物、草业科学、种子生产检测与经营、现代农艺、农林技术推广、茶学、机械制茶、农药学、动物经营与饲料加工、农业气象、应用气象学、农产品贮运与加工、土肥、土壤与植物营养、农业计划与统计、农业贸易、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推广、农业机械化、农村区域发展、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水土工程、农业生物资源与能源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机修理、农产品加工工程、土壤学、作物营养与施肥、农业微生物、农业资源与环境、农业工程、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技术、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作物遗传育种、植物营养学、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三
十九、林业类
园艺、现代园艺、园林绿化、林业信息管理、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农林技术推广、观赏园艺、药用植物、作物遗传育种、果树、植物保护、草业科学、热带作物、园林、林业经济管理、森林工程、木材科学与工程、林产化工、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森林资源保护、林木遗传育种、森林培育、森林保护学、森林经理学、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四
十、畜牧养殖类
动物科学、草业科学、饲料营养、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动物医学、动物药学、12 动物卫生检验、动植物检疫、兽医学、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蚕学
四
十一、临床医学类
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及临床医学、临床检验诊断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临床医学、口腔临床医学、中医临床基础、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临床医学、临床检验、中医学、针灸推拿学、口腔医学、儿科医学、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精神医学、放射医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医学技术、麻醉学、护理学、计划生育医学、传染病学、眼耳鼻喉科学、法医学、康复治疗学、内科学、老年医学、神经病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眼科学、肿瘤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运动医学、急诊医学
四
十二、公共卫生类
公共卫生、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卫生事业管理、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食品卫生与检验、卫生检验、营养与食品卫生、卫生统计学、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计划生育管理、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少儿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四
十三、药学类
药学、生物药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化学制药、制药工程、生物制药、药物制剂、药理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药鉴定、临床药学、药剂学、药物工程、应用药学、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四
十四、基础理学类
数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 化学、生物科学、天文学、地质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应用 气象学、海洋科学、海洋技术、力学、理论与应用力学
四
十五、兵工宇航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武器系统与发射工程、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弹药工程与爆炸技术、特种能源工程与烟火技术、地面武器机动工程、武器系统与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兵器发射理论与技术、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核能科学与工程、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
第二篇: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第三期)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3.具有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二、报名。本次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应聘人员应在2013年2月26日8:00至3月11日24:00期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西北人才网(http://)、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网站公布。省纪委、监察厅监督电话:0931—8872044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督电话:0931—8826098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招聘政策咨询电话:0931—8960660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931—8960193、0931—8960661
附:2013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点击打开链接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一三年二月一日
第三篇:2012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
2012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第二期)
(选自甘肃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网)
根据《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规定和工作需要,甘肃省省直80个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872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3.具有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5.应聘人员年龄: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以上职称任职资格人员为1972年1月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或具有中级职称任职资格的人员为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本科、大专毕业生为1982年1月1日以后出生。对取得多个层次学历的应聘人员,执行与应聘岗位相符专业的年龄要求。6.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条件。
二、报名。本次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按以下程序进行: 1.提交报考申请。应聘人员可在2012年6月26日8:00至7月10日24:00期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网站公布。
省纪委、监察厅监督电话:0931-8872044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督电话: 0931-8826098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招聘政策咨询电话:0931-8960660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931-8960193 0931-8960661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二○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第二期)
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第二期)
发布时间:2011-07-18 08:00:43 阅读次数:154 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公告(第二期)
根据工作需要,按照《甘肃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甘办发【2011】22号)规定,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等7个部门所属60个事业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198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应聘人员基本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享有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2.遵守宪法和法律,品行良好。3.具有招聘岗位所需的文化程度、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4.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二、报名。本次报名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应聘人员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进行网上报名。网上报名采取以下程序进行:1.提交报考申请。应聘人员可在2011年7月18日8:00至8月17日24:00期间登录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站(http://)、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网站公布。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招聘政策咨询电话:0931-8960379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网上报名技术咨询电话:0931-8960193 0931-8960661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监督电话:0931-8826098
附: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政府)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环保厅)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科技厅)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社会科学院)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旅游局)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水利厅)点击打开链接
2011年甘肃省省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具体专业岗位列表(省质监局)点击打开链接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八日
第五篇:淮南事业单位招考公告
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公告
淮南事业单位招聘网2012年4月28日讯:根据中组部、人社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92号)、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安徽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皖人社发〔2010〕78号)等文件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原则
(一)坚持公平、公正、竞争、择优;
(二)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
(三)坚持考试考察、择优聘用;
(四)坚持统一组织、分步实施。
二、招聘计划和条件
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岗位计划数共235个,招聘人数389人。
招聘对象主要为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历届大学专科以上毕业生以及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人员,且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
(三)具有良好的品行;
(四)岗位所需的专业或技能条件;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岗位所需的其他条件。
招聘岗位明确要求有工作经历的,报考人员须具备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曾在军队单位工作过,可视为工作经历。工作经历按足年计算,是指毕业后至2012年7月31日期间累计工作时间。因工作单位变化而中断时间的可以累计。在校学生在读期间参加勤工俭学、实习等不视为工作经历。
“年龄条件”中“25周岁以下”为“1987年 1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以此类推)。
有下列情形的人员,不得报考:
(一)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要求的人员;
(二)尚未解除纪律处分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以及刑事处罚期限未满或者涉嫌
违法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人员;
(三)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
(四)经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具有考试违纪行为且在停考期内的人员;
(五)现役军人;
(六)在读的全日制普通高校非应届毕业生;
(七)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考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的人员。
招聘单位不得设置与岗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和歧视性、指向性条件。
具体招聘岗位及条件见《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计划表》(附件一)。
三、报名事项
(一)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报名网站为淮南人事考试网()。
(二)报名时间
2012年5月7日9︰00至5月11日16︰00,逾期不予补报。
(三)报名程序
登陆报名网站→详阅招聘公告和岗位计划表→签署诚信承诺书→填写报名表→上传照片→自我确认→网上缴费。
(四)网上报名
报考人员必须符合报考岗位的条件,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并使用同一有效居民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试。报名时必须按要求如实、正确填写《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报名表》,并上传本人电子照片,照片必须符合规定格式(照片格式:近期免冠正面证件照,jpg格式,宽度2.5cm,高度3.5cm,或宽高分辨率295×413像素,大小20—100kb),否则出现问题由报考人员本人负责。签署“考生诚信承诺书”,进行自我确认。所填信息必须全部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或虽通过资格审查但实际不符合招聘岗位条件的,一经查实,取消其考试、聘用资格,责任由报考人员本人负责。
(五)网上缴费
报考人员于报名后至2012年5月12日16:00前可随时登陆淮南人事考试网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审查。通过审查的,根据省物价局、财政厅皖价费[2009]118号文件规定,按照每人每科45元标准收费,统一笔试共两科每人交报名费90元。报考人员先办理工商银行网上缴费卡再网上缴费。缴费截止时间为2012年5月13日16︰00,逾期不缴费的,视为自动放弃。农村特困和城市低保家庭的报考人员,在网上缴费后,可于2012年5月14日至15日,到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政府南门东侧)一楼市人事考试中心办理减免报名费的审核确认手续。办理手续时须提供以下材料:其家庭所在地的市(县、区)民政部门出具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证明和低保证,或扶贫办出具的特困家庭基本情况证明,能够证明其与家庭所属关系的材料(如户口簿等)。
(六)其他
为确保新进人员基本素质,设定笔试统考最低控制合格分数线。笔试合成成绩达到50分以上(含50分)的应聘人员,方可进入下一轮专业测试。
应聘同一岗位的须形成竞争,同一岗位报考人数与招聘计划数的比例原则上不应低于3︰1,少数紧缺专业的岗位,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后方可开考。不足规定开考比例的,相应核减该岗位招聘计划数。
四、统一笔试
统一笔试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命题、制卷、阅卷、计分委托专门机构负责。
(一)笔试科目
笔试分两个科目:1.《公共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或《申论》。
报考市、区教育系统或其他各类学校教师岗位的考生,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A类)两科;报考市、区卫生系统医技岗位的考生(含区计生服务专技岗位和其他医学专业岗位),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B类)两科;报考其他岗位的考生笔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和《申论》(C类)两科。
(二)笔试内容
笔试内容见《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统一考试大纲》(附件二)。
本次考试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不举办也不委托举办任何形式的辅导和培训活动。
(三)笔试时间和地点
时间:2012年5月27日(星期日)
9︰00—11︰00《公共基础知识》
14︰30—16︰30《专业知识》或《申论》。
笔试地点以《准考证》为准。报考人员于2012年5月24日9︰00至5月26日16︰00登陆淮南人事考试网自行打印《准考证》。考试时须凭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居民身份证、军人身份证、护照、贴有照片且加盖户籍专用章的户籍证明)进入考场。
(四)政策性加分
对于“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按规定兑现加分政策,在笔试成绩合成前每科成绩各加2分。审核时,大学生“村官”应提供由省级主管部门出具的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特岗教师”应提供由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三支一扶”人员应提供由全国“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监制、省级“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机构出具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服务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大学生服务西部志愿者应提供由共青团中央统一制作的服务证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鉴定表原件和复印件;2012年服务期满的“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提供证书或省级主管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
上述人员于2012年6月18日至19日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09室),经审核确认,并通过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淮南人事考试网、淮南人事人才网公示3天无异议后,予以加分。
(五)成绩查询
笔试成绩以100分计算,按两科分数5︰5的比例合成(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下同)。考生于2012年6月25日至29日在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淮南人事考试网、淮南人事人才网查询成绩。
专业测试人选根据岗位招聘计划数,在同岗位笔试人员中依笔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按1︰3的比例确定。不足规定比例的按笔试达线人数确定。最后一名如有多名考生笔试成绩相同的,一并确定为专业测试人选。
专业测试人员名单2012年7月2日至6日在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淮南人事考试网、淮南人事人才网公布。
五、资格复审
参加专业测试的人员于2012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到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由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依据招聘条件和相关材料,对其进行资格审查。逾期不到的视为自动放弃,缺额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应提供以下证件、材料:
(一)属全日制2012年应届毕业生的,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生证原件、报名资格审查表和所在学校盖章的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等材料。
(二)属社会人员的,须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原件、学历(学位)证书、招聘岗位规定要求的相关证书(证件)原件和报名资格审查表等材料。其中属在编正式工作人员的,需按人事管理权限提供单位和主管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
(三)上述人员中,属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2012年毕业但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人员,可凭学校或省、市负责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工作的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该学历层次、毕业时间以及“2012年毕业,已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全
部课程,各科成绩合格,毕业证书待发”的书面证明和各科“成绩单”,及有关证件材料办理报考资格复审。
(四)有工作经历要求的,报考人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经审查合格的考生领取《专业测试通知书》,并按省物价局、财政厅皖价费[2009]118号文件规定,缴纳费用80元。经审查不符合报考资格条件的考生,取消其参加专业测试资格,缺额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
六、专业测试
专业测试根据岗位的专业特点,采取笔试、试讲、答辩、技能操作等不同方式进行,主要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业务素质能力和潜能等,满分为100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委组织部统一制定专业测试方案并组织实施。
同一岗位专业测试人数和实际招聘计划数比例低于3︰1,该岗位考生的专业测试成绩低于60分的,不予进入体检和考察。
专业测试的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七、体检
考生总成绩按照统一笔试和专业测试成绩6︰4的比例合成,满分为100分。体检人选按岗位招聘计划数,在同岗位专业测试人员中依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考试总成绩相同的,按笔试成绩、《专业知识》或《申论》成绩高低顺序排序)。体检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组织实施。体检标准参照原人事部、卫生部《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国人部发〔2005〕1号)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国人厅发〔2007〕25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部《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9号)和《公务员录用体检特殊标准(试行)》(人社部发〔2010〕82号)等规定执行。因故出现人选缺额的,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一次性递补。体检合格的确定为拟考察人员。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
八、考察
体检合格人员为考察对象。考察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组织安排,招聘单位的主管部门配合实施。考察工作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根据拟招聘岗位要求,采取多种形式,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行、遵纪守法、自律意识、能力素质、工作态度、学习和工作表现等情况,并对考察对象的报考资格进一步进行复审。实施考察时要成立考察工作小组,每组应由两名以上工作人员组成。考察小组要通过查阅档案、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与本人面谈等方式,准确把握被考察对象的情况,全面、客观、公正地做出评价并写出书面考察意见。
经考察合格的人员进行签约聘用,考察不合格的人员取消其聘用资格。
九、签约聘用
对考察合格者,由招聘单位及主管部门确定拟聘用人员,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核,在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淮南人事考试网、淮南人事人才网公示7天无异议后,按现行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对拟聘用人员办理聘用审批手续后出现岗位空缺的,不再递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事厅关于在全省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意见的通知》(皖政办〔2006〕13号)规定,招聘单位须与受聘人员签订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聘用人员待遇按有关规定执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试用期包括在聘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十、相关事宜
本《公告》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解释。
成立由市纪检监察部门、市人社局纪检监察室和群众监督员组成的监督组,负责全程监督公开招聘工作。监督电话:0554-6678153。
本次招聘工作相关信息,请登陆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淮南人事考试网、淮南人事人才网查询。
招聘工作咨询电话:政策0554-6664251,网上技术服务0554-6678274,考务0554-6678516。
附件一: 《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岗位表》
附件二: 《2012年淮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统一考试大纲》
快讯:2012年芜湖市南陵县事业单位招聘人员公告
中共淮南市委组织部
淮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