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3)班 汤显珍
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67人,平均分为76.45分。
二、试卷命题特点:
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
试题了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
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
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
(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在试卷中的求未知数X,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其中求未知数X一个班的失分率仅为5.1%,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的比较实,比较到位。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做到在讲新课的前5分钟进行基本计算、口算、巧算的训练,正是由于平时这样的训练,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
(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从这次试卷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次数学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一类题的失分率较高。
例1 填空的第(6)一段圆柱钢材长2m,把它截成3段同样的圆柱,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40平方厘米,原圆柱钢材的体积是()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可见学生数与形的结合能力较弱。
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我和多位数学教师在一起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深刻反思了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改进措施如下:
(1)继续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课标”中提到“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标”中也提到“应避免繁杂的运算”,但是基本训练还要坚持,计算还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
(2)要注重思维训练,不要“应试”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因为现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生动有趣。这样做可以有利于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比如“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让学生知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就更为重要。值得我们深思!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就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
(4)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课标”中多处提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玉仁教授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中是被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开展的还不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还有待于加强。
(5)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发展。
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学习有困难”的。造成他们“学习有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既然在我们的班级中学习,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更多地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最后,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第二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
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49人,优秀的有26人,不及格的有10人。
二.试卷分析
1.填空题
第7题让判断面积和高成什么比例,有一部分人错了,说明对正比例和反比例区分不够清楚。
第10题求圆柱体的体积,题中没有现成的数据,所以不少人都写错了,应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明白这些题的突破口在哪。
2.选择题
失分较多的是第1题,圆柱锯成6段,增加了几个面,学生没有弄清楚,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
第2小题思维受局限,一看到等底等高就选择了A。
3.画图
第2小题找学校的位置,没弄清楚参照物。
4.解决问题
第4题有一部分学生算圆柱的体积用公式时没乘1/3
第5题失分的原因是分析理解能力有点差,没有弄清里面的等量关系,以至于方程列错。
三.今后努力方向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1.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一题多变”,让学生的学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
2.培优补差,让学生都有发展,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4.针对每一次的作业和练习,老师都要有反馈。
第三篇: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一、基本情况.本次数学考试,参加考试的学生共有69人,平均分为90.4分,满分的有8人,占总人数的11%,99至90的有38人, 占总人数的55%,达到优秀的人数共有60人,优秀率为85%,合格率为100%。
二、试卷命题特点:
1、选择现实鲜活的素材。
将一些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的素材改编成有新意的试题,引发学生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创设自主选择的平台。
试题了选择新的背景材料,又适当改变题目结构的程式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机会。例如第八道题
3.关注数学思考的含量。
有些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既运用了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三、试卷分析
1、主要成绩。
从卷面来看,有以下几点成绩值得肯定:
(1)学生的基本概念掌握得比较扎实,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较好地运用。
比如:第二大题的选择题(1)学校篮球队的队长刚完成一组投球练习,投进38个球,投失12个球。计算命中率的计算公式是()
这道题学生答题的正确率为100%,这道题的正确率之所以为100%,是因为在教学类似这样的教学内容时,数学组的老师的教案设计能够做到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为学生创设一些学习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如:在教学百分率的计算时,教师就创设了一个投球比赛的一个情境,让学生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评选冠军小队,然后让学生阐述理由,由于全体学生的充分参与,理由回答得非常充分,冠军小队的产生应该用“投进的球数÷投球总数”,再把计算的结果,转化成百分数,可见,通过教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本节课的新的知识要点,同时也为教师顺利上好新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再如:教学《购物中的百分数》问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去商场超市观察访问,商家促销商品的手段,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设计先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领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也分散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类似的这样的教学案例还有很多。从这里还可以看出,结合学生的生活设计教学内容,学生易于理解,因此掌握较好。
再如:第七大题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道题的错误率仅为2%。
这道题是求梯形的面积,学生都能利用已知条件半径,求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从而正确算出梯形的面积。从这道题可以反映出学生利用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
(2)学生的计算技能较为熟练。
在试卷中的求未知数X,用简便方法计算、脱式计算学生的失分率较低,其中求未知数X一个班的失分率仅为5.1%,这充分说明,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非常重视对学生的计算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对学生计算基本功抓的比较实,比较到位。在平日的数学教学中,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能做到在讲新课的前5分钟进行基本计算、口算、巧算的训练,然后学校定期进行口算竞赛,比赛方法是在5分钟内完成60道基本计算,100分的被评为口算状元。正是由于平时这样的训练,因此,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次考试中发挥出了较好的水平。再如:用简便方法计算的第2小题,20× + +10÷13这道题不能直接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运算,需要把10÷13进行转化,这道题和直接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的题相比,有一定的难度,在这次考试中只有2人出错,这充分说明,教师在简便运算和复习简便运算时,充分运用变式练习,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与运用,因此,学生对于乘法分配律运用较好。
(3)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应用题中基本的数量关系。
从这次毕业试卷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应用题数量之间的关系,基本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具备了一定的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这次数学毕业的卷面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我们知道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量与率的对应关系是学生掌握的一个难点,但是从卷面上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够比较好地掌握。应用题的第一、二、三题就是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学生对于数量关系分析得比较好,失分率较低。
2、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这一类题的失分率较高。
例1 填空的第(10)把一张面积是50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剪成四张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纸片,再用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厘米。
这道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空间间现象能力。可是这道题的错误率达到了77%,错误的答案有两种,一种是12.5另外一种是25,分析以上两种错题答案,原因有以下两点(1)在监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学生把正方形的纸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拼成了一个长方形。,但是学生却找不拼成的长方形与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水平较弱。(2)不动手的学生在草稿纸上运用画图的方法进行分析,但是由于空间想象能力不够,把总面积÷4=每个小三角形的面积.把每个三角形的面积当成了长方形的长。可见学生数与形的结合能力较弱。
例2 填空的第(12)一根圆锥体铜坯,体积是7立方分米,把它从高的三分之一处截去上面的小圆锥,剩下的部分装在一个圆柱形盒中,这个盒子的容积最小是()立方分米。
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圆柱与圆锥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从学生的错因上分析,大多数学生不能综合地运用圆柱与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不理解题意,剩下的体积与一个圆柱形盒子的容积之间的关系怎样?因此,从学生大量的错误答案中可以分析得出,学生对于形体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还有待于培养和提高。
例3第八大题的(4)下图是承德露露集团生产的罐装杏仁露,若将这样的6罐装入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塑料袋中,长宽高各多少?这道题主要考察学生能否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题的能力,而且答案不是唯一的,个别学生没有找到圆柱体的高、直径与长方体的长宽高之间的关系。因此,错题的人数较多。
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完全养成
1.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计算时顾此失彼,面对众多信息时理不清头绪。
2.对题中提供的原始材料、情境、信息,不能耐心解读、全面观察并选择有用信息帮助解决问题。
3.卷面中还是免不了有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目等我们俗称的低级错误。可见平时的作业习惯、读题习惯、验证习惯等影响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不是临考时想控制就能控制的,需要数学教师一贯的关注,循序渐进的培养和持之以恒的培养。
面对以上诸多问题,我和多位数学教师在一起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深刻反思了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改进措施如下:
(1)继续加强计算基本功的训练。
“课标”中提到“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标”中也提到“应避免繁杂的运算”,但是基本训练还要坚持,计算还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
(2)要注重思维训练,不要“应试”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因为现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生动有趣。这样做可以有利于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3)要注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过程。
比如“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让学生知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就更为重要。试卷填空题中的第12小题失分率最高,是77%;值得我们深思!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就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
(4)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学习,更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
“课标”中多处提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玉仁教授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八大题的(4)下图是承德露露集团生产的罐装杏仁露,若将这样的6罐装入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塑料袋中,长宽高各多少?这样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中是被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开展的还不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还有待于加强。
(5)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更要关注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发展。
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学习有困难”的。造成他们“学习有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既然在我们的班级中学习,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更多地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最后,我们真诚地希望我们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第四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推荐)
六(1)班数学调研试卷分析
孙云峰
一、试题分析
1、试卷结构合理,题型全面
本次调研试卷从试卷结构与题型与市实验小学的单元练习完全相同,由于本学期是义务教育阶段第二学段的最后一个学期,内容涵盖范围较广,考查范围覆盖本册所学内容,难度适中,知识结构分配均衡;从题型来看,主要设置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灵活多样的题型能够较全面地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2、试卷内容覆盖了本册八个单元所有内容,考查内容也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考试内容紧扣《课程标准》,将教材中的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试卷题目中,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既结合本学期学习内容,又注重学生活学活用,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情分析
第一题填空题,第1、2小题考查学生读数写数及因数、倍数等基本概念的掌握;第3题考查分数、除法和比之间的联系。第5、6、9两题考查圆柱、圆锥等知识;第7、8两题为比例尺部分的内容;第10题考查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强调灵活性。从答题得分情况来看,第5、6、9题失分偏多,主要是计算错误。数的基本知识、比例和比例尺部分得分状况较好。由此可见,学生对基础概念掌握较为牢靠,计算能力亟需加强,要注重培养学生细心计算的良好习惯。
第二题判断题和第三题选择题各5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易混淆或产生错误的相关、相近、相似的问题,有些内容如三角形三个角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底角与顶角之间的关系,由于按目前的复习进度,尚未复习到图形部分的内容,部分学生已经遗忘,体现了学生以前学得不扎实。
第四题计算题分为三个子题:第一部分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较高,只是最后一题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草率地以为答案为0,说明学生易受此类题的“误导”。第二部分解比例,学生均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地将比例转化为乘法运算的方程,但仍有部分学生计算失误,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第三部分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算),其中第1、3两题分别出现12.5%和37.5%与分数的互化,有一部分学生化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最后一题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但由于本学期对计算练习较少,一部分学生对乘法分配律记忆不够清晰,运用不够熟练,此题错误率在诸题中是最高的。
第五题动手操作部分考查图形的放大缩小,确定方向和位置。这部分内容是本学期最近学习的,学生掌握效果较好,正确率较高。
第六题,解决实际问题部分,第一部分,只列式不计算。税后利息一题学生将税后利息和利息税相混淆,导致相当一部分将利息税误以为是税后利息,还有一部分学生忘记时间:3年。“出席率”一题,部分学生对“出席”一词的含义不能准确理解,将到校人数当作全班人数即应到人数,导致错误。第二部分解决下列各题1、2题关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稍复杂的分数方面的实际问题,绝大多数均能找准单位“1”,确定基本的数量关系。第3题 应用比例尺有关知识解决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较透彻,离学习时间间隔不长,学生印象较深,因而正确率较高。第4题关于圆柱体的表面积,容积等实际应用,本题错误率与其他题相比较高,有以下几个原因:从池口周长推算底面积时的差错,计算抹水泥面积误当作是表面积,说明学生在具体应用时,仍受表面积公式的影响。还有计算失误的情况发
生。第5题,部分学生计算圆锥形钢锭体积时忘记“除以3”,与计算圆柱体积相混,是此题失误的原因之一,此外与第4题类似,计算错误也是原因之一,由此可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反思与建议
通过此次测试,从学生的试卷中发现一些问题,结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编排内容的特点,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需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工作:
1、六年级下册是对小学数学内容的集大成和彻底的疏理,为学生进入下一学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除要求学生复习基本概念以外,更需要从逻辑层面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
2、进一步加强数学知识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强化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小数乘除法的法则,部分学生已经遗忘。尤其是圆柱和圆锥部分计算错误较多,鼓励学生计算时细心,用各种方法进行验算,以提高正确率。
4、加大对学困生的辅导,部分学生对有些内容的掌握较为薄弱,从此次测试中也可看出部分学生掌握得不够满意的“点”或“面”,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辅导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学生经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虽说掌握不好,但毕竟有一定的基础,如果辅导恰当及时,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相信应该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于此次试卷的命题,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想法:
1、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应学会正确使用计算器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运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学生是否可以在计算或考试使用计算器颇有争议,本试卷填空题第11题,找规律填空,即使不用计算器,学生亦可直接观察出本题的规律。能否在以后的命题直接设定用计算器进行运算的题目?计算题第2部分题型单调,对整数、小数的计算和除乘法分配律以外的其他运算法则基本未涉及,1、3两题12.5%和37.5%,可能命题者的主观意识是想考察学生对常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的熟练程度,分数、百分数混算在小学生的数学实践中很少出现,很容易引起学生错误,从学生答题状况也验证了我的担忧,另外,此两题有重复之嫌。
2、《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加深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社会生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而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由于题材的开放性,发散性和实践性,部分数学教师思想上不够重视,或产生畏苦怕难的情绪,草率以课堂教学的理论传输取代之。在某种程度上,测试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建议在以后的命题过程中,把数学实践活动与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相结合起来,既是对《课程标准》精神的贯彻,也不失为一种督促数学教师加强数学实践活动教学的手段。
第五篇: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六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包含六种题型,填空、判断、选择、解方程、列式计算和应用题,可以说这六道大题囊括了这段时间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
这次考试,从组织考试到阅卷,每位教师都很重视。老师们的想法是用这份试卷检验一下前段学习的教学质量,查漏补缺,吸取教训,以便更好地改进今后的教学。纵观整张试卷,分析其具有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检测面广:
试卷由基础题和新型题构成,这些题以多种形式出现,考查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2、难易适度:
总体看来,本章试卷难易适中,考查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的理解与运用,以解未知数的形式考查学生对方程的理解与运用。此外,应用题部分的第4题检验了学生的仔细程度,它将书中的题转变了形式,这就拓宽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难易适度”的原则。
在本次试卷当中,我们也查找到了诸多不足:
个别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较多,计算能力仍有待提高。学生审题太马虎,个别学生不假思索便将答案写出。本测试题最后一道题。学生对水池注水这个条件缺乏理解,分析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这道题的解答不够理想。但也反映出学生做难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通过本次测验出现的不足之处,我将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学,好学。
1、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努力充实自己,之后再去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及时解决问题。
2、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我想这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从学生对本次试卷的作答中,让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给我们的收获很大,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汪向阳
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