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23:31:2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

第一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

安监总政法〔2009〕2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总工会: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主人翁作用,广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具体内容详见附件),构筑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生产安全的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在全国大力推广淮安经验,在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实现安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推行江苏淮安“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纳入安全监管的重要内容。各地要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促进安全发展的一件大事,切实摆上工作议程。要把“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推行情况纳入安全监管内容,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落实。要与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三项行动”、“三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狠抓任务、责任、措施和政策落实,力争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内,在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起“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二、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责任落实,一手抓文化宣传。要着力打造健康的安全文化,使安全生产成为职工群众的自觉实践,实现安全生产的全员参与和生产安全的共建共享;要不断深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行动,持续灌输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培养安全生产技能,促进职工群众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转变;要结合安全社区建设,开展安全文化进家庭活动,发挥家庭关怀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要充分运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载体,加强案例宣传,强化警示教育,使安全观念、安全常识、安全技能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导职工群众杜绝习惯性违章、根除不安全行为,切实做到“不伤己、不伤人、不被伤”,为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奠定基础,为促进安全发展提供支撑。

三、把握淮安经验的实质,注重基础建设。淮安经验具有科学性、方向性和指导性,主要体现在:一是突出“预防为主”,牢牢抓住“风险管理与控制”这个安全生产的切入点,从风险源点的确定、监控网络的建立,到监控、整改、评估机制的配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事故隐患与职业危害控制方法,把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置于在控、可控的状态,实现了企业生产的安全运转。二是突出全员参与,致力群防群控,形成生产安全共建共享机制,使广大职工真正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安全环境的建设者、安全文化的实践者,实现了安全生产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管理。三是突出现场管理,注重规范提升,着力实现风险控制点的规范化管理,形成了完整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各地要以学习推广淮安经验为契机,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基础建设,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要结合深入开展安全整治行动,督促企业对风险源(点)进行认真辨识、评估,进一步建立健全风险源(点)控制档案,实行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全面全程全方位监控,不留死角和盲区;进一步强化职工培训,落实持证上岗,提高职工安全生产技能和安全管理素质;进一步强化现场管理,推广“三图五卡”(具体内容详见附件),完善安全警示标识,办好安全文化专栏(专区、长廊),实现安全现场管理与安全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四、密切配合,进一步健全部门联动机制。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涉及多个部门,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安全监管部门要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衡量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标准,搞好督促检查,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负有安全监管和职业危害防治责任的行业主管部门,要从各自职责出发,加强指导,促进“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在本行业(领域)的学习推广。各级工会要立足于维护职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权益,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积极引导职工增强主人翁意识,广泛开展安全自律,积极投身“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建设,成为“事故隐患群防群控、生产安全共建共享”的主力军。

五、强化统筹,配套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有与其他方面的工作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要努力做到四个结合:一是与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相结合。督促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各项保障措施,不断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二是与推广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加强班组建设相结合。进一步明确班组的安全生产责任,开展班组间的安全生产争先创优,筑牢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三是与推动科技进步相结合。在强化“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同时,更加注重科技在安全生产领域的支撑作用,广泛采用现代化、自动化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技术,不断提高监控效能。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技术,坚决淘汰落后设备和产能,减少风险源,促进本质安全。四是与强化政府监管相结合。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围绕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创新监管方式,严格安全执法,着力建立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进一步把企业生产引向安全发展的轨道。

附:大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形成生产安全共建共享长效机制——来自江苏淮安的调查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二○○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附件:

大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形成生产安全共建共享长效机制 ——来自江苏淮安的调查

(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调研组)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着力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主人翁作用,广泛深入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构筑群防群控、共建共享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在经济社会较快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好转。

一、在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中,形成和完善“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淮安市的经济步入快速发展阶段,随之而来的是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逐渐凸现。为了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保证职工的生命和健康安全,淮安市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与要求,积极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指导和督促企业加强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早在1989年,淮安市便以开展“创建安全合格班组”工作为抓手,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教育,把事故危险点的控制作为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内容,探索构建群防群控安全监控体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1994年召开了推行安全生产“控制法”现场会,1995年制定了《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实施办法》,在全市工业企业全面推行。同时,针对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问题,不断总结完善、及时加以指导。先后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行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的十点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和意见,使安全生产“控制法”的内涵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机制不断完善,逐步发展成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

所谓“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是一个方法和三种机制的集成。一个方法,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运用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方法,对生产(工作)场所、作业岗位的危险源(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因素进行自下而上的排查、辨识、评价分级、建档立卡,建立监督控制体系,强化群众性劳动保护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三种机制,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推行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目的是将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落实企业负责和职工全员参与,把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隐患置于在控、可控状态,预防隐患转化为事故;推行三种机制,则为“监控法”有效实施、可靠运转提供了体制和机制的保证。

(一)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动态管理机制,着力实现对事故隐患的全节点、全过程、全方位监控。一是确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以企业为单位,组织职工群众和有关专家,对本企业所存在的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源(点)进行全面排查、评估,根据风险程度,划分为A级(厂级)、B级(车间级)、C(班组级)三个等级,实行分类、分级监控。如淮安船闸管理所,经过认真排查和筛选,将直接影响船闸安全畅通、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二、三号船闸上、下游闸首、发电机房等10个点确定为A级监控点,将航政厅等3个点确定为B级监控点,职工食堂等2个点确定为C级监控点,每个监控点均用牌匾、卡片、图文标明监控点的名称、级别、易发事故因素、监控内容和监控方法、考核标准和周期,明确监控责任人。二是建立监控网络。实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企业,普遍建立起企业、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监控网络,对事故和职业危害风险源(点)实行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节点、全过程、全方位的实时和动态监控,不留死角和盲区。并根据实际情况,对风险源(点)实行升级或降级、追加或清零等跟踪处理,确保各类风险源处于在控、可控状态。三是建立事故和职业危害应急预案。根据风险源(点)可能发生的事故和职业危害,有针对性地提出应急措施,编制应急预案,组织职工开展应急演练,提高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认真落实全员培训和持证上岗。为确保职工适应监控点管理需要,切实加强日常安全教育和现场安全教育。企业录用新人员、老职工调换新工种,或企业贯彻新法规、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都要对职工进行安全技能培训、教育,确保每个职工具备安全生产和岗位监控的能力。五是建立监控激励制度。对在监控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职工给予奖励。市政府办下发了《淮安市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制度》,明确对事故隐患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的范围和相关程序,对于经查证属实的,奖励200到5000元。市总工会专门设置了“制止重大事故奖”。

(二)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持续改进机制,着力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重点建立三项制度:一是全员排查制度。所有职工都负有监控、排查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责任。发现隐患,要立即上报。能够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凡因工艺、技术等原因难以整改的,要实行评估确认,分级分色预警控制。二是持续改进制度。对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点要经常检查,形成排查、评估、确认、挂牌、检查、整改、效果评价、持续改进的“闭环式”管理。三是创新提升制度。积极吸收安全生产新理念、新法规、新的技术手段、新的管理方法,不断丰富和完善监控工作方法,提升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法的实效。如沙钢集团在创新提升中强化企业节能减排,淘汰落后装备,减少风险源(点),先后“清零”了11个监控点,提高了本质化安全水平。

(三)建立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系统评价机制,着力实现对企业及其风险源(点)安全状态的定期诊断。重点实行三个评价:一是职工评价。企业组织广大职工对生产作业现场设备、环境、人的行为和现场管理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主要采取“职工每天评价,班组每周评价,分厂(车间)每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岗位监控点控制情况进行评估。二是单位评价。企业组织本单位的技术人员对安全生产情况进行评价,或请中介机构、安全专家进行评价。三是监管评价。各级安监局、卫生局、工会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定期不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包括“1+3”安全监控体系推行情况进行评价。通过开展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系统评价活动,促进企业进一步完善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监控机制,实现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

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成效初显,已经成为支撑当地安全生产的重要机制

我们在调查中看到,“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在淮安已经被总结、规范为一种安全生产工作模式。这种工作模式能够在淮安市广泛推行,是由“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所蕴涵的“方向性、科学性和指导性”等体系特征所决定的。第一,“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体现了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前提、是根本,“预防为主”是工作重心,“综合治理”是手段。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群众性和专业性相结合,有效地防止各种不安全因素与行为,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市政府汇报语),其实质也正是“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落实。第二,体现了安全生产的规律。事故源于隐患。只有消除隐患,才能从根本上遏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把立足点放在事故及职业危害隐患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上,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牛鼻子”。第三,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人为本既表现在以人的生命健康安全为本,也表现在发挥人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把落实安全监控责任同完善岗位负责制结合起来,把安全监控的责任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及职工个人,为实现安全生产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平台。第四,体现了机制的创新。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现了事故隐患与职业危害监控的体系化、模式化,提高了事故隐患及职业危害监控的针对性、时效性,无疑是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正是因为上述原因,“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很快受到党政重视、企业吸纳、群众欢迎。目前,这一体系在淮安市的推广面,已达到企业总数的60%以上,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占到80%以上。通过大力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使全市安全生产工作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从调研中可以清楚地看到,“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广泛推行,为企业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工作范式。我们所到的几个企业,普遍在现场管理上做到“五有”,即:有“三图五卡”(即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示意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组织网络图、“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流程图,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监控卡、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评价卡〈书〉、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整改卡〈书〉、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应急救援处理卡、职工岗位权利和义务告知卡),有显著的安全监控点标志,有醒目的安全生产警示标识标语,有图文并茂的安全生产文化走廊(专区),有人性化的、充满亲情的安全提示(如韩泰集团的提示是:爸爸,我和妈妈等您回家;爸爸,您今天“安全”了吗),从而实现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视觉化、模式化和群众化,比较好地实现了“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入眼、入脑、入心、入岗,实现了从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风险源的辨识、评估、确定、监控,到安全隐患的发现、整改、再到安全环境的评估评价、持续改进这一全过程闭环式管理,提高了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也使企业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责任落到了实处。

(二)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主人翁作用得到发挥,群防群控、共建共享机制初步确立。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而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只有传导到每个岗位、每个职工,才能真正得到落实。分析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伤害性事故,绝大多数是由于企业职工的违章违规操作造成。因此,如何把企业职工全面发动起来,实行安全生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已经成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关键所在。而通过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把对安全隐患风险源(点)的监控责任落实到班组、职工,由企业“一双眼”监控转变为职工“千百双眼”监控。广大职工群众也由生产安全的受益者,同时成为安全生产的责任者、实践者,成为安全生产的主人翁,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由被动监督向自我实施转变,实现了安全隐患的群防群控、生产安全的共建共享。

(三)搭建了部门联动的平台,形成了安全生产工作合力。早在1994年,在专门的安全监管机构尚未组建的情况下,淮安市总工会就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群防群控群治”的劳动保护工作机制的角度,积极承担起推行“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的责任,在上级工会的支持、指导和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宣传发动、典型示范、强化对企业安全生产的建议和监督职责、支持和组织企业工会参与等途径,使“事故隐患危险点控制法”在全市逐步得到推广,并不断完善,形成“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市安全监管局成立后,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作为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长效机制,纳入全市安全生产工作总布局,与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以及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同部署、同安排、同推进、同考核;市卫生局等部门,也从各自职责出发,积极参与到相关工作当中。进而,在“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推行过程中,比较好地形成了“政府强力推动、工会积极促动、相关部门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既促进了工作落实,也进一步完善了“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在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没有专门安监机构的情况下,发挥了牵头作用,说明工会在组织职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今后,应在“政府监管、行业管理、企业负责、群众参与、社会监督”这一安全生产总格局中,更多地发挥各级工会组织的作用。

(四)“预防为主”方针得到落实,安全事故隐患及职业危害得到有效控制。由于实现了“预防为主”,很多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得到提升,安全生产状况显著好转。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淮安船闸管理所已实现安全运转1220多天,淮阴发电已实现安全生产2600多天。韩泰轮胎是一家韩资企业,通过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实现了“0重大伤害事故、0火灾、0职业病发生”,公司安全事故同比下降45%,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1%,炼胶噪音下降2dB,硫化环境温度下降2摄氏度,平安和谐的生产环境逐步形成。

三、配套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形成安全生产大合唱

调查中看到,淮安市与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形势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一上一下”两个不同方向辐射的曲线。向上的曲线是经济增长线。2000至2008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三个指标,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5.4%、20.2%和26.6%。到2008年底,全市完成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DP)915.8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63.28亿元,财政收入170.51亿元。向下的曲线是安全生产形势变化线。2000年以来,事故起数平均每年下降15.4%,死亡人数平均每年下降8.0%。2008年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与上年相比下降0.13,今年1-9月份全市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1.1%和16.4%。

淮安市的安全生产工作所以能够出现这样一个良好态势,首先得益于“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广泛推行,在体制机制上促进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深入落实;同时,也得益于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配套开展,形成了安全生产“大合唱”。

(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把“安全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市委书记刘永忠同志反复强调要注重抓好安全和环保两件事,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为群众管好“生命簿”和“财产簿”,提高安全隐患的知情率和整改的效率。市委、市政府把“安全发展”理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市长亲自抓、主管副市长具体抓、其他副市长配合抓,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并与9个县(区)、39个部门和32个重点企业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严格考核。安全监管部门、负有安全监管责任的主管部门、各级工会组织和企业真抓实干,狠抓落实。“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在企业的广泛推行,则为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制保证。为使“1+3”安全监控体系在全市得到广泛推行,切实发挥作用,淮安市注重把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同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协调推进,推动淮安市安全生产工作水平不断实现新提高。

(二)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着力建设“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淮安市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从今年开始,市政府还设立2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通过张贴宣传标语、专家现场咨询、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推动安全诚信企业和安全社区建设、举办“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知识普及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方式,推动安全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家庭,使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各企业配合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进一步加强教育培训,促进职工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我们这次调研去的几个企业,包括京杭运河苏北航务管理处、韩泰轮胎、沙钢集团、淮阴发电等,都洋溢着浓厚的安全文化气息。一封封情真意切的安全家书、一句句来自实践积累的安全警语格言,无不渗透着“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人文理念,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职工的习惯性行为。安全文化氛围的形成,既成为“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重要基础,也成为推动全市“安全发展”的重要支撑。

(三)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治理,保持安全生产工作的高压态势。为促进企业重视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的排查治理,落实“预防为主”的方针,淮安市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不断深化安全专项整治,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仅今年以来,就先后开展了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消防、水上交通、非煤矿山、特种设备、农业机械、烟花爆竹等九个行业(领域)的安全专项治理。对查出的隐患,采取下发整改通知书、政府挂牌督办、责令停产整顿、下令关闭等有效措施予以整治。政府的高压态势,使企业对隐患排查治理重要性的认识显著提高,推行“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主动性也显著提高。

(四)严格政府监管,实现两个“主体责任”的互动、对接。实践反复证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落实政府监管责任,是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外在条件。几年来,淮安市始终把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主线,一手抓推广“1+3”安全监控工作体系,一手抓严格政府监管,实现两个“主体责任”的互动对接。在严格监管的过程中,既注重开展集中整治活动,也注重体制和机制创新。近年来,着力推行“四项制度”。一是安全生产指导员制度。规定市、县(区)安委会各成员单位选派有安全生产工作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强、工作务实、作风过硬的同志与指定的村居(社区)挂钩,担任安全生产指导员,指导村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健全规章制度,开展宣传教育,加强隐患排查整改等。目前,全市已有289名安全生产指导员陆续进入村居(社区)开展工作。二是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成立市安全生产责任保险领导小组,出台实施方案,分行业明确各部门安保互动推进责任,并将安保互动工作纳入市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到目前,全市共有危化、非煤矿山、建筑、公共聚集场所等行业领域的94家企业办理了投保手续,参保人数3775人,总投保金额7.5亿元。实行安保互动,既可以有效解决事故伤害赔偿问题,也可以借助保险部门的力量强化对企业的安全监管,一举多得。三是“人盯厂(场)”制度。在属地管理基础上,明确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挂钩企业,实施带头督查、分色督查、定点督查。四是专家技术服务制度。聘请20多名安全技术专家,对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中小化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结对”帮扶,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排查整改事故隐患、提供安全技术支撑。

第二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安监总培训[2006]257号 【发布日期】2006-12-11 【生效日期】2006-12-1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紧急通知

(安监总培训[2006]25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55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和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监局、教育部、劳动保障部、建设部、农业部、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培训〔2006〕228号),有针对性地强化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切实提高烟花爆竹从业人员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源头上遏制烟花爆竹事故,有效应对岁末年初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旺季带来的安全生产压力,现就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特别是危险工序作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有关事项紧急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对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今年以来,全国烟花爆竹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培训,是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是全面提高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途径;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从根本上减少烟花爆竹安全事故的一项治本之策。元旦、春节即将来临,烟花爆竹生产、销售进入旺季,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工作特别是安全培训工作极为重要。各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将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作为当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加强领导,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二、切实落实烟花爆竹安全培训的责任。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要按照《安全生产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等法律法规规章,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有培训条件的,要自己组织对职工特别是从事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作业人员的培训;没有培训条件的,要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职工到有关部门确定的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是安全培训的监管责任主体,要加强培训的组织协调,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培训机构,组织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并要强化对安全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对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承担烟花爆竹安全培训的机构是安全培训的主要载体,要提高服务意识,严格培训教学管理,保证培训效果。

三、强化以危险工序作业人员为重点的培训。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要坚持全员培训,特别要突出抓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从事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作业人员的劳动组织管理和培训。各烟花爆竹生产企业今年12月底之前必须对本企业所有危险工序作业人员强化培训一遍。培训内容主要为: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基本知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所从事工种的工作环境、危险因素、安全职责、操作技能及强制性标准,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情况下的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事故案例等。

四、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培训教学。各地要结合实际,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培训渠道,灵活多样地开展烟花爆竹安全培训工作。承担烟花爆竹安全培训的机构要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半培、送教上门等形式方便企业开展培训,并邀请有关科研机构、院校有丰富烟花爆竹实践经验的专家授课,利用多媒体、电视、漫画等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教学,增强培训效果。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要针对本企业从业人员的文化水平和特点,抓好日常安全教育,采取开设安全培训宣传栏、开展岗位练兵、安全技能比武和安全知识竞赛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知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尽快选用或印制通俗易懂、便于掌握的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知识文字或图片资料,在明年1月初之前发放到本地区所有烟花爆竹从业人员的手中。

五、严格培训考核和发证管理。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从事药物混合、造粒、筛选、装药、筑药、压药、切引、搬运等危险工序的作业人员必须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监管部门考核合格,发给相应合格证书,方可上岗作业。各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和培训机构要对参加培训的其他从业人员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合格的,发给培训合格证书;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要建立经本企业、培训机构和从业人员签名的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考核等情况。

六、切实加强对培训的监督检查。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将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纳入日常监察的重要内容,经常性地开展执法检查。要严把从业人员上岗准入关,发现企业未按要求对从业人员特别是危险工序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的,一律暂扣、不予颁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和经营许可证。要加强对安全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发现不按照规定开展安全培训的,依法取消其培训资质,并向社会公布。今年12月和明年1月上旬,各级安全监管部门要集中开展一次烟花爆竹从业人员安全培训专项检查,发现未经培训上岗或培训不符合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企业停产整顿直至吊销许可证。

请各地和有关单位针对岁末年初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旺季的安全生产特点,按照本通知要求,结合实际,细化措施,抓紧落实,并于2007年1月底前将组织培训和专项检查情况报安全监管总局。

二○○六年十二月十一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通知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安监总应急〔2008〕115号 【发布日期】2008-05-08 【生效日期】2008-05-0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通知

(安监总应急〔2008〕115号)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国家林业局、中国地震局、国家防总办公室《关于建立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灾难的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的通知》(安监总应急〔2007〕239号)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的自然灾害的能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预报、预警工作,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和各单位做好自然灾害预警和防范工作。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自然灾害预警工作,将其作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要明确主管负责人和牵头机构,落实责任,严肃纪律。各级领导干部和有关工作人员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收发、报送等相关工作,坚决杜绝延误、迟报、漏报等现象的发生。

二、建立健全预警工作机制,提高防范应对能力

各地、各单位要进一步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要加强与本地气象、海洋、防汛、国土资源、林业、地震等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配合,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自然灾害预警工作机制,明确相关职责、信息通报程序及方式,把工作落到实处。接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出的自然灾害预警明电、预警通知和紧急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预警信息后,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单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和防范措施,并做好应急值守和信息报送工作。

三、畅通信息流转渠道,加强事后总结评估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预警明电通过中央和国家机关密码通信专网文电处理系统传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预警通知和紧急预警通知以电子邮件、传真等形式传发。各单位向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反馈预警工作情况传真至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办公厅值班室(传真:010-64237417)和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值班室(传真:010-64463911)。

各单位要做好信息跟踪及反馈工作。收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传发的预警明电、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警报、橙色预警信息后,每24小时跟踪一次;收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传发的紧急预警通知及当地有关部门传发的紧急警报、红色预警信息后,每12小时跟踪一次,并将跟踪情况及时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直至警报解除。预警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做好总结评估,并于3个工作日内将书面总结评估报告以电子邮件方式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请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及各中央企业将负责自然灾害预警工作的分管负责人、牵头机构及预警信息接收电话、传真及电子邮箱(具体见附件),于2008年6月10日前报送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联系人:刘超

联系电话:010-64463760(传真)

电子邮箱:liuc@chinasafety.gov.cn

附件:自然灾害预警工作信息统计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

【发布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文号】安监总党字[2005]19号 【发布日期】2005-08-07 【生效日期】2005-08-07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煤矿安全监察队伍建设的若干意

(安监总党字[2005]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党组、各省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党组,各直属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党委(总支、支部):

为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生产工作的需要,更好地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煤矿安全监察职责,促进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好转,根据全国人大《安全生产法》执法检查中提出的要求和国务院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以下一并简称监管监察)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明确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监管监察队伍组建以来,广大监管监察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为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做出了艰苦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总体上看,这支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但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还存在着不够适应的状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管不扎实、执法不严格、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现象,个别的甚至存在违纪、腐败问题。因此,加强队伍建设已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监管监察系统各级领导班子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队伍建设各项工作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2.指导思想。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队伍,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保证,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为重点,强化基础,健全制度,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增进活力,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为加强监管监察工作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

3.总体目标。通过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管监察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拒腐防变能力,强化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推动工作职能、工作方式、工作作风的转变,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充满活力的监管监察队伍。

二、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队伍政治素质

4.建设学习型队伍。建立健全理论学习和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采取理论研讨、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找准理论学习与安全生产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深入研究、深刻理解安全生产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研究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规律和面临的挑战;研究如何推进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五要素”落实到位,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等理论和实践问题,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5.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抓好先进性教育活动整改措施的落实。继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党的政治纪律、理想信念、群众路线和群众观念教育,按照“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要求,把先进性教育贯穿到队伍建设之中,体现到监管监察各项工作之中。

6.强化执法为民的宗旨意识。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到监管监察执法工作中来,加强执法为民的思想教育,树立以人为本首先要以人的生命为本的理念,打牢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廉洁执法的思想基础,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7.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建立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和谈心制度,及时把握监管监察人员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监管监察人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后勤保障措施,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加强业务建设,提高队伍执法能力

8.强化业务培训。建立健全监管监察人员初任(资格)培训、任职培训、业务培训、知识更新培训等制度。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对监管监察人员法律法规、行政执法、专业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等方面的培训。监管监察人员必须先培训后上岗。在岗人员每三年必须接受不少于一个月的脱产业务培训。

加强岗位练兵。注意总结监管监察工作经验,经常开展执法交流、案例分析、执法文书评比等活动,探索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提高监管监察人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监管监察人员成为安全生产执法的行家里手,逐步实现“专家监管”、“专家监察”。

9.建立执法责任制,坚持从严执法。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依法界定执法职责,强化监管监察人员的责任意识,建立健全监管监察执法评议考核机制。监管监察机构任何违反法定义务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的行为,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要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依法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按照“四不放过”原则,从严从速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切实做到把握原则不走样,严格程序不变通,“一把尺子”量到底,依法监管监察不动摇。

10.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加强与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工商、监察、电力、环保以及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和配合,完善联席会议、案件移送、处罚协商、情况通报等工作制度,建立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依靠地方政府、公检法机关、纪检监察部门、新闻媒体和社会力量,严厉打击无视国法、无视政府监管、无视职工生命安全的非法开采、违法违规生产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效能。

四、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11.改进工作方式。企业是安全生产责任主体,政府是安全生产监管主体。坚持政企分开,防止以政府监管代替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坚持政资分开,注意发挥各级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安全生产上的监管作用;坚持政事分开、政府与中介机构分开,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中介机构在安全生产评估评价、科学研究、宣传教育、信息咨询、安全培训等方面的作用。

12.狠抓作风养成,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防止和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力戒心中无数,说大话、说空话、说假话;力戒办事拖沓、推诿扯皮,贻误工作;力戒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敷衍了事、走过场;力戒照本宣科、不思进取,缺乏创新;力戒重安排、轻落实,有头无尾或虎头蛇尾;力戒讲关系、讲人情,明哲保身、不敢碰硬。

13.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各级领导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井下,及时发现和解决执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经验,指导工作。各级监管监察机构要加强对领导干部下基层、下企业、下井情况的考核。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领导班子成员每年至少要有两个月的时间深入基层,主要负责人每年必须自己动手写出一份有深度、有指导意义的专题调研报告。

五、正确把握职能定位,完善监管监察体系

14.把握职能定位,正确履行职责。按照“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明确监管监察机构与行业主管部门、出资人机构的职责,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原则,认真行使国家监察职责,并与地方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建立健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地方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的检查指导。

15.完善监管监察体系。支持和协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法建立健全能够独立履行《安全生产法》执法主体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完善乡镇、社区安全生产监管网络,配备相应的监管人员。支持和协调地方人民政府建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不断调整和完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布局,抓好新设立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组建工作。

16.做好基础工作。建立健全重点监督检查、执法统计分析、隐患跟踪整改、事故处理跟踪落实等制度,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文书,加强档案管理,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完备统一的执法标准体系、考核体系、奖惩体系及其配套的相关制度,推进基层监管监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格遵守“九条纪律”

17.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关于贯彻<纲要>的实施意见》,在监管监察系统逐步建立起思想教育的长效机制、防范腐败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督机制,形成完善的惩防腐败体系。严格执行党中央、国务院、中央纪委及安全监管总局党组关于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立足教育,着眼防范,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收入申报、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和巡视检查等制度。

18.监管监察机构和人员在执法中要严格遵守以下九条纪律:不准以任何理由违反规定收送现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礼品,严禁借婚丧嫁娶等事宜收钱敛财;不准参加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及由监管监察对象支付费用的娱乐、健身、旅游等活动,严禁参加任何形式的赌博;不准以任何形式从事安全生产评价及其他中介活动,或收取中介机构提供的钱物;不准违反规定向监管监察对象集资、摊派、拉赞助、推销产品、索要钱物、接受馈赠或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谋取私利;不准到被监管监察单位报销应由本单位或个人支付的费用;不准滥施行政处罚和擅自改变行政处罚;不准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私自处理、留置罚没财产;不准徇私枉法,包庇、纵容违法违规单位和个人或对监管监察对象故意刁难和打击报复;不准在煤矿及其他企业入股“分红”或提供有偿技术咨询服务。

19.严查安全事故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对监管监察人员在执法活动中搞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的,要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禁监管监察人员参与办企业,不准同时兼有监管监察和被监管监察双重身份,对存在问题的要严肃追究,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要清除出监管监察队伍。

七、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队伍活力

20.认真学习贯彻《公务员法》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科学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监督管理机制和竞争机制。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各级机关每年要选派一定数量的年轻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也要选派基层优秀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建立机关部门负责人与事业单位负责人交流制度;煤矿安全监察分局主要负责人任职满5年的,原则上都要进行交流;其他人员也要按照相关规定有计划地进行交流。

21.严把队伍“入口关”。本着“凡进必考”的原则,把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考录到队伍中来;根据工作需要,可从其他机关、企事业单位选调优秀领导干部;积极推行竞争上岗和公开选拔制度,拓宽视野,把机关优秀干部选拔上来,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领导人才。同时,疏通队伍“出口”,对不适合或不胜任岗位要求的人员,及时进行调整。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

22.建立工作绩效考核制度,明确考核内容,制定考核办法,量化考核标准,客观真实地反映监管监察人员的工作情况和执法绩效,将考核结果作为监管监察人员任免、奖惩的重要依据。进一步完善奖惩制度,建立奖优罚劣机制,对表现突出、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人员,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问题突出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或组织处理。

八、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开创队伍建设新局面

23.各级领导班子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持协调高效运转;要健全党内民主生活制度,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按照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的要求,努力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

24.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在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和上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要求,抓好队伍建设工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要主动向地方党委和人民政府汇报队伍建设工作,以取得指导和支持。

25.各级监管监察机构党政领导班子要切实加强对队伍建设工作的领导,把队伍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有关部门专门抓,指定专人具体抓。各有关方面要密切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分析和解决队伍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监管监察工作特点,紧密联系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抓紧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具体措施,完善有关规章制度,创新工作机制,不断开创队伍建设的新局面。

二OO五年八月七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五篇:安全生产标准化牌匾式样 -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附件四:

安全生产标准化牌匾式样

企业名称

安全生产标准化

×级企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制

××××年××月 ××××××××颁发

说明:

“×级企业”中的“×”为“一”、“二”或“三”。“(×××××)”中的“×××××”为行业和专业,如“冶金炼钢”或“冶金铁合金”等。

发证时间中的数字为中文简体大写,如“二○一一年五月”。

下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中华全国总工会 关于推行江苏淮安安全监控工作体系的通知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