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体育馆-节能设计专篇
节能设计专篇 项目名称:临汾市奥体中心职工体育馆建设项目
(设计号13519)
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设计证号:甲级A111002193)日 期: 2015年12月
(一)设计依据 建筑节能设计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二)当地气候分区与节能要求 拟建工程所在为临汾市,在中国建筑气候区划图中属IIb寒冷地区。1月平均气温-10至0℃,7月平均气温18至28℃。拟建建筑应满足冬季保温、防寒、防冻的要求,夏季应防热、防潮、防暴风雨。
(三)建筑热工设计概况 1 建筑总平面呈扇形布局,自北向南分为综合运动馆、体育馆、游泳馆三个子项。三馆通过观众大平台相联系。2 建筑主体采用南北朝向,有利于冬季日照。主要房间避开冬季最多频率风向(北向、北北西向),及夏季最大日射朝向(西向)。主要房间南北向布置,夏季有利于自然通风。3 建筑总面积85330m²,全面设置空调,属甲类节能建筑。4 建筑物体形较规则,外表面积合理,综合运动馆体形系数S=0.10,体育馆体形系数S=0.10,游泳馆体形系数S=0.09。5 各个方向窗墙比 综合运动馆 朝向 东 南 西 北 合计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137.15 926.46 1388.90 375.70 2828.20 外墙(m2)641.05 2533.10 3543.36 4600.44 11317.95 朝向 窗墙比 0.21 0.37 0.39 0.08 0.25 体育馆 朝向 东 南 西 北 合计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305.97 1617.97 1264.50 1141.84 4330.28 外墙(m2)6153.43 4050.86 4014.90 3982.21 18201.41 朝向 窗墙比 0.05 0.40 0.31 0.29 0.24 游泳馆 朝向 东 南 外窗(包括透明幕墙)(m2)40.27 1145.74 外墙(m2)180.01 4586.91 朝向 窗墙比 0.22 0.25 西 北 合计 1262.57 962.73 3411.31 3156.96 2474.47 10398.35 0.40 0.39 0.33 6 单一朝向透明幕墙可开启面积与同朝向幕墙总面积之比均大于10%。详见本工程节能计算书。7 综合运动馆和游泳馆主要出入口位于西侧、体育馆观众主要出入口位于东侧和西侧,辅助主要出入口位于西、东、南侧。以上人员出入频繁的外门均设有门斗。9 建筑平面布置避免产生烟囱效应。10 冷冻机房位于体育馆首层西南侧,靠近建筑冷负荷中心;冷却塔位于综合运动馆小屋顶,有利于热交换。各进、排风机房依据建筑功能,分布于建筑内部,尽可能缩短风系统输送距离。11 建筑采用围护结构外保温技术。12 本建筑属间歇使用的空调建筑,外墙内侧和内墙采用轻质材料。
(四)屋顶节能设计 本工程主体屋面为金属屋面,采用直立锁边铝镁锰板(3.0mm)+岩棉、玻璃棉板(100.0mm)+高分子树脂、活性材料(3.0mm)+岩棉、玻璃棉板(50.0mm)+穿孔板(10.0mm)局部出挑的小屋面,为混凝土屋面,做法为水泥砂浆(20.0mm)+水泥砂浆保护层(10.0mm)+防水层(3.0mm)+水泥砂浆保护层(20.0mm)+轻集料混凝土浇捣(屋面找坡)(30.0mm)+挤塑聚苯板1(80.0mm)+钢筋混凝土(150.0mm)
(五)其它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1 外墙节能设计 外墙类型(由外至内)1:花岗岩,玄武岩(30.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混凝土多孔砖(190厚)(六孔)(190.0mm)+水泥砂浆(10.0mm),其平均传热系数为0.52W/(m2K)外墙类型(由外至内)2:饰面层(5.0mm)+防水层(3.0mm)+石灰石膏砂浆(5.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混凝土多孔砖(190厚)(六孔)(190.0mm)+水泥砂浆(10.0mm),其平均传热系数为0.52W/(m2K)外墙类型(由外至内)3:铝(3.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石膏板(30.0mm)。平均传热系数为0.67W/(m2K)2 底面接触室外空气的架空或外挑楼板的节能做法:铝(3.0mm)+岩棉、玻璃棉板(80.0mm)+钢筋混凝土(150.0mm)+石灰水泥砂浆(20.0mm)。传热系数约为0.50 W/(m2K)3 非采暖空调房间与采暖空调房间的隔墙采用190厚轻集料混凝土砌块墙,抹25厚憎水膨珠砂浆保温,传热系数1.59W/(m2K)4 变形缝靠外墙端部用300厚玻璃纤维板保温条塞严,宽度为缝宽+40。用建筑胶挤粘在两侧墙上,各楼层楼板处再粘贴通常水平玻璃纤维保温条,宽度为缝宽+20,以阻断空气上下流动。5 外窗及透明幕墙的传热系数为Kc≤2.3 W/(m²•K),东、南、西向遮阳系数SC≤0.55 6 地下室外墙保温采用60厚模塑聚苯板(兼作防水层保护层)(12BJ1-1 地外温1),周边地面传热系数K=0.50W/(m2K)。7 满足DB11/687-2009表3.2.1-2 甲类建筑其它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外窗遮阳系数限值。
(六)外窗和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 建筑外窗的气密性应不低于《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规定的6级。透明幕墙的气密性能不应低于《建筑幕墙》GB/T 21086-2007中规定的3级。建筑外门窗及透明幕墙采用节能型断桥铝合金框料。
(七)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细部设计 1 外墙采用外保温体系 2 外墙部分出挑房间、阳台等局部结构性热桥采用内粘15厚VIP超薄绝热板保温 3 变形缝内填保温材料,详见上文。4 屋顶采用金属直立锁边屋面构造 5 外门、窗与墙体缝隙采用岩棉填堵。6 外门、窗框四周与抹灰层之间的缝隙,采用岩棉填堵并用嵌缝密封膏密封,窗口外侧四周墙面进行保温处理。7 全玻幕墙与隔墙、楼板、梁之间的的缝隙满填岩棉。给排水专业节能设计专篇 1.给水系统 1.1、供水水源为城市自来水。系统竖向分区供水,首层及以下各层用水点均由市政供水管直接供水,充分利用市政供水压力。二层及以上楼层采用低位水箱+变频调速供水泵组加压供水。各用水点处水压不大于0.2MPa。1.2、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各建筑分别设置各自独立的加压供水系统。变频调速供水泵组中的水泵根据给水管网水力计算选型,保证设计工况下水泵效率处在高效区;变频调速供水泵组根据用水量和用水均匀性等因素选择搭配水泵及气压罐,并按供水需求自动控制水泵启动台数,保证在高效区运行。1.3、冷却塔补水、热交换器补水、水箱(池)补水、游泳池补水、快餐厅、咖啡厅等均单设水表计量。2.热水系统 2.1、各场馆的淋浴间、更衣室的洗脸盆、淋浴间配套的卫生间的洗手盆、场馆工作人员使用的卫生间洗手盆处设集中热水供应系统;观众卫生间、商业卫生间洗手盆处设电热水器(厨宝)局部加热供应洗手热水。2.2、热源 本工程为体育建筑,屋面造型及其所采用的材料不具备设置太阳能集热器的条件,因此集中热水系统的热源冬季为城市热网,热网的供回水温度为80℃、60℃;春、夏、秋季由自备燃气锅炉房提供,供回水温度为80℃、60℃。热媒压力均为0.6 MPa。2.3、各场馆分设独立的集中热水供水系统。热水系统供水分区和供水方式同给水系统,各区压力源来自于给水系统压力,保持冷、热水供水压力的平衡。2.4、集中热水系统均为全日制供水系统,采用机械循环,循环泵由回水管道上的温度传感器自动控制启停。循环管道同程布置,尽量缩短不循环配水支管的长度。3.污废水排水系统 3.1、地面层(±0.00)以上为重力自流排水,地面层(±0.00)以下排入地下室底层污、废水集水坑,经潜水排水泵提升排水。3.2、由于目前本工程周边无市政污水管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要求,本次设计在建设用地内设地埋式污水处理站收集各栋建筑的生活污、废水进行深度处理,处理达标的水用于室外绿化和道路浇洒,剩余部分的水排至汾河。待城市污水管网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站将停止运行并完全拆除,届时项目产生污水经化粪池处理达标后排入城市污水管网。污废水在进入污水处理站之前先经化粪池(餐饮废水经隔油池)初步处理。4.雨水排系统和雨水控制与利用措施 4.1、屋面采用虹吸式雨水斗收集,雨水斗设于天沟内。管道系统设置在室内,排至室外雨水管道。4.2、建设用地范围内室外雨水采取间接利用措施。室外雨水以蓄留回渗为主。室外广场、停车场硬化地面采用透水材料铺装率不低于50%;下凹式绿地占绿地面积的比例不低于30%,地面雨水优先通过绿地和透水地面回渗地下,超过回渗能力的雨水通过设于道路边缘的雨水口排入雨水管道。通过规划地表与屋面雨水径流,对场地雨水实施总量控制,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不低于55%。5.卫生器具及配件 卫生洁具及给水、排水配件均应符合现行建设行业标准《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CJ/T 164的规定。坐便器采用两档式冲水的6L水箱,洗脸盆陶瓷片密封混合水龙头,公共卫生间蹲式大便器、小便器采用自动感应式冲洗阀,洗手盆水龙头采用陶瓷片密封感应式水龙头,做到人走水停。冲洗阀和感应龙头的水压控制在0.15MPa以内,控制一次冲水量。公共淋浴采用带温度显示和压力平衡阀的混水开关淋浴器,双管供水,混合阀下游管道设智能节水控制器。
5、消防水池与空调冷却塔补水池合并,夏季形成活水,控制水质变化,延长换水周期。6.给水管采用内壁光滑的不锈钢管,减少因管道阻力损失的能量。7.空调冷却水设冷却塔循环使用,冷却塔集水盘设连通管保证水量平衡。8.游泳池和水上游乐设施水循环使用,并且当不使用时在游泳池表面加设覆盖膜减少蒸发量,控制游泳池(水上游乐设施)日补水量为循环水量的5~10%。9.浇洒绿地采用微喷或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暖通专业节能设计专篇 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满足节能规范要求。2.采用合理的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内的温度、湿度、风速,空调房间新风量等参数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中的设计要求。3.采用DDC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监控,根据室外环境和室内人员对于建筑物的不同使用状态进行控制,实现能量的可调节,在保障舒适环境的前提下达到节能、经济运行的目的。4.制冷机组COP不小于5.8(离心式冷水机组),单元式空调COP不小于3.0,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 4.2.10、4.2.14条的有关要求。5.采暖水系统的耗电输热比、空调冷(热)水系统的耗电输冷(热)比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 第4.3.3、4.3.9、4.3.22条的有关要求。6.冷、热水循环泵均采用变频泵,实现系统变流量节能运行。空调机组的风机采用变频技术,以达到低负荷时的节能效果。7.合理设置静态平衡阀、压差平衡阀、及动态电动调节阀等水力平衡措施;设置分室调节、分室控制措施(温控阀)。8.市政热力入口设置计量装置,锅炉房、换热机房、冷冻机房通向各馆的总供水管上设热量计量装置,并对燃料消耗量、耗电量、补水量等进行计量,循环水泵的耗电量单独计量。9.空调及通风系统的风机单位风量耗功率均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第4.3.22条的有关要求。10.内区配套用房采用新风及通风并用系统,风机变频,在过渡季及冬季采用室外风给室内降温换气,风机变频,实现低负荷时节能运行。11.长期使用的戏水区空调系统冬季采用低温热管显热回收装置,热回收效率不小于60%,有效减少冬季用热能耗。12.采用焓值控制技术,实现空调系统过渡季节新风比不小于70%的全新风工况运行,有效地利用室外空气降温,减少人工冷源投入使用的时间,以减少冷水机组的运行时间。13.高大空间采用分层空调技术,既可满足空调区的室内环境要求,又减少了冷量的消耗。14.采用合理的气流组织形式,避免卫生间的空气串通到其它房间或室外活动场所。15.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监测,并与空调通风系统联动。16.所有冷、热设备及敷设在非空调区域的空调冷、热水管及空调风管均采取了保温(冷)措施,以减少冷(热)量的损失。空调送风管、回风管、新风管均作保温。17.采用符合国家节能要求的高效设备及环保材料,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耗电量。制冷设备工质采用环保冷媒R134a,减少对环境大气的污染。18.通风空调系统均考虑合理的消声措施,满足室内室外环境噪声要求;防止噪声污染。设备设置区域采取必要的消声和减振措施。机房设置隔音降噪措施。19.锅炉房排烟的排放高度满足国家排放标准,减小对环境的污染。电气专业绿色节能设计 1.合理设置变配电所,在体育馆、游泳馆、训练馆分别设置变配电室。2.室外夜景照明光污染的限制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JGJ/T163的规定。建筑立面照明需满足其照明的光线严格控制在被照区域内,限制灯具产生干扰光,超出被照区域的溢散光不应超过15%。3.照明功率密度值达到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中规定的目标值标准。4.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满足《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的规定。5.采用能源管理系统,对冷热源、输配电系统和照明各部分能耗分项计量,通过总线传送至控制室: 1)每个独立的建筑物入口设置电能计量装置(1#~3#变配电室各变压器低压总计量); 2)照明、电梯、制冷站、热力站、锅炉房、空调设备、给水设备、排水设备、景观照明、商业设置独立分项电能计量装置; 3)非空调区域(机房区域),安装独立计量装置; 4)冷热源设备的耗电量按照冷热源设备、热水循环泵、冷却泵、冷冻泵、冷却塔风机等分项计量。6.选用节能电器产品。1)选用节能变压器,减少变压器的空载损耗。选用三相配电变压器的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20052的节能评价值要求。2)水泵、风机等设备,及其他电气装置满足相关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值要求。低压交流电动机选用高效电动机,符合《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8163节能评价的规定。3)选用光源的能效值及与其配套的镇流器的能效因数(BEF)满足下列要求: A)单端荧光灯的能效值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单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9415规定的能效限定值; B)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的能效值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普通照明用双端荧光灯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043规定的能效限定值; C)管型荧光灯镇流器的能效因数(BEF)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管型荧光灯镇流器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GB17896规定的能效限定值。4)采用功率因数高的三基色T5 三基色荧光灯和LED灯、高效灯具附件、气体灯末端单灯补偿、变配电室设电容自动补偿装置等措施,降低无功损耗。5)合理选用电梯,选用高效节能的电机及控制系统,2台以上电梯采用群控系统。7.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走廊、楼梯间、门厅、大堂、大空间、地下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系统采取分区、定时、感应灯节能控制措施。8.采用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对空调、风机、水泵进行节能控制,系统合理,高效运营。9.主要功能房间中人员密集度较高且随时间变化大的区域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并按下列规则分别平分并累计: 1)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数据采集、分析,并与通风系统联动; 2)实现室内污染物浓度超标实时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 9.合理使用变频器,使电机工作在最佳状态,以达到节能的目的。10.设备的布置、管道或桥架的敷设便于维修、改造和更换,符合运营管理的需求。11.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信息网络系统功能完善,符合《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的要求。
第二篇:基础设计(E节能专篇08)
附录E:节能专篇
E.1 节能专篇的内容应有:设计依据,概述,装置能耗指标(消耗指标),能耗分析,设计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节能的预期效果和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相关附图。E.2 设计依据部分应列出下列文件的名称和编号:
a)建设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
b)设计合同;
c)国家、行业及地方的节能相关政策、法律和法规;
d)设计执行的相关标准、规范。
E.3 概述部分应简要说明:项目概况,装置的产品方案、生产规模和建设性质,生产方法和工艺过程,装置平面布置,装置与全厂动力及燃料系统、管理机构的依托关系,有关自然条件和周围环境对本装置节能的影响。
E.4 装置能耗指标部分,应着重对装置所需的能源的品种、数量和供应、消耗等做出说明。如:
a)能量的分级和使用;
b)消耗定额,并列出水、电、汽、燃料平衡等;
c)按标准折算出能耗指标。
E.5 综合论述主要资源综合利用情况,热能资源的综合利用,在项目中采取的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材料等,针对生产过程的特点具体说明设计采用的主要节能措施。如:
a)工艺设计在能量综合利用上所采用的新技术、采取的提高能量回收率的技术措施,包括新催化剂应用、新型高效设备和工艺过程(单元操作),能量回收、原料预热、余热回收利用、低位能利用等;
b)装置和全厂供热系统的能量集成,工艺参数的优化等,包括蒸汽分级使用、低位能的蒸汽及冷凝水充分利用;
c)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污水处理后的中水的使用,水排放是否达到同类装置先进水平; d)采用的节能型新设备和节能型推广产品,包括提高锅炉、加热炉热效率,采用节能型绝热材料使用、变频技术应用等;
e)主要建筑物设计选用的新技术、新材料,结构型式对资源节约的效果;
f)供配电系统设置、设备选用对能耗的影响,新技术、节能设备的应用;
g)贮运系统布置、节能(位差距离)要求;
h)节能管理体制和依托情况。
E.6 应对设计采用的节能措施的预期效果做出评价,与建设项目节能专篇评估意见进行比较,对存在的差异应作必要的说明。
E.7 节能专篇应附有下列图纸:
a)总平面布置图;
b)蒸汽平衡图、水平衡图;
c)燃料平衡图;
d)物料平衡框图。
第三篇:节能专篇评审流程
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相关事项
一、节能评估和审查
1、范围:
根据《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京发改[2007]286号),本市固定资产投资审批、核准或备案权限内符合下列条件的项目应进行节能评估和审查:
(一)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公共建筑项目;
(二)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含)的居住建筑项目;
(三)其它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含)的项目。其他项目进行节能登记。
2、所需材料:
(1)根据《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京发改[2007]286号),申请节能评估和审查的项目单位需提交符合规定内容和要求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独立节能专篇(一式四份),并提交电子版;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或项目建设情况说明,并提交电子版。节能专篇内容和深度要求参照《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编制独立节能专篇内容深度的要求(试行)》(京发改[2007]576号)。
(2)项目所属地区县发展改革部门、市属各部门的报批函或请示。
(3)政府投资项目需提交项目建议书批复。
3、审批收费:
本审批事项不收费。
4、办理时限:
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申报单位需要澄清、补充或者完善的内容;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不含专家论证的时间);因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办理时限的,由主管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5、审批决定:
符合审批条件和标准的,做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不符合审批条件和标准的,书面告知。
二、节能登记
根据《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试行)》(京发改[2007]286号),凡不在该办法第三条所述的节能评估范围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实行节能登记管理。项目建设单位应在申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项目核准报告或项目备案的同时,进行项目节能登记,并按照项目审批权限向发展改革部门提交节能登记表。
项目建设单位提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登记表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
三、受理地点
发改委受理大厅6号窗口 节能专篇编制所需资料:
1、方案设计或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图纸、说明文字和各项技术指标。应能够说明总图指标;建筑专业的总体概况、功能分区、各部分建筑的使用功能及其面积、维护结构和门窗主要材料做法;结构专业的结构体系;给排水方案;空调通风方案、使用空调的建筑面积、主要设备选型;供配电方案、变压器容量、变配电室位置等。
2、项目所在地用能条件等;包括分品种能源供应的方式及可靠性。
3、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消耗情况。
4、主要供用能系统与设备的初步选择。
5、项目各专业节能措施。
6、项目相关批文。
收费标准:
编制节能专篇的费用,可参照国家及北京市有关规定及标准,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前期费用中列支。
第四篇:节能专篇报告编写规范
节能专篇
目录
一、何谓节能专篇
二、节能专篇的重点内容
三、《节能专篇》编制大纲
一、何谓节能专篇
节能专篇是由具有工程咨询资质单位出具的有关投资项目如何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指标、实施低碳排放等措施而达到一定节能效果的专业性报告。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二、节能专篇的重点内容
编写《节能专篇》由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承担。在研究工艺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时,对于能耗大的项目,编制单位应该分析项目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节能降耗措施,节能专篇重点分析内容有:
1.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
2.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的余热、余压及可燃气体;
3.对炉窑、工艺物料及热力管网系统采取保温措施;
4.合理利用热能,尽可能减少能量利用工艺中的不合理转换;
5.工业企业直接节能的重点应该放在选择能耗低的电机系统等环节;
6.加大洁净煤技术和相关产品的应用范围,采用先进的脱硫技术和燃烧技术,从根本上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7.加大节材、节运、节水和节地等间接节能投入的力度,把高科技应用于节能产业,提高节能效果。
对于高耗能产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电力、石油石化、化工、建材等,应加强对能源利用效率的评价,优先鼓励发展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产品,强制淘汰高耗能、污染大、质量差的落后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项目建设方案应该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战略、能源效率政策的要求;能源资源的开发应该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原则;节能的核心是提高能耗效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对于高耗能项目,应该对拟建项目的能耗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单位产品消耗各种能源的实物量并折算成标煤消耗量,或计算消耗单位能源所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分析比对,一般要求万元产值能耗应低于0.98t标准煤,达到国内外同行业先进水平。
三、《节能专篇》编制大纲
1、项目概况
1.1建设单位概况
应包括建设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单位简介等内容。
1.2项目概况
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地点、项目性质、项目类型、建设规模及建设内容、建设工期等内容。
1.3建设方案简述
包括项目总平面布置的描述及拟采取的建筑、结构、电气、给排水方案等。
1.4项目周边环境描述
包括项目周边环境描述及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如有)条件的描述等。
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条件
2.1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耗总体情况及能源生产总体情况
能源消耗总体情况应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消耗结构分析、各种能源消耗量分析、总体能耗情况等。能耗生产总体情况应包括项目所在地能源生产种类、年产量分析等。
2.2能源供应条件
应包括项目所在地常规能源的供应条件分析、可再生能源(太阳能、地热等)供应条件分析。
3、合理用能标准和标准设计规范
应根据项目所在地区、项目性质等采用相应的节能标准及规范,4、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数量分析
4.1类似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包括类似项目用能结构和用量分析。
4.2本项目用能情况分析
包括项目能源消耗种类、来源及年耗总量、能源使用分布(主要是描述项目用能特点,如主要耗能设备及其耗能量、比例,什么时段是用能高峰、用能高峰耗能比例等);用能总量及能源结构合理性分析。
5、能耗指标
应列出类似项目国家或地方相关能耗指标或定额,如无相应的国家或地方发布的指标,应对行业或类似项目的能耗水平进行调查分析,并据此合理提出项目所耗各种能源的能耗指标。所提出的能耗指标必须是易于理解及判断的,如民用建筑类项目的耗电指标,其单位应为kwh/m2·年。
6、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6.1项目节能措施
6.1.1节能措施综述
主要为针对本项目的特点,所拟采用的相关节能措施的总体论述,其中应当包括关于节能新技术、新产品及新工艺采用情况的论述说明,并应明确说明没有采取国家明令禁止或淘汰的落后工艺、设备。
6.1.2相关专业节能措施
应包括项目各专业针对性的节能措施。对于民用建筑,应按最新颁发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并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对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专业提出相应的节能措施,其中所采用的建筑材料及围护结构的做法应满足上述节能标准的要求。
6.1.3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分析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进行分析,包括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条件分析及利用方案的简述。
6.2节能效果分析
就本项目的节能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包括提出项目能源单耗值,并根据相应的能耗指标评价其是否达到了国家或地方能耗定额,或是否达到国内或国外行业先进水平。
第五篇:研究生公寓节能专篇
研究生公寓节能专篇
1.工程概况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二期工程位于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东南。该园区已建成的一期内容包括科研主楼、公寓楼、食堂以及碳纤维实验室各一栋,建筑面积约5.1万平米。
二期工程的项目用地约8.12公顷,建筑面积为89482平方米,其中地上81230平方米、地下8252平方米。内容包括:科研区(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和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及其配套)、办公和孵化区(行政办公楼和育成中心)、生活区(博士后公寓、研究生公寓及扩建的食堂)、附属配套区(学术交流中心)、以及分别设置的地下车库兼人防。
由于分期设计和出图,第一次施工图的设计内容主要为生活区,即博士后公寓、研究生公寓及扩建的食堂各一栋。建筑面积约为2.3万平方米。
1.1 工程名称: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二期工程;
1.2 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工业技术研究院(筹);
1.3 建设地点: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东南;
1.4 基地面积:81200平方米;
1.5 总建筑面积:89482平方米,其中:地上81230平方米,地下8252平方米;
1.6 研究生公寓建筑面积:12100多平方米(未含保温);
1.7 建筑层数:地上13层;
1.8 建筑高度: 45米;
1.9 建筑分类:高层民用属二类建筑;
1.10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1.11 抗震设防:按7度设防;
1.12 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1.13 技术经济指标:详见总平面图纸相关内容。
1.14 建筑使用年限:50年。
1.15 屋面防水等级 :II级。
2.设计依据
2.1 宁波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甬发改会纪【2010 】74号《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二
期工程初步设计审查会议纪要》(2010年6月30日)。
2.2 各主管部门对初步设计的审批意见单(规土、消防、交警、市政公用、卫生防疫、环卫、劳防、人防、城管等)。
2.3 建设单位对初步设计的调整和认可意见。
2.4 建设单位提供的基地内部和周边市政管线图。
2.5 规划部门提供的建筑红线图及实测地形图。
2.6 设计合同。
2.7 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有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2.7.1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7.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7.3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2.7.4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2.7.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7.6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
2.7.7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04)
2.7.8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2.7.9 《建筑玻璃幕墙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3)
2.7.10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02-2003)
2.7.1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2.7.12 《宁波市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安装及验收实施细则》(试行)(征求意见稿)
2.7.13 《关于进一步加强太阳能光热技术在建筑工程中推广应用的通知》(甬建发2010 87号)
2.7.14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
2.7.15 《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1015—2003)。
2.7.16 《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甬建发〔2008〕47号。
2.7.17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
2.7.18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应用技术规程》DG/TJ08-206-2002。
2.7.19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建筑门窗应用技术规程》DB33/1064-2009
2.7.20其他国家和地方相关规范规定和标准
3.建筑总平面
3.1 本工程总平面布局为东西向展开,单体东西长约67米,南北宽15米。
3.2 建筑总体利用朝向达到良好通风和采光条件,并尽量争取了南向布置的室内用房。
3.3 本工程在建筑屋顶设置了太阳能光热系统,详见设计图纸。
4.研究生公寓围护结构热工设计
4.1 本工程楼地面、墙板、外墙、外窗等部位材料做法详见建筑设计总说明和相关详图。
4.2 外墙类型1:抗裂砂浆复合热镀锌电焊网(不计入)+聚合物保温砂浆(30mm)+混凝土多孔砖(240mm)
+水泥砂浆(20mm)4.3 外墙类型(剪力墙部分)2:抗裂砂浆复合热镀锌电焊网(不计入)+聚合物保温砂浆(20mm)+钢筋7.1 选用合理的用水量标准。混凝土(240mm)+水泥砂浆(20mm)7.2 充分利用市政给水管网的压力直接供水。4.4 屋面类型:细石混凝土(内配筋)(40mm)+水泥砂浆(20mm)+挤塑聚苯板(30mm)+水泥砂浆(20mm)7.3 卫生器具采用冲洗水量为6升/次的节水型大便器,陶瓷片密封水嘴。、+水泥陶粒混凝土找坡层(30mm)+钢筋混凝土(120mm)+水泥砂浆(20mm)。屋顶热阻Ro=Ri+∑R+Re= 1.26 7.4 计量:新建食堂设置室外埋地水表计量。宿舍每户设置冷热水表计量。(m2.K/W),屋顶传热系数 K=1/Ro= 0.80 W/(m2.K),太阳辐射吸收系数ρ=0.50,屋顶热惰性指标 D=2.99,7.5 生活热水供回水管道、热水加热设备采用优质隔热材料进行保温以防热量损失。屋顶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4条的规定。7.6 卫生间小便器采用感应式冲洗阀。4.5 外墙全楼加权平均传热系数Km=1.22,Dm=3.82。外墙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4条7.7 水池、水箱溢流水位、低水位均设报警装置。的规定。7.8 水泵和电机的总效率大于60%。4.6 分户墙类型:水泥砂浆(20mm)+加气混凝土砌块(240mm)+水泥砂浆(20mm)。墙体热阻Ro=Ri+∑7.9 设置太阳能集中热水系统作为宿舍八~十三层生活热水的预加热水。R+Ri= 1.28(m2.K/W),墙体传热系数 K=1/Ro= 0.78 W/(m2.K)。分户墙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4条的规定。4.7 普通层间楼板类型: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20mm)+水泥砂浆(20mm)。楼板热阻Ro=Ri+∑R+Ri= 0.34(m2.K/W),楼板传热系数 K=1/Ro= 2.93 W/(m2.K),楼板不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4条的规定。4.8 底部自然通风的架空楼板类型:水泥砂浆(20mm)+钢筋混凝土(120mm)+聚合物保温砂浆(30mm)+水泥砂浆(20mm)。楼板热阻Ro=Ri+∑R+Re= 0.75(m2.K/W),楼板传热系数 K=1/Ro= 1.38 W/(m2.K),架空楼板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2.4条的规定。4.9 户门类型:节能外门,传热系数2.47 W/m2.K。4.10 外窗类型:铝合金单框普通中空玻璃窗(5+9A+5),自身遮阳系数0.84,传热系数3.9 W/m2.K。东向窗的窗墙面积比0.08满足、传热系数3.9满足标准的要求。南向窗的窗墙面积比0.33满足、传热系数2.93未满足标准的要求。西向窗的窗墙面积比0.1满足、传热系数3.9满足标准的要求。北向窗的窗墙面积比0.32满足、传热系数3.05未满足标准的要求。4.11 凸窗类型:断热铝合金单框低辐射中空玻璃窗(6+12A+6遮阳型),自身遮阳系数0.57,传热系数2.8 W/m2.K。4.12 门窗性能指标应满足建筑设计总说明的要求,◆抗风压性能:铝型材相对挠度L/180, 绝对挠度≤20mm;钢型材相对挠度L/300, 绝对挠度≤15mm。◆水密性能:国标JGJ102-2003第4.2.5条:台风地区3级固定部位ΔP≥1000(pa)其他地区2级ΔP≥700(pa)。开启部位500>ΔP≥350(pa)◆气密性能:门窗气密性应满足1-6层外窗≧4级,7-13层≧6级平面内变形性能3级:1/150>r≥1/200 隔声性能3级35>Pw≥30(dB)耐撞击性能≥2/3级(N·m)室内侧/室外侧光学性能及承重力性能 4.13 与《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相比较,该建筑物楼板不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0.8条的规定。因为外窗 南北 朝向的传热系数大于规范中的外窗传热系数的限值,所以外窗不满足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4.0.4条的规定。指标未满足规范要求。与《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甬建发〔2008〕47号相比较,该建筑物符合补充规定的要求,因此可以进一步进行节能综合指标计算。规定性指标不满足《浙江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的要求,因此须进行节能综合指标计算。4.14 经过建筑物节能综合指标的计算与分析,设计建筑全年耗电量=35.72(kWh/m2),全年耗电量指标限定值=53.5(kWh/m2),参照建筑全年耗电量=38.34(kWh/m2)。结论如下:根据《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第五章的要求,并且参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技术管理的通知》宁波市建设委员会 甬建发〔2008〕47号的建筑节能综合指标计算条件的要求,对该建筑物的节能综合指标--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进行动态模拟计算后,结果其全年耗电量不仅小于等于《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限值而且小于等于参照建筑的全年耗电量,符合建筑节能设计要求。5.电气节能设计 5.1 干式变压器均采用低损耗高节能的环保型变压器,10kV/0.4kV绕组接线为D.yn11,从而降低空载损耗节约电能;5.2 各变压器0.4kV低压侧单独采用无功功率自动补偿的方案,实时检测负荷变化,做到相控补偿动态管理, 避免超、漏补现象的发生。5.3 变配电所高压二次继电保护和低压测控,全部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实现“四遥”功能要求,分变配电所做到无人执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减少了人力,提高工效降低运营成本。5.4 照明灯具优先选用高效节能型荧光灯,采用节能灯管(T8.T5直管)和电子镇流器,或直接采用紧凑型节能灯管;对空间比较高的场所优先选用小容量金属卤化物灯,采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从而提高发光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公寓楼梯间采用声光控灯具。5.5 采用节能型电缆桥架和金属线槽,使电缆和导线在敷设过程中有良好的散热条件,在同等截面情况下提高电缆及导线的载流量,节约电缆和导线选用量。6.空调节能设计 6.1 分体空调的能效等级不低于《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12021.3-2004的2级标准。6.2 采用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的综合能源效率,不低于《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21454-2008)的2级标准。6.3 风机、空调箱的单位风量耗功率满足规范要求。6.4 风管和水管的绝热材料和厚度符合节能规范的要求,风管绝热材料的热阻大于0.74m 2K/W。7.给排水节能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