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共五则)

时间:2019-05-13 23:42: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第一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是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往往是那些大家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那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呢?

(一)转变教师角色,适应全新的新课程教学

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改革需要新型教师。新型教师不再是“百科全书式学者”、“学富五车”式的知识性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

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是个合作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这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的合作者。不仅身体走下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下来,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学生和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共同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在新课程教学中,要求教师是个参与者。过去,教师一直在勉励自己:“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虽然我们不能说这句话是错误的,但是要看到,这种说法在很大程度上带有某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思想。我们试想,一桶水到底有多少碗?再大的桶也是有限量的,决不可能无止境的给予。在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的新课程教学中,在知识与技术日益更新的今天,在鼓励探究发现的氛围中,学科型教师如何适应新形式呢?只有转变角色,从知识的输出者转化为学习者,转化为和学生并肩的共同探究者,在共同探究中共同发展。教师只有转变角色成为学习者,才能与学生一同成长,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还要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既要关注学生以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与方法运用中的行为。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的: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因此,教师要重视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能得到尊重,都有表达的权利,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的职责越来越多地成为一个引导者。教师需要引导、激励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

当前,从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趋势看,评价的功能和新的评价技术,都有了本质性的变革。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多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考试,过于注重量化;评价技术落后,过于注重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教育评价的相对滞后,已经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

新课程改革响亮地提出: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

我认为,考试只是课程评价的一种方式,要将考试与其他评价方式有机结合;笔试也只是考试的一种方式,要改变目前将笔试作为惟一的考试手段,过分注重等级,过分注重量化的做法。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和对象,选择具体的考试方法、手段,并对考试结果进行如何把握好评价与考试的关系 不同的处理,尽可能减轻考试对学生的压力。

每一门学科课程标准都渗透了评价改革的思想,在注重评价功能的转变、评价手段的改变及评价多元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尽管目前尚缺乏更多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但是,我相信,广大教师在新的教育观念的指导下,会在实践中探索出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好的评价方式。下面是我对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与考试的几点看法:

一、把握好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

1、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3、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要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评价标准既要注意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4、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5、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把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使发展变化的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6、重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

二、把握好学生评价与考试的措施与方法

1、教师要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的、开放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生成长记录等)了解每个学生的优点、潜能、不足以及发展的需要。

2、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记录应收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最佳作品(成绩记录及各种作品)、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记录、体育与文艺活动记录,教师、同学的观察和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考试和测验的信息等。

3、学生是成长记录的主要记录者,成长记录要始终体现诚信的原则,要有教师、同学、家长开放性的参与,使记录的情况典型、客观、真实。

4、考试是评价的主要方式之一,考试应与其他恋恋不舍方式相结合;要根据考试的目的、性质、内容和对象,选择相应的考试方法;要充分利用考试促进每个学生地进步。

三、对新课程改革提出多元评价的建议

1、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的评语。评语应在教师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评语应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同时要制定明确、简要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改进计划,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

2、各学科应淡化终结性评价和评价的筛选评判功能,重视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其方式方法上要有许多新颖、活泼、可操作的创新之处。如,成长记录、测验与考试、答辩、作业(长周期作业、短周期作业)集体评价等。比如,生物课程组织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收集生物圈的相关资料,模拟召开“国际生物圈”研讨会,结合本地实际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注重评价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再比如,在地理课程中,要评价学生参与地理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考察与观测、调查、实验、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同时,注重评价学生在地理学习中所形成的热爱祖国的情感和行为,关心和爱护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对社会和自然的责任感,体会地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地理学的应用价值。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白,评价不仅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重视学习过程和体验。

因此,发展性评价的关键,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重视过程,评价是主客体之间的互运过程,评价作为一项活动,存在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中,只有强调评价双方的沟通、协商,评价才能促进人的发展。另外,发展性评价强调评价给多次机会,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指导帮助,并给予以再次改正、修正的机会。其实,终结性评价和过程评价并不矛盾,只是关注点发生了变化,实践证明,如果重视了过程性评价,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成绩会更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地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评价的目的。

2006-3-26

如何把握好评价与考试的关系

单 位:中卫柔远中学作 者:李维新联系电话:

***

第二篇: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体系在课堂功能、结构、内容、实施和评价等方面都较之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机遇。因此,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每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的教学实践去实现和完善。在课改实践中,不仅要改变大多数教师陈旧的教学观念,而且要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肯定是不言而喻的。要实现这些转变不是一蹴而就,这要靠广大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积累,总结提高。下面我就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结合自己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转变教育观念,适应新教材改革的要求

新课程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这次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教育方式决定着教育效果,可以说教师的行为影响学生一生,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加强学习,不断为自己充电,勇于改革创新,从而适应新一轮课改的需要。小学语文新教材倡导探究性学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素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变被动接受式的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加强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喜闻乐见的事物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广阔的空间,在充分交流和轻松的氛围中,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使之受益。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我们正处在一个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这样的时代特征,教学生学会学习成为了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给学生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获得知识,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当前小学语文的教学大多属于教师“告诉”即“灌”与“训练”的被动学习为主要特征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发展,反而成为学生的绊脚石。这就好比一台录音机,只记录下老师的结论,同时还束缚孩子们的思维。教师没有给学生营造一个发现、提出问题的平台,同时这种教学方法学生自己觉得也没必要去发现、探究,问题早已被老师解决了。因此,强调发现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就成为了本次教改的亮点。如,我在教《鸟的天堂》一课时,我先让同学们自由的读课文,然后听录音,同时我出示了几个 问题,让同学们听后讨论并作回答:

1、什么是“天堂”?

2、文中“鸟的天堂“指什么?

3、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

4、作者每次去看到的景象相同吗?如不同,说出为什么不同,不同点在哪里?

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的读了起来。一遍下来,已有百分之八十的人能回答这些问题了。然后我又放了一遍录音,听后要求在小组中相互提出一些问题,并回答,如不能作答的,在全班展开讨论后作答。最后我让学生大胆地想象,大榕树和热闹的鸟儿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色?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并努力地去发现和探究问题,个别同学还提出了富有建树的问题。这样既体现了“以人为本”,又改变了单一式的接受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好习惯。

三、改进教法,倡导探究式学习

在课改实施中,教师除了组织指导好对语言文字科学的探究活动外,还要加强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的教学理念。走出传统教学重结论、轻过程,被动学习的误区,使新课程实施成为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发现、探究,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同时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尽量使每个学生都能 得到充分的发展。又如,我在教《桂林山水》一文时是按这样几个步骤进行的: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归纳总结。

在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创设和谐、宽松、自主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较好的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四、新课程中如何进行教学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改变过去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方法,力求体现评价的多样化。评价应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把学生平时的课堂参与活动情况、思考问题都记入期末成绩,实行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对于书面考试,也只是利用考试这个机会来了解学生究竟理解了多少,而不只是了解他们记住了多少,这样的评价方式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于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也应以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看待他。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这是教育工作者们正在思考和探索的一个问题。传统的课堂要求是很安静的,学生只是在教师的要求回答的时候做出“对”或“错”,“是”与“不是”的简单回答。现在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这样的课堂已不能适应了。我认为一节好课,应该是让学生能学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参与到教师组织的活动中,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让他们学会学习。

第三篇: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浅谈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南平小学:腾达2006年10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这场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将使广大教师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作为教师,都将在这场改革面前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作为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下面谈谈我的做法.一、走进新课程,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因此,这次教育改革,作为教师,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作为教师,走进新课程,如何扮演好以上的角色呢?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发扬民主协作,要让学生自主学习,尊重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体权利.打破过去居高临下的局面,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程气氛.教师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因此,新课程中,师生

共同为主体,教学活动中,使师生在双边活动中得到收获,使师生互相信任,互相信赖,互相尊重.二、走进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技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训练.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为了适应新课程的需要.走进新课程.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教师应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的能力.过去.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这样,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参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教师可结合班,学科实际.运用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为学生创造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三、走进新课程,教师需要新的工作方式我们教师的职业有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孤军作战.在教学活动中,广大教师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程里面的所有问题.而今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是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因此,教师之间就要更加紧密地合作.新课程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因此,我们广大教师要

紧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总之,我们的教师要学习更多的新的工作方式,走进新课程.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走进新课程,都要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接受这一次基础教育改革.展示自己的技能.接受挑战.让我们共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吧

第四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因此,当务之急是加深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使教师尽快走进新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浪潮滚滚而来,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这场改革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可以说,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使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都将在这场变革面前掂出自己的分量,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回答。

此次课程改革所产生的更为深刻的变化,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因为任何一项课程改革的设想,最终都要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不是没有痛苦的。本次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其艰难性是不言而喻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场攻坚战。

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

●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多年来,教师已经习惯了根据自己的设计思路进行教学,他们总是千方百计地将学生虽不大规范、但却完全正确、甚至是有创造的见地,按自己的要求“格式化”。

新课程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据专家分析,在未来的课堂上,知识将由三方面组成: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将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也将被激活,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的比重将大大增加。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使教师长期以来高高在上“传道、授业、解惑”的地位发生变化,教师从知识的权威到平等参与学生的研究,从知识的传递者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我们知道,教师作为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是不能被淘汰的,但与以前不同的是,它不再是教师惟一的角色。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那么,促进者的角色如何扮演?据专家分析,促进者的角色有几个特点:一是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二是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三是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

●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要学会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教师职业的一个很大特点,是单兵作战。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大多数是靠一个人的力量解决课堂里面的所有问题。而新课程的综合化特征,需要教师与更多的人、在更大的空间、用更加平等的方式从事工作,教师之间将更加紧密地合作。可以说,新课程增强了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引发教师集体行为的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教师的专业分工。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必须改变教师之间彼此孤立与封闭的现象,教师必须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打交道。例如,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将打破班级界限,根据课题的需要和兴趣组成研究小组,由于一项课题往往涉及到语文、地理、历史等多种学科,需要几位教师同时参与指导。教师之间的合作,教师与实验员、图书馆员之间的配合将直接影响课题研究的质量。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集体的协调一致、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密切配合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呼唤综合型教师,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变化。多年来,学校教学一直是分科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一旦确定,不少教师便画地为牢,把自己禁锢在学科壁垒之中,不再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教数学的不研究数学在物理、化学、生物中的应用,教语文的也不光顾历史、地理、政治书籍。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远远不能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学校和教师应该成为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教科书不应该也越来越不可能成为惟一的课程资源了。那么,哪些是课程资源呢?目前可以利用的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课程资源,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课程资源,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所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

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教师需要哪些新的技能

●具备课程开发的能力●增强对课程的整合能力●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教师很重视教学基本功的练习,如朗读、板书、绘画等。传统的教学基本功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应当继续保持和发扬。为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新的技能将应运而生,比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比如,地理课程增加了电子地图、遥感技术等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教师对这些新知识、新领域、新发展要有所了解。

过去,中小学课程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教参、统一标准,教师过分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影响了创造性的发挥。如今,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增多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弹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的余地加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采用自己认为最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决定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此,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发能力,而对教科书的依赖程度将越来越低。长期以来,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讲授别人编写成的、甚至连教学参考书也备齐的教科书,而学校课程的开发要求教师不仅会“教”书,还要会“编”书,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发挥教育智慧的空间。

新的学习方式带来哪些挑战

●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学习●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改变原有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

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

走进中小学课堂,不难发现,课堂教学模式基本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教师在课堂上不断提醒学生:“注意听。”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方法机械、呆板,靠死记硬背完成学业,当他们进入大学或参加工作后,明显地带有被动学习的特征,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些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发现,人们的学习主要依赖于两种方式,一种是接受式学习,另一种是探究式学习,两种学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我们的基础教育过多地注重了接受式学习,忽略了探究性学习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使探究性学习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等在教学中处于被忽略的地位。

通过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及对国际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此次课程改革在继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基础上,增加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实现了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一改变,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有人说,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比如研究性学习,学生要进行有效的研究,就要求作为“参与者与指导者”的教师首先应该是研究者,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中小学教师是有差距的。比如,课程标准不仅有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增加了体验性目标。体验性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映(认同)、领悟(内化),每一阶段都有具体要求,教师该如何在教学中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呢?

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教师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当教师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时,他的基本做法是,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有组织地加以呈现,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由教师传授的知识,回答教材中的问题。而在未来的探究性课程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例如,《阳光透过树阴成像的探究》的具体步骤是:1.提出问题,观察阳光透过树阴产生的现象,你看到什么现象?能提出什么问题?2.猜想与预测,可能是透光的孔近似为圆形,可能是阳光透过水孔形成的光斑(像),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3.收集事实依据,学生分组观察阳光透过纸片上的小孔在屏上所成的像。4.得出结论与解释。5.反思评价。6.报告与交流。这就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从学科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解决问题,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这样的学习中,教师的职责是什么呢?很显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有个性;营造支持学生学习的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新课程还强调体验性学习,学生学习不仅要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说话,用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生命活力、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基于此,课程标准提出了体验性目标,强调“活动”、“操作”、“实践”、“考察”、“调查”等活动,而且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鼓励学生对教科书的自我解读,自我理解,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以数学课程为例,在学习《生活中的数据》一节时,让学生设计一个调查表,记录自己家庭一周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数量;统计本小组一周内每个家庭每天丢弃的塑料袋的总数量;根据统计数据制作统计图,并根据收集的数据,估计全校同学的家庭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一年内丢弃的塑料袋数量,让学生计算,如果将全班同学的家庭在一周内丢弃的塑料袋全部铺

开,大约占多大面积?可以铺满一间教室吗?这样的数学学习,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学会了数学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知识学习和教学过程,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的显著特征,这一特征在各科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比如,生物、化学、物理、地理课程,许多内容本身就是由问题引出,让学生边学边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引导学生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而且,每一部分知识学习之后,都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向课外拓展。由此看来,怎样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教师是要下一番功夫的。

教学策略将发生哪些变化

●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根据新课程观念,教师的教学策略将发生改变,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现代教师所面临的挑战,要求教师随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第五篇: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中学历史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所谓新课程就是指一种课程文化的再创造,涉及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实践的深刻变革,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全面改革与创新。传统的观念已把教师的职责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它内含着一种为知识而知识的倾向,在培养目标上,它指向的是“学”而不是“做”,它缺乏着一种创新意识,在深化教育的今天,这种观念已越来越与社会发展要求相悖了。在实施新型教育中,以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授课活动的教师们将面临着时代发展的严峻挑战,所以对过去的常规的课程进行深刻的变革的新课程出现了。那么,我们中学历史教师应如何面对这次教学改革的洗礼,走进新课程呢?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深有感触,现将体会简谈如下,希望得到同仁们进一步指教。

一、教学观念的更新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前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题为《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长期以来,我们的许多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难于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智慧活动的积极性,更不用说激发创意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了。按照一般的传统理解,课程内容规定了“教什么”,教学活动则主要解决“怎样教”,两者楚河汉界壁垒分明。多年来教师只扮演着“执行者”和“传声筒”的角色,严格按照课程规定,亦步亦趋,不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学生则扮演着“接受者”的角色,在“课程进度”和应试取胜驱动下,囫囵吞枣,死记硬背,拼命地在适应“课程要求”中挣扎,而学习效果则事倍功半。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教育人士开始对“教学大纲”所带来的各种教育现象进行反思,最终要以“课程标准”来代替“教学大纲”,这也就迫使教师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紧跟时代脉搏。在“统”字模式下,我们中学历史教师一是应该对众多的教学材料进行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更适合本学校学生学习和资源利用;二是教师不应再去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教师即要改进教学方法,同时也要对教科书,进行重新认识。三是教法上,教师不能再单一地讲授,而是要多种媒体综合运用。对于教材,教师只能把它作为一种学习的材料。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领域,可增删教科书,也可以增补课外知识,以补充教材内容,同时也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改进。总之,此次课改将反映在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上,那就是要变“以传授知识为核心”为“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变“教师本位”为“学生本位”;变“权威的传授者”为“平等中的首席者”,充分发挥教师的智慧,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

二、重构师生关系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落脚点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这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时代,储存了多少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学生要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在走进新课程中,必须重组师生关系。新型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将不再是单向传递的关系,而是双向交流的关系,教师不但要有能力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要同学生进行各式各样的认识交往,只有通过心灵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才能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如历史教学中,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教师如果简单的把结论告诉学生,必然会使教材黯然失色,如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更主要的是完善了学生的能力。课堂教学不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由此可见,新课程中师生关系的构建,这个过程不是说教师的作用降低了,而是充分激发了教师进取心和创新意识,成为驱动教师的内化动力,其作用相应提高了。它要求教师在和学生进行灵活的课堂交往过程中要不断地反思自我、超越自我,把学生的学习情绪和生活经验纳入课堂,创生知识,教学才会富有吸引力,才能实现“教与学相长”。

三、知识结构的开放是中学历史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途径

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在变化”。目前,我国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的知识结构,基本上是知识内容不变或基本不变的封闭型结构。教师的主要知识基本上局限于长期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内容,知识的陈旧和老化已成为教师走进新课程的障碍。要构建一个既有肉体又有灵魂的活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每位历史教师随时都要更新知识,在当今社会,谁不更新自己的知识,谁就会成为当代意义上的文盲。形势急迫,只有不断“充电”,加强教学业务进修,才能从传承走向创新,从主动探知到发现新认识、新信息,在学生的知识和智力发展间架起一座桥梁。从新课程来看,虽然形式多样,但内容以课为单位,使教师容易忽视前后课的内在联系,不能够使学生形成对某个阶段的整体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形成;从初中高中的衔接来看,由于初中教师不了解高中的教学要求和能力培

养的目标,更不了解历史学科高考的能力要求,造成初中高中的教学脱节。由此可见,只有通过对新知识的不断接纳和吸收,才能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改造和更新。随着知识社会化和社会知识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知识的一体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在高度分化的基础上走向高度统一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新型的中学历史教师不应是固守于一门学科的狭隘专业人士,而成为具有丰富知识的人才,对每一个历史教师来说,科技、文学、宗教、艺术、哲学等,都应在他的视野之内,如在世界近代史教学中,在讲到外国地名、人名或重大事件的名称时,教师如有意识地加上几个英文词汇,比如black people,Industrial Revolution,booty,Monopoly等学生熟悉的词汇,或增加媒体图画形象显现,这样在教学中不仅增加了趣味性,而且把历史和英语学习结合在了一起。虽然教师在备课中增加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但却激发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思考的独立意识。当然,教师在走进新课程时,知识结构的开放仍是有侧重点的,它体现了一中有多和多中有一,是一和多的辩证关系。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所谓学习方式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过程的基本特征的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把学习建立在学习者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上,忽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而新课程的教学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强调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一些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更多的是考虑自己怎么上这堂课,而很少把自己当成学生来想想:如果我是学生,我会遇到什么问题?在上课时,也只是按照事先的“脚本”如同演戏样地“教学表演”,于是这些教师难以跨越传统授课的局限性。在传统的教学中过多强调的是如何“教”,而在新课标中则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相应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上课时引导学生改变旧的学习方式,在实现新课程学习方式基本特征的前提下,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要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自己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合作精神不断得到发展。要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变化,关键是能否将“各种活动”引入课堂,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因此,“活动化”教学是实施新课程较为适宜的教学方法。教师将会通过设置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参与到教学环境中来,通过实际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最终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提供成功的体验。

为调动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构建和设想学生学业成绩评价的创新模式,力图打破过去从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业成绩的模式。在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原则下,在一定范围内让学生选择开放性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性考试在某些问题上不强调评价标准的一致性。鼓励提出独特、新颖的观点,具体形式可以是:①写历史小论文 ②制作历史小报 ③制作历史小画报 ④历史小制作等。设想每学期初,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和爱好,选择一种考试形式,学生在制作开放式考试作品中,都将融入了他的智慧和创新。新课程强调的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种考试模式的确定,它符合了新课程的特点,必然会反馈学习方式的改进。因此,重视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教师走进新课程的运行机制。

新课程的实施已为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抉择,或在张扬教学质量中升华学生素质,或在压抑课堂教学质量中漠视学生素质,这就要求教师们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否则课程改革就将流于形式,事倍功半甚至劳而无功。因此,中学历史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观念的改变,新型师生关系的重塑,开放性知识结构的建立,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的任务是迫在眉睫的。

下载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自然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自然教师如何走进科学新世纪第一个新学年的开学,一本崭新的小学《科学》教材来到我们的手中,它缤纷的色彩和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我们,也吸引着我们的学生,这就是《科学》--新世纪第......

    学习体会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学习体会 邹城市北宿镇中心小学田中华 此次邹城市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中,听了教师进修学校孔校长《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一课,使我对教师如何新课程有......

    教师演讲稿《走进新课程》

    20岁那年,我带着我的梦想,带着那一股子的豪气,踏上了讲台,成了一名语文教师。确切地说还只能算是一个充满幻想、稚气未脱的大孩子。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应该是飞扬着激情,应该是燃......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读后感 纳林希里小学 白建平暑假,我拜读了朱慕菊教授主编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一书。我深刻地了解新课改,切实将课改精神渗......

    走进新课程

    走进新课程 第一章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第一节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 1、是否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改革2 2、当前整个时代发展具有哪些特征?对基础教育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3-5 A......

    走进新课程

    平凉五中高中新课程改革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与通用技术实施情况汇报 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已经一年多,经过近一年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目前我校参与课改的高一高二学生有1100......

    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试论高中化学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论文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兴趣 探究能力 论文摘要: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与深入,作为改革的......

    走进新课程教师演讲材料(共5则范文)

    文章标题:走进新课程教师演讲材料自小,就崇拜老师。一代名师孔仲尼,垂范千古,令多少帝王为之逊色;“为了培养伟人,我来做教师”的应聘回答,道出了多少为师者潜藏于心底的雄心壮志。......